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防治(通用7篇)
蚕病防治 篇1
自贡市地处川南, 夏秋季高温闷热, 蚕病发生严重。据调查, 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病害时有发生, 病毒病特别是血液型脓病较为常见, 真菌病和细菌病在个别地区、个别蚕季为害也较为严重, 蚕病发生损失率高达10%~15%, 有些季别损失高达50%以上, 个别蚕农甚至颗粒无收, 严重影响养蚕效益, 制约蚕桑生产发展。如何有效控制蚕病发生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 增加农民收益, 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自贡市农村养蚕情况谈谈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 蚕病发生原因剖析
1.1 忽视消毒防病工作
由于茧价波动大、养蚕比较效益降低、劳动力欠缺、劳动力素质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不重视消毒防病、蚕药的规范使用, 不少蚕农不愿在消毒防病工作上加大投入, 不消毒、少用药或不用药, 对蚕病为害任其自然, 一句话就是养懒蚕。
1.2 养蚕环节管理粗放
养蚕过密又不及时除沙, 不提青不分批, 不注意淘汰弱小蚕和病蚕等, 增加蚕座内传染的机会。桑叶贮放在养蚕室内, 病原污染桑叶, 增加蚕食下感染的机会。在高温多湿的饲养环境中不注意通风排湿, 造成蚕体虚弱, 对疾病抵抗力和抗逆力下降。不及时定点处理好蚕沙和病蚕, 乱抛病蚕, 乱堆放蚕沙, 有的甚至用来喂养家禽家畜, 使各种病原进一步扩散, 污染养蚕环境;采茧后所用过的蔟具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致使病原长期滞留在室内外养蚕环境中。有的地方养蚕用水被污染, 从而更加剧了病原的反复传播。
1.3 桑园管理不善
由于蚕茧价格大起大落, 严重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桑园失管现象普遍存在。桑叶叶质差, 影响到蚕的体质, 抗病力、抗逆力减弱。桑园虫害严重, 不及时防治, 增加了害虫与蚕之间的病原交叉传染的机会, 同时, 由于自然环境遭受化学农药的污染, 导致蚕儿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1.4 气候因素
近几年的气候异常, 极端天气增加, 譬如持续10d-15d的高温多湿或阴雨绵绵, 蚕饲养环境气候恶劣, 易诱发蚕病。
1.5 蚕药管理失控
一些地区蚕药市场混乱, 伪劣蚕药混迹于当地蚕药市场, 致使蚕病为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蚕农蒙受经济损失。
2 控制蚕病为害的方法
加强科普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蚕农实施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蚕病防治策略, 把蚕病防治技术与饲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2.1 消灭病原体, 切断传染途径
消毒上要树立“病原污染是全面的, 应在全面、彻底, 认真上下功夫, 充分做到蚕前彻底消, 蚕中继续消, 蚕后立即消”的观念。
2.1.1 认真做好蚕室、蚕具及其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
在认真清洗的基础上, 进行药物消毒, 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物, 如蚕用漂白粉、消毒净、消杀精、消特灵等。消毒时, 严格按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不仅要重视养蚕前消毒, 而且也不能忽视蚕期中消毒和蚕期后回山消毒, 把消毒工作贯穿于整个养蚕生产全过程。为提高消毒效果, 根据目前大面积养蚕的特点, 鼓励在养蚕较集中的地方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 组织专业消毒队伍对养蚕户进行统一消毒。
2.1.2 认真处理好三大污染源:病蚕、蚕沙、旧蔟。
发现病蚕应立即拾出, 投入消毒缸中, 严禁用病蚕或发病蚕的蚕沙喂养家禽家畜, 防止病原体扩散。蚕沙要及时制成堆肥充分发酵, 利用生物热杀灭病原;未经堆沤的蚕沙, 不能直接施入桑园或农田, 更不能在蚕室或桑园附近摊晒蚕沙, 防止病原体飞逸散播。旧蔟具要分别进行处理, 塑料折蔟用漂白粉液消毒, 不要将未消毒的蔟具随意放在室外。方格蔟是多年使用的蔟具, 已经损坏不能使用的应立即烧毁, 还可继续使用的应经熏烟消毒后, 将其整理好集中保存在其它室内, 不能旋挂在蚕房内。
2.2 加强饲养管理
2.2.1 合理安排养蚕生产。
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养蚕布局, 尽可能避开大田农业用药期。选用推广抗病力和抗逆力强的蚕品种。饲养中根据蚕的生理特征, 创造适宜蚕生长发育的条件, 尽可能保持蚕室适温适湿, 注意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蚕座干燥清洁;加强桑园肥培管理, 提供适熟、新鲜、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桑叶。
2.2.2 推广小蚕共育。
小蚕共育因集中饲养, 易于消毒管理, 减少小蚕感染病原, 通过共育保全蚕头, 增强蚕儿体质, 控制蚕病。
2.2.3 饲养中严格分批提青, 隔离与淘汰弱小蚕和病蚕。
采用新鲜石灰粉、灭僵灵等按规范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减少蚕座内相互传染的机会, 控制病毒病、真菌病的为害。
2.2.4 建立健全防病卫生制度。
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桑叶筐和除沙筐要严格分开并定期消毒;蚕室门口要有浅的石灰坑, 坑内石灰粉要经常保持新鲜, 进出蚕室需经石灰坑消毒;蚕室内放置病蚕用的消毒缸;贮桑室要经常冲洗消毒等。在养蚕过程中, 注意对症使用蚕药, 如添食克蚕菌胶囊等抗生素类药防治细菌病, 可以预防病毒病的发生;用灭蚕蝇防治蝇蛆病等。
2.2.5 防除桑园害虫。
减少蚕与野外昆虫的病原交叉传染。采回的桑叶应放在专用的贮桑室内, 切忌桑叶堆放在蚕室内, 以防病原体污染桑叶。并可采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 (或漂白精液) 进行桑叶叶面消毒。
2.2.6 正确选用蚕用药剂。
目前养蚕生产中使用的蚕用药剂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消毒药剂, 有甲醛制剂 (如福尔马林) 和氯制剂 (如蚕用消毒净、消杀精、消特灵、灭僵灵等) 。福尔马林、蚕用消毒净、消杀精等是高效广谱消毒剂, 可用于蚕室蚕具或叶面消毒, 灭僵灵用于蚕体蚕座消毒。第二类是预防、治疗药剂, 抗生素类药 (如克蚕菌胶囊等) 主要用于防治细菌病, 灭蚕蝇用于防治蝇蛆病。第三类是生理调节剂药, 如蚕用蜕皮激素溶液等。根据蚕药的性能、当地蚕病发生情况、养蚕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以及气候等因素, 使用蚕药以对症、安全、药效稳定、便于使用为原则。
2.3 蚕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蚕病发生后, 首先进行正确的诊断, 确定是什么病, 分析发病的原因, 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
2.3.1病毒病防治。
无有效的治疗药剂, 只能消毒预防, 除做好蚕期前、蚕期中的正常消毒工作外, 发现该病要及时拾出病蚕, 每天用新鲜石灰粉或灭僵灵进行蚕座消毒, 至该病得到控制为止。
2.3.2真菌病防治。
发现该病要及时拾出病蚕, 注意蚕室通风排湿, 调节好养蚕环境的温湿度, 每天撒灭僵灵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至该病得到控制为止。
2.3.3 细菌病防治。
及时拾出病蚕, 选用克蚕菌胶囊等抗生素类药进行防治。
2.3.4 蝇蛆病防治。
从4龄起蚕开始至上蔟, 规范使用灭蚕蝇防治。
2.3.5 化学农药中毒症防治。
要正确诊断、查清毒源, 拾出中毒蚕, 中毒轻者通过及时改善饲养环境, 改饲无污染桑叶可减轻损失。如氟化物污染桑叶或有机磷农药污染桑叶, 把被污染的桑叶经石灰浆处理后喂蚕, 可减轻为害。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2
1 蚕病发生情况调查
在养蚕过程中, 特别是在老蚕区, 蚕病发生的种类很多, 主要是发病率高、危害重的三大传染性蚕病 (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 居高不下。其在中晚秋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15%~20%, 特殊年份高达25%~30%。棠张镇现有新老桑园1 333.3 hm2, 正常情况下中晚秋可养蚕2.5万张左右, 如平均每张产茧37.5 kg, 因各种蚕病每年损失蚕茧近160 t, 相当于拥有106.7 hm2桑园的一个重点村全年蚕茧产量, 按中准价13.0元/kg计算, 每年收入减少200万余元。
调查中发现, 目前蚕病的发生突出表现出以下发病特点:发病早、发病广、防治难、损失重。各种蚕病中, 以病毒病、真菌病 (主要是白僵病) 危害最重, 占蚕病发生率的95%以上。其中真菌病晚秋发生较重, 而且小蚕发病率高。病毒病 (主要是血液型浓病) , 中秋蚕发病率高于晚秋, 往往是四眠中略见, 五龄4~6 d暴发。
2 发病原因
2.1 改进消毒方法, 提高消毒效果
2.1.1 做好大环境的消毒工作。
养蚕环境中, 病原存在是发病的主因。因此, 各家各户在蚕室蚕具消毒结束后, 要对全村进行一次大扫除, 清除垃圾, 铲除杂草, 疏通阴沟, 然后用新鲜石灰粉, 对大路小道、屋前房后普撒1次。
2.1.2 专室专用。
养蚕过程中, 原则上要求养蚕室、贮物室等专室专用, 严禁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混在一起, 从而影响全面消毒效果和保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
2.1.3 全面清理, 全面消毒。
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蚕农重视药物消毒, 忽视打扫和清洗;重视地面消毒, 忽视墙壁和屋顶消毒;重视蚕具消毒, 忽视蚕室消毒;重视小蚕室消毒, 忽视大蚕室消毒;重视自家院落消毒, 忽视大路小道、屋前屋后消毒;重视蚕期消毒忽视蚕期后的回山消毒[3]。特别是中晚秋蚕期, 气温较高, 病原菌繁殖快, 两季间期短, 如果簇具、蚕沙处理不及时, 病死蚕随地乱丢, 任人践踏或喂食鸡鸭, 必然使养蚕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给做好蚕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 选用优质高效蚕用消毒药品
在生产中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 其原因:一是用药剂量不足。部分蚕农为了省钱不按标准购足药品, 结果造成蚕病发病早, 传染快, 损失惨重[4]。二是使用方法不当。如漂白粉和石灰粉混合消毒, 或用药液消毒后立即放在阳光下曝晒, 或直接用福尔马林熏蒸蚕室蚕具, 而没有使消毒用品在温润状态下密闭24 h以上, 从而降低了消毒效果等。三是蚕室蚕具消毒后管理不善, 造成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2.3 饲养管理粗放
(1) 桑园偏施N肥, 造成虫害严重, 叶质差, 加剧野外昆虫与家蚕的交叉感染。 (2) 收蚁期、将眠期、起蚕期、老熟期处理不当, 蚕药用量偏少。眠前不撒止桑材料, 眠中干燥材料偏少, 眠起时不撒消毒蚕药。 (3) 饲养密度偏大, 造成食桑不均和蚕儿互相踩踏, 加重蚕病感染。 (4) 不提青分批, 不淘汰病弱小蚕, 造成“几代同堂”。 (5) 人为降低上蔟后的温度, 致使营茧时间延长增加感病机会, 特别是晚秋期表现尤为突出。
2.4 基础设施不健全
一是桑园排灌配套设施不健全。全镇80%以上的桑园不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和“三沟”配套。二是养蚕设施落后。据调查, 50%的农户无专用蚕室, 40%的蚕户蚕具不足;80%的农户蚕室无对流窗或对流窗偏小, 空气流通不畅。
2.5 技术服务跟不上
一是随着县、镇两级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 造成基层技术服务人员职数减少, 甚至偏少;二是村组合并后, 村级没有专职蚕桑技术人员, 兼职人员队伍也不稳定, 满足不了蚕农对蚕桑技术人员的要求, 造成老蚕农技术倒退, 新蚕农缺乏养蚕和防病科学知识。
3 防病措施
3.1 宣传、规范蚕病防治技术
一是统一印发宣传材料, 技术人员必须到村到户宣传指导, 现场规范和矫治各种不当技术。二是技术人员包村包组, 以村或组为单位, 建立一个统一消毒时间、统一消毒程序、统一消毒标准、统一消毒药品、统一防病制度的“五统一”的综合防病制度, 坚决做到及时、全面、彻底, 避免人为留下“死角”。三是做好蚕期“三隔离” (前后批隔离, 大小蚕隔离, 蚕室、贮桑室和生活用房隔离) , 重点防“三病” (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 , 预防抓“三期” (收蚁期、起蚕期、将眠蚕期) , 做好“三处理” (蚕沙、蚕病、旧簇具) , 实行“三专” (专用蚕室、专用蚕具、专人饲养) 的“五个三”工程。四是全面实施养蚕前全面消, 蚕期中经常消, 蚕儿眠中四周、空气中消, 蚕体蚕座定期消, 发现蚕病及时消, 上蔟采茧回山消的“六个消”综合消毒措施。
3.2 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奖惩到位。
在每个秋期生产季节到来前, 要做好各种蚕病防治预案,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以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拨付专项资金, 利用广播、讲座、集市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同时县蚕桑主管部门的所有技术人员包镇包村强化“零距离”服务, 细化服务的各个要点和环节, 量化防病的各个指标, 坚决做到好者奖、差者惩, 并和技术职称晋级联系起来, 从而调动县、镇两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让技术人员集中力量抓重点, 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 对重点村“老病户”、“低产户”实行包技术、包送药上门、包提高产量的“三包技术”。每一个技术人员除了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 必须联系10~20个重点示范户, 使规范化的科学养蚕技术逐步推广实施, 实现无病夺高产[5,6,7]。
摘要:介绍棠张镇秋季蚕病发生的种类, 分析其秋季蚕病发生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 以为秋季蚕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季,蚕病,发生原因,防治
参考文献
[1]陈端豪.秋蚕期蚕病流行原因及防治措施[J].蚕桑通报, 2002 (4) :34-35.
[2]董林, 乔翠芳, 丁汉.秋蚕期蚕病暴发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6) :184.
[3]李洪.蚕病的综合防治[J].蚕学通讯, 2010 (1) :43-44.
[4]吴月芳.浅析东阳市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蚕桑通报, 2010 (1) :62-63.
[5]孙黎峰, 韩益飞, 杨佩华, 等.2008年江苏秋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J].江苏蚕业, 2009, 31 (3) :7-11.
[6]张榛, 陆秀萍.秋季蚕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蚕业, 2007, 28 (3) :54-56.
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3
1 发生原因
蚕病的发生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关系[1]。因此, 蚕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蚕病病源广泛。凡是养过蚕或发生过蚕病的蚕室或上过簇的簇室里, 不但在蚕具、簇具上, 而且在地面、墙壁、门窗、屋顶、蜘蛛网、灰尘等各种物体上都潜藏着病原体、病毒、细菌等;洗过蚕匾、蚕架的死水塘里, 也有大量的病原菌存在, 甚至有大量病原存在环境中。二是饲养管理不善, 导致蚕体质虚弱。收蚁不及时、没提青分批、饱食就眠以及过分“等等齐”后再饷食等因素都会造成蚕体质虚弱。三是叶质不良, 导致蚕的抗病力降低。晚秋蚕期桑叶不是过老就是过嫩, 加之农作物用药污染导致蚕虚弱或中毒, 降低其抗病力。四是养蚕使用的药品不良或使用不当。部分蚕农购买的蚕药效果差或过期变质;有的蚕农没对症下药;在阴雨天气僵病发生时仍然添加液体药剂, 不仅控制不了病情, 还助长了蚕病的暴发。五是恶劣的气候条件诱发蚕病。连续阴雨的阴冷天气或高温闷热天气是造成僵病或脓病的主要原因, 应注意防范。
2 诊断方法
在养蚕生产上一般采用看、摸、听、嗅的方法诊断病蚕。看:观察蚕的发育情况、体色、体态、排粪等;健康蚕体色青白, 蚕体匀称, 尾角翘起, 蚕粪墨绿色、呈六角状态。摸:用手触摸蚕体, 如果蚕体结实、有弹性则为健康蚕。听:听蚕的食桑声音, 如果每次给桑后食桑声音大则为健康蚕。嗅:判断蚕室有无气味, 进蚕室后有桑叶香味的为健康蚕。在生产中也可用肉眼进行鉴定。肉眼诊断外观症状主要通过观察群体发育、蚕的行动、体色、体形、体态、病斑、吐液及排粪等方面。如果蚕体色乳白、体躯肿胀、血液乳白色呈脓汁, 则为血液型脓病[2];胸部透明、排粪带乳白色黏液, 中肠后半部有乳白色横纹者为中肠型脓病;尸体头部向前伸出, 手触略有弹性, 不久变僵者为僵病。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严格消毒, 彻底消灭病源
一是在蚕前、蚕期正确消毒, 养蚕结束后及时彻底地回山消毒, 防止病源扩散。二是统一对大环境进行消毒。由村组织对村中大路、小院、阴沟、死水塘等用消毒灵和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 为养蚕创造一个良好、清洁的外部环境条件[3]。三是选择优质、高效蚕药, 而且用量要足。夏、秋季注意防治病毒病, 晚秋要重点防治僵病。对于前期发生的病害应重点消毒。
3.2 精心饲养, 增强蚕体质
增强蚕体质, 可以提高蚕的抗病、抗逆能力。特别是小蚕抗病能力弱, 极易感染蚕病。由于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小蚕感染造成5龄期蚕病大暴发, 因此要特别注重小蚕饲养, 确保小蚕体质强健, 有利于大蚕的防病。一是饲养抗病蚕品种, 根据不同季节选用适合该季的优质、抗病品种。二是注意良桑饱食, 必须做到“小蚕吃好、大蚕吃饱”。小蚕要做到“三保一匀”, 即保温、保湿、保桑叶新鲜, 给桑要均匀。对各龄采叶要标准[4]。大蚕要做到“稀放勤喂, 良桑饱食”, 严防饲养密度过大, 加强通风换气, 减少室内病源污染, 做到开窗开门养大蚕。还应做好“三防”, 即防闷、防热、防饥饿, 增强蚕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三是加强眠起处理, 这也是养蚕技术中的安全措施。要求眠前吃饱, 就眠前适时除沙, 使眠中干燥, 以增强蚕体质, 减少发病。适当推迟起蚕响食, 并及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四是提青分批是防止病蚕传染的有效途径, 因青头蚕容易感染蚕病, 是发生蚕病的最大隐患, 所以必须及时将其捉出另行饲养或者淘汰。
3.3 采取综合措施, 减少蚕座感染机会
在农村现有的条件下, 仅通过蚕前消毒而除去所有病源非常困难, 加上饲养环境中病原还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蚕体引起蚕发病, 给防治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一是加强蚕易感期的蚕座蚕体消毒。蚁蚕、将眠蚕、起蚕和老熟蚕的体质相对较弱, 最易感染病菌, 此时要特别注意防病, 使其顺利渡过易感期, 减少蚕座感染[5]。小蚕和各龄起蚕尤为重要, 每天都要进行1次蚕体、蚕座消毒。适时添食抗菌素, 3、4龄起蚕尤为重要。二是培好桑、治好虫与叶面消毒。加强桑园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保证桑叶无病虫污染。用0.3%漂白粉液进行桑叶叶面消毒, 稍晾干后喂蚕。三是依据天气和桑叶情况灵活防治蚕病。蚕桑生产是靠天农业, 受天气影响较大。蚕体温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因此, 必须结合实际和天气变化预防蚕病。阴雨天, 在蚕座中多撒焦糠、谷草节、新鲜石灰等干燥材料;高温多湿天气, 应多用漂白粉液进行蚕体、蚕座及地面消毒;高温干燥特别是夏秋蚕, 应适当巧喂水桑叶、添食绿豆浆、在蚕室内挂湿布或存放凉水盆, 可有效降温补湿[3]。四是加强病死蚕、蚕沙的管理。病死蚕应投放到石灰消毒缸内 (不能喂鸡、鸭、鱼) , 或深埋土内;蚕沙应倒入专坑加入石灰或沼气池中, 待充分腐熟后才能用作肥料。五是养成良好的养蚕卫生习惯。除沙后要及时进行地面消毒, 不能一边除沙, 一边给桑;除沙后要先洗手、再给桑;蚕室中不堆放蚕具、草笼、桑叶;采桑用具要和除沙用具严格分开;未经消毒的用具一律不得进入蚕房;进出蚕室要换鞋或每天在门口撒新鲜石灰粉踏灰入室养蚕。
3.4 发现病蚕, 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一是传染性蚕病。发病的病蚕应立即选出并淘汰, 对选育的蚕要给予优良新鲜桑叶, 精心饲养, 可用新鲜石灰粉加强蚕体、蚕座消毒, 直到无病为止。也可用柏丫、陈艾、大蒜梗、硫磺等薰烟消毒。同时, 病蚕使用的蚕具要严格分开;病蚕和蚕沙不要任意乱丢乱倒;病蚕用过的蚕具要经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蚕室内外要彻底消毒[4]。二是非传染性蚕病。蝇蛆病可用灭蚕蝇300倍液喷洒蚕体[5]。除敌百虫外, 其他农药中毒蚕, 可先用石灰和焦糠撒在蚕座中隔离毒源, 并用阿托品、甘草白酒合剂添食急救, 待蚕爬上蚕网时, 立即除沙隔离[6];将蚕移至到通风透气处, 给新鲜桑叶;用碱水清洗蚕用品, 经日光曝晒后再使用‘壮蚕用淘米水、凉茶叶水或清水淘洗, 1~2 min后捞出摊开, 待蚕自然复苏后再给新鲜桑叶[7,8]。
摘要:分析了蚕病的发生原因, 介绍了其正确的诊断方法, 并结合生产实践, 总结出蚕病综合防治措施, 以期为蚕业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蚕病,原因,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韦木荣.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浅论[J].农家之友, 2010 (4) :55-56.
[2]吕同生, 周凤霞.蚕病综合防治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 2010 (2) :16.
[3]魏红.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 2010 (1) :79.
[4]管圣浩, 余荣峰, 陈康伟, 等.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蚕病综合防治[J].中国蚕业, 2005, 26 (2) :47-48.
[5]贺红梅, 田时铭.对蚕病综合防治的探讨[J].蚕桑茶叶通讯, 2009 (3) :16-17.
[6]郝志芳.浅谈蚕病综合防治技术[J].榆林科技, 2008 (2) :45-47.
[7]汪维国.蚕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5) :365, 368.
浅谈蚕病防治方法与技巧 篇4
1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病原是蚕病发生的内因, 是主要因素。没有病原的存在或病原达不到一定数量, 一般不发生蚕病。但是, 如果环境条件恶劣、没有病原 (包括病菌、毒源) 仍可能发生生理性蚕病。因此, 杀灭病原必须与改善蚕儿饲养环境条件,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增强蚕儿体质相结合, 才能有效防治蚕病的发生。
2 应重视农药中毒的预防工作
近年来, 由于农作物病虫害增加, 农药施用频率、施用量增加, 特别是使用毒性强、熏蒸性或内吸性强的农药, 对蚕为害更大。同时, 据有关资料介绍, 化学肥料 (主要是尿素肥) 施用量大、间隔期短, 也将对蚕造成毒害。因此, 家蚕中毒的药物、方式多种多样, 为害大, 特别是夏秋蚕中毒更加严重。
蚕儿中毒后病程、病症各不相同。从病程看, 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从症状看, 有吐水、弯曲的、也有静伏不动的;有体色变黄的、有不变色的;有空胸空腹的、也有不空胸的……。
蚕儿中毒后以中草药———甘草防治效果最佳 (疗效全面、无副作用) 。其一, 对可疑农药污染叶, 先用少量头、尾蚕试喂, 证明无毒后, 再大批采叶喂蚕, 该办法只对蚕急性中毒有效, 对慢性中毒效果差。其二, 不论桑叶是否受药害, 均先预防。办法是:用50克甘草, 加50克绿豆, 加水1~1.5公斤, 熬至绿豆翻沙后, 加100克白酒, 配成甘草白酒合剂给蚕添食。其三, 发现蚕儿中毒后, 立即用石灰粉或草木灰撒蚕体蚕座, 阻止蚕儿继续取食有毒桑叶;将蚕移至通风处, 并拣出中毒蚕, 用凉井水淘洗2~3遍, 每遍浸泡半分钟, 迫使蚕儿在凉井水中吐出胃液 (毒液) , 然后, 取新鲜桑叶, 用甘草白酒合剂进行添食, 中毒较轻的蚕绝大多数能挽救回来。晚秋蚕期雨水多, 湿度大, 可用甘草泡白酒, 1公斤白酒泡0.1公斤甘草, 半月后取酒喷桑叶喂蚕。
3 对症下药, 辩证施治
根据蚕儿发病症状, 准确判断蚕病, 对症施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蚕病同时发生, 如果防治办法不相矛盾, 尽量用一种办法兼顾防治两种蚕病;如果防治办法相反, 要重点防治发病量大、传染性强的主要蚕病。
4 因地制宜, 结合蚕期、气象防病
我县是棉花产区, 春季蚕期应重点预防壁虱病, 养蚕前10天以上, 用敌敌畏1000倍液或40%纯乐果1000倍液喷洒蚕房、蚕具及四周, 以杀灭壁虱和红铃虫, 喷药数小时后及时开门窗散发毒气;小蚕期如遇吹风, 应及时关门关窗, 防止室外壁虱随风传入室内, 为害蚕儿。
夏蚕期、晚秋蚕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 湿度大, 发生僵病的可能性大, 应重点排湿防僵。
秋蚕期如遇久晴不雨、长久干旱, 桑叶水分含量太低时, 可能会因缺水而引起生理性蚕病, 应注意补湿或结合防病直接给蚕儿添食水分。
5 保全蚕头与淘汰病弱蚕相结合
饲养管理上要精细, 特别是小蚕期, 调桑大小要合适, 及时扩座匀蚕, 保持蚕座湿度, 防止卷叶, 减少钻沙蚕、遗失蚕发生。但是, 苗尾蚁、病弱小蚕、迟眠蚕染病机率大, 应予淘汰, 减少蚕座感染。
6“万病一把灰”与药剂添食相协调
原种繁育中常见蚕病的防治 篇5
关键词:原种繁育,蚕病,综合防治
蚕病发生会给原种繁育带来很大损失, 原蚕无法正常生长、老熟结茧或者簇中死笼、后期死蛹、蚕种微粒子检疫不合格等都对原种生产带来极大损害, 蚕种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影响原种的正常供应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 经济利益也直接受损。对蚕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是原种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原种生产中常见的蚕病有微粒子病、血液型脓病、细菌性败血病、真菌病中的白僵病和曲霉病、农药中毒病等。引起蚕儿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病原菌或农药毒物存在、养蚕技术粗放、气候高温多湿影响、桑叶质量差等, 其中消毒不彻底、有病原毒物存在是发病的必要因素[1]。除了病原必须存在外, 还与病原能否侵入蚕体内、病原数量和毒力强弱、蚕体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当病原体侵入蚕体内的数量、毒力超过了蚕体的防御机能, 就会引起蚕病发生。蚕体生理状态及抗病力强弱, 对于传染病的发生关系很大。外界环境条件是直接影响蚕体抗病力的强弱, 影响病原体致病力的大小, 以及能否侵入蚕体的条件。在防病过程中, 应积极创造对蚕儿有利而对病原不利的环境条件, 防止蚕病传染[2]。
原种生产中蚕病传染途径主要有食下传染、伤口传染、接触传染、胚种传染4个途径。因病蚕的胃液、粪便、蜕皮, 以及尸体流出的汁液污染桑叶, 而被蚕儿食下感染称为食下传染;因蚕座过密、眠起不齐、操作粗放等引起蚕儿皮肤受伤, 被病原入侵引起发病称为伤口传染;真菌孢子或多化性寄生蝇产卵于蚕体, 穿过皮肤致病为接触传染;通过患病母蛾所产的卵传给下一代幼虫, 使其发病, 即为胚种传染, 如微粒子病, 在蚕种生产中普遍发生。病源的扩散传播主要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2条途径。
广西蚕业总站针对原种繁育中常见蚕病防控制定了系列消毒防病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桑园管理、蚕期管理、室内外环境消毒、桑叶消毒等方面内容, 按照这些制度对蚕病进行综合防治, 能有效控制病原, 全面保证原种生产环境洁净, 为原种繁育安全生产保驾护航[3]。
1 微粒子病
微粒子病是由微孢子原虫寄生在蚕体内引起的一种病害, 在卵、幼虫、蛹、蛾4个阶段均能发生, 可通过胚种传染。微粒子病是对原种生产威胁最大的一种蚕病, 属毁灭性病害, 生产中必须对全部母蛾进行检疫, 当整批蚕种病毒率超过0.2%时, 即判该批蚕种不合格[4,5]。被微孢子感染, 在蚕期不容易被发现, 照样能正常上簇制种, 直到检疫结束才能判断该批蚕种是否合格。由于对病情信息了解的滞后性,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不利于别的批次的防病消毒, 因此在原种繁育中, 任何时候都把对微粒子病的防控作为原种生产的重中之重。
1.1 病症
带有微粒子病的蚕种收蚁后, 蚁蚕发育不良, 1龄疏毛期长, 生长慢, 小蚕多, 迟眠蚕多, 眠起不整齐, 行动迟钝, 生长缓慢, 起蚕多半蜕皮蚕。感染微粒子的4、5龄蚕气门下方, 腹脚附近有胡椒斑点, 尾角悠黑, 绢丝腺呈乳白色不透明或显脓泡状小点。对病蚕、不结茧蚕、病蛹、病蛾用600倍光学显微镜镜检, 发现有微粒子孢子。
1.2 发病规律
微粒子病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2种传染途径。微粒子孢子可感染大部分鳞翅目昆虫, 普遍存在于环境中, 随风飘扬, 飘洒于桑园、蚕室蚕具等各处室内外环境, 如附着在卵面, 收蚁时随蚁蚕咬破卵壳食下病原, 如附着在桑叶, 随蚕儿摄食桑叶而食下病原, 通过食下传染途径发生微粒子病。因原原种携带微粒子孢子, 继续饲育带毒蚕种, 通过胚种传染的途径使所饲育原种感染微粒子而发病。
1.3 防治
保持养蚕制种环境洁净, 无微粒子病原。室内外环境用有效氯浓度为1%的漂粉精溶液喷洒消毒, 对用具进行浸泡消毒, 消灭环境及用具上的微粒子孢子。对室内外地面粉尘定期抽样作预知检查, 及时掌握环境中病原分布情况, 开展针对性的消毒。及时处理各种生产污染物, 清扫环境, 将草纸、蛹壳等污染物集中在指定地点焚烧。将蚕期、蛹期、蛾期淘汰出来的弱小蚕、病死蚕、死蛹、不结茧蚕、油污茧、病蛾等污染物, 先放入装有石灰的小桶中, 再集中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随意乱丢。养蚕前对所有蚕室及用具进行“两消一洗一熏蒸”, 蚕期每天对蚕室内外地面进行消毒, 进出蚕室、贮叶室、制种室要遵循洗手、换鞋、换工作服等卫生制度。
精心饲育, 良桑饱食, 提供适宜饲育环境, 提高蚕体强健性。严格淘汰弱小蚕, 并对1~3龄病弱蚕、迟眠蚕、蚕沙作微粒子病预知检查, 及时淘汰有微粒子病的饲育区。
预测预报桑园害虫发生情况, 及时扑杀害虫, 避免野外昆虫与家蚕的微粒子病交叉传染。根据虫情及繁育计划, 科学管理桑园, 将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 将长效农药与短效农药相结合, 及时清理桑地及周边杂草, 冬季对枯枝落叶及剪伐枝条进行焚烧以清园, 用二氧化氯或石灰粉消毒桑园, 清除鳞翅目昆虫越冬场所。
原种繁育用叶全龄消毒清洗, 直接从唯一饲料———桑叶入手, 切断食下传染途径。1~3龄用叶用有效氯浓度0.30%~0.33%的漂粉精溶液浸泡10 min, 并清水漂洗;4~5龄大蚕用叶用有效氯浓度为0.33%~0.40%的漂粉精溶液在全自动桑叶消毒流水线上消毒清洗。
母蛾检查及补正检查是切断胚种传染的有效方法。原原种采用单蛾检查与集团母蛾检查相结合的检毒方法, 多看视野, 确保不漏检, 保证原原种检毒的准确性。原原种袋蛾准确, 样本与蚕种一一对应, 保证送检样本的代表性。原原种母蛾检查的准确性, 为原种繁育提供了无毒蚕种, 从源头切断胚种传染。收蚁后, 按饲育区对卵壳及剩余蚁蚕作微粒子病补正检查, 作为母蛾检查的补正, 及时纠正母蛾检查的错漏。
2 血液型脓病
2.1 病症
血液型脓病通称脓病, 本病由于发育龄期不同, 外部病症有差异。各龄蚕前出现不眠蚕, 狂躁, 徘徊于蚕座边缘, 4~5龄期环节膨胀, 如竹节状又称高节蚕, 5龄后期体色乳白、皮肤易破、流白色脓汁又称脓蚕。显微镜下镜检发现六角形多角体病毒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标准。
2.2 发病规律
属急性传染病, 从感染到发病一般3~5 d, 以眠前发病最多, 此病全年各季均有发生, 高温多湿季节发病加剧。传染源主要来自病蚕或桑园害虫尸体, 粪便经口、创伤传染为主。蚕座密、人为操作粗放使皮肤擦伤、养蚕环境闷热通风不良、桑叶叶质差, 食湿叶、蒸热叶, 均可诱发此病[2,3]。
2.3 防治
脓病发生都是因为养蚕环境有少量的病毒存在, 因此必须采取以抓消毒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用漂白粉和新鲜石灰对养蚕环境、蚕室、蚕具进行严格消毒。二是严格提青分批, 适时饷食。三是蚁蚕及起蚕洒“防病一号”进行蚁体蚕体消毒, 止桑、5龄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四是淘汰弱小蚕、迟眠蚕、落地蚕, 减少蚕座二次感染。五是严格处理病蚕和蚕粪, 集中入石灰缸掘土深埋。六是重视桑园除虫, 加强肥水管理, 注意桑叶采、运、贮保鲜, 提高叶质。七是加强蚕室通风换气, 降低高温危害, 防闷热。八是进行抗菌素添食, 在4~5龄起蚕添1次, 5龄每隔2 d添1次抗菌素类药物。
3 细菌性败血病
细菌性败血病是原种繁育最常见的蚕病, 在蚕期、种茧期、蛹期、蛾期均普遍发生, 结茧率低、死笼率高, 大部分是因为感染了细菌病。细菌病给原种繁育带来大面积减产, 经济损失比较严重。
3.1 病症
由于细菌性病死尸体都软化腐烂, 又称软化病。细菌性败血病是一种急性病, 患病蚕在死亡前大多与健康蚕一样, 在体型、体态、体色上没有什么变化, 病蚕将死时才会出现胸部膨大、肌肉紧张、吐胃液、排不正形粪等病症。死后尸体迅速液化变色, 随腐烂变色, 常因细菌种类不同表现尸体腐烂情况不同。黑胸败血病表现为胸中主腹部1~3环节出现墨绿色尸斑, 最后全身发黑腐烂, 流出黑褐色污液。灵菌败血病表现为体表有褐色小斑点, 全身软化变红褐色, 流出红褐色污液。青头败血病表现为胸部背面出现绿色尸斑, 尸斑下还会出现气泡, 血液稍微混浊, 呈土灰色, 有恶臭[1]。
败血病不仅在蚕期发生, 蛹期及蛾期都会发生。蛹期发病为败血蛹, 生产上最常见的败血蛹有2种, 一种是由于大杆菌引起的黑色死蛹, 全体变黑, 扁瘪液化不能拾起, 另一种是由球菌引起的死蛹, 背脉管先开始变深而至深褐色, 再延及全身, 从感染到发病时间长, 尸体并不能很快腐烂。蛾期发病时, 蛾腹部扁瘪肥大, 活动力较差, 触角和翅膀不振动, 很快死亡, 在节间膜透现黑褐色或红色, 脚和翅易脱落。
3.2 发病规律
细菌性败血病主要是由细菌污染环境引发, 传染途径主要是伤口传染, 因此与技术操作, 以及饲养温、湿度较为密切。蚕座密, 操作粗放, 增加蚕体伤口;环境高温多湿, 细菌繁育快, 接触病菌机会较多, 增加感病机会, 发病增多。蚕蛹发病, 主要是幼虫阶段皮肤上遗留的细菌带入茧内后, 因采茧操作粗鲁, 造成蚕蛹受伤而传染;由于削茧和雌雄鉴别过早或操作粗暴, 造成创伤传染;病蛹与健康蛹直接或间接接触, 而引起感染发病。
3.3 防治方法
细菌性败血病传染有创伤、食下2种传染途径, 与操作技术、饲养温湿度、接触病菌机会有密切关系, 所以应做好蚕室蚕具消毒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 防止蚕儿创伤, 给桑、除沙、采茧、削茧、蛹体雌雄鉴别、捉蛾、拆对等操作要细致。严格进行蚕室、贮桑室及环境的消毒, 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定期消毒。桑叶因经过消毒清洗, 表面蜡质层破坏, 细菌更容易侵入, 因此防止桑叶发热、发酵、变质, 以及保证桑叶新鲜尤其重要。饲养操作中防止蚕体受伤、蚕座密度适宜。忌喂湿叶, 蚕室及上簇室加强通风换气, 必要时用空调或抽湿机排湿。添食抗菌素, 3龄开始各龄饷食添食1次, 5龄隔天添食1次。
4 真菌病 (白僵病及曲霉病)
4.1 病症
白僵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病症, 随病发展, 食桑减迟, 行动迟缓, 伏在桑叶下面, 蚕体上或气门周围出现浅褐色状油迹病斑或无病斑, 临死前吐液, 头胸向前伸出, 初死尸体柔软有弹性, 逐渐变硬, 体色呈桃红色, 后1~2 d全身长满白毛, 体僵硬, 称为白僵。
曲霉病在小蚕1~2龄期最易发生, 病蚕食桑少, 尾部萎缩, 尸体稍带黄色, 体干瘪, 缩小硬化[4]。
4.2 发病规律
白僵病传染源是白僵病蚕和野外僵病昆虫尸体的分生孢子, 及利用白僵菌对森林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时, 飞机喷洒的白僵菌孢子。白僵病主要经皮肤接触传染, 其次创伤传染, 从感染到死亡, 小蚕期2~3 d, 大蚕期5~6 d。
曲霉病菌生命力很强, 在蚕粪饲料、竹木等有机物上均能繁殖,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30℃以上高温多湿条件有利于发病, 蚁蚕感染2~3 d死亡, 蚕具消毒后多湿发霉易造成发病。
4.3 防治方法
对蚕室、蚕具要彻底消毒, 注意开窗换气排湿, 对竹木蚕具曝晒防霉。蚁蚕和起蚕用“防病一号”蚕体消毒。在僵病发生严重时要添食“克僵一号”等防僵药。禁止晾晒收购僵蚕, 严格控制病源扩散。加强饲养管理, 发现僵蚕投入石灰缸中深埋或漂白粉溶液中浸泡, 及时处理好病蚕尸体。与森林主管部门协调, 周围森林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时与蚕季错开。
5 农药中毒病
2012—2013年, 武鸣原种基地桑园多次受农药污染, 连续几个批次的原种发生农药中毒病, 蚕儿吐水死亡, 降低了蚕种产量, 也打乱了桑园管理及用叶计划, 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经过查找原因, 采取科学用药、分片管理、用叶前试喂等措施, 之后没发生过农药中毒。
5.1 病症
蚕儿接触或食下有农药桑叶, 都可能引起中毒, 有突发性、群体性的特性, 表现为蚕儿乱爬、吐胃液、颤抖、摇头、痉挛、呈“S”形弯曲等症状。
5.2 发病规律
常用的有机磷、有机氮、菊酯类农药、化肥及烟草气味, 经药液污染桑叶或飘进蚕室都能发生中毒症。
5.3 防治方法
按照原种繁育批次安排及各批次用叶计划, 分片分块使用农药, 科学管理桑园。养蚕期桑园必须用短效药, 适期用药, 保证农药残效期已过后才用叶, 并在大量用叶前做试喂试验。少用粉剂, 喷药注意风向, 尽量防止农药随风吹到另外地块。经常了解桑园周围农田农药使用情况, 采叶时留出保护行。蚕室周围不能存放农药, 喷雾器不能进蚕室或用作添食喷水, 蚕室周围桑园喷农药时, 提前关闭门窗。
发生农药中毒应通风换气, 用石灰粉等隔开污染桑叶, 并加网除沙, 将中毒蚕、健康蚕、轻微中毒蚕分开。丢弃污染桑叶, 并冲洗贮叶室, 换用清洁桑叶喂蚕。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灭菊酯等有机磷或菊脂类农药中毒, 小蚕用清水喷体, 大蚕在水中淘洗2~3 min, 用解磷定针剂2支或硫酸阿托品6~7片加水500 m L喷洒桑叶, 添食解毒, 用碱水浸泡蚕具, 并清水多次洗刷后再用;杀虫咪、杀虫双等有机氮农药中毒, 用盐酸肾上腺素600倍液喷洒桑叶, 连续添食3~4次。
参考文献
[1]钱元骏, 李荣琪.怎样防治蚕病[J].蚕业科技, 1979 (7) :11-20.
[2]陆有华, 黄可威, 吴春生, 等.坚持蚕病调查做好蚕病防治工作[J].江苏蚕业, 1987 (2) :22-24.
[3]谭正前.蚕病防治方法的探索[J].四川蚕业, 1999 (4) :41-42.
[4]钟发明.浅谈蚕病防治方法与技巧[J].四川蚕业, 2009 (4) :40.
蚕病防治 篇6
1 现行农村蚕病防治主要存在问题
1.1 忽视养蚕前消毒和回山消毒
部分蚕农对养蚕前消毒不重视, 把养蚕前消毒当成打扫一下卫生就行了, 舍不得花钱买蚕药消毒, 造成环境当中的病原基数居高不下, 容易造成蚕病暴发[1] 。蚕发病后则乱用药, 其效果并不好, 往往不能控制蚕病发生。蚕期结束往往是病原留存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 此时采取消毒措施可有效压低病原基数, 对控制下期蚕病发生有明显效果, 但是不少蚕农忽视回山消毒, 蚕期结束后就万事大吉, 不想或者不愿意回山消毒。
1.2 用药不讲究科学性
一些蚕农购买蚕药仅仅根据道听途说或传统习惯, 自己并不了解蚕药作用和性能, 用药不具针对性, 使用方法也不清楚, 导致消毒防病效果差。有的蚕农误认为蚕药的气味越大效果就越好, 其实也是认识上的误区[2] 。如:有不少蚕农在蚕室、蚕具消毒时仍偏爱使用甲醛溶液、含氯石灰等消毒药剂, 其实甲醛溶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该药剂在消毒时对环境要求较高, 且成本为目前推广消毒药剂的3倍;含氯石灰即为含氯气的石灰, 保管不当则挥发很快, 导致消毒效果下降。有的蚕农不了解消毒药剂与添食药剂的差异, 认为都是杀灭病原的药物, 因此发现蚕病后自以为是地添食消毒药剂来防治蚕病, 其不仅起不到蚕病防治效果, 反而会削弱蚕的抗病力。
1.3 忽视传染源的控制
目前农村当中病原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病死蚕。养蚕过程当中出现的病死蚕, 一些蚕农未按规范处理, 随意扔在蚕室角落的现象较为常见;二是蚕沙。病死蚕的蚕粪及其啃食后遗留下的桑叶中均含大量病原, 有的蚕农不及时除沙、有的蚕沙乱堆乱放, 甚至将蚕沙摊放的蚕室外的场地上曝晒, 人为造成病原扩散;三是使用过的方格蔟。方格蔟使用后未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且将方格蔟搁挂在蚕室内屋架上, 有的随意堆放在蚕室或蔟室内, 往往等到蚕即将上蔟要使用方格蔟时才想起清理消毒方格蔟。
1.4 饲养管理不当
目前在饲养管理当中主要存在问题有:人为调高或调低饲育温度, 缩短或拉长蚕期, 以达到提前或滞后蚕茧上市的目的, 其实这种做法违背了蚕儿正常发育规律, 容易造成蚕儿抵抗力下降, 诱发蚕病。小蚕用叶不规范, 有的农户小蚕在别人家共育时送桑叶舍不得采嫩叶、不注意选采无虫口叶, 有的共育组长不注意计划用叶, 有时桑叶量大造成贮桑时间过长, 桑叶不新鲜。不注意及时扩座、匀座, 造成蚕头过密而影响发育齐一和蚕体匀整度。不注意提青分批, 不及时淘汰迟眠、弱小蚕, 容易发生蚕座交叉感染。不注意预防农药和工业废气污染中毒, 造成急性中毒或累积性中毒诱发蚕病。
2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2.1 严格消毒, 控制病原
2.1.1 蚕期前消毒
蚕期前消毒要按照规范的步骤和要求, 即:打扫-清洗-刮除表土-粉刷墙壁-药剂消毒等步骤进行。经过消毒后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蚕室、上蔟室、贮桑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无蚕沙、茧丝屑等残留物;二是蚕具在洗净后还应经过烈日曝晒, 方可使用药物消毒;三是对小蚕共育室或上期蚕发病较严重的农户, 应做到2次消毒1次熏烟, 对蚕室和所有蚕具, 分别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进行药液浸渍或喷洒消毒后, 再进行一次熏烟消毒。经过消毒后的蚕室、蚕具应密闭保管, 直至养蚕时再启用, 防止病原再次污染。
2.1.2 蚕期中消毒防病
蚕期中消毒防病是控制蚕病扩散蔓延的重要环节。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养成良好的防病卫生习惯。保持蚕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做到贮桑室和养蚕室分开、采桑用具和除沙用具分开, 养蚕操作过程中形成勤洗手、多用石灰、切桑、装桑工具专用等良好习惯。二是加强蚕体蚕座消毒。经常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 (灭僵灵) 与新鲜石灰粉 (按1∶25配比) , 均匀地撒在蚕体蚕座上, 以薄霜状为度。对贮桑室和蚕室地面经常使用氯制剂类消毒液进行地面消毒, 及时杀灭病原;对遭遇持续干旱、桑园环境污染或桑园内虫害较多等情况下, 可使用氯制剂类消毒液进行桑叶叶面消毒, 不仅可消洗桑叶, 也可杀灭桑叶表面病原, 防止病从口入。三是规范蚕沙和病死蚕的处理。蚕沙和病死蚕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 目前一些农户存在乱堆乱放、随意摊晒等不规范现象。其规范处理方法为:病死蚕要放入专用石灰盆中, 达到一定数量后及时集中深埋;蚕沙不能长时间堆放在蚕室内或蚕室附近, 更不能摊晒在蚕室附近, 要及时运送到远离蚕室、桑园的地方, 集中堆积, 上覆薄膜, 待腐熟发酵后施入农田, 避免病原扩散污染环境。
2.1.3 蚕期结束后消毒
蚕期结束后, 及时清理蚕沙、烂茧、旧蔟具。草蔟等废弃物集中烧毁。方格蔟摊放在水泥场地上, 喷洒4%甲醛溶液, 加盖塑料薄膜在阳光下曝晒增温, 清除浮丝晒干保存。蚕室及周围环境经清理后, 用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250倍液或1%的有效氯含氯石灰液或1%新鲜石灰浆消毒。蚕具清洗晒干后入室保存。
2.2 加强管理, 减少发病
加强饲养管理, 可增强蚕儿体质, 提高蚕对病原的抵抗力。小蚕应集中共育, 根据各个龄期采摘适熟桑叶, 采回的桑叶要合理贮藏, 减少贮桑时间, 保持叶质新鲜。及时扩座、匀座, 稀放蚕头, 确保一蚕两位, 防止蚕头过密而影响发育齐一和蚕体匀整度。加强提青分批, 及时除沙, 淘汰迟眠、弱小蚕, 减少蚕座交叉感染。适时调节蚕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和气流, 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做好农药、工业废气污染的预防工作, 防止急性中毒和累积性中毒[3] 。
2.3 及早诊断, 及时防治
蚕感染病原后, 初期表现症状并不明显, 随着病程加重, 其病症越来越明显, 传染致病力也越来越强。所以, 病蚕发现得越早, 病原扩散传播的范围就越小, 对蚕病的防治也就越有利。一般蚕病初发时, 往往表现出群体发育不整齐, 眠起不齐, 分批较多, 通过观察蚕的食桑也能发现蚕食桑不旺, 有时听不到或只能听到很弱的食桑的声音。蚕病初发时要及时通过提青分批、隔离淘汰、加强饲养管理来控制蚕病传播, 同时要尽快确定蚕病发生种类。对于早期蚕病诊断, 一般通过仔细观察群体, 可能发现少数感染病原较早的蚕已表现出较明显的症状, 从而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群体当中发现少数蚕有空头现象, 则要注意防治中肠型脓病或浓核病;如发现体躯肿胀、粪便当中有白色浓汁或撕开表皮后流白色浓汁, 则要注意防治血液型脓病;对于发生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或浓核病等病毒病时, 除加强饲养管理外, 要勤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每天1~2次。如发生白僵病、曲霉病等真菌病时, 每天使用1~2次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群体发病较重时可使用熏烟剂熏烟, 每天1~2次, 直到不发病为止。发生败血病或细菌性肠道病等细菌病时, 及时添食抗菌素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发现蚕扭曲、吐黄色胃液等农药中毒症状时, 要迅速止桑、加网除沙、查明毒源, 如毒源来自蚕室内则迅速调换蚕室, 如毒源来自桑叶则迅速改喂新鲜无毒桑叶。如发现群体发育不齐现象越来越严重, 提青分批后批次越来越多, 且无蚕病发生症状时, 要注意是否存在氟化物等工业“三废”污染, 如蚕室或桑园附近有污染企业存在, 则要求污染企业实行蚕期临时性停火或停产治理, 如有条件也可通过政府部门将污染企业搬迁到适宜区域或进行关、停、并、转等措施, 确保对蚕桑生产没有污染影响。对蚕病种类无法判断时, 可请技术人员进行体液、消化液或组织检查, 确定蚕病种类, 及时采取防病措施, 控制蚕病暴发蔓延。
参考文献
[1]张榛, 陆秀萍.秋季蚕病流行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蚕业, 2007, 28 (3) :54-56.
[2]钱开良, 谭书生, 等.如何正确选用蚕药的思考.中国蚕业[J].2005, 26 (3) :42-43.
蚕病防治 篇7
1 发生原因
在养蚕生产中, 蚕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取决于蚕农生产活动中的各项技术处理。根据安徽省当前蚕病发生的情况, 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 蚕农预防蚕病意识淡薄
(1) 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发现, 很多蚕农重视饲养而轻视消毒, 致使消毒很不彻底[1]。
(2) 养蚕环境病原污染严重。一是随意堆放、摊晒蚕沙。二是病、弱、死蚕随手乱抛。
(3) 蚕期管理不到位。以前以住房或专用蚕室为主, 户均饲养量不大时, 以蚕期卫生为主的管理尚好, 而今, 农村养蚕向大户、专业户、室外大棚育、地蚕育发展, 人均饲养量常超过3盒种, 劳动量大幅增加, 养蚕不得不粗放, 管理也难以到位, 出现蚕头过密、吃不饱、多天不除沙、蚕座消毒次数减少、蚕室环境不清洁、不提青分批、病死蚕不及时隔离淘汰等等有违管理要求的现象, 为蚕病暴发埋下隐患。
(4) 桑园管理不善, 交叉感染。蚕茧价格的不稳定使一部分蚕农对桑园管理失去信心, 或因为人力不足, 或投入较多的精力外出务工, 使得桑树肥水管理跟不上, 造成桑树长势不良、叶质差、老嫩不匀, 影响蚕的体质和抗病力, 导致桑园虫害严重, 害虫的排泄物、身体和尸体残留物污染桑叶后与蚕之间的病原交叉感染机会增加, 导致蚕病发生增多。
1.2 技术服务手段不健全
(1) 对蚕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缺乏推广学研究。在调研中, 发现许多蚕区, 甚至重点蚕区的推广部门在当地蚕品种应用方面缺乏推广学研究, 采用的蚕品种更换十分频繁[2]。
(2) 对蚕农使用的蚕药缺乏监管和服务。安徽省自上而下均缺少对蚕药质量和市场的监管制度与措施, 没有蚕药检测和结果公布制度, 也没有与蚕种供应相配套的供药服务体系。
(3) 养蚕布局不科学, 未实行小蚕共育。安徽省养蚕安排一般遵从蚕农的饲养习惯, 但这种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养蚕的布局应以有利于提高茧丝质量、保证经济效益为依据。
(4) 行业间信息交流不畅, 忽视蚕业作为农业的组成部分而受大农业环境的影响。养蚕业是置身于大农业环境中的小农业, 其生产安全受整个植保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受附近工业环境的影响[3]。这就要求蚕业推广部门有全局意识, 在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上有所作为。
2 蚕病防治策略
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其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育, 切断病原传染途径, 防止蚕感染, 改善饲育条件, 增强蚕体质, 提高抗病力等方面, 把防病与饲育技术结合起来, 走综合防治的路子, 才能取得实效。针对安徽省蚕桑生产特点和蚕病发生的原因, 预防蚕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消毒管理
在消毒工作上, 一定要按照规范程序操作, 才能真正起到杀灭病原、清洁饲养环境的作用。
(1) 蚕期前消毒。对蚕室、蚕具的消毒要做到“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养蚕前1周, 要全面清理、打扫、冲洗室具 (蚕具洗后应晒干) , 然后进行3次消毒:用1%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全面喷洒消毒室具, 用2%石灰浆悬浊液再喷消毒, 用优氯净 (或熏毒威) 熏烟剂熏烟消毒。3次消毒结束后, 打开门窗通风, 让其干燥。
(2) 蚕期消毒。对蚕体、蚕座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蚕座感染;及时隔离、淘汰迟眠蚕、弱小蚕, 防止混育传染;重视用叶质量, 严防病从口入。严格处理蚕沙、病死蚕, 防止扩散传染;做好保温、保湿和通风换气工作
(3) 蚕后消毒。售茧结束后, 及时打扫、清理蚕室及周围环境, 清除病死蚕、蚕沙、污物、烂茧等杂物, 然后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 或2%石灰浆喷洒消毒。
2.2 准确诊断蚕病, 及时治疗
蚕病种类不同, 病症各异。同一病例, 由于发病时期不同, 病症也各有其特点。要正确诊断蚕病种类, 首先必须掌握不同蚕病的病症和病变, 通常的诊断方法有症状诊断、病原诊断和血清学诊断。发现病毒病, 应及时捡出病蚕, 隔离或淘汰, 并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控制蚕座内传染[4]。添食抗菌素可推迟发病, 降低发病率。发现真菌病, 要捡出病蚕, 并使用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或选用优氯净熏烟剂熏烟, 1~2次/d, 直到不发病为止。发现细菌病, 要及时捡出病蚕, 根据不同情况, 选用有效药物添食防病。发现微粒子病, 则应烧毁带毒蚕种, 蚕室、蚕具要经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发现农药中毒, 要查明毒源, 隔离毒源, 加网除沙, 改饲新鲜无毒桑叶, 调换蚕具。
2.3 做好蚕药供应工作
蚕药市场大都是小店经营, 比较混乱, 质量得不到保证, 假冒、过期、失效蚕药屡屡进入生产环节, 严重影响消毒防病效果, 增加蚕农的养蚕风险。要提高蚕药供应质量, 一方面必须规范农资市场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杜绝伪劣蚕药销售;另一方面农技部门可实行种药配套, 跟踪服务, 通过县、乡、村蚕桑技术网络, 把技术推广和蚕药经营服务结合起来, 宣传到位, 供应到位。
2.4 建立蚕病预警机制
在饲养中, 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 提前作出预警, 主要是根据天气变化趋势的分析, 如长时间的低温阴雨或长时间的高温对蚕的生理产生的影响, 以及适宜病原体滋生环境的分析, 在蚕病即将发生时做到提前发现, 通过农技推广网络发出预报, 建立疏通防治渠道, 并及时告诉农民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早发现、控制、预防, 降低蚕农的养蚕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土贤.华南主要蚕病的发生规律及其对策[J].广西蚕业通讯, 1980 (4) :11-21.
[2]余建芳.蚕病防治策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8) :190, 197.
[3]韩正安, 康树仁.浅析镇巴县防治蚕病的主要措施[J].北方蚕业, 2009 (1)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