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通用10篇)
阴雨天气 篇1
在冬半年, 由于北方强度冷空气的入侵以来至海洋的暖气流相遇, 南方地区形成低温连连的阴雨天气。这种天气是南方地区冬半年的灾害天气之一, 本研究拟对茂名地区近45a来低温阴雨天气产生的环流形势进行解析, 为冬半年南方地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1 资料支持
依据茂名市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972—2016年的2—3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参照NCEP的再分析资料中的850hpa风场、500hpa高度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以及往年的平均日照时长、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环流形势场和冷暖气流变化进行分析, 进而总结出茂名1972—2016年低温阴雨天气特征成因。
2 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
下面分别从500hpa环流形势场和冷暖空气的变化特征上对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个例进行详细分析, 进一步总结茂名低温阴雨天气的特征成因。
2.1 500hpa环流形势场特征分析
从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中500hpa环流形势场图中可以看出, 茂名低温阴雨天气前期在500h Pa高度上的基本特征是:中高纬形势呈现两槽一脊型且乌山脊建立强度逐渐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之于常年同期, 异常偏北偏强, 贝加尔湖横槽聚集向东侧发展, 脊线位处于N18°附近, 中纬以偏西风环流为主且平直多波动, 低纬环流南支槽向东逐渐加强。从近年1月亚洲区 (60°~150°E) 的极涡面积指数数据变化来看, 极涡的持续异常活动是冬季我国天气持续异常的重要原因, 极涡面积指数的增大, 为冷空气频繁南下提高了重要的背景。
2.2 冷空气变化特征
从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中850hpa高度场和温度场, 以及地面平均气压场图中可以看出:850 h Pa华南受强盛的偏西南风控制, 切变线位于长江以北地区, 同时受500h Pa横槽下摆的影响, 地面强冷空气及850 h Pa强锋区从高原的东北侧由北向南而下, 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 西太平洋西侧东南气流向北侧输送。从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中850hpa高度场和温度场, 以及地面平均气压场图中可以看出:地面冷空气堆积在西北地区, 分为2个强盛的冷高压场且中心强度逐渐加强, 并分裂成一个个冷高压, 引导着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影响华南地区的温度、湿度变化。当地面1020线南压时冷空气加强, 北退时冷空气减弱。当高空处于槽前时, 1020线南压至本省, 则本省降水趋势呈连续性的特征, 当1020线北退至岭南以北时, 茂名低温阴雨天气将会持续发生;当1020线南压过茂名陆地到达南海海面上时, 冷空气势力明显加强, 继续维持低温阴雨。
2.3 低层湿度变化特征
从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中850hpa风场和湿度场上可以看出, 850 h Pa的切变线位置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变化不大, 北方冷空气不断补充和南方暖湿水汽不断输送, 形成了一个冷暖平流交汇区, 茂名站东南风维持在14 m/s左右, 南北风切变加强, 850 h Pa低空受到东南气流控制, 充足的水汽输送, 使茂名地区的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 南方地区持续维持阴雨天气。
3 小结
通过对1972—2016年茂名十几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3.1 当冷高压中心异常偏强
地面冷空气明显堆积时, 冷空气南下导致茂名地区低温阴雨天气的产生, 同时, 地面1020线是等压线指标线, 当1020线北退或南压时, 能反映冷空气减弱或加强。
3.2 在低层850 h Pa上
当华南偏南风少见地持续偏强, 甚至达到急流标准, 且南北风速切变增大, 水汽通量大, 可以为茂名低温阴雨天气的维持提供重要的暖湿水汽来源。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等, 对茂名1972—2016年低温阴雨气候特征和产生的环流形势的统计, 经分析, 茂名低温阴雨过程是在北方小槽引导的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南支小波动东传带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向北输送、低层持续的弱切变线存在的有利环流形势中产生的, 是冷暖空气持续在广东上空交汇的结果。
关键词:茂名,低温阴雨,环流形势,冷暖气流
参考文献
[1]林萍, 陈道松, 冯文.2008年海南罕见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2009, 30 (10) :1547-1552.
[2]何伟芬, 唐洁, 彭端, 等.2008年初肇庆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广东气象, 2009, 31 (5) :22-24.
[3]刘丽英, 刘彦斌, 甄建光, 等.春播期关键性降水过程及低温阴雨过程中期预报.农业与技术, 2015, 35 (14) :205.
阴雨天气 篇2
1、浙沥沥的小雨,像牛毛一般,看不见,摸不着。清晨,应和着小鸟清脆的叫声,有着古典的韵味。晨练的老人们也不怕,顶着这潭潭细雨,依旧有说有笑。鸟儿似乎经常在雨中嬉戏,卖弄自己清脆的歌喉。傍晚时分,车灯下,小雨就变成了彩色的。一束光,一束雨.多美呀!
2、这就是中雨,像梦境一般.带着幻想的色彩……在我的印象中,大雨是急骤的。看得见,也摸得着。狂风经常和骤雨搭调。一场大雨,或许讨得农民伯伯春种后的欢心,或许让城市中的上班族心烦。这大雨,虽没了小雨和中雨的别致,却独树一道风景。
3、早晨,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天仍旧阴沉沉的,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灰色的云朵大片大片地掠过,天空被压得很低,几乎触手可及。雨滴清脆的撞击声随之溅起,随后便是玉珠般破碎的声音。
4、雨更大了,像是要诉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用怒吼的方式来发泄。天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开心时,他会毫无顾忌的笑;伤心时,他会毫不保留的哭……我也想哭,却找不到理由。不禁难过,竭斯底里。
5、又是阴天,大连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太阳了,好像是到了南方的梅雨季节,总是不停的下雨,小雨,淅淅沥沥。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6、有人喜欢晴天,看那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可以贪婪的享受着太阳带给的温柔;有人喜欢雪天,看那片片雪花从空中飘然落下,纷飞的舞姿那样迷人。但我偏爱阴雨天,它虽不如晴天那样温暖,也没雪花飘落那样婀娜,但却有它独特的美。
7、阴雨天,它也是个坏姑娘,每当她降临,总会让人回想起许多,回想那难忘的往事,那些短暂的曾经,像电影一幕幕的在脑海中回放,快乐的.和难过的悲喜交加。过去,却回不来。
8、天上的乌云在舞蹈,早已按耐不住将被释放的心情, 地上的人们迎来的是天色变暗,阴沉压抑, 阴天,总有种失落的感觉,心情也随之下沉, 阴天,是人们静静思考的好时机, 阴天,总是预示着要下雨; 不一会儿,雨就从天而降,打破了这种沉闷。
9、天灰蒙蒙的,十分得冷,小草低下了头,树枝弯弯曲曲,抬起头,发现乌云密布,没想到雨竟已静悄悄地下了起来。
10、天还是和几天前一样,飘洒着小雨,拂不去的寒冷,夹着细刀般的风。最后坐在石椅上面,把饼干盒放在地上,躺在上面。“淅沥沥,淅沥沥”雨就这么落着,打在小草上,打在树枝上,打在思想的游人心上,没什么不同,依然是万籁俱寂,小草慵懒的躺在地上,依稀的享受着少量的休息时间。
阴雨天气 篇3
关键词 连阴雨;环流背景;物理量;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2014年9月10-1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连阴雨天气过程,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降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其中10-16日降水量为9~163.5 mm,中南部麦区降水量基本在25 mm以上,南部大部降水量超过50 mm,运城、临汾、晋城的个别县(市)超过100 mm,全省有27个县(市)出现连阴雨天气,中南部有74个县(市)降水日数在4 d以上。15-16日高平、陵川、沁水等9县市降暴雨,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的大部等53县(市)降大雨。过程降水最多的晋城市,10-17日,出现了持续7 d的连阴雨天气,这次降雨过程是2014年晋城市最强的降雨过程,也是晋城市建站以来最强的连阴雨天气过程,各县气象观测站过程降雨量达147.8~202.9 mm,有4个自动雨量站雨量超过200 mm,最大雨量出现在沁水县的中木亭村,过程雨量为232.9 mm。
大范围强降水天气使山西省麦区储存了充足的水分,但部分地区由于出现连阴雨,导致土壤出现过湿现象,既对部分秋收作物成熟收晒不利,也不利于正茬冬小麦的适期播种,致使山西省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将正常略偏晚。此外,连日来的强降雨使黄河流域芮城段水位明显上涨,15日现入汛以来最大黄河流量,为2 470 s/m3,水位为37.8 m,晋城市、长治市等地多座水库的水位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省内忻阜高速、吕梁高速、和榆高速、阳翼高速禁止7座及7座以上客车和危化品车上高速;晋城市省界至杨寨河段发生边坡崩塌,因落石,阳城去往济源方向和晋城去往长治方向匝道封闭,道路中断。
1 环流背景及主要影响系统
9月10-17日连阴雨过程中,200 hPa高空,38°~45° N、100°~130° E东亚地区频繁出现西风急流中心,急流中心持续维持>50 m/s的风速。受其影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上空始终处在急流入口区右侧的高空辐散区控制范围内,该省上空对流层生成和维持低层低涡或低值系统,并抑制副热带高压北抬,使其稳定维持。18日,西风急流快速东移南压,随着急流中心移至38° N、125° E一带,影响山西省的连阴雨天气结束。500 hPa上,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两脊型,其中鄂毕海至巴尔喀什湖之间存在一宽广的低槽区,而黑龙江以北至朝鲜半岛存在一西北东南走向的东亚低压,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分别存在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压脊。东亚低压槽后大量冷空气堆积在朝鲜半岛上空,并逐渐向西南扩散,致使冷空气由东路影响华北南部地区[1]。中纬度地区环流平直,鄂毕海至巴尔喀什湖一带深厚槽区内不断生成短波槽并向东移动。低纬度副热带高压为东西带状分布,势力较强且稳定维持,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处于588 dagpm线控制范围内,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3°~30° N,西伸脊点至110°E以西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显著偏西、偏强。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且位置偏西、偏北是形成连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主要特征之一,副热带高压脊线徘徊在23°~30°N一带,对于山西省出现降水天气较为有利;同时,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气流源源不断的为降雨区输送大量水汽,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使得山西省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2 物理量分析
2.1 水汽条件
持续稳定的水汽来源和湿空气的饱和度是形成连阴雨天气的必要条件之一。此次山西省整个连阴雨过程中,500 hPa和700 hPa上强盛、稳定的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急流不断的将来自南海、孟加拉湾的大量水汽向降水区输送。其中16日山西省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中,两支水汽输送通道在陕西南部汇合后进入暴雨区域,山西省上空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区,水汽辐合区与暴雨区分布一致,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场上,台风外围水汽通量散度值均达超过14 g/(cm2·hPa·s),低空偏东南急流经水汽大值区输送水汽至暴雨区。
相对湿度是衡量空气湿度的条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通常相对湿度≥90%,80%≤相对湿度<90%时表示空气湿润[2]。10日20:00-17日20:00,700 hPa上山西省除13日20:00外,其余时间都处于湿区,特别是在14日20:00-17日20:00,山西省南部地区水汽达到了饱和状态。由此可见,连阴雨期间山西大部分地区上空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空气湿润或达到饱和。
2.2 动力条件
动力条件也是形成降水的条件之一。以16日山西南部大到暴雨为例进行分析,35.5°~35.8°N一带680 hPa以下为正涡度区,最大值>5×10-5/s的正涡度中心位于850 hPa;680 hPa以上为负涡度区,中心值<-6×10-5/s的最大涡度中心位于200 hPa。由散度垂直剖面上,暴雨区700 hPa以上为辐散区,以下是辐合区。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暴雨区上空整层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运动,有利于暴雨天气的持续维持。分析此次强降水的垂直速度可知,暴雨区上空深厚的上升气流区一直延伸至200 hPa,最大上升速度为-46×10-2 hPa/s,上升速度大值区位于550 hPa。大范围的垂直上升运动区为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3 结语
2014年9月10-17日,山西省出现了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连阴雨天气过程。在高空西风急流影响下,山西省一直处于急流入口区右前方,促使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低涡或低值系统生成和维持,并抑制副热带高压北抬,使其稳定维持,这是此次持续连阴雨天气的主要环流背景。强盛、稳定的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急流不断的将来自南海、孟加拉湾的大量水汽向降水区输送,为降水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同时,连阴雨期间山西大部分地区上空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空气湿润或达到饱和。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暴雨区上空整层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运动,为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有利于暴雨天气的持续维持。
参考文献
[1]程海霞,王丛梅.2014年9月华北南部强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
[2]王正旺,庞转棠,魏建军,等.一次秋季罕见强连阴雨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增1):44-47.
春播期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 篇4
2009年5月9—15日晋中市出现历史罕见春播期连阴雨天气, 其特点是区域性大雨开始, 过程降水量大, 持续时间长, 过程降水量在44.1~75.4 mm, 降水分布呈东山多、平川少、南部多、北部少。其中9日8:00至10日8:00晋中市普降大雨, 日平均降水量达35.8 mm, 最大降水出现在昔阳县, 为53.9 mm, 为此次连阴雨过程最大降水时段。
2 形势分析
2.1 乌拉尔山阻高崩溃, 切断低压减弱东移
2009年5月8日8:00 500 h Pa中高纬为一脊一槽型, 乌拉尔山阻高建立, 高中心强度568 gpm, 脊前巴尔喀什湖到北疆为一切断低压, 低压中心强度548 gpm与冷中心强度-28℃基本重合。切断低压前锋区至青海附近有西风槽东移。同时位于银川至兰州一线有短波槽东移, 8日20:00短波槽东移至山西西部, 受其影响晋中市8日夜间降水开始。9日8:00乌山阻高崩溃, 切断低压与冷中心分离东移, 西风槽前有小股冷空气扩散东移至河套西部, 10日8:00切断低压减弱为低槽东移南亚, 并有冷空气配合, 锋区位于北纬40°~43°, 为连阴雨天气提供源源不断的冷空气。5月15日20:00 500 h Pa环流形势发生大的调整, 其主要特点是乌拉尔山高压脊东移, 在巴尔喀什湖到新疆的北部形成了宽广的高压脊, 贝加尔湖冷空气加强南下, 在东北地区形成深厚的冷槽, 在北纬34°以北亚洲地区建立起稳定的两脊一槽。河套地区转受脊前西北气流控制, 连阴雨天气结束。
2.2 高层东高西低形势, 高原西南气流维持
8日8:00 500 h Pa东亚地区为东高西低形势, 9日8:00南支槽发展, 10日8:00至11日8:00高原中东部至河套处于中纬度低槽前侧, 西南气流维持;13日8:00南支槽再次发展, 东亚地区东高西低, 晋中市再次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 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水汽输送通道[1,2]。
2.3 中低层切变线与南支槽共同影响
8日8:00 700 h Pa低槽快速东移, 12 h移动近5个纬距, 9日8:00 700 h Pa原低槽已移至东北地区, 在北纬42°附近有东西向锋区维持发展南下, 在四川盆地至山西南部有低涡切变生成, 由于切变线从9日8:00至11日8:00持续在山西南部, 造成晋中市9—10日8:00全市普降大雨;10—11日8:00普降中雨。到13日南支槽发展, 槽前有大于12 m/s西南急流, 在汉中与西安间有12 m/s的风速辐合, 受东部高脊阻挡, 西风槽东移缓慢, 13—14日晋中市小雨天气;15日20:00, 由于贝加尔湖冷涡加强, 冷涡后西北气流与华中西部的西南气流交汇, 使得切变线在山西中南部持续维持, 切变线在山西中南部长时间维持, 造成此次连阴雨天气。
2.4 地面形势
8日8:00晋中市处于蒙古气旋底部, 在西安与平凉间存在弱冷锋, 9日8:00蒙古气旋减弱为低压东移至山东, 华北北部有1 020.0 h Pa的冷高压南压, 从渤海—孟加拉湾形成东北西南向低压带, 山西处于1 002.5 h Pa低压中;9日20:00东部冷高压南压, 低压减弱为倒槽, 晋中市处于高压底部、低槽顶部, 与山西地区春季大降水形势一致。
3 物理量分析
3.1 垂直速度
在降水时段500~700 h Pa垂直速度均为负值, 降水较大的时次, 对应的上升速度也较大。9日20:00晋中市上空500~700 h Pa垂直速度≥-50×10-3 h Pa·m/s, 500 h Pa最大为-61×10-3h Pa·m/s, 14日8:00晋中市上空500~700 h Pa垂直速度≥-30×10-3 h Pa·m/s, 700 h Pa最大为-38×10-3·h Pa·m/s。
3.2 相对湿度
这次连阴雨天气开始及5月9—10日8:00, 晋中市普降大雨局部暴雨。5月9日20:00沿东经113°相对湿度经向垂直剖面上, 在北纬35°~41°, 对流层中有3个大的湿度中心, 第1个位于500~800 h Pa, 第2个位于300~400 h Pa, 中心值均>90%, 第3个位于150 h Pa附近, 湿中心达到80%, 在降大雨期间, 对流层形成深厚的湿空气柱, 提供了有利的湿度场条件, 湿空气柱与大雨落区基本一致, 5月10日8:00沿东经113°相对湿度垂直剖面上, 在北纬35°~41°, >80%的湿中心快速降低到450 h Pa以下, 同时降水强度减弱。在其后的阴雨过程中, 降水中低层500~850 h Pa相对湿度>90%始终存在, 为连阴雨提供了较好的湿空气环境[3,4]。
3.3 锋区
5 月9日8:
00 850 h Pa在河套东北部北纬40°有16℃差值的等温线密集区, △24max=-18℃, 符合山西地区春季大雨以上降水指标。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及地面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及自动站降水资料, 使用天气学诊断方法, 对2009年5月9—15日晋中市历史罕见的春播期连阴雨天气及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连阴雨,成因,环流特征,切变线,物理量,春播期
参考文献
[1]刘佳.2011年9月河南省持续性连阴雨天气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4) :22-26.
[2]李效珍, 贾利芳, 李子龙, 等.山西北部一次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诊断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2 (4) :379-384.
[3]李细生, 汪坚胜, 张华, 等.2012年1~3月湖南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和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2) :15818-15821, 15876.
描写阴雨天气的成语 句子 段落 篇5
2、感觉是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沉闷闷的,睁开眼还是灰蒙蒙的一片,不带半点儿白色,纯纯的浓黑,似一道浓墨泼洒在天边,不带半点儿的辅色。
3、有人喜欢晴天,看那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可以贪婪的享受着太阳带给的温柔;有人喜欢雪天,看那片片雪花从空中飘然落下,纷飞的舞姿那样迷人。但我偏爱阴雨天,它虽不如晴天那样温暖,也没雪花飘落那样婀娜,但却有它独特的美。
4、侧耳聆听,嘈杂的车声、繁乱的脚步声渐渐响起,跳跃的雨滴声也渐渐随着繁杂的声音模糊起来。睡意并不朦胧,便穿起衣服来到家门前的小广场上。
5、阴雨天,它也是个坏姑娘,每当她降临,总会让人回想起许多,回想那难忘的往事,那些短暂的曾经,像电影一幕幕的在脑海中回放,快乐的和难过的悲喜交加。过去,却回不来。
6、天,阴沉沉的。尽管没有太阳,却闷热难耐。【关于描写阴雨天气的好句好段】关于描写阴雨天气的好句好段。知了在树上鸣叫着,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蜘蛛赶着修补它那精美的八卦大网;蚂蚁慌张地把精美可口的食物搬离洞穴。小草无精打采地趴在地面上。柳树也像病人似的,挂着有气无力的枝条。我们坐在树阴下乘凉,可是一丝风也没有,空气不动地凝滞着,汗水还没来得及滴落到地上,仿佛就化作蒸汽飞散了。啊!这时候,下场雨多好啊!
7、雨更大了,像是要诉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用怒吼的方式来发泄。天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开心时,他会毫无顾忌的笑;伤心时,他会毫不保留的哭……我也想哭,却找不到理由。不禁难过,竭斯底里。
8、还有三个月便是中考,月考失利,心情惆怅,适逢阴雨天,心情更是压抑,取出箫,又在那儿呜呜呜的吹起来,甚是凄凉,那淡淡的乌云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变得凝重起来,蒙蒙的雨丝,不时有两点飘在我眼前的玻璃上,不忍离去,似在安慰我。
9、这就是中雨,像梦境一般.带着幻想的色彩……在我的印象中,大雨是急骤的。看得见,也摸得着。狂风经常和骤雨搭调。一场大雨,或许讨得农民伯伯春种后的欢心,或许让城市中的上班族心烦。这大雨,虽没了小雨和中雨的别致,却独树一道风景。
10、窗外的雨淅沥淅沥地下着,我蜗居在教室的角落,任寂寞的细菌在潮湿的心头滋生、蔓延。前面七米处的化学老师正讲得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他的话像一条诡异的导火索从我耳中穿过,随时都可能爆炸。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描写雨的句子和段落
2.描写雨的句子和段落
3.写雨的句子优美段落
4.下雨心情不好的句子精选
5.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精选】
6.描写春雨的句子精选
7.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
8.关于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
9.描写春雨的好句子精选
阴雨天气 篇6
1 春季低温对蚕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春季因连续性阴冷潮湿天气造成蚕室温度过低, 湿度过大, 会对小蚕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1.1 小蚕的生长期延长
蚕在过低的温度环境条件下生长, 蚕少吃少动, 各龄期发育时间延长。在2010年春季饲养小蚕, 从收蚁到3龄眠起, 由正常10d的时间延长到21d;2013年延长到18d, 小蚕龄期延长, 蚕体的抵抗力降低, 不利于蚕体的健康。
1.2 诱发白僵病的发生
因为天气阴冷潮湿, 很适合白僵菌病的发生, 而桑叶发酵使蚕座下层的温度比上层高, 小蚕愿意呆在较为温暖的残桑下面, 而不愿意往上爬, 蚕长时间呆在潮湿的蚕沙里, 很容易发生僵病。
1.3 诱发细菌病发生
由于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被迫采摘湿叶, 小蚕经常吃到含水量较高的桑叶, 会引发细菌性胃肠道病等, 很多小蚕共育室在发蚕时蚕框上发现很多“酱油蚕”就是这个原因。
1.4 弱蚕增多
在养蚕过程中, 蚕座潮湿, 温度低, 小蚕活动呆滞, 伏遗蚕、弱蚕增多。如感染蚕病容易诱发5龄蚕暴发蚕病。
2 对策
针对以上所述的各种危害因素, 贵港市黃练镇科宝小蚕共育基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以加温为工作重点的防病措施, 取得了大规模生产中小蚕不出现重大蚕病的成功实例。
2.1 对蚕室、蚕具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彻底清洗和消毒, 由于气温较低, 蚕室、蚕具不易干燥, 最好在养蚕前10d以上消毒完毕, 等待出蚁。
2.2 对蚕室进行加温
应对春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蚕室内的温度提高到小蚕生长的适宜温度。小蚕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 吃叶正常, 按时眠起, 蚕体强壮, 群体发育整齐, 抗病力提高。首先, 在冬季养蚕结束后, 要对蚕室的保温性能进行改造,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身所需的加温设备, 目前传统的地火龙加温已很少使用了, 很多养蚕单位使用电能加温, 蚕室内不产生有害气体, 而且温度可自动调节, 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费用过高;也有很多小蚕共育室使用木炭或木糠、木柴直接在蚕室内加温, 产生大量的烟雾及有害气体, 不利于小蚕的健康;目前, 贵港市黃练镇科宝小蚕共育示范服务基地利用杂物燃烧加热无缝钢管, 钢管再加热管内的空气, 通过抽风机把加热的空气送到蚕室, 费用低廉, 一个大型加温设备, 一次可为300㎡面积的蚕室加温, 既减少了成本, 蚕室内又不产生烟雾,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加温设备。
2.3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
使用强氯精和防僵粉早上、晚上各撒一次蚕体、蚕座, 对蚕体、蚕座进行干燥和消毒, 防止病原在蚕座上繁殖和扩散, 这也是预防僵病的有效方法。
2龄、3龄小蚕在眠起第二、三餐叶时添食抗菌素。由于阴雨天气, 采摘的桑叶不易晾干, 含水量较多, 蚕食下湿桑叶后易出现蚕病, 在发病前, 在桑叶中添加抗菌药物, 并加大药物浓度和増加用药次数, 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雨天用普通的喷雾器在桑叶上喷洒抗菌素后, 由于水分过多, 桑叶不易晾干, 如果拿湿的桑叶来喂蚕, 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 反而有害于蚕体的健康。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雾状的微型喷雾器喷洒药液, 在喷雾器里加入高浓度的药物, 当机器高速旋转时把药甩成雾状飘到桑叶里, 由于飘到桑叶里的水极少, 而且药量足, 不用晾干就可以直接喂蚕, 既省工又省时。
2.4 提前采摘桑叶
为了确保小蚕用叶安全。在阴雨过程中遇到晴天, 及时采摘桑叶, 应尽量避免采摘湿叶, 确保小蚕用叶的安全。
2.5 推迟小蚕的收蚁计划
如果遇到天气温度极低, 建议推迟收蚁时间, 等天气回暖后再收蚁。
2.6 勤除沙
由于天气较冷, 蚕座上剩叶较多, 养蚕时间较长, 蚕座上堆满了蚕沙, 如果不及时把积压在蚕座上的蚕沙除去, 蚕沙就发酵变霉, 不利于小蚕健康成长。
摘要:近几年来, 广西春季养蚕期间经常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 产生连续阴雨天气, 导致很多共育户养蚕质量差, 造成很大损失。针对连续阴雨天对小蚕生长环境的影响, 笔者通过多年的小蚕共育实践,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效预防蚕病的大面积发生, 提高共育户共育的成功率。
阴雨天气 篇7
1 阴雨天气过程
进入2012年后, 东乡县天气以阴雨寡照为主, 期间除少数时间出现间歇性日照外, 大部分时段为连阴雨天气, 且气温偏低, 这种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达两个多月, 无日照数之多、持续无日照日数之长为历史同期罕见, 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1月上旬雨量接近常年, 旬雨量10~30mm, 旬雨日达6~8d, 旬平均气温5~7℃, 接近常年正常值, 旬极端最低气温1~2℃;中旬降水明显偏多, 日照0~1h, 气温略偏高1~2℃;下旬降雨量多、气温略低, 雨日6~7d, 达30~50mm, 2月下旬气温偏低1~2℃, 降水量达70mm以上, 而日照不足10h, 偏少9~18h;截至2月22日, 东乡县阴雨寡照已达51d。3月上旬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 东乡县仍持续阴雨天气, 有较明显降水, 旬降雨量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2位, 气温偏低和日照偏少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3位;3月4~5日出现暴雨天气。
2 对农业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在此次长期的阴雨天气过程中, 雨日的增多缓解了东乡县前期干旱, 使得江河、湖库水位上涨, 蓄水量的增加, 对塘库蓄水保春耕生产用水较为有利, 据水利部门2月22日监测结果, 各大中型水库及江河重点站水位与前期相比均有上升。与此同时, 降水有效降低了东乡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2.2 不利影响
持续不断的低温寡照天气, 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方面导致作物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造成的土壤、空气湿度大, 抑制作物根系生长, 严重地区出现烂种、植株死亡等现象;也给禽畜养殖带来一定影响, 蛋鸡、蛋鸭产蛋率下降;并对早稻秧田翻耕、施肥、整地、烟田起垄、施肥盖膜和烟苗移栽等农事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对油菜的影响
1月中旬油菜还处在苗期, 由于气温适宜未发生冻害, 对油菜越冬期的生长影响不大;1月下旬前期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油菜生长较为不利, 但未出现明显冻害。2月下旬多阴雨天气, 使油菜抽薹推迟20d左右, 土壤持续偏湿, 部分地段田间渍害严重, 发生死苗现象;3月上旬油菜受影响仍处于蕾薹期, 开花延迟, 一些地区油菜出现茎干开裂, 局部地段有少数叶片发黄, 发生菌核病。总之, 1月份以来的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对东乡县油菜生长极为不利, 生育期普遍延后, 长势偏弱, 且病害增多, 直接导致产量下降。
2.2.2 对蔬菜的影响
1月正是东乡县大棚越冬蔬菜开花结果和早春蔬菜育苗季节, 连续阴雨、低温和弱光, 导致土壤墒情差, 渍害严重, 对大棚内冬、春季蔬菜播种、育苗和栽培影响较重。刚播种的冬季蔬菜, 由于部分田块地势低、田间积水严重, 造成长势不良, 成苗率低, 甚至大量烂种死苗, 秧苗移栽时间明显推后。因大棚蔬菜生长缓慢, 上市时间推迟近20~30d, 而露天蔬菜不能及时下种育苗, 使市场菜价居高不下。
3 应对措施和农事建议
3.1 切实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分析
针对此次历史罕见的阴雨过程, 东乡县气象局认真组织分析, 及时发布江西省气候中心制作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快报》, 构筑多渠道信息发布体制,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强化应急值守, 认真做好灾情核查、汇总、上报工作, 确保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连日来, 东乡县气象局通过广播、电视、传真、手机短信、12121、网络及电子显示屏等及时有效地向群众发布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防御指南。
3.2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此次阴雨天气过程中, 东乡县气象局及时传达省气象台编发的《近期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专题材料, 建议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江河湖库蓄水, 利用阴雨间歇无雨时段做好春耕生产备耕备种工作等, 切实做好春播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并在灾害天气过后, 联合农技人员迅速深入田间地头, 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 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促进春季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3.3 加强灾后田间科学补救管理
阴雨天气结束后, 应及时对在田作物进行排水降渍, 防止田间长期积水, 确保排水畅通, 以降低田间土壤湿度, 减轻渍害。温室棚栽作物要做好温湿调控, 利用午后适当开门或揭膜通风降湿, 有条件的可人工增加光照促进作物生长;受阴雨影响死苗严重的地块应进行翻耕后重新播种。对正处于抽薹期和初花期的油彩采取追肥施药管理, 重点防治蚜虫和菌核病。天气转晴后及时进行早稻晒种、浸种催芽, 运用地膜等保温方式播种育秧, 种植大户可多元化搭配品种, 分期分批播种。
参考文献
[1]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对江西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EB/OL].江西新农村建设网.
[2]王保生, 卢冬梅.春季低温连阴雨天气对春播生产的影响及防御[J].江西气象科技, 2000 (01) .
阴雨天气 篇8
目前, 国内对于甘肃省连阴雨天气已有不少研究[4,5,6,7]。孙美莲等[2]、冯军等[8]分别分析了2007年甘肃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魏锋等[9]分析了甘肃省1967—2001年连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林纾等[10]分析总结西北地区连阴雨出现时亚欧500 h Pa环流的几种分型及其共同点。这些研究多以秋季连阴雨多发期为主要研究对象, 而春季为甘肃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少发期, 其影响春播等农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同时低温阴雨天气对冬麦以及春小麦的出苗不利。本文对2014年春季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为给政府决策提供准确有效服务及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1 连阴雨标准及气候概况
1.1 连阴雨标准
连阴雨一般指连续阴雨日数≥5d, 过程总降水量≥15mm, 允许其中1 d微量或无降水, 但日平均总云量≥80%, 同时满足此条件者为一次连阴雨过程。
1.2 连阴雨气候概况
1.2.1 临夏州连阴雨气候特征。
临夏地区年平均连阴雨次数为4~6次, 年平均连阴雨过程持续天数为30~40 d, 连阴雨年平均降水量为150~200 mm, 自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 其中连阴雨天气多出现在秋季, 这一时期临夏州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地带, 北方冷空气已明显增强, 东移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在临夏地区交汇频繁, 尤其是9月连阴雨天气为全年最多, 受华西秋雨季节的影响较大。
1.2.2 春季连阴雨环流气候特征。
3—5月在500 h Pa上, 低纬度环流的显著特点是南海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比常年偏西偏强, 南支西风中的低槽比平均位置偏西;高纬度环流径向度较大, 在乌拉尔山一带常有强大的高脊或低槽, 若高脊与极地高压合并, 导致脊前极地冷空气或乌拉尔山低槽中冷空气南下[5]。在这种形势下, 青藏高原南支槽和北支槽相连接, 在高原东部边缘形成南北贯通的深槽, 我国东部为一个强脊, 形成了“东高西低”的稳定形势, 新疆不断有低槽沿偏西气流东移南下, 造成临夏州春季连阴雨天气过程。
2 连阴雨天气降水实况
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为4月14—21日, 14日傍晚以雷阵雨形式开始 (永靖、临夏两站出现冰雹) , 持续降水7 d, 其中17日全州各站为微量降水, 连阴雨过程各站总降水量均在40 mm以上, 最大累积降水量出现在临夏站, 为74.2 mm (表1) 。
连阴雨过程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 呈中部较大、西北部和东南部较少的形势。此次连阴雨天气是临夏州4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持续降水过程, 各站过程总降水量均较4月平均降水量异常偏多90%~250%, 占春季平均降水量的36.6%~72.5%, 其中永靖连阴雨过程总降水量为56.4 mm, 其春季平均降水量为48.4 mm, 因而是其春季平均降水量的1.17倍。
此次过程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其中19日、20日、21日东乡县出现霜冻灾害, 22日临夏、东乡、和政、广河出现霜冻灾害, 虽然充足的降水量对缓解前期旱情有利, 但日照时数的偏少及霜冻灾害的出现, 对马铃薯的播种和玉米的出苗造成损害, 也引起已出苗作物苗期病害的发生, 造成幼苗生长缓慢。
3 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3.1 前期气候背景
2014年4月上旬有2次天气过程, 为小到中雨量级, 其中1—3日为小雨, 9—12日为中雨, 之后到连阴雨天气开始, 维持2 d多云天气, 4月13日, 整个甘肃地区受脊控制, 临夏地区位于572 h Pa和576 h Pa等值线中间, 此时造成连阴雨天气过程的低涡槽位于乌拉尔山地区, 中高纬度仍然是较为平直的宽广浅槽, 南北支气流辅合区位于偏南的陇南及川北地区, 如图2所示。
3.2 连阴雨天气主要阶段和影响系统
3.2.1 第一阶段为分裂短波槽东移影响 (201 4年4月1 4—1 6 日) 。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雷阵雨天气形式开始, 1 4 日20:00左右临夏州大部出现雷阵雨天气, 以小到中雨为主, 局地达大雨量级, 其中临夏、永靖两站出现冰雹灾害天气。1 4 日20:00 500 h Pa环流场上, 从中高纬度低涡槽前分裂出的短波槽东移至甘肃南部, 随之而来的冷空气东移南下, 青藏高原上有低槽向东发展并不断分裂, 其槽前西南气流将暖湿空气不断向东北方向输送, 从川北至河套地区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高湿区, 并与北方冷空气在临夏地区形成辐合切变, 低空700 h Pa上在高原东侧存在低涡环流, 低涡外侧有暖式切变且切变线从甘南经临夏向北延伸至武威一带, 如此高低空环流配制造成1 4 日傍晚雷阵雨降水天气。与此同时, 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 之前位于巴湖以西的低涡已东移至新疆北部 (图3) 。1 5—1 6 日中纬度短波槽继续分裂, 冷空气东移南下, 与高原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甘肃中南部交汇, 阵性降水天气持续。
3.2.2第二阶段为南北支槽贯通、维持及崩溃 (2014年4月18—19日) 。18日8:00, 南支槽发展北上, 同时中纬度低槽东移, 主力已进入河西西部, 此槽东移时径向度加大, 槽底风场逐渐转为西风, 同时与南支风场汇合, 形成有利的降水流型, 到18日20:00, 低槽继续东移, 在这种形势下, 青藏高原南支槽和北支槽相连接, 在高原东部边缘形成南北贯通的深槽, 我国东北部为一个强脊, 形成了“东高西低”的稳定形势, 同时新疆不断有低槽沿偏西气流东移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甘肃南部一带形成较大的辐合区, 与此同时副高位置西伸北抬, 强度较常年偏强, 降水维持, 这种形势维持至19日, 南北贯通的深槽东移至河套地区, 中高纬低槽后部逐渐分裂出横槽, 南支系统继续生成, 至19日20:00深槽移至华北地区东部, 处于崩溃状态。这一过程为连阴雨天气的第二阶段 (图4) 。
3.2.3第三阶段为南支系统与横槽结合、维持及消亡 (2014年4月20—21日) 。19日20:00, 南支系统继续发展北上, 同时低槽后部形成横槽并东移南下, 在中高纬形成宽广的“L型”流场, 其底部不断有冷空气下滑至甘肃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至20日8:00, 发展北上的南支系统与横槽底部的气流相结合, 在中纬度形成平直宽广的西风气流, 东西经度范围横跨40°, 南北气流的交汇区仍然位于甘肃南部, 对这一地区的降水非常有利, 连阴雨天气维持, 至21日8:00横槽减弱并东移, 其后部残留的冷空气继续影响临夏地区, 但主力逐渐趋于消亡 (图5) , 至21日20:00, 低涡已移进日本海, 甘肃省大部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 同时南支气流输送南撤, 天气逐渐转好, 临夏地区连阴雨天气趋于结束。
3.3 水汽条件分析
分析连阴雨的形成和维持除了具备有利的环流形势外, 还需要充足的水汽供应条件。在此次连阴雨过程的第二阶段, 南北槽贯通后在甘肃南部及华西地区形成大范围南北气流汇合, 对应在水汽通量散度场上有一个大值中心, 中心强度达-20×10-7g/ (h Pa·s·cm2) , 为主要降水阶段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第三阶段为南支槽继续发展北上, 与低槽后部分裂出来的横槽相结合, 形成平直的西风气流, 水汽辐合中心偏南, 中心强度为-15×10-7g/ (h Pa·s·cm2) , 较第二阶段减弱 (图6) 。此次连阴雨天气以雷阵雨形势开始, 14日20:00, 兰州站 (52983) 在400~500 h Pa之间存在弱的不稳定, 对应CAPE值为294.1 J/kg, SI指数为-4.21, K指数也达到30℃以上, 具备了对流性降水发生的不稳定条件 (图7) 。由此可见, 有利的环流形势加之充足的水汽条件, 共同造成了临夏地区最强的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
3.4 地形作用
临夏州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中部更低的倾斜盆地状, 境内高度差在3 000 m以上, 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地形抬升产生的上升速度在局地对流天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与高层冷空气和低层暖湿空气在叠加中形成山前扰动, 使气流的不稳定形势加强, 促使该区域垂直运动更加强烈, 使降水强度增大;同时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易使水汽在该地区停留, 从侧面也有利于连阴雨天气的维持。
4 结语
(1) 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高纬冷槽东移南下与南支槽贯通为深槽, 形成有利于西北区降水的东高西低环流型;第二阶段为中高纬横槽底部下滑的冷空气与南支短波槽相结合, 冷暖空气相交汇, 从而造成此次连阴雨天气。
(2) 连阴雨天气发生时, 在低纬度环流场上, 南海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西偏强, 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3) 西南暖湿气流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加之局地地形影响, 有利于连阴雨天气的发生和维持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 对2014年4月14—21日临夏州出现范围广、降水强度大的连阴雨天气从环流形势演变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此次连阴雨天气形成的原因:2次东移的乌拉尔山低槽与南支槽相结合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副高位置较常年偏西偏强使冷暖空气交汇于川北及甘肃南部地区;西南暖湿气流的发展为连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关键词:连阴雨,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地形作用,甘肃临夏
参考文献
[1]李栋梁, 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68.
[2]孙美莲, 杨佳, 张宪冬, 等, 2007年甘肃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9) :255-257.
[3]尹宪志.临夏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1:55.
[4]苏俊辉, 王海丽, 王鹏, 等.2003年8月汉中连阴雨过程环流形势分析[J].陕西气象, 2004 (4) :14-16.
[5]程鹏, 赵庆云, 李江萍, 等.西北地区东部一次连阴雨过程等熵位涡分析[J].干旱气象, 2007, 25 (1) :58-62.
[6]史宝秀, 瞿汶.甘肃省2001年秋季连阴雨特征分析[J].甘肃气象, 2002, 20 (2) :12-13.
[7]蔡忠兰, 刘德祥, 瞿汶.甘肃省2000年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J].甘肃气象, 2001, 19 (3) :28-29.
[8]冯军, 尚学军, 马敬霞, 等.2007年秋季特长连阴雨过程分析[J].气象科学, 2008 (28) :88-91.
[9]魏锋, 白虎志, 孙秉强, 等.甘肃省近35年连阴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5, 20 (4) :479-482.
阴雨天气 篇9
2012年2月24日至3月14日, 清远市出现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其中清远北部持续时间达20 d, 达到重度低温阴雨天气过程, 南部出现了2次中度过程共17 d。持续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全市早稻播种日期后延, 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 生长速度缓慢, 蔬菜等零售价格明显上升, 对公众日常生活、农业养殖带来了较大影响。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每天4个时次1°×1°再分析资料, 对此次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 以为今后清远市低温阴雨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1 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特点
1.1 低温阴雨过程概述
2012年2月23—24日, 受强冷空气影响, 清远市气温明显下降, 48 h内各地降温幅度8~10℃。2月27日起气温开始缓慢回升, 3月5日, 清远南部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以上, 低温阴雨天气短暂中断, 北部则仍在15℃以下。3月6日, 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 清远市气温再次下降, 南部低温阴雨过程再次开始。3月11日气温开始回升, 15日全市各地日平均气温均上升到15℃以上, 此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结束 (图1) 。
1.2 低温阴雨寡照过程的特点
1.2.1 影响时间长。
这次低温阴雨寡照过程清远市北部持续了20 d, 南部2次过程共17 d, 各地日平均气温≤12℃的天数都在10 d以上, 连州最多长达20 d, 对春播和农业生产影响明显。
1.2.2 日照偏少。
低温阴雨期间清远市各地的日照时数均为0, 为196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1.2.3 气温偏低。
清远市过程平均温度为10.2℃, 与历年同期比偏低3.9℃, 为1962年以来第三低值;各地过程平均温度也均是1962年以来第三低值。
1.2.4 降水偏多。
清远市过程平均降水量为188.2 mm, 比历年同期偏多148%, 为1962年以来第二多值。各地过程降水量在167.6~227.2 mm, 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月27—28日和3月4—6日。
2 低温阴雨寡照成因分析
2.1 过程大气环流背景特征
由图2可以看出, 在低温阴雨寡照期间, 500 h Pa中高纬环流经向度较大, 为“两槽一脊”形势。在东西伯利亚为一低涡区, 低涡中心位于65°N附近, 中心值低于508 dagpm, 高度距平为-10 dagpm左右, 说明低涡强度偏强明显, 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 从中路南下影响华南地区。80°E附近地区为一高压脊, 其高度距平为正, 距平中心为13dagpm左右, 说明高压脊偏强明显, 高压脊的稳定维持起到了阻塞作用, 极地冷空气沿脊前西北气流不断下滑, 有利于东西伯利亚低涡维持。里海附近为一低槽区, 高度距平为负, 距平中心为-15 dagpm左右, 比常年明显偏强, 且负距平区一直东伸到我国的江南地区, 青藏高原及其南侧都为负距平, 这说明高原槽和南支波动较常年活跃, 频繁东移影响华南地区。在低纬地区, 南支槽位于85°E附近, 华南上空为槽前西南气流, 584 dagpm线维持在20°N附近, 暖气团势力稳定, 有利于冷暖空气在南岭附近交汇, 维持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2.2 环流演变特征
2月23日20:00, 500 h Pa (图3a) 高度, 从里海以北至乌山的高压脊, 东移至我国新疆以北90°E附近, 并逐渐加强为阻塞高压。鄂霍次克海西侧和巴尔克什湖附近都有一低涡。蒙古国附近的西风槽下摆东移, 引导地面冷空气快速南下。中低纬南支槽位于云南以西, 东移高原槽在西南地区东部, 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 广东上空为南支槽前和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强盛西南气流。850 h Pa (图3b) 锋区位于江南南部, 同时由于500 h Pa中低纬两支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 使得华南地区在850 h Pa和700 h Pa分别存在一支10~12、18~22 m/s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这支暖湿气流与中路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交汇, 由于冷暖空气势力相当, 形成一条较为稳定的华南准静止锋, 清远市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开始。
此后, 新疆以北的高压脊稳定维持在80°E附近, 远东附近的低涡原地少动, 高压脊前的偏北气流不断引导冷空气发展, 贝加尔湖附近不断有横槽发展下摆东移, 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而位于巴尔克什湖的低涡逐渐减弱, 里海附近的低槽原地维持, 后期逐渐加强为低涡, 并不断分裂短波槽东移爬过青藏高原形成高原槽, 和活跃的南支波动相配合影响西南、江南和华南地区, 有利于华南地区连阴雨天气出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虽然强度一般, 但584 dagpm线一直维持在20°N附近, 其西侧偏南气流仍不断引导暖湿气流向华南地区输送水汽。700h Pa和850 h Pa清远上空一直维持16~24、10~20 m/s的暖湿气流。中路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纬暖湿气流在南岭附近交汇, 导致850 h Pa锋区长时间在南岭附近维持, 清远低温阴雨天气持续。
3月11日后, 位于里海北部附近的低涡中心开始缓慢东移, 而且其后部不断有新的低涡生成并向东发展, 受东移低涡的影响, 西伯利亚高压脊的南端缓慢东移减弱, 14日高压脊区东移到蒙古国中部 (图3c) , 使得30~50°N、100~120°E之间的区域环流经向度加大, 从而不利于冷空气从中路南下影响华南地区, 冷势力减弱, 低层暖湿气流随之北上 (图3d) , 华南地区气温开始缓慢上升, 清远市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结束。
2.3 冷空气活动特征
这次低温阴雨过程中, 蒙古国西部附近一直有一个稳定的冷高压 (图4a) , 中心强度一度达到1 057.5 hPa, 正距平中心在其北侧 (图4b) , 表明极地冷空气较常年活跃, 不断有冷空气南下在冷高压区附近堆积, 有利于冷高压的维持, 不断分裂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华南, 有利于华南低温天气的维持。但蒙古国到华南的气压距平较小, 1 020 h Pa线南压到28°N附近, 表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与常年变化不大, 没有异常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华南, 而华南沿海以南为负距平区, 表明低纬暖湿势力较常年偏强, 致使锋区在南岭附近维持。3月12日, 在青藏高原和新疆西部有一低压中心发展, 并缓慢加强东移北伸, 蒙古国西部的冷高压受其影响, 强度开始减弱并北收, 到14日低压中心已东移到河套西侧, 槽区北伸到贝加尔湖南侧, 北方冷空气通道被截断, 冷势力减弱, 暖湿气流随之北上。
2.4 低层水汽条件
在这次长低温阴雨寡照过程中, 活跃的南支槽前以及副热带高压西侧和北侧的偏南暖湿气流发展强盛, 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水汽, 使得清远地区处于显著地高湿区, 空气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长时间阴雨寡照的有利条件。2月24日至3月14日850 h Pa相对湿度清远地区上空一直维持在80%以上, 大部分时间保持在90%以上 (图5) , 说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十分充沛, 有利于阴雨寡照天气的维持。
3 结论
这次低温阴雨寡照过程持续时间长, 程度重, 日照偏少, 降水偏多。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1) 乌拉尔山东侧的阻塞高压和远东冷涡异常偏强, 造成贝加尔湖附近横槽异常活跃, 不断引导冷空气中路南下影响华南地区;后期阻高东移, 横槽减弱, 冷空气随之减弱。 (2) 中低纬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 700 h Pa和850 h Pa华南上空的偏南风持续偏强, 甚至在部分时间里达到急流, 使暖湿气流不断输送到华南上空。 (3) 地面冷空气活跃, 频繁南下, 但强度一般, 低纬暖湿势力较常年偏强, 致使锋区在南岭附近维持。 (4) 清远地区850 h Pa相对湿度一直维持较大值, 有利于阴雨寡照天气的维持。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2月24日至3月14日清远市出现的长低温阴雨寡照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 结果表明:①乌拉尔山东侧的阻塞高压和远东冷涡异常偏强, 造成贝加尔湖附近横槽异常活跃, 不断引导冷空气中路南下影响华南地区;后期阻高东移, 横槽减弱, 冷空气随之减弱。②中低纬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 700 hPa和850 hPa华南上空的偏南风持续偏强, 甚至在部分时间里达到急流, 使暖湿气流不断输送到华南上空。③地面冷空气活跃, 频繁南下, 但强度一般, 低纬暖湿势力较常年偏强, 致使锋区在南岭附近维持。④清远地区850 hPa相对湿度一直维持较大值, 有利于阴雨寡照天气的维持。
关键词:低温阴雨寡照,阻塞高压,广东清远,2012年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农业厅, 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81-84.
[2]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25-26.
[3]黄露菁.广东省低温阴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类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8 (3) :104-108.
[4]纪忠萍, 谢烔光.广东省春季低温阴雨的年景变化趋势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 2000, 16 (1) :76-84.
[5]刘艳群.韶关市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分析和预报[J].广东气象, 2009, 31 (1) :9-11.
[6]胡端英, 余家材, 曾敏.2010年云浮市一次低温阴雨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A02) :48-49, 54.
[7]何伟芬, 唐洁, 彭端, 等.2008年初肇庆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J].广东气象, 2009, 31 (5) :22-24.
[8]王佩芸.2008年海南省长低温阴雨天气主要成因及其预报[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2) :22-25.
[9]林萍, 陈道松, 冯文.2008年海南罕见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 (10) :1546-1552.
[10]何伟芬, 唐洁, 彭端, 等.2008年初珠三角地区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成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9064-9066.
[11]汪瑛, 高亭亭, 林良勋.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全省性低温阴雨过程成因[J].广东气象, 2011, 33 (1) :1-4.
阴雨天气 篇10
笔者通过2009年8月15—22日各层 (500 h Pa、700 h Pa、850 h Pa) 天气图资料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 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 对此次汉中市连阴雨、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 以为今后预报此类连阴雨、暴雨天气过程提供有益借鉴。
1 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
8月15日8∶00 500 h Pa高空图上, 新疆东北部有一冷涡, 内蒙古西部至甘肃中部有一西风短波槽, 副高西伸到高原东部, 高原上有偏南风发展, 700 h Pa甘肃南部有辐合, 受其影响汉中市降水自西向东开始;15日20∶00副高东退到四川省东南部一带, 汉中市正好处于副高外围的SW气流中, 新疆东北部冷涡不断分裂冷空气东南下, 700 h Pa从南海有一支水汽输送带建立。16日8∶00新疆东北部冷涡继续分裂冷空气东南下, 副高维持少动, 其外围的西南气流为汉中市输送了充足水汽, 受上述系统的共同影响, 造成汉中市出现了12个加密站的大到暴雨, 3个加密站的暴雨。
17日8∶00 500 h Pa上欧亚中纬度地区呈两槽两脊形势, 贝湖冷涡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影响汉中市, 副热带高压西伸到高原上, 降水减弱。17日20∶00高原上有高原槽形成, 槽线在85°E附近, 700 h Pa上呈东高西低形势, 高原上有308低涡形成, 这种配置形式对大降水很有利, 17日晚上汉中市西部出现了15个加密站的大到暴雨、5个加密站的暴雨。18日8∶00 500 h Pa上贝湖冷涡继续维持, 副高东退到安康一带, 汉中市又处于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中, 700 h Pa中南半岛到汉中上空有一西南急流, 甘肃中部有竖切变, 850h Pa陕南西南部到四川省有低涡切变;18日20∶00 700 h Pa切变正好在汉中上空, 西南急流位置偏东, 造成汉中市东部出现了26个加密站的大到暴雨、11个加密站的暴雨和1个加密站的大暴雨。19日08∶00 500 h Pa上贝湖冷涡缓慢东移, 副高稳定少动, 700 h Pa低空急流消失, 降水强度减弱。
20日8∶00 500 h Pa上, 汉中市处于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中, 高原上有切变线, 有利于汉中市降水的东高西低形势已经形成 (图1) , 同时低层700 h Pa在青海东部至河西有一西北涡 (图2) ;20日20∶00西北涡东移到甘肃南部和汉中西部, 造成21日汉中西部出现了1次明显的区域性暴雨过程, 出现了41个加密站的大到暴雨、24个加密站的暴雨和3个加密站的大暴雨。
21日8∶00 500 h Pa上副高东退到110°E以东, 我国中纬度地区仍呈东高西低形势, 低层低空急流一直延伸到陕北;21日20∶00 700 h Pa上急流位置东移, 与汉中东部强降水相对应。可见, 700 h Pa低空急流为暴雨区源源不断的输送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22日8∶00 500 h Pa上副高东退南压, 汉中处于584控制下, 700 h Pa低空急流消失, 上空有弱切变存在, 降水逐渐减弱;20∶00 500 h Pa副高加强西伸, 700 h Pa汉中及我国东南部为一反气旋环流控制, 持续了近7 d的连阴雨天气暂时结束, 天气转晴。
2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2.1 垂直速度场分析
一定强度的上升运动是形成降水的条件之一, 通常是诊断预报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物理量之一。
从16日8∶00至22日20∶00的垂直速度剖面可以看出, 在连阴雨期间, 汉中市上空低层有上升运动, 高层为下沉气流, 这种形式配置对降水有利。对在连阴雨期间出现的大降水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8月16日8∶00 700 h Pa的垂直速度场为-5 h Pa/S, 覆盖汉中上空, 对应汉中市出现了12个加密站的暴雨, 17日8∶00为-10 h Pa/S的大值中心东移到安康以东一带, 汉中东部镇巴位于-5 h Pa/S的区域内 (图3) , 对应镇巴加密站出现了5站次的暴雨。18日08∶00汉中市西部处于-10~-5 h Pa/S大值区域内, 18日20∶00大值区域东移到汉中东部一带, 对应大降水落区偏东, 21日08∶00汉中再次处于-5 h Pa/S区域内, 汉中市西部出现了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22日8∶00心东移到汉中市东部和安康一带, 对应暴雨区东移 (图4) 。22日20∶00时变为下沉气流, 降水结束。可见, 低层700 h Pa的垂直速度场对降水, 尤其是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2.2 水汽通量散度场分析
水汽通量散度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辐合或辐散的水汽量[1,2], 通常用来定量地判断水汽在某些地区的汇聚与辐合, 是诊断降水的条件之一[3]。850 h Pa接近于降水云中部, 其水汽通量的辐合辐散可以很好反映降水的强度和落区。
从16日8∶00到22日8∶00 850 h Pa的水汽通量散度可以看出, 在连阴雨期间, 对应汉中上空低层有水汽辐合, 高层有水汽辐散, 这种形式也对降水有利[4,5]。16日8∶00 850 h P水汽通量散度场可以看出, 汉中处于-5×10-7g/ (h Pa·cm2·s) 范围内, 有水汽辐合, 17日8∶00水汽辐合中心东移到镇巴与安康一带, 18日8∶00水汽辐合中心在甘肃中部, 中心值达-30×10-7g/ (h Pa·cm2·s) , 汉中西部基本上大于-10×10-7g/ (h Pa·cm2·s) (图5) , 对应汉中市西部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18日20∶00水汽辐合中心东移到陕西省中部, 汉中市东部处于大于-10×10-7g/ (h Pa·cm2·s) 的范围内, 对应暴雨区东移。21日8∶00水汽辐合聚积增大到-15×10-7g/ (h Pa·cm2·s) , 对应汉中市西部出现了一次十分明显的区域性暴雨过程, 21日20∶00大值中心东移到安康 (图6) , 暴雨区也随之东移, 22日20∶00水汽辐合减弱, 汉中市西部已经变成辐散, 降水结束。可见, 在降雨期间汉中上空均有水汽的汇聚与辐合, 水汽辐合量大的区域, 降水量级也大。
2.3 涡度场和散度场分析
从16日8∶00至22日8∶00涡度场和散度场可以看出, 在连阴雨持续期间, 汉中低空始终处于正涡度、负散度区;高空处于负涡度、正散度区, 这种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是构成上升运动的必要条件, 此外这种配置也有利于水汽的汇合。
3 结论
(1) 这是陕南一次比较典型的盛夏连阴雨、暴雨天气过程, 主要影响系统为副高、高空冷涡、低涡、切变和700 h P低空急流。
(2) 在连阴雨期间, 汉中上空低层有上升运动, 高层为下沉运动;低层700 h Pa的垂直速度场对降水, 特别是对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3) 在连阴雨期间, 汉中上空低层有水汽辐合, 高层有水汽辐散。850 h Pa的水汽通量散度可以看出, 在降雨期间汉中上空均有水汽的汇聚与辐合, 水汽辐合量大的区域, 降水量级也大。
(4) 在连阴雨持续期间, 涡度场和散度场具有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朱乾根, 林锦瑞, 寿微.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2]胡长雷, 张智勇, 任晓峰, 等.2008年8月1日吉林省暴雨天气分析[J].吉林气象, 2009 (4) :22-26.
[3]薄兆海, 王式功, 梁军, 等.大连地区近46年暴雨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 :803-805.
[4]钟敏, 张兵.一次切变线暴雨的观测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 2009 (4) :368-372.
【阴雨天气】推荐阅读:
阴雨绵绵的天气散文12-31
阴雨天的作文11-07
阴雨天里的阳光四年级作文05-17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11-28
恶劣天气10-18
天气业务05-18
对流天气05-20
天气特征05-29
天气因素06-02
雷电天气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