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2024-10-25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精选8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篇1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笔者对大学生心理、学习动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7—24岁,处于青年中期,相比较中小学而言,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大部分。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等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并且在实际观察中,他们能够从一定的目的出发,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大学抽象深奥的内容和较高的学习标准,促使大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高度发展,他们的记忆是在充分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深入分析所学内容,还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想象处在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关键期,并能根据要求和需要朝着一定的目标进行想象,想象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且创造性的成分日益增多;大学阶段,随着知识经验急剧增加,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向前发展,在思考和讨论问题时,已不满足与对一般现象的罗列、现成的结论,而喜欢多侧面、多层次的分析和认识问题,这促使他们抽象逻辑思维更进一步迅速向前发展,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在思维的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方面,他们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情绪、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领域的扩大等,从而产生了许多新需要,伴随着这些新需要的是否满足,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他们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较强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他们对需要的认识和评价尚不完善,对情绪的控制力还不强,会出现时而情绪高涨,时而自暴自弃,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其次,进入高校后,他们在逐渐产生更广泛的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求知识的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爱情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否,使得他们出现了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体现在虽然自觉性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虽然理智成分增加但还缺乏自制力;虽然勇敢但缺乏毅力;虽然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依赖性;虽然果断性增强但仍带有冲动型。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薄弱的一面。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大学低 1

年级阶段是人生观初步确立、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喜欢更多地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来衡量和评价所从事的活动和接触的事件,并为此展开激烈的讨论,另一方面他们的人生观基本上是从感性体验中得来的,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发生变化时,他们对生活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到了大学高年级阶段,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确立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从思维发展水平看,因为这个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不仅能对科学知识进行抽象的概括,而且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概括的认识,对社会和人生问题也力图进行深入本质的哲理的思考;从自我意识水平看,他们已经能够经常地进行自我评价,对自我的生活意义进行反思;从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看,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等的需求。这些都促使高年级的大学生人生观趋于确立和稳定。

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报答性和附属性的学习动机,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一个大学生不是受某一种学习动机支配的,而是受多种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的培养不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因此大学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防止教育培养的一般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培养其学习动机;其次,要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种种切身体验,启发他们的求知欲,出现的如“学习无用论”“学问越高,钱越少”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引导;再次,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动机,同时要使学生获得满足这种学习需要所必要的知识、技能,以便在学习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为教师还要有超前意识,即为学生更高阶段的新的学习需要创设各种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后,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或是内在的动机,要使这一潜在内在动力转化为一种活跃状态,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成为一种实际的、激活的动力,还需要的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它,而学习动机的激发不是一个局部学习问题,而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这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的经验及智能水平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其次,可以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新异性,教师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而且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也要力争保持新异性;再次,利用反馈信息,做好检评工作,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进程并加以鼓励,其练习成绩会有显著提高,学习过程中即使是批评也比不闻不问更能促进学习成绩提高;最后,要知道学生对学习结构进行正确的归因,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应根据学生过去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使优生不至于过分骄傲,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篇2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和建设重点, 仍高度集中于初次教育领域, 继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 远不能适应向知识经济形态过渡的需要。在这方面, 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情况, 要在全社会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突出在职学习, 加大相关投入,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我们气象系统全力开展教育培训, 主要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 同时抓好气象可持续发展论坛、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访问进修、人才工程实施等多种形式, 在这些工作中, 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给予人人培训的机会

2010、2011两年来本系统举办了35期各类新技术培训班, 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实际, 涵盖气象多个领域, 有人工影响天气岗位培训班、全省预报员岗位培训班、土壤基本参数测定培训班、全省地面测报业务系统培训班等, 大部分都是针对岗位的培训课程。去年以来更是强调了对参加培训的员工, 专业与学历没有了硬性要求, 主要是以工作需要为关键, 岗位对口为主, 不论是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 还是已经工作20、30年的学历相对低的中专大专生, 均可以参加培训学习。

自从在政策上改变了培训对象学历的要求后, 没有了这个门槛, 使很多学历相对低, 但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预报人员, 有了参加高新技术的培训的机会。在目前社会上什么都将文凭、讲学历的情况下, 让学员消除了自己学历低, 不能参加平时的培训, 自己没有达到相应知识水平, 很难学会等灰心消极自卑心理。同时, 利用“气象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让大家有相互接触沟通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 出台的《广东省气象部门在职教育管理办法 (试行) 》, 鼓励在职员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 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二、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进行, 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学习活动和学习动机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产生学习活动。根据我们对培训班学员的一次“为什么要参加培训”的问卷调查, 得到的回答大致有这样几种:“领导指定的。”“工作必须的。”“学习这些知识很有用。”“知识更新太快, 不懂不行。”“为了升职”“我比较感兴趣”“这个教授很出名, 想来听听。”“想做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这些回答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员工的学习动机。调查中, 也有个别回答说“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要来学习, 学习动机不明确) , 甚至说“没有办法, 我不来没有人来” (学习并非心甘情愿, 而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学) , 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者是被迫学习很可能就是他们培训学习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学习动机通常都是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又分为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是个体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 并发展友谊的内在动力。学习上的交往动机主要指学习者希望与他人进行认知和情感的交流, 建立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友好关系, 以此为动力来推动学习。美国心理学家麦吉奇的研究表明, 在学习效果方面, 交往动机高的学生优于交往动机低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上的交往机会影响着学生交往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在热情友好、热爱学生的教师所负责的课程里, 交往动机高的学生占多数。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 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内在推动力量。学习上的成就动机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力求成功, 追求成功所带来的自豪感, 追求学习所带来的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感, 以此为动力来推动学习。

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参加培训的员工懂得为什么要学习, 认清了学习目的, 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学习的重要与迫切性。

2.强调学习的内在价值。不断的学习知识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 也是个人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需要。我们在进行培训设计时, 也应注意通过学习的内在价值来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

3.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员工知道学习效果, 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提高学习热情, 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激起上进心, 克服缺点, 争取更好的成绩。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表明, 学习的及时反馈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绩具有巨大的效应, 而且反馈得越及时越好。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除了让学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并给以分数或等级评价以外, 对其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做出适当的评语也是十分重要的。评语越具体, 越符合员工的实际情况, 强化作用也就越大;就连“优异, 望继续保持”、“良好, 愿再接再励”, 这样虽然不够具体、但带鼓励性的评语, 也比只评等级而无评语要好得多。在教师的关注和鼓励之下, 参加培训考核的员工的学习热情更高, 劲头更足, 学习效果当然就更好。

摘要: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和建设重点, 仍高度集中于初次教育领域, 继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 远不能适应向知识经济形态过渡的需要。在这方面, 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情况, 要在全社会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突出在职学习, 加大相关投入,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我们气象系统全力开展教育培训, 主要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 同时抓好气象可持续发展论坛、气象基础知识培训、访问进修、人才工程实施等多种形式, 在这些工作中, 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激励原则,马太效应,动机,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2]顾英伟, 杨春晖.力资源培训与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1.

[3]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02.

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篇3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和资源。遗憾的是许多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而是延用传统的师资培训模式,把教师看作被动接受培训的客体,这样的培训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我们与部分实验学校密切协作,运用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师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参与式培训与传统培训的比较

参与式培训是国外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它的典型特征是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行的传统培训模式大相径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评估,确定内容

传统的培训,其内容是由专家自己根据一个大的主题,凭猜测“想当然”包办全盘内容,忽视学员的心声,参与式培训则是先征询学员的需求,再确定内容。在随后的培训活动中,学员会被内容所吸引,因为这是他们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受尊重的感觉。

2.学员参与培训过程

传统的培训主要由专家讲授,稍好一点的情况是学员可提一两个问题,但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参与式培训则是让学员参与到专家设计的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行动者和体验者,双方共同探索。

3.多向交流,资源共享

传统培训的交流是单向的:专家向学员单向输出信息,只开发了专家的部分资源;参与式培训的交流是多向的,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都是双向沟通,激活并开发的是群体的资源,收获无疑会更大、更多、更快。

4.平等、温暖的人际关系

传统培训是上对下的权威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考,参与式培训则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对学员的尊重。在一种平等、温暖的人际关系中,指导者鼓励学员开放自己,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总之,学员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他们感到自己是培训的主体。

二、参与式师资培训的过程

为了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我们与昆明市盘龙区东华一小合作,对参与式培训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效果非常显著。

1.合作资源

东华一小领导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在时间、人员、开支上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校教职工以中青年为主,大专以上学历占一半,他们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论背景,又乐于吸收新的理念。

指导者为我院李辉教授。李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其研究生予以协助。

2.实施过程

(1)项目启动

2000年1月,项目技术人员与东华一小校领导、教师接触,让他们了解项目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等,以期获得他们对项目的理解和支持。

(2)现状及需求评估

为了从多角度了解目前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能力水平及对培训的需求,我们在干预前对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组访谈。具体为:A.对领导访谈:主题为“希望我们做些什么?”B.对教师访谈:访谈对象是除两名行政领导外的全体教师,分低、中、高年级教师组进行,访谈主题为:“为什么要参加培训?”“小学生中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工作中存在哪些心理困扰?”C.对学生访谈:从3~6年级各班随机抽取成绩在上、中、下游的学生各2名,组合成三组分别访谈,其主题围绕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劣行为来展开。这一阶段要注意访谈技巧的运用,不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应注意措辞委婉。

(3)确定内容

以对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现状了解和需求评估为基础,结合他们所能提供的时间,将培训内容和活动方式确定为(见下表):

(4)确定评估

根据访谈结果,我们自制了两份问卷。一是《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评价问卷》,此《问卷》采用了自评和他评的方式,通过三维评价(自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旨在了解小学教师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师知识问卷》,此问卷由10个知识性问题组成,如“学生考试期间没有焦虑能考得更好’、“精神科大夫对心理不健康的人提供帮助”等,旨在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在培训干预前对另两个学校也做了调查。

(5)培训干预

2000年3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实验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每周一次,每次1.5~2小时,共12次主题活动(见上表)。培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辅导能力与具体方法的指导。在培训时,我们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个案讨论、情境分析、实践作业等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一种轻松、自然、平等、和谐和开放的氛围中,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

例如,第八次专题“心理辅导课的原则及分析”的培训,培训时不是专家抽象地、枯燥地讲授,而是先让教师观看一堂心理课录像“我爱我家”,然后由教师讨论它与其他课的异同,最后专家协助教师总结出心理健康课的四个原则。

第12次专题培训中专家留出最后20分钟,将事先准备好的、覆盖以前各专题的38个小题抛出抢答,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既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又为这次培训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6)参与实践

每次专题培训活动结束时都会布置课后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和技能:而且教师们还主动将所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比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变单一评价为多侧面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的原理后,在班级中评选“学习星”、“守纪星”、“体育星”、“创造星”、“优秀小厨师”、“故事大王”等,创造性地开展了“亲子踏青,情意浓浓”等活动,这些做法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7)后测评估

《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评价问卷》(自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教师知识问卷》同前测。实验学校新增加《团体后测问卷》和《培训心得体会。

三、参与式培训的局限

参与式培训强调学员的参与性,在活动中学员亲身体验,容易将培训观念深入内心,所以,它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但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要保障成员都有参与机会并成为主体,随着团体增大,其操作就愈来愈难。因此,大规模的培训效果没有小团体的效果好。从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看,大量的教师需要接受培训,如果只用参与式的培训方法,将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培训的需要。因此我们建议在师资培训中,各地应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师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篇4

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远程培训,听了主讲老师的专题讲座,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 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身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大多数家长的观点: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大家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规划孩子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步伐,甚至是前进的速度。可是,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们为孩子做出的规划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些问题被我们一再忽略,甚至扔到了一边。于是,郁闷、焦虑、脆弱、自卑、孤僻、逆反......一系列心理问题在成人的主观臆断、行为干预下,进驻了孩子的内心。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生理特点、了解孩子心理需要与诉求。我们必须明白,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的时期,矛盾动荡性是其心理基本特征,青少年认知旺盛,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情感丰富且不稳定,开始出现了许多成人需求,同时开始出现心理反抗。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表象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做出适当干预。

三、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会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一方面通过心理学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篇5

营廓初中孟晓华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请来心理学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使我们对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确实提高了我们的育人观念,是我们虞城县教育质量的又一提高。

听了这些专家的报告和真实的案例分析,我确实明白了教育学生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应该关心,鼓励用温和的眼光来发现他的优点,在生活中多关心他,照顾他。这样,他就会知道老师能看得起他,在重视他,原来放纵的行为就会慢慢收敛。王教授说:“那些调皮的学生之所以会屡次犯错误,是因为他觉得没人注意他,有失落感,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所以才会找茬。”当我们教师了解了他的心理后,对症下药是很容易治愈的。

听了周晓萍教授讲的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增加团体凝聚力的那些小有戏,对我们更实用。这不,上个星期我们学校刚转接过来的六年级新生,来到中学 不太适应,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感到孤独 想家,于是,我就教他们做“解开千千结 ”“突破困境”“帮助盲人”等一些游戏,果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相识了,熟悉了,亲密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这就是心理教育的伟大力量。

再者,作为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的难题,听了王滨教授讲的 孩子厌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我不得不考虑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最完美的,不允许他有任

何缺点,总是拿孩子的缺点与学生的优点比,难怪孩子会说:“谁好,就让谁当你的孩子吧。”想想也是,毕竟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拿成人的眼光看他,我们为什么看别的孩子那么优秀,是因为我们对他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更要鼓励,多沟通交流,谈心。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篇6

参加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后,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现就对本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性格发展、与人沟通以及学生的目标培养上。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积极追求的。

二、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心得 篇7

在短短的培训期内, 台湾教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者以平常之心对待教育。

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

台湾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期间, 午餐和晚餐都是在教室里吃的盒饭, 负责人是位叫俊彦的年轻人, 他刚当完兵来台湾师范大学工作不久。第一次午餐他将盒饭一一发到每学员手中, 在教室外放三个垃圾袋, 就出去拿饮料了。学员们用餐后, 将垃圾放进这三个垃圾袋。俊彦回来发现我们没有将垃圾分类, 他腼腆地笑笑说:“没有想到大家这么快, 这三个垃圾袋第一个是放可回收的垃圾, 第二个是放一般性垃圾, 第三个是放剩菜剩饭的汤。”他蹲下来吃力地将垃圾分类后送走。晚餐时, 老师们按照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分别装入三个袋中, 但还是不到位, 将小勺子之类小物件都顺手扔进中间的任何一个袋中。我去放垃圾的时候碰上俊彦正在用手把剩饭菜汤中的小勺子一个一个抓出来放入一般垃圾中。“俊彦, 你真让我们感动”, 学员们赞叹到。“没事, 这都是我应该做好的”, 他微笑着回答。我的心中为之一震: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 这样平常的小事, 他做得如此认真, 以“应该做好”为准则, 还有做不好的事吗?他的行为与行动感染着我们, 以后的用餐中我们自觉帮助俊彦发餐盒, 收拾垃圾, 整理教室, 大家都收获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他的行为与行动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年轻人有这样认真的做事态度, 与他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的行为与行动也启示着我们:作为老师, 通过平常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以平常之心从小事做起, 将“应该做好”作为准则。

两位在山林小学任教很久的海归教师

12 月24 日下午, 我参访了新北市三峡区东南方偏远山区的有木国小, 这是台湾特色联盟之星学校之一——山林之星, 学校有87 名学生, 22 位教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展览艺术廊、生能园区、蝴蝶走廊、空中花园和英语专科教室, 了解到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是双轨体系, 一是正式课程和基本知识, 二是生活中的经验系统, 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结合, 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和能力, 应用在生活中。见我们对英语专科教室感兴趣, 校长破格让我们进入教室看看学生的英文学习, 学生分组在练习对话, 老师在各组轮流参与。当校长介绍到有木国小两位英文教师, 一位留美, 一位留英, 回到台湾在有木国小任教时间都不短时, 我们中间有人发出了惊叹声:“哇!难得!”英文老师面带微笑就站在学生后边朝我们点点头。记得11月份, 网上关于清华博士选择当中学老师引发了大讨论, 网友评论“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 我也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 答案还是不确定的……在有木国小学见到两位海归英文老师, 看到学生参加新北市英语读者剧场及歌谣竞赛获得7个特优、5 个优等的佳绩时, 这个问题瞬间就有了确定的答案, 我心中豁然开朗:以平常之心认真做事,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两位海归的英文教师用自己的海外学习经历和英文知识给孩子一扇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开阔了孩子的国际视野。教育需要学问, 需要艺术;教师需要高学历、高水平, 但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多位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为学生做事的家长

12 月25 日上午, 我们参访了台北市兰雅国中。这所学校建校1977年, 作为台北市的名校, 学校有很多特色, 校园文化温馨和谐, 课程设置独到创新, 环境优美。最吸引我们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 不管自己的职位多高, 不管自己的工作多忙, 都抽空来学校, 参与家长会, 参与父母成长班, 参加亲子讲座, 为学生做事。周国平认为, 教育的真正灵魂, 在于“守护人性”。对于自己的孩子, 兰雅国中的家长们设法利用午休时间到学校来与孩子交流, 他们结合当今孩子的身心特点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尤其是亲情教育。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因为它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成人, 这些家长将家庭教育迁移到学校, 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 以恬淡之心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其他的孩子, 家长们更是尽自己所能关心帮助, 每位家长每年少则几十台币, 多则几千台币出资设立奖助学金, 用于帮助“家境清寒者”“家中突遭变故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急需紧急救助者”“午餐费缴纳困难者”。这笔钱由班级申请, 家长会专人管理。每逢节日, 家长们都会去学校与学生们一起度过, 今年冬至节家长和学生一起搓汤圆的温馨画面还在学校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让我们流连忘返, 家长们将自己的爱, 以平淡的方式, 流经学校, 滋养到其他的孩子, 滋养到孩子的整个世界。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农业战线的基层教师,我虽然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各位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受益颇丰。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德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教育处处长刘杰、六合神州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安妮、“任我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一等几位专家的授课,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台阶上重新地认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看待我们的工作,看待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现场教学以及所见所闻,各位专家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感谢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力争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上一篇:有关我的好朋友优秀作文下一篇:部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