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调查

2024-08-06

断面调查(精选12篇)

断面调查 篇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省时省力且结果快的前瞻性调查,不易漏报感染病例,所获医院感染现患率准确可信,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效果,评价医院感染发生率真实性的调查之一。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我院于2010年8月24日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本院2010年8月23日0:00~24:00期间所有住院患者,包括8月24日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8月24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和临床主治以上职称的医生组成。调查前1d对参加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具体学习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及横断面调查的注意事项等。采用统一的方法、表格进行调查,并逐一按调查表项目进行填写。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有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

1.4 资料处理

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调查当天住院患者517例,实际调查病例517例,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10例,现患率为1.93%,感染例次率为2.13%,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感染部位居第l位的是呼吸道,上、下呼吸道感染合计占45.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27.27%,上呼吸道感染2例,占18.18%;其次为泌尿系感染4例,占36.36%;其他部位感染占18.18%,居第3位,见表2。

2.3 抗菌药物使用

当天517例调查对象中使用抗菌药物者28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7%,其中儿科使用率为100%,其次是五官科为89.5%。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的为产科成人组,只占22.0%。全院抗菌药物治疗使用率为52.3%,预防使用率为41.3%,治疗加预防使用率为6.4%。其中产科组预防用药最高,为100%,其次外科组为66.4%。其中一联用药占83.8%,二联用药占16.3%,无三联、四联用药。全院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平均为16.3%,其中以产科组最高,为54.5%,见表3。

2.4 药敏试验

对各科166例治疗用药者进行调查,应用抗生素前曾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以此指导用药49例,送检率仅为29.5%,见表3。

2.5 感染病原体情况

1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10例做了细菌检查,送检率为100%,检出致病菌6例,阳性率60%;147例社区感染病例中,39例做了细菌学检查,送检率为26.5%,检出细菌28例,阳性率71.8%。

3 讨论

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应查人数例实查人数517例,实查率为100%,符合横断面调查要求(>96%),本次调查资料真实、可靠。该次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率1.93%,低于全国发病率。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来看,居第一位的是呼吸道,上、下呼吸道感染合计占45.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27.27%,上呼吸道感染占18.18%。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36.36%;其他部位感染占18.18%,居第三位,这与其他文献报告相符[1,2]。感染高发人群为内科组(5.22%)中慢性消耗性疾病、抵抗力低下、病程长、多器官功能低下的患者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而外科则多见于创伤较重、长期卧床的截瘫患者及长期插管的高危人群,故应积极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如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保持空气清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病室内人员走动;合理使用抗菌素,缩短住院天数;合理调配饮食、加强营养,增加抗病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7%。超出了卫生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0%的标准。说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还需控制。使用抗菌药物的283例患者中,内科以治疗用药为主,外科、妇科、产科、五官科等手术科室以预防用药为主。其中一联用药占83.8%,高于2005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联用药比率66.1%,二联用药占16.2%,低于2005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二联用药比率30.5%,无三联、四联用药,说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以单剂用药占绝大多数,联合用药者较少,比较合理。我院在2006年根据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蓟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培训,并且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并将意见反馈给临床科室,对不合理用药者按医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罚制度进行处罚,从而促进了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本次所做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还需加强管理,外科组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以后应加强术后预防用药时间的管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外科术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杜绝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

此次调查亦发现,我院临床细菌标本送检率低,1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送检率为100%,表明院内感染送检情况很好;147例社区感染病例中,39例做了细菌学检查,送检率为26.5%,但低于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80%,社区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60%的要求,这说明多数临床医生经验性用药较为普遍,根据药敏试验用药者不多,应加强管理。

关键词:医院感染,调查

参考文献

[1]吴崑,祭海莹,马春花.综合性医院16 246例医院感染情况临床调查(J).吉林医学,2010,31(10):1421-1422.

[2]战榕,陈菁,陈丽芬,等.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748-751.

断面调查 篇2

超前小导管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技术是通过对整个开挖面向前钻孔安设注浆管,并注入浆液,达到超前加固围岩和止水的目的,该技术是软弱、松散围岩施工中防坍塌的常用辅助技术措施,

主要参数:每2m设置一循环,在每一循环掌子面上按扇形布置,对掌子面进行全断面注浆;采取2.5m的小导管打入地层,在小导管的前端间距控制在0.8m,打设采取风镐顶入。小导管在每循环开挖完成后可以进行回收重复利用。

断面调查 篇3

关键词:爆破;炮眼布置;三级乳化炸药

1 工程概况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矿矿-700水平延伸轨道巷(以下简称为北大巷)位于矿井北翼,为开拓巷道。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 净宽4.4m,净高4.0m,设计掘进宽度4.6m,掘进高度4.1m,净断面面积15.5㎡,设计掘进断面面积16.6㎡,大巷布置在距2#煤层顶板30~75m处上部岩层中,开口层位为大煤顶板山西组砂岩层位,按+3‰坡度掘进,之后依次在大煤顶板山西组砂岩、粉砂岩层位掘进。该掘进工作面原采用风锤人工打眼,由于巷道断面大,遂采用正台阶工作面施工法施工,引进CMJ2-27型煤矿用液压钻车后,可实现全断面一次打眼,一次爆破。全断面一次爆破具有能缩短爆破时间,减轻往复爆破的体力劳动,少吸入炮烟,有利于作业人员健康的优点。所以该工作面由原来分上下台阶爆破改为全断面一次打眼,一次爆破。需对炮眼布置方式重新进行设计。

2 北大巷更改后的炮眼布置方式

2.1 根据岩性和循环进度及炸药特性确定炸药消耗量 影响炸药量的因素有很多,故还没有精确计算炸药消耗量的办法。

2.2 确定炮眼深度和炮眼分布情况

2.2.1 确定炮眼深度。北大巷循环排距为1.4m,根据该矿实践,炮眼利用率取0.88,所以打眼深度应为1.6m。

2.2.2 确定掏槽眼方式及间距。斜眼掏槽适用于各种岩层,可充分利用自由面,逐步扩大爆破范围。掏槽面积较大,适用于北大巷这种较大断面的巷道,所以掏槽眼方式采用楔形斜眼掏槽,掏槽眼布置在断面中央偏下,便于打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他炮眼爆落的岩块借助于自重崩落。

采用斜眼掏槽时,以工作面为自由面,每眼的装药长度系数一般要达到0.6~0.7以上,则装药长度应为1.6×(0.6~0.7)=0.96~1.12m,即约3个药卷的长度。眼间距的确定:斜眼掏槽时槽口宽度一般取1.0~1.4m,掏槽的排距约为0.3~0.5m。为了加深槽腔的抛砟作用,掏槽眼比其他眼一般加深200mm左右。

北大巷为大断面,所以槽口宽度取1.2m,掏槽眼排距0.5m,每眼装3个药卷,掏槽眼眼深1.8m,角度斜向巷中,端头相距200mm。为避免掏槽眼所崩落的岩块较大,在掏槽眼中部增加一个辅助眼。

2.2.3 确定周边眼间距及装药量。周边眼包括顶眼,帮眼和底眼,爆落后,形成巷道设计断面轮廓的炮眼,周边眼间距,一般取0.4~0.6m,为保证贯穿裂缝形成良好的光爆效果,炮眼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减少,所以取最小值400mm。

光爆周边眼的间距与其最小抵抗线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

K=E/W

式中:K——炮眼密集系数,一般为0.6~1.0;E——周边眼间距;W——最小抵抗线,最外一圈辅助眼与周边眼距离。

岩石坚硬时取大值,北大巷岩性多为中粒砂岩或粉砂岩,为坚固的岩石,所以K应取较大值,然而为保证周边眼中的炸药能量能够沿巷道轮廓线传递,周边眼与最近一圈辅助眼之间的间距应大于周边眼间的间距,所以K取0.8。所以最外一圈辅助眼与周边眼的距离取500mm。为避免巷道轮廓因受炸药破坏,所以还需适当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所以周边眼装1~2个药卷。

底眼眼距一般为500~700mm,装药系数一般为0.5~0.6m,放3个药卷。

2.2.4 确定辅助眼间排及装药量。辅助眼布置在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根据巷道断面大小可布置一圈或多圈,其间距一般为500~700mm,炮眼方向一般垂直于工作面,装药系数一般为0.4~0.6,即1.6×(0.4~0.6)=0.6.4~0.96m,即2~3个药卷的长度。

2.2.5 确定炮眼封泥长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炮眼深度为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所以周边眼封泥长度取400mm,其他炮眼封泥长度取600mm。

3 绘制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表

绘制炮眼布置图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即先画掏槽眼与周边眼,再在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均匀布置辅助眼。最后根据上述计算中的炸药消耗量和炮眼个数作为参考,适当调整。得到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表如下:

4 结束语

断面调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16日0:00~24;00兰州市肺科医院所有住院患者 (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 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提前一周向各临床科室发通知, 要求完善患者相关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调查日前一天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主要人员为感染管理科2名专职人员及1名临床药师, 各管床医生配合调查。采用床旁调查表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2]。

1.3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应调查232例, 实查230例, 实查率为99%, 符合卫生部要求的≥96%, 共查出医院感染病例6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1%, 例次感染率为2.61%。见表1。

2.2 医院感染、社区感染部位构成比

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中, 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占66.67%, 其次是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分别占16.67%和16.67%。社区感染中, 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占94.44%, 其次是泌尿道和腹腔内组织感染分别占1.85%和1.85%。见表2。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230例, 其中124例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91%, 其中一联率为73.39%, 二联率为26.61%, 治疗性用药占96.77%, 预防性用药占3.23%, 见表3。

2.4 病原学检查

本次调查治疗性用药124例, 其中102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 送检率为82.26%, 6例医院感染病例送检4例, 送检率为66.67%。

3 讨论

3.1 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首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呼吸道感染为我院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首位, 这与国内相关报道[3,4]一致。也与我院实际情况相符。我院为一所以呼吸系统为主的结核病专科医院, 患者入院时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居多, 其中四个科室均为呼吸内科, 各科特色明显, 比如呼吸内四科以结核性脑膜炎为主的专科, 部分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且长期卧床, 容易合并感染, 如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损伤等, 内四科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病例占5.00%, 见表1。感染科收治病种比较复杂, 有艾滋病病毒 (HIV) 阳性患者, 乙肝、梅毒患者等, 患者免疫力低下, 容易诱发感染, 本次调查占医院感染5.26%, 见表1。

3.2 医院感染病例存在漏报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率为2.61%, 低于卫生部感染管理培训基地监测数据4.04%[5], 但数据高于我们日常监测水平0.6%~1%, 说明平时上报存在漏报现象。

3.3 标本阳性率较低

本次调查标本送检率为82.26%, 已远远大于卫生部抗菌药物治疗送检率≥30%[6]的要求, 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微生物实验室药敏试剂盒比较单一, 达不到临床医生送检标本的要求, 检出率较低;2) 结果回报比较慢, 影响治疗的指导性;3) 标本送检质量不高, 影响检出效果。

3.4 抗菌药物使用偏高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53.91%, 大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50%[7]的要求, 这与本院呼吸系统为主的专科医院, 主要收治患者为结核合并感染有一定关系, 但临床医生盲目经验性用药较普遍, 同时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综上所述, 我院作为专科医院, 收治患者社区感染病例较多, 再加之感染科收治病种复杂、病程长,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极易诱发一些并发症。提示我们首先应重视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部位的专项监测, 加强病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其次应加强院感专职人员及临床监控医生的病例诊断能力和上报意识, 定期组织临床医生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学习;最后应加强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及药学室沟通协作, 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使得药敏结果能够真正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力保障。

通过此次医院横断面调查, 提示我们结合本院专科特点, 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监测, 提高标本阳性率,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适应症,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通过多渠道工作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肖永红, 王进, 赵彩云, 等.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8 (8) :1051-1056.

[2]王琳, 程曦, 杨红薇, 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3) :3192-3194.

[3]任南, 文细毛, 吴安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 2007, 9 (1) :16-18.

[4]杜龙敏, 杜秦川, 杨秀霞, 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的调查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8 (6) :6-7.

[5]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网.200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J].医院感染监控信息, 2009, 23 (1) :17-25.

[6]卫生部,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G].2011-04-18.

高速铁路钢轨断面检测技术 篇5

高速铁路钢轨断面检测技术

作者:徐金锋 张鹏丽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钢轨断面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钢轨断面外观、轨头磨耗、内部质量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钢轨断面检测方法探伤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043-0

2钢轨是铁路线路中最重要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的载荷和冲击。对钢轨断面从尺寸、内部构造、质量关系到线路的质量。钢轨断面外观检查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60kg/m新钢轨,钢轨断面由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组成;轨头直接承受列车车轮的荷载,对钢轨外观检查直接关系到列车安全。钢轨外观检查,主要从表面质量、平直度、扭曲方面进行检查,具体标准见表1。钢轨断面磨耗检测

钢轨磨损的程度,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是制定线路大、中、小维修工作计划的基本参数。在铁道部制定的钢轨伤损标准中,对钢轨头部磨耗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各个铁路局工务段必须定期对钢轨头部磨耗量进行测量,掌握钢轨的磨损状态,预测钢轨的磨损趋势,以便对钢轨进行相应的维修,因此,精确测量钢轨磨耗量,高效和准确的预测钢轨磨耗趋势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钢轨磨耗检测技术可分为接触式检测和非接触式检测两大类。

我国铁路工务段现行的钢轨磨耗检测主要采用接触式检测。这种测量方法准确性差、效率低、可靠性差、工作量大、环境恶劣。接触式检测常用于静态检测,即检测设备和钢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非接触检测一般采用光学系统来检测,常用于动态检测,即检测设备和钢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通常它安装在轨检车上,动态检测铁路线路的钢轨状态。

现代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新型钢轨磨耗检测设备创造了条件,钢轨磨耗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检测系统要实现对检测对象的检测,信号采集是前提和基础。传感器把需要检测的检测参数(如温度、位移、速度、力等)转换为可测电信号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检测的自动化。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体积比较小巧、可用于复杂环境的新型传感器。

(2)显示器及显示技术的应用 显示技术是检测设备与检测人员沟通的桥梁。最早很多信息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字符、图形、图像也逐渐进入了显示终端,采用液晶显示器LCD是新型检测设备的发展方向。

(3)Flash闪存技术的应用 Flash存储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管脚少、容量大、可编程、掉电不容易丢失数据、价格低廉以及足够多的擦写次数(10万次)等优点,在IC卡和智能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Flash存储器体积小的特点,可以嵌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取代电脑硬盘作为检测数据的存放空间,大大缩小了检测设备的体积,方便携带。

(4)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小巧、功耗低、控制功能强等优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器芯片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单片机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同时集成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和串行接口等多种扩展电路,将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组成智能化检测控制系统。钢轨内部质量检查

长期以来,我国钢轨探伤完全依靠手推式探伤仪进行人工探伤。全路现有近8000名专职钢轨探伤人员使用着约3000台手推式钢轨探伤小车,负担近7万公里钢轨的内部伤损检查。从1989年开始,铁道部从澳大利亚GEM2CO公司和美国Pandrol Jackson公司进口了13台大型钢轨探伤车,使用情况不很理想。

钢轨伤损出现的数量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早期出现较多,随后进入一个稳定期,再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即符合所谓的浴盆曲线。早期伤损原因主要是由于钢轨制造或焊接、热处理等工艺不当造成的,缺陷漏检或轮轨磨合不良造成的,钢轨轨距角鱼鳞裂纹甚至剥离掉块以及一些其它原因造成的缺陷所致。

对钢轨内部质量的检测主要采用热酸、硫印、超声波、磁粉探伤法、射线探伤法、涡流探伤法、渗透探伤法;另外还有诸多非常规方法,如声发射、红外、热成像、激光超声、电磁超声等。

超声波探伤法:它既可检测钢轨局部内部质量情况,也可检测钢轨全断面和全长内部质量情况。它能发现和定位存在于钢轨内部的各种缺陷,如麻点、夹杂、气孔等。超声波探伤采用脉冲回声技术,采用的脉冲频率4~7MHz,探头与钢轨之间的耦合剂采用水或油。为确保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每次检测前都要用标准人工试样校对仪器灵敏度。现在使用的在线超声波探伤装置,检测速度可达0.7~1.5m/s,其准确率至少可达到95%以上。

磁粉探伤法:利用磁力或磁场与铁磁体的相互作用进行探伤。有缺陷时,一部分磁力线外露形成漏磁场,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给出缺陷的存在。只适于铁磁材料中非铁磁性缺陷的检测。由于趋肤效应,磁探法只能探测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缺陷显示直观可见。

射线探伤法:利用射线的穿透性、衰减性和胶片的光化学作用进行探伤。射线探伤适用于各种不同材质的探伤,但主要用于铸件和焊缝检测。射线探伤主要用于内部缺陷的探测,探伤结果显示直观,但需要严格防护,一般不能连续作业。

涡流探伤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线圈在工件表面感应出涡流,有缺陷时,涡流的幅度、相位和分布等都要发生变化,相应地涡流辐射的电磁场也要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被接收线圈接收即可给出缺陷。涡流检测直接检测的实际上是工件表面阻抗的变化,或者说是通过测量阻抗的变化进行检测的。阻抗的变化,引起涡流的变化,进而引起涡流电磁场的变化。涡流检测的主要应用及特点:只适用于导体材料中非导体缺陷的检测;只能探测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可用于探伤及材料分选;但是不够直观,易受工件表面状况和形状影响。

渗透探伤法:主要利用毛细现象。渗透探伤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费用低廉,缺陷显示直观,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能发现宽度1微米以下的缺陷。这种方法由于检验对象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因而广泛应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锻件、铸件、焊接件、机加工件以及陶瓷、玻璃、塑料等表面缺陷的检查。它能检查出裂纹、冷隔、夹杂、疏松、折叠、气孔等缺陷;但对于结构疏松的粉末冶金零件及其他多孔性材料不适用。

无损检测技术的共同点:伤与非伤一定存在差异;找出伤与非伤之间的差异;用物理方法取出差异信号;把差异信号显示出来,但是要排除干扰。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轨断面检测的方法会越来越多,各个铁路局用的检测方法各不一样,制定统一检测标准是迫在眉睫,这对制定线路维修计划,保障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首诗的历史断面 篇6

答:简单说那是恋爱期间的一首诗歌。你能喜欢,我很高兴。那时候写诗只是性情所至,并无其它更多更大的缘由。

问: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可以想象,在当年,这首诗歌应该是很震撼人的,我在钟鸣的那本《旁观者》中第一次读到后,我就被“电”着了!请问,这首诗是哪年写的?最初发表在哪里?

答:客观结果我没有预料到,确实在当时反响比较大。1980写的,在川大历史系大教室上大课写的,一气呵成。没有正式发表过,因为我一般不对外投稿。

问:那是如何流传出去的呢?第一个读者是谁啊?

答:该诗最早是收录在钟鸣1982年主编的、汇集了当时四川主要诗人诗作的《次生林》现代诗歌油印集中。第一个读者是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该诗在当时川大反响很大,但很少人知道作者是谁。

问:嫂子当年一定很有才气、很漂亮吧?

答:门当户对。

问:才子配佳人,是吗?游兄年轻时一定很受女孩子喜欢吧?

答:当时有才气又很漂亮的很多,也是当时诗圈的风景,可惜我都对这些无缘,这也算一个遗憾吧!相反,我们那个年代都有恋爱饥渴症。从一而终,很传统。

问:钟鸣在他的著作《旁观者》中给予您极高的、恰如其分的评价:“80年代初,南方最卓越的抒情诗人是游小苏。这个高傲得被遗忘的人(这点和食指相似),他的气质是抒情的。他自印的第一本诗集叫《黑雪》。在许多地方,我听到大学生背诵他的诗篇。这群人中(欧阳江河、翟永明等),游小苏鹤立鸡群。个头高挑,忧郁,含蓄,笑容令人难忘”。请问,您的那本《黑雪》是哪年编印的啊?

答:1980年编印。

问:哪個月?《金钟》选在这里了吗?

答:我和郭健、陈瑾珂等几个同学一起合编的,纯手工打印制作,粗糙,错别字甚多。好像在冬季。《金钟》没有选在这本《黑雪》里,只是刊登在《次生林》上了。

问:是《次生林》第一期吗?

答:《次生林》只有一期。

问:《金钟》写作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大三上学期。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

答:老实说,我从不认为我能写诗,只是当时看了《今天》,突然勃发胡诌了几句诗句给同学看,居然得到了首肯,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问:欧阳江河曾经在《灿烂》一书中谈到您:“游小苏写了一本诗集,叫做《友谊》。这本诗集在成都当时大学生里面特别风靡,写的特别好。就是这个,从当时来讲,我的诗肯定没他写得好。当时大学生游小苏是诗歌王子。”能否谈谈您当年和欧阳江河的交往故事?在一起写诗、读诗的故事?

答:我想《友谊》应该是《黑雪》。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是在他与骆耕野、贺星寒等星星诗社的几个大腕在西城区文化馆开的一个星星诗社会。我是与我同学郭健、陈瑾珂同去的。我等人是特邀参会的,会后即加入了该诗社。欧阳江河当时是个军人,个子不高,言语不多,初见面时给人印象不深。后来,他与我们交道多了,我才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才情、有生命活力,是一个真正写大诗的诗人。他极富有艺术煽动性,时时刻刻激情四溢。而后我们私下公认为他应是四川诗人之首。

问:您还保留有《黑雪》这本油印诗集吗?

答:《黑雪》我没有了,当时印刷很少。但据说传得很广,这不能不说是当时一个历史现象,不可克隆。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认同,但不仅仅是大学生,是全民。诗歌的地位神圣至高无上。

问:女诗人翟永明曾经在《灿烂》一书中也提起过你们青年时代的故事。能否请您谈谈您当年和翟永明交往的故事?

答:翟永明第一次见面时,第一印象是腼腆,不善言词,也没有感受她有多大的诗才,但她的美丽,明澈透亮的眼睛给人印象深刻。后来,与之接触多了才发觉她在诗歌上是个日日新的天才。她的诗歌与她人一样大气,字句间无不显出女人的优雅与一丝忧伤。诗歌的语境和意境极富艺术感染力,完全是天然之作。她就应该为诗歌而生。

问:游兄,大学期间,您共计油印过几本诗集啊?除了《黑雪》之外。

答:四本诗集,1984年前,1985年后我便消失了。

问:能具体说说名字吗?以及每本诗集油印的具体时间。

答:《街灯》《汇府》《散文诗汇编》。

问:这些诗集都是油印的吧?还有图片吗?

答:都是油印的,没有图片。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您参与创办过诗歌报纸吗?

答:没有参加过诗歌社团,只参加过以骆耕野为首的四

川星星诗社。其他诗歌刊物和诗歌报纸都没有参加过创办。因为我的社交能力很差。

问:参加星星诗社是哪年啊?

答:1980年参加星星诗社,《黑雪》之后。

问:在您印象中,您认为当年影响比较大、成就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诗人有哪些?哪些诗人的诗歌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答: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大学生,我认为也不能简单的定位。影响大的主要是《今天》的诗人,如芒克、顾城、江河、北岛、杨炼等。

问:您在《星星诗刊》发表过作品吗?

答:没有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过作品,当时我们非主流不接受。

问:您上大学的时候,四川大学没有诗社吗?

答:四川大学有锦江文学社,当时锦江文学社诗歌很弱。《黑雪》油印后,龚巧明、潇潇几个主编来我寝室准备在下期《锦江》发表我一组诗。但不幸因为政治原因突然夭折了。

问:那您在大学期间没有在公开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吗?

答:基本没有。

问:除了《金钟》之外,大学期间您大约写了多少诗歌?现在还有留存吗?

答:没有统计,也没有留存,都是随性而作。

问:目前,诗坛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继朦胧诗运动之后、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前的一场重要的诗歌运动,您认为呢?

答:我认为,怎样归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个历史现象就足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样评说,无伤大雅。

问: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是诗歌大串联,您去过哪些高校吗?和哪些高校的大学生诗人来往比较密切,甚至成为好兄弟?

答:来川大的不少,我们也是在川师、西师、重大走走。成为好朋友好兄弟的没有,但是当时因为诗歌大家能相识相知足矣。这方面的内容找郭健最为合适,他就是当时的一个人物,极善于沟通和社交。找郭健。

问:游兄,您毕业后到了哪里工作啊?

答:一直在交通系统,修路架桥,跟文学毫不搭界。

问:毕业后还写诗吗?

答:不写了,主要是写公文。

问:您的油印诗集,您知道谁的手里还保存吗?

答:我还真不知道。因为当时量都很小,就是50本左右。

问:目前,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这一现象已

经引起诗歌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的说,我正在编著《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史》一书,请问,您对我编著大学生诗歌运动史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吗?

答:《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史》的编著难度应该十分大,你能从事这项研究的确让我感动钦佩。那我就预祝你的大作早日发行,也希望你不要太辛苦。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横断面调查研究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2012年3月1~15日上海市崇明县中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处方5229张,其中诊断为高血压处方1548张。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输入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整理,统计信息包括抗高血压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用量及使用情况等。参照《WHO ATC INDEX WITH DDDS 2009》和《新编药物学》(第16版)确定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部分未收载的药物,则依据药物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剂量或根据临床习惯用量确定[2]。

2结果

2.1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品种分布

本次调查的5229张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1548张(29.60%)。使用品种涉及6大类:CCB、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及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共21个品种,其中CCB(7种)、ACEI(3种)、ARB(5种)、β受体阻断剂(1种)、利尿剂(1种)及固定配比复方制剂(4种)。

2.2 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应用情况

经过计算得出使用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见表1。可以看出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吲达帕胺缓释片。

2.3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1548张处方中,单用1137张(73.45%),二联396张(25.58%),三联15张(0.97%)。ARB+CCB、ARB+利尿剂、CCB+利尿剂、ACEI+CCB、CCB+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居二药联合的前5位,三药联合以ARB+CCB+利尿剂为主。见表2。

3讨论

3.1 DDDs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吲达帕胺缓释片、氯沙坦钾片、替米沙坦片居前5位,说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这5类药物的选择倾向大。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CB的使用最多,有7个品种,其中长效CCB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的使用率最高,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推荐。氨氯地平符合CCB降压带来心脏获益的规律,更平稳、有效地控制晨峰血压,兼具降压和内皮保护功能,不良反应更少发生。荟萃分析显示:氨氯地平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ARB也是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在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ARB品种占50%。ARB能在受体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ACEI相比,具有作用专一的特点[3]。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有高度选择性,且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ACEI作用,从而避免干咳等ACEI无法克服的不良反应。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用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1]。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被列为一线基础降压药,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高血压宜用长效利尿剂吲达帕胺,其降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合理,适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使用。

3.2 联合用药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单用为主,占处方数的73.45%,二联处方占25.58%,三联处方较少,占0.97%。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CCB)+ARB、D-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ACEI+噻嗪类利尿剂、D-CCB+噻嗪类利尿剂、D-CCB+β受体阻断剂。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药联合有6组联合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ARB+β受体阻断剂不常规推荐,应慎用。3组与固定配比复方制剂的联合使用不符合指南的要求,应进一步改善、优化。三药联合以CCB+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AR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与ACEI+CCB+β受体阻断剂三联用药方案值得斟酌。合理的药物联合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如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选择不同的联合方案[4]。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本次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和趋势,CCB、ARB、利尿剂及ACEI是首选降压药物,占主导地位。临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须遵循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原则。临床医师应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特点、药动学特性、不良反应、禁忌证等,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用药习惯,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趋向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90.

[2]黄蔚,郭燕萍,陈妙英,等.2006-2010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2,21(3):170.

[3]朱依淳,殷明.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2.

断面调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6年6月16日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天出院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共计1 313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用医院创业电子病历系统和HIS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当日所有使用抗凝血药的住院患者病程记录和用药医嘱,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所住科室、主要诊断、所用抗凝血药物名称、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并跟踪调查用药依据。

1.3 评价依据

以药品法定说明书、国内外相关指南以及专家共识[4,5,6,7]作为评价依据,并参照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1.4 评价标准

根据医嘱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分为3类:(1)完全符合,诊断符合抗凝血药使用指征;(2)可能符合,可能用于抗凝治疗;(3)不符合,诊断与适应证完全无关。

2 结果

2.1 抗凝血药使用情况

1 313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凝血药的患者58例(4.42%)。抗凝血药在我院大多数临床科室被广泛使用,使用科室达13个。临床使用比率不一,以骨科使用率最高,达19.05%;其次是ICU和心内科。见表1。

2.2 抗凝血药品种分布

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抗凝血药按作用机制分3大类,4个品种,其中口服制剂1个,注射制剂3个。使用率最高的是低分子肝素钙,其次是华法林,见表2。

2.3 诊断与适应证相符情况58例使用抗凝血药的用药医嘱中,用药医嘱完全符合说明书关于适应证与临床诊断吻合性的要求57例(98.28%),不符合1例(1.72%)。

2.4 不合理用药情况

58例用药患者中,不合理用药3例(5.17%),其中无指征用药1例,另2例为序贯用药时间不合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超标未减量或停药。

3 讨论

不合理使用抗凝血药医嘱具体分析:(1)心功能不全伴肺部感染患者,病程中出现气促加重,疑有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无依据,实验室检查提示D二聚体正常,医嘱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此医嘱系无指征用药。(2)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脑卒中后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复查INR 4.3,未及时调整华法林用药剂量。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2.0~3.0[7]。华法林应用过量易致出血(牙龈、胃肠、口腔黏膜、鼻腔、皮下、阴道出血),当INR>3.0~4.5(无出血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5%~20%)或停服1次,1~2d后复查INR。当INR恢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8]。(3)患者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该药治疗1周后加用华法林口服,华法林口服2d后即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如果需要快速抗凝,例如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急性期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d以上,即在给予肝素的第1天或第2天即给予华法林,并调整剂量,当INR达到目标范围并持续2d以上时,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8]。

由本文结果可知,我院抗凝血药使用基本合理,但还有个别用药欠妥。针对这些不合理之处,医院应尽可能制订相应的制度,采取多部门联动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医师应熟悉掌握抗凝血药的适应证及使用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的患者,应个体化给药,特别是华法林这一药物,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INR,并根据其数值调整华法林用量[9,10]。同时作为临床药师,应积极完善相关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为临床科室提供更详尽的药学服务,使临床用药进一步趋向规范化和合理化。

本次横断面调查纳入样本量较少,内容相对简单,还需进一步开展更深入、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来阐明抗凝血药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6年6月16日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是否合理的情况。结果 1 313例患者中使用抗凝血药58例(4.42%),品种涉及3大类,2个剂型,4个规格。抗凝血药使用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ICU和心内科;不合理使用抗凝血药3例(5.17%),其中无指征使用1例,另2例为序贯用药时间不合理和国际标准化比值超标未减量或停药。结论 该院抗凝血药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临床用药趋向规范和合理。

关键词:横断面调查,抗凝血药,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钟传书.本院2008~2011年抗凝血药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121-123.

[2]Ahmad Y,Lip GY.Dabigatran etexilat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sm in atrial fibrillation:NICE guidance[J].Heart,2012,98(19):1404-1406.

[3]刘锐锋,梁婷.2008~201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应用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0):560-562.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3):611-614.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3):197-211.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12):1013-1017.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58-273.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76-82.

[9]任秀华,钟昌平,刘东.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应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2):748-751.

断面调查 篇9

关键词:城区老年人,健康,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调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健康及护理等多种服务的需求, 机构养老受制于多种因素, 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居家养老是指按照我国传统生活习惯, 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 有家庭成员照顾, 衣食住行等开支自理。机构养老是指由政府或民间组织出资兴办的“老年公寓”等公益或赢利性社会养老机构, 将老人进行集中供养和管理的养老方式, 分为公立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不健全会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吉安市城区老年人健康与心理状况的分布特征, 并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情况进行对比, 从流行病学角度探索当前城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与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为政府及社会力量做好高效益的养老服务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常住于江西省吉安市各县 (市、区) 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 无明显智力障碍、失忆和老年痴呆等数据采集影响因素的65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及内容

根据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健康与养老现状, 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时间:2013年1月15日—2月7日。主要调查内容为: (1) 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原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养老方式、养老地域等。 (2) 生理情况:睡眠、饮食、听力、视力、自理能力和现患慢性疾病等。 (3) 心理情况:孤独感、宗教信仰、居住满意度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50份, 收回有效问卷628份, 有效回收率为96.6%。在628例调查对象中, 市区问巻204份 (32.5%) , 城镇社区424份 (67.5%) ;被调查者年龄最小60岁, 最大93岁, 平均年龄 (75.4±8.8) 岁;男性256例, 占40.8%, 女性372例, 占59.2%。

2.2 老年人健康情况

2.2.1 老年人群生理状况

628例老年人群中平均患慢性疾病1.24种, 79.6%患有1种或1种以上的慢性病, 其中11.5%同时患有3种。患病人群中患病情况依次为:高血压占52.0%, 关节炎占24.8%, 脑血管病占24%, 冠心病占18.4%, 骨质疏松占17.6%, 糖尿病占12.8%, 胃肠疾病占6.4%。

2.2.2 健康状况

调查对象患慢性病情况, 居家养老高于养老机构。平均患慢性病数, 养老机构 (1.16±0.878) 种, 居家养老 (1.49±0.94) 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61, P<0.01) 。睡眠和饮食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养老机构好于居家养老, 见表1。老年人群在睡眠、饮食、听力、视力和自理能力方面自我感觉为差的比例分别为10.8%, 10.2%, 14.0%, 23.6%和17.8%, 见表2。

2.2.2. 1 睡眠情况

不同性别、婚姻、养老方式老人的睡眠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 。睡眠差的比例男性高于女性, 丧偶高于配偶健在者, 民营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公立养老机构。见表3。

2.2.2. 2 饮食情况

不同婚姻、养老方式的饮食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 , 饮食状况差的比例丧偶高于配偶健在者, 居家养老>公立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 男女性别间饮食状况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4。

2.3 心理需求

调查的老年人群中, 有252人 (40.1%) 感觉到孤独, 只有28人 (4.5%) 感觉不幸福, 12人 (1.9%) 对居住环境不满意, 见表5。

3 讨论

从本文调查结果来看, 调查对象的患病人群中, 93.4%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 , 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 这也是导致我国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疾病;同时, 老年人的关节炎、骨质疏松和糖尿病也不容忽视。老年人群罹患慢性疾病在不同年龄间存在差异, 不同的养老方式也有可能导致患病的概率不同, 文化程度也对慢性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文化程度越低, 患病比例越高。婚姻、养老区域和性别对慢性病未表现出影响, 性别的影响与以往类似的研究相一致, 但婚姻状况的影响却与其结果相左[2]。

调查人群在睡眠、饮食、听力、视力和自理能力方面, 普遍自我感觉良好。在老年人自理能力方面, 男性要优于女性, 居家养老人群优于机构养老。配偶健在与否却对自理能力没有影响, 高龄女性更依赖于子女和养老机构[3]。

调查人群对居住环境感觉一般及满意的高达98.1%, 对幸福感认为一般及幸福的达95.6%, 感觉不幸福或不满意的人数较少 (低于5%) 。这与公立机构和居家养老过程中有人照顾、有人问候、有人谈心、有人同住、家庭和睦、医疗满意、参加医保、政府问候、定期体检和宗教信仰等得到适当的满足有关[4], 但民营机构老年人幸福感偏低, 值得引起注意。老年人群孤独感表现得较为明显 (40.1%) , 而且女性高于男性, 民营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高于公立机构和居家养老。居住环境满意度、有人照顾、有人谈心、有人同住、家庭和睦度、医疗满意度、定期体检等因素可以减少老年人群孤独感;婚姻状况在本文中未发现对孤独感有影响,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5]。

本文仅对吉安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与养老状况的分布特征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未对养老的其他方面开展研究。从文献资料来看, 国内外对医疗和养老一体化的服务已经开始了探索, 如何将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并根据本地情况有效地实施, 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鸿珠, 余辉, 叶佩丽, 等.北仑地区敬老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与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21 (2) :138-140.

[2]孔令娜.重庆市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 2011.

[3]付爱仙.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及护理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 (10) :79-81.

[4]孙梦霞, 李国平, 李建湖, 等.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6) :3140-3143.

断面调查 篇10

关键词:横断面调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用药,药物利用指数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作用, 而且对糖脂代谢、蛋白质代谢、水盐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1]。为了解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 作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9日0~24时所有门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1237例, 其中住院患者包括当天出院患者, 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

1.2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2015年11月9日0~24时门急诊药品处方1152张和住院用药医嘱85份。本次调查范围仅限给药途径为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局部注射和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

1.3计算指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用使用率和DUI表示[2,3]。使用率 (%)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例数/调查例数×100%, DUI=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日用量/DDD/实际使用例数。DUI≤1.0说明用法用量合理, DUI>1.0说明药品日剂量大于DDD, 有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现象。

2结果

2.1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科室分布共调查急诊患者98例, 门诊患者1054例, 住院患者85例,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为12.24%、8.16%、15.29%, 其中使用率前五位的科室是皮肤科门诊 (43.24%) 、儿科病区 (22.52%) 、耳鼻喉科门诊 (13.51%) 、外科病区 (9.01%) 、急诊科 (4.50%) 。

2.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DUI本次横断面调查发现, 本院共使用7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按使用率排序依次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6.76%)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45.05%) 、醋酸泼尼松片 (40.54%) 、醋酸地塞米松片 (36.04%)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30.63%) 、甲泼尼龙片 (26.13%)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 (18.02%) 。这7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DUI均<1.0。

2.3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疾病种类本院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疾病种类方面, 呼吸系统疾病使用占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人数的45.95%;其次为皮肤感染类疾病占18.92%;耳/鼻/喉疾病占11.71%;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占9.91%;创伤/术后并发症占4.50%;肌肉骨骼疾病占3.60%;其他占5.41%。

2.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分布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为主, 分别占35.14%和20.72%, 其次是雾化吸入, 占18.92%, 肌内注射占12.61%, 静脉注射占10.81%, 局部注射占1.80%。

3讨论

1237例横断面调查对象中有111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使用率为8.97%;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科室分布较广, 使用率排名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皮肤科门诊、儿科病区、耳鼻喉科门诊。被调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 使用率高达56.76%。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口服和雾化吸入为主, 分别占35.15%、20.72%和18.92%, 较注射剂使用频率高, 其安全性值得关注。DUI会受非成年人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干扰, 使DUI偏小, 影响程度有待探讨[4]。

综上所述, 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结构基本合理, 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医院应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落实处方专项点评, 对不合理用药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规范使用及加强管理, 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609-617.

[2]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8 (2) :38-4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15-16.

[4]刘佩坚, 陈幸谊, 肖志斌, 等.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应用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 (1) :35-37.

断面调查 篇11

关键词:断面测量线路设计

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线路勘测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全面考虑线路路径与国家、部门其他建设项目相互地理位置之间的合理关系,同时还要研究比较线路所经地带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距离最短、施工方便、远行安全、便于维护的路径。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选取一条合适的输电线路路径是相当困难的。

在选定路径中,测出各地形变化点的高度和距离,以显示该线路上的地形起伏形状,这种测量叫断面测量。它可分为纵断面测量及横断面测量两种。测纵断面的目的是为了绘制纵断面图,用以排定杆塔位置,考虑导线驰度对地、对跨越物的垂直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测横断面的目的是为了考虑线路两侧边线对地距离和杆塔基础施工基面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一般规定边线地面高于中线地面0.5米时,或线路在大于1:5的斜坡上通过时,除测出中线断面外,还要测出边线断面和横断面。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特殊地形的断面测量是非常关键的,断面点的缺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2008年,在我局三屯至景忠山35KV线路设计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该线路全长8.467公里,导线采用LGJ-240/30,为避开大秦铁路与铁选企业密集区,线路必须跨越孤立的高山一座(海拔358米)。为尽量减小垂直档距,采用7813—35.7与7813—11.7配合使用,经验算,13#塔在各种工况下的垂直档距如下:

最大覆冰:893.72米

最高气温:827.24米

最低气温:985.80米

最大风速:889.82米

因此,国标塔库中7813—11.7满足使用条件被选用直至订货组装,当导线架设完毕,发现北侧边导线对山坡净距离仅有3.9米,不能满足线路安全运行需要,最后只得进行了消坡处理。

经济损失固不可免,经验教训似可总结如下:①测量设计者对特殊塔型认知不足:7813—11.7横担宽为14米,特殊地形使用时应着重考虑边导线风偏问题。②7813—11.7一般使用在落差较大的山顶,且往往伴随着基础降基,而本例中13#塔依地形必须降基3米,此时横断面点的采集很可能被忽略。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与基础降基,13#塔采用7813—14.7是合理的。③线路经过山坡或线路中心一侧有突出物时,一定要结合导线的风偏影响考虑路径方向,选择在山脊较宽的地方通过。

断面调查 篇12

关键词:高速铁路,黄土隧道,上半断面,贯通

1 工程基本情况

隧道设计为双线, 线间距5 m, 设计时速350 km/h, 采用暗挖CRD法施工, 开挖断面面积为164 m2, 衬砌完成后最小使用面积为100 m2, 全隧地处湿陷性黄土地段, 围岩自稳性差, 遇水在自重作用下下陷, 全隧最大埋深为50 m, 最浅埋深为2 m。进口段30 m、出口段30 m设置ϕ89大管棚。进出口均采用1∶1.25斜切式洞门。

2 施工总体方案

1) 隧道由进口单口掘进, 接近出口段时由出口段施工上半断面进行贯通, 贯通段设置为30 m。进口掘进至贯通段后, 停止施工进口并对掌子面进行锚网喷封闭。然后从出口进行贯通前准备, 首先开挖出口1号和3号洞室, 支护采用锚网喷和型钢钢架支撑紧跟, 将1号和3号洞室形成小封闭环, 下半断面用锚网喷封闭加强原始状态进行加强, 上半断面实现贯通后, 下半断面再由进口施工至出口从而实现全隧贯通。

采用上半断面贯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a.小洞室断面小贯通时安全性高。b.上部洞室封闭成环, 使大管棚有效稳定, 稳固支撑上部土体, 稳定上方土体下塌的趋势。c.出口原状地貌作为核心土尽量不要扰动, 以起到阻止仰坡土体向前滑动的作用。d.贯通点选择在大管棚下方, 同时在施工到贯通点前施工一环小管棚, 利用大管棚和小管棚的支撑作用, 保证上方土体的稳定性, 确保贯通顺利实施。e.贯通时将沉降和收敛预留量比正常情况下加大20 cm, 确保衬砌厚度。f.成立应急小组, 确保现场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2) 具体措施:从出口去掉拱部以上核心土开挖1号和3号洞室, 1号和3号洞室掘进10 m, 用6 m长纤维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将横撑按照设计弧线形施工并满喷混凝土形成临时仰拱, 同时中隔壁满喷混凝土, 这样出口上部形成两个封闭的小洞室, 既保证了大管棚的稳定, 同时出口下部核心土仍然可以起到阻挡边坡滑动的作用, 3号洞室中部采用方木在核心土处对初期支撑型钢钢架进行支撑, 2号和4号洞室暂不施工不扰动下部核心土。进口从进入贯通段前40 m处开始仰拱每环施作长度为5.2 m, 二衬施作长度为10.4 m。施工进入贯通段时各洞室步距必须满足以下要求:3号洞室距1号洞室不得大于3.0 m, 2号洞室距1号洞室不得大于6 m, 4号洞室距3号洞室不得大于6 m, 仰拱距1号洞室不得大于13.2 m, 二衬距掌子面不得大于23.6 m。进口方向在仰拱及二衬跟进满足要求时, 1号洞室施工进入贯通段15 m时其他各洞室封闭掌子面停止施工开始单独掘进1号洞室贯通点, 随后贯通3号洞室, 其余各洞室依次掘进和贯通。

3 施工具体步骤

3.1 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工作是为贯通收集围岩量测资料及调整步距。对地表进行仔细勘察, 对陷穴、坟墓进行处理, 在地表设置观测桩, 负责沉降、偏移的量测。

1) 从现在开始对洞内和地表进行相关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必须进行以下必测项目:洞内外观测、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观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地表偏移量测。具体按图1进行布点。

洞内收敛及沉降按照每5 m布设一断面, 每个断面布12个观测点, 具体位置见图2, 拱顶沉降在1号洞室及3号洞室各布置一处, 隧底中线布一处, 在左、右拱墙及临时中隔壁各设三处收敛观测点, 观测频率为2次/d。

地表观测点沿隧道中线纵向每10 m一断面, 每个断面9处观测点 (垂直于线路方向每5 m一处) , 观测频率1次/d。所测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并上报。

从进口方向施工距离贯通段40 m时开始加大预留沉降量20 cm, 仰拱改为5.2 m一环。

2) 调整步距:施工中应坚持“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各步距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进口方向从进入贯通段前40 m处开始仰拱按照5.2 m一环施工, 开挖按照每次0.6 m, 仰拱按照1.2 m一开挖、一支护的原则施工。1号洞室施工进入贯通段处时3号洞室距1号洞室不得大于3.0 m, 2号洞室距1号洞室不得大于6 m, 4号洞室距3号洞室不得大于6 m, 4号洞室到仰拱距离为4.7 m, 仰拱距1号洞室距离13.2 m, 二衬距掌子面不得大于23.6 m。钢架间距按设计0.6 m施工。

出口方向1号~3号洞室距离为2.4 m, 从掌子面到明暗交界10 m, 1号洞掌子面施工至贯通面。

3.2 贯通阶段施工步骤

1) 进口从进入贯通段前40 m处开始横撑纵向喷射1.5 m宽, 20 cm厚的网喷混凝土, 横向每隔10.4 m满喷2榀横撑, 临时中隔壁钢架间喷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8 cm。永久支护各增加两根4 m锁脚锚杆, 每3.0 m施作一环超前小导管, 单根长度5 m, 环向间距0.3 m, 进入大管棚段可在大管棚间隔中间施工。进入贯通段时型钢钢架间距改为0.6 m, 各洞室必须同步掘进保证步距。1号洞室掘进至贯通段时将步距调整到要求步距关系, 仰拱距1号洞室不大于13.2 m, 拱墙衬砌距1号洞室不大于23.6 m, 开始按照步距关系各洞室采用人工开挖同步掘进, 保持步距。必须按已下发的技术交底进行焊接, 临时钢架与永久钢架连接处按照要求采用栓焊连接, 同榀钢架全断面的垂直度及与中线的垂直度满足验标要求。临时钢架不得采用变形严重的倒用钢架, 临时中隔壁的线形必须顺直且钢架腹板间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8 cm。永久钢架下垫槽钢的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用木楔楔实。

2) 从进入贯通段开始横撑全部满喷混凝土, 1号洞室施工进入贯通段15 m时各洞室停止开挖并封闭掌子面。将仰拱和拱墙跟进贯通段里程, 从贯通段里程前10 m处开始施工拱墙防水材料和钢筋不再使用钢筋台车, 采用在衬砌台车端部焊接3个3 m长的平台作为施工拱墙钢筋和防水材料的平台。

3) 出口方向挖除拱部以上核心土, 开挖1号和3号洞室, 1号和3号洞室间距3榀, 1号封闭掌子面后3号掌子面与1号施工至相同里程, 横撑按照设计做成弧线形, 对中隔壁和横撑满喷混凝土, 3号洞室钢架采用方木斜撑支撑于核心土。用6 m长纤维锚杆并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 进入贯通段15 m处预留小导管工作室, 施工一环9 m长小管棚, 所有小导管进行注浆。开始进口1号洞室单独掘进, 采用人工开挖, 直至1号洞室贯通。过程中严把永久及临时中隔壁焊接及喷混凝土厚度关, 横撑跟进并满喷。

5) 1号洞室贯通后, 贯通后核心土不得一次取掉, 取一段核心土安一榀横撑、喷一榀横撑直至横撑全部安完。1号洞室永久及临时支护全部施工完毕后, 3号洞室开始掘进, 与出口上部贯通。

6) 1号和3号洞室贯通后, 2号洞室、4号洞室开始掘进, 每完成6 m后及时施作5.2 m的仰拱, 每两环仰拱完成后施作一环衬砌。仰拱最多开挖不得超过3榀, 实行挖3榀、立3榀、喷3榀 (每榀0.6 m) 的原则, 必须使用喷射混凝土, 各洞室按要求步距同时掘进, 全断面贯通仰拱施工完成后再施工洞口衬砌。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Z].2005:38-56, 126-128.

[2]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S].

[3]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1.

[4]朱永全.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8.

[5]隋修志.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1.

上一篇:番茄育苗技术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