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葡萄糖(共3篇)
50%葡萄糖 篇1
甘露醇作为高渗性脱水利尿药, 在临床上减轻组织水肿, 降低颅内压和减轻组织压迫的首选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然而, 临床上因各种原因, 在静脉输入甘露醇时发生外渗, 外渗后如果处理不当, 即可造成局部软组织严重病变, 甚至坏死、溃烂[1]。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 对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的患者采用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 静脉输入20%的甘露醇引起外渗的患者80例, 主要症状为穿刺处局部组织肿胀, 皮肤发红, 疼痛。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方法
实验组:将50%的葡萄糖20mL与利多卡因5mL混合抽吸在注射器里, 用上述混合液浸湿2块双层纱布, 湿敷于药物渗出部位, 外敷面积大于外渗面积2cm, 然后用保鲜膜覆盖, 每4h更换一次。对照组:50%硫酸镁浸湿2块双层纱布湿敷局部, 外敷面积同样大于外渗面积2cm, 外用保鲜膜覆盖, 4h更换一次。
1.3 判断标准。
1.3.1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尺 (VAS) [2]:将一把长度为10cm的标尺分10个刻度。左端0定为无痛, 右端10为极痛, 在无任何暗示或启发的情况下, 应用时让患者在刻度上用笔标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分值.VSA分值划分疼痛标准是:1~3分为轻度痛疼, 4~6分为中度痛疼, 7~9分为重度痛疼。分别于外敷前及外敷1h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1.3.2 评价标准
(1) 显效:外敷1h, 局部疼痛明显减轻, 8h后肿胀消失。 (2) 有效:外敷4h后, 局部痛疼明显减轻, 16h后肿胀消失。 (3) 无效:外敷>24h, 局部肿胀无明显减轻, 仍感痛疼。显效加有效视为总有效。由研究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及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录入及分析, 计量资料以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外敷前及外敷1h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外敷前疼痛比较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外敷后1h后疼痛程度比较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2, 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二者比较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χ2=8.883, P=0.031<0.05
3 讨论
临床上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入时常在10~15min内滴完。由于其输入过程中流速过快, 造成血管扩张, 再加上该类药物属于高渗类药物, 药物可对血管产生刺激, 造成血管通透性改变, 液体外渗进入皮下组织, 提高了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导致组织难以吸收而受损, 同时可提高组织液压力, 造成渗透压梯度反差, 促使更多的液体由血管内渗透到组织中, 加重了组织损伤, 出现局部肿胀, 刺痛[3]。
3.1 50%的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可以改善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导致的局部疼痛。
利多卡因这种局部表面麻醉剂, 湿敷后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皮内及皮下组织的神经细胞膜内,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起到镇痛作用[4]。由表1可见, 用50%的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后1h, 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两者比较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可以明显提高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的疗效。
50%葡萄糖是高渗液体, 能消炎去肿, 加用保鲜膜包裹, 可使局部皮肤保持一定恒温, 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液回流, 使肿胀消退, 缓解疼痛。由表2可见, 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二者比较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 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 能使局部红, 肿, 疼痛症状消失, 疗效显著, 方法简便, 经济实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新为.病理生理学[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34.
[2]于欣欣, 于兰贞.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10 (10) :57-58.
[3]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0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308-309.
[4]韦利菊, 覃兰宁, 马爱莉, 等.利多卡因加山莨碱热敷于血透动脉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 2008, 5 (2) :37238.
50%葡萄糖 篇2
关键词:50%烯酰吗啉·嘧菌酯,防治,葡萄霜霉病
1 试验目的
霜霉病为河北省涿鹿地区葡萄主要病害, 为了选择安全高效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杀菌剂, 笔者采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了药效试验, 验证其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和安全性, 明确其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最佳使用时期。
2 试验对象及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实验对象:葡萄霜霉病;作物品种:龙眼。
2.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试验在河北省涿鹿县五堡镇九堡村葡萄园进行, 树龄9年, 亩定植118棵。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试验药剂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其有效成分量分别设为200mg/kg、250mg/kg、300mg/kg。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有效成分量200mg/kg;25%嘧菌酯悬浮剂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有效成分量200mg/kg。
3.2 小区安排
试验设6个处理, 4次重复, 共计24个小区。 随机排列, 各小区设有保护行, 每小区9棵果树。
3.3 施药方法
常规喷雾, 上下部叶片都要喷匀, 重点喷叶的背面和上部嫩叶, 喷雾到叶片的药液即将下滴为止。 施药时间在葡萄的膨大期, 霜霉病始发期进行, 分别在2014年7月11日、7月18日、7月25日共用药三次。 施药量为750L/hm2。
3.4 施药器械
各小区统一采用Jacto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常压均匀喷雾。
4 资料、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7月11日, 晴, 平均温度22.9℃, 湿度74%。 7月18日, 晴, 平均温度24.6℃, 湿度70%。 7月25日, 晴, 平均温度26.6℃, 湿度54%。
4.2 土壤资料
实验地为沙壤土, 有机质含量1.23%, p H值7.9。
4.3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 第一次药后7d和第三次药后7d各调查一次发病指数, 共调查三次。
4.4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调查10个当年抽生新蔓, 自上而下调查全部叶片, 按下列分级方法记录各级病叶数及总叶数。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
4.5 药效计算方法
4.6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没有发现该药对葡萄产生有害影响。
5 结果分析
经方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次用药后7天调查显示,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药量分别为200mg/kg、250mg/kg、300mg/kg的三个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是69.72% 、76.97% 、78.63% , 对照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是67.87%, 对照25%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是67.63%。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药量有250mg/kg、300mg/kg两个处理防效明显高于其他三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250mg/kg和300mg/kg两处理之间防效均差异不显著, 此两处理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200mg/kg及两对照分别互比, 防效均差异显著。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200mg/kg及两对照之间分别互比, 防效均差异不显著。
第三次用药后7天调查显示,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药量200mg/kg、250mg/kg、300mg/kg三个处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是79.24%、85.89%、87.75%, 对照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是77.26%, 对照25%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是77.30%。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药量250mg/kg、300mg/kg两个处理防效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250mg/kg和300mg/kg两处理之间防效均差异不显著, 此两处理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200mg/kg及两对照分别互比, 防效均差异显著。 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为200mg/kg及两对照之间分别互比, 防效均差异不显著。
6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较对照单剂药相比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在试验剂量下没有发现该药对葡萄产生有害影响, 对试验作物生长安全, 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理想用药。
50%葡萄糖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盐城市盐都区潘黄镇仰徐村葡萄园内。试验园土质疏松肥沃, 株行距2 m×3 m, 钢架结构。试验药剂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 。供试葡萄品种为巨玫瑰。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 个处理, 分别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900 g/hm2 (A) 、450 g/hm2 (B) 、300 g/hm2 (C) ;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43.75 g/hm2 (D) ; 空白对照 (CK) 。4 次重复, 共20 个小区, 每小区定点10 株, 随机区组排列。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7 月15 日按处理浓度用工农16 型背负式手动压缩喷雾器喷雾, 喷水量900 kg/hm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后10 d (7 月25 日) 进行病情调查, 每小区调查2株, 每株分上、中、下部随机5 点取样, 每点调查10 个果穗, 记录总穗数、各级病穗数[3]。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 (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 ×100/ (调查总数×9)
防治效果 (%) = (1-处理药后病指/对照药后病指) ×100
1.4 数据处理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MRT) 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药后田间安全性调查, 无明显药害症状产生。
各处理防治葡萄灰霉病药后10 d病指及效果统计分析见表1、表2。处理A防效最高为86.58%, 与处理B防效 (78.85%) 差异不显著, 极显著高于处理C防效 (61.35% ) 和处理D防效 (73.72%) ;处理B防效与处理A、D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极显著高于处理C防效;处理C防效极显著低于处理A、B、D的防效。邓肯氏新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F值为19.45, 大于F0.01 (6.99) , 试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江苏沿海地区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 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情况, 可用药1~2 次, 每次间隔5~7 d, 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 可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对葡萄安全无药害, 值得在今后的生产中推广应用。
为避免或延缓葡萄灰霉病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用药时机应以预防和初期防治为主。预防药剂用保护性杀菌剂, 防治药剂应与其他药剂如腐霉利等进行复配或交叉使用, 且同一生产季, 同一种单剂使用次数不超过2 次[4]。
由于防治水平不同、葡萄灰霉病抗性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施用时间及方法不同等差异的存在, 这些因素均会对防效产生影响[5,6], 因此笔者推荐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使用剂量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与对照药剂进行差异性比较, 结果表明, 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 防治效果分别为78.85%、86.58%。于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 用药12次, 每次间隔57 d, 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 可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对葡萄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葡萄灰霉病,防效
参考文献
[1]陆家云.植物病害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陈宇飞, 文景芝, 李立军.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7 (5) :693-699.
[3]龚猛, 丁思年.凯泽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6) :40-41.
[4]李红阳, 陈志谊, 周步海, 等.设施葡萄病虫害防治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 (2) :129-130.
[5]韩之琪, 贲海燕, 谢学文, 等.灰葡萄孢对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 2014 (5)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