教育心理学原理

2024-06-22

教育心理学原理(共12篇)

教育心理学原理 篇1

现代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着眼于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一个优秀人才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 我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 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 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优秀的道德品质不会自发地形成, 它需要精心地培养和灌输。学校的道德教育是根据教育目标———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这种教育如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这种情感应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等, 这些情感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教师需从情感产生的三种形式入手。

1.直觉的情绪体验。

学生产生某种道德情感有些时候是由于某种情境的感知而产生的。因为是直觉的, 所以对情境的感知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 而这种体验所涉及的道德标准往往不十分清楚,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把握机会, 对情境加以分析, 在思想上进行引导, 使学生对情境产生正确的感知,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情绪, 作为道德行为的定向。

2. 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学生常常会建立想象, 通过形象而发生作用产生一种情感。如, 从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身上, 从周总理这些领袖或英雄身上, 产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爱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形象体现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 使人更好地理解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形象起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作用。

基于具体的道德形象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作用, 作为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这种形象教育。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拒绝国外重金挽留, 回来报效祖国的感人壮举;讲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斗歹徒的英雄行为;也可以让学生观看《话说长江》等爱国主义教育的电视节目,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3. 从道德情感上升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在产生了丰富的道德情感之后, 随着学生自身道德认知的加深, 人生观的建立, 学生将意识上升到道德理论, 形成更高级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推动力的情感使学生从理论上意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和对祖国应承担的义务, 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 对身边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对实际问题的再认识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理论水平。

从以上三点中可以看出,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应注重理论认知和具体形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既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 丰富其道德观念, 又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等实在的例子感染、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从爱父母、爱家乡、爱国旗等基础情感培养, 慢慢上升到对祖国应担负的责任, 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和高级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注意消除在道德品质形成时所出现的情绪障碍, 使学生始终在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道德行为的培养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开了道德行为只能说明完成了一半, 当学生懂得和学会了道德行为准则、道德理念, 形成了积极的道德情感后, 还有是否以之为指导和动力付诸于行动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加以训练。

1.增强道德意志的训练。

学生是否具备坚强的道德意志, 直接关系到他是否可以为了实现道德要求, 战胜利己的动机而实施道德行为, 所以,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创设一些较为困难的情境, 组织学生行为练习。如, 学生面对一些不良现象, 不敢揭发, 不敢制止, 教师就可以班会的形式假设某种情境, 让学生参加分析、练习, 教师给予指导鼓励等方式逐步训练。

又因为学生各不相同, 意志力的薄弱环节也各不相同, 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 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如, 有的要从培养自觉性、目的性着手;有的要从提高积极性、培养控制力着手;有的要不断鼓励他的奋发精神……只有使学生具有了坚强的道德意志才可以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自信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基础。

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往往都会有很好的愿望, 树立了信心, 但是, 随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遭受挫折, 信心就会逐渐减退, 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在毕业年级的一部分成绩中后的学生中常常出现, 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尽快想办法帮助学生走出低谷, 建立自信。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子, 在高中前两年的学习中十分用功, 但是因为思维速度等原因, 理科成绩始终不理想, 处于中等水平。进入高三后, 她在理科学习上非常努力, 课上认真听讲, 课下加强提问, 和教师交流。可是第一次月考她的理科成绩毫无起色, 她十分伤心。我和她谈话时, 肯定了她勇于发问的学法, 并鼓励她一次没考好不能说明什么, 要继续努力。终于, 她逐渐摆脱了伤心, 又投入了紧张的学习。然而, 第二次月考她仍然没有太大进步, 这一次, 她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不再问问题, 甚至连作业也开始拖拉。我和她做了一次长谈, 帮她分析了理科学习存在的问题, 包括她的学习方法问题和薄弱环节。我还和她一起对学习时间的安排进行了调整, 重新制定了计划, 并告诉她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绩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工夫, 只要方法得当, 勤奋努力, 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开始新的奋斗, 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 帮她建立信心。每次月考、统考、模拟考后我都鼓励她, 帮她分析总结;平时教学中找机会对她给予肯定, 帮她建立信心。终于, 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强调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作用。在学习心理上, 没有自信心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形成懈怠、放弃的效果。特别在毕业年级, 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对这些学生加以肯定, 给予鼓励, 并在学法上进行指导, 使其建立起自信的良好学习心理, 获取学习的成功。

3.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消除坏习惯。

道德行为的形成多数时候需要根据给予学生良好的榜样所重复的某种简单行为, 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 在练习中应注意及时消除坏的行为习惯。消除坏习惯,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害处, 其次还需辅助一些适当的措施, 如合理的奖惩、活动替代法、矛盾反应法等, 使学生于理论上认清坏习惯的本质, 在行为上加以避免。

行为习惯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 是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相结合的。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才可以说具有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不应只教授学生知识, 还要教学生做人, 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而只有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评介:

吴春燕老师在工作中, 始终把“师德的表率, 育人的模范, 教学的专家”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潜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各地课改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并将所学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她和周围同事团结合作, 敬业爱生, 以身作则, 注意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具有较高尚的师德。

她多次代表学校在各级教学现场会上进行展示汇报, 参加市、区级教学比赛获得一、二等奖, 参加市、区级说课做课活动获得各级各类奖项。

作为首席教师, 她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帮助全区青年教师成长。担任备课组组长、学科组组长, 她认真开展学科组建设, 认真听课、评课, 积极组织集体备课, 发动全组教师团结拼搏, 使我校数学组的成绩在区同类校中始终名列前茅, 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科组。吴春燕老师积极承担教研任务, 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进行教学实践, 承担并负责两项市级规划课题研究。

教育心理学原理 篇2

导言:课程的历史、价值与目标

一、课程名称

1、课程的名称

教育学原理在中国的高等师范学院又称“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教育学”;在国外的教育学院,又称“教育理论”(英国)或“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国)。名称不统一:历史、流派

2、课程的性质

本门课程是教育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育培训课程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计划中,它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历史1、230多年的历史;

3、哲学家康德于1776—1777、1786—1877年间两度教授此课程;(格尼斯堡大学)

2、第一位教授此课的人是特拉普(Trap); 4、1898年,我国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我国最早)

教育哲学 教育法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

三、课程的价值(理论、实践)

1、课程的理论价值

(1)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3)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

(2)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4)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2、课程的实践价值

(1)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3)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

(2)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4)有益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目标的反省。

四、课程的目标

1、情意目标

促使学习者烦死自己对于教育的常识性态度和信仰,形成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态度和新信仰。

2、认知目标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类教育知识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

3、行为目标

培养学习者从事教育科研、调查、评论、咨询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习惯。

五、学习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期刊

2、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

3、努力思考教育问题

4、善于交流和对话

5、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

六、必读文献

1、教育政策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世界教育报告》(每)

2、教育名著类

(1)中国:《论语》、《学记》、《中庸》、《大学》、《师说》、《劝学篇》、《中国教育的改造》、《梁漱溟教育文选》、《晏阳初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等。

(2)西方:《理想国》、《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的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育与发展》、《教育诗篇》、《帕夫雷什中学》、《教育过程》、《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小原国芳教育文选》,等等。

3、教育专著和教材类

(1)黄济 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大河内一男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教育专业杂志

(1)《教育研究》(4)《教育研究与实验》(7)《比较教育研究》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高等教育研究》(8)《清华教育研究》

(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教育理论与实践》(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等等

七、考试题型及要求

1、填空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现代科学教育学奠基之作的是。

2、选择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1902—1904学制;(2)1912—1913年学制;(3)1922年学制;(4)1951年学制。

3、名词解释题及要求

例题: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遗传决定论;

4、简答题及要求

例题:简要回答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5、论述题及要求

例题:试论述知识经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

6、案例分析题及要求

例题:请阅读下列课堂教学的案例(从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7、学期论文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与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

1、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edagogy(教育学,教学法)——education(教育,培养,训练)——educology(教学理论研究)【英语】

2、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adagogik(教育学)——Erziehungswissenschaft(教育)【德语】

3、“教育学”——“教育科学”【汉语】

二、“教育学”的三层含义

1、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

2、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3、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问题的价值

2、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

(1)教育现象;(2)教育规律;(3)教育事实;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4、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 研究者制造的(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第二节 教育学创立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人类最早的教育认识活动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中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

二、教育学的创立

1、教育学创立标志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教育学创立的过程

(1)培根的贡献——著名的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1、1623年在科学价值的论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纳入人类的知识体系;

2、提供一般的科学方法论。

(2)夸美纽斯的贡献——捷克 神父 牧师 兄弟会的领袖 把教育作为完成宗教事业的使命 1、1693年首次出版 大教学论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泛智主义 致力于使人们自由的愉快的掌握知识 没有一所完整的学校 儿童才智的屠宰场 儿童心灵的地狱教会教育 儿童的心灵是邪恶的 体罚 中世纪教育即生活的准备

(3)康德的贡献——三大批判

1、本人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提出 真知灼见需要教育,提出 一个人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3、教育实验 思想实验

(4)赫尔巴特的贡献——哲学家 心理学 理性主义 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1、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探讨了这门科学的知识基础 首先是心理学 提供方法 帮助教育者了解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哲学 实践哲学 伦理学 探讨什么是善 还指出其他学科都可以为其发展做贡献

3、理性主义教育学 由一套严格的概念体系 只有拥有比较清晰确定系统化的概念。

(5)裴斯泰洛齐的贡献——西方教圣 同情 仁慈 博爱 我的孩子们 称为爷爷 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卢梭 不应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

3、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17世纪后学校教育兴起 学校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老师 老师的质量取决于教育学学习洛克家庭教师

科学方法论的创立 培根 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出为教育走出识辨的传统

主观条件

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人学 人文学科 多学科知识进行 其他学科发展状况影响教育学

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

三、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

1、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辨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学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荐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可以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通过主观文化可以促进客观文化的发展,同事通过提升主观文化来促进客观文化的进步。在主客观文化历史和现实、普遍和个体的互动中培养人完整的人格。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基本评价

(1)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文化教育学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触及到教育问题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2)存在着一些缺陷:思变味道太浓;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柏拉图理想国 卢梭 爱弥尔 杜威 民族主义的教育

陶行知 胡适 杜威的学生 所以实用主义教育学影响中国教育 解放前教育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影响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

(2)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教育即经验的生长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系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知识是促进经验不断改造和改组的工具。

(3)学校即社会。即学校不能隔离在社会之外,而应是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

(4)做中学。这是指教育的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知道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5)学生中心。

基本评价

(1)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

(2)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

4、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等人

基本观点

(1)教育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制度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实践中官僚主义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变迁,为实现这个目的,学校教育要帮组教育者和学习者将学校制度看成是“建立中的”制度;

(4)教育制度包括隐性制度。

基本评价

(1)重制度分析;

(2)依赖精神分析。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本人对教育工作的论述 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中有专门部分论述教育

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运用方法论论述教育

贡献 关于教育 人 社会的论述 以前从人的本性论述教育

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6、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

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3)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

(4)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

基本评价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2)有利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3)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能力。

7、小结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不同国家的教育学传统

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第三节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刚创建就是学校教育或者基础教育)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本章小结:

教育心理学原理 篇3

《教师实用心理学》由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白桂香主编。该书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书中重点阐述了与中小学教育和教学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问题,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对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有影响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共包含7章内容,属于学习心理学,包括学习与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策略、学习迁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该书在阐述学习理论时,与传统学习心理学有所不同,它把重点放在分析这些理论的研究思路、考察问题的视角以及可借鉴的实验方法和成果上,这样就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章重点介绍了布鲁纳“假设考验说”和奥斯伯尔的“认知同化论”,阐述了概念、规则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和规律,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供原则和方法。学习策略一章是以“教会学生学习”和“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阐述认知过程的学习策略、对认知过程监控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和开发学生智力,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学习迁移和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品德的形成和非智力因素优化两章是从素质教育需要出发编写的。这些非智力因素与传统的智力因素相区别还是有意义的,并且这些因素也确实是需要优化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第二部分包括三章(8、9、10),属于教师心理学问题,重点阐释了教师的角色和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师生关系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三部分包括11、12两章,讲述了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和方法。

该书理论阐述精辟,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紧密,材料丰富、生动、具体,实用性很强,有助于开拓中小学教师的思路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心理素质。因此该书是中小学教师、干部继续教育应首选的教材。

《心理学原理》由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卢强主编。该书是依据2000年最新修订的成人高等院校专升本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它可以用作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和心理学专业专升本辅导参考用书。该书与北京市非师范毕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心理学考试大纲要求相兼容,因此可以用作北京市非师范毕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心理学参考教材。

该书共12章,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展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此书还介绍了与心理现象研究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适应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国内中小学继续教育的需要,该书将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例如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学原理》之中,使该书的体系更加合理。

教育心理学原理 篇4

1 激发实验兴趣, 增强学习动机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它是需要激发和逐步培养的。作为教师, 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2 做好知识铺垫, 进行意义建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组织者”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由于这些材料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 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 使学生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之间架设起桥梁, 因此又称先行组织者。这一原理告诉我们, 学习新材料时,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基础, 也就是应具有必要的起点行为。

所谓“温故而知新”, 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回顾和复习, 以使学生头脑中“已经知道的”东西更加清晰和牢固, 从而更有利于通过实验“需要知道的”知识的接受和习得。同时, 实验前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难点, 每次上课时, 由教师随机提问本实验的有关问题, 还可以请其他同学对回答进行评议, 最后教师给以准确解释。

通过以上措施, 做好了实验前的知识铺垫,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联系已知探索未知, 也才能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学习。

3 科学讲解演示, 规范操作技能

根据加涅和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操作技能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类型, 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而且操作技能的形成又具有阶段性。要获得实验技能教学的效果, 就必须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实践证明, 实验技能的形成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操作表象;操作概念;具体操作;熟练运用。操作表象就是将感知过的某一操作过程概括性地反映在头脑中所形成的表象, 即能想象得出怎样去做。操作概念就是将感知过的某一操作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抽象出来, 能够说出如何去做。具体操作就是将表象付诸于具体实践, 将概念还原为实际操作。熟练运用则是实验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前两个阶段, 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通过视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及所做的操作示范, 从而建立初步的表象和基本概念。此时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操作表象和概念。因此, 在这两个阶段中, 教师要把实验操作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的问题讲清讲透, 语言生动形象, 操作示范准确,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边讲解边操作演示, 视听觉同步, 建立起整体的操作表象。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操作, 学生头脑中就会对实验过程形成一个初步的表象, 为具体操作打下基础。

4 创设问题情景, 巧妙运用启发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但作为教学思想, 它必须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 渗透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会有良好的效果。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中, 不少的同学在做实验时还是不理解实验原理, 只是机械操作, 动手不动脑。这些同学尽管按操作程序可以做出实验结果, 但却不知各实验步骤的之间的关系、目的, 对实验课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肤浅水平上。而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实验表明,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班与运用传统教学的班相比, 在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5 利用思维互补, 科学合理分组

在社会心理学中, 人们把男女同事共处、交往而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协调力和约束力, 增力、效力、开心、保健等心理效应现象, 称为异性效应。如平时常说的“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就是异性效应的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对异性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是正常现象, 是性意识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异性之间的良好交往会对青年的身心与学习有促进作用。

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恰当运用男女生搭配分组的方法, 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 思维互补, 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中可以看出, 男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是毛手毛脚, 不假思索地盲目操作。结果, 常常不按实验步骤操作, 做错实验, 甚至于损坏仪器。在遇到一些读取数据的实验时, 往往粗心, 读错数据影响实验是常有的事。而女生在做实验时, 则是畏手畏脚, 不敢动手去做。但在做一些测量实验时, 她们就比较认真、仔细, 数据读错概率很少。对于这种现象, 可以利用“异性效应”把男女同学编为一组做实验。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 男生必定要在女生面前表现出自己动手能力强的一面, 而女生则会在男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仔细认真的一面。由此, 男生在做实验时多了份仔细、沉稳, 少了点粗心、毛躁, 女生的胆子大了许多, 动手能力也强了起来。有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为一组做的实验成功率为87.5%, 男生为一组成功率为66%, 女生为一组成功率为50%。

6 分析实验报告, 整理知识结构

实验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是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要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和成果完整地表达出来, 就要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写好实验报告, 这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教师还要对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指出设计中的优缺点, 指出实验过程中不足的地方, 最后教师给实验报告一个评价, 这种分析和反馈使学生受益不浅。

总之, 教师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对实验的方法与技巧、实验现象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个现象解释有关生活和科技问题, 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就带动了学生在心理上自愿接受知识整理的过程, 并且理论结合实际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林峰, 李燕梅.大学实验教学的心理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8 (4) :31-32.

[4]毕华林, 卢巍.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学思考[J].化学教育, 1999 (12) :39-41.

[5]李荣美, 张继县, 刘凤祥.研究操作技能起点行为深化工科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 1999 (2) :21-23.

教育管理原理 篇5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上,有的国家强调要削弱中央控制地方教育的权力,扩大地方办教育的自主权,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并不强制地方一律执行,有的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中成立各种审议机构,对当局的教育政策实行审议和监督,这一特点体现的是()

A.民主化

B.相对集权化

C.科学化

D.效率化

2.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涉及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的是()

A.教育管理的体制

B.教育管理的活动

C.教育管理的观念

D.教育管理的机制

3.现代教育管理学既研究国家政权如何干预教育行政活动,又研究教育管理本身的技术和效率问题,有两大源流,一是美国的行政学,二是()

A.法国的行政学

B.德国的行政学

C.英国的管理学

D.日本的管理学

4.就教育管理的监督职能而言,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强调()

A.计划监督

B.行政监督

C.审计监督

D.法律监督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这是教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6.行政是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的,是为了推行国家政务而进行的活动,行政也是一种管理活动,二者的关系是()

A.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大

B.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小

C.行政的范围与管理的范围一样

D.行政的范围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我国教育人事制度中,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属于()

A.用才方面的制度

B.求才方面的制度

C.养才方面的制度

D.代谢方面的制度

8.一般将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叫做()

A.教育法律

B.教育文件

C.教育规范

D.教育法规

9.2006年,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0.通过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来推测随机变化的一种数字预测方法是()

A.德尔菲预测法

B.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马尔柯夫预测法

11.整个教育机构系统中,承担实施教育培养任务的机构是()

A.各级各类教育行政

B.各级各类学校

C.学校班级

D.学校教研室

12.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最重要的是做到()

A.重视物质利益

B.激励工作士气

C.做到职权责统一

D.明确岗位责任

1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根据地方财力,在制定预算时逐步实行()

A.定额加专项的办法

B.定额加效益的办法

C.定额加公平的办法

D.项目加重点的办法

14.学校管理的客体“四因素”说是指学校管理活动中的()

A.人、财、物、地点

B.人、财、物、时间

C.人、财、物、事

D.人、财、信息、事

15.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学校教育质量紧密相联,这体现了()

A.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管理观

C.全员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D.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16.具有启发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的德育管理方法是()

B.思想教育法

C.行政措施法

D.激发鼓励法

17.依据计划规定,采取有效途径方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使整个学校管理过程趋于平衡发展,这是指学校管理过程的()

A.指导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18.教育评价决策模式或决策定向模式的创始人是()

A.泰勒

B.斯塔费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列文

19.对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进行划分时,大多数人采用PDCA循环学说,该学说提出者是()

A.德鲁克

B.戴明

C.泰罗

D.巴纳德

20.教育咨询的独立性是指教育咨询必须保持()

A.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工作上的自主性

B.知识经验的主体性和工作能力的独创性

C.人格上的平等性和意志上的自主性

D.思维的活跃性和行为的独立性

21.提高教育领导效率,要求教育管理组织结构()

A.合理化

B.现代化

C.法制化

D.扁平化

22.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其核心是()

A.强化监督

B.上下协调

C.理顺关系

D.简政放权

23.学校计划工作目标确立的前提是()

A.自身条件

B.客观环境

C.获取信息

D.科学预测

24.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是()

A.提高待遇

B.后勤保障

C.学生学习

25.要达到对教育管理的全面衡量,必须考虑教育领导的()

A.效率

B.效果

C.效益

D.质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学校目标管理

27.内差异评价

28.德育计划管理

29.教育决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教育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31.简述国家公务员的基本义务。

32.简述教育行政机关的空间管理的相关因素。

33.简述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的主要内容。

34.简述提高教育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

35.改革教育行政组织的体制,提高信息沟通有效性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结合实际,论述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及其基本要求。37.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谈谈你对课堂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认识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汕头市某中学创建于1877年,由于多种原因,80年代中期,学校校舍环境较差,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升学率曾为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发挥学校历史悠久的潜在优势,激发海内外校友的爱国、爱校情怀,走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校的路子。1987—1996年筹集资金一千多万,建了一所全新的中学,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从一所薄弱学校跃至省级学校。

问题:

(1)各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规则中,对于集资办学提出了哪些规定要求?

运用心理学原理 优化教师管理 篇6

一、教师的不同需要考量管理者的智慧

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因此,进行教师心理管理,首先要从满足教师的需要开始,以有效地激发动机,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个体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教师由于其经历、地位和自身条件的差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要,即使是同一个教师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其优势需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管理者要了解需要的发展性、动态性特征,从客观条件和主观状态两方面来分析教师个体的需要,从而始终抓住教师的优势需要。把握教师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是了解教师需要的首要环节。同时,要把握教师需要的时代性、社会性特征,更要把握教师群体需要的特殊性。教师作为社会阶层中一个特殊的角色群体,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肩负着育人的重大使命,因而他们的需要表现和别的群体有所不同,形成自身的种种特点。总之,要达到了解教师需要的目的,要求管理者深入教师当中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艰苦细致的统计分析工作,以掌握当代教师需要的一般特点和教师个体需要的特殊性,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需要的内容不同,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就不同。奖励是学校管理中常用来满足教师需要的激励手段。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但是对具体的教师个体而言,奖励应针对其优势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对重名誉者,应以精神奖励为主;对重实惠者,则须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物质奖励的分量。如果管理者忽视教师需要的内容和特点,盲目进行奖励,既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教师的心理也不会满意。

当然满足教师的需要是指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而对教师的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需要,管理者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疏导,注意方法要恰当,态度不要生硬,以达到相互体谅的目的。

二、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点,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了解和掌握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管理者确定个体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做好教师心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首先,根据教师的性格特征,因人而异,进行管理。性格有优劣之分,所以管理工作应扬利抑弊。管理者要努力寻找教师性格中的“闪光点”,耐心加以引导,促成教师的自我完善。同时应根据性格特征的多样性,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比如,批评教育教师时,对性格开朗、自以为是的教师,可采取直接批评,毫不含糊地讲清其错误性质、危害及改正方法;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教师,可采用暗示批评,这样既能顾全其面子,又能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卑感严重的教师,可采取对比批评,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对心胸狭窄、疑心较重的教师,可采用商讨式批评等,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位教师都能从心理上予以接受,达到批评的效果。

其次,要根据教师的能力,量才使用。能力是指个人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个体因为其所受教育的程度、经历及所处的背景不同,因而其能力类型、能力水平和能力展现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所以,管理者在使用教师时要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把教师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其有胜任感、成就感;另外还要鼓励教师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使教师有公平感和紧迫感。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我们知道, 心理承受力小,人们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最终产生埋怨、牢骚、泄气情绪,易被他人鼓动或为偏激情绪所左右,影响工作效率;而心理承受力大,个人情绪稳定、高昂,工作效率就高。

提高教师心理承受力,首先要重视对教师进行职前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不仅是各师范院校的事,也应是各级各类中小学的事。这就要求师范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职业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切实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对教师工作性质充分地了解,做好当教师的心理准备。招聘学校也应在新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进入学校时,进行一定的短期职业培训,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让其熟悉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等。这样,当他们真正扮演和适应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时,不至于因没有心理准备而手忙脚乱,也不至于因心理准备状态不佳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提高教师心理承受力,其次要求管理者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目标反映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水平,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但能否实现目标则受到个体的能力和客观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以管理者要帮助教师依靠这些条件树立适当的目标,使目标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通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达到。这样才能使教师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迎接困难的挑战,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力。

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还要求管理者指导教师预防和消除心理挫折。当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性格特点、自信心强度等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防止教师产生受挫心理。如果产生挫折,要及时采取改善挫折情境、让受挫者进行情绪宣泄、给予教育疏导和心理安慰等措施予以减轻或消除,以增强教师对挫折的忍耐力和提高对成功的期望,进行自我勉励,彻底放下思想包袱,心情愉快地投入新的工作。

四、培养团队精神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中人与人之间在工作关系的基础上,由个体个性调节,并伴随情感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教师之间的交往效果和心理满意度,而且影响着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是创设教师理想工作环境的重要条件,它不仅有助于教师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认同,而且有助于教师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以及教师之间有效的人际沟通。优化学校人际关系,要求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管理者运用人格效应凝聚教师力量。学校领导的人格魅力对教师具有吸引、感化和愉悦心情、激励人心的作用。这对于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人格力量的凝聚作用呢?

加强自身修炼是人格效应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要使自己充满人格魅力,必须通过锤炼养成下列人格特征:在品德方面,具有随和谦虚、诚实守信、关心他人、民主清廉等品德和作风;在才学方面,具有学识渊博、懂教育教学和管理、善于宏观思维和科学决策等素质;在敬业方面,具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身心投入等精神;在心理方面,具有善于进取、勇于开拓、待人宽容、善解人意、情绪乐观、性格开朗等优秀品质。当校领导具备了优秀的人格特征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日常的种种管理行为都会带上人格的烙印,折射出人格的光芒。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学校领导仅靠日常接触的自然流露,还是无法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人格特质。因此要讲究“显露艺术”。这种展示方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的,可以是面向全体或个别的。

其次要改善学校中的人际沟通情况。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一个把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善于与教师沟通的管理者才能让教师们众志成城。管理就是做人的心理工作,其本质就是心理沟通。从管理教师的角度来看,管理就是管理者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学校中的人际沟通有两条渠道,一是正式的组织渠道,如开展党团、教研、文体等活动,可以解除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碍,达到净化心灵、优化心理之目的,这种沟通带有指令性;二是非正式渠道,如教师之间的个人交往、小道消息的传播、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人际协调等,这种沟通带有情绪性和情境性。由于它不受约束,往往更能暴露和反映教师的真实思想和动机,常能给管理者提供不易得到的信息,因而不应忽视。总之,学校管理要建立各种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接收和传送信息,以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

教育心理学原理 篇7

这部1955年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革命英雄故事。1945年5月, 见习小八路董存瑞希望与其它青年同胞一样参军抗日、保家卫国, 因年龄为达标被婉拒。一次反“扫荡”中, 区党委书记王平不幸牺牲, 临死之际, 他托付董存瑞替他上交最后一次党费, 董存瑞在王平书记“党费”的引荐下, 也如愿成了八路军的一员。经历抗日战争和内战的枪火洗礼以及首长的批评、启发、教育, 董存瑞逐渐由冲动、无纪律的“刺头”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和中共党员。1948年5月, 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 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 在执行任务的紧要关头, 董存瑞为了减少部队损失, 点燃了高举手中的炸药, 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董存瑞的成长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 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也在其中有很好的体现,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总结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沟通疏导、情感渗透、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个别教育等六个原则, 它们在电影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展现。赵连长和王平同志对倔脾气的四虎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教育、严肃认真的批评教导, 说“打完了日本鬼子还要建立新中国, 到那时候你们参军也不晚”是沟通疏导;在董存瑞初入部队遇到诸多不适应烦犯了错误后为其排忧解难、充分尊重它, 先批评后开导安慰是情感渗透;指战员说“四虎子简直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心里共识、心理互换、心理平衡、心理愉快, 是心理相容;“真正的战士不是一口气吹起来的, 要经历锻炼, 懂得为谁去作战”、这是晓之以理;以王平同志为保护村民转移不惜牺牲自己的事情对其进行教育, 说“想想王平同志和那些英雄, 死了依然活在人们心中”是动之以情;每每单独与其交谈, 具体情况、具体人物、具体时间分析, 根据董存瑞不同时期心理活动的不同特点,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具体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知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主要是依据人类知觉的诸多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部电影中, 主要体现的是对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整体性强调的是过去的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 董存瑞在入伍以前所掌握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战士光荣战斗的一面, 也习惯了自由闲散的生活, 但作为军人需要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 因此在对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改变他长久以来形成的经验对他的不利影响, 多补充新的观念和认识, 而事实上针对“子弹少, 乱放子弹”问题开展的数次讨论便是一次对其经验的扩展。选择性体现在客观对象上, 要考虑其与背景的差别、各部分的组合、活动性、新异性, 体现在主观上, 要考虑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以及人的需要、兴趣;总的来说, 知觉的选择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吸引力, 我们一开始便听到《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歌曲, 也看到热热闹闹的摔跤比赛, 这都是极其有效的教育形式, 在艰苦的革命年代中这些愉快的场景充分体现了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和新异性, 也满足了战士们的兴趣。最后, 知觉的理解性反映了人们的知觉受到过去的知识经验、言语的指导性和当时的情绪状态影响;可以说, 王平书记和赵连长都有意无意的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在语言上话糙理不糙、有时严厉批评有时娓娓道来;王平同志在牺牲时将党费给董存瑞代缴、赵连长在董存瑞情绪低落时主动安慰、当美国的飞机略过人们的头顶这是鼓舞大家继续战斗的最好时机。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

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命和种族延续、发展自身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相应社会生活的稳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历史上中外也有不同的需要理论, 这些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有运用和启示, 《董存瑞》这部电影也有很好的体现。其一, 深入群众之中, 了解群众的各种需要:无论是王平同志还是赵连长都积极与战士、群众交谈沟通, 了解大家入伍的需要、入党的需要、立功的需要、爱情的需要等。其二, 因人而异, 满足不同层次的正常需要:王平同志让董存瑞离开战场是为满足他的安全需要, 董存瑞入伍、入党是满足其归属需要, 而与此谈心、安慰他、为他授予军功章、任命他为爆破队长是满足其尊重需要, 而董存瑞最后的牺牲就义则是自我实现;其三, 耐心引导人民们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可以说, 董存瑞本身是思想上十分先进的, 从他那么年轻长期坚持参加军队抗日到抗战结束留下来继续战斗, 从积极加入共产党到成为爆破队队长英勇就义, 但由于年轻董存瑞也免不了有些轻慢、躁动, 对其引导教育必须要循序渐进、充满耐心, 这才使得董存瑞的精神一步一步走向升华。

四、思想政治教育挫折理论

在《董存瑞》电影中反映最为全面的可能就是挫折理论了, 因为我们看到董存瑞从一开始就不断遇到挫折, 战胜挫折。挫折, 在心理学上解释为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 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 致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董存瑞想参军, 不行;想参与战斗, 不让;王平同志牺牲在自己面前;初为军人的他触犯军队纪律、闹情绪;乱开枪, 遭到取笑;想为战局出力, 出于战术请求出击, 被班长拒绝;炸碉堡遇到困难……他不断遇到这些“挫折”, 也不断做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个人的成长, 董存瑞遇到挫折做的反应也不断变化;一开始他面对拒绝表现的是不理解不配合, 与首长争论、固执, 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王平同志的牺牲, 悲伤不已, 展现出不安;面对他人的批评和取笑, 先是愤慨、委屈, 接着逐渐接受批评、改正;后来在面对班长拒绝出击时, 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事后向指战员勇敢的担负责任、解释原有、承认错误;最后在炸碉堡时, 他毅然决然牺牲自己成全大局。其实, 董存瑞面对挫折所表现的状态是不断进步的, 这也与政工干部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挫折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亲近受挫者, 帮助他们释放情绪、恢复理智, 树立正确挫折观, 提高挫折容忍力、调整人际关系、知觉重组。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看到, 每当董存瑞受到打击、被批评或者取笑, 都有人站出来语重心长的跟他做工作、安抚他的情绪;我们也可以看到每当董存瑞遇到这些挫折, 他都能有机会释放, 无论是狠狠的摔跤、哭、或者争吵, 这都是很好的发泄情绪、恢复理智的机会;并且, 赵连长也经常与其交谈, 帮助董存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也十分注重战士之间的沟通帮助调整战士们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帮助董存瑞在遇到挫折后能有好的反映。

五、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原理

除此之外,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有思维理论、激励理论、态度理论等, 都在这部电影有所体现。比如赵连长对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的有效运用:他实事求是, 是谁的错就批评谁, 做对了嘉奖做错了批评;他用矛盾、联系、发展的辩证观点对董存瑞的思想变化进行分析、预测和引导;他遵循控制论, 批评了董存瑞之后根据他的情绪反馈又进一步实施疏导教育等等。又比如首长们对董存瑞的多种激励方式, 有时用正面表扬有时用反面刺激, 有时用言语鼓励有时授予奖章提升军级以嘉奖, 有时通过交谈有时通过公开宣讲, 这些都是对激励方法的有效运用。

董存瑞由一个添乱的“刺头”成长为一名伟大、优秀的革命战士, 这一过程正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我们党思政工作当中长期、有效的运用。对于我们来说,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无论是专业工作还是其他事业都有极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广明.董存瑞[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趣味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发展方式 篇8

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趣味教育以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特别强调育教于乐,育教于情,因材施教,分类教育、个性发展和自主教学。所谓自主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而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必要地引导、启发和讲解的作用。趣味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智能、增长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情感智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乐趣,把人培养成全面适应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心理环境和自我心理作用的幸福人才。

一、趣味教育的基本特征

1. 趣味性

趣味性是趣味教育的最大特征,它表现在每一个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中。所谓趣味性,就是最大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最大的情趣。这种所谓的最大情趣,实际上就是人的最佳心理状态。趣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地使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种最佳心理状态。

2. 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要使我们所培养的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最好地为现实和未来的社会实践所服务;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最大的人类实用性。如果说趣味性是强调教学的过程,那么实用性就是强调教学的效果。趣味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是趣味教育中最主要的矛盾。

3. 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整个数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最大地发挥他自己的特性、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老师和学生以谁为主导的问题是区分趣味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基本的标准。

4. 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自我创新能力。趣味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这种自我创新能力。

5. 个体性

所谓个体性,是指每一个学生自己独特的个体特征。发展个性与个性发展在趣味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谓个性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各种知识、文化和理论。而发展个性,是指我们的教师和教学应该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理想的个体性教育是一对一的教育,也就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体性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考查标准和个性发展等各方面对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体化的教学。

二、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

1. 趣味教育的教学目的

趣味教育不是以学生学到了多少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它提倡的不是学习的刻苦,而是学习的乐趣。趣味教育不仅仅是为社会、为将来培养人才,而且是为自己、为现在享受生活。

2. 趣味教育的教学内容

在应试教育中,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教材)和所有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样的。而在趣味教育中,每一个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他所教的具体的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各不相同。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同,并不是绝对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怎样把握这种相同与不同的比例是趣味教育学中需要特别研究的问题。应试教育中,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某年级某班),每一个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几乎100%是相同的。而在趣味教育中,5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各种形式的分类教育。

3. 趣味教育中的分类教育

个性化的分类教学方式是趣味教育的一大特点,趣味教育特别强调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所以,首先要建立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要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果、智商、情商、心商、学习兴趣和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学习档案的建立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依据。它不仅是学生分配学校、年级、班级、小组和对组的依据,也是将来每个学生升入中学和大学的依据,更是学校和教师进行分类教育、因材施教和发展个性的依据。

趣味教育中的分类教育主要可分为五种类型:(1)学校;(2)年级;(3)班级;(4)小组;(5)对组。

每个学校的学生特点应该有所不同、有所分类。每个年级的学习进度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有所变化、有所浮动。每个班级的组成人员也应该具有相对的流动性与变化性。一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有6个人或8个人。一个小组又分为3~4个对组,每个对组是由两个人组成。所有类型的分类教育在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定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这样,趣味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种类就要比应试教育中的多得多。比如,在小学中,传统应试教育在课程种类上主要是语文和算术两门课。而趣味教育不仅把语文和算术进行了分解,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其中主要有:文字课、阅读课、算术课、解题课、外语课、知识课、音乐课、体育课、道德课、生活课、游戏课、自由课、个人指导课,等等。

4. 趣味教育的考核标准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考试的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这种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又是高度统一的。趣味教育完全取消了这种统一的、简单的应试型的考试标准,取而代之是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全方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这种综合评定标准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数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本一致的,这就避免了应试教育中那种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与低分高能的现象。这种综合评定标准有以下六大特点:

(1)多样性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而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按照优秀上进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好学生),把学生分成许多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每一种类型特殊的综合评定标准。趣味教育中的综合评定标准,也就是趣味教育的考核标准。

(2)综合能力性

趣味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某一门科学文化知识,也不是许多门科学文化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抽象的、科学的、多种能力的最佳综合效应,特别是智商、情商和心商三大能力的综合能力。所以,趣味教育中的考核内容必须包括智商测验、情商测验和心商测验。

(3)创新性

创新是趣味教育的灵魂。所谓创新,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成果。创新作为趣味教育中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还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创新理论和创新评定标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科学地衡量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成果。

(3)最少记忆性

趣味教育中所学习的内容和它所考核的内容,都要求其简单记忆的成份越少越好,也就是用最少的记忆量掌握最多的知识。

(5)抽象性

趣味教育特别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性的归纳推理能力是趣味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

(6)非特定性

趣味教育中的考核,大大减少了应试教育考试中存在的那种特定性。这里所说的特定性,是指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趣味教育的考核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开卷考试、长期考试、组合考试和家庭考试,成为趣味教育考核的主要形式。那种应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特定性的考试将会越来越少,而学生的创新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制约。

5. 趣味教育的教学方式

趣味教育有许多教学方式,而所有的教学方式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学习方法,是趣味教育所有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法中之法,它就如同宪法在所有法律中的地位。

趣味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那种特别的自主性与高效的创造性。而要达到这种自主性与创造性,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趣味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自主教学法、启发引导法、主题分析法、趣味讲授法、创造发明法、解题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影视法、归纳法、对话法,等等,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基本原则。

6. 创新方式

趣味教育的学习过程,绝不是一种简单性的记忆过程,而是一种自主性的创新过程。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越多越好,而趣味教育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越少越好。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而在于理解、应用和创造。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首先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方法。而这种创新的方法,现在连我们教师自己都还不知道,这是我们的教学研究今后重点攻关的方向。

三、趣味教育的基本原理

趣味教育与应试教育和其它教育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所特有的八大原理方面。

1. 最大趣味原理

趣味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能使每一个学生产生最大的趣味效应。如果一种教学方式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学生不能产生其相应的趣味效应,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这个学生就是错误的,就应该取消。

2. 自由选择原理

学生在分类教育中所处的类型、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和考核种类都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按照有利于个体学生最佳发展的原则进行自由选择。

3. 优秀上进原理

学生的分类、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和考核形式都必须按照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学生这样一个原则。

4. 自主创新原理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与创造性。

5. 最少记忆原理

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知识都必须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学习所必要的简单记忆的内容应该越少越好。

6. 最大抽象原理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应该在其头脑中形成最大的抽象性、最大的普通性和最本质的认识。

7. 综合考核原理

趣味教育中的考核方式,必须是一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最全面的综合考核方式;必须能够最准确的反应学生所真正具有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

8. 最大实用原理

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对其一生具有其最大的实用性。

四、趣味教育的发展方式

由应试教育逐渐发展过渡到趣味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在开始阶段,一定会遇到许多阻力和困难,它需全社会成员、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地大力支持。趣味教育是整个人类社会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一场空前伟大的革命,它有着无限广阔、无限巨大、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趣味教育必须由点到面、由实验到推广、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首先是发展幼儿趣味教育和初等趣味教育,然后再逐渐发展中等趣味教育、高等趣味教育、职业趣味教育和成人趣味教育)。发展小学趣味教育是发展整个趣味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是发展小学趣味教育的突破口。

当前,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环境,还是从教育发展的环境,都要求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有一个革命性的变革。现在,已经到了该下决心的时候了。我真心希望能和各位有志之士真诚合作,为发展趣味教育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高职教育中的PLC原理与实践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PLC,校企联合,项目教学

由于PLC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已成为高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PLC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用P L C改造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 维护和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技能, 并为学生将来从事现代软生产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P L C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对于与P L C技术应用密切配合的实训教学不可忽视, 必须边学边练,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P L C知识的掌握, 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 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培养人才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 我们发现对于PLC教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教授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程序设计思想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能够寻找学校和企业的结合点,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践平台, 进而促进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以教学中用到的S7-300设计移动应急电源的项目为例, 来说明创新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

一个完善的应急电源供电系统有两个供电通道向负载供电, 市电电源直接经过旁路向负载供电;在市电中断或不正常时由应急电源向负载供电, 这两个通道通过切换开关控制。现有移动应急电源主要依赖柴油机发电, 存在噪声大、污染环境, 以及输出波形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根据项目要求,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风能、光伏发电等的多种新能源的高可靠移动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S7-300 PLC和MP1776彩色触摸屏, 设计现场监控及数据采集平台, 并采用Step7-5.4编程软件及Win CC flexible 2008组态软件编程, 设计控制及监控程序。触摸屏与PLC通过MPI电缆连接, 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移动应急电源的工作状态。

系统中电能可来源于太阳能、风能、市电、柴油机, 并预留有其它形式电能输入接口 (备用) 。系统输出可对外提供单相或三相工频交流电及2 4 V和1 2 V直流电。系统中DC/DC变换模块主要用于升、降压变换, 使各环节直流电压能够相互匹配。PWM变流器环节用于电能变换, 主要包括整流和逆变两部分功能, 作为各种电源、蓄电池和交流负载之间的接口。若增加负载电压、电流检测装置, 该变流器还可工作于有源滤波 (APF) 状态, 提高电网电能质量。为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主控系统的P L C及触摸屏用UPS电源供电, 以保证其稳定工作。

2 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项目需求, 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应急供电、备用状态和有源滤波, 另外还具有数据检测、故障保护和通讯功能。其中备用状态时, 系统优先保证蓄电池为充满状态, 在此基础上还作为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并网变流器使用。

PLC程序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基于STEP-7 V5.4编程环境, 分别设计主程序及各子程序。其中: (1) 主程序首先调用数据采集模块, 检测系统中各模拟量数据, 并完成数据转换和计算功能, 以实现相应控制功能及状态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及指令信号 (主要来自触摸屏操作) 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手动”过程, 可通过上位机触摸屏控制系统中所有接触器的分、合及各子设备的启动、停止。故障检测部分主要接收系统中柴油机和各种变流器类设备的故障信号, 给出报警信息, 并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2) 应急供电状态子程序中, 系统首先判断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否满足发电要求, 若可用, 则启动变流器等设备进行应急供电, 否则先利用蓄电池对外输出电能, 待柴油发电机启动完成后由柴油机经变流器或独立对外供电。 (3) 系统检测到蓄电池电量低于额定容量的50%时, 启动蓄电池充电子程序, 当蓄电池电量大于90%时停止充电, 充电过程中, 优先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为蓄电池充电, 其次考虑使用市电, 上述能源均不可用时, 使用柴油发电机保持蓄电池电量。 (4) 新能源并网子程序中, 当蓄电池充电完成后, 经系统判断若有风能或太阳能满足并网要求, 则系统可作为一台并网变流器使用, 将新能源经PWM变流器并入三相交流电网。由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结构与PWM变流器相似, 因此所设计系统还可作为APF使用, 工作于该种状态时, 交流负载的输出侧需根据补偿容量, 连接三相电抗器, 与负载构成并联型有源滤波结构, 通过检测负载电流, 经运算后输出补偿电流, 可避免个别设备污染电网。

数据采集子程序主要完成系统模拟量的检测及转换。一般情况下, 接入模拟量输入模块的信号大小为标准的4 m A~2 0 m A电流信号。输入模块对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A/D转换, C P U从模拟量输入模块得到的即为转换后的数据。显然, 转换后的数字量不能直接反映设备的状态, 如要显示, 需要再次转换以表明实际输入工程数值的大小。模拟量输入的工程量化转换一般通过STEP7编程软件自带的功能FC105来实现。它用以将输入P L C对应的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实际工程值, 对应的数据类型则从整型转化为实型。

系统人机界面部分利用西门子触摸屏实现, 根据上述程序结构分为主界面、系统状态监控、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及报警等。

3 在实践性教学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PLC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PLC实验要求学生调制现成的或自己编制的程序, 进行模拟实验和带负载两种层次的训练,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能培养其实验操作创新能力。将P L C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 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实际, 熟悉实际生产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给出课题中的PLC程序, 而是只给出控制要求、I/O分配, 引导学生尽量自己完成程序的编写、输入、接线、调试及运行,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在编写或调试程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很正常, 通过查资料或问老师,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学到新的东西, 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4 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 各个学校都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改革, 实践证明, 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教学, 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了知识,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学校的“双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王可富.欧姆龙PLC系统下的流水灯设计——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机电信息, 2011 (6) :9~11.

基于知识生态原理的高职教育研究 篇10

关键词:知识生态,高职教育,类比分析,理论运用

如果说高职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之处, 那么, 这种特色就在于高职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形式会有不同, 由此决定了其形成的知识结构、产生的知识效应本身成为高职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

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知识体系的生长发育、动力机制、形态结构、演化机理及其环境关系的一种拟议中的新学科[1]。研究知识生态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高职教育的各知识主体在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高职教育体系。利用知识生态学的观点分析高职教育如何协调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技能培养和基础知识传播等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为高职教育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对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运用知识生态原理研究高职教育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以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养为主, 培养生产型、技能型的创新人才。但脱胎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又没有完全去掉高等教育中学历教育的特点,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沿用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 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技能方面不具备优势。

高职教育不管教学课程如何改革, 教学方式如何创新, 技能培养如何加强, 仍然是以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为根本, 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既掌握技能, 又具有创新能力, 并且能持续学习的知识型人才。高职教育不是纯粹的职业培训, 尽管强调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 但传播知识、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仍然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如今高职教育被高等教育挤占生存空间, 生源越来越紧张的环境背景下, 如何增强高职教育的竞争力、如何树立高职院校的教育品牌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系统观认为, 发展是平衡的发展, 高职教育必须强调整体平衡。高职院校办出特色, 形成品牌依托于高职教育体系中各元素的协调与共生。来源于对自然生态学理解并借用于自然生态学概念和分析的知识生态学, 把知识生态描述成复杂的运动过程, 深入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中各种活动诸如知识学习、知识创新的作用与角色[2]。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主体以知识的价值增长链为纽带, 按自身的知识贡献量处于不同的知识位, 在协调与共生的生态环境下, 各知识主体取得知识的最优化利用, 充分发挥了知识的价值优势。高职院校是个知识“集散地”, 教师通过科研和学习获取知识, 加工整理知识之后, 通过教学传播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并随着就业等方式应用知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运用大量知识流动的技术, 产生无数知识成果, 并且也创新性地创造和运用许多知识传播和知识学习的方式。只有这些与知识流动相关的管理技术和方式合理运用, 学习机制健全, 高职教育才能形成特色, 高职院校才能造就品牌, 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

综观生态学在众多学科领域中的运用 , 运用知识生态原理研究高职教育具有以下可行性:第一, 高职院校具备知识场的特性, 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院校教与学的主体, 教与学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知识管理活动。在传播知识与获取知识的互动过程中, 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相互顺应、协调共生, 教与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活动中有合理的定位, 教与学的互动就能取得“双赢”的结果。第二, 高职教育发展与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高职教育的产品是人才, 而人才是否合格在于人才市场的检验。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与运用改变了知识环境, 经济增长导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社会的人才观念。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 导致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和优化。高职教育除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还可以主动融入社会环境,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占得先机。第三, 知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协调“人——经济——环境”关系上, 具有有效性、科学性。高职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 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而且, 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是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 不断地形成演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知识积累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丰富的经验[3]。因此, 高职教育既要以特色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为主, 以便形成学生就业和工作的技能优势。但教学不能无视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要使学生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 通过知识学习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来。

二、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特征

知识的存在总是离不开认知主体——人或者知识工作者及其群体[1]。知识生态学研究知识传播者与知识接受者、知识工作者与知识管理范式、知识型组织与环境之间围绕着知识而产生的相互关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不是依赖一个环节或者单独的个人或群体就能完成的, 高职教育系统综合利用了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者以及外部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资源, 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工作任务。

(一) 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结构

1.知识工作者。

高职教育中知识工作者主要以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为主。高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倾向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效果, 但他们仍然是知识的创造者。对学生的教学不能仅仅只是技能的培训, 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知识基础的培养。教师不仅仅是个技能师傅, 更应该是学生的知识构建者。运用知识生态学的观点, 主要研究如何促进知识工作者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和应用知识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生产率。研究如何让他们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适应, 又能让学生学到举一反三、持续学习的能力。

2.知识接受者。

把学生定位为知识接受者并不意味着他们只是纯粹的被动方。高职学生具有独立个性, 有思想基础,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自主学习能力弱, 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 更重要的是高职学生知识创新意识薄弱, 缺乏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知识生态学观点, 主要研究如何让他们不仅是知识被动接受方, 应该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自主能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

3.知识组织。

高职院校是教学与学习发生的场所, 是具有有形组织形式的机构。作为知识组织, 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激励教师持续的知识创造与传播热情, 保障学生理顺知识学习与能力增长的共生关系。高职院校帮助知识工作者一方面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充分利用集体智慧, 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团队, 从而创建“和而不同”的竞合式组织;一方面准确定位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与培养目的, 处理好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形成品牌特色,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最后, 学校处理好组织自身与其他组织 (如用人单位) 和知识环境 (如就业市场、专业需求) 的关系。

(二) 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特性

高职教育的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知识活动以知识传播为重点, 以知识应用为目的, 实践性教学、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或者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基于此观点, 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具有以下特性:

1.协同性。

知识生态学认为知识是知识共同体协同共生发展而产生的, 知识是处于动态增长的态势。当前, 高职教育在生源减少、市场就业压力过大的环境下, 其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一定的挑战。是盲目追求特色, 倾向职业培训式的发展, 还是通过改革和优化资源保障高职学生教育的质量, 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选择。

要在竞争中取得发展, 高职教育应该优化资源, 将资源的竞争转为资源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同业合作, 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合作, 在协同中彼此发展, 增强各自实力。

2.适应性。

知识生态系统的环境是动态的。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取得创新效应, 各领域的知识应进行融合, 以强化知识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单个学科的知识已无法独立解决复杂性问题。不同生态位的知识不断组成新的知识基因, 知识生态系统进化到更高的层次, 形成知识生态系统质的突变。

高职教育面临着瞬息万变的产业环境和技术环境, 面对多样化要求的就业环境, 也承受着生源不足的招生压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系统在知识管理策略上进行调整, 高职院校把不适宜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管理模式淘汰或改进, 有优势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强化。随着应对环境变化的高职教育管理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 高职教育可以树立品牌, 赢得市场。

3.相关性。

知识的创新建立在各个创新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创新系统相互协调的基础之上。知识创新由知识共同体成员完成, 但这个共同体不是任意人员的组合, 而是具有相近知识基础与背景, 彼此之间存在特定需求或互补关系的主体组成。

高职教育领域的教学创新、课程改革是基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共同合作。高职教育单位相互之间或与企业单位之间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资源的共同开发、优势的互补, 真正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4.以学生为本。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价值, 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效应是产出知识产品、实现知识多层次价值的目的。知识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而是通过管理知识或者以知识为介质来管理知识载体, 从而实现知识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高职教育的产品是高职毕业生。他们可能在知识起点、学习方式上不同于普通高等学生, 但最终他们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一样进入同样的用人市场, 接受用人单位平等地考察使用。在之后若干年的职业生涯中, 他们跟其他人才一样进行竞争。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短暂型的适应用人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持久生命力。因此,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形成特色, 但不能片面追求技能需求, 而牺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三、知识生态原理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从上述对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学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可以运用知识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高职教育系统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高职院校管理与学生发展、学生个体与教师群体等。基于教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基础, 本文主要运用知识生态学原理分析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学生与教师的定位和互动关系, 以此构建高职教育管理的思路和框架。

(一) 知识生态观点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是互动的, 知识生态视角的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者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和框架, 让学习者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由于高职教育强调学生以技能培训为主, 以知识应用为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避难就简, 学生遇到难题就轻而易举的放弃。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 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遇到难题之后,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忽视学生某方面知识的教学, 反而会影响其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培养。

知识生态观点的教学方式包括以下要求:一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知识目标是基础, 能力目标是提升。知识学习的目的是拥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的实现只有以知识目标为基础才能更加完善。二是教学内容上实践与理论并存。知识理论是实践的提升, 实践是知识理论的应用。去理论化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 影响学生知识创新的持久力。三是教学评价上质量和效率并用。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高职学生不只是能上生产线的流水工人, 也要看他在若干年后所取得的职业成就。也就是评价高职学生就业后的再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水平,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底蕴做基础。压缩知识学习课程, 施以带有重复特点的技能培训, 在短期内也许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 但无形中泯灭了学生本该具有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

关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模式, 有研究文献提出了团队自主学习模式[5],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6], 这些学习模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 知识生态系统是自我维护、自我调节和自组织的复杂性适应系统, 各个生态系统元素在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自我优化[7]。基于此观点, 知识生态观点的学习模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调整的知识学习模式。知识学习是开放性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习的效果在学习方法、学习步骤上进行自我调整。但高职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不强, 需要学校和教师施以外部的影响和引导。比如,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习惯导致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方法,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教育中加以引导, 可以让学生获取满意的学习效果。二是自我选择的学习模式。知识是学习的一部分内容, 除此之外, 学习的方式和技巧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方法有多种, 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在专业学习过程中, 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不同, 学生就要根据课程性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以便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达到学习的目的。三是自组织的学习模式。知识生态系统遵循“物竞天择”的原则, 知识在知识主体的优化整合下分化, 新知识不断产生, 过时的、不适应需求的知识则被“过滤”。自组织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模式, 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并由学习者自己系统实践学习活动模式, 是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价值观、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自学活动[8]。依托于教师的方法引导和知识辅导, 高职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依靠自行计划、自行教学和自我学习。为了减少高职学生由于自学能力较弱而造成的自学困难,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教学管理, 由教师和其他助学人员帮助其制订学习计划, 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增强学习效果。不要认为高职学生自觉性差、自学能力弱, 而对他们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知识生态学强调知识学习者是本身学习的主导, 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导者, 教师和学校只是引导者、辅助者和管理者。

(二) 知识生态观点的学生观与教师观

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以参加高考的方式进入学校, 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未能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学习。高职教育的理念把他们培养成为技能型、职业型的人才, 但由于高职院校在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无法培养出真正意义上“零距离”就业的人才。而作为青年学生, 高职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他们不是简单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或被灌输者, 他们有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从多方面发挥作用, 用发现法、探索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学会“联系”与“思考” (这是学习的关键) , 学会“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3]。另外, 学生应多合作学习, 注重合作关系的质量和信息的集成度[10]。高职学习充分合作能规避其自身自学能力不强的弊端, 集成信息的利用效果能减少他们因为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资源不足而对学习造成的影响。

知识还是高职学生赖以生存和竞争的“法宝”, 高职学生注重被动接受学习, 忽视主动探究学习;注重感性认知, 忽视理性分析。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因材施教, 注重实践, 但不管教学方法如何改革, 高职教育必须构建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的教师群体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下, 高职教师缺少教育资源, 表现在职称评定被边缘化、科研资源被忽视化、学习资源被轻视化。高职教师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成为技能师傅和职业培训师, 这种状况不利于高职教师群体的发展。

基于知识生态学的观点, 知识生态的平衡在于知识管理的各个系统元素协同共生。知识人才的培养不仅取决于知识传播者所拥有的知识量, 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否具有知识创新的意识, 能否成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学习情境设计者。高职教育体系应该给予高职教师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高职教师只有充分地做到知识共享和知识获取, 并且增强知识创造力, 才能提高高职教育的层次, 创新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国家高等教育范围内, 高职教师应获得与普通高校平等的知识待遇,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和教学支持上应安排一定的资源给高职院校。另外, 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鼓励教师创新, 但创新不应以牺牲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代价。适应学生特点, 同时又能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可行方向。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知识生态原理的角度, 探讨了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特征, 提出了将知识生态原理运用于高职教育管理中, 构建基于知识生态观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思路和框架。研究表明, 高职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生态系统, 只有合理地处理体系中各元素的生态化要求, 高职教育才能既办出特色又不脱离大学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4]汪社教, 沈固朝.知识生态学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 (4) :572-576.

[2]陈翔, 陈爱华.知识生态标准语境下的伦理决策实践[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3) :75-79.

[3][9]谢文静, 林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6) :79-80.

[5]张耘.面向高职教育的团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3) :142-143.

[6]黄玉山, 王秋海, 郭浙斌, 林琼崔.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 :93-96.

[7]William R.King, Peter V.Marks Jr.Motivating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J].Omega, 2008, (36) :131–146.

[8]宋洁, 李盛聪.试论成人学习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12) :56-58.

浅谈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感想 篇11

【关键字】教育学原理;学习感想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巩固综合能力水平。通过在研究生阶段所学习到的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我对教育学原理学科有以下一些看法。

通过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知道,教育从产生之日起,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教育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还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更替而发展变化。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为题之一。社会决定教育的基本原理。地理和环境对教育有着影响。人口数量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有着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社会精神文化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但是教育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促进人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传递知识经验,创新知识经验。并且教育又从另一面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教育可生产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同样为维护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一定社会所学要的人才,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维护和安定既定的社会秩序。教育同样作用于社会精神文化。

教育学原理实践教学中,较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该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层面的一定误区。虽然教育学属于一类实践性学科,然而其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有效引导,因此,学生不仅应注重教育实习,更应注重实习前期强化理论重视,方能避免盲目教学实践。当前有关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教材种类丰富,呈现出数量达标、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缺乏经典优质教材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则普遍存在选用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无法突出个性的弊端。为快速紧跟教学改革实践步伐,一些教材仍然持续应用老教材体系框架,仅仅对少量章节内容进行略微修改。而一些教材则借鉴多本教材进行内容的单一拼凑,欠缺科学逻辑性及丰富层次性。再者,较多教育学原理编制教材欠缺现实性,基于教育学是一类实践教学课程,且教育实践丰富变换,为此,教育学理论相关研究应跟上实践发展步伐,方能体现良好的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特征。当前,我国较多学校开展教育学原理仍停留于理论教学层面,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则多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虽然提升了教学效率,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之信息化时代,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没有注重同学生的良好互动,令教学质量无法实现良好提升。从教学评价层面来讲,则存在形式单一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仍旧采用闭卷考试单一评价模式,令学生过分注重应试技能锻炼,形成了考前突击学习、考后快速忘记的不良问题。我认为,教育学不能单纯作为知识内容进行教和学,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且会运用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相统一的角色来看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者,一个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的学习者,通过平等地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教育认识,吸纳学生合理的教育见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开辟教育学第二课堂。在课堂上,提倡平等对话,在课外,提倡积极交流。

情感教育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 “从情感这一角度看,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动机、内驱力和情绪是引起掌握认知行为的因素”, 并把“情感的前提特征”作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教学变量之一, 这个变量对达成度的影响占25%.布鲁姆在著名的三个变量教学模式中之所以重视“情感的前提特征”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因为“情感的前提特征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动力条件.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时, 对其学习内容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 会有种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学习顺利时, 会感到满意和欢乐;学习失败时, 会感到沮丧和痛苦;遇到新奇的问题和方法, 会感到惊讶和欣喜;对单调重复的内容和作业, 会感到厌烦和无趣.这些因学习而产生的种种态度和内心体验, 就是学习情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 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 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产生新的情感, 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中小学中, 原本不乏对数学恐惧、畏难、少兴趣的学生, 这些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常受到这样那样的挫伤, 真是雪上加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提醒我们:数学的学习活动要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师尤其应懂得创造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艺术.

二、情感教育原理指导教学的主要方法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而不是做传声筒.

1. 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 所以密切师生关系,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少数学的学困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学习差而羞愧于见数学老师, 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 久而久之, 问题愈聚愈多, 学习就愈来愈困难.因而, 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地接近他们, 向他们提问, 找机会与他们交谈, 和他们交朋友, 以博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 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 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案例1在我授完七年级 (上) 第一章第2节“展开与折叠”后, 一位平时不爱问问题的女学生问我:“老师, 你讲的“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我不太明白, 尤其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我还是搞不清楚.”我便坐下来耐心地给她重新讲解, 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让她动手操作, 最后她懂了, 也乐了, 如同是第一次获得了大胜利.我表扬她勤学好问, 鼓励她以后有问题要及时问, 后来她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这表明教师的理解所产生的情感效应起到了唤醒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

2. 建立课堂的“情绪场”, 创造良好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便是情感场,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无不影响着学生情感情绪的产生, 因此, 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

德国一位心理学教授曾专门研究情绪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 对比不同情绪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功课上的表现.结果表明, 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学生, 比之情绪低落、忧郁的学生效率要高出20%左右,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情绪快乐轻松的情况下, 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转状态, 可以吸收较多的信息, 而且脑筋转得快, 联想丰富.而在情绪低落的时侯, 学生常常是心扉紧闭, 反应呆板僵化.

教师要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课堂教学, 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同时要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 让学生亲自实践, 大胆探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从而达成共识,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 教师授课要进入角色, 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学会把握教学情感的表现艺术.教师在备课中, 除备教材和备学生外, 还要备情感.把对教育事业、对数学学科、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和对数学教材感情色彩的内化提炼揉合在一起, 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感情激流, 从而荡漾起教学情感的层层涟漪.教师上课时就要丢开一切忧愁和烦恼, 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语言、表情、手势及情境创设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积极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去诱发、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的情感体验.这样教师的教学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心扉, 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感的共鸣, 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向教师开放, 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 产生情感的融合.

案例2针对部分学生对平几学习的畏难情绪, 在上平几的起始课时, 作了如下设计.先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如果自行车的轮子不是圆的, 而是鸡蛋形的, 骑了那样的自行车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不仅发出了笑声, 还伴以颠簸的动作.是啊!哪家工厂会生产轮子是鸡蛋形的自行车!我进而说明自行车的轮子有大有小, 各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轮子“大小”不同的自行车.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也应合理设计和装配, 轮子与轮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生产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从一辆自行车上了解和体会到, 人们在实践中需要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我还在折纸、用火柴棒拼图搭图的游戏中, 让学生了解几何概念, 接受几何事实, 渗透变换思想.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情感表现, 使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的情感也畅通无阻, 学生全然没有了几何入门难、起始课抽象的感觉, 激发起的是学生对几何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情感.

4. 利用成功, 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 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 我们经常恰当地使用“好极了”、“你怎么想到的”等赞誉之词, 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在作业批改时, 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作业情况等给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 则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指导学习方法, 沟通师生的感情,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你有敏锐的观察力, 解题思路不同凡响!”“你这种解法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好解法!”又如, 我们也常给肯学习但成绩尚不够理想的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只要你保持目前的学习势头, 你定会不断获得进步!”“失去的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再进取.”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的一两次鼓励可能会成为中差生转化的起点, 成为他们急起直追的动力.

上一篇:校园网络的安全及防范下一篇:降水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