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规划

2024-05-21

南宁城市规划(共10篇)

南宁城市规划 篇1

1城市营销的内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作为经济主体, 在区域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经济及城市文化在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 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迫使城市实施各种措施争夺资源, 如在招商引资中的各城市对资源、技术、人才、知名度的争夺呈现白热化。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同质化问题, 如何进行城市营销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城市营销是一门科学, 是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论, 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工业、农业等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策划和整合, 以求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增加城市财富及知名度, 提高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最佳发展道路的一门科学。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教授曾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认为:“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 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城市营销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设城市品牌不仅可以吸引资金和人才, 降低城市运营成本, 而且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 增强城市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度。因此, 如何整合城市的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品牌, 提升城市竞争力, 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城市经营者不可避免的问题。

2城市品牌营销模式

品牌建设是城市营销的重要内容, 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 城市的品牌营销模式主要有企业品牌带动型、产业品牌带动型和城市品牌带动型三种。首先, 企业品牌带动型发展模式, 是指通过培育企业品牌, 利用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企业品牌的发展, 同时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和完善城市环境来扩大城市知名度, 最终打造城市品牌的城市营销模式。如被称为“中国品牌之都”的青岛市, 便是先通过培育“海尔”、“青岛啤酒”及“澳柯玛”等知名品牌企业, 最终打造成为闻名中外的品牌城市。其次, 产业品牌带动型模式, 是指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渐形成产业品牌, 进一步形成城市品牌, 最后在产业集群的竞争中产生企业品牌的城市品牌营销模式。如广东的东莞和佛山, 这些城市主要是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 从电子信息产品的代加工和装配业务等低端做起, 积极主动融入信息产业的全球化生产链条中, 从而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 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城市。再次, 城市品牌带动型的发展模式, 一般是通过塑造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由此带动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的模式。如大连, 是我国最早提出“经营城市”理念的城市, 他们通过城市规划、大力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改善城市环境, 在招商引资中以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取胜, 并通过举办国际服装节进一步发展会展、旅游等产业, 最后打造为享誉中外的“浪漫之都”之品牌。

城市品牌营销的模式没有优劣之分, 关键是要结合城市的特点、特色及资源优势等现实, 进行科学选择和实施。从南宁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 还不具备利用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的优势来影响、带动城市整体发展的条件。但是, 南宁市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 在区域具有一定知名度, 每年一届的东盟博览会和国际民歌节也成为促进南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南宁可以借鉴大连市的发展模式, 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硬件环境建设, 美化环境, 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二是大力发展会展业, 使其成为吸引投资、人才的新平台;三是借助地处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沿海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中心的区位优势, 发挥对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效应。

3南宁城市品牌营销策略

3.1科学的城市品牌定位

城市品牌定位是整合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区位特征、特色资源、文化积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 提炼一个富有内涵、个性鲜明和具有高度专属性、强烈认同感的城市定位。其实质是通过所属城市品牌主体核心价值的提炼, 确定城市在目标受众心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说, 城市定位是打造城市品牌的关键, 是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展现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的基础。南宁首先应通过识别城市品牌资源, 提炼出支撑城市品牌的要素, 然后通过比较分析, 根据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原则, 利用最具独特性和最具感召力的城市因素明确城市的定位。

南宁政府曾提出建设“中国绿城”的城市品牌定位, 并围绕“绿城”建设, 实施了“拆房建绿、拆违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措施, 然而“中国绿城”的品牌效益并没有显现出来。南宁的“绿城”, 定位模糊、个性不鲜明, 与其他城市定位雷同, 如郑州也有过“绿城”定位。“绿城”可以作为南宁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目标和内容, 但作为整个城市的定位, 显然缺乏号召力和吸引投资的带动力。笔者曾结合南宁的地理区位、城市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发展和影响力等因素, 对南宁的城市品牌定位, 提出过“东盟之窗, 风情之都”的定位观点, 既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日益紧密、南宁城市的区位作用, 又反映了南宁城市环境建设及人文特色, 个性更鲜明, 形象更突出, 差异化更凸显。由于“东盟之窗, 风情之都”定位, 比较符合南宁城市的现实状况, 使得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将南宁的其他资源纳入到这个定位的范畴中去, 从而通过品牌带动南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要参与者, 对城市品牌的打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环境的美化改造、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的措施, 从而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在这方面, 青岛政府发展品牌经济、创建品牌城市的做法值得南宁借鉴。对于创建品牌城市, 青岛市政府有较早的意识和持续的品牌战略, 从1984年至2005年, 青岛市政府就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着手培育品牌企业。青岛政府利用国家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 推动品牌经济不断升级。其次, 青岛政府为品牌的成长提供了公平, 有序的经济环境, 建立了健全的品牌评估机制, 为品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再次, 青岛政府通过各种鼓励、学习, 增强企业争创品牌的意识, 加强社会全体的品牌观念, 形成一个争创品牌的良好社会风气。与此同时, 青岛政府的品牌经济理念还向政务品牌延伸, 在政府各事业单位内部也进行相关的品牌建设和规划, 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提高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和改善政府形象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鉴于此, 南宁政府一要树立城市营销、建设城市品牌的理念, 围绕自身的城市定位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进行相关的产业规划和环境建设, 完善南宁城市的核心功能;二要抓住各种时机对城市居民进行宣传, 增加其对城市品牌建设的认同度和积极性;三要注意对城市形象的包装和推广, 不仅要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还要不断挖掘城市的文化和价值, 利用城市一线工作者如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等宣传并改善城市形象;四要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减少投资审批程序, 为外来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从而赢取良好的口碑。

3.3实施公关和事件营销

南宁地处三大经济圈的中心, 面向东盟各国, 毗邻粤港澳, 背靠中西部, 是中国沿海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交往的重要区域和枢纽, 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南宁独特的区位特征使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落户南宁, 更是南宁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南宁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和利用这个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 借助东盟博览会的契机把南宁的城市形象向世界推广, 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南宁,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的目的。同时, 南宁国际民歌节、泛北部湾论坛等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南宁完全有可能把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会展中心城市。不过在打造会展中心城市的过程中, 一方面南宁要善于创造并利用好新闻, 抓住有利的新闻时机推广自己, 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举办营销推介会。城市的政府部门、招商部门、旅游部门、经济部门、建设部门等可以有计划地举办营销推介会宣传城市定位和城市的建设, 进行招商引资。如前段时间广西旅游大篷车去广东的中山、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进行巡回活动, 向外地人推介广西的城市, 不仅大大促进了广西地区的旅游发展, 也提高了南宁、桂林、北海、梧州等广西旅游城市的美誉度。

3.4提高城市软实力

南宁是一个有着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这里世代聚居着壮、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 一年到头有着接连不断的传统民俗活动。而东盟对南宁城市品牌的建设, 不仅起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其不断出现的充满东南亚民族风情的浪潮, 更加丰富了南宁的人文内涵。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门户城市, 南宁绝对具备融入并发展东南亚民族风情的先决条件, 将南宁自身壮民族特色与东南亚民族风情融合起来, 民族风情也可以成为城市人文内涵的另一种代表。所以南宁应该进一步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 深化城市的文化底蕴, 在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 也要将民族风情和东南亚特色风情融入到城市的自身建设中, 如建立东南亚风情园, 打造以东盟各国代表性建筑和旅游景点等为主的主题公园, 打造一个东盟十国的微缩景观, 使南宁成为一个汇集了东盟各国元素、极具东南亚民族风情的城市, 真正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东盟之窗, 风情之都”。

建设城市品牌需要长期而持续的投入。南宁应该从自身的定位出发, 站在区域中心城市的高度来进行城市营销, 充分利用现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特色, 展现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南宁打造成为知名的品牌城市, 从而提升南宁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带动南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摘要:围绕城市发展这一主题, 立足于“中国——东盟”战略高度, 深入探讨了广西南宁的城市品牌营销的策略, 提出科学的城市品牌定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公关营销、提升南宁软实力以及探究和丰富城市品牌的人文内涵等观点。

关键词:城市发展,品牌培育,定位策略

参考文献

[1]周文辉.城市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1) .

[2]凯文.莱恩.凯勒, 李乃和 (译) .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9) .

[3]陈传青.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 2008, (7) :110-112.

[4]菲利普.科特勒.国家营销[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37.

[5]马瑞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 2006, (11) :4-5.

[6]张登国.浅谈城市定位的营销[J].市场论坛, 2007, (7) :35-37.

南宁城市规划 篇2

培育“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打造“流动”的彩虹桥

《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04 版)

南宁新景

■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陈武: 文化强市何以强,强在文化自觉,更强在文化自信。

■南宁市市长周红波: 唯有文化之引领支撑,方能筑城市精神之高地。

主持人语

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使这里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新会书院里夜夜摆袖唱吟的邕剧和粤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众多美誉,是城市文化定位和城市精神的具象承载。在向区域性国际城市迈进的轨迹中,南宁,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虔守千年文脉,用文化铸造城市魂魄,打造成“广西文化新高地”。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聚焦广西南宁。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文化“种”进百姓心田

牧羊的鞭子舞起来、划船的木桨荡起来、劳动的号子唱起来,夜幕下,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的圩场比白天还热闹,邻近的男女老少如约而至,尽情地唱着、跳着,享受着“白天扛锄头上山种田、晚上打快板上台演出”的“新生活”。

这是2010年3月,南宁市启动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以来,基层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在此之前,虽然当地没少花心思组织专业文艺队到社区、乡村演出,但群众似乎并不买账,“送文化”成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基层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南宁市提出:农村文化建设,既需要“送文化”,也需要为百姓提供舞台,引导百姓自己“种文化”,唯有如此,文化的“种子”才能在基层生根、发芽。

随着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的蓬勃开展,基层的“文化细胞”被迅速激活。在宾阳县,文化馆12名馆员全体出动,每人负责1至2个乡镇,走村串寨,对全县9个业余文艺队、50多个节目进行辅导和排练。由此,一大批散落在村坳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甘棠镇灵动逸俊的彩凤舞,甚至“舞”进了上海世博会。马山县还先后组织古零村文艺队、金秋艺术团、红霞艺术团等团队到周边县进行交流“取经”。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是:老百姓从昔日“看客”成了“主角”。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演绎出一派安宁和谐的新农村风情画卷。很多原本纠缠的矛盾化解了,一些原本的“问题村”变成了“和谐村”,以往的“旧四多”——纠纷多、矛盾多、上访多、谣言多,变成了现在的“新四多”——歌舞多、笑声多、谦让多、文明多。

培育“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

没有丰厚的经济条件,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只有11栋居民楼的南宁市望州南小区,却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之路。

在这个拆迁户集中、人员复杂的老社区,邻里间却洋溢着血浓于水的互爱情谊,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能帮就帮呗!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倡导下,“能帮就帮”这一朴素的守望相助精神,逐渐走进了全市的各个社区,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并得到弘扬、延传。如今,南宁市已形成以青年志愿者协会、党员义工队伍、爱心小分队等为主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有人说,今天的南宁,人人都是志愿者。

在南宁,有一位军转干部的名字时常被人们所想起,他叫朱传波。他辛勤劳动、默默奉献,让一个又一个“烂摊子”企业柳暗花明。在市委的倡导下,这种“敢做善成”的坚毅品质,激发着干部群众创先争优。一个又一个“朱传波”不断涌现出来:好战士黄胜新、“中国杰出青年卫士”黄振磊、“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韩素云、“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谢芳秋、“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牙高峰„„他们,如同一座座丰碑,挺起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脊梁。

如果说“能帮就帮”的精神,体现的是壮乡人固有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和谐共处的品质,那么,“朱传波们”身上体现的“敢做善成”精神,这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争优创先的“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胸襟气魄,则顺应了南宁这座区域性国际城市走向世界的步伐。

这种精神,体现在百姓的生活中,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十一五”期间,南宁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18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5年时间完成了过去10年都完不成的目标,被称为“南宁速度”。

打造“流动”的彩虹桥

催人奋进的铜鼓,震撼大地,响彻人寰,在他们身后,无数双赤脚随着铜鼓声走来,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每当节目演到高潮时,观众都会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这是今年6月10日至24日,由南宁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在美国巡演时最感人的一幕。

《妈勒访天边》此次赴美巡演9场,两万名美国观众现场领略这一壮族史诗的震撼与风采,这是《妈勒访天边》首次走出国门,是广西赴美巡演城市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妈勒访天边》剧中展现的“逐梦天涯”意志和精神,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了新时期南宁人与时俱进的开放气质,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孜孜追求的方向。

每年金秋,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总是准时地盛大亮相。悠悠民歌不仅传开了绿城南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唤醒了这座城市自身蕴藏着的冲动和渴望。如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南宁不断拓宽和外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与领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打造了一条条“流动”的彩虹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开放、合作、自信、包容气质的南宁新形象:

早在2006年,南宁市与中央电视台、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三方联合举办了“音乐家舞台?大地飞歌——中奥萨尔茨堡之夜”大型晚会,广西民歌首次走向世界舞台;

2007年,南宁市艺术剧院和粤剧团成功在土耳其进行了为期174天76场次的商业演出,南宁粤剧扬名国外;

2008年,南宁市粤剧团应邀参加韩国果川露天艺术节和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成立60周年庆典,上演的南派粤剧折子戏专场,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南宁渠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乃至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2011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官员、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博物馆运营管理及其文化产品创意开发进行了交流研讨。从2006年至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已成功举办了6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起中国—东盟文化产业战略互动对话机制。本报记者 刘 昆 通讯员 周仕兴

专家点评

作家 东西

建设森林城市 让绿满南宁 篇3

在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南宁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中国绿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有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城市。

早在2005年,南宁市就完成了《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这份规划明确提出,南宁将通过“一水”、“二山”、“二环”、“二网”、“六保护区”、“十森林公园”、“二十生态主题园”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城市森林体系。

在鲜花和绿树的簇拥下,记者来到中共南宁市委,采访了南宁市委副书记刘长林。

创建森林城市是发展的需要

在南宁市,不但街道干净,而且处处绿意盎然,“中国绿城”正成为一张名片吸引着外地游客。几年前记者曾来南宁采访,几年后的今天则明显感觉到绿化区增加了许多,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

“我们要尽快将市区建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植树成景’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基础。”刘长林说。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數高速增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前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0%、人均公园绿地12.95平方米。南宁市先后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

“十一五”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绿城”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积极做“树”文章。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约5.2万公顷。武鸣县濑琶村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马山县形成了以生态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弄拉模式”。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建设,南宁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宜学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凸显。

南宁市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建设水平,加快打造“中国水城”,构建“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现代亲水城市。南宁市还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争取年内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据悉,自2005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南宁市出台了25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文件,从政策上、措施上保障这一工作顺利推进。南宁市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坚持每年种植百万株以上大树,仅2010年就种植乔木260.37万株。

目前,南宁市已在民族大道、快速环道、机场大道、五象大道、白沙大道等主干道建成森林街道230公里,全市公路绿化率已达84.2%,铁路绿化率达98.48%。南宁凤岭儿童公园、安吉花卉公园和体育休闲公园等9个森林公园新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南湖公园、金花茶公园等10个森林公园续建项目也在顺利实施。所辖六县县域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

南宁森林建设的主要布局是“一核一轴、两环两网、六城多点、三大组团”,以一批森林城市工程为载体,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形成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青秀山和五象岭森林公园为中心,以环城森林带、环城森林公园和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自然保护区和公益林区为骨架,建设城乡一体的森林城市体系。

刘长林说:“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向东盟各国宣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成果。同时,广西是壮民族地区,南宁是广西首府,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能充分体现国家落实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振壮民族精神,增加壮民族感情。”

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增绿

多年来,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坐落在市区的南宁市青秀山森林公园和五象岭森林公园,林木青翠,每天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游玩。在南宁辖区内共有类似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0个,面积达6.2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形成了南宁的“后花园”。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自1951年南宁市首次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都能坚持每年组织开展。2002年2月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3月定为南宁市“植树月”的议案。为了把“植树月”规范化、制度化,首府绿化委员会分别制定并实施了《南宁市义务植树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南宁市农村义务植树制度》、《南宁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自治区、南宁市党政军领导和广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赴京出席“两会”前参加义务植树,成了全市全民义务植树月的启动仪式,对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南宁市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都在90%以上,义务植树登记建卡率也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3047.19万人次,植树面积65371公顷,植树17808.68万株;建立自治区、市、县(区)党政领导义务植树示范点84个,植树基地342个。

在市中心区公园、森林公园、科普、生态教育基地开辟“青年林”、“三八林”、“劳模林”、“结婚林”等纪念林基地(点),常年供市民和爱好人士种树,挂牌认养、认管。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个性化、多样化提供条件。通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强化了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了各单位和全市人民参与国土绿化植树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南湖广场名树博览园建设中,经首府绿化委员会倡议,社会各界152个单位、687名个人捐款784万元用于大树采购和种植。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市社会各界180多个单位和970多名个人向市区公园捐款认建、认养、认管绿地金额达820多万元。营建各种纪念林、纪念树和植树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参与植树人员不断扩大,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

刘长林强调,为了保护全市的森林、林木、绿地、湿地生态安全,发展城市森林和绿地,南宁市在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同时,先后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南宁市公益林条例》对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维护公益林林权权利人利益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益林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管护、经济补偿的原则。《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将公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公园用地不得侵占和擅自改变用途。公园绿化用地不得少于陆地面积的65%。《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促进了南宁市公园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2011年4月10日南宁市启动了“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将绿化工作重点转移到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上来。通道绿化:在高速公路和国道建设共12段101.3公里,绿化面积4904亩的示范样板带;在西江黄金水道邕江段绿化30公里,面积4419亩的示范样板带。城市绿化:重点绿化4条街道,种植绿化苗木27080株;公共绿地种植200000株大树。公园绿化:在10个公园种植绿化苗木116800株。乡村绿化:在32个乡镇建成区共种植树木64000株。城乡风貌改造村屯绿化:重点绿化50个自然屯,种植树木500亩或15000株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全市新建成20个生态园林单位(小区),启动大王滩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

近年来通过“春雷行动”、“绿剑行动”、“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打击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2006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林业刑事案件364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7834起,打击各类违法人员6850人,收缴木材8551立方米,野生动物3818公斤。10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和毁绿案件。

由于多年以来的持续工作,尤其是2005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一直常抓不懈、高位推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建成区(包括辖区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4%、绿地率35.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刘长林说,南宁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五大森林工程建设及“绿满南宁”工作,实现了引导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目标。

抓住机遇面向未来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南宁作为连接東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城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

面对取得的成绩,刘长林非常清醒。他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南宁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发展环境更优了,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更强了。自2004年开始,至今南宁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十二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即将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将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以利进一步推动南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已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有利于各国林业部门加强高层往来,增进对话互信,并就资源、信息、人才、技术、产品等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从中国作为“亚太森林网络”主持日常工作的责任和东盟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发展现状看,中国发展林业的经验特别是发展城市森林的经验很值得宣传推广,在提升我国在东盟区域内林业生态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要认真学习东盟国家发展林业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获国家立项 篇4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了《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09—2015年) 》。这标志着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立项, 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6条线路组成, 其中包括两条骨干线和4条辅助线, 呈放射形环状结构。线路总长178公里, 共设车站111座 (包括换乘站17座) 、车场10座、控制中心1处。此次批准建设的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 为该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 线路总长51公里, 总投资约211亿元。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1号线一期工程由罗文站至南宁东站, 沿城市最重要的东西向发展轴布设, 线路总长30.5公里, 设23座车站, 设停车场、车辆段各一座, 计划今年底开工建设, 2015年建成通车试运行。2号线由玉洞站至西津站, 沿南北向发展轴布设, 线路总长20.5公里, 设16座车站, 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 2015年通车试运行。

南宁市城市医疗救助办法 篇5

第六条 城市医疗救助对象患以下重大疾病的,可以申请城市医疗救助: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恶性肿瘤、危及生命的良性脑瘤、脑中风、暴发性肝炎、严重脑外伤、重症精神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严重烧伤、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卫生、民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疾病。

第七条 市民政、卫生部门联合确定城市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并向社会公布。

南宁市发展“城市货的”的研究 篇6

一、“城市货的”的优势与作用

“城市货的”是城市物流配送中的一种小型搬运运输车辆,或称货运出租车。“货的”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货运系统组织形式正在取代原有的城市零散货运系统。发展“城市货的”,不失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另一种出路。

1. 建立统一的“城市货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作业特点,满足市场的需求

“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运价、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是“城市货的”的基本要求。“城市货的”具有“小型、灵活、快捷、随叫随到”的运输特点。它既能满足市区工商企业的物流配送需求,也能服务市民零散货物的运输需求。但需要确定统一、分明的视觉识别系统,使用交警部门核发的货车专用牌照,减少“城市货的”的交通禁区,才能与用户实现理想的全天候“门对门”服务。

2. 建立现代化的通讯呼叫系统,提高服务效率

“城市货的”要求安装GPS卫星定位信息系统和统一的现代化通讯呼叫系统,车辆可以在城市及周边近百公里范围内接受统一监控和调度指挥,甚至可以监控车辆的超载信息。这将使现行的在大型集贸市场周边“停靠等活”的静态运营模式,变为通过GPS调度中心达成对接的动态运营模式,实现对运输车辆的有效管理。并能通过与货物、仓储等有关信息的整合,加快配载和运送速度,减少空载率,实现营运车辆与运输企业、运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一体化,提高服务效率,避免服务混乱。

3. 有利于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公司化管理、GPS定位、预约服务、计价器收费等是开展“城市货的”业务的基本条件,可以改变目前市场上的货运无统一价格标准、漫天要价、恶意竞争等情况,建立合理和公平的价格体系。让客户有了更便捷、经济的选择,也能为政府解决行业分散的税收来源,是实现统一税源的新方式。同时,“城市货的”的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电话及构建前、中、后的一体化系统服务体系,可以改变城市物流业的整体形象。

二、南宁城市配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南宁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9年以来,南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57.01亿元,增长19.8%;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7.88亿美元,增长49.34%。2010年南宁市货运量为16101.07万吨,到2015年预测达36393.34万吨。目前,南宁的连锁企业店铺数已发展到4000个以上,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中所占比重达10%,北京华联超市、深圳南城百货、沃尔玛超市、百盛百货、北京王府井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型零售商落户南宁,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进入提高了南宁市商贸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一大批专业市场的建设也初具规模,中国食糖中心批发市场、南宁市虎邱城北钢材市场、五里亭果菜批发市场,星湖路电子专业街、七星路服装销售专业街等一批多功能、高档次的专业市场,初步构架了一个遍布全市城乡的市场网络体系。由此可见,南宁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巨大,货运量充足,发展前景良好。

三、南宁城市统一配送存在的问题

1. 市内货运物流配送市场混乱

因大型商业企业销售网点的布局都比较分散,绝大部分商场(或市场)仍采用自营物流和供货商配送的物流方式,促使南宁道路运输市场上中小型配送车辆每年以超过10%以上的比例增长,但这些货运车辆呈现散、小、乱的特点,集约化程度低。除了货运汽车,还有大量的“人力车”、“电动三轮车”在各集贸市场中充当货运车辆的角色。这些车辆基本上以零散待货的方式单车经营,车辆的实载率、效率都很低。由于缺少规范的市内配送车辆,导致许多非法营运的小货车“乘虚而入”,抢占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的混乱局面,而且还存在人员及货物安全的隐患,同时造成大量税费流失。

2. 缺乏规范性的小型货物运输车辆

目前,我国城市配送车辆的主要车型分为两种:普通货运车辆和非改装客运车辆,两者可占到城市配送车辆总数的90%以上。城市配送车辆的技术标准参差不齐,专业化车辆比重较低,城市内使用客车从事货物配送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输效率大约为6辆客车相当于1辆货车的运输量,限制白天货运的根本宗旨没能实现,而且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不利于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和城市配送的健康发展。由于利益驱动,非法运营现象屡禁不绝,倒卖市区货运通行证或制作、使用假市区货运通行证的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少数企业压价竞争,严重扰乱了城市配送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另外,由于客货混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很大。

3. 道路限行制约城市配送物流

对城市配送影响最直接的管理政策就是货运车辆在城市的通行限制政策。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当前,对包括城市配送车辆在内的货运车辆实行单一的通行限制,主要采取对车种、区域和时段的限制,按照一定比例,发放数量有限的货车通行证。这种简单化的管理措施,已经很难与日益增长的城市配送需求相适应,对管理部门的行政能力和形象提出了挑战。

实践表明,单纯的限行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配送需求与城市交通容量的现实矛盾。货车通行证的发放,在标准、程序、对象和数量上依据不充分,公正性和透明度不够,审查、批准程序、方法及效率与现实的需求不适应,造成申请的盲目性和批准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区道路行驶权资源”的短缺。“市区道路行驶权资源”几乎完全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分配,与市场化的城市配送提供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而这种极具行政色彩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旦与市场结合,很容易成为罪恶交易的温床。

4. 行走路线和停站设点范围受限

城市配送中的行走路线和停车站点的限制,造成配送运输通道不畅通和拥堵问题突出。同时,很多商业中心没有根据土地利用情况,设置适用的配送通道区域,只是简单地按照城市中心区与非中心区的划分,来标定路段,限制车辆通行。

四、南宁发展“城市货的”业务的对策

“城市货的”业务涉及到城市内的交通警察、运管局(处)、城管、规划、环保、消防、市政等部门以及众多的工商企业。由于监管部门不同且众多,造成了职能的交叉。要大力发展南宁市“城市货的“业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解决其发展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1. 制定符合城市统一配送的相关政策

目前,城市配送的管理规定尚未出台。为鼓励南宁市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城市统一配送业务,相关部门机构应该出台一些扶持和优惠政策。如联合制定《南宁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化南宁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按照客、货分业经营,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投资建设、运营货运公交平台,通过搭建城市货运巴士服务平台,倡导货运公共交通,聚集城市配送的上下游货运资源,才能实现共同配送的目标。为便于各相关管理部门在物流发展上步调一致,建议在南宁市现代物流领导小组的直接组织下,由南宁市现代物流推进办公室主持制定《推进南宁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规定》和《现代物流服务企业管理办法》,以尽快填补现代物流发展缺乏法规规范的空白,使管理部门在管理和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中有法可依,实现管理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性,满足新形势下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2. 确定车型、专用牌照、行驶路线,开展“货的”试点,设置货运车辆计价运营方式

物价部门推行与城市计程车(出租汽车)经营认证管理模式类似试点货运车计价运营方式。“货的”车上安装计价器和GPS定位系统,车顶装顶灯,车身颜色统一,司机统一着装,统一培训上岗。并且规定车辆年审检测的次数和车辆使用的经营年限等条件。货运车辆按照里程长短,载运量多少及燃油和节假日等各种附加费等条件来核算。在进行收费标准成本核算后,可以根据0.6吨、0.9吨和1吨~2吨等不同吨位的车辆,起步价分别设为8元、10元和12元,起租里程为3公里,超过后每公里加2元、2.5元和3元来计费。这种管理已经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试点。由于货运特定的运输需求,应由公安交警部门核发专用牌照。此外,由于专业物流配送汽车与客运出租汽车不同,其行驶路线也应由公安交警部门予以确定,除特定路段外,应在城区24小时通行。其在市区内应设固定的停车点,可在经行政批准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大型商场、批发市场、货运场站及其他商品集散地的停车场内待货停车,不得在城市道路上随意停靠。

3. 合理安排货车行走路线,设置城市配送物流节点,安排货运车临时停靠点

在南宁的6大城区内开设10条城市配送公交线路,在超市、商场、商务楼宇等设施附近划定停车和装卸区,并且建立若干个市内配送分拨中心,作为功能分拨型的中转公共仓,采用“全城一价”的标准计价方式公开交易,开展市内的货物“站到站”、“门到门”的递送服务,以覆盖全市的末端配送范围。并根据设置的配送公交路线,参照城市计程车在市区内道路设置停靠落客点的方式,对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发放临时停靠牌证。这些车辆上放置“货运出租”字样以示区别城市计程车(出租汽车)。

4. 对企业的车辆实行额度管理

建议参照“的士”车辆的管理办法,制定更完备的实施细则,使从事“货的”运输的企业,其经营规模(即车辆总数)应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取得专业物流配送经营权的企业,需配备30辆以上的专业物流配送车辆。由于专业物流配送汽车的总量与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应实行额度管理,专业物流配送汽车的投放数量应与市场需求和城市交通条件相适应。

此外,专业物流配送汽车经营权应按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无偿、有期限取得。专业物流配送汽车经营权、所有权禁止转让及者变相转让。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再为拆除座椅的微型、中型面包车发放《道路运输证》。

5. 完善现代物流税收体系,支持物流业的发展

建议针对现代物流出现的新服务业态和经营类别,税务部门建立能将传统运输、仓储与现代物流经营进行区分管理的综合物流业分类体系,以适应物流服务的直接经营、代理服务经营和增值服务经营的多业态管理需要,建立新的税收体系。

6. 搭建城市配送货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由于没有统一调度指挥,城市配送车辆的使用成本很高。因此运管部门可以参照出租汽车呼叫信息平台的模式,牵头物流企业来搭建城市配送货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分时段配送、当天再配送等方式,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配送查询系统,适度调整城市快递、商业配送等货运车辆的道路通行规定,不断提高城市配送的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入网联运,掌握货源信息既可以实现顾客配送需求的随时服务,又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整合资源,提高车辆的实载率和车辆载运行程,降低车辆的单位成本,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建设。

7. 加大对城市配送市场供应主体的培育力度,形成一批知名品牌的大型配送企业

通过拟定系列评定标准,筛选一部分有实力、经营信誉度高、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将名单报市政府审批同意后,发放《道路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允许其在城市禁行、限行道路上进行货物运输。

摘要:“城市货的”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货运配送方式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南宁城市统一配送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城市货的”促进南宁城市配送物流发展的对策。

南宁城市规划 篇7

南宁市规划展示馆位于青秀区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东南面, 桂花路东面、凤岭南路北侧。建筑整体造型采用“热带雨林”的空间概念, 以时间为轴线, 是全面展示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展馆。规划总建筑面积21238平方米, 其中市政公共绿化用地约1520平方米, 实际用地面积23333.33平方米, 建设内容包括主题规划展示区、临时展示区、场内停车以及室外山体公园。主题规划馆靠用地东北面布置并嵌入山体, 设计为地下一层, 面积4283.63平方米;地上三层, 总面积16954.55平方米, 展示面积11539平方米, 其中一层布展面积3322平方米, 二层布展面积5389平方米, 三层布展面积2828平方米。

该馆定位是以城市规划展示为平台, 全景式反映南宁城市历史和建设成就及发展前景, 便于市民参观了解城市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 更有利于向国内外宾客展示南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建成后将成为南宁市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 并将成为南宁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是集展览、市民休闲、景观为一体的新概念展示馆。

主设计师简介

冯果川,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执行总建筑师、筑博设计建筑工作室总负责人, 著名学者, 城市规划专家。在积极参与建筑实践的同时, 一直保持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其批判角度主要为空间政治学研究, 关注意识形态以及资本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运作轨迹。建筑实践以积极的态度与权力和资本互动, 尝试以专业技能影响和揭示当下大规模空间生产的具体状态。

设计特点: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演绎绿城风情

南宁简称邕城, 又叫绿城。针对项目城市地域和承载功能的特点, 设计师倾向于不单纯使设计趋从于一种风格, 而是进行融合。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演绎城市风情, 用建筑语言去诠释南宁绿城的概念以及绿城人宽容的气度, 并将丰富的城市生活融入展示馆空间。为整个城市提供向市民展示的窗口, 让市民在其中关注城市, 了解城市。

建筑地址位于一座山体公园的边缘, 如果按照常规做法, 将会在路边留出空旷的纪念性广场, 而将建筑后退挤到山边, 削去大部分山体建造十几米高的挡墙, 这样一来既占据和破坏了市民散步的公园空间, 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消极的体量庞大的建筑和一个无用的广场。设计方的做法则是将建筑贴向道路布置, 以便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山体。延续山体以占满基地, 从边缘切开、掀起、抬高地皮, 中间置入主要展览空间和办公空间。原有的优良山体资源在建筑上得以延伸, 建筑仿佛从环境中自发生长出来, 与自然和谐共生。

沿街的建筑体量向上托起, 架空形成有遮阴的近人尺度的公共空间, 以代替空旷的前广场, 这里既是室外临时展厅也是供市民遛弯的通道, 如此便可以让城市规划展览更贴近市民。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将该建筑屋面设计为一个起伏的人造山丘, 使建筑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这不但使山体的保留变成了该项目的景观特色, 而且扩大了山体公园的面积。这样一来, 虽然占据了场地、修建了建筑, 但是却还给市民一个更大、更有趣的开放公园。

起伏的地景屋面由若干个喇叭状钢结构体支撑着, 喇叭形既顺应山丘起伏, 又形成良好的受力形态, 使建筑内部获得33米的大跨和15米的悬挑空间。“喇叭”同时也是导入阳光、收集雨水的装置, 并且内部作为楼梯间、设备间等用途。

建筑二层拓扑变形生成的树干状空间作为支撑结构, 并融合雨林特征, 行走于其间仿佛漫步于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之中。同时使建筑具有壮族干栏式吊脚楼意向, 上层展览空间既拥有优良通风干燥条件, 又用现代手段表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南宁市规划展示馆因屋顶如同山体蔓延衍生, 平缓而舒展起伏, 结构的曲面形式造成施工定位较困难, 因此结合先进的BIM技术, 为屋面结构板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展示馆内展厅空间形状各异, 在设计中力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内部不设吊顶, 因而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极其重要, BIM三维的管线设计、碰撞检测可提前预判完成的效果, 以优化设计, 保证让设备高效运行的同时不影响展厅的空间感受。馆内有固定展、临时展, 展出内容丰富多彩, 展品展出摆放形式各异, 而包含全部建筑信息的三维BIM模型可以为各种展览提供三维的空间参考、模拟演示、设备需求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需求。馆内各专业设备信息加载在一个统一模型之中, 不管是在建设阶段还是运营的各个阶段, 都可以实时继续补充信息, 通过BIM应用, 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管控, 同时还可以提升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水平。

南宁城市规划 篇8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日照充足,各地年总辐射量在3600~5300MJ/m2[1]。但由于广西省地形复杂,天气气候多变,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分布特征。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年均太阳能辐射总量约为4592.8M J/m2[2]。南宁市下设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横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等七区五县,南部地区属于广西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域。

南宁市及下属典型县区的多年太阳能日均辐射量,具体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Meteonorm气象数据库)。可以看出,南宁市所辖的县区日均太阳能辐射值比较接近,而且变化趋势相同,都是夏天多,冬天少,以7月为峰值。

2 南宁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南宁市首例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项目为振宁·现代鲁班小区幼儿园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3]。南宁市光伏发电起步较晚,现有的光伏发电项目类型主要有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两种类型,截止自2015年9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约合计63M W,主要项目情况如表2所示。

k Wh/m2

南宁市地域广阔,具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农业用地、大型建筑或厂房屋顶、鱼塘水面等太阳光伏电站用地。但由于存在土地性质转换、商业运行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

1)投资收益不明确,投资者多有顾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南宁市已建成并网的商业化光伏发电项目不多,投资收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且,南宁市光伏上网发电虽然享受国家光伏发电最高上网电价,但是目前还没有省一级和市一级的补贴,而且国家补贴经常不到位,拖欠现象较为严重,使得发电项目初期的现金流比较紧张,运行困难,这使得有意投资的企业持观望态度。

MW

2)利益分配模式未成型,土地持有者和电网对光伏发电站态度不积极。南宁市的太阳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责权不清晰、补偿不明确等问题,对于光伏发电项目设计的单位之间的利益如何合理分配没有成型的规定。土地所有者及地方电网公司对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和运作了解得不够,高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性都不高。

3)土地性质转换问题。地面电站需要改变土地性质,占用大量土地,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此都不提倡。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电站虽不改变土地性质,但是附属的升压站、主控楼、项目管理部临时办公室等建筑还是存在占用基本农田或林地的问题。山地光伏占用的土地以丘陵为主,可能涉及林业用地的土地改性问题。

4)地区发展不平衡,空间分布不合理。由于客观条件差异,目前南宁市光伏项目分布很不均匀,建成项目及在建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及隆安县,其他县区发展比较缓慢。

3 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实现南宁市对太阳能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充分发挥南宁市的太阳能资源优势,根据屋顶和用地条件,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条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分块建设,显著提高太阳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使太阳能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独特作用,形成独具南宁特色的太阳能资源利用模式,提高南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规划了南宁市“十三五”期间待建设的15个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含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共计790MW,主要分布在隆安县、宾阳县、上林县、横县、武鸣县、江南区及西乡塘区等县区。南宁市集中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列总如表3所示。

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主要考虑屋顶面积、周边用电企业分布、电网输送、用电缺口、业主意向等因素,本次共规划了46个,共计110.77 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集中在南宁市主城区的西半部,即江南区和西乡塘区,此外武鸣区、隆安县、邕宁区、良庆区、横县等也有部分项目分布。

目前,南宁市上林县有2个规模较大(共计100MW)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纳入光伏扶贫项目储备库,即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对于零星的光伏扶贫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行申报,暂不作具体规划。

对于南宁市十三五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所规划的项目一共63个,合计1000.77 MW。

4 效益分析

4.1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十三五”规划期间,南宁市1000.77MW光伏电站若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0.0077亿k Wh,2025年可发电252.2亿k Wh。规划所建太阳能发电项目预计的节能减排效应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规划的太阳能电站的顺利建造并发电,可减排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此外,每年还可节约大量工业用水、从而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量,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4.2 社会效益分析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可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所规划的1000.77MW光伏发电站在5a内平均建设,即每年157.766MW,相当于施工期间每年增加6042个临时就业岗位,而太阳能光伏电站长期运行需要维护及检修,则可增加156个长期就业岗位。所规划的光伏发电站预计年均发电为10.0077亿k Wh,由此增加16329万元的地方税收。除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外,光伏电站的建设还带动上下游的设备制造、土建工程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间接地活跃了南宁市经济,对于促进南宁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太阳能光伏大棚是新型的农业综合利用模式,也是比较适合南宁市广大农村地区具体情况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类型,对于提高南宁市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力地推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光伏项目更是地给当地贫困民众带来了直接利益,把党中央精准扶贫的精神落到实处,全面推动偏远地区脱贫。

5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南宁市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广西“两个建成”战略部署,是把南宁市建设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太阳能基地的战略机遇期。但是由于太阳能发展起步晚、太阳能资源勘查滞后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导致太阳能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保障、技术支撑在南宁市推广太阳能产业及应用项目,有利于太阳能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减少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部署;有利于带动当地太阳能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南宁市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将南宁市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北部湾核心区城市。

参考文献

[1]程爱珍,黄仁立.广西太阳辐射分布特征及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12-17214.

[2]何如,周绍毅,苏志,等.近50年广西太阳能资源估算与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3):109-112.

南宁城市规划 篇9

一、会展城市发展概况

(一) 会展品牌城市内涵探析

会展品牌城市是一个整体概念, 由城市内各种会展资源、会展基础设施、城市总体景观、城市人文底蕴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且相互作用而形成。会展的品牌同产品、服务的品牌一样, 通过会展的具体内容被赋予深刻的含义。文化、技术、知识及其它一些特征能够凝聚于品牌, 逐渐演化为其内涵, 进一步成为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质, 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会展业作为一个产业关联度极高的新兴产业, 创建、经营、维护会展品牌不仅能够塑造城市形象, 同时也必然产生“乘数效应”, 拉动城市的经贸、广告、旅游、餐饮、通讯、交通、就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研究表明, 会展业利润率高达25%, 而其产业带动系数为1:9, 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 城市相关产业收入为9。会展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 许多城市都将会展活动作为“城市名片”, 花大力气打造, 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西方发达国家会展业的发展轨迹来看, 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地区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国的会展业虽然刚刚起步, 但已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发展比较迅速, 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的品牌形象也逐渐明晰、并得到确立。

(二) 国际会展城市发展概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展览业最发达的两个地区是西欧和北美, 他们的发展模式也不相同。欧洲各国以德国的展览业最为发达, 有“世界展览之国”之称, 实行的是“政府推动型”策略, 即大型展览公司都是由德国各地方政府投资控股, 在当地具有垄断性质。而北美以美国展览业最为发达, 美国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实行市场主导、政府提供间接支持的“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 这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会展业管理模式选择, 有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从世界看, 会展产业造就了德国汉诺威、美国芝加哥、瑞士日内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等世界著名的“会展城”。会展不仅为这些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 更多的是为城市创造的品牌及辐射效应导致城市良性循环而发展更加迅速。

(三) 国内会展城市发展概况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 目前, 我国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馆170多家, 总的展览面积约有540万平方米, 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展览面积最大的国家[1]。从20世纪50年代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个对外窗口——广州, 发展到今天分布全国的五大会展经济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中西部会展经济带, 不仅形成了广州、北京、上海三个会展一线城市, 还不断地涌现出众多会展二线城市。在中国, 成功的会展也有不少:大连的时装节使其美誉海内外;广州靠着“广交会”在中国崛起;昆明因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而使“花都”闻名于世, 义乌凭着“小商品博览会”创造了中国区域会展业的一个奇迹。靠着会展品牌的延伸性, 上述各城市都已经成功创建了它们自己的品牌, 著名的展会甚至成为了这些城市的代名词。

二、南宁发展会展现状分析

(一) 南宁发展会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 毗邻粤港澳, 背靠大西南, 面向东南亚, 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 也是西部唯一的沿海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 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2.环境优势。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 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2004年起,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并每年举办一次, 使南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南宁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 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3.旅游优势。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据统计全区可开发的景区、景点有400多处, 分布于14个地市。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江河、湖泊、泉水、瀑布、海滨景色和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等自然旅游资源, 还有古人类遗址、古水利和军事工程、古建筑、古城址、古园林和革命纪念地、众多的民族风情及习俗等人文旅游资源。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和宁明花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7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30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3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愈千处。现已规划开发的旅游精品有:桂林山水风光、北海银滩休闲、南国边关揽胜、巴马寿乡探秘、壮乡文化风情、瑶苗侗乡采风、花山崖画探奇、千年灵渠寻古、桂平金田名胜古迹和百色邓小平足迹等十大旅游线路。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成为南宁发展为品牌会展城市的助推器[2]。

(二) 南宁发展会展的劣势

1.品牌会展数量少。最近几年, 南宁会展业已初具规模, 积累和丰富了办展经验, 还带动了本市的人流、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 对南宁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南宁的会展经济跟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 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会展效益相差甚远。除中国—东盟博览会有较大影响外, 其它展会无论在知名度, 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 均与会展发达城市存在着很大差距。

2.市场化程度低。会展在南宁还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会展还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 加之法律的不完善及专业策划、协调人员的匮乏, 导致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使得展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到位, 展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与国内外暑著名会展城市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3.管理亟待规范。目前, 南宁市会展业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重复办会的现象十分普遍, 会展业的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一些会展规模较小且不够专业, 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三) 机遇与挑战

2008年1月16日, 中央政府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确定, 采取政策措施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体制机制, 扩大开放合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产业布局, 把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该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 经济区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随着广西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一轴两翼”战略的实施, 将成为南宁发展品牌会展城市战略实施千载难逢的机遇。

目前, 许多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甚至二线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 着力培育“会展经济”, 一些城市明确将会展业纳入重点扶持的都市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战略的推进, 南宁作为会展业发展的后起之秀, 欲打造会展品牌城市的目标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南宁市打造会展品牌城市策略

(一) 打好“政府牌”——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在中国发展会展产业曾有学者提出“让市场来说话, 让竞争去选择”的观点, 但这种观点对于南宁这座二线城市来说不适合。在会展经济发展由起步向成熟过渡阶段, 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政府必须得伸出“有形的手”去干预市场。南宁市目前的会展硬件和软件的基础都比较弱, 因此需要政府扶持,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扶持主要是指在会展的具体法律、法规确立方面, 以及在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等, 只有这样, 会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政府在会展经济的干预应本着效率最大化原则, 不能干预过多也不能不管, 随着南宁市会展的不断发展, 逐渐将干预的重点由“扶”转为“导”, 转移到规划、调整、服务和政策指导上, 目的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引导会展经济的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 打好“特色牌”——明确市场定位, 挖掘本土特色品牌会展

展会的定位非常重要, 在与市场发展方向相配套的同时, 一定要把握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做到引导市场而不是跟随市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中有两种模式:一是像香港等城市, 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凭借世界贸易、经济中心的地位和高度现代化城市规模为依托的会展城市;另一种是有区位优势, 生态优势和旅游优势的中小城市[3]。而南宁市与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不能超越现有的发展水平提出过高目标。当前比较适合南宁实际的市场定位是——构筑商务会展、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三大体系, 构建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区域性的国际会展城市;挖掘丰富多采的特色旅游产品, 做足东盟特色、广西特色、绿城特色的文章;促进各城区专业街、特色街的建设和发展, 以商贸、人文、旅游资源营销南宁。只有把南宁会展办成突出本地特色、为供需双方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 才能使南宁会展的生命力更持久, 使会展经济更活跃。

(三) 打好“龙头牌”——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 打造系列知名品牌展会

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品牌展览, 必须树立牢固的品牌观念, 制定品牌战略, 只有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才是城市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召开, 这个高起点、高规格的盛会, 给南宁会展业的发展开了个好头。截至目前,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 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以来, 中国—东盟博览会相继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展会”等称号。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自2003年10月开始营业以来,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品牌优势, 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其营业收入由2004年的6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597万元, 2008年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50%, 承接各类展览活动42项, 较2007年增加15项。目前, 南宁专业会展公司超过了205家, 然而, 早在1996年, 南宁市大大小小的会展不超过40个, 专业会展企业不超过5家[4]。

今后, 南宁市还要努力在东盟博览会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中, 树立精品意识, 力争实现四大目标:一是以市场化为导向, 力争更大的市场份额;二是以专业化为导向, 推进南宁会展的专业化运作水平;三是以国际化为导向, 通过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及巨大的客商人流, 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并领略南宁绿城的独特魅力;四是以品牌化为导向, 大力打造东盟系列化会展活动工程。借助东盟博览会契机, 着力推动南宁会展行业品牌的策划包装、营销推广与维护管理, 努力在较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 打好“主体牌”——加强重组联合, 培育强势会展市场主体

与全国青岛、宁波、苏州、义乌、大连等二线展览城市相比, 南宁在地域、产业方面同样占有先天优势却显得相形见拙, 究其原因, 与市内没有成熟、知名的展会主体不无关系。南宁有很多中小组展机构, 但没有一家在规模、知名度方面可能承担整个城市会展发展的品牌企业, 无法在办展水平、能力、服务、人才等各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提高。所以, 需要积极培育新的会展企业, 鼓励各部门、各地区、各专业园区、专业市场、企业集团和自然人等各行各业, 以各自的产业基础和社会网络优势投资组建会展经营公司和会展服务公司, 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 以中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 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会展机构和企业来南宁市投资创办会展企业或设立分支机构, 单独或与南宁市会展企业联合举 (承) 办各种会展活动;鼓励打造会展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和股分制造, 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会展企业集团, 在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促进南宁市会展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之路, 为南宁市会展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创造条件。

(五) 打好“产业优势牌”——立足地方优势产业, 提升会展影响力

所谓特色优势产业, 是指基于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或者利用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水平, 所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具有市场前景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 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一些产业。在一个重点区域内, 如果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了, 必然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和技术基础得到充分利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产业链在区域内得到合理延长, 从而最终提高区域的经济总量和竞争力。中等城市的展会明显带有地方产业的优势特征, 产业优势愈明显, 品牌效应愈大, 展会愈能吸引参展企业的客户, 从而赢得声誉, 扩大影响[5]。南宁不能在商业造诣上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 展会优势应体现地方产业优势, 利用展会主题、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打造的名展会更有生命力。过去的几十年里, 广西培育并逐步形成了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南宁市的会展经济需要围绕广西主要优势产业, 确定地区会展发展规划定位, 开发和拓展广西优势产业展会项目。力争做到“以产带会, 以会促产”, 让“会”助“览”, 让南宁成为广西对外宣传的一面镜子。

(六) 打好“服务牌”——加强“软件”建设, 提高会展服务质量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 而会展是城市经济的名片, 也是城市文化理念的标志, 会展的灵魂是服务, 服务决定成败。在会展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硬件设施的大比拼, 更重要的还是服务的竞争。南宁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凭借的不能仅是人才与资金储备, 况且, 相对而言, 南宁市作为中等城市, 无论会展人才还是资金都不占优势。所以, 南宁更应该在会展服务的软件上下功夫。而真正的服务, 不是一两句口号, 而是要深入到人的血脉中的一种意识,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 才能给对方“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体验营销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另外, 这种服务意识不能仅仅体现在政府和会展企业层面, 也应该成为全南宁市民的一种行为习惯, 应努力倡导市民“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个个都是南宁形象”。在会展期间, 南宁市应该从政府、企业到市民“聚智、聚物、聚力”, 整合资源, 举全市之力, 真抓实干, 做好服务工作。总的来说, 各会展企业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服务理念、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上努力与国际接轨, 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的服务运作体系, 增强南宁市会展业发展后劲。

(七) 打好“人才牌”——与时俱进外引内培, 加强会展人才培养

会展属于综合性系统工程, 会展活动涉及诸多领域。会展产业价值链包括会展活动策划、市场营销推介、现场服务管理、旅行食宿安排、会议展示设计、材料物资运输、资料印刷装潢、宣传广告编排、场馆建设营运、展览物资通关和会展效果统计等各类活动, 成功举办一项会议展览必须全面策划安排所有各项活动, 会展活动组织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需要掌握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会展活动需要多种类型专业人才的配合, 根据会展组织和服务活动对具体知识的要求和一般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 会展专业人才大体可以分为:从事宏观管理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型人才、进行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的项目经营型人才、为会展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的专业服务提供人才和会展场馆建设与营运的场馆管理型人才。

目前南宁正处于会展业高速发展时期, 但会展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尤其缺少专门技术人才。南宁目前的会展培训还仅限于管理层面的培训,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业人员多从外语、外贸和企业管理方面转到会展业, 缺乏对行业的整体了解。南宁会展人才培养与提高迫在眉睫, 有关政府、会展业界和教育机构应当携手合作, 认真研究会展人才培养规划, 加强会展学科建设, 引进开发会展专门课程, 逐步形成职业培训、专业教育、高中级多层次结合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

(八) 打好“宣传牌”——整合媒体宣传平台, 塑造城市会展形象

只有强化宣传,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由于南宁在会展业中不占据多种资源优势, 也缺乏国际或国内的影响力, 主动包装与宣传不足, 因此, 策划及传播这项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显得更为重要。要力争整合会展宣传资源,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优势, 加强会展宣传力度, 完善宣传平台, 挖掘展会亮点, 争取媒体的主动关注, 从而制造软新闻, 更好地提高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会展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南宁市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讨南宁市打造会展品牌城市的策略。

关键词:会展经济,品牌打造,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邸建凯.适应新形势规范发展会展业[J].经济要参, 2008, (38) .

[2]北京市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之西部风情资料, http://www.bjwest.gov.cn/xbfq/200704/t172518.htm.

[3]田天, 赵伟, 崔桂明, , 齐春风.铸造“会展城市”品牌[J].中国会展, 2008, (4) .

[4]周春雨.2008南宁会展业将现“井喷”效应.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2008-03-04.

南宁城市规划 篇10

各城市展园平均占地面积约为4000m2, 通过特色建筑、园林小品、微地形造景、植物应用、水景造景等元素集中表现各个参展地级市的地域特色景观以及风俗文化。作为同时具有文化展示、景观观赏、游玩娱乐等多样功能的城市公园, 展园中的各个元素都应以城市特色为基础, 极力体现城市文化, 其中造景的植物应用, 既要考虑地方特色植物的应用, 又要顾及水土气候的适应性, 相对于其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较为复杂, 较有深入调查研究的价值。

1 调研区域对象与调查内容、方法

1.1 调研区域对象选定

选定第三届广西园博会会址——南宁园博园作为项目研究的区域范围, 南宁园博园中的14个地级市城市展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

主要从植物科、属组成, 形态类型组成, 观赏特性组成几个方面对南宁园博园14个城市展园的园林植物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

1.3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除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与调研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外, 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对调研内容进行现场调查记录, 收集相关数据, 包括植物种类及所属城市展园、科属情况、形态类型、观赏特性 (包括观花观果植物的花期与果期) 等;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处理, 运用归纳法总结调研结果、提出建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科属组成

经现场调查统计, 南宁园博园中各城市展园共使用植物194种, 隶属于72科、141属。据调查文献显示, 南宁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023种[1], 城市展园中的植物种数为整个南宁市的8.7%左右, 相对较丰富。其中分布较多的科有:龙舌兰科 (Agavaceae) , 15种;桑科 (Moraceae) , 14种;苏木科 (Caesalpiniaceae) , 11种;棕榈科 (Palmae) , 10种;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8种;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 8种;天南星科 (Araceae) , 7种;禾本科 (Gramineae) , 6种。分布较多的属有:榕属 (Ficus) , 12种;龙血树属 (Dracaena) , 6种;木槿属 (Hibiscus) , 5种;决明属 (Cassia) , 4种;羊蹄甲属 (Bauhinia) 、鹅掌柴属 (Schefflera) 、女贞属 (Ligustrum) 、朱蕉属 (Cordyline) , 各3种。在植物种类的应用上整体呈热带、亚热带风格, 较多地选用了适应南宁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度高, 夏季炎热多雨的环境特点。14个城市展园所运用的植物种类科属组成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南宁园、桂林园、柳州园、北海园、玉林园、百色园、钦州园等7个展园选用植物种类相对较多, 南宁园选用植物约占全园39.7%, 桂林园约占37.6%, 柳州园约占35.1%, 植物应用丰富多样, 上述3个园选用的植物科属也相对丰富, 充分体现了广西区域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特色。14个城市展园中所共有的植物为3种: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rubrum) 、小叶榕 (Ficus microcarpa) 和非洲茉莉 (Fagraea ceilanica) 。超过半数 (包括半数) 展园采用的植物有:紫雪茄 (Cuphea hyssopifolia)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三角梅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木棉 (Bombax ceiba)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羊蹄甲 (Bauhinia purpurea) 、苏铁 (Cycas revoluta) 、鸡冠刺桐 (Erythrina crista-galli) 、澳洲鸭脚木 (Schefflera actinophylla)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红花夹竹桃 (Nerium indicum'Paihua) '、鸡蛋花 (Plumeria rubra'Acutifolia) '、龙船花 (Ixora chinensis) 、黄素梅 (Duranta repens'Golden leaves) '、花叶良姜 (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 '、春羽 (Philodenron selloum) 、沿阶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银海枣 (Phoenix sylvestris) 、棕竹 (Rhapis excelsa) 、台湾草 (Zoysia tenuifolia) 、鹅掌柴 (Schefflera octophylla) 等25种, 其中三角梅、秋枫、羊蹄甲、桂花、鸡蛋花、黄素梅、花叶良姜、春羽、散尾葵等9种在10个以上展园中得到应用, 这些植物均在南宁甚至整个广西的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而频繁的应用, 对本地气候及土地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力, 便于各城市展园植物造景施工调配苗木和现场种植维护, 并能贴切地体现地域植物特色。

2.2 形态类型组成

总体植物形态类型组成情况, 14个城市展园的194种植物中, 根据植物的形态类型归类有乔木69种, 灌木65种, 草本57种, 藤本3种, 见图1, 其中, 藤本植物的种类极少, 占植物总种数1.5%, 仅常春藤 (Hedera sinensis) 、绿萝 (Epipremnum aureum) 和爬山虎 (Rhaphidophora peepla) 3种, 其中常春藤与绿萝为常绿植物, 爬山虎为落叶植物并有秋色叶景观功能。

各城市展园植物形态类型组成情况, 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

(1) 各城市展园选用植物的乔灌草层次丰富程度比例整体差异较大, 主要体现在草本植物的种类数差别上; (2) 每园中乔木与灌木应用种数大致相近; (3) 其中桂林园、南宁园草本植物应用比例较其他展园高, 以桂林园为最 (乔灌草种数比例16∶25∶31) ; (4) 大部分展园应用草本植物较少, 如贵港园 (草本种数为展园植物总种数5.7%) 、河池园 (草本种数为展园植物总种数3.1%) 、梧州园 (草本种数为展园植物总种数2.1%) 。

2.3 观赏特性组成

14个城市展园的194种植物中, 有:观花植物86种 (其中:兼具观果、叶、形的有21种) , 观叶植物94种 (其中:兼具观花、果、形的有19种) , 观果植物14种 (其中:兼具观花、叶、形的有9种) , 观形植物25种 (其中:兼具观花、果、叶的有5种) , 观干植物3种;各城市展园植物观赏特性组成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观叶植物占植物种数百分比最大, 其次为观花植物, 观枝植物占百分比最少, 可知各城市展园植物应用整体风格以植物色彩为主, 较多运用花叶小叶榕 (Ficus microcarpa f.Yellow Stripe) 、彩叶朱槿 (Hibiscus Rosa-sinensis'Cooper) '、红背桂 (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花叶良姜等彩叶植物及红花夹竹桃、大花紫薇 (Lagerstroemia speciosa) 、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鸡蛋花、白兰 (Michelia alba) 、黄槐 (Cassia surattensis) 等花期长、开花景观明显色彩艳丽或花型较大的观花植物。而在观叶植物中也多使用异形叶植物, 如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春羽、澳洲鸭脚木 (Schefflera actinophylla) 、绿萝、龙舌兰 (Agave americana) 等叶形独特观赏价值高的种类。

其中选用的部分植物同时具备2种或以上观赏特性, 在不同的季节里可发挥不同的景观效果, 增加了选用效益, 增长一种植物景观的观赏期, 使一个搭配场景同时或在不同季节具备多种搭配形式。表3表明, 单一观赏特性的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86.6%, 而具备2种观赏特性的植物不超过13%, 2种以上观赏特性的植物仅2种, 虽已考虑到使用多观赏特性的植物类型, 但在提高植物景观效益上仍效果不明显。

而在观花植物中, 春花植物达到47种, 夏花植物62种, 秋花植物39种, 冬花植物15种, 花期在春夏季的植物占大多数, 秋花植物稍少, 花期冬季的植物不到总植物种数的10%, 表明冬季植物开花景观少。单一季节花期的植物有38种, 占观花植物总种数44.2%, 花期横跨两季的植物有29种, 占观花植物总种数33.7%, 横跨三季的植物有9种, 占观花植物总种数10.5%, 全年四季有花的植物共10种, 占观花植物总种数11.6%, 表示城市展园的植物应用在开花植物景观上相对表现较丰富, 且全年分布, 观赏期长, 尽量避免了造成观花景观在季节上的空缺。观果植物中, 果期夏季的7种, 果期秋季的9种, 果期冬季1种。其中1种植物果期横跨夏秋两季、1种果期横跨夏秋冬三季, 观赏期限较长。

3 结论、特点、问题与建议

3.1 南宁市园博园14个城市展园植物应用情况总结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合调查情况, 归纳出南宁是园博园内14个城市展园植物应用的情况:

(1) 在植物选用方面, 多样性相对丰富, 体现了广西地区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特色; (2) 选用植物兼并乡土植物和引种植物, 大多数能适应本土气候环境生长, 维护成本低, 景观效益高, 节约环保。但个别展园应用植物物种较少, 过分依靠靠建筑水体等其他景观要素表达城市特色; (3) 各园对乔、灌、草、藤的层次应用基于城市特色和景观设计理念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景观效果差别也较大; (4) 整体来说乔木层与灌木层的丰富程度相同, 草本植物尤其是花卉植物的丰富程度较低, 多以多年生草本或乔灌木搭配, 少使用一、二年生花卉植物; (5) 观花观叶植物占据比例较大, 观叶植物的观赏特性也较丰富, 异形叶植物与色叶植物多, 观花植物多数花期较长; (6) 观果、观形与观干植物应用较少, 观形观干植物多为常绿树种, 如棕榈科, 景观效果较为稳定, 全年基本无差, 而观果植物的期相对集中, 季相特点较明显。

3.2 特点

(1) 选用植物总体呈热带、亚热带地区风格, 多为本土常见园林植物, 色彩艳丽丰富, 氛围热情爽朗; (2) 各城市展园植物应用在植物种类、形态类型和观赏特性上存在的差异较多, 体现了不同城市不同自然环境与不同文化特色的差别, 在整体风格的指导下求同存异, 反映广西各地级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良性竞争的同时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 植物应用尤其以主办城市南宁园较为突出, 应用植物种类最多, 形态类型搭配比例较合理, 观赏特性的多样性也最丰富; (3) 观花植物营造呈现四季有花的特点, 且观花植物花期四季分布相对均匀, 且多数植物花期较长, 观花植物景观较为突出。

3.3 存在的问题

从总结中可看出14个城市展园的植物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整体调整, 个别展园植物应用种类较少, 乔灌草比例失调, 形成较大的差异, 景观效果质量不均匀; (2) 草本层花卉造景相对薄弱, 只有少数展园应用草本花卉较多, 造成草本层多以绿色为主; (3) 植物观赏特性的丰富度有待提高, 观花观叶植物足够, 但观果及观形观干植物较少, 且观果植物的果期也过于集中; (4) 表现的地方特色的不够全面, 在植物应用上仅考虑了植物的景观效果和园林用途, 缺乏地方产业特色的表达。

3.4 相应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合现状提出以下的对策与建议:

3.4.1 由组委会或区相关单位建立科学的广西园博园规划设计植物应用基本要求, 通过科研和勘察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结合特色、科学可行的植物应用规范。

在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原则[2]。如由组委会或相关部门提出一套遵循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原则的植物应用基本要求, 对园博园内植物应用做一个宏观调控, 可以避免出现个别展园方案植物应用质量差异, 提高全园的植物应用效率。

3.4.2 丰富草本层植物景观, 增加游人近观和互动的乐趣。

游人的视平线普遍着落在灌木层, 而能进行互动的范围则多在灌木层与草本层, 丰富草本层的植物应用, 可以增加展园的可看性和娱乐性, 触手可及的景观更能吸引游人前往。虽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需频繁维护更换, 但成本上升的同时也保持了景观的新鲜度。

3.4.3 适当增加地方特色的农林产业作物, 丰富景观背后的文化表现。

广西作为农林产业发达地区, 各地级市均有特色农林作物, 将其融入到城市展园的植物应用中, 既能增加观果植物的存在比例, 丰富植物果景观, 又能体现地方特色文化。

4 结语

通过对南宁市园博园14个城市展园应用的植物的科属、形态类型和观赏特性的组成调查分析, 总结出了其植物应用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但对植物应用在乡土植物、特色植物、毒性或危险性等方面没能进行调查总结, 有待今后更深入地调查分析。

园博园是同时具备科普性和观赏性的城市公共园林, 背负着向公众展示园林行业之路、园林景观之美和园林文化之道的使命, 而植物作为园林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 在园博园中的设计应用不容忽视, 望在此方面的调查研究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探讨出更科学更环保的应用方法, 促进园林行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摘要:通过对第三届广西园林博览会场址南宁园博园内14个城市展园的植物进行调查统计, 得出共使用植物194种, 隶属于72科、141属;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分析, 分别从科属组成、形态类型、观赏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南宁园博园城市展园植物应用状况特点与问题, 提出对应建议以推进展示性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博园,城市展园,植物应用,南宁

参考文献

[1]南宁年鉴编纂委员会.南宁年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下一篇:关注中国人海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