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文化(共12篇)
葡萄文化 篇1
葡萄产业是一个有效打破农业“二元结构”的复合型产业, 它既是第一产业, 是高效的种植业;也是第二产业, 是高附加值的加工业;还是第三产业, 是生态及文化观光旅游业。为提升葡萄的价值, 马陆葡萄研究所从葡萄生态和文化中挖掘旅游资源, 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 打造出融葡萄科研、示范、培训和休闲于一体的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马陆葡萄就以其规模和效益闻名于大江南北。1981年春, 马陆园艺场引种栽下22亩巨峰, 并取得了第一年种植、第二年丰产 (亩产1500公斤以上) 的成果。到90年代, 已发展到10个村2000多户农民种植近8000多亩葡萄, 占上海市郊区葡萄种植面积的1/4, 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9年, 马陆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30年来, 马陆葡萄历经产量效益、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三个阶段, 先后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 并成为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
马陆葡萄公园是马陆葡萄发展的一个浓缩和精华。公园应用根域限制栽培理论, 采用生态型基质栽培, 以现代设施、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武装观光葡萄园, 不仅观赏环境“一尘不染”, 还可“坐享其中”, 休闲、聚会、小酌, 完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随着马陆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特色观光旅游方面已初具规模, “葡萄长廊”“水上葡萄园”“情侣葡萄园”等已成为葡萄公园的特色文化休闲旅游项目。
1. 葡萄长廊
这几乎是每个观光葡萄园的必备景观。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的葡萄长廊, 总长1500米, 不仅具备生态功能, 还有生产功能、景观功能、科普功能、文化功能。如葡萄品种, 葡萄藤蔓的造型, 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等。长廊边的葡萄文化展示牌, 还可让人增加葡萄文化知识。
2. 水上葡萄园
吐鲁番有条葡萄沟, 马陆有条葡萄河。在耕地资源紧缺的南方, 利用葡萄蔓生在水面建“阳光工程”。划船来到水上葡萄园, 沿着小溪流可看到适合水边种植的刺葡萄, 从春到秋, 刺葡萄的嫩梢、嫩叶始终娇艳鲜红, 在厚厚的成龄绿叶拥抱下, 更加生机盎然。当小船行驶在葡萄架下, 感受的不仅是清凉惬意, 更在欢愉中了解野生葡萄世界里的生命哲理。
3. 葡萄科普园
园内保存着近百个葡萄世界名种、珍稀品种和野生品种, 有满身带刺“面若桃花”野生葡萄, 有宛若仙女玉指的美人指、女人指、金手指葡萄, 还有洒“热血”的染色葡萄。
4. 葡萄迎宾园
园内种植有十余种不同的葡萄品种, 藤蔓或如大鹏展翅, 或如孔雀开屏;架上绿荫缠绕, 串串葡萄姹紫嫣红, 颜色错落有致;架下布有各类石榴、番茄、草莓、芍药等大小盆景。素色典雅的青石砖面上桌椅摆放自然, 来一壶有机葡萄茶, 或一杯原汁原味的鲜榨葡萄汁, 几两葡萄水饺, 或几串美味的葡萄, 都让人回味无穷。
5. 采摘与认养葡萄园
园中采用国内领先的“基质栽培”模式, 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创新型生产模式。种植的葡萄品种有几十个之多, 而且造型独特。2009年, 这里被划为马陆葡萄公园的会员区, 会员可在此任意挑选葡萄树养护、劳动并收获果实。
6. 情侣葡萄园
因红绿相间两个不同品种的葡萄树如情侣般缠绕一起, 故美其名日“情侣葡萄园”。空中是碧绿嫣红的葡萄树叶和果实, 地面是光滑洁净的彩色砖块, 水帘风机不时送来白色雾气, 仿佛置身于仙境。品上一杯原汁原味的鲜榨葡萄汁, 让人流连忘返。
葡萄文化 篇2
学 院:东方科技学院 班 级11级园林三班 姓 名: 李威 学 号:20114190431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养生及市场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4年05月26日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葡萄保健功能与葡萄酒市场
学 生: 李威
(东方科技学院生科学部-11级园林三班-李威-201141904315)
摘 要: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经发酵酿成的酒精度较低的酒种。品格高雅,具有丰富的营 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与人类文明的相融,技术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增长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国内葡萄酒市场需求量不断迅速上升。葡萄酒正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需求空间很大,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消费观念;保健意识;文化素质;前景广阔;酒精度;鲜葡萄;消费者;需求空间;转变;增强;增长;营养;品格
正文: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拥有其固有的特性,而葡萄与其他果 树比较,具有着更多种的特性。葡萄栽培不仅是最初的农业,也是永远伴随着人类的一种农业。其既是在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水果之一,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这里古方中医带大家了解一下葡萄的功效和作用。
一、葡萄的营养分析
营养价值
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
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葡萄的作用
1.解除疲劳,葡萄中所含有的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进入体内后会转化成能量,可迅速增强体力,有效地消除肉体的疲劳。因此疲劳时吃一些葡萄可以快速改善。2.抗毒杀菌,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常食葡萄对于脊髓灰白质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杀灭作用,而使人体产生抗体;
3.改善过敏症状,防癌抗癌,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不仅能抑制发炎物质的运作,有效缓解过敏症状,还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能;
4.抗贫血,葡萄中还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5.调养肠胃、利胆,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垃圾,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可降低胃酸毒性,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6.利尿消肿,安胎。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7.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丰富,可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对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效果; 8.美容养颜,葡萄籽中含有独一无二的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功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达到紧致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可使肤色红润,秀发乌黑亮丽。
葡萄在全世界水果类生产量几占四分之一。葡萄是当今世界上人们喜食的第二大果品,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其果实除作为鲜食用外,主要用于酿酒,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罐头等食品。葡萄是一种滋补药品,具有补虚健胃的功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多吃些
葡萄或葡萄干,有助于恢复健康,因为葡萄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索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二,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在产量、产品结构与质量和产品集中度等各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 葡萄酒产量的增加
消费习惯的改变带动了消费的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葡萄酒迎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市场潜力。从2000一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葡萄酒企业统计(全部国有及销售收人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每年年报的数据来看,自2000年以来,产量平均每年增值到15%-20%。2000年产量20.19万吨,2001年产量25.05万吨,比上年增长24%;2002年产量28.86万吨,比上年增长15.2%;2003年产量34.3万吨,比上年增长18.8%,2004年产量36.73万吨,比上年增长7%;2005年产量约40万吨,比上年增长10.9%。
1.2 产品结构的规范化与质量的稳定提高
中国葡萄酒过去人都是以甜酒为主,经过近几年的产品结构调整,我国已形成全汁葡萄酒的产品结构,高档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这说明我国葡萄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已开始进入健康规范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些大型葡萄酒厂都在使用国际先进酿酒设备,一些关键设备都从国外引进,这大大提高了葡萄酒产业机械化程度。在酿造工艺上,由于积极地采用国外葡萄酒先进酿造工艺井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葡萄酒的酿制水平。我国葡萄酒行业始终把不断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几年,国家葡萄酒监督检验中心对全国的葡萄酒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葡萄酒总体质量良好。1.3产品集中度提升
我国葡萄酒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新疆、北京、河南、甘肃、广西、云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占总产量的93.8%,其中山东、河北两省仍为葡萄酒生产大省,其葡萄酒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带动了我国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国葡萄酒企业约有400一500家,具有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主要分布在葡萄产区及沿海地区。1.4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们可以在各大超市、专卖店上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葡萄酒品牌虽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标签上标注的酿造品种几乎一样,赤霞珠遍布全国大小葡萄种植区,从而使多种葡萄酒品牌从颜色、香气、口感上基本一致,没有自身特色,个性化也不明显。从而导致葡萄酒缺乏市场竞争力,更没有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在葡萄品质方面还需改善。然而果农在利润的驱使下,盲目追求产量或对尚未成熟的葡萄进行提前采摘,从而使原料表现出果穗、果粒大小不一致;色泽欠佳,红品种着色不好;浆果含糖量低,风味淡而酸。果品不够安全和卫生(滥用各种不合格农药)等特征都会导致原料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葡萄酒质量。“葡萄酒行业利润丰厚”的说法,一时在业内、业外风声四起,被炒的沸沸扬扬。
“丰厚的利润”自然吸引了许多行内、行外的投资者纷纷涉足葡萄酒市场,再加上国外的同行业进驻中国市场。葡萄酒市场风烟乍起、战火纷飞、动荡不安。我们关注一下结果,在促成行业规模运行的同时,更导致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竞争程度越演越激烈、营销成本剧增、投资者的利润显著降低。此外,葡萄酒文化气氛不浓郁也是一大重要原因。西方很多国家都有着浓厚的葡萄酒文化氛围,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二,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方向 葡萄酒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大力鼓励发展葡萄酒产业,因此,葡萄酒企业如何顺应潮流,在良好形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
2.1完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完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重点。
在今日葡萄酒市场剧烈的竞争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扩大产品出口为目标,重视葡萄基地的发展,建立起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的配套基地,为葡萄酒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优质原料,并逐步实现品种区域化、酒种区域化,生产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的高质量、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产品是每个企业势在必行的事。葡萄酒行业既是一个传统工业,又是一个新兴工业,国际新技
术的研究应用很多。中国葡萄酒的前期发展大都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现有的品种、工艺、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葡萄酒业必须要开展科学研究,这样才能使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2.2 开发并规范葡萄酒市场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饮料酒的选择正在向背养化、高档化转变,葡萄酒的消费鼠在中国将会逐步上升。目前,国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90%以上 ,主要原因是国产葡萄酒的价位和口感适合国内消费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国产葡萄洒有良好畅通的销售渠道,发展前景看好。在中国,酒类市场有着其本身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酒种的国家,消费者对酒种的选择余地大,并且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要想改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时,葡萄酒的售价相对高一些。目前,消费葡萄酒的群体多以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为主,而日常百姓家的少,葡萄酒消费市场不大,市场的开拓可谓任重道远。只有我们的市场规范了,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才能使葡萄酒有更好的发展空间。2.3正确引导消费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东西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日前国内消费者缺乏的就是对葡萄酒的个正确认识,只是盲目跟风。客观科学地宣传葡萄酒的作用,积极介绍国外人士饮酒的方式方法,引导中国人正确消费葡萄酒是一件长期和细致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整个葡萄酒行业通过新闻媒体、杂志、报纸等对葡萄酒文化进行大力的宣传与普及,让广大消费者真正认识、了解葡萄酒,也使得我们国家成为一个葡萄酒文化气息浓郁的国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向全面小康水平的迈进,我国的葡萄酒事业还将呈现更好的发展空间,葡萄酒的综合利用和增值也是发展的一大方向。只有正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并不断吸取国外好的技术与经验,尽快摆脱落后状态,才能把我国的葡萄酒事业做好、做大、做强。结束语: 曹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是明天的文化”。昨天怎么做,决定了今天的消费竞争局面;而企业今天做什么,将影响着明天的行业命运。中国葡萄酒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不断提高国产葡萄酒的综合品质;尽快消除同质化现象,进一步完善葡萄酒产品结构,满足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个性需求,才能够在世界范
围内占据独特的地位,也才能保持行业沿着健康的既定轨道前进,用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向社会和消费者奉献自然、健康的绿色葡萄酒产品。
参考文献:
作者: 贺普超主编的《葡萄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绪共26章;
作者:孔庆山主编的《中国葡萄志》,于2004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九章;
作者:富隆酒业的CEO沈宇辉先生组织编写的《葡萄酒鉴》,分为上下两册,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作者:凯文.兹拉利编写的《世界葡萄酒全书》,2011年出版,共16开,由南海出版社出版。
中国葡萄酒文化待培育 篇3
在法国等很多西方国家,葡萄酒文化是伴随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到他们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中国也有古老的酒文化,不过在“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诗句中,提到的酒大多指的是白酒。白酒也是中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感情深、一口闷”的白酒文化在中国人的饮酒习惯中已深入人心。
近年来,葡萄酒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人出于健康的考虑,慢慢地改变习惯,开始饮用葡萄酒;一些企业家也走向国际化,正在被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所影响,开始品鉴葡萄酒。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会不会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消费新生代
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展览会组织(Vinexpo)预测,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15年,中国葡萄酒的年消费量将再增54%,从消费额来看,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如果说前20多年是美国消费拉动了世界葡萄酒的增长,那么在2015年左右,世界葡萄酒将步入“中国时代”。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葡萄酒能满足人的多重需求。有一种人爱喝酒,他要品的是酒的味道;另一种人喝酒要的是那种感觉,至于酒是什么味道他无所谓;还有一种人就是要通过喝酒来营造氛围、体味情趣,对酒的要求却不是很高。
法国乐朗酒庄庄主沈东军表示:“中国人喝葡萄酒更多要的是气氛和感觉,一些刚刚入门的消费者,先从营造气氛入手,慢慢再去了解葡萄酒。”
上海朗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袁源判断,尽管中国的酒文化还是以白酒和啤酒为主,原来的“50后”“60后”们还是习惯饮用白酒和啤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消费者会逐渐递减,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消费者,特别是“80后”“90后”。我们看到,目前在东南沿海等大城市,年轻人已经很少饮用白酒,他们认为葡萄酒更加健康。而这部分人群的增加,自然会慢慢占有原来白酒的市场份额,所以,未来葡萄酒可能会替代白酒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酒类消费品。
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过去这两个国家的人以饮用清酒等低度白酒为主,但现在葡萄酒已经成为日本和韩国最主要的消费品种。
沈东军认为:“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对普及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消费者收入越来越高,他们的品味也会越来越高。如果碰到好的葡萄酒,他们也可以鉴别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葡萄酒品质的提?高。”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认为:“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在葡萄酒定位上还是有问题,总是喜欢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端酒。但是我们看看,无论是新世界酒还是旧世界酒,全世界所有的葡萄酒都是以餐酒为主,即使是波尔多的葡萄酒,大部分也是以餐酒为主,不可能以高端酒为主。只有餐酒的市场空间才更大、才有更多的人能接触葡萄酒,只有餐酒的定位才可能让葡萄酒产业发展起来。另外,高端酒的定位有很多条件,是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不是想定位高端就能成为高端的。”
现在一些国内葡萄酒品牌在打造所谓的中国顶级葡萄酒或者世界级葡萄酒,其实真正要达到这个水平难度很大。沈东军总结了几方面原因:第一是由中国的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就像中国制造,总给老百姓一种不信任的感觉;第二是我们的土壤和气候环境,是不是能够生产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三是葡萄酒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文化底蕴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法国能不能生产出顶级的白酒出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培养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由于中国葡萄酒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葡萄酒文化始终没有推广开来。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好葡萄酒,很多葡萄酒厂商和经销商经常开一些大大小小的品酒会,组织不同的人来品酒。袁源说:“目前这些品酒会还是针对一些高端客户,今后会陆续向下延伸,用这种方式来培养不同的客户对葡萄酒的认识程度。品酒会会邀请一些葡萄酒专家或者法国酒庄的庄主,向客户介绍如何品酒。”
通过品酒会的方式,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葡萄酒。现在有很多葡萄酒爱好者、企业老板等对葡萄酒的认知已经非常专业,他们拿到一款酒会很快判断出产地,甚至能知道是波尔多左岸还是右岸的酒,大概在什么价位。
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很大,现在国产葡萄酒厂商和经销商也在下大力度宣传,葡萄酒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葡萄酒在中国老百姓中的普及程度会逐渐提高。沈东军表示:“中国人的饮酒方式比较难改变,喝酒总喜欢干杯,这种习惯并不适合葡萄酒文化,而且转变起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也转变不过来。但中国的消费基础还是非常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喝高档的进口葡萄酒,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对酒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邀请重要贵宾时,可能会喝进口葡萄酒,而平时就喝普通一点的酒。”
目前来看,国内的葡萄酒市场还是国产品牌占主导地位,但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提高,葡萄酒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中国的消费者也有了更多选择,这就迫使国产葡萄酒要提高质量。同时,国内葡萄酒的快速发展也会让进口葡萄酒回归合理的价格区间,这种相互竞争的良性态势将成为国内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所以,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认真地做葡萄酒,法国葡萄酒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品类,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渊源,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葡萄酒的习惯。
武当红生态文化葡萄酒 篇4
公司依托秦巴山脉20万亩野生葡萄保护开发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图圈优势资源,现已发展3000亩山葡萄培植示范基地,以打造中西部特色生态葡萄产区。公司旗下梅诺克酒庄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拥有一座1800平方米地下恒温酒窖,年产原酒3000吨,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国家3A级生态工业旅游景区。
公司现已开发“武当红”野生葡萄酒、生态文化葡萄酒两大系列产品。野生葡萄酒采用原生态、纯天然野葡萄酿造,突出天然原生品质,誉为顶级酒庄酒;生态文化葡萄酒以生态文化葡萄产区为核心,融入武当道教养生文化理念,突出生态绿色品质,定位于市场主导产品。公司产品主推商务接待、礼品、定制专供、旅游纪念等市场营销模式,注重塑造“自然,健康,品位”三位一体的高端品牌形象。
浅谈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篇5
学 院:工学院 班 级:09机制一班 姓 名:李小聪 学 号:200940614116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浅谈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学 生:李小聪
(工学院09级机制一班,学号200940614116)
摘 要: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叫做“蒲陶酒”等。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关键词:葡萄、葡萄酒、西方、酿造、品尝
葡萄与葡萄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平常美味的葡萄与葡萄酒时,也别忘记领略其中的韵味,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特别是中产阶层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认同也有了新的变化。那么其中的韵味又是怎样的呢?
一、认识葡萄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 的植物之一。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国家是希腊。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叶,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謇引入。
二、葡萄酒真面目
一直以来,葡萄酒似乎只是西方人的专利,因为我们经常从各个渠道了解到西方人尤其法国人、意大利人特别钟爱葡萄酒。而在旧社会,即使我国有葡萄酒且有自己的酿酒基地,但是由于其昂贵的成本,使得葡萄酒只是上流社会的宠儿,与老百姓介乎没有什么关系,因而了解的人不是很多。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葡萄酒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正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一揭葡萄酒的真面目。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三、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一)中国葡萄的历史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这样,在约300O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二)葡萄到葡萄酒的转变
《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于是在汉代开始了第一次葡萄酒的酿造,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也极度困难。
到了魏晋及稍后的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和生产才有了恢复和发展。其实葡萄酒面临着的真正的发展机遇是在唐朝:在国力强盛,国家不设酒禁的情况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
到了清末民国初,葡萄酒不仅是王公、贵族的饮品,在一般社交场合以及酒馆里也都饮用。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
我国葡萄酒业仍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2003葡萄酒产量34.30万吨,2004年产量为39.34吨,同比增长14.7%,在饮料酒行业中属增长速度较快的酒种。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预计:到2010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将达到80万吨左右,每年平均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有葡萄酒生产企业
450余家,葡萄酒品牌众多,其中张裕、长城、王朝处在第一集团,年销量在5万吨左右;新天、威龙、龙徽、莫高、云南红、通化等品牌处于第二集团,年销量在万吨左右;而池之王、白洋河、长白山、古井等暂时仍处于第三集团。葡萄酒行业集中度较高,04年前6大企业产量占行业总产量54%.四、西方葡萄酒文化
在西方,葡萄酒的地位就如同中国的白酒一样,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他们眼里葡萄酒是圣久,其次才是白酒、烈酒等,西方人对葡萄酒的热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葡萄酒已近完完全全融入他们的生命了,与生活、宗教、文化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下面让我们去看看西方人是怎么爱自己的圣酒的。
(一)历史传说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后来闯入了欧洲人的生活,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二)酒与宗教
在中世纪的艺术画中,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被表现得像一串压榨机下的葡萄。直到18世纪,人们还认为喝下去的酒会在体内变成血液。在疫病
流行时,所有的人都会喝酒避邪。在古希腊,除了音乐家和舞蹈家,其余人不得参加宴会饮酒。古罗马男子嗅妻子之口以探其是否偷偷喝酒,如若闻到酒味则会将其处死。无神论与人文主义改变了宗教的严格戒律。
(三)酒与艺术
画家佛朗西斯科·德·科雅,查尔斯·福朗索瓦,德比涅,和奥古斯丁·赫努(AugusteRenoir)等的绘画均就葡萄及葡萄丰收时的采摘场景加以表现,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福朗索瓦·米勒的画表现了箍桶匠酒桶的粗壮,亚吉纳·布丹(EngèneBoudin)的画表现的则是波尔多葡萄酒桶的运输场面。
在伏尔泰的小说中,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亲手倒出泡沫浓浓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弹出的瓶塞如闪电般划过,飞上屋顶,引起了满堂的欢声笑语。清澈的泡沫闪烁,这是法兰西亮丽的形象。”
(四)酒杯、酒葡萄的选择
“饱满,丰腴,厚实,芬芳”,“散发着溶化丹宁的芬芳和可可树细腻的清香”,“有如松树在林间跳跃的流畅”,“热烈透明得像渔夫的眼泪”,这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原料——葡萄的选择,好的葡萄是酿造好酒的前提条件。
酒杯除了形状颜色各异的酒瓶之外,酒杯的材料和质地也会影响品酒人的情趣。理想的酒杯必须光滑透明,可以使人欣赏到酒的颜色。光滑细腻的材质能给嘴唇带来舒适的触觉。
在法国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研究品酒艺术。他们认为,如果在没有欣赏到酒的色泽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弃对喝酒最基本的享受。此外,喝酒也是有步骤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须停止说话。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五)酒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人喝酒讲的是一种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只要有恰当的理由,中国人就会以此表达友好。这种本来不太合理和健康的方式却渐渐成为中国人默默遵循的规矩。不管你酒量如何,上了餐桌,你就得遵守这不成文的规矩。要不就会被视为对对方的不敬,“敬酒”不吃就得吃“罚酒”。酒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至于酒本身味道是好是坏已经无关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在宴会上,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酒杯高举齐眼,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喝多少酒则随个人喜好,轻松自在。
仅从餐桌礼仪上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这些可谓繁琐的餐桌礼仪显然还不能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目前,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葡萄酒的同质化、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这些都不利于葡萄酒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可喜的是,中国人在探索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吸收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精华,如进行博大精深的中国菜肴与葡萄酒搭配的探索,提倡用健康的方式饮酒等。相信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具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五、结束语
随着交流的递增、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将使得人们对葡萄与葡萄酒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由于葡萄和葡萄酒有着众多的益处,将使得人们越来越钟爱她,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她将取代其他酒类成为人们的新宠儿。
参考文献
[1] 作者:吴粤汕 战吉宬 《2007中国葡萄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
[2] 作者:贺普超 《葡萄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3]作者:刘海燕 《2007中国葡萄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葡萄文化 篇6
在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密集,集中了一批类型多样的高品级景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夏陵、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滚钟口等高品级景区各具特色,几乎囊括宁夏主流特色旅游资源,共有国家A级景区11家。贺兰山东麓旅游市场空间广,旅游市场认可度高,区域内合计近千万人次游客量。旅游基础设施好,有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城市作为依托,旅游交通、景区网点、旅游线路、服务设施等配套齐全。宁夏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特色鲜明国际旅游目的地为背景,以优质葡萄酒产区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打造集酒庄休闲、葡萄酒体验、文化体验、古镇休闲、康体运动、高端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贺兰山东麓是发展葡萄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因为其占据了地理之优,而且还因为有政府大力推动的天时与人和之势。近年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政府主席刘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陈建国、张毅等主要领导,多次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进行调研,并科学决策,精心指导,推动发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关心下,2014年5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刘慧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审议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旅游规划》。勾画出了贺兰山东麓发展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蓝图,2012年8月30日至9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邀请国内外葡萄酒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有力地推动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发展。进入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并轨国际高端的步伐。决定投资8000万元,建设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打造收藏和展示贺兰山东麓及中外葡萄酒设施永久性的馆址,搭建宁夏葡萄酒与国际葡萄酒的交易、博览、展示、品鉴、储藏及葡萄酒文化交流平台,像世界闻名的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一样,成为引领世界高端葡萄酒发展的风向标。与此同时,宁夏借鉴法国波尔多酒庄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实际,对贺兰山东麓的酒庄实行从初级到高级的六级制的列级酒庄管理办法。这一制度将有力地促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扩大产区知名度,从而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永不褪色的宝石。葡萄酒产业从来都不只有葡萄酒一个产品,伴随其一起发展和必然是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性葡萄酒文化的旅游产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初具规模的时刻,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决定突出健康、运动、休闲的主题,融入必来、必看、必吃、必购、必玩的元素,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以国际标准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特色健康休闲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中阿博览会期间展示宁夏形象的新亮点,使之成为带动宁夏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使之成为宁夏吸引世界目光的新品牌。
2003年,就在贺兰山东麓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逐渐开始被国内外葡萄酒“巨头”关注。2005年春天,在贺兰山东麓的玉泉营、青铜峡等葡萄主产区,葡萄园里来了一些陌生人,他们详细调查着贺兰山东麓哪块地方的葡萄最好。到了葡萄收获季节,他们又按照记录悄悄收购贺兰山东麓最好的酿酒葡萄。老乡们一打听,才知陌生人来自中国葡萄酒“三巨头”之一的王朝公司。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王朝公司在贺兰山东麓采集了4000多个数据,用事实证明,贺兰山东麓是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随着王朝公司的到来,国内著名的葡萄酒企业张裕、长城、威龙等都盯上了贺兰山东麓,悄悄在宁夏收购原料。此后,国内著名葡萄酒企业纷纷挥师西进,在贺兰山东麓建立生产基地,如今王朝、张裕、长城均已在我区拥有了生产车间。纷至沓来的还有国际著名葡萄酒企业。2008年,泰国德盛集团计划投资10多亿元在贺兰山东麓启动了10万亩葡萄种植基地;2008年,世界最大的葡萄酒销售商保乐力加与贺兰山葡萄酒业公司合作,将中国葡萄酒推介到国外;2011年,世界著名葡萄酒企业轩尼诗在组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级专家对中国几大葡萄产区进行两年多的反复评估后,最终“良鸟择枝”选定了贺兰山东麓,投资建设了拥有1000多亩葡萄园的酒庄,专门生产高档起泡酒。2012年,自治区规划建设贺兰山东麓世界葡萄产业试验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为试验区授牌“国际葡萄酒小镇”,法国、意大利的知名葡萄酒企业已在葡萄酒小镇建设酒庄。
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经典线路
一日游线路:
银川——西夏陵——志辉源石酒庄(午餐)——镇北堡影视城——贺兰山岩画——返程
二日游线路:
第一天:银川——原歌酒庄——镇北堡西部影城(午餐)——西夏陵——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银川(住宿)
第二天:玉泉营红酒度假小镇——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峡谷休闲、午餐)——广武酒庄集群(晚餐)——返程
三日游线路:
第一天:银川——沙湖旅游区(午餐)——贺东酒庄——星海湖度假区(晚餐、入住)
第二天:贺兰山岩画——原歌酒庄——镇北堡影视城(午餐)——志辉源石酒庄——西夏陵——银川(晚餐、住宿)
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篇7
法国有这样一句谚语:打开一瓶葡萄酒, 就像打开一本书。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将法国的宗教、艺术和大自然融合在一体, 展现着法兰西优雅的文化。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体现在三方面:葡萄酒在法国的餐桌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独特的酒庄文化;法国人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在中国历年的葡萄酒进口中, 法国葡萄酒的进口数量稳居第一。中国葡萄酒业在发展过程中, 对文化营销越来越重视, 创新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 普及葡萄酒文化, 培育忠实的葡萄酒消费者, 欲与进口葡萄酒进行有力抗衡;中国葡萄酒企业主要的营销模式包括广告宣传、事件营销、包装设计、产区营销、工业旅游、渠道培训等[1]。这篇文章将针对葡萄酒企业文化营销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一、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转变
(一) 消费诉求的演变
在1998年的《信息荟萃》杂志上, 有报道如下:“媒介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常饮葡萄酒有益身心健康, 因此崇尚健康的观念使法国葡萄酒商大为受益。”当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小幅度提高, 国人养生保健意识增强, 葡萄酒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如今, 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葡萄酒所代表的时尚、浪漫、成功、自我的文化, 某酒吧的服务和装潢并不专业, 来这里的消费者就是用专业的酒具坐在沙发里品品酒、聊聊天, 享受这种浪漫惬意的氛围和情调, 这家葡萄酒吧的分店在不断扩张中。与其说消费者在消费葡萄酒, 不如说消费者是花钱体验葡萄酒所代表的文化。
(二) 营销依据的演变
营销依据从以前的粗放营销到现在的数据库营销。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起步比较晚, 以前的葡萄酒营销方式多以广告、工业旅游、葡萄酒有奖征文、葡萄酒软文等, 针对性不强, 不能有效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如今葡萄酒企业通过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出, 要有针对性的找到那些对于干红产品和产地文化认同的消费者及潜在群体, 并影响他们, 形成基础的市场资源, 使他们成为葡萄酒消费的领头羊。对于在目前阶段颇具个性化消费的进口红酒来说, 要有效的利用数据库, 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收益, 而这项工作也是目前国内诸多进口红酒推广机构的重点工作。
(三) 体验营销的演变
张裕从1992年开始便开始了葡萄酒的工业旅游, 2012年张裕工业旅游收入可超千万。如今葡萄酒在中国体验式推广最多的表现形式是品鉴会和酒庄旅游。葡萄酒品鉴会让酒商、葡萄酒消费者切身体验到了产品的丰富性, 也为参加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际平台, 提高了客户忠诚度, 促进了顾客的口碑宣传。酒庄旅游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其潜力是巨大的。中粮君顶酒庄自建成以来, 来此参观的消费者通过实地了解和品尝葡萄酒, 大大提高了对君顶酒庄的忠诚, 口碑宣传的影响力和效果比普通的广告要显著的多。随着中国多数的酒庄建成和配套设施完善后, 酒庄旅游定将成为热门[2]。
(四) 培训渠道的演变
葡萄酒培训渠道, 在过去无非就是酒店、超市和夜场。葡萄酒要进入超市销售, 超市会向葡萄酒供应商收取“进店费”;相对于超市, 酒店里的竞争更激烈, 消费垄断也更霸道;葡萄酒要想进入夜店, 也得缴纳名目众多的费用。现在葡萄酒出现了新的营销渠道:葡萄酒连锁专卖店、电子商务。专卖店里的葡萄酒省去中间商环节, 也没有进店费用, 能够更多地让利于消费者;专卖店同时还是经销商与厂商博弈的筹码, 所以它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很快。网络向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 性价比更高的葡萄酒商品, 由于网络购物的便捷性以及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提高, 不少消费者尝试在网上购买葡萄酒。
二、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老子云, 大象无形。真正能够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 恰恰是无形的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扩大化必然导致面临文化的多元化。中国葡萄酒企业应利用本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才能与进口葡萄酒相抗争[3]。随着葡萄酒市场竞争的加剧, 葡萄酒产品在性能上相差无几, 葡萄酒企业占领市场只有依靠自己的品牌, 更确切的说是靠自己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差异[4]。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使其消费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性”, 当代消费者认同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价值。而随着外国酒文化的侵入, 中国葡萄酒业必须全面系统地构筑中国葡萄酒的文化力, 文化营销战略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法宝。
三、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
(一) 大众化的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
与可乐、牛奶、果汁等饮料相比, 葡萄酒具有更丰富的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鉴赏性内涵。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尚未形成大众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和文化氛围。有内涵的商品, 虽然其市场潜力、持久度和稳定性很大, 但对于没有一定认知的初级市场, 起步也是很艰难的[5]。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但葡萄酒的消费量在整个酒类的消费中也就是百分之几, 不足世界的1/10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酿酒企业生产和销售葡萄酒的同时, 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当好葡萄酒知识的宣传者, 葡萄酒文化普及之日, 就是中国葡萄酒快速增长之时。
(二) 精英化的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
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 精英化的葡萄酒文化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葡萄酒文化的普及, 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葡萄酒, 在消费时选择葡萄酒。但葡萄酒产品在市场总是有一部分重度消费群体, 他们无论在对销售收入还是利润等方面的贡献都是非常突出的, 他们是奢侈品和其他非生活必需消费品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群体。消费者花几千元甚至更多的钱买一瓶优质葡萄酒, 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产品上的物质享受,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这就要求葡萄酒必须融入有价值的精神文化, 产品的形态可以是制造商代工生产, 但真正贩卖的却是基于品牌文化的精神体验[6]。
(三) 本土化的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
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认识葡萄酒是从进口葡萄酒开始的, 部分中国人擅长将红酒当成白酒或啤酒“干掉”。在西方酒文化中, 消费者比较注重酒品本身的风格特点和饮用过程中的视觉、嗅觉、味觉等个性化的内在感受, 而中华酒文化则讲究形式、寓意、礼仪、功能。
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如果我们无视差异照搬西方红酒文化形式, 这不仅是强迫消费者, 也是在限制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推广。我们要从自身的民族文化入手, 深刻理解因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心理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欲望。酒标方面, 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色彩和图腾打造葡萄酒图标, 如红色、金色以及龙凤的图腾;水墨是中国特有的作画方法, 也可以用水墨画做酒标, 使葡萄酒具有文化上的感染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酒灵魂、酒文化的延伸。
结束语
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酒企要发掘出中国葡萄酒的特色, 在推动葡萄酒文化普及的同时, 也要做好精英化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倘若有一天, 中国普通的老百姓下班在超市很惬意地买支自己喜欢的葡萄酒带回家, 在做庆功宴、喜宴的时候想到买香槟和起泡酒;情人节时情侣们的餐桌上摆着一支1982年的拉菲;给长辈祝寿时挑上一支与寿龄同一年份的张裕红葡萄酒, 人们收集中国酒庄的葡萄酒酒标, 就像集邮一样,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代表国产葡萄酒“繁荣”时代的到来。
摘要:文化营销是新型的行销策略, 文化营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可以有效应对“文化侵略”;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满足客户“文化性”的消费需求。中国葡萄酒的文化营销模式在经历消费诉求、营销依据、体验营销、培训渠道等方面的转变后, 将走向大众化营销模式、精英化营销模式、本土化营销模式。
关键词:葡萄酒文化,文化营销模式,创新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文龙.中国葡萄酒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探究[J].酿酒, 2006, (1) .
[2]徐慧.葡萄酒营销呈现三大特色[N].北京商报, 2009-09.
[3]田凤英.蕴蓄中国葡萄酒业腾飞之力量[J].中国集体经济, 2005, (3) .
[4]杨柳.茶业的文化营销模式[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王登文.进口葡萄酒市场经营专业化刍议[N].中国贸易报, 2007-12.
我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初探 篇8
一、葡萄种植、酿酒历史
我国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与西域地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古诗词中经常提到的凉州,就是如今的甘肃省武威市,是河西走廊上的重镇。葡萄酒的酿造,最初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再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地区。
(一)远古(萌芽时期)
关于人类最初栽培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年代,由于没有确切的文献及确凿的考古证据,无法定论。我国的葡萄酒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一系列的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的原始起源中心之一,例如:距今约9 0 0 0年至7 0 0 0年的贾湖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螗岩文化遗址等,都有野生葡萄种子出土且是中国原产。这样的考古证据还包括我国今浙江余杭、湖州、平湖、诸暨等地良诸文化时期遗址、马桥文化时期遗址等,这些考古资料距今已有5000左右的历史了,可见我国葡萄酒的历史之悠久。在进入夏商时代后,随着东西方不断交流,栽培及其酿造葡萄技术通过中亚传入西域新疆,因为我国新疆与西欧地区自然环境相似,故以栽培葡萄为主要农作物地区,葡萄文化也开始在新疆萌芽。
(二)西周—秦汉(形成期)
西周至秦汉时期被认定为是我国葡萄文化的形成期,在这一阶段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已初步形成,,随着人们不断探索新世界的活动,文化传播包括我国葡萄酒文化也开始向各地相互交流、学习。这一时期是我国葡萄文化的雏期,又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西周至战国时期,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相关技术在西域新疆北疆区的传播;二是秦汉时期,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相关技术在西域新疆的扩展及向中原不断传播的初步推进。这一时期阶段,随着文化交互性发展,从西域等地传到中原内地的不仅有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的酿造(西域采用自然发酵酿造技术酿造葡萄酒,过程中不添加曲糵,让葡萄破碎成浆,自然发酵),而且出现了承载葡萄及葡萄酒文化的载体,比如记载的相关史籍、诗赋、葡萄图案的壁画、葡萄酿酒器具等。
(三)魏晋南北朝、唐朝(鼎盛期)
魏晋至隋唐时期,但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期,也是我国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历史的最高峰。这一时期葡萄冰酒、葡萄烧酒出现,葡萄文化呈现繁荣景象。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种植葡萄,葡萄已分布于我国西域、吐蕃、关中、河朔、西南(包括南诏)甚至淮南地区;在鼎盛的唐代,西域、河东的太原地区以及长安、洛阳两京之地,己成为葡萄的重要产地。大规模种植葡萄背景下,中原地区也开始大规模酿造葡萄酒,在粮食酒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市场,当时我国出产的葡萄酒也跻身于名酒行列。当时葡萄酒在长安流行,著名的《凉州词》中流传着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段千古绝唱,说明了当时葡萄酒文化在当时是非常兴盛的。
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开始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于西域原浆酿制的方法,中原内地酿酒过程中会添加西域酿酒所没有添加的酵母——“麴糵”、“麴霉”。这种方法成熟后传入西域地区并影响其葡萄酒酿造技术。文献《高昌夏某寺葡萄园券》和《高昌延寿九年(632)范阿僚举钱作酱券》等有记载,高昌时期的葡萄酒“酢”、“苦酒”等名目,其中“酢”是指发酵不完全的桃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带有甜葡萄酒性质),“苦酒”则是带有干葡萄酒性质、发酵完全的红葡萄酒。葡萄酵母酿酒术,反映西域高昌地区通过新技术对葡萄酿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段时期不但是我国文化的鼎盛,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葡萄文化的鼎盛。随着葡萄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在其他方面如晋唐葡萄文书、唐代瑞兽葡萄镜等,都可以看见以葡萄文化被背景的体现。
(四)宋、元、明代(持续期)
经过唐代的鼎盛,宋代、元代在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酒酿造技术继续发展,元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葡萄酿酒数量最多、栽培面积最大、种植地域最广的时期。如今的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青海、新疆等地区,在当时已是葡萄及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山西、河南等地也有大面积葡萄栽培。
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通过实践研究,人们已慢慢认识到葡萄压榨、发酵、酝酿才能成酒;北宋时期,葡萄自然发酵酿酒法已经开始流行,并通过河东太原传到京师开封。这一时期,加曲酿造葡萄酒的传统技术仍在流行且得到发扬,发展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葡萄汁(浆)加曲酿造,另一种是用粮食和葡萄(或葡萄干、末)加曲混酿。毋庸置疑,第二种酿造方法,酿造出的酒本质上是一种带有葡萄风味的米酒,并非真正的“葡萄酒”,朱翼中《北山酒经》和元好问《葡萄酒赋并序》都作了记载。到了元代,葡萄酒酿酒产业蓬勃发展,官方还一度出现官方酿酒作坊。到了明代,葡萄酒已是风光不在,其它各类酒的品种和产量都大大超过前世,葡萄酒不再有昔日元朝时的繁盛。明朝政府已经取消专门管理机构管理酿酒,酒税随着商税一起征收,因为失去政策的大力支持,慢慢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也受到牵连而发展缓慢了。
(五)清代
在清朝,葡萄酒的发展基本属于上流社会消费品。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我国已经慢慢打破固步自封的局面,很多有识之士自西洋留学归来,力求发展我国的工业,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回国创立张裕酿酒公司,采用西方标准模式进行包装使,开创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先河。张裕葡萄酒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得了4个金奖,这也是我国民族葡萄酒在国际上的大奖。
(六)近代的转型
近代葡萄生产开始走上规模化道路,从源头-葡萄品种到深加工-葡萄酒酿造工艺都进行了全方面的改进,这也是中国葡萄文化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一直延续到现代,我国的酿造也开始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但是,历史飘摇,1949年前战乱、1949年后经济困难、十年文革对中国葡萄酒产业产生了巨大创伤,使得该产业只求自保,无法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葡萄酒才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据数据表明已达到年消费量世界第五的排名、年生产量世界第六的排名。虽然葡萄酒产业上去了,但随之的葡萄酒文化却没有同步,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声音在当今葡萄酒文化世界里仍然很微弱。中国只能称得上是葡萄酒生产大国,由于没有文化的积累和同步,还算不上是葡萄酒生产强国。虽然我国的葡萄酒现代工艺是以西方为蓝本的产物,但是无可厚非的是,我国的葡萄酒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从上述文章中就可以看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我们完全可以挖掘历史,重振我国的葡萄酒文化。
二、葡萄纹样的发展
葡萄因其优美的形态和颜色,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人们不仅把它用于鲜食、酿酒,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手法把它们放入到各种与生活相关的产品中。在东汉时期新疆墓葬中就发现了以葡萄的蓝本的装饰图案,到了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这和内地的葡萄种植及其酿酒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葡萄的种植、酿造发展在我国艺术史上发展成为了葡萄纹。在佛教艺术中,葡萄也是具有非常美好的意义,菩萨经常手持葡萄,表示五谷不损,同时葡萄纹也带有五谷丰豋的美好予以。此外,葡萄果实累累,也符合人们祈盼家庭兴旺、子孙绵长的美好愿望,是我国传统吻月。
(一)铜镜
海兽葡萄纹铜镜汉代出现的海兽葡萄纹铜镜采用海兽和葡萄作装饰纹样,到了唐代这种铜镜铸造技艺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该镜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表明装饰海兽、花草等吉祥图案,华丽而繁缛。其构图方式分为内外两圈,由于葡萄及长瓣花之枝蔓由内圈连亘于外圈,甚至延及外缘,故世人亦称此种铜镜为“过梁葡萄纹镜”。
(二)壁画
敦煌唐代洞窟里的壁画也往往以葡萄纹为边饰。目前,据考古调查,在莫高窟334窟有彩塑佛弟子满密缠绕的葡萄纹织锦袍服图案,是纺织品上的运用。
(三)纺织品
在新疆,葡萄是常规作物之一,故吐鲁番唐代墓葬里出土的锦,绢、罗等丝织品中,有不少就是以葡萄作图案的。如唐葡萄纹印花罗——1965年吐鲁番阿斯塔拉出土,唐葡萄叶纹印花绢——1972年又出土。
唐诗中“葡萄宫锦醉缠头”,“葡萄长带一边垂”,“带襭紫蒲萄”,“蒲桃锦是潇湘底”等,都是描述丝织品上的葡萄纹,说明唐代葡萄纹样是比较普遍的图案。
(四)花砖
海兽葡萄纹砖海兽葡萄纹砖,模制,遗存于唐两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遗址中,主要运用宫廷建筑中铺地。砖面花纹为模制阳文,纹饰凸出砖面,构图多变,精细繁缛,颇具浮雕效果,显示着唐代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
(五)瓷器
葡萄松鼠纹在明清和民国瓷器中,较为常见题材纹样为松鼠葡萄纹。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三、结语
我国葡萄酒的发源地来自西域,并不完全是舶来品。在盛唐时期,无论是葡萄栽培、鲜食葡萄采摘、葡萄酒酿制、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见葡萄的体现。只是在清代、近现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一定的断层。本文以我国历史上栽培葡萄及酿酒为线索,追本溯源,以史为鉴,对比西欧,希望能对现在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有一定的禅益。
摘要:随着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酒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本文针对在以白酒为主导市场的我国,一般人都认为葡萄酒是外来品象征的现实,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探索我国葡萄酒文化的发展,梳理葡萄酒历史的沿革,为我国的葡萄酒历史正名;同时,也探究了葡萄纹样在历史中的运用,力求为葡萄酒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葡萄,葡萄酒,历史文化,纹样
参考文献
[1]张玉忠.葡萄及葡萄酒的东传[J].农业考古,1984(7).
[2]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J].古今农业,2009(1).
唐代葡萄酒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篇9
一、唐代葡萄酒文化的盛行
唐代社会稳定, 国力强盛, 人民生活富足。国家不设禁酒, 因此唐代饮酒之风盛行。由于社会风气开化, 唐代女性饮酒也非常普遍, 并以女性醉酒为美, 广为人知的“贵妃醉酒”就曾经被唐玄宗戏称为“岂妃子醉, 是海棠睡未足耳”。同时, 林立于长安街头的胡姬酒肆也将西域盛产的葡萄酒带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岑参的《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郝主簿》中“送君系马青门口, 胡姬垆头劝君酒”, 正是对胡姬酒肆中售卖葡萄酒的真实写照。
唐代葡萄酒文化的盛行还主要得益于统治者的喜爱与支持。据《太平御览》卷九七二《果部九—葡萄》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 前代或有贡献, 人皆不识。及破高昌, 收马乳葡萄实, 于苑中种之, 并得其酒法。太宗自损益, 造酒成, 凡有八色, 芳辛酷烈, 味兼缇益, 即颁赐群臣, 京师始得其味。”[2]这段史料记载的是贞观十三年 (640) , 唐太宗征讨高昌国 (今吐鲁番) 之际, 得到了当地所产的马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方法, 回到长安后在御花园中栽种并亲自酿造葡萄美酒的一段佳话。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对葡萄酒酿造颇有研究, 曾经多次向胡人学习酿酒的方法, 并将制成的葡萄酒用金瓮储藏十年, 酒香醉人, 因此得到唐太宗的赞赏“醽醁胜兰生, 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 十年味不败”[3]82。
二、唐代主要葡萄酒产地
葡萄酒的产地与葡萄种植区域关系密切, 与前代相比, 唐代葡萄种植区域有了大范围的扩展, 栽培技术显著提高, 这些都为唐代葡萄酒酿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主要集中在西域和中原的河东、陇右一带, 此外, 长安、洛阳以及南方的金陵 (今南京) 、襄阳、郢州 (今武昌) 等地也是葡萄酒的主要产地。
《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西域地区葡萄栽种, 葡萄酒酿造、品饮、买卖及其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凉州、沙洲的葡萄酒也久负盛名。除了王翰的《凉州词》, 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中“葡萄酒熟恣行乐, 红艳青旗朱粉楼”描述的正是当时凉州酒肆的兴盛。李白则在《清平调词三首》中写道:“太真持玻璃七宝杯, 酌西凉州葡萄酒。”可见当时凉州所产的葡萄酒深受皇室贵族的青睐。盛唐时期, 中原葡萄酒中的名品主要产自河东地区。《太平广记》引《唐国史补》中曾经提到当时的名酒, 其中“河东之乾和葡萄”便榜上有名。这说明河东特产乾和葡萄酒已经位列当时的天下名酒。刘禹锡的《蒲桃歌》也正是描述了汾阴葡萄美酒:“有客至汾阴, 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 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 令人饮不足。”这些诗句充分证明了当时河东地区葡萄酒的品质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4]9。
此外, 唐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也是当时葡萄酒的重要产地。特别是长安, 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葡萄酒酿造、销售业十分发达。初唐乔知之《倡女行》中的诗句“石榴酒, 葡萄浆, 兰桂芳, 茱萸香”, 即描绘出当时长安城内歌女以葡萄美酒为伴的生活。洛阳作为葡萄种植的重要基地, 有着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 韩愈就曾留下“柿红蒲萄紫, 肴里相扶擎”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的诗句赞叹当时洛阳葡萄遍野的美景。
除北方地区盛产葡萄酒外, 盛唐时期江南地区的葡萄酒酿造发展也十分迅速, 以金陵、襄阳和郢州为代表。李白曾在《金陵酒肆留别》中描绘金陵地区葡萄美酒“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说明当时金陵酒肆中, 葡萄酒的售卖已相当普遍。而在他的另一首诗作《襄阳歌》中更是感叹:“鸬鹚杓, 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 恰似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 垒曲便筑糟丘台。”李白幻想整个汉江都变作葡萄美酒, 每日连饮三百杯直至百年, 可见他对襄阳葡萄酒的喜爱。当时郢州也是南方葡萄酒的主要产地, 刘复的诗作《春游曲》中即有对郢州葡萄酒的描写:“春风戏狭斜, 相见莫愁家。细酌蒲桃酒, 娇歌玉树花。”说明当时郢州地区的葡萄酒已经成为人们亲朋相聚、踏青出游的必备饮品之一[5]62。
三、唐代葡萄酒酿造工艺
唐代葡萄酒的品质也比前朝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主要源于唐代葡萄酒酿造工艺的发展。葡萄酒的酿造与葡萄种植一样, 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西域的葡萄酒酿造方法以自然发酵法为主, 即发酵过程中不添加酒曲, 依靠葡萄自身完成发酵过程。金代元好问在《葡萄酒赋并序》中有此记载。文中描述了从西域回来的人所谈论的西域见闻:“大食人”将葡萄“踏浆”之后封在酒坛中埋于地下, 几年后挖出来即已酿成美酒, 埋藏时间越长, 酒的口感越好, 有的人家甚至每年藏酒“至千斛者”。据《四角陶所》记载, 西域葡萄酒酿造普遍采用役夫踏浆、牛车运浆的方法, 可见西域酿酒首先要将葡萄破碎, 取葡萄汁存入坛中直接发酵[6]113。
唐代葡萄酒酿造沿袭了西域自然发酵法, 根据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记载, 传统酿酒工艺中, 普遍使用酒曲, “而蒲桃, 蜜独不用”, 说明当时葡萄酒和蜜酒的酿造并没有像普通谷物酒类制作中添加酒曲, 而是利用葡萄自身的酵母菌完成糖化发酵过程。此外, 前文所提到的魏征所酿造的“醽醁”、“翠涛”也是采用了西域的自然发酵法。唐代对葡萄酿酒术也进行了许多创新和改良, 其中最主要的是将中国传统的酿酒中使用的酒曲加入葡萄酒酿造过程中, 帮助葡萄酒完成发酵, 得到口感独特的葡萄酒品。前文所提到的《太平御览》中唐太宗“自损益”, 酿造出的葡萄酒“凡有八色”, 即可能在西域自然发酵法的基础上, 尝试加入酒曲酿造葡萄美酒。此外, 除了使用新鲜的葡萄果实作为酿酒原料外, 干葡萄粉末与其他谷物混合酿造葡萄酒的方法也有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录过葡萄酒酿酒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类似烧酒的方法酿制, 另一种被称为“大酿者”, 是指向葡萄浆汁内添加酒曲, 工艺类似于传统的糯米酒酿造, 但对于这种酿造方法, 最后还有一项补充, 即“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这就说明葡萄酒酿造原材料已经有所突破, 干葡萄粉末经蒸煮加曲同样可以酿造葡萄酒, 但是使用这种材料酿成的葡萄酒品质较差[7]71。
《本草纲目》中还有唐代始创葡萄酒蒸馏术的记载:在破碎的葡萄中加入酒曲, 放在蒸煮用的瓦器内进行加热, 再将气化的酒液冷凝, 取得葡萄烧酒。李时珍认为, 这种葡萄烧酒工艺诞生于西域地区, 唐初太宗征讨高昌时传入中原。虽然有学者并不赞同《本草纲目》里葡萄酒蒸馏术始于唐代的观点, 但是唐代确实已经出现了葡萄蒸馏酒的萌芽已经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7]72。
四、唐代葡萄酒的酒具
美酒还需配美器, 唐代人们对于葡萄酒的热爱已经远远超过前朝。人们珍视葡萄美酒, 在饮用时也非常注重酒具的选择。葡萄酒玲珑杯盏之间弥漫的不仅仅是酒香, 更多的是人们对这种珍贵酒品独有的情怀。李白在《对酒》中所提到的“葡萄酒, 金叵罗”便是当时从西域传入的一种做工精巧的金制酒具, 因工艺精湛, 而成为古代上流阶层饮酒的最佳器皿之一。王翰的《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所描绘的“夜光杯”则一种琢玉而成的名贵饮酒器皿, 因将盛满美酒的酒杯放在月光下, 杯中就会闪闪发光而得名。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中“太真持玻璃七宝杯”正是对杨贵妃使用精美的玻璃酒具畅饮凉州葡萄美酒的真实描绘。而他的《襄阳歌》中所提到的“鸬鹚杓, 鹦鹉杯”也都是唐代饮酒的高档酒器, 其中的“鹦鹉杯”是使用鹦鹉螺精制而成的天然酒杯, 杯外青斑绿纹, 内壁光莹如云母, 绚烂异常。
唐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产地大大延伸, 而此时的葡萄酒酿造工艺日趋成熟精湛, 葡萄酒品质进一步提升, 精美的酒具承载着唐代人民对葡萄酒的热爱。唐代既是对前朝葡萄酒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 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葡萄酒文化史上的新起点。
摘要:葡萄酒自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国,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至唐朝已经成为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广泛喜爱的饮品。唐代的葡萄酒文化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发展, 谱写了中国葡萄酒文化史上重要的篇章。
关键词:唐代,葡萄酒文化,产地,酿造工艺,酒具
参考文献
[1]王仕佐.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J].酿酒技术, 2009 (11) .
[2]李昉.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 2006.
[3]徐惊奇.“胡风”与唐代酒文化[J].船山学刊, 2012 (3) .
[4]赵小明.唐代河东地区的葡萄饮食文化研究[J].南宁职技学院学报, 2011 (16) .
[5]陈习刚.唐代葡萄酒产地考[J].古今农业, 2006 (3) .
[6]卢向前.麴氏高昌和唐西州的葡萄、葡萄酒及酒税[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4) .
葡萄文化 篇10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播与演变, 葡萄酒文化如今已经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葡萄酒文化并非是西方文化的专利, 我国也有着数千年的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和饮用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葡萄酒文化也曾经辉煌灿烂一时[2,3]。为了满足我国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同时也为了满足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需要,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专门课程, 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知识的理解, 更推进了葡萄酒文化在我国的良性传播和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3,4]。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成立于2003年,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学校招考的热门专业。多年来, 为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同时也为了丰富广大在校生的文化学习与生活, 我校已经开设了一系列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专业或公共选修课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我国已经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葡萄酒重要产出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自贸圈”规模也在不断发展扩大, 国外优质、廉价葡萄酒的大量进口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葡萄酒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为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极大的机遇, 更有诸多的挑战, 专业人才相关知识结构的调整与补充就是其中之一[4]。为了充实学生的葡萄酒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葡萄酒专业英语, 自2012年起我们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开展教学合作, 对《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至今已经有了三年的授课实践与积累, 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 以期为我国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开阔思路, 积累经验。
一、课程定位
《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课程, 定位于“非专业性葡萄酒文化欣赏和传播的公共选修课”, 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基于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构设框架, 将来将面向学院路共同体所有本科生) 进行授课, 主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向学生介绍葡萄酒文化的相关基本知识, 向学生展示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及其在现今社会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而言, 该课也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补充。课程涉及葡萄酒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葡萄酒文化的传播和演化、酿酒葡萄的栽培与世界上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葡萄酒的品尝、葡萄酒的基本酿造原理、葡萄酒的储藏和酒窖文化, 、葡萄酒与食品的搭配、葡萄酒与健康等葡萄酒相关知识的方方面面。
课程重点在于以全英文授课, 结合中外葡萄酒文化的比较, 传播葡萄酒文化, 扩展学生对葡萄酒相关知识的了解, 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培养学生对葡萄酒领域英语的了解和学习。
二、教学纲要的制定
针对文化而言, 葡萄酒文化可以包括葡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品种文化、酿造文化、品尝文化、保健文化、收藏文化、餐饮文化、文学艺术等, 蔚为大观[5]。如何归纳和总结, 将极其广泛、复杂的授课内容高度整合, 便于“非专业”学生甚至是“零基础”学生的体会和学习, 成为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为此, 结合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专家针对本项目的建议, 吸取精华, 避免冗赘, 制定了该课程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以期让学生用全英文的视角了解世界葡萄酒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 及其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渊源。课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按照总体概括到一般技术详述的顺序,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全部授课共分八个章节, 共计16学时。章节名称和基本授课内容如下:
章节1葡萄酒的历史 (History of Wine, 2学时) :介绍葡萄与葡萄酒的起源, 葡萄酒在古希腊、埃及、罗马和中国的传播, 在中世纪的中东和欧洲的历史, 以及葡萄酒向新世界的传播与发展。章节2葡萄酒与西方文化和社会 (Wine in Western Culture and Society, 2学时) :介绍西方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葡萄酒角色, 葡萄酒在宗教和古老传说中的地位, 以及葡萄酒与当今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诗歌、小说、绘画和影视等。章节3当今世界的主要葡萄酒产区 (Major Wine Regions in the World Today, 2学时) :介绍当今世界葡萄酒主要产区及其特点, 包括旧世界 (欧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 和新世界 (美国、加拿大、智利、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章节4葡萄酒的品尝 (Wine Tasting, 2学时) :介绍葡萄酒品尝的操作方法和专业术语, 包括对颜色、香气和味道的感官品尝和描述;此外介绍葡萄酒品尝的一些相关知识, 如品尝温度、品尝时机和品尝环境等。章节5葡萄酒的酿造 (General Winemaking, 2学时) :介绍从酿酒葡萄栽培和采摘到葡萄酒酿造和灌装基本生产工艺, 同时对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一些特种葡萄酒 (如冰酒、贵腐酒、波特酒等) 生产工艺的异同进行简要的介绍;章节6酒窖文化和葡萄酒旅游 (Cellar Culture and Wine Tourism, 2学时) :介绍葡萄酒的收藏, 酒窖在葡萄酒陈酿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葡萄酒旅游在西方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章节7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 (Wine and Food Matching, 2学时) :介绍葡萄酒的一般物理特性, 以及不同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一般性原则, 通过示例介绍不同国家特色菜肴与葡萄酒的典型性搭配。章节8葡萄酒与健康 (Wine and Health, 2学时) :介绍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 包括抗氧化、抗自由基、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症等;同时强调过量饮酒对人体健康的有害作用。
三、适宜教学方法的选择
《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课程定位于“非专业性葡萄酒文化欣赏和传播的公共选修课”, 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两个重要属性:一方面采用全英文教学,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和葡萄酒领域扎实的专业背景;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倾向于文化、科学普及而非专业深度教学, 要求教学内容难易适中, 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 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6]。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我们在课程开设前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授课经验,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进行授课示范。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以英语授课, 需要教师能够灵活调整授课语言, 当学生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术语或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时, 教师需要“换个说法”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而不是简单的换以中文解释, 走中英文教学的路子。这种方法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但避免了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 克服困难之后理解得也更深入, 收获也更大。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 强调师生间积极有效的互动, 灵活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活跃课堂氛围。例如, 在葡萄酒与西方文化和社会部分, 播放与葡萄酒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 让学生寻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葡萄酒的品尝部分, 现场让学生实际参与葡萄酒的品尝练习,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在葡萄酒的酿造部分, 通过多媒体软件和视频演示葡萄酒酿造的整个流程和关键工艺, 方便学生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相比而言, 《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授课比一般文化类选修课的学习难度大许多, 简单以卷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弹性考核方式, 意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加强教学互动, 课堂之外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自我学习。具体考核办法如下:平时课堂表现占该课程成绩的50%, 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即课堂的问题回答、与授课教师的互动情况, 强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期末课程论文占该课程成绩的50%, 要求学生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经验, 用英文撰写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论文,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关心的话题, 例如过去有学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有《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arrival of the Vitis vinifera grapevine and subsequent winemaking in China (欧亚种葡萄到达中国及随后葡萄酒酿造的早期历史) 》、《Comparison of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wine in western and Chinese society today (当今西方和中国社会中葡萄酒角色和地位的比较) 》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发掘、理解和整理能力。同时以英语为课程论文撰写语言, 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学习、使用专业英语的基本能力。
五、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为配合课堂教学, 我们归纳整理了《葡萄酒文化》全英文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套。课件内容较为丰富, 涵盖了葡萄酒文化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方便学生课余时间查阅课件, 补充学习课堂知识, 丰富课余生活;此外, 加强了学生对葡萄酒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掌握, 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 为部分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通道。
此外, 基于《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纲要的制定, 完成了该课程的网站教学建设 (http://fsnejx.cau.edu.cn/article/Index/index?id=8) , 从课程介绍、授课内容、教师介绍、课件演示、公告通知和参考信息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同时制作了大量与葡萄酒文化有关的读物、绘画、影视作品的目录, 选择性摘引了一些撰写质量较高的网络媒体文章, 在保证传播正确知识的同时,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开阔思路。今后, 我们将在课程习题、网上教学、疑难解答、意见反馈、网络文摘等方面对网站进行改进和完善, 方便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使用, 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学生意见的反馈与总结
针对《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的授课效果, 对学生进行了三年次的回访调查, 完成了学生对课程反馈意见的调查报告。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总体评价较好, 76.5%的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方式接受并认可, 认为外教授课内容新颖、综合了大量外国材料, 但部分专业性内容难度较大, 学习起来需要预先补充相关知识。86.5%的学生可以理解外教授课内容, 能够与其交流, 感觉课堂互动丰富、有趣味, 学习兴趣较高。学生认为最有效的互动环节是师生互动, 占学生总数的62%;其次是课堂注释 (21.5%) 与多媒体教学 (16.5%) 。95%的学生对品酒环节评价很好, 认为该环节非常有必要且自己的收获颇多, 希望增加品酒环节的课程比重。学生对课件总体质量 (82%) 感觉满意, 认为较为充分地介绍了外国葡萄酒文化, 开拓了国际视野。学生认为收获最多的分别为:了解了西方葡萄酒文化、扩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英语、掌握了葡萄酒品评等实用技术。过半学生 (56.5%) 期望其他文化类选修课可以借鉴此授课模式, 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部分专业词汇学习理解难度较大。
此外, 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很难找到葡萄酒文化的书籍或教材, 期待结合我国的葡萄酒文化现状进行编写。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较多, 部分问题得不到更深入的学习, 建议延长总课时, 增加授课次数, 方便学生消化吸收。一些学生, 特别是非葡萄酒专业学生期望能够准备专业英语词汇表, 以备课前预习使用, 增进学习效果。
七、研究总结和启示
葡萄酒文化涉及到葡萄酒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的方方面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我国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 已经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正确、有效地推广葡萄酒文化知识, 不仅有利于高等院校学生文化知识的扩展和提高, 也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费市场。面对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 在高校开展《葡萄酒文化》教学, 特别是全英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的探索只是课程建设的初级起步阶段, 随着葡萄酒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广泛渗入, 无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将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才能适应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成为今后该领域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摘要:品尝和饮用葡萄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独特的葡萄酒文化, 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葡萄酒的消费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 已经渗透到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业飞速发展, 葡萄酒消费更是在2014年跃居世界第一, 葡萄酒文化也在我国消费者中广泛传播, 开展《葡萄酒文化》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不仅是对葡萄酒专业人才理论和文化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也极大地扩展了非相关专业学生的葡萄酒文化国际视野, 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葡萄酒文化的良性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工程专业,全英文教学,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柴菊华, 侍朋宝, 高海生, 等.《葡萄酒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 :94-96.
[2]王仕佐, 黄平.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J].酿酒科技, 2009, (11) :136-143.
[3]孔维宝, 高校《酿酒科学与酒文化》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酿酒科技, 2013, (1) :58-61.
[4]陶永胜, 杨和财, 兰圆圆.基于国际化视角探索我国葡萄酒专业教育应对策略[J].中国酿造, 2012, (9) :190-192.
[5]杨吉华.葡萄酒文化产业初探[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 (3) :65-68.
葡萄文化 篇11
诚然,中国人对葡萄酒的态度已由过去的盲目跟风逐渐过渡到了懂得她,欣赏她,幽僻之处,三五好友,静啜慢饮,让时光停驻……“中船英特”显然明白我们追随美酒的心情。
巨人肩膀的风景
进入葡萄酒行业,“中船”(中船重工集团)这个“船老大”首次开拓了非“船”领域,对很多人来说,实属意料之外;而需求全部外向型企业,对欧洲产品了解多,接触早,“中船”的这一举措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面对葡萄酒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对‘中船英特’来说,反倒是进入行业的一个好机会。”“中船英特”总经理李郁对零供网记者说。
没有法则,葡萄酒业多年来乱象丛生。“中船英特”(中船集团下属中船重工物贸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的成立,仿佛丛林中的披荆斩棘,有了“国字头”央企这把利刃,意在宣告混沌即将结束,方圆就要建立。
每当一个行业门槛低,就难免鱼龙混杂,葡萄酒行业亦是。“以前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时都很盲目,对市场对产品没有很好的认知,是一种不负责任重暴利的短期行为。我觉得还是国家立法不够,特别是在葡萄酒行业存在非常多的缺失。”李郁这样认为,“在发达国家,葡萄酒行业法规健全的国家,有很多相关法律进行市场保护制度,如法国的AOC、意大利的DOC、DOCG等,其实是对产品、品牌的维护,也是对市场、消费者的保护。”
随着今年7月我国《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在李郁看来是一件好事。“中国的葡萄酒行业需要国家立法和规范。《条件》是对目前市场混乱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门槛,能有一个标准来衡量经营者。”李郁说,“首先立了一条杠,这条杠是公平的,对所有人都一样,被淘汰还是因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确如此,葡萄酒行业无论从资金、物流、仓储条件、产品储备、消费者支持等方面都有很精细的要求,如果没有能力去完善这些基础,被淘汰出局也是必然的。
秩序的形成,必有领军人物的示范。“中船英特”为保证产品的纯粹,花费大量成本到原产地考察,奔波于世界各地,只为找出好酒。目前“中船英特”大概有100多款产品,都坚持从国外直接采购,专业人员甄别的不光是酒,还有合作酒庄。
“我们首先要确定品质第一,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下游的经销商,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真不真,是不是以次充好。”李郁说道,“选择一款产品,首先要了解它,知道其出处,酒庄是怎么回事,酒庄的经营者是怎么回事,它的酒田什么样,产品什么特色?选酒的过程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我们在认可一样产品后,还要看它的供应商,是不是具备持续稳定的供货能力。”
知根知底,是“中船英特”选择产品的基准。
低调做市场典范
好的市场,好的发展前景,作为非“船”的一个新兴业务,“中船”将之定位为多元化经营模式:一是以“中船英特”为品牌的连锁加盟体系;二是传统渠道经营。
宁缺毋滥,是“中船英特”的营销宗旨。第一年进入市场,面临第一个招商季,“中船英特”并不高举高打,而是选择低调经营样板市场。挑选加盟商也是慎重起见,包括整体素质、资金实力、客户资源、市场运作能力等,同时更要看加盟商是不是有意愿去做一个专业的团队。“以赚钱为目的的经销商,我们不期望,必须有对我们品牌和理念的认知,要有共识。”李郁说。
行业面临洗牌,产品和市场扩张规模都在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招商就存在一定困难。然而,很多经销商由过去的不理智也变得谨慎起来,考虑重新选择上游资源,鉴别其公信力可靠性,力求可持续发展。“‘中船’具有一个先天的品牌吸引力,做这个行业‘中’字头很少,专门做进口酒的更是凤毛麟角,品牌招商时具有信任度,前期对连锁加盟有一定帮助。”
“中船英特”酒的品类涉及高中低端,加盟连锁体系以中高端为主,传统经营体系以中低端为主,大部分产品都是来自独立酒庄,按产区划分。“我们不希望提供特别便宜的产品,如果我自己都不愿意喝的酒去推荐给别人喝,起码我没有那种动力,因为我连自己也无法说服。”李郁这样说。
不求数量求质量,做要做得好,做到行业翘楚,通过连锁加盟把“中船英特”打造成知名的业内领先品牌,同时打造出自有的销售网络。最重要的不是卖货给加盟商,而是怎样帮助其去开拓渠道动销。
“帮助每个店与客户之间建立沟通循环,只要这块做到了,那么每一个店都会是一个样板,未来持续良性的发展。”建立口碑,在行业内凸显知名度和专业性,再随之展开品牌推广,“中船英特”运筹帷幄。
好酒自在其中
“中船英特”品类覆盖全球,包含葡萄酒的“旧世界”与“新世界”。“旧世界”是我们常见的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新世界”则以智利、阿根廷、美国等为代表,产品均签订中国独家代理。
李郁向零供网记者介绍了“中船英特”旗下的一款特色产品——“上美碧泽”。来自法国的一个超级中级庄,是中级庄里最顶级的。酒庄坐落于波尔多左岸的圣埃斯代夫村,在著名的拉菲酒庄和玫瑰庄之间,旁边是季龙德河。这里土壤质量基本相同,土地钙化程度高,非常适合葡萄种植,酒庄的酿酒理念是尽量迟摘,让葡萄高度成熟。葡萄品类以梅洛为主,这在波尔多左岸非常少见,气味芳香馥郁,口感浓郁丝滑。
“上美碧泽”在欧洲久负盛名,可以陈年很久,也能早期饮用。今年10月,“上美碧泽”将通过“中船英特”与中国葡萄酒爱好者会面,这也是她首次以独家代理的方式大批量地登陆中国。
另一款来自智利的“帕罗玛”,是“新世界”的代表。“帕罗玛”旗下陈酿卡蒙,在世界上几乎绝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葡萄品种,原产自法国,当初只作为调配品种存在,后来法国不见了,如今却在智利种植得非常好。这款酒植物香气浓郁,酒体饱满,给人感觉肥硕、开放、肉感、丰腴,形神兼备了南美的地理与人文风貌。
nlc202309061927
这些酒庄的庄主都曾来到“中船英特”,与中国葡萄酒爱好者共同分享葡萄酒中的美妙滋味。
李郁表示,“中船英特”在做到一定规模基础后,将会对产业链上伸下延,此后考虑在欧洲收购一些精品酒庄,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付诸实践。
享受都市慢生活
可见,“中船英特”并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成一个“葡萄酒经营者”。
“中船英特”的连锁加盟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酒窖,陈列,卖酒。它更像一个产品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品鉴和活动的中心,有时还是一个沙龙。“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些体验、品酒、讲座、课程推广,此外给加盟商提供客户、朋友圈子能够聚会的私密空间。”李郁说。
“也许现在很多中国人喝葡萄酒还是在追随一种潮流,但我认为是一种好现象。美好的事物大家都会不自觉去追求,因为它带给人的是享受。”
“中船英特”希望立足于产品做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培育消费者,让消费者认知产品,跟产品一起成熟。为此,“中船英特”与法国GAFA侍酒师学校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中国推广其品牌课程,培养侍酒师。
如果你希望能静下心,坐下来,品出酒中文章,侍酒师的角色就非常关键。侍酒师不同于一般的品鉴师,他更多要做的是指导人怎样去欣赏酒,怎样搭配。酒是离不开餐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净饮(纯喝酒),真正的葡萄酒必须与餐结合才会达到完美。“为什么国外爱喝葡萄酒,跟餐饮是有关系的,西餐的每道餐一定是有缺陷的,因而要佐酒来搭配,搭配得好会相得益彰。净饮会觉得酸涩、坚硬,口腔不愉快,此时来一个好菜,就会发现这个酒变得无比美好,这就是侍酒师所做的。”李郁的解释极具画面感,“餐与酒搭配就像好的婚姻,会相互提升。”
“中船英特”会为加盟店培养侍酒师,提供培训课程和团队,希望每一个店都成为当地葡萄酒文化推广的窗口。
“对一种酒有非常强的探求欲望,会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法国人说,葡萄酒喝着不一定是美好,有时候喝的是苦难。任何一种好酒一定是酸甜苦辣都有的,只不过要做得平衡,但一定要让你尝到所有的味道,真正好的葡萄酒肯定是五味俱全。”
从李郁的娓娓讲述中,不难看出他对葡萄酒的热爱。虽然日渐忙碌的他已经很难有机会在家吃顿晚餐,但若有此机会,他还是会在吃饭的时候喝一杯。
李郁觉得红酒是“慢生活”一个很好的媒介。在都市的快节奏中,又想追求生活品质,他觉得首先是心态,工作与工作之余要有好的划分,张弛有度;此外要有好的爱好,达到一种把生活节奏放慢的方法。“找一个好的餐馆,酒吧,或者‘中船’的美酒生活馆,三两个好友,开一瓶酒,真正做到身心的放松。”
8月底,“中船”的美酒生活馆样板店将在北京面世,从“中船”在外地开设的几家店看出,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很多人追求,并且了解和懂得葡萄酒,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
葡萄文化 篇12
1.1 葡萄酒的起源和历史
据史料表明, 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 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 从小亚细亚 (AsiaMinon) 和埃及, 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 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 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 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 (Var) 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 通过陆路, 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大约在7000年以前, 葡萄就开始在 (苏联) 南高加索、中亚西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栽培。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是希腊。15~16世纪, 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至今, 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 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法国等国家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
1.2 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的分类方法依据其种类而言, 各不相同, 分类方法繁多。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的分类原则, 首先将葡萄酒分为:普通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 然后再按不同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 (如表1所示) 。
1.3 葡萄酒的文化
葡萄酒文化, 广义上讲, 是指人们长期以来, 在与葡萄酒有关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本质上说, 葡萄酒有两种属性, 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葡萄酒文化所涉及并研究的对象侧重于葡萄酒的社会属性, 即葡萄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在一首与葡萄酒相关的著名古诗中这样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首描写将士从军的绝妙诗作。诗中的“葡萄美酒”就揭露了葡萄酒在战争、政治中所扮演的绝妙角色。据《太平御览》记载:东汉末年, 扶风人孟伦因给周让送了一斛葡萄酒, 便得了一个凉洲刺史的官衔。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个葡萄酒“爱好者”, 他在高昌得到葡萄新品种及酿酒方法后, 便自己动手酿酒。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对葡萄酒做了详细的记述。由此可见, 葡萄酒在社会活动中对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医学、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微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2.1 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它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并发布的简短的微型文本。它在2006年5月诞生于美国, 2007年5月, 曾创办过国内Facebook (现为人人网) 的王兴推出了国内首个独立微博网站。现目前有新浪微博、搜狐微博以及腾讯微博等, 是基于互联网web2.0和web3.0技术的一种网络应用和手机应用, 通过虚拟的社会网络关系, 通过迅捷的广播式传播方式以及短小的 (140个字符以内) 传播内容达到实时传播、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等传播目的。
2.2 微博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2.2.1 微博使传播方式产生变化
微博对内容的140字的限制导致大量原创内容产生, 创造出更多的新词, 使传播内容更加生活化。同时, 也有少量迸富有哲学光芒的精干短小的话语, 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微博传播的简短性也决定了微博传播的即时性, 以“5·12大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后微博上的消息比新闻社还早了22秒发布。这体现在无数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身边发生的事情, 以简短的、不需要过多修饰的词句发布在网上, 而不受任何传统媒体的限制, 从而使传播方式产生较大的变化。
2.2.2 微博使信息传播规模产生变化
微博实现了点对面的传播形式。微博设有转发功能, 微博用户可以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转发。而该用户的所有关注者都可以看到该条信息并继续转发。因此形成的传播速度与规模就会呈现几何级增长, 形成可观的信息传播结果。
2.2.3 微博使传播格局产生变化
微博使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从上到下的, 而是没有中心的开放式传播, 改变了普通人的社会影响力, 也使精英和大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微博的直播性、传播快捷性、大众化和评论多样性, 标志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2010年8月8日, 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当天, 当因为交通原因, 媒体无法到达现场的时候, 一个名叫王凯的男孩将灾情通过手机拍照进而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上。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在报道中都大量引用了他的照片, 从而使大众能尽快了解灾情状况。人们第一时间发表和转发微博, 这不仅仅为人们快速提供更多了外界信息, 同时也为网民提供了“爆料”的平台, 对互联网的舆论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2.3 微博的文化传播特性
2.3.1 便捷性
微博关键特点之一就在这个“微”字, 故又被称为“一句话博客”, 简洁、便利是其主要特性。微博具有的短小和便捷性, 适合人们打发零碎、无聊的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微博还产生了“移动性”, 例如上下班等车、排队、等人时, 都可以随时用手机登陆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发泄情感或打发时间等。
2.3.2 即时性
微博拥有强大的时效性和对敏感事件、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使它能十分迅速及时地抓住当前的重大事件, 尤其是突发事件。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客户端等方式来及时更新自己掌握的信息,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身为摄影记者的博友火烨, 在2009年我国株洲高架桥事件中, 利用中国最早的微博——饭否网, 发表了他用手机拍摄到的新闻现场, 速度比新华社通稿还快。
2.3.3 平民性
微博让交流具有了更日常、更生活化的意味。作为一种“平民媒体”, 微博以其简单性、大众性、开放性,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与传统媒介信息发布的高门槛相比, 微博更接地气。微博成了个人信息表达的舞台, 在这里, 每个人都有表达、分享、传播的欲望, 人人都有关注和被关注的机会。微博为人们提供了表达喜怒哀乐, 爱恨情仇等复杂情绪的宣泄渠道, 人们可以表达主流媒体所不屑的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 以及传统媒体无法出现的对公众人物的议论和调侃。
3 微博对葡萄酒产品文化传播的影响
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产品, 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给葡萄酒产品赋予了一种另类的身份, 更成为一种小资文化的代表。我们可以运用微博的特性, 为葡萄酒产品文化的传播制造契机。
3.1 微博为产品文化传播带来契机
3.1.1 低成本与强互动性
对于产品而言, 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宣传推广就能带来好的效果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如果既能操作简单又能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信息, 就可以与消费者展开互动, 更加了解消费者需求。这对产品文化的传播会更加有利。所以, 利用微博进行产品的营销及文化传播, 好处就在于它的低成本与强互动性。
3.1.2 提升产品亲和力, 拉近消费者距离
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运用微博的简单性和大众性, 用适当的手段提升产品的亲和力,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能增加产品的购买率并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3.1.3 及时掌控产品行情, 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一部分微博用户会将自身对某个产品或者品牌的真实想法通过文字或图片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微博对产品或者品牌进行搜索, 获得相关的用户讨论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监控, 以便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关注点或者意见, 及时掌控产品行情, 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3.2 微博对葡萄酒产品文化传播的影响
3.2.1 微博改变葡萄酒产品文化传播方式
微博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和教育用户。尤其在微博这样个性化比较强的平台上, 消费者不会对高高在上的简单说教感兴趣。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所以, 可以通过微博用个性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葡萄酒的文化, 并可以通过小资文化标签的方式, 使消费者将小资文化与葡萄酒结合起来, 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以此使葡萄酒产品文化为消费者所认知。
3.2.2 微博改变葡萄酒产品文化传播渠道
传统的葡萄酒产品文化通过营销渠道和广告进行传播。但微博的诞生使得产品的宣传及产品文化的传播都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传播渠道。某外国酒庄曾通过免费寄送葡萄酒产品给微博大v品尝并由大v在微博上发布品酒感受而获得大量产品销售机会, 并使该酒庄葡萄酒品牌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 虽然微博有草根性特征, 但意见领袖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微博的葡萄酒产品文化传播渠道可以比传统渠道更加丰富、便捷、规模更加弘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微博的诞生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革命, 在商业领域, 微博的便捷性、及时性、传播性也在营销界、传播界引起一场变革。对产品文化的传播已经不仅局限在传统的层面上, 而是要让消费者与受众也成为传播的参与者。葡萄酒产品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的产物, 在其文化传播的方式中更要贴近时代与受众的需求。利用微博的特性为产品文化的传播做出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卫夕, 宋逸.微博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微博的文化传播特性分析[EB/OL].中国行业咨询网 (www.china-consulting.cn) .2012.
[3]葡萄酒企业如何做好微博营销[J].糖酒快讯, 2013.
[4]郭思源.微博在文化传播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J].文化广场, 2012.
【葡萄文化】推荐阅读: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论文)05-12
葡萄籽长出葡萄藤10-07
葡萄村的葡萄熟了09-24
惹人喜爱的葡萄 葡萄的作文10-11
盆栽葡萄10-13
葡萄贮藏05-08
北方葡萄06-13
早熟葡萄07-10
红提葡萄08-05
葡萄试管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