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园林

2024-10-13

城市绿化园林(通用12篇)

城市绿化园林 篇1

创建园林城市, 植树治水, 绿化城市, 美化城市, 提升城市品位,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使之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为广大市民创建最佳居住环境, 是今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 也是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

创建园林城市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 塑造城市形象;有利于增强环境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构建和谐社会。

1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1)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绿化即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又是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 一个地区的绿化水平代表着这个地区的发展理念、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要达到很高的水平,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环保优先”的方针, 努力构建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政策指标体系, 以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资源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以科技支持为核心的社会促进体系。

2)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气候、地质条件.因而应该有相应的植物种类。而植物也是只有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 才能茁壮成长, 它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也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不同地域, 不同气候, 不同特色的城市, 都有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等, 亦需要恰当的植被景观点缀烘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 首先要树立生态优先的原则, 确立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目标, 这一目标决定了城市绿化建设在树种选择, 灌木搭配, 花卉点缀, 草坪培育方面, 必须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质量。植物配置的目的在于模拟自然, 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在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形成单一植物种类的群落, 在空间上植物种类的搭配, 应高低错落, 结构上协调有序, 充分展示其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

3) 绿化规划中要重视与园林文化的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 因此, 它同时也是蕴涵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园林绿化中应融入文化内涵, 几千年浓厚的文化通过园林绿化得以体现。在绿化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绿化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 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脉络在城市绿化中得到体现。

4) 培养园林绿化专业人才, 提高绿化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保证绿地建设的景观质量, 生态质量和园林艺术水平, 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引进新技术, 新设备, 加强园林植物保护工作, 开展园林科技活动, 有针对性地解决园林绿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同时加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开展多项业务活动, 依靠科技, 努力把安阳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园林城市。

5) 充分应用“市树、市花”, 以乡土树种为主。每个城市的园林绿化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安阳也不例外, 安阳的市树槐树, 市花百日红 (紫薇) 。在选择基调树、花时, 要首选市树、市花, 形成安阳的城市绿化基调。骨干树也要以乡土树为主, 骨干树与基调树集合起来构建全城绿化骨干, 以乡土树为主, 这样才能大幅减少管理成本, 突出地方特色。

6) 加强园林养护管理。常说园林绿化是“三分种、七分管”, 而且种是短暂的, 管是长期的, 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和管理, 才能够保证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 否则, 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因此, 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资金投入, 以派人养护和管理。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 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使园林绿地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2 做好创建工作具体措施

1) 加强检查督促,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2)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政府统筹工程, 要形成合力、各尽其职。下阶段要接照部门职责, 分工明确, 认真查找不足之处, 相互配合, 加以改进。

3)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考虑到绿化产权单位较多。绿地分散等情况, 要通过养护管理做好各项工作。各个产权单位应切实强化责任, 仔细查漏, 加大投入, 保证现有绿地体现最佳效果, 发挥最大作用。

4) 加强城市容貌改进及其管理, 对广告、道路、以及公园、景点、检查点的铺装, 电气、绿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 加大整改力度, 加快整改进度, 全面提升城市的视觉形象。

5) 加强城郊结合部、乡镇的绿化建设, 做到城乡绿化连接, 使郊区乡镇居民, 同样享受到由创建带来的良好居住环境。

6) 市园林部门牵头, 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做好统筹、服务等相关工作, 确实提高创建水平, 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不断深入。

3 结语

将植物的色彩, 形态有机结合在一起, 做到绿化、美化并举, 这是现代城市绿化规划必须达到的目标。同时, 城市园林绿化还必须要体现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和具有前瞻性的特点, 只有这样, 城市园林绿化才能真正体现出现代化城市的精神面貌, 打造“中国殷商文化历史名城”的品牌, 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城市的现代化促进安阳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摘要:针对如何创建园林城市和如何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创建

城市绿化园林 篇2

阅读数:640

一.责任单位和责任科室

责任单位:株洲市园林绿化局

责任科室:园林质量监督科电话:0731-28682415

二.办理条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独立的专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符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三级等级标准

三.标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2009]157号

四.申请资料组成(两份):

①申请报告;

②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附电子版)

③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附件

④园林绿化企业信息录入表(附电子版)

五.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审批时限:13个工作日

六.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审批收费:无

七.监督检查:市园林绿化局纪检监察室

八.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审批流程:

窗口受理→初审→审核→审批→发证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程序:

1.受理:(1天)→窗口按照受理条件和标准进行审查→符合受理

条件的,进行受理登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予受理,退回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相关权利、投诉渠道;需要补充资料的,开具《补充完善资料通知单》,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2.初审:(5天)→市园林绿化局质量监督科审查受理人移送的申请材料→组织对申请人的办公生产地点进行现场踏勘提出初审意见→符合条件的,提出书面意见,报分管领导;不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退回受理人并说明原因。

3.审核:(2天)→分管领导对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将在《株洲市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报送主管领导;不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退回质量监督科并说明原因。

4.审批:(3天)→主管领导对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批→符合条件的,将在《株洲市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交市园林局质量监督科办理发证手续;不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退回质量监督科并说明原因。

5.发证:(2天)→政务中心窗口发证

九.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申请资料中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附件组成(所有证照须1:1彩色扫描件及原件复核;按A4纸装订):

①企业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银行证、企业章程、验资报告、固定资产评估报告或近三年审计报告并附企业固定资产明细(已成立三年以上公司)。

②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③企业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须提供毕业证、职称证、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证明。

④企业技术工人须提供等级证、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证明。⑤企业机械设备照片、发票证明。

⑥企业办公场地,使用证明材料。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园林 绿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47-01

1、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人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发展名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人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1.3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人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1.4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为首要任务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了草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工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该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物保护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尘烟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取法宁静感,因而城市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会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日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

2.3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2.4要把园林绿地明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

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就是防灾避灾的场所,平常时期公园和绿地供人游,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3、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1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决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

3.2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体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3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植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程序,技术措施

1 园林绿化施工的程序

(1) 时间的选择。根据各地物种的习性和自然环境来栽植是确保树木成活的基础, 不同地区要按照不同的季节栽植, 比如南方最宜在秋末, 北方地区大多在春季, 西南地区最好在雨季。

(2) 场地的规划。在选择好场地以后, 接着就该是设计规划定点放线, 进行必要的填方以及挖土作业, 整理出一个合理的地形, 再摊平放出它的坡度还可以在修整完善的地形上进行定点放线作业, 放线妥善以后可以进行地基工作, 尤其注意水池问题, 应该做好防渗层, 对于亭子、水池、走廊、喷泉等也可以着手建设, 广场与道路可以先进行基础工作的建设, 等整体绿化结束以后再进行铺面层作业。

(3) 苗木的选择。一般情况下, 在选择苗木时要尽量选择顶芽饱满、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没有失水现象、形态优美的苗木, 同时, 苗木主干上的叶子有一定的光泽, 苗木的年龄一般为1~4年, 在起苗之前, 要灌水以防止干硬的土壤拉断幼根。起苗时, 要保持根系完整, 做到不伤根, 对一些珍贵树种, 尽量采用土球起苗法。土球的大小和树木的高度相关。在长途运输苗木的时候, 用泥浆蘸根, 用湿草包扎以保持根系不失水分。

(4) 地下建设。在埋设地下的管线时, 地面上做好对于排水管监控线路管、消防水管、给水管、供电线路管以及通讯线路管等的相关标记。检修口位置装上截止阀, 排水管在直径上应选择大管道, 雨水口位置也应留在相关道路两边位置, 同时还应该留出链接消防栓的用水接口, 或是长廊、广场及观赏景点周围, 草地通常情况所使用的都是自然地面径流进行排水。通常情况下照明管线都是在其两侧, 深度为45cm以下的位置, 做好相关标记, 根据设计原地的面积大小, 优化设计电源控制点和照明位置与安装监控。

2 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技术措施

(1) 乔木栽植技术措施。在乔木的种植过程中, 要掌握好相关的间隔距离, 与附近的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防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倾斜偏头情况, 保证其正常生长。不同的乔木修剪方法不一样, 根据品种来定, 首先要修掉断枝, 在不影响大概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的修整, 可以运用断截、疏枝、抽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剪, 剪除扰乱树形枝、交叉枝、病虫枝、下垂枝、徒长枝等, 其他的枝条可采用环刹、扭枝等方法处理。粗的枝条留下的伤口要用涂补剂或油漆封伤口。四季常青的乔木还要摘除1/3~2/3的叶片, 如:枇杷、广玉兰等。栽植时, 根据土球的大小, 挖好种植穴后, 穴大于土球直径, 施入基肥, 覆盖上种植土, 苗木不能种植太深, 每层土要逐层夯实, 作好积水坑, 浇水让其自然沉降, 简言之, 就是要让树根和土壤充分密切接触, 但是要注意通气。通常采用四脚扶木或三脚扶木, 根据天气情况, 晴天时每4天最少要给大树喷水3~4次, 或用磷酸贰氢钾稀释液定期喷洒乔木。

(2) 灌木栽植技术措施。灌木种植比较复杂, 栽种前预先标清栽种位置, 开挖, 先设计好位置, 在图纸上明确标出一些管道或者线路情况, 若遇到土质含有石子、水泥等杂物或者土体贫瘠等情况, 一定要及时清除并换上良好的土体。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种类繁多、使用量较大, 所以要求精细养护, 花前花后多浇水、勤施肥。幼树生长比较旺盛, 以整形为主, 小幅度修剪。严格控制好直立枝, 斜生枝的上位芽在冬剪时应该及时剥掉, 防止生长成直立枝。用疏剪的方法剪去一切干枯枝、人为破坏枝、病虫枝、徒长枝等。丛生花灌木选择生长健壮的直立枝摘去树心, 以帮助其早开花。壮年树要促使它多开花, 应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在树木休眠时期, 修剪秋梢以下短截适当部位, 同时疏掉部分老枝, 逐年选留部分根蘖, 保持丰满株形, 保证枝条的更新。对于老弱树木最主要的就是更新复壮, 一般用重短截的方法, 保留壮枝, 使营养集中于少数腋芽, 及时疏删病虫枝、枯死枝、细弱枝。

(3) 球类植物栽植技术措施。比起草花来讲, 种植球类植物要简单的多, 管理相对粗放。种植前要观察种球表面是否有霉斑, 并消毒处理 (如果有少量霉斑, 可以先用纸巾轻轻擦去) 。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溶液或者多菌灵进行浸泡处理, 按照包装上的参考浓度配置溶液后浸泡半个小时左右, 捞起来晾干后即可种植。以后可以每隔1个月左右浇1次多菌灵药液。种植时, 在栽培土里面加入适量的基肥, 种球需要较多的肥料, 因为开花时需要耗费种球本身的大量营养, 会影响开花质量。而花后及时、有效地补充营养, 对于第2年的正常开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花凋谢及时剪掉残花, 有助于种球复壮。同时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直到自然枯萎, 就停止浇水, 然后将挖起种球晾干, 并且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参考文献

[1]郑毅刚.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中华民居 (刊) , 2013 (5)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篇5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木、竹类、花卉、草坪、地被、古树名木等的养护管理规范以及检查验收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规划市区的城市绿地、京郊城镇绿地以及北京市属风景名胜区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标准汇编

北京市园林局园绿字[1999]047号: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树冠

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3.2

花蕾期

植物从花芽萌动到开花前的时期。

3.3

叶芽

形状较瘦小,先端尖,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3.4

花芽

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3.5

不定芽

在枝条上没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会大量萌发的芽。

3.6

生长势

植物的生长强弱。泛指植物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3.7

行道树

栽植在道路两旁,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3.8

古树名木

树龄达百年以上或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3.9

地被植物

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3.10

分枝点

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3.11

主干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3.12

主枝

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3.13

侧枝

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3.14

小侧枝

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3.15

春梢

初春至夏初萌发的枝条。

3.16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3.17

整形修剪

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3.18

冬季修剪

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3.19

夏季修剪

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3.20

伤流

树木因修剪或其它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的现象。

3.21

短截

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3.22

回缩

在树木二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3.23

疏枝

将树木的枝条贴近着生部或地面剪除的修剪方法。

3.24

摘心、剪梢

将树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3.25

施肥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3.26

基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为底肥的肥料,多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27

追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后,为弥补植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3.28

病虫害防治

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3.29

人工防治病虫害

针对不同病虫害所采取的人工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摘除卵块虫包、刷除虫卵、刺杀蛀干害虫以及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等措施。

3.30

除草

植物生长期间人工或采用除草剂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

3.31

灌溉

为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3.32

排涝

排除绿地中多余积水的过程。

3.33

返青水

为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3.34

冻水

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3.35

冠下缘线

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树树冠底部缘线形成的线条。

3.36

黄土不露天

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树皮等其它材料,对绿地内和树冠下的裸露土地进行覆盖,以期达到绿化、美化、抑尘和保墒的目的。

3.37

分级养护管理

根据园林绿地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和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将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分成不同等级。由高到低分为:特级养护管理、一级养护管理、二级养护管理等三个等级。

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4.1特级养护质量标准

4.1.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植物配置科学合理,达到黄土不露天。

4.1.2园林植物

4.1.2.1生长健壮。新建绿地各种植物两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4.1.2.2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株形丰满,花后修剪及时合理。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时,枝叶茂密,整齐一致,整型树木造型雅观。行道树无缺株,绿地内无死树。

4.1.2.3落叶树新梢生长健壮,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一般条件下,无黄叶、焦叶、卷叶,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5%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3年以上,结果枝条在10%以下。

4.1.2.4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色彩艳丽,无残缺,无残花败叶。

4.1.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覆盖率99%以上,草坪内无杂草。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0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10天。

4.1.2.6病虫害控制及时,园林树木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1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2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1%。叶片上无虫粪、虫网。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2%。

4.1.3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90%。开花的攀缘植物应适时开花,且花繁色艳。

4.1.4绿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对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重点地区随产随清,其它地区日产日清,做到巡视保洁。

4.1.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维护及时。

4.1.6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4.2一级养护质量标准

4.2.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比较完善,管理基本得当,植物配置合理,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4.2.2园林植物

4.2.2.1生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3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4.2.2.2园林树木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均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正常,花后修剪及时。绿篱、色块枝叶正常,整齐一致。行道树无缺株,绿地内无死树。

4.2.2.3落叶树新梢生长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一般条件下,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尿、虫网的叶片不得超过5%,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2年以上,结果枝条不超过20%。

4.2.2.4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适时开花,无残缺。

4.2.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5%以上,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2%。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7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80天。

4.2.2.6病虫害控制及时,园林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1%;园林树木的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2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5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3%。叶上无虫粪,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

4.2.3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8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4.2.4绿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应日产日清,做到保洁及时。

4.2.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基本做到维护及时。

4.2.6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4.3二级养护质量标准

4.3.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基本完善,植物配置基本合理,裸露土地不明显。

4.3.2园林植物

4.3.2.1生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四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4.3.2.2园林树木树冠基本正常,修剪及时,无明显枯枝死叉。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行道树缺株率不超过1%,绿地内无死树。

4.3.2.3落叶树新梢生长基本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正常条件下,有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尿、虫网叶片的株数不得超过10%,正常叶片保存率在85%以上。针叶树针叶宿存1年以上,结果枝条不超过50%。

4.3.2.4花坛、花带轮廓基本清晰、整齐美观,无残缺。

4.3.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0%以上,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5%。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4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60天。

4.3.2.6病虫害控制比较及时,园林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竹数不得超过3%;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3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8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5%。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8%。

4.3.3垂直绿化能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7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4.3.4绿地基本整洁,无明显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能日产日清,能做到保洁及时。

4.3.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基本完整,能进行维护。

4.3.6绿地基本完整,无明显堆物、堆料、搭棚、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下距树干2米范围内无明显的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4.4绿化养护等级技术措施和要求参考表1。

5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1.1修剪

5.1.1.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5.1.1.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5.1.1.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5.1.1.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1.1.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5.1.1.5.1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5.1.1.5.2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5.1.1.5.3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5.1.1.5.4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5.1.1.5.5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5.1.1.6乔木修剪

5.1.1.6.1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5.1.1.6.2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5.1.1.6.3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5.1.1.6.4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5.1.1.6.5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5.1.1.7灌木修剪

5.1.1.7.1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5.1.1.7.2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5.1.1.7.3栽种多年的丛生灌木应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内膛密生枝,培育新枝。栽植多年的有主干的灌木,每年应采取交替回缩主枝控制树冠的剪法,防止树势上强下弱。

5.1.1.7.4生长于树冠外的徒长枝,应及时疏除或早短截,促生二次枝。

5.1.1.7.5花落后形成的残花、残果,若无观赏价值或其他需要的宜尽早剪除。

5.1.1.7.6成片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形成中间高四周低或前面低后面高的丛形。

5.1.1.7.7多品种栽植的灌木丛,修剪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

5.1.1.7.8造型的灌木修剪应保持外型轮廓清楚,外缘枝叶紧密。

5.1.1.7.9花灌木修剪应特别注意:

a)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薇、木槿、月季、珍珠梅等,休眠期修剪时,为控制树木高度,对于生长健壮枝条应在保留3个~5个芽处短截,促发新枝。1年可数次开花灌木如月季、珍珠梅、紫薇等,花落后应及时剪去残花,促使再次开花。

b)隔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碧桃、榆叶梅、连翘、紫珠、丁香、黄刺玫等,休眠期适当整形修剪,生长季花落后10天~15天将已开花枝条进行中或重短截,疏剪过密枝,以利来年促生健壮新枝,c)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应注意培育和保护老枝,剪除干扰树型并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虫枝。

5.1.1.8绿篱及色带修剪

5.1.1.8.1修剪应使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高度一致,侧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宽。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5.1.1.8.2绿篱及色带每次修剪高度较前一次修剪应提高1cm。

5.1.1.8.3修剪后残留绿篱面的枝叶应及时清除干净。

5.1.1.9藤木修剪

5.1.1.9.1吸附类藤木,应在生长季剪去未能吸附墙体而下垂的枝条,未完全覆盖的植物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以便发生副梢,填补空缺。

5.1.1.9.2钩刺类藤木,可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生长到一定程度,树势衰弱时,应进行回缩修剪,强壮树势。

5.1.1.9.3生长于棚架的藤木,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5.1.1.9.4成年和老年藤木应常疏枝,并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5.1.1.10园林树木修剪时,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1cm~2cm长的橛。修剪的剪口必须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直径超过4cm以上的剪锯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促进伤口愈合。锯除大树杈时应注意保护皮脊。

5.1.2灌水、排涝

5.1.2.1应根据本市气候特点、土壤保水、植物需水、根系喜气等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浇水,促其正常生长。浇水前应先检查土壤含水量(一般取根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的土壤,用手攥可成团,但指缝中不出水,泥团落地能散碎,就可暂不浇水;杨柳树等较喜水的树木则土壤含水量可适当多一些)。

5.1.2.2新植树木应在连续5年内充足灌溉,土质保水力差或根系生长缓慢树种,可适当延长灌水年限。

5.1.2.3浇水树堰高度不低于10cm,树堰直径,有铺装地块的以预留池为准,无铺装地块的,乔木应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树冠垂直投影的1/2为准,并保证不跑水、不漏水。

5.1.2.4用水车浇灌树木时,应接软管,进行缓流浇灌,保证一次浇足浇透,严禁用高压水流冲毁树堰。

5.1.2.5喷灌时应开关定时,专人看管,以地面达到径流为准。

5.1.2.6在使用再生水浇灌绿地时,水质必须符合园林植物灌溉水质要求。

5.1.2.7在雨季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绿地和树池内积水不得超过24小时;宿根花卉种植地积水不得超过12小时。

5.1.3中耕除草

5.1.3.1在植物生长季节要不间断地进行中耕除草,应除小、除早、除了。除下杂草要集中处理,并及时清运。

5.1.3.2在具野趣游憩地段可采用机械割草,使其高矮一致。

5.1.3.3在绿地内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必须慎重,应先试验,再应用。

5.1.4施肥及土壤改良

5.1.4.1应根据园林树木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平衡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5.1.4.2在树木休眠期以有机肥为主,在与土壤拌匀后,采用穴施、环施和放射状沟施等方法。施肥后踏实,并平整场地。

5.1.4.3在树木生长季节可根据需要,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喷肥。

5.1.4.4园林树木施肥量应根据树木大小、肥料种类及土壤肥力状况而定。施用时要用量准确,并充分粉碎,与土壤混合后要撒施均匀,随即浇水,严禁肥料裸露。

5.1.4.5用铁篦子等完全封闭的树埯,应预留专门的灌溉和施肥口。

5.1.5更新、调整和伐树

5.1.5.1种植结构调整和伐树应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5.1.5.2具备以下条件上报批准后再移植或伐树:

5.1.5.2.1密植林的调整与间伐。

5.1.5.2.2更新树种。

5.1.5.2.3枯朽、衰老、严重倾斜、对人和物体构成危险的。

5.1.5.2.4配合有关供电、建筑或市政工程。

5.1.5.3伐除树木时,应设安全员,划定安全范围并围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伐除的树干、树枝等要随时清运;树桩高度应尽量降低,并必须在两日内刨除树桩,并及时采取补种或铺装措施,做到场光地净,确保绿化景观的完美和行人、车辆的安全。

5.1.6病虫害防治

5.1.6.1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5.1.6.2应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5.1.6.3及时清理带病虫的落叶、杂草等,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扩散、蔓延。

5.1.6.4应加强病虫检查,发现主要病虫害应根据虫情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危险性病虫害,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迅速采取扑灭措施。

5.1.6.4.1生物防治

应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微生物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螨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菌治病虫等。

5.1.6.4.2物理防治

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或虫、采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等。

5.1.6.4.3化学防治

a)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对天敌较安全的药剂。被北京农药管理部门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西力生、赛力散、毒杀芬、甲六粉、乙六粉、氯乙酰胺、氯乙酸钠、培福明、杀虫脒、二溴氯丙烷、蝇毒磷乳粉、除草醚、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久效磷、对硫磷等对人毒性较大、污染较重、对天敌影响较大的化学农药在园林植物的养护中同样严禁使用。用药时,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应抓住时机,对症下药、安全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同时,尽量采取兼治,减少喷药次数。

b)选用新的药剂和方法时,应先经试验,证明有效和安全时,才能大面积推广。

5.1.6.5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及《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5.1.7防寒

5.1.7.1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返青水和冻水应适时浇灌,并浇足浇透。合理安排修剪时期和修剪量,使树木枝条充分木质化,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抗寒能力,确保树木安全越冬。

5.1.7.2对不耐寒的树种和树势较弱的植株应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

5.1.7.2.1对雪松等耐寒、耐旱、抗风能力差的边缘树种在新植3年内应搭设风障。

5.1.7.2.2对悬铃木等耐寒性差且树皮较薄的树种在新植3年内可采取主干裹纸加绕草绳等防寒措施。

5.1.7.2.3对月季等株形低矮、抗寒性较差的花灌木应于根基部培设土堆防寒。

5.1.7.2.4对紫薇、木槿、大叶黄杨等易发生春季哨条的树种,宜于上年初冬和当年早春适量喷洒高酯膜等抗蒸腾剂。

5.2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2.1应根据不同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应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养护管理,使其适时开花,花繁色艳。

5.2.2宿根花卉萌芽前应剪除上年残留枯枝、枯叶。

5.2.3花坛、花径和各种容器栽植花卉应及时灌水,宿根花卉应特别注意返青水和冻水的浇灌时期和灌水量,矮牵牛等忌水涝花卉应注意排涝,花池应在适当位置加设排水孔。

5.2.4及时中耕除草,作业时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应特别注意保护新生嫩芽,同时及时剪除多余萌蘖。

5.2.5结合浇灌和中耕适量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

5.2.6宿根花卉花谢后应及时去除残花、残枝和枯叶,并加强肥水管理;1年生草花花后失去观赏价值的应及时更换。

5.2.7及时清理死苗,并按原品种、原规格补齐。

5.2.8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清理株间的枯枝落叶,对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

5.2.9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5.2.10对不耐寒的宿根花卉应分别采取覆土等不同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5.3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3.1草坪的养护管理,应在了解各草种生长习性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草坪的功能进行。

5.3.2修剪

5.3.2.1草坪的修剪应根据不同草种的习性和观赏效果,进行定期修剪,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5.3.2.2剪草的高度以草种、季节、环境等因素而定。一次修剪高度原则上不大于草高的1/3。

北京常用草坪植物的剪留高度见表2:

5.3.2.3草坪植物的修剪次数依不同的草种、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a)野牛草:全年修剪不少于3次,自5月至9月,最后一次修剪不晚于9月上旬。

b)大羊胡子:基本上可以不修剪,为提高观赏效果一年可修剪2次~3次。

c)冷季型草:要定期及时修剪,使草坪高度保持在6cm~10cm。

5.3.3浇水

5.3.3.1除土壤封冻期外,人工草坪应适时进行浇灌,每次要浇足浇透,浇水深度不低于20cm。雨季应注意排水,干热天气尤其是冷季型草应适当喷水降温保护草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上冻前要浇足浇透冻水。

5.3.3.2严禁使用撒过融雪剂的积雪补充草坪土壤水分。

5.3.3.3在使用再生水灌溉时,水质必须符合园林植物灌溉水质要求。

5.3.4施肥

5.3.4.1草坪建植时应施基肥,之后每年应根据草坪草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追肥。

5.3.4.2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冷季型草坪返青前,可施腐熟粉碎的有机肥,施肥量50g/m2~150g/m2,或施10g/m2尿素或10g/m2磷酸二铵等;生长期应视草情,适当增施磷、钾肥;晚秋,可施氮、磷、钾复合肥或纯氮肥2次~3次,每次约10g/m2~15g/m2。暖季型草,如野牛草等可于5月和8月各施10g/m2尿素。

5.3.4.3草坪施肥必须均匀,撒施后及时灌水。

5.3.5除杂草、补植

5.3.5.1人工建植的草坪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草坪纯度。

5.3.5.2使用除草剂必须慎重,应先试验,再应用。

5.3.5.3对被破坏或其他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草应及时更换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面。

5.3.5.4补植时应补种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并加强管理养护,尽快与周围草坪一致。

5.3.5.5三年生以上草坪应采取打孔透气、疏草等措施。

5.3.6病虫害防治

5.3.6.1草坪的病虫害防治,应在加强养护管理的基础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5.3.6.2草坪病害以冷季型草最为严重。化学防治应在5月初开始,此后根据病情适时喷药。

5.3.6.3草坪害虫主要有:蛴螬、蚜虫、螨类、黏虫、淡剑夜蛾、地老虎等,其主要防治方法参考表3。

5.3.6.4草坪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5.4园林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4.1草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草坪和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5.4.2木本类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参照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5.5竹类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5.5.1本标准是以本市引种成功的早园竹、黄槽竹、箬竹等养护管理方法为主,其它品种可参照执行。

5.5.2间伐修剪

5.5.2.1竹林的间伐修剪应在晚秋或冬季进行,间伐以保留4、5年生以下立竹,去除6、7年以上,尤其是10年生以上老竹的原则进行。使竹林立竹年龄组成为1度~2度竹占40%左右,3度~4度竹占45%以上,5度竹占15%左右。

5.5.2.2应及时清除枯死竹干和枝条,砍除老竹、病竹和倒伏竹。

5.5.2.3竹林过密应适当间伐或间移,使留竹分布均匀,并及时用土杂肥回填土坑。

5.5.3施肥

5.5.3.1竹林应以施有机肥为主,并适量加入含铁的复合肥料,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以5:2:4为宜。最佳施肥时间为早春3月和8月~9月。

5.5.3.2应在竹林计划延伸的位置,深翻土地,并压入青草或填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杂肥。

5.5.4浇水

5.5.4.1应于每年春季出笋前(3月)浇足催笋水,5、6月浇足拔节水。雨季可视降雨情况浇水,秋季(11月、12月上旬)浇孕笋水,冬季过于干旱时可适当喷水。

5.5.5管理

5.5.5.1竹林每经过3年~5年,应深翻、断鞭,将4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后的竹蔸挖出。

5.5.5.2过密竹林应于11月适当钩梢,未钩梢的密竹林,应于降雪后及时抖掉竹梢积雪。

5.5.5.3竹林应于每年初冬适量培土。

5.5.6病虫害防治

5.5.6.1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以控制红蜘蛛、蚜虫等为主,经常检查,掌握虫情发展规律,及时防治。

5.5.6.2竹林应加强抚育管理,保留适当密度,使竹林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5.5.6.3应注意因干旱、水湿、冷冻、日灼、风害、缺肥等所致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5.5.6.4竹林主要病害防治

5.5.6.4.1竹丛枝病:加强抚育管理,3月~5月清除病枝或病株。

5.5.6.5.2竹杆锈病:合理砍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及早砍除病竹。

5.5.6.5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必须按照《农药操作规程》并参照《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5.6园林绿地管理要求

5.6.1保持绿地内无垃圾杂物,无鼠洞和蚊蝇滋生地等,发现鼠洞要随时堵塞。及时清除“树挂“等白色污染物及绿地内水面的杂物。

5.6.2清除垃圾杂物后应注意保洁,集中后的垃圾杂物和器具应摆放在隐蔽的地方,严禁焚烧垃圾和枯枝落叶。

5.6.3应保护好绿地内的花草树木,保持绿地的完整。经批准临时占用的绿地,应按时收回,并监督恢复原状。

5.6.4加强监管,严禁绿地内堆放杂物和停放与绿化作业无关的一切车辆;严禁在绿地植物上贴挂标语、晾晒衣物等。

5.6.5应保证围栏、护网、绿化供水及观赏、游艺等设施的完整美观,防止绿化用水等被盗用。对损坏的园林设施,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5.7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5.7.1古树是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首都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的特点,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实现科学管理和养护。

5.7.2使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5.7.2.1土壤有效孔隙度不得低于10%。

5.7.2.2土壤容重不得超过1.3g/cm3。

5.7.2.3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20%之间,以15%~17%为宜。

5.7.2.4土壤中固相、液相、气相比控制在5:3:1左右。

5.7.2.5夏季土壤温度控制在15℃~29℃之间。

5.7.2.6平衡营养,防止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短缺或过量,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

5.7.2.7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5.7.2.8太阳光照强度不低于8000Lux。

5.7.3必须处理好古树与周围其他植物之间的关系。

5.7.3.1在松柏类古树周围可适量保留壳斗科树种如栎、槲等,以利菌根菌的活动,促进古树生长。

5.7.3.2古松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严禁种植核桃树、接骨木、榆树,以避免对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5.7.3.3除对古树生长有利的部分植物可进行适量保留外,必须对古树周围生长的阔叶树、速生树和杂灌草进行控制。

5.7.4应保持古树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5.7.5应加强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5.7.6应因地制宜地设置围栏保护古树,孤立树或树群围栏与树干的距离不小于3m。

5.7.7在古树保护范围内(树冠垂直投影外沿3m范围内),禁止动土或铺砌不透气材料。各种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必须在其保护范围边缘事先采取保护措施。

5.7.8在古树根系分布范围内,严禁设置临时厨房或厕所等有污染气体、液体的设施和排放污水的渗沟;严禁在树下堆放污染古树根系、土壤的物品,如石灰、撒过盐的积雪、人粪尿、垃圾、废料或倒污水等。

5.7.9严禁在树体上钉钉子、绕铁丝、挂杂物或作为施工的支撑点。严禁攀折、刮蹭和刻划树皮等伤害古树的行为。

5.7.10有纪念意义和特殊观赏价值的古树,应保留其原貌,对枯枝采取防腐处理。需修剪的应制定修剪方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古树树体上的伤疤或空洞应及时填充修补,防止进水。

5.7.11古树树体及大枝有倾倒、劈裂或折断的可能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或支撑等保护措施。

5.7.12对高大树体必须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5.7.13在坡林地环境的古树应有下木和地被植物伴生的自然生态环境。应对坡坎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平地古树林地应适时适地栽种豆科地被植物。浇水应一次浇透浇足。暂不使用再生水浇灌古树。

5.7.14古树复壮要严格采用成功的方法,吸收和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报请主管部门审查。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环境

一、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一)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三)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四)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五)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二、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一)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二)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

(三)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四)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城市绿化园林 篇7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 绿化结构不合理。

植物景观单调, 乔、灌、草比例搭配不恰当, 缺乏层次感, 树木品种单一, 色彩单调, 绿化效果不尽人意, 生物的多样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二) 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 简单模仿和盲目跟风。

“草坪风”、“灌木密植风”, 过分突出了园林绿化对城市的美化装饰作用、使绿化变得贵族化, 这种“快餐式”园林绿地不仅存在着“千园一面”的弊病, 而且建设和维护费用高昂。城市的自然特征尽失, 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 重外来珍贵树种, 轻本地乡土树种。

曾风靡一时的“大树进城热”、“外来珍贵树种热”, 其高昂的购置成本和管护成本, 已经成为一些地方财政难以承受的重负。大树进城不仅移植大树的死亡率高, 而且即便成活其树体也常常会加速老化, 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容易引起病虫害发生, 而且可能由于“水土不服”导致引种失败, 或者观赏效果降低。这些都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四) 重施工, 轻管护。

所谓“三分建, 七分管”, 管理养护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高质量管理的园林工程, 园林景观才能逐渐形成与完美, 一些地方为了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建设, 却不考虑日常管护上的投入, 使“一流”工程维持不了“一流”的水平, 发挥不出“一流”的效益。

二、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 人类渴望自然, 城市呼唤绿色,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需要, 使人、城市与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生态化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作为可再生的自然因素, 对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 发挥着新陈代谢、保持活力的作用。城市园林作为一个自然空间, 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园林绿地中的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 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如光合作用的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蒸腾作用的降温散热、根系矿化作用净化地下水等, 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提高, 这是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所无法代替的。未来的城市应该是高度园林化和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实现城市园林化、花园化、生态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建设生态园林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城市生态园林要根据生态学原理, 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 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果。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 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用改善人居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延长人的寿命, 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融入绿地中, 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 使人们在风景秀丽, 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幸福健康的生活。

(一) 从规划设计开始就要考虑节水、节地、节资和生态优先的理念。

城市园林绿化要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复层结构。根据生态学的原则, 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 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 在有限的土地上, 充分地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 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 从而尽可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 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以乔木为主, 乔灌藤、花草相结合, 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阴效果, 增加绿地色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不仅景观丰富, 也便于管理, 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综合环境效益。多采用植物自然栽植, 减少植物的整形修剪量和减少规则式栽植方式。城市里高楼众多, 应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 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 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的优点。同时在吸收高空有害气体、隔离噪音、大气降温等方面有极其显著的作用。根椐有关研究, 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会比同等条件下没有墙面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1℃~2℃。

(二) 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

要尊重当地原有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 尽量采用当地乡土树种。例如, 北方城市以杨、柳、榆、槐为代表的乡土树种应该是绿化的主力军, 而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同时, 减少硬质铺装, 采用透水、透气材料铺装, 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生态园林绿化要上规模、上档次, 在普遍绿化的同时, 朝着美化、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植物的花、叶、果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 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局面。

(三) 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点缀和装饰, 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应再像过去仅仅是“见缝插绿”补窟窿, 而应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 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协调起来, 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发展需要,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要贯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 以普遍绿化为基础, 努力扩大绿地面积;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带, 也要扩展市郊外围, 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四) 坚持科技兴绿, 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

高素质的园林科技队伍是促进园林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 园林专业课题研究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园林科技和园林专业课题研究, 对提升园林绿化品位, 强化理论支撑和技术服务有着重要作用。第一, 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理论研究, 为“规划建绿”提供科学依据;第二, 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实用技术的研究, 重点开展反季节移栽、展摆技术和立体绿化、园林绿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第三, 完善园林科研网络, 广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生态景观、植物多样性、植物养护、病虫害防治等专业课题研究。

(五) 加强立法, 严格执法, 以法治绿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提高市民素质的同时, 要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 如保证绿化指标;强化植保工作, 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园林绿化法律、法规, 做好规划区内绿地占用、树木砍伐、移植的审批工作;可组织园林巡逻纠察队, 加强对城市公共绿地的监督管理, 园林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门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毁坏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参考文献

[1].石光耀.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常见误区[J].理论探讨, 2010, 8

[2].李应鸿.浅谈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J].集体经济, 2010, 5 (上)

城市绿化园林 篇8

我国近几年开展的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上述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城市设计和园林绿化建设。

建设园林城市需要整个城市都实现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 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从城市功能看, 最初只用于交换和防御, 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 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 同时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 使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说建设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 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 二者一个是目标, 另一个是手段。

对于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定义目前都还没有统一。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其理论中基本的要素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该理论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实质表现的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这种城市形态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 可以这样理解: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基本的有机纽带, 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 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 就出现了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和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这种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 割裂了建筑与建筑的关系, 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就此, 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

(二)

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 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具体可以这样理解, 主要有三条理由:

首先, 分析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 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而开始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 但是根本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 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 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 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其次, 分析园林城市的含义, 园林城市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 也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园林是一个大概念, 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 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 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 运用于整个城市, 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 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再次, 分析城市设计的规律可知, 它所追求的有如下几个原则:即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 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 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 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 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 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 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 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艺术化地运用, 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 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就像营造园林那样, 城市设计所追求的, 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

(三)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的是, 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的是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可见, 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 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 所产生的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 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的作用, 是独一无二的。绿色是现代城市的基调, 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 也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 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 这可以形成一种对比, 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 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 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 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 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 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 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篇9

1.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城市发展, 适应城市需要, 顺应当代人的需要, 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 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生态良好, 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 郊区有镇, 城镇有森林, 林中有城镇, 总之,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渗透, 共同提高。

2. 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 人们猛回首, 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 生态失去平衡, 大自然饱受蹂躏, 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 动植物灭绝, 森林消失, 水土流失, 沙漠化, 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 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 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 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 城市面貌千篇一律, 文脉难以继承, 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 只有文化的发展, 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 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 地方化和多样化,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 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 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建造园林所用材料, 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 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 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 创作具有时代精神, 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 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 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 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 据预测, 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 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 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 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亿, 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年, 这个比率将达到16%, 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 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 到园内的布局、设施, 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 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5 工作时间的缩短, 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使工作时间缩短, 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 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 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 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 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 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 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3. 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 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 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 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 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 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 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 少搞硬质铺装, 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 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 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3.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绩

城市里高楼林立, 车行如梭, 烟尘弥漫, 工作节奏很快, 缺乏自然美, 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 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 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 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 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 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 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 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 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 不仅感到赏心悦目, 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 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 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 美好的市容风貌, 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 而且会长记在心, 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 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 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 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 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3.3 要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一项独特功能

“园林城市”绿化建设探讨 篇10

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是现代城市的两个核心点, 城市绿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建筑、道路、交通工具加上城市人口的密集, 迫使城市绿化建设加快, 条条马路绿树成荫, 街头绿地随处可遇, 缤纷花草四季可见, 江河堤岸桃红柳绿, 城市一派好风光。城市独特的园林景观与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城市建筑相互交融, 给现代城市增添活力、亲和力, 极大地激活了城市面貌, 提高城市品位。“城在花园中, 城在绿色中”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工作、生活境地。因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 应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中, 并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资金, 养护经费落实, 使城市景观绿化效果长期保持下去, 不断发挥生态效应。最终使城市花团锦簇、绿树成荫, 成为人们理想的观光旅游、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生活态度也是城市面貌的一个体现, 环境和人文相互作用, 协调发展, 综合体现出良好的城市面貌。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保护自然, 改善生态环境, 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城市环境、城市资源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 是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条件。城市园林绿化要因山、因地、因水制宜, 尽量避免大拆大建, 对原有的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维护, 并不断新增公共绿地。城市中道路园林绿化是骨干, 道路绿化要有特色, 有变化, 自然融入道路两侧建筑中, 相互映衬。城市河道是城市血脉, 河岸桃红柳绿, 片林葱绿, 加上清澈的河水, 凸显一座鲜活的城市景观, 给人以美的享受, 犹如进入自然风景林地, 放松身心, 减轻工作、生活压力。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越大, 储量充足, 城市发展前景越好。

现代城市融高科技, 信息技术, 物资流通, 人才流动, 现代交通工具, 商贸、娱乐酒店等于一体, 犹如一个庞大的机器在日夜运转, 因此如何准确处理、定位、城市中各组合体之间的关系, 已引起政府及城市规划师们的高度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 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经济实力、文明程度的体现, 园林绿化建设是百年大计, 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的工程。从另一个角度看, 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基础建设总体水平提高, 现在外商投资不仅要看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人文情况、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 而且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情况。加入WTO后,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了, 不断吸收国外的景观设计理念, 使之相互融合, 不断创新, 建设一群有地方特色的城市, 发挥出各城市的不同功能。据美国研究部门提供的数据, 城市园林景观的间接社会经济价值是它本身价值的18-20倍。譬如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沿岸的景观, 在原有的自然资源上配以高品质的景观设计, 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场所, 沿湖的楼盘价格虽高, 但欲购买的人群却不断, 带动了宾馆、酒店、娱乐等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发展, 体现了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间接经济价值, 无论从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讲, 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

城市建设的主体是政府, 如果政府不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绿化法规、监督、考核机制, 管与不管一个样, 管好与管坏也是一样,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不提高, 对植树造园无心过问, 长此以往城市将成为一个只有钢筋混凝土的膨胀体, 城市空气污染, 水质降低, 热岛效应等现象随处可见, 人们必将远离这样的环境, 更谈不到城市的发展了。迫于一些因素的影响, 政府应制订硬性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的指标, 尤其是工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地的绿化情况。颁发绿化达标证书, 甚至可以对绿地率高, 绿地质量好的单位给予某种政策的优惠等措施来提高城市绿化的意识和积极性。规划是建设龙头, 城市绿地等系统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 全面考虑防护林、城市森林、河岸绿化、公园、市政广场、商业区的广场、道路绿化、街头小游园等, 同时要连接好城市和乡村的绿化建设。在各个点又有具体的规划设计, 应考虑点、线、面的结合, 人工与自然的结合, 近期与中长期的结合, 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城市公园有有不同的功能, 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之分, 城市道路要形成城市绿色走廊, 街头绿地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城中绿化要精、亮;郊外绿地以粗放型的风景林地为主;河堤绿化要有城市特色, 或桃红柳绿, 或山林倒影水中;对于郊外自然山林, 原则上以保护原貌为主, 适当改造;农田要林网化, 与城市道路连成绿色走廊。总之, 城市绿化规划要得到专家的论证, 不能随政府的意志而转移, 同时宣传绿化的重要性, 让全民都提高环境绿化意识, 去保护我们的每一块绿地, 每一株花木, 使城市成为具有山林纯朴气息与人工雕琢的统一体。

园林是一种造型艺术, 是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来组织各种素材, 进而产生动之以情的环境气氛, 成为美的自然和美的生活的境界。因此, 在构思、规划、设计和施工中, 要反复推究, 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目前, 园林建设普遍重视量的扩张, 而忽视绿的效果提高。要根据城市的性质和特点, 在城市的中心部位广场、街心花园、入城口, 设置一些高品位, 能反映城市特色, 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园林精品, 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充分融合, 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绿化要贯彻植物造景为主, 以乔、灌、花、地被相结合的绿化模式, 大力开展垂直绿化、平台绿化、生态绿化, 要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品种, 提倡树种本土化, 合理引进外地品种, 切忌盲目引进、引种、跟风, 以保证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效果。

下面就城市园林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首先应着力调整城市绿化结构, 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我省人多地少, 水资源短缺, 水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面对这种情况, 必须节约用水。要调整绿化种植结构, 少种草, 多栽树, 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在绿化植物配置上, 一定要多种乔木, 多种大规格苗木, 严格控制草坪, 特别是冷季型草坪。在植物选择上, 要适地适树, 多种植耐旱、节水、涵养水源的植物, 充分发挥遮阴、降温、除尘的最大效能。在绿地浇灌方式上, 要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管灌方式, 减少漫灌, 尽可能的减少绿地养护的耗水量。

(2) 要积极实施大环境绿化工程和显山露水透绿工程。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应建成较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 实施大环境绿化工程, 起到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 优化城市布局,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市区中的山体和河渠、湖泊、近海等水体, 都是城市绿化的特殊地段, 搞好这些地段的绿化, 既能够把新鲜空气引入城市, 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景观。“显山”, 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内所有侵占山体的违章建筑, 恢复植被, 搞好绿化, 还山于民;“露水”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所有侵占水面、河道、海岸的违章建筑, 结合水环境整治, 绿化濒水地段, 换水于民;“透绿”就是拆除所有侵占城市道路建设塔建的门头房、商亭、棚厦, 拆除实体围墙, 搞好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 使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浑然一体, 还绿于民。

(3) 公园大型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城市绿地应充分重视城市郊区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市民的双休日浏览及回归自然理念, 都给郊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 从管理维护角度考虑, 城市内部也应积极发展大型公园。十公顷以下的公园应逐步改变成开放式绿地或绿化广场。小型公园设施不齐、效益差已成为普遍的问题。

山水园林城市绿化发展的思考 篇11

【關键词】山水园林城市;绿化发展;规划;建设;思考

Landscape Garden City Green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BAO Bai-hui1 HUI Li-yan2

(1.Safety Management at the Municipal Gas Heating Chengde 067000 Hebei;

2.Bureau of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Chengde 067000 Hebei)

【Abstract】Development of a high standing in the city of Chengde City, this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detaile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garden of the city's green features and green building, and targeted were thinking.

【Key words】Landscape garden city;Green development;Planning;Construction;Thinking

0.概述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5°15′~119°15′,北纬40°11′~42°40′,距离北京254km。城市建成区面积80.73 k㎡(含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主要气候要素呈立体分布、山地小气候明显等特点。以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为中心分布着磬锤峰、蛤蟆石、罗汉山、僧冠峰、元宝山、双塔山、鸡冠山等十多处自然山景。

1.城市发展特色及城市功能定位

承德,旧称“热河”,从1703年清康熙帝在承德建造避暑山庄开始,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进一步相聚、融合、沉淀,“康乾盛世”的百年,让承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也为承德的后人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宝贵财富, 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1998年底承德市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称。凭借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立足实际,承德市对自身的独特发展历程、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山川水系、自然资源、城市产业等进行理性思考,做出科学判断:承德是一座不可复制的城市,更不能复制其他城市的发展路径。今后的城市定位,就是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特质,建设百万以上人口的国际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和连接京津冀辽蒙区域的中心城市。

2.城市园林景观规划

承德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为典型的带状发展空间,城市沿武烈河、滦河以及西大街之双塔山镇公路三条主线发展,各城市组团之间有山地穿插其间,形成了城市—山地—城市—山地的两者相互交替出现的空间格局。在带状发展城市空间的基础上,由于山形水系的自然形态引导,城市发展轴线呈曲线延展。城市与绿带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指状发展结构,这种结构以双桥区的城市空间最为典型,城市既有带状的延展结构,又有与山地、水系交融的指状结构,城市与绿地的空间关系更加密切。承德市城市发展更具特色的是城市的带状发展连接成环,三条城市发展带之间围合了大片的山地、农田,在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之间形成了重要的生态绿核,在城市发展环带的外围是连绵不尽的山地背景。由此,主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形成了 “一核、两环、两河、两线、多点”的主控框架,由此形成了以绿为核心、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山水环绕、绿楔渗透的楔形城市发展结构和本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骨架。“一核”是指避暑山庄这个中心绿色氧吧,对其实施生态和景观保护、恢复工作,延续皇家园林的历史风貌。“两环”是指环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的“绿色项链”工程和环城市周围山体绿廊工程以及通过修建山体休闲公园形成的山体园林景观。“两河”是指通过对市区武烈河、滦河水系整治形成的两河沿岸园林景观。“两线”是指迎宾路至双峰寺路和京承旅游路至西大街的道路绿化。“多点”是指各寺庙补植绿化及分布在市区内的广场游园和庭院绿地建设。

3.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9%,绿地率37.2%,人均公共绿地24.89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不含避暑山庄和山地公园)绿地面积为1094.6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03.94公顷,生产防护绿地面积290.67公顷,城区绿化率不低于45%。

3.1 生产绿地

由于受到城市用地紧张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生产绿地远远不够城市绿地建设的需求,多数生产绿地分布在建设用地外,且建设管理渠道多样、规模均偏小,但总量达184.77h㎡,占建成区面积的2.29%,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3.2 防护绿地

基于建成区用地紧张的客观现状,承德市内防护绿地的设置通常与建成区周边山体绿化相结合,既有山林绿化的作用,也达到了防护和景观作用,是承德市绿地建设的一大特色,并且形成了城市的绿色屏障。

3.3附属绿地

尽管承德市近年来附属绿地绿化建设力度较大,但与《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单位附属绿地绿地率平均在20%以上等指标相比,还有一定的不足,表现为:单位绿化总体上不足,约占总用地面积的11.43%,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企事业单位,尤其是老城区内部的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建设水平较低所致,目前结合“三年大变样”工作,市区内所有单位全部实施拆墙透绿工作,拆除围墙,在办公楼四周植树种花,已接近标准。

3.4 居住区绿地

在所有的附属绿地中,居住用地内附属绿地建设总量最高,约占居住用地面积的25.38%。居住区以植物造景为主,提倡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多种形式,增加了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3.5 其他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分布着众多的林地,这些林地、山体成为成为承德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背景。其中,有很多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游憩密切相关且景观良好的地段,以城市周边游憩公园为主体,山体公园作为其他绿地的主体,在这些山体公园中,以与承德市历史发展关系紧密的避暑山庄为龙头,围绕中心城区又分阶段建设了一批山体公园,并且大面积栽植白蜡、白榆、黄栌、刺槐等绿化观赏树木,拓展了城市居民的游憩空间和游憩活动内容。目前承德市山体公园共16处,面积为18.72k㎡;近期拟增建山体公园8个,与现有山体公园共同形成了26.44 k㎡的绿地面积;在最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拟共建34个山体公园,将建成环绕市区的山体公园环带,充分发挥山地城市“山”的优势,形成承德市绿地系统公园系统的特色。

通过多种绿化方式,目前承德已形成了以城市外围生态绿化为基础,皇家园林为主体,山体公园为重点,单位小区绿化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郊一体化城市绿化体系。

4.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思考

在承德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下,古代园林得到保护,现代公园纷纷建设起来,承德山城出现山水相映、碧波荡漾,绿地面积扩大,凸显出山水园林风貌。随着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构筑出一个宜居、宜游的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更要与之匹配,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宣传力度,制作一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片、宣传标语等,让每一个市民从意识、行为上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把生态环境教育做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中,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一些环境知识,培养热爱、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并在中学、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方面的课程或者生态环境知识方面的讲座。

5.结语

综上所述,承德市无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从城市定位、人文历史都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生态城市,尽管离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但凭借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越和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承德将通过持续不断的绿化、美化,变自然屏障为生态纽带,把主城区各组团连为一体,力争绘就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以更加生动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参考文献】

[1]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08,11.

[2]承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2008.

[3]孙著彪,赵淑珍,张新燕.承德地区园林绿化药用观赏植物实用手册[J].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7(7):3-9.

谈谈城市的园林绿化 篇12

1 积极布局

该体系的存在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能够改善所在区域的生态, 能够合乎群众的娱乐规定, 能够协调城市氛围, 能够美化生态, 能够防止灾害出现等一些意义。通过分析它的内在可知, 该体系关键有着园艺和生态以及空间三个层次的意义, 其是说在城建区域或是划定的区间之后, 将多种的绿地进行类型划分, 形成一个总的体系, 其是由城市公园、道路绿地、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及城郊风景名胜区绿地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应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作为总的规划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 要切实的落实如下的理念。第一要综合分析和规划各类型的绿地。第二, 尽量的不要占用农耕区域, 在合乎植被的长势背景的时候, 切实的结合非耕地和其他的一些地块来开展绿化活动。第三, 积极的规划绿地体系, 确保其生成一种空间网模式, 而且要有一定的发展性。最后, 把植被的多样性和经管有效的融汇到一起, 确保景观高度融汇, 确保绿地发展活力。具体的说有如下的一些发展方法。

2.1 保证新的绿地合乎规划

该项建设不但要关注新区的规划, 还要关注旧城革新, 要适当的多设置一些公共绿地。国家可以经由强化基建装置, 像是学校等, 指引房地产商在社区绿地周围进行大规模的商位楼开发, 从而促使旧城区居民向外围社区转移。

2.2 合乎生态性特点

绿地不单单是一个区域的外在美, 同时还是完善生态的基础, 必须积极地规划才可以得到合乎规律的较为稳固的生态体系, 只有这样才不会干扰到生态体系的发展, 同时还能够完善生态体系, 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不至于对后代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2.3 合乎多样化的理念

设计的时候不能够太单调了, 要合乎群众的多样化规定。如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化的社会, 该项绿地建设工作也不应该单纯的照搬一个模式, 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特点使用不一样的模式, 确保其真正的发挥出调节生态的意义。

2.4 强化群众的环境思想教育力度

绿地是为群众而存在的, 必须提升其认知能力, 才可以保证管控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 其是一项非常长久的教育活动, 可从校园以及单位等等的多个层次对其重视, 形成长期重视的局面将利于城市园林绿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5 尊重园林绿地的系统性规划和园林生态合理性布局

在城市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布局园林绿地, 使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杜绝可有可无、可大可小轻视园林绿地的现象, 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园林绿地行为的发生。

3 积极的开展设计工作

项目在生态创建活动中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和位置。植被不但能够净化大气, 还能够减少污染, 降低噪声, 吸收气体中的有毒物质, 对小区域的气候做好调节, 为群众提供一个非常舒适, 而且优雅的活动氛围。在开展具体的规划工作的时候要切实的落实如下的发展规定。

3.1 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来设置, 做好规划活动

积极的发挥之前的地形等特点, 降低资金的花费。而且要在开展造景活动的时候, 积极的分析高层群众的观赏性规定。

3.2 远近结合, 经济适用

在选取植被的时候, 不单单要分析群众的观赏意义, 还要切实的分析其适应能力, 体现出植被有序搭配等带来的意义。

3.3 体现生态保护性

坚持以生态学为基础, 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 尽可能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 从而最少量的使用资源、能源, 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3.4 满足小区居民的审美, 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置高品质的生态和人文氛围, 打造出满是生活特点的自然, 确保其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文意义。

3.5 发挥出创新性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 要不断创新, 即要求园林设计者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及发散的思维, 能够巧妙地创造出新的绿地景观、绿地风格和绿化环境。

4 积极的做好植被配置活动

该项设计活动牵扯的要素非常多, 比如城市和社会、自然、生态、技术、艺术与工程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植被是最为重要的要素。积极的配置植被是确保其生态发展的重点事项。如今, 城市平面植物主要有孤植、丛植和林植三种配置方式。

4.1 采用立体植物配置的方式

目前, 常用的立体绿化植物主要是攀援类植物, 它们是立体绿化的基础材料, 既可以进行墙体、屋顶篱笆、桥体和公路边坡的绿化。

4.2 采用城市景观与花卉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花卉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形式, 其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变化、灵活多样的特点, 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了形态各异的景观布局。景观花卉的主要形式为花坛、化境、花丛、花群及花台等, 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装饰柱、廊、篱以及棚架等。在使用景观花卉造景时要遵循季相相宜、地域相宜、色彩相宜、位置相宜和因质相宜等原则。

4.3 采用草坪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草坪具有观赏、点缀风景、提供活动环境、绿化环境和保护土地等作用。

5 合理制定城市绿化规划方案

5.1 总体规划, 统筹安排, 分期建设

远期规划绿地时要考虑到城市将来的发展, 既要考虑将来绿地面积与已建面积的比例, 还要考虑人口增长率和绿地增长率, 应预留一定规模的公园占地、道路绿化带及街头绿地等占地。分期完成城市、郊区、各农村乡镇及县域范围内的大地绿化, 从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

5.2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有规划的开展好人才的培养工作, 积极的做好设计活动, 确保绿化布局更为优秀。而且, 园林机构要强化对活动的组织以及技术的培训力度, 切实的提升其覆盖指数。

摘要:文章具体的讲述了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相关的内容, 对科学发展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宝娣, 于海鹰, 孙壮等.吉林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198-200.[1]朱宝娣, 于海鹰, 孙壮等.吉林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198-200.

上一篇: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下一篇:初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