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2024-10-18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精选9篇)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乎国计民生, 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不断增强土地的供给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土地整理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微观落实手段, 对调整土地资源供给有限与需求旺盛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目的是认识土地整理的效益, 并为土地决策提供依据, 从而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整理工作。

1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现状分析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 采用一定的手段, 对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节, 从而达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了土地整理效益。土地整体效益中的三个效益彼此之间互为依托, 实际操作中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效益中, 而忽视了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致使土地整理效益的不平衡。土地整理方案策划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本着土地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发挥的原则,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土地整理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土地整理工作追求的目标, 然而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成果难以描状, 统计起来也十分复杂,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效益评价就不可避免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通常各地区向国土资源部门汇报的土地整理方案也是更多地强调经济效益, 而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却甚为有限;而所提供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案中也只是单纯地考虑耕地面积的扩大, 数据分析片面, 难以形成完善的衡量标准与完备的评价系统。

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得到初步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评价标准也尚未统一;就评价内容来说, 主要还是更多地关注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内容还远远不够。此外, 我国的建设用地整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如火如荼, 而相应的, 对建设用地整理效益的评价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 无法与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相适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土地整理工作及其效益评价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2.1 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土地整理指标体系中, 指标的选取仍以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为主, 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尚缺乏有效的统计, 如此便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对土地整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指标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在指标数据统计时很多情况下是重复计算, 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2.2 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均是在对土地整理实践的特定目的的研究中提出的, 然后再结合不同地域的研究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由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 使得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并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

2.3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在土地整理评价工作中, 仍缺乏一个可信的、科学的评价标准, 因此在工作中就存在着盲目性, 同时在对土地整理效益的研究方面也不完善, 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研究还较少, 即土地整理效益的横向、纵向对比研究较少。

2.4 评价成果应用薄弱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应该是服务于土地整理项目论证和宏观决策, 但在实际上评价成果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体系, 只局限于个别项目的规划方案优选,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成果仍然处于薄弱阶段。

3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方法

3.1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经济效果评价一般有四项指标。生产条件改善指标;投入情况指标;产出情况指标;投资综合效益指标。前三项指标也可以称为单项经济指标, 一般采用目前通用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投资综合效益指标主要是通过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 评价经济效果, 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此外, 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内部报酬率和回收期法来分析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内部报酬率就是当效益现值恰好等于费用值时的贴现率, 其最直接的反映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投资的效益值, 全部回收意味着获得了最大的效率。在计算内部报酬的时候, 实际上是采用的经济效益的净现值, 并不包括当前当年投资额、工程维修更新费、劳动报酬和国家税收, 还去除了在投资前的净效益, 同时依照准许收益折算到同一规定年度的现值, 即计及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对效益的影响, 所以较之静态分析回收期更为准确。

3.2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 主要是看土地整理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土地整理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满足人民需求的程度;对振兴地区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对活跃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 对劳力资源再开发及产品供销流程的正常运转, 是否在土地上创造了条件及其风险程度如何。土地整理对地区自然和经济优势开发得越充分, 社会机制也越好;社会机制发挥的越出色, 经济与生态效益也相对更明显。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存在很多无形的因素影响, 很难通过货币的价值或其它经济指标来进行描述。社会效益的定量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存在很多技术上与管理上的困难。然而,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社会效益的评价仍要通过一定的指标定量分析, 这是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地方。

3.3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产生影响,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和土地整理活动完成后, 引起整理对象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发生变化, 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研究者通常用实物形式来进行评价, 比如在贵州省坡改梯田的生态影响分析中, 学者将其生态效益界定为耕地效益、水效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抗灾能力增强效益, 将每种效益通过实物量化的形式进行效益分析与评价;北京大兴永定河沙地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河龙区间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分析中都采用了这种实物量化的形式。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趋势分析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广泛开展, 对其的效益评价也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效益评价是为了便于决策者以及公众对土地整理系统价值的认识, 而对生态效益的评价目前学者们越来越趋向于用货币方式来分析计量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功能。这无疑会改变当前对生态价值的评价工作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统一评价的基准、规范研究方法, 并在研究中体现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状况的差异。采用定量分析来开展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工作,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们的支付意愿显然有差异。随着各种平价理论、技术的不断研究, 可以想象把小尺度斑块状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拓展到区域及全球尺度上, 必然会使研究效益指针的选择更加可信, 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也将减少, 具备更高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陈利根, 于娜, 曲欣, 孙杰.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1]陈利根, 于娜, 曲欣, 孙杰.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

[2]覃事娅, 尹惠斌.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 (2) .[2]覃事娅, 尹惠斌.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 (2) .

[3]彭山桂.土地整理项目外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 2012 (2) .[3]彭山桂.土地整理项目外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 2012 (2) .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尽快提高土地调查评价信息化水平,改变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准确、快速地掌握国土资源现状、潜力、变化规律和利用状况,科学规划、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国土资源决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搞好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自八十年代中期,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土地管理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与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遥感技术

遥感作为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其蕴涵的信息量丰富、全天候、信息获取周期短和多光谱特性,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对一些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 了监测,为国务院出台11号文提供了技术支持。1999年以来,开始采用高分辨率、多时段卫星数据,全面开展了国土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全国的土地遥感监测体系。通过对重点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等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为加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在2002-2003年,应用TM、ETM和SPOT数据监测环北京地区50个左右县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

其次,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以现势性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和地形图为基础调查资料,在与原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对比,并经实地调绘和补充调查,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更新。目前全国许多地方,为了配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和正在启动以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一步推进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遥感技术在农村产权调查、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等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在农村产权调查中利用航空和航天数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成果精度,在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产权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采用遥感数据辅助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总体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以及雷达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总体要求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开始全面推进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SPOT5的2.5米遥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 测的工作,2004年采用了QUICKBIRD、IKONOS、SPOT-5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国家级开发区进行监测。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追踪新技术和新方法,促使遥感技术和手段从宏观化向微观化发展,应用水平也在向纵深化发展。同时为了探索高光谱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中应用潜力,国土资源部开展高光谱在土地动态遥感监测中试验研究。该研究以成像光谱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在现有土地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流程基础上,通过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形成一套具有较高自动化和定量化程度的土地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流程,为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我国GPS技术研究起步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GPS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差分GPS技术的发展和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的逐步建立,已取得较为理想的实时定位精度(米级)。GPS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提供3维坐标、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特点,已成为获取现势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空间定位数据的采集。

我国土地工作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土地变更调查(检查、抽查)、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GPS通过选择合适的GPS机型和测量模式, GPS测量精度可完全满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不同应用层次的精度要求。与常规土地变更调查相比,应用GPS技术进行土 地变更调查可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经济上完全可行。GPS测量具有快速、精度高、无需通视、可全天候作业和测量操作简单等优点,效率和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此外, GPS测量数据可直接进入GIS系统,避免了传统方法多次转绘、清绘带来的误差。

随着GPS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掌上电脑(PDA)和GPS的硬件集成系统在土地野外调查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利用PDA可满足野外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存贮及连续工作的要求,通过注入PDA的土地变更调查软件可实现土地利用图件的实时更新;同时,将GPS卡与数码摄像头(DC)集成到PDA上,利用GPS实现变更图斑的测量,解决变更区域大、形状不规则,周边没有明显地物或控制点情况下需要布设导线控制点进行补测的问题;利用DC对野外实景进行拍摄,可替代野外人工绘制草图的工作。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我国GIS技术研究工作起步于70年代初期,80年代进入应用试验阶段,期间主要是借鉴国外GIS应用经验,采用国外的GIS软件。90年代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也开始结合国内GIS需求,从引进、消化、吸收起步,着手开发GIS软件,目前国产GIS软件占据国内市场已达到近30%。由于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的空间性,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处理、管理和输出,必须借助GIS技术才能够实现。

随着GIS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基于不同 GIS平台的各种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相继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属性数据描述、分析和表达输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已经成为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倍加关注的基础工作。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在今后几年中将向着数据标准化,程序规范化、更新制度化、平台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四)“3S”集成技术

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目前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野采集、处理和数据产品生成中,呈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土地变更调查现代3S技术集成运用示范项目经过2年努力,实现了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实时、快速、高精度的采集和处理,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使得土地调查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大大提高。

(五)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随着RS和GIS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基于遥感的土地调查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提取技术也日趋完善。首先在计算机识别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中发展了“基于土地利用图斑单元的变化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图相叠加,在土地利用 图斑边界及其类别信息引导下,以完整图斑单元或像素为单位,按类别分层计算影像上待检测处的影像特征值,按照设定的判别规则,从知识库中选取土地利用数据上图斑类型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比较判断,即可自动检测出变化的区域。其次,通过多年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或发展了一系列可行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如差异主成份法、多波段主成份变换法、主成份差异法、分类后比较法、异常光谱检测法等。

(六)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我国在历年的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中,积淀并形成了海量的土地资源调查数据。这些数据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海量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基础作用,实现信息共享,前提是建立高效的数据动态存储模式,而上述工作已经成为土地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基于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的发展,数据集成和存储技术在土地调查数据动态存储和更新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围绕服务土地管理工作需要,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我国各地陆续开发了适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流程的业务信息系统。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了第一次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测评。1998年,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于1999年启动了“数字国土工程”,该工程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各种土地管理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水平。根据土地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管理业务范围,可大致将这些业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专项业务应用系统根据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可细分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监测评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信息系统、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

(一)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了大多数土地管理专项业务系统和日常行政办公业务系统(包括窗口办文系统)的一类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它将各项土地管理专项业务与日常管理、办公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在全国各地的土地管理业务系统建设工作中受到普遍重视。这种系统大多数是以OA系统为基础,在同一平台上对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约300个县市建立了集成程度不同的综合性业务系统。总地看来,由于省和部分地市的技术、财力相对较强,业务系统在省级和地市级的建设和应用水平相对较高。

当前,各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开发标准,系统本身难以集成;集成于一个系统内的各个组件,与其他地方的系统内的类似组件,开发的工具和标准也不一样,也难以有效沟通。

(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地籍管理处于土地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因此,在各种专项业 务应用系统中,发展的最迅速,目前相对成熟,应用水平相对较高。根据我国地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设速度较快,到2004年已有约300余个市县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成的城镇信息系统近400个。但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从系统的应用环境上看,我国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正处于由单机环境向网络环境发展的阶段。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看,自2001年10月国土资源部在试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以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在向统一的标准迈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各种系统的兼容性还优待进一步提高。

(三)地价监测评估信息系统

伴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地价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99年,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筹备建立全国的地价监测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监测城市从30多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发展到目前70多个城市,监测信息日益完善,监测信息的发布周期越来越短,目前,已经达到可每月发一次全国土地价格监测报告。地方层次上,广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地价监测系统运行较早的地区监测技术和监测体系发展日趋成熟。

当前,地价监测系统正朝着多功能集成、网络化服务、区域网络化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主要功能包括基准地价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出让金评估,房地产价格信息管理、房地产价格咨询服务等。但是,由于我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尚不十分成熟,全国范围的基准地价体系尚未确立,全国地价监测系统的集成需要在整个 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整合水平,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另外,在不断提高监测能力的同时,地价评估和土地市场评估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农用地和农村地价的监测与评估工作比较薄弱,农地评估系统的建设与实际需求也有一定差距。

(四)土地调查信息系统

尽管我国土地调查的发展较早,但是,与形成服务全流程的调查信息系统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当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针对调查工作的部分流程设计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其中,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系统发展较早、技术比较成熟的是土地变更调查汇总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全国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数据汇总工作中广泛应用。另外,各地和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发了不少土地调查变更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也比较广泛。随着全国土地监测和调查工作的开展,陆续开发了服务于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定购系统、成果检查等信息系统。

随着3S技术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的进步,土地调查信息系统越来越注重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耦合,整合土地利用信息的空间统计、查询、汇总、制图、制表、自动变更等多种工程和程序。

(五)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

当前,国家级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批次用地报盘系统,可初步满足国家对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审批、备案的需求,网络化应用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国家报盘系统的基础 上开发了一些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总体上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查询建设用地宗案信息,统计建设用地分类数据,征地呈报件管理,地形图数据库管理,建设用地数据库管理等。

(六)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辅助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结合规划修编工作,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开发了土地利用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地方层面上,上海、浙江、广东、吉林、湖北、江苏等地先后开发了各自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总的来看,我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相对较晚,尤其是规划结果应用于土地管理决策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土地调查监测评价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国土资源部历来十分重视与土地管理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自建部以来,尤其是自“数字国土”工程启动以来,先后制定和颁布了GB级标准3部,TD级标准11部,已通过发文试行,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和正在编制过程中的标准和规程达到50 多项,此外还有大量管理性规定、规程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相当数量的基础性标准和规程的编制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按照标准的主要应用范围,可将这些标准分为土地资源管理通用标准、土地资源调查标准、土地资源评价标准、土地资源规划标准、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标准、土地资源市场管理标准、土地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标准等七类标准(表1)。除表1所列已经颁布实施和试行的标准、规范外,另外,还有近20部左右标准、规范已进入完成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或进入研制阶段,将在近期内颁布实施或试行。的

总地来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土地信息化规范体系,但是,在标准的研发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标准滞后,尤其是部分标准、规范修订工作赶不上形势变化;缺乏对标准进行解释的技术性规范,导致应用中不同单位对同一标准产生理解偏差,这也是当前部分应用系统和软件可移植性差的原因之一。

表1 已颁布和发文试行的标准、规程一览表

标准名称

土地资源管《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土地分类标准》(试行)、《农理通用标准 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技术规程》(TD1993-03)、《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TD/T1010-1999)、《SPOT2.5m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规定》、《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图件更新检查验收规定》(试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土地登记规则》(试行)、《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试行)、《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试行)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估价规程》(TD/T1006-200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TD)、《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

《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范》(TD/T1013-2000)标准分类

土地资源调查标准

土地资源评价标准

土地资源规划标准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标准

土地资源市《土地市场调查技术规范》、《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试用)场管理标准 土地信息与数据库建设标准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技术规范》(试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

四、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信息化人才是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基础。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信息化技术队伍,既是土地专业化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保障,也是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目标之一。

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历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纲要的颁布和近些年来以“数字国土”工程为代表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培训了一大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各类人才目前大约有近15000人,已可初步满足当前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需要。

但是,由于各地信息化人才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的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仍是当前限制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重要瓶颈。信息化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国家、省、市级各部门的技术人才相对丰富,基层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发达地区人才相对丰富,广大西部和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相对匮乏;低等级的信息人才相对丰富,高等级、专业化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等几个方面。尤其是既懂信息化、又懂土地管理专业需求的专业型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在地市级以下土地管理部门中比较突出,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我国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和评价信息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的瓶颈。

五、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土地市场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人们对土地资源认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土地管理技术的改革提出新要求。2000年温总理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2004年,曾培炎同志提出实施“金土工程”,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随着我国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已发展到信息整合、系统集成、工具组件开发规范专业化的阶段。

(一)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

为了有力地支持土地管理,必须快速准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面对上述需求,发展能够普及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关键和主流方向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3S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为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基于3S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现代化技术方法体系建设示范、基于PDA的土地利用变更和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研发和应用,以及掌上地理信息 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一体化技术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集成与整合

由于种种历史的、技术的和体制的因素,土地基础信息的不完整,质量不高和整合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土地监测、调查、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土地基础信息质量和完整性,需要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核实、充实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基础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程度低,难以为大范围、高层次应用提供支持,则需要从标准体系建设、制度完善和体制改革方面加强领导和指导,规范数据整合程序与质量方面改进和提高。当前,国土资源部已经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实施“金土工程”的建议,目前,已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该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国家、省、市3级土地数据中心,建立实时、动态、完善的土地数据更新和备案制度,建立完整的、上下联动、相互共享的基础信息中心,整合我国分散、孤立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资源,支持我国大区域、跨区域、国家战略决策的需要。

(三)土地信息系统集成

我国各地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各自业务的需要已经建立了不少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但是,这些系统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状态,不仅区域间难以沟通和兼容,即使同一单位内部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系统兼容问题。我国土地管理试行中央领导下的省级垂直管理制度,加强区域间和上下级之间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的沟通,提高中央对全国土地资源宏 观管理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四)系统开发规范专业化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3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图

1、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空间方式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当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及土地利用权属的专题地图。它是用符号、文字、数据及图表来表示土地内容的,其测量成果对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时,需附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用地占基本农田的需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比例尺为1:10000万,不涉及农区的需附比例尺为1:50000万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它能直观的反应出用地范围界线内,占用的啥地类,有哪些现状地物,坐落在哪个权属单位等等,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本文是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成果上,以县(市)级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入库,添加项目用地范围界线,叠加出正确坐标下的标准分幅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2、数据库入库

2、1二调数据库与苍穹标准数据库的建立

二调库(A)的建立:在“系统设置”下的,“标准SQL数据库创建”的子菜单里,数据库类型选择:“KQGIS版二调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SQL)”,计算机名填写上,然后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如:在coordinate 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数据库的名称为:A,确定。

苍穹标准数据库(B)的建立:在“系统设置”的,“标准SQL数据库创建”的子菜单里,数据库类型选择:“KQGIS版苍穹标准数据库(SQL)”,计算机名填写,”坐标系统”选择同上,数据库名:B,确定。

2、2把VCT文件,导入到二调库

在苍穹软件里,打开县(市)级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VCT”文件,在“数据交换”下的,“VCT与数据库转换”,“大数据量VCT入库”,选中刚打开的VCT文件,在需要的图层上,打勾。点“输出到其他数据库”,数据库类型选“KQ SDE For SQL Server”,服务器填写,数据库:A,用户名:sa,点“确定”,再点“转换数据到数据库”

VCT数据量很大,在打不开或一打开就死机的情况下,先进入建好的库“A”,在“数据交换”下,“SHP与数据库转换”“SHP批量导入”打开县(市)级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矢量数据”导入即可。

2、3二调库再导入到苍穹标准数据库里

重新打开进入B库,“数据交换”子菜单下,“数据库转换”“二调数据库转换厂商数据库”,对话框:数据类型(勾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源设置:国标数据库名称(指二调库A),“数据库类型”,选“KQ SDE For 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名称填写,数据库:A,用户名:sa,点“连接”,成功,确定。“厂家图型库名称(苍穹库)”对话框:数据库类型:选“KQ SDE For SQL Server”数据库,同上服务器名称填写,数据库:B,用户名:sa,点“连接”,成功,确定。点“转库”,跳出“打开属性库失败,跳转过属性转换”“确定”即完成数据的入库。

3、模板设计

数据库入好以后,通过图例高级设置,比例尺详细设置,结合表详细设置,指北针详细设置,图廓整饰注记项设置,格网详细设置,界端注记:选“最小生成到村级”,在“四角坐标按经纬度标注”上,打勾。把1:10000万、 1:50000万的标准分幅图的模板按标准设置好。

4、图幅编绘与修饰

打开苍穹软件,进入苍穹标准数据库B里,从要素列表里,读取“线状地物”“地类图斑”“行政界线”“行政区”4个要素,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界线加载进来,在“系统设置”菜单下的,“分幅信息设置”,生成,选择比例尺,中央经度,大地坐标及分带方式,然后在“屏幕取点”下,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界线的左下点一下,再在用地范围界线右上点一下,把用地范围界线包住,“计算图幅”保存。在生成的标准图幅里,查看用地界线都涉及哪些图幅,选中一个标准图幅,在“图块属性编辑”里,查看图符号。然后打开“分幅表”,选中一个标准图幅,右键“叠加分幅图廓”,保存为“苍穹矢量数据”即*.VTM格式。

重新打开*.VTM,进行“图层排序”把点文件放在最上面,其次是线文件,最后是面文件。对“线状地物”“地类图斑”“行政界线”层分别渲染。添加用地界线,渲染为红色。在“注记编辑”里写上,建设项目全称,及用地面积。就完成了一个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

5、总结

通过对苍穹软件的应用研究,逐渐掌握苍穹软件应用于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上,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方法,能够更好更快的为土地利用管理及规划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杏清,叶美芬.土地利用数据库应用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28(4)

[2]齐建伟. 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与建库中大地坐标系选择[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

作者简介:张莉燕,女,1977-3,汉族,山东省,中级工程师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篇4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对研究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1], 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 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 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 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 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 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或需求。评价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或土地质量好坏的鉴定, 根据各指标分值和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值, 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受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是一项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的复杂且规模较大工作, 其核心是比较土地用途要求和土地性质。

1 权的最小平方法基本原理

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建立目标函数, 对其一致性判断矩阵A求得最小值, 即一致性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最优解[2,3], 由权的最小平方法构成的最优化问题用向量形式可表示为:

通过求解此辅助线性规划模型而得到最佳排序向量如下:

则称A为一致性判断矩阵, 否则称A为非一致性判断矩阵;

2 地利用现状

2.1 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

全市土地总面积803013hm2, 土地利用率为88.38%。在已利用的土地中, 农业用地564437.8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0.29%, 建设用地145265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18.09%;其他未利用土地93310.1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11.62%, 如表1。

2.2 建立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济南市实际土地现状情况, 通过计算济南市土地利用率、人口密度等十四个指标, 将这十四个指标分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三个指标体系, 建立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

2.3 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的权重, 计算步骤如下:

(1) 依据这十四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并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A:

(2) 由式A可计算出矩阵B, 再通过借助数学软件MAT-LAB, 可求得B-1:

(3) 求出济南市土地现状分析土地指标排序权向量W*:

2.4 综合评价

利用综合评价系数法对济南市土地指标进行系数加权计算得出总评价系数, 土地利用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指标值/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平均值, 通过计算得出如表3。

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系数为: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系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系数, 为0.5306+0.2939+0.4114=1.2359

2.5 评价结果

山东省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系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系数、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系数分别为:0.2178、0.1346、0.6476、1[4], 评价结果显示济南市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系数为0.5306, 远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数为0.2939, 远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系数为0.4114, 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系数为1.2359, 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3 结论

通过对济南土地利用率、垦殖率等十四个土地利用指标的调查, 并通过权的最小平方法计算, 其结果与调查基本相符。济南市由于山地较多, 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较多, 造成全市土地综合效益偏低, 进而影响全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系数。下一步要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稳定数量, 提高质量。要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 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因为权的最小平方法研究尚不多, 所以, 评价指标的选择、判断矩阵的得出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

[2]李玲, 张振文, 孙强.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1) :29-32.

[3]王应明, 傅国伟.关于层次分析法中权的最小平方法的理论证明[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5 (1) :3-8.

[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5

不合理用地是造成水土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1],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云南澄江县尖山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从而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 并且直接危害着抚仙湖的水体环境[2]。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解决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3]。然而, 对于土地综合治理来说, 主要的治理对象是不合理的土地使用, 不合理用地必须通过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反应出来, 因此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4]。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

为给尖山河小流域的土地展开合理客观的评价, 首先对该地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调查首先通过外业调查, 了解到了尖山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与1992年的土地利用图相比较变更的情况后, 又通过计算机软件填图, 将其矢量化后, 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最后得到研究区土地总面积为1919.07hm2, 其中非生产用地11.32 hm2、灌木林247.5 hm2、果木林3.4 hm2、河流8.47 hm2、荒山荒坡221.3 hm2、难利用地4.59 hm2、坡耕地172.8 hm2、乔木林142.8hm2、疏幼林地643.4hm2、水田108.2hm2、水域2.01 hm2、梯地面积317.52hm2、有措施坡耕地35.76 hm2。

2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在本次评价中, 应用回归分析法。

方法原理:回归分析根据自变量的个数可以分为多元线性回归和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的自变量有多个, 它与函数的关系是线性关系[5]。

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及参数的求法:

设随机变量y随m个自变量x1、x2……xm而变化, 并与y之间有线性关系, 根据x1、x2……xm、y的n组观测数据的:

式中, β1, β2, ……βm是偏回归系数, x1、x2……xm是精确测量和控制的一个变量;Σi是y中无法用x1、x2……xm表示的各种复杂的随机因素组成的误差。如果不考虑Σi因素, 可以简写为:y=b1x1+b2x2+……+bmxm回归分析的关键就是求出b1, b2, ……bm, 通常根据观测和实验所测得的x和y值建立线性方程求出b1, b2, ……bm, 然后成为确定的回归线性模型。

根据理论推导可得到下列方程组:

根据资料和实验数据得到x11、x12……xmm和y1、y2……ym代入方程组, 然后求解方程组得出未知数b1, b2, ……bm。

3 评价因子

在评价过程中, 需要有一些指标来确定土地的等级。这些指标称为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不仅要分析土地质量, 而且还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特性。每一类型的土地都有其特点, 因此评价因子应针对土地利用类型来确定。

考虑到尖山河小流域的特点, 在评价中将农田和林地分别进行评价, 因此所选取的评价因子有所差别。对农田评价时, 选取坡度、土层厚度、面积及土壤侵蚀强度作为评价因子, 而对于林地来说, 增加了一个植被覆盖率。将各个因子分成若干等级。 (见表1)

3.1 评价因子的量化过程

此次评价, 主要是对尖山河小流域的土地等级进行等级评价。等级评价是一个定量的过程, 因此要对参与评价的每一个因子数量化, 才方便代入回归方程进行计算。

在对评价因子量化时, 是根据每个因子的等级来划分的。如:在土壤侵蚀强度中, 无明显为5, 微度为4, 轻度为3, 中度为2, 强度为1。

3.2 各评价因子所占的比重

本次评价将林地和农田分别进行评价。在评价中, 所选取的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法。所以, 对林地评价时公式为:

式中, x1表示的是土壤侵蚀强度的特征值;x2表示的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值;x3表示的是坡度;x4表示的是地貌的特征值;而x5表示的是植被覆盖率 (林地) 。而x1, x2, x3, x4, x5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后, 精确测量的一些数据, 具体的数据经过对评价因子量化后得到。各评价因子所占的权重就是式中b1, b2, b3, b4, b5, 是控制的一些数据, 可以通过实验测得。由于此次评价没有实验条件, b1, b2, b3, b4, b5, 的确定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来确定,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得出其大小分别为22.7%、25.4%、14.5%、16.3%、21.1%。为便于计算将它们扩大一百倍, 得到公式:

在农田中, 除了农作物以为, 其他植被的覆盖率为零。因此, 在对农田评价时就不需植被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所以得到公式:

式中:x1, x2, x3, x4分别表示侵蚀强度, 土壤有机含量, 坡度和地貌的特征值。

b1, b2, b3, b4大小分别为27.2%、30.4%、19.5%、22.9%。扩大一百倍得到公式:

4 土地等级评价结果

在评价中, 主要是对农业用地和有林地进行评价, 非生产用地、水域和河流不参与评价其评价结果为:其农用地面积为:616.2hm2, 一级地为评价指数大于396.8的土地, 面积为183 hm2, 二级地为评价指数在346.9和389.3之间, 面积为210 hm2, 三级地评价指数在285到336之间, 面积为107.2 hm2, 四级地为评价指数小于281.6的土地, 面积为116 hm2, 各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29.7%, 34.1%, 17.4%, 18.8%。

有林地面积为:1245.2 hm2, 一级有林地为评价指数大于425的林地, 面积为390.3 hm2;二级地是评价指数介于338.8和413之间, 面积为3.4 hm2;三级有林地的评价指数为261-275, 面积为227.2 hm2;四级有林地的评价指数小于161, 面积为624.2 hm2。各占有林地总面积的31.3%, 0.3%, 18.3%, 50.1%。

5 结论

(1) 对尖山河小流域进行土地现状调查后得知, 该流域总面积为1883.05 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616.2hm2, 林地面积为:1245.2 hm2。

(2) 以坡度、土层厚度、面积及土壤侵蚀强度作为评价因子, 应用回归分析法对该地农用地和林地进行土地利用评价后, 将土地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地573.3 hm2, 二级地203 hm2, 三级地336.7 hm2, 四级地748.25 hm2, 各占参评土地面积的30.8%, 10.9%, 18.1%, 40.2%。

(3) 对于土地利用等级为三、四级的土地,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不合理的使用, 对于该类土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必须对其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摘要:在对云南尖山河小流域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回归系数法, 对该地的农业用地和林地展开土地评价后得到:该地土地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地573.3 hm2, 二级地203 hm2, 三级地336.7 hm2, 四级地748.25 hm2。对于三, 四级土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必须对该类土地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评价,回归分析,小流域

参考文献

[1]叶岸青, 王巍达.浙江水土资源流失的原因与保护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1:292-293.

[2]陈奇伯, 余先高, 王克勤, 等.珠江上游尖山河小流域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 2007 (5) :116-119.

[3]李开书, 杨云华, 李云蛟, 陈奇伯, 王克勤.珠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持水性能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4:115-120.

[4]李孝芳.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浅谈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现状 篇6

关键词:农村建设,土地管理,现状分析,对策探讨

1 引言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土地资源管理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要求之下, 土地作为农村最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物质资料对于农民生存发展意义重大。然而, 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涌现出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关系到弄明的切身利益, 甚至对于新农村建设也产生了一定阻碍。土地管理与新农村建设休戚相关, 只有及时处理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2 当前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的现状分析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 土地资源与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主要从水、田、林、路等方面着手, 在综合整治过程中提升土地管理的质量。有效的土地管理不仅能够促进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耕地排灌能力的提高, 同时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当前农村建设已经将土地管理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从使用、管理及规划等方面得到体现, 任一环节的实施质量都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农村土地管理事业的日趋规范化与法制化, 针对农村土地的利用与管理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强化, 然而这一过程中所涌现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农村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尽管针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已然形成, 然而不少农村土地在管理与规划过程中仍旧沿用原有的“自创”规划执行程序, 整个土地利用规划显得并不完善和健全, 甚至并没有针对土地资源的专项管理构建相关的管理执行流程, 大多数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缺乏必要的可行性, 法制管理干预显得较为薄弱。

2.2 农田及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省市及乡镇尤为重视对农村基本农田的保护, 然而具体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却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管理和保护作用。由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失使得不少农田出现了丢荒的问题, 一些农民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将责任田变为鱼塘, 这不仅违反了国家耕地保护原则, 同时对于农田及耕地保护问题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 宅基地管理中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 与此同时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也相对提高, 无论是农村基础生活设施还是农田建设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然而这一过程中农村的生活习惯及民众思想观念并没有得到显著更新, 一些农村土地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巷头巷尾边角地的空出使得不少宅基地空置, 这也是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2.4 土地征收和转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关于土地征收与转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够规范的征地程序以及宅基地审批程序等, 公开征地补偿标准的模糊化不仅是对农民知情权的保护不力, 同时对于被征地农村的生活水平也难以起到必要的补助作用。

2.5 农村地质灾害防治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民众对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的认识还相对肤浅, 因此针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问题也并没有在土地管理中得到有效呈现。此外, 农村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也使得农村地质灾害预防体系的建设并没有在农村土地地质管理中得到落实, 这对于农村地质安全显然不能形成有力的保障。

3 农村建设土地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重视对农村用地的规划与管理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土地总体规划与年度发展计划的建立来协调农村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实现对农村用地布局及结构的有效调整。与此同时, 国土资源部门也应当积极协调与乡镇土地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从当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着手, 更好地突出土地规划的公开性, 尊重农民的自主意愿, 更加合理地促进农村土地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有效展开。此外, 针对农村土地用地总量的控制也应当得到有效落实, 根据年度计划及用地总体规划来处理农村用地的建设发展问题, 针对其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应处理好村镇建设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从农村房屋改造出发, 对农村闲置宅基地或是空闲土地经常合理整改与利用, 提高低丘缓坡的利用率, 尽可能不占据耕地面积。最后, 针对农村用地规划与管理问题还应当从土地执法力度方面有所体现, 对于违反农村土地规划私自侵占耕地或是农田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杜绝通过以租代征等违法行为对农用地使用功能进行转化。

3.2 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监督管理力度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生产关系及生产力发展需求之间的调整, 在现有农村家庭生产承包制的基础之上突出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优化与完善, 这对于延续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意义重大。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监督与管理力度的加强需要从政策制定和方案落实的角度出发, 实现土地流转管理的规范化开展。在确定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和形式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流转原则进行细分, 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违规和失范行为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此外,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制定也不可忽视, 针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问题农经部门应当发挥必要的管理与仲裁职能。从图1农村土地流转开发原则不难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应当在促进农户增收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 不断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发档次。以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 现阶段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展开应当从区域结构调整着手, 将“示范园”和“试验区”等发展成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新格局。

3.3 重视地质灾害预防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体现

农村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因此针对农村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还应当从地质灾害预防方面体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合理化与规范化。从农村地质灾害的控制和预防角度出发, 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 采取“谁破坏, 谁治理”的方式来提升综合治理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性。此外, 农村小矿整治问题也不可忽视, 在依法办矿及科学采矿的原则指导下保障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最后, 针对农村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整治也是对地质灾害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 这对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饮水条件改善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障地质条件的安全对于农村土地管理而言至关重要, 这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必要环节。

4 结束语

对于当前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而言, 无论是农田耕地保护还是土地征收问题都是当前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针对存在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积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土地管理对策, 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村土地资源是民众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这对于农民生活质量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在管理中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应当成为现阶段农村土地管理的目标之一。从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势在必行, 只有解决土地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需求。

参考文献

[1]蒋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04) :23~24.

[2]冯德福.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土地管理[J].才智, 2009 (22) :13~14.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7

(一) 综合效益概念

在研究土地整理可行性的过程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直接决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投资性以及优选性。通过评价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不仅能够对土地整理的成功度进行判断, 同时还能为今后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而目前在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中, 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效益, 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工作对区域内的景观格局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类型等的变化, 以及空间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变化等。

而社会效益指的是在实施土地整理之后, 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分配等, 宏观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则指的是投入的经济技术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即经济行为主体在土地整理之后进行的技术、劳动以及资金等投入, 从而得到的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 发展现状

在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 它是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关键。由于土地整理的不断实施, 其工作的内容以及目标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且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农建设的基础上, 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需要有机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不断丰富土地整理的目标和工作内容。目前, 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必须立足于改善农村面貌及农民生活条件, 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这样才能促使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原则

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在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综合效益原则。

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 整理土地的目标主要是综合改善社会、经济以及景观生态等。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对经济效益加以关注, 同时还需要改善景观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等, 这样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定量与定性原则。

在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过程中, 既需要定量, 还需要定性, 即选择的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 这样才能提高指标评价的可信度以及直观性。

3、整体性原则。

在选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过程中, 要注意指标的系统化以及全局化, 并且要将土地整理与专业化、区域化项目的有机结合充分的反映出来, 同时还需要反映出资源开发与土地整理之间的有机结合, 以及土地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等。

4、实用性与科学性原则。

评价效益的主要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因此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 且指标的选择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行和参考性。

5、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也必须与其相适应, 因而选择的指标及其内涵也必须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二) 体系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一般在衡量各单项效益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是两级指标。在经济效益中, 一级指标主要有3个, 而二级指标一共有12个;景观生态效益中, 一级指标主要有2个, 而二级指标一共有7个;在社会效益中, 一级指标主要有4个, 而二级指标一共有12个。

(三) 指标分析

1、经济效益。

在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 首先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是由3个一级指标构成, 即农地效益增长率、项目宏观经济效益以及农民经济效益增长率等。其中农地效益增长率则指的是土地数量以及质量上的增长等。其中就包括减少抛荒地、改善土地质量、耕地新增率、农用地增长率以及土地利用率等。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则指的是改变农民的成本以及收入等, 所产生的投资效益的提高以及净收益的增长等。另外, 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 则指的是反映投资项目的宏观效益的指标。

2、社会效益。

该指标指的是改善农民生存保障情况、改善生存条件和农村生产, 以及公众满意的情况等。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含4个一级指标。其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以及农村生产等, 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机械化耕作、协调改善水资源调配以及改善道路交通等4个小指标。

3、生态景观效益。

在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中, 该指标还包括改善农村面貌、改善生态环境等两个一级指标。其中, 改善生态环境指的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中内部以及外部的影响因素等。而改善农村景观指的是通过布局和规划, 促使土地整理的整个区域, 能够获得景观感受上的改善。

三、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 可以看出, 在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的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甘晓林, 张军, 王乐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21:4928-4932.

[2]刘眭, 何腾兵, 罗睿, 徐芊.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 2016, 02:190-194.

[3]苏少青, 林碧珊, 陈正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J].南方农村, 2011, 01:22-26.

[4]周丹, 盖艾鸿, 杨柳.基于模糊模型识别法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分析评价研究——以格尔木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05:208-213.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8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评析

1.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 但一些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如就业导向培养模式、适应学生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知识- 能力- 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等。就业导向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大学毕业后直接面临社会就业, 在这个角色转换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理论知识向实践动手能力的转化, 因此强调实践环节是该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适应学生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文理兼收的学科, 其学科背景不但涉及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 而且还需要测量学、地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作为其专业基础, 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故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实践等环节更多地考虑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3];“知识- 能力- 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旨在突出培养的阶段性, 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知识- 能力- 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4]。

1.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近年来, 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教育导向都十分重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吸收与培养[5]。从各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来看, 主要有导师模式、团队模式、协管模式等。导师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一旦学生选定某个导师就必须以导师为核心参加科研、项目实践等活动, 故导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方向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团队模式是老师学科团队建设的自然产物, 现阶段国家各类纵向课题要求必须由一定职称与年龄结构以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团队协作完成, 以及一些横向课题的工作量较大,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由“大老板”带头领导众多“小老板”一起干活的团队, 从而各导师的研究生也会相应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团队模式;协管模式是现代教育体制催生的一种畸形培养模式, 我国教育体制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每年培养一定数量的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职称补贴, 然而很多具有资格的研究生导师却没有课题供学生参与, 或者说很多导师只是热衷于“教”而完全不顾及“导”, 他们往往选择占据名额却将学生委托给项目较多的其他导师培养, 形成一种教而不导的协管模式。

1.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文理兼收的学科, 因此其课程设置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从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来看, 课程设置主要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而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类[6]。技术型人才培养多存在于理工类、地质类院校, 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等, 并且实践课程的比重相对较大, 而管理型人才培养多为农业类、经济类院校, 其课程设置主要以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为主, 突出社会实践、规划管理等能力的培养。

1.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系, 需要学生掌握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土地评价以及土地测量、土地调查等专业实践技能, 并能够熟练运用Arc GIS、Map GIS、Auto CAD等专业制图软件。因此, 各院校均依托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培养目标开展一定的实践教学。甘肃农业大学程文仕老师倡导的“139 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值得借鉴, 该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实践环节和研究区的资源整合, 以某一个研究区为实习区域, 通过数据获取、分析评价、利用规划三个环节, 指导学生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土地适宜性与潜力经济效益评价等九大内容的综合性实习[2]。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不一致, 以及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教学以外的其他问题, 因此大部分院校都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这样不仅老师可以更加系统地传授实践技能, 而且学生也可以避免教学以外因素的干扰, 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已经初具成效, 但未来发展还需就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2.1 促进优势资源互动, 构建梯队培养体系。从土地资源管理培养层次上看, 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高于本科招生院校, 造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市场的不良局面。因此, 今后要尽量缩小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扩充博士研究生的数量, 构建健康的梯队培养体系。2.2缩短课程改革周期, 培养适时专业人才。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因此一些初办该专业的院校往往没有明确定位而照搬名校的课程体系, 从而导致这些学校教师授课指导性不强、专业课程分散等问题, 严重影响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造成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日益加剧。2.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将不同成绩的学生捆绑在一起共同完成实践实习,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合理地制定实习目标还要紧跟学生的实习进度不断地调整和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共同提高。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从地域分布和学科定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介绍, 并从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评析, 进而指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 2014 (14) :133-135.

[2]程文仕, 乔蕻强, 刘学录等.基于“139模式”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 2014 (6) :69-73.

[3]唐焱.适应学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10 (4) :43-45.

[4]周启刚, 张晓媛, 陈倩等.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3) :1311-1313.

[5]刘昱, 蒋瑶.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 :86-89.

土地现状建设评价 篇9

关键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 城市开发建设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土地持续利用与空间优化的核心手段, 通过对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来提高农用地的综合效能并满足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性需要, 已成为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成都市在总结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基础上, 着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有效实现了三大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 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正是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 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 其具体需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效能具有一致性, 深入研究服务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土地整治内涵与效益, 对指导今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效益评价工作是促进项目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的保障措施, 是科学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能有效检验项目完成质量并体现其突出特色, 使成果惠及社会。

目前, 我国学者对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研究相当丰富, 将两者结合开展研究的较为缺乏。如李冰清等构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效益3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刘眭等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文明民主、村容整洁4个方面构建了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而对于升级版“新农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经验总结、路径探索等理论研究上, 如叶山菊总结了郫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指出土地综合整治具有突出作用;张鹏在对双流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研究中指出, 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保障项目资金来源, 进而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翟坤周、周庆元认为新形势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应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目标, 以“村庄空心化治理”为重点, 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来进行。对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研究更为缺乏。从现实情况来看, 由于缺乏统一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标准, 导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评价缺失, 难以判定项目成效。因此, 构建适用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鉴于此, 笔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综合考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 在厘清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构建适用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 进而实现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各方面效益的量化评估, 丰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后效益评价工作, 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可持续发展。

1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下土地综合整治特征

四川省于2013年启动了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整体呈现出“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鲜明特色。“小规模”即新村建设规模一般以100~500户为宜, 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组团式”即各个组团规模控制在50户左右, 并预留空间生态尺度;“生态化”即按照“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的要求, 注重农村地域特色,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 保护林盘、田地、水体等现有生态资源体系;“微田园”即尽量实现村民家有小庭院、户有小菜园, 展现现代农村田园风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下的土地综合整治要求更加严苛、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高级 (图1) :从前提条件来看, 土地综合整治要求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进行, 基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的土地综合整治除此之外还必须按照《成都市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编制标准》和《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土地整治;从运作方式来看, 传统土地综合整治以政府推进为主导, 无法保证对农村工作的财政投入, 基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的土地综合整治一是以政府主导, 从政府配套政策上全力助推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 在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以项目引进为依托, 通过让农民集体及农户以村为单位、多村联合申报整治项目或者以委托他人、其他经济组织申报整治项目的方式, 有效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土地综合整治;从农民主体来看, 基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的土地综合整治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坚持群众“自主、自愿、自治”原则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 是否集中居住、房屋户型选择、房屋分配等, 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生态建设来看, 尽管土地综合整治已强调对农村生态环境加以重视, 但由于缺少具体科学的实施方法与一定的技术支持, 难以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效益,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了具体要求, 严格保护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农村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下的土地综合整治在各方面无不体现其相比传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势, 尤其在生态与景观效益方面。基于此本文选取该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据查阅相关文献, 指标选取主要遵守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原则, 是指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 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

(2) 综合性原则。构成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要从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事物, 指标要有较强的综合性。

(3) 差异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对当地的土地整治效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能敏感地反映事物变化, 无差别或差别不大的指标不能列入评价指标体系。

(4) 可比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含义明确、计量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 达到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因此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 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不列入指标体系。

2.2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属综合效益, 是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效益的综合, 应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景观效益的统一, 做到经济上有效、社会上可行、生态上平衡和景观上可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向应顺应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 而“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其实质是经济、社会、生态及景观效益的表现形式。

基于此思路, 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 结合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特点, 运用层次分析法, 从“目标—准则—指标”3个维度, 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4个准则, 选取20个评价指标构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来检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1 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行为主体或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待整治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经济上的回报,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产业发展提供的潜在支持。前者可用耕地面积增加率、农地单产增加率、农民年纯收入增加率来衡量, 后者可用总产值增加率、非农业产值占比增加率、土地流转面积增加率来体现 (表1) 。

2.3.2 社会效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指整治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社会环境系统所受到的影响,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社会效益表现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生产、生活环境和谐程度的提升。可用劳动力就业提高率、路网密度增加值、中低产田减少量、机械化作业率增加值、群众满意度来衡量 (表2) 。

2.3.3 生态效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地表生态系统如原有水系、土壤质量、土地利用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诸多影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生态效益表现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可用植被覆盖面积增加率、灌溉保证率增加值、生活垃圾处理点增加量、水域面积变化率来衡量 (表3) 。

2.3.4 景观效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景观效益是指项目实施后对农业景观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风景和人类改造自然形成的景象产生的景观效应。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景观效益尤为显著, 表现为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农村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的严格保护。可用土地平整率、景观均衡性、景观类型多样性、田园风貌保留程度、环境满意度来衡量 (表4) 。

备注:其中:为区域内某种景观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为景观类型数量;SHEI=SHDI/景观中斑块类型数量。

3 效益评价标准的确定

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系统的思维决策过程数量化、模型化的过程, 依据客观实际进行模糊判断来对各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表示。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首先, 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作为最高目标层, 经济、社会、生态、景观效益作为准则层, 4项效益下的具体评价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3个层次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其次, 构造“目标层-准则层”和“准则层-指标层”两级判断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的求解;最后, 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可得出指标的相对权重与组合权重。

3.2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效益评价涉及多标准多条件多指标, 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判断问题。为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 评价分值采用百分制, 征询多位土地整治相关领域专家制定每项指标在取不同值时对应的评价分值。

3.3 项目区效益评价值确定

根据各指标权重以及各因素的评价值, 计算出项目区各项效益以及总效益的得分。

4 结语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土地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土地权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相辅相成。本文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背景, 根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四个层面构建适用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犹明波, 杨坤, 张舟, 等.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及经验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2) :349-350.

[2]李冰清, 王占岐, 金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2015 (03) :68-74.

[3]刘眭, 何腾兵, 罗睿, 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 2016 (02) :190-1 94.

[4]叶山菊.美丽新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郫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 014 (21) :3-4.

[5]张鹏.创新土地综合整治融资方式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管理观察, 20 16 (04) :146-148.

[6]翟坤周, 周庆元.新农村综合体的内涵特征、体系框架与建设策略——四川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实践反思[J].现代经济探讨, 2014 (4) :47-52.

[7]杨俊, 王占岐, 金贵, 等.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08) :1036-1042.

[8]何如海, 聂雷, 何方.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项目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4) :232-237.

[9]渠晓莉, 毋晓蕾, 陈常优, 等.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以河南省陕县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 24 (6) :78-84.

[10]黄辉玲, 吴次芳, 张守忠.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12 (06) :240-246.

[11]刘姝驿, 杨庆媛, 何春燕, 等.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6) :54-60.

上一篇:专业相关下一篇:恶劣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