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健康检查

2024-07-26

预防性健康检查(通用9篇)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1

1 前言

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预防性健康检查系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设自己的系统,提高效率,信息共享,惠及群众。下面就某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以下称体检中心)预防性健康检查系统建设方案做简要介绍。

2 技术规范

《方案》在整体设计中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与标准的要求,主要参照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如下:

(1)《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年6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1989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10年1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年4月;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

(6)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

2009年3月;

(7)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2009年10月;

(8)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2009年12月。

3 设计思路

预防性健康体检系统提供全流程的管理,包括体检登记、体检费用管理、体检检查和结果录入、健康证的发放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检的整个过程均采用条形码管理方式。系统借助于计算网络、条码、电子摄像等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规范了健康体检流程和健康证的管理,为完善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3.1 体检类型

体检中心主要分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和职业健康两种类型,这里介绍的是预防性健康体检,体检的方式主要为:中心体检(分为个人体检和团体体检)和下乡体检。

个人体检是指客户以个人名义约定指定时间到体检中心体检,体检费用由自己结算支付,体检中心在体检结束后为其个人出具体检报告。团体体检(单位体检)是指由单位统一组织,约定时间安排人员到体检中心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单位负责统一结算支付,体检中心在体检结束后除给每个体检对象出具体检报告外,还将给团体出具体检小结报告。

3.2 体检套餐

体检套餐是指体检中心对检查项目所进行的一个组合。体检中心可以将开展的检查项目组合打包成各种套餐,供体检单位或个人选择。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的套餐一般包括:食品类、生活饮用水类、公共场所类、化妆品类、消毒产品类、卫生用品等行业从业人员和药品行业从业人员,建档人员将根据客户的选择进行点击,如果没有选择套餐,系统将不能保存及打印检查流程表。

3.3 体检项目

体检项目是指体检中心根据所在医院开展的检查项目所进行的一个组合,相关科室在为体检对象检查完后需要对体检项目做出体检小结。体检项目明细指体检项目明细项,如体检项目中的“一般项目”就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等明细项。体检套餐和体检项目均需要在体检系统启用前进行维护,后期可自由更改。

3.4 体检优惠

人数较多的团体体检,一般都会给予适当优惠。本中心的体检优惠方式是采用减免团体体检中部分人数费用的方式,如:团体体检200人,则给10人体检免费,而非采用普通打折方式。

3.5 个案建档

建立体检人员的基本信息档案,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工龄、工种、民族、文化程度、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体检类别、接触的有害因素、工作状态等。身份证号支持身份读卡器读取,如采用身份读卡器,上述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可以自动生成,不需要建档人员再进行手工输入,建档过程也可以支持医保卡或社保卡建档方式。个案建档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唯一的体检编码,体检编码支持条形码生成及打印功能,体检编码作为体检者的唯一身份凭证,打印在健康检查流程表上,体检人员就可以拿着这张检查流程表前往不同体检点体检了。体检编码方案可以自由定制。

3.6 体检内容

体检内容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神经科、B超、心电图、X光透视、检验等。这是客户根据体检流程表中的流程步骤进行体检的内容。

3.7 结果录入

体检人员凭检查流程表到各业务科室进行检查,各业务科室通过扫描体检人员的体检条形码,调取体检者基本信息和照片,录入各检查结果,系统支持设定查体(病史、内科及皮肤检查)项目的默认正常结果及相关体检描述,如:无患肝炎病史,无患肺结核病史,无患伤寒病史,无患痢疾病史,无患性皮肤病史,皮肤未见异常;如果查体无异常,操作员仅需点击保存即可。有涉及到仪器检查的,将通过仪器接口直接将检查结果导入系统,不需要手工输入。所有体检项目和结果录入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体检结论,供主检医师查看,体检医师就可以下体检结论。如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就可以直接办理健康证,异常者需要主检医师进行进一步的复检判定,登记复诊时间及复诊的项目。对复检者,系统可以调取其上一次的体检记录、体检结果、体检结论,方便体检医师做出体检结论。

3.8 审批管理

系统可以按单位名称、工种、体检类别等查询条件查看各体检者各检查项目的结果及体检结论,供领导审批,支持批量审批。如果审批未通过,系统将自动回退到上一个步骤,可以填写未通过的理由。审批流程包含复核和签发。

3.9 健康证发放

健康证在签发后,进入发放流程,系统可以按单位名称、工种、体检类别、是否签发等查询条件查询来查询健康证,勾选当前健康证,可以预览健康证的打印格式,系统支持单份健康证打印或批量健康证打印功能。提供重打和补发功能,并登记发放信息,包括:健康证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有效期限、发放人员、发放日期。

3.1 0 查询统计

报表统计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系统提供体检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异常统计表、健康证发放统计表、疾病年龄统计分析表、疾病性别统计分析等报表。

3.1 1 体检流程图

如图1所示。

4 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建立以人为本、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按照要求,当前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逐步为全民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预防性健康检查作为健康档案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势必会得到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预防性健康检查系统蓬勃发展,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设自己的系统平台,提高效率,信息共享,惠及群众。本文就某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预防性健康检查系统的建设方案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预防性,健康检查,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S].百度百科,2011-10-25

[2]林云贞,王卫华.弘扬软件HYCDC管理系统分析[M].弘扬软件公司,2012年05月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2

第一条 根据卫生部《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工作生产人员、直接从事供水工作人员以及应接受健康检查的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和在校学生,其预防性健捡查的实施要求,按本细则规定执行。

第三条 省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省的预防性健康检查丁作。

市(地)、县(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直接管辖的区域或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四条 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确认:

(一)要求承担预防性健跟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须向直接管辖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并提交《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申请表》。

(二)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人员和健康检查等方面的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条件。

(三)经审查合格,核发注明健康检查类别(项目)的《预防性健康检查资格证》,有效期二年,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社会团体、个体行医者,不得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 承担各类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分别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员:应有医(技)师以下职称8人以上,其中主治(管)医师职称2人以,参加相应项目的健康检查工作。

(二)承担食品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1、X光机、自动稀释机、水浴箱、培养箱、分光光度仪;

2、能进行大便细菌培养和肝功能测定。

(三)承担有害作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l、肺功能机旧超、听力计、高千伏X光摄片机;

2、能进行尿中铅、汞、砷、镐、氟、锰、尿粪叶淋及血铅、血锌、伞血胆碱脂酶等与接触毒物有关的特定项目的测定。

(四)承担放射工作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1、灯光视力箱、裂隙灯、眼底镜;

1、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甲状腺功能T3、T4的测定。

(五)承担在校学生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I、身高坐高计、人体秤、肺活量计、听力计、灯光视力箱、排镜、口腔检查器材;

1、进行血红蛋白、尿蛋白、寄生虫卵、肝功能的测定。(六)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应有候诊、体检、化验、档案等工作用房,具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制度。

第六条 各类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对象:(一)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1、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和供销、仓储、质检人员等;

2、食品经营企业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营业员和采购、仓储人员等;

3、饮食业、职工食堂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厨(技川币及辅助人员、服务员、采购员。洗消及仓储人员等。

以上人员均包括临时千。(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

制水、供水一线的人员(包括临时千)。

(二)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包括营业员、服务员、理发师、美容师和游泳池工作人员等。以卜人员均包括临时千。(四)化妆品生产人员:

直接从事化妆品的生产人员(包括临时千)。(五)有害作业人员:

直接从事高温、粉尘、化学毒物及其他物理性因素等有害作业的千作人员。

(六)放射千作人员:

直接或间接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同位素、放射治疗、加速器、丁业x光探伤等放射千作的丁作人员。

(七)在校学生:

注册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不包括电大、夜大、函大、业余大学的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第七条 各类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频次为:(一)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一次。(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每年一次。

(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旅店业、公共浴室、理发室、美容店(室)、游泳池(馆)、咖啡馆、酒吧、茶座等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一次;其它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每二年一次。

(四)化妆品生产人员每年一次.(五)从事化学性毒物、粉尘和高温、噪声、振动等物理性因素的有害作业人员,按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规定的健康检查时间进行,其中高温操作人员每年一次,放暑期进行。

(六)放射工作人员:

甲种工作条件(指年接受剂量可能超过和等于年剂量当量限值十分之三)的人员每年—次;乙种工作条件(指年接受剂量可能超过和等于年剂量当量限值十分之一,但低于年剂量当量限值十分之三)。和丙种工作条件(指年接受剂量低于年剂量当量限值十分之一)的人员每二年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检查次数。

(七)在校学生每学年一次

第八条 各类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内容:(一)食品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主要检查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和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得公共卫生的疾病。

(二)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检查职业禁忌症、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

(三)在校学生主要检查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常见病、传染病和地方病。

第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各类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频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取得《预防性健康检查资格证》的单位承担健康检查任务;通知受检单位按时组织受检对象到指定单位接受健康检查。受检单位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四个工作日内向指定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凡法律、法规、规章将领取健康证明列为发放卫生许可证前置条件的,应及时安排健康检查。

第十条 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期限、体检内容及其项日,开展健康检查,保证健康检查质量;健康检查项目不得擅自增减。确需增减某些项日的,须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检出法律、法规规定必须调离工作岗位的疾病患者,应在发现后24小时以内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各类人员每次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健康检查资料及汇总统汁资料报迭辖区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的人员,经健康检查合格的,核发《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加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健康检查合格专用章”,在当年有效期内全省有效。如异地工作,不再重复健康检查。

经健康检查检出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人员,不拟从事接触直接入门食品、直接为顾客服务、化妆品生产活动等工作,而可以从事其他工作的,仍可核发《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但须在“体检结果”栏中注明。第十三条 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检出的疾病患者,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

(一)食品、饮用水、化妆品、公共场所四类人员检出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在接到承担健康检查单位报告之日起二个工作门内发出《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立即调离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调离的工作。对要求恢复原工作的,须按规定经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有害作业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检出职业禁忌病或职业损害的,按卫生部《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则》或《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规定执行;

(三)在校学生检出常见病(近视、弱视、沙眼、龋齿、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寄生虫病)、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麻疹、活动性肺结核等)、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根据检出频率,会同教育部门组织治疗或者由学校通知学生家长转诊治疗,第十四条 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各类人员每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以后,应进行资料汇总及分析,并做好健康检查工作总结,报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健康检查的有关资料及汇总资料交由规定存档的单位存档。

第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预防性健康检查资格证》的单位,每年进行—次全面检查,每二年进行一次质量控制,技术考核。考核一次不合格的限期改进,两次不合格的,收缴《预防性健康检查资格证》,并在二年内不得再次申领。

第十六条 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受检单位或受检者收取健康检查费。

第十七条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擅自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其检查结果无效,并责令停止。

第十八条 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佝私舞弊、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给子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的人员,无健康证明,未在规定内接受健康检查的,或者检出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未调离厂作的,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 本省预防性健康检查使用的各类人员健康检查表、申请表、资格证、健康检查合格证等由浙江省卫生厅统一制发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浙江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定期检查乳房可有效预防乳腺癌 篇3

女性在39岁以前,应该每三年去医院检查一次。40~50岁的,应该每年做一次检查。50岁以上的应每年做体检,而且应每年做X线检查。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乳房的x线检查是国际上公认的早期检查手段之一,它可以准确地发现早期病变,并且比较经济可行。但是,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B超也是一个可行的手段。

要注意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如乳房内出现结节或肿块,部分人表现为乳头回缩或乳头溢液等情况,有时皮肤表面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少数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早就诊,

专家提醒:预防乳腺癌还应做到下列几点:

1保持乐观情绪:

2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3尽量不饮酒: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

5经常锻炼身体,避免肥胖;

6避免高龄生育,坚持母乳喂养;

7小心使用性激素类药品;

8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4

一是中心现在建有局域网, 各个科室通过光纤100M接入楼内局域网, 中心所有计算机全部连入局域网内, 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每个环节的每一台电脑, 都可以在《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内进行健康检查结果的信息录入。

二是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仪直接扫描健康检查者的身份证, 系统会自动提取健康检查者身份证中的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比如:姓名, 年龄, 性别, 民族等信息, 自动的填加到系统中去, 而我们只需要把工作单位, 单位性质, 文化程度, 工种和工龄按照实际从业情况进行填写即可, 提高了信息录入的工作效率, 保证了健康检查者的真实性。

三是当健康检查者进行体征检查时, 可以用扫描器来扫描体检人员的身份证, 工作人员可以在未检查列表中快速的查找到, 或者输入检查编号或者姓名来进行快速的查找, 查找完成时系统会自动显示出要查找人员的相应信息, 列在右边的基础信息区, 此时, 基础信息出不可更改, 只能查看, 需要在检查项目处进行相应的检查修改 (系统默认的是心肝脾肺都是正常的) 当有某项在检查过程中查出问题时, 在相应的项目上选择不正常, 并在后面的文本框中填写入相应的检查信息, 如果在软件的检查项目中未检出相应的问题, 但发现其他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他的文本框中填写上, 同理, 在皮肤选项处, 我们可以单击选定相应检查出的问题。

以上工作完成后, 需要查看相应的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 (比如, 选择了错误的人员, 所检查的项目出现问题等等) 可以点击, 工具按钮区下的”放弃”按钮, 来重新进行选择人员来重新检查。

如果对检查人员的信息确认无误后, 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结束”按钮, 对所做的检查结果信息进行保存。以上即为体征检查所经过的流程。

四是当有待体检人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时, 可以在未检列表中快速的查找到, 可以输入检查编号或者姓名来进行快速的查找。查找完成时系统会自动显示出要查找人员的相应的信息, 列在右边的基础信息区, 此时, 基础信息出不可更改, 只能查看, 通过我们的条码扫描器来扫描体检人员在基本信息录入处得到的条码, 我们也可以查看到本人的信息, 可以在要检验的标本上贴上条码, 待到检验完成时系统会自动从相应的仪器上获取我们相应需要的数据, 当然也可以在检查项目处进行相应的检查修改 (系统默认的是) , 当有某项在检查过程中查出问题时, 在相应的项目上选择不正常, 这里说明下:当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出现不正常的时候, 才检查下面的“抗HAV-IgM*”和“抗HEV-IgM*”这两项, 就是说当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没有问题时, 是不需要检查这两项的。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出不正常的信息, 我们可以在“其他”的文本栏中填写入相应的信息。

以上工作完成后, 应该查看相应的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 (比如, 选择了错误的人员, 所检查的项目出现问题等等) 可以点击工具按钮区下的“放弃”按钮, 重新进行选择人员, 重新检查, 如果没有问题, 信息等无误后, 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结束”按钮, 来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保存。以上即为实验室检查流程。

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 进行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 从预防性健康检查者的信息录入、实时拍照、收费、临床体检、X线透视、血液、大便检验、项目汇总与结论、发健康证等工作流程进行了严密控制, 对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施网络化信息管理, 保证了健康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杜绝了各种因素的差错和疏漏, 提高了健康检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改为全部信息由网络传递、采取实时摄像、PVC卡微机打印, 更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在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内, 采用对健康检查者持有的身份证进行扫描, 显示并获取出健康检查者的信息, 自动转入到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在血液检验环节,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用读码器读取条码信息, 将血液、大便检测结果, 自动转入到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系统内, 最后在系统内自动得到健康检查结果, 经财务科收费审核确认, 可以打印PVC卡的健康证。

《预防性健康查体数字化管理平台》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健康查体解决方案管理系统, 它较好地遵循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和《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2003-2010年》的有关规定, 不教条、不因循守旧, 出色地完成了健康查体的数字化超越。它涵盖了健康体检的整个过程, 能满足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需求, 既灵活安全又专业智能, 顺应了卫生监督行业信息化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体检办证流程轻松、快捷、高效, 实现预防、监督、管理、决策办公自动化、网络一体化, 实施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对政府各个主管部门加强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卫生监督, 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保证食品以及相关产品的质量,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来, 我国卫生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把原来的卫生单一执法, 改变为以政府为主, 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商业、农业、畜牧等多部门联合执法, 保障了食品以及相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食品企业迅速崛起, 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提高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质量, 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因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引起的各类传染病的流行, 保护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5

山东省卫生厅法监处:

你处《关于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有关问题的请示》(鲁卫法监函〔2009〕16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进行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等事项应当符合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因此,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实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未予明确的事项,按照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52号)的规定,在《食品安全法》新的配套规章制度公布前,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原则上要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监督执法工作。

特此函复。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 健康检查制度

★ 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

★ 职业健康检查介绍信

★ 工作方案精选

★ 年度工作方案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健康检查355名妇女作为观察组,另以参与调查研究且未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8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在23~37岁,平均(28.9±3.6)岁。文化程度:256例(72.1%)高中及以下,56例(15.8%)为大专,43例(12.1%)为本科。对照组年龄在22~36岁,平均(28.7±3.7)岁。文化程度:281例(73.9%)高中及以下,65例(17.1%)为大专,34例(8.9%)为本科。两组孕妇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孕妇建立档案,由专人管理进,对随访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妊娠结局、出生缺陷发生率。其中观察组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包括健康教育、临床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B超检查。每月定期参加健康讲座,了解相关知识,面对面进行优生指导、咨询及干预。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所制订23类出生临床特征、缺陷定义、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3%,显著低于对照组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指(趾)畸形等单项缺陷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出生缺陷指妊娠前或妊娠期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所导致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解剖学结构或功能异常,其已经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及儿童致残重要原因[4]。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出生缺陷儿诞生数目在700万~800万左右,其中330万儿童因出生缺陷死亡[5]。在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下,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先天畸形儿出生数量在80万~120万,在当年出生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在4%~6%[6]。

该组研究通过对比证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实施在降低出生缺陷率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3%,与未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组1.9%相比明显更低。另有临床研究显示,未经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缺陷率在1.3%左右,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干预后,同期新生儿缺陷率则降低为0.2%,效果更为显著,与该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原因在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通过孕前针对性预防措施对出生缺陷进行干预,减少出生缺陷例数,降低缺陷率,实现预防关的前移,因此,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得以显著降低,是关注、服务、改善民生具体行为,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理念的转变[7]。该组中出生缺陷以神经管畸形、唇腭裂、指(趾)畸形等为主,仅对照组出现1例(14.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但少数研究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也为出生缺陷主要类型[8],在缺陷新生儿中所占比例在18.2%左右,经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后可降低为9.1%,与该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提示缺陷新生而缺陷类型存在一定区域性,预防工作需建立适合该地区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促进孕前优生检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发挥确切效果。再有,观察组中无指(趾)畸形缺陷,原因在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胎儿指(趾)畸形缺陷检出率的都大幅提高,因此缺陷新生儿的出生得以避免。不少临床研究均显示,甲状腺功能减低与亢进为影响胎儿主要因素,患者多为不孕不育高发人群,怀孕后也极易在妊娠期间出现低体重儿出生、早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9],出生缺陷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成为备受关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再有,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研究证实,其施行让出生缺陷率逐年降低,推测原因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日渐规范、缺陷筛查范围不断扩大有关[10],既往检查中程度较轻疾病不易察觉,而诊疗技术的提高可提高确诊率,更利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作用的发挥。

综上,于已婚适龄女性孕产前行孕前优生健康可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干预、评估来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升我国出生人口素质。

摘要:目的 探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预防关系及其在预防出生缺陷方面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55名妇女作为观察组,另以参与调查研究且未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8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为两组孕妇建立档案,对随访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妊娠结局、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3%(1例唇腭裂),显著低于对照组1.9%(3例唇腭裂、2例神经管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指/趾畸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指(趾)畸形等单项缺陷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在已婚适龄女性孕产前的应用可有效防治自身疾病,并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的干预、评估来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预防

参考文献

[1]王奇玲,曾梅珍,郑瑞华,等.新婚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9):599-602.

[2]程辉,武廷後,于晓荣,等.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基层现状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59-60.

[3]刘小英.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51-5254.

[4]李丽莎,魏新燕,朱军,等.影响育龄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和检查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38-1841.

[5]陈建军,张洪涛,孙祥,等.16316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9):1117-1118.

[6]辛晓娜,王媛媛,马立广,等.孕前优生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4):227-230.

[7]周致敢,金玲,王浩,等.武汉市农村及流动人口两年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206-208.

[8]钟春琍,田艳,杨元,等.影响贵州农村育龄夫妇预防出生缺陷知识、信念、行为的相关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161-3163.

[9]蔡培,马明福.孕期出生缺陷干预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151-3153.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者,共12 271例,其中HAV-Ig M抗体阳性者21例,HEV-Ig M抗体阳性者26例。对抗体阳性检查者进行3次复检,复检项目为Ig M和Ig G抗体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2 方法

1.2.1操作步骤

HAV和HEVIg M抗体阳性者,分别于第15、45和90天进行复检,每次复检在2周内完成。采集空腹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检测HAV-Ig M、HEV-Ig M、HAV-Ig G和HEV-Ig G抗体和血清ALT。①HAV和HEV、Ig M、Ig 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均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全部试验均有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②血清ALT检测:采用速率法,试剂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按照自动生化仪标准规程操作。

1.2.2结果判定

①HAV-Ig M阳性判定:A值≥临界值(阴性对照孔A均值×2.1);HAV-Ig G阳性判定:OD值≤临界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0.5);②HEV-Ig M阳性判定:OD值≥临界值(0.26+阴性对照孔OD均值);HEV-Ig G阳性判定:A值≥临界值(0.16+阴性对照孔A值均值);③血清ALT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40 U/L,女性≤31 U/L。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受检者甲肝、戊肝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的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共12 271例,结果显示,HAV-Ig M抗体阳性者21例,HEV-Ig M抗体阳性者26例,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21%。

2.2初检HAV-Ig M抗体阳性者复检结果

复检HAV-Ig M抗体阴转率达到90.5%,HAV-Ig G抗体阳转率达到95.2%,ALT异常率为19.0%。实验对象于初检后第15、45和90天进行复检。HAV-Ig M抗体阴转率分别为14.3%、57.1%和19.0%;HAV-Ig G抗体阳转率分别为28.6%、47.6%和19.0%;ALT异常率分别为9.5%、4.8%和4.8%,见表1。

注:HAV—甲型肝炎病毒;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3 HAV-Ig M抗体阳性者不同时点复检结果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显示,3次复检HAV-Ig M抗体阴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V-Ig G抗体阳转率(P>0.05)和ALT异常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21例初筛HAV-Ig M抗体阳性者复检阴转情况来看,将第2、第3次复检结果合并后与第1次复检结果比较,HAV-Ig M抗体阴转率之和远远大于第1次,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为了节约检测成本,第1次复检可省略。对第2和第3次复检结果进行比较,2次复检HAV-Ig M抗体阴转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初检HAV-Ig M抗体阳性者在第45和90天后复查2次最为适宜。

2.4初检HEV-Ig M阳性者复检结果

复检HEV-Ig M抗体阴转率达到88.5%,HEV-Ig G抗体阳转率达到96.2%,ALT异常率为23.1%。实验对象于初检后第15、45和90天进行复检,HEV-Ig M抗体阴转率分别为15.4%、50.0%和23.1%;HEV-Ig G抗体阳转率分别为46.2%、30.8%和19.2%;ALT异常率分别为11.5%、3.8%、7.7%,见表2。

注:HEV—戊型肝炎病毒;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5 HEV-Ig M阳性者不同复检时间结果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显示,3次复检HEV-Ig M抗体阴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V-Ig G抗体阳转率(P>0.05)和ALT异常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26例初筛HEV-Ig M抗体阳性者HEV-Ig M抗体阴转情况来看,将第2和第3次复检结果合并后与第1次复检结果进行比较,HEV-Ig M抗体阴转率之和远远大于第1次,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为了节约检测成本,第1次复检可省略。对第2和第3次复检结果进行比较,2次复检HEV-Ig M抗体阴转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初检HEV-Ig M抗体阳性者在第45和90天后复查2次最为适宜。

3 讨论

3.1 HAV、HEV感染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的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共12 271例,HAV-Ig M抗体阳性者21例,HEV-Ig M抗体阳性者26例,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21%。这一结果与赵娜等[4],对万州区2011—2013年从业人员甲肝、戊肝Ig M阳性率的调查结果相近。本次调查同时发现,HEV感染率明显高于HAV,这与近期国内有关的报告相一致[4,5]。

3.2不同时间点复检结果分析

通过3次复检发现,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在第2次复检(45 d)期间阴转率最高分别为57.1%和50.0%。且甲肝、戊肝Ig G抗体在第2次复检(45 d)期间,大部分阳转。此次调查发现,ALT的检测结果除个别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余均为正常。本次调查的47名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中,有5例在第3次复检(90 d)后,Ig M抗体仍为阳性。我们在240天后对上述5例再次复检,发现其中3例Ig M阴转,剩余2例结果为:HEV-Ig M(+)、HEV-Ig G(-)和HEV-Ig M(+)、HEV-Ig G(+)。这种情况,我们考虑可能是HEV-Ig M检测中的假阳性或戊肝的慢性持续性感染[6,7]。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ALT的变化并不明显,除了个别轻度升高外,其余均为正常。与周勃[8]对辖区内9 297名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观察对象,HEV-Ig M抗体阳性者平均ALT活力水平无显著增高的报告相一致。

3.3复检方法符合甲肝和戊肝流行病学特征

HAV潜伏期为14~49 d,平均为30 d。病毒排出体外,一般发病后1周内有45%患者排毒,发病2周后排毒仅占10%~15%,发病3周后粪便中很少检出。人体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时,可从血液中检出抗HAV-Ig M,发病后3周滴度达到高峰,随即下降,可维持6个月左右。抗HEV-Ig G比Ig M出现晚,其滴度高峰见于起病后3~12个月,可维持多年[9]。戊肝潜伏期2~9周,平均约40 d。在戊肝临床症状开始的1~2周内,70%~80%患者的粪便、血清中可检出HEV RNA,随后阳性率显著下降。戊型肝炎临床症状出现时绝大部分已可检出Ig M抗体,并且在3个月内快速消退,但少数患者在6个月后仍可检出较低水平的Ig M抗体[10]。根据甲肝和戊肝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将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体检中筛查出的HAV和HEV Ig M抗体阳性者,定于第45(第1次复查)和90天(第2次复查)后复查方法,符合甲肝和肝流行病学特点。

3.4亚临床感染者是公共卫生的重点关注对象

本次调查的47名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通过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除1例主诉恶心、纳差外,其余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经随访,上述人员未进行临床治疗,由此可以认定47名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虽然亚临床感染者的排毒量不及临床患者,但因其活动不受限制,作为传染源前者与后者比例为(3~10)∶1[9]。甲肝、戊肝均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源和食物传播,在国内曾发生过暴发和大流行。为保障食品、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公共卫生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采取医学观察、定期复查及暂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很有必要。

3.5制定统一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在此项工作中由于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地方的检查项目和程序也不尽相同,因此结果会大相径庭。有体检部门先检测血清ALT,异常者再复查HAV和HEV Ig M抗体[11]。王秀云等[12]调查发现,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预防性健康检查92 466人中,只检出甲肝抗体阳性者1人,戊肝抗体阳性者1人。采用这种方法,造成HAV和HEV Ig M阳性率明显偏低。梁月等[13]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从业人员体检禁忌证判定标准和管理程序,全国统一标准体检,统一标准判定,统一程序报告转诊,通过规范管理控制传染源减少疾病传播。由此可见,尽快制定统一的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技术规范,是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3.6根据结果由主检医师进行综合判定

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要求对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但是对检查采用的技术标准、结果的判定、复查程序、发证标准等也未能作出具体说明。有报道表明甲肝、戊肝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14,15]。如果工作中对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中甲肝、戊肝Ig M阳性者采用拒不发证的办法,不符合这2种疾病的自然史,很难保护检查者合法权益且无法给受检者以合理的解释。若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甲肝、戊肝Ig M抗体阳性者复检程序定于第45天(第1次复查)和90天(第2次复查)后进行,根据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依据Ig G抗体和ALT检测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最终由主检医师进行综合判定发放“健康证”与否。这样就能做到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大前提下,保护体检者的劳动就业权。既解决了工作中的难点,又保证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IgM抗体阳性者复检程序,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合格证发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食品、公共场所等健康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中,筛查出的甲肝病毒(HAV)和戊肝病毒(HEV)IgM抗体阳性者,于第15~、45和90天复检,每次受检在2周内完成。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5 ml,检测甲肝、戊肝IgM抗体、IgG抗体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受检者HAV-IgM和HEV-IgM抗体阳性者,在第45天复检时Ig M抗体阴转例数最高,阴转率分别为57.1%和50.0%。将初次HAV-IgM和HEV-IgM抗体阳性的受检者安排于第45和第90天复检2次最为适宜。结论 此复检方法,符合甲肝和戊肝的流行病学特点,依据IgG抗体和ALT检测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主检医师进行综合判定是否发放“健康证”,可以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又保证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秋季鱼病的检查与预防 篇8

1 鱼体解剖与鱼病检查

取主养鱼与配养鱼各2-3尾,按常规鱼病检查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目检和镜检。重点是检查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及内脏脂肪积累、肝脂肪浸润等情况,以便及时掌握鱼体的健康,为设计系统鱼病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秋季多见的鱼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打印病以及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鱼虱等寄生性鱼病。

细菌性鱼病可根据发病部位和病鱼的症状,结合相应器官的病变情况加以确诊,寄生虫性鱼病可通过目检和镜检寄生虫的形态确诊,肝脏健康状况可通过目检肝脏器官的外表、大小、颜色和镜检肝组织确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除引起内脏脂肪大量积累外,还使肝脏大量积蓄肝糖,进而引起肝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病变的肝脏外观肿大,色泽变浅,外表有光泽。患脂肪肝的鱼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下降,这往往是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内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越冬前必须加以药物治疗。

2 鱼病的系统预防

根据检查结果,先对已发现的鱼病进行治疗。治疗后要检查治疗效果,以确保鱼类无病害越冬。一般情况下鱼病系统预防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驱虫,防治寄生虫性鱼病,对症施药。同时有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时,选一种药不能保证疗效,可以选2种药,分2次施用。

第二步杀菌,可防治细菌性鱼病。一般在没有发现细菌性鱼病的情况下,也应按常规进行一次杀菌消毒。如果发现有细菌性鱼病一定要在越冬前治愈。杀菌药物可选用漂白粉、强氯精等,用量按常规即可。如果发现有细菌性鱼病,可配合外消,再选用对症的口服药物拌饵投喂,直至痊愈。

预防性健康检查 篇9

一、出生缺陷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

“每100 名新生儿中,就有6 名患有各种出生缺陷的残疾儿。”2013 年9 月11 日,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发布全省最新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统计显示,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平均每年出生缺陷儿约4 万~6万名,约占年出生人口的4%~6%。从缺陷类型上看,排在前五位的有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内脏畸形、多趾。统计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升高,主要原因是以前难以发现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心脏彩超、胎儿心电图的日益普及而得以及早诊断。以邯郸市中心医院产科为监测点,统计资料显示出生缺陷发生率,母亲年龄在25~30 岁最低,小于20 岁组与35 岁以上组最高,说明生育的最佳年龄在25~30 岁,而小于20 岁与超过35 岁则是出生缺陷的高发时期。根据资料分析,母亲年龄35 岁以上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35 岁以下各年龄组,主要原因是35 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由于染色体不分离机会增加,引起胎儿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在性别分布方面,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遗传有关系。另外由于农村的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出生缺陷认识不足,资料显示居住在乡村的孕产妇比居住在城市的孕产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

二、产前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的影响

1.选取2010 年1—12 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1 000 例产妇做样本资料,年龄21~35 岁,其中,初产妇886例,经产妇314 例;顺产734 例,占73.4%。其中高危妊娠患者200 例,正常健康孕妇200 例。

2.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宫高及腹围测量,B超、胎心监护、多普勒检查胎儿有无停止发育,血液、泌尿及肝胆系统常规化验等。产前检查通常从确诊妊娠后开始,一般检查频率为,妊娠20~36 周时每四周检查一次,妊娠36 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龄产妇及有异常情况发生者增加检查次数或采取相应措施接受治疗或终止妊娠。

3.采用统计学X检验方法,选取高危妊娠200 例(无产前检查)作为病例组;选取无高危因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健康孕妇200 例(产前检查次数≥5 次)作为对照组,由SPSS11.0 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检测水准为P(双侧)<0.05 有产前检查与无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

4.两组妊娠对因素影响(见下页表1、表2):

下页表1 结果显示,病例组妊高症、妊娠贫血、早产、过期妊娠、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有显著差异。

下页表2 结果显示,病例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有显著差异。

(二)产前检查对预防出生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孕前咨询和孕前检查是孕前保健和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是优生优育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是出生缺陷和残疾高发国家,每年有20~30万出生即检测出先天畸形的胎儿,再加上出生后才显现出缺陷的胎儿,先天残疾儿童总数每年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前景不容乐观。

2.育龄夫妇本身希望得到更多专业人员的优生指导,通过对孕前不良因素的预防,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在对育龄夫妇的生殖健康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夫妇对最佳生育年龄、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远离宠物和适量运动等知识存在误区和盲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和医院医护人员应对前来咨询的服务对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生咨询解答,普及优生相关知识,协助服务对象选择相应对策,并广泛开展对育龄妇女的优生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3.通过开展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状况并给予积极治疗,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间不良结局,极大地保护产妇的健康。必要时可及早终止妊娠,减少遗传或出生缺陷等影响人口素质疾病的发生,不仅为婴儿未来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大大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提升中国国民健康素质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预防出生缺陷的防范、干预措施和技术保障

(一)出生缺陷的防范、干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由于农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出生缺陷认识不足,因此,迫切需要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多渠道地进行群众性的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村孕妇的孕期检查意识。

2.鼓励采取优生优育策略。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咨询,杜绝近亲婚配,做好受孕双方健康检查,选择最佳受孕期,主张最佳时期(25~30 岁),避免20 岁之前与35 岁以后生育。

3.加强孕期保健。20 世纪八九十年初发达国家就已将孕前保健及围孕期保健作为优先考虑的预防领域,医学已经证实,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滥用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关,也与营养的过多与缺乏有关。因此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药、射线、宠物、致畸药物;增强体质合理膳食,使每一位孕妇尽早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畸形,并给予医学处理。

(二)防治出生缺陷的技术保障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国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家层面应该认识到为妊娠期内的妇女及其胎儿提供规范的医学检查是保障国民健康素质的必要环节,应不断推广产检的覆盖范围。

2.怀孕前后应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避免接触有害毒物。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宣传优生知识,提高全民对婚检重视程度和保健知识水平,以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努力提高产前筛查水平,做到早期发现畸形,早期终止妊娠,从而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摘要:主要通过对目前出生婴儿缺陷的高危因素分析,提出产前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措施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防范、干预措施和技术保障。

上一篇: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下一篇:心理学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