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

2024-08-16

葡萄炭疽病(共9篇)

葡萄炭疽病 篇1

葡萄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果实营养丰富、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 因此近几年发展迅速, 成为高效农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但我国大部分的葡萄产地都处在东亚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 使得各种病害发生较多, 危害严重。葡萄病害已成为制约葡萄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 因此, 加强葡萄病害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主要介绍几种葡萄常见病害———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1葡萄白腐病

1.1危害症状

葡萄白腐病又称烂穗病、水烂病, 是葡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葡萄果实、早穗、枝蔓以及叶片, 其中穗轴是最易染病的部位。果穗发病时, 先从距离地面较近的果穗梗或小果开始, 发病部位出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 以后病斑逐渐向穗下及果粒蔓延 (图1) 。果粒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 软腐, 然后全部变褐腐烂, 碰撞时, 染病果粒易脱落 (图2) 。白腐病一般危害未木质化的枝条, 所以当年的新枝蔓易受害。枝蔓的节、剪口、伤口、接近地面的部分是受害点。枝蔓受害形成溃疡型病斑。开始, 病斑为长型、凹陷、褐色、坏死斑, 之后病斑干枯、撕裂、皮层与木质部分离, 纵列成麻丝状 (图3) 。叶片大多在叶尖或叶缘先发病, 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 上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褐色轮纹 (图4) 。无论病果、病蔓都有一种特殊的霉烂味, 这是葡萄白腐病最大的特点之一。

1.2发病特点

葡萄白腐病的病原菌为白腐盾壳霉菌, 属于真菌。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6—8月份一般高温多雨, 适宜病害的发生。6月中下旬为发病初期, 随着温、湿度的提高及果穗外渗物的逐渐增加, 着色期后感病程度也随着增加。病菌主要通过伤口、皮孔、水孔侵入, 机械、暴风雨、冰雹造成的伤口为病菌的侵入创造条件。品种间的差异、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 易发病。

1.3防治方法

1.3.1农业防治合理增施有机肥,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提高结果部位, 保持距地面50 cm以内不留果穗;合理调节载量;及时摘心、打副梢、绑蔓, 枝蔓在架面上要分布均匀, 使新梢之间的距离超过10 cm, 及时中耕除草。另外还要及时剪除病果穗、病枝蔓和捡干净落在地上的病粒, 集中烧毁或深埋。

1.3.2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之前, 将福美双、硫磺粉、石灰按1∶1∶2的比例混合均匀, 撒在地面上, 每667 m2用量为1~2 kg。另外还可在发病初期用药, 每隔10~15 d喷施1次, 直到采收前10 d停药, 注意喷果穗。药剂有石灰半量式200倍波尔多液、多丰农500倍液、速克灵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2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又名葡萄晚腐病, 在我国各个葡萄产区发生都较普遍。主要危害果实, 叶片、新梢、穗轴和卷须上发生较少, 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 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

2.1危害症状

在果粒发病初期, 幼果表面会出现黑色、圆形、蝇粪状的斑点, 但由于幼果酸度大、果肉坚硬, 限制了病菌的生长, 病斑不扩大, 不形成分生孢子, 发病部位只限于表皮 (图5) 。果粒开始着色时, 果粒变软, 含糖量增高, 酸度下降, 进入发病盛期, 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稍微凹陷、浅褐色的病斑, 病斑表面密生黑色的小点粒。天气潮湿时, 分生孢子盘中可排出绯红色的黏状物, 然后病果逐渐干枯, 最后变成僵果。病果粒大多不脱落, 整穗僵葡萄仍挂在枝蔓上 (图6) 。

叶片与新稍很少见病斑, 主要在叶脉与叶柄上出现长圆形、深褐色的斑点, 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隐约可见绯红色的分生孢子块, 但不如在果粒上表现明显。

2.2发病特点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围小丛壳菌, 属于真菌。病害流行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多雨高湿、温度适宜是炭疽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浅、土壤黏重的果园发病较重。发病也和栽培技术有关, 管理粗放, 清扫果园不彻底, 病残体多的果园发病重;株行距过密, 留枝量过大, 通风透光差, 田间小气候湿度大的果园发病也重。发病还与品种有关, 一般欧亚种感病重, 欧美杂交种比较抗病。

2.3防治方法

2.3.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 清除留在植株上、支架上的枝梢、穗柄、卷须、僵果等, 并将落在地上的枯枝落叶彻底清除,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园内的病菌来源。避免栽植过密, 要及时打副梢、绑蔓, 改善葡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 要搞好排水设施, 使大雨之后能及时将水排出, 降低果园湿度。另外要合理施肥,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果穗套袋是防止葡萄炭疽病的特效措施。套袋时间宜早不宜晚, 以防早期幼果的潜伏感染。

2.3.2药剂防治在春天葡萄幼芽萌动时, 对结果母枝喷施3~5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连喷2~3次。

3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 俗称“鸟眼病”, 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分布。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 发病严重, 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1危害症状

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叶片、叶脉、穗轴、果实、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危害叶片时, 叶片开始出现针头褐色斑点, 周围有黄色晕圈 (图7) 。然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中央灰白色, 稍微凹陷, 边缘暗褐色或紫色, 直径1~4 mm。干燥时, 病斑自中间破裂穿孔, 但病斑周边仍然保持紫褐色的晕圈 (图8) 。叶脉上的病斑呈梭形, 凹陷, 灰色或灰褐色, 由于组织干枯, 常使叶片扭曲, 皱缩。

危害穗轴时, 经常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果梗患病使得果实干枯脱落或僵化。绿果被害, 刚开始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 然后小斑点扩大, 直径可以达到2~5 mm, 中央凹陷, 呈灰白色, 外部仍为深褐色, 而周边的紫褐色如“鸟眼” (图9) 。

新梢 (图10) 、蔓 (图11) 、叶柄 (图12) 或卷须 (图13) 发病时, 刚开始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小斑点, 以后呈灰黑色, 边缘深褐色或紫色, 中间部分凹陷开裂。新梢未木质化以前最易感病, 发病严重时, 病梢生长停滞, 萎缩, 甚至枯死。

3.2发病特点

葡萄黑痘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痂圆菌, 属于真菌。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大气湿度以及植株的幼嫩情况有密切关系, 特别和春季及初夏 (4—6月) 雨水多少的关系最大。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入;同时, 多雨、高湿又造成寄主幼嫩组织的迅速成长, 因此病害发生严重。天旱年份或少雨地区, 发病就显著减轻。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的果园往往发病较重。栽培管理不善, 树势衰弱, 肥料不足或施肥不当等, 都会导致病害发生。特别是对冬季果园卫生工作不重视, 园内遗留大量的病残体, 为病菌越冬和其第2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3防治方法

3.3.1农业防治彻底清园, 消灭菌源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可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 剥掉老皮, 扫净落叶, 并集中烧毁。合理增施钾肥, 以防止植株徒长,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架面要合理, 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3.2药剂防治在开花前后各喷1次1∶0.7∶250的波尔多液, 对控制黑痘病有关键作用。此后, 每隔半月喷1次1∶1∶200的波尔多液, 可有效控制黑痘病的发展。

4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 在葡萄生长季节多雨潮湿、暖和的地区危害较重, 常造成葡萄早期落叶。

4.1危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能危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果柄和幼果。叶片受害, 在叶面上产生边缘不清晰的水渍状淡黄色小斑, 随后小斑逐渐变成淡绿至黄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块 (图14) 。天气潮湿时, 在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也就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图15) 。发病严重时, 病叶枯焦, 早期脱落。

4.2发病特点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生单轴霉菌, 属于真菌。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该病多在秋季发生, 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 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病。果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密度大、修剪差有利于发病;迟施、偏施氮肥刺激秋季枝叶过分茂密而果实延迟成熟发病重。在栽培品种中, 一般美洲系统葡萄较抗病, 欧洲系统的葡萄较易染病。

4.3防治方法

4.3.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清园, 剪除衰弱枝梢, 清扫枯枝落叶, 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耕, 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以杀灭菌源, 减少第2年的初侵染。施足底肥, 追肥应施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复合肥。及时绑蔓、修枝、清除病残叶及杂草, 做好排水工作。

4.3.2药剂防治铜制剂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良好药剂。在发病前, 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可喷布1∶0.7∶ (200~240) 倍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后, 可喷布40%乙磷铝 (疫霉灵) 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 或25%瑞霉霜 (甲霜灵) 750倍液, 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防效显著。喷雾时要周到, 以叶背为主。隔15~20 d喷1次, 根据发病情况连续喷2~4次。

5葡萄白粉病

5.1危害症状

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 以幼嫩组织最敏感。果实受害, 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的粉状霉, 擦去白粉, 表皮呈现褐色花纹, 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 (图16) 。叶片受害, 在叶片的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 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 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 (图17) 。新枝蔓受害, 刚开始呈现灰白色的小斑, 然后小斑扩展蔓延使整个枝蔓都发病, 病蔓由灰白色变成灰色, 最后黑色。

5.2发病特点

葡萄白粉病的病原菌为葡萄钩丝壳菌, 属于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受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 第2年春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 穿透表皮进行初次侵染, 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 9—10月份停止发病。

5.3防治方法

5.3.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 加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及时摘心, 疏剪过密枝叶和绑蔓, 保持通风透光良好, 可减轻病害发生。注意果园卫生, 清除病残体,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菌源。幼果要及时套袋。

5.3.2药剂防治在发芽前可喷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进入发病期, 每10 d左右可喷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粉锈宁对白粉病有特效, 进入发病期可喷25%可湿性粉剂或20%乳剂4 000倍液, 隔30~40 d再喷1次。用药时间要避开高温。

摘要:介绍了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特点, 提出防治这些病害应以预防为主, 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 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 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为减轻病害危害, 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识别,防治

葡萄炭疽病 篇2

(1)清除菌源。做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叶和枯死植株,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或病斑,消灭发病中心.并立即喷施杀菌剂进行保护。

(2)栽培防病。选用透性好、保水性强的栽培基质;注重栽培环境通风除湿.保持适宜栽种密度,提倡滴灌,避免喷灌或浇当头水。氮、磷、钾合理搭配,科学施肥;注意防治虫害,预防日灼和冻害。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喷25%咪鲜胺乳油或45%咪鲜胺乳剂1000~1500倍液、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溴菌睛乳油300~500倍液。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连喷3~4次。

扁豆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篇3

一、病症病状

苗期染病:子叶上可见病斑,子叶边缘出现浅褐色至红褐色的凹陷斑。田间温度高时,病斑长出粉红色黏稠物。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沿叶脉扩大成赤褐色至黑色不规则形小条斑。叶柄和茎蔓染病:出现凹陷状褐色至红褐色病斑。每年夏天8月初出现闷热潮湿的天气时,扁豆茎蔓的节间出现病斑。豆荚染病:初生为褐色小点,扩大后为黑褐色至黑色近圆形至长圆形凹陷状边缘明显的病班。种子染病:病斑呈黄褐色至暗褐色。

二、发病温度及发病时期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6~35℃;最适宜发病的日平均温度为21~30℃,相对湿度为100%。发病盛期为5月中旬至9月上旬。苗期及结荚至采收期最易感病。

三、综合防治技术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防治2~4次。重病田块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可以增加喷药的次数。喷药时间一般以在上午7点至11点进行为好。

1.农业防治:①留种与种子消毒。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扁豆种子。干种子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3‰~4‰。包衣后晒干播种。②茬口轮作。实行与非豆科蔬菜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菌源。③加强田间管理。开好排水沟系,防止土壤过湿和雨后及时排水。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浇水。④清洁田园。苗期发现病株,立即拔出,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壤,减少田间残留菌源。

2.苗期病害的防治:可用1∶1∶200波爾多液(0.5公斤生石灰、0.5公斤硫酸铜,加水100公斤配制而成)防治,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浇根防治。

3.果荚形成与采收期的防治:扁豆果荚形成与采收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从6月中旬开花经过15~20天结荚,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底采收结束;第二个高峰期从9月初开花经过15~20天结荚,9月中旬开始采收,国庆节之前采收结束。这两个高峰期正好与扁豆炭疽病的发病盛期相重合。此期防治措施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常规防治与绿色防治交替进行。

常规防治:根据结荚形成与2个采收高峰期7~9月,分别在每一个高峰期来到之前,分2次防治。每667平方米(1亩)可用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克(900倍液)或用80%大生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克(800倍液)进行喷洒。

绿色防治:每667平方米可用50%咪鲜胺(施保功)可湿性粉剂70克(1200倍液)或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60克(1000倍液)喷洒。

炭疽病的防治 篇4

1 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地势低、潮湿或被水淹过的地区比较容易发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但在夏秋炎热天气容易发病和流行。

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中草食动物最易感, 包括牛、羊、驴、马、骆驼、鹿、象等, 猪敏感性较低, 犬、猫最低, 家禽一般不感染。

被病原污染饲料、水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以经损伤的粘膜、皮肤传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要一定条件, 而且少见。

2 临床症状

炭疽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1 急性症状

没有局部病理变化, 从发病到死亡, 有时仅10~20min。有类似大脑中毒、日射病症状。机体有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黏膜发绀、口和鼻孔等天然孔有红或暗紫红色血液流出、血液不凝固、抽筋和惊厥等危重体征, 病程从10min到几小时不等。

2.2 慢性症状

病程稍长, 常在体表各部位发生炭疽痈 (在颈下、胸前、肩胛、腹下、乳房等处发生暗红色或黑红色圆行隆起) , 疼痛发热, 最后中央部位坏死, 形成痂或溃疡。其症状与急性相似。

3 病理变化

炭疽病死亡的动物, 一般不准予解剖 (包括疑似炭疽病尸体) 。如确因需要, 应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包括解剖场地、人员安全等) 。

本病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而致腹部异常膨胀, 肛门突出, 尸僵不全, 天然孔流出似煤焦油样的暗红色血液且不易凝固, 可视粘膜发绀, 有出血点。

皮下和肌肉组织间呈黄色或红色胶样浸润, 并存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胸膜、肠系膜和肾周围结缔组织也有同样病变。全身淋巴结高度肿胀, 切面多汁并呈红色, 常杂有小出血点。全身浆膜、粘膜下都有出血点。脾脏急性肿胀。

胃肠道的粘膜和粘膜下层肿胀, 呈深红色并有小出血点。淋巴结显著肿大, 继而坏死形成火山口状的溃疡, 上有黑或褐色痂垢。

肝、肾、心变性和松软易碎。肺充血、水肿。脑和脑膜充血, 硬脑膜下有时有血块。胸腔、腹腔及心包中常有淡红渗出液。

4 防治

4.1 预防

预防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及炭疽2号芽孢苗, 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免疫期达一年之久。

4.2 扑灭措施

疾病发生后, 应立即逐级上报, 并要按传染病封锁、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和环境污染处理等方法进行综合性处理, 以防止炭疽病的流行扩散。

4.3 临床治疗

(1) 抗炭疽血清

根据血清厂规定应用。一般一半血清静脉注射、一半血清皮下注射, 注射12h后检查患病动物, 若病情不好转, 可重复注射, 有的病例连续用血清治疗10d才康复。皮肤炭疽用青霉素在其周围皮下注射, 疗效良好。

(2) 广谱抗菌素

首次用大剂量, 以后按常规剂量肌肉注射。有的主张与抗炭疽血清合并治疗, 效果更好。

(3) 磺胺类药物

首次用大剂量, 以后用常规剂量。

猪炭疽病的防控措施 篇5

1 病原体

猪炭疽病的病原为炭疽杆菌, 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 不运动, 炭疽杆菌常单个存在或几个菌体连成短链, 呈竹节状。 隶属于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

炭疽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形成芽孢, 芽孢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存活10 年之久, 煮沸15~25min才能杀死, 临床上常用20% 漂白粉、 0.5% 过氧乙酸、 碘制剂等消毒剂消毒, 可有效杀死环境中的炭疽杆菌。

2 发病特点

猪炭疽病多发生于炎热、 雨水较多的夏季, 与此季节吸血昆虫较多、或大雨过后将埋藏于土壤中的炭疽芽孢冲刷裸露于地表, 其他健康猪或者易感猪接触到炭疽杆菌芽孢而感染[1]。由于近年猪的养猪多为圈养, 因此本病发病率有所降低。

发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皮肤损伤、 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也可感染炭疽杆菌。

3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多呈败血症表现, 发病突然, 很快死亡, 病程较短。 呼吸高度困难, 天然孔出血, 呈煤焦油样, 可视黏膜发绀。 此类型发生较少。

急性型病猪表现发热, 精神沉郁, 呼吸困难, 黏膜发绀, 天然孔出血, 痉挛、 倒地而死, 病程l~2d。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呈慢性经过, 病程稍长, 常在咽喉、 颈部、 胸前等部位出现炭疽痈。 主要由于炭疽杆菌侵入咽部及附近淋巴结以及相邻组织, 大量繁殖, 引发炎症。 病猪出现咽炎,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颈部、 咽喉部明显肿胀, 黏膜发绀, 吞咽和呼吸困难, 颈部活动不灵活。

肠型炭疽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 病猪发生便秘及腹泻, 甚至粪中带血, 重者可死亡, 轻者可恢复健康。

4 剖检变化

由于猪发生炭疽病多为慢性的咽型炭疽, 病死猪尸体腐败迅速, 尸僵不全。

特征性变化发生在咽部, 病猪咽喉及颈部皮下发炎、 水肿, 切开肿胀部位, 切面干燥、 无光泽, 呈黑红色或砖红色, 有灰色或灰黄色坏死灶, 周围组织有红黄色胶冻样液体浸润[2]。扁桃腺肿大、 出血和坏死。

肠型炭疽主要检查小肠, 小肠黏膜充血、 出血, 有局灶性坏死病变, 形成红色圆形隆起, 表面覆有纤维素, 或者形成固膜性灰褐色痂, 腹腔有红色液体, 脾肿大。

由于炭疽杆菌可在环境中形成芽孢, 长期危害环境中的易感猪只, 因此, 对于疑似发生炭疽时禁止剖检, 如果需要解剖检查时, 必须由专业人员、 科学严格的进行检查。

5 诊断

根据本病特殊的慢性咽炭疽表现和剖检变化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可进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采集猪耳静脉血液, 死猪可从末梢血管采血涂片。 必要时可做局部解剖, 采集小块脾脏, 然后将切口用0.2%升汞或5%石炭酸浸透的棉花或者纱布塞好。 涂片后用瑞氏染色液染色后,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发现带有荚膜的单个、 成对、 短链状的粗大杆菌即可确诊。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做菌体分离培养和炭疽环状沉淀实验[3]。

炭疽沉淀实验也叫Ascoli氏反应, 可取病死猪的组织数克, 剪碎或捣烂, 加5~10 倍生理盐水, 者沸10~15min, 离心沉淀, 用毛细吸管取上清液, 沿管壁慢慢加入已装有炭疽沉淀素血清的细玻璃管内, 形成整齐的两层液面, 在两液的接触面出现清晰的白色沉淀环判为阳性, 最好在10min内及时观察比较准确。 炭疽沉淀实验特异性强, 检出率高。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对炭疽多发地区的猪只, 每年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尝试使用无毒炭疽芽孢苗, 猪皮下注射0.5ml。 注后14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为1 年。

由于本病是人畜共患病, 因此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尤其是屠宰场检疫人员。 在屠宰检验过程中, 如发现猪炭疽时, 立即停止生产, 全厂或车间进行严格的消毒, 对与病猪接触的猪只同样进行无害化处理, 胴体已经进行分割的, 按照编号搜查进行无害化处理[4]。

6.2 治疗

发生猪炭疽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 立即向主管部门上报, 查明疫情, 做出诊断, 采取进行隔离、 封锁措施, 划定疫区、疫点, 尽快扑灭疫情。

有治疗价值的猪可使用血清治疗, 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一次量为50 ~100ml, 小猪为30~80ml, 必要时可过12h再注射1 次。 配合抗生素治疗, 如青霉素或者青霉素与磺胺要联合使用, 疗效更好。

对污染的猪舍、 垫草、 粪便等要烧毁。 对污染地面和用具要用0.5%过氧乙酸或2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 病死猪的尸体不得解剖, 应焚烧或在远离水源处深埋。

参考文献

[1]李有业.要高度警惕猪炭疽流行的特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 (5) :22.

[2]张巧霞, 饶兵.浅议猪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2 (6) :48.

[3]朱本志, 李杉, 马建强.猪炭疽检验与处理[J].肉类工业, 2000 (1) :42-43.

茶叶炭疽病的防治试验 篇6

关键词:茶树,炭疽病,防治效果

福建省永泰县现有茶园面积213.3 hm2, 投产面积1900hm2, 茶叶总产量3500t。现有茶园多分布在海拔500m以上的丘陵地带, 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高海拔气候特征, 对茶树的生长极为有利, 但在近年来, 遇上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 茶树炭疽病危害严重, 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抓好茶树炭疽病的防治, 是提高茶产量与茶叶加工品质的关键。2011年, 本人选择农药对茶树炭疽病防治进行田间试验与示范, 药效较显著, 2a来向周边辐射推广面积达466.7hm2。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农药为50%凯润乳油, 属吡唑醚脂类杀菌剂, 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 并取得中国的专利保护。该产品已在国外60多种作物上防治真菌性病害;在国内, 已由农业部门推广应用到黄瓜、香蕉、葡萄、草莓等多种作物上。供试作物为茶叶, 品种为福云六号。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每处理3次重复, 共12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30m2, 小区两端设有2行保护行。每个处理各施用农药4次, 喷药时间为第1次5月20日、第2次5月26日、第3次6月2日、第4次6月11日, 各处理的第1区均使用50%凯润乳油1000倍液喷施、第2区均使用50%凯润乳油1500倍液喷施、第3区均使用50%凯润乳油2000倍液喷施、第4区均使用50%凯润乳油3000倍液喷施、第5区均使用清水喷施 (对照) , 15个小区每667m2施用总液体量均为60kg, 均采用天文TW-1601型手动喷雾器喷施。

1.3 试验地点与时间

试验地点在同安镇占柄村1992年开垦的茶场, 海拔735m, 茶山为丘陵山地, 土质为红壤土, 肥力差。茶园按梯田状开发, 每坪栽种4行, 行距为70cm, 株距为50cm, 种2100株/667m2, 无配套灌溉设施。试验时间为2011年5月15日~2011年6月25日。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连续喷药4次后于6月21日进行调查, 各处理各重复小区定点调查50个芽, 每芽3~4叶, 调查茶树叶片发病率, 对发病等级进行分级统计 (表1) , 对各处理各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表2) 。

由表1和表2各区组的5个处理对比可以看出, 喷施不同浓度的50%凯润乳油对茶树炭疽病均有防治效果, 但喷施50%凯润乳油3000倍液效果明显强于其他配比浓度。

3 小结

高粱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7

一、症状特点

炭疽病可发生于高粱各生育阶段, 苗期能引起幼苗立枯病甚至死苗。该病以为害叶片为主, 也可侵染茎秆、穗梗和籽粒。

在感病品种上, 株龄50天以后叶片上即开始出现病斑, 不同基因型品种上症状有差别。病斑常从叶尖处开始发生, 较小, (2~4) m m× (1~2) m m, 圆形或椭圆形, 中央红褐色, 边缘依不同高粱品种呈现紫红色、桔黄色、黑紫色或褐色, 后期病斑上形成小的黑色分生孢子盘。遇高温、高湿或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病斑数量增加并互相汇合成片, 严重时可使叶片局部枯死。叶鞘上病斑椭圆形至长形, 红色、紫色或黑色, 其上形成黑色分生孢子盘。叶片和叶鞘均发病时, 常造成落叶和减产。病菌还可侵染地上部茎基处, 引起幼苗猝倒病和茎腐病。

二、病原特性

高粱炭疽病的致病菌为禾生刺盘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其有性态为禾生小丛壳菌。分生孢子在10~40℃的温度均能萌发, 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菌丝体发育适温为28℃, 培养中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比连续光照容易产生孢子。

炭疽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 能侵染多种栽培的或野生的禾谷类作物和杂草, 如高粱、玉米、大麦、燕麦、小麦、苏丹草、约翰逊草及许多种杂草。但从一种寄主上获得的分离菌未必能侵染另一种寄主。炭疽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从高粱上分离的炭疽病菌存在不同生理小种。

三、发病规律

高粱炭疽病菌在病株残体、野高粱和杂草上越冬, 也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 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散落在地表的病株残体中的菌丝体可存活18个月之久, 但离开病株残体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仅能存活几天, 埋在土壤中的病菌也不能长久存活。在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遇到潮湿天气, 从分生孢子盘中分泌出粉红色的带有分生孢子的渗出液, 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传播到高粱叶片上, 遇水滴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 直接穿透表皮细胞或经气孔侵入叶部组织。田间苗期即可发病, 至孕穗期病情急剧发展, 叶片上病斑大量出现, 后期侵染穗梗和穗颈。

阴天、高湿或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 尤其在籽粒灌浆期最易感病。在高湿和多雨多露的天气条件下, 病斑上易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在22℃下约经14小时分生孢子即可成熟。在适宜的温度下, 高湿、重露或连续降小雨的气候发病重;而暴风雨可能会冲刷掉病菌的分生孢子, 甚至破坏子实体, 可减轻发病。

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是影响病害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同一品种对叶斑与茎腐的抗性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多数品种对叶斑型表现感病, 仅有非洲血缘的品系表现出部分抗病性。

四、防治要点

1. 选用抗病品种

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是当前控制高粱炭疽病的有效措施, 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种、推广抗病品种。筛选抗病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手段。

2. 农业措施防治

(1) 减少菌源

建立无病留种田, 降低种子带菌率。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出, 集中处理。高粱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并及时深翻灭茬, 促进病残体分解, 抑制病原菌繁殖, 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种群数量, 是减少初侵染菌源的有效措施。

(2) 改进栽培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 平衡施肥, 施足基肥, 适时追肥, 防止后期脱肥, 注意通风排水, 及时中耕除草,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可明显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 防止种植过密, 与矮秆作物间作套种, 增加田间通风透光, 可减轻发病。重病地块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可以有效减轻炭疽病为害。

3. 药剂处理种子

播种前, 若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可有效防治苗期种子带菌传播的炭疽病。也可用强氯精浸种杀菌。

4. 药剂防治

炭疽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篇8

1 病 原

炭疽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在暴露于氧气和适当温度下可形成芽胞。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但芽胞有坚强的抵抗力, 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2~50年, 150 ℃ 60 min才可杀死。本病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但经呼吸道和吸血昆虫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都是促进炭疽多发的因素。

2 症 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1~5 d, 最长可达14 d, 最急性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天然孔出血, 尸僵不良。急性病例表现呼吸极度困难, 体温升高至42 ℃, 表现兴奋不安, 淋巴结肿大, 腹泻带血, 肠系膜及肺脏有病变。

3 预防措施

(1) 在常发地区, 每年对易感动物进行预防注射。另外, 加强检疫和大力宣传本病的危害和防治。

(2) 发生本病时, 应尽快上报疫情, 划定疫点、疫区, 采取隔离封锁等措施, 对病畜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圈舍彻底消毒, 同群畜观察至2周, 必要时作紧急预防注射, 加强疫情监测。

(3) 加强牲畜间疫情监测, 调整监测范围, 扩大到所有牲畜和土样检测。

(4) 加强牲畜棚圈消毒, 向全县农牧民广泛宣传环境卫生对本病预防的重要性, 加强牲畜棚圈消毒。

(5) 将炭疽病预防纳入计划免疫范围, 开展预防注射工作。

炭疽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 篇9

1 发病原因

1.1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病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被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2 抵抗力

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

1.3 诱因

近期, 黔西南州辖区大范围内持续暴雨, 多地发生洪灾, 炭疽疫源地可能被洪水冲刷暴露, 加之州内多县处于温热河谷地带, 目前又是雨季湿热天气, 诱发了炭疽病疫情。

1.4 感染途径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感染。在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仍然存在剖食病死畜禽的习惯。这2起炭疽疫情的发生, 均是多人参与对不明原因死亡的一匹马和一只羊进行剖剐, 接触病死畜而引起的人间皮肤炭疽疫情。

2 疫情处置情况

1) 制定工作方案, 成立领导小组, 组建紧急排查和无害化处理组、消毒组、防疫注射组、疫情封锁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等相关工作组, 整合畜牧兽医力量紧急部署炭疽疫情防控工作。

2) 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规范处置疫情。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在通村路口设立临时检查点, 安排工作人员24 h值班, 严防动物、人员进出。

3) 同步开展动物炭疽病的地毯式排查和紧急免疫注射工作, 从高风险地区至低风险地区逐步进行, 排查要求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 不留死角, 不留隐患。在排查过程中,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果断处置。紧急免疫注射工作要求新老疫区和温热河谷地带免疫注射密度达到100%, 其他地区因病设防。

4) 发动养殖场 (户) 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对宅院、圈舍、用具及交通工具、排泄物、垫料等进行彻底消毒, 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患于未然。

5) 明确专人负责每日信息上报工作, 排查和免疫注射进度实行日报告制度, 疫情实行零报告制度。

3 防控措施

1) 坚持“四不准一处理”的原则, 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产品, 对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死亡畜禽流入市场, 确保群众食用合格的动物产品。

2) 加强畜禽检疫监管, 严厉打击拒免拒防、逃避检疫、私屠滥宰和屠宰、经营、运输、加工、贮藏病死或者死因不明、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等不法行为。

3) 做好消毒和疫苗免疫注射工作。

4) 密切监控疫情动态, 作出预警预报。

5) 加大防控知识和动物防疫法规宣传, 使之家喻户晓, 形成群防群控氛围。

上一篇:大功率LED照明产品下一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