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教育

2024-07-26

心理学理论教育(共12篇)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1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三生教育”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颇为流行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 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吸收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经验过程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 已经获得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过程的“透视”, 这如同杜威理论中的经验改造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

在“三生教育”的教材设计中, 编者就是考虑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方式, 所以多采用问题情景或故事的形式导入, 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产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 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同化和顺应, 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2.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 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 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 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3. 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4.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生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就是与其提出的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理念有关。其独特性在于它既肯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更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内因作用, 其教育目标最终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而逐步实现的, 其教学过程既是灌输又是渗透, 以渗透教育为主;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活动相结合, 以学生活动为主;被动学习与主动接受相结合, 以主动接受为主;知识传授和问题介入相结合, 以解决问题为主;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以校内教育为主。这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是吻合的。

二、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

积极心理学被认为是“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研究普通人的心理活动, 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 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主张以积极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 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 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 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

在主观层面上应该具有研究以下积极的主观体验:关于过去感到幸福和满意, 对于现在则感到精神饱满、快乐、感官愉悦以及愉快, 而面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希望和忠诚的建设性认知。

个体层面上应该研究如下积极的个人品质:爱的能力、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勇气、毅力、人际交往技巧、对美好的感受力、宽容、创造性和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

在群体的层次上应研究具有责任的、陶冶的、利他的、文明的、现代的、宽容的和职业精神的公民道德。同时也研究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更具成长性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这些使个体成为更好的具有上述品质社会成员的社会组织机制。

积极心理学致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免疫力”。拥有良好免疫系统的人, 不仅不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而且一旦出现失衡能够及时有效的自我调整。

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思想不难看出, 它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的潜能的启发和利用, 而广义的“三生教育”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因此, 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开展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也必然是一种以当前教育体系相一致, 且涵盖当前教育体系的教育。换句话说, 广义的“三生教育”, 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是一种以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与“三生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改革浪潮中提出传统课程学问中心化, 使得学生进行非人性化的学习活动, 有碍于其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所谓的人性中心课程, 肯定人的情感、情绪和感情的重要性, 坚持课程从“面向完整的学生”这一立场出发, 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 强调开发人的潜能,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人本主义的人性中心课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学校不应该以传授学问性知识为主, 而应该尊重学习教授本性与要求。不再过于强调所谓的学科结构, 而是更为强调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结构。必须看重学习者的本性、需求、动机、兴趣和爱好。

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 也是情感的存在。脱离情感的智慧是空虚而无意义的;不以价值与情感为基础的智慧, 往往使人沦为非人的状态。因此, 要想复兴“人的学校”, 促使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 就必须把认知学习与情意、情感培养相统合, 心智发展与情绪发展相结合。

承认儿童的学习方式与学者的研究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既不是唯一的, 更不是万能的。

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 学校的课程要具有社会适切性, 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实际, 又不能脱离学习者的生活, 应把教学内容集中在该学问本身的知识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应开设三种类型课程: (1) 学术性课程 (知识课程) 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这不仅是学问中心课程所追求的内容, 而且也是人性中心课程所应包含的学术水准。 (2) 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它包括发展人的情绪、态度、价值、判断力、技能熟练、音乐、美术, 以及经过部分改革的体育与健康、道德、语文等学科。 (3) 体验课程。是指通过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的课程, 又叫做自我实现的课程。

不难看出, 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本性、需求、动机、兴趣和爱好, 而“三生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的体验、态度和感悟。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2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三、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D

6.B

二、辨析题

1.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三、论述题(要点)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3

一 心理学理论在高等院校教师中的应用

(一)“需要理论”对高等教师进行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七个等级,而在高校教师需要上就要依据其层次上与规律上的不同来运用不同的手段来加以满足,并且结合高校教师培养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对高校教师的培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组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需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物质需求

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对于物质普遍没有太高的需求,相应的如果教师基本物质需求没有满足,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高校教师物质需要的改善以及充分满足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这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稳定发展需求

高校教师在教育与培养学生之前,首先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形势下,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提升知识容量,努力进行专业科研,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最明显的职业特点。所以,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研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也是能够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3 自尊的需求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自身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是需要人们以及高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的。如果对教师合理工作范围内过多的干涉或者对教师个人成绩给予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评价,这些行为都很容易挫伤教师的自尊,从而直接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教师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个人自尊的充分尊重是保障高校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以及教师群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公平理论”为高校教师创造和谐心理发展环境

“公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并且创立的。亚当斯认为人从事某种工作的动机不仅仅是受到薪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薪酬价值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均等,如果两者均等或者大致相等,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公平;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因此,个体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影响程度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在乎回报,更多的是在乎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价值有多少。公平可以使人在工作时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不公平则会降低工作积极性,阻碍个人在工作上的创造性发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优秀教学人才频现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充分运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教师在各方面上的不公平的感受,从而避免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伤害。除此之外,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创设和谐的教师心理发展环境。这也就要求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群体以及教学做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对教师地位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做出充分的肯定,进而有效改变分配不公平的局面。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师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制定上充分运用公平理论,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一)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对班级管理的应用

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目标以及班级管理规范等内容共同形成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在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当中,学生往往会有出众表现或者服从管理表现等现象,例如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等。服从管理规范都是在集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现象,这是个体充分融合集体或者避免被集体排斥的一种妥协,而并不是个体所自愿做出的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不但能够充分实现这种效果,并且在运用榜样的示范手段以后,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对榜样进行模仿,进而实现良好的从众效果,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整体质量。所以,对自身举止的规范以及对榜样的模仿,都是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产生认同的良好方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讲,模仿不仅仅是在对社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对自我以及集体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进而从模仿向认同转变,这包括在认知与情感上的认同,这有利于学生在个人学习、成长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等院校在学生班级管理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应当注意对学生正确行为的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得形成正确且完整的个人品行。

(二)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高级文化知识以及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区别在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具有自发产生,且都是以感情为基础,并且有着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信息传递途径,并且还有很强的排他性。

加强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还能够使得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群体理论应用上,国内多个知名高等院校合理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在学生服务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其中心任务和管理上进行改革和指导,从而使得非正式学生群体能够对正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和融合作用。

(三)应用激励理论在高等院校学生中的应用

个体需求通常具有不同的层次,需求越高,其产生的动机也就相对越强烈。需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两方面。主观需求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客观需求则是促进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学生的较低层次需求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单纯为了一纸文凭而学习,学习上采取消极态度等。目标作为刺激的一个类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适当的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产生一定的动机,进而确定行为实施的方向,这体现出目标是具有一定激励效果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些内容的实现主要就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上。endprint

对学生学习上的监督管理以及错误行为的适当指导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多加关心,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高校教育的中心位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发展,从而在学生学习能力与个人成长上给予有效的指导与正确的引导,进而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与帮助,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在高等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上的应用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着多个现实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的。高等院校还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出发,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强烈成功动机、适当调整自身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的各项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心理良好素质的实现。心理学理论在当前心理素质培养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一是改善新生入学的一次性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定期的对新生的心理素质的调查与咨询活动;二是改善被动接受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经常性的开展和主动地关怀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课程。

2 改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单纯追求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情况,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意义有正确的认知和追求。所以,对于当前高等院校来讲,倡导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与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活动,从而有机的将大学生活与大学教育进行统一结合。

3 应当加强对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创新心理以及创新方法的培养,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与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重新梳理,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是当前判断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结语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对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也是当前我国在大学生教育以及创新能力上的重点内容,有效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者、教育实施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使命。总之,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而且创新力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推动我国其他领域发展以及民族整体的创新能力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融入心理学知识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J].中国国情国力,2010(01).

[2]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

角[J].学习月刊,2010(02).

[3]董鹏中.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张艳,李晓虹.浅析心理学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

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5]夏昱,凌慧义.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学理论培养的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4

一、利用暗示原理,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大部分职高生是因为中考竞争失败而被动进入职高的。他们中大部分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在学习中,他们常常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取得进展和突破,从而产生沮丧感和和失望感,对完成学业失去信心。当我进入职高教育工作,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我不禁想到了那则关于摔跤的小故事,从中意识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样是摔跤,为什么有的孩子显得脆弱娇气,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得坚强勇敢呢?这跟两位教育者不同的表现有关。前一位教育者紧张不安的态度在暗示孩子,摔倒是很疼痛的,从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嫩,这是消极的暗示。而另一位教育者淡然平静的态度却暗示着孩子,摔倒没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应该勇敢爬起来,这是积极的暗示。

有鉴于此,我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讲桌上呈现一样装满溶液分别有酒精,水,醋酸的三个瓶子,并准备了三个空杯子。当着学生的面分别把这三个瓶子里的溶液到入三个空杯子中,背着学生交换了一下位子,让十个学生来闻,让他们指出哪瓶是水,哪瓶是酒精,哪瓶是醋酸。结果学生们都能给我说出哪个瓶子装的是水,哪个是酒精,哪能个是醋酸,当我把结果告诉他们,其实我这三个瓶了里装的都是水时,学生们一副被我欺骗的样子。接着我就让学生们自己想想为什么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果。从而引出暗示这个他们即熟悉又陌生的定义,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一个老暗示自己挫败、时时担心自己失败的人就总会失败。有人曾说:“一切的成就,一世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可以再说得全面一些:你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就是你贫与富,成与败的根本原因。因而,我一再给学生们强调指出,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去做那些仍然想做而又怕做的事情,尤其要把羞于自我表现,惧于与人交际,改变为敢于自我表现,敢于与人交往。

二、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职高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是息息相关的,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著名心理学家阿物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个体有了期望需要才能产生期望水平,期望等到实现才会产生成功体验即诱价值,诱因价值又会增强成就需要和期望水平,它们三者互相促进。我精心策划给学生上了几堂成就动机课。我客观地分析了学生初中毕业后被动进入职业高中就学的困境,用许多名家的成功范例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人生成功之路,开导学生,条条道路依然摆在每个人面前,只要奋发努力,就能够攀上成功的高峰。这对激发学生树立成就动机,增强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利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对学生进行记忆的训练

职高学生学习中面对的实际困难之一,是众多知识系统的记忆。指导学生克服知识记忆的困难,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的重要工作。

我们知道,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高中阶段学生的记忆容量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也高于大学生,达到11.04_+0.4。这个阶段记忆的主要特点是:自学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在:形象记忆年龄增加;抽象记忆量在高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5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暮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300年。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 3.夸美纽斯;(捷克)

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明确提出了“泛智”进步教育思想; 4.杜威;(美国)

《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 开创了“现代教育派”,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倡导 实用主义教育学; 奠定了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 5.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倡导“发现式学习法”;

80年代以来的成果包括: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6.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和谐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7.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现代 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近代教育科学创始人;现代教育学之父。首次提出教育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课堂、教材; 提出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四段教学法”; 8.荣格;

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

10.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9.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法

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10.格赛尔;(美国)成熟势力说

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11.威尔逊;(美国)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12.蔡元培;(中国)

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3.马卡连柯;

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他的德育实践中,提出并特别重视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诗》;

14.保罗•郎格朗;(法国):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思想; 15.孔子(中国):《论语》;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6.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 18.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政治学》;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19.卢梭:《爱弥儿》; 培养自然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

20.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主张的是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 21.凯洛夫:把《教育学》分成总结、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22.舒尔茨(美国):人力资源理论;

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23.皮亚杰;

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认为区分具体运算阶段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是否具有守恒概念; 24.梁启超;(中国)

主张培养人的这些特征:功德、国家思想、权利思想、自由、进步、义务思想等。

25.利托尔诺(法国),沛西·能(英国):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2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7.赞科夫;

通过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

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8.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出先快后慢; 29.耶克斯—多德森;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与动机水平之间呈“∩”曲线关系; 30.舒茨: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31.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32.斯金纳:最早提出程序教学; 33.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观点; 34.荀子:中国古代外烁论观点; 35.巴普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36.卡罗尔:提出“掌握教育”教学法; 37.福禄贝尔:学前教育家《人的教育》;

38.苏格拉底: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闻名于世的教育家; 39.李吉林(中国):我国情境教学法的首倡者; 40.杨贤江(中国)

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新教育大纲》;

41.吉尔福特:提出了多元智力论; 42.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理论应重点培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的角色同一性; 43.瓦••根舍因(德国):提出了范例教学理论; 44.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45.加里宁: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论共产主义教育》; 46.杜威、克伯屈:提出了 设计教学法; 47.陶行知(中国):提出了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 48.班杜拉:认为观察是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49.苛勒:认为学习是顿悟的过程;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说 50.朱熹(中国):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1.库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世界上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52.斯巴达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

53.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54.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

试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学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 自我意识 态度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小学教育中更应该提倡创新,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这些都是对教育的更新、创新。把以前重分数、重成绩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成现在的素质教育。即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放在首位,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的心理品质。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够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等,这都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观察、思考,在续编故事的时候,让学生们想象故事的发展思路,大胆想象,借助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创造。并鼓励突出创造的奇、新、妙。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为之“震惊”,原来他们的脑海里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的关键是思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参与、多操作,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低年级数学时,学生们对于数的概念很模糊,如在教学十几减九的教学中,我把抽象的数字宝宝变成了他们喜欢的水果课件,变成了他们身边摸得到看得着的事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这样的转变,抽象的数学知识立时变得丰富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别具匠心,因势利导地转变教法、学法。

三、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的社会环境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体现自我的机会,教育不同于农民种地,不同于工人做工,教育培养的人不是千篇一律的版本,而是充满鲜活个性的个体,我们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是适度的个性,体现在个体的差异上,既要重视集体的横向发展,又要注意个体的纵向发展,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就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个无数个个性鲜活的个体组成的班集体,一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集体,在班级管理中,我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自的自身素质不同,在参与各项活动中都给他们一定的分工,取其之长,让他们在活动中脱颖而出,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四、了解学生的心理

教师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鼓励上进心。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培养良好的上进心是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教师之授业解惑,进一步讲就是培养学生主动解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男孩,学习基础较差,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遵守纪律,又乐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于是,我就主动找他谈话,鼓励他只要下功夫、肯学习、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进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注意对他进行个别辅导,他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解决困惑心。教育是深奥的一门学问,有些家长存在教育的困惑,不懂得如何对孩子实行正面有力的教育。在我们班级,有一个男孩经常不完成作业,当我问他原因时,他痛哭流涕。通过家访,知道其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要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打。了解情况会,我和家长做了沟通,使家长明白打骂的方法不可取。要注重对孩子的心理引导,让他懂得为什么学习,要怎么学习。而不是强迫他去学习,我耐心的告诉家长,孩子的厌学比学习差更可怕,那是一种难以矫治的厌学心理。我们要让孩子爱学习,而不是畏惧学习,家长听后很支持我的说法。同时,我分析了该生在学习上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他太懒惰。于是,我告诉他: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学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还给他举了很多勤能补拙的故事。后来,这个学生放下了思想包袱,愉快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只是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毛病,在班级中成绩也逐步上升。

奉献爱心。爱心有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心理补失。教师一定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有大爱,并且也要把这种爱心传播。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家庭经济困难,上课时常心不在焉。了解情况后,她父母离异,是爷爷奶奶抚养,他们年纪大了,也没有经济来源,我向教导处说明了此事,动员全校师生向该生捐款捐物,让她感受到了大家的关爱,从此,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专心了。

五、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人格构成的要素有: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这些要素的平衡发展,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格健全的学生也一定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他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件给小伙伴们……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这实际上是说对他走上科学道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从小受到了全面的人格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期,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健全魅力的人格去影响学生,要从细节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六、要让学生有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给人们一种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2]小学德育.

[3]教育学.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7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新生心理问题

1. 环境问题

这在大多数的新生中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新生第一次独自离开父母, 要自己学习、交友、生活, 这些都与以前的生活完全不同, 尤其是人生地不熟更加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都给新生带来不同的环境问题, 这些一旦心里达不到好的宽慰‘严重还会造成心理重压以及身体健康问题。

2. 人际关系

新生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零起步。除非有较好的朋友在同一所大学, 抑或是最亲近的高中校友、同乡等, 这些人都会给新生安全感, 在心理程度上即使是不熟络的人也会觉得亲近许多。但是在大学日常生活中, 同舍友或是同学、导员的交往比较密切, 在与这些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各个不同的问题存在, 这些会使得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阻, 甚至恐惧、羞怯等, 造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 自我认知问题

在进入大学以前, 有些同学曾经是班级中的学习佼佼者, 对于自己更是自信满满。但是大学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佼佼者更是很多, 并且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有时候大家都是机会平等, 学生学会自己把握机会。这些都与以前不同, 容易造成新生某些心理失衡, 从而不自信失去对大学生活原有的希冀和热情。

(三)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 主观:过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未来存有的希望和乐观态度;对于现在自己幸福与快乐。主要是对精神层次研究, 积极的心理自然会有较好的精神面貌以及健康的体魄。

(2) 个人:主要是研究个人的性格以及个人品质, 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建立的基础。研究的具体表现有自我的管理、自我判决、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等方面, 研究结果来看这些实证仍有些不足。

(3) 群体:主要对高校、家庭等进行研究, 这些社会性组织能够影响个体发展。

(四)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当下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存在很多误区:只注重新生心理问题的防治, 而忘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多以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学中心, 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太过看重, 而忽略了对新生心理上的积极引导。目前的大学新生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存在消极态度。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都是将消极的心理状态列为教学的案例, 从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以及教学通常是以下三种方式:在咨询室等待学生主动去求助;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新生进行强行干预;在公开课中进行宣教。

二、在积极心理学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思考研究

1.开阔心理教育的研究范围

摒弃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消极方式教学, 而是应研究从积极角度去建立价值观以及人性观,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能给予新生带来积极心理影响, 让新生在问题中也能看到自身价值并积极发扬, 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这个大集体中。

2.建立积极心理学教育系统

在高校中建立全面的积极心理学教育系统, 主要是包含了个人、家庭、社区、学校以及社会层面, 形成立体式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各自的社会地位和优势, 可以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正能量作用。

3.开展多形式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是为了渲染积极心理氛围, 然后学生在积极环境中放松心态去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主要可以通过建立社团、社团表演、演讲、角色扮演以及走出校园宣传正能量, 增强自信心和培养意志力。

4.实施积极心理干预

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建立有趣开放式的心理咨询中心, 例如QQ、邮箱、微信等多种通道, 在进行交往过程中建立信任平等的关系, 并发现他们优点进行赞扬, 给予自信和解决办法, 耐心解答和引导。

在经过一系列的积极引导后, 研究其效果比较明显。大多数新生都是生活得更加自信, 也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潜能以及空间。在积极面对生活时, 更能体现自身价值, 使得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参考文献

[1]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2]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3]许媛媛.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商, 2015 (1) :280-280.

[4]张亚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8

一、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一) “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

激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 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 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导致行为。因此, 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 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 满足其合理需要, 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掌握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发展规律, 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教师需要的特殊性予以激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 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 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 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一点也引起了国家的足够重视。

二是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师要发展学生, 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 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 创造各种机会、条件, 营造必要的环境, 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自尊需要的敏感性。教师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业绩、形象、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给予重视。高校管理者如果对属于教师合理的自主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强加干涉, 对教师业绩给予不公正的评价, 则最容易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而应用恰当的激励, 使教师体验到其自尊心受到充分的尊重, 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其积极性。

四是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 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 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依据这一理论满足教师正当、合理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师的培训;实行青年教师鼓励制度;鼓励教师多做奉献;在动态的平衡中求得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措施被大多数高校采用。

(二) 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 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 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人有通常要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一个和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相等, 则有公平感;如果不相等, 则有不公平感。

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 即, 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 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 工作积极、热情, 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 形成人际矛盾, 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 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 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 绩效挂钩, 公平奖励教师等,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学生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一) 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 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 如遵守作息制度, 早上要按时起床, 整理内务、出操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 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 并非自觉自愿的行动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 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不应仅满足于此, 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 促进学生出现模仿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 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 注重自身的言行, 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 是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的重要方法。对于青年学生来说, 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 他的发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 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 因此更具积极意义, 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 激励其积极行为的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二) 群体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组织目前还基本上是以班级 (团支部为主, 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或教师指定的班干部, 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正式群体。此外, 各种经过正式注册的社团、学生选举或竞选产生的学生组织也属于正式群体。而在高校还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 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场所,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相比, 具有自发形成、以感情为联系纽带、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群体意识强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非常畅通等特性, 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自卫性等。

加强对现实存在却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无论对社会或高校而言都是必要的和有利的, 对于后者则能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目标能稳定有序地实现。

(三) 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

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 需求层次越高, 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 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 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 不感兴趣, 而且组织纪律松散。

目标是一种刺激, 心理学称为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 规定行为方向, 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 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 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 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地位, 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和激励。

所以, 从激励理论出发, 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 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四)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可能和已经面对的各种问题, 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 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 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 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 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 学习兴趣广泛, 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 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 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 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现在高校已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 (静态) 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 (动态) 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二是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 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 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 对于大学而言, 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使他们学会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挖掘创新潜质。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 传播心理学知识, 应用心理学成果, 是时代赋予心理学者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 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益寿.组织管理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3]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5) .

[4]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 2004 (7) .

[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9

一、高职道德教育现状

有研究资料指出,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道德不良现象,失德行为偏多。首先,在生活当中,学生对同学、教师甚至亲人表现冷漠,缺乏必要的关心;其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的作弊现象极为严重;此外学生暴力、侵权、计算机犯罪等失德行为众多,为社会稳定及和谐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高职道德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因此,教学无法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其次,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注重讲解,不注重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此外,高职道德教育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缺乏针对性。

因此,将心理学教育应用于高职的教育当中,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道德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二、心理学教育在高职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张以学生的实际感受和心理变化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在让学生感受到关心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以社会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心理学教育在高职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只有对社会道德规范形成高度的认同,才会在认识和情感上产生将其内化为自身道德规范的意识,并追求自身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相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使用心理学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学生心理与道德教育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对思想道德规范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将晦涩的思想道德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提升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同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二)促进社会思想道德内化

学生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过程,不是屈服于社会思想道德的强制性,而是在内心深处将社会思想道德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内化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道德绑架,将规范化的社会道德强行施加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社会道德形成自己的认识才能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化。

(三)营造关心的氛围

从心理学上讲,关心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主动自觉地形成关心、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这一关心理论强调了关心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教育当中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关心,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社会思想道德带来的益处,因此会主动投身于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当中,在生活和学习中更注重发挥关心、理解和尊重的作用。因此,将心理教育运用于高职道德教育中有利于促进关心氛围的营造。

由于高职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且教学模式落后使其教学效果很差,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很差。而将心理学教育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同和内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关心的氛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摘要: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阶段高职道德教育效果很差,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不高。对此选择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对高职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深入概述,分析心理学教育在高职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高职院校,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褚淑格.对高职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13(33):176-177.

[2]陈桃荣,朱建军,程朗.高职学生群体思想特点及其成因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2):38-42.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10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挫折是人们在意志行动过程中, 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 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

(一) 大学生挫折教育迫在眉睫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但是近年来, 高校屡屡发生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件, 是何种原因致使大学生选择以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归其根源是因为他们经受不起挫折。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的工作。

(二) 传统挫折教育存在的弊端

在一项名为《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调查报告》中, 对200名来自不同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61%的学生在大学完全没有接受过有关“挫折教育”课程, 27%的学生偶尔接受过“挫折教育”课程, 12%的学生经常接受“挫折教育”课程。从数据中得知, 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关于挫折教育的课程, 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卫生课, 但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挫折教育只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小部分而呈现给大学生, 并没有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提供给大学生, 更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可见, 传统的“挫折教育”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 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空泛, 教师、学生不知如何操作和把握;在传授方式方面, 挫折教育还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仅仅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上的死板知识, 课程与实践脱节, 缺乏实效性和长效性, 学生没有切实获得抵抗挫折的能力, 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对挫折概念的理解上;心理健康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挫折教育过程中只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过程, 没有将挫折教育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这一概念的是美国Martin Seligman教授, 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美德、人格力量等积极品质, 它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 重视人性的优点, 而不是把少数有心理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重视他们的缺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积极的、有价值的情绪体验, 如对过去的幸福感、满足和满意, 对现在的知足和快乐, 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从个体层面看,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在内的24种人格特质, 从群体层面看,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2]。积极心理学提倡以积极的视角来解读正常人的心理, 发挥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使个体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出来, 帮助个体习得掌握美好生活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主要应用是进行积极预防, 所谓积极预防就是希望发挥人性中的优点, 培养积极的人格力量, 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从原来过于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3]。学校的挫折教育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 通过学习, 发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 掌握抵抗挫折的办法, 以促进大学生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实施的积极心理学应用

(一) 理论指导阶段

在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之前, 要大学生对挫折教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首先要教授关于挫折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有利于挫折教育实践的操作, 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风格, 倡导积极思维。正确认识挫折, 是大学生抵抗挫折的先导和前提, 能够做到客观的认识挫折, 了解挫折具有普遍性、两面性、暂时性等特点, 从而不畏惧挫折。同时, 还应使大学生了解到挫折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益处的, 大学生应当将挫折当做生命中的一种财富, 从经验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 使我们逐渐聪明起来, 事情就办的好些。”正确对待挫折, 使挫折转化为机遇, 通过经受挫折的磨练, 锻炼大学生的意志, 在挫折中, 不断的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的能力,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参与积极情绪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 积极的情绪体验大多来源于一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以及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情绪体验将有助于大学生缓解遇到挫折时的痛苦, 因此,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绪成为挫折教育的首要任务。情绪是个体与各种内外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 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

首先, 可以采用情景联想法, 即在干净优雅的教室环境或者风景优美的校园环境中, 学生以向教师和同学讲述自己过去美好的经验、现在幸福的体验、对未来美好的设想为主,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 播放令人身心愉悦的轻音乐, 使大学生处于低强度的积极生活事件当中, 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其次, 可以采用理性情绪疗法, 即改变不合理信念, 建立合理信念, 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例如, 同学讲述令自己不愉悦的经历, 在讲述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辨析、启发、引导、说服剖析等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信念, 改变情绪感受和行为。

(三) 培养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特质包括两个维度, 一个是接受自我、具有生活目标、能够感受生活意义以及把握挑战的积极利己特征, 另一个是在自己需要时能够得到他人支持、在他人需要时能够愿意帮助他人的积极利他特征。学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使大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 从而依靠自身的能力成功的抵抗挫折, 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是挫折教育的重中之重。

首先, 教师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挫折教育。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 即利用目标的预期性和激励性, 运用管理手段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师要在课堂中或者课余时间设置挫折的情境, 如参加演讲竞赛和各种文艺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等等。目标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难易程度应该控制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的水平。任务过于简单不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 任务过于困难, 容易打击大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消极情绪, 不能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目标任务要具有连续性, 即挫折目标应环环相扣, 上一个挫折任务的完成为下一个挫折任务顺利进行提供基础和条件, 让大学生体会到克服挫折的积极情绪, 并在挫折过后学会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生要记录下自己遇到的困难, 并写出自己当时的情绪、想法、具体的应对措施, 以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但在这里需要注意挫折频率的问题, 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频繁遭受挫折, 其挫折承受力会降低。因此, 在设置目标任务时, 应该考虑到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当一个任务完成后, 再布置下一个挫折情境。

其次, 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遇到挫折后进行合理的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 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许多可能的因素, 但都可以把它们归入到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维度之中。大学生遭遇挫折后, 应该学会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的且可控的内部因素, 这种归因既保护了大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又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查找问题并努力改正的积极态度。因此, 教师指导大学生做好挫折归因指导工作, 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积极性。通过反复几次这样的归因训练, 使学生形成自身合理的归因模式。

(四) 创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 积极的组织系统有利于个人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从微观层面上讲, 这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学校应该保持和学生家庭的互动性, 了解学生家庭中的困难,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必要时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及心理援助。学校还应与社会保持合作性,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在实践中的磨练, 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 体验社会生活, 增强大学生的现实感, 从实践中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掌握抵抗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在实践中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弊端, 并针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施环节, 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提出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 从而达到使大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抵抗挫折的目的, 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挫折教育

参考文献

[1]倪嘉波.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3) .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11

【关键词】心理学;辅导员;思政工作

一、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恩格斯比喻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由知、情、意构成,而个性心理则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是心理学研究个体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被称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充当着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三)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与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的前提,而思想是心理的升华,具有稳定性,对心理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

其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增强适应性。因此,更加关注的是个体,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大局。由此可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对一切社会领域都具有现实价值,心理学所提供的原理当然可以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因此,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可以使之成为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重要武器。

1.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辅导员了解了这些心理活动规律,就能够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就会遵循规律少走弯路。

2.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学理论为高校辅导员找到了个体的差异性的依据。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个体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动力)方面,又表现在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方面。辅导员只有了解了个体的心理差异并针对人的心理差异,特别是个性差异的特点,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活动总要通过行为和表情表现出来的,辅导员掌握一些肢体言语或者是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从学生的言行中找到蛛丝马迹,正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苗头,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把工作做在前头。

三、重视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是其成才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积极的开展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讲座,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及的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改善外,还应该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辅导员的理念,切实实现以“人为本”。

(一)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尊重学生。尊重是心理学的重要理念,即“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学生,有几方面的含义:一是辅导员应把学生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二是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有很大的潜能;三是学习过程中辅导员扮演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完美人性。

其次,与学生共情。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犹如亲身体验,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对方他的情感,思维;运用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共情使对方感受到关怀与理解。比如外地大学新生想念家,辅导员就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开诚布公的说下自己的经历,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要大谈为了家长好好学习,人之常情之类的。共情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历的基础之上的,有利于师生增进情感交流。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咨询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对于辅导员的“谈心”有一定的启示,使其更有效地倾听学生的谈话内容。

首先,切勿分神,倾听要全神贯注,认真的听。倾听,不单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的判断求助者谈话是否合理,是否合逻辑。另外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关键点。

其次,切勿评论。在听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打断求助者的谈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要给学生倾诉的机会,切勿断章取义妄加评论。

最后,切勿多话。无意或有意的插话会使学生突然漏掉想说的重要东西,或者影响其思维,或是让其感觉没有认真听。

(三)引导合理理念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疗法,具有浓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因此也更适用于大学生这个群体。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理性引导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合理理念有11种,具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特点。对这一理论精髓的把握,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非合理理念中,比如“我对你好,你也一定要对我好”,这就陷入了非理性之中,即绝对化要求,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我们只能决定自己而不能决定他人。但这种非理性在学生群体中很普遍,辅导员掌握这一理论将更有利于思政工作。首先辅导员要对11种不合理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求不断检验自己的信念,与不合理信念做斗争,最后,通过与学生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合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洋.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5.

[2]杨雪.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8).

[3]李志红.论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郑州大学学报,2008(9).

[4]方颖.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中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9,4.

[5]郭念峰,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05,7.

心理学理论教育 篇12

在当前社会中, 很大一部分学生均是独生子女, 由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 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 其情感波动比较大, 甚者还会走向极端。同时由于他们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在遇到问题与挫折的时候, 通常都会表现出任性和幼稚的一面, 这也是教师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难以控制一个主要问题, 而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沟通技巧来进行教育, 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的不理解和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还能使他们正确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从而便于思想教育问题的解决。

案例一:在一个校庆演出排练过程中, 在排练快要结束时, 总导演决定要更换其领舞的演员, 然而学生们则认为该领舞演员作为其文艺部部长, 其舞蹈跳得很好, 为何在排练后期要进行更换, 总导演的这一决定让很多学生都产生了逆反心理, 拒绝参加排练, 造成演出活动不能如期开展, 严重影响了校庆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此时, 笔者看到一位学生正在抽泣, 于是上前与该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向同学们进行了询问, 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如“该更换的演员舞蹈功底怎样, 若你们是导演的话, 会选谁来担当该演出的领舞者”, 利用平和的语言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平复学生的心情, 在平缓学生态度后, 引导学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案例分析:这种情况在学生中比较常见, 一般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其处理、安排不妥当或者不周全, 引发学生的不满, 也有时因为个别学生的鼓动或者学生自身的偏见等造成这种情况出现。因此, 在遇到这种集体闹情绪的情况时, 教师首先应该保持冷静, 即使学生的做法激进, 也不要对其直接批评或者指责, 首先应该稳定其情绪, 注重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 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相互尊重和信任, 循循善诱, 注重说话的方法和方式, 多利用心理学中的沟通技巧来削弱或者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加强教师自身的感召力与凝聚力, 从而更好地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案例二:有两名女生住在一个寝室, 在开始时相处关系还很好, 无话不说, 其中一位学生是班上的学生干部, 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 但是自从两人发生矛盾后, 这位同学却开始不愿意上学, 并经常哭, 其学习成绩也开始大幅度地下降, 恰好在那一学期, 笔者正在为其上心理学的课程, 笔者通过心理学测试结果对其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和意见与该同学进行了交流, 该同学在听取了笔者的意见后, 情绪平稳了很多, 同时也承认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之间闹矛盾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 很难去判断谁是谁非, 如果两名学生的情绪都很激动, 互不相让, 若教师在此时去批评其中任何一个的话, 都会造成学生情绪的失控, 达不到预期的调节效果。因此,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教师可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实施说服式教育, 采用的教育方式应便于学生接受, 从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出发,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体会

(一) 构建相应的心理档案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心理品质, 在心理过程中情感、意志和认识这三个方面和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选用合理的心理测试问卷, 如心理健康测试、人格测试和症状自评 (SCL一90) 等, 对学生实行心理测评, 准确地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积累学生的个性资料, 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轨迹进行实时跟踪, 及时地采取相关的心理疏导措施, 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一系列预防工作, 不断提高其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促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二) 学习并掌握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沟通技巧

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着重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问题, 将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 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技巧, 能准确、有效和及时地指导和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转换其教师的角色, 以朋友或者咨询师的角色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得到学生的信任, 获取其相关信息, 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 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 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 就不会束手无策, 根据对其研究和分析, 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促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或者建议。

(三) 有机地整合和协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但是也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部分, 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健康这一层面, 还应该将人的思想认识提升到意志、政治和思想形态等高度。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良好的政治信念则是推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 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的时候, 既不能简单地将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化, 同时也不能把心理健康问题政治化, 应该将二者有效地结合,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工作,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 教师应将科学、合理的心理学理念渗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使其更加具有人文性、创造性, 便于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当前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以往的思想教育存在着明显差别。作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若熟练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沟通技巧, 从心理层面来了解学生的情感、气质、情绪已及性格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通过心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沟通技巧来说服和教育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于娜娜.新课程下, 中学历史教学的拓展——历史影视作品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和应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08.

[2]王亚球.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对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3]周忠琴, 靳媛.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2, (6) .

上一篇:预防性健康检查下一篇:思想教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