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换填

2024-09-05

地基换填(精选7篇)

地基换填 篇1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换填法的原理和计算分析过程, 并从弹性双层体系理论分析、路基荷载工作区分析法、地基承载力法及HPDS路面计算程序计算法四个方面探讨了换填深度问题, 指出在确定换填深度过程中, 应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对地基稳定性和沉降进行观测, 根据结果综合分析调整路基换填深度。

关键词:路基,HPDS,路基工作区,地基承载力

在公路的建设中, 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 软土具“高液限、低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和中等灵敏度”等特点[2], 对软基的处理不当就会使规范要求的压实度、路基设计弯沉等达不到要求, 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沉降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软土路基在路面失稳、不均匀沉降、跳台跳车等病害方面比较突出, 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行车的安全性。软土路基处理[9]有换土垫层法、振密、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置换法、加筋法、胶结法、冷热处理法等, 由于换填法有施工方便和造价低廉等优点, 在工程实际中以换填法最为常见, 其中换填深度直接关系到路面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换填厚度的规定界限是3 m, 在实际施工中比较模糊, 以下就以换填深度问题进行探讨。

1 换土垫层法设计的基本原理

1.1 原理及适用范围[9,10]

换填法是对路基的浅层软弱表土清除, 换填强度高、压缩性小、价格廉价、料源丰富的碎石、素土、稳定类混合料, 按照施工规范分层夯实碾压, 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 增强路基承载力, 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减小路基沉降量。

1.2 换填深度计算原理

路基换填深度的影响因素复杂, 其中受基底地质和水文、路床的临界高度、路面结构、路面荷载、压实度以及填料当量厚度等影响较大, 在深度计算方面, 现行的《土工材料应用技术手册》是以承载力为指标进行, 但受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影响, 往往根据经验法计算。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 计算分析方法有多种。

路基荷载工作区分析法[7]:

1) 路基工作区的计算。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 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较所占比例很小, 仅为0.1~0.2时, 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路基工作区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Za为路基工作区的厚度 (包含路面厚度) , m;P为车轮荷载, k N;n为系数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取0.2, 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取0.1) 。

2) 路面当量厚度。柔性路面的当量厚度换算公式为:

其中, Ze为路面换算为路基土层的当量厚度;h1为路面厚度;E1—为路面材料的平均回弹模量;E0为路基土的回弹模量。

3) 换填厚度。如图1所示, 换填深度应为:

其中, hc为换填厚度;h为路基高度。

a.地基承载力法———近似按应力扩散角进行计算[9]。垫层厚度的确定以垫层地面处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应力和不超过该处下卧层顶面地基深度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 即:

其中, pcz为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faz为垫层底面处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z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

道路路基可以近似看成条形基础, 即:

其中, p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z为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θ为垫层的压力扩散角。

垫层宽度应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 具体可按下式计算或根据当地经验来确定:

b'≥b+2ztgθ。

其中, b'为垫层底面宽度, 其余同上。

b.HPDS路面计算程序计算法[4]。HPDS2011是根据现行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及CJJ 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编制的一个路面计算系统, 利用HPDS2011计算程序把换填后的土层看作路面结构层的最下层进行计算, 通过试算确定满足要求的层厚, 即为换填深度。

2 工程实例计算

2.1 工程概况

织金绮陌至茶店洪家渡大道, 沿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地貌类型属于侵蚀~溶蚀型低中山沟谷地貌, 沿线丘陵与冲积盆地相间分布, 地形变化较大。地层基岩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夹泥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所经过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4.1℃, 年降雨量1 436 mm, 公路自然区划属V3区。K2+568~K2+632段路床土为粘土, 土基干湿类型为中湿, 地下水距地表2 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 k Pa, 垫层压力扩散角取27.7°, 土的饱和容重取18.0 k N/m3, 容重取19 k N/m3, 路面重度按25 k N/m3计算, 回弹模量为30 MPa, 道路交通累计当量轴次为3 453 845, 路面结构层拟定从下到上依次为:15 cm级配碎石, 3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5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基于厚度的加权平均回弹模量为948.15 MPa;作用在基础底面的荷载为车辆荷载及路面自重, 荷载取JN-151载重汽车, 即P1=100.3 k N/m3。

2.2 利用路基荷载工区法计算

路基工作区厚度:

路面材料平均回弹模量:

路面当量厚度:

换填深度:

2.3 地基承载法计算

取换填厚度1.0 m, 垫层顶面处基底压力:

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

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

下卧层验算:

符合设计要求, 故垫层厚度取1.0 m。

2.4 利用HPDS程序计算换填深度[4]

1) 累计当量轴次。道路交通累计当量轴次为3 453 845。

2) 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拟定从下到上依次为:15 cm级配碎石, 3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5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计算结果。路面结构设计结果: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水泥稳定碎石300 mm;级配碎石150 mm;天然碎石960 mm;路基30 MPa。

3 路基换填注意事项

1) 加强排水。在设计时对路基地质水文状况充分调查, 采取开挖边沟、盲沟等综合排水措施, 其中必要时应进行钻探地下水位高度, 深度至少应达到路床地面0.5 m左右;2) 加强路基压实。对换填路基压实深度的控制, 按照路基压实规范进行, 碾压厚度不得超过30 cm;3) 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 尽量在旱季施工;4) 选择施工方案前, 对换填路基的地质土质、地下水位、地形地貌作详细的了解;5) 不良地质地段路基工作区内的路基换填深度取决于路堤高度、冻深及换填土的性质, 对于季节性冻土深度较大的地区, 应增加换填深度, 最好采用抗冻水稳定性好的换填材料。

4 结语

合理的路基的换填深度关系到路面强度与稳定性, 通过利用HPDS计算、路基荷载工作区计算和地基承载法计算三种方法分别计算换填深度, 比较发现三者之间的差异较小, 路基换填深度受基底地质和水文、路床的临界高度、路面结构、路面荷载、压实度以及填料当量厚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上述三种方法为换填深度提供了一个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很难找到真实的计算模型;因此, 在确定换填深度的过程中, 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当遇到复杂地基时, 应对路基稳定性及地基沉降进行观测, 根据结果综合分析调整路基换填深度。

公路软土地基砂垫层换填技术 篇2

软土一般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黏性土。软土主要特征是:天然含水量高达45%~50%, 大于液限, 天然孔隙比≥1, 压缩性高 (0.5~1.0MPa-1) , 强度低, 渗透系数小。因此, 软土具有如下工程性质:

(1) 触变性。当原状土受到震动以后, 破坏了原来的结构连接, 降低了土的强度或使土变成稀释状态。触变性大小通常用灵敏度来表示, 其值一般在1~3之间, 个别可达8~9。

(2) 流变性。软土除固结会引起变形外, 在剪应力作用下, 土体还会发生缓慢的、长期的剪切变形。这对结构物地基的沉降有较大影响, 对边坡稳定性不利。

(3) 高压缩性。软土是属于高压缩性的土, 压缩系数大。这类土的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100kPa左右, 往往导致路基沉陷。

(4) 低强度。由于其具有上述特性, 其强度一般很低。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均在20kPa以下。

(5) 低透水性。软土透水性能弱, 一般垂向渗透系数在10.6~10.8之间, 对地基的排水固结不利, 这将导致路基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出现沉降。

(6) 不均匀性。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 黏性土层中常夹有厚薄不等的粉土使沉降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有所差异, 因此路基将会出现差异沉降。

在公路建设中, 如遇到软基处理不当, 往往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①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当地基的剪切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 地基可能会发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造成路堤塌方、失稳, 桥台破坏。

②沉降变形问题。当地基在上部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时, 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路面会发生开裂破坏, 使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出现差异沉降, 进而引起桥头跳车, 涵身、通道凹陷, 沉降缝拉宽而漏水和路面横坡变缓、积水等。目前, 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 如换填法、深层密实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技术和化学加固方法等。本文仅就换土垫层换填法加以探讨。

2 换填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换填法是将地基浅层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除, 然后回填强度较大、压缩性较小、料源丰富、价格低廉且无腐蚀的砂、碎石、石渣、素土、灰土、矿渣以及其他性能稳定的材料, 分层夯实至要求的干密度, 作为持力层, 以达到增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垫层所起作用主要有:

(1) 提高地基承载力与地基下土层的抗剪强度。

(2) 减小沉降量。一般来说, 地基中浅层部分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比例较大, 换填后可减小这部分的沉降;另外, 由于换填材料对应力的扩散作用可以使作用在下卧层的压力减小, 从而减少下卧层的沉降。

(3)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不透水基础或透水性差的路堤直接与软弱土层相接触, 在荷载作用下, 使软弱土层不易固结, 形成较大的孔隙水压力, 这可能导致地基强度降低从而发生塑性破坏。而砂石等垫层材料透水性大、排水良好, 可迅速消散孔隙水压力, 加速其下软弱土层的固结, 提高强度。

(4) 防止冻涨。由于粗颗粒垫层孔隙率大, 不易产生毛细管现象, 切断了冰晶体增大所需的水源, 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的地基土发生冻胀现象, 此时砂垫层底面应满足当地冻结深度的埋深要求。

3 垫层材料选择

垫层材料可选择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砂砾、圆砂、卵石和碎石等。这些材料颗粒的不均匀系数应为d60/d10≥5, 最好为d60/d10≥10, 且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 含泥量不应超过5%。如用在排水固结的垫层, 其含泥量不应超过3%。用粉砂做填土材料时, 因不容易压实, 而且强度也不高, 所以, 应掺入25%~30%的碎石或卵石, 以使其分布均匀, 最大粒径应不大于5cm。碾压或者夯振动功能过大时, 最大粒径不大于8cm。此外,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垫层, 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作为换填材料。

4 施工方法

砂和砂石垫层采用的施工机具和方法对垫层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下卧层是高灵敏的软土时, 在铺设第1层时要注意不采用振动能量大的机具以防扰动下卧层。除此之外, 一般情况下, 砂石垫层的施工首先选用振动法, 因为振动更能有效地使砂和砂石密实。

每层压实后, 须对其进行压实度检验, 只有其达到设计要求方可继续铺筑上一层。砂石垫层铺筑质量主要采用环刀取样法、灌入测定法进行检验。重锤夯实的质量检验, 除按试夯检查施工质量记录外, 还以总夯沉量不小于试夯总夯沉量的90%为标准判断其是否合格。

5 结论

总之, 当地基土为软弱土、湿陷性土、膨胀土和冻土等不良土, 且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 往往采用垫层换填法处理。该法取材较容易, 施工简单, 无需特殊设备, 施工进度快, 费用低, 因此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软土的定义、工程特性、危害和软基砂石垫层换填法的概念及原理, 结合施工经验, 并重点介绍了换填法的垫层的施工方法。

地基换填 篇3

1 换填法的适用性

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规定[1]: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塘等的浅层处理, 其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2]。

2 换填压实原理

事实上, 在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 换填是方法, 压实是手段, 如果压实这一步没有做好, 那换填的效果基本上就大打折扣。土体的压实程度是与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紧密相关的, 比如土体的颗粒组成, 含水量等等。其中, 土体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影响最为明显, 土体的压实原理可以描述为:对于含水量大的土体, 进行压实过程中会出现“橡皮土”现象[3], 土体结构内部的结合水膜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变厚, 导致土体颗粒之间的引力降低, 能够在同样的压实能的条件下, 土体趋于密实, 产生较好的压实效果。但含水量继续增加, 超过临界含水量后, 或者说超过最优含水量后, 结合水膜持续变厚, 土体变软, 土体孔隙中充填了自由水。自由水的存在, 直接阻止了压实作用下土体颗粒之间的运动, 使得压实效果较差,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橡皮土”现象。反过来, 当土体中的含水量很低时, 土体颗粒间十分干燥, 土颗粒间的结合水膜很薄, 土颗粒之间的引力很大, 该引力直接吸收了部分压实过程中作用在土体上的压实能, 导致压实效果降低。因此需要一个临界含水量, 也即工程中所说的最优含水量, 才能得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填处理的过程中, 确定压实效果的标准就是对垫层进行室内击实试验, 在击实试验的基础上, 以获取垫层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 用最大干密度来评价压实效果。由于不同的土体其含水量不同, 对其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时, 会得到不同的最大干密度, 这就能够根据不同的含水量所一一对应的干密度进行曲线绘制。在干密度ρd与含水量ω的关系曲线上, 每一类土体都会有相应的干密度峰值, 此处的干密度是最大的, 称之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这个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 即我们进行换填处理时的最优含水量。峰值结果说明, 当换填土体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时, 土体能够被击实到最大的干密度, 也即达到最好的压实效果。因此, 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 是换填压实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4]。粗砂、粉质粘土及粘土的ρd—ω关系曲线绘制如图1所示, 图中Sr为ρd—ω关系理论曲线, 理论曲线通常情况下会在实际曲线之上, 因为理论曲线是基于土颗粒中的空气被排出的假定之上的, 但实际中的土体内部的空气是不可能全部被排出的, 因此理论的干密度会比实际的大。

上述分析是对某一特定压实功能而言的, 如果改变压实功能, 则曲线的基本形态不变, 但曲线位置却发生移动, 如图2所示, 在加大压实功能时, 最大干密度增大, 最优含水量却减小。亦即压实功能越大, 则越容易克服粒间引力, 因此在较大含水量下可达更大的密实程度。

3 工程应用

3.1 工程概况

香溪河电厂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排架结构, 边柱基础采用条形基础, 中柱两框架柱基础采用肋形整版基础。锅炉基础采用横向条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2.5 m, 混凝土强度等级C15。电厂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1 500 k W, 二期工程为600 k W。厂址位于香溪河河漫滩地, 自然标高126 m, 地形平坦。东部及南部为山丘, 土层为冲击砂土和卵石、坡积粉质粘土 (含大块碎石) 和侏罗系下统香溪群砂岩。纵、横向岩相变化大, 物理力学性质相似。粉、细砂和粉质粘土层厚7 m~13 m。坡积层出露于东部坡脚, 向西延伸, 侏罗系下统香溪群砂岩岩石较为完整。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

建筑群平面布置与地质剖面图如图3所示。

3.2 换填垫层设计

根据抗洪防洪需要, 厂区设计地面标高定为132.8 m, 用砂卵石回填, 并作为基础持力层。设计条件和荷载为:回填砂卵石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50 k Pa, 回填土重度取γ=20 k N/m3。

地基基础沉降计算:变形计算公式采用《厂房填土地基设计施工暂行规程》,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1为填土的变形值;Δ2为填土下面的天然土层的变形值。

根据规程要求:Δ1≤8 cm, Δ2≤20 cm。计算结果显示除B, C列柱的Δ2未能满足要求外, 其余均可满足要求。考虑到砂性土沉降稳定快的特点, 在上部结构施工完工前, 绝大部分沉降已经完成。因此, 使用阶段不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和沉降差。

3.3 换填垫层施工

填料用河漫滩砂卵石, 卵石粒径20 mm~40 mm, 强度等级大于MU20, 缝隙间用砂填充。施工前先用8 t混凝土滚子碾压2遍, 然后分2次铺砂, 每次铺15 cm, 采用中粗砂或粗砂, 分层浇水, 浇至不再下沉为止。再用混凝土滚子, 每层碾压4遍。然后分层铺设砂卵石, 每层厚20 cm。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 再继续往上铺填碾压至室外地面标高。

3.4 质量检验

分层铺填时, 由质检人员检查填料的质量、粒径、级配、铺填厚度、碾压遍数及填土干密度, 干密度要求不小于20 k N/m3。每填2层抽查3处, 检测采用埋盒法。

根据最终的土层沉降观测点的实测沉降曲线可知, 厂房上部结构施工前已经完成大部分沉降, 上部结构完成后半年的沉降已经基本稳定, 反映了本次换填压实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4 结语

通过实际工程, 验证了本文换填处理软土地基方法的效果, 该换填压实法显著提高了香溪河电厂厂房软土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 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 具备较高经济效应, 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对换填法处理软弱地基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 以土体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两个核心指标为基础对土体的压实原理进行了分析, 获取了两者的关系曲线。以香溪河电厂主厂房软弱地基为工程实例, 对其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 最终对换填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软土地基,换填法,垫层压实

参考文献

[1]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陈一平, 张季超.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地基换填 篇4

1 软弱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

1) 换填法。

换填法是进行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 又名换土垫层法。本方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换填材料可用中 (粗) 砂, 级配良好的砂石、灰土、素土、石屑或煤渣等。换填法的作用, 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 改善土的压缩性, 减小地基变形。当软弱土较薄时, 可全部挖去;当软弱土较厚时, 可部分挖去。填土可采用砂、碎石、素土等。现行的设计思路是将换填垫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利用基底附加应力在换填垫层中向下扩散时应力不断减小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 以达到软弱下卧层顶面所受的压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应力的目的。

2)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 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 除地基加固外, 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 m。

3) 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 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黏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 使砂石桩与软黏土构成复合地基, 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 提高地基承载力。

4) 预压法。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 m时, 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 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 m时, 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 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5) 强夯置换法[2]。

近几年在强夯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非常适合加固软土地基。强夯置换法就是在强夯处理过程中, 将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强行挤入淤泥质土及软弱黏性土中, 形成碎石桩墩进行置换, 或整体挤入形成整体置换。动力置换的机理主要靠碎石内摩擦角和桩间土的侧限来维持桩体的平衡, 并与桩间土共同起到复合地基的作用。强夯置换方法分为桩式置换和整式置换两种。桩式置换是利用强夯过程中形成的夯坑作为桩孔, 向坑中不断充填各种粗颗粒材料并夯实, 形成桩体。桩体在地基中既起到对地基土加筋的作用, 同时也作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通道, 使得土体中由强夯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 土体快速固结, 土体强度不断提高, 从而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整式置换是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地基的一种置换方法, 其机理是以密集的点置换形成线或者面置换, 通过强夯的冲击能将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的淤泥挤开, 置换以抗剪强度高、级配良好、透水不透淤泥的块石或矿渣, 形成密实度高、压缩性低、应力扩散性能好、承载力较高的垫层, 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 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形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具体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下面结合陕西省黄陵矿业公司《污水处理厂综合楼》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2 工程概况

黄陵矿业公司位于黄陵县店头镇, 陕北黄土高原南部, 属黄河流域, 洛河水系。受河流切割影响, 区域上山峦起伏, 沟谷纵横, 海拔920 m~1 500 m。矿区内总体东高, 西低。黄陵矿业公司污水处理厂综合楼为3层砖混结构, 建筑面积为661.64 m2, 位于沮河河边, 地形总体平坦、开阔, 地面标高约为930 m。在勘察阶段发现污水处理厂综合楼所在地基处有软弱地基层, 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 设计中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采用换填法, 即换砂 (土) 垫层法。换砂 (土) 垫层法是一种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它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先采用大开挖的方法挖除掉软弱地基层, 然后用3∶7砂石垫层置换。砂石垫层厚度为1.95 m (925.786 m~928.85 m) 。

3 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质量控制的标准

该工程在砂石垫层施工过程中, 做了详细的施工部署, 为了确保质量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1) 大开挖到设计标高后, 开始整理基坑底面, 由于有地下水的淤积, 我们采用了基坑降水的排水法使基坑保持无积水, 还要注意保持边坡的稳定, 在铺砂石垫层之前, 要请监理机构进行验槽。在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扰动下卧层的结构, 防止降低土的强度、增加沉降。基坑挖好后立即回填, 不可长期暴露、浸水或任意践踏坑底。2) 控制好垫层的厚度, 在第一层时宜先铺15 cm~20 cm厚作为底面, 用木夯夯实, 以免坑底下卧层发生局部破坏。在这一阶段施工中要注意垫层底面应等高, 砂石垫层级配要均匀。3) 对该工程我们施工组织设计需铺10层 (不包括底层) , 每层的虚铺厚度控制在20 cm~30 cm。在这一阶段施工中:a.严格掌握每层虚铺厚度均匀、平整。禁止为抢工期一次铺的太厚, 否则层底压不实, 会影响工程的质量。b.控制好垫层材料, 应采用最优含水率, 我们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对每一层砂土都要用环刀法做其容重及含水量试验。将最优含水量控制在8%~10%。4) 由于该工程大面积换填, 我们采用的夯实方法是6 t压路机往返碾压, 每层都做压实试验, 测量压实系数, 每层进行质量检验, 合格后再铺上一层材料再压实, 直到设计厚度为止, 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4 结语

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换填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总的来说, 本工程结合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 采用3∶7砂石垫层置换处理软弱地基是成功的。基础工程评为优良等级。从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看出, 要做好质量控制,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特征, 做到设计合理经济, 事先应对地质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采用合理经济的换填材料。2) 对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大开挖的尺寸、深度及基底平面尺寸和基坑深度的确定要作为质量的控制重点。3) 对垫层原材料的要求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重点控制好每一垫层的厚度, 每层完成后都要测量压实系数, 确保夯实质量。

摘要:介绍了软弱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 对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介绍, 总结出了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地基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地基处理,软弱地基,换填法,施工

参考文献

[1]张彦敏, 刘艳新.浅谈软弱地基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 2008 (2) :46-47.

[2]闫续屏, 李锋瑞.浅谈强夯法处理地基[J].山西建筑, 2008, 34 (6) :135-136.

地基换填 篇5

1 地基基础施工的几个方法

当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土质比较软弱, 无法满足上部建筑的重量带来的荷载时, 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其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为换填法,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工序:

1.1 挖

此项方法主要是将地基现场上部的软弱土层挖掉, 然后将基础埋置在土层承载力将强的地层, 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上部软土层较薄, 并且上部建筑的荷载不大的情况下。

1.2 填

此种方法主要应用在软土层很厚, 开挖比较费时的场地, 并且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加固处理, 只需要在原有土层的基础上铺设土质较好的矿石或者砂土等即可。

1.3 换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的, 将地基土层中的软土层挖掉, 然后人工填筑垫层作为持力层, 对地基进行加固。其中根据所填筑的材料不同, 可以分为不同的换填法。换填法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 并且加固效果明显。主要用于有淤泥、膨胀土或者是素填土等地质环境中。应用换填法的建筑工程, 上部的建筑体不能太大, 对地基的荷载也不大, 所以在深度设计上, 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处理, 正常情况下埋深不超过三米。

2 垫层施工

砂和砂石地基是是采用级配良好的、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子和碎石、卵石等, 经过分层挖实, 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是通过提高地基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和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

砂石垫层应用范围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是非常广阔的, 施工工艺简单, 用机械化和人工都可以使地基密实, 工期较短, 造价低, 适于用3m一类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处理中, 不适用于加固实现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施工当中。

2.1 材料要求

砂石垫层材料应当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石屑和碎石卵石等, 含泥量不能够超过5%, 且不含植物残体, 垃圾等杂质, 若是采用排水固结地基、含泥量不能够超过3%, 在缺少中砂、粗砂的地区, 若是用细沙或者石屑, 因为其不容易压实, 而强度也不会太高, 因此用来换做填材料的时候, 应当掺入粒径不超过50mm, 不少于总重量30%的碎石或者卵石并且搅拌均匀, 若是在回填的时候碾压、挖、震地基的时候, 其最大的粒径不能够超过80mm。

2.2 施工技术要点

2.2.1 在加固地基范围以外布孔、打井, 孔距3~5m, 孔径40cm, 孔深2m。

2.2.2 埋设水泥钨砂管, 管口高程低于建基面0.5m, 挖设排水沟50×50cm, 沟内铺设塑料薄膜将井口连通。

2.2.3 井内设置50潜水泵, 每边4台, 及时移位, 排除积水, 直至地下水降至建基面以下0.5m, 专人排水并及时跟踪监测水位情况。第二项: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施工, 层层下挖, 避免原状土受到扰动, 并加强基坑排水。第三项:采用15%水泥土 (重量比) , 虚铺厚度30cm, 挖实。干密度不小于1.7t/m3, 压实度大于等于96%。

2.2.4 铺设垫层的时候应当验槽, 将其基地表面的浮土、淤泥和杂物等清理干净, 两侧设置一定的坡度, 防止振捣时候坍塌, 基坑内如果发现有空洞和墓穴等, 应当将其填石之后再做垫层。

2.2.5 在强挖施工中, 可以按照下列程序执行: (1)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处理, 并且将其处理平整; (2) 对于第一遍要开挖的点要标记清楚, 然后对现场的高程进行测量; (3) 将起重机开到挖掘的位置, 然后将挖锤对准挖点; (4) 在挖之前, 要将挖锤的高程测量出来; (5) 将挖锤吊起直到预定的高度, 然后使挖锤自由下落, 吊钩放下以后再测量锤顶的高度, 在此过程中, 如果发现坑底有倾斜现象而对挖锤有所影响时, 应该对坑底进行平整处理; (6) 调整之后进行换填, 换填的过程要按照设计规范执行, 换填完一个点之后, 再按照从第三个步骤到第六个步骤对全部的挖点进行换填, 如此完成第一遍的换填; (7) 最后用推土机将全部的挖坑填平, 然后测量场地的高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再进行一遍换填。

2.3 质量检验

在碎石层的填充过程中, 其质量检查是随着当前施工的分层情况进行检验的, 其主要的检验方式和方法有灌入法和环刀法。在施工检验中应当首先针对当前的施工挖掘强度和施工技术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换填前应先平整场地, 周围作好排水沟, 并且针对挖点和放线的中心点进行定位和标出, 标出之后进行第一遍的开挖, 对其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起重机就位时, 挖锤应对准挖点位置。发现由于当前场地的斜交和其他因素出现的场地不平现象应当及时整平。施工前应检查挖锤重和落距, 以确保单击换填能符合要求。在检验中对每层的填充前都进行严格的放复查, 避免填充位置的不能准确影响因素。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隔挖点的换填次数和煤机的挖沉量,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作好详细质量记录。地基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只有在施工中通过层层的质量监测, 才能够在施工中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益。

3 土垫层施工

在土垫层铺设之前应当首先检验基槽, 发现坑内存在各种问题都应当及时的处理, 并保持基地的干净。灰土施工的前后应当搅拌均匀, 控制其中的含水量, 一般都选择含水量为16%左右的水泥浆进行施工, 如果水分子过多或者不足的时候, 应当及时的通过晾干和洒水方式保证施工质量的统一进行。在现场可以按照经验直接判断, 方法是手握灰土成团, 两指轻轻捏下就会碎, 这时候即可判定灰土达到最优含水量。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发展, 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成为施工的重点, 建筑的质量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建筑的质量不好, 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严重的情况下, 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在建筑施工中, 地基施工的质量是整个建筑的基础, 建筑上部的整个总量都作用在地基上, 所以地基施工的质量决定了上部建筑的质量。在地基施工中, 会根据土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其中的换填法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方法, 可以有效的加固地基, 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 为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 地基施工是基础, 其承载了整个建筑的重量, 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地基施工中, 应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加固是一项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 对地基施工技术有重要的影响。地基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而且对工程的进度有重要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文章对于地基施工中应用换填法加固进行了阐述, 对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方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地基,建筑基础,换填法,加固

参考文献

[1]姚猛猛, 张同波, 于德湖, 孙军利.砂石换填法基坑支护的边坡稳定性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30.

[2]杨维任.浅谈地基处理换填法的设计与施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6-12-30.

地基换填 篇6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年排放量很多且污染环境, 煤矸石主要应用在路基填筑、建筑地基处理等方面。国内外对于地基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煤矸石地基方面。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对地基承载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性能更好的煤矸石类材料才能满足要求。有研究资料表明, 煤矸石与生石灰及粉煤灰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煤矸石二灰混合料可以应用于地基换填处理中[1,2,3], 但这些研究资料对其承载特性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为此,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煤矸石二灰混合料的地基承载特性, 并进行了平板载荷试验, 以期为该种材料的换填地基设计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

煤矸石来自邢台某煤矿, 其特性为含碳量低, 未充分自燃, 呈灰色, 堆积年限为10年左右, 煤矸石的物理性质见表1, 化学成分见表2。生石灰用块状石灰消解以后过筛, 并进行有效成分检测, 测出消石灰的氧化钙+氧化镁含量为64.3%。粉煤灰与煤矸石产于同一矿区, 其烧失量为27.5%。经检测, 试验所用的材料均符合地基换填材料的性能要求。

%

2 试验方案

2.1 配合比的确定

采用均匀试验方法设计出十组混合料的配合比, 并对每一组配合比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4], 综合考虑强度和经济性因素后, 最终确定的试验用配合比为:煤矸石∶消石灰∶粉煤灰=78.8∶3.8∶17.4 (干重量比) 。

2.2 承压板的选择

承压板大小的选择是试验的关键, 承压板的面积越大越能更好地反应基础与地基间的相互作用。但是, 面积过大需要的堆载越大, 试验难以进行;面积过小无法反应地基的真实承载力。规范规定现场试验承压板的面积不宜小于0.25m2, 本试验由于在试验室内进行, 综合考虑预估地基极限承载力和试验室的实际情况, 选择承压板的面积为0.125m2 (边长为0.353m×0.353m的正方形钢承板) 。当承压板的宽度大于0.3m时, 地基承载力随着板宽的增加而增大[6]。所以, 本文测出的地基承载力偏小, 得出的承载力偏于安全。

2.3 试验布置

平板载荷试验的影响深度不超过载荷板宽度的2倍, 根据前面已确定的载荷板宽度得出换填深度为0.72m。考虑承压板的宽度及地基换填材料的扩散角一般不大于30°, 为了消除周边土体的影响, 取地基扩散角为30°, 以此确定每个测点所占的区域为边长1.2m的正方形。

2.4 压实度的确定

地基换填常用的压实度为0.95和0.93, 因此, 本试验选择该两种压实度作为控制压实度。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规定: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 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因此, 试验中每个配合比作为一个单体工程进行测试, 每个配合比3个测试点, 共设置6个测试点, 其中A1-A3控制压实度为0.95, B1-B3控制压实度为0.93, 测点位置如图1所示。

将试验材料按两种压实度分层回填于2.4m×3.6m长方形试坑内, 试坑的四周为原状土体, 周围的侧限条件与换填地基的环境相同。堆载布置情况见图2。

2.5 测试系统

本试验测试系统由MFX-50数显百分表、压式负荷传感器、JCQ-503E静力载荷测试仪、JCQ-503E无线测控器组成。该系统可自动判断沉降稳定, 并自动提取数据, 减小了人为读数和操作造成的试验误差。

2.6 加载方法

参照GB 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确定加载制度: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 每级加载量为150KPa。读下沉量的时间间隔自加载开始依次为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30min至稳定标准。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载:

(1) 承压板周围的土被明显地侧向挤出; (2) 沉降量s急骤增大, 荷载-沉降 (p-s) 曲线出现陡降段; (3) 在某一荷载下, 24 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4) s/b≥0.06 (b为承压板直径) ; (5) 达到或接近堆载块的最大重量导致试验难以进行。

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 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3 试验结果分析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操作, 达到终止条件后停止试验获得各测点的数据及曲线。

3.1 p-s曲线

图3和图4分别是A区和B区各测点的p-s曲线图。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 煤矸石混合料在前二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较大, 材料处于挤密状态。从第三级荷载以后, 每级的沉降量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p-s曲线呈直线。在加载过程中未发生地基破坏, 这说明在达到一定压实度以后, 虽然在荷载作用下煤矸石混合料依然会挤密, 但是在转变为弹性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 挤密后进入弹性阶段, 沉降随荷载成比例增加, 而后地基进入塑性阶段。由于堆载重量有限, 本次试验各测点均没有达到破坏, 并且因测点位置不同各测点处所能提供的反力也不相同, 所得到各测点的最大加载值也不同, 但所加的最大荷载值均超过设计荷载的两倍。

从p-s曲线对比可以看出, 由于压实度的不同, 在加载相同的荷载时, 沉降量明显不同。在相同荷载作用下, 压实度越大, 沉降量越小。

3.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由p-s曲线及所测数据可得出每一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按照GB 5007—2002给出的方法进行处理, 得出每种压实度下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见表3。

注: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 取此平均值作为该混合料的fak。

从表3可看出, 压实度越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越大, 表明材料越密实, 抗压能力越强。实测压实度结果表明, 该种材料很容易被压实, 震压三遍后压实度就能达到0.93以上。压实度达到0.93以上时, 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远远超过400k Pa。适用于20层以下建筑地基换填处理。

3.3 地基变形模量分析

变形模量是评价地基的重要指标, 根据平板荷载试验结果分析各测点的变形模量, 以评价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地基变形处于直线变形阶段时可以利用地基表面沉降的弹性力学公式得到变形模量, 计算公式为:

式中, b—方形承压板的边长, mm;

μ—泊松比;

ω—沉降影响系数, 方形取0.886;

p1—沉降曲线中直线段内任意一点的荷载值, Pa;

s1—沉降量, mm。

根据上面公式得出各点的变形模量, 见表4。

注: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 取此平均值作为该混合料的弹性模量。

通过两种压实度变形模量的对比可以看出, 随着压实度的增加, 变形模量明显增大, 土的压缩性降低。该种材料在压实度达到0.93以上时, 变形模量较高, 压缩性较低, 在作为地基换填材料时自身的变形量基本可以忽略。

4 结语

采用合适配比的煤矸石混合料作为地基换填材料, 当压实度达到0.93以上时,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均很高, 可满足二十层以下建筑对地基换填材料的要求。

煤矸石混合料作为地基换填材料使用可以保护环境, 变废为宝, 实现既经济又环保的目的。

摘要:采用煤矸石与生石灰、粉煤灰按照合适配合比制成混合料 (即煤矸石二灰混合料) , 并用该种混合料进行地基换填, 经过养护后利用平板载荷试验, 测出了该混合料的p-s曲线、s-lgt曲线, 得出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研究表明, 该混合料的地基承载力很高, 变形模量也较高, 可用作20层以下建筑的地基换填处理材料。

关键词:煤矸石二灰混合料,地基换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

参考文献

[1]夏英志, 宋昕生.二灰稳定煤矸石路用性能及工程实例研究[J].煤炭工程, 2009 (12) .

[2]黄维蓉, 陈凯.二灰稳定煤矸石路用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 (10) .

[3]牛清奎.煤矸石二灰混合料路基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8.

[4]黄祖德.煤矸石混合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12.

[5]别小勇, 周国庆, 赵光思, 等.矸石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 2005 (5) .

[6]廖红建.岩土工程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7]杨秀敏.煤矸石地基处理工程实践[J].建井技术, 2008 (1) :2.

[8]林宗元.岩土工程试验检测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地基换填 篇7

1 工程概况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位于广西北部湾地区,该县城市污水总量为15 000 t/d。上思县污水处理厂位于县城中华南路三华桥西约1 000 m处,占地面积约4.33 hm2,项目计划总投资7 230万元,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万t,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t,污水管网总长约27.3 km。在地貌上场地属于盆地边缘平坦地貌。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场地为膨胀性填土场地,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黏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黏土及黏土构成。

2 软弱地基概念及一般处理方法

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规定,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它是指基本上未受过地形及地质变动,未受过荷载及地震动力等物理作用或土颗粒间的化学作用的软黏土、有机质土、饱和松砂和淤泥质土等地层构成的地基。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这类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差、抗剪强度低等不利的工程性质。如何保证在软弱地区修建的建筑物稳定性和正常使用该建筑,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技术课题。

软弱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如下。

2.1 自然沉降法

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简单的方法。但目前基本建设的程序无法实现尽早拨款、征地、从容施工,待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往往限于工期,很难采用自然沉降法。

2.2 工程技术处理

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针对软土采用不同工程技术方法进行处理。

2.2.1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其包括堆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与堆载联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电渗法等多种方法。其通过在预压荷载作用下使软黏土地基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土体发生固结,土中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强度提高,达到减少地基施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2.2.2 振密、挤密法

振密、挤密法有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密实法、爆破挤密法和土桩、灰土桩等多种方法。其采用一定措施,通过振动和挤密使深层土密实,使地基土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

2.2.3 置换及拌入法

置换及拌入法有换填垫层法、振冲置换法、高压喷射浆法、深层搅拌法、褥垫法等多种方法。其采用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弱土地基中部分软弱土体或在部分软弱土地基中掺入水泥、石灰或砂浆等形成加固体,与未被加固部分的土体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目的。

2.2.4 加筋法

加筋法有加筋土法、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砼桩复合地基法、钢筋砼桩复合地基法等多种方法。其通过在土层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维持建筑物稳定。

3 工程处理方案比选

方案一: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该方法是将基底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换填砂、碎石和素土等散体料,并将其分层夯实成低压缩性的地基持力层。

方案二:沉管灌注桩。该桩单价低,施工快。但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沉管灌注桩端阻力小,所需桩数多,因而对上部土层的破坏较为严重,且该桩的成桩质量人为因素很大,容易产生质量缺陷桩。

方案三: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该处理方案施工简单,机具设备少,进度快,成本低,也能有效地克服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人工挖孔护壁灌注桩桩端阻力大,通过扩底等技术处理,可节约桩数量,根据当地人力情况,可大面积开挖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该厂用地现状主要为建筑场地、村庄和农田,工程施工需要拆迁大量房屋。沿线民居密集,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噪音、振动和粉尘污染等,因此强夯、石灰桩、水泥喷粉桩等软弱基处理工艺不适用。

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特征及建设工期短的情况,本工程拟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换填深度控制在2.5 m以内。具体措施如下:房屋拆迁场地的地表为松散杂填土和房屋基础结构,对基础填筑质量影响很大,须将其挖除,开挖深度控制在1.5m以内;因需拆迁房屋大多位于台地,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可直接换填黏性土至设计标高,然后施工上部结构;碾压回填过程须满足压实度要求。

4 方案实施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筑坝围堰→抽水→挖掘机清淤→测量验收→开挖台阶→回填料→边坡防护。

4.2 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采用挖掘机清除河沟、池塘、鱼塘淤泥,在清淤范围内设置排水系统,采用水泵及时排水,以保持基底干燥。池塘回填时底部采用砂性土分层回填,利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整平,压路机进行碾压,外侧用黏土进行包边处理。

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低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3 m,且将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清淤后,坑底如有渗水,在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积水井,再用抽水机抽干积水。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人工铺填粒径25 cm以上的石料时,先铺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子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块径25 cm以下的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5 结语

(1)目前,上思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生化池已进行蓄水试池,相关设备已经试机运行。目前,此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 450万元,占投资总额90%;设备安装总体已完成95%,厂区内各种地下工艺管道铺设总体完成96%;江滨路至污水处理厂管网铺设已完成。污水处理厂的竣工运行将结束上思县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历史。

(2)对于场地内单层附属建筑,由于其上部结构荷载较小,设计采用了砂包基础的处理形式。由于砂包基础能释放地裂应力,在膨胀土发育地区,中等胀缩性土地基,采用砂包基础、地基梁、梁下油毡滑动层以及加宽散水坡四者相结合的处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砂采用中砂或当地自然级配土加石,基础下处理厚度不小于300 mm,每边宽出基础宽度不小于250 mm。通过对已建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平均沉降量为50~70 mm,相对倾斜仅为0.01%~0.32%,完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

(3)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处理后的建筑场地必须满足强度、变形、动力稳定、透水性及特殊土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只有对存在软土地基的场地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清场地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精心设计,反复研究,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和地质特征,比对方案,采取最佳处置办法,才能设计出安全、合理、经济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

(4)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①发展现场监测技术的研究。②发展测试技术的研究。③促进地基处理理论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的研究。④完善工法的质量检验手段的研究。⑤发展地基处理新技术,提高地基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的研究。⑥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处理方法,以及正确评价各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祖梁,黄光明.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5(6).

[2]GB 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DB J13—17—91,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

[4]孙更生,郑大同.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殷宗泽,龚晓南.地基处理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14-17.

[6]陈莞尔.软弱地基加固方法的合理选择[J].建筑工人,2005(2).

【地基换填】推荐阅读:

地基换填法11-18

地基地质07-20

桥头地基05-09

填筑地基05-23

铁路地基05-29

岩石地基06-20

地基下沉06-27

机场地基07-05

黄土地基07-07

场地地基07-13

上一篇:建筑监理下一篇:快速装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