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精选12篇)
书画艺术 篇1
近些年来,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地开展了书画进社区活动。书画展览的举行, 气氛和谐而且给人一种温馨的艺术感染力, 为社区的居民创设了各种书画作品欣赏的机会。不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而且陶冶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通过社区开展先进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更为贴近居民的生活, 同时还将更为高雅的书画艺术引进社区, 以满足艺术审美层次不同的居民。另外, 这些社区还会聘请一些书画名家到社区进行书画表演、讲解, 或者是举行各种形式的书画培训班, 引导社区居民建立高压的审美情趣。
一、书画艺术进社区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区的功能已经不再以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为己任, 而是不断地向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将, 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作为城市中的基层群体, 社区发展状况直接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国家正在倡导开展社区文化, 意即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文化生活, 将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立起来。
为了丰富社区的文化建设, 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将书画艺术的平台建立起来。比如在一些社区以书博会的形式, 促进人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也可以开展书画展, 请一些专业人士对于书画艺术进行现场讲解。开展这种社区书画活动可以在艺术与基层群众之间建立起直接交流的平台, 不但能够强化书画艺术的现实性, 而且还促进了书画艺术在群众中的辐射功能。将书画艺术活动在社区中展开, 不但能够将社区的文化经济带动起来, 而且还能够带动文化价值在社区中展开, 并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二、书画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目前, 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些文化活动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 还有一些文化活动是由社区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 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不断地引导着社区居民的精神意识, 使人们形成了乐于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的取向, 从而也催生了社区建设更为高雅的书画艺术形式, 并得以有效展开。书画是美的, 需要具有更高审美境界的人们去欣赏, 这就需要人们具有更高的审美意识, 并不断地自我完善, 从而使这种审美境界形成一种情操, 不但可以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角度去陶冶艺术境界, 而且还能够使书画艺术, 成为一种可以渲染的氛围, 让自己的道德得以提升。所以, 书画艺术不仅塑造了美的境界, 而且还会通过思想的感染力, 而使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书画艺术是一种视觉效果的表达, 其艺术形式多样, 但是表现手法单一, 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传统的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场所为途径, 人们可以到这里来下棋、读报纸和杂志等等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各种艺术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 可以使居民能够将传统文化寓于娱乐活动当中, 让这些赏心悦目的艺术活动来丰富人们的思想。
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相对庞杂, 文化修养层次不一, 知识结构也相对复杂, 如果艺术文化定位不准, 就很难吸引社区居民的注意力, 更无法使社区的文化生活有效展开, 从而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社区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能够使社区文化活动的范围扩展, 而且更具有持久性, 在提高了社区文化质量的同时, 也相应地提高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 将社区的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以书画为载体建设文明社区
在社区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可以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主体, 将属于社区的特色文化品牌建立起来。通过这种文化形式, 可以将社区居民之间凝聚力加以提升, 使居民之间进行密切地情感沟通, 融洽相处。那么, 很显然在社区开展书画活动是在社区中建立起居民相互交融的载体。社区可以在地方文联的支持下, 开展社区艺术交流活动。选择节假日展开, 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地点, 请社区的书画爱好者到现场创作表演, 同时请一些更高层次的艺术专业人士到场指导, 使书画艺术爱好者和专家之间可以正面交流, 不但促进了文化的和谐, 而且还将社区文化活动内涵更为深化。比如, 某社区开展“欢乐社区行”活动, 其中包括各种文艺演出, 书画巡展是整个活动中的亮点。展出的书画以社区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为主, 在“和谐社区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开展活动。活动的规则是要对所有的参展作品开展评比活动, 以书画艺术家为主要评委, 并请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并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社区居民参与品评, 将整个的书画活动的气氛带动起来。对于参赛获奖作品, 被专家所认可的则由社区统一负责装裱, 并且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编纂成册, 赠送给每一位参展作者。
通过举办书画活动, 可以将社区居民的书画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些书画爱好者通过这一机会建立起了自信心, 对于喜爱书画作品但是并没有具体行动的居民, 也会在书画活动的带动下, 将自己对于书画创作的兴趣培养起来。在充实了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 还会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参与到书画创作行列中来。通过艺术的研究、思想的交流, 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并为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打下基础。
四、充分发挥书画专业爱好者的骨干带头作用
社会开展书画艺术活动, 是为了在社区塑造一个高层次的文化氛围。然而,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 在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层次的同时, 也要将文化推向市场, 使文化活动按照市场的需求展开, 以实现其市场价值。那么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展开, 就可以将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居民作为社区书画艺术的指导, 还要聘请具有经营活动经验的居民来承担书画艺术活动的管理工作, 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 以书画艺术作为先导, 将原本用于精神享受的书画艺术走向市场, 为书画创作者的作品带来创作价值, 并为社区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可利用的途径。
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书画艺术首先是在群众中展开的, 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书画艺术从群众中来, 原本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体会, 通过书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书画艺术渐渐地脱离生活之后, 就成为了精神层次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 书画艺术也是无处不在的, 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让生活充满了艺术色彩。书画艺术创作也因此而提高了创作率, 群众对于书画艺术的鉴赏层次因此而逐渐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于书画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渐提升, 就需要将艺术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此时, 书画艺术专业的骨干就要充分地发挥作用。在社区的组织下, 书画专业人士充分地发挥骨干力量, 将群众性的书画活动开展起来, 通过举办书画展吸引更多社区居民, 并根据居民的书画兴趣倾向开展书法学习班和绘画学习班。书画艺术培训班采用循环式的培训方式, 并定期开展书画展, 将学员们所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供社区的居民群众观赏、品评。通过书画艺术在社区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展开, 可以使群众性的书画活动成为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而将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
综上所述, 在社区开展多种多样的书画艺术活动, 不仅可以陶冶社区居民的文化情操, 而且还为书画爱好者对于艺术的交流与切磋搭建了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 使社会的书画艺术相多渠道延伸, 以实现其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摘要:为了促进社区的文化生活, 在一些社区开展了书画进社区活动, 使书画的创作活动成为了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并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审美。本文针对书画艺术走进社区进行探讨。
关键词:书画艺术,社区,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力争.浅谈美术专业干部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 2009 (02) .
[2]杨国生.以书画为载体共建文明社区[J].冶金企业文化, 2006 (02)
[3]杨祖达, 王曦红.墨香文化润社区[J].中国统一战线, 2012 (09) .
书画艺术 篇2
王瑞林,男,1949年生于北京市。职业书画家。1974年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美术班。1975年进修于中央美 术学院。1996年中国书协书法专业研修班结业。1978年中国书协第二届书法专项研修班结业。师承张荣庆先生。
现任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特邀理事。中国经济时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顾问。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国正义援助基金特邀爱心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员。
书画作品曾多次入选省,市,全国书画大展并获奖。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展馆展出。曾出访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地进行书画艺术交流活动。2000年被文化部人才中心;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荣誉称号。
2007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并与正举沈鹏,吴运鸿在北京多次举办书画联展。近年为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慈善协会,中国残联等单位捐献百余幅书画作品,拍卖所得用于慈善事业。出版有:《王瑞林书画》;《王瑞林扇面作品集》;《荣宝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王瑞林作品集》等多部作品集。作品先后被大陆及港;澳;台知名人士及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际友人收藏。
近年书画展览
1997年
1978
1999
2000
200
12001
2002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九十年代第六回展。首都博物馆
年 98中国化工书画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年 中华民族瑰宝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 国家博物馆
年 首届敦煌国际书画大展 敦煌美术馆
年 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展 中国军事博物馆
年 纪念毛泽东诞辰108周年著名书画家书画展 军事博物馆
年 中国新加坡书画艺术展 新加坡义安文化中心
2003年 西部崛起中国书画艺术邀请展 甘肃美术馆
2003年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 中国收藏杂志社提名展 国际展览中心
2003年 2003年桂林·堤川中韩美术友好交流展 桂林市博物馆
2004年 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 中国国贸中心
2004年 2004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丰碑书画展 国家博物馆
2005年 2005年第六届大连艺术博览会 大连国际展览中心
2006年 沈鹏、王瑞林书画艺术展 北京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
2006年 中国名人书画家招待展 韩国安城市民会馆
2007年 王瑞林书画艺术展 北京荣宝斋精品画廊
2007年 首届中国书画名家慈善献爱心大型义展 中国美术馆
2008年 中纪委纪念改革开放暨党的纪检机关恢复和重建30周年书画展 中国军事博物馆
2008年 2008年中残联华夏集团迎残奥牵手同心捐赠展 中残联
2009年 中、日、韩书艺文化交流展 韩国首尔
2009年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台北大展 台湾台北
2010年 王瑞林水墨荷花展 北京如意商务酒店如意颐莲堂
2011年 名家书画邀请展 北京如意商务酒店
国画代表作品
书法代表作品
刘静河书画艺术 篇3
他们鄙夷为大时代歌唱的画家,并称他们为保守的、不合乎新艺术观念的旧人。要知道,任何一位成功的画家,必是时代的代言人。
“文章何为时”,你不表现人民关心的,心里所想的,社会期待的,怎么能称为“家”呢?
在我十几年的文学生涯中,我一直坚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关注人民生活密切的那一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最能打动人;有时候你看它很平淡,恰恰这一种平淡是闪光的、精神的、无价的。
静河始终把生活作为艺术创造的源泉。他有着扎实的功底。现在,他的每一个变化,每一次长进都和这种功底分不开。静河的现实人物画及表现历史题材的古装画是比较独特的,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线、面、雅致的色彩,这当中,他用独特的语言形式,绘制出可亲可近的作品。
这种路子走下去,既要面对生活,又得面向传统。静河不断地从生活中挖掘出内涵,用祖先创造的、经过历史造就的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充实自己,同时向西方艺术学习自己所需,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创作手法,并且精益求精。
我相信,那些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并表现了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是不会被淹没的。
我认为,要表现什么和不表现什么并不重要,大的历史题材只能是少量的,那些更多的从生活中来的东西才是最本质的。
静河辛勤地在艺术道路上跋涉,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在表现人物题材上也有自己的追求。这些年,他在多处举办书画展,并与同行交流学习,这让他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毫无疑问,他的这种广泛汲取营养的精神实在可嘉。当然,我希望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能更上一层楼。
(编辑/晓勇 郭文卿)
【人物档案】
刘静河,号梦鼎,1965年生于山东宁阳,1983年10月参军。现为甘肃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会员,青海省书画交流中心副主任,甘肃省书协、美协会员,《黄河艺术》杂志副主编,敦煌画艺委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大展并获奖,出版有《刘静河书画作品集》《中国书画家·刘静河》。
【名家短评】
刘静河写字作画皆师造化、师传统,一花一木皆以造物为主,又纯任自然,故而能够得自然之妙趣。他以白描、小写意登堂入室,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传达给欣赏书画者,而书法又是绘画的补充,静河经多年的研习,用功勤奋、刻苦,而且又将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自古诗书画兼善者,并不多见,而他则是一位比较全面的优秀书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 刘大为
认识静河同志是在十几年前,我去甘肃考察调研时一次便宴中。在座相陪的除了地方的几位领导外,另一位就是书画家刘静河。他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言谈之中流露出他对中国传统书画深刻的理解,所创作的书画作品含蓄、雅致、不急不躁。就书画而言,我是外行,但静河的作品我喜欢,有传统,有继承。
——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 高运甲
大概是2005年3月份,刘静河与青海省文联樊光明、美协主席井汉升来中国文联办事,从此与静河相识。我在办公室接待了他们几位,聊天时见了他的书画作品,笔墨功夫比较扎实,作品构图也比较老练,书法的感觉很到位。感觉很好,我也很吃惊,西北地区也有这么好的书画家,真令人高兴。
萧县书画艺术之渊源 篇4
萧县是个140多万人口的大县, 历史悠久, 山川秀丽, 民风淳朴而优雅。早在26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萧国, 为宋属地, 秦时始置萧县, 历属徐州, 曾为黄淮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十年代初期区划属安徽。东与齐鲁相望, 西与“老子”、“庄子”为邻, 南见嵇康故乡的袅袅炊烟, 北与汉室鸡鸣犬吠相闻。城东南绵延山麓中群峰竞秀, 植被丰盈。这里有陡峭如削的天门山, 颇具“神女峰”之风光, 山谷深处一座古庙——天门寺。当年孔老夫子游学, 寄食宿寺中, 梅雨放晴, 孔老夫子打开竹简晾晒在一片巨石上, 至今人们习惯说是“晒书场”。与其相邻不远的南边群峰, 便是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皇藏峪。相传是汉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后遇难的藏身之地, 林深谷幽, 怪石林立, “拔剑泉”、“马叭泉”汇为溪流叮咚吟哦。随处可见的千年古檀树, 弯腰驼背, 皱褶纵横, 瘦骨嶙峋, 似乎不堪岁月之磨砺。倒是树冠勃勃。透过浓密的树丛, 矗立着汉唐时期的“瑞云寺”层层叠叠, 依山势建立, 陡峭处次第排列前殿、中殿、大殿等屋宇。飞檐玲珑, 巍峨森严, 善男信女轻轻走来, 静静离去, 偶尔敲击的钟声, 悠扬缠绵。院中的两棵银杏树, 笔直挺拔的粗大树干壮伟擎天, 树冠将数亩大的寺院遮盖得严严实实。尤其是后院的那棵抱子携孙树, 巨大的树干主根上生出大小两株小树, 那株最小确有几分顽皮的意味。庙堂中的“金身”似乎越发神秘幽深, 玄高不可及, 香烟袅袅, 喧嚣熙攘的人间生活仿佛淡化了许多, 人们偶尔在此时会对生命的存在生发几分冷静的思考……
北山凤凰山麓, 茫茫苍苍, 中有“圣泉”, 虽涓涓细流却永不枯竭, 有诗赞曰:“茫茫山麓碧有痕, 宝刹金顶绕白云, 汉唐一线长流水, 叮咚吟哦唱至今”。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 与萧县的文人墨客偶有交往, 龙城大儒陈子健曾邀苏太守畅游圣泉品评佳茗, 唱和酬答, 泼墨挥毫, 情境融融。
特别近几年来, 先后出土及发现了我们先民大量的人文器物, 充分显示了萧县书画的深厚根源。
关山西南角梧桐村旁的黑峪, 峰头黑色的岩石纵向二三百米长的夹层中断续分布着人为的图式, 面向天空的石板呈圆形, 可容指头, 一种边缘平齐, 另一种像是人工河两边隆起的河岸。面向下的岩石有阳刻凸出的对应可吻合纹式, 延至没有塌落的岩石层中, 这图纹照片送美国参加国际博览会, 震动世界。地质学家认为是冰川时期形成的, 此说若能成立, 人类文明史可大大提前……
关山东边的山套里, 隐隐见到由南至北的一道弯弯的终年流水, 沿着这条数十里长的倒流河两岸, 繁衍生息着我们的古老先民, 上游的金寨等几处出土了良诸文化时期的玉器。有关专家推测, 这里曾经是制作玉器的作坊。玉壁中有大若局盘的素面玉璧 (暗示希冀蓝天朗朗, 气象高远) , 光泽温润, 包浆深沉, 浸色古厚。兽面玉琮, 选材青白玉, 做工精良。 (隐喻着天方地圆的深景) 玉璜、玉管、玉人面像、玉圭等, 部分图饰, 线条圆润爽健, 古朴大气。
中段的“程阳”、“花甲寺”及永堌北泉, 几处新石器遗址, 出土的打砸器、石刀、石斧、骨针、大型动物骨骼化石, 众多的“鬲”、“缶”等陶器及其碎片, 上面的图饰纹线, 流畅飞动。
下游的冯楼及梧桐、丁里、陈沟等数处分布着汉代古墓群, 发掘出土大型画像石:“二龙穿九壁”、“车马出行”、“后羿射日”、“渔猎”、“征战”, 更多的是反映当时的生活场景, 内容丰富, 造形抽象, 简括优美, 很大部分更倾向主观精神表达, 比如一只侧面四肢强健壮步行走的白虎, 竟能任意把双眼移到一边, 虽不合理, 却增加了白虎的威严, 不可一世的神秘色彩。这肯定是“水墨大写意”早年埋下的伏笔。以及青铜器:铜剑、铜镜、铜戈、铜戟、紫金刀等, 制作精美细腻, 纹饰线条, 钢劲挺拔。
无论是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岩画以及书画等无不贯穿一根充满生命力的线, 这根线充满着我们东方人的精神向往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凭着这根线, 深藏在中华民族怀抱中的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 孕育着、滋生着萧县人民的情愫, 很早就知道这根线能最深刻、最彻底、最久远表达出我们的心情意境。因之格外钟爱充满线艺术的中国书画, 注重笔墨锤塑, 写山川之秀丽, 草木之丰华, 天地之氤氲, 生命之张扬。正像贡布里希先生所说:“那些中国大师的抱负是掌握运笔用墨的功夫, 使得自己能够趁着灵感的兴之所至, 及时写下他们心目中的奇观。”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篇5
北京有个太和殿,安徽有个太和县。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安徽省太和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是太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经久不衰的太和书画热现象得到世人的关注和承认。太和书画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和太和经济的关系,对太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太和书画大众化、多元化、普及化、网络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太和一大地方人文景观,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太和书画发展的主要特点
1、书画组织健全,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书画网络。
太和县城有县书画院、县书法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书画研究会、仁济书画院、民族书画社、司丰画院、老年书协、青年书协等,县辖31个乡镇,乡乡镇镇都成立了书画协会,东湖画院、经锄书院较有名气。国办的、集体办的、私人办的,合资办的等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书画协会、研讨机构并存,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参与面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2、书画活动丰富多样,书画展览异彩纷呈。各级、各类书画组织常年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品位、不同档次的丰富多彩的书画展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跨县、跨市、跨省的书画联展、书画讲座频繁举行。太和与厦门、连云港、许昌、沈邱、鹿邑、宁国、寿县、常州、高唐、萧县、浦江等闽、苏、豫、皖、鲁、浙数省的县、市办联展,12年来举办大、中型的展览70多次,应邀来太和展览书画的城市达50多个,最多的一年举办15次展览。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主要是:1994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安徽省太和县书画艺术展》,这是太和书画艺术登上全国最高艺术殿堂、走出家门、走向全国的重要标志。首都16家国家级的新闻媒体盛赞此次书画展反映了太和人民的新追求。十多年来,我们举办了“珍惜土地奔小康千名农民书画展”、“金陵五家书画展”、“安徽四家书画展”、“农民书画精品展”、“太和书法精英作品展”、“第八届书法展”、“迎港归书画表演赛”、“当代百家扇面精品展”等,不但集体办,还有个人办。象赵凤池、陈子卿、杨彦斌、司丰、苗太林、王金泉、白鹤等个人书画作品展。2005年12月,为庆祝太和被命名书画之乡十周年,县政府与省文联共同举办了“大型书画展”及系列庆祝活动,2007年5月,为庆祝书画之乡12周年举办了“萧县、高唐、固始、浦江、太和书画联展”。10月,举办了《名城墨韵----福建长汀、江苏楚洲、安徽太和三地书画联展》。展览的档次越来越高、品位越来越新、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深远。
3、书画交流频繁,书画联谊强盛。
太和书画与外地书画相互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切磋、提高技艺。太和与江苏常州开展书画联谊活动,《中国书画报》报社“世纪之春”有奖征稿颁奖仪式在太和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精神高研班”来太和进行书画交流,著名书画家罗丹、柳倩、刘炳森、佟韦、李铎、李百忍、刘大为、娄师白、刘艺、黄养辉、申万胜、张海、李宝林、龙瑞、苗重安、王涛、刘夜烽、郭公达、朱松发、鲍加、陶天月等都亲临太和讲学并留下墨宝。太和至今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书画家。
4、书画藏品丰盛,书画收藏之风渐成。
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县内的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不计其数。仅县城内收藏当代名人名家作品百幅以上者至少有500家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太和都能看到。收藏爱好者自发成立了“太和收藏家协会”,不定期的举办“太和民间收藏精品展”,出版《太和收藏》报刊相互交流信息,并经常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展览。
5、书画普及,学书作画者众。
随着太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昔日被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天太和普通群众的爱好和追求。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求字索画当旁观者,染指丹青,涉足书画成为一大嗜好。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是高楼华屋的大雅之堂,还是竹篱茅舍的陋室;无论是文人雅士的居所还是普通民众的家庭,几乎都悬挂中堂、条幅等字画。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参与到书画队伍之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目前全县已形成有全国书协、美协会员16人,省书协、美协会员52人,县书协、美协会员300多人,乡镇书画协会2700多人的一支庞大的、生机勃勃的书画队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称赞太和书画是“大众书画、盛世奇观”。
二、太和书画与太和经济的相互作用
以书画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促发展。书画繁荣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再反作用于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地处皖西北边陲的太和县,面积1826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太和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有公元前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灰角寺文化遗址,出土有商周青铜器及汉、晋等历朝历代的器物。太和人文荟萃,东汉司徒张酺、南昌侯吕范、明代尚书王质、清两广总督徐广缙、大画家乔无心、民国画家米建凯等大批名人志士。太和民风淳朴,崇尚文化,热爱书画。近年来,太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太和是全国最大的医药经销集散地和重要的医药加工制造基地,尼龙绳网、木装饰条、中药材、薄荷油、红芋三粉等众多专业市场辐射全国,影响海外。太和私人小汽车和手机拥有量均在全省县级名列榜首。
1、太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太和书画发展的基石。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繁荣的经济,铸就了太和书画魂。随着太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也悄然变化。昔日被与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今天太和普通群众的爱好和追求。太和医药、桔梗、毛发、木装饰条、尼龙绳,筛网、薄荷油等拉动了太和经济的迅速提升,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9%,人均收入增加,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2、太和书画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太和书画活动频繁,使书画装裱业迅速崛起。大大小小的装裱店遍布城乡。各种画廊也应运而生。较为有名气的如玄研斋书画装裱店、瑞昌书画装裱、孔氏书画装裱、滑国栋书画装裱、永保阁、大千画廊等,椐不完全统计,太和书画装裱店{铺}达70多家。与书画相关的文具店铺林立,较大的如翰墨园、恒昌文具店、文体大世界、文化馆美术服务部等。书画发展带来笔、墨、纸、砚销售的商机,刺激了文化消费的增长。书画作为礼品在商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凸现,又带动了礼品盒的加工制作,包装、装潢越来越精美。书画培训活动此起彼伏,丹青园、少儿培训中心、画院美术培训班以及个人的书画工作室等,活跃了书画市场。古玩市场悄然兴起。由于爱好字画的人越来越多,审美情趣提高,波及到古玩。万壶斋、泉响阁、玉器奇石店等生意兴隆。
3、太和书画发展催生了书画经纪活动。
太和书画事业的繁荣发展使书画经纪活动悄然兴起。椿樱书画社、民族书画社、太和画廊、太和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以及个人从事的各种书画经纪活动频繁。贾廷峰率先成立了“太和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太和文庙举办艺术品拍卖活动。其规模越来越大,开通太和艺术网(http://),现搬迁北京开办《经典太和画廊》,加入中国书画家经营协会,成为著名书画经纪人。太和青年书画家王子洲、王金泉、白鹤、王永亮等都在北京从事书画经营活动,并开通了网上经营,有自己的网页。太和青年书法家史文涛、杨少华、穆磊等也经常到外省市从事书画交流。这是太和书画走出家门、走向国门的标志。书画的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其商品属性也日益凸显。
三、太和书画发展的效应 太和书画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效应影响深远。具体来说,主要是:
1、增强了政治意识,激发了爱国热情。以书画参与国事、宣传家乡已经成为太和人民的共识。太和曾向“第四届世妇会”捐献100多米长的《中华巾帼英杰图》,向国家申奥委捐献百米长卷《百虎图》,太和画家王子洲捐资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画家名字命名的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安徽希望工程子洲助学基金。徐志强的泥塑作品《千娃迎奥运》在太和、在合肥展出。太和书画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书画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膊。
2、书画的深刻内涵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书法书写的大部分都是古诗词、格言、警句,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人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乐观豁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以及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之名段名句、《朱子家训》等,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对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3、焕发了人们精神,点燃了劳动激情。人民群众在劳作之余,临摹习帖、写字作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在方寸咫尺间抒情表意、冶性陶情,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其精神面貌彻底改观。农村中打架斗殴、赌博的现象大为减少。书画的内容又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了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和建设美好的家园,追求幸福生活。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心灵净化,思想升华。
4、太和书画营造了和谐社会氛围。中国文化精神的贵和持中、民为邦本、礼义廉耻的思想在书画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浓郁书画氛围熏陶下,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得到调整。有父子、夫妻、姐弟、祖孙齐上阵的,杨思忠和其儿子杨少华、杨少勤、杨清华共同钻研书法,被誉为太和书坛上的“杨家将”。原墙镇的刘峰、岳影夫妻拿着画笔奔小康。邹富秋、邹富春姐弟的书法也颇有名气。老年书画家陈子卿、张彬之、张震玉、席丙乾、郭连波、任其钟、王家和等,中年书画队伍中的王金泉、白鹤、杨少华、穆磊、史文涛、丁子同、夏振彪、王景森、孙磊、席蜜等,青年书画队伍中的赵凯、王冲、卢火、朱子瑜、马玉春等都在太和书画界崭露头角。庞大的书画队伍联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书画会友,书画艺术的感染力是多少次政治说教所不能及的。社会的和谐还体现在书画活动之中,书画带动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大发展。书画是全县人民群众对文化价值取向认同和心灵默契的坚韧纽带,创造了稳定和谐的有利于太和经济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
书画艺术:陈鹤良 喻木华 篇6
祖籍浙江宁海,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与设计学院,现为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美国新泽西州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邦德技术艺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美术鉴赏》杂志主编,《艺坛》美术总编。其艺术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展”,“上海美术馆赴德法意三国展”,“上海-横滨现代艺术作品展”和上海市美协,策展人提名展等多种画展。1999年秋发起举办“新海上水墨画”概念画展,并在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名人名作艺术画展中以《新海上水墨画派》亮相上海获得成功,1984年美术作品获得上海迎春艺术大赛二等奖;1996年美术作品获得全国首届扇面艺术大赛银奖(北京);1998年至2003年应德国汉堡文化厅邀请举办水墨个展,应澳门“日本创价协会”邀请举办个展,应海上山艺术集团邀请举办“策划人提名展”,应加拿大温哥华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邀请举办“三人行”画展。
喻木华
喻木华,1957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现任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1983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美术专业进修深造,师从上海画家钱行建、陈世中、曹用平等诸位先生,研修中国画。擅长融国画技法用于陶瓷美术创作之中,追求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境,尤其以青花釉里红和色釉综合装饰见长。
陶瓷与书画艺术审美比较 篇7
一、陶瓷艺术与书画艺术一脉相承
陶瓷分为“陶”和“瓷”,陶瓷始于“陶”。中国的素陶历史悠久,而磁山文化的红陶、仰韶文化的彩陶、大汶口的“蛋壳黑陶”、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都也已说明彩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品。仰韶文化彩陶庙底沟类型《鹤、鱼、石等图彩陶缸》早已被考古界、艺术界誉为“国画之祖”。最早的帛画作品《人物龙凤图》只能追溯到战国时期,与彩陶画历史相比,两者相差几千年。因此从时间起源来看,陶瓷起源早于书画。
人类艺术的发展与原始装饰和人类生活的向往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陶瓷和书画的内容均来源于日常生活,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简洁而充满活力,呈现了当时人们的劳作景象;宋瓷图案取用了文人雅好、寓意高洁之物;当代陶瓷作品也与民风紧密相连。以中国传统福、禄、寿“三星”为题材,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通过观音、菩萨、耶稣、张飞、关羽等一系列人物画面和动作,巧妙地弘扬了宗教和儒家思想,把博爱平等以及忠、孝、仁、义等思想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尚美”品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绘画艺术亦多以吉祥内容、民间风俗为背景,以主观创意手段,进行归纳、取舍、夸张,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和意境。深厚、宏大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图案,富丽、华贵的唐代宝相花和勃勃生机的卷草图案等,充分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点。
书画与陶瓷艺术的共性在于将来自生活的各种元素,通过意境的创造而抒发作者的情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产生美的享受。
陶瓷艺术是集土、火、釉为特征的艺术,它与主流画种一样,创作者掌握其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情,都真实反映了土与火、釉的材质的魅力。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彩陶壶,还是西汉釉陶罐,“形”的塑造十分考究,陶瓷器生成“形”后,再上图纹装饰,各自的绘刻技法、烧成都很复杂,特性各不相同。如古彩,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装饰方法,在用色和图纹组织上都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浓艳明快,富有浓郁的图案味和民间味。陶瓷图纹装饰完毕后,再绘上书画并落款,最后经过600至1300摄氏度的窑火烧成,一件真正的陶瓷艺术品才能诞生,其创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高于书画。
在创作过程中,书画有水墨写意,讲究墨分五彩,陶瓷中的青花也可分五色;书画有工笔重彩,陶瓷上有粉彩、五彩、珐琅彩等形式。无论是元青花大写意画,毕加索、米罗的陶瓷艺术作品,美国温黑格比的器形风景画,还是国内大量的绘画性陶瓷作品,都表明陶瓷艺术与绘画风格流派相通,陶瓷作品中的装饰、具象、写实、象征、抒情、表现、波普等源于绘画风格、流派,在同一时代中相互呼应。
二、陶瓷艺术二重属性是书画艺术内在属性的继续和发展
陶瓷作品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二重属性,而艺术性是陶瓷与书画共有的特征,实用性是陶瓷作品独有的属性。
(一)陶瓷与书画的艺术性
陶瓷和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由其本身的艺术品位、文化底蕴、艺术质量及其所产生的审美内容组成。陶瓷与书画之美首先是形式,即通过可视形象,或色彩,或肌理,来创造一个外在形象空间,并使欣赏者超越有限的现实环境,进入想象空间,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但在传承和体现艺术性的过程中,陶瓷作品和书画采取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古代陶艺家创作陶瓷作品一般不留名,到明洪武二年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出现,也只能署帝王年款。民国以后,署商号名家。而古代书画作品都署作者名,书画作品本身因其艺术性,更因书画家的名声而传世。从这一点来看,人们对于陶瓷艺术品的认可更多的是由于作品本身,而书画作品则有可能是受名人效应影响。
(二)陶瓷独有的实用性
相比书画艺术作品而言,陶瓷艺术品的实用性更强。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发明了陶器,在已发现的七千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包括贮存器、炊器、食器和汲水器等,多是普遍使用的生活器具,体现了实用性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实用性与陶瓷艺术品相结合,研制生产出品种众多的,具有实用性的陶瓷艺术品,比如笔筒、鱼缸、箭筒等。当然相当一部分高档的陶瓷艺术品目前还是用于收藏欣赏,但这丝毫不影响陶瓷艺术品的实用性。
文化艺术抚慰人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艺术作品本身的历史保存时间的长短,是非常关键的。2010年在广东汕头出水的明代沉船南澳一号中大量瓷器上的绘画、文字,历四百多年的海水浸泡风韵不减。书画作品在自然环境中,绢、纸保存不足千年,而陶瓷艺术作品不会受自然因素影响,其保存周期是很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陶瓷作品比书画作品具有更强的传递艺术功能,在历史中绵延传承。商朝产原始青瓷,到魏晋南北朝,越窑青瓷一统天下。唐邢窑白釉出现后,呈现出“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宋朝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分水岭,宋以前的陶瓷艺术里的造型、釉水艺术已发展到顶峰,创造了陶瓷艺术的最高境界。元明清陶瓷艺术主要向彩绘艺术发展,丰富了瓷釉艺术,但艺术境界无法与宋汝官窑青釉相比。事实证明,陶瓷作品是弘扬、承载、传播人类文化的极好介质。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探析 篇8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是指艺术家通过参加或组织不同形式的展览或展售活动, 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 从而逐渐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作为当下最为常用的艺术传播模式, 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普遍的社会影响力。
一般来说, 书画展售传播模式可以分为官方组织的展览形式和艺术家或艺术团体自发组织的展售形式。官方组织的展览形式主要是指按照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划实施的, 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各类展演活动, 如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 各类型的国展、省展等, 这类活动具有较强的主题性创作的限制, 旨在宣传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展现当代社会积极的精神风貌, 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 延续着中国书画的审美功用和社会功用。当然, 由于各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官方组织的展演形式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认知度, 通过参加这类性质的展演活动, 可以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并最终得到艺术领域广泛的认知和传播。然而, 由于各类官方组织的展演形式的展览架构和运作方式的约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这一平台使得自我的艺术信息和书画作品传播于社会, 更多的艺术家不得不选择团体自发组织展售形式或商业展售形式来传播自我, 如举办不同形式的联展或个展, 通过商业代理在各类画廊内长期展览, 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笔会等活动。虽然说这类展演活动艺术传播广度、深度及其受众面无法与官方举办的展演相抗衡, 但其灵活自由、形式多样的传播特质也足以让广大艺术从业者和受众乐此不疲。
平面媒介传播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的中国书画展售模式时间、地点、组织形式及其主题性审美的限制, 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倾向于通过平面媒介传播模式来达到艺术传播的目的。当然, 这里所说的平面媒介传播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户外广告媒体、杂志媒体和报纸媒体等平面化文字或图片传达出特定的书画内容的艺术传播模式。一般来说, 户外广告媒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广泛性和灵活性, 可以通过户外广告牌、墙面广告、户外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形式在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展示传播, 抓住人们的好奇心理, 准确而直观地传播出商品的价值取向, 适合于中国书画艺术的短期传播。杂志媒体和报纸媒体作为历史悠久的印刷媒介, 对于中国书画的艺术传播而言, 由于书画本身的平面化特征和集中在图片或文字的传播内容而显得优势明显, 特别是报纸媒体, 由于其在发行方面及时普遍、时效性强、读者广泛、层次丰富、地点明确, 编排方面灵活多变及其内容方面的广泛深入、完整清晰、没有阅读时间限制等特质, 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书画大众艺术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杂志媒体也因为印刷精美、时效性长、定位清晰, 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和便于保存等特点成为当前艺术圈中层次较高的中国书画作品与信息的有效传播途径。当然, 基于对市场占有和利益回报的过度追求, 当前, 大多数平面媒体对书画作品质量的审查和信息的准确性缺少有力的监管, 致使书画艺术传播日益杂乱和无序, 甚至出现了与当代社会需求严重错位的态势, 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长此以往, 也必将影响到媒体本身的文化属性和广大受众的审美定位与接受喜好, 进而影响到艺术自身的发展。
视听媒介传播模式
以上的两种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 致使传播功能落后, 无论是艺术作品的传播还是审美欣赏的传播, 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直观传播方式, 传播的意义在于展示一种静态的书画结果, 而缺少书画创作的过程及其各局部之间的有效衔接的展示, 受众群体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画, 缺乏对中国书画艺术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未能对中国书画艺术活动产生影响。而近些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 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地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得以视听为主的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 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他艺术样式, 比如说书画艺术的传播。
当然, 视听媒介传播模式包括听觉媒体传播形式和视听两用媒体传播形式两种不同的模式, 听觉媒体传播形式以广播媒体、录音带媒体和电话媒体为平台, 通过优美的声音, 以电波的形式传达出特定的信息, 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来讲, 这类媒介只能通过形象概括的语言形式描绘出中国书画的大致形态与内容, 但由于缺失视觉的震撼, 只能给人一种大致印象和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视听两用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指电视媒体平台, 因其形声兼备、深入家庭, 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艺术传播模式, 特别是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活动领域, 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中国书画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值量大小, 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 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1)
当前形势下, 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主的视听媒介传播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分别采取了商业广告、系列节目或新闻快讯的形式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传递着中国书画的各自分类或综合内容。但是, 由于部分媒体人对于书画的了解十分有限, 再加上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规律, 使人们容易产生误解或反感情绪而不能达到最终的传播目的。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自由化、个性化、综合化的媒体传播模式。当前形势下, 网络新媒体传播形态主要包括网络页面、电子报纸、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相比以上传播模式中单向的、“点对面”的特点及其信息发布者时间、内容、形式、组织架构的约束, 网络新媒体模式更加注重向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使得受众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声、图、像、文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共享和人机互动, 更加自由地传递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 基本呈现出了互动性、无地域性、无中央控制性和无政府主义性的特点。[1]
对于中国书画的艺术传播而言, 由于当前中国书画创作的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 且创作手法早已突破了传统以纸面为主的艺术形态, 就相应地需要在艺术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上更加宽阔, 不仅传递出艺术家的创作结果, 更加注重艺术传播的互动性、自由性和多样性。因此, 网络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出现与当下中国书画艺术创新性、个性化的时代主流交相融合, 将成为未来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的主导力量。目前, 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设立了不同形式的个人艺术网页、博客等或通过一些书画艺术市场运作的方式, 较为专业化的公司网页来不同程度地传播出自我的艺术理念、作品和信息, 并通过广泛的网络互动交流实现自我艺术的最终定位, 可以说, 这种平民化的分众传媒方式使得书画艺术的传播实现了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低成本、自我化和创意化的发展之路。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艺术家对于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运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新媒体传播的优势。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信息的发布者, 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书画方面的观点, 传播自己的书画作品或信息, 但是, 由于网络新媒介的艺术传播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管, 市场运作也不够完善, 再加上长期以来中国书画形成的高端审美定位, 纵然“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 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约为6311万”[2], 但是, 真正利用这种新媒体去关注中国书画本身的受众却少之又少, 从而造成信息传播与艺术接受之间的严重脱节, 不利于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市场艺术政策、公共艺术政策, 合理引导人们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认知,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网络新媒体的应有功效。
总之, 由于中国书画艺术特殊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定位, 任何一种针对它的单一的传播模式都无法达到准确而又全面的诠释。面对不同时代的艺术传播需求, 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中国书画自身规律和艺术传播的不同特质, 有效地将不同的传播模式融为一体, 切实了解受众需求, 并在内容贴切、形式创新、渠道多样上更好地加以把控, 逐步引导出有效的文化艺术传播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 才能最终促使中国书画艺术传播形成良性循环,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艺术传播诉求。
参考文献
[1]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与商业前景[M].周勇,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67.[1]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与商业前景[M].周勇,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67.
书画艺术 篇9
此次活动由公关世界杂志社主办,开场邀请了东方琴社的琴师为大家献上一曲高山流水,伴随着优美的古琴声宾客纷至沓来,欣赏由公关世界杂志社为大家提供的精品字画。在此次活动中公关世界杂志社展出了与其多年合作的众多艺术家的精品画作,更有中国书协第二届主席启功先生,中国书协第四、五届主席沈鹏先生,中国书协第四,五届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旭宇先生,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梁占岩先生等大家作品。
除了佳作欣赏杂志社还安排了中秋竞价活动,让喜爱这些书画作品的朋友有机会将佳作带回家。在竞价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由主持人主持竞价,很多嘉宾一连买下数幅作品进行收藏,更有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介绍,给大家创造了一个了解书画知识、培养高雅情操的平台。
在竞价活动结束之后,杂志社安排了美味的晚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更有娱乐互动活动将几幅精美的剪纸书法作品赠送给大家。公关世界杂志社表示通过此次精品书画拍卖盛会,一方面是汇聚各方精英人士,欣赏精品佳作,促进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另一方面,也为喜爱收藏和投资精品字画的人士提供一个选购和交易的平台,让大家在这里精神物质都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
论中国古代扇面书画艺术的缘起 篇10
1. 传统扇子的起源。
扇子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 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记载:“五明扇, 舜广开视听, 求贤人以自辅, 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 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1]12这个“五明扇”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鸡尾巴上的羽毛制成的一种扇子。这种扇子并不是用来摇之引风的, 而是由他人持把, 作为仪仗之用。远古时期的扇子不像现代的扇子, 短柄拿在手中摇扇, 而是长柄缚羽, 曰“翣 (sha音‘厦’) ”。《春秋繁露》中有这样的说法:“以龙致雨, 以扇逐暑。”[2]76《淮南子》则云“夏日不披裘, 冬日不用翣。”[3]12据史籍记载, 起初“翣”是有身份、地位的皇亲贵族身后的侍者持在手中用来遮尘挡风的屏障, 发展到了殷周时期就演变成为一种仪仗的饰物。一直到春秋时期“翣”才具有了夏季取凉的功能。古人喜欢追求一种赏心悦目的状态, 中国文人又有处处留墨的雅好, 由此在这扇面的空白之处便大动心思。经文人与画家之手, 扇子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2. 与书画结缘。
书画与扇子的结缘, 可以说把扇面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层面。研究证实, 最早的扇子图案出现在一把出土于四川百花潭的战国时期金银猎铜壶上, 这把铜壶上绘制了一名手执长柄扇的奴隶, 他手中的扇子装饰有几何状花纹。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有曹操请杨修画扇“误点成蝇”的典故, 可以看作是在扇子上进行绘画的最早记载。
《晋书·王羲之传》也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说法。据学者研究, 王羲之、王献之所做的题书扇数量很多, 就只看宋代学者虞龢《论书表》中记载“二王”的墨宝中有“书扇二秩二卷”。而且当前可确定的第一幅书画合璧的扇面也出于王献之之手。东晋时期, 很多的文人墨客开始在扇面上题诗作画, 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外, 还有当时的大文人范晔、顾宝之等都曾进行过扇面创作, 有诗有画, 样式繁多, 而这种潮流的兴起大大提升了扇子文化的品味。唐代画家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图》中就绘有一位仕女, 其手执长柄绢质团扇, 上绘有牡丹花。而通过分析同一画家所作的《执扇仕女图》, 则可以更明显的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唐朝, 扇面绘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于上层社会。唐人罗隐在《扇上画牡丹》诗里也有这样的描述:“为爱红芳满砌阶, 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 花逐轻风次第开。闲挂几曽停蛱蝶, 频摇不怕落莓苔。根生无地如仙桂, 疑是嫦娥月里栽。”[4]54与同时代周昉所描绘的执扇仕女不谋而合。
在团扇上进行绘画创作与书法创作这一艺术活动形式, 在宋朝时期达到了最高峰, 很多的宋代绢本团扇扇面都被保存下来。今传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团扇真可谓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品。赵佶的草书在宋代独树一帜, 团扇中“掠水燕翎寒自转, 堕泥花片湿相重”14个字。唐代孙过庭在其所著《书谱》中将其形容为“落落乎如众星之列河汉”, 意谓布置得非常巧妙, 笔墨潇洒淋漓, 大有举重若轻之感, 可谓是神来之笔。这件作品成为目前最早见到的书法扇面原迹。据记载, 在南朝时期的遽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 兼长画扇”。萧贲“尝画团扇, 上为山川。咫尺之内, 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 乃辨千寻之峻。”上述所作书画之扇, 是“六角竹扇”或蒲葵扇、团扇, 而非折扇。
3. 折扇的来历。
关于折扇的起源, 目前学术界认为“折扇”来源于日本, 约在北宋中期与来自高丽的同类产品共同传入中国。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倾向于折扇源起于我国的说法。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则认为南北朝就已经出现折扇。他在《通鉴》中引《南齐书·刘祥传》“司徒楮渊入朝, 以腰扇障目……”中注曰:“腰扇, 佩之于腰, 今谓之折叠扇。”[5]37以及又有学者发现, 《乐府诗集》中录有一组晋代诗题为《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 其中的《夏歌二十首》第五首写:“叠扇放床上, 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 窈窕登高台。”[6]233至少可以证明晋朝已有了折扇的雏形。
关于“折叠”的含义, 经查有以下五种: (1) 弯屈。《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西门庆见月娘脸儿不瞧, 就折叠腿装矮子, 跪在地下。”《水浒后传》第七回:“没奈何掇转一副面孔, 折叠两个膝盖陪罪。” (2) 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清·姚燮著《双鸩篇》:“脱妾金缕衣, 为郎折叠空竹箱。”艾芫著《还乡记》:“苟玉珍临别交他一把可以折迭的小刀。”都取了这个意思。 (3) 重叠起伏。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那深红的落日把遥远的折迭的吕梁山照耀得分外鲜明。” (4) 折叠:即把平面之物的一部分折转和另一部分叠在一起。《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再把一张纸折叠了, 写成封家书”。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庚午秋, 买得《埤雅》一部, 中折叠绿笺一片, 上有诗。” (5) 曲折重叠。清代赵庆熺《香遍满·春晓》套曲:“婀趖杨柳红楼靠, 折叠阑干赤石雕。”这五种解释明确了晋诗《夏歌二十首》中所谓的“叠扇”就是指折扇在晋代的一个名称。
刘晓璐先生在其《日本美术史话》中说:“临近大陆是日本人从发达的大陆文化受益匪浅。中国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 却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化, 所以日本从这个强大的邻居那里没有遭到危害, 而是承受了无比的恩惠。再加上日本人天生好学, 其文化也迅速发展。”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也是“经高丽传入日本, 再从日本传回中国”[9]808“。中国的男女都用羽毛、或竹、或画的纸、或丝做成华丽的扇子……油漆的艺术也是始于中国, 但传入了日本才达最完美的地步”[9]814笔者认为, 折扇是在中国魏晋时期早已有之, 不过比较简陋, 传到日本和高丽后被加以改良。与日本的交流, 自秦朝时就有了。唐朝时日本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继承, 绘画亦然。至于高丽, 过去曾经为中国的附属国, 相互之间的文化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从南宋以来, 很多的史家都以为折扇是舶来品, 究其原因不外乎如此:自从北宋时期开始, 日本和高丽传来大量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的折扇, 而相比之下较为简陋的中国自己所制作的折扇反而显得默默无闻。
二、扇面绘画的创作萌芽与兴起
团扇和折扇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两种绘画形式。其中团扇的形制方式大多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 多为丝织品制成, 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现在可见到的宋、元绘画中的小品册页有些就是当时所绘制的团扇。绘制于团扇上的绘画题材众多, 山水、人物、花鸟、蔬果、畜兽和虫鱼都可以入画。
在新的考古发现中, 唐代永泰公主墓和李凤墓壁画上看见使用团扇的男子形象。由此可见, 在早期男女都用团扇, 而在折扇流行以后, 男人在正式场合开始用折扇, 团扇则变成女性的专用物品了。
在唐朝, 画在宫扇上的画是作为装饰功能存在的。到宋代以后, 在宋徽宗的倡导下, 书画家们在扇面上大显身手, 也正式开启了“扇面之于书画”的历史格局。南宋时“马远竹鹤, 马驎桂花二册, 本是一折叠扇的两面, 与今折叠式无异, 扇式折痕尚在, 皆绢素为之。”[10]72相比而言, 南宋的折扇较北宋的折扇在制作工艺上有所改进, 它的扇骨是插在扇面中间的, 这样增加了扇子的坚硬度自然更便于书画家们进行创作了。上海博物馆所藏《柳桥归骑图》, 是目前唯一传世的南宋人作折扇形制绘画。这幅藏品外形属于半轮形, 上宽下窄, 弧度约为57度。这种形制与折扇扇面的形状相似, 但却无明显折痕。
笔者认为, 古代好事的文人和书画爱好者们在折扇用旧了之后, 舍不得丢掉上面的画, 于是请裱工拆开扇面精心装裱起来。在此启发下, 画家们干脆就在裁成扇面形状的宣纸上画画。从此就有了脱离实用而只具有欣赏价值的扇面画。如今新文人画派的画家们, 仍然喜爱采用扇面式样画画, 因为扇面弯弯的外形本身就具有一种典雅的美感。因此, 《柳桥归骑图》是作者有意识仿照折扇形制而做成的扇形平面, 更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习惯。
在画家们对边角式构图的诗意探索的环境中, 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热情, 促进了我国折扇绘画的产生。《都城记胜》、《梦梁录》皆有记载, 南宋时期在杭州已有专门的折叠扇铺。折扇制作坊的兴起使得原本以团扇为载体的书画创作, 逐渐被折扇所替代。特别是苏扇工艺规模的形成, 使吴门四家、画中九友以及吴、恽等许多画家对折扇书画产生了极大兴趣和创作热情。文人士大夫将在扇面上绘画作书作为一种交际应酬、以文会友的风雅韵事, 受到各阶层的人士的广泛喜爱, 以至影响到僧道闺阁, 市井商贾。
自明朝中叶至清初, 可以说是折扇书画创作的鼎盛时期。其原因有三点:首先, 手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雕刻工艺的蓬勃发展, 为折扇的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对折扇生产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其次, 文人书画在当时社会蔚然成风, 促进了折扇产业的发展;再次, 主要是折扇舒卷随意、携带方便, 符合讲究生活情调的文人墨客的审美需要。文人墨客潇洒、浪漫的人生价值观和独特的文化生活, 折扇绘画形成了特有材质工艺、内容题材的审美趣味, 产生了交换、欣赏、应酬等社会功能。可见, 扇子在明朝不论是“芳姿”还是“风雅”, 不仅仅是纳凉之物, 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存在。
纵观明清绘画史, 扇面绘画空前繁荣, 创作数量之巨令人瞩目。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均出版馆藏扇面书画集, 馆藏扇面书画数以千计。这些作品, 题材多样, 表现丰富, 精巧可人, 令人赏心悦目。对后世文人画的繁荣及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此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摘要:扇面书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幅式。近年来, 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研究。任何一种绘画幅式的兴衰都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既是时代审美的产物, 同时也映衬着绘画自身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扇面,书画,源起
参考文献
[1]崔豹.古今注[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3)
[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中华书局, 2011 (1) .
[3]刘安.淮南子[M].中华书局, 2009 (3) .
[4]书画家锦囊[M].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9 (6) .
[5]南朝梁[M].萧子显著, 中华书局出版, 1972 (1) .
[6]郭茂倩.万卷出版公司, 2009 (3) .
[7]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12) .
[8]邓惠伯.东方美术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
[9]威尔·杜兰.东方的遗产——世界文明史[M].华夏出版社, 2010 (7) .
书画艺术精进的陈彦丰 篇11
煤矿书画家陈彦丰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便表现出对草书的兴趣和敏感,学习结束后,他不断努力,同时也在调整着自己的方向。几年中,他从对古典草书的追求转变为对结构变化的关注,用笔方式也有了较大改变。
我一直认为,不仅是书法,在人的一生中精神生活必须有若干次质的变化,否则不可能上升到某种理想的高度。从陈彦丰这种转变中,可以看出他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和可能性。这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保证。
艺术的精进,既有格局、气度的锻炼,又有技术上各个方面的逐次把握。我很高兴看到陈彦丰在控制结构和作品完整性上的进步。到以后的某一天,当陈彦丰能把这些转换中所收获的一切糅合成一个整体时,那便是他真正成功的一刻。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邱振中
彦丰近几年的进步很大,这得益于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打下的良好基础,使他对形式构成规律的感觉异常敏锐。无论是体现在书法上还是篆刻上,他都能熟练地运用形式的对比关系去创造矛盾和协调矛盾。这一点有了,他就具备了对对象的甄别取舍能力,而这一能力就保证了他在传统和潮流面前不易迷失。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张小弟
艺术简历
陈彦丰:本名陈燕丰,字九夙,斋号一翁逸堂,1975年生于山东滕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美术学院李铁生山水画工作室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兰亭奖艺术奖、全煤“晋矿杯”书法展金奖、 “淮矿杯”首届篆刻展铜奖、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三大展全能奖(书画印)、全国煤矿书法家一至四届精品展(均获“十佳”)等。2006年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2009年获中国煤矿文联艺术奖、2012年获政府最高奖——乔羽艺术奖二等奖。出版有《中国画名家鉴赏——陈彦丰卷》等。
清代对赵孟頫书画艺术评价研究 篇12
关键词:赵孟頫,书法,绘画,评价研究
0 引言
清代对赵孟頫书画褒者有孙承泽、高士奇、张照、弘历、钱泳、杨岘、杨守敬、李瑞清、王时敏、笪重光、恽格、唐岱、安歧、金农、钱杜、盛大士、周星莲、华翼纶、邵松年等,贬者有冯班、傅山、姜绍书、吴德旋、包世臣、梁嗽等。下面将清人对赵孟頫书画评价分为书法、绘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褒语
1.1 书法
(1)孙承泽(1592-1676),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赏。他认为:
楷法至晋人而圣,子昂独得晋人遗法;盖其结构紧严,丰神潇洒。胡汲仲谓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无此书,非过也。(1)
孙承泽沿用了元代胡汲仲的说法,对赵孟頫的书法评价可谓甚高。
(2)高士奇(1644-1703),清初钱塘人。字澹人,号江村。以诸生供奉清内廷,为康熙帝所宠幸。能诗,善书法,精鉴赏,所藏书画甚富。他认为:
文敏笔法遒媚,玉润珠圆。用笔浓纤古意多,墨花流润忆欧波。(2)
(3)张照(1691-1745,清代书法家)认为:
香象渡海,脚根著底,具此神力,乃可学右军之如龙。松雪当时,书家罗汉果也。(3)
(4)弘历(1711-1799,乾隆皇帝)认为:
书格至孟頫一变。说者谓其“有意取妍、微伤婉弱”,然右军《禊帖》正以姿致胜,故未可皮毛论也。(4)
乾隆帝对赵孟頫书法风格极为赞赏和提倡,因此乾隆时赵书代表了上层统治者主流审美体现而流行。
(5)钱泳(1759-1844),初名鹤,字立群、梅溪,号台仙,江苏金匮人,居于常熟。工诗文、书画、篆刻,尤善篆隶。他认为:
松雪书用笔圆转,直接二王,施之翰牍,无出其右。前明如祝京兆、文衡山俱出自松雪翁,本朝如姜西溟、汪退谷,亦从松雪出来。(5)
(6)杨岘(1819-1896),字季仇,一字见山,号庸斋,又号藐叟。浙江归安人。官至常州,松江等府知府。在晚清以精研隶书擅名。他在跋《赵孟頫胆巴碑》中说:
吴兴书此碑年已六十有三,去卒时只七年,用笔犹绰饶风姿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6)
(7)杨守敬(1839-1915,学者、书法家)认为:
元人书碑之存者,以赵松雪为最多,大抵胎息李北海,足以上凌宋代,下视胜朝。(7)
元人自以赵松雪为巨擘,简札脱胎右军,碑版具体北海,自是东坡后一人。其妻管仲姬,其子仲穆,皆能传其业。(8)
(8)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菴。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
进士入翰林,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监督。提倡艺术教育,最善书法。他认为:
大王草法,孙过庭后,唯赵子昂略涉其藩。(9)
1.2 绘画
(1)王时敏(1592-1680),清代著名山水画家,“四王”之一。他认为:
赵文敏,当至元大德间,风流文彩,冠冕一时,画更高华闳丽,类其为人。(10)
赵于古法中,以高华工丽,为元画之冠。(11)
清初四王之首的王时敏称赵画“高华工丽”而又“类其为人”不仅推崇其艺术,而对他的人品也是肯定的。王时敏还称赵孟頫的画为“元画之冠”。
(2)笪重光(1623-1692),工书画,于书画理论有建树。他认为:
人不厌拙,只贵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实……叔达变为子久,海岳化为房山,黄鹤师右丞而自具苍深,梅花祖巨然而独称浑厚,方壶之逸致,松雪之精研,皆其澄清味象,各成一家,会境通神,合于天造。(12)
(3)恽格(1633-1690),清代著名画家。字寿平,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为“清初六家”之一。他认为:
设色古淡,不为浓丽,而气韵自足,此赵吴兴神境也。(13)
(4)唐岱(1673-?),满洲人,字虞东,号静岩,又号墨庄。乾隆时为内廷诋候,出于名画家王原祁门下,受郎世宁影响很大。他认为:
古人作画,非一幅画中,皴染亦非一格。每画到意之所至,看山之形势,石之式样,少变笔意。郭河阳原披麻,至矾头石,用笔多旋转似卷云。王叔明喜用长皴,皴山峦准头,用笔多弯曲似解索。赵松雪画山,分脉络似荷叶筋。此三家皴,皆披麻之变体也。(14)
画有正派,须得正传。不得其传,虽步趋古法,难以名世也……元时诸子,遥接董、巨衣钵,黄公望、王蒙、吴镇、赵孟頫,皆得北苑正传,为元大家。(15)
(5)安歧(1682-?),字仪周,号麓村,原为朝鲜人,先世入旗籍,居天津,别号松泉老人,书画鉴藏家。他认为:
山水自唐李将军、王右丞分有南北二宗……至元赵文敏,天资高朗,学问渊深而留心翰墨,不独书法追宗汉魏、晋、唐、其于绘事、扫院体习气,故释道人物法唐人,画马学韩干,山水师董元,皆能深得旨奥。其兰蕙、竹势小景之属,清韵拨俗,所谓书画之集大成者。(16)
(6)金农(1687-1763),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冬心先生题画杂记·题松雪翁山水小轴》中说:
吴兴三绝诗书画,半幅鹅溪妙迹存。山村模糊天水碧,秋风犹恋赵王孙。(17)
(7)钱杜(1763-1844,清代画家)认为:
赵松雪《松下老子图》,一松、一石、一藤榻、一人物而已。松极繁,石极简,藤榻极繁,人物极简。人物中衣褶极简,带与冠履极繁。即此可悟参错之道。(18)
山中人物,赵吴兴最精妙,从唐人中来。明之文衡山全师之,颇能得其神韵。(19)
惟吴兴赵氏家法青绿尽其妙。盖天资既胜,兼有士气,固非寻常学力所能到也(20)
元惟赵承旨犹有古风(21)
(8)盛大士(1771-1843,清代画家)认为:
赵吴兴集唐、宋之成,开明人之径。双鹤老人渭其工细苍秀,兼擅胜场,洵未易学也。明人喜学松雪,而得其神髓者,唯六如居士耳。(22)
桃源处处是仙踪,云外楼台倚碧松。唯有吴兴老承旨,毫端涌出翠芙蓉。赵松雪画为元季诸家之冠,尤长于青绿山水,然妙处不在工而在逸,余《雨窗漫笔》论设色不取色而取气,亦此意也。知此可以观《鹊华秋色》卷矣。(23)
(9)周星莲,清道光年间书法家,1840年中举人。他认为:
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自古书画兼擅者有若米襄阳,有若倪云林,有若赵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其书画类能运用一心,贯串道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非若后人之拘形迹以求书,守格辙以求画也。(24)
(10)华翼纶,生卒年不详。1844年中举人,1868年仍在世,约1850年著成《画说》。他认为:
子昂用墨大似北苑……古拙之处,墨薄如纱,笔软如棉,若不用力而力存其中,全以神连,无一点矜能虚矫之气。(25)
(11)邵松年(1848-1923),清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工小楷,能画,笔墨娴雅,为时人所好,1903年著成《古缘萃录》。他在此书中说:
赵文敏画有《鹊华秋色》、《水村图》最佳,余皆藏之。今得此图,笔意更兼唐人法,无作家气,元季诸大家莫与对垒也。(26)
2 贬语
(1)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入清未仕。他在《钝吟书要》中说:
赵松雪更用法,而参以宋人之意,上迫二王,后人不及矣。为奴书之论者不知也。赵文敏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喜避难,须参以张从申、徐季海方可。赵子昂用笔绝劲,然避难从易,变古为今。赵松雪书出入古人,无所不学,贯穿斟酌,自成一家,当时诚为独绝也。自近代李桢伯创“奴书”之论,后生耻以为师。甫习执笔,便羞言模仿古人,晋、唐旧法于今扫地矣。松雪正是子孙之守家法者尔。诋之以奴,不已过乎!但其立论,欲使字形流美,又功夫过于天资,予古人萧散廉断处,微为不足耳。(27)
(2)傅山(1605-1690),一作(1607-1684),初名鼎臣,原字青竹,更字青主,又字仁仲,别署公宅,又号石头,石道人等。他38岁那年明亡,此后终身以侨民自居。他认为:
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28)
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月密,而无尔我者然也。不知董太史何所见,而遂称孟頫为五百年中所无。贫道乃今大解,乃今大不解。”(29)
傅山是批评赵氏书法最苛刻者,傅山因恨其以宋宗室仕元,因恨其为人之“圆转”而攻其书“圆转”。其实傅山年轻时曾攻赵书,明亡后因国破之恨而弃之,在论赵书时他说:“薄其为人,遂恶其书浅俗”。(30)到了晚年,傅山对赵孟頫的认识,则走向反面,其有《秉烛》一诗可证,诗云:“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异,管婢亦非常。醉起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馀一笔,何处发文章。”(31)诗中充满着对赵孟頫夫妇的敬佩之情。傅山对赵孟頫认识的变化,也体现了遗民士人的矛盾心态。
(3)姜绍书,生卒年不详,字二酉,号晏如居士,江苏丹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曾为南京工部郎。善鉴别,工绘事。著有《韵石斋笔谈》。他在此书中说:
观子昂画,颖泓秀拔,嫣然宜人,如王孙芳草,欣欣向荣。观子固墨梅、水仙,则雪干霜枝,亭亭玉立,如岁寒松柏,历变不凋。志士宁为子固,弗为子昂。(32)
这种观点不是评其艺术而是评其人。
(4)吴德旋(1767-1840),他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
赵集贤欲以永兴笔书北海体,遂致两失。集贤临智永《千文》,乃是当行,可十得六七矣。
赵松雪一味纯熟,遂成俗派,唯《黄庭内景经》生意迥出,绝不类松雪书,而世亦无问津者。(33)
吴德旋认为赵孟頫的书法过于纯熟,以至气韵近俗,这种对赵书的批评意见,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赵氏作品只是极少部分有此弊病。
(5)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他在《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中说:
吴兴书则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竟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其所以盛行数百年者,徒以便经生、胥吏故耳。然竞不能废者,以其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曲折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唯求匀净,是以一时虽为经生、胥吏所宗尚,不旋踵而烟消火灭矣。(34)
包世臣对赵孟頫的评论,是有偏颇的。他认为赵书的主要缺点就是用笔平顺、点画均匀、字无大小之别,所以不能做到“上下左右空白有字”。赵孟頫的许多作品,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为皇家和宗教服务,用笔上简化了二王书的绞转笔法,更有实用性,雅俗共赏,是兼具艺术与使用价值于一体的。其书法是平易近人,而不是俗赵孟頫的一些行草书和书札艺术性就更高。包世臣也承认赵孟頫的书法与一般经生胥吏不同,而他把这种不同仅仅归结为用笔的曲折停蓄,这有些肤浅了。赵孟頫诗、书、画、印四绝,文化修养渊博而全面,不是一般经生胥吏所能比的。赵孟頫的少数作品结字谋篇有些时候也存在些许雷同,但这与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之书,是有本质不同的。
(6)梁嗽,生卒年不详,他在《评书帖》中说:
予昂书俗,香光书弱,衡山书单。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35)
3 小结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中说:“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36乾隆帝对赵孟頫书法风格很是推崇,因此赵书在乾隆时期因是代表上层统治者的主流审美体现而流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赵书风格的认同表面上看好像是帝王的提倡,但其深层的动力,是来源于这种书风与时代的精神、审美趣味的契合,因为时代又回到了崇尚古典主义美学的时代。由于赵孟頫在书法上复兴了古法,反对书法中恣肆求怪的偏执现象,在绘画上崇尚“古意”,正契合了这个时代的审美趋向。
清代的书法发展过程,其大势基本上是帖学逐渐衰落,碑派迅速崛起并取代帖学。乾、嘉之际,朴学的兴盛,正是一般学者慑于文字狱的苛虐而潜心金石研究的结果,金石学又在事实上导引出了书法上的新流派-碑派,道、咸以降,帖学盛极而衰,碑派书法逐渐取代帖学。到清末民初,碑派几乎一统天下。直到康有为,力攻帖学。赵孟頫被诸多人攻击,不是因其书法成就不高,一是因尊碑抑帖倾向的影响,而赵孟頫可以说正是帖学的代表,所以是尊碑者攻击的对象。二是因恨其为贰臣,转而攻击其书之圆媚,这有非书法艺术思想的因素存乎其中。其实赵书是唯美的,是阴柔美的代表,是书法中的“婉约派”。这种以艺术风格的不同连累人格的说法是欠客观公允的。清代早期至乾隆时期由于帖学占据主流,再加上乾隆帝对赵孟頫的提倡,对赵孟頫的书画大都是褒扬称赞的,乾隆之后,尤其碑派兴起之后对赵氏的书法,才出现了明显的褒贬不一的现象。以封建正统思想为基础的“贰臣”说,作用于赵孟頫的绘画上也许还无法直接批评,由于书法是纯线条的艺术,作者的情趣、情感、修养等都附着在线条上表现出来,书法比绘画更具有可比较性,所以,大多批评便加之于赵孟頫的书法上了。当然,就书法而言,赵孟頫也有少数因书写过熟,以至气韵近俗的作品,对此的批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只是少数作品,不能以偏盖全。他的许多代表作如《胆巴碑》、《三门记》等等,便没有这个毛病。另外,我们不应以封建帝王的道德观来评价赵孟頫的一生,不应因赵孟頫为宋朝宗室而仕元,从而否定其书画艺术成就。
【书画艺术】推荐阅读:
书画艺术市场08-23
中国书画艺术12-04
书画艺术比赛10-23
文化艺术扶贫书画展09-03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07-10
创书画艺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总结)05-23
书画艺术协会工作总结与工作建议08-02
对书画艺术作品的性分析论文09-07
格沙屯学校书画艺术特色建设实施方案07-01
书画协会书画比赛活动策划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