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2024-05-20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共11篇)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篇1

第一章 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行业概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往葡萄酒消费人群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增强,以及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成长,产销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0.89亿升,2011年葡萄酒产量达11.57亿升,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们葡萄酒销售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态势,2010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达到14.8亿升,人均消费量由1999年的0.14升/人提高到2010年的1.1升/人。但是,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3.6升的世界平均水平,日本7.1升的水平。随着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逐步认知和对于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15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接近30亿升。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5%。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将使葡萄酒行业长期景气。

第二节 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变已明显受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帝国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今天,葡萄酒的享用已相当普及,它从前那样,它仍然是其中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历史表现。

葡萄酒在西汉时期以前的中国已有酿制,当时葡萄主要在西域种植和加工。后来西汉特使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由西域引进至中原,不过当时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汉代后中原的葡萄和相关加工的应用和承传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时期重新由西域引进至中原后,酿酒技术和品尝普及性更大有进步与广泛。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官推动,有关葡萄酒的产业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法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设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惟明代起粮食白酒的发酵与蒸馏技术改良,且储存保质优化和较不受季节性影响,蒸馏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体系和礼节从此式微。而后清代末期张弼士从欧洲引进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到中国,并在山东烟台建立中国近代首个葡萄园和葡萄酒厂,中国才有重新制作本土生产的葡萄酒,但体系和礼节已经几乎完全按照欧洲的,而非传承明代以前中式的。

第三节 葡萄酒酿造工艺

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

• 葡萄采收、分拣→→去梗破碎→→降温→→压榨→→澄清→→发酵(不锈钢发酵罐、橡木桶藏酿)→→澄清→→勾兑处理→→装瓶。 红葡萄酒酿造工艺

葡萄采收、分拣→→去梗破碎→→降温→→浸皮发酵(CO2浸皮发酵)→→压榨→→澄清→→(橡木桶藏酿)→→澄清→→勾兑处理→→装瓶。

第四节

葡萄酒特性、用途 特性

红酒的成分相当复杂,它是经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果酒,它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果汁,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是经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发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三,剩余的物质超过1000种,比较重要的有300多种。红酒其他重要

[的成分如酒酸,果性,矿物质和单宁酸等。虽然这些物质所占的比例不高,却是酒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质优味美的红酒,是因为它们能呈现一种组织结构的平衡,使人在味觉上有无穷的享受。

葡萄酒不仅是水和酒精的溶液,它有丰富的内涵:

A.80%的水。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纯水,是由葡萄树直接从土壤中汲取的。

B. 9.5-15%的乙醇,即主要的酒精。经由糖份发酵后所得,它略甜,而且给葡萄酒以芳醇的味道。

C.酸。有些来自于葡萄,如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有些是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生成的,如乳酸和醋酸。这些主要的酸,在酒的酸性风味和均衡味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D.酚类化合物。每公升1到5克,它们主要是自然红色素以及单宁,这些物质决定红酒的颜色和结构。

E .每公升0.2到5克的糖份。不同类型的酒含糖份多少不同。

F .芳香物质(每公升数百毫克),它们是挥发性的,种类很多。

G. 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C,B1,B2,B12,PP)。它们影响着葡萄酒的营养价值。

所以,适量饮用葡萄酒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可以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

功效

医学研究表明: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目前,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葡萄酒的营养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对身体虚弱、患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可以说葡萄酒是一个良好的滋补品。

葡萄酒助消化作用

饮用葡萄酒后,如果胃中有60毫升—100毫升的葡萄酒,可以使胃液的形成量提高到120毫升。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血糖控制良好,无其它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发症;2.不注射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降糖药;3.肝功能正常;4.饮酒时要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5.饮酒量:葡萄酒每次不超过100~150ml;啤酒不超过350ml,不饮白酒,上述酒量约相当于主食25g,应从饮食计划中减去,每周饮酒不超2次。葡萄酒消费

据中投研究:未来若干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保持8%到9%的增长水平,而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1.8%,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判断,在未来的15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至少达到55-60%。如果按此水平计算葡萄酒市场的增长空间,同时考虑人口技术的增长,那么狠显然葡萄酒市场增长空间不止于6倍水平。同时,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促使消费升级,曾经是奢侈品的葡萄酒正逐渐转化为生活必需品,营养、健康消费的消费观念日益被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城镇居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葡萄酒的消费。就葡萄酒酒特性,葡萄酒收藏、葡萄酒保健、葡萄酒投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第五节

世界葡萄酒概况

一、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葡萄酒市场的稳健发展有多种因数,一是葡萄酒保健作用的研究结果刺激了宾馆,餐厅、咖啡屋、超市等多渠道销售。二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富足,葡萄酒消费档次上升,推动了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增长,此外,在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印度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日益西方化,这无疑带动了葡萄酒的消费快速增长。过去,葡萄酒消费群体只限于中年人,现在葡萄酒已经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三是网络销售的悄然兴起,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销售平台。

未来几年,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葡萄酒都会逐渐取代其他酒类饮品,占据消费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商会涉足葡萄酒行业,为了站稳市场竞相开展广告、促销宣传活动,势必加剧市场竞争。

欧洲仍将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到2015年销量有望达到1630万千升。亚太国家是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期酒的市场份额最大,2007年全球总销量约2090万千升。2011-2015年,加强酒平均复合增长率约2.98%。

国际葡萄酒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激烈,新世界葡萄酒必须全力以赴应对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葡萄酒国家的竞争,即使旧世界葡萄酒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相信诸如澳大利亚、加州、新西兰等新世界国家也会凭着明智的营销策略、价格优势、大规模生产以及先进的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二、亚太地区葡萄酒市场前景

自1998年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走出法国波尔多以来,葡萄酒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越来越被亚洲人所接受,葡萄酒在亚洲的推广改变了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并对亚洲本土酒类的产量和销量造成了冲击,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亚洲葡萄酒业新兴生产商日益发展壮大。

亚洲葡萄酒消费概况 至2010年,亚洲的葡萄酒的消耗量将呈直线式上升势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菲律宾、新马泰、印度这些国家和地区,葡萄酒及汽酒消耗总量预计增长45.8%左右;而同期这一地区的水果酒及米酒的消耗量将下跌13.7%,2010年,亚洲国家的葡萄酒消耗量达到921.2亿升。

以售价划分,中高档葡萄酒的销量将大幅上升,2010年,每瓶售价超过5美元的葡萄酒酒销量预计增长42%,而售价较低的酒类销量同期将增长33.1%。以本土产或进口酒划分,进口酒在亚洲的市场市场空间不可小看。2004年,亚洲的进口葡萄酒消耗量为1.932亿升,占葡萄酒总体消耗的30.2%,较2000年时上升了7.6%,随着亚洲消费能力增强,此数据可望在2010年上升至2.423亿升,增幅达25%。中国大陆:亚洲最大的葡萄酒消耗市场

中国大陆是亚洲国家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市场,有数百家葡萄酒生产厂家,达到规模的企业有120多家。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国际酒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中国大陆也是亚洲重要的葡萄酒消耗市场,2004年,中国大陆共消耗葡萄酒3.867亿升,2010年达到5.7亿升,葡萄酒静酒仍是中国大陆居民偏爱,占本地葡萄酒消耗量的94.8%。

中国葡萄酒市场中长期的消费趋势:

1.到2020年,中国葡萄酒高档酒消费将占50%,中档酒40%,低档酒10%。2.通过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将来白酒的消费有所上升 3.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现阶段还不是主流消费,但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品饮葡萄酒会成为一种时尚。

4.随着进口葡萄酒成本的降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进口葡萄酒

5.随着市场越来越多的兼并和收购,将来在国产和进口葡萄酒之间会产生激烈竞争。

6.国内葡萄酒品牌会凭借其便利的分销网络和具有竞争力的售后服务,通过提高其葡萄酒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为将来的竞争做出准备。

7.对于大多数进口葡萄酒来说,既有机会又有挑战。他们会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葡萄酒竞争。一些国家已采取了各种旨在把竞争对手基础市场的战略。

8.价格站,质量站,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只要有良好的质量、口味和价格,中国消费者会同事钟情于国内知名品牌和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应花费更多的时间。

葡萄酒的兴盛将催生一场文化投资盛宴,将以文化的形式传递到每一个消费者。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篇2

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1~6月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达17.02万千升, 已相当于2009年全年的葡萄酒进口量。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同期国产葡萄酒产量达50.1万千升, 这就意味着目前进口葡萄酒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已经悄悄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

A S C精品酒业公司公共关系总经理龚国亮认为, 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是进口葡萄酒行业这两年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进口葡萄酒量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拉动力则是投资需求, 从这一角度看, 进口葡萄酒已超出其本身的消费品属性, 成为资本炒作的目标。国外一些葡萄酒完成发酵工艺后, 刚刚进入橡木桶陈酿环节, 就已被中国买家作为葡萄酒期货买下, 坐等升值。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进口葡萄酒的身价。

2011全国秋季糖酒会期间, 南京一家进口酒业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说, 该公司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的售价竟比原来价高五六倍。另一家厦门的贸易公司负责人透露, 进口葡萄酒只要加个木盒包装, 马上身价倍增。“进口葡萄酒按照合理的零售价来说, 利润不应该超过50%”, 但实际上国内市场的售价通常是进口价格的5~10倍, 这使得进口葡萄酒业成为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

进口葡萄酒让人侧目的还不仅仅是它的暴利, 不少商家的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甚至完全作假等行为, 已经对这个行业的名声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国外很多不知名小酒庄、小作坊生产的葡萄酒, 到了国内也能卖到大品牌的价格, 比如拉菲的副牌, 在国内就直接当拉菲的价格卖。实际上, 许多消费者对于进口葡萄酒, 既分不出品牌的大小, 也分不出质量的高低, 更不管它的产地是哪里。据业内人士介绍, 有相当数量的进口葡萄酒采用了“关外境内”的运作方式, 即从国外运来散装葡萄酒, 在中国的保税区内进行灌装, 然后再通过海关进口, 而并非在原产地灌装, 也绝非如商家宣传的那样“是在国外葡萄酒庄园的酒窖里储藏了多少年的陈酒”。更为恶劣的是, 许多不法商贩竟然制造假冒的“进口葡萄酒”, 从酒浆、酒瓶、标签、包装纸乃至包装盒,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市场, 无论对国外葡萄酒厂商还是国内进口商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2009~2010年度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显示, 我国专门从事进口葡萄酒经销与流通业务的企业达到24137家, 进口品牌达1386个。

然而, 进口葡萄酒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介绍, 葡萄酒其实存在着国际性的定价机制, 主要是根据原料产地和产量决定。通常来说, 专业的进口商会选择品质优良的葡萄酒, 价格也公道。而目前我国真正拥有专业知识的葡萄酒进口商很少, 素质参差不齐正是进口葡萄酒标价混乱的重要原因。另外, 我国目前的价格管理体制未将葡萄酒纳入政府定价的商品范畴, 完全由市场调节, 因此也就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

葡萄酒行业的七大转变 篇3

转变一:由产品向产业转变

产品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将是产业的竞争。

葡萄酒的产业是由不同的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每个环节有不同的价值体现和运作模式,盈利方式自然也不同。每个经营者必须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要体现在市场细分上。

预计从2013年开始,葡萄酒产业链的价值细分将逐步明确。

转变二:由品质向品牌转变

产品属于工厂,品牌属于消费者。毫无疑问,没有过硬的品质,根本談不上竞争,即使获得了辉煌也是短暂的。但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品质好只是基础。那些认为只要酒的质量好就不愁发展的思想已经行不通了。

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你能不能获得发展不是因果关系。一方面由于很多企业都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处于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单纯靠品质不能打动消费者,产品多如牛毛,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唯一的选择就是品牌。品牌化进程的核心不在于产品品质,而在于品牌营销。

同时,葡萄酒这种商品的特性很讲究个性,大量的消费者不懂酒,所以更加凸显了品牌的重要。当然,这种转化不是放弃品质,相反需要更重视品质,只是你的战略出发点,不仅是品质,更是品牌。

转变三:由价格向价值转变

价格是价值的直接表现,越成熟的市场,二者越接近。以往,中国市场产品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其内心真正关注的是价格和价值的对等或超值,因此,只注重价格而不注重价值,必将被淘汰。

价值的体现不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品牌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品牌是具有个性的,是有价值主张的。消费者购买一款产品,更多关注的是品牌的背后。当前市场,越是成熟的品牌,其价格和价值越是对等或者接近。关注价格很简单,但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只有关注价值,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转变四: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当前大家都不太懂,跟风现象就很明显。但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的加强,随着葡萄酒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饮品,人们开始追求更适合自己、适合特定场合的葡萄酒,个性化由此开始并会愈演愈烈。

此外,不同品种、不同工艺、不同管理甚至不同的酿酒师都会造成不同的特色,从而使葡萄酒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导致在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产品,不同饮食搭配不同的酒等等。而且,由于品牌不一样,其形象、主张等定会不同,从而使葡萄酒显示出很强的个性色彩。

转变五:由商桌向餐桌转变

经济快速发展,葡萄酒更多是在商务场合饮用。此时葡萄酒更多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品位。而且,中国文化往往把商务餐桌当做谈判做生意的场合,因此极大推动了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初级普及。

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葡萄酒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体现身份、地位、品位、浪漫、时尚等等,更多人开始真正注重饮酒健康,注重葡萄酒的自身价值。由此,葡萄酒开始逐渐进入家庭。没有功利主义的家庭餐桌饮用,才是葡萄酒本质最好的表现。

转变六:由战术向战略转变

在葡萄酒发展初期,消费市场关注的更多的是渠道和价格,这也是当时中国市场做营销的重点。渠道为王、终端制胜就是那个时期提出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企业虽有战略,但更多关注的都在上述两点,在品牌运作上比较淡漠。

同时,由于重点在于渠道和价格以及促销,所以企业更重视战术的运用,投入都在经销商和促销上。但弊端也非常明显:缺乏长期发展的整体战略,不注重品牌的建设,造成了后劲不足。

面对新形势,企业更应向战略转变。战略要解决的不仅是怎样做,更是为什么这样做。战略是远见、是取舍、是差异、是聚焦。没有好的战略损失的是全局,失去的是未来。

转变七:由全部向局部转变

中国市场大且复杂,不同区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竞争状态不同,企业很难一下子做成全国性品牌,所以必须用全局眼光做好局部市场。中国企业一直以来都一个情结:做大。但竞争一升级,品牌一多,对企业实力的要求就迅速提高。而且,当前市场营销成本越来越高,产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开始就想做全国,往往得不偿失。

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地域性不平衡非常突出,葡萄酒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有相当大的差异,造成企业非常困惑。其实,企业在这个时期,需要明确:任何大企业也都是由小做起来的。企业不需追求单纯的大,做得好,小即是大,做不好,大既是小。企业必须聚焦,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大局部市场,从而逐步渗透,谋取更大发展。

编辑:孙朝玲504336697@qq.com

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 篇4

2012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 第22号公布《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该《准入条件》分企业(项目)布局与规模、原料保障、工艺与装备、质量安全、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监督与管理7部分,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2年 第22号为规范葡萄酒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保障葡萄酒质量安全,促进葡萄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我部制订了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现予公告。各部门、各相关企业在葡萄酒项目建设、环评审批、土地供应、信贷投放、能源供给、质量和安全监管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

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葡萄酒行业管理,规范葡萄酒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保障葡萄酒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制定本准入条件。本准入条件所称的葡萄酒生产是指以鲜葡萄、葡萄汁或葡萄酒原酒为原料,经酿造、灌装等工艺生产葡萄酒产品的过程(其中,葡萄酒原酒生产是指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生产含有一定酒精度的葡萄酒原酒的过程;酒庄酒生产是指具有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可控稳定的酿酒葡萄种植园,且具备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酿造、灌装、陈酿等全过程生产设备与质量控制条件的葡萄酒生产形式)。

一、企业(项目)布局与规模

(一)企业(项目)布局

1.新建和改扩建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符合本地区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标准,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新建和改扩建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选址应符合《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其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应建在环境功能符合食品加工要求、无危及葡萄酒生产卫生安全的区域。

(二)企业(项目)规模

1.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不包括葡萄酒原酒)的新建企业(项目),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1000千升。2.新建葡萄酒原酒生产企业(项目),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千升。以购入葡萄酒原酒(包括进口葡萄酒原酒)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的新建和改扩建企业(项目),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2000千升。无二氧化硫添加,无任何化学防腐剂添加,纯天然生态葡萄酒---华淳红酒

3.新建酒庄酒生产企业(项目)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75千升。4.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资源,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实现规模经济。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中规定的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不受上述条款准入规模限制。

二、原料保障

(一)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应具有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且可控、稳定的原料保障能力,并能出具相关证明。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并具备可追溯性。

(二)企业(项目)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生产能力的50%。其中,葡萄酒原酒及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其生产能力的70%;酒庄酒生产企业自有的酿酒葡萄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其生产能力的70%。

三、工艺与装备

(一)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1.企业(项目)应具备与生产相配套的工艺、方法和相关操作规范,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合理,检验技术手段准确可靠。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提高葡萄酒品质。2.企业(项目)应严格执行《葡萄酒》(GB150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6)、《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鼓励企业执行《葡萄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T23543)。

(二)生产和检验设备

1.企业(项目)应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原料处理、发酵、澄清、贮酒、冷处理、灌装等葡萄酒生产设备以及废水处理设施。2.企业(项目)应配备满足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的检验设备。

四、质量安全

(一)企业(项目)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鼓励企业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2200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QB/T4111)等相关标准,建立并运行诚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组织生产,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鼓励地方、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和地方标准,做好达标备案工作。

无二氧化硫添加,无任何化学防腐剂添加,纯天然生态葡萄酒---华淳红酒

(四)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其产品进行检验,检验记录至少保存2年。

(五)企业生产所需容器、包装材料和产品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六)企业要加快建立和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从原辅料到产品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五、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一)企业(项目)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对生产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按要求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

(二)新建和改扩建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与项目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三)企业(项目)能耗、水耗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要求的限额指标。企业(项目)应严格执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四)企业(项目)应积极采用先进节能、节水以及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和防控污染的能力。

(五)企业(项目)应建立自行监测制度,确保具备对排放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的能力。

六、安全生产及劳动者权益保障

(一)企业(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建和改扩建企业(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二)企业(项目)必须配备劳动保护和工业卫生设施,鼓励企业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三)企业(项目)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并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相关保险费用。

七、监督与管理

(一)新建和改扩建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要在省级投资或工业管理部门备案,项目建设必须符合本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和改扩建企业(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备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城乡规划和建设、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电力监管机构要监督供电企业依法实施停、限电措施;质检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

(二)新建和改扩建企业(项目)投产前,要经省级工业、投资、土地、安全监管等行政部门按照本准入条件及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经检查不符合本准入条件的,不无二氧化硫添加,无任何化学防腐剂添加,纯天然生态葡萄酒---华淳红酒

得投入试生产。

(三)各级工业和安全监管、环保、质检等部门负责本辖区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执行本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现有企业按照本准入条件要求,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达到准入条件要求。

(四)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依据本准入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和监管措施。相关行业协会协助做好葡萄酒生产行业监督和管理工作。

八、附 则

(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葡萄酒生产企业(项目)。

(二)本准入条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三)本准入条件内容需调整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四)本准入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文由 收集整理

葡萄酒行业内主要职位年薪情况 篇5

酿酒师:2013年酿酒师的年均工资下跌了1%,其年均基本工资为102,786美元。去年,酿酒师的年薪较2013年上涨了3.5%。去年上涨的原因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酿酒师行业为了节约开支清退不少员工。与此同时,酿酒师行业内提高了一些重要岗位的工资以留住优秀人才。然而,这些高薪酿酒师却肩负更多职责,包括市场行销以及行业公关。2013年,酿酒行业职位充裕。据葡萄酒行业求职网站Winejobs.com数据显示,2013年6月酿酒行业的职位空缺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2%,然而与2011年相比,2013年的职位空缺量仍显得有些少。

583美元降至现在164,137美元。近几年,酒业该职位的工资水平历经起伏,2010年有所上涨,而到了08年却开始回落,2012年销售部门副经理的工资再次升高,而2013年又再次迎来工资低谷。

品酒室经理:品酒室经理的年薪在今年有小幅上涨。较之去年,涨幅为3%,平均年薪为55,888美元。自2006年以来,品酒室经理的工资处于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虽有涨幅但不明显。由于面向顾客直接销售和品酒室内直接销售方式的兴起,品酒室经理这一职位变得更为重要,也越来越得到业内认可。

葡萄园管理者:2012年,葡萄园管理者的年平均工资高达87,194美元。而今年,这一职位的年平均工资跌至83,678美元,跌幅4%。

一些招聘公司的人员认为,导致目前葡萄园管理者工资下跌,是因为在过去两年,生产工作成为大热职位。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葡萄酒商雇佣外面的葡萄园管理公司而非葡萄园管理者来打点葡萄园事务。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篇6

国内葡萄酒行业“农药残留”事件的后续发酵,而进口葡萄酒以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直接影响了国内葡萄酒品牌的销售。目前中国葡萄酒行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

国产葡萄酒巨头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正在遭遇一场“生死劫”。作为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张裕遭遇了空前的“尴尬”。日前,张裕发布了其上市13年来首份营收和利润齐降的财报。

据悉,张裕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同比下滑了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下滑了11.1%。张裕年报公布不久又发布了今年一季报称,公司实现营收18.48亿元,实现净利5.7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34%和5.57%。

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而言,张裕利润大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葡萄酒企业惨淡的一个缩影。当前,国内葡萄酒一片“寒气逼人”,显然已值得整个葡萄酒行业反思。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一些业内人士将张裕利润大跌以及整个葡萄酒行业颓废的境地归咎于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需求低迷等原因,而事实上,主因不只如此。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前一段时间,国内葡萄酒行业“农药残留”事件的后续发酵,而进口葡萄酒以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直接影响了国内葡萄酒品牌的销售。

前瞻网研究员看来,虽然国内葡萄酒行业近几年增长较快,但是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而近年来随着进口葡萄酒纷纷涌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分化了国内葡萄酒市场,使得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2013-2017年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报告主要分析了葡萄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葡萄酒市场供需求状况、葡萄酒市场竞争状况和葡萄酒主要企业经营情况、葡萄酒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葡萄酒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篇7

近期在成都举行的2011年春季全国糖酒会上, 法国佳得美酒庄庄主、梅多克葡萄酒行业协会主席Philippe Dambrine就亲临现场, 宣布了其与深圳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葡萄酒供应链领域的合作。同时, Philippe本人还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讲述高端葡萄酒在布局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一些流通难题, 及其初步实施的解决之道。

市场预期乐观

CLPMA:您认为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如何?

Philippe Dambrine:我非常看好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最近四年, 在法国葡萄酒出口额的排名上, 中国已经从第12位跃升到了第1位。可以说, 无论从销量还是从价值上, 中国市场对梅多克地区, 以及整个波尔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 在中国, 法国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 很多中国人喜欢法国产品, 法国对品牌的精益求精像一种无形资产, 正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其次, 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 生活方式在发生改变, 法国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将会导致列级名庄酒的消费量上升, 即使整体消费量并不上升。对于波尔多这个法国最好的葡萄酒产区, 我相信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前景还是比较积极的。

CLPMA:梅多克地区的葡萄酒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

Philippe Dambrine:这个问题单从数据上不太容易估量, 但梅多克作为法国最有名的葡萄酒区, 同时也是很多1855年列级酒庄的集中地区, 这里的葡萄酒价值比数量更重要。相对来说, 它每年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并不算大, 但价值却是相当大的。

在中国市场上, 波尔多的葡萄酒有几种分类。一种是名贵的葡萄酒, 非常受欢迎, 价值也最大;还有一种是价值比较低的, 来自波尔多小酒庄的葡萄酒, 这种主要是量大;最后一种是波尔多地区的中档酒, 我们也称为“资产阶级酒”。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越来越庞大, 他们受高端消费的吸引又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 因此会对中档的葡萄酒有着很大的需求量。预计未来两三年, 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将增加25%以上。

CLPMA:佳得美酒庄的葡萄酒有着怎样的市场定位?对于它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 您有何预期?

Philippe Dambrine:我们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 走高端路线。这样的名酒产品在欧洲的生产成本很高, 人力成本也很高, 另外还有评估和分析等方面的费用。名贵葡萄酒的销售量当然也会有所增长, 但我们更看重它的价值增长。从市场供求关系来说, 列级名庄的葡萄酒数量本身是有限的, 在需求量很大的时候, 价格就会上升。

当然,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尽管中国市场每年的增长都很快, 但在年终总结时, 我们总在思考:这一年中国市场销量的增长到底是持续性的, 还是突发性的?因此,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国市场, 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

CLPMA:总体而言, 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

Philippe Dambrine:整体而言, 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年~2004年, 除了香港地区之外, 中国大陆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葡萄酒进口生意, 并且一般都是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外资企业, 贸易额也很有限;第二个阶段是2004年~2008年的新阶段, 开始真正有中国的一些企业家进入, 他们通常不是做葡萄酒生意的, 而是从事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 由于各种原因希望成立自己的酒业公司, 类似于业余者的角色;第三阶段, 就是2008年至今, 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专业化, 中国有很多在全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的专业经销商。他们有很大的销售网络, 跟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批发商合作, 使我们感觉到中国在葡萄酒进口上更具有结构性, 更加稳定了, 每年的订单相对走向稳定, 其他行业的人受价格吸引来炒作葡萄酒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缓解流通难题

CLPMA:在对中国市场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 梅多克葡萄酒在中国遇到了怎样的流通难题?

Philippe Dambrine: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 这使得我们很难通过以往的数据对将来做出预测, 这是我们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另外, 在葡萄酒的运输过程中, 如果遭遇不专业的对待, 比如温度不当或是保管不当, 会对酒的品质有损害, 最终消费者拿到手里时, 已经不是当初酒庄出品时的质量了。因此, 作为酒庄, 我们很注重专业的物流, 专业的供应链, 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产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时, 还是我们名庄酒的品质。

CLPMA:在法国本土, 葡萄酒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与中国相比有什么差别?

Philippe Dambrine:总的来说, 葡萄酒在法国本土流通的损耗量还是比较小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境内的运输路程本身就很短, 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较为完备的运输条件和专业的葡萄酒运输商。但是, 由于葡萄酒在法国本土的流通环节也较多, 也许到第一层代理商那里没有任何问题, 但在之后的某一个环节, 遇到不负责任的运输商时, 也不能够完全保证了。作为酒庄, 我们只能保证葡萄酒从酒窖里出来时, 它的品质是好的, 当地的批发商可能需要控制更多的物流环节, 环节越多越难以掌控,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相对来说, 中国市场本来就很大, 流通的环节更多, 所以我想会更加难以控制。

CLPMA:在中国市场上, 您选择合作伙伴时有些什么要求?您为什么选择与深圳腾邦物流合作?

Philippe Dambrine:从流通模式上来说, 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从生产到终端销售, 中间有好几个流通环节。从葡萄酒生产者即酒庄来说, 要通过本地一些专门的代理商, 转给当地的一些批发商, 再由这些批发商面向葡萄酒的终端销售, 这些批发商来选择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 并将波尔多的葡萄酒销往世界各地。我们酒庄与腾邦物流也是通过波尔多本地的批发商, 才有了见面的机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CLPMA:佳得美酒庄与腾邦物流的合作将对中国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Philippe Dambrine:葡萄酒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尤其名庄酒是很脆弱的。葡萄酒供应链强调可溯源性, 即保证一瓶葡萄酒从生产出来直到终端消费者手里的整个流通过程是可追溯的, 以保证品质。这需要专业的葡萄酒供应链合作伙伴, 而腾邦物流目前正致力于完善专业的葡萄酒储酒设施和可溯源系统, 因此佳得美酒庄与腾邦物流的合作非常重要。

迎接葡萄酒黄金发展 篇8

葡萄酒发展——挡不住的趋势与潮流

中国消费大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行业,全球葡萄酒业一直增长乏力,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却在不断上涨。从2015年开始,中国将有可能迎来葡萄酒市场上的黄金十年。

2011世界葡萄酒未来大会暨2011世界葡萄酒论坛在香港举行,几乎所有葡萄酒迷都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国内地和香港,世界葡萄酒的目光聚焦到中国。2012年初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消费已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也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葡萄酒比白酒、啤酒更健康,更能代表生活品质与品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消费人群将不断壮大,消费潮流必将日益扩散,行业蓬勃发展大势无可否认,其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现今我国葡萄酒行业总产值基数还很小,2013年产量是117万吨,消费量是17亿升,按照人均计算为每人1瓶多点。现在是行业高速发展的初期,葡萄酒大消费才刚刚起步,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尤其是进口葡萄酒。谁在这个时代崛起,必将分享到成长的盛宴。谁错失了这个时代,等于失去这个行业中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时机,等于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葡萄酒乱象——恰是最好的商业时机

很多企业抱怨现阶段的市场竞争混乱,这实际上是行业初级竞争阶段的市场体现,而由混乱到规范、由零散走向集中是行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什么是最好的赚钱时机?只有那些正在快速发展且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行业,而葡萄酒行业与市场正处于这个时期!

回想一下啤酒行业,2002年以2386.83万吨的产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到如今,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和燕京啤酒4家啤酒巨头,共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并攫取了70%以上的行业利润,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巨头的扩张中不是被并购就是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存活堪忧。很多二线品牌想进入第一阵营非常困难,更多的是打造区域品牌例如金威啤酒。而在啤酒乱军混战时期即90年代,通过几次大浪淘沙,才形成如此格局,今日葡萄酒和过去啤酒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进口葡萄酒看,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杂与乱,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市场分化格局,大家真正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并不多。能说出谁好与不好的又有几个?代表法国的品牌到底有几个?其他国家更不用说了。正是这样的时期,才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经过十年后,当有几个国外品牌及每一个国家都有代表性品牌占据市场主流之后,再来淘金,恐怕难度比现在要大多了。专卖店当前越来越多,但大家都是探路者,专卖连锁商业模式还不能说已经成熟,电子商务的销售形态刚刚起步,正处于烧钱的培育期,未来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国产葡萄酒虽有四大知名品牌已经占据了稳定的地位,但不代表牢不可破,反而是最好的挑战巨头的时机。当前知名品牌也不敢称得上是全国性品牌,确切地说,除了张裕、长城更贴近之外,其余都不算是全国性品牌。全国葡萄酒产品定位千篇一律,行业存在很大市场机会。专业生产白葡萄酒的企业、桃红葡萄酒、起泡酒、脱醇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等专业企业必将出现,极具个性和特色的品牌在市场也必将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同区域必然会有区域强势品牌,不同商业模式下不同的定位的企业,必将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都是空白。当所有上述的事情都已经实现时候,你再来,还有机会吗?

资本市场的运作也是如此。企业之间的强强合作、收购重组等等还没有大规模发生,我们的产区机会更大,每一个产区都会有一个产区的特色,每一个特色的产区都会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品牌,《葡萄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产区特色企业、代表性企业,你会成为代表吗?

所以说,早10年进入这个行业,你还需要多年的蛰伏;晚10年你再进入这个行业,你需要更大的勇气。现在,的确是最艰难的时期,但却是最好的时期!

t; " >

一边是行业的深度调整让企业应接不暇,一边是退市新规利剑悬企业头上,水井坊未来如何扭亏为盈成为摆在该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根据水井坊官方称,自2012年底至今,白酒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新的市场形势,满足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公司采取更加灵活和具有针对性的商业运作模式,包括总代模式、一级分销商直接合作的新模式。同时,在新兴渠道、商超(全国及地区型)以及电商渠道都进行了积极建设。

公司同时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管理,提升公司综合运营水平,公司管理层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及外部竞争环境,在董事会领导的总经理负责制的组织架构框架下,按合规、内控要求,对公司部分部门架构进行了调整。另外,公司也在积极进行营销网络、产品线、销售渠道、团队架构等方面的调整,以搭建新形势下最佳的发展平台。“受此影响,公司预计2014全年累计净利润仍为亏损。根据相关规定,如2014年业绩仍为亏损,公司股票在2015年将会被*ST。公司预计2014年完成上述平台搭建工作后,将有望恢复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上述表述来看,水井坊对是否能扭亏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在水井坊一内部人士看来,帝亚吉欧还是看重水井坊上市公司这个牌子。“为了公司股票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正常交易不被退市,公司会积极努力,哪怕是赚一块钱也争取扭亏。”

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9

一、新疆葡萄酒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2002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耿兆林日前指出,我国葡萄酒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2002 年1至10月份, 全国葡萄酒总产量比2001 年同期增长5.38%, 全行业总资产达到96 亿元, 同比增长10%以上, 销售额达到42 亿元, 也比2001 年同期增长6%以上。耿兆林说, 品质方面, 我国葡萄酒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全国葡萄酒抽检合格率由1997 年的88.2%上升到2001 年的96.1%。在产业政策上, 国家是控制发展高度酒,鼓励发展低度酒和非粮食酿酒, 支持发展以水果为原料的饮料酒。这个支持, 首当其要的就是葡萄酒。他说,近年来, 我国葡萄酒行业调整了产品结构。一是以前我们的产品有不少是半汁的、甜型葡萄酒。现在100%原汁的产品已经占到了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二是技术法规日趋完善。2002 年11 月, 国家经贸委发布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并开始施行;三是发展了大量优质的葡萄基地①。

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目前正处于强劲增长态势的葡萄酒业, 其渊源本来就出自于西部。我国的葡萄基地提供的原料远远满足不了葡萄酿酒企业的需要。西部大开发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比如葡萄酒的生产, 西部有着良好的种植条件。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拥有70% 的国土面积。而西部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3, 劳动力成本较低, 这些优势是国内其他地区所无法取代的。随着国外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葡萄酒业急需增加忧患意识, 有专家提出, 如果日后关税再有所下降, 对国内葡萄产业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 去西部发展种植和初加工业,不仅是当务之急, 也许还是大势所趋。一些中国著名葡萄酒企业如百年张裕,正在积极探讨西部地区葡萄基地的建设事宜, 致力于实现“原料基地化, 基地品种化, 品种区域化”。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主要的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产地,古代葡萄酒大规模的生产都基本集中在新疆。但从现代化产业角度来讲,直到20世纪70年代,新疆葡萄酒工业化才真正形成。目前,新疆是中国酿酒葡萄十大产区之一,主要集中在吐鲁番盆地的鄯善,玛纳斯平原和石河子地区。葡萄酒业是新疆资源优势明显而发展相对滞后的行业。近两年由于葡萄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发展,新疆葡萄酒行业及产量有了明显的发展。2006年新疆葡萄酒产量为16万吨,比2003年1.87万吨增长了十几倍。新疆由

②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加上1.47万公顷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在这个产业中备受瞩目。

二、葡萄酒消费群体逐渐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着重大变化,表现在酒类的消费品种的结构方面,正在发生的革命性的调整,果酒消费市场迅速扩大,这为新疆葡萄酒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场历史性的机遇。葡萄酒在解放初期的消费量微乎其微,但到80年代以后,其消费量在酒类排名第三,近两年来,葡萄酒的消费量大幅度猛增,大有跃居消费量第二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酒类的需求同其它食品一样,也在向“安全无害、营养保健、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葡萄酒则以它特有的风格和品质具备了以上条件葡萄酒的好处,正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不少人改变了过去的以白酒为主的饮酒习惯,葡萄酒逐渐在我国走红。由此,葡萄酒销售量成倍的增加。如1996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为17万吨,进口葡萄酒为0.46万吨:到1997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上升为30万吨,进口葡萄酒上升为30万吨③。正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生活品质提高,向更加健康方向发展的需求,也是葡萄酒消费能够热起来的缘由所在。我国葡萄酒消费群体逐渐形成④。

三、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我国葡萄酒生产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葡萄酒产量仅为200吨。新中国成立后,葡萄酒业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的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到614万吨。80年代后,我国葡萄酒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198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到30180万吨,虽然之后的几年葡萄酒产量有所减少,但是这几年随着人们对葡萄酒认识的深入,葡萄酒产量又呈现了回升趋势。总体来说,我国葡萄酒业目前正处在机会与威胁同存的时代。

一方面我国葡萄酒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国葡萄酒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威胁。随着中国的加入世贸,我国葡萄酒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

① 关税降低的威胁。按照中国的加入世贸承诺,2005年1月1日起,葡萄酒关税将从原来的34.4%降至14%,因此,国外品牌葡萄酒势必会降低价格,增强中国消费者的接受度。② 国外品牌的本土化威胁。目前,我国葡萄酒的市场空间仍然较为有限,加入WTO以后,国际葡萄酒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本土化渗透策略,这无疑于加大了对国内葡萄酒企业的冲击。

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篇10

简介了宁夏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产20多年来在建园和成龄葡萄园改造提升的成果与经验;在宁夏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供决策者和生产者借鉴参考.

作 者:李玉鼎 陈雄 虎治亮 Li Yuding Chen Xiong Hu ZhiLiang 作者单位:李玉鼎,Li Yuding(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陈雄,Chen Xiong(广夏,银川,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虎治亮,Hu ZhiLiang(红寺堡开发区林业局,宁夏吴忠,751900)

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 篇11

烟台保税港区是我国第十三个保税港区, 也是目前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 全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后, 引进和投资建设优质、高附加值、带动力强、环保型的项目是保税港区今后建设发展的重点。结合烟台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保税港区优惠政策, 积极发展进口葡萄酒产业, 形成新兴的产业市场, 将对完善保税港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带动物流、信息、加工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促进烟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烟台保税港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分析

1. 保税港区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首个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集成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 它的设立, 真正实现了“港”、“区”联动。烟台加工区和港区毗邻的独特地理优势是全国保税港区所仅有的, 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于一体, 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加工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的叠加, 体现了“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 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 保税港区良好的配套设施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烟台保税港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酒类集散地, 通过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六大葡萄酒产地的著名葡萄酒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引进世界名酒, 服务国内外客商和市场需求。中心配备有专业的进出口和保税物流队伍, 可提供国际贸易、物流、海关、商检、工商、税务、外汇等一系列服务, 在酒类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具有通关便捷高效、仓储物流安全便利、经济利益高等特点, 国外的名酒产品进口到烟台保税港区, 在区内进行恒温保税仓储, 国内客户在交易中心对样品确认后进行交易, 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又有效避免了因进口酒类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和贸易风险。保税港区良好的配套设施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3. 国内葡萄酒巨大消费潜力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随着国内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深入, 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葡萄酒作为一种时尚优雅、健康的酒精饮品, 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近十年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呈现高速增长, 2009年为0.72升, 与2006年的0.38升相比, 三年间将近翻了一番。但这个数值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还有近5倍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民众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葡萄酒行业增长空间可期, 市场潜力巨大。烟台市是我国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 总量列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第七位和山东省第二位。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教育文化水平、卫生健康意识和全世界最庞大的消费人口市场, 这些都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4烟台良好的葡萄酒文化氛围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烟台是中国最大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 也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的发祥地。长期以来, 烟台市坚持把葡萄酒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 烟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 葡萄酒及相关企业150多家, 葡萄酒年产量25万吨, 占山东省葡萄酒产量的80%, 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 形成了规模化、链条化发展格局, 拥有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一批葡萄酒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烟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2002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对“烟台葡萄酒”实行原产地保护。自2007年开始, 烟台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葡萄酒节, 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参展, 参展人员达20多万人。目前, 该活动已成为海内外葡萄酒领域的知名节会, 成为中国葡萄酒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经贸活动, 对加强国际葡萄酒文化交流, 促进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1. 全球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葡萄酒生产和贸易也在走向全球化。近十多年以来, 全球葡萄酒市场一直是供大于求, 2004年演变为全球性葡萄酒生产过剩, 从2008年开始, 金融危机更是让一些传统葡萄酒大国情况急剧恶化, 葡萄酒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葡萄酒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降至约2.6亿百升, 降幅在1070万百升, 但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市场并无明显景气回升, 全球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2. 外部竞争激烈, 缺乏竞争优势

从2008年到2012年, 除了传统的进口葡萄酒保税龙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 广州、厦门、深圳、宁波、钦州、武汉、重庆等十一个保税区, 均兴起了定位于进口葡萄酒的保税市场, 计划打造“进口葡萄酒全国采购集散中心”, 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 几乎覆盖了全国。这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对于如何打造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定位类似, 而为了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的着眼点, 也不约而同地落在打造通关和物流的便利条件上, 虽然这是必须的, 但也免不得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烟台为二线城市, 要想在“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队列中脱颖而出, 取得好的成绩, 烟台保税区面临较大的困难。

四、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1. 强化产业基础, 培育完整市场产业链

随着我国葡萄酒消费量的增加, 国际葡萄酒企业全面进入我国葡萄酒市场, 我国葡萄酒产业开始进入全产业链的竞争时代。烟台保税港区的葡萄酒产业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营销网络没有完成市场布局, 葡萄酒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尚未建立完整的体系, 物流流通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信息对接还处于空白阶段, 没有建立好信息流通平台。这些都严重节约了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长远的发展规划。我们应利用烟台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进驻, 优化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中心服务质量, 打造先进的信息平台和营销网络, 使得整个产品从物流、信息、交易、销售、文化体验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更好地培育葡萄酒产业市场。同时应积极完善政府部门、保税港区联检机构、企业之间的协调管理, 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 继续提升通关的便利性, 充分发挥烟台保税港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2. 丰富葡萄酒文化内涵, 优化产业品种结构

葡萄酒是个性化极强的产品, 每一个国家的葡萄酒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只有将每一种独特个性充分地表现在葡萄酒上, 才能够得到中外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 只有造就独特的产品文化, 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因此, 烟台应在已有的良好葡萄酒文化氛围基础上, 继续丰富烟台葡萄酒文化内涵, 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节、推广葡萄酒旅游、展示“百年产业”的文化历史、推动葡萄酒文化与山海文化、仙人文化融合等多种方式推广普及葡萄酒文化知识, 放大“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的品牌效应。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开放型的产业, 必须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实施产品创新战略, 不断推出新产品。国内葡萄酒消费结构将逐步面临着从正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结构的重大转型。据业内专业机构预测, 未来几年我国葡萄酒市场的高端酒市场将占到65%以上, 中低端酒约占35%以下。因此, 必须针对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特点, 优化高、中、低端葡萄酒的市场布局, 扩大特、精、稀、优产品的加工制造比重, 适应市场和消费变化趋势。

3. 强化产业品牌, 强化集群效应

葡萄酒产区虽然很重要,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 品牌才是第一位。消费者可以不知道“人头马”是哪里生产的, 但不妨碍继续饮用它。所以, 只有品牌化的运作, 才能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树立产业品牌, 不能纯粹以卖产品为主, 而要根据不同消费特点, 以丰富多样的连锁专卖体系、特色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服务、优良的品质来打造产业品牌。烟台应强化“烟台葡萄酒”原产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品牌的建设,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和品质, 在已有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一批葡萄酒知名企业基础上, 继续吸引国际知名葡萄酒企业进驻, 强化集群效应, 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葡萄酒都”。

4. 更新发展观念

优秀的专业人才是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葡萄酒行业现有高级人才仅占从业总数的3.5%, 与发达国家已占36%的水平相差甚远。烟台在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上已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但在高级管理、营销、品牌推广人才方面人才短缺, 加强与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校合作, 培养和引进葡萄酒行业复合型人才, 把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到国际水平。在优化人才队伍的同时, 还要转变发展的思想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全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优, 让企业愿意来烟台保税港区发展, 并且在这里能够发展得更好, 最终带动整个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应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烟台保税港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于一体的政策优势, 以及烟台良好的葡酒文化和华中地区快速增长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构建集专业展示、交易、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致力于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葡萄酒文化展示中心、市场和配送中心, 全力发展为亚洲重要的葡萄酒集散地。

参考文献

[1]何建雄.钦州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浅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22) [1]何建雄.钦州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浅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22)

上一篇:成功面试之自我介绍三步骤下一篇: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文言文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