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标准(通用12篇)
城市规划标准 篇1
2015年12月4日, 国内首个城市间的标准化联盟组织——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在京成立。联盟由上海质监局、南京质监局、郑州质监局、广州质监局、成都质监局、厦门质监局、青岛质监局、黄石质监局、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发起, 秘书处设在上海质监局。
据悉, 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的定位是“既要立足当前, 更要面向未来”的一个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新型城市标准化联盟, 工作方向是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两大服务、着力三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拓展城市标准化工作空间, 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交流以及与国际的接轨,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的诞生, 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具体举措, 也是推动标准化服务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重要载体和加强城市间标准化合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对加快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进程, 提升内贸流通标准化水平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今年7 月29 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同意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复函》, 同意在上海、南京、郑州、广州、成都、厦门、青岛、黄石和义乌9 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 明确提出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探索, 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8 月26 日, 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国家标准委的积极推动下, 由首批国内贸易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共同发起成立的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 将率先以内贸流通标准化作为联盟第一项重点工作, 探索制定相关领域团体标准或城市间联盟标准。
成立仪式上, 9个城市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并通过了联盟章程。据悉, 联盟后续还将进一步吸纳其他城市加入, 继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其他标准化创新工作, 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标准 篇2
一、收费依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全文附后)。
二、区综合经济园区项目比照上述文件标准减半计收。
附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单位:
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管理,约束不合理收费和制止不公平价格竞争,促进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现发至各会员单位,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计算和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二OO四年六月一日
一、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为了规范规划设计市场计费,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意见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二、参照本《意见》计算规划设计费时,可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地区差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等情况,乘以0.8—1.5的调整系数。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也可参照国际城市规划计费方法或标准,由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协商确定。
四、本《意见》所提出的各项计费基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如果委托方要求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计费标准应相应增减。
五、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含电子文件),应由委托方提供。如需要由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费用。
六、规划设计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初步方案6套,规划文本6套,彩色图纸一套。如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则应另行支付成本费。
七、规划文本电子文件及版权归规划设计单位所有。如委托方要求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电子文件或版权,应支付相应费用。
八、委托方应按进度分期支付城市规划设计费。在规划设计委托合同签定后3日内,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定金;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3日内,支付40%的规划设计费,提交全部成果时,结清全部费用。
九、本《意见》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负责解释。
控制性详细规划取费标准
(2003年7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平方公里以下项目:9.5万元/平方公里
6-10平方公里项目:9万元/平方公里
11-20平方公里项目:8.5万元/平方公里
21-30平方公里项目:8万元/平方公里 31-40平方公里项目:7.5万元/平方公里 41-60平方公里项目:7万元/平方公里 61平方公里以上项目:6.5万元/平方公里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控规概念性方案阶段为60%;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为40%。
各阶段成果:
控规概念性方案阶段:用地现状分析(建筑、植被、水文等)、土地使用规划图、地
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地块边界、指标、保留建筑、公共设施位置)、道路规划(道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标高、停车场及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景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图;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用地现状图、区域位置图、土地使用规划图、地块划分编号
图、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地块边界、指标、保留建筑、公共设施位置)、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标高、停车场及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市政工程规划图、拆迁图、绿化规划图、景观规划;提供A3规划文本六份。
修建性详细规划取费标准
(2005年3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公顷以下项目:15万元/公顷
6~10公顷项目:10万元/公顷
11~20公顷项目:7万元/公顷
21~40公顷项目:4万元/公顷
41~60公顷项目:3万元/公顷 61~80公顷项目:2.5万元/公顷 81~100公顷项目:2万元/公顷 101~200公顷项目:1.5万元/公顷 201~400公顷项目:1.2万元/公顷
401~800公顷项目:0.8万元/公顷
801-1500公顷项目:0.6万元/公顷 1501-2500公顷项目:0.5万元/公顷 2501-4000公顷项目:0.4万元/公顷
注:若在概念性规划方案阶段之前需要项目策划工作,则设计费需增加项目总价的15%。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修规概念性方案阶段为60%;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为40%。
各阶段成果:
项目策划内容:描述策划内容的插图、造价估算、演示文件。
修规概念性方案阶段:规划说明、规划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
图、主要建筑风格示意图片、表达规划概念的示意图片;提交彩色图板一套;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规划说明书、区位关系图、规划地段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景
观系统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重点建筑概念性示意、竖向规划图、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经济技术指标、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各类分析图、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工作模型或透视图、重点地段设计意向;提交彩色图板一套及A3规划说明图册二份。
酒店及度假设施概念性规划取费标准
(2003年7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公顷以下项目:18万元/公顷
6~20公顷项目:15万元/公顷
21~40公顷项目:13万元/公顷
41~60公顷项目:10万元/公顷 61~100公顷项目:7万元/公顷 101~200公顷项目:5万元/公顷 201~400公顷项目:3万元/公顷
401~800公顷项目:1.7万元/公顷
注:若在概念性草案阶段之前需要项目策划工作,则设计费需增加项目总价的15%。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概念性草案阶段为60%; 概念性最终成果阶段为40%。
各阶段成果:
项目策划内容:描述策划内容的插图、造价估算、演示光盘。
概念性草案阶段:概念性规划草案、用地布局图、概念性建筑设计平、立、剖面
图、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图、表达规划概念的示意图片;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概念性最终成果阶段:规划简要说明、概念性规划总平面图、用地功能图、概念性建
筑平、立、剖面图、景观分析及示意图、交通分析及示意图、主要景点效果图;提交彩色图板一套及A3说明图册二份。
景观设计取费标准
(2005年11月)
设计费按景观面积计算
温室项目:200元/平方米 屋顶花园项目:70元/平方米
5万平方米以下项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报总价 6~10万平方米项目:35元/平方米 11~20万平方米项目:30元/平方米 21~40万平方米项目:25元/平方米 41~60万平方米项目:20元/平方米 61~80万平方米项目:15元/平方米 81~100万平方米项目:10元/平方米 101~200万平方米项目:8元/平方米 2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5元/平方米
景观设计工作可分三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35%;
初步设计阶段30%; 施工图设计阶段35%。
各阶段成果: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说明、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分析图(景区分布图、功能布置图、空间及场所分析图、交通分析图)、主要区域景观方案设计图、主要景点透视图、园林小品示意图片及景观设计示意图片;提供彩色图板一套及A3图册两份。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说明、景观初设总平面图、局部景区放大平面图、剖面图、园林小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植物配置图、竖向图、景观给排水初步设计平面图;提供A3图册两份。
城市规划标准 篇3
11月20日,公众对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期待终于尘埃落定。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我国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对于这一调整政策的出台,舆论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相关舆论报道量从20日开始进入大规模报道阶段,于21日达到报道高峰。截至11月25日14时,有关“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报道传播量在传统媒体中达到2514篇,自媒体中为4510篇。
由于此次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涉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因此参与报道的媒体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几乎所有城市的主要媒体均对相关消息有所涉猎。报道内容则多关注于自身所在城市规模定位的变化。
总体而言,有关本次调整的舆论意见多以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解读和相关领域专家采访为主,媒体评论文章较少,网民发言也保持谨慎观望态度,舆论整体对该政策表现出相对积极的倾向,称重新划分城市规模定位将有助于制定大小城市差异化发展政策。
社科院城市研究领域的几位专家认为,我国此前将城区人口超100万的列为特大城市,按照政策,对特大城市有很多限制举措,比如人才引进、户口迁移等。按照新标准,很多中西部省会城市不再是特大城市,这将给这些城市人口政策提供更大自主权,有助于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使得区域发展向着更加均衡灵活的方向推进。
也有评论指出,我国一些城市片面追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迈进,目前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如城市饮水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这次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调整,客观上要求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需要重新调整布局,部分省份原计划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设想可能因此中止。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从“城市病”的有效治愈层面来说,新标准的出台无疑是对症良药。
相对于各领域专家对调整政策宏观解读而言,网民更关注的是城市规模定位调整后将带来的实际变化。如佛山网友表示,对一座城市而言,重要的不是大小,而在于是否宜居;不是人口多少,而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否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把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环境保护好,居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上档次,对老百姓而言,比是不是特大城市更实际、更重要。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 篇4
1 生态型城市的基本内容
1.1 生态型城市的含义。
我国生态型城市的概念与国际倡导的生态城市的含义并无二致, 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城市突出特征的典型代表, 其最终目标就在于抓准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平衡点, 并以此为基点维持城市建设的科学、健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是将一般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 (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等) 与生态城市准则、特征及指标加以密切联系而制定的相关的城市规划准则与规定, 是直接服务于生态型城市建设的。
1.2 生态型城市的要求。
生态型市不仅要追求生态健康、景观优美, 更高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高收益、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 对于城市资源、生产技术、发展管理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只有城市基本要素的建设互补互承, 才能高效利用城市资源, 快速提高经济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除此之外,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适当的人口规模和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建设良好的生态型城市所需具备的, 利用科学的生态技术来有效维持自然资源存量, 挖掘富有价值的社会文化潜力, 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 使物质和社会的生产方向向生态化靠拢, 以确保城市高效运转, 生态良性循环。
2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脉络
2.1 城市规划与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关系。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规划并服务于城市规划的, 因此, 必须将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严密对应整合。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是综合部署城市一定阶段期间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整体空间格局以及各项居民生活水平建设并进行具体细致的工作安排从而实施对城市的全面管理。而生态型城市规划则同时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层次, 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积极创造一个生产技术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优质空间, 只有拥有最优的生活环境才能激发人们卓越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与文化水平。虽然二者在城市格局、重点建设领域等各方面差异较大, 但也有重叠交叉的部分。相比较而言国内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内容基本框架与城市总体规划并无多大出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未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未来城市规划的相互融合相互呼应。另外通过对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相关环境规划办法、生态标准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地对比分析发现, 两者在用地上和一级环境卫生上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也为我国将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突破点。
2.2 生态型城市标准与城市规划标准的分析。
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给规划编制提供权威的指导准则, 其中心目的在于给城市规划建立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的编订管理体系。而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则是直接服务于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 不管是结构层次还是内容方面均不同于一般城市的规划标准。目前, 我国较多数城市在编制城市规划标准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加入了部分生态环境的规划指标。虽然这部分指标并非正式的生态规划标准, 但其所包含的部分元素也能够辅助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然而, 目前各城市的规划标准虽然在编制过程中具有指标综合全面、易于落实且具有法律保障、地方针对性强等优势, 但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建设要求, 对发展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应有的关注。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虽具有结构分层、系统复合、指标复杂、标准刚性等特点, 却缺少考虑人文因素, 人文发展计划不完善, 针对性较弱, 关注点较为片面, 建设目标不够长远, 更严重的是并未意识到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程的影响。因此将城市规划标准与部分生态环境指标紧密结合, 采纳二者的优势精粹, 修正其中的问题症结, 进行相互整合后纳入自身规划标准体系之中, 成为了构思建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重点。
3 制定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原则
3.1 制定原则的本因。
生态型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将经济建设摆在了第一位, 而对其他方面的建设不管不顾, 其中就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现阶段多数城市都步入了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恶性怪圈中, 陆续出现的沙尘暴、雾霾等恶劣环境现象已经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无论是考虑现实问题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 制定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势在必行, 然而规划标准不能随意制定, 要遵循既定的原则而不是盲目执行构建, 否则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2 构建原则。
构建规划标准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符合国家规定的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应该在国家所作出的相关规定的基础前提下进行构建, 只有确定了正当且长远的大方向, 才能确保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偏离轨道地有序进行, 并且具体标准内容确定过程中, 其参考标准应该以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确定具体标准内容时应该根据区域的实际状况, 同时结合当地政府颁发的政策准则, 以免引起内容与政策之间的冲突, 从而对规划标准的后续执行工作产生影响;简单方便的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无需重复已有规定, 所有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生态型城市建设而展开, 且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用简洁明了的表格代替表述复杂的文本;地方特色鲜明的原则,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建设理念和应对措施基本一致, 但不同区域的城市都有异于其他城市的明显特征, 那么在生态型城市的打造过程中就应该讲这种独立特征充分表现出来,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只有与当地特色相互融合, 发展才能持久有效;科学发展的原则, 不仅要实现生态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 所以在构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过程中, 要把目光放高放远, 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未来, 达到各城市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远目标。
结束语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体系是指导、评估一个生态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它赋予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以较强的可实施性, 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型城市建设相互融合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概念内容出发, 依据规划标准的基本脉络进一步探清规划标准的制定原则, 在细节方面根据地方区域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更性来不断调整城市规划标准, 逐步完善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作, 为社会人民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自然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沈清基, 吴斐琼.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 2014 (8) :61-70.
宜居城市标准 篇5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 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智慧城市需“标准化”建设 篇6
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因此,要想把智慧城市建好,先要把建设的标准体系建好。目前,我省的智慧城市刚刚进入试点阶段,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及相应权益、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更有利于试点模式的复制与推广,促进技术进步。
明确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方向
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要重视标准,标准化建设为了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只有充分理解智慧城市开展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我认为智慧城市开展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为了追求以下几方面的目的:
首先,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规范”作用,有效瓦解并防范“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很多信息产品技术标准都不一样,也缺少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导致许多业务系统各自为战、产生“信息孤岛”。就拿五花八门的卡来说,现在老百姓手里的卡越积越多,购书的、坐车的、健身的等等,我们希望“一卡通”,但目前还通不了。同样,政府的许多信息无法共享,就比如人口信息,社会保障部门、计划生育部门、民政救济部门都在管,但三者之间不能共享对方记录的信息,这是系统初建时缺乏统一强制的人口信息标准造成的。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时就重视统一规范标准,抢占制高点,防止各自为政或政出多门,防止自行其是。
其次,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技术、业务、监管的“规范融合”作用,支持并促进商务模式的创新。标准化可以促进“三大协同”:技术与业务的协同,业务与流程的协同,业务与监管的协同。前两个协同以公司为主实现,后一个协同则要由政府主动推动。技术、业务、监管三者协同后可带来商务模式的创新。比如杭州市正在试点的电动汽车项目,因为充电麻烦、电池更换费用高、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使用积极性不高,杭州的解决思路是:电池标准化设计,无论大小车都可使用同一种电池,只不过小车用一排电池,公交车几排电池组合使用;由电网公司购买电池并负责充电;构建智慧物流系统,随叫随到地更换电池,设置一定数量的配送点和巡逻配送车,市域范围保证15分钟内送到;购买电动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一半、电动汽车6万公里以内的电费由政府买单等。这其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商务模式,暂且命名为“电动汽车动力智慧配送系统”,它通过标准化,实现了充电、配送、检测及维护三大系统的协同组合,为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创造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标准,生产汽车的、生产电池的、为汽车充配电的、为汽车检查服务的、政府监管的各方就没有统一的技术平台。
再次,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服务质量的“规范保障”作用,打造服务品牌,保障服务品质和服务对象的权益。智慧城市建设的业务项目实际上属于网络服务业,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并且应该按照ISO9000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品质都达到标准以上,从而保证服务品质,创建品牌。
最后,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强制实施与制高点推荐示范”作用,加快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的“复制与推广”。标准通常有两个类型:一类是强制性标准,另一类是推荐性标准,两类都可以占领市场开发的制高点,但相对而言,强制性标准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作用更强。抓住了标准与市场开发的制高点,就抓住了智慧城市业务项目推广复制的制高点。如果浙江能捷足先得,就有可能变成全国推广复制的一套模式,就有可能实现“先者早得”、“强者先得”,最终实现“胜者全得”。比如智慧安居先在绍兴试点,未来就可能到其他城市去推广复制。
树立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理念
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中,开展标准化建设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尝试,意义很大但难度不小,要抓住关键、逐步完善,注重规范,提升发展。
在编制建设方案时,要树立“双顶层设计与融合促进”理念,抢占智慧城市应用业务方案顶层设计与标准化建设方案顶层设计的制高点,通过双向融合,来提升商务模式创新的水平。以智慧医疗为例,“双顶层”的含义:一是智慧医疗建设的总体方案的顶层设计,主要是满足业务服务内容的需要;二是智慧医疗的标准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主要是要满足质量水平的需要。两个顶层设计往往会互相促进:在标准化设计时会发现有更好的办法来满足需求,据此优化修改整体方案;在总体建设方案设计时,会对标准化设计提出新的要求。经过多次的促进融合,最终把两个顶层设计并成一个,达到完全融合的水平。
在业务流程设置上,要树立“全流程覆盖”的理念,把标准化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有时候标准化就是一个符号。比如,停车场就是个P的符号。将来智慧城市的某项业务也会有标准化的符号,但这种符号不能自己随意编造。因此,标准化建设必须是所有过程、所有环节、所有体系的全覆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卡通、一键通、一网通、一号通,将来还有一令通。待所有标准和业务建设完成了以后,还要反复检查,全覆盖了没有,水平够不够高。
在内容设定上,要树立“统一规范装备技术标准、业务流程标准、政府监管标准”的理念,抢占标准化建设的制高点。只注意一个或两个方面的标准,结果必定是低水平的。只有把三方面标准的要求兼顾到、统筹好,才能是“强者先得”,甚至是“胜者全得”。以智慧医疗为例,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如果标准建设与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各方权益不配套,那么智慧医疗项目就有问题。这里关键是“三合一”,不要变成“二合一”。
在水平保障上,要树立通过标准化建设来“创品牌、保质量”的意识,强化ISO9000系列标准在业务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无论是在制定方案标准时,还是在标准建设的每个环节中,都要自觉按照ISO9000系列的标准,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管理。尤其是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达标,下一个环节就应拒绝往下延伸,这样才能保证“创品牌、保质量”的要求。
在经营市场开发上,要树立“高水平检验提升”与“高水平文件格式的形式规范”相结合的理念,切实把这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标准化工作,既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同时自身的格式化工作一定要跟上。要重视标准化的实践检验,并进行升级完善,若有问题,既要改项目,又要改文件格式。在此基础上,把标准化成果进行“文件格式化系统化的规范”,为顺利进行“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确立创造条件。当标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升级版也要及时申报,再升级再申报,这样就始终站在市场的制高点,始终站在标准建设的最前沿。我们一定要注意标准化的形式规范,争取抢先申报。
在战略选择上,要树立“标准等级提升”与“标准宣传推广”的理念,不断扩大示范试点的标准效益、企业效益、示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意适时申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还要加强在申报成功后的宣传推广工作,抓住各种机遇、尽可能扩大实际成效。
遵循标准化建设的模式方法
智慧城市标准建设不是白手起家、完全的从无到有,也不是对现有标准的简单挪用、生搬硬套,它需要立足于已有的标准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创制、融合创新,对制定标准不够的领域,主动把缺少的部分补上去。这就产生了三种常用的标准化建设的方法:组合创制、融合创制和延伸创制。
组合创制是对已有标准进行组合完善,是标准建设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大家约定俗成的、消费者普遍认可使用的但没有创制成规范公布的标准都可以“为我选用或所用”。有的“相关标准”和“相邻标准”也可以借鉴使用。对已有的标准,能用就尽量选用,但首先应该选用规范程度高的标准,即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都适合使用时,优先选择强制性标准;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同样适用时,优先选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样适用时,一般先选国际标准。选上了一批标准后,不能简单地套用,而要组合创制后使用,这就需要充分研究标准之间的配合度,把有用的部分拿过来,对有矛盾甚至对立的标准内容要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完整顺畅的标准体系。
不要小看标准的组合创制,组合创制得好,同样可以体现水平。就像高明的厨师,通过不同的巧妙组合和制作,用同样的原料可以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来。前年,宁波进行现代物流标准建设时,也采用了这一办法,得到了业内的认可,现已申报国家标准。在企业生产领域,组合创新的魅力就更奇妙,一群相同的专利或技术成果之间通过不同的结构组合,就会生产出完全不同的产品来,比如同样一批专利,经过不同的组合产出,有的变成了汽车,有的则变成了船舶。但不管如何选择,一定不能“削足适履”,而要“适足选履”。
融合创制是把组合以后磨合得不好的部分磨合好,是组合的升级版与深化。对已有的不能为我所用的标准,进行改造、调整、完善,使之与智慧城市相应业务需要的标准体系相融合。这就好比高明的木工面对尺寸不合适的木材时,把过长的锯短一点、过粗的削掉一些、过弯的刨掉一点,最后才能“融合组装”成精美实用的家具。
延伸创制是对不够的标准进行创制,把标准体系中缺少的部分补上去。比如40%的标准没有,那就把已有的60%延伸出来把40%的标准补上,形成一体。智慧城市业务的标准建设,所需的不只是一两个标准,而是一套适合自己业务的标准体系。即使经组合创制、融合创制,仍然有部分短缺,这就需要自主创制标准。可以根据已选的适用标准来延伸创制,具体可以表现为思路延伸、体例延伸、结构延伸、内容延伸等等。这样延伸创制,既可省时省力,又可使标准体系的各部分之间更加协调、顺畅,更好地实现融合。
西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的研究 篇7
1.1 城市建设由物质形体的改造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 西宁城市改造和发展重点就是将落后的、陈旧的房屋建筑等物质形体拆除新建, 而从上世纪末开始, 西宁市开始注重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整合设计, 以提高城市的功能性, 优化现有空间布局。二十几年来的建设, 西宁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的重新划分, 实现了人口、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了城市综合效益。
1.2 城市建设由孤立的老城改造向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联动并举转变
20世纪80年代, 西宁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对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城进行改造和新建, 在这一时期, 由于缺乏足够的外界动力和外部吸引力, 大多数的人口都拥挤在了老城区, 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交通不便。而进入21世纪后, 西宁积极进行新城的建设, 城东、城北、城南都在不断延伸, 以减少老城区的人员和交通压力, 实现了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双管齐下。
1.3 城市建设由政府直接组织向规划调控与市场调节双轨运行转变
上世纪时, 西宁城市建设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和直接组织进行规划建设的, 建设过程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基本上都来自政府或企事业单位, 市场化水平较低。而随着进入21世纪, 西宁政府部门逐步放开了对城市建设的管控, 积极适应市场化经济发展潮流, 加强了市场化调节, 且市场调控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从规划调控向市场调控的逐渐过渡。
2 西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体系构建措施
2.1 改善交通现状, 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环境质量
一方面, 应当逐步增加主城区外商业网店的数量, 适当建立一些大型购物场所, 在城市核心区域以外建立商业步行街, 以促进城市整体区域的发展, 避免核心区域人流过于密集, 切实保护中心城区的环境。在进行城市中心外商业网点的建设时要注意城市中心的商业动态, 有效提高城市外围各区域的商业中心性, 实现内外之间的互动, 让城市的商业范围得到拓展。
另一方面, 西宁要逐步建立健全交通网络, 继续推行城市中心单行道的交通方案, 并根据交通实际采取必要的限行措施或者交通管制, 建立公交专用道, 拓宽城市主道路, 加强市政道路的建设及养护质量。此外, 还应当适当规划地铁线路, 打通西宁城市南北城区及东西区域, 逐步建立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实现交通体系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有限减少主城区的交通负担, 最终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污染, 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与健康。
2.2 选择恰当位置, 设置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往往是一个城市别具代表性的建筑, 广场是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般是城市居民公共空间, 能够为人类提供休息、娱乐、健身、文化交流等多种平台, 符合西宁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可谓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配”, 因此要选取合适的区域建设城市广场。
一方面, 应当在西宁东西大街沿线区域, 找出关键的节点进行主广场的设计。要知道城市的主广场对于城市的意义是比较特殊的, 因此应当在设计时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特点。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 应当展现出本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要遵循绿色生态设计原则, 借助自然景观的改造和设计, 展现出西宁市民多具有的宽广豪迈的民族精神, 提高其文化气息。而且还应当对广场的面积进行合理设置, 避免过于空洞。在设计时也不能完全局限于对称设计, 避免设计过于呆板。在对广场空间结构进行设计时, 要充分调研市民的需求, 优化活动路线, 提升广场的人性化和人情味。广场应当以人们休憩娱乐为主, 兼顾交通转换, 在设计时要避免本末倒置, 分不清主次。因此, 广场道路的设计应当简洁大方, 减少人们心理压力, 给予行人以安全和舒适的体验, 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另一方面, 要在西宁城市的北面、西侧和东面兴建一些小型的广场, 针对人流和交通较为密集的区域, 建立一些专业广场, 分别实现次广场的交通枢纽、居民健身等效果, 进一步缓解密集区域的交通压力, 提高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 彰显西宁市政府对市民生活的关怀, 并与主广场一同展现城市魅力, 维护西宁市的社会活动秩序, 提高市区整体居住质量。在进行次广场的设计时, 应当突出城市的个性, 西宁市东部地区回民较多, 因此可以将回民居住聚集区的次广场的建筑设计成为伊斯兰式的风格, 而城市西部科技发展较快, 因此要突出现代化设计气息。
2.3 增加城市绿地, 强化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发展应当遵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绿地及植被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 也是为城市局面提供美好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此, 西宁市在进行城市建设时, 应当逐步提升城市绿地规模, 并丰富城市绿地中的景观建设, 合理造景, 设置一些假山、喷泉、水池、景观小品、廊庭、桌椅等, 为居民创造良好舒适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提高西宁市的城市服务水平。另外, 还应当对郊县的山体进行植被绿化, 有效净化城市空间环境,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一片美丽的绿色, 通过城市绿地地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3 结语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 只有做好城市建设, 相应的设施建设才会良序开展, 尤其对于西宁革命城市建设来说更加如此。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 不断促进城市建设标准的形成,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策略促进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促进城市能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佩佩.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研读——兼论其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J].规划师, 2012, 02:10-16.
[2]仓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研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03:170.
城市规划标准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设施建设
1 城市用地标准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公共政策是人类社会活动组织性、计划性、目标性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或政党等社会公共权威在其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行为准则。通常认为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以下8个环节: (1) 确定政策问题; (2) 形成政策方案; (3) 政策决策; (4) 资源配置; (5) 政策执行; (6) 政策评估; (7) 政策监控与政策调整; (8) 政策终结。城市用地标准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关系技术标准与公共政策:城市用地标准是一项技术标准。根据《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GB/T2000.1-2002) 的定义,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对比标准和公共政策可以发现, 标准与公共政策的目标都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标准更侧重于“科学性”, 公共政策更强调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有时单靠标准而无公共政策的支持, 标准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单靠公共政策而无标准作为技术保证, 公共政策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说, 公共政策是方向和目标, 标准是遵循方向和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城市用地标准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根据政策的基本概念, 政策包括确定政策问题、形成政策方案、政策决策、资源配置、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与调整、政策终结等环节。如分析判断土地利用是否合理, 绿化用地、公共管理用地是否满足良好人居环境的要求, 规划提出的用地布局方案是否合理等, 这些都需要技术标准来进行判断。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肩负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物品等使命, 而用地分类标准作为用地控制的基础, 是城市规划发挥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用地分类标准应在区别政府行为与市场开发、强化生态保护与非建设用地控制, 以及减少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突出城市规划调控空间资源、促进利益平衡、引导社会公平等公共政策属性。
2 存在问题
2.1 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
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分别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环节, “90国标”的用地分类基本上是针对城市建设用地的, 缺乏对城市外围建设用地及非建设用地的分类。这种分类标准会导致两方面的规划与管理脱节。首先是规划的编制范围难以与规划管理的边界一致, 规划编制范围往往局限于城市建设用地, 但规划管理却必须针对包括城市辖区的所有开发用地, 造成许多城市核心区范围外的合理开发, 如一些需要远离城市核心区安排的项目用地 (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卫生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等) 因缺乏规划依据而难以获得合法的行政许可。其次, 城市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工具, “90国标”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分类, 其关注重点仅仅是城市开发, 无法明确城市外围生态保护及生态敏感地区的用地类型, 难以真正保护与控制该类用地。此外, “90国标”规定“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而现实中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对地块的使用性质进行单一控制, 往往导致规划难以实施, 给规划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2.2 对城市规模无序扩张控制不力
对城市发展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设定建设用地规模及用地边界来控制的。城市用地规模是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基本依据, 在各个城市特有的生态格局下, 不同的用地规模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90国标”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控制人口规模。各个城市由于对土地财政的追求以及相互间攀比等原因,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对城市发展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发展规模, 如在二十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内, 城市规模扩大了几倍等。为了获得更大的城市用地规模, 一些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夸大人口数量, 或是不将某些建设用地规模计入总体规模, 以期获得更多的土地指标。“90国标”对用地标准的约束作用已极为有限, 甚至可说是沦为了“数字游戏”。而由于城市规划用地面积大, 可开发空间分散, 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 导致不少城市无序扩张。
2.3 城市开发引导中缺乏有效路径
市场导向下的土地开发, 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主要以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的形式来体现。“90国标”提出了人均建设用地和用地结构两项指标, 将其作为引导城市用地发展的主要依据, 但由于缺乏对公共设施用地的要求, 导致公共设施用地的布局和规模过于随意, 甚至出现了将一些难以利用的用地作为公共设施用地的现象, 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同时, 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许多规划中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被居住、商业等土地开发经济效益高的用地开发类型所侵占, 一些
新区往往形成了大片的居住区, 但应有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却很缺乏, 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无法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等来引导城市建设。在近年开展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中, 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 可以发现, 其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较好, 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却往往不够理想, 这与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要求有着直接的联系。更为突出的是, 单一的用地性质难以适应不确定的市场需求, 因市场的需求变化, 经营性用地经常面临要求调整用地性质的情况, 城市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受到了挑战。
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覆盖城乡全域
3.1 同时关注建设与非建设用地
增加城乡用地分类体系是此次“新国标”修订的主要内容。“新国标”将市域内的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这种分类将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统筹到一个规划体系内, 实现了城市规划由单纯关注城市建设用地到关注城乡整体发展的转变。当前城乡规划, 尤其是城镇密集地区, 对非建设用地的关注甚至与建设用地同等重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关于区域绿地的规划, 深圳、东莞等地的生态控制线规划等, 都体现了对区域非建设用地的关注。
3.2 覆盖城乡全域建设用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做出规划许可。由于“90国标”中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涵盖范围主要是面向城区规划, 一些外围的城市建设用地无法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内, 因此这些用地无法通过城市规划的正常程序取得合法的行政许可, 如一些区域交通设施、区域性公共设施用地等。同时, 反映到规划成果中, 城市建设区外围的用地往往采用“留白”的处理方式, 因缺乏必要的实施措施说明,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依据规划管理人员的经验或领导的指示处理土地的使用方式, 增加了土地使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无法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新国标”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虽然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建设用地独立于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之外, 但这些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建设用地, 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在市域范围内进行统筹考虑布置, 将其纳入城乡建设用地体系, 这样能够使得规划关注的对象更为全面, 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城乡规划管理。
3.3 对应城乡规划体系的用地分类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新国标”中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新国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确定的规划编制体系的规划层级相对应, 突出将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考虑的原则。此外, “新国标”是“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 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 主要体现城乡统筹的原则, 同时满足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不同空间层面土地使用的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建设管理和用地统计等工作的共同需求, 也与当前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重点研究中心城区) 两个层面的规划相一致。
3.4 调控城市空间资源, 适应城市发展转型
从强调生产职能向强调服务职能转变。“新国标”除了提出清晰、明确的城乡用地分类标准外, 还通过强制性内容提出了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单项建设用地等有关指标。同“90国标”不同的是, 在四项单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中, 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标代替人均工业用地指标作为强制性内容被提出。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之后, 公众对城市服务职能的关注高于对城市生产职能的关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同工业用地相比, 前者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更为紧密, 因此, 相对于工业用地而言, 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控制指标对于城市发展的控制要求更显重要。这种控制指标的变化, 实际上也正反应了当前城市 (镇) 发展从强调生产职能向强调服务职能转变。
3.5 强化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一直以来都未受到较好的重视, 这与城市规划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90国标”中也包括了社会福利院用地, 但未作为独立的分类用地, 而是将其归为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社会福利设施显然在城市用地分类中未受到重视。“新国标”将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作为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等用地, 这既有利于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得到保障, 也便于这类设施的开发建设。
4 结语
城市规划标准 篇9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犹如海绵一样, 无论是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 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 均具备较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 在需要的时候则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 以便于进行循环再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 并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进行有机融合。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基本前提条件下, 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积存、渗透和净化, 提升雨水资源化水平, 确保生态环境。建设海绵城市的六字方针是“渗、蓄、滞、净、用、排”。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
2.1 城市道路的路面材料选择
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传统城市道路路面常用的材料。为了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路面材料的选择。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透水沥青路面组合方式。第一, 路面水由面层进入到基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二, 路面水直接进入到表面层, 然后再排入到临近的排水设施中。第三, 路面水进入到路面之后渗入到路基中。上述几种组合方式中, 前两种组合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排”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降低路面径流和噪音问题, 然而却未能有效解决渗、滞、蓄、净等相关问题。第三种组合方式只有在路基的渗透系数超过了7×10-5cm/s的小区道路、广场以及公园等相对荷载较轻的道路中采可以使用, 而对于城市的主干路、快速路等车流量较大的重型、超重型荷载的道路中却无法使用。因此, 要想更好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研究道路路面材料, 以便于探究出强度更高, 更为环保的沥青路面材料。
2.2 道路横坡及绿化带设计方式
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模式, 多采用的是由中间向道路两边倾斜的模式, 并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口。在下雨的时候, 雨水主要是从道路的排水口流入到雨水管系统中, 而绿化带则设计的为高于道路25-40cm的凸起模式。要想真正实现海绵城市, 更好的实现城市道路的“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 建议将城市道路做成向中央绿化带倾斜的方式, 进而实现雨水向绿化带中排放的功效。同时将绿化带改为低于道路5-10cm的凹型模式, 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同时, 还应该将碎石盲沟设置在绿化带的下方, 并将碎石层设置在盲沟地面并且超过路基工作区的深度范围内。此外, 在具体设计中, 还应该尽量减小雨水管径, 降低道路雨水口篦子, 而换用智能开关的控制模式。若雨水量较大且地面排水速度较慢时, 打开雨水篦子开关, 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将其排放至雨水管排水系统中。总之, 科学设计道路横坡和绿化带, 能够将传统的雨水管收集模式改变为绿化带渗沟“渗、滞、蓄”以及反向路基渗流、路面渗透以及雨水管收集的三种流向模式。
2.3 道路人行道设计方式
我们知道, 人行道的人行荷载比较低, 在具体设计中, 可以运用透水人行道板来进行铺砌。一般可以用透水混凝土来铺砌基层, 而碎石层则可以做垫层。为了降低对路基工作区的影响, 应将隔离层设置在靠近道路的一侧位置, 同时设置大约30cm的碎石沟, 并依据路基工作区的深度来确定碎石沟的具体深度, 并有效谅解路基地面碎石渗水层和人行道范围, 进而较好的实现雨水渗流的处理。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 也可以依据绿化带雨水收集途径来设置渗沟和底层渗水层。不过需注意的时, 透水人行道对于土基的渗透性有着明确的要求, 要求土壤渗透系数需要大于1.0×10-3mm/s, 并且渗透面需要距离地下水位超过1m。
2.4 边坡支护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 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同时生态护坡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诸如平铺草皮、植树以及植草等模式更是应用的极为广泛。但是若边坡类型为石质边坡, 则在开挖的时候极为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建设海绵城市, 需要亟待解决石质边坡的支护问题。具体再说合计石质边坡的时候, 应该依据岩层的性质以及走向, 合理确定初边坡坡比, 并将坡率适当放缓, 并运用窗式护面墙植草、挂网喷土植草和方格网植草的支护方式。最好不要采用抹面和喷浆的方式。此外, 还应该将排水沟设置在边坡坡脚位置, 并设置碎石盲沟在沟底, 还应该使其和道路基层底面的碎石渗水层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较好的雨水渗流效果。
总之, 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以及自然灾害, 使人们日渐感受到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下, 开展城市道路优化设计, 需要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 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方式, 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实现人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排水优化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 06:25-28
[2]李玉芝, 周围, 陈亮明, 张旭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 2016, 07:1726-1729+1734
[3]黄钦寿, 胡耀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 2016, 05:24-27+31
城市规划标准 篇10
问:我出生在农村, 自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城市务工, 上个月我的左腿被撞骨折, 经鉴定构成了九级伤残。在赔偿标准问题上, 我与肇事车主产生了争议:肇事车主要按照农村居民的标准赔偿, 但是我认为自己已经在城市生活了七八年, 收入来源和消费支出都是在城市, 应当按照城市居民标准赔偿。请问:像我这样的情况应按照什么标准来获得赔偿?
答: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 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 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 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性支出) 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的标准。你虽然为农村户口, 但是只要有证据证明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 可以参照当地城市标准获得赔偿。
广东发布LED产业标准体系规划 篇11
据廣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介绍,《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主要包括广东省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广东LED照明产业标准化路线图等,从LED照明标准化对象、标准化研究、标准化示范与试点、标准实施监督四个方面明确LED照明标准化需求。
据广东省科技厅统计,2011年广东省LED产业规模达1 5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此举将有利于解决LED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熊勇说。
熊勇介绍,目前LED技术标准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障碍,一是新兴产业技术发展速度快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周期相对较长之间的矛盾;二是LED照明产业缺乏科学的标准体系规划,难以紧密结合技术发展形成总体布局;三是LED照明产业标准化机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标准化技术工作相对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合作机制;四是LED照明产业标准化缺乏基础性研究,使现有LED照明技术标准使用率较低。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 篇12
对于软件和信息化产业,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日常开关、电源插销、手机充电器等,如果统一标准,不同厂家提供的产品就会很便利的使用统一接口和统一的充电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标准重要作用可提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标准化是行业政策的重要补充,有利于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发展;二是对于企业,标准化可以使企业好的技术、管理模式作为规范来进行推广,便于协作和共同发展。三是对于用户,标准化可以避免不断重复性的设备、产品、软件等的浪费和投资,也可以避免绑定必须使用某一家的平台和产品。
智慧城市是基于战略新兴技术下的城市智能化,主要特点包括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建立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是解决我国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等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
2 智慧城市标准化进展情况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大框架,这个框架包包含标准非常多,约有三千多项标准,涉及物联网标准、云计算标准、大数据标准以及交通标准。
对于智慧城市、物联网,标准化对于产业以及应用的推进都起到了引导和支撑作用。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应该说,智慧城市大概念下的标准化非常困难。但是2012年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在参与并推动。关于物联网标准化,国际上很多组织已经开展研究,例如最主流的国际化标准化组织ISO、ITU、IEC、JTC1等。有些组织还专门成立物联网标准化组织。2013年,JTC1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共有16个国家参与,包括法国、德国、英国、韩国等。IEC(2013)研究指出,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议在电力建工领域优先成立高层的委员会,可涉及电动汽车、能源、路灯、照明。JTC1(2013)研究认为,首先需要定位从业务视角、支持管理视角等开展研究,建议选择智慧城市某个领域制定标准,并且参考企业在承建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除了国际上的相关组织之外,欧盟和其他国家也在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工作,最典型的是英国、德国。从2012年开始,两国在国家层面先后制定发布标准化的战略。英国BSI(2013)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在如何设置相关的目标、评价KPI上,应该具有统一标准,并且按照统一规则进行规划和建设。英国已经发布了三个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第四个智慧城市的标准。英国的国家标准是受英国中央政府的委托,希望通过标准来去规范英国各相关产业,并按照标准化框架来去组织实施。目前,印度、南非等很多国家在采纳英国相关的智慧城市标准。
中国在智慧城市标准化化方面也率先制定了系列标准。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进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应用标准涉及宽泛,包括公安、交通、环保、农业、林业、卫计等等多部门,并且希望通过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全国范围内不同的机构在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共同规划和实现标准化。目前,我国共制定了两批物联网标准,共108个项目,其中第一批47项目,第二批61项。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智慧城市标准建设指标的重要领域共七个: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任冠华等(2014)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评价体系框架,包括基础类标准、数据类标准、应用类标准、设施类标准、安全类标准、管理类标准、服务类标准共七项一级标准。一级标准又细分为二级标准。杨锋等(2014)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分为三大类: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社交网络、购物网络、互联网金融等综合集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对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全方位、全体系、全过程创新的城市形态。
2012年,我国国标委成立了相关的工作机构在制定中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给智慧城市提供一套规则,一方面引导城市按照指标体系设定的指标结合城市特点开展规划、建设,一方面遵循相应行业的纵向分项指标。
通过研究以往智慧城市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包括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标准5个层级,其中基础标准包括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大数据处理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标准包括应用服务层标准、行业应用层标准,安全标准主要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方面包括智慧城市内容与运行方式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等。物联网主要涉及感知控制层标准、行业应用层标准以及评估标准。感知控制层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智慧城市数据的来源。行业应用层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细分行业中的重要应用,例如交通、农业、家居、环保、电网等领域的重点应用。其中,物联网行业应用在我国目前政策环境下,趋向于团体标准的建立。在国家团体标准管理平台下,物联网应用标准逐渐体系化、规范化。评估标准是贯彻落实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有效实施的最重要保障。评估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等加入物联网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可采用平衡计分卡,加入物联网技术的“5D”平衡计分卡中的应用。
4 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4.1 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涉及市政的多领域。在国家层次,住建部、工信部、国家测绘总局等均有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统筹多方资源,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统一意见,共同推进全国智慧城市发展。
4.2 优势互补,借鉴国外优秀案例
目前,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特点,涌现处一批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韩国松岛物联网智慧城市项目主导思想的“一卡通”模式,美国迪比克的能源管理模式,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智能交通模式,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市政管理模式等,各具自有的独特特点。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借鉴并因地制宜的引用国外智慧城市经验。
4.3 战略工程,分阶段有重点进行
智慧城市标准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战略工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必须分阶段、分重点的稳步推进,注重基础建设,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分步骤展开。只有基础打好,才能有效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摘要: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已经逐渐趋于成熟,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智慧城市标准化,统筹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城市,标准化,物联网
参考文献
[1]U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R].2012:3
[2]G C Lazaroiu,M Roscia.Defini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Smart Cities Model[J].Energy,2012,47(1):326-332
[3]杨锋,任雪佳,邢立强,刘春.青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6):4-13
[4]苏哗,冯石岗.关于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层级架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7(17):93-97
【城市规划标准】推荐阅读: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12-17
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12-18
评判一个城市的规划好坏的16条标准11-15
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12-16
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05-26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12-16
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07-19
城市地铁规划07-26
城市水系规划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