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防治规范

2024-09-24

炭疽病防治规范(精选11篇)

炭疽病防治规范 篇1

十三、炭疽防治技术规范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和控制炭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炭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综合判定。

2.1 流行特点

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 254 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

2.2 临床症状

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0天。2.2.2 典型症状

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马:体温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见水肿。舌炭疽多见

255 呼吸困难、发绀;肠炭疽腹痛明显。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有炭疽痈时,病程可达3~8天。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病程稍长者也只持续数小时后死亡。

猪:多为局限性变化,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在宰后见病变。

犬和其它肉食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2.3 病理变化

死亡患病动物可视黏膜发绀、出血。血液呈暗紫红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状。皮下、肌间、咽喉等部位有浆液性渗出及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潮红。脾脏高度肿胀,达正常数倍,脾髓呈黑紫色。

严禁在非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疑似患病动物、患病动物的尸体剖检。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2.4.1 病原鉴定

2.4.1.1 样品采集、包装与运输

256 按照NY/T561 2.1.2、4.1、5.1执行。2.4.1.2 病原学诊断

炭疽的病原分离及鉴定(见NY/T561)。2.4.2 血清学诊断

炭疽沉淀反应(见NY/T561)。2.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见附件1)。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动物,都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疫情处理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做出的综合判定结果可做为疫情处理依据。

4.1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疑似炭疽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采集病料送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诊断,并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限制移动。

对病死动物尸体,严禁进行开放式解剖检查,采样时必须按规定 257 进行,防止病原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疫源地。

4.2 确诊为炭疽后,必须按下列要求处理。

4.2.1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 点:指患病动物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所在畜场(户组)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 区:指由疫点边缘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在实际划分疫区时,应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2.2 本病呈零星散发时,应对患病动物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动物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天。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附件2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动物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见附件2)。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死动物尸体严禁进行开放式解剖检查,采样必须按规定进行,防止病原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疫源地。

4.2.3

本病呈暴发流行时(1个县10天内发现5头以上的患病动物),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

258 锁报告后,应立即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 4.2.3.1 疫点

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限制人、易感动物、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对疫点内动物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

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进行无血扑杀处理。其它易感动物紧急免疫接种。

对所有病死动物、被扑杀动物,以及排泄物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产品按附件2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须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2.3.2 疫区:交通要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派专人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须进行消毒。停止疫区内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所有易感动物必须圈养,或在指定地点放养;对动物舍、道路等可能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

对疫区内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4.2.3.3 受威胁区:对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59 4.2.3.4 进行疫源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 4.2.3.5 封锁令的解除

最后1头患病动物死亡或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扑杀处理后20天内不再出现新的病例,进行终末消毒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机关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4.2.4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建立档案。5 预防与控制 5.1 环境控制

饲养、生产、经营场所和屠宰场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2002]15号令)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5.2 免疫接种

5.2.1 各省根据当地疫情流行情况,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确定免疫接种对象、范围。

5.2.2 使用国家批准的炭疽疫苗,并按免疫程序进行适时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

5.3 检疫

260 5.3.1 产地检疫

按GB16549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检疫。检出炭疽阳性动物时,按本规范4.2.2规定处理。

5.3.2 屠宰检疫

按NY467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对屠宰的动物实施检疫。5.4 消毒

对新老疫区进行经常性消毒,雨季要重点消毒。皮张、毛等按照附件2实施消毒。

5.5 人员防护

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诊断及饲养场、畜产品及皮张加工企业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参与疫情处理的有关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做好自身防护。

261 附件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试剂 1.1 消化液

1.1.1 1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8.0)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2.1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2 0.5M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二水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18.6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氢氧化钠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3 20%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pH7.2)十二烷基磺酸钠

20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7.2

262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4 消化液配制

1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8.0)

2mL 0.5mol/L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液(pH8.0)

0.4mL 20% 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pH7.2)

5M 氯化钠

灭菌双蒸水

1.2 蛋白酶K溶液

蛋白酶K

灭菌双蒸水

1.3 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

碱性酚

氯仿

异戊醇

1.4 2.5mmol/LdNTP

dATP(100mmol/L)

dTTP(100mmol/L)

dGTP(100mmol/L)

dCTP(100mmol/L)

263

5mL

4mL 加至200mL

5g 加至250mL

25mL

24mL

1mL

20µL

20µL

20µL

20µL

灭菌双蒸水

加至800µL 1.5 8pmol/µL PCR引物

上游引物ATXU(2 OD)加入701µl灭菌双蒸水溶解,下游引物ATXD(2 OD)加入697µL灭菌双蒸水溶解,分别取ATXU、ATXD溶液各300µL,混匀即为8pmol/µL 扩增引物。

1.6 0.5单位Taq DNA聚合酶

5单位Taq DNA聚合酶

1µL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µL 现用现配。

1.7 10×PCR缓冲液

1.7.1 1mol/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9.0)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

15.8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9.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7.2 10倍PCR缓冲液

1mol/L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9.0)1mL 氯化钾

0.373g 曲拉通X-100

0.1mL

264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8 溴化乙锭(EB)溶液

溴化乙锭

0.2g 灭菌双蒸水

加至20mL 1.9 电泳缓冲液(50倍)1.9.1 0.5mol/L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二水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18.6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氢氧化钠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9.2 TAE电泳缓冲液(50倍)

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Tris)

242g 冰乙酸

57.1mlL 0.5mol/L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液(pH8.0)

100mL 灭菌双蒸水

加至1 000mL 用时用灭菌双蒸水稀释使用 1.10 1.5%琼脂糖凝胶

琼脂糖

3g TAE电泳缓冲液(50倍)

4mL

265 灭菌双蒸水

196mL 微波炉中完全融化,加溴化乙锭(EB)溶液20µL。1.11 上样缓冲液

溴酚蓝0.2g,加双蒸水10mL过夜溶解。50g蔗糖加入50ml水溶解后,移入已溶解的溴酚蓝溶液中,摇匀定容至100mL。

1.12 其它试剂 异丙醇(分析纯)70%乙醇 15mmoL/L氯化镁 灭菌双蒸水 2 器材 2.1 仪器

分析天平、高速离心机、真空干燥器、PCR扩增仪、电泳仪、电泳槽、紫外凝胶成像仪(或紫外分析仪)、液氮或-70℃冰箱、微波炉、组织研磨器、-20℃冰箱、可调移液器(2µL、20µL、200µL、1000µL)。

2.2 耗材

眼科剪、眼科镊、称量纸、20 mL一次性注射器、1.5 mL灭菌离心管、0.2 mL薄壁PCR管、琼脂糖、500 mL量筒、500 mL锥形 266 瓶、吸头(10µL、200µL、1000µL)、灭菌双蒸水。

2.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炭疽杆菌POX1质粒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以下两条引物:

ATXU:5’-AGAATGTATCACCAGAGGC-3’

ATXD

:5’-GTTGTAGATTGGAGC CGTC-3’,此对引物扩增片段为394bp。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1 样品的采集

病死或扑杀的动物取肝脏或脾;待检的活动物,用注射器取血5~10mL,2~8℃保存,送实验室检测。

2.4.2

样品的处理 每份样品分别处理。2.4.2.1 组织样品处理

称取待检病料0.2g,置研磨器中剪碎并研磨,加入2mL消化液继续研磨。取已研磨好的待检病料上清100µL加入1.5 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4~16h。

2.4.2.2 待检菌的处理

267 取培养获得的菌落,重悬于生理盐水中。取其悬液100µL加入1.5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µL 消化液和10µL 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3 全血样品处理

待血凝后取上清放于离心管中,4℃ 8000 g离心5 分钟,取上清100µL,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4 阳性对照处理

取培养的炭疽杆菌,重悬于生理盐水中。取其悬液100µL,置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5 阴性对照处理

取灭菌双蒸水100µL,置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500µL 消化液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5 DNA模板的提取

2.5.1 取出已处理的样品及阴、阳对照,加入600µL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用力颠倒10次混匀,12000g离心10分钟。

2.5.2 取上清置1.5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置液氮中3分钟。取出样品管,室温融化,15000rpm离心15

268 分钟。

2.5.3 弃上清,沿管壁缓缓滴入1ml 70%乙醇,轻轻旋转洗一次后倒掉,将离心管倒扣于吸水纸上1分钟,真空抽干15分钟(以无乙醇味为准)。

2.5.4 取出样品管,用50µL灭菌双蒸水溶解沉淀,作为模板备用。

2.6 PCR扩增

总体积20µl,取灭菌双蒸水8µl,2.5mmol/L dNTP、8pmol/µL扩增引物、15mmol/L氯化镁、10×PCR缓冲液、0.5单位TaqDNA聚合酶各2µL,2µL模板DNA。混匀,作好标记,加入矿物油20µL覆盖(有热盖的自动DNA热循环仪不用加矿物油)。扩增条件为94℃ 3分钟后,94℃ 30s,58℃ 30s,72℃ 30s循环35次,72℃延伸 5分钟。

2.7 电泳

将PCR扩增产物15µL混合3µL上样缓冲液,点样于1.5%琼脂糖凝胶孔中,以5V/cm电压于1×TAE缓冲液中电泳,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

2.8 结果判定

在阳性对照出现394bp扩增带、阴性对照无带出现(引物带除外)

269 时,试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出现394bp扩增带为炭疽杆菌阳性,否则为阴性。

270 附件2

无害化处理 炭疽动物尸体处理

应结合远离人们生活、水源等因素考虑,因地制宜,就地焚烧。如需移动尸体,先用5%福尔马林消毒尸体表面,然后搬运,并将原放置尸地及尸体天然孔出血及渗出物用5%福尔马林浸渍消毒数次,在搬运过程中避免污染沿途路段。焚烧时将尸体垫起,用油或木柴焚烧,要求燃烧彻底。无条件进行焚烧处理时,也可按规定进行深埋处理。粪肥、垫料、饲料的处理

被污染的粪肥、垫料、饲料等,应混以适量干碎草,在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处堆积彻底焚烧,然后取样检验,确认无害后,方可用作肥料。房屋、厩舍处理

开放式房屋、厩舍可用5%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三遍,每次浸渍2小时。也可用20%漂白粉液喷雾,200mL/m2作用2小时。对砖墙、土墙、地面污染严重处,在离开易燃品条件下,亦可先用酒精或汽油喷灯地毯式喷烧一遍,然后再用5%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三遍。

对可密闭房屋及室内橱柜、用具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在室 271 温18℃条件下,对每25~30m3空间,用10%浓甲醛液(内含37%甲醛气体)约4000mL,用电煮锅蒸4小时。蒸前先将门窗关闭,通风孔隙用高粘胶纸封严,工作人员戴专用防毒面具操作。密封8~12小时后,打开门窗换气,然后使用。

熏蒸消毒效果测定,可用浸有炭疽弱毒菌芽孢的纸片,放在含组氨酸的琼脂平皿上,待熏后取出置37℃培养24小时,如无细菌生长即认为消毒有效。

也可选择其它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如4%戊二醛(pH8.0~8.5)2小时浸洗、5%甲醛(约15%福尔马林)2小时、3% H2O22小时或过氧乙酸2小时。其中,H2O2和过氧乙酸不宜用于有血液存在的环境消毒;过氧乙酸不宜用于金属器械消毒。泥浆、粪汤处理

猪、牛等动物死亡污染的泥浆、粪汤,可用20%漂白粉液1份(处理物2份),作用2小时;或甲醛溶液50~100ml/m3比例加入,每天搅拌1~2次,消毒4天,即可撒到野外或田里,或掩埋处理(即作深埋处理)。污水处理

按水容量加入甲醛溶液,使其含甲醛液量达到5%,处理10小时;或用3%过氧乙酸处理4小时;或用氯胺或液态氯加入污水,于 272 pH4.0时加入有效氯量为4mg/L,30分钟可杀灭芽孢,一般加氯后作用2小时流放一次。土壤处理

炭疽动物倒毙处的土壤消毒,可用5%甲醛溶液500mL/m2消毒三次,每次2小时,间隔1小时。亦可用氯胺或10%漂白粉乳剂浸渍2小时,处理2次,间隔1小时。亦可先用酒精或柴油喷灯喷烧污染土地表面,然后再用5%甲醛溶液或漂白粉乳剂浸渍消毒。衣物、工具及其它器具处理

耐高温的衣物、工具、器具等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高压蒸汽灭菌1小时;不耐高温的器具可用甲醛熏蒸,或用5%甲醛溶液浸渍消毒。运输工具、家具可用10%漂白粉液或1%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作用1~2小时。凡无使用价值的严重污染物品可用火彻底焚毁消毒。皮、毛处理

皮毛、猪鬃、马尾的消毒,采用97~98%的环氧乙烷、2%的CO2、1%的十二氟混合液体,加热后输入消毒容器内,经48小时渗透消毒,启开容器换气,检测消毒效果。但须注意,环氧乙烷的熔点很低(<0℃),在空气中浓度超过3%,遇明火即易燃烧发生爆炸,必须低温保存运输,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骨、角、蹄在制作肥料或其它原料前,均应彻底消毒。如采用

273 121℃高压蒸汽灭菌;或5%甲醛溶液浸泡;或用火焚烧。

274

炭疽病防治规范 篇2

1 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地势低、潮湿或被水淹过的地区比较容易发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但在夏秋炎热天气容易发病和流行。

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中草食动物最易感, 包括牛、羊、驴、马、骆驼、鹿、象等, 猪敏感性较低, 犬、猫最低, 家禽一般不感染。

被病原污染饲料、水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以经损伤的粘膜、皮肤传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要一定条件, 而且少见。

2 临床症状

炭疽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1 急性症状

没有局部病理变化, 从发病到死亡, 有时仅10~20min。有类似大脑中毒、日射病症状。机体有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黏膜发绀、口和鼻孔等天然孔有红或暗紫红色血液流出、血液不凝固、抽筋和惊厥等危重体征, 病程从10min到几小时不等。

2.2 慢性症状

病程稍长, 常在体表各部位发生炭疽痈 (在颈下、胸前、肩胛、腹下、乳房等处发生暗红色或黑红色圆行隆起) , 疼痛发热, 最后中央部位坏死, 形成痂或溃疡。其症状与急性相似。

3 病理变化

炭疽病死亡的动物, 一般不准予解剖 (包括疑似炭疽病尸体) 。如确因需要, 应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包括解剖场地、人员安全等) 。

本病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而致腹部异常膨胀, 肛门突出, 尸僵不全, 天然孔流出似煤焦油样的暗红色血液且不易凝固, 可视粘膜发绀, 有出血点。

皮下和肌肉组织间呈黄色或红色胶样浸润, 并存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胸膜、肠系膜和肾周围结缔组织也有同样病变。全身淋巴结高度肿胀, 切面多汁并呈红色, 常杂有小出血点。全身浆膜、粘膜下都有出血点。脾脏急性肿胀。

胃肠道的粘膜和粘膜下层肿胀, 呈深红色并有小出血点。淋巴结显著肿大, 继而坏死形成火山口状的溃疡, 上有黑或褐色痂垢。

肝、肾、心变性和松软易碎。肺充血、水肿。脑和脑膜充血, 硬脑膜下有时有血块。胸腔、腹腔及心包中常有淡红渗出液。

4 防治

4.1 预防

预防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及炭疽2号芽孢苗, 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免疫期达一年之久。

4.2 扑灭措施

疾病发生后, 应立即逐级上报, 并要按传染病封锁、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和环境污染处理等方法进行综合性处理, 以防止炭疽病的流行扩散。

4.3 临床治疗

(1) 抗炭疽血清

根据血清厂规定应用。一般一半血清静脉注射、一半血清皮下注射, 注射12h后检查患病动物, 若病情不好转, 可重复注射, 有的病例连续用血清治疗10d才康复。皮肤炭疽用青霉素在其周围皮下注射, 疗效良好。

(2) 广谱抗菌素

首次用大剂量, 以后按常规剂量肌肉注射。有的主张与抗炭疽血清合并治疗, 效果更好。

(3) 磺胺类药物

首次用大剂量, 以后用常规剂量。

芒果防治炭疽病正当时 篇3

具体防治方法:在芒果萌动花芽、抽生花穗和花穗长8-10 cm、开始有分枝时,各叶面喷洒1次600倍25%咪鲜胺水溶液,或1 500倍46.1%氢氧化铜水溶液,或1 000倍50%甲环唑水溶液,或600倍20%噻菌铜水溶液,均匀喷湿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注意喷洒到花芽和花穗上,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喷药后4 h内遇雨水冲刷,应重新补喷1次。

由于芒果炭疽病抗药性强,并且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药剂要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另外,当芒果花穗的磷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时,容易感染炭疽病,并且感病后药剂防治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在药液中加入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800-1 000倍星朋磷钾1号水溶液同喷,则能增强抗病能力,并加快患病花穗恢复正常生长。

(摘自《农民日报》,2015-03-05)

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篇4

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比较了离体果实接种和苗期喷雾接种两种方法在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中的效果.苗期喷雾接种,供试8个品种发病率在3.0 %~28.4 %、病情指数在0.8~12.5之间,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无法区分抗、感病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而离体果实接种发病率在0%~92.5 %,抗病品种发病轻,果实上无病斑或只形成一些小病斑,没有孢子产生;感病品种发病重,果实上形成典型的凹陷病斑,并产生大量的橙色孢子;抗、感病品种之间的发病程度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离体果实接种法更适合用于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鉴定.

作 者:林清 吕中华 黄任中 黄启中 史思茹 雷蕾 LIN Qing LU Zhong-hua HUANG Ren-zhong HUANG Qi-zhong SHI Si-ru LEI Lei  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55 刊 名:西南农业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19(6) 分类号:S641.3 关键词:辣椒   炭疽病   抗性鉴定   方法  

8.4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 篇5

1.中药熏蒸处方:制川乌6g 制草乌6g 麻黄6g 细辛6g 海风藤10g 青风藤10g 海桐皮10g 伸盘草10g 红花6g 川芎10g 醋乳香10g 醋没药10g 独活10g 威灵仙10g 秦皮10g 2.操作过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2)取合适体位,暴露熏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熏蒸部位,常用的熏蒸部位有腰、腿等;(4)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接好电源;

(5)根据部位选择合适体位,注意保暖和遮挡;(6)熏蒸开启;

(7)熏蒸过程中,观察及询问患者温度是否过高;

(8)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服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3.适应症

(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2)腰酸背痛症;

(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

(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蒸法进行治疗和综合治

(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h)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8)肾功能衰竭尿毒症;(9)哮喘;(10)风寒感冒;

(11)癣湿疹、虫蛟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12)经、妇科带下症、阴痒、阴蚀等症;(13)肾阳不足之证,减肥健美。还有一些内科疾病: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轻度高血压、末梢神经炎等

4.禁忌症

(1)饥饿、过度疲劳、饮食之后不宜;

(2)年龄过大或体质虚弱者不宜;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者不宜;(3)患有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不宜;(4)妇女经期不宜;

(5)结核病、重症贫血、大失血、急腹症、重症精神病患者不宜。

红外线治疗仪服务技术规范

【目的】

使红外线光束投照环境人体治疗部位之皮肤,起到解痉镇痛,软化粘连、瘢痕挛缩,促进组织再生,消炎等作用。【操作要领】

1、头距适宜并及时调节;

2、灯头不悬垂于人体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二.适应症

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颈椎牵引疗法服务技术规范

【目的】

使牵引力落在颈椎体后缘。【操作方法】

(1)牵引体位:坐位或仰卧位。(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3)应用模式:持续牵引。

(4)牵引力量:初始牵引力从2.5-4.5 kg开始,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但一般不超过体重的七分之一为宜(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8-15分钟。(6)频度和疗程:日一次,十天一疗程 【治疗操作】(1)治疗前

① 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②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③根据处方确 30 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2)治疗中 ①设定控制参数:包括力量、时间、牵引方式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②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2、工作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臵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腰椎牵引疗法服务技术规范

【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造成脊神经损害者;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小关节功能障碍、腰椎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或紧张等。【禁忌症】

下胸腰段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综合征、腰椎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拉扭伤、腹疝、裂孔疝、动脉瘤、严重痔疮、严重骨质疏松、急性消化性溃疡或胃食道返流、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操作方法】

(1)牵引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等体位。

(2)腰椎角度:通常以髋/膝的位臵改变腰椎角度来调节。(3)应用模式:根据需要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

(4)牵引力量: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为20~60kg。(5)治疗时间:大多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日一次或一周3~5次,10天一疗程。(7)辅助理疗:牵引治疗前可用红外线或超短波等放松局部肌肉。【治疗操作】(1)治疗前

①根据处方,确定选择患者牵引体位

②固定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上缘应恰好处于髂前上嵴,反向牵引带固定于胸廓(或双侧腋下),分别将牵引带系于牵引弓和牵引床头。(2)治疗中

①设定参数:包括力量、时间、间歇时间、角度。

②治疗调整: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相应调整时间,牵引力大则时间要短。(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控制参数回零后关机。②患者状况再估价。

③记录本次牵引的参数,作为下一次治疗的依据。【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尽量使自己放松。

(2)症状加重或有不良反应时及时告诉治疗师。

2、工作人员须知

(1)为减少摩擦力可选择滑动的分离式牵引床,骨盆臵于滑动部分;治疗前后,锁定分离床,治疗时再开启。

(2)可采用脚凳、枕头等调整患者腰椎角度。

中频电脑治疗仪操作规程

【目的】 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作用于人体病变软组织,起到镇痛、改善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等作用。【操作流程】

1、开启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治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

2、选好电极、衬垫,确定放臵方法,先将衬垫用水浸湿,金属板极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3、缓慢增加电流,至患者最大耐受量为止;

4、治疗中根据患者适应程度,可逐渐增减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量;

5、治疗完毕,缓慢将电流降至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板,整理好设备,摆放整齐,擦拭干净,备用。【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转; 22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臵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六病防治措施 篇6

六病防治知识点滴

青少年常见的六种病(六病)为:营养不良与肥胖、近视眼、贫血、沙眼、寄生虫病(蛔虫)、龋齿病。

一、营养不良与肥胖的防治措施:

近几年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而引发的膳食不合理,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并存。前者是盲目追求高营养而形成,后者是偏食挑食而使之。然而归纳起来都是用餐不科学,营养不合理造成。对这两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科学用餐,合理营养两大法宝。因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对肥胖患者建议:

(1)、控制进食量,不要暴饮暴食,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

(2)、多吃一些食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那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同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应正常供应;(3)、改变少动、贪睡的习惯,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4)、继发性肥胖要治疗原发病。

2、对营养不良患者建议:

(1)、营养的供给必须充足,处于发育期的学生需要热能多,要保证充足供应.(2)、动植物性食物混合配膳、荤素搭配、更好的发挥蛋白质的作用。(3)、在食谱中每天选用粮食500—600克,瘦肉或肉制品100克,蛋一个或牛奶250毫升,豆类或豆制品100—150克,蔬菜500克。在适量增加一些水果。

(4)、食物要新鲜,烹调时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

(5)、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6)、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行、以促进食欲,做到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防止营养不良。

总之,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科学用餐合理营养,使身体得以健康成长。新干中学六病防治宣传小册

二、预防近视眼,爱护心灵窗户:

1、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重视读写卫生,阅读与书写坐姿要端正,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左右;

3、不在暗光下看书,不在强光下看书,走路不要看书,不躺着看书,不在车上看书,看书半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

4、看电视要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荧光屏亮度不要太强,室内光线不要太暗。

5、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室外活动,有助于降眼压;

6、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7、改善学习环境,照明要合适,课桌椅应根据学生身高调整,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

8、定期检查视力,每半个月左右测一次视力,每3~6个月作一次电脑验光(如有必要再考虑扩瞳验光);

9、健康教育: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基础上采取用眼卫生措施,如“三个一”,即写字时眼距书本或笔记本一尺;胸距桌近缘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

10、课间做好眼保健操。

新干中学六病防治宣传小册

三、贫血的防治措施 :

在当今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出现贫血往往与膳食营养不合理有关,而青少年发生缺铁性贫血,主要有两个原因:1.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猛增,一旦铁摄入不足,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2.从食物中获得的铁不足是铁缺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主要以科学用餐、合理营养为抓手,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多吃含铁丰富、易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大豆、木耳、菠菜等;

2、选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定期配合进行血色素普查,发现血色素底于正常者,通知家长,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做到家校联合,防治贫血;

5、防止外伤和某些疾病原因造成的失血。

四、沙眼的防治措施:

1、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经常洗手、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洁,不用脏手揉眼睛; 2)毛巾要经常洗晒干净,不用公用毛巾,不和别人合用洗脸盆。3)不使用病人用过的东西;

4)患了沙眼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传染给别人。

2、加强沙眼疾病的预防和宣传工作。

3、做好沙眼的普查及复查工作,以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发病率。新干中学六病防治宣传小册

五、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洗干净吃,要积极开展灭蝇工作;

2、不吃无证摊贩的不净食物,不购买地摊食品;

3、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习惯 ;

4、注意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5、加强蛔虫工作,消灭传染源。每年保证驱蛔一次,秋季为宜,有条件可进行两次驱蛔,能大大降低蛔虫感染率;

6、定期进行寄生虫普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做到家校联合,早发现、早治疗。

六、龋齿防治措施:

龋齿是项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问题在于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把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预防龋齿的首要措施: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糖果、糕点,睡前不吃零食,保持口腔清洁;

2、预防疾病,满足肌体对维生素A、D钙磷的需要,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增强牙齿的抗龋力,减少龋齿的发生;

3、使用保健牙刷,刷牙要注意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咀嚼面来回刷;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辣椒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篇7

1 症状

辣椒炭疽病有3种, 即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峡江县主要以黑色炭疽病为主, 以春季和夏季危害最为严重,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成熟果实和衰老叶片受害更重。叶片发病初期呈褪绿水渍状斑点, 逐渐变成褐色, 以后边缘为深褐色, 中间为浅褐色或灰白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 上面轮生黑色小点。发病叶片易脱落, 严重到最后只剩下顶部小叶。果实危害的症状, 开始呈水渍状, 后呈褐色、有隆起的同心轮纹, 其上有小黑点, 病斑的边缘有湿润的变色圈。

2 发病规律

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 也能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 成为次年初侵染源。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温度升高湿度变大时开始发病, 有发病中心株, 如果防治不及时, 会蔓延危害, 接着老叶发黄掉落。新叶感病, 只见开花, 不见着果, 最后只剩下顶部小叶。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和进行种子处理

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 辣味重的较抗病。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6~8小时, 再用1%硫酸铜液浸5分钟, 然后用清水洗3遍再播种。

3.2 轮作与选地

实行2~3年轮作, 避免与上年的辣椒茬相邻种植。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

3.3 搞好田园卫生

果实采收后, 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3.4 药剂防治

辣椒炭疽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篇8

1. 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为害辣椒果实和叶片,也侵染茎部。一般多在老叶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其上轮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生长后期主要为害果实,果实成熟时受害最重。受害后果面初生水浸状褐色斑点,扩展后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斑上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其上轮生黑色小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干缩、易破裂。果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

2. 发病规律 病菌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以及风雨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以及窝风积水、田间郁闭、植株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肥料不足、管理粗放、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炭疽病发生较重。露地栽培多从6月上中旬即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

3.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辣椒可选早杂2号、细线椒等品种。

②选用无病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冷却后催芽播种。药剂浸种,用冷水浸种10~15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氢氧化钙或草木灰中和酸性,然后立即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③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前茬最好是瓜类蔬菜、豆类蔬菜。

④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地块栽培,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培育壮苗、无病苗,适时定植,及时追肥、培土、打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夏季高温干旱,傍晚浇水可降低地温。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另外,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然后喷施农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防治松褐天牛为重点,转变预防机制,落实预防责任,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坚持常年防治,确保预防松材线虫病工作有效开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林业局长为副组长,县财政、水务、农业、交通运输、电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

要充分发挥我县国家标准站测报点专业调查监测作用,最大限度利用2个片区中心站测报点和22个基层测报点,并结合森林管护、基层林业工作站,巩固和完善全县松材线虫病的监测网络,为领导决策和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县林业、财政、工商、水利、农业、广电、教育、邮政、卫生及其医疗部门、电力、移动、联通、电信、住建、环保、交通运输、质监、经贸等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防方针,把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纳入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议事日程,层层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预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以松材线虫病为主要监测对象的防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和扑灭预警机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城乡机电产品及其它工农副业产品附带调入的松科木包装材料、压脚木等的监管工作。发现该类材料,应及时做好登记(货主及地址、调入日期、设备及包装材料的名称、产地、数量、停留地点等)报县森防办。县水利、农业、广电、教育、邮政、卫生及其医疗部门、电力、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和企业,将调入仪器设备、机电产品、光缆电缆盘、邮件等的,应在调入前与对方约定不用松木及其它包装材料的,防止松材线虫病传入我县。若不得不用松木及其包装材料的,应经松木及其包装材料所在地森检部门检疫,并持有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随货调运,同时报告县森防办,以便监管。县城建、环保、交通、质监、经贸等部门应对其管辖的施工单位及业主宣传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重点性,监督并禁止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和使用松树制品,发现可疑材料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县林业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做好本系统的预防技术和相关行政执法工作。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对故意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依法进行查处。

三、工作内容

(一)划分重点预防区和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成乐路、夹峨路等干线沿线乡(镇)。重点预防区所在乡镇要及时组织制定预警应急预案(包括预防方案和治理预案),并在通往我县的所有交通路口依法设置检疫检查哨卡,认真进行检疫检验,严禁一切松材线虫病寄生植物及其制品进入县境内,要本乡镇对松褐天牛进行常年监测和防控,实施封山育林,林木改造,逐步形成天然隔离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实行有效举报制度,开展常年普查、监测,发现死亡松树及时取样鉴定、上报、清理,加强复检工作,定期开展检疫大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预防区:为华头、麻柳等乡(镇)。预防区内各乡镇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松材线虫病预防监测方案,每年定期开展全面普查。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配合林业局搞好复检和产地检疫及封山育林工作。

(二)普查

县林业森防检疫部门要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抽样检测办法》的要求开展春秋两季(3~5月和9~10月)松材线虫病普查,形成普查报告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防治办备案。普查的范围为松科植物林区,其中水利水电开发区周边、重要交通沿线两侧、重点公益林区、县城和乡镇人口居住地周围的松林区是普查的重点。

(三)监测

各片区中心站和基层林业站要在县林业局森防检疫部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定期(3~10月份)、定点(各监测点)、定人(每站1名)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和不明原因死亡松树进行野外监测记录、收集标本,再由森防检疫部门对监测结果、标本进行检验、分析,必要时请上级有关专家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病源及时处理。

(四)检疫

1、调入检疫。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和森防检疫部门要加大对调入我县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松木制品《植物检疫证书》的查验力度,对无《植物检疫证书》的,按《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予以处罚,并由森检部门进行补检,对合格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复检时发现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的,下达《检疫处理通知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疫情扩散措施,监督、指导收货人进行除害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告调出地省级森检机构和本省森检机构。复检时做好详细记录,保存抽样样品和标本,必要时请专家鉴定并出具局面鉴定材料。

2、调出检疫。县林业局森防检疫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木材加工厂、点、贮木场的松木进行调出前检疫,对各松科植物种苗生产基地进行产地检疫和调出前检疫,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进行除害处理,无法处理的,立即销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严重性和开展预防除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识别、除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干部和群众对松材线虫病预防与除治工作的认识,增加紧迫感和预防意识。要通过宣传,使重点监测区的企业和群众支持并参与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自觉遵守松材线虫病防治和检疫的各项规定,从而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蔓延。

(二)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根据《乐山市林业局关于认真贯彻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现场会精神的通知》(乐市林函[20XX] 14 号)要求,县、乡(镇)两级要成立松材线虫病监测防范领导小组。林业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加强调查研究,并严格按照《夹江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

(三)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实行限期除治制度。要实行政府、林业“双线”目标管理,把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减灾控灾计划,实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防治责任,使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真正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的重点议事日程。林业系统内也要层层落实责任,签定责任状,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规章制度到位,考核奖惩到位。要切实落实“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严格实行限期除治制度,把除治责任落到实处。

(四)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体系。要加强充实与松材线虫病预防及除治相适应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建立起一支以森检机构专职检疫员为主,基层林业单位及车站、港口、码头等重要场所负责人为辅的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或流动哨卡,依法开展检疫检查;要加快检疫检验实验室、熏蒸场所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检疫检验设备,提高检测鉴定能力和疫木的处理能力;要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加快建设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的测报体系,健全一支技术出色、相对稳定、由专(兼)职测报员组成的测报队伍,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处理、传输系统,确保测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尽快建立防治专业队伍、质量监督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加快防治药械仓库的建设,购置一批较为先进的防治器械,为提高防治能力、防治水平和防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预防工作水平。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检疫检测技术、监测技术、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以及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生活史的发生规律的研究;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预防、防治水平。

(六)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推进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要逐步建立防治目标责任制度、监测普查和报告制度、考核检查验收制度和奖惩制度,不断推进全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霍乱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0

霍乱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霍乱病防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县卫生局霍乱防治工作目标为指导,县疾控中心的霍乱防治工作计划要求为己任。我院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近期进行了认真组织与实施,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2011年霍乱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霍乱监测的质量控制,提高霍乱预测、预警能力,巩固现有的防治成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张汉波 副组长:罗志辉 邓德锋

成 员:郑超丽 肖浩勇 曾伟华 李如燕 成立抢救小组: 组 长:张汉波 副组长:罗志辉

成 员:郑超丽 梁明雄 张耀才 全玉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邓德锋和罗志辉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二、加强组织落实;

由我院抽出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我镇市场进行监测,对市场内的海鲜类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以农村为重点的地区,学校、医疗机构、建筑工地为重点场所,对我镇乡、村、组三级相关人员,基层医务人员、游厨及帮工、农村居民及建筑工地、学校等食品从业人员为重点人群。通过培训霍乱防治知识宣传,生活方式倡导,让我镇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相关知道,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在政府的配合下,对农村游厨进行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培训,让全镇农村厨师对食品的采购、加工、烹饪、储存、操作规范等进行熟练掌握,要求培训率达到95%以上。每月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考核,要求村卫生站将霍乱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在健康教育专栏上进行宣传。在政府的指导下我院定于2011年5月中旬对我镇三级干部进行霍乱病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培训,让广大干部到村组进行合理健康宣传,定期对学校进行宣传和培训。总之我院2011年将利用宣传稿、标语和录像及广播录音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三、规范腹泻门诊,加强技术指导;

我院2011年将组织所有医护人员学习肠道传染病知识预防,开展好腹泻门诊工作。组织防疫人员,对肠道门诊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门诊登记认真总结,在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规范腹泻门诊的管理,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四、做好疫情应急准备及突发疫情处理;

1、疫情值班报告制度;

全院所有人员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落实首问责任制,对疫情报告及时、完整记录,接到报告后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掌控周围环境,等待上级部门专家组的到来。

2、加强物资和技术准备;

配齐现场采样、消毒药品、器械、应急药品、个人护用品,各种调查表格等物资的准备,加强我院医务人员的演练工作,作好技术准备。

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与防治方法 篇11

1. 田间症状

①嫩梢受害。最初在嫩梢毛茸基部或皮孔处产生针尖大的黑色圆形小斑点,随着枝条生长,病斑随之扩大后呈长椭圆形或梭形短条斑,中部稍凹陷,并现褐色纵裂,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黑色病斑上涌出粉红色黏状物,即孢子团。病斑下的木质部腐朽,因而病斑以上的新梢极易折断或枯死。

②果实染病。初期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外围呈黄褐色,直径5~25毫米。后期病斑凹陷,中央表皮呈灰色至黑色的密生小粒点状破裂。遇雨或高湿时,溢出粉红色黏状物(分生孢子团)。病斑常深入皮层以下,果肉形成黑色硬块。1个病果上一般有1~2个病斑,多者达数十个,有时互相连接。病果在成熟前提前软化脱落。

③叶片受害。病斑多发生在叶柄和叶脉上,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呈长条状或不规则形。叶肉上偶然发生,病斑呈不规则形,黑褐色。

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和长圆盘孢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条的病斑、冬芽及叶痕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在遗留地面的病果上越冬,但这种情况比较少。翌年初夏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和昆虫向远处传播,借雨露向下传播入侵。病菌侵入后,一般经6~10天的潜育期,高温多湿天气3天就表现出症状。随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湿利于孢子萌发,雨后、多露或枝叶过密湿度大处发病重。此病发生的轻重与雨水有密切关系,南方梅雨季节为发病盛期,北方秋季霖雨期间发病严重。果园管理粗放,肥料不足,树势衰弱的也容易发病。田间一般在5月萌生的嫩梢上开始发病,秋梢继续受害。果实发病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到果实采收陆续发生,采果后的储运和销售期间也可继续发病,发病严重时7月中下旬就开始落果,直至采收期落果不断。发病季节如遇多雨高温天气,病害发生趋重。

3. 防治方法

柿树病害的防治也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防主要是从管理等方面抓起,一般较少采用化学农药。

①消灭或减少病原菌。入冬前认真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彻底清除菌源,以减轻翌年病害的发生。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蒂集中烧毁;开花后剪除新发的嫩梢,已有黑色病斑的嫩梢务必要剪除,带出园外烧毁;6月开始发现病果随手摘除,削下病斑晒干后烧毁,以减少病菌传染来源。

②增强柿树的抗病能力。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选用无病苗木,引进苗木时一定要认真检查,发现病苗应及时淘汰,并于定植前用1∶4∶80波尔多液浸泡苗木10分钟,或用20%石灰乳浸10分钟。三是平衡施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免枝条徒长,组织不充实,抗病力降低。

③加强管理,不给病菌孢子萌发创造条件。炭疽病孢子的萌发需要较大的湿度,虽雨、露难以控制,但通过一些农业措施可以降低湿度。一是完善柿园水系,确保排灌畅通。遇旱适时灌水,雨后及时排涝,保证雨止田干,及时降湿。二是改善通风透光,防止园内郁闭。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密植园要做到“密植稀枝”。通过夏季修剪,剪除密擠枝、瘦弱枝、病虫枝,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④药剂防治。如果能认真做好以上几点,一般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如病情仍然很严重,则需利用杀菌剂或保护剂防治。喷药的对象是嫩梢、果面和枝干上的病斑,喷时务须细心周到。芽萌动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开花以后可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退菌特1000倍液(加0.3%~0.5%的尿素以避免药害),或柿病克800倍水溶液,或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自5月底至8月,每20天喷药1次,防治效果显著。可选用的杀菌剂还有:42%克菌净3000倍液,25%富泉8000倍液,70%三秦甲托1000倍液,4%春雷霉素800倍液。鉴于当前假冒伪劣药品很多,喷药前最好做一下药剂试验。方法是用药剂给染病嫩梢的病斑涂抹,然后将嫩梢放入塑料袋内保湿,2天后观察病斑,如果病斑与抹药前一样,说明此药有效;如果病斑上产生肉色孢子团或长出白色菌丝,说明此药无效。

上一篇:贫困村党建工作典型案例下一篇:2024年新版毕业生就业系统中“就业去向”(就业状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