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规划

2024-08-02

南宁市城市规划(通用8篇)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1

【发布单位】82005

【发布文号】南宁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 【发布日期】1996-12-02 【生效日期】1996-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南宁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1996年12月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定。

南宁市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南宁市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南宁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南宁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制镇不另划城市规划区。

第三条 第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并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四条 第四条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 第五条 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第六条 第六条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称市规划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工作。

武鸣、邕宁两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下称县规划管理部门)主管本县城市规划工作,业务上受市规划管理部门领导。

第七条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八条 第八条 南宁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其余建制镇的规划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含城市设计)。

第九条 第九条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专业规划由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经市规划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指定的县域内重要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在市规划管理部门指导下,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区和县域内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在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规划管理部门或县人民政府审批,县域内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同时报市规划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第十条 南宁市城市市区内重要地段、重要道路两侧、对城市布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没有编制分区规划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二十公顷以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可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依据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设计条件编制,报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内开辟的各类开发区,必须编制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

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必须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进行。

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变更,必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具备勘察、测量及其他必要的基础资料。编制城市规划时,有关单位有义务向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无偿提供规划基础资料。

城市勘察、规划设计费应当列入各级财政计划。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有组织地听取专家、市民及相关方面的意见。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外省、市或境外在本市从事城市规划的设计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等级的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并经市规划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第三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区选址定点。严格控制在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又无有效措施的地区安排新建、迁建项目;禁止在公路沿线分散安排建设项目。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使用土地时,未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同意,不得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定的位置、界限。确需改变的,必须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

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的制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必须有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提供的出让地块的位置、范围、规划用地性质、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场等各项规划要求及附图。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必须附有原出让合同中的各项规划要求及附图。

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在开发和经营土地的活动中,未经原审批的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同意,不得变更出让合同中的各项规划要求。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城市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公共活动用地、体育运动和学校用地等专用土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广场、河道、高压供电走廊和压占城市地下管线或者依附防洪堤(墙)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必需迁建的,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按实际需要另行安排。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城市规划道路、绿化带和河道等公共用地两侧使用土地进行建设时,应按规定同时负责一定面积的公共用地的征地拆迁费用。此项公共用地经征用并拆除其地面建(构)筑物后,无偿移交市政府有关部门,用于道路、绿化或其他公共设施建设。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江河、湖泊,未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填土侵占;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采矿、采沙、取土等活动须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征得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规定申请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临时用地必须按照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者转让,不得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临时建设用地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的,必须在期满前两个月,办理延期手续。使用期满或国家建设需要时由使用者无条件拆除一切临时设施,清理现场;退还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新建、迁建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原址扩建需要使用本单位以外的土地的;

(三)需要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的;

(四)依法应当申请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应附有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的选址意见书。不需要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前,应当征求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手续: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向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定点申请;

(二)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在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文件资料齐全后,根据建设项目性质、规模等,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法定工作日20天内作出批复,核定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三)建设单位或个人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在六个月内按规定报送建设用地的规划平面布置图。建设用地规划平面布置图经批准后,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在法定工作日20天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个人逾期未报送建设用地的规划平面布置图,而又未申请延期的,原定点申请自行失效;

(四)建设单位或个人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一年内未申请用地,又未申请延期的,已取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参加市、县人民政府依法组织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活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凭土地使用出让合同到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乡(镇)村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按本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镇建设,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村镇规划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农民个人建房必须在批准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建设。

第四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各项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应根据建筑总体布局要求,建(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具体条件,适当向道路规划红线外后退,留出必要的场地,供绿化和敷设管线等使用。建(构)筑物(以阳台、雨蓬、踏步等突出部分为准)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如下:

(一)道路规划红线60米以上(含60米)后退一般不少于5米;

(二)道路规划红线40--60米(含40米)一般后退3--5米;

(三)道路规划红线20--40米(含20米)一般后退1--3米;

(四)城市规划确定的其它特定道路规划控制的建筑红线;

(五)高层建筑、大型民用建筑、大型公共设施以及有大量人流集散的和使用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须留有人流集散地和停车场地。

现有建筑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在改建时按上述规定后退。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除符合消防要求外,还应考虑日照、通风、绿化、视线等要求。

居住建筑的日照距离为:在旧城区,间距与建筑物地面至檐口高度的比例应在1:0.7以上;在新区,间距与建筑物地面至檐口高度的比例应在1:0.9以上。

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应能满足消防、卫生、交通、绿化的要求,一般控制在4.5-6米。

高层建筑,沿街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的日照间距,山墙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配置绿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公共厕所等公共配套设施。配套设施与建设工程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和城市道路,应当按规划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

(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公路、桥梁、管线、隧道及其他市政工程;

(三)文物保护单位的大修工程及改变原有外貌或者结构体系或者基本平面布局的装修工程;

(四)需要变动主体承重结构的建筑大修工程;

(五)沿道路或者在广场设置的城市雕塑工程;

(六)沿城市道路的房屋外立面装修工程;

(七)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

(八)依法应当申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下列程序申领: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二)建设单位或个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编制设计方案,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并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审定后,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其中有关城市规划内容,确认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已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报送下列图件:

(一)填妥的建设工程申请表;

(二)当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计划文件;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及原有建筑物产权证;

(四)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筑红线图;

(五)环保、防疫、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意见;

(六)全套工程施工图;

(七)其它文件材料。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在收到前条规定的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报送的资料后,应在法定工作日20天内提出审核意见或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工,批准后,应在现场放好灰线,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检验,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方可破土动工。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当在一年内开工。逾期未开工又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属特殊抢险工程的,应向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申明理由,经同意后可先动工,并在动工后5天内补办各项手续。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竣工并拆除建设基地内的临时设施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向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申请规划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发给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凭规划验收合格证方可向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住宅小区的竣工验收,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园林、房产等有关部门共同进行。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无偿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建(构)筑物的使用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使用性质。需要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的,必须报原审批的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进行临时建设,应按规定申请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临时建筑不得超过两层,使用期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期的,必须报原审批的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临时建筑不得改变用途或者买卖、转让;使用期满或城市建设需要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无条件拆除。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在新区进行建设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修建封闭式围墙,确实需要的,经批准可设置通透式围墙或者以绿篱代替围墙。旧区范围内原有封闭式围墙应逐步改造或拆除。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设计、施工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必须按以下规定查验规划图件:

(一)设计单位承担建筑设计任务时,必须查验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要求等有关图件;

(二)施工单位在承包建设工程业务时,必须查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批准的图件;

(三)建筑管理部门在批准施工时,必须查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严格控制旧区范围内的私房建设。旧区改造范围内一般不再批准私房的新建、扩建、改建,确属危房的,由房产管理部门出具危房鉴定书,经市、县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进行维修,但应当在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处理好与相邻建筑的关系,不得扩大原有占地面积及建设规模,不得妨碍交通、消防安全。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农村个人住房建设应当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统一规划,相对集中,与村镇建设相结合。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应当建立国家统一规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系统,使用统一的城市地形图。

第五章 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及其规划管理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依法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活动。

规划管理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证件,并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五十条 第五十条 城市规划监督检查的内容如下:

(一)未经规划许可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及其执行情况;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及其执行情况;

(四)按照规划建成和保留地区的规划控制情况;

(五)建设工程放线;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七)建筑物、构筑物的规划使用性质;

(八)按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一条 对按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立案调查,查勘取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当事人。

第六章 罚则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二条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市、县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三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施工,并视违法建设工程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拆除,或者予以没收;

(二)有影响尚可采取措施消除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按建筑面积处以下罚款:属商业用房的每平米200--1000元;属非商业用房的每平米100--500元;无法计算建筑面积的按土建总造价的5--20%;

(三)尚无不良影响的,除责令其按规定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外,并按前项规定罚款额的50%处以罚款。

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三十条

(一)至

(四)项规定的建设工程,责令限期拆除。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第(五)项规定的按前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五条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逾期不拆的临时建筑,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将依法强制拆除。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未申请验线的,处以1000--10000元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违法建设的设计单位,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处以设计费的五倍的罚款。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违法建设的施工单位,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处以违法所得的五倍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擅自变更建筑物使用性质的,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当年重置价的2--20%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第五十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逾期未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报送并处以土建总造价0.5%的罚款。

第六十条 第六十条 越权编制或者违法编制城市规划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违法审批或者违法变更城市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市规划管理部门予以撤销。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违法建设的审批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一条 第六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违法建设的建设单位责任人,由其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并处以1000--3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第六十二条 城市规划管理检查人员依法进行检查时,被检查者拒绝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以200--1000元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第六十三条 单位或个人买卖、转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处以非法所得五倍的罚款,占用的土地由市、县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限期整理或恢复原貌,并可处以5000--10000元罚款。

第六十五条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擅自扩大原有宅基地面积的,按本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六条 市、县规划管理部门违反本规定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作出其他错误决定的,由市、县人民政府责令其纠正,或者予以撤销,并对违法建设工程作出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由原发证部门依法赔偿。

第六十七条 第六十七条 本规定的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三条规定的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第六十八条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被处以罚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时缴纳罚款。

第六十九条 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逾期既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条 第七十条 本规定应用中的问题,由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2

南宁市规划展示馆位于青秀区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东南面, 桂花路东面、凤岭南路北侧。建筑整体造型采用“热带雨林”的空间概念, 以时间为轴线, 是全面展示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展馆。规划总建筑面积21238平方米, 其中市政公共绿化用地约1520平方米, 实际用地面积23333.33平方米, 建设内容包括主题规划展示区、临时展示区、场内停车以及室外山体公园。主题规划馆靠用地东北面布置并嵌入山体, 设计为地下一层, 面积4283.63平方米;地上三层, 总面积16954.55平方米, 展示面积11539平方米, 其中一层布展面积3322平方米, 二层布展面积5389平方米, 三层布展面积2828平方米。

该馆定位是以城市规划展示为平台, 全景式反映南宁城市历史和建设成就及发展前景, 便于市民参观了解城市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 更有利于向国内外宾客展示南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建成后将成为南宁市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 并将成为南宁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是集展览、市民休闲、景观为一体的新概念展示馆。

主设计师简介

冯果川,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执行总建筑师、筑博设计建筑工作室总负责人, 著名学者, 城市规划专家。在积极参与建筑实践的同时, 一直保持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其批判角度主要为空间政治学研究, 关注意识形态以及资本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运作轨迹。建筑实践以积极的态度与权力和资本互动, 尝试以专业技能影响和揭示当下大规模空间生产的具体状态。

设计特点: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演绎绿城风情

南宁简称邕城, 又叫绿城。针对项目城市地域和承载功能的特点, 设计师倾向于不单纯使设计趋从于一种风格, 而是进行融合。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演绎城市风情, 用建筑语言去诠释南宁绿城的概念以及绿城人宽容的气度, 并将丰富的城市生活融入展示馆空间。为整个城市提供向市民展示的窗口, 让市民在其中关注城市, 了解城市。

建筑地址位于一座山体公园的边缘, 如果按照常规做法, 将会在路边留出空旷的纪念性广场, 而将建筑后退挤到山边, 削去大部分山体建造十几米高的挡墙, 这样一来既占据和破坏了市民散步的公园空间, 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消极的体量庞大的建筑和一个无用的广场。设计方的做法则是将建筑贴向道路布置, 以便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山体。延续山体以占满基地, 从边缘切开、掀起、抬高地皮, 中间置入主要展览空间和办公空间。原有的优良山体资源在建筑上得以延伸, 建筑仿佛从环境中自发生长出来, 与自然和谐共生。

沿街的建筑体量向上托起, 架空形成有遮阴的近人尺度的公共空间, 以代替空旷的前广场, 这里既是室外临时展厅也是供市民遛弯的通道, 如此便可以让城市规划展览更贴近市民。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将该建筑屋面设计为一个起伏的人造山丘, 使建筑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这不但使山体的保留变成了该项目的景观特色, 而且扩大了山体公园的面积。这样一来, 虽然占据了场地、修建了建筑, 但是却还给市民一个更大、更有趣的开放公园。

起伏的地景屋面由若干个喇叭状钢结构体支撑着, 喇叭形既顺应山丘起伏, 又形成良好的受力形态, 使建筑内部获得33米的大跨和15米的悬挑空间。“喇叭”同时也是导入阳光、收集雨水的装置, 并且内部作为楼梯间、设备间等用途。

建筑二层拓扑变形生成的树干状空间作为支撑结构, 并融合雨林特征, 行走于其间仿佛漫步于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之中。同时使建筑具有壮族干栏式吊脚楼意向, 上层展览空间既拥有优良通风干燥条件, 又用现代手段表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南宁市规划展示馆因屋顶如同山体蔓延衍生, 平缓而舒展起伏, 结构的曲面形式造成施工定位较困难, 因此结合先进的BIM技术, 为屋面结构板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展示馆内展厅空间形状各异, 在设计中力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内部不设吊顶, 因而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极其重要, BIM三维的管线设计、碰撞检测可提前预判完成的效果, 以优化设计, 保证让设备高效运行的同时不影响展厅的空间感受。馆内有固定展、临时展, 展出内容丰富多彩, 展品展出摆放形式各异, 而包含全部建筑信息的三维BIM模型可以为各种展览提供三维的空间参考、模拟演示、设备需求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需求。馆内各专业设备信息加载在一个统一模型之中, 不管是在建设阶段还是运营的各个阶段, 都可以实时继续补充信息, 通过BIM应用, 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管控, 同时还可以提升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水平。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3

摘 要 城市水体及滨水湿地生态修复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研究热点。提出城市水体及滨水湿地整治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措施,为城市的水体治理及滨水湿地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城市水体;滨水湿地;治理;生态修复;广西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TU986;X17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3

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穿城过,城中水体众多,水量丰富,构成“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的水系结构。2020年城市水面率将达到12.5%,水体及滨水湿地的面积将大幅增加。做好城市水体及滨水湿地自然生态修复对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水体及滨水湿地概况及问题

1.1 概况

南宁属多低山盆地,有河流235条,总长度4 579.86 km;市区内有18条较大的内河,总长约555 km;有各型水库751座,总库容19.33亿m3,城市水体及滨水湿地面积很大。整治前沿河有3 000多个水上人家,数百处的采砂场、驾校、老旧码头、球场、菜地、果园、美食城、庙宇和民房等,硬化面积大,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近年来,随着南宁市“中国水城”建设推进,水体及滨水湿地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存在的问题

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沿江有众多的水上人家、采砂场、驾校、球场、民房、美食城和庙宇等,人员流动量大,对水体及滨水湿地造成极大的影响;排灌站、泄洪口等水利设施及沿河堤路园建设等,侵占部分滨水湿地;河、湖等水体的渠化、硬化,亲水平台等对水体及滨水湿地的覆盖阻隔等。如前些年竹排江等一些内河建设,不少河道去曲取直,硬质驳岸,大挖大填,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工业发展对城市水体的污染严重,整条河、整个池塘死鱼等污染事件频发;违规占用水体及滨水湿地现象不少,如占用邕江、相思湖、明月湖等滨水湿地进行建房、开垦等。这此行为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加速了自然生态退化。

1.3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以碧水蓝天、岸绿景美的自然环境,急需遏制水体及滨水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进行必要治理和生态恢复,使生态系统恢复并能自我维持科学合理的动态均衡。

2 生态恢复的原则

近年来,南宁市以建设“中国水城”为契机,推进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按照“一江、五卷、六带、十八园”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2015-2017年,计划投资约87亿元,打造总面积为54.6 km2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自然循环原则

自然循环原则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势利导地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使生态系统朝着自然和健康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构造融洽和谐的环境[1]。

2.2 保护为主原则

生态修复不能替代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好现存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

2.3 生态完整原则

生態修复就是尽可能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态完整性,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功能,能适应一定程度的外在胁迫和变化。

2.4 多功能协调原则

健康的生态系统基于各项功能的满足,生态恢复要考虑各项功能、各项指标值之间的相互协调。

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平衡和健康的基础,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注重利用本土生物物种,构建生境廊道,谨防外来生物入侵。

2.6 景观美化原则

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带给人们美好、舒适的环境享受。生态修复应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植物及其他自然材料构建景观,辅以旅游娱乐等功能,发掘人文特色,力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

3 生态修复主要内容与技术措施

3.1 主要内容

生态修复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措施、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生境恢复、群落结构恢复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三方面[3]。

3.1.1 生境恢复

主要是水体底质修复、水体水文、水质的改善等。地形地貌、受光量、水温、水深和水动力条件等都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和繁殖[4]。底质修复,就是清除含高营养盐的表层沉积物及其表面由营养物质形成的絮状胶体、半休眠状活体藻类和植物残骸等[5]。

3.1.2 群落结构恢复

优先选用适应环境条件、抗干扰能力强的乡土物种恢复植物群落,群落空间中不同生活型植物要根据形态、底质、气候等因素合理配置;同时,应结合优势种的季节变动性,保证水生植物具有周年连续性[6]。

3.1.3 生态系统功能恢复

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优化配置和调控、生态系统稳定化管理、景观设计及建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等。

3.2 技术措施

3.2.1 缓冲区域的恢复与保护

缓冲区是河流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如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保护或适当扩大漫滩面积,培育多种类物种以提高物种多样性,营造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环境。南宁市应通过强化宣传、立法、监管等手段,划出水体及滨水湿地红线加以保护,坚决打击侵占滨水湿地行为。

3.2.2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植被恢复是最普遍的滨水区自然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地营造植被,可有效地防洪抗灾、防风固沙、净化水体和营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运用植被改良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初具治污和生态恢复的效果[7]。克服盲目的土地开发利,规划好邕江、八尺江等较大水体,留足滨水湿地空间进行植被恢复,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缓冲带,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引进植物为辅的原则,注重植被的高适应性,如花叶芦竹、粉丹竹、海南蒲桃、水蒲桃和水石榕等;注重植物的强亲和力,既不会被原有群落的植物所抑制而不能正常生长,也不会因它的生长而过分影响其他种类的生长,如海芋、肾蕨等;注重植物的功能,应具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如净化水质、固土抗冲、生态经济等;注重植物高观赏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给人良好的视觉享受[8]。

3.2.3 补水措施和循环净化技术

通过水利设施调控、补充干净水源以稀释受污染水体,或者促进水循环利用,不断净化水质,用以冲洗水体生物的生长环境,可利于打破藻类生长磷释放的循环[9];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利于降低水pH值,改善水质,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10]。流经市中心的朝阳溪、二坑溪等溪流污染严重,除采取必要的截污治理手段外,可从邕江上游、天雹水库等补充水源,直接稀释受污染河道、水体。

3.2.4 生态疏浚技术

由于废水排放等原因,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沉淀、堆积,成了水体污染。生态疏浚是以生态修复为目的的技术,通过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为后续生物技术的介入创造生态条件[11]。由于历史原因,八尺江、水塘江和马巢河等水体上游长期工业排污,河道沉积层较厚,通过生态疏浚清除水域系统的污染物,既解决污染内源释放问题,也解决了航道、鱼道疏通问题,对改善水环境和生态恢复起积极作用。

3.2.5 生化处理技术

光催化降解技术,即通过在水体中加入特定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利用太阳能净化污水;杀菌除藻技术,即利用化学药品(如硫酸铜)来控制藻类的生长;沉淀钝化技术,即通过使用碳酸钙、硫酸铝和明矾等药剂促进水中内源性磷的沉淀和钝化,从而延缓内源性磷从底泥中释放[11]。大王滩水库是南宁市重要的备用水源,但因人为养殖过度、明阳工业园区淀粉厂、糖纸厂等工业排污,局部水域和塘、溪水质有所下降。应运用生化处理技术,辅以补水、净化等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3.2.6 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通过人工曝气,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臭污物质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是利用水体适生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技术方法;培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让其取食水体中的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利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形成特殊生物膜,附着水体微生物以降解污染物;人工构建植物浮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从而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景观的目的[11]。

3.2.7 污染源控制技术措施

通过立法和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排污、除污等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运用先进技术如改革生产工艺,改造设备,改变原料,改变燃料构成等,提高处理污、废水效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3.2.8 径流水截存利用技术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对径流水的截留、存储利用技术的探索和运用。根据《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全市將通过着力建设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重点项目,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总悬浮物)削减率不低于50%的总体考核目标[12]。前些年,南湖截污、清淤工作取得成功,水质明显好转,滨湖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已成为南宁市重要的旅游、休闲地。而新秀公园的葵湖,由于地势低洼,目前仍是周边住宅、工厂、园内公厕部分污水的排放地,靠每日抽污水、补净水来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截污和截存净水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2006,9(9):1029-1037.

[2]曹建廷,周智伟,张婷.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组成与生态修复指导原则[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2):48-51.

[3]颜昌宙,金相灿,赵景柱,等.湖滨带的功能及其管理[J].生态环境,2005,14(2):294-298.

[4]杨龙元,梁海棠,胡维平,等.太湖北部滨岸带区水生植被自然修复观测研究[J].湖泊科学,2002,14(1):60-66.

[5]Bakker J p,Grootjans A P., Hemy M. etal. How to define targets for ecological[J].Applied Vegetation Science,2000(3):3-6.

[6]柴培宏,代嫣然,梁威,等.湖滨带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10(6):32-35.

[7]王庆仁,崔岩山,董艺婷.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有效途径[J].生态学报,2001,2(2)326-330.

[8]韩玉玲,严齐斌,应聪慧,等.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2(20):9-12.

[9]李文朝.浅型富营养湖泊的生态恢复—五里湖水生植被重建实验[J].湖泊科学,1996,8(增刊):1-10.

[10]唐孟成,贾之慎,朱荫湄.西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因子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289-292.

[11]李艳霞,王颖,张进伟,等.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探讨[J].水利电力科技,2006,12(4):34-38.

[12]尹海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南宁[N].南宁日报,2015-05-15.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4

南府办〔2009〕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日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做好《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认真开展发展基础调查和重大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宏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一)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十二五”规划要以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结合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等发展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启后,又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石,进一步深入县乡、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并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四)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在规划内容、政策措施方面又要更具体合理,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市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工作机构

(一)领导小组

成立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推进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以及重大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刘长林 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黄善武 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 雄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成 员:市经委、教育局、科技局、民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建委、规划局、城市管理局、房产局、园林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水产畜牧局、商贸局、文化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审计局、环保局、广电局、体育局、统计局、新闻出版局、林业局、安监局、旅游局、粮食局、外事办、侨办、法制办、信访局、国资委、人防办、扶贫办、信息办、招商局、市委政研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社科院,市委党校,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残联,武鸣县政府、横县政府、宾阳县政府、上林县政府、马山县政府、隆安县政府、兴宁区政府、江南区政府、青秀区政府、西乡塘区政府、邕宁区政府、良庆区政府、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南宁华侨投资区管委会等单位各一名主要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主任由市发改委杨敏副主任担任。

(二)编写小组

由市发改委负责组建“十二五”市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从市发改委有关科室以及市经委、建委、规划局、农业局、商务局,市委政研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社科院等部门或单位抽调,或聘请专家和咨询机构参加。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县区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要分别成立县区、行业及专项规划编写小组。

(三)专家咨询小组

由市发改委组建专家咨询小组,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南宁市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审稿、修改和提出意见等咨询、论证工作。

四、工作安排

(一)工作任务及思路

扎实完成“十二五”期规划编制工作需重点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展规划工作调研及学习培训。

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我市“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

第二,开展规划前期重大发展问题研究。

安排对关系我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凝聚社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科学规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公开选聘和直接委托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各县区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由各责任单位自行安排。

第三,起草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调查研究、资料(意见)征集、课题研究等基础上,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由市发改委代政府草拟《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编制全市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23个专项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年)、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由对应领域和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和聘请专家(或咨询机构)开展编制工作。

第五,编制各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为基础,各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各自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二)分工及时间安排

1.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2009年3月底进行全市“十二五”规划工作动员,开始组织规划编制研讨班、基层调查调研以及外地考察学习等活动。

第二阶段,前期重大课题研究阶段。

2009年4月—2010年3月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具体安排为:2009年4月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方案及相关课题,并确定第一批课题承担单位,2009年4-10月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后续根据需要再陆续安排部分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3月前完成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规划编制阶段。

(1)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步骤:2009年12月前完成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2010年1—8月起草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基本框架草案,并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10年10—11月修改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市委、政府审核。

(2)各县、区规划纲要编制步骤:2009年12月前提出规划思路;2010年2月底前将规划编写提纲交市发改委平衡,2010年5月底前将规划纲要初稿交市发改委衔接;2010年1—7月各县区开展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起草工作,2010年7月底前将规划纲要草案交市发改委衔接。

(3)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步骤:2010年2月底提交提纲,5月底提交初稿,在2011年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获市人大通过后,以之为依据进行衔接,修改完成后于2011年5月前上报“十二五”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第四阶段,规划报审阶段。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完成《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工作,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2011年初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2.具体分工及时间安排(见附件)

五、经费保障

(一)市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编制经费要纳入当年财政预算,由各有关部门专项申请,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财政核拨。

(二)各县区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规划经费落实到位。

六、工作要求

第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挂帅,专人(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设备等保障。

第二,加强衔接,协同推进。各部门要加强衔接和协调,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融为一体。同时加强配合,认真协助责任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科学规划,创新方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测算经济指标,科学确定发展目标,革除原则性过强、针对性较差的规划内容,突出空间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避免上下雷同、交叉重叠的内容,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用性。

第四,统筹安排,按时完成。各负责单位要统筹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与市发改委沟通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相关规划并及时报送市发改委,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5

沐浴场所卫生要求

一、证照、制度及卫生监督档案要求

(一)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含试工)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顾客就浴的明显标志等集中挂牌,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

(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公用物品消毒制度;卫生清扫制度;卫生检查考核、奖惩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制度;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报告制度及预案;卫生用品(客用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产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等等。卫生管理制度置于相应岗位的墙上。

(三)建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专用档案,用于存放卫生监督材料,如卫生检验报告单、卫生监督意见书、索证材料(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服务机构备案证明、消毒剂及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等。

二、人员卫生管理

(一)有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业主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从业人员个人要掌握本岗位基本卫生知识。

(二)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一经发现应立即调离原岗位,调离率100%。

(三)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勤洗头、勤剪发、勤剪指甲、勤换衣、勤洗澡;上岗时不得戴手饰、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顾客进行面部、修脚、擦背操作前必须清洗、消毒双手。

三、设施卫生要求

(一)场所内外环境

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干净、无积水,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应设更衣室、淋浴室等房间。地面采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墙体采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浴池池壁、池底光洁,采用白色材料铺设。门窗墙壁、天花板、灯具干净、地面洁净,无卫生死角。防蝇、防鼠、防蟑螂、防蚊设施齐全,措施有效,四害密度低。

(二)通风设施

宜采用机械通风,采用气窗通风的气窗面积为地面的5%,淋浴间内不得设置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不得摆放液化石油气瓶;使用的设施、设备、排风装置等定期清洗,表面清洁无积尘(垢)、无积水。使用分体空调的经营场所,空调过滤网每个月至少清洗消毒一次。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经营者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做好经常性检查、日常维护和清洗消毒工作,并有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报告及清洗记录。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制定应急预案,以防止空气传播性传染病的流行。应急预案应包括:空调系统的类别﹑供风范围﹑管道分布﹑供风对象﹑管道的材质等与中央空调有关的基本资料,确定疫情可能涉及的范围及应该采取的措施;明确疫情报告方式﹑报告责任人;明确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效果评价以及疫情控制﹑并经监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等内容。

(三)非一次性纺织公共用品洗涤消毒间(区)

消毒间(区)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洗涤消毒间(区)内有排气扇或自然通风良好,墙面台度高1.5米,用瓷砖等防水材料贴面,设毛巾浸泡消毒桶、洗涤池(洗衣机)、消毒柜、毛巾保洁(存放)柜,各种洗涤消毒设施应用文字标明。消毒间(区)内不得存放杂物。委托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服务机构进行非一次性纺织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应有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服务机构备案证明及清洗消毒记录。最大浴客人数超过50人的浴室,必须设置单独的消毒间。

(四)非一次性拖鞋洗涤消毒间

拖鞋每客用后应消毒。提供非一次性拖鞋供消费者使用的公共场所,必须设置拖鞋消毒浸泡池(桶)等消毒设施,拖鞋一客一换一清洗消毒,消毒方式可采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委托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服务机构进行非一次性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应有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服务机构备案证明及清洗消毒记录。最大浴客人数超过50人的浴室,必须设置单独的消毒间。

(五)消毒方法及设施:

1、化学消毒法

(1)、配备消毒所需的消毒池(桶)和消毒药物配比容器,用次氯酸钙溶液等含氯消毒制剂(如强力净)按使用说明进行,适用于对毛巾、面盆的消毒;

(2)、用消毒药液浸泡,如用70 %酒精,0。5%过氧乙酸水溶液,2%戊二醛中性水溶液浸泡10分钟,适用于美容、修脚工具。

2、物理消毒法 配备高温消毒设备:

(1)、紫外线消毒 以85uw/cmm以上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在被消毒物体的表面,照射时间为30分钟,适用于美容、修脚工具及干毛巾的消毒;

(2)、煮沸消毒 一般可用煮锅进行,在水沸后再煮十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煮沸时注意水必须淹没被消毒的物品表面,适用于湿毛巾、陶瓷制品的消毒。

(六)布草间

设置密闭布草保洁柜,面积和容积按实际需要而定。布草自然通风良好或内装排气扇,做到有布草换洗、消毒记录。布草间不得存放杂物。

(七)浴室

无论有无浴池的浴室均应设置淋浴喷头,喷头间距大于0.9m;设置浴池的清洗、消毒设施,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池水每日至少要补充2次新水,每次补充水量不少于总量地20%。公用茶具一客一洗一消毒;浴室内若提供脸巾、浴巾,必须做到一客一换一洗消,配备撤换脏棉织品专用存放容器并有明显标识。浴室内及其卫生间及时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异味,卫生间入口处应设强行通过的浸脚消毒池。浴室入口应设有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疾病(如疥疮、化脓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霉菌病等)的顾客就浴的明显标志。

桑拿间的坐凳应坚持每天用84消毒液擦洗消毒一次。

(八)更衣室(休息室)

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所用垫巾应及时更换,保持清洁整齐。休息间的沙发、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6

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坚持班会,讲座和各种活动相结合,广泛参加和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各班有两次主题班会,出1—2版环保墙报。

二、认真组织师生学习环保法规和“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各处(室)具体安排,切实领会好精髓。

三、各教研组要在教务处和科研处的统一安排下搞好各科的环保渗透教育。

四、继续组织参加并扩大各种培训。

五、继续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

1、结合我校教学需要,投入资金把园林基地建成较规范的生态活动基地,让师生在景秀园内得到生态的美好享受。

2、结合我校申报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投入50万元改善校容校貌,争取来一个跨越式的变化。

六、继续做好治理环境、改善环境工作。

1、改装自来水管道,使师生有足够的饮用水,但要在各个宿舍安装水表、电表,坚决杜绝浪费。

2、结合黄茅坪水库的流经我校的排洪道的改造,将学生住宿区的生活用水排出整治好。

3、继续美化校园,在校园内树立环保标志,扩种花、树、草,保持绿化覆盖率达80%。

4、修缮好饭堂,处理好垃圾,确保对环境没有产生污染。

南宁市城市规划 篇7

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中写道:“道路……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人们认知城市需要依靠道路,而城市入口地段道路更是人们对城市形成最初印象的关键。因此通常将城市入口称之为城市的“门户”,它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景观结构组成部分。

城市入口景观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是人们认识一个城市自然地理和个性特色最快捷的窗口,城市政府对其环境质量与形象的建设也越加关注。因此,如何系统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城市门户要素并展现城市的特色,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关注对象。

2 城市入口景观设计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2.1 快速交通的特色

城市入口通常是各交通干道的交汇口,车速有快有慢,在景观设计时要注意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相结合,遵从人的视觉规律。视线范围内的景物应着重塑造块面的总体效果,尺度比例要恰当,色彩相对统一。

2.2 景观序列的组织

城市景观是连续景观,城市入口是起点,它与城市另外的景观节点、轴线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起组成主次分明、相互呼应的城市景观序列。对城市入口的景观设计,应服从总体序列的要求,达到多样性的统一。

2.3 景观层次的区分

城市入口的景观层次一般有前景、主景和背景。前景具有提示的作用,暗示即将进入城市,通常用两侧的绿化带景观来说明;主景是城市入口的景观主题,体现环境特征之所在,可以是大型的绿化图案,也可以是标志性的雕塑或建(构)筑物等;背景起到衬托的作用,如青翠的山林、碧绿的水面都是理想的背景。

3 南宁市壮锦大道规划分析

壮锦大道是南宁市南向的主要出入口,也是南宁市区至吴圩国际机场的主要道路。壮锦大道是以快速交通为主、兼具一定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路段,其两侧区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环境地区,包括重要的城市景观道路、景观节点及城市门户地区,目前现状道路绿化情况良好。

规划研究范围北起白沙大道,南至那洪收费站,总长度约3.01公里。规划欲改善和提高壮锦大道两侧区域作为南宁市南部重要门户的城市形象,强化开发区都市功能的集聚,引导地区建设的有序推进和整体环境的逐步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1 总体构思

围绕规划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特点,对壮锦大道两侧区域城市设计的设想主要从功能组织、空间组织、交通组织、街道环境及建筑形式等方面着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原则、衔接性原则、特色与创新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功能组织

综合考虑现状及该区域的功能定位,采用“四区两带”对壮锦大道两侧区域进行功能划分。

(1)城市入口景观区:在那洪收费站的城市入口区域。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设置具有特色的城市入口景观元素及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2)商业办公服务区:在那洪大道与壮锦大道的交汇区域,结合现状已有的办公以及商业服务设施,布置适量的办公以及酒店等设施。

(3)综合商业服务区:在金凯一路与壮锦大道的交汇区域,布置适量的商业服务、休闲娱乐设施以及中、高档酒店等。

(4)富林立交景观区:在富林立交周边区域,布置体量较大的公寓式住宅及高层住宅等建筑,并对立交控制范围内的绿地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

(5)东、西侧商业居住带:在壮锦大道沿线两侧区域,布置大量的住宅及适量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并且沿街布置适量的住宅底层商业设施。

3.3 城市设计控制

在整个设计路段的城市设计概念中,为了体现南宁市南部门户形象,使其在合理的管理条例指导下高效、有序、合理地建设,规划提出了相应的九大控制要素。(见图1)

3.3.1 特色区域

城市入口景观区、商业办公服务区、综合商业服务区、富林立交景观区是本次规划的四个特色片区,这四个特色片区的塑造有利于体现南宁市南部门户的城市形象,并成为带动壮锦大道两侧区域开发建设的龙头。

城市入口景观区: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绿化景观资源丰富,两条铁路线从该区域穿过,景观元素多元化。规划注重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将其打造成为集景观、休闲、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入口区域。

商业办公服务区:该区域内现状包括了高速公路管理处与南宁市城投公司办公楼,以及已经审批的奥翔碧园小区的商业娱乐中心建筑等,具有其独特的商业综合办公气息。规划强化该区域的商业综合办公功能,创造出集办公、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混合开发模式。

综合商业服务区:强化该区域的综合商业服务功能,完善集商业、文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业服务区域。

富林立交景观区:该区域作为两条城市快速路的交汇地段,是城市的重要景观控制区。规划控制建筑物高度与风格,强调其景观、休闲的功能与景观特色。

3.3.2 空间轴线

规划设计强调了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序列感,注重各个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与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壮锦大道以入口景观空间作为起点,中点和末端分别设置商业办公服务区、综合商业服务区、富林立交景观区等主要节点,并结合道路绿化景观,使空间变化收放有致。

3.3.3 绿化景观廊道

该规划强调景观资源的整合利用,以两条主要的绿化景观廊道加以疏导,使壮锦大道两侧区域的景观绿化体系呈网络状发展。一条位于壮锦大道西侧商业居住带中部,该轴线将各商住小区的绿化景观空间、部分铁路防护绿地以及部分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兼具生态绿化走廊的功能;另一条位于壮锦大道东侧商业居住带中部,各商住小区的绿化景观空间以及部分开敞空间皆沿该轴线布置,并配置多样景观元素及构筑小品,形成丰富的景观界面。

3.3.4 节点空间

那洪收费站入口节点:该节点是进入南宁市南大门的视线焦点,重点处理现代建筑与道路、建筑与广场、建筑与绿地之间的关系。(见图2)

壮锦大道与那洪大道交叉口节点:该节点由金融办公楼、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高速公路管理处与城投公司办公楼、商业娱乐健身中心和大型商场等商业服务设施围合,体现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速、高效的工作精神,重点营造开发区的地标形象。

壮锦大道与金凯路交叉口节点:该节点由一站式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商务办公楼、社区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等商业服务及文化娱乐设施围合,体现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商宜住的特点,营造出开发区良好的商住人文社区的形象。

富林立交节点:该节点是重要的交通景观节点,重点处理周边的现代建筑与道路景观、现代建筑与立交景观公园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现代交通的立体感,营造有现代特色的道路景观。

3.3.5 环境地标

标志性建筑及景观对片区的可识别性以及市民对场所领域的认同感有重要的作用。规划在四个重要的地段设置了地标。

地标一:入口区域的标志性景观主要是位于入口节点处的入口标志塔。另外,入口处两侧的城市入口雕塑也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

地标二:位于金凯二路与壮锦大道交叉口东南侧的星级商务酒店,是城市入口景观区的地标建筑,其主要功能是酒店住宿、餐饮和配套娱乐。

地标三:位于那洪大道与壮锦大道交叉口西北侧的金融办公楼,是商业办公服务区的地标建筑,其主要功能是金融办公、餐饮、住宿和配套娱乐。

地标四:位于那洪大道与壮锦大道交叉口西北侧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综合商业服务区的地标建筑,其主要功能是购物、餐饮、居住和配套娱乐,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3.3.6 天际线

在充分考虑了壮锦大道作为城市快速路,较高的车速对两侧的建筑视觉景观的影响下,将人工天际线与标志性建筑轮廓结合并加以变化,形成起伏变化的天际线轮廓,使建筑群产生强烈的层次感,增加视域进深。

整个壮锦大道两侧区域在节点区域设置高层建筑群,两节点之间的区域以多层和小高层建筑为主。高中低层建筑区域的结合,在空间构图以及多视角轮廓线的形成上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3.7 环境景观

结合壮锦大道这一绿化景观轴线,用两条主要的绿化通廊贯穿壮锦大道东西两侧区域,形成“一轴两带四心”的生态绿化体系。

绿轴:以壮锦大道为景观绿化轴线,将四个绿心串联,形成有机的绿化系统。

绿带:两条绿带分别位于壮锦大道西侧和东侧商业居住带中部,将各商住小区的绿化景观空间以及部分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并配置多样景观元素,同时构筑小品,形成丰富的景观界面。

绿心:分为位于入口景观区的生态景观公园、各个道路交叉路口节点的道路控制绿地和周边开敞空间的公共绿地,集城市道路景观、市民休闲两大功能于一体,并发挥其生态功能。

3.3.8 开敞空间

沿壮锦大道两侧开敞空间,以节点空间为中心,点线相结合的多样化系统。“点”主要包括入口景观公园、体育公园、立交景观绿地、街角广场、街头绿地等;“线”主要以道路人行道、建筑后退带状广场等为主。

3.3.9 建筑特色

组群模式:建筑采用高层较高密度的建设模式,主要标志性建筑散点布置,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呈组团状集中布置,留出绿化通廊,保证景观的渗透性。

建筑体量和尺度:居住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沿道路两侧的建筑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后部建筑高度可适当提高。商业服务设施等公共建筑的体量可适当加大。

建筑形象:主要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同时引入地域建筑造型元素,将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特色融为一体。注意结合本地居住生活文化特色、气候特征,体现出具有活力和张力的南宁城市形象。

建筑色彩:壮锦大道两侧建筑色彩主要吸收本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元素,并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适当丰富。标志性现代建筑采用明快的暖色调,体现亚热带建筑特色。

4 规划保证措施

4.1 土地使用控制

整个壮锦大道两侧区域的建筑采取较高密度、较高层数的开发模式,局部标志性节点可以布置较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但整个区域的平均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

保留较大面积的绿化空间,包括入口景观公园、生态公园、街头绿地公园、主要道路绿化及铁路防护林带,各项目地块内部要保留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平均绿地率应保证在35%以上。

以壮锦大道为中心,强化两侧建筑空间布局与道路之间的景观视觉廊道的联系。

4.2 容量指标控制

为了保证壮锦大道两侧区域的合理开发和区域的良性发展,制定城市用地容量指标。以城市的规模、经济基础、区域环境为基本前提,综合考虑不同用地的用地性质、所建建筑的不同层数、用地所处的不同区位三方面的因素,确定不同用地性质的容量控制指标。

在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积率应严格依照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中的容积率规定执行,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得超过该地块最高容积率指标要求。当地块开发需划分为小地块进行时,应首先保证大地块开发总量不突破本规划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再分配;现有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已经超过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5 结语

在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城市入口始终承担着重要角色。一个成功的门户设计对活跃城市空间氛围、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对其各要素进行开放系统内的整合,达到功能上的协调与景观上的特色营造,仍是在规划设计中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董贺轩,卢济威,胡嘉渝.解析现代城市入口[J].新建筑,2005(1):18-21.

[2]余柏椿.系统.选择.控制——佛山城市入口景观规划优化策略[J].规划师,2005(11):28-33.

[3]赵涛.城市入口景观设计初探——常熟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特色[J].建设科技,2003(2):84-87.

南宁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设策略※ 篇8

一、南宁市特色文化开发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南宁市的城市面貌更是日新月异。毋庸置疑,南宁市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比如“绿城”品牌日渐深入人心,“水城”打造已见雏形,民歌文化、会展文化等也渐入佳境。

但实事求是地讲,南宁城市文化特色开发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城市特色文化定位方面的问题。定位不科学可能导致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事倍功半,城市特色文化定位应该遵循真、新、精、简、明的原则,不宜打造过多的城市名片,不宜缺乏严密的科学研究和论证而随便定位某种特色,不宜为追求创新而忽视已有特色。

其次是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决策、管理和实施问题。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到底谁负责?谁负责什么方面?各方面如何配合实施?显然,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城建、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事,它需要系统性的考虑和科学性的管理。南宁市的特色文化建设一定要形成一套科学、良性、高效运转的政府管理系统。

再次是城市特色文化开发的层次问题。特色文化建设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既有可视系统,也有理念系统;既有继承,也有发扬;既有古典,也要现代;既涉及城市精英,也涉及普通市民。南宁市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应该多方兼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开发。

还有城市特色文化开发的立场问题。站在什么角度去开发城市特色文化很重要。要站在城市客观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个人主观判断的角度;要站在城市受众真实需求的角度,而不是个别所谓精英自以为是的角度。南宁市特色文化开发应从普罗大众的立场出发,为了人民,服务于人民,让人民最终为之骄傲。

笔者以为,南宁市的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尽管有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尤其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深刻性。这样的现状既让人感到担忧,也表明大量空间让南宁的城市建设者大有可为。

二、南宁特色文化建设宏观策略

(一)突出生态特色

南宁市近几年获得了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这些荣誉是对南宁优美生态环境的充分肯定和褒奖。这也充分说明,南宁市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生态特色文化建设基础。

当前,要把生态特色当作一大建设重点,做大做强,做到国内第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许多城市生态建设都抓得不错,也取得了相当成绩,比如截止2011年底,国内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城市就达到30个,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有16个。所以南宁市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获取城市生态建设更突出的成绩。

抓住生态特色,就意味着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绿城”。“绿城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的园林城市” [2]。城市外观是生态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生态的,每一市民也应该是生态素养极高的人。从视觉到听觉,从听觉到嗅觉,从嗅觉到味觉,从物质到精神,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建设“绿城”。

抓住生态特色,还应打造属于南宁生态的个性。比如河南省郑州市也以“绿城”定位,多年来下大力气建设。南宁“绿城”要和郑州“绿城”相区别,就要打造南宁独有的个性的“绿”。

(二)发扬民族特色

南宁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所以南宁城市特色文化开发应该打好民族特色这张牌,尤其是要打好壮族这张牌中牌。一方面南宁要体现出广西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另一方面又该突出壮族文化。壮族的稻作文化、龙母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绣球文化等文化元素应该成为南宁城市文化符号中的重要部分。

没有来过南宁的人对于南宁总有许多有关民族特色的期待和想象,比如“刘三姐般的歌声”、“漂亮的民族服饰”、“独特的民俗”和“民族风格的街区和建筑”等。应该把游客的想象和期待当作南宁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动力,发扬南宁应有的民族特色。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藏丰富,是南宁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激活其生命力,促使其实行现代转型”[3]。的确,南宁虽为民族聚居区,但宝贵的民族特色似乎越来越淡,许多人已不能感觉到壮族和汉族有多大差别,就连许多壮族青少年也淡忘了他们悠久的民族传统。这必须引起南宁人的警惕,对于民族文化,应主动干预和保护,积极传承和发扬,而不是让那些价值连城的民族特色,随着岁月流逝而灰飞烟灭。

(三)开拓国际特色

南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指的是“近海”和“近边”,“两沿”指的是“沿珠江水系”和“沿铁路线” 。同时南宁又处在中国北部湾经济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构想的重要位置。[4]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宁城市文化建设必然要有国际特色。

国际特色首先应体现在南宁要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交往的桥头堡。南宁应成为中国和东盟交往大型活动的举办地,成为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示范城市,成为中国和东盟旅游的目的地,成为中国和东盟友好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nlc202309041248

国际特色其次应体现在南宁市的城市风物应该具有一定东盟色彩。应打造东盟各国特色的街区,应建造一定东盟特色的建筑。总之,要让人一来南宁,就有一种“来到边沿,接近东盟”的国际性体验。

国际特色还表现在南宁人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胸怀上。南宁市民的素质提升要有国际化目标,南宁企业家的眼光应该具备国际化谋略,南宁政府管理应该达到国际化标准,南宁市的各项软硬设施应该积极和国际接轨。

三、南宁特色文化建设操作性策略

(一)从有形到无形建设“绿城”

南宁市的绿化应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地面走向空中。目光平视和仰视应该都可见到惹眼的绿色。应在市区标志性建筑规划上有空中绿化的设计,应在体量庞大的建筑上设计绿化环节,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市民绿化阳台和屋顶,应栽种能够在南宁成活的所有植物花草,让一座城市变成一个植物王国,并让一些特定的道路以专属植物花草命名。

“花城”和“果都”也是“绿城”的丰富内涵,结合南宁的实际应该还让南宁成为“终年常绿,月月有花,四季挂果”的生态王国。除了传统的朱瑾花、木棉花、三角梅等,南宁市应该种植更多品种的花。而“果都”的建设,除了保护街头大量的扁桃树和芒果树,还应在街头栽种更多的果树品种。

“绿城”不是只要绿色,还要丰富多彩的颜色。在绿化苗木的选择和培育上,应该引进具有不同树叶颜色的植物品种,让南宁不再绿得单调和寂寞,而是绿得五彩斑斓。

“水城”建设应作为“绿城”的一部分,这样其建设就有了主题和灵魂,关键词就是生态环保。所以“水城”建设出来的水一定要是“青山”映衬下的“绿水”,是“绿树红花”掩映的“碧水”。尤其是南宁的母亲河邕江,更应该建设得满目清秀。

“绿城”建设还应着力去打造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城市CIS(City Identity system)。首先是城市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通常指城市精神;其次是城市视觉识别系统VI(Visual Identity),即要有符合城市特色的徽标、城市标志性雕塑、市树、市花等;第三是城市行为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指的是市民符合城市精神和城市特色的行为。城市形象建设“其核心还是‘人’的建设——需要城市人整体素质的提升”[5]。南宁市的CIS系统主要缺的就是市民的高素质行为,所以当务之急是不断通过教育、经济、法规等手段去提高市民的素质,使南宁市民具备与城市精神和特色相匹配的基本素质。

“绿城”建设还应策划和组织生态主题文化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市民提高素质,又可以传播城市特色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策划一个专属南宁的节日——绿节,在这一天,提倡南宁市民用一系列低碳环保的行为来响应绿色理念,政府可以每年在这一天举办一些极具仪式感的活动,表达南宁人“敬绿、爱绿、护绿”的精神。还可以策划带有“绿精灵”卡通形象的城市宣传片或者故事动画片,通过影视网络传播来影响市民和游客,同时宣传南宁。

(二)传承创新描画“壮都”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要建设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生态园林城市,打造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其中“浓郁民族风情”的核心应该就是壮族文化。要描画出南宁“壮都”形象,笔者觉得下面几件事是当务之急。

一是应多在南宁市区声势浩大地庆祝壮族的特色节日。比如说“三月三”歌节,庆祝的重点区域可以放在南宁市区,而不是武鸣县,这样才更能扩大其影响力。再比如极具特色的“蚂拐节”,它反映着壮族的历史图腾,应该精心策划在南宁开展大型庆祝活动。壮族节日多,如果在南宁市区经常可以观赏到相关庆祝活动,南宁市的民族风情就增加了不少。

二是大力开发“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是广西的核心文化符号之一,作为广西首善之区的南宁如果不好好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真是可惜。笔者以为,打造刘三姐主题文化公园很有必要,利用它营造广西壮族的山歌文化,可以在公园中策划大型情景演出,但要注意不与桂林“印象刘三姐”的舞蹈模式重复,侧重歌唱和互动,效果应该会很好。

三是城市规划和建筑一定要表现出民族特色。多年以来,“南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忽视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照搬照套内地和沿海城市建设模式,使南宁当前的城市面貌与别的南方城市差不多,新建筑不仅缺乏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连原有的一些特色也在逐步消失。南宁市应该把民族特色当作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今后一些大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设计,应更富于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筑的风格,不能一味搞‘火柴盒’式的‘洋楼’”[6]。应多建一些类似于民族博物馆那样的建筑,多设计和建造民族性与时尚感兼具的桥梁和道路设施。

四是提倡和鼓励壮族群众穿着民族服饰。在学校,可以将壮族元素融入校服设计;在机关事业单位,制服设计时也可充分考虑民族特点;还可专门设计给游人用作纪念的带有壮族特色的“南宁市服”。

五是建设壮族著名历史人物的城市雕塑或纪念设施,恢复建设南宁历史上和壮族相关的某些著名古建筑,在中小学校开设了解壮族历史文化的本土课程。这些举措对于打造“壮都”特色也极具意义。

(三)抢抓机遇打造“中国东盟友好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就有悠久的友好交往史。近年来,“作为中国睦邻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在中国周边外交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显。随之而来的一连串的大手笔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要做一个积极负责任大国的具体表现”[7]。南宁是中国和东盟友好交往的前沿城市,理应具备“中国东盟友好城”的文化特色。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建设“中国东盟友好城”,南宁首先应在南宁和东盟人员往来上做文章。双方的旅游合作应加大力度,让游客数量有更大的增长。南宁应该成为中国游客去往东盟旅游的集散地和中转站,还应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的最理想目的地之一,高校应该大力发展以面向东盟国家为重点的留学生教育,大幅增加东盟国家留学生的数量。与此同时,南宁高校也应该积极走向东盟,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教育合作。

nlc202309041248

建设“中国东盟友好城”还应大力开展中国和东盟的文化合作。“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样与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亚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绚丽景观。由于民族起源、人口迁徙、习俗影响和文化交流等原因,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跨国界多民族所共具的文化形态与文化认同理念,其中涉及国别和人口较多、影响较大,与中国又有较密切联系的,有那文化、儒佛文化、华人文化三大类。这三大文化,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中国与东盟多国共具的文化认同理念,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石”[8]。南宁应成为中国和东盟文化合作的标杆城市。

在贸易往来上,一定要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应力争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城市,积极吸引来自东盟国家的各路客商投资兴业,街头应该很容易就能买到大量的东盟商品。

在城市面貌上,南宁市应该注意建设具有一些东盟风格的标志性公园或建筑,增强城市面貌上的东盟色彩。笔者以为,可考虑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交往历史博物馆、东盟之窗主题公园、东盟风情主题街区等,这些建筑或公园,既有文化交流价值,又有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领域” [9]。南宁市应该积极筹划、大力建设、和谐开发,使其城市特色文化耀目于世界城市之林。

参考文献:

[1]张经武. 南宁城市特色文化的科学定位之我见[J].创新,2012(3):100-102,110.

[2]郭学群,覃柳琴,刘汉富.绿城建设的价值取向[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0(3):24.

[3]何国显,周耀明,文晴.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2).1.

[4]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南宁市简志[K].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4.

[5]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27.

[6]周民霖,梁冠文.南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应体现民族特点[J].城市问题,1984(3):46—47.

[7]李庆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睦邻外交的范例[J].国际论坛,2004(3),30.

[8]李建平.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外专家观点集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0),7.

[9]张鸿雁,张登国.城市定位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10.

(责任编辑:黄荔)

上一篇:那一天让我铭记初中作文500字下一篇:会计学复习资料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