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

2024-10-18

恶劣天气(精选11篇)

恶劣天气 篇1

摘要:针对恶劣天气下监视信号的困难性, 以D5000系统为平台, 严格按照《变电站典型信息表》统一接入监控系统的信息格式, 制定了防范措施, 实现了不同责任区的分别监视, 对于开关无法实现远方操作的变电站, 提前恢复有人值班, 由运维人员操作, 减少监控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关键词:信号,防范措施,责任区,监视

引言

随着南阳电网的飞速发展, 目前, 地区监控班负责监视南阳70座变电站的信号, 具体包括21座220 k V变电站、27座110 k V变电站、17座35 k V变电站、5座10 k V变电站的四遥信号。监控员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D5000) 的综合智能告警界面监视信息, 包含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和告知信息等五类信息。

事故信息:由于电网故障、设备故障等, 引起开关跳闸、保护及安控装置动作出口跳合闸的信息以及影响全站安全运行的其他信息, 是需实时监控、立即处理的重要信息。

异常信息:反映设备运行异常情况的报警信息和影响设备遥控操作的信息, 直接影响电网安全与设备运行, 是需实时监控、及时处理的重要信息。

越限信息:反映重要遥测量超出报警上下限区间的信息, 重要遥测量主要有设备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主变油温和断面潮流等, 是需实时监控、及时处理的重要信息。

变位信息:特指开关类设备状态 (分、合闸) 改变的信息, 该类信息直接反映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 需要实时监控的重要信息。

告知信息:反映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状态监测的一般信息。该类信息需定期巡视。

事故、异常、越限、变位这四类信息都需实时监视的, 遇到恶劣天气时, 监控员需增加监视频度、定期查阅相关数据、对设备或变电站进行固定画面监视等, 做到不遗漏任何信号, 并准备好事故预想及各项应急工作。

1 制定恶劣天气下个监控信号防范措施的必要性

《南阳电力调控规程》规定监控员在进行事故处理工作时, 要求在故障跳闸后, 监控员迅速、准确记录故障时间和开关变位、保护动作等情况, 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并及时上报, 按规定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并配合调度进行线路恢复送电工作, 做好记录。

恶劣天气下往往出现监控信号激增, 遇到狂风暴雨天气, 事故跳闸信号一个接着一个, 导致告警窗刷屏严重, 监控员筛查信号十分困难[1]。据统计某日暴雨天气在21:27~22:17之间, 线路跳闸达100多条, 告警窗信号处于滚动状态, 三名监控员同时面对70座变电站的监控后台, 事故信号、异常信号数以万计, 在查看信号时难免出现重复查看同一信号的情况, 甚至出现遗漏信号的情况, 这样极大地浪费时间, 造成事故信号查看不及时, 事故处理时间较长, 影响供电效率。因此, 制定恶劣天气下监视信号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 保证信息接入监控系统的正确性

在事故信息栏里, 详细记录着跳闸线路的保护报文, 从该栏里可迅速查找事故情况。根据D5000系统的设置要求, 发生事故时, 只要有开关变位和事故分闸[2]信号, 即可触发事故音响提醒监控员注意。恶劣天气下, 监控员不但要增加监视频度, 还要及时汇报事故跳闸情况, 充分利用事故音响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电网跳闸情况。

因此, 确保将保护出口、重合闸出口 (或火灾报警信号) 归入事故信息栏里是监视跳闸信号的前提, 在信息接入验收过程中, 核对是否有“XX开关事故分闸信号”“XX开关XX保护出口信号”, 事故音响是否正常, 当满足以上条件时, 确定该开关保护接入D5000系统传动验收正确。

面对不同厂家的保护设备, 往往出现不同的保护信息描述, 为了方便监视信号, 应严格按照《变电站典型信息表》来描述信息, 统一接入监控系统的信息格式, 如下表1所示:

上表1以一个线路间隔为例, 详细给出该间隔接入监控系统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信息接入验收时, 监控员应严格按照典型信息表的内容统一信号描述, 以保证事故跳闸时监控员能够直观地查找事故信号, 并保证事故音响正常启动, 跳闸线路保护动作信号准确。

3 防范措施制定过程

在保证正确的信息验收接入后, 根据D5000系统的应用情况, 充分利用该系统功能, 制定恶劣天气下监视信号的防范措施。

措施一:

根据目前南阳电网的现状, 将70余座变电站, 依照电源连接关系, 结合运维队归属和地理位置远近分成三大责任区, 每个责任区包含20余座变电站。在恶劣天气下, 每名监控员选择不同的责任区分别监视信号, 三台D5000系统上送不同的信息, 不会出现重复监视同一个变电站信息的情况, 相比70座变电站的信息量大大降低, 监视信号变得容易很多。具体设置如下:

点击D5000系统的总控台, 在“权限管理”工具栏里选择“责任区定义”, 显示“责任区定义与维护管理系统”窗户, “添加基本责任区”, 分别设置“恶劣天气一区”、“恶劣天气二区”、“恶劣天气三去”, 三名监控员分管不同责任区, 实现无遗漏监视 (如图1所示) 。

措施二:

当遇到一些电源联络线路开关监控无法远方操作或遥控开关不成功的情况时, 将会造成重要负荷无法及时恢复送电带来严重损失。针对这些无法操作的开关, 在恶劣天气发生前期, 由监控员将涉及的开关通知相关变电站值班员, 要求其提前恢复有人值班, 在灾害天气发生时, 由运维人员进行操作, 以避免由于无法远方操作开关而导致重要负荷无法及时恢复。

4 结论

利用D5000系统设置恶劣天气责任区一、责任区二、责任区三后,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 三名监控员分别选择不同的责任区进行查看信号, 因不同责任区设置的变电站不同, 就避免了重复查看信号的可能, 较全系统下的信号量大大减少, 大大减低了遗漏信号的可能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监控员的工作强度。针对无法进行远方操作或遥控操作不成功的开关, 由现场人员操作, 保证恢复送电的及时性。

参考文献

[1]孙治华, 康臣, 马骏.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的管理[J].科技传播2013 (17) :12-13.

[2]程碧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事故告警的探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8, 6 (3) :33-34.

恶劣天气 篇2

接市政府办公厅通知,23日下午到24日全市有大雪,25日有小雪。受冷空气影响,23-27日气温将明显下降,有冰冻。此次降雪过程时间长、降雪量大、温度低,积雪和道路结冰明显。各县(市)区畜牧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立即通知到各养殖场(户),最大限度减少恶劣天气不利影响,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济南市畜牧兽医局

恶劣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探究 篇3

关键词:恶劣天气;体育教学;影响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全国31个城市历史天气情况进行统计。时间范围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二)数据来源

中国天气网(www.tianqi.com)。

(三)天气因素

影响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天气因素有高温、雨雪、台风、低温、雾霾等,其中雨雪、高温、低温较为常见,因此,本次统计所涉及的恶劣天气包含:雨雪、高温、低温三种天气情况。依照教学经验与相关法规,高温标准为当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低温标准为当日最低温度在0℃及以下。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气候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雨雪天气

雨雪天气是体育教师最头疼的恶劣天气。雨雪将导致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无法进行。一方面,雨雪后湿度上升,汗液蒸发极为困难,使机体蒸发散热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加重了机体的热负荷;另一方面,在湿热环境中,皮肤潮湿、角质层浸汗而膨胀,更降低了出汗散热效率。此外,雨雪后的操场、运动场非常湿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非常容易摔伤。

数据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雨雪天。以初中学校为例,假设每班每周三节体育课,每学期18个教学周,16.78%的雨雪天气将每学期直接影响到9节的体育课,平均每生每学期有9节体育课受到雨雪天气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机会。

2.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也是体育教师较为头疼的天气,高温会引起机体内热量积蓄增加,发汗明显增加,导致大量无机盐和水分的丢失,易导致学生脱水甚至中暑同时,热环境下肌糖原消耗增加,乳酸生成增加,从而容易导致疲劳,造成学生负荷量过大等情况。调查显示,全国学校在行课期间仅有0.54%的高温天气,平均每学期受到高温天气影响的体育课为0.3节,可见高温不是影响体育教学的显著因素。

3.低温天气

由数九寒天的低温导致的体温下降对人体的身体功能与运动能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温使氧气的运输能力下降,骨骼肌的黏滞性增大,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变差,肌肉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运动损伤的概率。本研究调查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有20.83%的低温天气,每学期受低温天气影响的课程达到11节。低温天气虽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却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恶劣天气。

4.雾霾天气

雾霾是雾和霾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凌晨、傍晚湿度达到8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极小的灰尘上,对身体没有较大的伤害;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空气中液化后的小水珠附着在大气中的烟、灰尘等形成了霾。当人呼吸时,雾和霾随之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人体的下呼吸道及肺叶、肺泡中,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对于室外教学居多的体育教学而言,在重度雾霾天气时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的差异

以雨雪天气作为唯一参考指标,笔者将全国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及最小的3座城市的情况统计出来,结果如下表所示。

全国部分城市学校行课期间天气情况统计表(天/%)

全国各地区之间的恶劣天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的贵阳、海口、南宁等市,雨雪天气占30%以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天是雨雪天;济南、石家庄、银川全年却只有35天左右的雨雪,不足6%。省会城市间雨雪天气的最大级差竟达到34%(贵阳:36.55%;银川:2.66%)。

三、结论

雨雪作为影响体育教学最直接的天气因素,在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时间会出现,在个别地区该数字还在30%以上;高温对体育课的影响较小,仅有0.54%;低温天气虽然对体育课没有直接影响,但是20.87%的频率若不加以重视,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也很大,以雨雪因素为标准,贵阳等雨雪较多的城市要比石家庄等地的雨雪天气多出34%左右。

四、建议

在了解了气候对于体育教学的具体影响之后,我们在应对恶劣天气时,要变被动为主动,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按照应急预案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教学,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一)统计出恶劣天气天数和影响的课时数

体育教师应在每学期开始前对本地区历史天气进行统计,计算本地区的雨雪、高温、低温等恶劣天气发生的频率。结合气候特点,估算学期、季度、月份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的总课程数和每个班级可能受到影响的课程数。

(二)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育教学计划

对学期中受影响的课程提前准备,针对某阶段受影响课程对应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室内课程的内容。此外,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室内上课时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讲解在室外时较难理解的技术动作和规则等,借室内教学的机会,普及一些运动损伤、身体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开展室外体育课时,素质练习也不易安排,安排得过多会影响到技能学习,太少又不会产生作用。力量、柔韧素质练习并没有开阔的场地需求,教师可以在恶劣天气时借助室内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开发恶劣天气下可使用的教学活动场地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恶劣天气时选择在室内体育场进行教学,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与周边临近的室内健身房、篮球场等进行合作。开发学校内可以利用的大块空地,轮流合理安排各年级、各班级活动的场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恶劣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探究 篇4

(一)调查对象

对全国31个城市历史天气情况进行统计。时间范围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二)数据来源

中国天气网(www.tianqi.com)。

(三)天气因素

影响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天气因素有高温、雨雪、台风、低温、雾霾等,其中雨雪、高温、低温较为常见,因此,本次统计所涉及的恶劣天气包含:雨雪、高温、低温三种天气情况。依照教学经验与相关法规,高温标准为当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低温标准为当日最低温度在0℃及以下。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气候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 雨雪天气

雨雪天气是体育教师最头疼的恶劣天气。雨雪将导致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无法进行。一方面,雨雪后湿度上升,汗液蒸发极为困难,使机体蒸发散热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加重了机体的热负荷;另一方面,在湿热环境中,皮肤潮湿、角质层浸汗而膨胀,更降低了出汗散热效率。此外,雨雪后的操场、运动场非常湿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非常容易摔伤。

数据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雨雪天。以初中学校为例,假设每班每周三节体育课,每学期18个教学周,16.78%的雨雪天气将每学期直接影响到9节的体育课,平均每生每学期有9节体育课受到雨雪天气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机会。

2. 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也是体育教师较为头疼的天气,高温会引起机体内热量积蓄增加,发汗明显增加,导致大量无机盐和水分的丢失,易导致学生脱水甚至中暑;同时,热环境下肌糖原消耗增加,乳酸生成增加,从而容易导致疲劳,造成学生负荷量过大等情况。调查显示,全国学校在行课期间仅有0.54%的高温天气,平均每学期受到高温天气影响的体育课为0.3节,可见高温不是影响体育教学的显著因素。

3. 低温天气

由数九寒天的低温导致的体温下降对人体的身体功能与运动能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温使氧气的运输能力下降,骨骼肌的黏滞性增大,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变差,肌肉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运动损伤的概率。本研究调查显示,全国学校行课期间,有20.83%的低温天气,每学期受低温天气影响的课程达到11节。低温天气虽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却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恶劣天气。

4. 雾霾天气

雾霾是雾和霾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凌晨、傍晚湿度达到8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极小的灰尘上,对身体没有较大的伤害;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空气中液化后的小水珠附着在大气中的烟、灰尘等形成了霾。当人呼吸时,雾和霾随之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人体的下呼吸道及肺叶、肺泡中,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对于室外教学居多的体育教学而言,在重度雾霾天气时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的差异

以雨雪天气作为唯一参考指标,笔者将全国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及最小的3座城市的情况统计出来,结果如下表所示。

全国各地区之间的恶劣天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受雨雪天气影响最大的贵阳、海口、南宁等市,雨雪天气占30%以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天是雨雪天;济南、石家庄、银川全年却只有35天左右的雨雪,不足6%。省会城市间雨雪天气的最大级差竟达到34%(贵阳:36.55%;银川:2.66%)。

三、结论

雨雪作为影响体育教学最直接的天气因素,在学校行课期间平均有16.78%的时间会出现,在个别地区该数字还在30%以上;高温对体育课的影响较小,仅有0.54%;低温天气虽然对体育课没有直接影响,但是20.87%的频率若不加以重视,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也很大,以雨雪因素为标准,贵阳等雨雪较多的城市要比石家庄等地的雨雪天气多出34%左右。

四、建议

在了解了气候对于体育教学的具体影响之后,我们在应对恶劣天气时,要变被动为主动,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按照应急预案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教学,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一)统计出恶劣天气天数和影响的课时数

体育教师应在每学期开始前对本地区历史天气进行统计,计算本地区的雨雪、高温、低温等恶劣天气发生的频率。结合气候特点,估算学期、季度、月份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的总课程数和每个班级可能受到影响的课程数。

(二)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育教学计划

对学期中受影响的课程提前准备,针对某阶段受影响课程对应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室内课程的内容。此外,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室内上课时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讲解在室外时较难理解的技术动作和规则等,借室内教学的机会,普及一些运动损伤、身体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开展室外体育课时,素质练习也不易安排,安排得过多会影响到技能学习,太少又不会产生作用。力量、柔韧素质练习并没有开阔的场地需求,教师可以在恶劣天气时借助室内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开发恶劣天气下可使用的教学活动场地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恶劣天气时选择在室内体育场进行教学,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与周边临近的室内健身房、篮球场等进行合作。开发学校内可以利用的大块空地,轮流合理安排各年级、各班级活动的场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气候发生的概率角度,量化探究气候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就可以由目前被动地“应对”恶劣天气,转变为主动知晓影响之后提前采取“应急预案”,规范恶劣天气下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制约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形式和内容。笔者统计了全国31个城市的历史天气情况,从气候发生的概率角度,量化性地探究恶劣天气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旨在由目前被动地“应对”恶劣天气,转变为主动知晓影响之后提前制定“预案”,规范恶劣天气下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恶劣天气,体育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恶劣天气预案 篇5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工负责”的原则,重点突出对恶劣天气的预防和对应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分包单位和项目班子成员各付其责,密切配合,认真落实设备事故和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施工现场乃至办公区、生活区引发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

二:编制依据与使用范围

为了及时、有效、迅速的应对恶劣天气(如异常大风、异常大雪、异常低温等)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确保工程能够按照合同及策划目标如期实现,我项目特编制“恶劣天气施工应急响应预案”,以时效、快捷、危险源杜绝发生的管理模式应对突变气候对工程实体影响。

2.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类别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国家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国家

2.2:适用范围

主体结构施工对恶劣天气异常引起不便的预防措施,二次结构砌筑外墙的防护保温措施,钢筋、模板、混凝土的调运、加工、安装、拆除、浇筑等工序的安全防范措施,塔吊吊、卸作业使用过程中对恶劣天气的要求状况,如5级风以上不允许塔吊进行吊运作业;外架稳定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机电管井预留预埋,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部门职责: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责任工程师(工长)、专业分包单位、各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作业队人员组成的应对恶劣天气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异常环境施工期间,总承包方将委派一名具有合法上岗资质和有足够经验的安全工程师并配备1名助手常驻现场。

3.1.1:——项目经理职责:

——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负全面领导责任,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合理有序的统筹组织相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对恶劣天气引起的各种可能性突发状况进行人力、物力、等安排,以保证工程进度及质量的协调统一。

——督促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与安全设施验收工作,参加项目特殊防护设施及大型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确保异常天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定期组织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工作,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

——由于恶劣天气发生的伤亡事故,组织保护现场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上报,协助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3.1.2:——项目生产副经理职责

——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负领导责任,对项目经理负责。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质量的原则,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定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要求并组织落实。督促贯彻运行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意见和措施。并对恶劣天气有可能造成的质量隐患进行整改落实。

——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在要求设置防护设施的地方必须设置,以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的作业安全。组织周一安全交底,检查指导分项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组织安全设施,大、中、小型机械设备验收工作。

——领导和组织项目定期(每周)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对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检查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解决。

——组织参加项目施工生产及安全会议,分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组织有关人员对劳务分包队伍施工区域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及更新。

——发生伤亡事故组织保护现场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上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协助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负责保持本项目工程应急救援预案响应能力,必要时负责组织实施。

3.1.3:项目总工职责

——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安全技术负领导责任。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恶劣天气影响现场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最终性评定,并针对现场实际与气候状况综合分析,编制相应的应急与准备预案。

——参加并组织有关恶劣天气应急准备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监督现场方案与应急准备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主持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临电设施的验收工作,履行验收手续,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做好培训交底的落实工作。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组织参加项目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施工生产及安全会议,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予以消除。

——参加伤亡事故及重大未遂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从技术上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3.1.4:项目安全环境监督管理部职责

——针对现场可能发生的突变天气进行初步判断,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已保证现场不会由于突变天气来临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记录。

——掌握安全生产状况,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发现的不安全问题负责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

——发现重大险情或严重违章,必须令其停工,迅速撤离危险区,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后方可复工。

——建立健全标准规定的十项安全管理资料和文明安全达标考核所需资料。

——负责安全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与分包、劳务作业队安全员共同开展安全检查、监督工作。

——保持应急救援预案响应能力。

3.1.5:项目工程管理部职责

——负责对恶劣天气的识别与应急响应工作,并做好后续工作记录,检查现场各种机械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馈。

——对恶劣天气现场施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交代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以报施工顺利进行。

——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现场出现的恶劣天气来袭做好初步应急准备工作,如外墙砌筑做好保温措施,以免砂浆由于大风、低温等因素造成各种性能难易保证,从而出现质量缺陷等问题。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不违章指挥,定期组织所辖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3.1.6:

项目技术质量部职责

——负责制定或审核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尤其对突变天气给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应急措施,并指导具体实施措施。

——评价恶劣天气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据现场在施部位、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将处理方法进行交底。

——负责对恶劣天气引发的设备事故,现场作业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并根据方案制定积极可行的援救措施和行走路线,同时配合现场抢修人员进行抢修工作,尽快回复生产,降低事故损失。

3.1.7:项目物资设备部职责

——负责恶劣天气应急工作中各种设备、物资、器材的购买和供应,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及时向应急小组提供详细恶劣的气象资料,并对气象资料来源进行可行性判断。

——负责联系由于恶劣天气引起伤亡事故的抢救车辆,交代好司机师傅行走路线,并负责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工作。

3.2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目标:无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严格控制轻伤事故频率,职业病发生率在6‰以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实物中毒及传染病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创建天津市“安全文明工地”杜绝重伤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2‰。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生产经理为副组长,项目部其它成员均为组员,各负其责,保证安全体系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长:褚万飞

副组长:蔺晶

员:白杨、房新龙、张永峰、刘建刚、张力、李婷婷等。

四:异常天气施工注意事项:

4.1:钢板桩拔除与土方回填

4.1.1:钢板桩拔除期间严禁桩长半径内站人,并由专人指挥进行拔除工作,拔除区段内桩长半径范围内现场在施部位应暂时停止作业,待拔除完毕后立即回复施工,如遇大风、强降雪等异常天气,现场管理人员应立即告知停止作业。

4.1.2:若遇有风天气,现场操作人员应注意好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对钢板桩对拉钢筋的切断操作员工应戴好防尘、防沙眼睛,避免由于大风天气迷眼导致钢筋切断过程中瞬间崩断等伤人事故的发生。

4.1.3:异常天气进行土方回填时,应做好运输车辆内回填土的苫盖工作,保证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4.2:钢筋工程

4.2.1:当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进行焊接时,为钢筋低温焊接。低温焊接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4.2.2: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或异常低温时,不得进行施焊工作。

4.2.3: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要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避免碰到冰雪;焊后未冷却接头若碰到冰雪,易产生淬硬组织。停止钢筋焊接施工。

4.2.4:

已吊运的钢筋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码放,应及时随运送。

4.2.5电动机械运行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收工前应按顺序停机,离开现场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清理作业现场。

4.2.6抬运钢筋人员应协调配合,互相呼应。

4.2.7作业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不得攀登钢筋骨架上下。

4.2.8使用切割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4.2.9绑扎边柱、边梁钢筋应搭设防护架,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放骨架,须搭防护架或马道,防护架高度必须高出作业面1.2米,临边防护不系安全带不得从事临边钢筋绑扎作业。

4.2.10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协调配合,人工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4.2.11绑扎3米以上柱、墙体钢筋时,搭设操作通道和操作架,禁止在骨架上攀登和行走。

4.2.12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技术知识。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排除。

4.2.13钢筋吊运应选好吊点,捆绑结实,防止坠落。小件钢筋必须用吊箱,长短不齐禁止混吊;恶劣天气施工时如遇5级以上大风,需停止塔吊的吊运作业,并

4.3:混凝土工程

5.8.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5.8.3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5.8.4振捣器作业时,软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软管不得有断裂;操作振捣器作业时,应穿戴好胶鞋和绝缘橡皮手套。

5.8.5振动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

5.8.6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5.8.7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时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5.8.8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水源供应应正常和水箱应储满清水,料斗内应无杂物,各润滑点应润滑正常。

4.4:模板工程

4.4.1模板安装

1)模板拼接安装时,用销卡连接牢固,在楼层上放置大模板时,成片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防止碰撞造成坠落,遇有大风天气,应将大模板与建筑物固定。

2)模板组装完后,应转运至专用堆放场地放置。

3)墙体模板上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人梯道、护身栏杆等附属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4)安装外侧模板时,必须确保平台板的安装牢固,及时绑好兜网和安全网。模板安装后,应立即拧紧穿墙螺栓,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4.4.2模板拆除、堆放

1)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和指挥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意外伤人。严禁人员随大模板起吊。

2)模板的堆放要搭设插放架,并进行面对面堆放,中间留出60cm宽的人行道,以便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3)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时,必须逐层搭好安全防护平台,拆除平台时,先挂好吊钩,操作人员退到安全地带后,方可起吊。

4.4.3模板吊装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前要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严禁大幅度摆动。

2)大风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

3)拼装大模板应在每次使用吊装前检查模板配件是否连接牢固。

4)柱模板现场安装,利用塔吊进行模板安装拆除时在木肋上安装吊环,吊环应穿过木方形成封闭口。

5)群塔施工时为防止塔吊碰撞,由项目统一制定各塔吊的顶升高度,严禁各塔吊私自顶升塔吊。

6)群塔施工时,司机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才能进行操作,各动作操作前应鸣铃示意、操作时应注意力集中,不得与其他人员闲谈或做其他动作。

4.5:塔吊作业:

4.5.1:遇大风天气(不超过4级大风)塔司与信号工应紧密配合,且吊运过程中下方不允许站人,待下方工人抓稳吊运材料后方可缓慢放置堆放地点。

4.5.2:遇大风天气(不超过4级大风)应增加吊运材料的绑扎点,避免由于风力过大,吊运过程中摆动幅度过高引起的坠落伤人等现象的发生。

4.5.3:遇大风天气(不超过4级大风)对块材进行吊运时,尽量避免长短不一集中吊运,且应保证绑扎点牢固,无滑移现象发生。

4.5.4:遇4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塔吊的吊运作业,并告知塔司离开时务必将门锁好,避免非专业人员进行塔吊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4.5.5:异常天气过后应对塔吊整体性能进行试检工作,并进行试塔。

4.6:外架安全防护

4.6.1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雨等天气应停止作业,大风、大雨、大雪后上架人员应有防滑措施。;

4.6.2在遭受暴风、大雨、等强力作用之后;应重新对脚手架进行整体检查。

4.6.3大风过后,若发现架体有显著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4.6.4工人上架操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单块脚手板或其它物品增加操作高度。

4.6.5严禁上架操作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嬉闹和坐在栏杆上,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失衡、脱手、滑跌和落物等不安全作业。

4.6.6严禁在架面上堆放材料,杂物必须及时清除,不得把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

4.6.7严禁自架上向架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4.6.8外防护架不得与任何架体相连。

4.6.9所有抱柱钢管与柱之间必须塞木方达到柱成品保护的效果。

4.7:二次结构施工

4.7.1遇大风、大雾等天气应及时对已砌筑好的墙体进行保温覆盖,避免由于风大,气温低造成砂浆内水分风干、冻结,致使含水率过低导致水化热不充分,从而影响砂浆强度,进而导致砌筑质量下降等现象的发生。

4.7.1:遇大雪天气应完全按照冬季施工相应措施进行现场布置和管理工作,如保证砂浆和易性、对拌合水进行加热、刚刚砌筑完成的砌体进行保温等工作。

4.7.2:大雪天气施工过程中要求操作员工穿防滑鞋、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且员工本身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冻僵四肢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五:应急援救措施

应急措施是针对恶劣天气施工范围内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做出应急快速反应,实施抢险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减少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财产的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控制局面,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启动应急求援预案,相应应急预案如下:

5.1应急指挥小组

现场设立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挥长为项目经理,事故现场副指挥长为项目生产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组员包括主要分包队伍的现场负责人,紧急事件联络员为项目安全员。

5.2

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

5.2.1、应急指挥长:

负责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人员的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5.2.2事故现场副指挥长:

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5.2.3伤员营救组:

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5.2.4、物资抢救组:

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5.2.5、消防灭火组:

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2.6、保卫疏导组: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内外的员工撤出危险地带。

5.2.7、抢险物资供应组: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5.2.8、后勤供给组: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5.2.9、现场临时医疗组:

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5.3、施工现场设置急救药箱,常备各种急救药品,以便及时救治现场受伤人员。

5.4、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项目部,并增加观测次数;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组织卸掉坡顶荷载、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处理,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5.5、如出现危险区域,应划定范围,并设置醒目的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6、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后,保卫人员应作快速反应,如遇事故性质严重,难以处理时应拨打电话110,同地方派出所联系,确保快速控制局面。疏散无关人员,保持现场稳定,并会同地方派出所人员协助处理。

5.7、在应急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再采取紧急措施。

5.8、与商洛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保持联系,地址:商洛市商州区通江西路中段。

5.9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报公司一份;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防止再次发生。

5.10

施工现场周围医院布置及地址

商洛市第三人民医院

商洛碧桂园·翡翠湾项目施工现场

应急小组人员联系方式:

项目经理:褚万飞

***

项目总工:房新龙

***

商务经理:尚恒

***

机电经理:范小帅

***

生产经理:蔺晶

***

生产经理:蔺晶

***

项目总工:向俊宇

***

机电经理:王正银

***

商务经理:秦辉华

***

如遇恶劣天气项目各部门,各相应负责人员应做好应急准备措施,并制定抢救行走路线和具体援救方式、方法。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各个作业队伍,依次进行交底和落实,避免由于恶劣天气来袭,机动时间不够产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隐患。

项目经理:褚万飞

各个作业队伍相应的质量。安全现场负责人

张自康

黄岩

王籴

范小帅

张力

刘建刚

白杨

李婷婷

张永峰

刘继朝

马骋飞

李燕

商务经理

尚恒

机电经理

范小帅

项目总工

房新龙

安全总监

丁坤

生产经理

蔺晶

综合办公室

技术质量部

机电安装部

物资设备部

安全环境监督管理部

恶劣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小组框图:

恶劣天气 篇6

【关键词】天气系统;地理条件;阿古拉斯海流;怪浪及预防

1.天气系统

随着Bridge Data System和Bonvoyage System气象预报系统的开发和在船上的利用,使航海者能随时了解到世界上各海域的天气情况和海况。每次打开气象预报图,总能看到南大西洋上有数量不等、形形色色的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气旋、锋等接连不断地自西向东运动影响南非水域,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天气系统:

1.1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South Atlantic Anticyclone)

南大西洋副高是一个影响南非附近水域天气和海况的重要天气系统,它们常年活动在南大西洋洋面上,高压中心大约在27oS-30oS度之间变化,夏季(1月)纬度高于冬季(7月),中心平均气压为1020 -1024毫巴之间,冬高夏低。南大西洋副高属于半持久型副高,当南大西洋东部的副高相对稳定时,它们与南非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可使南非西南沿海水域产生东南强风,甚至有时能达到8级大风(12-2月);当它们不稳定时,经常自西向SE-ESE方向移动,一个移走后,另一个紧接着生成或在西部的副高接踵而来。副高在向偏南方向移动过程中,受温带气旋(见1.2)、副极地低压(见1.3)以及西风带等的影响,它们南部和前部的等压线明显变密,当受到南非大陆阻碍时,它们前部的等压线变的更密,在等压线密集区经过的地方通常产生 5-7级的风。移动的副高前部有时出现东南-西北走向的冷锋,这样的锋线在南半球冬季明显多于夏季,它们走到哪里那里就会出现具有冷锋特征的恶劣天气(见1.6)。

1.2南大西洋温带气旋(Extra-tropical Depression)

南大西洋的温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是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Rio de La Plata)附近水域,并且大多数是哪里的弱低压在冷锋面上加深形成,主要影响南纬30度以南的海域。它们离开阿根廷东岸后向E - SE方向移动,南半球夏季移动的路径比冬季纬度高。这些低压中有的在离开发源地后立即急剧加深,在当地引起强风天气,有的是在向南非的阿古拉斯角(Cape Agulhas)南部移动过程急剧加深,引起大风天气甚至暴风天气,这种情况在南半球秋季发生的几率最大,对南非水域的天气和海况造成很大影响。南大西洋温带气旋大多数是锋面气旋,冷锋过境时有明显的锋天气的特征(见1.6)。

1.3南半球副极地低压(Depression)

副极地低压的主要发源地是在阿根廷的合恩角(Cabo De Hornos)附近水域,他们活跃,频繁生成、移动迅速,最短生成周期为一天,最快移动速度每天可跨越15个经度左右。副极地低压基本上是从生成地向东朝着南大西洋的南乔治亚岛(South Georgia Island)方向移动,然后大致沿着50oS 纬度线向东移动。它们前部刮6-8级西北风并伴随着阴雨天气和气压下降,后部刮6-7级西南风伴有晴朗天气和气压回升,引起45oS-50oS之间的天气和海况全年恶劣,这些大风的边缘有时能影响到南非的德班港(Durban)附近水域。另一方面,有的副极地低压移动路径向东北弯曲,直接袭击阿古拉斯至德班港一带,导致这一带水域附近的天气和海况恶劣,一个副极地低压过后,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至阿古拉斯水域的恶劣海况将持续一天以上。那些移动路径纬度相对较高的副极地低压过后产生的S-SW涌浪可抵达南非沿岸,在阿古拉斯至好望角一带的200米等深线以内产生近岸浪,使海况恶化。副极地低压基本上也都是锋面气旋,冷锋过境时有明显的冷锋天气的特征(见1.6)。

1.4咆哮西风带(Roaring Forties)

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存在气压梯度以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它们之间形成了始终刮西风或偏西风的西风带。在南半球30oS-60oS之间的洋面上,岛屿和陆地极少,西风带几乎连续不断,盛行西风强力持久,加之1.3)所述的副极地低压自西向东穿过西风带,导致西风带上频繁出现风向和强度不同的大风,故又称之为咆哮西风带(通常认为其中心地带在40oS纬线附近)。咆哮西风带内大风盛行,即使是夏季,在40oS 以南水域每月有7-9天刮7级以上的风,大约在43oS以南和大约40oW以东之间水域每月有15天刮7级以上的风;冬季,在阿根廷的福克兰(Falkland)群岛和好望角连线以南的水域每月约有15天刮7级以上的风, 在上述连线到30oS之间的水域每月有5-10天刮7级以上的风。从此看出,咆哮西风带对南非附近海域天气和海况影响极大。

1.5非洲大陆低压(Depression)

由于非洲大陆的低压(南半球冬季)与南大西洋东部的副高以及南印度洋西部的副高之间存在气压差,使南非的西南沿海水域出现东南强风,而南非的东南沿海出现东北强风,这些强风有时能达到8级的(12-2月)。盘踞在南非大陆的低压有时移往南非东南部水域并加深,在哪里引起6-8级风的天气。

1.6影响南非水域的锋(为解释通俗,本段称副极地低压为副极地气旋)

南半球冷峰的特性是多为西北-东南走向,锋前吹N-NW风,锋后吹S-SW风,当锋过境时,风向急剧变化,它们走到哪里那里就会出现暂短性狂风暴雨天气,如果空气含水量不足,降雨量将很少。南大西洋温带气旋和副极地气旋绝大多数是在冷锋面上生成的锋面气旋,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锋面气旋中的暖锋都很微弱,几乎没有暖锋的显著特性,而冷锋活跃、强盛,具有显著的冷锋特性;它们的不同点是副极地低压生成处的冷源更冷,生成的冷锋强、更活跃。在南半球冬季,副极地气旋中的冷锋在南非西部最北端能影响到橘色河(Orange River)附近水域,当它们越过南非南部进入南印度洋后,锋线有时向北延伸,影响到25oS以南水域。伴随着温带气旋和副极地气旋移动的强冷锋到达南非东南部水域时,可能成为该水域发生怪浪的条件之一。在南半球夏季,上述的冷锋强度比冬季弱,有的在随着气旋移动还没有达到南非水域前就消失。1.1 所述的副高前冷锋,如果从南非大陆上穿过,当越过南非大陆入海前,将给沿岸水域带来7-8级的大风。

2.地理条件

南非大陆的南端南部水域与40oS咆哮西风带相邻,饱受咆哮西风带的恶劣天气影响(见1.4)。阿古拉斯浅滩是南非大陆架的最南缘,从阿古拉斯角向SSE方向延伸120海里,从阿古拉斯浅滩到好望角附至200米,海底坡陡非常大。从阿古拉斯浅滩南部至好望角西部的200米的等深线规则,并且从200米等深线到100米等深线之间水域较窄,海底坡陡也较大,为产生近岸浪提供了条件。当从SW-S方向涌来的涌浪或风浪到达这一带浅水区(水深与波长比值等于0.5)时,涌和浪受海底影响,开始产生近岸浪现象,假定周期不变,波长将逐渐减小,浪高将逐渐增加,能量将逐渐集聚,直到波陡(浪高与波长的比值)大约等于0.7时浪发生破碎为止。因此,当刮SW-S大风时或有大涌浪从SW-S方向向阿古拉斯至好望角一带袭来时,200米等深线至100米等深之间的水域将是狂涛恶浪区。在好望角附近水域,200米至100米等深线的宽度大约只有3-4海里左右,海底坡陡更大,近岸浪现象更明显,因此,好望角附近海况更为恶劣。整个南非沿岸的大陆架都是非常陡峭,在岸线受到正面的风浪或涌浪袭击时,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近岸浪现象。另外,由于好望角和阿古拉斯角的岬角效应,也会助长哪里风和浪。

3.阿古拉斯海流

阿古拉斯海流是莫桑比克海流抵达南非沿岸处的沿续,它沿着南非沿岸向SW-W流动,在Cape Recife(34o00.0S/024o42.0E)西南处分支,其中一个分支继续沿着南非海岸继续向W-NW流动,最终在南非西部与大西洋的本格拉 (Benguela) 海流汇合,另一分支转向南并折回与东行的南大洋冷流的暖侧(北侧)汇合。阿古拉斯海流紧贴南非东岸一直流到东伦敦(East London)附近,流束的中心位于靠近大陆架的斜坡处,流束边缘出现在靠岸侧200米等深线附近,并且在圣德露西亚角(Cape Saint Lucia)至东伦敦(East London)沿岸之间的流速最快和流束最窄,每月都有流速5节的记录。从莫桑比克海峡到阿古拉斯角的流很强,夏季(1-4月)最强,平均流速2-3节,最大可达5节,当阿古拉斯海流与大风引起的风浪或与外海传来涌浪相对时,使在大陆架边缘处的涌浪剧烈增大,特别是在东伦敦外海处更为猛烈。阿古拉斯海流的存在是引发怪浪的必要条件之一。

4.南非东南海域的怪浪(Abnormal Waves)及预防

异常大浪(俗称怪浪)是在一定的天气、海况、海流和地理条件下才能偶尔发生。据记载,南非东南沿岸水域是发生怪浪最多的地方,它们主要发生在29o00.0S-33o30.0S之间阿古拉斯最强流经过的大陆架外海侧,但也有一艘船报道称,在距大陆架外海侧30海里处曾遇到了怪浪。怪浪可能发生在阿古拉斯主流流过的任何地方,近期的卫星图像显示在阿古拉斯浅滩南部的阿古拉斯流折回处出现了非常高的大浪,但没有报道称在200米等深线以内发生过怪浪。南非东南沿岸的怪浪在全年的每个时间都可能发生,但在南半球冬季发生的几率最大,它的浪高可达到20米或以上,前面有一道非常深壑的大槽引领着浪峰边缘向前突出的陡峭异常大浪以可感知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推动。南非东南海域的怪浪明显地发生在有结伴而行的海浪和涌浪向东北方向逆着阿古拉斯强流而行期间,同时有锋面气旋内的冷锋沿着南非东南岸过境。

下面将南非东南岸怪浪发生的全过程介绍如下:南非东南外海水域总是常常存在着由高纬度风暴引起的向东北方向运动涌浪,这些涌浪有时与爱德华太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附近的一个低压产生的涌浪和当地低压产生的风浪一起相互作并一起向东北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同时存在波长相差极大的3个浪列,有时同时存在着更多的这样浪列并向大致相同的方向移动。在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运动中,这些不同浪列的浪峰非常偶然地占据同一位置而引起一个持续时间很短的临时异常大浪,它的范围沿着涌浪运动方向和沿着浪峰方向很小,也就只有几链。在大海上,这个临时异常大浪将仍然具有正弦曲线形状。当锋面气旋中的冷锋沿着南非东南沿岸移动时,锋前刮北-东北强风,如果风时足够长,可使阿古拉斯流的流速增至高达5节,随着冷锋过境,风向急剧变化,在4小时以内就可能刮起强烈的西南风,在这些情况下,海浪迅速形成,向着东北方向移动并与比平常强的多的阿古拉斯流相对。如果在海浪和阿古拉斯流相对期间有一个上述临时异常大浪向东北方向运动,当它到达大陆架边缘的外海侧时就不再是正弦曲线形状,而是变成了一个前面有一道非常深壑大槽引领着的前缘极其陡峭的异常大浪-即怪浪。向西南行驶的船遇怪浪时,将看到船头带着不断增加的冲力稳稳地跌进大槽中,当船头与迎面驶来的大浪陡峭面相遇时,船首直接冲入,破碎的大浪带着灾害性的力量覆盖船首部分,对船体结构破坏力极大。由于怪浪的形状,向东北方向行驶的船遇到怪浪时,遭受严重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沿着南非东南部海岸外航行的船舶,在遇到从西南方向涌来4米高以上的涌浪,同时刮6级以上的东北强风并伴有气压下降时,应当远离外海侧的大陆架边缘,进入100米等深线以内航行;如果预报有冷锋带有6级以上的东北强风,最好的方法是向岸靠拢,驶出阿古拉斯海流,向西南行驶的船舶还应大幅度减速,机警瞭望,谨慎驾驶。 [科]

【参考文献】

恶劣天气 篇7

关键词:气象测报,恶劣天气,观测差错,电码差错,措施

在地面气象测报日常工作中, 只要观测员加强责任心、认真细致, 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但遇到恶劣天气时, 情况复杂, 如果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处置不当, 则很容易发生错误甚至重大差错, 给气象测报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文就恶劣天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容易发生的各种故障和观测编报问题, 并提出应对措施, 避免出现重大差错, 减少错情率, 对气象台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1 恶劣天气的种类及出现时间

重庆地区主要恶劣天气有暴雨、雷电、大风、冰雹、雾、冰雪等。暴雨、雷电、大风、冰雹一般出现在3~10月, 雾一般出现在春、秋、冬季, 冰雪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可见, 重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恶劣天气, 观测员务必认真细致、不可掉以轻心。

2 恶劣天气下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2.1 暴雨天气

2.1.1 暴雨天气常常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对蒸发量影响较大, 要采取加盖或取水的办法, 以减少误差

根据试验, 当降水量达48mm以上 (假设有原量20mm) , 蒸发器内的水将从倒水嘴泄漏, 而且雨水容易溅出器外。建议降水量达25mm时, 应当从蒸发器取走部分雨水, 否则将造成明显误差。

2.1.2 暴雨天气对日照也有影响

尤其是夜间强降水次日放晴, 如不作处理, 则雨水侵入会影响感光效果。解决办法有两种, 一种给日照计加防雨罩或塑料袋, 白天日出前取掉;一种白天日出前重新更换日照纸。对于白天晴天突然出现强降水的情况, 一般采取给日照计套塑料袋的办法, 可以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感光迹线。

2.1.3 当降水量达到50mm

当降水量 (以20时为日界) 达到50mm时, 注意编发重要天气报, 之后每增加50mm续发重要天气报。

2.2 雷暴天气

当出现雷暴时, 属于典型的强对流天气, 往往伴有大风、冰雹或强降水, 也是观测员容易犯错误的节点。雷暴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和通信网络, 给地面测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当观测员发现雷电时, 要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 (注意:夜间守班的站, 以20:00为日界每天只发一次) 。同时, 准确记录雷暴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 雷暴的方向要进行整体判断, 区分不同系统的雷暴;在打雷过程中, 要加强对气象仪器和通信网络的检查, 看雷电天气是否对仪器和网络造成破坏, 若有损坏, 需要启动气象测报应急措施, 采取检修、更换仪器等办法, 尽快回复正常运行。若观测时段实在不能修复, 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即人工观测编报) , 杜绝缺测、缺报等重大差错。

2.3 大风 (龙卷) 天气

大风 (龙卷) 也是春夏容易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往往伴有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观测编报也比较复杂, 这种恶劣天气会让观测员心慌意乱、手脚无措。当遭遇大风时, 观测员务必冷静应对, 按照规范要求和编报规定正常操作。大风 (龙卷) 发生10min之内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检查仪器设备和网络运行情况, 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和汇报;定时观测时, 更换日照纸和测量雨量、蒸发量务必小心谨慎, 防止大风吹走日照纸或损坏量杯。

2.4 冰雹天气

冰雹是恶劣天气中不常见的一种, 但它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在冰雹天气的观测中, 如果预计在未来可能出现冰雹天气, 那么要提前做好准备,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出现冰雹时要及时覆盖或撤走地温表, 防止地温表被打坏;观测员除在“天气现象”栏正常记录冰雹的起止时间外, 还要在“纪要栏”记录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 当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 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此外, 按规定在冰雹出现10min内, 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 注意同次过程最大冰雹直径增大10mm或以上时, 应该续发重要天气报。

2.5 雾

雾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观测雾容易出错的节点是电码编发和最小能见度。当出现能见度500~1000m的雾, 必须拍发重要天气报。当出现能见度50~500m的浓雾要续报;当出现能见度小于50m的雾还要续报。定时观测和正点地面数据维护时, OSSMO软件对雾的自动编码往往是错误的, 观测员要根据雾的变化和天空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修正, 仔细分析“云能天”配合情况, 做到观测、编报准确, 再者, 只要有雾每天必须记录最小能见度。夜间出现雾并持续到白天的, 夜班观测员应在值班日记注明夜间最小能见度, 白班观测员根据24h最小能见度, 确定最小能见度记录在夜间还是白天, 避免漏记或错记的情况。

2.6 冰雪天气

冰雪天气一般出现在冬季强降温后, 它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冰雪天气观测中, 容易出现问题包括积雪观测和降雪加密观测编报两方面, 分别阐述如下:

2.6.1 积雪观测

积雪观测包含雪深和雪压2项。雪深观测主要是选择观测地点很重要, 否则测量结果误差很大。规范要求雪深观测选在观测场附近地势平坦、开阔有代表性的地方, 并清除杂草做上标志。雪压测量的问题是观测时间特别是月末最后1d容易遗漏;其次是测量过程中, 积雪中夹杂泥土、杂草以及雪下地面上的冰要清除干净, 否则测量误差较大。

2.6.2 降雪加密观测编报

2009年11月15日开展降雪加密观测以来, 出现了一些问题。观测时间增加了06:00、07:00、11:00、14:00、17:00、20:00, 有时遗忘启动加密观测, 尤其是06:00加密报最易漏报;有的观测员没有接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指令, 有积雪就编发积雪加密报。还有的观测员只要没有降雪就停发加密报, 而没有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积雪加密报格式和内容错误。比如:经纬度编码时按弧度没有转换成百分度;雪深取整数没有保留1位小数。若要减少上述差错, 提高降雪加密观测编报质量, 则要求观测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国气象局的文件精神,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3 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应对措施

恶劣天气虽然给气象观测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但没有必要恐惧。只要平常抓好业务学习和应急演练, 遇见恶劣复杂天气就可以应对自如, 杜绝重大差错, 提高气象观测质量。

3.1 加强气象综合观测学习和交流

气象台站不仅要求观测员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认真自学气象观测业务知识, 还应该每月组织集体学习, 对气象测报业务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开展分析讨论, 对曾经出现的错情要认真分析原因, 吸取教训, 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在汛期前, 组织观测员全面系统的学习《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电码手册》、《OSSMO软件》、《ISOS-SS软件》、《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手册》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 特别是针对汛期容易遇到的恶劣天气以及突发事件, 务必开展观测、编报模拟演练, 做到技术熟练、临危不乱。同时, 要对气象设备、软件、网络等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冬季来临之前, 注意开展冰雪、雾、沙尘暴等现象的学习和观测编报。此外, 兄弟台站之间要经常开展气象测报技术交流, 取长补短, 更好地发现气象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共同解决和提高。

3.2 建立恶劣天气下应急气象观测演练制度

3.2.1 应急观测演练时间

每年汛期前演练2次 (3、4月各1次) 。入冬前演练1次 (10月) 。

3.2.2 应急观测演练人员

气象观测员、业务科长 (观测科长) 、台站领导或分管领导。

3.2.3 应急观测演练内容

全套人工观测、查算、输入、编报、资料传输 (含GPRS或CDMA无线网络) 业务;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安装、卸载、参数设置、资料备份的演练;复杂恶劣天气条件下 (如:雷电、大风、暴雨、冰雪天气) , 出现数据异常时, 地面气象观测、编报、录入、数据传输等演练;遭遇恶劣天气或突发事件, 仪器设备、网络通讯损坏时, 仪器、网络检查、修复或更换演练。

3.2.4 应急观测演练程序

演练时启动应急气象观测程序, 台站领导 (或分管领导) 预先设置复杂恶劣天气的情景, 观测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独立的书面解答和实际操作;随后由科长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和讨论, 找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提出改进办法、措施;最后将应急演练详细情况记入学习记录薄, 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检查, 也可以作为今后学习的资料。

4 结语

本文对恶劣天气下如何做好气象测报工作做了归纳分析, 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遇到的恶劣天气相当多也很复杂, 可能有些节点没有总结分析到位, 也有些应对措施没有提及到位, 这都有待在今后的气象测报工作中进一步发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地面气象测报系统软件操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3]李黄.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4]曾海云, 游文芬.自动站的突发情况及其应急处理[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A01) :177-178.

[5]王帮能, 龙中亚.地面气象测报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J].重庆气象, 2012, 41 (01) :44-45.

[6]王芳, 辛小雪, 王霞.强对流天气时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10) :156.

恶劣天气 篇8

关键词:气象测报,恶劣天气,观测差错

在测报员按照要求落实每一项观测项目, 认真对待工作的情况下, 均能确保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 但在一些恶劣天气下, 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素质较差, 就容易出现慌乱的现象, 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导致气象测报出现差错, 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研究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问题及应对措施, 可以更好指导气象台站工作人员开展地面气象测报工作, 降低地面测报工作的错情率,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气象测报在恶劣天气下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一) 雷暴天气。

在强对流天气容易出现雷暴、闪电, 同时也会出现强降雨、大风及冰雹等自然现象, 这就对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雷暴天气对气象测报的通信网络、仪器设备有很大的危害性, 增大了测报工作的难度, 要求工作人员在发现雷电时, 要及时发送重要天气报。此外, 还要不断对相关气象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如果出现损坏的状况, 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保证网络、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严禁缺测、缺报和漏报。

(二) 暴雨天气。

降雨强度大、降水时间长是暴雨天气最显著的特征, 这就会对日照值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当夜间出现暴雨后, 次日晴天时, 日照测量仪器在感光方面就会受到夜间雨水的影响而减弱, 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所以, 在遇到夜间暴雨天气的情况下, 应该及时的覆盖防雨罩, 做好相关仪器的防护工作, 并在日照测量时更换日照纸, 保证雨后次日日照测量的值准确性。如果降雨量较大, 并以20时作为日界, 当雨量超过50mm时, 应注意编发重要天气报, 并在之后每增加50mm续发重要天气报。

(三) 冰雹天气。

冰雹天气虽然范围小, 但破坏性极大, 属于一种强对流天气的剧烈气象灾害, 观测过程中如果能够预知冰雹天气的发生, 就必须要进行预防, 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遇到冰雹天气时, 气象测报人员应及时覆盖或撤走地温表, 避免地温表被冰雹所打坏, 并在发生冰雹天气后的10分钟内编发重要天气报, 当冰雹直径≥10毫米时, 还应根据标准续发一份重要天气报, 同时将冰雹的最大直径、起止时间分别填写至纪要栏、天气现象栏中[2]。

(四) 大风 (龙卷风) 天气。

常见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就是大风 (龙卷风) 天气, 同时还会出现强对流天气, 在这种复杂的天气情况下, 气象测报人员容易手忙脚乱, 顾此失彼, 使得地面气象观测编报工作质量降低。工作人员一定要沉着对待, 定期进行观测和检查, 尤其注意在对蒸发量及降雨量进行测量或更换日照纸时, 避免因大风而遭到损坏。在发现通信网络、测报仪器故障问题后要及时进行解决, 还要依据编报流程, 在发生大风 (龙卷风) 出现后的10分钟内编发重要天气报。

(五) 冰雪天气。

降雪加密观测、积雪观测是冰雪天气中两项关键的测报任务, 同时也是容易出现观测误差的主要方面。当接收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指令后, 则需要按照文件规定, 进行降雪加密观测编报, 因为对观测时间限制比较严格, 增加了多个观测时间点, 很容易出现漏报的现象, 易发生工作人员启动加密观测不及时的状况[3]。降雪加密报的编发环节也经常会遇到测报人员填报不规范、执行不符合文件规定等问题。测报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贯彻落实中央气象局颁发的各项文件, 提升降雪加密观测编报质量。

雪压、雪深是积雪观测的两项主要内容, 在雪压观测时, 要注意先将杂物清理干净后再测量, 坚持完成月末阶段的测量, 避免漏测;而雪深观测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 并对观测点进行标注。

(六) 雾。

最小能见度、电码编发是大雾天气观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的两个环节, 若大雾天气的能见度在500~1000米, 应发报重要天气报, 若大雾天气的能见度在50~500米的范围内或能见度不足50米时, 应续报。在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及定时观测过程中, 应用测报软件OSSMO的自动气象站运行编码不够准确, 需要观测人员从各方面进行纠正和完善[4]。在出现持续大雾天气时, 应注明夜间及白天的能见度大小, 根据标准每天做好记录工作。

二、恶劣天气下气象测报的应对措施

(一) 构建恶劣天气下的应急气象观测演练制度。

应针对气象站分管业务领导、观测员及台站领导等人员, 在3、4、10月份进行每年三次的应急观测演练。演练内容主要包括:出现意外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时, 对观测仪器、通讯网络进行检测、更换或修复;统一安排所有人员完成人工观测、记录录入、查算、上传资料等完整的业务;在恶劣天气下, 观测数据异常情况下的输入、编报和资料传输等;掌握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安装、参数设置等基本操作[5]。

应急气象观测演练过程为:一是由气象站分管业务领导对演练场景进行设定, 设置演练时间范围, 启动观测程序, 并要求气象观测人员独立完成相关操作和记录工作;二是结合实际演练程序, 在台站领导的带领下共同展开研究, 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不规范的操作, 总结应对的方法和改进的措施, 并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人员认真进行记录, 完成自我检查, 不断积累经验。正确的组织天气测报人员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完善演练机制, 可以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应急能力, 从而在实际恶劣天气下, 使员工更加科学的应对。

(二) 注重气象综合观测的交流、学习。

由于气象工作站的特殊性, 对观测人员的要求较高, 要让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 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及职业道德素质, 注重自身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锻炼, 认真学习测报业务,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每年发生季节性汛期之前, 地面气象测报站要对所有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让工作人员学习新型站地面观测业务软件、自动气象站运行、气象电码等多方面的知识, 透彻地了解观测技术要求, 保证观测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还能灵活应用技术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 落实每一项观测工作, 避免错误和误差。地面气象站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技术的分享活动, 共同研讨测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减少气象测报错情的出现几率。

三、结语

气象测报是一项相对繁琐而艰巨的任务, 测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复杂、恶劣的天气现象, 再加上工作相对枯燥, 测报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懈怠现象, 忽略天气测报的关键内容, 导致气象测报工作质量较差。在此情况下, 工作人员在出现恶劣天气时, 按照相关规定, 冷静的处理, 把握测报工作的节点, 气象工作站也要建立完善的演练制度, 加强同其他气象站的学习和交流, 从而达到提高恶劣天气下的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田凤, 张闽锟, 苏庆红.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经验[J].农业与技术, 2013, 8

[2]刘玉平, 姬社英, 严玉彬, 张明强.关于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5

[3]李义石, 乔卫平, 纪春艳.对我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思考[J].山西气象, 2001, 2

[4]朱燕.论如何提高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吉林农业, 2013, 3

恶劣天气 篇9

一、雨天行车

雨天路面湿滑、积水, 车辆容易发生横滑和侧滑;车辆驶过有积水的路面时会溅起积水, 路上行人和骑车人会为躲避飞溅而突然跑动或改变行进方向和路线, 造成车辆躲闪不及;雨天行车要控制车速, 加强观察判断, 尽量减少变更车道次数;油门、刹车、转向要轻, 尽量避免急刹车、急打方向, 防止车辆侧滑、跑偏。久雨天气行车条件变差, 长时间下雨, 会引起路基坍塌与疏松, 行车时稍有不慎, 汽车会陷入路基, 严重时会造成翻车事故;久雨天气行车不要靠路基过近。刚下雨时许多人低头急跑, 不顾其他情况, 骑自行车的人也会埋头猛蹬, 不注意来往车辆。驾驶员稍有疏忽便会发生事故;要注意观察判断, 谨慎驾驶, 降低车速。大雨、暴雨来临时, 或者车辆驶过积水时, 要注意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驾驶人的动向, 随时做好防范措施, 防止乱跑乱躲。行人骑车人身穿雨衣及防寒服等, 听觉、视觉都受影响, 也是行车隐患。下雨会将制动鼓浸湿, 使汽车制动距离加长, 有时可造成制动器失灵, 造成事故;要领是反复快点制动踏板, 及时排除刹车内积水。

二、雪天行车

下雪出车前, 挡风玻璃和车窗上会被覆盖一层冰雪, 如果清除不净将会影响观察视线, 雪天行驶途中, 雪白的雪花会造成耀眼, 特别是雪后逆光行驶, 都会影响观察判断, 应戴上防护眼睛镜, 防止观察判断不够而发生事故。气温低时, 将形成冰雪路面。气温高时, 冰雪融化形成泥水路面。超车、会车和改变行驶路线时, 应提前缓慢降低车速和缓慢转动方向盘。行车中应缓慢踩、抬油门踏板, 使车速缓慢过渡, 不可急加速、急降速。不的空当滑行, 禁止急刹车、急打方向。减速或刹车时, 应尽量抢挂低速档, 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控制车速。冰雪路面行车, 应适当增大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遇到自行车、摩托车时, 应仔细观察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动向, 并与其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三、雾天行车

大雾时将会严重影响观察判断, 极易因观察判断不够而发生碰撞或追尾事故, 甚至会发生连锁追事故。应加强雾天行车安全教育, 组织交流安全行车经验, 强化风险意识, 克服麻痹思想和盲目侥幸心理。行驶中加强观察判断, 应根据雾浓度和视线距离情况, 决定车辆行驶速度。将车速降低至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能够控制在视距之内的速度。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开盲目车、冒险车。浓雾天应尽量控制车辆外出, 严格控制长途车。雾天行驶时,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打开防雾灯、示宽灯和紧急闪光灯, 但不能开远光灯。两车交会时, 应提高警惕, 开、闭灯光示意, 并以路旁右侧电杆、树木、或道路沿石做标志, 缓行通过。尽量避免超车。雾天行驶不要随意停车, 如能见度太低或长时间行驶视觉和身体疲劳停车时, 应选择安全路段和位置, 靠边停车。打开示宽灯和紧急闪光灯以警示其他车辆。

四、高温天气

在炎热高温的天气下行车, 容易使驾驶员心情烦躁、视力下降、精力分散, 甚至出现中暑现象, 影响观察判断和处理, 使失误、失时现象增多而引发事故。驾驶员应加强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 克服闷热烦躁心情, 降低车速, 谨慎驾驶, 注意防暑降温, 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行车。当行车中精力不足、注意力分散、有瞌睡预兆时, 立即停车休息调整。高温高速状况下行车, 易造成轮胎突然爆裂, 制动轮鼓、踢片发热, 制动效能下降, 特别是大型车辆满载、超载状态下下长坡时, 制动效能会大幅度下降, 甚至失效。同时, 一些劣质沥青路面变软, 甚至形成泛油路面, 使车辆制动性能下降, 制动距离延长, 易造成交通事故。加强轮胎和制动轮鼓、踢片的检查, 注意气压和轮胎、轮鼓温度, 若温度过高时, 应将停车采取降温、降压措施。天气炎热时, 一些妇女怕晒爱打遮阳伞, 特别是年轻妇女更是如此, 影响她们对过往车辆的观察。高温天气行车时, 要中速驾驶, 尽量减少制动次数和长时间制动, 避免紧急制动。

五、严寒天气

天气寒冷部分驾驶员懒惰思想严重, 保养检查车辆不及时容易开“凑合车”。加强车辆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及时消除刹车、转向、灯光等部件安全隐患, 确保性能可靠有效。低温条件下制动分泵制动皮碗和轮胎等橡胶制品容易脆裂折断和收缩, 制动装置容易失效, 造成交通事故。气压制动的车辆应当在收车后放净储气筒中的水。严寒气候下行车, 驾驶室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甚至结霜而影响视线, 应及时清除, 或喷涂除霜剂。因天气寒冷, 路上的行人、骑车人等穿戴遮头蒙面, 视线、听力受到影响。衣着厚实, 使身体变得笨拙, 行动不灵活。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对道路情况的观察判断和处理。特别是在冰雪路滑的情况下, 因易于滑倒、摔倒, 对安全行车造成威胁。加强观察判断, 密切注意道路上的行人、骑车人的动向, 发现情况提前减速慢行。

六、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造成能见度急剧下降, 光线透过性降低, 使驾驶员视野变窄, 视距缩短, 常常造成驾驶员严重的视觉障碍, 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观察, 造成观察不够、判断和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行驶中要降低车速, 认真观察判断, 根据视距大小决定行车速度, 将车速控制在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足以保证安全的速度。沙尘暴严重, 不能确保安全时, 必须停止行驶。无论行驶或是停车都应开启小灯、视宽灯、防雾灯和紧急闪光灯, 以便使其他车辆能及时发现。沙尘暴中行驶时, 应时刻注意空中被沙尘暴卷起、飞杨的物品, 随时做好应急预防措施准备。同时谨防前车为躲避突然培吹落或飘扬在车前的物品, 急打方向、急刹车给自己造成的险情。沙尘暴天气遇到自行车、摩托车时应加大安全距离, 减速慢行, 谨慎通过。

恶劣天气 篇10

目前高速公路遇到交通事故或恶劣天气一般采取封闭交通的对策, 这种方式我们简称为封道, 据统计这类封道占高速公路封道总数的70%以上。封道虽然杜绝了再次引发交通事故的后果, 却是以完全丧失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为代价。对于高速公路车流量大且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常年或季节性恶劣天气频发的路段, 因经常封道, 导致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极大降低, 使花费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不能发挥其预期效益。同时, 高速公路封道还导致地方道路拥堵, 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高速公路易受交通事故、恶劣天气影响而封道的特点:

(1) 重点 (薄弱) 路段多, 易发交通事故或者易受浓雾覆盖、冰雪侵蚀的路段各段高速公路都存在。

(2) 路线长, 各收费站点之间距离远。尽管有时候仅仅是一段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或受到恶劣天气影响, 而封道往往完全封闭2个站点之间的道路。

(3) 封道管理困难, 决定权在高速交警, 并涉及高速路政、清障养护队伍等单位和部门。

(4) 封道标准不一, 随意性大, 人为因素占的比重高。

(5) 交通量大, 封道经常超出受交通事故或恶劣天气影响的路段, 要在周边其他站点分流。

高速公路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载体,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畅通与否, 不但直接影响自身的运营效益, 更重要的是对群众的出行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物价的稳定影响极大, 同时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的稳定。完善优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封道管理方案, 有助于提高封道指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恶劣天气的信息采集和确认系统

恶劣天气的信息采集和确认, 影响到高速公路封道、解除的指令。通过地区气象部门预报, 可以获得恶劣天气的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 通过设置在高速公路上的气象监测仪器和视频图像监控设施, 可以采集到恶劣天气条件下现场实时的路况信息, 通过控制信息发布系统 (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等) 、控制雾区电光诱导系统等机电设施, 可以引导车辆安全通过受影响路段。通过巡逻车辆和人员, 对恶劣天气的影响程度 (如雾天条件下的能见度、冰雪天气条件下的路面积雪、结冰情况) 和受影响的路段进行确认, 反馈给监控指挥中心, 便于及时进行发布封道和解除封道的判断和指令下达, 科学安排封道时间。

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的影响都是有着发生、发展和消除的三个阶段, 因此在三阶段变化过程中, 采取设备仪器采集路况信息和人工现场判断相结合的方式, 来评估是否在安全行车范围的界限, 及时作出封道和解除的指令。

3. 气象监测自动预警系统应用

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是目前刚刚兴起的一个课题, 目前在沪宁等高速公路有成功的应用。它是在原有气象监测装置的基础上, 整合了气象局的资源 (包括人力和物力的资源) 实施的一整套高速公路气象问题解决方案。从监控区域的气象条件、内在气象活动的规律的分析以及结合实时卫星云图、雷达监测信息, 来对恶劣天气进行预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预警。

3.1 系统组成

要充分利用气象部门海量的气象数据资源和专业、强大的气象信息分析、运算和预测能力, 利用大范围的天气形势和小范围的气象监测来预测高速公路沿线的天气变化, 对预报恶劣天气的形成和影响范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得到气象部门更多的专业指导和增值服务, 也为目前的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出路。由于目前浙江省气象局还未有与路段高速公路合作的先例, 因此, 前期的沟通和数据的共享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进行协商沟通的工作。

气象监测系统包括自动气象监测站、通讯网络、监控系统、数据共享等几个部分。在高速公路沿线安装自动气象监测站 (如图) 。

由于恶劣天气形成有相对比较固定的气象条件, 监测站通过湿度的变化, 以及合适的风速, 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恶劣天气来临前起到预警作用, 使得管理部门有充足的时间来实施安全措施。

区域内的自动气象监测站可同时采集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能见度等七个气象要素, 通过CDMA无线通讯方式每分钟向监控中心发送一组记录信息。

我们也可以考虑引入省气象部门, 管理中心用2M数据专线和省气象部门连通, 实现本区域气象资源的共享。利用这些实时监测的气象信息和气象部门海量气象资源库和气象部门业务系统, 由资深气象专家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对恶劣天气提出预警等功能。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还集成了实时监控、检索查询、分析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监控平台, 系统提供了实时监控气象要素的显示、地图的漫游、放大、缩小、电子地图鹰眼、系统报警、各种气象要素曲线图显示和报表制作、历史资料检索查询、图表文件保存及打印等功能。

3.2 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高速公路气象服务信息包括二个部分:

(1) 高速公路上自动气象监测站实时采集的气象信息, 这些实时的气象监测信息可直接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终端上显示、报警, 能有效地监控公路沿线的气象条件的变化。同时, 这些实时监测信息也可以让气象部门用来制作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预警和监控预报的基础资料。

(2) 如果引入气象部门, 由气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 全天候值守班, 为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提供一系列气象服务产品, 包括气象部门关于本区域的各类气象资料等。

以上这些气象信息产品为高速公路业主、路政、交警等部门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还可以在高速公路各类情报显示板、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器、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终端、互联网等媒体上显示发布, 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路上驾乘人员发布。

4. 摄像机实时检测、巡逻联动机制辅助判断恶劣天气情况

恶劣天气影响范围广, 因此通过在高速公路重点区域设置红外摄像机, 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视频画面判断恶劣天气情况, 提高恶劣天气的监测精度和效率。目前, 视频事故检测系统发展的也比较成熟, 可以通过软件中的能见度监测模块和硬件的烟雾报警模块, 可以实现雾天的自动报警和事故检测功能。

高速公路普遍配置了巡逻车, 巡逻车内配备无线视频传输, 车尾配置小型情报板装置。巡逻车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 在重点月份安排固定巡逻制度, 间隔固定时间来回巡逻, 并在重点时段加强巡逻密度。同时在恶劣天气容易发生路段两端安装情报板和限速标志设备, 当出现恶劣天气现象后, 巡逻车在影响范围两端进行现场监督、提醒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并将现场视频和能见度信息传输至监控指挥中心, 中心根据收到的信息, 在两端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恶劣天气的规模和持续时间, 采取不同的限速或封道策略。在重点月份 (雾影响较大的月份为3月到7月、冰雪天气影响较大的12月至2月) 、重点时段 (凌晨3点到早上8点) 加强监控力量, 如加强路段巡逻密度和路段监控图像的监控力量等;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合作, 建立监控指挥中心、气象局、现场的联动机制。对恶劣天气的形成以及影响范围判断, 由气象部门及时将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监测数据等各类信息提供给监控指挥中心, 中心结合实时监控图像和路段巡逻信息, 来及时的发现和处置紧急情况。

参考文献

[1]《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保障安全畅通的应急预案》.河北.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2009

[2][英]迈克尔.阿拉贝.著《危险的天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恶劣天气 篇11

近几年,天气变化无常,经常发生极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并引发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增多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数据显示,2008年初,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灾害,京广铁路、京珠高速中断数天,滞留乘客数十万;上海、南京、杭州、长沙等城市交通、客运全面受阻,市区道路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1]。

城市主干道交通网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命脉,它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拥挤尤其是自然灾害下的交通拥挤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保证城市的交通效率,满足人们对交通系统不断提升的要求,提高恶劣天气下交通网络的可靠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衡量城市主干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在恶劣天气下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原则是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能够较全面的体现恶劣天气下路网的运行和应付灾害的能力。

因此,从城市交通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认真分析恶劣气候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现象及成因,提出系统、科学的管理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恶劣天气状况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概述

1.1 冰雪天气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的问题

冰雪天气下对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拥堵问题是多方面的。

1)降雪时,使能见度降低,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行车视距。

2)降雪使路面变滑,导致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摩擦系数变小,影响车速,交通效率严重下降。

3)产生积雪时,发生雪阻,使交通中断,产生严重的拥堵。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导致在微观上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变大,在宏观上速度、通行能力等交通流特性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最终会影响到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的不同。冰雪天气下对于交通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速度,而速度是表征交通流状态,分析车辆运行特性,进行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参数。因此,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正常天气和冰雪天气条件下的车辆速度差异,定量的分析冰雪路面对于交通流速度的影响,进而为交通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1.2 大雾天气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的问题

大雾天气对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的拥堵问题主要是雾天道路的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阻塞。按照有关规定,雾区能见度在200 m以下属于恶劣天气,有时能见度的发展趋势是一旦低于1 000 m,其下降趋势很快。一般能见度下降到2 000 m以下,对司机正常行驶开始产生一定影响;下降到1 000 m以下,影响较为明显;200 m以下必须缓慢行驶。根据观测数据,发现当出现雾时能见度小于300 m,相对湿度RH>99%时,路面潮湿跟下雨一样,导致路面与车轮胎的摩擦系数变小,使车辆速度变慢,影响交通效率,易发生交通拥堵。

1.3 雨天气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的问题

雨天气对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

1)能见度变小对交通效率降低;

2)路面变滑,降低行车速度,从而影响交通。

降水强度和量级不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同时,对城市主干道造成的交通拥堵不同,一般情况下,降水强度越强、量级越大,对路况和车辆正常行驶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越严重。

一方面,在下雨时,能见度变小,尤其是较强的降雨天气,能见度更小,因此影响到交通运输畅通和安全;

另一方面,当降雨天气结束后,如果路面存留雨水少,路面与车轮胎摩擦系数变小,影响到车速,导致交通阻塞。同样在路面存有大量积水,那么在积水区域车辆就有可能出现熄火等故障,轻则交通拥堵,严重则使局部交通陷于瘫痪。

2缓解恶劣气候条件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的管理对策

在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治理的管理层面上,主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管理这三个方面来完善城市交通管理,并且注意管理和技术的结合,尽可能缓解我国城市交通主干道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拥堵问题。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策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政府财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这也就使政府财政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城市交通基础建设。

城市主干道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在日后城市道路的建设规划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参照巴西库里蒂巴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合理设置功能与巴西库里蒂巴市“快速线、回授线、区际联络线、大站快车线、整合放射线、市中心环线”等类似的道路系统,方便市民联系。

优化城市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区分道路功能定位,分层次进行适应性改造,加强主干道的建设,实现道路交通特性与车流特性相匹配。同时,要通过建立互通式立交、打通堵头卡口等措施提高路网成网性和通达性,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完善道路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道路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矛盾。

另外,在冰雪天气条件下,无论道路积雪、结冰与否,早期发现或预测出气象、道路、交通流异常信息,合理控制交通流及车辆的行为,对异常气象信息、交通紧急事件等做出快速反应,都是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安全的重要管理措施。例如,建立GPS系统和Pass Port路面天气状态信息及结冰预警系统。对能见度、路面状态、积雪状况等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从而为通行车辆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2.2 实施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策略

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角度来看,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之道。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应当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政府部门应统筹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要对场站建设、公交车辆购置与更新、先进设施装备的配置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使上述方面更加适应恶劣气候,以构建和维持强大的、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

加快公交线网调整和优化,对公交线路进行整合和优化,科学规划公交线网,合理配置公交线路,保障公交优先通行。根据实际需要,在城市主要交通走廊设置公交专用道,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

公共交通专用道要配置完善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做到清晰、直观。特别要加强公交专用道的监控和违规处罚的力度,真正做到“专道专用”,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同时,鼓励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换乘体系,使BRT系统本身成为高效的整体系统,而且要通过各种换乘枢纽的建立,将BRT与其他交通方式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提升BRT设施水平。

时间保障是交通服务竞争力的第一效率指标,公交出行时间的保障集中体现在速度、站距、发车间隔三大要素上。因此,为了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满足公交乘客出行时间要求,必须尽一切努力,保障市民公交出行时间是满意的,尤其对于通勤通学、商务公务的公交出行时间应越短越好,最长不超过45 min。对于短距离公交出行(4 km以内),出行时间主要消耗在车外时间上,包括两端步行时间和在公交车站的候车与换乘时间,对于长距离公交出行(6 km~8 km以上),出行时间保障既要考虑车外时间的消耗,更要考虑车内时间的保障,而车内时间的保障要素靠公交的运行车速实现[2]。

另外,公共交通竞争力除了体现在时间效率外,公交票价和服务水平也是十分关键的。大力推行多样化票制和优惠折扣,来稳固大部分长期公交客源,不懈地吸引各种潜在的公交客源。

2.3 优化交通管理

首先,针对暴雨、暴雪、沙尘暴、大雾等气象灾害,积极编制《应急预案》,实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交通网络正常运行。同时,应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多部门协作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为确保我国恶劣天气状况下交通安全出行环境,有必要从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和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两个层面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各部门紧密配合、信息共享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平台。

其次,大力推广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科学的控制和引导交通流。借鉴新加坡智能交通系统,基本构架主要有[3,4]:

1)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Expressway Monitoring and Advisory System,EMAS)。该系统在高速路边用电子公告板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交通状况信息以避免用户进入过分繁忙或有事故发生的路段。

2)车速信息系统(Traffic Scan)。通过安装在出租汽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 System,GPS)接收器获取不同道路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以此了解区域内的整体交通状况。

3)优化交通信号系统(Green Link Determining System,GLIDE)GLIDE是一个交通信号系统,它通过计算控制城市所有的信号设备以优化交通流。

4)整合交通管理系统(Integrated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ITMS)。用于以整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交通信息并提供给出行者。

最终,所有的子系统由交通控制中心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发布以及策略实施一体化,基本实现了对都市交通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调控,保证了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交通畅通。

3结语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又属于其中的一种特别现象。任何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或轻而易举能够解决的,要真正了解和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和细致的研究工作。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主干道各种恶劣天气情况下交通拥堵现象及原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强基础建设、实施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和优化交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完善城市交通管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恶劣天气,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卓恩.关于交通的文化审视[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6):30-31.

[2]中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中国中心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年度报告[R].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22.

[3]和利永.恶劣气候条件下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37.

上一篇:土地现状建设评价下一篇:云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