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2024-05-23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精选5篇)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篇1

摘要: 社会变革导致艺术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一方面,体制中的主流艺术和职业化的方向开始游离于民众的需要;另一方面,大众消费文化可能导致艺术的商品化和世俗化。

艺术家的社会角色被异化,艺术在变异。究竟是现存的主流艺术有缺欠,还是消费文化的走向需要质疑?对各种社会需求是顺从、迎合,还是无视、对立?抑或调理性的满足?这需要双向的反思和沟通,以求在终极目标上殊途同归。

关键词:主流艺术与消费文化;角色定位与功利诱导;不同的优势和弊端

一、艺术的社会角色在分化

艺术的萌芽来自人类的需要,来自民间自娱自乐,艺术本是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之一。人类早期并没有什么艺术家,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艺术职业。职业化至少带来两种变化:一方面,可以使技艺和研究更加精专,从此有了专业化的追求,也逐步建立起艺术的行规尽管行规也在随时代变化;另一方面,也因此有了职业生存和社会尊重的需要,产生了艺术圈子和社会团体。换句话说,艺术家从此开始着意扮演社会角色,并且有了内部的结盟和社会竞争,艺术问题开始变得复杂了。

试想,此时的艺术行为还能像原生艺术那样单纯吗?价值或名望还可能只属于艺术吗?任何社会角色都会根据生存和功利的需要而变化,政治家是如此,艺术家也是如此,不为实利驱动的只是少数。历史上的宫廷画和宗教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演变中都有职业与功利的影响,现实中也随处可见被社会异化的痕迹。

在政治对文艺绝对控制的年代,对艺术最有影响的异化力量是政治功利。过去,“文艺战线、文艺战士”曾以它十足的火药味表明其特定的政治功能,风靡一时的政治化形象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取而代之,逐渐上升为重要的社会异化力量。如今,功利的目标更为多样,出现了种.种戏剧性变化,艺术打出的旗号更是五花八门。

在艺术活动的背后不难发现功利的身影在闪动,无论推举艺术为高雅脱俗之物,还是俯身于民众的喜闻乐见,都有社会功利的影响。夹在政治和经济这两种强势社会影响之间,艺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有时依附时政去邀宠,有时转化为浓妆、媚眼以示爱,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性质,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完全相同,所谓的艺术追求已经服从了适者生存的法则。

对此,马克思关于社会异化的理论得到进一步证实,法兰克福学派对艺术的社会学分析更能说明问题。他们揭示了社会对人的异化、对艺术的异化现象,其中,艺术家的社会角色所追求的功利目标影响极大。现在的艺术理论对这些社会功利讳莫如深,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高调一直令人疑虑,这正是本文要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分析艺术的原因所在。

如今的社会变革已经使艺术体制的一统天下开始分化。

一种是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艺术体系,它在文艺界占有主流地位,具有职业化和半官方性质。它表现在有组织的美术展览和评选上,体现在社会承认的“正统途径”上,表现在学院派的教育体系中,如此等等。另一种是并不依附现有艺术体制的大众消费文化。它同经济的联系多于对体制的依赖,它不愿接受体制的约束,不大遵从现有的艺术规范和价值观,社会需求和利益驱动使它走向大众,走向消费领域。当然,在这里只能是大致区分,二者之间很难有“在朝”和“在野”的截然分界,由于他们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在接受不同的功利驱动,其艺术行为对社会的利、弊、损、益值得特别关注。

为什么大众消费文化能够迅速发展?为什么大众对专业化的主流艺术反应冷淡?为什么社会对主流艺术扶植有加,却加而不强(就社会影响而言)?我们需要了解大众消费文化的成因,也需要了解主流艺术自身的缺欠,对其中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因素需要重新辨析,其目的是为了探讨有益社会的价值取向。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篇2

一、中医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

1. 灌输式讲授过多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分支,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其也需要基本理论来支撑,因此,想要学好这门课就必须以理论为基础,熟记理论知识。对于刚刚入门的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内容枯燥而抽象,主要讲述的是与阴阳、五行等相关的哲学内容,学生提不起兴趣,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传统的讲授方法来传授书本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记忆,教学中过多的使用灌输法,更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目标,适得其反。

2.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动脑、动手去实践,掌握不了临床实践问题也等于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看来,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设施不完善,学生很难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途径,其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中,所学理论知识得不到巩固,很难达到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我国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多媒体,逐渐取代了之前的传统教学媒体。它将声、形融为一体,将静态的事物转化为动态,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将课程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学科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对于专科层次护理学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只通过传统面授教学方法对于所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掌握的。为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感官调动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课本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实践积累能力,同时又弥补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教、学生只听的非互动模式的缺陷,从而有助于加大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情况,来制作一款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软件,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置于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对阴阳、五行理论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制作形象化的PPT幻灯片,来直观的表现阴阳、五行理论,让学生可以从图片资料中真正认识、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录像展示中药的煎熬方法,让学生可以了解中药煎熬的全过程,这样让他们学起来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可以对于煎药的正确方法了如指掌。

2. 理论联系实际

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充满美感的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学生会在图片或影像的引导下尝试主动去了解中医护理知识及临床实践想象,从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真正自我临床实践的画面。中医护理学是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应用学科,由于针灸、推拿、拔罐等护理技术受到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并不理想。而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会得到很好的融合,老师可以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利用多媒体将护理技术示范步骤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准确掌握实践技能,并更好的使所学内容归纳、吸收,更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学生技能,对于学生日后临床实际操作及解决临床中医护理问题具有很好的帮助。

3. 帮助学生记忆深刻

中医护理学有很多知识和问题是通过灌输式教学难以解决的,特别是课程重难点: 如脉诊、经络、五行、临床各种常见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根本无法深刻记忆,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来教授学生,让学生在动感的学习环境中领会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阔学生认知领域。

4.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调控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教学节奏,解决学时问题。由于中医护理学所涉及的中医临床学科知识较多,老师在讲解中很难取舍,很多内容不能全部讲到,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作一些形象、逼真的课件,将所要教学的内容化繁为简,将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素材呈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形象感受,化难为易,不仅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同时还是加快了他们学习进度,提高了老师的教学速度,解决学时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师的劳动,节省了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综合上述,传统的中医护理学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更能凸显出中医护理学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的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控制教学节奏,从而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符合现代教育的普遍趋势。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代教学手段。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医学理论与护理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医学,在短暂的时间内难以充分掌握和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象的展示具体内容与临床案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能深刻掌握中医护理知识。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篇3

【关键词】人肉搜索 网络伦理 伦理困境 权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5-02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催生了技术的改革,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多层次的影响。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传播为基础的新兴搜索方式——人肉搜索正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作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股强大势力,既让违法乱纪行为无处遁形,也滋生了各种侵权行为。人肉搜索问题已经成为科技哲学、法学和伦理学等领域研究的前沿。有的学者认为:“人肉搜索:游走于正义与暴力之间。”有的学者提出:“人肉搜索侵犯人的人格和隐私,应该对之立法入罪。”人肉搜索已然成为一把双刃剑,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伦理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把双刃剑,规避风险,扬长避短,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国外的网络伦理研究与计算机的发展是同时的。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伦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罗伯特·维纳在其《控制论》中指出,计算机智能的功能将必然地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1]1976年,美国伦理学家 Walter Manner首次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约瑟夫·韦泽鲍姆在《计算机能力与人类理性:从判断到计算》一书中,阐述了人类思维与本质上作为机器的计算机运行程序的差异。[2] 美国学者 James Moore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一文中,对一些 “专业性伦理问题”做了相关研究。[3] 但是,国外专门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的理论研究还很稀少。我国关于网络伦理研究的首部专著是由严耕、陆俊和孙伟平在1998年发表的《网络伦理》。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当今中国的网络之所以会出现较多的过激言论、网络攻击和暴力,是因为中国网民还处在“孩童期”。吕敏璐、王全权(2010)在《“人肉搜索”的伦理困境与超越》一文中认为,“人肉搜索”具有一种亚合理性,因为它体现了民众伦理意识的觉醒,是一种道德他律的新形式。[4]

一、人肉搜索的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人肉搜索,美国媒体称之为“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英国媒体称之为“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或者翻译成“witch hunt(搜捕女巫)”。“人肉”表明人工的介入在搜索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区别于基于算法的传统机器搜索。人肉搜索引擎聚集了各地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彰显着网民互动战争的浩瀚与壮阔。

1.人肉搜索的积极效应

(1)速度优势。在人肉搜索引擎的协助下,“天价理发”事件的解决耗时5 天,深圳“猥亵门”事件的侦破耗时6 天,江西省宜春市多起“敲头案”也在人肉搜索发动后十余天即告侦破。英国《英中时报》披露,英国纽卡斯尔市两名中国留学生被杀案件能够迅速告破,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国华人留学生论坛发动的人肉搜索行动。美国《洛杉矶时报》曾赞誉中国的人肉搜索引擎令国际刑警组织都黯然失色。

(2)成本优势。人肉搜索的出现昭示着一种新兴的社会救济手段的诞生,因为人肉搜索用个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召集参与者的动力,而不是金钱和福利。这是部分网民的自发行为,从根本上减少了办案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了行政机关的支出,而且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

(3)安全优势。公民有着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违法犯罪分子并且协助调查的义务,但是由于法律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很多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举报者和协助者受到了打击报复,而人肉搜索的出现恰恰避免了这一弊端。人肉搜索具有虚拟性,涉案人员难以了解举报者和协助者的真实身份,从而进行打击报复。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人肉搜索是个安全高效的司法协助方式。

2.人肉搜索的消极效应

(1)人肉搜索容易导致网络暴力。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往往容易忽略。物极必反,对某个事件的过于关注,往往会转化为对某些人的非理性的人生攻击,最终成为部分极端网民的狂欢,酿成悲剧。2013年12月,18岁的高中女生琪琪,到某服装店购物。但没过多久,琪琪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就被该服装店的店主蔡某发布到了网络上,并配文称截图中的女孩是小偷,请求网友曝光其个人隐私。通过人肉搜索,琪琪的个人信息均遭到了曝光且网上也不乏批评辱骂之声。性格孤僻的琪琪,面对突如其来的“人肉压力”,消化不了跳入河中,结束了18岁的生命。

(2)人肉搜索容易滋生侵权行为。多数人肉搜索都以查找和公布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身份、照片等个人的真实隐私信息为主,但是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若散布虚假的或片面的负面的信息都将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更有甚者,部分网民极端地对当事人或由其引发的事件进行谩骂和侮辱,便有可能侵害当事人的生命健康权、生活安宁权等权利。

(3)人肉搜索容易干预司法审判。在人肉搜索行动中,人们还普遍存在一种以道德审判干预甚至取代司法审判的非理性愿景。在人肉搜索盛行的背景下,部分网民开始有意无意地干预法律审判,试图通过舆论力量影响案件的审判。更有网民试图以道德审判取代法律审判,让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但事实上,舆论不能影响司法独立,以道德审判干预或取代法律审判的现象极不可取,甚至破坏了社会法制的健康成长。

二、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伦理困境

1.信息共享与隐私权孰轻孰重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互动形式,信息的共享是关键。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和传播性能迅速将资料信息进行整合、放大并快速传播,为人们获取和共享信息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是,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当事人的一切资料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住址、亲友和照片等隐私都有可能被公布于众,甚至造成对当事人的侵害。无论是 “死亡博客”还是“郭美美”,尽管网络的信息共享最终促使真相大白,惩恶扬善;但是从另一层面讲,在具体的搜索过程中,对他人信息、隐私的披露、网络围观甚至人身攻击,又在客观上构成了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

2.言论自由与名誉权怎样权衡

网络的开放性为信息在网络空间的自由发布和获取提供了可能,网络的自由性又促成了“人肉搜索”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的自主参与,节省了行政部门的财政支出,提高了公安机关的破案效率。在虚拟的网络里,人们可以言论自由,但是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过度的言论自由又导致了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比如在“人肉”的过程中,网友将当事人冠以绰号,如“犀利哥”、“范跑跑”和 “杨不管”等,表面看是网友的调侃或者恶搞,但实际上这也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一种漠视。更有甚者,在“人肉”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和谩骂。

3.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如何取舍

人肉搜索是以个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召集参与者的动力,而不是金钱和福利。人肉搜索的极高参与度,充分彰显了网民的个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如今人肉搜索强大的影响力已经被迅速应用到商业模式中,无良商家利用人肉搜索强大的功能,故意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炒作,从中牟利。“芙蓉姐姐”、“凤姐”和“奶茶妹妹”等都是商业炒作的杰作,商业炒作破坏了人肉搜索的公信力;更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社会责任的滑坡。

三、人肉搜索的网络伦理规制

1.法律制度“两适用”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绝对自由”所带来的是“绝对恐怖”,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只是任性。[5]因此,只有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就要求法律制度不仅要适用于现实社会,更要适用于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制度同样规制网络行为。网络世界中的违法行为,现实社会一定要追究;网络世界中造成的损失,现实社会一定要弥补。

针对我国网络立法不完善的问题,希望立法机关在制定相应法规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点:第一,加强对网站监管,禁止网络运营商利用特权散布网民个人信息。第二,推行网络实名制,便于在网络骚扰事件发生后追究责任。第三,法规引导代替封杀加强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

2. 权利责任“两结合”

责任伦理学大师尤纳斯指出,由于主体的行为对人和大自然的长远影响很难为人全面了解和预见,故存在一种“责任的绝对命令”力。[6]基于权利论的道义论满足各个成员对权利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无论是网上的人际交往还是网下的人际交往,都应该以责任感为前提,网络伦理实质上是一种责任伦理。

责任伦理强调自我的责任意识,要求网络主体主动自律,以图打破网络社会虚拟身份、无主体责任的怪圈,其中包含一种“好”的自我伦理的构建。在享受信息共享和言论自由等权利的同时,构建一种“好”的社会伦理,净化人自身以及社会。

3. 道义效益“两平衡”

康德的道义论原则之一是“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做是手段”[7]。而且,从效益论的角度来看,密尔的“不伤害原则”也要求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8]

总之,道义论与效益论两者具有一定互补性。因此,在建构网络伦理的过程中,单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强调技术的进步和利益的获取是片面的,应强调用道义论来平衡功利主义的效益论,防止功利主义的泛滥。道义论和效益论的平衡发展,是网络伦理得以顺利建构的基本要求。在发展网络技术的同时,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伦理问题,以责任伦理观念为指导,建立起强调公平与正义的、契约化的伦理底线。

参考文献:

[1]Norbert Wiener. Cybernetics or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J]. MIT PRESS,2000.

[2]Joseph Weizenbaum. 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J]. MIT PRESS,1976.

[3]Moore James H .What is Compute ethics? [J].Metaphilosophy,1985.

[4]吕敏璐、王全权. “人肉搜索”的伦理困境与超越[M].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J].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6]Jonas H.The Gnostic Religion: The Message of the Alien God and the Beginnings of Christianity. Beacon Press,2001.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J].人民出版社,2003.

论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篇4

在中学物理解题中, 如有意识的从对称思维出发, 应用问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某种对称性, 则常常能迅速的把握住问题的物理本质和解题的关键, 很快的打开思路, 找到具体明确的解题途径.在这里举几个中学阶段应用对称性解物理问题方面的例子.

例1 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 质量相等, 假定他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 原来两球被按住, 处在静止状态, 现突然松开两球, 同时给A球以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 B球初速度为零, 若两球间距离从最小值到刚恢复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 求B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仔细分析这个题目, 可发现这个题目的物理过程具有对称性, 当两球的速度相等时, 距离最小,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 (m+m) v共可解得v共undefined.当两球松开后, 因斥力恒定, aA、aB大小始终相等, 两球从开始运动到距离最小的过程中:undefined

设A球比B球位移多△S, 由物理过程的对称性可知, 在undefined的过程中A球比B球位移少△S, 故恰好两球距离从最小值回到原始值.

所以undefined

所以像这样的题目, 用一般的解法确实有点难以下手, 其实分析好题目, 透过象形抓本质, 利用物理过程的对称性, 问题变得异常简单.

例2 如图1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橡皮圆筒中有一个沿轴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 在很小的缺口A处垂直磁场沿半径方向射入, 带电粒子与圆筒碰撞时无动能损失.要使带电粒子在里面绕行一周后, 恰从A处飞出.问入射的初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重力不计)

分析与解答:带电粒子在筒内碰一次从A处飞出是不可能的, 因为带电粒子在磁场内不可能是直线运动的.如果带电粒子在圆筒内碰撞两次可以从A处飞出, 譬如在B点、C点处两次再从A点飞出.如图1所示, 由于带电粒子轨迹弧AB是对称的, 当带电粒子在A点的速度是半径方向, 则在B点的速度方向也是沿半径方向, 同样在C点速度方向也是沿半径方向, 最后从A点出来时的速度也沿半径方向出来.

设∠AOC=2θ, 则undefined

又轨迹半径r=Rtanθ, 由于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

碰撞次数只要大于两次, 均有可能从A处飞出, 故v0的一般解为:

undefined (其中n=2, 3, 4……)

再如均匀带电球面内任何点的场强为零.初看这个定理, 似乎是很平淡的描述, 但它却蕴含了“对称”理论.我们可在球面上任作一直径, 把球面分成了两带电量相等的半球面, 在一个球面上任取一点作为点电荷, 那么在另一个球面上必然存在着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点电荷.而球面上分布着若干个这样的点电荷, 因此, 任何点的场强为零.

对称性不仅在力学、电磁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光学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用对称性解题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解题方法.

例3 如图2所示, 设有两面垂直于地面的光滑墙A和B, 两墙水平距离为1.0m, 从距地面高19.6m处的一点C以初速度为5.0m/s, 沿水平方向投出一小球, 设球与墙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求小球落地点距墙A的水平距离.球落地前与墙壁碰撞了几次? (忽略空气阻力)

错解分析:部分陷于逐段分析求解的泥潭, 而不能依对称性将整个过程等效为一个平抛的过程, 依水平位移切入求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如图3所示, 设小球与墙壁碰撞前的速度为v, 因为是弹性碰撞, 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的原速率弹回, 即v⊥′=v⊥;又墙壁光滑,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速率不变, 即v‖′=v‖, 从而小球与墙壁碰撞前后的速度v和v′关于墙壁对称, 碰撞后的轨迹与无墙壁时小

球继续前进的轨迹关于墙壁对称, 以后的碰撞亦然, 因此, 可将墙壁比作平面镜, 把小球的运动转换为统一的平抛运动处理, 由undefined和undefined可得碰撞次数undefined次=10次.

由于n刚好为偶数, 故小球最后在A墙脚, 即落地点距离A的水平距离为零.

论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 篇5

关键词:室内空间;环境心理学;心理知觉

一 室内空间与环境心理学概述

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室内活动的场所被称为室内空间,也就是说其包括人类周围的一切的环境元素,空间的大小以及空间的围合元素共同组成了室内空间。人类的生活不断拓展,这就会使得室内空间不断的扩大,两者相互渗透,并且会慢慢地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当人类被室内空间的环境围起来的时候,人类所处环境将对人类的思想有极大影响,同时人类的情绪也将被所处环境深刻影响。由于人类对空间的切身体验,才形成了人类对室内空间的感觉效应,由于人类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因此每个人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迥异。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其他物种生存所必须外界条件被称为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属于环境的范畴,生活习惯以及意识形态同样也属于环境的范畴。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环境创造了人类,与此同时,人类也不停地影响并且改造着其身边的环境。在现代哲学领域内,环境被定义为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二 人类对室内空间的心理知觉

(1)对长度的心理知觉

对于前后方向的距离来讲,通过实验发现,影响人们对前后方向距离的感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有80%的人的心理知觉距离相对于实际距离来讲要短。平均大约短了1/8。同时,假如正对面的墙上有窗的时候,就要比没有窗的时候的知觉距离要长大约1/5到1/20。如我们平常注意到的,当左右方向的距离越窄的时候,前后方的相对的知觉距离就显得越长。对于左右方向距离的感知,研究表明,当人处于室内,并且人的左右与墙的距离相等的时候,从心理知觉来看,感知距离与实际距离大致相同。然而,当左右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相等的时候,近的一方的心理感知距离要比实际距离长一些,同时,远的一方的感知距离要比实际距离短一些。对于头顶方向距离的感知,通过实验发现,约百分之七十的人的心理感知高度与实际高度相比要高,大约高出1/5左右。

(2)面积大小的心里知觉

至于人类对于面积大小的心理感知,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人对于一个面积在15平米至20平米的房间的面积的变化是意识不到的。也就是说,对于面积来说,人类对此的知觉就是所谓的无差别间距。而且,与有意识的情况相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面积的感知会更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人类会被许多的其他暗示因素所干扰,这会造成判断不精确的现象出现。

(3)心理感觉上的应用

由此可知,关于建筑室内的心理资料对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设计上将人的心理作用充分的考虑进去,可以实现有效地并且合理的利用空间的效果。举个例子,当前方距离由于心理感觉变短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后退色(如蓝色)来调节。此外,知觉空间可以通过改变室内构造要素(开窗位置、大小、室内配色等)来进行调节。

三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的运用

人的情绪会受到颜色的影响,同时人的温度知觉以及空间知觉也受到情绪的影响。对于色彩的冷暖感,其主要是由人类对自然界中一些事物的心理联想所带来的感觉。由于各种色彩有不同的彩度以及明度,因此会使得人类心理上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同时会有着前进、后退以及凸出、凹进的感觉。突出、前进的感觉主要通过明度高的暖色形成的,凹进、远离的感觉主要是由明度低的冷色形成的。人类的情绪同样受到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影响。人类的活泼感可以由明亮的暖色带来,人类的忧郁感则可由深暗色带来。在设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一旦色彩美学被正确且恰当的应用,人类自身居住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2)材料的运用

空间分隔中的使用效果与室内空间设计中材质的选用息息相关,同时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材质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这一及其重要的环节。首先,室内空间的材质不仅仅具有使用功能,同时也对人类的心理感受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对材质进行选择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室内的视觉感官效果,人类通过触摸所产生的直观感受以及美感也应该被充分的考虑。在创造空间当中,要特别注重表层选材以及处理,同时,素材的肌理也要被充分考虑,暗示动能性。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可以给人带来冷静并且光滑的视觉表层性,人类的情思被其牵动,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类会不自主的进行怀旧与联想,因此,人类回归自然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补偿。

(3)光与影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没有了光也就没有了一切。空间的体现完全是通过光实现的,没有了光,空间也就没有来了。在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当中,光不仅仅有着照明的作用,同时是界定空间以及分割空间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光可以起到改变室内空间气氛的作用,光可以体现出空间格调以及文化底蕴,实现了实用性和文化性的相结合的效果,因此,光已经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可以通过光线、色彩的灵活以及巧妙的运用来塑造。总而言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光、色、质可以巧妙的融合为一体,给人类带来舒适的心灵感受。

四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让大家对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代的设计要以人为本,现代的设计师要努力为人类营造出一个舒适并且安逸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温新建,建筑环境心理学中有关空间使用的几个问题[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10,09(1)

上一篇:花祭心情随笔下一篇:厦门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