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反思

2024-07-26

城市规划反思(通用12篇)

城市规划反思 篇1

1 作为公共空间的街道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作为主要公共空间的街道及其两边的人行道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器官。街道是最早形成人对于陌生城市印象的空间。如果街道看起来充满趣味性,那么城市也会显得有趣;要是街道看上去很沉闷,那么城市也是沉闷的[1]。克里夫·芒福汀对街道下了定义,“街道指的是在两列相邻建筑之间的闭合的、三维的表面”。但事实上,与街道一同被提及的不仅仅是两列相邻的建筑,同等重要的还有与之相衬的街区。街区指的是街道与街道之间围合的区域,如果鸟瞰城市,可以清晰的看到街道与街区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平面肌理。在B·鲁道夫斯基《人的街道》一书中提到:“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也不可能同周围的环境分开。”街道和街区密不可分,街道的行人来自于街区,也经由街道穿梭于不同的街区。街道作为公共空间使他们在这里交换信息,获得友谊。与日常相关的街道应该更加强调与街区间的互动,更加强调关注人及其在街道中的活动。

2 理想街道的必要条件

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街道,它们的长度、形式、风格各不相同,但其中许多具有一个相同点——都能作为理想的公共空间获得人们的认可。理想的街道通常具有以下品质:1)理想的街道应当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它要具有促进人们友谊发展和互动交流的作用。一个理想的街道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包容性,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人们都能参与到街道的生活中。街道作为一个场所,将人们汇聚在一起,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可能,为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2)理想街道在物理环境上应该是舒适而安全的。无论是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还是里士满的纪念碑大街,林荫道都是不可缺少的街道元素,因为在炎炎夏日能够提供更多清凉和更多遮蔽,置身其中的人们能够体会更多的愉悦感。人身安全也是评判街道是否理想的基本指标。3)理想的街道会鼓励大众的共同参与。在舒适和安全的街道里,人们有些会主动停下脚步来相互交谈,有些也会选择坐下来四处观看,成为街道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街道有时还会承担盛会、游行等功能,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街道活动,是否能积极地鼓励和带动人们参与其中,这成为评判是否为理想街道的一个品质,这种品质与街道的具体设计相关,也和长期以来街道形成的氛围密不可分。4)能够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才称得上理想的街道。这种品质最直接的表现是:人们对于理想的街道总能产生持续而深刻的美好印象,同时也乐于为之宣传。当向朋友介绍一座城市的时候,人们会推荐自己喜爱的街道让朋友一起游历,体会那种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街道生活。每个人的经历和情趣不同,在面对最喜爱街道的选择上有时会有偏颇,但理想的街道总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首肯。

3 步行、安全、交往——三个角度对于中国的街道提出质疑

3.1 步行是街道中重要的交通方式

步行之所以成为街道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不是偶然的,步行有着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点。街道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观察他人和环境。出色的街道通常是既能沿途驱车又可以步行其中的公共场所,但步行是这里的主流和生动所在。

适当的步速范围是街道能够提供安全而闲适漫步环境的重要指标,人行道应该能容纳不同步速,但最关键的是要能满足悠闲溜达的步速,不显拥挤,也不会使人们感到孤独。

我们来看看今天中国大地上常见的两种与步行初衷相悖的情况:1)过于拥挤的人群。这种情况多见于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经营的步行街。2)不宜步行街道。与步行商业街的“以顾客为先导”刚好相反,这种市政一条街道是以步行以外的交通方式为先导的,准确来讲是以汽车优先,全国各地的街、景观大道都是这种街道的典型。这些街道的规划设计中不会考虑行人的因素,因为其本身就是基于对交通导向的规划,车先人后,不考虑人的感受,充分暴露对汽车文明的无限崇拜。

3.2 安全的两个层面

安全涉及两个层次,首先是使用安全,表现在使行人避开机动车的方面。路沿石和人行道的设置是处理该问题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合适间距的树木种植、停车位的分隔通常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安全的另一个层面涉及安全威胁,任何一个街道都不能避免会有不良分子混入其中,人们往往对这些发生在街道的个别案件提心吊胆。这个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也不同,对于儿童而言,安全威胁相较于其他阶段更为紧迫。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认为街道是不安全的地方,有坏人,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会“学坏”“被欺负”,甚至被拐走。于是解决孩子安全问题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拽离街道,对他们进行完整的监控,具体做法就是带他们到专属游乐的场地,比如公园、游乐园等等。但这样做真的能解决问题么,事实上,更多的青少年犯罪和儿童诱拐事件恰恰发生在人们常常以为安全的公园和庭院里,而不是街道上。

理想街道的一个重要品质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这与其能够有效发挥监视作用有关。理想的街道中人们关系融洽,对于自己所处的街道负有责任感,也切身融入到街道生活中去,并乐于观察周围的情况和变化。这样,大家对于街道就是一双双“安全眼”,最大限度确保了其中活动人群的安全。

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安全眼”很难生效,大家往往“观望”胜于“参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保证安全不是自己能发挥作用的事情。这与中国公民长期以来倾向于服从权威,没有民主意识,把自身的安全全系于110,轻视公众力量有关。但这也造成街道不能发挥应有的监视作用,使人在街道里感觉更不安全,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还想当然的认为疏散可以解决安全威胁这个问题,但事实上,人员越分散,犯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3 交往对于城市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在中国我们看到太多特设的创造商业GDP的步行街,看到太多提及忧心忡忡的危险街道,看到太多正在以“整治”之名屠杀了活力的旧街老巷,更多的街道呈现出的是不宜步行、担心安全、拒绝交往的状态,城市街道是城市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但在中国,触目所及的是对于这种生命力的视而不见和灭杀。对于街道我们长期形成的认识中存在以下误区:

1)对于汽车工业的崇拜使得对步行者的关怀程度不足。2)对于自己在公共安全中的责任感缺失,以为不安全来自于缺少管制和存在旧街道。3)对于整齐划一生活的向往使人们对于“乱糟糟”的交往形式自然排斥。

4 “霍华德体系规划”与“雅各布思想”的优胜劣汰

从中国街道出现的问题反思现在的中国城市发展思想,不难看出其实街道问题反映的是发生在城市规划思想中的问题:雅各布思想中的开放性不被接纳是因为我们仍处于霍华德的乌托邦时代。这不难理解,今日盛行的城市规划理论正是建立在霍华德花园城市的理论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无论人们意识到与否,城市的本质属性其实就是“多样性”和“高密度”,这种看似混乱的状况实际上正是城市相对于乡村和小城镇的优势所在,多样性为城市生活的精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一观点会随着人们对城市的更多了解而逐渐认识到。

当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逐渐深入,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将促成新的社会需求出现和意识观念的改变。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境况出现。198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我的城市构想”座谈会上,人们提出了街道建设的三项基本目标:能安心居住的街道;有美好生活的街道;被看作自己故乡的街道。这三项基本目标均旨在建立以人为本,塑造街道生活环境。而且很多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所行动,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就从一个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变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展望未来的趋势,舒适、健康、新鲜空气和户外生活会成为更多人更关注的内容,那么,我们作为城市生活的预想者和规划师,打破书本理论上固有思维,寻找更适合未来发展的新思想则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5-26.

[2][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9.

[3][美]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8.

[4][美]唐纳德.沃特森.城市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丹]扬.盖尔.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9.

[6]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0:38.

[7][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王兵,戚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

城市规划反思 篇2

《城市灵光》(湘教版)一课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课外调查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我从欣赏繁华的香港夜景和雾色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气息,以及体验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微妙关系。然后安排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或自己喜爱的建筑,从建筑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外形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后从制作材料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渗透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城市推进中的反思 篇3

城市、身份、生存状态、道德人性的讨论贯穿整个展览,跳出城市本位论,反思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农村赤贫如故和大量农村人口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甚至通邮也极为困难的现实情况下,很多当代概念开始变得空洞。艺术语境凸现出其现实意义,并开始超越审美、超越形式语言范畴,发酵出鲜活能量。

民生美术馆入馆后左侧的大厅留给了邬建安,大幅作品气势映人,将空旷的场地一一分隔,原本直白的空间变得幽长、耐人寻味。“七层壳”系列则完全是艺术家自发性的材质探索,360个剪纸小人以7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表现了不同的精神世界。邬建安将古老神话中的形象,通过剪纸、真蜡印染和手工印刷等工艺重新组合,并拉进现代生活。它们共有186种身份各异的形象,其余174种为对称的镜像。纸人被缝在大张的宣纸上,悬挂在美术馆展厅巨大的横梁上,有些像是中国古代的中堂画。而“七层壳”的含义来自于7个形象——“而立、九蛇、愚人船、巴别塔、相携、六指、六耳猕猴”,7个形象象征着精神世界的7个面向。假如你充分发挥想象空间,这些小的形象也可以暗示西方文化偶像,如达尔文、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与中国早期地理文献《山海经》中妖魔鬼怪的形象共存。这些形象主要使用传统皮影、剪纸的镂空造型方法,辅以基于解剖学的西方造型语言。纸人所用的纸用藤黄染色,又在蜡油里浸炸,成为一种半透明的有些像牙齿的东西。纸人都缝在大张的宣纸上,宣纸背后裱绢,整体形制有些像中国古代的中堂画。邬建安认为,当代艺术最好不与城市和谐共处,它最善长扮演的应该是一个时常令人难堪的捣乱分子,一耳光抽掉城市伪善的面纱,而他自己不过是个演员。神秘主义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正是一种对历史的原始关系的追溯,一种介于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平衡点。这个有趣的平衡点直面了处于文明巅峰状态的孤独的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毫不留情地质疑了他们看待享受自由的态度,也召回了人们逃避自由的灵魂。

退回入口处进入右侧的两个小展厅,迂回的路线令人有余地回味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市夜游客”的夜色在康海涛手下,显现出独特的视觉气质,他独特的丙烯积色的绘画语言,细节的叠压过程有自身节奏,他描绘的树木局部更多的是一种层层积染的用色过程。熟悉了他的“夜景”的人都会诧异:何以从那般“具象”变成这样?这种感觉,与他抽象性作品中绘画语言的相互修订如出一辙。他的作品虽然呈现出两种看似相悖的倾向,但却恰恰显现了他对于绘画行为的迷恋。就视觉表现结果而言,他的夜色,将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视觉经验,转化为陌生的视觉范式,在不确定感的体验中营造出一种冷静、厚重而疏远的精神影像。从夜景到具有精神影像的夜色,他提供了带有散漫光影的夜。在乡村转往都市的大潮中,在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的眼花缭乱中,康海涛传递出他的观察和体悟——人的孤寂依然,而焦躁远胜昔时。

“视觉意识流”呈现了艺术家宋琨2000年以来的32件架上作品与1件影像作品。作为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70后女艺术家之一,她常带着热切的欲望去创作。作品《千吻之深》通过光与黑暗变幻人物的形态和特殊的凝固感,对笔触的发光效果进行技术性的研究,探索其中阴郁气息的感官之美,诠释都市的丰富与混杂、人性的各种身份与变体,还原了灵魂和欲望的时代特质以及现代人在大城市环境中的繁复面貌。首次露面的视频作品《整蛊》随性、真实,是她在伦敦、挪威旅行及北京生活时的随手所拍为素材而制作,与碎片化的都市生活相谐一致。

再次踱回入口处,进入中间通道上扶梯,气氛大变,方才还是充满自省的个人宇宙,瞬间充满探讨意味,两个北、上、广艺术家的群展抛出了更多问题。“与现实平行”由出生和长期生活在广州的策展人梁健华策划。在他看来“作品总有摆脱场所而成为自己的冲动”,“与现实平行”体现了他打破美术馆空间的意图。艺术家史毅杰在展厅中,呈现了他仍在进行的一个项目“什么事都能让我分心”。与其说是呈现,更像是一种占领——还原出艺术家与生活或现实的战斗状态。史毅杰生活在广州的一个城中村,他不满自己的环境又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于是他借朋友的出游,而创作了一个生活在他处的平行现实。汤大尧的作品是来源于网络或者自己拍摄的图像,但他试图通过绘画过程,以摆脱图像陈述性而达到形体本身。因此,他的绘画并不指向现实,也不试图发表任何对现实的评论。

“为什么不打喷嚏?”是照骏园、徐喆、陶轶和李牧向孩子们介绍当代艺术的一个图书出版项目,包括一套书与工作坊。在该项目中,4位成员各自制作一册图书——徐喆在《杂技》中,以他3岁的女儿为对象,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孩子介绍一些幽默、轻松的作品;照骏园则是将经典艺术作品融进数学题中;陶轶的《看,抽象的艺术》是直接用现实中的图像和艺术品并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观看抽象艺术与极简主义艺术;李牧选择了艺术史中参与性较强的观念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艺术家提供的说明做一些行为以获得体验。除了这套出版物,他们还做了与此相关的工作坊,让孩子们重新演绎一些具表演性的艺术作品,并制作成录像《太阳》。

“向前进”五个分展与项目意图讨论当代城市与当代艺术之间不仅是一种共生,更是因果——艺术对现实的反应、反抗,抛弃或理解包容,都无法逃避城市中的自我控制。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从集体到个体、从主题先行到语言纯化、从表现田园文明到参与都市再造、从勇进到徘徊的复杂历程后,依然不断前行。一度对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天然排斥的先锋艺术家们,在经历反叛、模仿和探索之后,重新意识到没有价值观判断和人文反思的艺术,如空中楼阁般苍白无力。“现实迫切需要我们脱离概念而进行具体化研究和艺术的呈现。”展览总策划李峰一语道出这次展览的价值。对于观者来说,一场展览也许仅仅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现实中即景被艺术放大、细化的现场,让人清醒认识到,向前进,而非被推着走,是为艺术者应有的姿态,城市化演进的节奏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转,而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所面临的矛盾将会是永恒的主题。

城市规划反思 篇4

2008年以来, 全国多于60%的城市均发生过城市内涝, 内涝灾害次数3次及以上的城市已超过150个, 其主要分布于东南及北部沿海地区[1]。我国的城市内涝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规律性, 大都集中在5月~9月之间的强降雨时节, 发生的地点也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比如城市的立交桥、地下车库等低洼处;另外, 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间依赖程度很高, 内涝形成后, 其他的城市系统就会受到连带影响, 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2]。

国外专家如威廉·M·马什、凯文·林奇、麦克哈格、乔纳森·帕金森、奥尔·马克以及斯鲁巴登等对防治城市内涝做出多项研究, 主要从城市排水设计、城市雨水利用及技术手段等为切入点进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从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气象学与城市防灾等方面展开研究。纵观国内外城市规划界, 其对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反思城市内涝成因, 力求从城市规划角度探寻防治城市内涝的策略。

2 内涝成因及城市规划反思

城市内涝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的偶发与城市地形复杂地区的排水不畅, 本章以城市规划的编制为出发点, 剖析其对于城市内涝产生的不足。

2.1 城市规划理念

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最多关注于城市的经济效益, “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根深蒂固, 而对于城市的复杂空间和城市安全的重视度不足, 很少会全面的考虑城市内涝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每当城市内涝灾害形成, “地上”的光鲜被冲蚀殆尽时, 又仅从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去解决表面问题, 忽视掉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规划与建设。

2.2 城市开发规模与速度

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侵蚀了自然排水系统, 占用行洪河道, 城市中河流、湖泊等水系大量减少, 导致城市自然排水困难;同时城市下垫面的改变扩大了城市地面的不透水面积, 增大了地表径流系数同时减弱了地表截流, 减少了雨水下渗量及汇流时间。另一方面,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与利用, 损坏了土地上原有的植被覆盖, 同时又往往会轻视防洪工程的配套建设, 致使城市涝灾频发。

2.3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

首先,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考虑不足。城市总体规划主要解决城市总体布局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 忽视了城市建设中所带来的水系统与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在城市防灾规划体系中, 也并未涉及到城市防涝的具体内容;另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仅仅是从城市防洪角度出发, 确定标准、拟定方案、估算投资, 甚至在详细规划编制中也只是编写防洪排涝工程项目书等, 对于城市防涝缺少理性和深入的思考。

其次, 规划编制中忽视了雨水控制利用。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GBJ 14-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对于雨水控制、调蓄与利用没有明确的要求与内容, 造成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重排轻蓄”, 忽视了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

再次, 城市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缺乏协调。城市排涝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只考虑提高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以减缓城市内涝形成, 忽略其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 且此方式耗资大而效果差。典型如南京市, 城市排涝规划与竖向规划缺乏协调, 很多广场、公园标高高于周边, 持续降雨发生后导致地面积水排向周边低洼道路, 城市内涝加重。

2.4 排水系统规划

首先, 城市排水规划标准低。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GBJ 14-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定: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时, 如果不是特定地区或者特定工程, 重现期一般为5年以下, 所以当城市遭遇50年~100年的暴雨情况时, 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3]。另外, 我国城市建设一直对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视不够, 导致城市排水设施及排水管网布置的“偷工减料”, 许多城市出现下游管道管径小于合理值的现象[2]。

其次, 城市雨水系统理论滞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采用推理公式的计算方法在小区域内精度较高, 但对大面积的雨水系统精度偏低;其中沿用的空隙利用折减系数修正暴雨强度来设计管道规模,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按最大径流量推理设计管径方式, 国内的管网设计的抗洪能力明显低于国外。

再次, 暴雨强度公式有很大局限。我国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立, 近30年来少有修正, 而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水循环加速, 我国的城市暴雨公式所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 规划编制时是否沿用缺乏科学论证。

2.5 规划管理缺乏

城市规划管理忽视排水系统的维护, 导致某些管道排水不力而形成城市内涝。在使用排水管道时, 城市垃圾随意流入城市雨水管道, 造成管道部分堵塞, 降低管道排水能力;另外在维护排水管道时, 许多管网被破坏, 旧管网改造又出现各种管网错误连接, 雨污水管混接。

3 城市规划防治内涝策略

3.1 规划理念变革

3.1.1 弹性规划理念

在编制城市规划时, 注重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的协调, 重点对人口规模预测、城市各类用地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提议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论述。这是一种动态规划模式, 对合理规模预测及制定城市发展政策等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可调性, 当某些突发事件对城市系统造成损害时, 应依然能够保持城市系统整体的稳定性[4]。

3.1.2 生态规划理念

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 运用生态规划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统筹安排城市土地及空间的使用, 并明确本次总体规划对下位规划编制的要求, 保证将生态理念逐级落实至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中。

3.2 城市规划优化

3.2.1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首先应对城市用地现状条件细致勘察, 充分尊重现状自然环境, 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其次, 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用地, 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土地有效利用方式,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注重土地空间的混合利用, 引导城市土地资源分配与城市空间建设合理布局。再次, 强调生态城市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城市天然水系, 减缓城市因快速建设而导致其自身自然承载力的衰退, 保证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安全发展。

3.2.2 道路与竖向设计优化

在规划建设中尽量避免道路凹地, 有条件下不采用下凹式立交桥、敞口式地下通道, 并改造现有此类工程;同时将现状非生态路面转变为生态路面结构, 城市路面建设尽可能选用透水材料。同时在编制城市道路竖向设计时, 道路标高应高于两侧绿地的设计标高, 使道路坡向呈自然水流方向;在城市不同地区实行竖向分区控制标准, 合理确定雨水自排区和引导区, 另外在内涝多发地区, 设计竖向时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 以利于排洪调蓄。

3.2.3 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借鉴国内外经典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经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应“地上、地下”并重。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要根据地形条件, 在对城市现状排水系统的整体把握与全面梳理后, 研究规划城市排水管网的规模和布局。

3.2.4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生态建设是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 应保证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的整体化和生态化建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借鉴“生态规划”和“反规划”理论, 采用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导向的城市发展方式, 构建以城市绿地等渗水地面和水系等城市生态空间,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滞留排水功能。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城市天然水系的保护与利用, 避免胡乱占用天然的城市水系。

3.2.5 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

在总体规划阶段, 编制城市河道规划, 落实城市河湖集中蓄滞洪区并规划建立雨水调节系统, 以增加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其手段是在雨水径流洪峰期将其滞留储存, 以降低管网的排水压力;分区规划中编制分区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 并在控规及修规中落实各区内集中与分散雨水调蓄、入渗设施。

在城市开发建设时, 引入LID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多种分散的源头控制措施, 形成有效的城市人工与自然水系统相融合的排水系统, 维持城市开发区的水文特征与其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相近[5], 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用地, 尽量延续城市原有水系的生态空间, 同时多采用透水地面, 增强城市排涝能力。

3.2.6 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不同地区水文特性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我国的气候变化周期一般为10年~12年;但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城市气候变化出现异常, 在城市中短历时强降雨的现象频发, 所以应在5年~10年期间调研收集新的资料, 同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3.3 规划管理完善

在城市规划编制中提出建立防涝管理系统, 运用GIS技术实现管理、定位、搜寻及获取瞬时数据;另外运用GIS系统使其与排水管网内部的传感系统相关, 当城市持续强降雨时, 实时监测排水管网的水压显示异常并进行报警, 以尽早实施防涝措施, 避免城市内涝灾害加重[6]。同时规划中应针对我国城市内涝防治整体无法可依的状态提出建议, 学习国外健全的城市防涝法律体系, 制定城市防涝相关法规, 对城市规划、城市雨水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等规划的监督实施及城市内涝形成后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和可控性引导。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 在剖析引发城市内涝的成因的基础上, 反思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对于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的不足, 应对此优化完善。首先从规划理念中融入弹性规划与生态规划理念, 其次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做到各类用地布局优化、改善道路竖向设计和排水设计, 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最后完善规划管理, 建立防涝管理系统及制定城市防涝相关法律和规范。

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的现状, 在剖析引发城市内涝成因的基础上, 反思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之处, 并从规划理念、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上入手, 提出了防治城市内涝的城市规划策略。

城市化教学反思 篇5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高中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三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除了具有高中地理教学的共性之外,各自还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性。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比较注重对图表和文字材料的分析,因而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成为了教学的重点。

《城市化》这一节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的教学特征。该节的图表资料非常多,包括地理、曲线图、表格和文字材料等。因此,该节的设计应该注重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不仅仅只为了讲案例,而要重视总结分析案例得出的结论”。在课堂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资料设计了相关的读图问答题,并在学生读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读图方法指导。对于案例,比较注重对其分析得方法和结论的得出,避免为案例而案例。从而,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知识,也学到了分析图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当然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案例的深度挖掘不够,没有将城市化的热点问题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两类国家国家城市化差异的成因的挖掘不够,城市化过程中的现象讲解不够,此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齐问齐答现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是在学案中列出了几张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点的对比表格,学案的设计上仍需继续琢磨、揣测。另外,在学案的应用上,我没能有效地发挥学案的导学能力,最后的剩余2分钟时间,应指导学生捋顺学案中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完成能力提升的内容。此外课堂组织不力,缺乏课堂调控能力,不得不承认,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整个课堂的调控能力需要快速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注意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反思 篇6

摘要: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梳理我国土地整治规划发展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发现:当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中存在重战略轻实施、重建设轻利用、重政策轻技术、重整体轻差异的问题。因此,应实施高标准生态良田建设计划和建设用地整治提升计划,加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土地整治示范点建设,实施差异化的土地整治办法,以及实施工程技术创新和政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模式。

土地整治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政策等多种手段,重新调整土地资源配置,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活动,是解决土地利用失当、利用过度和利用不足问题的重要工具[1- 2]。由于土地整治活动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因此需要以土地整治规划为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合理有序地进行土地整治。

目前,我国已编制实施了两轮土地整治规划,形成了从上至下、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颁布了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形成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公众参与、上下衔接的规划编制方法,积累了大量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3]近20年来,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可操作性和编制水平不断提高,为有效指导土地整治活动提供了依据。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依据规划,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在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的内涵、范围等也不断快速拓展和深化,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任务、目标定位、实施手段等也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不少学者从战略发展的宏观角度,探讨了国家需求与土地整治规划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地方政府、当地群众对土地整治的需求复杂多样,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采取不合理的方式盲目推进土地整治,就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小的负担,因此必须结合区域特点、土地整治重点,按照土地整治类型和发展阶段等开展差异化研究。围绕上述两大方面的问题,众多学者在土地整治规划的战略目標制定[3,5-11]、规划体系和尺度差异[12-17]、土地整治潜力和规划分区技术[15,17-18]、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19-23]、规划实施成效[24-27]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发展迅速、内涵和范围变化大、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因此,厘清土地整治规划发展脉络,梳理不同条件下土地整治的目标和特征,总结其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健康发展和地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土地整治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1.土地整治规划的渊源

“土地整治”首次出现在我国的国家规划中,可追溯到1993年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87—2000年)》。[28]土地整治作为该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通过土地整理与开发复垦,增加可耕地数量,及时弥补耕地损失;或通过土地整理与开发复垦,提供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减少耕地占用。

2.土地整治规划的出台

1994年,《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引发全国上下对耕地保护问题的热烈讨论,土地整治作为耕地保护最主要的手段,其作用逐步显现并逐渐为人们所认知。1997年,中共中央11号文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成为土地整治工作的转折点。1999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好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发布了规划编制规程,以及一系列规划编制实施的相关文件。经过3年的谋划研究,2003年我国首个《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正式印发实施,确立了土地整治规划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龙头地位。

3.土地整治规划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在持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中,数量快速减少,而现有耕地基础设施条件很差,且利用率低下。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村庄等用地却没有随之减少,形成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的“双扩张”局面。2012年,“十二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即第二轮规划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并将建设用地整治纳入整治范围,明确了五大整治类型(见表1)。随着“十二五”土地规划实施期结束,我国正在编制“十三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总领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等主要工作,并将突出土地生态整治、传统文化村落保护性整治农用地整理(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活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黑龙江三江平原东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粮食主产区)、湖南环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

未利用地开发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整治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新疆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宁夏等地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调整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活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号)山东“多村一社区”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成都增减挂钩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对低效利用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等活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3号)广东三旧改造、深圳城市更新

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等活动《土地复垦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山西平朔煤矿复垦、徐州采煤塌陷地复垦

土地生态整治*对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和土地生态衰退严重的土地采取措施,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土地整治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等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生态景观型工程、湖南省长沙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型土地整治示范工程

*土地生态整治是生态理念下的土地整治,贯穿于各个类型的土地整治中,不属于单独的土地整治类型。

等内容。

4.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成效

2003年以来,土地整治在我国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后,极大提高了规划执行效力。“十二五”期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全国增加耕地面积2700多万亩,超过同期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耕地面积,保证了全国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建成了高标准农田403亿亩,并加大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经整治和建设后的耕地亩产平均提高10%~20%,土地整治有效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为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开展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散乱、粗放建设用地233.7万亩,复垦工矿废弃地9366万亩,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150万亩[19],提高了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布局,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土地整治规划发展趋势展望

1.发展特点

一是目标更多元,内容更丰富。从首轮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内容更加丰富多元、重点突出。在规划内容上,从关注补充耕地数量,到加强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設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在规划任务上,从农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扩展到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以及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等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在规划理念上,坚持绿色发展,强调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相统一。

二是突出区域特色,强调因地制宜。土地整治规划在总结和综合各地方土地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空间布局更强调分区域和差别化的土地整治,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推进各项土地整治活动。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和土地整治需求,划分土地整治分区,在阐明各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土地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土地整治的现状、特点、需求与问题,揭示各区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实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

三是抓手更有效,政策更有利。随着两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和重大工程成为规范、引领全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先后安排了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10个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和一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发挥土地整治规模效应、规范引领土地整治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抓手,成为传播土地整治先进理念和经验的重要载体。所以,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和示范建设,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为目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等政策手段进行统筹整合,发挥政策组合的整体效应,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

2.“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实施藏粮于地和节约优先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应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应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要求,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助力脱贫攻坚;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推进废弃、退化、污染、损毁土地的治理、改良和修复,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其一,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近年来,按照耕地保护要实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经成为保护耕地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手段。“十三五”时期,仍应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开展农用地整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应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积极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应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倾斜。应加强耕地数量、质量保护,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应通过农用地整理,低效、损毁和废弃建设用地整理,以及还耕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手段,补充不少于 2000 万亩耕地。同时,应大力推进中低等级耕地的改造,对新增耕地采取耕作层剥离等,全面提高补充耕地的质量。

其二,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我国的农村建设用地基数大,农村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远远超过现行人均150平方米的高限,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居民点用地问题突出,“散”“乱”“空”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十三五”时期,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规范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重要手段,整理农村建设用地600万亩,推进农村闲置低效土地整理,同时加强乡村特色景观保护。

图1 “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总体思路

其三,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有序推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化、工业化是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粗放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不可持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亟需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从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多角度重新塑造结构更合理、效率更高、生态自我恢复能力更强的空间格局,让土地整治成为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应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旧工厂改造,优化城镇用地结构,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通过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旧工矿改造利用等途径,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600万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建设用地规模降低20%,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布局。

其四,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土地退化和污染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十三五”时期,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损毁土地复垦力度,努力做到“快还旧账、不欠新账”,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及时复垦,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战略设计,轻战术实施。经过两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实施和试点探索,土地整治的目标定位逐步明确,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是基本稳定的,即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生态建设。围绕上述三大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土地整治规划虽设计了具体任务和实施手段,但从主要抓手的设计及其实施情况来看,与预期效果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土地生态整治虽然在规划中早有谋划,但至今仍未在全国层面形成定量化的整治目标、具体工程和实施范围,更缺乏区域性示范建设,甚至缺乏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总的来看,规划在针对具体任务尤其是土地生态整治、建设用地整理时,缺乏系统性的抓手设计,而规划中布署开展的一些示范建设、土地整治工程等,也由于管理机制、实施机制不到位等进展缓慢,从而影响了规划实施的效果。

二是重基础建设,轻建后利用。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国已经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十三五”时期将再建设4亿~6亿亩高标准农田。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各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过度注重规划项目的建设规模、补充耕地数量等硬要求,想方设法达到指标要求,忽视地方的土地资源特点和对未来土地利用方向的引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遵照建设标准开展设计施工,以项目合格验收为最终目标,缺乏项目的后期维护,更缺乏对建成后生产过程的参与设计。土地资源需回归本质,以“利用”为规划编制实施的目的,应形成建设—管护—利用“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三是重政策调控,轻技术革新。近年来,随着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一系列土地整治试点政策的实施,从多种途径扩展了建设用地新空间,满足了地方用地需求,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明显支撑。再加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各地尤其是基层越来越热衷于通过规划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甚至不顾实际情况,突破政策开展整治活动,这样一方面造成了新的寻租空间,另一方面弱化了土地整治规划的工程性、技术性属性,偏离了规划的实施型本质。

四是重整体统筹,轻区域差异。静态蓝图式规划和目标式管理,容易减少规划成本,达到统一目标,但容易造成“一刀切”情况,忽略地方需求的差异性,难以激发土地整治活力。因此,土地整治规划应至少重视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地域差异;二是主导产业差异;三是城乡差异。只有基于对土地整治的一般规律和区域差异的认识,才能通过土地整治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對规划编制实施的建议

一是实施高标准生态良田建设计划和建设用地整治提升计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始终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应围绕上述两大任务,明确长远目标和实施路径,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高标准生态良田建设计划应以巩固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为基础,通过10~15年时间的持续建设,将我国高标准农田比例提高到80%以上;建设用地整治提升计划应围绕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通过市地整理、村庄整理等手段,调整城镇用地、工业用地、村庄用地比例,形成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的空间格局。

二是加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土地整治示范点的建设。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点建设,是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最重要的手段,在空间上是优质土地资源集中区域,是最需要进行全域规划、整体推进、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区域。在“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点建设有效发挥了带动效应,引领了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应总结示范经验,继续引领区域土地整治方向。

三是实施差异化的土地整治办法。差异化的土地整治办法是基于区域特点和土地整治的现实需求,将不同的工程改造方案、政策手段进行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规划方案,并在规划中以网格化方式落实到空间上。总的来说,在大城市群和经济发达地区,应探索都市型多功能土地整治办法,提升土地的综合服务能力;在乡村地区,应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引导乡村居民集中居住,构建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在城乡结合带作为连接城乡空间的特殊区域,应重点加强农业景观建设和生态建设,以形成效率高、景观优美、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区域性格局;在山地丘陵地区,应合理发展旱作高效农业体系,同时开展土地生态整治,以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是实施工程技术创新和政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模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土地整治的根本目的。好的政策调控手段虽可以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减少土地整治的成本,提高规划执行效率,但本质上还需要依赖土地整治的工程技术手段来实施建设和改造。政策机制创新能合理地引导工程建设,而工程技术创新则可从根本提升土地整治的效率和成效。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都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应聚焦长期战略和短期现实问题,建立科技和制度双创新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百明.土地开发整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土地,2008(8):26.

[2] 郧文聚,杨晓艳,石英.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资源与产业,2008(5):1.

[3] 郧宛琪,朱道林,汤怀志.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2016(4):1.

[4] 郧文聚,梁梦茵,汤怀志,等.“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应把握好四个重点[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42.

[5] 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1.

[6] 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4):3.

[7] 郧文聚,杨红.农村土地整治新思考[J].中国土地,2010(Z1):69.

[8] 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246.

[9] 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1.

[10]吴海洋.农村土地整治:助推农业现代化[J].求是,2012(7):51.

[11]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1):175.

[12]汤怀志,郧文聚.对接用地规划 重塑国土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05-01(03).

[13]李晨.土地整治规划尺度差异及统筹协调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14]庄一琦.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市区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3):21.

[15]冯应斌,杨庆媛,樊天相,等.重庆市青阳镇镇域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4(8):65.

[16]孟艳丽,毛美桥,许庆福,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诸城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2(3):49.

[17]田玉福,范金梅,覃莉,等.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6):90.

[18]毛美桥,许庆福,丁喜莲,等.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分区研究——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2(8):61.

[19]汤怀志,郧文聚,关小克,等.大城市耕地利用要以國土空间服务为导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5):11.

[20]唐秀美,任艳敏,潘瑜春.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

[21]郧文聚.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整治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4):484.

[22]许刚.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2(1):51.

[23]杨邦杰,郧文聚,汤怀志,等.中国山区土地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J].中国发展,2009(4):58.

[24]刘新卫,梁梦茵,郧文聚,等.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土地科学,2014(12):4.

[25]尹建国,刘文玲.宁夏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14(11):66.

[26]黄辉玲,吴次芳,张守忠.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2(6):240.

[27]黎诚,缑武龙,吴茗华,等.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8320.

反思中国城市封闭式住区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兴起, 中国目前的住宅建设量惊人, 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在住宅建设的大潮中, 封闭式住区仿佛是其中的“中国特色”式产品, 成为改变城市面貌、影响城市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然而, 随着封闭式住区大规模的建设, 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了。诸如城市结构被破坏、城市路网被阻断、居民出行不便、街道生活衰败、住区外存在安全隐患等。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不得不对这种住区模式提出疑问:城市封闭式住区的存在是否合理, 住区的封闭性是否是问题的根源。

为了解答疑问, 首先应知道住区封闭的原因。依据文献资料和笔者的分析, 归纳为以下五点:

1) 居住区发展模式自身的封闭性。

解放后, 我国现代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学习了前苏联的“居住区—居住小区”模式, 此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向型模式, 整个城市规划也契合这一框架;改革开放后, 我国居住区的管理方式又沿用了在国外高端地产流行的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因此, 我国居住区逐渐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发展模式。

2) 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

中国的“城”字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城墙”本身;一个是“城墙围绕的区”, 即居住空间。可见, 中国对居住空间的传统主题就是内向封闭。从古代的里坊制和庭院模式到近代的里弄住宅和四合院, 再到解放后的单位大院, 在中国居住史上一直延续着不同尺度的围合居住形态。

3) 当前的开发建设模式。

现在我国城市住区大部分是由房地产商集中开发, 他们迎合客户重身份的购房心理, 看重品牌竞争, 往往是将地围合起来精心打造, 作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再者, 开发土地的市政设施常滞后, 他们只能自己出钱完善配套设施, 而不愿与其他住区区分分享享。。因因此此, , 住住区区与与城城市市, , 住住区区与与住住区区之之间间变变成成互互相相割割裂裂的的关系。

4) 对居住环境安全的需求。

而今城市涌进大量外来人口, 面对人口成分日趋复杂和犯罪率逐渐升高, 居民对安全的担忧日益加深, 对居住环境的安全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出于安全考虑, 居住区封闭是一种不得已的应对措施。

5) 城市规划管理的粗疏。

关注城市空间品质, 保持住区空间同城市空间的良好关系并不是开发商明确的义务, 政府将土地使用权交由开发商时, 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引导制度。

2 重新思考封闭式住区

从上文分析的原因看, 封闭式住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应对复杂环境和特殊问题的产物, 有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 应该接受这种模式的存在。但是疑问又来了:上述的种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面对疑问, 接下来我们应该思考“封闭”到底是不是种种问题的“元凶”。

回到中国的居住历史上, 一直存在着与城市空间和谐共处的封闭居住形式, 例如里弄住宅。由里弄组成的街坊是一个封闭的小社区。小社区内部是提供邻里交流活动的支弄空间, 支弄端头的大门旁常有一小店形成自然监视;小社区对外设有商店、阅报栏等功能空间, 形成外向的街道界面。可见, 封闭式住区是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又鼓励街道生活的。

对比里弄住宅, 可以发现尺度大和界面封闭是现今封闭式住区突出的特点。尺度大是因为很多住区对城市支路采取不建或封闭起来作为内部道路;界面封闭是因为住区边界设置围墙、栏杆, 缺乏同城市联系的功能空间, 并且, 出入口由警卫或电子设备控制非住区人员和车辆的出入。

由此可知, 上述种种问题的“元凶”不是封闭本身, 而是住区封闭的尺度过大和住区界面的处理不当。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绘制了表1, 从城市层面和居民层面建立起尺度大、界面封闭同造成成问问题题的的因因果果联联系系。。

3 改善封闭式住区

在地产实践中, 万科是坚持改善住区封闭状况的代表。它最早涉及住区开放设计是1992年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而1999年的深圳万科四季花城采用的“围合式院落+步行商业街”布局较为成功地改善了住区封闭的状况。

结合万科的实践经验, 可以形成这样的思路:当居民需要交往时, 可以“走出去”, 进入到向城市开放的社区空间, 与住区内外的人们愉快地交流;当居民想休息时, 可以“走回来”, 进入到相对封闭的小组团内, 只与自己熟悉的人接触。基于这种思路, 可建立起“开放社区+封闭住区”的布局模式———外围根据城市支路的规定和汽车拥有率来限定居住区规模, 但对行人开放;中间为处于居民步行范围内的住区公共中心, 公共中心不仅有商业、活动设施, 还结合了公共交通站点, 方便居民出行;内部划分为适合邻里交往和安全控制的较小范围, 这一范围采用限制非住户进入, 只对住户开放。

3.1 居住区规模的限定

1) 根据城市交通尺度需求。

城市道路系统分四个等级, 即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和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是城市道路系统中最低等级的道路, 是居住区规模的最低等级的限定者, 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规范对于城市支路的规定 (见表2) , 推算其所限定的居住区尺度。

km/kmm

2) 根据居住区内部交通需求。

从内部交通的观点来看, 深圳大学对最大交通可封闭单元进行过研究:以地块全天内出现的最大交通量不超过交通量上限为原则, 当地块开两个出入口时, 以高峰系数和不均匀系数推算出地块所能承受的汽车拥有量, 再通过分析地块的容积率和总户数, 推导出最大的用地规模。其主要计算公式为:

最大汽车拥有量=最大交通量/ (高峰系数×不均匀系数) ;

最大封闭用地规模=最大汽车拥有量/ (户密度×汽车拥有率) 。

计算出的最大封闭用地规模可以作为居住区规模限定的主要依据。

3.2 封闭规模的限定

封闭规模的限定应该以人的认知尺度为依据, 这样居民才能基本识别邻居和陌生人, 空间的半私密性才会更高, 才可形成吸引力强的居民交往空间。

从人认知邻里的范围来看, 北美的经验指出其直径不应超过274 m;从人群交往的适当规模来看, 亚历山大曾提出合理交往邻里的规模为居民不超过500人~600人的范围。根据两点, 笔者大致推算出封闭规模面积应控制在5万m2左右, 居民人数控制在600左右。

3.3 封闭住区与公共设施距离的限定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具体指标见表3。

封闭住区其规模人数在600左右 (据上文分析) , 而规范中组团的服务人口为1 000~3 000, 所以可以将两个封闭住区根据组团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指标放置在一套公共设施所能服务到的区域之内, 而公共设施之间互相开敞, 防止资源浪费。同时应该兼顾适宜的步行距离———根据调查, 大多数人接受的适宜步行距离为400 m~500 m (老人和小孩要短一些) 。

4 结语

住区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单元,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机理, 架构和空间形态, 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国城市封闭式住区的反思, 探索了封闭式住区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封闭式住宅的策略, 以期为中国城市住区的发展提供思路。

摘要:以封闭式住区在中国城市里大量涌现为背景, 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反思, 基于思考结合万科实践经验, 对居住区规模的限定与封闭规模的限定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住区发展的思路模式。

关键词:城市,封闭式,住区,尺度,界面

参考文献

[1]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J].建筑学报, 2004 (4) :53-54.

[2]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J].建筑学报, 2003 (3) :26-27.

[3]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 2004 (4) :44-45.

谈对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反思 篇8

城市的更新与改造是指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恢复活力、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的实体(建筑物等硬件)进行更新与改造;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非物质因素进行承传与提升,也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了第二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我们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的要旨变得比较清晰:从综合性工程、科学性规划的角度研究如何改造旧城区,城市更新和改造要以推陈出新的方法维护城市和谐、自然的平衡,综合解决城市发展的矛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小平同志南巡为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和完善起来,整个社会处于大变革的转型期。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较大突破,全国各地的城市更新逐渐摆脱以前“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思路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快速化的城市更新,特别是中心城区和旧城区。城市更新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转变土地使用机制的背景下,为解决用地紧张问题,形成“集约化”用地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如此快速的发展中,相关的规划政策、法规,如建设管理制度、各个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等一系列的调控和引导手段未能及时跟上,造成了在已更新的区域中的诸多遗憾,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大片的历史街区被整体破坏。

城市更新意味着原有物质元素和人文元素的巨大变革和重新构建,尤其是在强制性拆迁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原有这种稳固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造成社会各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毁灭。另外,经过历史积累的厚重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所独有的特色,在大拆大建下,大量的历史性建筑、历史性街区荡然无存,一个城市的综合性特色也因此大为削弱。

2 对天津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反思

近些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非常惊人。除了对中心城区的更新和改造之外,城市建设的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外环线之外,城市市政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系统也更加完善。

2006年,国家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去。天津及时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制定了《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升了滨海新区的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滨海新区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心城区从城市快速发展的重压下释放出来,天津的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天津在中心城区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首先制定实施了“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发展策略,重点完善提升小白楼、解放南路和文化中心周边地区的主中心,并规划新建西站地区和天钢柳林地区两个城市副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向多中心的转变。其次,完成了古文化街、老城厢、五大道等1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逐步完成其功能的有机更新,重新焕发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再次,新建改造了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和品质,先后实施改造了滨江道、和平路地区等项目,建设了天津市文化中心、梅江会展中心、解放南路地区、泰安道五大院等项目,为中心城区金融、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多产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实施载体。

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老城厢的改造、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和特定历史时期建筑的延续。探求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反思由此带来的危害,或许对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对老城厢改造的反思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城厢的原有建筑及其配套设施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改造。

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就是简单的全部拆除,忽略城市的原有格局,致使具有悠久历史文脉的城市格局、街道、建筑和文化肌理遭受不可修复的破坏?还是我们能够找到一种两全的策略,既能保证城市功能的提升与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保留住城市中持续的历史记忆?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厢无疑是天津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能够名副其实的一个重要依据。令人遗憾的是,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少量道路、标志性建筑或地名之外,天津的老城厢已经不复存在。

与传统的中国北方的城市格局大致相同,天津的老城厢以沟通南北东西的十字街为基本骨架,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各个片区内部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合院式住宅,由宽窄各异的街巷、胡同组合成一个整体。十字街交叉处建有鼓楼,成为控制整个城市格局的中心。天津老城厢的合院式住宅,尽管在整体格局上依然遵守着中国传统民居的一般规定:轴线对称、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但在具体处理上不像北京四合院那样规矩、精致,略微带有一些南方合院式住宅那种自然、灵活的特征,反映出外来文化的影响痕迹。建筑的细部装饰通常采用砖雕、木雕,西式柱廊或拱券门窗,在后期所建造的民居中也有所运用。

解放之后,随着城市功能的变化和城市中心的转移,老城厢在城市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区域内的城市建设投入随之减少,基础设施更新速度放缓,加之房屋维修工作的严重滞后,致使老城厢地区的建筑状况日趋恶化。另一方面,由于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为解决生存问题,居民开始在合院式住宅中自行搭建违章建筑。此风一开,便成星火燎原之势,愈演愈烈,原有居住环境遭致彻底破坏,居民要求改善生活质量的呼声日益强烈。

国内外的类似经验证明,要解决这类旧城区的问题,根本的办法是将旧城区的人口向外疏散,通过在其它区域新建居住区,提供相对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对原有的合院式住宅的环境进行净化和整治,使其原有空间形态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2.2 对原殖民街区改造的反思

除了老城厢之外,天津租界区的众多近代建筑也是构成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由于有的建筑所处的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因此这些地块通常会被开发商作为重点开发的对象。开发商对于地块内的近代建筑,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无视文物保护的要求,一概将其拆除,以便进行地块整体开发。即便是迫于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也通常会以“异地重建”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因而在这些地块中,一幢幢历史悠久、水平较高、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的近代建筑很难逃过灭顶之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天津劝业场核心地带的著名近代建筑,原浙江兴业银行的异地重建方案。

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于1921年兴建,其后主要经1939年附属用房的扩建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内部修缮,现今整体保存完好,建筑大部分房间可正常使用。该建筑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沈理源的知名作品,对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轨迹具有很高的实证价值,集中了建筑师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手法。比如,沈理源西洋古典风格的设计手法十分娴熟,从构图到细节具得其神韵,建筑内部的华风装饰也是当时中西合璧潮流的真实写照。

原浙江兴业银行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天津市商业核心地带,即和平路和滨江道的交汇处,与临近的劝业场、原交通饭店和原惠中饭店构成了著名的“四位一体”构图,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之为“四大金刚”。这个浑然天成的巧妙构图深入人心,已成为该地段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建筑群,集中体现了和平路、滨江道风貌区近代建筑特殊风貌的核心和灵魂。在某外国著名设计公司为开发商制订的设计方案中,提出将原浙江兴业银行“异地重建”,也就是将其由原址迁至靠海河一侧,把原址设计成为新建商业广场的入口,其首要目的无疑是为了攫取商业利益,在蓄意破坏和平路、滨江道风貌区核心区空间布局的同时,也进一步炫耀了新建商业广场在和平路、滨江道风貌区对原有建筑的压倒性标志,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深远。幸运的是,一些知名的建筑学界的院士、学者及时联名发出《作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内的重要文物,原地保护原浙江兴业银行建筑》的呼吁书,表达了对原址保护浙江兴业银行的强烈诉求。《人民政协报》也发表了题为《有法不依无序拆迁历史建筑,天津如何将你留住》的文章,表达了对原浙江兴业银行危险处境的极度担忧。这些信息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及天津市主要领导的关注,“异地重建”方案方告流产。对于那些已被实施“异地重建”的近代建筑,尚能基本保持原貌的并不多,面目全非的也不少,原民国总理潘复旧居就是其中一例。潘复曾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次长、国务总理,其旧居建筑是一座“院包房”式建筑,后被“异地重建”,原貌几不可寻。

大量的事实证明,所谓的“异地重建”,非但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反而是对历史遗产延续性的严重破坏。只有舍小颗小粒于指缝,才能揽大山大川于怀中,这需要我们辩证地去考虑问题:城市建设和历史文脉,对于我们现今城市发展的需求,到底哪一个是小颗小粒呢?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承传需要物质载体,又需要长久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时间却永远回不到过去。

综上所述,我们对天津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不是否定这几年来的成绩,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反思,能够理顺城市的发展思路,从而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城市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将天津建设成为一座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

3 探求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合理方法

目前专项负责城市更新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造成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相脱节,使得旧城区的城市更新陷入功利性和盲目性的矛盾中,破坏了城市改造的整体协调和综合开发,造成城市布局新的紊乱,给长远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城市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站在系统、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诸多因素,而更多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需要逐步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协调。特别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和改造,更需要针对性地、战略性地解决好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冲突。在体制不完善或者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在特定区域适时适当放缓城市更新的进程和速度也许是对我们今后城市发展最好的保护。

2)对城市历史、城市环境、城市空间等宏观因素进行专项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自然景观结构、文化延续性等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3)在探求可持续性的城市硬性物质更新方式的同时,强调政策等软性更新方式。

4)老城区在多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决定了城市更新需要审视更新的机遇和挑战,界定更新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在区域层面的城市更新效益上的最优化和时序上的同步化。

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完善社会参与、协调更新机制。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一种隐形的财富,它见证了我们城市发展的时时刻刻,对城市进行过度而又高速的更新与改造,从短期看也许能够很快的推进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但是从长期看,恰恰是我们城市历史记忆的一种缺失,这也同样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

摘要:探求在城市更新与改造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反思其产生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对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奎,等.天津老城厢居住建筑风格及其雕饰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岩、张颀.天津老城厢地区历史文化及拆迁前保留建筑现状记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47-253.

城市规划反思 篇9

目前的城建工程都是投资比较大、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施工单位比较多的工程, 在城市道路工程档案编制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一) 缺乏管理理念, 只建不管的思想普遍存在。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很多施工的单位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他们只关注建设而忽视了管理, 再加上很多建设单位都属于专业部门, 他们并没有经营的理念, 导致对城建档案工作不太重视, 从思想上没有树立档案的意识, 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城建档案编制规范不重视的现象。

由于在思想上不重视, 导致在城建档案编制过程中经常出现档案临时拼凑、方案变更大的现象, 这样在道路工程档案的收集时造成了很多困难。

(二) 道路工程档案编制质量低。虽然有些建设单位建立了档案, 但是其质量不能让人满意, 经常出现很多错误。比如没有编制竣工图、复印件过多和书面不规范等缺点。从编制竣工图方面来看, 很多建设单位是在归档过程中在设计图上加盖竣工图章来充当竣工图, 有的档案甚至没有图章, 有的竣工图也没有将变更的地方标出, 这些都是违反国家规定的。从复印件方面来看, 一些建设单位大量复印了试验报告和材料合格证等内容, 这就失去了档案的真实性。最后从书写角度来看, 一些档案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不耐久的弊端, 这些都给档案的永久保存带来了困难。

(三) 城建档案不能及时编制和报送。按照有关部门规定,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道路工程档案应该在工程竣工后的半年之内将其档案送到城建档案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拖延的现象, 有些工程的资料都是在几年以后才放在城建投资公司, 有的档案甚至没有送到档案馆。另外一方面, 在工程竣工验收和档案资料报送之间还存在不衔接的问题, 这样就造成档案内容在移交中出现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是城建档案馆根据规范提出整改意见, 具体建设单位也很难在档案缺失的情况下进行整改, 更无法按时报送。

二、提高道路工程档案归档质量的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造成城市道路工程档案归档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建设主管单位和工程设计、监理等单位几方面入手, 具体措施包括:

(一) 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目前城建档案馆在档案管理方面处于被动, 而转变这种局面首先应从制度完善角度入手。第一, 应该规范其程序, 在建设单位的招标过程中就要有相关规定, 特别是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应该纳入城建档案的相关条目;第二, 应该建立档案临检制度, 也就是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 对正在建设的工程进行临时监察, 指出建设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立即下发整改通知单;第三, 应该建立档案联络员制度, 让各个建设单位与城建档案馆保持联系, 从而能够明确他们的责任, 加快工作的进程。

(二) 加强城建档案业务指导。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在城建档案方面已经有了具体要求和做法, 虽然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有章可循的指南, 但还需要城建档案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改善其工作方法, 采用主动上门指导的工作方式, 对那些重点工程应该派专人指导和监察, 从而确保档案编制工作质量。城建档案馆应该在档案收集过程中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样就能够促进各个施工单位履行职责, 从而在各个环节保证城建档案归档的质量。

(三) 各个施工单位应该依法履行建设工程档案的责任。城市道路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的提高 , 不仅需要城建档案馆的努力, 而且还需要各个施工单位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建设单位的职责在于收集工程前期的文件资料, 同时还要及时督促一线施工队伍在竣工档案和竣工图方面的收集。一线施工单位应该在布置施工任务的同时加强施工文件的编制工作, 确保施工文件编制和施工同步进行, 最好是工程验收交接和竣工文件、竣工图交接同步进行。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变更的现象, 施工单位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做好竣工图的修订编制工作, 从而确保归档的质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城建档案馆之间应该保持互动和密切联系, 加强协同工作进程, 从各个环节推进档案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工程档案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管理理念, 只建不管的思想普遍存在;道路工程档案编制质量低;城建档案不能及时编制和报送等。通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各个施工单位应该依法履行建设工程档案的责任等方面入手, 从而提高城市道路工程档案编制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春梅.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提高建设工程档案质量[J].城建档案, 2014 (03) :54-55.

[2]陈永忠.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质量探讨[J].中外建筑, 2010 (08) :174-175.

城市规划反思 篇10

首先是交通噪声, 这类噪声主要包括了各种交通器具发出的声音, 通常包含了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发出的噪声。其中在城市噪声中危害性最大的是地面交通器具所发出的噪声。

其次是工业噪声。这类型的噪声和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差异, 工业噪声属于固定声源的噪声, 基于这一特点, 工业噪声经常性的会成为城市环境纠纷案件中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工业城市, 这一类型的噪声是城市噪声构成的主要因素。

再次是建筑施工噪声。这类型的噪声属于临时污染, 当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就会消除, 但建筑施工噪声强度大, 其污染危害非常严重。

最后是社会生活噪声。这类噪声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各项活动所造成的噪声, 例如电视播放声音、鞭炮声、装修施工等等。

2 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 我国在对城市噪声的防治管控方面的力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工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控制都有了进一步的管控, 例如对机动车出行的限制、禁止市区鸣笛、对于噪声环境超标的地区实行降噪措施等, 同时还对城市声环境达标地区进行强化管理, 让城市噪声污染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当前我国城市噪声防治的重心已经开始逐渐的转移, 比如从过去着重对固定噪声源进行治理到对流动噪声源进行治理, 从重点对大环境的噪声治理到对小环境的噪声治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城市噪声污染情况始终非常严重, 其危害程度还在持续的增加, 对于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最近几年以来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之下, 城市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城市噪声的防治任务依旧很艰巨。

3 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3.1 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势必会造成城市噪声声源以及强度的提高, 但是很多城市的旧城区改造项目、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改造等工程, 都给改善城市噪声污染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对城市功能区的科学规划, 合理的完善的城市交通道路系统都是改造城市噪声污染的基础条件。

3.2 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要积极的制定和完善强制性的城市噪声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彻底的落实, 这是改善城市噪声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城市交通噪声所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扩宽道路、建立立交桥、加强对机动车的限制管理、设置测声仪器等方式来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等级。此外, 因为在城市中有很多居住区的噪声污染已经与工业区或者建筑施工区的噪声污染等级相同, 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 其中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已经宣传教育工作。

3.3 建筑设计和技术措施

应该从城市声环境的质量来对城市建筑的分布、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建筑外围支护结构的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 这些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另外,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 必须要对市区中所有建筑施工区域加强监督和管理, 明确规定建筑施工的排污指标和施工时间, 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噪声。

3.4 积极利用声屏障

声屏障技术是降低城市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 声屏障能够明显的减弱交通噪声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在道路两旁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日本等发达国家, 声屏障已经在城市噪声控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 在接近道路的位置设施的声屏障一般高度为3—5米左右。

3.5 传播途径上进行控制

城市噪声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声波反射以及衍射两种常见的形式。在传播途径上对噪声进行控制指的是在噪声抵达人体的耳膜之前, 利用隔声、消声器、声屏障以及个人防护等设施, 最大限度的降低声源振动,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障碍的形式来将部分噪声或者所有噪声反射出去, 或者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将其吸收, 让噪声对耳膜的作用降到最低, 以此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 对于城市噪声的防治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我们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同时要做好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够逐渐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对城市噪声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噪声危害, 从而确保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 而城市的发展速度越快, 城市的噪声污染就越大, 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噪声防治策略, 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 首先分析了城市噪声污染的几种类型, 同时简要阐述了现阶段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现状, 最后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 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城市噪声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城市噪声,现状思考,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樵地英.中国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技术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3 (04) :30.

城市规划反思 篇11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有: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自主性——项目的内容和展示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综合性——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和运用能力综合性;开放性——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过程性——评价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1.任务设计

笔者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即每位学生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课程的总任务。并明确指出,此任务是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完成得好,作品还可以参加市、省、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把总任务分解成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要求后,由学生去完成,具体如下表:

2.展示分享

职业生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因此,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成果”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成果”,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展示自己的宏伟抱负,展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鼓励,在建议中获得改进。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规划作品制作成PPT,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向全班同学介绍,并参照广州市技能竞赛的要求制定了评价标准,具体如下表:

3.考核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因此,不能沿用传统的纸笔测试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应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通过对项目过程跟踪,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形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态度、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产出质量、调查报告、总结等。评价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作品展示时,要求学生不仅要介绍项目实施情况,也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学生互评不仅只打分,同时要说明打分的理由;教师的集中点评,既要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也要提出改进建议,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根据总项目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一份“项目考核评分表”,具体如下表: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1.开展“项目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普遍感觉写一份一两千字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件很困难的事,规划积极性不高,动手规划能力不强。采用“项目化”教学,让规划“化整为零”,学生的畏难情绪少了,学以致用感受强了。教学中,学生能围绕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几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一个个“任务”完成后,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激发新的求知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化零为整”,小任务合成整体规划,学生在日常的小任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2)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显提高。项目教学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学习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这与传统教学仅热衷于传授现成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取得经验,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比较差,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等都需要上网查资料,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需要小组合作分析就业形势等,从而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即通过纸笔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显然具有片面性,“应试”痕迹明显。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整个规划过程由学生、学习小组及教师共同完成,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每一阶段也有任务标准,因此,要坚持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坚持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更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2)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有些任务适合由学生独立完成,如,自我分析、家庭条件分析等,而对于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共性的任务,如,职业认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适合小组合作完成,因此,要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3)注意实施过程做与讲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主要的任务交由学生去探索完成,但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适当的讲解和评价是必须的,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对优秀规划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剖析等,这有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提高项目开展的质量。

实践证明,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教学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欣,吴文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64.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教师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在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同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有: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自主性——项目的内容和展示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综合性——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和运用能力综合性;开放性——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过程性——评价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1.任务设计

笔者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即每位学生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课程的总任务。并明确指出,此任务是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完成得好,作品还可以参加市、省、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把总任务分解成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要求后,由学生去完成,具体如下表:

2.展示分享

职业生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因此,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成果”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成果”,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展示自己的宏伟抱负,展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鼓励,在建议中获得改进。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规划作品制作成PPT,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向全班同学介绍,并参照广州市技能竞赛的要求制定了评价标准,具体如下表:

3.考核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因此,不能沿用传统的纸笔测试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应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通过对项目过程跟踪,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形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态度、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产出质量、调查报告、总结等。评价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作品展示时,要求学生不仅要介绍项目实施情况,也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学生互评不仅只打分,同时要说明打分的理由;教师的集中点评,既要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也要提出改进建议,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根据总项目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一份“项目考核评分表”,具体如下表: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1.开展“项目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普遍感觉写一份一两千字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件很困难的事,规划积极性不高,动手规划能力不强。采用“项目化”教学,让规划“化整为零”,学生的畏难情绪少了,学以致用感受强了。教学中,学生能围绕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几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一个个“任务”完成后,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激发新的求知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化零为整”,小任务合成整体规划,学生在日常的小任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2)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显提高。项目教学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学习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这与传统教学仅热衷于传授现成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取得经验,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比较差,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等都需要上网查资料,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需要小组合作分析就业形势等,从而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即通过纸笔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显然具有片面性,“应试”痕迹明显。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整个规划过程由学生、学习小组及教师共同完成,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每一阶段也有任务标准,因此,要坚持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坚持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更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2)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有些任务适合由学生独立完成,如,自我分析、家庭条件分析等,而对于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共性的任务,如,职业认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适合小组合作完成,因此,要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3)注意实施过程做与讲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主要的任务交由学生去探索完成,但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适当的讲解和评价是必须的,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对优秀规划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剖析等,这有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提高项目开展的质量。

实践证明,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教学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欣,吴文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64.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教师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在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同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有: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自主性——项目的内容和展示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综合性——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和运用能力综合性;开放性——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过程性——评价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1.任务设计

笔者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即每位学生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课程的总任务。并明确指出,此任务是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完成得好,作品还可以参加市、省、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把总任务分解成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要求后,由学生去完成,具体如下表:

2.展示分享

职业生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因此,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成果”展示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介绍“成果”,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展示自己的宏伟抱负,展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鼓励,在建议中获得改进。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规划作品制作成PPT,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向全班同学介绍,并参照广州市技能竞赛的要求制定了评价标准,具体如下表:

3.考核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因此,不能沿用传统的纸笔测试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应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通过对项目过程跟踪,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形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态度、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产出质量、调查报告、总结等。评价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作品展示时,要求学生不仅要介绍项目实施情况,也要交流收获、困惑及自评;学生互评不仅只打分,同时要说明打分的理由;教师的集中点评,既要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也要提出改进建议,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根据总项目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一份“项目考核评分表”,具体如下表: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1.开展“项目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普遍感觉写一份一两千字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件很困难的事,规划积极性不高,动手规划能力不强。采用“项目化”教学,让规划“化整为零”,学生的畏难情绪少了,学以致用感受强了。教学中,学生能围绕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几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助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一个个“任务”完成后,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激发新的求知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化零为整”,小任务合成整体规划,学生在日常的小任务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2)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显提高。项目教学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学习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这与传统教学仅热衷于传授现成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取得经验,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发现,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比较差,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分析职业岗位要求、职业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前景等都需要上网查资料,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需要小组合作分析就业形势等,从而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项目化”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学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即通过纸笔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显然具有片面性,“应试”痕迹明显。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整个规划过程由学生、学习小组及教师共同完成,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每一阶段也有任务标准,因此,要坚持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坚持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更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

(2)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有些任务适合由学生独立完成,如,自我分析、家庭条件分析等,而对于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共性的任务,如,职业认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适合小组合作完成,因此,要注意个人探索与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

(3)注意实施过程做与讲的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项目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主要的任务交由学生去探索完成,但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适当的讲解和评价是必须的,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对优秀规划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剖析等,这有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提高项目开展的质量。

实践证明,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教学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欣,吴文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64.

城市规划反思 篇12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社会建构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则是指人类自身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实践创造与维持社会现实,认为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是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下的,而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在不断认识与发现中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建构。而在人们建构世界的过程中,也促使人本身具备了价值,同时也呈现出了相应的目的性,进而实现对自我的社会性建构。基于该理论下,所强调的是要立足于社会这一宏观角度下,实现对人、人类社会以及人与社会间所存在关系的认识。地域则是在社会建构过程中随之形成的,且基于人地交互来构建出该地域内的人对这一地域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中渗透出了这一地域人的认知、价值观以及目的性等,也是借助人地交互来构建自身的认同。而地域性认同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隶属于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了竞争性、背景性等特点。

1.2 地域性认同理论

基于该理论下,其对人地关系整合主要体现在地域性认同内涵本身具备双重性,同时,在构成元素的主观与客观上具有包容性。具体而言,所谓的内涵具有双重性指的是:地方的地域性认同以及人的地域性认同而地域性与地域意识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元素的主客观包容性,指的是在研究地区的地域性认同以及居民的地域性认同过程中,都要将外部客观因素与内部的主观进行综合考虑,其中的外部客观因素指的是对居民的外表以及行为等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而内部主观因素主要是从主观情感联系等进行分析。

2 基于地域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反思

2.1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其可具体细化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模式。其中的自上而下多表现在封闭式利用规划层面。这种规划模式下,规划者通常忽视对民众需求的具体考虑,更侧重于从自身意愿假设角度出发,认为自身的理论经验观念与民众意见相比,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尽管较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将“弹性”引入实际规化工作中,尽可能使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得以解决,但所取得成效仍微乎其微。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较多规划决策者多认为自身的规划决策能够为公众创造良好环境,但有抵制行为存在时,会将这些行为动机界定在“自私自利”层面,更注重对反对者意见进行削弱。由此可见,这种“自上而下”模式,极大程度上造成规划者、群众之间决裂,应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而对于“自下而上”模式,其又可被叫作公开式规划,主要强调规划过程中有民众参与其中,可使政府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但这种方式应用下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耗时过长、规划过程繁缛等,所以如何保证规划决策与群众意见相协调,成为现行土地规划工作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2.2 地域性认同效应

地域性认同,对于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可起到突出的作用。较多区域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往往忽视地域形态、社会空间意识等内容,最终提出的空间规划方案很难得到群众认可,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地域性认同机理。需注意的是,在地域环境下,不同社会群体由于在动机、态度与知识结构上不同,所以其对地域的感知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际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完全可将地域性认同作为有效管理策略,可使区域群众积极性得以调动,这样在区域中有地域性意识存在下,能够将更多资源如劳动力、投资商吸引其中,而缺少地域性认同,将面临资源外流问题。

2.3 基于土地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在土地认同机理引导下,具体规划利用土地中,可考虑采取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模式进行结合。这种模式下强调在合理规划政策指导下,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可通过对群众意见的收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政策内容相结合,同时注意做到与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相适应,以此提升土地规划利用有效性。第二,多重空间尺度。其强调以地域性认同理论为指导,结合所有社会主体地域性认同,包括个体、社会组织、用地单位以及政府等,有利于统筹土地利用。第三,结合过程与质量。规划过程中可考虑在具体的编制、论证与实施等方面进行强化,且保证最终的规划结果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满足规划长效实施要求。

3 结语

综上,基于地域认同理论下,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而言,则能够借助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对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土地利用模式的分析与反思,结合地域性认同效应来实现基于该理论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创新搭建。通过这一全新方法的运用,能够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法,基于人地关系角度下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来实现科学开展,以确保在进一步提升该项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奠定基础。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基于传统封闭式土地利用规划模式下,其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土地利用的实际需求,且对于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与土地利用间的矛盾,针对相应影响因素进行完善解决,并实现对区域多元增长目标的有效统筹规划,亟待解决。而借助地域性认同理论,则能够为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全新模式的搭建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质量、提高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保障。该文基于地域性认同理论下,对土地利用规划模式进行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性认同,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公共参与,人际关系,反思

参考文献

[1]彭建超,钱畅,吴群.基于地域性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反思[J].人文地理,2015(2):134-140.

[2]彭建超.土地利用的地域性认同研究:理论与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

上一篇:途中工伤下一篇:宫颈癌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