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

2024-06-18

葡萄酒行业(共7篇)

葡萄酒行业 篇1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进口量持续增长, 但是进口葡萄酒以次充好、标价混乱、真伪难分等种种乱象也饱受非议。业内人士认为, 这种种乱象若不得到纠正, 将危及整个进口葡萄酒行业的正常发展。

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1~6月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达17.02万千升, 已相当于2009年全年的葡萄酒进口量。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同期国产葡萄酒产量达50.1万千升, 这就意味着目前进口葡萄酒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已经悄悄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

A S C精品酒业公司公共关系总经理龚国亮认为, 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是进口葡萄酒行业这两年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进口葡萄酒量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拉动力则是投资需求, 从这一角度看, 进口葡萄酒已超出其本身的消费品属性, 成为资本炒作的目标。国外一些葡萄酒完成发酵工艺后, 刚刚进入橡木桶陈酿环节, 就已被中国买家作为葡萄酒期货买下, 坐等升值。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进口葡萄酒的身价。

2011全国秋季糖酒会期间, 南京一家进口酒业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说, 该公司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的售价竟比原来价高五六倍。另一家厦门的贸易公司负责人透露, 进口葡萄酒只要加个木盒包装, 马上身价倍增。“进口葡萄酒按照合理的零售价来说, 利润不应该超过50%”, 但实际上国内市场的售价通常是进口价格的5~10倍, 这使得进口葡萄酒业成为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

进口葡萄酒让人侧目的还不仅仅是它的暴利, 不少商家的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甚至完全作假等行为, 已经对这个行业的名声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国外很多不知名小酒庄、小作坊生产的葡萄酒, 到了国内也能卖到大品牌的价格, 比如拉菲的副牌, 在国内就直接当拉菲的价格卖。实际上, 许多消费者对于进口葡萄酒, 既分不出品牌的大小, 也分不出质量的高低, 更不管它的产地是哪里。据业内人士介绍, 有相当数量的进口葡萄酒采用了“关外境内”的运作方式, 即从国外运来散装葡萄酒, 在中国的保税区内进行灌装, 然后再通过海关进口, 而并非在原产地灌装, 也绝非如商家宣传的那样“是在国外葡萄酒庄园的酒窖里储藏了多少年的陈酒”。更为恶劣的是, 许多不法商贩竟然制造假冒的“进口葡萄酒”, 从酒浆、酒瓶、标签、包装纸乃至包装盒,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市场, 无论对国外葡萄酒厂商还是国内进口商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2009~2010年度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显示, 我国专门从事进口葡萄酒经销与流通业务的企业达到24137家, 进口品牌达1386个。

然而, 进口葡萄酒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介绍, 葡萄酒其实存在着国际性的定价机制, 主要是根据原料产地和产量决定。通常来说, 专业的进口商会选择品质优良的葡萄酒, 价格也公道。而目前我国真正拥有专业知识的葡萄酒进口商很少, 素质参差不齐正是进口葡萄酒标价混乱的重要原因。另外, 我国目前的价格管理体制未将葡萄酒纳入政府定价的商品范畴, 完全由市场调节, 因此也就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

业内人士建议, 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大对进口萄萄酒企业的规范和引导力度, 进口萄萄酒企业也应诚信经营、提高专业水平, 这样才能扭转这个行业的混乱局面。

葡萄酒行业 篇2

第一章 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行业概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往葡萄酒消费人群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增强,以及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成长,产销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0.89亿升,2011年葡萄酒产量达11.57亿升,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们葡萄酒销售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态势,2010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达到14.8亿升,人均消费量由1999年的0.14升/人提高到2010年的1.1升/人。但是,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3.6升的世界平均水平,日本7.1升的水平。随着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逐步认知和对于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15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接近30亿升。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5%。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将使葡萄酒行业长期景气。

第二节 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变已明显受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帝国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今天,葡萄酒的享用已相当普及,它从前那样,它仍然是其中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历史表现。

葡萄酒在西汉时期以前的中国已有酿制,当时葡萄主要在西域种植和加工。后来西汉特使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由西域引进至中原,不过当时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汉代后中原的葡萄和相关加工的应用和承传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时期重新由西域引进至中原后,酿酒技术和品尝普及性更大有进步与广泛。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官推动,有关葡萄酒的产业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法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设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惟明代起粮食白酒的发酵与蒸馏技术改良,且储存保质优化和较不受季节性影响,蒸馏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体系和礼节从此式微。而后清代末期张弼士从欧洲引进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到中国,并在山东烟台建立中国近代首个葡萄园和葡萄酒厂,中国才有重新制作本土生产的葡萄酒,但体系和礼节已经几乎完全按照欧洲的,而非传承明代以前中式的。

第三节 葡萄酒酿造工艺

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

• 葡萄采收、分拣→→去梗破碎→→降温→→压榨→→澄清→→发酵(不锈钢发酵罐、橡木桶藏酿)→→澄清→→勾兑处理→→装瓶。 红葡萄酒酿造工艺

葡萄采收、分拣→→去梗破碎→→降温→→浸皮发酵(CO2浸皮发酵)→→压榨→→澄清→→(橡木桶藏酿)→→澄清→→勾兑处理→→装瓶。

第四节

葡萄酒特性、用途 特性

红酒的成分相当复杂,它是经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果酒,它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果汁,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是经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发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三,剩余的物质超过1000种,比较重要的有300多种。红酒其他重要

[的成分如酒酸,果性,矿物质和单宁酸等。虽然这些物质所占的比例不高,却是酒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质优味美的红酒,是因为它们能呈现一种组织结构的平衡,使人在味觉上有无穷的享受。

葡萄酒不仅是水和酒精的溶液,它有丰富的内涵:

A.80%的水。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纯水,是由葡萄树直接从土壤中汲取的。

B. 9.5-15%的乙醇,即主要的酒精。经由糖份发酵后所得,它略甜,而且给葡萄酒以芳醇的味道。

C.酸。有些来自于葡萄,如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有些是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生成的,如乳酸和醋酸。这些主要的酸,在酒的酸性风味和均衡味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D.酚类化合物。每公升1到5克,它们主要是自然红色素以及单宁,这些物质决定红酒的颜色和结构。

E .每公升0.2到5克的糖份。不同类型的酒含糖份多少不同。

F .芳香物质(每公升数百毫克),它们是挥发性的,种类很多。

G. 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C,B1,B2,B12,PP)。它们影响着葡萄酒的营养价值。

所以,适量饮用葡萄酒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可以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

功效

医学研究表明: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目前,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葡萄酒的营养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对身体虚弱、患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可以说葡萄酒是一个良好的滋补品。

葡萄酒助消化作用

饮用葡萄酒后,如果胃中有60毫升—100毫升的葡萄酒,可以使胃液的形成量提高到120毫升。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血糖控制良好,无其它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发症;2.不注射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降糖药;3.肝功能正常;4.饮酒时要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5.饮酒量:葡萄酒每次不超过100~150ml;啤酒不超过350ml,不饮白酒,上述酒量约相当于主食25g,应从饮食计划中减去,每周饮酒不超2次。葡萄酒消费

据中投研究:未来若干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保持8%到9%的增长水平,而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1.8%,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判断,在未来的15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至少达到55-60%。如果按此水平计算葡萄酒市场的增长空间,同时考虑人口技术的增长,那么狠显然葡萄酒市场增长空间不止于6倍水平。同时,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促使消费升级,曾经是奢侈品的葡萄酒正逐渐转化为生活必需品,营养、健康消费的消费观念日益被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城镇居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葡萄酒的消费。就葡萄酒酒特性,葡萄酒收藏、葡萄酒保健、葡萄酒投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第五节

世界葡萄酒概况

一、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葡萄酒市场的稳健发展有多种因数,一是葡萄酒保健作用的研究结果刺激了宾馆,餐厅、咖啡屋、超市等多渠道销售。二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富足,葡萄酒消费档次上升,推动了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增长,此外,在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印度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日益西方化,这无疑带动了葡萄酒的消费快速增长。过去,葡萄酒消费群体只限于中年人,现在葡萄酒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三是网络销售的悄然兴起,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销售平台。

未来几年,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葡萄酒都会逐渐取代其他酒类饮品,占据消费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会涉足葡萄酒行业,为了站稳市场竞相开展广告、促销宣传活动,势必加剧市场竞争。

欧洲仍将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到2015年销量有望达到1630万千升。亚太国家是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期酒的市场份额最大,2007年全球总销量约2090万千升。2011-2015年,加强酒平均复合增长率约2.98%。

国际葡萄酒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激烈,新世界葡萄酒必须全力以赴应对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葡萄酒国家的竞争,即使旧世界葡萄酒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相信诸如澳大利亚、加州、新西兰等新世界国家也会凭着明智的营销策略、价格优势、大规模生产以及先进的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二、亚太地区葡萄酒市场前景

自1998年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走出法国波尔多以来,葡萄酒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越来越被亚洲人所接受,葡萄酒在亚洲的推广改变了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并对亚洲本土酒类的产量和销量造成了冲击,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亚洲葡萄酒业新兴生产商日益发展壮大。

亚洲葡萄酒消费概况 至2010年,亚洲的葡萄酒的消耗量将呈直线式上升势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菲律宾、新马泰、印度这些国家和地区,葡萄酒及汽酒消耗总量预计增长45.8%左右;而同期这一地区的水果酒及米酒的消耗量将下跌13.7%,2010年,亚洲国家的葡萄酒消耗量达到921.2亿升。

以售价划分,中高档葡萄酒的销量将大幅上升,2010年,每瓶售价超过5美元的葡萄酒酒销量预计增长42%,而售价较低的酒类销量同期将增长33.1%。以本土产或进口酒划分,进口酒在亚洲的市场市场空间不可小看。2004年,亚洲的进口葡萄酒消耗量为1.932亿升,占葡萄酒总体消耗的30.2%,较2000年时上升了7.6%,随着亚洲消费能力增强,此数据可望在2010年上升至2.423亿升,增幅达25%。中国大陆:亚洲最大的葡萄酒消耗市场

中国大陆是亚洲国家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市场,有数百家葡萄酒生产厂家,达到规模的企业有120多家。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国际酒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中国大陆也是亚洲重要的葡萄酒消耗市场,2004年,中国大陆共消耗葡萄酒3.867亿升,2010年达到5.7亿升,葡萄酒静酒仍是中国大陆居民偏爱,占本地葡萄酒消耗量的94.8%。

中国葡萄酒市场中长期的消费趋势:

1.到2020年,中国葡萄酒高档酒消费将占50%,中档酒40%,低档酒10%。2.通过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将来白酒的消费有所上升 3.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现阶段还不是主流消费,但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品饮葡萄酒会成为一种时尚。

4.随着进口葡萄酒成本的降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进口葡萄酒

5.随着市场越来越多的兼并和收购,将来在国产和进口葡萄酒之间会产生激烈竞争。

6.国内葡萄酒品牌会凭借其便利的分销网络和具有竞争力的售后服务,通过提高其葡萄酒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为将来的竞争做出准备。

7.对于大多数进口葡萄酒来说,既有机会又有挑战。他们会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葡萄酒竞争。一些国家已采取了各种旨在把竞争对手基础市场的战略。

8.价格站,质量站,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只要有良好的质量、口味和价格,中国消费者会同事钟情于国内知名品牌和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应花费更多的时间。

葡萄酒:永远不死的行业 篇3

一瓮醍醐待我归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行业保持了每年双位数字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有葡萄酒企业约600家。根据本港易发网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该行业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67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葡萄酒产量69.83万千升,增长23.4%;工业总产值191.68亿元,增长27.02%;销售产值183.22亿元,增长23.75%。在中国各类酒款中,全汁葡萄酒(全瓶皆以葡萄汁装瓶)真正得到发展也就是近十年内,但发展速度惊人。全国葡萄酒产量前10位的省区市占了全国产量的96.26%,首3位的山东、吉林、河北占70.20%。如果抛开品牌、酒种来看,在日常烦琐生活里,不论悲欢离合、经济顺逆,人总能找到一个需要酒精的理由,每一个人都需要找一个情绪的出口。所以,酒业永远不死。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及定价,才能迎合或创造市场需要?

从半瓶至全满

中国葡萄酒工业由来已有100多年,但真正发展是最近几年的事。得以逐步成型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在进入世贸后,葡萄酒的定义也采纳了国际标准。国际上一谈及葡萄酒,指的是全瓶皆由葡萄酿造而成的酒液装瓶;但从前中国生产的根本谈不上是葡萄酒,以半汁(即是瓶内一半为葡萄酒)混合糖浆、水、人工酸等,用以迎合国人偏甜的口味。中国葡萄酒近年改变定位,正式转为必须全瓶皆由葡萄酒装瓶,这是国际对“葡萄酒”三字的共识,也可说是跨过了最基本的门坎。这无疑为中国葡萄酒来日跟进口葡萄酒竞争作好了准备,也为日后出口铺好了路。而另一转变是进口货的冲击。近年进口的葡萄酒量大约以20%—30%的数量增长,这无疑也警醒了本土产业,注重改良及发展。同时,中国幅员广阔,多样化的气候及土壤,也让酒厂对开拓国际市场野心勃勃。

要选最能反映国情的企业,非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王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莫属。王朝是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制造业中第一家合资企业,而且合作者来头不小,是法国人头马集团。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呢?

市场及产区的多样化

对此,王朝的张春娅酿酒师有非常独到的观察:“全球不同的酒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市场。因为中国地方大,东南西北文化及口味各异。如江浙沿海等地,食物口味清淡,重鲜味,市场上需要清新爽口的酒酿;而西北地区饮食偏重烧烤,浓重型的红酒就最适合不过了。”这种观察,不只是给本土葡萄酒,也给全球不同口味品位的葡萄酒提供了市场方向。

葡萄酒产业绝对是看天吃饭,就如张春娅所言:“中国东部较宜生产轻盈酒款,而西部如宁夏、新疆及甘肃,干旱雨少,宜种植丰满口味,酒精度较高的酒款。”所以葡萄酒产业也可能为中国西部带来绿色高增值的商机。其实,不同的葡萄有不同的生长环境。简单而言,一般的红酒葡萄需要较多的日照,西北部地区日夜温差较大,让葡萄具有足够糖分和自然风味;而东北地区的气候则较宜白酒葡萄的生长,种植出来的白酒葡萄能酿造出酸度充足,具花香的优雅白酒。王朝现在不断扩展大西北的葡萄田,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正是葡萄酒产业的必要条件。同时,张春娅也谈到中国现时葡萄酒酿造的技术设备,“中国葡萄酒业是后起之辈,不论在生产设备或酿造技术,在雄厚资金支持下,皆是全球最先进的。而且各国也乐于向中国的企业传授技术,因为那也是一宗大额生意。”此话不假,除了王朝的巨额投资外,其对手如张裕及长城,甚至近年迅速冒起的怡园酒庄,软件硬件的投入皆非同小可,只看他们的酒窖及雄立的城堡,便知酒庄的资金雄厚及野心宏大。很明显,他们不止瞄准葡萄酒市场,还有葡萄酒园的高端旅游商机。

以舌头问路

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现象分析 篇4

然而, 由于葡萄酒是个舶来品, 中国人对葡萄酒知识和文化的了解太少, 导致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环生, 国人很难消费到物美价廉的洋葡萄酒。笔者主要介绍了我国进口葡萄酒的行业状况, 指出了产生各种“乱象”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一、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概况

(一) 业务概况

近几年, 全球的葡萄酒年产量在2700万吨左右[2], 欧盟年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 其中220万吨左右出口, 其中的10%左右出口至中国[3]。

2013年, 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376, 841, 194升, 相比2012年下降4.46%。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额为1, 555, 638, 547美元, 同比2012年下降1.64%。这是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二) 行业特点

1、进口量逐年上升、市场潜力巨大。

2010-2012年, 我国进口葡萄酒的重量的增幅在82.19%, 货值增幅为123.06%, 尽管2013年首次出现小幅下降, 但是瓶装葡萄酒进口量还呈上涨态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葡萄酒在国内拥有巨大需求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民开始转变消费观念、开始追求健康饮酒的生活方式。二是国际葡萄酒产能过剩, 促使生产商寻求培育新市场。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深化的影响, 欧美等传统型消费国对葡萄酒消费能力下降, 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三是我国当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据统计, 世界葡萄酒的平均消费水平为7升, 阿根廷每人人均消费葡萄酒38升, 中国是每人每年消费0.7升。

2、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环生。

目前, 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乱象环生,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天价红酒”、“无序竞争”、“非理性消费”、“政府监管有漏洞”、“行业自律不到位”等现象充斥着整个葡萄酒行业。

(1) 身价倍增。2013年, 我国进口葡萄酒的平均离岸价为4.13美元, 进口环节的各类税费 (包括运费、报检报关费、代理费、税费、人工费等) 大约在52%左右, 即进口葡萄酒的平均成本在38元左右, 然而在流通环节, 进口葡萄酒最少也要买到一百多元, 一般零售价是进价的3-5倍, 有的高达10余倍。

(2) 真假难辨。一是假酒,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就是从头到尾全假, 从原料开始到内容, 全部国内生产, 然后贴上进口标签;另外一种情况是, 进口国外酒庄的原浆, 在国内或者公海上添加色素、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进行勾兑加工。二是以次充好。即使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 一种傍名牌或者是品牌炒作;另一种修改酒标标识的信息, 如修改产品的年份、产地、等级、原辅料等信息。

(3) 非理性消费。中国人消费进口葡萄酒, 除少于懂酒的人士, 大多数人消费的仍是面子, 据葡萄酒销售人员透露, 无论多么昂贵的国外葡萄酒进入中国, 商家都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相对葡萄酒的品质, 很多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的价格和包装。

(4) 监管无力。葡萄酒在我国属于食品范畴, 按照《食品安全法》, 对于葡萄酒采取的是分段管理的模式。经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需经过检验检疫、海关、工商、卫生 (进入餐饮环节) 、质监 (国内灌装) 等部门的监管, 尽管近几年, 面对进口酒市场的各种乱象, 各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假冒侵权酒类专项活动, 但由于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专业知识的欠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打击的成效尚不明显。

二、进口葡萄酒行业现象原因分析

(一) 葡萄酒知识和文化的缺失

一方面是我国消费葡萄酒的历史比较短;另一方面是国外葡萄酒的相关知识非常复杂和神秘。葡萄酒知识包括葡萄酒的等级、产地、葡萄品种、酿造工艺等等, 在葡萄酒传统消费地区葡萄酒文化更是拥有包括礼仪、餐具、配菜等在内的完整的饮用文化, 此外每个国家、每个产区、每个酒庄、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都有不同的特点, 据统计仅法国波尔多产区就有几千个酒庄, 这些都导致了国外的葡萄酒的神秘性, 特别是价格的不透明性。

(二) 政府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1、定价。

价格混乱是进口葡萄酒的主要问题之一。资料显示, 我国从1984年开始实行进口商品代理作价方式制定进口商品国内价格。按照规定, 代理商销售进口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行确定。面对价格倍增的进口葡萄酒, 由于无相关依据, 国家并不能干涉。

2、造假。

目前我国用于判定葡萄酒是否合格的标准为GB15037-2006根据该标准检验, 葡萄酒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结果, 也就是只能检测产品的安全性, 对产品的品质尚无检测的标准;根据葡萄酒的标签标准GB10344, 在我国国内市场流通的进口葡萄酒的标签上必须有中文标签, 必须标注产品的名称、类型、酒精度、灌装日期、进口商或经销商、原辅料、原产国等信息, 对于关乎产品品质的关键元素如产区、年份、葡萄品种、生产商等都未强制要求标注。

(三) 部分从业者诚信道德的缺失

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 然而, 面对进口葡萄酒的高利润、较低的犯罪风险, 很多从业者冲破了道德底线。

(四) 资本运作的参与

近几年, 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制造业的不景气、外贸的低迷, 使得国内很多传统行业的资金, 或者是从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退出的资金开始游离至进口葡萄酒产业。一部分资金进入名庄酒的炒作, 很多资金进入名庄酒的囤积和炒作中, 甚至出现了葡萄酒期货;一部分资金用于国外酒庄的收购, 自2008年, 青岛海龙集团买下了法国波尔多占地60公顷的拉图拉甘酒庄后, 中国人已经陆续购买了波尔多二十几个酒庄, 这些酒庄的酒80-90%的目标市场在中国。

(五) 行业自律的缺失

在国外, 主要由葡萄酒协会负责, 协会的管理权限很大, 同时协会是公正客观的代表。然而, 在我国尚无全国统一的进口葡萄酒协会, 各个地方协会也只是关注葡萄酒的销售, 在管理行业方面的职责尚未体现。

三、建议

(一) 加大政府监管

1、健全法律法规标准。

如出台全国性的进口酒类管理办法, 修订我国的葡萄酒国家安全标准, 增加有关品质方面的指标要求。

2、实施科学监管。

建议对进口葡萄酒进行身份管理, 第一是实施国外酒庄的年度注册或备案管理, 所有向中国出口葡萄酒的酒庄必须向我国备案, 备案的信息必须包括酒庄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和年产量;第二是实施原产地管理, 进口葡萄酒在出口到中国之前必须进行原产地认证, 然而原产地国家出具原产地证的机构众多, 以法国为例, 出具原产地证的机构达160个之多, 出证质量不能保证, 建议由检验检疫机构的驻外机构负责相关的原产地认证工作;第三是实施诚信管理, 提高进口商和经销商的自律性;第四是实施身份识别管理, 即对部分酒实施防伪标识认证管理;第五是实施进口葡萄酒品质认证管理, 要求葡萄酒进口时必须持有产地国家官方认可的品质认证机构的品质认证证书。

(二) 加大对葡萄酒知识的宣传

无论是丰富国人的知识机构、引导国人的理性消费, 还是提高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分辨能力, 加大对葡萄酒相关知识和文化的宣传都显得尤为迫切。

(三) 加大行业协会的培育

政府的职责在监管, 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引导和监督方面显得更为重要。行业的自身调节机制是引导行业正常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我国进口葡萄酒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进口葡萄酒,乱象,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丽艳.中国葡萄酒贸易格局分析及展望[J].世界农业, 2012 (12) :128-131

[2]宋启.中国葡萄酒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4) :213-214

[3]元桂梅编译.EU-27-2011年度葡萄酒报告与统计资料[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 (3) :71-75

中国葡萄酒行业信息简报 篇5

本周恰遇“三八妇女节”,葡萄酒美容养颜及其保健功能的普及,葡萄酒自然成为了“女人节”的最佳礼品。而且随着各商家秘而不宣的三八促销大战方案逐渐浮出水面,葡萄酒市场上为“女人”推出的活动也此起彼伏。武汉中百仓储各门店的葡萄酒产品5到7折起售,也买酒推出“特权献礼3.8折起”的大型促销活动,整箱还可以享受10%的返现。并且赠送情侣对杯、精品干白等……从实体店到网店的抢眼球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可以看出,葡萄酒因其优雅和时尚的特性,在赢得很多女性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让商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挖掘女性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正因为葡萄酒行业年增长率较高,葡萄酒投资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周有消息传出,饮料巨头汇源集团将投资5亿元进军葡萄酒行业。业界对此举措褒贬不一。糖酒快讯认为,汇源做葡萄酒在原料种植上的时间和技术投入将不同于一般的果汁原料;营销模式也将有别于果汁;加之在国产龙头和进口葡萄酒的共同夹击下,汇源作为一个行内“新手”将面对更大压力。仅仅将上游种植经验和传统快消品的渠道模式复制给葡萄酒项目是否合适都值得思考。

行业现状

海外葡萄酒产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近期有消息称,澳大利亚奔富集团公布了Bin系列葡萄酒价格,主要产品价格上调20%,最高涨幅达50%。在中国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将更大。2011年奔富407、389等中高端品种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欧美国家市场的奔富中高端配额都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销售。奔富方面也称:奔富产品在全球的需求都在上升,中国市场的增长尤其强劲,产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由此看来,奔富价格上涨的确与中国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有关。

中国消费市场对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吸引力近年持续增长。一方面,众多葡萄酒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或投资者也把目光投向海外葡萄酒庄等资源,希望在产业链上游获得先机。

据相关信息,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日前完成了对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家酒庄的收购。几乎与此同时,一位居住在法国的中国商人收购了位于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勃艮第的两块葡萄园,这是国内企业和投资者看好海外葡萄酒上游资源的新案例。实际上,类似的收购近几年已掀起一个小高潮。

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看好海外葡萄酒资源的背后,是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及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需求的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去年1-6月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达17.02万千升,这意味着去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已占近1/4的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对华葡萄酒出口的增长尤其明显。根据法国勃艮第葡萄酒生产商联盟的统计,去年前8个月法国共出口5300万瓶勃艮第葡萄酒,中国已成为勃艮第葡萄酒的第六大海外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这个世界上饮食文化极其丰富多样的国家中,更多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将把目光投向葡萄酒消费,与此相应的葡萄酒进口需求量及海外酒庄收购案例有可能继续增加。

市场概况

济南葡萄酒市场加速洗牌

根据海关数据,2011年济南进口葡萄酒已高达307.43万升,价值1339万美元,加之外埠进关的葡萄酒,济南进口葡萄酒消费应该在2亿元人民币左右,占济南4亿多葡萄酒消费量的大半。葡萄酒市场的总体快速增长和高速增长进口葡萄酒促使济南的葡萄酒市场变化多端,市场洗牌加速。据业内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某主要品牌在济南销售量就下降了5000万。而另一个国产的高端品牌形势依然不乐观,2011年在济南市场仅拿下了1000多万的销售业绩。可以说,随着自带酒水的流行,众多的进口葡萄酒商用直销的方式直接面向客户,从国产品牌手里争夺了大量的地盘。

经历了近几年急剧扩张和变局后,济南葡萄酒市场将趋向成熟,济南近期已有多家酒庄或酒窖关门,就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山东斯马特国际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海冰认为,未来的葡萄酒行业也会是10家左右大的葡萄酒品牌和区域性小品牌共生的局面,但没有品牌的肯定会消失。

杭州进口葡萄酒交易将蓬勃发展

目前,杭州保税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一个集物流、仓储、分拨、交易、品鉴、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进口红酒交易中心。本周,杭州保税物流中心引来法国红酒商,欲通过保税中心平台把法国进口红酒卖到浙江市场。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负责人朱洪潮介绍说,保税物流中心相当于“境内关外”,企业可以直接在这里办理报关、退税等海关手续,可以大大节流运输费用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进口红酒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可暂时缓交进口税收。待根据需要红酒分批从保税中心出区时,再分批缴纳相应税收。“保税功能能大幅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

该负责人还介绍,成立红酒交易展示中心,一瓶进口红酒的价格能比市场上便宜30%以上。有数据显示,一般进口红酒的分销环节达到4.6次,消费者最终买到的进口红酒价格就很高,而在保税物流中心的交易市场则直接贴近终端市场。另外,进口红酒进入保税中心后,将受到海关、国检双重把关,以确保红酒真实“身份”,保证真宗进口红酒。

福建泉州口岸进口葡萄酒大幅增长

据福建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福建泉州地区共进口葡萄酒12批、16.2万升、货值94.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77%和360%。从进口情况看,葡萄酒原产地分布较广,涉及欧洲、澳洲、南美洲地区。品牌包括法国波尔多地区优质葡萄酒(AOC级)等近70款,其中以酒庄灌装酒为主,占90%以上。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泉州已成为我国进口葡萄酒消费主流市场之一。市场进口葡萄酒品牌众多,数量较大,但大部分是中低档次产品,少量为高端葡萄酒。

针对地区进口葡萄酒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泉州检验检疫局着力加强进口酒的检验监管:结合打击进出口食品逃漏检专项行动,加大进口葡萄酒口岸查验的力度,对货物从口岸至仓库运输过程中采取施封控制;实行进口葡萄酒备案企业定期核查库存和销售流向,打击进口瞒报、漏报现象,加大地方政府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排查进口葡萄酒的市场销售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检验监管模式,宣传特殊监管区保税区和陆地港政策优势,促进泉州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形成,推行企业进口前产品自主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提高通关效率。

浙江嘉兴成为酒类进口新增长点

据浙江嘉兴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浙江嘉兴地区共进口酒类9批、15.44万升、货值近24万美元。其中预包装葡萄酒和葡萄酒原液共进口6批、11万升,伏特加酒原液共进口2批、3.8万升,白兰地酒原液共1批、0.7万升。预包装葡萄酒及其原液进口比重占同期总进口货值的63%,成为嘉兴地区进口酒类的主要增长点,而2011年同期并无葡萄酒及原液进口。嘉兴地区进口的预包装葡萄酒及其原液、白兰地酒原液均来自法国,伏特加酒原液分别从爱尔兰、英国和法国进口。

嘉兴检验检疫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口酒类严密监管,实行“集中监管、部门协调、一口对外”的做法,在加工区指定区域查验,送样检测,检验检疫合格后出具卫生证书并在“特殊监管区域检验监管申请单”上签字放行;做好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备案工作、进口食品收货人登记制度工作和进口酒类中文标签审核工作;督促进口酒类企业做好进口食品流向记录和相关台账,切实落实进出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动态

汇源集团将投资5亿元进军葡萄酒行业

有消息称,汇源集团将投资5亿元进军葡萄酒行业。据悉该项目将于6月15日前进行一期项目建设,投资2亿元,种植葡萄5000亩,年产葡萄酒3000吨,建设葡萄种植、葡萄酒庄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将发展加工用葡萄种植基地,建设葡萄汁及葡萄皮渣深加工项目,年产葡萄汁1万吨。据悉,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

汇源此番涉水葡萄酒行业的举措被业界称为是相关品类的延伸,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信心十足,他表示虽然表面看来该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果汁不同,但这是其投资大农业项目的一部分,投资上游葡萄种植,未来除了可以用于葡萄酒外,还可以用于发展葡萄汁等果汁业务。

但已有业内人士对汇源做葡萄酒提出质疑,品牌营销专家舒国华表示,相对果汁,葡萄酒对品牌化塑造比较大,团购需求比较大,汇源做葡萄酒将会面临这些难题。

笔者认为,从葡萄酒产业上游原料的种植来看,汇源做葡萄酒在原料种植上的时间和技术投入将不同于一般的果汁原料。加上,葡萄酒的主流消费群不同于一般的快消品,营销模式也将有别于果汁,葡萄酒对品牌的定位和塑造、团购需求都要求更高。而且当前中国葡萄酒市场较为混乱,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尤其是走私入境,假酒泛滥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葡萄酒企业的成长。进口葡萄酒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国产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国内二线及中小葡萄酒企业已经在国产龙头和进口葡萄酒的共同夹击下生存艰难,汇源作为一个行内“新手”将面对的压力会更大。仅仅将上游种植经验和传统快消品的渠道模式复制给葡萄酒项目是否合适都将是汇源做葡萄酒存在的风险。

拉菲蓬莱酒庄将正式“落子”奠基

据悉,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山东)有限公司,拉菲(蓬莱)酒庄奠基仪式将于3月11日上午在蓬莱木兰沟举行,DBR主席Baron Eric de Rothschild将出席。

葡萄酒行业 篇6

2013年11月21日, 山西省经信委组织召开了山西清徐葡萄酒有限公司和山西野泉酒业有限公司行业准入汇报会。会议在听取山西清徐葡萄酒有限公司和山西野泉酒业有限公司详细汇报的基础上, 就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中企业 (项目) 布局与规模、原料保障、工艺与装备、质量安全、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要求;对本次行业准入管理的程序、意义及作用做了说明和解读;会议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主导, 分析行业发展前沿趋势, 未雨绸缪, 提升生产经营管理理念, 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陈官虎总结会议时表示, 葡萄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原料供应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山西的葡萄酒企业要拓宽思路、转变理念, 跳出“小富即安”的模式, 借鉴蒙牛集团经验和做法, 吸引整合优势资源, 保障原料的优质以及生产设备、工艺的一流, 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产品品种、品牌的推出方面, 切忌太多、太杂, 要把品种、品牌做精做特, 从而扩大产品市场,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葡萄酒行业 篇7

近期在成都举行的2011年春季全国糖酒会上, 法国佳得美酒庄庄主、梅多克葡萄酒行业协会主席Philippe Dambrine就亲临现场, 宣布了其与深圳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葡萄酒供应链领域的合作。同时, Philippe本人还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讲述高端葡萄酒在布局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一些流通难题, 及其初步实施的解决之道。

市场预期乐观

CLPMA:您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如何?

Philippe Dambrine:我非常看好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最近四年, 在法国葡萄酒出口额的排名上, 中国已经从第12位跃升到了第1位。可以说, 无论从销量还是从价值上, 中国市场对梅多克地区, 以及整个波尔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 在中国, 法国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 很多中国人喜欢法国产品, 法国对品牌的精益求精像一种无形资产, 正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其次, 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 生活方式在发生改变, 法国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将会导致列级名庄酒的消费量上升, 即使整体消费量并不上升。对于波尔多这个法国最好的葡萄酒产区, 我相信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还是比较积极的。

CLPMA:梅多克地区的葡萄酒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

Philippe Dambrine:这个问题单从数据上不太容易估量, 但梅多克作为法国最有名的葡萄酒区, 同时也是很多1855年列级酒庄的集中地区, 这里的葡萄酒价值比数量更重要。相对来说, 它每年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并不算大, 但价值却是相当大的。

在中国市场上, 波尔多的葡萄酒有几种分类。一种是名贵的葡萄酒, 非常受欢迎, 价值也最大;还有一种是价值比较低的, 来自波尔多小酒庄的葡萄酒, 这种主要是量大;最后一种是波尔多地区的中档酒, 我们也称为“资产阶级酒”。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越来越庞大, 他们受高端消费的吸引又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 因此会对中档的葡萄酒有着很大的需求量。预计未来两三年, 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将增加25%以上。

CLPMA:佳得美酒庄的葡萄酒有着怎样的市场定位?对于它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 您有何预期?

Philippe Dambrine:我们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 走高端路线。这样的名酒产品在欧洲的生产成本很高, 人力成本也很高, 另外还有评估和分析等方面的费用。名贵葡萄酒的销售量当然也会有所增长, 但我们更看重它的价值增长。从市场供求关系来说, 列级名庄的葡萄酒数量本身是有限的, 在需求量很大的时候, 价格就会上升。

当然,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尽管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都很快, 但在年终总结时, 我们总在思考:这一年中国市场销量的增长到底是持续性的, 还是突发性的?因此,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国市场, 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

CLPMA:总体而言, 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

Philippe Dambrine:整体而言, 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年~2004年, 除了香港地区之外, 中国大陆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葡萄酒进口生意, 并且一般都是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外资企业, 贸易额也很有限;第二个阶段是2004年~2008年的新阶段, 开始真正有中国的一些企业家进入, 他们通常不是做葡萄酒生意的, 而是从事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 由于各种原因希望成立自己的酒业公司, 类似于业余者的角色;第三阶段, 就是2008年至今, 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专业化, 中国有很多在全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的专业经销商。他们有很大的销售网络, 跟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批发商合作, 使我们感觉到中国在葡萄酒进口上更具有结构性, 更加稳定了, 每年的订单相对走向稳定, 其他行业的人受价格吸引来炒作葡萄酒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缓解流通难题

CLPMA:在对中国市场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 梅多克葡萄酒在中国遇到了怎样的流通难题?

Philippe Dambrine: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 这使得我们很难通过以往的数据对将来做出预测, 这是我们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另外, 在葡萄酒的运输过程中, 如果遭遇不专业的对待, 比如温度不当或是保管不当, 会对酒的品质有损害, 最终消费者拿到手里时, 已经不是当初酒庄出品时的质量了。因此, 作为酒庄, 我们很注重专业的物流, 专业的供应链, 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产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时, 还是我们名庄酒的品质。

CLPMA:在法国本土, 葡萄酒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与中国相比有什么差别?

Philippe Dambrine:总的来说, 葡萄酒在法国本土流通的损耗量还是比较小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境内的运输路程本身就很短, 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较为完备的运输条件和专业的葡萄酒运输商。但是, 由于葡萄酒在法国本土的流通环节也较多, 也许到第一层代理商那里没有任何问题, 但在之后的某一个环节, 遇到不负责任的运输商时, 也不能够完全保证了。作为酒庄, 我们只能保证葡萄酒从酒窖里出来时, 它的品质是好的, 当地的批发商可能需要控制更多的物流环节, 环节越多越难以掌控,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相对来说, 中国市场本来就很大, 流通的环节更多, 所以我想会更加难以控制。

CLPMA:在中国市场上, 您选择合作伙伴时有些什么要求?您为什么选择与深圳腾邦物流合作?

Philippe Dambrine:从流通模式上来说, 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从生产到终端销售, 中间有好几个流通环节。从葡萄酒生产者即酒庄来说, 要通过本地一些专门的代理商, 转给当地的一些批发商, 再由这些批发商面向葡萄酒的终端销售, 这些批发商来选择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 并将波尔多的葡萄酒销往世界各地。我们酒庄与腾邦物流也是通过波尔多本地的批发商, 才有了见面的机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CLPMA:佳得美酒庄与腾邦物流的合作将对中国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Philippe Dambrine:葡萄酒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尤其名庄酒是很脆弱的。葡萄酒供应链强调可溯源性, 即保证一瓶葡萄酒从生产出来直到终端消费者手里的整个流通过程是可追溯的, 以保证品质。这需要专业的葡萄酒供应链合作伙伴, 而腾邦物流目前正致力于完善专业的葡萄酒储酒设施和可溯源系统, 因此佳得美酒庄与腾邦物流的合作非常重要。

上一篇:公路旧危桥加固改造下一篇:矿山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