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气候特征

2024-10-02

天气气候特征(共12篇)

天气气候特征 篇1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 伴随暴雨、大风、冰雹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深入研究雷暴天气, 对提高防雷减灾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张敏峰[1]等的研究指出, 近30a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雷暴频数在波动中减少。孙丽[2]等分析了辽宁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西部山区向中部丘陵、平原及沿海地区逐渐递减的特征, 雷暴日数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林建[3,4,5]等研究发现北方区雷电发生时间较短, 主要集中在夏季, 发生时段较晚, 发生频次也明显偏低。本文对1961~2010年丹东地区地面观测有关雷暴的观测记录进行分析, 得到该地区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和月际分布规律。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 (2.5°×2.5°) 的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 运用合成对比分析, 分析丹东地区夏季雷暴发生次数偏多、偏少年500h Pa高度场分布特征, 以期为丹东地区雷暴天气的预测提供依据。

1 丹东雷暴日数气候特征

1.1 雷暴日数的年际波动

在1961~2010年期间, 丹东地区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2~30d, 雷暴空间分布不均, 南部少, 北部多, 并且年际波动大。表1为丹东地区年雷暴日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布情况, 全地区雷暴日数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3倍左右, 凤城、宽甸波动幅度大, 最多年份比最少年份多30~31d, 沿海的东港地区变化幅度较小, 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足20d。

1.2 雷暴日数的趋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雷暴日的时间序列特征, 采用线性回归系数的方法, 计算各地雷暴日年际变化趋势:图1可以看出丹东市雷暴序列的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近50a递减速率为5.2d/10a, 东港、宽甸分别减少了2.6d/10a、2.1d/10a, 凤城雷暴日数年际变化不大, 仅为0.4d/10a (图略) 。

1.3 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由1961~2010年各季雷暴出现日数可知, 一年四季中, 雷暴以夏季出现最多, 历年平均出现12~18个雷暴日, 约占全年雷暴出现日数的54%~60%, 其中北部夏季雷暴所占比重更大;秋季次之, 占全年的23%~29%;冬、春季雷暴较少。

1.4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特征

丹东地区每年3月份气温开始回升, 雷暴发生的次数逐月增加, 至6月份空气中水汽含量充足, 雷暴现象增多 (图略) , 7月份的雷暴次数最多。北部 (凤城、宽甸) 地区由于地形的作用 (6、7、8) 3个月的雷暴日数明显多于南部, 12月至2月丹东地区很少出现雷暴。另外, 从雷暴日历年逐月方差图 (图略) 可以看出:6、7、8月雷暴日方差较大, 说明这3个月雷暴日的变化幅度较大, 且以北部地区最为剧烈, 宽甸6月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较大, 7、8月减小, 凤城 (6、7、8) 3个月的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均较大。

1.5 丹东雷暴初、终日气候变化特征

将丹东市、东港2站的雷暴初、终日求其平均, 以建立时间序列并代表丹东南部地区, 凤城、宽甸代表北部地区, 分别绘制了丹东不同地区雷暴初、终日的变化趋势 (见图2) 。由图2a可以看出, 雷暴初日丹东南北地区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雷暴出现日期提前, 雷暴初日提前的速率丹东、东港分别为1.1d/10a, 2.2d/10a;凤城、宽甸为3.7d/10a, 北部比南部提前的更加明显。丹东、东港、宽甸平均初雷日期在4月24日附近上下摆动, 凤城初雷较早, 在4月18日前后出现。由图2b可以看出, 雷暴终日南部略微提前, 北部延后, 雷暴终日丹东、东港提前的速率分别为1.5d/10a, 0.3d/10a;凤城、宽甸延后的速率分别为0.2d/10a、2.1d/10a, 平均终雷日期在11月1~3日期间。

2 丹东夏季雷暴多、少年的环流特征对比分析

2.1 丹东夏季雷暴发生多、少年的划分

1961~2010年50a间丹东地区夏季共出现雷暴日3077d, 夏季平均雷暴日为61.5d/a。

取雷暴日数距平≥20%为多雷暴年, ≤-20%为少雷暴年, 那么50a来丹东多、少雷暴年分别为8a和10a。如表2, 60a代雷暴多发年较多, 70~80年代初雷暴少发年较多,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雷暴多发年有所增多, 2000年以后雷暴少发年特多, 可见丹东雷暴日数总趋势是减少的, 但期间有波动。

以NCEP-NCAR1961~2000年月平均全球再分析资料, 分别制作雷暴多发年和少发年6~8月对流层中层500h Pa大气环流合成平均图及距平图, 用合成对比分析的方法, 讨论丹东雷暴多发年及少发年大气环流异常的基本特征。

2.2 丹东夏季雷暴多、少年500h Pa位势高度场分析

从丹东夏季雷暴多、少年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看, 对流层中层环流的主要特点是:雷暴多发年和少发年, 极涡强度均偏强, 不同之处在于, 雷暴多发年极涡中心偏向东半球, 少发年极涡中心偏向西半球。中纬以极涡为中心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西风带中有尺度很大的平均槽脊, 即四槽4脊, 其中大槽分别位于乌拉尔山东部、堪察加半岛东部、北美东部及欧洲西海岸各为一低槽, 与4个槽并列的有4个平均脊:分别位于欧洲、东亚、阿拉斯加、北美北部。从副热带高压看, 少发年时, 有两个明显的闭合高压中心, 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欧洲西部, 北太平洋副高范围较正常时明显偏大, 欧洲西部的副高强度明显偏强。多发年时, 有4个明显的闭合高压中心, 分别位于太平洋中部、欧洲西部、大西洋西部、北美南部, 其中北太平洋副高范围较正常时明显缩小, 欧洲西部的副高强度减弱。

从丹东夏季雷暴多发年500h Pa距平场上看, 极涡强度明显偏强。高纬度, 正距平中心位于维多利亚岛、巴尔克什湖、阿留申群岛南部, 负距平中心位于大西洋北部、蒙古高原。太平洋西部正距平。说明北美北部的脊明显加强, 欧洲西海岸的槽明显加深, 欧洲中部的脊偏东, 乌拉尔山槽偏东。太平洋副高西伸。这种形式有利于引导乌拉尔山北部的冷空气不断南下, 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偏西, 使丹东处于东高西低的偏南气流里, 冷暖空气不断交汇, 水汽充足, 强对流天气频繁, 雷暴天气增多。

雷暴少发年500h Pa距平场上看, 极涡强度也是偏强的, 但偏强的范围小于雷暴多发年。高纬度, 正距平中心位于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蒙古高原东部、勘察加半岛, 负距平中心位于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部负距平。说明北美东部槽偏弱, 欧洲西海岸槽偏弱, 东亚到堪察加半岛的脊明显偏强, 阿拉斯加的槽显著偏强, 西太平洋副高偏东。这种形式导致冷空气北缩在贝加尔湖以北, 东亚处于比较强的脊区内, 西太平洋副高偏东, 丹东处于高压前部和内部偏北气流控制, 并且水汽条件不好, 强对流天气较少, 雷暴天气少。

3 结语

丹东地区1961~2010年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有以下特点:丹东地区近50a来雷暴的发生日数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一年四季中, 雷暴以夏季出现最多, 其中北部夏季雷暴所占比重更大;秋季次之, 冬、春季极少出现雷暴。丹东地区雷暴每年3月份开始发生, 次数逐月增加, 至6月份雷暴现象增多, 7月份的雷暴次数最多。 (6、7、8) 3个月的雷暴日数北部地区明显多于南部, 12月至2月很少出现雷暴。6、7、8月雷暴日变化幅度较大, 且以北部地区最为剧烈。雷暴初日丹东南北地区均呈现提前的趋势, 北部趋势比南部提前的更加明显;雷暴终日变化不明显。夏季雷暴多发年500h Pa距平场上看, 极涡中心内明显偏东偏强, 乌拉尔山槽偏东。太平洋副高西伸。有利于引导乌拉尔山北部的冷空气不断南下, 丹东处于东高西低的偏南气流里, 冷暖空气不断交汇, 水汽充足, 强对流天气频繁, 雷暴天气增多。少发年500h Pa距平场上看, 极涡中心内明显偏向西半球, 但偏强的范围小于雷暴多发年。东亚到堪察加半岛的脊明显偏强, 阿拉斯加的槽显著偏强, 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冷空气北缩在贝加尔湖以北, 东亚处于比较强的脊区内, 丹东处于高压前部和内部偏北气流控制, 并且水汽条件不好, 强对流天气较少, 雷暴天气少。

参考文献

[1]张敏峰, 冯霞.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1998, 14 (2) :156-162.

[2]孙丽, 于淑琴, 李岚, 等.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1) :59-62.

[3]林建, 曲晓波, 等.中国雷电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 2008, 34 (11) :22-30.

[4]欧阳兆云, 周冬梅, 欧阳小娟, 等.1959—2008年田阳雷暴气候统计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5) :61-63.

[5]刘玉凤, 富莎, 李竹云.抚顺地区雷暴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J].辽宁气象, 2003, 19 (3) :16-17.

天气气候特征 篇2

滨州市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利用滨州市不同地理位置的4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分析了1962-滨州市雷暴日数、雷暴期天数、雷暴频数及初、终雷暴日的变化和绝对变率.结果表明:滨州市雷暴日数由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减少,滨州西部、北部多于南部、东部.雷暴频数在波动中减少,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南多而东北少;雷暴期天数在70,80年代多而60,90年代少,空间分布则为西南少而东北多;雷暴的月分布呈单峰形,冬季无雷暴、夏季雷暴最多、占全年的77%;雷暴的日分布总体呈单峰形,早晨最少、午后最多,傍晚到半夜为由少到多的.小波动变化;初雷暴日西北相对较早,终雷暴日则较晚,东部地区初雷暴日最晚,而南部地区的终雷暴日最早;初雷暴日在滨州东部和北部地区稳定性较好,而终雷暴日在西北和南部地区稳定性好,除惠民以外,初雷暴日的稳定性都好于终雷暴日.

作 者:王立静 王峰 王凤娇 牛丽玲 赵坤 作者单位:滨州市气象局,山东,滨州,256600刊 名:山东气象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年,卷(期):29(2)分类号:P468.0关键词:雷暴 初雷暴日 终雷暴日 气候特征

“天气与气候”重难点解析 篇3

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特点、分布,正确分析典型天气的成因;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熟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气候分布特点、类型、形成原因。

【重点和难点】

一、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锋面气旋等。

1.锋面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

(3)冷锋、暖锋的识别:

①冷锋与暖锋示意图:

冷锋天气暖锋天气

②冷锋与暖锋的图例:

冷锋暖锋

③降水: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2.气旋和反气旋系统——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

(1)气旋和反气旋的比较:

(2)气旋与反气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示意图:

3.锋面气旋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分析判断锋面气旋中冷锋与暖锋一般特征(以北半球为例)的方法如下:

(1)依据风向:气旋东部偏南风,即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气旋西部偏北风,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

(2)暖锋云系宽阔,云系、雨区多在锋前,相伴随的为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是比较狭窄的云系,云系、雨区多在锋后。

【例】(2008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36题)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见本期第25页。

二、气候

1.比较天气和气候

(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2)气候是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各地降水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同一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或不同季节受不同的风带、气压带控制,导致气候特点有小的差别。大气环流形成气候地带性因素;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3)下垫面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

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

(5)气候的变化:

①地质时期(从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候,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②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波动。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约可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③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3.气候类型

(1)北半球气候分布及成因模式图:

(2)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气候特征

(3)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

①以温定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②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③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例】(2008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28题)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东亚和南亚都属于季风气候,但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甲、乙两地季风成因、风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两地都因为降水集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参考答案:(1)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周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4.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1)气候资源与农业:

①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农业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③我国四个地区的种植制度:

注意:我国自北向南热量条件(无霜期、≥10℃积温等)、降水条件的变化情况和农业种植制度的相应变化:我国自北向南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逐渐增加,农作物由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再到一年三熟。北方以旱作为主,如小麦、玉米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如水稻。同是种植小麦,北方种植春小麦(春播秋收、作物不越冬),而南方则种植冬小麦(秋播夏收、作物越冬)。

要合理、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如可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资源与建筑:

为了使居民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3)风与城市规划:

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又有输送扩散作用。为了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要合理规划工业区。

(4)气候资源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为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

如:铁路、公路的设计,要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宜设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5)气候资源与旅游:

气候资源也可以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如我国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利用冬季严寒气候发展的冰雕艺术等。

【例】(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3~4题)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

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

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中国的苹果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回顾华北地区苹果生产的自然条件,可知该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分析表中气候资料可知,美国苹果产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分布于30°N~40°N大陆西岸。与美国产区相比,中国产区更接近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低是中国苹果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气温日较差大才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而不是气温年较差大。

参考答案:3.A 4.C

【命题思路和对策】

天气与气候是高考地理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之一,命题主要以时事热点,如气象灾害、工程建设等为案例,提供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线等)、区域图及其他相关图表,考查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天气变化,气象灾害的危害、成因及措施,要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此类试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桑植县霾天气气候特征及防御措施 篇4

霾是在空中存在的大量的浮游尘粒, 并且均匀的分布在空中, 这导致了空气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霾能够是的远处的很多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分别是带有黄色、红色以及蓝色等[1]。

对于霾中物质来说, 其中不仅仅是包含着灰尘, 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的化学物质, 分别有硫酸、硫酸盐以及硝酸盐、碳氢化合物以及黑碳等粒子。因此其发生的频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污染性气溶胶的存在, 使得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2]。

霾天气的发生频数首先取决于其物质成分 (大气污染物) 的聚集强度, 即在相同的天气气候背景下, 大气污染的排放越少, 霾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 大气污染的排放越多, 霾天气的发生频次就越高。而使大气污染物聚集的原因主要由三个: (1) 水平方向静风或微风现象增多。城市中高层楼房越来越多, 当风吹过城区时, 由于房屋的摩擦和阻挡作用, 风速明显变小, 空气不流动, 风力对污染物的搬运作用随之减弱, 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大气中悬浮物质的扩散, 在城市周边不断的积聚, 最终导致在大气中形成大量的霾。 (2) 因为垂直方向出现了逆温层, 逆温层会使高空中的气温逐渐升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气低空的运动, 最终导致了空中悬浮颗粒被压在了地面出现了霾[3]。 (3) 空气污染物增加。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里的汽车也越来越多, 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随之大幅度增加, 这都直接导致霾天气的形成。

2 桑植县环境、气象概况

桑植县属中亚内陆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为16.4°C, 因地貌差异大, 气候变化呈垂直规律, 属全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 年平均径流量为47.4×108m3。

3 桑植县霾天气特征分析

3.1 年霾天气变化及原因分析

根据2004-2013年桑植县年霾天气日数画出年变化曲线图如图1《湖南省桑植县2004-2013年年霾天气日数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 桑植县近10年来霾天气日数相对稳定, 除2006年霾天气日数66日最高, 2012年霾天气日数24日最低外, 其余年份霾天气日数均在十年平均霾天气日数41日附近浮动, 整体并无太大波动, 主要原因是, 桑植县工业、交通欠发达, 人员稀少, 工业污染物和人员活动都相对较少, 环境优良, 而使霾天气产生的各种要素条件达不到要求, 霾天气日数相对较少, 霾天气日数无明显变化趋势。

3.2 四季霾天气变化及原因分析

根据2004-2013年桑植县气象局观测站观测到的霾天气日数画出2004-2013年桑植县不同年度各季节霾天气日数变化曲线如图2《湖南省桑植县2004年至2013年分季节霾天气日数变化图》。

从图2可以看出, 冬季霾天气出现的日数明显多于春、夏、秋三季, 霾天气日数平均占全年总数47%, 夏季最少, 霾天气日数占全年总数10%。并且由于在冬季受到了相应大陆高压的控制, 这使得大气层相对稳定, 产生的降水十分少, 在大气中的一些溶胶粒子容易出现聚集形态, 从而形成了霾天气。

4 霾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4.1 霾的危害

4.1.1 霾对人身健康的危害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 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 (英文particulatematter, 简称为PM) , 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l Oμm的气溶胶粒子, 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 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由于霾中的大气气溶胶大部分均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 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 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此外, 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 而紫外线还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惟一途径, 因而, 霾天气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传染病增多, 并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3]。

4.1.2 霾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出现霾天气时, 能见度低, 影响交通运输, 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4.1.3 霾对农业的危害

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植物虽然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 但如果霾中尘粒的浓度过大, 会使植株不堪重负, 从而影响植株的呼吸作用。 (2) 霾天气多时, 使日照时数减少, 气温降低, 光照强度减弱, 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这都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

4.2 防御措施

4.2.1 控制霾天气措施

霾的综合防治可采取以下四个措施: (1) 实行产生污染物的消费总量控制,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2)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开展城市生态建设, 适当控制城市规模,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3) 应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实施准入制度,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布空间格局。 (4) 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超标的城市, 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制定达标规划, 明确各年度或各阶段工作目标, 并予以落实[3]。

根据桑植县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特征, 目前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减少面源污染; (2) 发展旅游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电力工业, 精心培植医药工业, 严禁污染工业的进入; (4) 深化技术改造,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现有矿业对环境的污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霾这种以前人们比较陌生的天气现象,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本文就霾天气学定义、霾形成的原因, 分析了桑植县2004-2013年霾天气的特征, 为桑植县以后霾天气的趋势研究及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霾天气,气候特点,危害及防御措施,湖南桑植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规范.气象出版社, 2003:23.

[2]赵俊平, 李亚军.如何积极有效地防御雾霾天气.科学之友, 2009 (2) :108-109.

天气气候特征 篇5

初河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环流特点

利用全省116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降水量和天气现象等资料,对201月中下旬河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历史强度和灾害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年1月中下旬,河南全省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值,冬季最长连续低温日数为1978年以来的最多值,最长连续降雪日数和最长连续冰冻日数均为1958年以来的并列最多值,特别是豫南的信阳连降3次暴雪,平均最大积雪深度为1956年以来的最大值.这次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给河南省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作 者:王记芳 顾万龙 潘攀 朱业玉 刘和平Wang Jifang Gu Wanlong Pan Pan Zhu Yeyu Liu Heping  作者单位: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 刊 名:气象与环境科学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32(1) 分类号:P458.3 关键词:低温   雨雪   冰冻   气候特征   环流特点  

天气气候特征 篇6

由于纬度较低,昭通的春季来得比较早,气温回升得比较快,蒸发很强,大气不稳定,空气的对流运动较强,风力较大。但是,这时候西南风季风的势力还比较弱,从印度洋上带来的水汽还比较少,所以降水较少。再加上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表水比较缺乏的劣势,这个时候昭通的湿度很低,空气很干燥。这个时候昭通呈现出来的天气特点是晴天较多、风沙较大、空气干燥、湿度小。资料表明,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的时候,蒸发很快,空气会夺走人体的水分,人们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降低,鼻腔黏膜会受到刺激,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干裂。所以这个季节,人们要适当地减少如篮球、跑步等剧烈的户外运动,增加室内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多补充水分。

昭通的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大且集中,但比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方较为凉爽。在晴朗的夏天,天空中云层少,再加上昭通本身地势较高,空气较为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很强,于是紫外线便是影响昭通市昭阳区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适当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是皮肤接受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黑色素沉淀,皮肤变暗,甚至会破坏皮肤组织的连接,灼伤皮肤,产生“红斑”效应,严重的会引发皮肤癌;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扰乱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夏季对于昭阳区的中小学生来讲要合理调整好体育运动的时间,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以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照射。

秋季是昭阳区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好季节。昭通的秋季比较凉爽,气温、湿度、风力都比较合适,“秋高气爽”正是昭通秋天的真实写照。但是在9、10月份容易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昆明准静止锋西北方向的锋线刚好经过昭通附近,在锋线的南边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湿度较大,天气晴朗;在锋线的北边,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湿度较小;在锋线附近容易出现降水。在昆明准静止锋锋线“日北上,夜南下”影响下,昭通9、10月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夜晚下雨,白天天晴”的特点,晚上下的雨会影响到喜欢早晨进行体育运动的人们,于是可以选择在晴朗的傍晚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昭通冬天的气温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方比较较低,降水较少,空气较为干燥,且多寒冷的北风。表现出来的总体气候特点是“干冷”。研究表明,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进一步加强,但是如果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锻炼,低温的刺激会使机体发生损伤,如耳垂、鼻子、手指、脚趾等;还会使关节僵硬;呼吸冷的空气对肺部也有损伤;那样不但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还会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冬天,中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注意几点: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穿适宜的鞋袜、衣服;同时要做好充足的热身活动,使身体机体适应冷的环境;根据外界的温度感觉,实时增减衣服;锻炼时还要注意呼吸的方法,不要张大嘴呼吸,避免干冷的空气直接进入到人的身体而引发呼吸道疾病;控制锻炼时间,实时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在昭通复杂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下,要合理安排好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运动,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天气气候特征 篇7

雾是冬半年比较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是大量微小水滴悬浮游空中, 常呈乳白色, 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 km的灾害性天气。雾的发生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严重影响, 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 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1]。研究表明, 霾中的物质成分除了细尘以外, 还包括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碳氢化合物、黑碳等粒子, 因此其发生的频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污染性气溶胶的存在, 使得霾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2]。

2 雾与霾的特征及区别

雾的成因是大量微小水滴悬浮游于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 颜色常为乳白色 (工厂区为黄灰色) , 形成的天气条件相对湿度大致接近100%, 出现时间为日出前、封面过境后。霾的成因是大量极细微尘粒, 均匀浮游空中, 使空气普遍浑浊,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 颜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色、红色, 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形成的天气条件气团稳定、较干燥, 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1]。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 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 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 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 相对湿度为80%~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 可达1~3 km。霾与雾、云不一样, 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 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 为0.001~10.000μm, 平均直径在1~2μm, 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 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 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红色[3,4,5]。

3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一是大气空气气压低, 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 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 漂浮在空气中。二是地面灰尘大, 空气湿度低, 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三是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 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四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五是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6]。

4 新乡市近10年雾霾天气特征

利用2000—2012年雾霾天气出现的日数, 气象学上定义的冬半年 (11月至翌年3月) 和夏半年 (4—10月) 的数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 整体趋势冬半年多于夏半年, 即冬春季节发生的较多。很显然这与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关, 另外由于冬季受大陆高压控制, 大气层相对稳定, 雨日量较少, 易于低层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富集, 并容易形成霾天气。而夏季的天气气候背景则正好相反, 霾天气也相对较少。其次, 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 风速小, 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 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 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5 雾霾天气的危害

城市污染会加重雾霾程度, 并且使雾霾天气增多, 影响范围广, 时间长, 雾霾天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5.1 对交通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出现雾霾天气时, 室外能见度低, 污染持续, 交通阻塞, 事故频发。雾霾对人们的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但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比如雾大的时候, 水汽含量是非常高的, 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 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 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同时在雾中有很多污染物存在, 比如说汽车排放, 人们呼吸道吸入汽车尾气以后, 就会对喉咙、眼睛造成影响[7,8]。

5.2 对农业的影响

雾霾日多, 使日照时数减少, 使空气湿度增加, 气温降低, 光照强度减弱, 这都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开花期, 雾会使某些作物结实率降低。且雾滴附着于作物的表面, 提供了植物病原孢子萌发所必需的水分, 引起植物病害。

6 雾霾天气的防御措施

根据雾的预警信号等级来安排生产活动, 大雾的预警信号分为黄、橙、红3个颜色等级。当发生各个颜色预警信号时, 含义是不同的。从能见度来讲, 黄色的预警信号是12 h内可能出现能见度<500 m的雾, 或者已经出现200 m≤能见度<500 m的雾并将持续。橙色是指6 h内可能出现能见度<200 m的雾, 或者已经出现50 m≤能见度<200 m的雾并将持续。红色就是2 h内可能出现能见度<50 m的雾, 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50 m的雾并将持续, 人们应该根据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来安排日常生活, 黄色预警信号发生时要谨慎驾驶;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发生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在家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 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 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 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 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 避免过度劳累, 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 少食刺激性食物, 多吃豆腐、牛奶等食品, 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由于雾霾天气对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交通都有危害和影响, 因此在冬春季节更要加强防范。

参考文献

[1]赵俊平, 李亚军.如何积极有效地防御雾霾天气[J].科学之友, 2009 (2) :108-109.

[2]丁珏, 刘丽颖.雾霾天气颗粒污染物的特性及吸收气态污染物过程的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 2009 (1) :11-14.

[3]郝秀芬, 韩桐华, 黄冬颖.雾霾天气对温室冬季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 2013 (2) :10.

[4]霾. (2013-03-06) [2013-07-10].http://www.baike.com/wiki/%E9%9C%BE.

[5]张京开.北京市采取措施减轻雾霾对农业的影响[J].农机科技推广, 2013 (3) :34.

[6]胡亚旦, 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 2009, 35 (7) :73-78.

[7]周涛, 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2-16.

天气气候特征 篇8

在气象学上, 雾和霾是2个气象概念, 是2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霾均为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常见的视程障碍天气现象。对于当前的目标物, 如果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km以内, 就将这些悬浮在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凝结 (或凝华) 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霾也属于一种对视程造成障碍的天气现象, 如果由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尘粒均匀浮游在空中, 使空气普遍浑浊、视野模糊, 导致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 造成这种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2 雾日与霾日的季节变化

2.1 雾日的季节变化

通过分析南平市雾日数与霾日数40年平均的四季变化, 结果表明春季雾日数的分布较小, 夏季的雾日数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秋冬季雾日数的分布较大。在我国大陆生成的雾主要是辐射雾, 因为夜晚地面辐射冷却令空气容易达到饱和而生成大雾, 所以在秋冬季雾日数分布的范围较大, 这与雾形成所需的温度条件的结果是相同的。

2.2 霾日的季节变化

由地面观测数据可知在南平市建阳区霾日数分布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一年中的霾日数最多为冬季, 春秋季节的霾日数次之, 而夏季为霾日数最少的季节, 这是由于夏季的降水较多的影响。在夏季, 霾的分布区明显减小。秋季开始, 霾分布的范围开始增大。冬季的霾分布达到一年四季中的峰值。并且, 霾天气发生的高频区主要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区。综上可知建阳区的霾日在季节变化上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3 雾日数与霾日数的年均变化特征

3.1 雾日数的年均变化特征

根据南平市建阳区自1976到2015年这40年间的平均雾日数与平均霾日数的变化以及雾日数和霾日数年均之间变化的数据, 能够得到年均雾日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所呈现出在3至4年之间振荡变化的规率, 雾日数年平均值为20d, 都占40年平均雾日数的16%上下。而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雾日数的年平均值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并且呈现出4至5年之间振荡的变化规率。在1996~2005年均雾日数为14d, 2006~2015的年均雾日数也为相同的14d, 年均雾日数占到40年均雾日数的12%左右, 可见与前20年相比, 雾日数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3.2 霾日数的年均变化特征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到二十世纪末, 南平市建阳区的霾日数年平均值维持在4d上下, 但是从2005年始出现速度增长的趋势。平均霾日数在2012年为12.4 d, 而1976年时年均霾日值在3.12 d, 这就已经达到了1976年的约4倍, 自2006到2015年间的平均霾日数维持在9d左右, 大约为1976到2005年30年平均值的2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至二十世纪, 年平均的霾日数约是4.3d, 而在2006到2015年间的年均霾日数是8.2d。在前30年约占40年平均霾日数的17.39%, 而后10年约占40年平均霾日数的52.45%。综上可知, 霾日数的年均变化呈现为增加的趋势, 并且已经表明近年来在我国的霾天气现象出现了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因此, 我国应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应对污染治理。

3.3 雾日数与霾日数的年均变化特征对比

在此, 本文以1995年为界将南平市建阳区近40年的时间序列分为1976至1995年与1996至2015年这两个时段。对比分析前20年与后20年雾日数平均分布, 可得雾日数的平均分布数值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只在后20年的雾日数平均分布范围减少了大概8 d上下。同样的对比分析1976至1995年的前20年平均霾日数与1996至2015年的后20年平均霾日数分布, 霾日数的数值分布在前20年与后20年不一致, 前20年的霾日数数值分布几乎都在25~30d之间, 但是后20年数值分布急剧增长至30~50d。为得到雾和霾出现上述年代际变化特征的依据。根据分析, 雾日数值与相对湿度呈现直接相关。因此, 相对湿度的减少对近年来雾日数的减少有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得以下结论:

(1) 雾日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春季最少, 冬季最多。霾与雾一样, 季节性变化明显, 夏季霾区最小, 秋季霾区分布开始增大, 冬季霾区达到峰值。

(2) 近40年, 雾日数与霾日数的年均变化不同。雾日数在前后20年间是比较明显的波动变化, 前20年雾日数偏多, 后20年雾日数偏少。并且相对湿度的减少对雾日数的减少有一定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南平市建阳区雾霾天气的季节性变化以及雾日与霾日的年均变化特征, 得出结论:雾日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春季最少, 冬季最多。霾与雾一样, 季节性变化明显, 夏季霾区最小, 秋季霾区分布开始增大, 冬季霾区达到峰值。并且相对湿度的减少对雾日数的减少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雾日,霾日,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胡亚旦, 周志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 2009, 35 (7) :73-78.

[2]王丽萍, 陈少勇, 董安祥.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变化.[J].地理学报, 2009, 60 (4) :689-697.

天气气候特征 篇9

本文利用临夏州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 对临夏州50年的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分析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和危害, 掌握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规律和周期, 做好寒潮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农业生产保护, 为农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 (简称临夏州, 下同) 位于甘肃省的中南部, 地理坐标介于34°57′~36°12′N, 102°41′~103°40′E之间, 总面积为81.67万hm2。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大部分地方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其中西南部山区为高寒阴湿, 东北部为干旱地区[11]。临夏州为典型的农业区, 主要以种植旱作农业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和蚕豆等。受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影响, 临夏州是一个气象灾害高频发地区, 寒潮天气一年中均可发生, 春秋季更频繁。

1.2 资料来源

所用数据来源于临夏州所辖的临夏市、永靖县、东乡县、广河县、和政县和康乐县共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从中挑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 剔除异常值并进行插值处理, 确保资料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根据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12]中规定, 将寒潮天气定义为四级 (一般) 、三级 (较重) 、二级 (严重) 和一级 (特别严重) 。令Tave代表日平均气温、Tmin代表日最低气温, 并规定寒潮量级:四级, 48 h内Tave下降8℃以上, Tmin≤4℃;三级, 24 h内Tave下降10℃以上, Tmin≤4℃;二级, 24 h内Tave下降12℃以上, Tmin≤0℃;一级, 24 h内Tave下降16℃以上, Tmin≤0℃。

1.3 寒潮强度指数定义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强度由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日最低气温值、影响范围和影响持续时间综合决定。借鉴于林爱兰等[5]关于寒潮强度的计算, 定义临夏州寒潮天气过程强度指数KZ, 其计算公式为:

KZ=KF-KD+KS

式中:KZ为寒潮天气过程综合强度指数, KF为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指数, KD为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指数, KS为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指数。经过计算, 用KZ来综合衡量寒潮天气过程的强度, KZ值越大表明寒潮强度越高, KZ值越小表明寒潮强度越低。

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对临夏州1961—2010年50年间寒潮天气过程时空间分布、寒潮天气过程年发生频次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寒潮天气过程的进行趋势进行分析, 找出寒潮天气发生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寒潮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2.1.1 寒潮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50年来, 临夏州寒潮天气过程空间分布从西南方的康乐县至东北方的永靖县依次减少。其中中南部的和政县和偏南部的康乐县为2个寒潮天气多发区。全州50年间寒潮发生频次平均为6.7次/年, 和政县最高, 为7.1次/年, 康乐县次高, 为6.9次/年, 而北部的永靖县最少, 为4.8次/年。临夏州寒潮天气多发于2个时段, 春季的4—5月是寒潮的高发时段, 秋冬季的10—11月是寒潮天气次高发时段。春季寒潮天气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的月份为5月, 秋季寒潮天气降温幅度最大为10月。

2.1.2 寒潮天气时间分布特征。

(1) 寒潮天气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50年间, 临夏州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寒潮天气发生次数最多的是1976年, 为9次;其次是1986年, 为8次;最少的年份为1998年, 寒潮天气平均发生次数为2次。1961—1970年霜冻频次呈波动增加趋势, 但不显著;1971—1980霜冻频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1981—1990霜冻频次同样呈现出增长趋势;而在1991—2010年又呈现出减少趋势, 近年寒潮天气发生的频次在减少, 这也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一致。

(2) 寒潮天气月际变化特征。从月际变化来看, 寒潮天气发生次数最的月份是5月, 其次是10月, 而1月为最少。50年间临夏州共发生寒潮天气过程335次, 5月共发生寒潮天气128次, 占全部寒潮天气发生频次的38.2%;10月共发生寒潮天气107次, 占全部寒潮天气发生频次的31.9%;其余月份共100次, 占全部寒潮天气发生频次的29.9%。从寒潮天气变化强度来看, 5月和10月出现强寒潮次数分别为最多和次最多, 且强度变化也是最大。

(3) 寒潮强度KZ指数变化特征。KZ指数月变化显示, 5月、10月寒潮指数均为正值, 分别为0.62、0.49, 说明5月和10月寒潮发生强度呈增强的趋势, 其余月份的KZ指数均为负值, 说明寒潮发生强度呈减弱的趋势。KZ指数年代际变化显示, 50年间临夏州寒潮强度指数呈下降趋势, 以0.34/10年的趋势下降 (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

2.1.3 寒潮天气Mann-Kendall突变检验。

在临夏州50年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序列的Mann-Kendall突变检验图上, 曲线UF显示, 1961—1972年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在波动上升, 但不显著;1972—1988年寒潮天气发生频次上升非常显著;1989—2010年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又处于减少的趋势, 1988年成为了转折点。UF和UB曲线在1977年和2002年存在明显交点, 但始终没有超过UF的信度线 (0.05显著水平) , 说明临夏州50年来寒潮天气发生频次没有产生突变。

2.1.4 寒潮天气周期振荡变化。

通过用Morlet小波变换 (使用复小波变换, 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虚假振荡) , 得小波方差图, 显示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存在18~22年、9~11年和2~4年周期振荡规律。小波系数图显示, 18~22年周期振荡非常显著, 9~11年较显著, 2~4年周期振荡不明显;18~22年周期振荡在50年间整个时段存在;9~11年在1975年后有规律性周期振荡;而2~4年周期振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存在, 之前时间段不明显。9~11年周期振荡在2010年小波系数正值等值线并没闭合并正处于中心, 预计在之后的4~5年临夏州寒潮天气年发生率存在增长趋势的可能。

2.2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寒潮天气常伴随着强降温、雨雪、大风天气。南下东移的冷空气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大, 临夏州春季4—5月正值玉米、春小麦幼苗生长期, 也是当地早酥梨、大接杏、啤特果等特色林果的现蕾和开花时段, 而此时出现的寒潮和强降温天气对作物和林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伴随出现强霜冻则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耐寒的生理学温度也都有一定的限度, 如北方春小麦、豆类和油料作物属耐寒作物, 可以承受-10~-7℃的低温, 萝卜可耐-6℃的低温, 白菜可耐-4℃的低温, 而玉米、马铃薯只能耐-3~-2℃的低温。而且, 各种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期阶段的耐寒能力也不同。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 当温度降到0℃左右时, 就会明显受害。临夏州历史上几乎每次寒潮天气过程都会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和林果树受害, 灾害程度会因冷空气入侵范围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寒潮天气过境后, 气温骤然下降, 降温可持续1 d至数天;而低洼的地区由于冷空气堆积, 降温幅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较高的塬地虽然降温幅度小, 但可以出现冰冻和霜冻现象。如在1976年4月18日, 由于寒潮天气暴发, 临夏市日最低气温降至-12.2℃, 全州其余地方也出现极端最低气温和霜冻现象, 致使当年农林牧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2.3 寒潮天气农业防御对策

一是露天增温法, 利用一切条件提高近地面层温度, 如布设烟堆、安装鼓风机等, 打乱逆温层, 对近地层有显著增温效果, 其中熏烟一般能提高近地层温度1~2℃。二是植被覆盖法, 利用覆盖物保护植物体的地上部或地下怕冻部位,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 防御寒风侵袭, 从而起到防寒作用。覆盖有水平和垂直覆盖2种, 其中有直接覆盖在作物上或果树上的, 有搭棚覆盖的, 还有采用包扎式的。风障对防御冻害也有较好效果,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倾角的风障设计。三是喷洒药剂法, 主要用于果树防冻。喷化学药剂防御冻害是利用生长激素控制果树生长规律, 增强抗冻能力。化学方法防御冻害是一种应急措施, 必须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 在寒潮降温开始前适时喷洒化药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临夏州的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从中挑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 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对临夏州50年寒潮天气发生的气候变化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定义临夏州寒潮天气过程强度指数和寒潮等级。临夏州寒潮天气多发于春季的4—5月和秋冬季的10—11月。1961—2010年间, 临夏州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50年间临夏州寒潮强度指数呈0.34/10年的趋势下降 (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 临夏州50年来寒潮天气发生频次没有产生突变。小波分析显示, 临夏州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存在18~22年、9~11年和2~4年周期振荡规律。寒潮天气常伴随10℃以上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 对农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大。

摘要:使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6个国家级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61—2010共50年气象观测资料, 利用数理统计分析、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对临夏州50年寒潮天气发生的气候变化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寒潮天气发生的周期和规律性。结果表明:春季的4—5月和秋冬季的10—11月是临夏州寒潮天气多发的2个时段;寒潮天气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的月份为5月, 幅度最小为1月;不同类型和强度寒潮天气的年、月变率差异大;50年寒潮天气发生规律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与近年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显示, 临夏州50年来寒潮天气发生频次没有产生突变;寒潮天气发生频次存在1822年、911年和24年周期振荡规律。

关键词:寒潮,气候特征,周期规律,农业,甘肃临夏,1961—2010年

参考文献

[1]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266-268.

[2]LI X Y, XIE N, SHI J A, et al.Analysis of a cold wave weather process in Chengdu in March 2010[J].Meteom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1, 2 (6) :1-5.

[3]赵其庚.侵入青藏高原冷空气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J].气象, 1990, 16 (6) :9-14.

[4]席世平, 寿绍文, 范学峰.一次区域暴雪过程中的等熵位涡分析[J].河南气象, 2006 (4) :17-19.

[5]林爱兰, 吴尚森.近40多年广东省的寒潮活动[J].热带气象学报, 1998, 14 (4) :337-347.

[6]赵俊荣.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分析[J].新疆气象, 2002 (4) :12-14.

[7]魏风英.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寒潮灾害的变化特征[J].自然科学进展, 2008, 18 (3) :289-295.

[8]刘婕, 徐小波.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大连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 33 (1) :154-160.

[9]高振荣, 刘晓云, 田庆明, 等.甘肃河西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J].干旱气象, 2009, 27 (1) :34-39.

[10]周翠芳, 张广平, 杨海山, 等.宁夏冬季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 2009, 27 (2) :142-147.

[11]尹宪志.临夏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1:3-5.

天气气候特征 篇10

关键词:霜冻,气候特征,影响系统,预报着眼点,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

霜是指当气温下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最低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地表或物体上形成白色冰晶的一种天气现象[1]。霜冻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主要是因为伴随霜冻的低温, 使得农作物细胞内水分结冰, 进而刺破细胞壁引起植物组织受到伤害,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2]。由于霜冻的发生与低温相伴, 因此温度变化是引起霜冻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酒泉地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 所辖6个县 (市) , 霜冻天气是造成该地区农业、林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4年4月25—27日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 河西走廊西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强霜冻, 这也是近10年来最强的一次霜冻天气过程。其中:4月25日全市地面最低温度为-11.0~-7.1℃, 4月26日为-9.7~-4.3℃, 27日除瓜州外其余县市均达中等偏强霜冻, 灾害天气共造成6个县 (市) 29 854户10.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15 673.11 hm2, 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8 264.065万元。因此, 加强霜冻天气的分析研究, 对提高预报服务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4月25—27日发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霜冻天气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影响该地区霜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生特征, 以期总结霜冻的发生规律, 为该类天气预报提供指导, 进而减少霜冻对农作物等造成的损失。

1 天气实况

1.1 降温过程

表1列出了2014年4月25日酒泉地区各站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及24 h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可以看出:这次霜冻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较大, 而且除了敦煌外, 其余县市均达强霜冻天气标准。这也是近10年来酒泉地区所发生的最强的一次霜冻天气过程。

(℃)

1.2 前期天气情况

这次霜冻天气出现前的4月20—22日酒泉各地上空受西北气流控制, 天气以晴为主。气温逐日上升, 日平均气温在9.0~14.0℃之间。4月23—24日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快速东移南下, 地面冷高压实力较强, 锋面较为清楚, 全市出现入春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活动, 其中2014年4月23日中午到夜间酒泉各地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风、特强沙尘暴天气, 境内有9个站都出现了沙尘暴, 其中7个站达强沙尘暴, 敦煌和阿克塞2个站为特强沙尘暴, 最小能见度为20 m, 最大瞬时风速达24.5 m/s, 此次沙尘暴天气无论是强度、范围均为酒泉各台站建站以来历史之最。

2 天气形势分析

2.1 高空形势

霜冻天气的发生,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进而会决定霜冻天气的范围和强度。在整个过程中, 乌拉尔山附近为高压脊区, 西西伯利亚为大槽活动区。从500 h Pa高空来看, 4月下旬初, 乌拉尔高压脊发展, 使得偏北气流加强, 从而促使其前部的巴湖冷槽加深, 锋区加强。4月22日20:00, 500 h Pa高空槽前的锋区已经进入了北疆的西部;从700 h Pa形势可以看出冷槽加强并且东移南压, 河西中西部地区处在干暖气团的控制之下。

23日8:00 500 h Pa图上高空冷槽锋区抵达乌鲁木齐, 冷中心位于塔城至哈巴河等地, 中心强度达到-37℃, 冷中心与敦煌的温差达18℃, >20 m/s的西风气流控制着河西中西部。在相应的23日8:00 700 h Pa高空, 低槽呈现为分裂东移, 并且移动速度加快, 冷空气的主力位于北疆中西部, 敦煌与乌鲁木齐的温差达20℃, 这说明低层存在着很强的冷平流。这种环流形势场配置非常有利于地面系统加强。

23日20:00 500 h Pa高空, 冷槽主力位于北疆东部, 与8:00相比东移了8个经距, 冷槽前的锋区已经进入酒泉市境内;700 h Pa高空, 低槽位于哈密与马鬃山之间, 酒泉与额济纳旗之间存在强的风切变, 酒泉与乌鲁木齐之间温差达22℃, 意味着冷平流势力很强。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 24日酒泉各地气温显著下降, 达强降温天气标准。很低的基础气温为之后产生霜冻天气奠定了基础。

2.2 地面形势

从4月23日8:00地面图 (图1) 可以看出, 冷锋已过了乌鲁木齐站, 锋后气压梯度很大, 而且还伴有大风、沙尘、降雪等天气, 并且在冷锋前部有热低压强烈发展, 热低压中心为1 000.0 h Pa, 这对形成对流性不稳定形势非常有利。从图1可以看到, 位于巴湖的冷高压中心为1 040.0 h Pa, 玉门镇站为1 005.0 h Pa, 压差为35 h Pa, 在春季的4月下旬出现这样强的冷高压, 说明冷空气的势力非常强。因此, 当冷空气影响酒泉地区时, 寒潮、强降温天气应当首要考虑。寒潮是东亚大型天气过程之一。当它发生时, 表现为强烈的冷空气从高纬向南直泻我国, 常造成剧烈的降温, 并伴有冻害、大风等天气现象。由此往往会引起大范围的冻灾和风灾, 对国民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3]。因此, 在可能出现霜冻的季节, 当预报有寒潮天气时, 必须要同时考虑霜冻天气。

3 天空状况及风速特征分析

从天空状况来看, 2016年4月24—26日夜间, 酒泉各地晴或少云;风力0~2级, 为静风或轻风。由于有冷空气侵入, 造成平流降温, 加之天气晴朗无风, 在夜间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而造成酒泉各地25—27日出现了平流辐射霜冻。其中4月25日全市地面最低温度为-11.0~-7.1℃, 达强霜冻;4月26日为-9.7~-4.3℃, 为中到强霜冻;27日除瓜州外其余县市均达中等偏强霜冻。

4 霜冻天气预报着眼点

(1) 从霜冻的成因可知, 预报霜冻及影响程度, 关键是预报冷空气活动和最低温度[4,5,6]。因此, 在可能出现霜冻的季节里, 当预报有强冷空气影响, 且最低气温在5℃以内时, 首先就要考虑可能伴随出现霜冻天气。

(2) 通过对2014月4月25—27日发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强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预报霜冻天气要特别注意500 h Pa环流形势的演变。尤其要注意乌拉尔山是否有高压脊的建立, 另外还要注意在乌拉尔山附近是否有低槽发展且东移。

(3) 判断冷空气的强度。要密切关注地面冷高压的强度, 它的强度就是冷空气的强度。

(4) 要密切监测当地前期天气情况。时刻关注前期控制本地的热低压的强度以及本站的升温、降压程度。在霜冻发生的前一天, 要特别注意14:00的气温, 当气温较低, 且预计当夜风力为静风或微风时, 就要考虑可能有霜冻发生。

(5) 要分析霜冻前夜天空状况, 即天空的云量情况, 以此判断霜冻发生的概率。一般来说, 如果夜晚天空云量较少, 其上半夜由于地面和大气辐射的原因, 温度一般会保持在0℃以上, 但到下半夜, 由于上半夜地表热量大量散失, 同时受冷平流的影响, 气温可能会迅速下降, 容易发生平流辐射霜冻。

参考文献

[1]吴晓鹏, 王萃萃, 王丽梅.气象标准一本通[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6:86-93.

[2]温克刚, 李黄, 毛耀顺, 等.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274-308.

[3]白肇烨, 徐国昌.中国西北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8:373-441.

[4]毛玉琴, 曹玲.河西走廊中部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着眼点[J].干旱气象, 2006 (4) :51-56.

[5]樊晓春, 董彦雄, 王若升.5月初的寒潮 (强降温) 、强霜冻天气分析与预报模型[J].青海气象, 2007 (1) :20-22.

青田县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篇11

摘 要 通过统计分析1971-2014年青田县逐日降水资料,得出青田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总结了造成青田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台风型、切变型等。

关键词 暴雨;气候特征;浙江省青田县

中图分类号:P42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全县总面积2 493 km2,丘陵低山面积2 228 km2,占89.7%;河溪、塘、库总面积124 km2,占5%;平地面积132 km2,占5.3%,故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暴雨是青田县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不仅直接导致瓯江洪水泛滥,还会引起小流域山洪暴发;不仅会导致农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塌,交通和通讯中断,还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要求逐年增高,因此,统计分析青田县暴雨的气候特征和发生规律,对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和保障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及处理

1.1 资料来源

1971-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取自青田国家一般气象站的月报表文件。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仅利用青田县城测站(58657)的44 a降水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天气图资料使用浙江气象综合业务网的历史天气图进行查阅。

1.2 定义和标准

在浙江,定义24小时降雨量≥50 mm的降水为暴雨。根据其具体量值,暴雨又细分为暴雨(50~99.9 mm)、大暴雨(100~249.9 mm)、特大暴雨(≥250.0 mm)3个量级;本文定义连续2 d或以上出现暴雨称为连续暴雨。

2 暴雨的气候特征

2.1 暴雨日数的月分布

青田1971-2014年共出现202个暴雨日,年均暴雨日数为4.6 d,其中大暴雨日有47 d,年均大暴雨日数为1.1 d。从44 a各月总暴雨日数来看,除1月和2月外,其它每月都有出现暴雨的可能,其中6月、8月暴雨日最多,分别有49 d和52 d,各占了25.7%、24.3%。11月-翌年2月总共仅2 d,其中1月和2月未出现暴雨。暴雨最早出现日期为3月17日,最迟为12月16日。

据统计,青田各月降水量分布特征呈现双峰型。从图1可以看出,暴雨日数的月分布同样表现出“双峰”特性,但暴雨日数的主峰和次峰同月雨量的主次峰刚好相反,即8月出现暴雨日数最多,为主峰,6月次之,为次峰,两者之间数值较为接近。

汛期是暴雨的集中期,91.1%的暴雨出现在汛期(4-9月)。主汛期(4-6月)暴雨日数占了全年暴雨日数的34.2%,此时盛行的西南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来源和位势不稳定能量,当受中低层切变、静止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时,容易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台汛期(7-9月)暴雨日数占了全年暴雨日数的56.9%,而时主要是受台风、东风波、副热带高压边缘等天气系统影响而出现暴雨或大暴雨,严重影响的台风造成我县东部、南部乡镇出现特大暴雨。而冬季水汽条件不充足,仅北方冷空气影响,基本不会出现暴雨[1]。

2.2 暴雨日数的年分布

1971-2014年年暴雨日数最多为9d,出现在1983、1990、2007年,在1990年,而1990年也是青田44 a中雨量最多的年份,暴雨日数最多的10 a,其对应的年雨量均高于多年均值。年暴雨日数8 d的未出现,年暴雨日数7 d的有7 a,分别为1972、1973、1975、1977、1996、2006、2014年。1978年未出现暴雨。

各年暴雨日数分布不均,从图2可看出,暴雨日数年际变化分为4个阶段,振荡幅度总体呈平稳→剧烈→平稳→剧烈态势[2],即1971-1977年振幅较小,1978-1990年振幅加大,1991-2004年又趋于平稳,2005-2014波动加大,以此推断,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一个年暴雨日数≥9 d的高点,之后振幅会趋于平稳。后22 a比前22 a暴雨日数多了10 d,近10 a也是暴雨日数最多的时段。

2.3 暴雨雨量的贡献率

暴雨雨量占当年降雨量的比重,称之为暴雨雨量贡献率。青田暴雨贡献率大多年份维持在15%~30%,平均贡献率22.2%,从图3可看出,暴雨贡献率与年雨量变化趋势在大多年份里保持一致,变化幅度差异较大,无明显特征。在多雨年份,暴雨雨量贡献率一般较大,甚至可达到38%以上,如1990年年雨量为2 298.2 mm,比多年均值偏多37.0%,其中暴雨雨量为890.0 mm,贡献率为38.7%。在少雨年份,一般暴雨雨量贡献率也较小,如1978年年雨量为1 172.0 mm,比多年均值偏少30.1%,为青田测站建站以来第二少,该年未曾出现暴雨。

2.4 暴雨极值

青田44 a间日雨量达到大暴雨量级的有47 d,占暴雨日数的23.3%。特大暴雨1 d,出现在2013年10月7日,由台风“菲特”影响所致,日雨量高达253.8 mm,是青田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雨量的最大值。其次是2005年7月19日的246.7 mm和1996年8月1日的203.3 mm,这两个大暴雨分别由2005年“海棠”台风、1996年08号台风影响导致。

2.5 连续暴雨

连续暴雨,需要有一个或多个天气尺度系统影响,当天气尺度系统强烈发展或停滞摆动时,从而出现强而持续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给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3]。青田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全县四面环山,山峦重叠,山外有山,小盆地多,且青田县域内最东部地区距东海直线距离不足50 km,受复杂的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青田44 a间共出现连续暴雨27次,年均0.6次,其中持续3 d暴雨3次。连续暴雨最大过程雨量出现在1974年8月11-13日的424.9 mm,由1974年12号台风影响所致。据分析,连续暴雨27次:由台风影响造成的有21次,占77.8%,梅汛期暴雨4次,其他2次。因此,台风是造成青田连续暴雨的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3 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资料分析表明,青田县暴雨主要出现在6月中旬-9月下旬,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1%,查看历史天气图和各类报表,造成青田县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以下4类。

3.1 台风

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一带沿海登陆的台风,登陆后西北行或西进,该类台风对青田县影响较大,可有全县性的暴雨或大暴雨,尤以在福建北部登陆的台风为最。在福建中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登陆后北上的台风,受倒槽影响,青田的南部乡镇可出现暴雨;在浙江中北部登陆的台风,青田的东北部乡镇可出现暴雨,范围较小。

3.2 中低层切变

6月中下旬出现的梅汛期暴雨,其典型的高低空配置为:500 hPa西风带有低槽东移,700 hPa在30?N附近有切变线,850 hPa切变较700 hPa偏南1~2个纬距,地面有静止锋配合。

3.3 高空槽

随着高空低槽东移,冷空气南下,锋区前后有较明显降水,春季锋前会有强对流天气。

3.4 副热带高压边缘

当青田县处副高北缘时,午后到晚上的这段时间易发局地性强对流,常伴有短时暴雨。当副高脊线偏北,青田处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中时,若有东风波西移影响,也易出现局地暴雨。

4 结语

青田年均暴雨日为4.6 d,年均大暴雨日为1.1 d,近10 a是暴雨日数最多时段。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6月次之,这2个月占全年暴雨日的50%。暴雨日数月分布呈现双峰型。暴雨雨量的平均贡献率为22.2%,暴雨雨量贡献率与年雨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受复杂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青田44年间共出现连续暴雨27次,年均0.6次;出现持续3 d暴雨的几率很小。台风是造成连续暴雨的绝对主力。造成青田县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台风、中低层切变、高空槽、副高边缘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2]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陈武,邓霞君,林巧燕,等.丽水市12h暴雨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

甘肃省降水和冰雹天气气候分析 篇12

1.1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甘肃省各地年降水量在40~800 mm之间, 年降水量以东南多、西北地区少, 中部地区也存在着1个相对的少雨带, 年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1) , 大致可分为甘南高原、中部黄土高原和甘南山区丘陵地带3个明显的降水区域, 以乌鞘岭为界限, 以西地区降水明显较少, 而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相对偏多。

1.2 降水量时间分布特征

1.2.1 年降水量时间分布特征。

1951—2005年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为244.4 mm。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在甘南高原区, 1951—1968年为枯水期, 年降水量一直处于历年平均值以下, 且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1981—2005年期间甘肃省年降水量相对稳定, 各年份降水量在历年平均值上下略有浮动;在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地区, 除个别年份外, 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周期性变化趋势, 且降水量变化周期随纬度减小而缩短, 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其中低纬度的兰州市降水量变化周期为1~2年, 而高纬度的高台降水量变化周期则为4~5年;黄土高原地区各站点年降水量距平累积曲线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变化趋势, 其中兰州市枯、丰水周期短, 呈明显的变化频率, 且年降水量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 其他地区则具有稳定的枯、丰水周期交替变化频率。1970—1978年降水量距平值为负, 年降水量呈持续减少趋势, 属枯水年;1978—1988年, 陇南地区年降水量距平累积曲线斜率为正, 表示降水量趋于增多, 该时期为丰水期;1988—2005年, 年降水量距平值又为负, 说明该地区年降水量趋于减少, 呈现枯水阶段, 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一段时期。

1.2.2 降水量月变化特征。

受季风影响, 甘肃省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在6—8月, 期间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0%。以甘肃省康县、安西、张掖、兰州为代表对甘肃省降水量月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甘肃省年降水量呈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月分布特征。其中西北高原区降水量较少, 年降水量呈圆宽顶的单峰型年内分布特征, 每年的6—10月为雨期, 且期间降水量也较少, 水资源匮乏[1,2]。

2 甘肃省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2.1 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甘肃省境内地形复杂, 下垫面植被稀少, 气温差异大, 局部地区极易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旋, 造成不稳定的强对流天气冰雹是该省灾害性天气之一[3,4]。甘肃省冰雹空间分布不均, 按照冰雹日数可划分为6个冰雹带, 其中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地区年平均冰雹日数为6~13 d, 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祁连山东段的乌鞘岭和松山地区年平均降雹日数为3~7 d, 为甘肃省第二多雹区;定西、临夏和陇东六盘山地区年平均降雹日数为2~4 d, 也属于冰雹日数相对较多区域。

2.2 冰雹时间分布特征

根据1973—2002年甘肃省冰雹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甘肃省冰雹年内分布不均, 3—10月为降雹期, 11月至翌年2月为无雹日;个别地区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 全省大部分地区4月出现冰雹, 河西走廊和陇南地区降雹在9月结束, 陇中、陇东和甘南高原结束较晚, 为10月。由图2可知, 甘肃省冰雹日数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而且不同地区降雹峰值也不同, 其中天水、陇南和陇东西北部、甘南高原碌曲至迭部及安西和玉门及金塔一带, 大部分地区5月为降雹最多月份, 一小部分地区4月降雹最多。

3 结语

甘肃省降水量少, 且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在6—8月, 期间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70%。

冰雹是甘肃省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之一。境内可划分为6个冰雹带, 其中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 祁连山东段的乌鞘岭和松山地区为甘肃省第二多雹区, 礼县、天水、武都以东地区、黄河谷地及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降雹最少区域。冰雹年内分布不均, 3—10月为降雹期, 11月至翌年2月为无雹日, 冰雹日数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摘要:采用1951—2000年及1973—2002年甘肃省降水、冰雹气候资料对甘肃省降水、冰雹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 得出: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但整体趋于减少, 且年降水量集中分布在6—8月;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 礼县、天水、武都以东地区、黄河谷地及河西走廊降雹最少, 冰雹日数出现在3—10月, 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关键词:降水量,冰雹,距平,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甘肃省

参考文献

[1]李栋梁, 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93-96.

[2]康凤琴, 张强, 郭江勇.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J].干旱区研究, 2007 (1) :85-88.

[3]仇娟娟, 何立富.苏沪浙地区短时强降水与冰雹天气分布及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 2013 (5) :577-584.

上一篇:先进农业技术下一篇:应急联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