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2024-06-07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共12篇)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1

语文教学设计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构思或行动计划, 遵循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相互匹配、和谐一致的原则。针对语文教学的特性, 探索语文学习的普遍性和特殊心理, 恰当处理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阶段目标、单元或课文的课堂教学进行预期策划。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和可行性, 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历史中, 其理论却有着长足的发展, 它的应用也渗透到很多领域。把心理学同学科教育研究相结合, 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在语文教育界, 都是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对于语文教学设计来讲, 显得尤为重要。

一、左右脑均衡发展, 重点促进右脑发展为特征的教学设计

(一) 左右脑的分工与合作

左脑具有语言中枢, 掌管说话、领会文字、数字、作文、逻辑、判断、分析、直线。因此, 被称为“知性脑”, 能够把复杂的事物分析为单纯的要素。比较偏向理性思考。右脑掌管图像、感觉, 具有鉴赏绘画、音乐等能力, 被称为“艺术脑”。具有韵律、想像、颜色、大小、形态、空间、创造力……。负担较多情绪处理, 比较偏向直觉思考。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是由左脑透过语言收集信息, 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 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五感, 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 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 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 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 最后交给左脑, 进行语言处理。

科学技术的发达, 使左脑功能, 如计算、书写、装配等被替代, 特别需要在创新的设想、直观综合判断等方面发展自己的思维。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强烈呼唤“右脑革命”。“右脑革命”将实现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调, 产生智慧的大飞跃。

(二) 语文教学为开发右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脑中存在与心理词典相对应的集合——储备表象的心理相册。语词与表象分属于左、右脑, 作为两种相互平行的信息表征形式,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激活、互译。语文学习需要左右脑共同参与, 是多种智力参与其中的综合性的学习。情理结合的教学设计, 以发展语言为中心, 做到练语言、练思维、练情感, 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右脑开发与左脑开发、情感发展与理智发展的有机统一。例如, 教学《死海不死》, 可设趣味性极强的悬念:既然是死海, 何故不死?《小石潭记》中, 柳宗元不仅深感社会的污浊, 而且深受其害。然而, 他笔下的小石潭却为何“清冽”?像这样以疑惑、悬念、求异、难点形成的强刺激, 都可以触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 教学设计着力于左右大脑均衡发展, 重点促进右脑

语文教学设计应该避免以语词思维代替思维的全部, 避免传统教学设计中忽视右脑开发和不恰当的左脑开发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情境构建要轻松自然, 甚至富有浪漫情调。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通过音乐等渲染一种温馨的诗化情调, 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 施展想象力。促进灵感、加速资料收集、增强记忆。语文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 用语言、图画、吟诵、节奏、韵律和情感等各种交流方式, 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多种刺激, 这些刺激主要针对右脑, 对于右脑的开发大有裨益。比如, 我们在教学《科学与艺术》、《荷塘月色》等课文的时候, 把图画、音乐等融入在语言的教学中, 这样, 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深奥的道理的理解。

语文教学设计要倡导研究性学习, 开放性学习, 主动性学习。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发散思维, 借助联想和想象, 对自己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 产生新思考, 新见解、新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求异性、发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例如, 在教授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的时候, 要敢于反其义而思之, 破旧立新:“狐假虎威”的狐狸“善假于物”是为智;“班门弄斧”的弄斧者敢于挑战权威更是令人钦佩;学生的“求异”在认识上也许是肤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但他们的观点相对于其它同学来说是独到、新颖、别致的, 应该及时肯定。同时,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不为求异而求异, 不为发散而发散, 要合乎情理, 但不可脱离实际。

二、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应用

现代的教学设计由于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已经从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转向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纵观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第一代以教为中心的设计理论, 还是第二代以学为中心的设计理论, 都有其特定的条件, 也必然有其局限性。教学设计要慎重、科学、严谨, 如果死死抱住一个理论不放, 势必走向教学设计的误区。

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整合心理学理论, 择其优而从之, 避免教与学中重视一方, 忽视另一方的倾向发生。

传统的教学设计, 在刺激-反应理论指导下, 强调“目标设计明确”, “教学环环相扣”, 容易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存在, 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结果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 整个学习过程穷于应付, 学生的自主感受、鉴赏和思考、领悟的权利被剥夺, 发现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没有看到刺激-反应理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一方面教师方便在讲课中操作, 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失控”的局面;另一方面, 把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具体、周密, 看起来条理清晰, 甚至天衣无缝, 只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过程是动态的, 当强调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学习过程的时候, 这种教学设计就会成为两条束缚学生思维、捆绑学生手脚的绳索。

在职业中学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现在实行的课改, 进行的“262”效能课堂模式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设计中有许多原理, 心理学便是其中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更好地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永康, 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 天地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2

2015-05-13 友心人 36氪 36氪

wow36kr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到底受欢迎的APP有没有共同点?让用户拿起手机到进入APP中到底经过多少步?用八分钟阅读国外知名产品设计人士Jason Hreha的干货文。本文由“友心人”译自《Introduction to Behavior-Based Design》。我认为一个能与行为产生交互的产品才能成为好产品。在Techcrunch上充斥着很多华丽丽的产品的残余,它们曾被当做完美产品来设计。但却没能得到真正的用户认可。这些产品没能适应,或改变它们用户的行为模式。

这一点显而易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产品没能适应,或改变它们用户的行为模式?

通常来说,当一个行为没有发生,这意味着以下三点中至少有某一点缺失(或不足)。1.动机 2.能力 3.触发

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和操作此行为的能力。接着,如果他们有充足的动机和能力来施行既定行为,他们就会在被诱导/触发时进行。这个简单的模型叫做福格行为模型。它以BJ Fogg(斯坦福说服力科技实验室主任)命名。

我们可以将上述几个要素一一拆解成分要素来更详细的说明。但现在,我们先来从宏观层面上理解一下,以跑步来举个例子。

比如,你今天下午想去跑步,但却没去。为什么?

认真的说,你没有去跑步有可能因为你感觉自己很棒完全不超重。你没有狂燃的欲望目标去进行跑步。这种情况下,行为没有发生是因为缺少动机。

另一种可能,你无法去跑步是因为你昨晚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回到家时已经彻底精疲力竭。这时,行为没有发生是因为缺少执行它的能力。

也有可能因为你正被其他事物缠身而完全忘记了要去跑步。有可能你正深深沉浸在新一季的《纸牌屋》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跑步行为没有施行是因为缺少一个触发点。所以,当我们看待一种行为,就像用Google搜索一样,我们需要问问自己问题在哪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与这三种要素都有关系。然而,通常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行为施行障碍需要被界定出来并予以解决。

一、触发

据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困扰大多数APP最主要的施行障碍就是使用APP触发点。正如我和Nir•Eyal写的那样,触发共有两种表现形式: 1.内在触发; 2.外在触发。

一般来说,当用户从一个APP中不断获得好的体验时,内在的行为触发点就出现了。在不断地从APP中获益之后,APP与用户想要打开使用APP的需求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像Instagram,用户的内在触发点就是“哇,这太美了!我得照下来。”而Yelp(外国的大众点评),内在触发点就是“好饿,有什么好吃的吗?”由于内在触发的形式一般是人们不可控的想法或者内在驱动力,所以开发者想要依靠内在触发达成APP的使用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外在的行为触发才是产品设计者最好的朋友。

以下是外在行为触发的几种形式: 1.邮件 2.推送 3.短信

4.指示/提醒

当一个用户在有行为可能性的时候收到一个电话提醒,那他很有可能会照做的。如果他之后在APP的使用过程中收获了好的体验,未来他的使用次数就会增多,如此往复,就会形成习惯模式: 行为触发(通常是外在的)→打开APP →好的体验

诸如Facebook之类的公司都极大地依赖外在行为触发点帮助他们的用户建立使用习惯。这些刺激的目的就是使得APP的用户能在一天中尽可能多地想起他们的产品,带来以下几种效应: 1.会增大用户们点击使用APP的可能性。

2.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会使得用户们在APP与日常使用之间建立起联系。试想一下雅虎每天为他们的用户们推送5至10条以下的提醒: 你有什么需要吗?尽情地列在这里吧。你饿了吗?这里有不错的餐厅推荐哦。

想知道明天的气温究竟要不要穿夹克?我们有几种很棒的天气预报APP推荐。等等……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雅虎一定要采用我的策略,但是这种方法的确可能会扩大APP的使用。基于现今智能手机的行为动力模式,人们已经被大量的APP淹没了。你的APP只是一部手机中上百个APP中的一个,而且它可能并不是你的用户在这一个星期内最新下载的那个。如果设计者不努力将APP不断地留在用户的视野范围内的话,这个APP 就很有可能被遗忘。

这就是外在行为触发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他们可以提醒用户你的APP存在并且会帮助解决问题。当你觉得某些行为提醒很烦人的时候,可能你的用户们并不这么觉得。由于你自身时刻都在惦念自己的APP,所以当你收到行为刺激时,你并不会觉得被提醒或对此感到高兴。这就是为什么提醒那些使用自己设计软件的人总是很难。扩大你的考量范围才能更好地估量提醒方式的适用性及有效性的最佳方案。

虽然大量的提醒使APP的用户们感到厌烦(并且卸载率会急性上升)的现象是很难避免的。然而,从以上的观点来看,用户的使用行为触发点越多,APP会越成功(根据行为的观点分析)。

二、能力

如果触发不是主要的障碍,接下来最该关注的就是能力。如果一个APP十分难用,人们就不会使用它。他们会转而去使用更易用,更简单的替代物。这都是关于易用性。在我的经验中,优化这一要素最好的办法是做大量的用户测试(在最开始做非任务型的)。

BJ Fogg将能力分解为六个子成分。我认为它们在我们的工作中不一定特别有用,但在这里我简单列举一下: 1.时间 2.金钱

3.认知要求(精神付出)4.物理要求(物理付出)5.社会偏差 6.非常规

他依据障碍情况来架构“能力”。如果一种行为需要大量的时间,那用户很有可能执行它的能力较低。如果一种行为需要大量的金钱,或是认知上使用起来非常有挑战性,也会导致执行能力较低,诸如此类。我将时间/任务完成比视为这一特征(能力)的可用性的一个很好的指代。如果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很短,它很有可能没有认知需求和物理需求,或者不会“非常规”。因此,时间变量有可能是判断一个app及其性能是否可理解、易使用的最佳指标。

三、动机

动机在两个不同的水平上起作用: 1.APP水平2.屏幕水平

APP水平的动机指的是这个APP实现的功能或者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有家公司邀你使用一个应用,这个应用是用于帮助人们了解当地不同咖啡店里咖啡水平高低的。结果你被按键弄得团团转,最后笨拙地终于实现了各项功能的便捷使用。但一天的体验过后你意识到,你根本没有关心这一款APP要解决的问题根本。那么这个开发过程的动机水平就实在太低了,就算再多的游戏化和调整都没办法掀起人们参与的浪潮。

我们看每一款应用,都需要带着批判性地去问:人们真的在乎吗?它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不是人们真实困扰的?

在整个开发的世界里面,这可能是最少被问到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通常会在团队对先前的结果进行讨论的时候被提及。

所以,首先如果一个应用确实解决的是一个人们真实存在的问题(APP层面的动机),接下来在动机层面还有些什么?

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先从激励机制讲起。Dan Ariely和Jason Hreh已经将各种不同的激励机制划分成为四大种类: 1.金钱激励 2.有形物质激励 3.积分制度激励 4.社交激励

金钱激励是很直接的,在这里也就不赘述。

有形物质也同样非常浅显,而且他们并不适用于我们这里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也跳过。

积分是非金钱导向的,这里有几个例子:在视频游戏里面的积分,常客飞行里程,拳击开始的拳击数。积分是游戏化人群的核心策略。他们名义上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起作用,但是关于积分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在积分设臵上体现人类智商低谷的不得不提Turntable.fm(一个音乐类社交网站和APP,用户可以选择不同主题的大厅用虚拟形象实时播放和收听音乐、与同房间的人聊天,可以给实时博主点赞,播主从而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用来购买不同的虚拟形象。国内类似的网站有虾米loop)

Turntable.fm

虾米loop 这个系统完全依赖积分来体现它的价值定位。这导致它成了个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又过于宽泛的“有趣的游戏”。因此,我所知道的大多数用户都将它视为一个游戏:他们只会密集地使用它一段很短的时间,接下来就再也不会碰它了。这个APP后来下架了,并且被打上了失败的标签。这就是积分系统的本质。它会将引入积分的任何系统变成一个游戏。而唯一能存活超过数周数月的游戏,只有生活本身(以及“魔兽世界”)。

四、社交

最后还有社交激励。长期来说这是最有力且友好的一个吸引用户的途径。

我们是社会动物,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漫长的演化中,我们进化出了推测他人想法,理解社会关系/等级,进而获得他人帮助(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的能力。我们大部分的心理运作的机制都在于知觉社会线索。这很容易理解:失去了理解他人和获取帮助的能力,人就很难生存。在能力上表现不好的那些人将很难存活并繁衍,因而缺乏社交能力的特征也很难表现在后代的基因表达上。因此,我们有着对他人强烈而执着的兴趣,以及获取他人认同的强烈欲望。

任何app,只要能让人获得社会认同和瞩目,或能帮助人增加和他人的连接,都会十分引人注意,令人欲罢不能。

当然,奖励系统并不是唯一的提高用户动机的途径。另一个激励用户参与到我们的app中来的途径是一段设计巧妙让人愉快的体验。

开发者常(限于时间和预算的约束)忽视那些微小却能让人愉悦的调整,而恰恰是这些让产品变得完全不同。比如,苹果的邮件系统中,上方那个更新邮件的划屏小动画,这个小改动让陈旧的功能性体验变得有趣而印象深刻。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3

摘 要 笔者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对中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掌握,将遵从、认知、求知、情意、认同感等心理学原理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达成体育教学的知识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心理学原理 应用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了运动技能的学习,因为良好的运动技能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思想。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成知识技能的提升。

一、利用遵从心理,合理安排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各种练习,都是遵从的表现。遵从分为自觉遵从和违心遵从。在教学过程当中,有些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一些内容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教师的威严和自身运动技能基础的薄弱,还是身顺而心违地遵从着。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障碍。因此,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现有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遵从教学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融洽师生感情,而且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达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认知心理,合理运用示范和讲解,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示范和讲解是帮助学生建立较正确动作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和最普通教学形成。在运用示范和讲解的时候有明确的目的,示范及时准确,位置得当,示范面合理;讲解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还要有激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相反,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呆板,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心理烦躁不自然,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在讲解过程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用合理的讲解方法,即规范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口诀化讲解、单字化讲解和术语化讲解。比如对中小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主张选用形象化讲解和术语化讲解,因为武术的动作名称多是根据动作形象和结构方法命名的,如“望月平衡”,“跃步冲拳”等。教师就可以直截了当地讲述动作的要领,把动作术语简化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接受。

三、利用求知心理,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练习是课堂的主体,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而同步动作练习中其实也需要给学生多点思考空间,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善问、多思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设置要把握好重、难点,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课堂锻炼中要及时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们回答。这样,使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发现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又活跃了积极的课堂气氛。

四、利用情意心理,营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感受运动魅力

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安静地思考,在这种状态下无疑为学习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甚至还会引起紧张的气氛,学生怕惹着你,想想看学生在这种紧张和沉闷中上课,哪还有心思上课,课堂气氛还能活起来吗?如果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另外,要想在打破旧的规范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乐在其中,学而不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投入饱满的激情,合理的运用教法,新穎的组织教学,优美的示范,深入浅出的讲解,激起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其潜在能力,使他们感受运动所带来的魅力。

五、利用认同感心理,明确教学组织目标,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中的认同感是指本班成员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是班级成员共同的心理指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教师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其教学才能的取得学生的认同,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师生感情融洽,从而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只有在目标中获得了个体的满足和发展,班级学生之间便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长此以往通过学校体育锻炼不仅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之功效,还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依有受用之处。

总之,一个良好的学风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气氛就取决于教师的用心。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目的、有组织地展开教学活动,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成知识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孟建花.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4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概述

1、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常见的心理现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各类事物的主观印象。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知觉指的是人们大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体反应。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大脑中各类具体事物的印象,是身体各种感觉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故而言之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

2、视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不但是一种观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人们能够通过视觉、知觉活动,将简单的图像进行分离、组合等,而这种分离亦或者是组合的效果,也会因为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程度以及认知能力等有所差异。

3、格式塔视知觉的组织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均具有与生俱来的组织能力,格式塔心理学中提出了多种知觉组织原则,主要包含完形原则、视错觉原则等等。

二、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可以通过巧妙完形原则,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巧借简洁原则,突出主体信息的内容以及巧借图底原则,赋予全新的设计效果等方式灵活开展,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平面设计感受。

1、巧妙完形原则,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

完形原则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基础性观点之一,主要内涵为当某一事物呈现在人们感官面前时,人们的内心当中会形成一个与之相符的“形态”,这种形态如果和外界的客观事物不相符,那么这种“形态”则会出现一定的缺陷特点,人们内心当中会自发的出现补足“形态”的心理特点,这种思想即为完形思想。

格式塔心理学中完形原则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形态的完整性特点分析,对“形”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意识的分解,使形态能够呈现出一种略微缺失的感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人们的好奇心理。

2、巧借简洁原则,突出主体信息的内容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可以看成是一个在整体上进行抽象的过程。人一方面能够自发的保存图形完整结构,但是另一方面人的知觉还会对图形实施适当的简化,具有一定的简化能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中认为,简化心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重要思想特点。

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洁云泽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有助于减少画面设计中不必要元素,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所需要表达的信息,使画面主体形象能够更加突出,成为受众的视觉中心。这种简洁原则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但表现在形式的简单化处理方面,还需要通过简单的设计方式,展现出复杂的内涵,故而对设计师的个人设计能力、认知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

如图1所示,平面设计中的简洁化原则并不代表仅仅采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忽视其思想内涵。简洁化原则需要注重风格手法的多样性与兼容性特点。设计师需要做到平面设计中形式虽然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

3、巧借图底原则,赋予全新的设计效果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认为,人们不管是对图形、背景亦或者是各类形象,其初始的心理印象均会对人们的整体事物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能够看出,知觉的对象和知觉的背景均可以相互转变,实现互动。人们能够通过视觉中心的改变,将知觉的对象转变为背景,而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一些事物也会从背景转变为知觉的对象。这种心理特点,即为格式塔心理学原则中的图底交互原则。

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底关系原则应用到平面设计中,能够实现平面设计构图方式的创新,使平面设计中的构图能够更加贴近于人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图形、背景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交融等方式,巧妙设计图形与背景,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结束语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是基于人们心理特点而开展的理论研究活动,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到平面设计中,能够更加贴近于人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完形原则,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巧借简洁原则,突出主体信息的内容以及巧借图底原则,赋予全新的设计效果等方式,真正展现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价值,为人们带来全新的平面设计感受,在真正达到平面设计目标、平面设计价值的基础上,使生活能够更加多姿多彩。

摘要:简单概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内容,并提出巧妙完形原则,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巧借简洁原则,突出主体信息的内容以及巧借图底原则,赋予全新的设计效果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平面设计,视知觉,完形原则

参考文献

[1]曾丹.国内近十年平面设计应用研究状况——基于CNKI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5,11(16):202-203.

[2]陈鲲.古与今的对话——浅谈中国古民居的室内审美心理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影响[J].华中建筑,2011,04(23):163-165.

[3]黄崇岭.中国画传统技法“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借鉴及运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05(12):84-86.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5

我国国有企业重点分布于各大基础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掌控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回顾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俯视近十年来世界和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巨大变化,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成功实践今非昔比。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它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主体经济,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形成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就是表现为集体协作和共同劳动。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是经历过漫长而又复杂的阶段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逐步规范,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加快,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的现状,就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得到了根本改善。

企业家在企业中扮演了四种角色。首先,企业家是一个设计者,要求企业家具备科学理性,注重效率,不仅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目标,而且要在实现过程上注意控制节奏。其次,企业家应是一名政治家,针对内部利益分配与相互沟通,要求企业家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是不能忽视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一旦利益失衡,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滋事,会造成企业运行的不稳定。再次,企业家充当了开创者的角色,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求企业家确保在企业内部传递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好前面两点,只不过是抓住了员工的身体,却没有抓住员工的灵魂,企业家只有充分做好对员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灌输,才会增进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企业家还是一名学习变革者,对应的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时代的脚步如此之快,昨天的优势很可能就成为了明天的劣势,必须永远保持开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变革,企业方可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家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备以下素质。首先,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要克服片面地、静止的看问题;勤于总结,重在实践,不断提高。要懂得换位思考,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其次,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心理特征也要比常人更为丰富、更为成熟、更有适应性。最后,拥有用于创新的能力,主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吸收有益的东西,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作风去感染每一位员工,这样才能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企业管理其精髓在于树立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解放人的理念,其实质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学原理角度来讲,人本管理着眼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的目标,通过激发人的潜能和塑造高素质的队伍,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单纯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显得越来越困难,而通过人的主观行为却可以发挥出技术本身的最大价值,因此,在管理中,更需要人本管理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只有高超的科学技术与高效的人类协作同时搭配才可以激发出全社会的强大力量。

(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人本管理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方法,只将管理看成是一种制度行为,更将管理看成是一种人文活动,不单单只关注工作的效率和贡献,而且还重视人的行为和态度。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问题,做到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提高工作的效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提出较高层次的需要;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与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要注重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取其所,予以奖励;期望理论则告诫管理者要抓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还要适当地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以及良好的心理疏导。总的而言,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能够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6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心理咨询    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心理学专业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加大了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心理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心理咨询技能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上,我们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个人咨询风格、咨询水平、人格魅力、个人成长也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业的咨询技能训练及课程,都应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需求、个体差异和就业发展开展。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设计

1.教学四个心理环节的设计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古宁汉(Cunningham)在研究中发现,学习活动并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前提下,利用自己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构建其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图式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非常著名的基础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大脑中存在的由各种事件、经验、情景和现象组成的图式完成对语句的理解;图式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各种外界事物及内在逻辑联系的反映,利用已有图式,我们可以对一些具体事实和情境进行“推论”,从而实现学习迁移。学习者就是利用图式理解、学习知识的。在现代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从第一步激发学生已经具备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到促使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理解、总结与重构,再到建立知识体系,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该理论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2.设计环节中的具体情境创设

由于学生本身的感性认识不够充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必要的感性认识。为了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需要的感性认识做有效的补充,教师需要先加工这些感性材料,对于感性材料能引发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行初步预测。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认知动机的形成大多是从学生对生动的画面、声音和视频材料中产生的。这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具有诱导和启发功能。由此看来,在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最好措施就是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实例: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诱导学生。如讲解认知疗法中的“认知三角”时,教师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中取材,并设计相关知识目的,即从相关材料背景中了解A(诱发情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发情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的定义及鉴别要点等。设计如下:

2.1给学生现场播放《心理访谈》栏目中一期名为《我为铃声狂》的节目,观看结束后分享感受。

2.2显性题目设计:认知三角A(诱发情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发情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

隐性知识积累:增强对认知三角的感性认识,从节目主人公叙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及专家对主人公的分析时激起学生对认知三角的多种心理体悟,为认知ABC理论的讲解做感性经验上的准备。

2.3在现有知识体系中准确定位认知ABC理论,激发学生思考A、B、C之间的关系。

3.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学习,同步培养学生能力和心理发展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促进学生发展智力方面,基础理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发展学生心理活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为基础,重构基础理论知识,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发展某种新的心理活动能力。这个过程不是记忆知识那么简单,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针对性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自我调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当学生组成共同的集体时,就具有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同时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控制调节。另外,教师的心理活动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合理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教案,而且要备好学生课堂心理活动的心理教案。

设计师生双向的自我形象,促进师生产生心理共鸣,是心理教案的主线。自我形象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潜意识水平上对自己形象的认识、评价和想象。“一切有意义而持久的变化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然后再由里向外地发展”①。心理咨询教案的设计受到了内部、外部两种条件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看,教师通过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从潜意识中同化师生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心理认知的动机,帮助学生进行内部积极心理因素的积累。通过塑造学生形象增进学生对班集体与个体的期望,不仅有利于建构认知的动机,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教育理念提倡的想成为的人。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班级不同,以及个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心理教案需要灵活调整。具体可以分成集体心理教案和个案。

1.个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首先,教师要进行个案积累,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个体运用外部手段干预学生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说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评价,制订计划,采取行动,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还要为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实证如下:某女生Y,由于高考失常上了专科班,心理特征:语言行为比同龄人较为幼稚,个性上比较任性、固执,曾经向班主任反映同班同学对她有敌意,也认为经常有人在背后偷偷说坏话,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和自己做对。初始态度,心理上对教师有抵触、敌视特征,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迟到或旷课,对同学冷漠不关心。心理纠正方案:对她微笑;任命她为本学科的负责人;关注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认可,包容其不正常的行为,转变同学对她的态度。态度变化:遵守课堂纪律,配合教师和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期中后,可以逐渐认真对待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经常与教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学习问题。下半学期,该学生已经可以很好地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对自己能够进行积极和客观的评价。

2.集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主要从外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调节集体的心理特征,试着促使学生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评价自己和别人,同时给出相应的反映。教师评每个阶段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激励。

实证如下:某专科班,学生和教师具有很大的心理隔膜,不主动配合教学活动,对教师具有抵触心理。实施过程:第一,缓解课堂教学时的氛围,对学生保持微笑,与学生进行多交流,谈谈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第二,多用鼓励的语气和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第三,课后就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其积极进行交流,并就问题提出学生认可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心理消除,愿意与教师交流,配合教学活动,课堂学习氛围融洽,对教师有礼貌,尊敬教师,学生之间也可以友好相处,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3.教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基本策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提高心理素质,采取有效的减压方法,合理缓解压力。

实证如下:某本科班,不愿意进行非专业的学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全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心理教育难度较大。心理咨询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模块课,往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任课教师也有抵触情绪。实施过程:首先,尽可能多看到学生好的一面,主动克服负面情绪,积累积极心理因素。其次,课堂上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关注和提问,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融洽课堂氛围,适当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之间合作配合。再次,改变和班主任的沟通合作方式,尽量多鼓励赞扬,减少苛责批评。尽管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反复的行为,但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全班学生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可以平静下来,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强化。

三、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由重视教材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课外知识的拓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自己的生活现状,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促使学生拓宽学习视野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经验的积累,形成更丰富的外围知识。另外,学生课外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以便培养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的能力,逐渐养成处理反馈信息的心理习惯和学习习惯。

实证如下: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外探究性题目。比如,让学生通过和同学合作完成个体心理咨询案例,包括筛选个案,收集个案资料,对个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设定咨询进程,进行个案咨询,对完成个案进行追踪等。学生从实际个案入手,深入细致地完成了整个咨询过程,从而对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希望通过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咨询教学的应用范例的研究分析,本文可以给同行们提供一定的教学和教法方面的参考。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相信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会在今后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注释:

①路·泰斯著.罗汉,方燕译.邬性宏校.聪明的谈话——激发你潜能的5步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2]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3]贝克(JudithS.Beck).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杨凤池.咨询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2007.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7

一、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喜怒哀乐很自然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

首先, 教师要让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上课时不要高高在上, 而要走到学生中去, 用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 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如我在上课时非常讲究在课堂中站立的位置, 教学时除非是在板书或操作电脑要站在讲台前, 其他时间我都走到学生中间,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与老师更亲近, 自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其次, 教师要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我上课时非常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以此来渲染气氛、设置情境, 以引导学生或热烈讨论, 或凝神思索, 或驰思遐想。同时请学生回答问题时, 手掌心向上, 对于没有回答上或回答错问题的学生, 手掌心向下, 保护学生自尊心。我在进入角色时会将身体倾向学生, 这样的姿态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 帮助学生自觉地学习。

二、创设情境, 轻松教与学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除了学习打字、编辑排版等, 似乎没有别的内容, 况且这些内容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里已学过, 沉闷而又乏味, 学生对着书本上的操作方法机械复制, 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极大限制。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将学生“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的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情感上下功夫,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下功夫。例如我在进行“图文混排———学制贺卡”的教学时, 我首先了解了学生在节日所送贺卡的种类, 然后到网上收集了大量的贺卡图片, 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 在导入时配上轻松的音乐,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优美的音乐牵引学生进入境界, 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 气氛活跃, 积极动手、动脑,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设计出了满意的贺卡, 教学效果很好。这是与学生情感对话所得的回报, 这些无疑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起到的作用。

三、深入课本, 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实践课, 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 这些任务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 具有极大的情感因素。因此, 我在备课、上课时注重挖掘这些人和事中蕴涵的情感, 用它们去撞击学生的心灵, 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 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 从而使他们受到极大的感染。

如我在“网上获取信息”一课教学时, 先用录像展示几个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后升国旗的情景, 特别是跳水、体操队获得金牌后的情景, 让学生的情感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得到升华, 同时以北京奥运会金牌获得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多少枚、金牌榜上前5名是哪些国家等为任务, 让学生来学习利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在网上获取信息, 在这样的情感激励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 思如泉涌,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在新课改的教材中有许多的显性情感因素, 教师要充分的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显性情感因素, 同时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 真正做到情知互动。

四、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合作、互动为主

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而情感教学正能体现这一精神。情感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互动式为主。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不急于去解答学生的问题, 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中学到知识。如在“网上搜索信息”这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高手过招环节, 提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获得多少金牌, 中国男篮取得了什么成绩, 中国体操队、跳水队各派出了多少名选手, 分别是哪些队员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看谁搜得又快又准, 同学们在各自小组中通过合作、交流、讨论, 不懂时寻求帮助, 很快就得到了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尽情表达、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 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我在合作学习中也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得到进步。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8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 一堂课下来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 还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或者完全未理解教学内容。同一个班的学生, 智力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学生的注意力不同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善于组织学生注意,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虽然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意志, 但是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 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抓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这一要点,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明确每一次课时的授课目的, 确保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任务,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教材的关键和难点。“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设计中也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点。

无意注意是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例如, 某幼儿教师在一节科学领域的课“神奇的水”中, 以“魔术”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而这种无意注意经过持续保持, 最终会转变为有意注意。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善于操纵学生的两种注意规律, 尽量多采取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期望”原理的应用

教师期望效应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每个学生都有一股内在隐藏的潜力, 即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 超越自我的欲望。以罗森塔尔教授为首的心理专家们研究证明, 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当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满足其期望, 并且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就会激发力量, 即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应当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潜质, 期望一个合理的进步空间。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郝老师十分珍视学生们的进步, 哪怕成绩提高了1分, 都会给予关注和表扬, 感受到期望和关注的学生, 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动力。与之相反的教华文的符老师却认为“差生”就是“烂苹果”, 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一点点被打击没了, 最后自暴自弃。

三、“记忆”原理的应用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形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是学生是否记住教师所教。

识记是人脑对事物作出区分识别并留下大致印象的过程, 是记忆的首要过程。心理实验证明, 最初的印象深刻, 记忆就快, 也会记得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从第一步就给予学生深刻印象, 以独到的方式呈现新知识, 在整个记忆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学生对待新的教学内容, 要尽量保持集中注意力, 因为错过了识记环节, 就无从谈起保持记忆。在识记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就可以顺利进入保持环节。

保持是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的积累、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计算机的存储芯片对任何信息都能做到永久保存, 而人脑需要不断复习才能记牢。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记忆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记忆效果。例如, 某解剖学教师编的人体12对脑神经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副舌下在后面。”根据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 发现记忆中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要在课后及时进行短期快速的强化复习, 其后调节复习频率, 直至巩固记忆。对于所学知识, 记得越多越牢固, 自然有效提高教学。

四、“强化”原理的应用

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理论在教学中有诸多用途。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地应用强化理论, 以促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教学中, 用得比较多的是“正强化”, 它可简单理解为给予一种好的刺激, 使希望的行为重复出现。例如, 班级里总会存在某一类学生, 他们介于听课与不听课之间, 要想让他们听课大于不听课的时间, 可以抓住他们听课并积极回应教师的时刻为契机, 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 次数适当, 让其充分意识到认真听课和积极地回应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

总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针对教学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 让心理学原理为有效教学更好地服务。

摘要: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 心理学理论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心理学原理在教师有效教学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表明, 一些心理学概念、规律和过程都被视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若能将这些心理学原理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便容易很多。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有效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9

1 激发实验兴趣, 增强学习动机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它是需要激发和逐步培养的。作为教师, 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2 做好知识铺垫, 进行意义建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组织者”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由于这些材料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 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 使学生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之间架设起桥梁, 因此又称先行组织者。这一原理告诉我们, 学习新材料时,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基础, 也就是应具有必要的起点行为。

所谓“温故而知新”, 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回顾和复习, 以使学生头脑中“已经知道的”东西更加清晰和牢固, 从而更有利于通过实验“需要知道的”知识的接受和习得。同时, 实验前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难点, 每次上课时, 由教师随机提问本实验的有关问题, 还可以请其他同学对回答进行评议, 最后教师给以准确解释。

通过以上措施, 做好了实验前的知识铺垫,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联系已知探索未知, 也才能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学习。

3 科学讲解演示, 规范操作技能

根据加涅和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操作技能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类型, 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而且操作技能的形成又具有阶段性。要获得实验技能教学的效果, 就必须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实践证明, 实验技能的形成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操作表象;操作概念;具体操作;熟练运用。操作表象就是将感知过的某一操作过程概括性地反映在头脑中所形成的表象, 即能想象得出怎样去做。操作概念就是将感知过的某一操作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抽象出来, 能够说出如何去做。具体操作就是将表象付诸于具体实践, 将概念还原为实际操作。熟练运用则是实验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前两个阶段, 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通过视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及所做的操作示范, 从而建立初步的表象和基本概念。此时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操作表象和概念。因此, 在这两个阶段中, 教师要把实验操作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的问题讲清讲透, 语言生动形象, 操作示范准确,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边讲解边操作演示, 视听觉同步, 建立起整体的操作表象。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操作, 学生头脑中就会对实验过程形成一个初步的表象, 为具体操作打下基础。

4 创设问题情景, 巧妙运用启发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但作为教学思想, 它必须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 渗透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会有良好的效果。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中, 不少的同学在做实验时还是不理解实验原理, 只是机械操作, 动手不动脑。这些同学尽管按操作程序可以做出实验结果, 但却不知各实验步骤的之间的关系、目的, 对实验课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肤浅水平上。而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实验表明,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班与运用传统教学的班相比, 在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5 利用思维互补, 科学合理分组

在社会心理学中, 人们把男女同事共处、交往而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协调力和约束力, 增力、效力、开心、保健等心理效应现象, 称为异性效应。如平时常说的“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就是异性效应的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对异性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是正常现象, 是性意识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异性之间的良好交往会对青年的身心与学习有促进作用。

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恰当运用男女生搭配分组的方法, 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 思维互补, 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中可以看出, 男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是毛手毛脚, 不假思索地盲目操作。结果, 常常不按实验步骤操作, 做错实验, 甚至于损坏仪器。在遇到一些读取数据的实验时, 往往粗心, 读错数据影响实验是常有的事。而女生在做实验时, 则是畏手畏脚, 不敢动手去做。但在做一些测量实验时, 她们就比较认真、仔细, 数据读错概率很少。对于这种现象, 可以利用“异性效应”把男女同学编为一组做实验。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 男生必定要在女生面前表现出自己动手能力强的一面, 而女生则会在男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仔细认真的一面。由此, 男生在做实验时多了份仔细、沉稳, 少了点粗心、毛躁, 女生的胆子大了许多, 动手能力也强了起来。有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为一组做的实验成功率为87.5%, 男生为一组成功率为66%, 女生为一组成功率为50%。

6 分析实验报告, 整理知识结构

实验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是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要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和成果完整地表达出来, 就要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写好实验报告, 这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教师还要对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指出设计中的优缺点, 指出实验过程中不足的地方, 最后教师给实验报告一个评价, 这种分析和反馈使学生受益不浅。

总之, 教师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对实验的方法与技巧、实验现象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个现象解释有关生活和科技问题, 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就带动了学生在心理上自愿接受知识整理的过程, 并且理论结合实际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林峰, 李燕梅.大学实验教学的心理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8 (4) :31-32.

[4]毕华林, 卢巍.演示实验教学的心理学思考[J].化学教育, 1999 (12) :39-41.

[5]李荣美, 张继县, 刘凤祥.研究操作技能起点行为深化工科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 1999 (2) :21-23.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10

一、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

1. 心理学与教学活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记忆、思维、意志、想象等心理过程的规律科学。英语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英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配合。英语学习过程是认识过程, 与心理活动有着密不和分的联系。为了更好把英语教学组织的合理并卓有成效, 除了有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外, 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2. 英语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提高。语言学家认为, 人类本身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天赋, 人脑可以对信息进行归纳和加工。儿童学习语言时可以学得又快又好, 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儿童在说话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和进行记忆, 慢慢的就得出一些规则。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我们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天赋, 但是也要进行模仿和练习, 在交际中不断的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3. 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

语言是经过后天的剌激和反应, 形成条件反射而形成的,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拉力因素、压力因素和推力因素几种。这三种因素及其关系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学习语言的时候首先要通过外界的剌激, 大脑才会做出反应。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 包括听说的能力、模仿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等。学习语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将大脑的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 运用大脑进行思维的过程, 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功能。

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 课堂教学活动不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 而且还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 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个基本原则决定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情、行为、态度等几个方面来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减少学生的失落感。从心理学角度上讲, 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不仅只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问题。

2. 有效的鼓励性评价

学科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 都离不开心理学。为了更好的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 了解教育心理学, 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必需大力开展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调解自己的感情因素, 保持饱满的热情, 用自己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需要给予“good!excellent!”之类的肯定和表扬。课堂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游戏的练习, 通过游戏来挖掘出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 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英语教师要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增加, 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也随着生理的改变而变化。很多学生的性格可能会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 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开始逐步建立, 理解记忆会超过机械的记忆。这时,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 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 在进一步归纳和对比, 去认识语言规律, 掌握语言的结构, 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心理学原理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1. 通过认知教学法指导英语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了“认知教学法”, 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此种方法重视人的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对语言规则的理解, 着眼于培养学习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 英语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 学习语言要有意识地去学。那些无意义的模仿记忆和死记硬背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方面, 主张口语和书面语的训练同时进行, 但要恰到好处, 不可滥用, 可用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来讲解英语的语法。

2. 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人类的认识能力, 包括注意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在现代教育里, 教学的目的不能单纯地获取知识, 同时也要发展学习者的智能, 外语教学也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 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 注意精讲和多练, 可以通过提问和对话等形式进行交际。练习的内容最好要新颖而生动, 形式要多样而灵活, 同时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此外, 在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 也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

3. 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让学生克服困难、攻克难关, 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在英语教学中, 要加强思想教育,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增强他们的学习毅力和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产生学习动力, 并培养他们勤学好问和善于思考的精神。

摘要: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都离不开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英语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本文讨论了英语学习的学习的心理机制, 提出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同时也提出一些心理学原理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学原理,应用与指导

参考文献

[1]隋雨.心理学相关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 22.

[2]高蕊.心理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0, 35.

[3]李凤敏.浅谈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J].世纪桥.2010, 19.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11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管理学原理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深入理解、掌握并运用理论, 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 管理学原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类重要专业,承担着为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培养管理理论及应用人才的重任。据教育部相关统计,管理学学士学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各类学位中授予最多的学位。管理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属性,决定着人才培养过程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的共性,又具有管理类专业所独有的特点。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需经济与管理工作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一目标本身决定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既要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实践,二者应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有助于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1.2 管理学原理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实施案例教法的必要性

首先,从古典管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单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就难于向学生清楚解读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只有在引入管理历史案例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原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历史必然性。其次,从现当代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也只有在引入现当代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管理学原理发展现状。最后,从管理学原理发展的视角看,也只有在引入当代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难点、焦点及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明晰地讲解管理学原理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视角、现当代的视角,还是未来发展的视角,管理学原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2 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

2.1 明确教师职责

首先,教师应围绕教学需要,精心准备案例。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程内容及案例本身进行深度挖掘,精心准备问题,并在设想学生各种可能回答的基础上,准备跟进问题。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就案例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就案例讨论结果进行即席发言,要求学生就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对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与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建立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学业考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2 明确学生任务

要想使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最佳教学效果,明确学生的任务至关重要。无庸讳言,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中心。因此,首先,在实施案例教学前,要确保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并掌握案例讨论所需的知识基础,这是进行深入讨论案例的前提与保障。其次,要使学生明确理解并遵守必要的案例讨论规则与程序,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最后,还应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生始终是案例讨论、发言与评价的主体,教师只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及评价者。

2.3 精心准备案例

在明确教师职责及学生任务后,对案例进行精心准备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进度,收集并整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且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要考虑案例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程度与培养程度。其次,在案例安排次序上,应由易渐难。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能一步到位,只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渐次推进。因此,案例的选择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3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3.1 明确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法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极为关键。就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理论部分而言,教学目标偏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是教学目标的重点,因此,案例的选择应有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相较于管理学原理理论部分,管理学原理实务部分教学目标的重点则转移到管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此时,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因此,案例的选择应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相匹配。

3.2 精心组织案例教学过程

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在考虑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具体特点的基础上,还必须准备可行教学组织方案。案例教学基本形式是讨论,常常以讨论式、辩论式与专题研讨式三种形式进行,每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因此,在确定教学形式时,应根据案例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水平进行相机抉择,使学生能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去。

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个体与分组方式,也可采用全班讨论的方式。个人研究对学生本身素质要求较高,学生须独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因而较适用于一些基础性、知识性案例问题的教学;分组讨论具有一定的协作分工,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讨论的气氛比较融洽,有利于调动小组积极性,培养协作意识、团队意识;全班一起讨论可以突出重点,便于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集思广益,容易形成思想交锋,启发思路,深化认识。因此,教师应根据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情境和学生特点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组织。

3.3 客观评价案例教学过程及结果

案例分析完成后,教师需对案例分析整个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与反馈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巩固案例讨论的成果,及时发现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不足,还可以为今后的案例讨论提供可资借鉴之处。教师应归纳各方观点和意见,并进行必要的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师评价的目的应基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疏忽和不足,指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4 结论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使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培养更好、更多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具的管理人才。

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BGD031)

参考文献

[1] 吴高臣.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2] 章辉.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0).

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 篇12

一、管理学原理

管理的原理体系是对各种管理活动行之有效的原理构成的有机结合的整体。主要由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和动态原理构成。

1. 管理系统原理

管理系统原理是根据美籍地理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普遍系统论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含义为:“管理应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 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的规律, 对管理各方面的前提作系统的分析, 进行系统的优化, 并依据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 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系统原理主要有五个观点:整体性观点;开放性观点;动态性观点;综合性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这五个观点是管理系统原理内涵的充分体现, 也是把握和利用管理系统原理的关键。

2. 管理人本原理

管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在管理活动中, 最重要的、对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以人为本, 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科学管理越来越多的被加入人本管理的成分。管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担负的责任, 自觉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工作。

3. 管理效益原理

现代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管理效益原理要求:各项管理活动要始终围绕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 不断地放大管理效能, 提高管理效率, 使投入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 从而产生出最佳管理效益。管理效益原理的基本观点包括:效益系统观—强调管理长期整体的效益;效益时间观—强调时间对效益的影响;效益要素观—重视系统自身各组成要素的效率及协调性。管理是对效益不断的追求, 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中, 必须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 把握正确的效益准则。

4. 管理动态原理

管理活动是动态的, 时时处处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 由此要求管理方式方法必须随机应变。同时由于管理的要素、过程及管理环境都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人们的认识往往不能百分之百地把握它们, 而且人本身又是最复杂的自变因素, 常常存在力所不及和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 对制定的决策目标、战略都必须考虑事物的可能变动留有调节余地, 保持一定的弹性, 进行随时调节。而系列的管理活动必然产生效能, 评析其因果关系或者进行调控, 主要依据的信息则来自于反馈信息。反馈能在因果之间、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 建起联系的桥梁。只有经常、及时、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 才能不断调控管理过程, 获得理想的管理效能。

二、管理学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学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管理系统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中心从起步之初到现在的二十多年中, 经历了名称的变化, 从“电教中心”更名为“教育技术中心”;经历了工作内容的变化, 从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卫星传播、语言实验室到现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网络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经历了队伍结构的变化, 从一般性技术操作人员占主要岗位到现在的掌握技术、能进行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媒体开发和应用的高学历年轻人员的比例逐年提高;经历了地位作用变化, 从当初的电视、录像盛行时代的“辉煌”期到目前数字化信息时代地位的下降, 有些甚至“自行消亡”。教育技术日益蒸蒸日上, 能有如此的发展是管理的系统原理应用的结果。教育过程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进行教育技术管理时, 要能够按照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建立管理系统, 正确处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的层次性和关联性, 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同时须确立系统论思想—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 明确教育技术管理系统的整体目标和各子系统目标, 以及如何最优化的实现这些目标。

2. 管理人本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很多院校的电教中心在过去都维持在“拍片子、翻带子、管钥匙、混日子”的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管理中没有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设备更新更快的今日, 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应有紧迫感。应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熟知设备的连接和操作, 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不断提高排除设备故障的能力。可以说, 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 那在教育技术管理中就应以人为本, 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不仅要抓紧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要采取短期业务强化培训与平时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促进教学管理人员养成定期维护教学设备的好习惯。注重教学环境的优化管理, 确保多媒体教学顺利进行。

3. 管理效益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在很多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校园网建设、“校校通工程”已经启动或基本完成。这类院校虽然硬件设施建设搞的轰轰烈烈, 但是实际应用跟不上硬件建设的步伐, 硬件建设形同虚设, 硬件设施的利用率比较低, 有的领导愿意投入大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建设, 但是不愿意投入精力去使用, 投入的各种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这就要求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创一流的中心任务和根本任务, 并不表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忽视和放弃效益。促进中心任务和抓效益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从本质上说, 抓住效益特别是抓出规模效益, 正是实现中心任务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 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教育技术工作的运作和发展要依靠投入, 这是不言而喻的。效益来源于产出, 但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有立显的也有一段时间后才能觉察到的。要抓好教育技术管理效益, 必先立足于管理过程的本身。要勇于尝试教育技术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 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丰收。

4. 管理动态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管理工作薄弱, 问题不少。虽然以往教育技术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是不能也不该否定的。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 传统经验和习惯做法也暴露出其许多局限性、种种缺陷和不足, 所以照搬照抄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在教育技术管理中本着动态原理, 研究新情况、提出新举措、完善新管理。在管理工作中, 要认真落实以下几项具体任务:一是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章制度, 照章办事, 严格执法, 不徇私情, 不搞网开一面;二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调整改变管理方式方法, 做到一般抽查, 遇特殊群体时, 重点检查, 加强巡视, 不留死角;三是对屡教不改者, 结合批评并向所在单位通报给予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 要根据本人认错表现, 决定是否允许其继续上机的资格;四是对于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者, 要教育并视损失程度要求当事人承担必要的经济赔偿责任。

三、结束语

管理原理体系是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和动态原理组成的有机整体, 管理原理之间是密切相关、互为制约、互不包含的, 各原理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管理的根本问题, 彼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任何一条管理原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个管理原理只有在其它原理的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 在教育技术中管理中, 应该合理有效的结合各种管理原理进行管理, 提高教育技术管理效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学的四个基本原理, 总结了管理学的系统、人本、效益、动态这几个原理在教育技术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孙祯祥.试论教育技术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8

[2]韩晓玲.管理原理对教育技术管理的借鉴与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3]吴玉霞.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体制之我见[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上一篇:瑞士中小企业生存之道下一篇:运输集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