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2024-05-25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精选11篇)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1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顺应心理过程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心理学在教育中对于出现的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通过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没有换位思考。

同时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可见,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在任何方而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经管院国贸8班20130240844 兰琳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2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 是处在青春萌动、自我认识、自我确认的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焦虑、恐慌、抑郁、偏执、交际困难、就业压力、性困惑、恋爱苦恼、自卑、孤独、心理失调、厌学、当众说话紧张等心理困扰。阅读疗法, 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理想方式之一, 具有不泄露隐私, 无精神压力、无顾虑、经济、便捷等优势, 可以轻松快乐的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是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 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 以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改善情绪, 调整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大学生利用阅读疗法的优势。

每所大学, 都有一栋独立的、文献信息量庞大的图书馆, 文献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是大学生学习、阅读的优良场所。同时, 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图书馆阅读具有保密性强、不泄漏个人隐私、无顾虑和无精神压力等优点;具有随时阅读、不受场地限制、便于携带、经济、便捷等好处。

2. 针对性阅读。

通过本校图书馆统计, 本校大学生在借阅图书方面, 借阅量最高的五大类图书为:心理类、哲理类、人物传记类、小说文学类、诗歌戏曲艺术类等。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 借阅量最高的这五类图书正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最有力的阅读治疗工具。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潜意识里在针对性的阅读, 深层次的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心理咨询室在大学校园的普及, 咨询师也可以通过阅读疗法, 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让大学生自行的解决相关困惑, 辅助大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去解决问题, 才能让其健康的成长。如, 解决大学生的当众讲话紧张、性困惑、自卑、焦虑、交际困难、恋爱苦恼等问题, 可以针对性的阅读一些心理咨询类、人生哲理类、小说、休闲读物等书籍;解决就业压力、目标不明确、遭受挫折、交际困难等问题, 可以阅读人生哲理类书籍;解决焦虑、孤独等问题, 可以阅读一些休闲读物。

三、阅读的作用

阅读可以使读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消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 获得书籍中对自己情感上的支持, 体验书籍场景中的情感, 消除自身的悲观情绪, 使自身的情感得到净化。

通过抽样调查, 254名大学生中, 有74%的大学生曾寻求图书来解决心理问题;有80.6%的大学生通过图书解决性困惑和恋爱苦恼;有62%的大学生通过图书解决就业压力;有53.4%的大学生求助图书解决交际困难。通过以上数据, 阅读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阅读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

1. 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通过阅读, 可以启迪读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并寻求答案, 也可以进一步的发现隐藏的危机, 对未来的发展做好心理准备, 为迷茫的心灵带来慰藉。如, 阅读《心理与健康》《心理医生》《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等心理期刊, 就是与心理学家无声交谈, 以此增长心理健康知识, 挖掘潜能, 起到了治疗、预防的作用。

2. 排遣烦恼、恢复自信。

好的文学作品, 不仅可以宣泄苦恼, 驱赶无聊, 还可以平和心态, 松弛情绪, 增强自信心, 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和艺术, 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心灵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3. 克服困难、鼓舞斗志。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遭受挫折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大学生来说, 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刊, 具有鼓舞斗志, 克服困难的作用, 达到愉悦放松的目的。如, 一些休闲书刊, 文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 令人领悟世情, 排忧解难。

四、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阅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引导大学生阅读, 使每一个寻求帮助的大学生得到心理帮助, 让其感受阅读治疗带来的快乐。在阅读的过程中, 正确的引导, 让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有效的吸收针对性的知识养分, 才能少走弯路。

目标明确、针对性阅读。分门别类的划分和设计治疗的单元, 根据大学生存在的困惑, 选择针对性的书刊进行阅读治疗。如, 对人生目标不明的大学生, 可以指定性的阅读《做最好的自己》《今天怎样上大学》等;对于有抑郁的大学生, 可以针对性的阅读《生命的重建》《走出抑郁》等。同时, 也要根据大学生性格选择阅读方式, 如, 对于个性敏感、性格内向和孤僻的读者, 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个人阅读的方式;而对于人际关系差、社会认识偏激、自我认识能力偏差的读者, 则可以运用团体阅读的方式。

五、结语

阅读疗法具有藏而不露、潜移默化、温文尔雅等特点, 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收。在预防、缓解、排除大学生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增其心智、健全心理素质, 提升自我的健康和道德水平, 对于具有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 具有推广普及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 2009 (2) , 8-13.

[2]吴应华.“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4) , 71-72转84.

[3]傅若宇.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2) , 93-94.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3

摘要:当前,随着少儿教育功能的逐渐完善,少儿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家庭作为一种重要的微观社会环境,对少儿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功能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少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家庭要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效克服不良影响,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少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 少儿 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

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少儿正处于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这一时期其心理多波动,易于受到来自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同伴等,而家庭因素在少儿心理健康方面则更显关键,因此在少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家庭成员应积极控制和合理利用家庭因素,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一、家庭对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

从家庭在少儿心理发展方面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来看,家庭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家庭结构

从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家庭结构来看,家庭结构一般包括了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关系结构、家庭意识以及家长的性格等方面,在家庭的自然结构方面,完整家庭中的少儿一般能够获得应有的教育和关爱而更显自信、开朗、热爱交际,而在缺父或者少母、离异家庭中的少儿则由于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教育而易于产生各种诸如孤僻、胆小、消极情绪较多等不良行为;在家庭关系结构方面,家庭关系的破裂或者冷淡等都会对少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少儿很难从这种家庭中获得同龄人应有的家庭温暖;在家庭意识及家长性格方面,在高素质的家庭成员中的少儿由于经常接收到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积极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暗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心态更为积极向上,更有修养,而在家庭意识不良环境中的少儿则由于受其不良影响而易于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如行为粗鲁、易怒、敏感、、冷漠、暴躁,逐渐形成不良人格。

2.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功能主要是家庭其他成员对少儿进行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和。一般来看,家庭教育条件、教育水平、家教态度以及方式方法等都会对少儿的心理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例如高收入家庭一般较为重视对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低收入家庭等则对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放任以及不重视,或者在对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以及精力更为有限,其子女也往往易于养成错误的行为品性;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则存在着明显的放任型、民主型以及专制型三种家教态度方式方法。放任型家庭往往过分溺爱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心理成熟,放任其发展,“养而不教”,这种家庭成长的少儿往往对家长的依赖性更大,易于养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等行为品性;而专制型家庭则刚好相反,对子女的教育宽严失度,孩子在行为方式上产生问题后,往往采取极端粗暴的压制来解决,轻则咒骂,重则毒打,这种家庭的少儿大多易于胆小、自卑乃至对抗、逆反、多疑,难以相处;而民主型家庭中的家庭其他成员在教育少儿方面方法得当,能够很好地尊重少儿,平时也较多地和少儿进行相互沟通,对子女的错误能够给出恰当的改正和指引,在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能够发挥较多的积极作用,易于帮助少儿养成正确、健康的心理意识及行为。

二、家庭开展正确的少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家庭在少儿的心理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家庭理应在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担当。针对少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家庭教育在开展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少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受到各方面因素的过程。研究发现,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对少儿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作用,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生物、社会乃至心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任何一方关系的破坏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的破裂,最后导致整个家庭氛围的裂痕,而家庭关系的破裂则会极大地对少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在开展少儿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积极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少儿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融洽、愉快欢乐,从而给少儿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榜样,引导少儿养成健康的行为品性。

2.父母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为子女树立积极榜样

父母行为方式得体与否,直接影响到少儿行为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父母作为少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少儿心理发展的初期影响显著,因此父母应积极主动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素养,给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其父母都有着较高的素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这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因为少儿天生就易于察验、观色、听音、读心,他们会向雷达一样感受到父母内心真实的想法等等各种信息,进而潜在地体现到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中去,而高素质的父母以及他们得体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少儿,让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往往更为自信,因此,家长应积极从自身做起,为少儿树立一个更为可靠、出色的成长榜样。

3.掌握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错误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方法不仅不会对少儿的心理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还会进一步影响少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当前,不少家庭在少儿心理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家庭态度偏差和方式方法适当让人担心和心痛,不少家庭在少儿心理教育方面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例如有的家长开始对子女采取放任、溺爱的态度,等孩子在行为方面产生问题后则对其采取极端的态度;有的家长把庇护当爱护,把粗暴当严教等等,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都给少儿的心理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更为要紧的是,当前不少家庭在少儿心理教育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重智轻德”的倾向,即以知识教育来代替对少儿在心理、人格等方面的教育,许多家庭已经变为少儿的“第二课堂”,将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对立起来,忽视了对少儿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今后,少儿家庭教育应积极摈弃功利主义倾向,坚持以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为少儿教育的核心目标,将家庭教育引入正途。

三、总结

总而言之,家庭在少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体现出应有的积极影响,积极以儿童权力观为指导,不断强化作为少儿父母的主体责任,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尊重少儿的合法权益,促进少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新时期少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宋亚玲.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01):86-87.

[2]李晓敏.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0-43.

[3]陈歌.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11-212.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用 篇4

作者姓名:王富军

工作单位:桂林市灌阳县新街乡邓家小学

地址:桂林市灌阳县新街乡邓家小学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541604 *** 328178635@qq.com

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摘 要: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是健康的,正常的。能够诊断为心理疾病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当中,与其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儿童少年中,不如将重点放在积极的心理辅导当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疫防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助人自助”。本文通过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对“积极心理学”在学校进行了实践与研究,通过对比实践,“积极心理学”在学校的教育以及咨询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1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go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己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1.2.1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1.2.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获得这些品质的原因,以及这些品质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影响作用。

1.2.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如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乐于助人、有礼貌、宽容),以及有利于个体形成这些美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有极度心理问题的人在学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心理?出现心理问题我该怎么办?我现在过得幸福吗?等等问题时常在他们的头脑里俳徊。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其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儿童少年中,不如将重点在积极的心理辅导当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疫防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助人自助”。对于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让其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机构。学校只是

做的一些辅助性治疗。

很多心理咨询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里没什么事做,也不被领导重视。经常抱怨学校领导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学校、家长只重视成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只是一个摆设。学校心理咨询该怎么做?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焕发活力?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为学生服务?如何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位学校接受?如何才能让做心理咨询的学生不感觉到做咨询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在抱怨,学校也觉得心理康健教育并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咨询也十分的敏感,认为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这种种的原因,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正常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国内在学校管理及教学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3.1美国最为成功的教师之一:玛瓦·柯林斯

1975年,她在在芝加哥自己的居所里创建了一所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四个学生。当时,芝加哥市中心是出了名的毒品和犯罪蔓延的黑色地区,许多贫困青少年也跟着学坏、堕落。柯林斯的学生正是那些由于品行恶劣或者成绩太差而离开学校的学生。结果,她创造了奇迹。她的学生们慢慢不再想着街头的热闹,居然耐住性子在教室中学习。她的学生也从四个,变为成百上千,甚至开起了一所又一所的分校。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们毕业后成为了律师、医生、公务员……

许多人都总结过柯林斯的成功之道,结果发现本质就是“赞美与信任”。柯林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重复着——“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当孩子们做了错事之后,就会处罚他用100个单词来形容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在唤醒自己的确潜能,当这些孩子完成作业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优点。

玛瓦·柯林斯的事迹使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任何一个孩子,一旦积极的心态被调动起来,一定可以迎来更光明的人生。

3.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

周弘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找寻愉悦。”我们通过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积极心理学比较适合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根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参照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在学校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实施一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4.1在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学的具体过程:

4.1.1加强校本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积极心理的目的、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让积极心理学服务于老师,学生。校本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校本

培训中,我们设置了如下内容:

4.1.1.1何为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等。

4.1.1.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成功案例等。

4.1.1.3如何在学校中开展积极心理学的活动。如何在教学当中渗透积极的心理学思想。

4.1.1.4推荐阅读有关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主要有《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案例》等。

通过校本培训,不仅让老师了解了积极心理学,也增强了共识,为以后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4.1.2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环境,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位师生当中。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我们能够调节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与其单纯地与学校讲大道理,不如将这些道理,知识体现在样园文化建设当中,让它在无形中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感恩、学会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学习等。

在学校,我们有一张永久的关于描述人性优点墙报。这些词语主要有:聪明、好学、诚实、勇敢、热情等,这些词语主要通过在学样征集而来,不仅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可以更好让这些优良的品质渗透到学生当中。

学校的音乐铃声,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多为积极健康的音乐铃声。学校的广播站,也要求多播放积极,正面的内容。

学生集队时,要求学生说一遍我们学校的口号:“我行,我能,我最最棒!”通过言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与人相比,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并为之而努力。

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学校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越来越强,增强了学校的品味与凝聚力。

4.1.3开好心理健康课,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备好课。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感。对于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育,学校要求他一定要熟悉积极心理的内容,并将这些理念、方法渗透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白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心理健康的老师,也要学会一些有关积极的心理治疗技术,来为一些特殊的学生提供服务。

4.1.4与班主任连手,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学生的幸福指数。

感恩教育。同班主任一道让学生建立“感恩他人”记录本(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互动、学生成长记录等来实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把他们父母的养育、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学校老师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

4.2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也显得更加快乐,更加地热爱学校,更懂得关心人,更能体会当下的幸福。

五、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展望及未来

幸福是我们每一个都想追求的东西,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肩负起这个责任。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幸福,有用的人。让他们学会体验幸福的生活,并学会应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能力,做一个幸福、健康、快乐、对社会有用的人。

心理学下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篇5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事业,研究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急需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教学的心理技能。在课堂上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注意传授知识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教师来说,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方式,要从认识学生群体心理出发,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学给教师赋予了更艰巨的教育任务。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将心理学运用到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心理学,下面开始谈谈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课堂上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多年来,人们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把学生当做学习机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以往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从以前的教师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改变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从教育的长远来看,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感性的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证明,教师在教好学生的时候只教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学习心理学,在学生的教育上要更加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出相应的教育方式,这样对教育的长期效果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全面把握课堂氛围

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的对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接触学生,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特长等等。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爱的教育,无私的奉献,还需要教师认识到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教师还需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因材施教。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理解学生心理,不能认为所教育对象都是一样的。教师要能把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在教学上教师要做出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他们的心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改变他们过去的权威态度,用友善的面孔和平等和谐的语气来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情感被理解,行为被鼓励,努力得到肯定。这样,他就可以毫无顾虑地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力,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然,要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多沟通,多关心和照顾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教师要有爱心,如果教师没有爱心,那么教师会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拉开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远离父母以后,最亲近的人便是老师,所以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在上学时尤其渴望被关心和爱。在生活中,当他们遇到挫折,他们第一个就会想到老师,并且他们的这种需求非常强烈。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情感投入,给学生向家人一样的温暖和关怀,激励学生去学习,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熟练运用心理学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去学习。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思维能力的理性认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就会显著的提高,就更容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仅仅有好的教学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教学。学生从教师的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多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够更轻松的学习知识。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投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中把情感发挥到课堂中,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情感就会从中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谢谢习惯。所以说,教师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并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教师,也是心理学家”。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心理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记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关系上应该是平等的,尽管他们的角色不同。教师应在保证正常教学和学习的前提下,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关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我们才能深入了解学生,达到成功教育的目标。

(二)互动在课堂的应用

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改变课程结构,做到变化自由。互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作为主体,教师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否定教师的地位,而是做到互相配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保持积极、平和、愉悦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充分利用好的互动这一环节,大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知识是良好教育的基础。鼓励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就和力量,才能更加努力的学习。教师还需要定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建立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所以,学生感到孤立的时候才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纠正不健康的心态。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心理医生,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指导学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焕焕.浅谈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15).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6

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道德危机的新挑战,强调道德教育的“首位”和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实际上道德教育始终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的倾向,突出表现在目标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呆板等问题。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德育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德育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德育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一、问题呈现

传统和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家长等教育者普遍关注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而对他们身上的良好品德、发展潜能和积极愿望关注不够。

因此,易形成重视问题矫正、忽视美德培养的消极教育取向。这种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会使教育者更多采用挑剔、质疑、批评、指责、训斥、惩罚等消极方式对待受教育者,恶化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降低教育者的威信和正面教育的影响力,妨碍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培养。

因此,本文提出积极道德教育的主张,强调通过营造积极的道德教育氛围与环境,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资源,改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积极品德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身的不良品行,因此,是致力于挖掘受教育者身上积极资源、改善道德教育关系、提高道德教育实积极道德教育通过营造积极的道德教育环境,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

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资源,实践积极的道德行为,逐步改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积极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克服与预防不良品德,因此,是致力于挖掘受教育者积极资源、改善道德教育关系、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一种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二、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积极地情绪体验、快乐与满足、乐观主义等;二是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个性力量、兴趣、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四是积极的活动,其中积极的主观体验主题中所包含的各种积极体验类型,正是当前中职学生大部分学生所缺失的。因此,将积极心理学思潮中所倡导的积极主观体验与中职德育相结合,通过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理论所指导的中职学生德育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使更多的学生摆脱消极的德育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课题研究目的定位为:

(一)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德育教育,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三)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构想包括(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体系、学生活动,自律体系、班主任工作体系、德育导师制)。

三、主要观点

第一,中职教育是一种不同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也应当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中职学校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的文化积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德育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积极情绪(自尊、团结、文明、勤奋、开拓)的培养、消极情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的处理都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第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德育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三个纬度,即个体对过去生活的满意度、对现状的主观体验和对未来的希望等。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方案时,特制定包括对情绪的调节,对现状的幸福体验及对未来的希望等三个方面相关主题的辅导活动,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目的。第四,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中职德育的指导意义。

就目前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状况成果分析,教师更多的还是将目光停留在关注“问题学生”层面。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学生”相对于学生的总人数比例并不高,因此从学生本身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出发,探讨出何种理论指导的中职德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多数“健康学生”进行教育。第五,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德育可以发现和挖掘中职学生的积极品质,使他们对美德以及美好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充满着渴望,重新建立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获得更加满意的生活。

四、方法应用

(一)建立积极道德教育关系。人性先天具有善的潜质与禀赋,蕴藏着巨大的德性发展的空间和潜能,而且人的本性也是趋向于善的。如果能提供一个充满信任、接纳和关爱的健康的环境与氛围,受教育者就会趋向于德性的良性生长、积极生成,原有的劣行和不良品质也会趋于减少、消失。所以建立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教育关系建立是首要任务。建立这种道德教育关系,需要借助多种教育方法与手段。这些方法包括耐心倾听法、平等尊重法、热诚关爱法、接纳理解法、肯定信任法等等。

(二)促进教育者人格完善。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考失利,树立积极态度,积极响应和推进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促成教育者人格完善的方法主要有内省慎独法、见贤思齐法、自我激励法、积善成德法等等。

(三)促进教育者美德形成。促进受教育者美德形成的方法是积极道德教育的主要的和核心的方法,也是直接影响道德教育成效的教育方法,其主旨是教育者通过采用以积极、正面为主的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育者德性成长的道德需要与内在动机,提升受教育者的自尊与自我效能,从而促使其产生积极的体验、认知与行为,并促成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巩固。促进受教育者美德形成的方法主要有激发体验法、提升自我法、调节情绪法、欣赏强化法等等。

五、结语

心理学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篇7

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在今天, 心理学被称为最为普遍的应用学科之一,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增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 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学生的教育中, 改善传统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成了心理学在教育应用中的实现者与创新者。现

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是逐渐转向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的探讨, 也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人们高度关注教材、教法改革研究特别是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 开发学生智力,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从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发性的学习成了现代教育活动的主题。

二、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对于个别由于某种原因而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 对学习生活冷漠、毫无兴趣, 旷课、逃学行为特别严重的学生,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并由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给以及时、系统的行为矫治。实践证明, “行为强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当然, 一般说来, 没有适用于任何类型厌学旷课学生的矫治策略。所以, 必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综合分析与判断, 据此研究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兴趣结构不同, 就应具体对待。教师应仔细分析这些学生的“兴趣点”, 并积极引导他们将其良好的兴趣迁移到各科学习上来。得注意的是, 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 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的配合。旷课虽然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挫折, 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反应, 但旷课的症状往往是从家庭里反映出来。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会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 也才能使他们对学校生活有依恋, 乐意在学校学习, 从而避免厌学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此外, 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救心工程”, 需要我们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不能太性急。要通过指导学生提高认识, 使他们自己有所觉察和省悟。一旦学生自己认识了、觉醒了, 他们就会自觉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主动来校上课。教师也不能回避实质性的问题, 教师的任务就是寻找途径, 帮助学生解决不良学习行为的问题。

三、如何将心理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韩愈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 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 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 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为了教学生读好书, 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 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 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 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 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 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 等等, 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 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 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 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 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 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他们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但外部环境同样不可忽视, 强调高师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并不意味着贬低外部因素的作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没有受到外界刺激时是处于平衡和静止状态的。只有受到外部的信息刺激, 它才会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的活跃状态。任何有效学习都蕴含着必不可少的外部学习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等教学策略。教学情境当然也属于外部条件之列, 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教育;重要性;研究

目前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启蒙教育,这就需要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好的启蒙教育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使孩子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在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不具有成熟的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学习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对于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兴趣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对音乐的感知而形成的。要想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必须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这样教师的音乐教学也就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既增加了老师的教学信心,也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能力。要想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来引导幼儿学习音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幼儿教育是非常灵活的,不需要受教材的拘束,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身心特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这就使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幼儿的智力有限又非常好动,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在选取音乐内容时应该选用有表现力有活力的音乐,这样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老师应该多设置一些音乐情境,通过情境教学使幼儿了解音乐中的感情。也可以组织幼儿通过音乐情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音乐中的感情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中的情境。把抽象的音乐情境通过动作表现出来,有助于调动幼儿对音乐情境教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教师还应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被动教学转换为幼儿主动学习,释放幼儿的真实感情,把课堂交给幼儿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不应该只是把传授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忽略了幼儿的真实感受,应该针对幼儿的自身特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推进了幼儿的智力开发。

二、幼儿情感的释放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要想理解音乐就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知理解,去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让幼儿释放自己的情感来感知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达音乐中的情感,使幼儿明白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虽然幼儿的智力有限,但是幼儿的情感是丰富的,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对音乐中的情感进行感知理解,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长期下去幼儿就会理解音乐中的情感,通过对节奏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运用到音乐中去,用自己的真实感情去诠释音乐的美妙。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师和幼儿的感情交流。教师应该多关心幼儿,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堂喜欢上老师,幼儿一旦对音乐感兴趣,那对音乐的学习也就比较容易了。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可以放松心情,消除幼儿的害怕心理。教师和幼儿说话应该尽量轻柔,防止由于大声说话而吓着幼儿。幼儿需要长辈的呵护,老师应该多注意幼儿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幼儿有反常的地方应该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让幼儿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这样就能加深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老师也应该根据音乐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和幼儿一起互动,带动幼儿融入到音乐情境中去,也给老师和幼儿创造了感情交流的机会。在角色扮演时也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音乐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音乐课堂的单一乏味,应该采用独特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在现代音乐教学中经常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掌握。

奥尔夫教学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多种使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的个性特征。奥尔夫教学法把音乐的生命力与音乐技巧有效结合,既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技巧,又使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生命力,使幼儿的情感可以很好地释放。奥尔夫教学法创造了很多教学新思想,通过音乐游戏、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方式,使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也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不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由于幼儿模仿力比较强,所以教师作为幼儿的榜样,应该加强自身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引导幼儿正确地学习音乐,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来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不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奥尔夫教学法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引导,利用奥尔夫多种多样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使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对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强与老师的感情交流。最重要的是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开发。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菊珍.浅析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写算:建于教学研究,2011(43).

[2]范盈.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J].时代报告,2012(12).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9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关键因素的主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创新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 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上教师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10

——以暗示效应为例

一、选题来源

心理效应,是指某种客观现实在人的大脑得以反映后,对人的言行思维产生的一定影响和效果。这是一种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表现过程的效应。以暗示效应为例,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暗示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效应能给我们传达正面的力量,使我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消极的暗示效应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尽力避免消极暗示给学生带来额负面影响,多用积极的暗示去影响学生。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以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且素质教育也要突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这就是必须要求学生要以建全的个性为基础,而中学生又处在人生发展的重大变化时期,个性心理正在定型,个性心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生的发展。男生又有着一系列与女生迥然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这些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初中生理客观条件的转化对他们的思维言行产生影响形成的。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就要善于分析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教育过程中。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学校教学管理过程 ,实质上是教师和管理者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情绪和情感状态、意志水平、个性心理成份以及自我意识等)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方法、技术 ,选择适当的途径、时间和场所 ,按照教学管理目的的要求 ,向学生传授知识 ,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博的学识、非凡的创新素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和谐的教学氛

围,它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这种心理场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地释放能量、舒展灵性、展示风采、张扬个性。这种心理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靠教师发挥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

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注意。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教师,应掌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理论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但是总体来说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怎样把心理效应很好的应用到学校教育中,这还需要我们更多的研究。本课题将在以往的研究之上,通过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重点关注暗示效应的应用效果,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四、课题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1课题的目标: 2课题的原则: 3课题的方法: 4课题步骤: 5预期的成果 6经费预算:

五、选题的研究方法;

5.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心理学效应的资料,总结出可以运用到学校教育中的效应。搜集现阶段已有的关于心理效应应用于课堂的文献,在此之上联系本课题其他方法,得出具体的应用方法。

5.2实验研究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进行实验。首先,确实实验班级,根据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结合学生成绩与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情况档案,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上课注意力情况、体育及能力发展情况等等。并归类、分析,初步掌握学生的学习

以及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针对实验组的学生应用暗示学效应,并采用变动比率程序的予以强化。研究结束阶段,再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学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的差异,得出暗示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优劣。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暗示效应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5.3个案研究法:随机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选择2-3个典型个案(如学习主动性稍微落后的学生),利用暗示效应,对该学生进行积极关注,研究结束阶段以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六、课题步骤;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准备阶段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研究阶段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提炼研究成果

七、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大出版社

[2] 赵晓亮.登门槛效应带来的启示———浅谈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3] 章立早.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校长阅刊[J].2005.(Z1)[4] 李梦月.试析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效应[J].青海师专学报, 2002,(03).[5] 冯秋萍.利用心理效应 展现教育魅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3)

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00-02

引言: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Inan提出,并与上世纪九零年代得到了长足发展,旨在探索人的潜力发掘研究,激发个体优秀品质的呈现。积极心理学具有较高的学术开放性,以肯定、欣赏的视角对普通人能力进行审视,因此这一学说已经确立,就迅速在教育界、心理研究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成为教育改革的一条新途径。

一、积极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充分了解教育对象。

思政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者的良好品德,在实施思政教育之前,必须对教育对象有充分了解,也就是对于教育主体本质具有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个体本质主要体现在实践行为中,而个体行为是受到主体意识决定的,与动物无意识的活动有着本质不同。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育主体被服务自我肯定、自由优化的心理环境中,自身潜能被充分发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特定角度而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点与马克思倡导的主体本质观点具有一致性。

2.有助于协调教育关系。

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灌输的过程,而是教育主体经过主动认知、选择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如果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那么,教育观点则难以被教育主体认识并接受。教育主体具有自身思想意识,能够与周边环境、教育客体之间形成一定共鸣。也就是说,教育主体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教育效果上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教育主体的潜在能力,促使其优秀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有助于实现教育互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都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对个体需求做出的明确强调,并提出“需求驱使行为”这一理论。马斯洛则认为,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但有内在需求,同时也有对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相关研究显示,任何行为的发生,均为个体需求有紧密联系,而思政教育的主体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素质的提升。通过思政教育,能够使个体的社会行为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助力。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对于个人社会价值的教育占据的主要部分,但是对于个人需求、心理动向等关注不够,注重社会规范的引导和执行,但是忽视了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强化。这就造成了思政教育难以与教育现状先接轨,教育内容过于抽象,不能满足教育主体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是教育主体的积极品质得到了高度重视,对公众幸福感更为关注,能够充分发掘个体优点,提升其社会价值,以积极的心态对主体行为进行研究,并诠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从上述角度而言,积极心理学对于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深化作用,有效增强了教育中的互动性和反馈性。

二、积极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1.增强积极情绪影响力。

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主体多产生的情感体验决定着教育的实际效果。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使教育主体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消极情绪得以转化。积极的心理认知能够使思政教育成为更为牢固,而消极情绪、颓废心理则能够弱化思政教育成果,如果在思政教育中没有鲜明的情感体验,缺少心理与道德层面的愉悦感,那么思政教育将沦为一种形式,苍白空洞的同时难以在教育主体认知领域形成鲜明的印象。反之,如果思政教育成果被教育主体全面接受,其心理愉悦感也会同步增强,在情感中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

2.强化积极的人格培养。

积极心理学观点指出,人格的发展依赖于人文环境与心理作用的交互影响,在影响人格的主要因素中,又以内在认知、外部行为以及周边环境为主,而且外部行为以及周边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尤为明显,能够在特定层面改变教育主体的认知结果,这些都为培养教育主体的完善人格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个体行为完善以及良好社会分为的构架,能够对主体人格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人格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稳定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教育灌输可以达到的,需要思想认知的积淀和完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育主体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更有利于促进其具备良好心理环境,为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体系奠定基础。

3.强化积极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历来重视对外界环境的营造,以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将积极氛围的营造划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外界环境的宏观构建,即具有社会团体性质的系统,以国家政策、意识形态等主要代表。第二个层面为中间层,有单位或者社区构成,以个体交际环境为代表。第三个层面为微观层,属于个体核心生活环境,以家庭、单位、学校等为代表。在实施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于环境有着本质需求,其教育功能具有隐性特点。通过三个层面的环境构建,能够使思政教育工作更为深入,并以更为多元化形式渗透至教育主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层面,并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这一教育模式明显由于传统教育方式。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能够营造教育主体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认知,能够主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逆境,并能够在逆境中积极寻求突破途径,不会被负面情绪、倦怠消极情绪所干扰。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目标有着内在联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强化思政教育成果,同时也使教育主体获得更加愉悦、良好的心理认知,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互促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洪冰.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13(09).

[2]曹新美.积极心理学中流畅感理论评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3]金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进展述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作者简介:

周鸿燕,女(1993-2-4)民族:壮族。籍贯: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无。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无。

上一篇:异质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楼层员工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