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作用

2024-06-11

城市规划的作用(共12篇)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1

1 测绘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龙头, 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 建设就无从做起, 城市的发展就会非常盲目。测绘部门对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不然, 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 建筑物杂乱无章.各种建设设施都无法按照自己已定的规划进行.规划与测绘都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基础没有搞好, 则城市就无法顺利的建设。放线验线, 城市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基础控制, 三者构成了测绘的内容。总体规划, 详细分区规划, 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每一个层次工作的开展都要有现势性很强的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作为依据, 都要有以多种不同的测绘成果及数据为基础。如果说一个城市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基础地形图做出科学的总体规划, 前期测绘工作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实施规划, 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测绘就显得更加重要, 测绘是实施总体规划的保证, 规划对测绘提出要求, 测绘为规划提供具体基础图文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2 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地位

1)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的构造较为复杂, 大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动态关联的综合系统构成的, 运用城市规划促进城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布局, 让城市中的各个系统发挥其自身的最大利益, 那么怎样才能够制定、规范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呢?还需要在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正确、有效组织、控制、监督下开展工作。针对此处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含义, 解释较多, 但是依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可以将城市规划管理理解为, 组织编制与审批各个城市的规划与管理, 参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对城市中的所有土地进行规划和控制, 并对其展开有效监督与引导的整个行政管理活动。

2) 分析测绘工作是了解和改造大自然的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具有较强基础性、前期性与超前性的工作之一, 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它所生产的各种数据、地图等多种产品, 为规划管理的各个阶段提供信息服务与理论依据。倘若要科学、有效的展开规划2013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考试介绍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管理工作, 就要将在图纸上规划设计的内容通过测绘手段转移到实地上面。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测绘工作主要包括城市规划道路放线测量、管线放线测量和城市建设用地界址的拨地测量, 城市规划道路放线测量是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必要手段, 具有较强的控制性意义, 工程建设用地界址拨定测量及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放线测量是实现城市详细性规划的科学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 城市不断扩张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和环境质量的降低, 使得当前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 各个城市中因为未能够合理、科学的使用土地, 城市周边大量土地荒芜, 农村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以及不断恶化的环境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对每块土地进行合理利用, 充分挖掘土地潜力, 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赖以生存的条件。另外, 地籍测量、房产测绘、水资源测量等也是城市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

3测绘工程对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和挑战

3.1 为规划提供直观完整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

城市三维测绘 (三维GIS) 资料能直观的反应城市面貌, 城市三维测绘涵盖了城市中关于地理地貌、地籍房产等的几乎全部信息, 这些信息是一个数字城市进行建设的基础, 城市三维测绘是数字城市规划、建设重要的前期和基础性工作, 数字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精确的三维测绘成果来保证数字规划设计的正确实施, 要有地区统一的三维测绘基准, 保证为数字城市规划建设和各项城市建设工程以及数字城市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保障服务。城市三维测绘是城市建设重要的前期、中期、后期和基础性工作, 城市三维测绘的建设具有地上、地下、空间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 需要三维测绘成果来保证数字城市规划的正确性实施。

3.2 测绘工程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城市三维测绘在城市的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 建立三维数字城市可形象、精确表达城市现状和景观, 为城市规划、市政管理提供完整的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服务。数字城市规划恰如上层建筑, 而城市三维测绘就是城市规划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 三维竣工测绘是三维测绘成果的重要来源。没有城市三维测绘数字城市规划无从谈起, 而数字城市规划所为的数字城市建设就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城市三维测绘 (三维GIS) 在数字城市规划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毋庸置疑的。

3.3 城市基础测绘工作面临着生产和服务两大关系

一方面, 作为城市基础数据的提供部门, 按照市场经济行为进行数据的生产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 城市信息化后的数据最终服务对象将是整个社会, 这意味着城市勘测部门还具备社会服务的功能, 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是社会服务, 为城市规划是其中的一项专项服务。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在兼顾测绘生产、养活城市测绘队伍的同时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规划基础信息的更新维护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均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因此是城市的公益性事业。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服务和各种类型的专项服务则应该根据发展需要逐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重要的是顺应市场化的趋势, 积极推进。

3.4 城市测绘为城市规划带来的便利

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 以及城市发展的规模都是需要城市测绘进行预测的, 不仅仅是这些, 以及环境的预测和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城市测绘进行预测。因此, 城市测绘的基础地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带去了更多的便利。城市测绘对于城市的空间的展示以及整体信息的融合和整理, 从而能更加详细的展现在用户面前, 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不用的角度去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规划, 从而降低实际规划中的缺陷, 从而避免经济损失。这样还有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工作,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质量。

4结论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城市测绘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 在城市规划的同时, 一定要重视城市测绘。坚决不能放弃城市勘测的政府职能。现代化的城市进度正在飞速的发展, 因此,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城市测绘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因此, 要加强城市测绘的强度和技术, 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带去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陈旭东, 赵荣馨.规划环评与城市规划比较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6) .

[2]陈为邦.大形势下的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3) .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2

由于城市本身的复杂多变,导致城市规划也有会随着不断的修订、改变,从而更加适应城市的发展。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更加具有现代化城市的特色,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1、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是整个城市规划体系的中心思想,它为实际的规划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且这种理念也适合使用到建筑设计方案当中。城市规划设计当中,是利用最基础的文字、符号和图像来表达设计人员的思想,达到划分地域用途的目的。城市规划的理念作为在设计过程所依据的中心思想,它是不受到外部主观条件(比如本位原则、既定方针、习惯意识等)和其它客观因素(比如交通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和时间条件等)约束的,它仅包含规划所应用的主要结构和关键性规划内容,仅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核心项目的创意规划以及这些项目实施的时空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只是一些概要说明,没有细节。

2、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2.1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因此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到实践当中,要将城市当中的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保证城市中居住人口和利益团体能够对资源有效的利用。只有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才能够是社会在资源的配置上达到平衡,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2对城市建设产生作用

合理的运用城市规划理论可以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现代化城市规划的理论要求从城市整体的功能和建设目标出发,结合城市当中的各个要素,使其协调统一、相互配合,从而产生一个要素相互结合的结合力,完善整个城市系统,使其具备运行的能力。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它约束整个设计过程,在进行实际规划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依据理论思想,将城市区域划分为建设区和非建设区。而建设区域当中,还要进一步的明确发展的项目,将无需发展的或者发展作用不大的项目剔除出来,而对城市发展有利的项目,应当详细的将这些项目列出来,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那些非建设的区域,就要分清其中应当保留和应当拆除的部分,再结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分配。

2.3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不能只局限于当下的情况,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未来,即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进行城市规划之前,要进行城市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的预判,从而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对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布局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要想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还要在其规划建设阶段综合考虑到城市周围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好坏,从而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规划,达到提升城市综合水平的目的。一座城市的发展应当是在其自然环境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4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一个大型的城市起带头作用,而这个起带头作用的中心城市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周边范围内作为发展中心起到带领的作用。一座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从而凸显出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心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将有有助于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引导周边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产业构成,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升城市的形象以及生活水平。

2.5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改革完善自身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改进的过程当中,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城市规划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公共政策的意识培养,加强城市规划当中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进行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的比例和结构,在保证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开展科学的城市规划活动。此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够起到规划指导以及调控和城市群体的利益所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

通常,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是伴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进行的,而两者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央逐步将权力下放到各地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也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城市规划工作还激起了当地政府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了城市规划体制的改革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存在的不足

3.1过于理想化

针对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来说,其本身有一个较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理想化,与实际脱节,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会出现较大的问题。这种理论虽然是通过超前的想法来解决规划当中的实际问题,但是过于超前的理论也会与现实脱节,使规划理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缺乏依据,从而导致规划不够全面。

3.2理论不够成熟

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虽然具有一定逻辑性和现实性,且优点较多,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这种理论产生时间过短,没有经历较多实践的检验,因此它是不成熟的。由于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是在想象和推算的情况下进行建立的,所以他缺乏现实的依据,从而也决定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考验和验证。虽然其本身是一种新兴的概念,但是随着不断的实践和完善,这种城市规划理论也将越来越成熟。

4、结语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关系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城市规划足够完善后,才能进一步的保证土地、空间的利用率,使城市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因此对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空间 结构

建筑是城市景观最主要的核心之一,会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而城市规划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才能够使城市建设稳定且达到高水准。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操作中,必须要注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强化两者之间在实际操作中的沟通,以便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统一,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关于一定时期内,根据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多项建设进行综合的部署,是对整体城市空间的研究与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对居民活动的范围空间与各范围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是动态的解决与协调全部建筑之间存在的联系。它建立在以生态、可待续的观点上,宏观的对空间地域进行规划,继承城市的历史,憧憬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所以城市的所有部分。

(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可以实现室内空间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而在建筑的外部面貌上,可以根据时代的特征和风格,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相协调。所以建筑设计是一种微观的规划,它强调的是建筑单体或群体的空间特性。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一)建筑决定了城市多个功能区的划分

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需要正确合理的确定出城市的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交通、娱乐、休养等,而城市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依赖于各建筑功能来展现,建筑的有机结合,就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功能。居住建筑是城市居民居住区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精美的构想与正确的安排居住流线,可以提升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商业建筑主要是负责居民工作的有关功能,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怎样有效的安排工作流线、工作间与楼梯间两者的距离等,以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安全的工作。

(二)建筑的安全性决定城市整体的安全级别

城市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城市防震防灾的等级通过建筑的安全性给予展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关于建筑结构的研究,必须是要建立在居住者安全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建筑的防火、防震、防水。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但需要顾及到建筑外表的艺术美感,而且要顾及建筑的安全性能,这是建筑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关抗震防火的具体需求,需要通过正确的建筑设计进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的载重者。

(三)建筑设计最终的艺术效果对城市的整体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的艺术效果和城市的整体面貌的关系进学密切,在城市规划中包括多方面的规划,比如色彩规划、风貌规划、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这些是以宏观的角度去规定城市景观最基础的风格以及局部片区的城市设计需求,完整的城市风貌主要是通过建筑进行体现。城市构成元素之一的景观与建筑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一个完美的建筑通常都是城市景观的中心要素。比如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设计,建筑的仿生形态设计,为北京市增加了生态的相关元素,也成为了北京市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北京市最为主要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格调有利于城市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向,城市景观规划依赖于建筑设计,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理念需要借助于建筑设计来逐一进行落实。

三、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的准则

建筑存在于城市之间,城市由建筑所构成。建筑人员在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点:

(一)多方面了解建筑的功能结构,以及其安全性、艺术性的最优化

建筑人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传统的建筑设计基本法则指出,建筑需要坚固、实用并且美观,现代的建筑更需要掌握这三点法则。建筑不单单是艺术的成果,也是集功能、结构与安全性为一体,三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建筑的任何属性都关系到城市的规划,要达成城市的功能,必须要通过建筑的功能来完成,城市安全级别同样要建立在建筑安全之上,城市的景观面貌更需要借助于建筑的艺术效果。

(二)建筑设计要以城市的目光放大视角尺度

建筑存在于每个城市中间,每个建筑在城市中都具有相应的功能。简单的说,建筑需要与左右间的环境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这叫做有机建筑。以长久的角度分析,建筑需要顾及到其在城市中的所有功能与形象。如果是地标建筑那么就需要顾及到其自身的艺术效果与规划中的建筑定位。只有以城市的目光对待建筑,建筑人员才能够对建筑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而不单单是停留在表面的场地关系上。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当下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而且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它可以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强调建筑物的本身,还需要考虑它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这样才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廷墨.基于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胡四晓.城市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协调发展的探索——北京四通桥节点与锡华高科技技术市场设计[J].建筑学报,1998,04:34-37

[3]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02:59-62

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篇4

该项测绘活动涵盖很多的要素, 比如基础地形以及地籍和房产等等的要素, 它是当前城建的关键技术保证, 这些要素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不过它们也有一些共性, 还有一定的交叉。该项测绘活动获取的信息关键是体现城市的自然以及社会等多项要素的具体方位和它们的称谓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要素。

2 数据对测绘的影响

城市基本地形测绘资料直观地反映城市的面貌, 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 测绘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影响与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城市建设的实施, 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 (控制点与界址点坐标等) 地籍图与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

3 关于测绘活动的进步

过去的测绘活动是一项专门的探索相关项目的建设活动在勘察以及建设和运作管控中所开展的测绘活动的一项科技内容。其是为项目的建设活动贡献力量的, 其有着建设灵魂的称谓, 目前时期对于该项测量有着非常宽泛的定义。实际上讲它是一项应用科学,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城建的速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最近几年的测绘活动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具体的说是由于社会高速前进, 此时对于测量活动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活动规定, 像是规划和关键工程的地址选取等等活动都和测绘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由于科技高速前进, 此时电脑和信息科技等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应用到测绘活动之中, 其为测绘的发展贡献了非常显著的力量, 带动了测绘活动的进步, 将之前的那种落后的问题完全的处理好。当前的发展趋势是:测量的仪器与方法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专用仪器广泛应用;摄影测量得到大力推广: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 以及数据的科学存储、管理与应用;建立专用或通用的数据库存等。目前, 城市测绘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 以GPS技术在建立与改建城市控制网与导线网中已全面推广应用, 己基本取代传统常规方法成为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方面, 各城市基本建立了大比例尺的城市地形图数据库, 城市道路数据库, 城市土地数据库, 城市规划红线数据库以及城市地名数据库等, 基本形成4D系列DLG (数字线划图) , DRG (数字栅图) , DEM (数字高程模型) , DOM (数字影像图) 等新型数字测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并为城市有关部门建立各类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地理数据服务, 以及为城市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依据提供了现代的, 形象化的, 科学的数据依据。城市测绘的数据生产部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完善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 全面开展了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 数字化的作业方法的。

4 当前时间段规划的关键活动内容

规划对于测绘的规定是能够经由很多层次的内容来获取的, 不管是规划任务亦或是其具体的措施等, 都能够明确测绘对于规划的关键作用。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与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 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与建设条件, 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 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发展, 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城市规划的任务表明其需要明确城市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等进行统一规划,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的具备这种资料的积累。城市的自然条件包括自然地形情况, 建设条件又自然包括地籍情况与房产情况, 所以城市规划对于地形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是依赖的, 没有城市测绘作为基础, 城市规划无从谈起。

5 关于测绘的关键意义

该项活动的关键意义表现在如下的一些要素之中。划分行政区域。布局并且加密当前的控制网, 确保城建活动在总的模式之中顺畅的开展。为所有的政府单位等使用人提供精准的地形图纸, 合乎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规定。结合设计的规定精准的划分有关的建设区域, 而且分析用地状态, 对其提供相关的信息。当前社会对于测绘信息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 绝大多数是相关的政府机构, 然后是企事业机构。不过其中的很多信息都被用到城建规划等的相关活动之中。规划管控是当前城市管控活动的关键内容, 规划管控活动的步骤和测绘活动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要靠着测绘活动对其支撑, 通过分析项目建设之前的场地选取以及设计和最后的验收等等。都要和地形测量等等活动联系到一起。此类活动存在于当前的规划管控的所有的步骤之中。所以关注测绘活动, 才可以确保规划活动开展顺畅。

该项测绘活动在当前的规划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该项规划就像是上层的建筑体, 测绘就如同是其地基, 假如不进行测绘的话, 就如同不开展地基建设, 很显然其他的活动是无法有效的落实的。文章具体的分析了测绘对于规划的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园林城市的功能与作用 篇5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吸收有害气体

3、吸滞烟灰和粉尘

4、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5、净化水体

6、净化土壤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1、调节气温

2、调节湿度

3、防风通风

(三)降低城市噪声

(四)安全防护

1、防震防火

2、防御放射性污染

3、蓄水保土

4、监测大气污染

二 使用功能

(一)日常游憩娱乐功能

(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三)为旅游服务

(四)修疗养基地

三美化城市功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二)美化市容

(三)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

四创造经济价值

(一)林木蔬果

(二)旅游、观光、生产一体

园林植物的作用

一、烘托与突出建筑主题

二、赋予园林时间和空间的季候感

三、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

四、丰富园林空间艺术构图

五、植物造景,担任主景

六、完善建筑功能

浅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建筑规划;城市规划;设计;关系

引言

所谓城市规划,一般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的一个过程。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经济性及综合性;各级政府也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一个指导与调控的基本手段。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先导与前提,而建设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在建筑设计的关系,无论是对建筑的全程化管理,还是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规划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作用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独立性

一方面,城市规划主要是分析与协调对空间,也是协调人参与其中的活动空间的关系,它可以说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区域,它更是协调周围建筑的整体形象,从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兼顾生态理念得以在城市中体现。随便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趋向于综合性的设计;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在分析与设计城市空间的实践过程中,作为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就城市发展规划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相对关系进行安排管理。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则是根据调查分析项目的相关资料、条件,预测与评价项目未来的预测与评价,避免项目的盲目实施,以确定研究切实可行、经济科学的设计依据,保证建设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当然,建筑设计还要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 依据工程技术条件与建设任务要求,实现室内空间对美观、经济以及实用的需求,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详细尺寸等也应根据建筑的功能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确定;同时建筑设计的外部形体,在设计独立风格的前提下,它应与周围环境、城市控制性规划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相协调。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依存作用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的实现主要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满足。首先,当前,一些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是根据建设单位自行协商的地点实行规划,而不是在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功能区建设,结果造成分区规划不科学、可行,整个城市的资源配置、用地平衡以及功能布局将处于模糊甚至混乱的状态;所以,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与建筑设计相比,城市规划设计处于龙头地位。其中,城市规划管理,是借助政府行为,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实行监管,并协调解决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已由最初的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日趋发展为综合设计。可以说,由于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可见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据此,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有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意识,也应关注建筑设计方案本身以外人文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作用,以使创造出的建筑体与周围环境达到整体上的和谐;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由上所见,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有效处理实践中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所以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建筑场地设计中服从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与发展方向;第二,城市规划设计直接地控制建筑场地详细规划中的诸如容积率、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覆盖率、建筑布置、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控制。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详细控制事宜如下:

(1)控制用地范围。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2)规划用地性质。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范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即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

(3)控制用地强度的,可通过容积率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

(4)控制建筑用地范围。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5)要求规划中,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建筑高度、主人口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交通出入口的方位等方面的要求。至此,应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2、搞好建筑设计以服务于城市规划

由上述可知,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是引导规范作用,而建筑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所以通过城市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在建设设计时应重视考虑以下几个要点内容:

(1)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体处理措施常用有两种,即第一,基于城市区域规划要求,使建筑的整体轮廓上响应周围的现有建筑,流线上符合环境的机理,如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如对于高层建筑的底部必须与街区的城市环境有适宜的联系,并与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当,还有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

(2)基于人的感觉,以根据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来设想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满足人对空间塑造的需求;如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空的处理,不仅使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3)造型设计。整体上,建筑设计应有自己的整体性风格、不变中有变,简单中体现复杂;如在线条的处理上要符合环境的肌理,处理局部的小环境,可让人们在一个立体空间中感受到建筑的魅力所在;具体如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理性设计。如用抽象的手法引用或待续历史的手法,承传历史文脉。总之,在设计中,作为一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环节很多,明确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连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前者体现出城市文化和历史,而后者则对前者起着引导作用。所以,城市规划是在对其空间范围进行分析后做出的具体规划,建筑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来实现的,以使建筑设计更符合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雷,周嘉慧. 高层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

【2】王旭岩. 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 华章, 2011,(09) .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7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升城市规划的质量。比如城市经济的发展, 使得城市经济的消费需求有所增长, 而在城市规划方面, 可以往更高的层次上规划建设;同时,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 合理的规划内容, 也可以促进各项经济指标有条不紊地提升。对各种城市规划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最终进行决策, 有助于把握城市的具体情况, 在经济发展方面找准方向和方法, 最终落实各项经济政策, 保障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

当然,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 城市经济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依存、促进以及制约的关系, 城市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 例如土地、交通、住房、环境、布局等, 这些要素都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 例如土地资源比较少,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利于城市功能板块地拓展。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不利于城市发挥优势特征等, 因此,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另一个是负面的作用。

3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正面作用

城市规划内容是一座城市建设的蓝图, 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个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矛盾。一般说来, 一座城市的规划包括几个方面, 如经济的规划发展、城市的建筑设计等, 城市规划之前要对城市进行有效的调研, 了解城市的具体情况, 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 并且要按照规划的内容进行城市的建设。为了不断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内容能不断适应城市的形态, 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应该要建立在专业化的设计、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等基础上。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正面的、积极地, 起具体的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 城市规划能有效地配置城市的土地资源, 因此合理的规划会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 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第二, 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培育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挖掘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内在的要素, 促进经济功能布局能不断的完善。第三, 城市规划可以有效地进行各种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配置, 促进城市功能建设的深入推进, 满足城市的生产与百姓的生活这两个方面, 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 城市规划还可以对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古迹、风景名胜等进行保护, 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内在价值, 比如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 提高城市经济的水平。为达到这些目的,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既有宏观的规划, 又有微观的规划。比如对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要进行确定, 对城市的交通、功能区域的划分、各种应急系统的规划建设、绿化建设等, 都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 城市规划不仅要对当前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 更重要的是要有宏观的规划, 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制定战略方针, 最终促进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推动力, 但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作用是双重的, 也有负面的影响。第一, 城市规划中过于追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度, 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颠覆, 由于过度地追求现代化, 使得很多时候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市本身的负荷, 反而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第二, 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体系本来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有时候城市规划是不能及时地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对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有时候便把握不准。第三,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政府干预现象一般是由政府的工作人员实施的, 但城市规划则一般是由负责城市规划的技术人员实施的, 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 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就有了双重的影响, 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为了达到短期的规划目标而忽视了城市建设准则的行为, 而这些行为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很多的威胁。此外,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增加了市场调节机制的不确定, 并且最终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

4 结语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 城市规划既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也会有消极的作用, 只有合理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贾晶晶.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 2011 (02) .

[2]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 2012 (03) .

[3]李云.城市规划中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8

政府部门的各个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经过协商之后得出统一的规划意见, 对该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管理, 掌管城市的发展, 最终达成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促进城市健康长远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工作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一、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工程测量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 处处都离不开工程测量工作, 例如施工场地的选取、建筑用地的审批、工程规划审批、施工完成时验收工作等都需要测量工作。

要想做好规划工作, 首先要了解好需要施工的地形, 绘制一张准确的地形图,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当今的测绘技术发展迅速, 全站仪受到了测绘工作者的喜爱, 运用高科技进行测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选取施工场地时, 通常情况下, 用于住房、文艺、工厂等设施的规划的图纸需要1/500的比例, 一些规模较大的设施如市区规划、扩建等工作需要的地形图的比例为1/1 000或者是1/10 000。近几年, 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规划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我们应该及时修改原来的地形图, 满足新的规划要求。

选好施工场地后还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才能进行施工, 有关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条例对选取的用地进行审批, 审批是规划工作中的重要步骤。

综上所诉, 在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中, 工程测量无处不在。因此, 工程测量是做好城市规划的前提。

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于工程测量

如果想要根据城市规划审批的结果做好施工工作, 测量工作必不可少。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首先要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完成。在项目审批后, 开展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工程测量工作应该放在首位。只有做好测量工作,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才能正确顺利完成。依据法律规定, 测量工作中的细节工作如定位放验线的测量必须以行政部门的审批为标准, 依法进行测量。

定位放检测线是指每一栋建筑的四角定位地面调查为基础, 设计和细节上的主轴线的桩放样基础正负零复验线测量的基础上。建设单位施工后, 验楼的基础, 以确保大厦的规划和设计要求。

在测量工作中, 测量值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准确性。针对那些大型的施工场地, 我们因该先了解周围的道路情况。这是因为所选地的道路问题直接影响着规划效果, 道路畅通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能够顺利进行。所以, 定线测量的准确率要足够高。针对中小型的施工场地, 要在熟悉地形的前提下, 仔细研究图纸。依据有关部门的坐标完成定位、放线、验线等工作, 出色完成规划工作。

三、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依靠高科技测绘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工程测量工作也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测绘时运用的仪器大都与计算机结合起来, 测量工作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构建了以电脑为中心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运用计算机代替人或机器来完成数据的收集、管理等工作, 构建一套完整的高科技测量系统。用计算机测量得到的数据准确率高, 并且测量时简单易操作, 节省了人力物力。因此, 这种高科技的测量方法越来越受欢迎。在平常的测量工作中, 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相应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性。只有做好这项工作, 才能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的高科技, 并且要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测量的实践中去。根据具体的施工场地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保证高效、准确的完成测绘工作。

目前的测绘工作慢慢由以往的简单的测绘方法转变成高科技的测绘手段。通过现代化的测绘方法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并且测量效率也较高。数字化测量的含义是运用高科技的测量仪器, 在野外用相应的测量方法测得一些数据, 然后用电脑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计算机中, 通过系统的检测用绘图仪自动完成数字化的地形图。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还有利于其实际应用。

完成面积较大的测量成果的改革更新需要使用新的测量方法。使用最新的电子全站仪能够一同测量水平角、竖角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电子全站仪可以与计算机的相应系统连在一起。当测量人员在外工作时, 测量取得的数据都可以传到电脑中去。仪器中还有很多能够处理数据的程序, 有很多高科技的功能。因此在现在的测量工作中, 高科技的测量工具——电子全站仪受到了测量工作者的热爱。

渐渐地, 总台、大型彩色绘图仪、手持测距仪、扫描仪、计算机、cass软件、casscan5.0地图矢量化软件和其他软件调整逐渐进入了我们的日常工作知识我们之间的映射, 我们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负责规划的设计师直接在规划和设计的计算机的地形图, 各种计划生产大大提高了速度和精度的方案。不仅方便, 而且丰富多彩。

四、结语

探讨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篇9

1 城市建设的含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象征, 是人们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场所。城市的建设方向相当于人们在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 既包括物质方向也包括精神方向,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和标志。其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

1.1 物质文明建设

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是指能够看到的具体存在的物的建设, 包含工人们居住的住房的建设、供人们生产所需的工厂的建设、配套生活所需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建设都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提供给人们在城市中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必备条件。

1.2 精神文明建设

抛开基本的物质建设以外,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渴望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城市除提供给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外, 更加向更高精神文明的层次发展。人们依靠这种精神, 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秩序, 那就是城市的发展。人们在达到物质条件以后,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就会创新性地对物质文明建设进行改善, 使其更加能够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感受, 于是便形成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领域包含无形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社会道德发展以及现代出现物质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等方面。以上几要素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建设内涵, 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1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需求, 相应的也会出现更多的生产工厂的建设, 这些新增建设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 都需要城市规划进行统一合理的安排, 以保证其功能和用途发挥上的最大化, 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其次, 作为提供给人们基础生活保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也需要城市规划部门统一有效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以便于以后的使用与维护;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前置条件。

2.2 提高城市有限空间利用率

城市规模的扩大给城市的承受力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也成为解决城市拥挤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城市规划, 进行地面、地上、地下立体的空间设计和规划, 可以将城市空间利用潜力全部挖掘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当前城市空间利用中最为激烈的矛盾, 就是城市交通混乱、拥堵问题。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 私家车越来越多, 多数城市道路变得拥挤不堪, 在出行高峰期甚至造成交通瘫痪,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 原有的城市建筑又很难施行道路路面加宽的措施, 而通过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在主干道施行架设地上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的方式, 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 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方便。

2.3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发展的最主要、最有效的利器。通过城市规划, 可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走向, 充分发挥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职能, 合理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优化产业结构, 发挥当地传统资源优势, 以提高城市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 合理的城市规划, 还可以对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调控, 防止一些非正常手段造成土地地价的异常波动, 起到稳定地价的作用, 从而间接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保证城市的健康、繁荣发展。

2.4 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

城市文化的建设, 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体现, 是提高城市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建筑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是城市精神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标志, 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 将城市精神融入到城市建筑中, 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 引导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与精神面貌, 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内涵。通过城市手段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进行抢救与保护, 可以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吸收;将现代化的概念和文化、技术融入建筑中, 能够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认识和信心。因此, 城市规划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2.5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使得城市得到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 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 也是当前最为热点的话题就是环境问题。人口的急剧增长, 给城市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过渡的绿地开发、资源的大量浪费、能源的大量需求以及生活垃圾的增多, 都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到外力入侵, 平衡被人为破坏,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恶化问题的发生。雾霾、高温、干旱、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着城市人口的生活, 这些都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一种预兆, 所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城市建设中, 可以通过城市规划, 合理配置生产企业的产业结构, 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企业进行取缔, 大力发展绿色、低能耗的企业;在建筑施工中提倡绿色、低碳、环保、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配套园林、公园等一些绿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园区设置在城市郊区, 并考虑风向、水源、交通等各个因素进行选址,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使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在良性循环、自然更替的状态。因此, 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2.6 为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引

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地块面积、地块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建筑形式、建筑退让距离等, 是建筑设计的相关依据之一, 有了这些依据, 建筑设计才有了明确的方向, 才能避免建筑设计乱起八糟、各自为政, 避免在功能的重复、雷同, 避免城市景观的五花八门, 发挥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同时, 城市规划确定的绿地面积、范围、性质, 污水处理厂选址、地下综合管廊的走向, 道路、桥梁、立体交叉设施、停车场、公共交通站场等等, 也是城市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的前置条件, 只有按照城市规划所确定的项目和具体内容来进行设计, 协调建筑、园林、市政工程等各方面的关系, 才能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甚至是相互冲突, 也才能发挥城市中各项基础设施和人文设施的最大功效, 更好地为城市和居民服务。

3 结束语

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更是有着积极的指导、调控和决定的作用, 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和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最重要的必要条件之一,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与管控, 提高城市规划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取科学化的手段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水平, 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城市规划的执行力度, 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促进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摘要:城市规划指引着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前进目标, 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灵魂内涵, 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依据。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促进一个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 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人口数量、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还影响着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城市规划关系到着城市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对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与导航功能。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庞慧冉.城市规划在发展中的作用[J].建设科技, 2010, 11:72.

[2]朱介鸣.城市规划在可持续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1-7.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空间,结构

建筑是城市景观最主要的核心之一, 会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 而城市规划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 才能够使城市建设稳定且达到高水准。因此, 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操作中, 必须要注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强化两者之间在实际操作中的沟通, 以便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统一,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关于一定时期内, 根据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多项建设进行综合的部署, 是对整体城市空间的研究与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对居民活动的范围空间与各范围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是动态的解决与协调全部建筑之间存在的联系。它建立在以生态、可待续的观点上, 宏观的对空间地域进行规划, 继承城市的历史, 憧憬城市的未来, 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所以城市的所有部分。

(二)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可以实现室内空间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而在建筑的外部面貌上, 可以根据时代的特征和风格, 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相协调。所以建筑设计是一种微观的规划, 它强调的是建筑单体或群体的空间特性。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一) 建筑决定了城市多个功能区的划分

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需要正确合理的确定出城市的功能区, 城市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交通、娱乐、休养等, 而城市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依赖于各建筑功能来展现, 建筑的有机结合, 就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功能。居住建筑是城市居民居住区最基本的构成单元, 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精美的构想与正确的安排居住流线, 可以提升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商业建筑主要是负责居民工作的有关功能,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需要考虑怎样有效的安排工作流线、工作间与楼梯间两者的距离等, 以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安全的工作。

(二) 建筑的安全性决定城市整体的安全级别

城市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城市防震防灾的等级通过建筑的安全性给予展现,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关于建筑结构的研究, 必须是要建立在居住者安全的基础之上, 着重分析建筑的防火、防震、防水。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时候, 不但需要顾及到建筑外表的艺术美感, 而且要顾及建筑的安全性能, 这是建筑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有关抗震防火的具体需求, 需要通过正确的建筑设计进行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的载重者。

(三) 建筑设计最终的艺术效果对城市的整体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的艺术效果和城市的整体面貌的关系进学密切, 在城市规划中包括多方面的规划, 比如色彩规划、风貌规划、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这些是以宏观的角度去规定城市景观最基础的风格以及局部片区的城市设计需求, 完整的城市风貌主要是通过建筑进行体现。城市构成元素之一的景观与建筑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 一个完美的建筑通常都是城市景观的中心要素。比如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设计, 建筑的仿生形态设计, 为北京市增加了生态的相关元素, 也成为了北京市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也是北京市最为主要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格调有利于城市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向, 城市景观规划依赖于建筑设计, 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理念需要借助于建筑设计来逐一进行落实。

三、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的准则

建筑存在于城市之间, 城市由建筑所构成。建筑人员在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 需要坚持以下点:

(一) 多方面了解建筑的功能结构, 以及其安全性、艺术性的最优化

建筑人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传统的建筑设计基本法则指出, 建筑需要坚固、实用并且美观, 现代的建筑更需要掌握这三点法则。建筑不单单是艺术的成果, 也是集功能、结构与安全性为一体, 三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建筑的任何属性都关系到城市的规划, 要达成城市的功能, 必须要通过建筑的功能来完成, 城市安全级别同样要建立在建筑安全之上, 城市的景观面貌更需要借助于建筑的艺术效果。

(二) 建筑设计要以城市的目光放大视角尺度

建筑存在于每个城市中间, 每个建筑在城市中都具有相应的功能。简单的说, 建筑需要与左右间的环境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这叫做有机建筑。以长久的角度分析, 建筑需要顾及到其在城市中的所有功能与形象。如果是地标建筑那么就需要顾及到其自身的艺术效果与规划中的建筑定位。只有以城市的目光对待建筑, 建筑人员才能够对建筑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而不单单是停留在表面的场地关系上。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非常的重要, 这也是当下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 而且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 它可以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在建筑设计时, 不能只强调建筑物的本身, 还需要考虑它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 这样才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廷墨.基于文化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 2012

[2]胡四晓.城市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协调发展的探索——北京四通桥节点与锡华高科技技术市场设计[J].建筑学报, 1998, 04:34-37

[3]薛静, 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 2010, 02:59-62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措施;规划方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90-01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是相辅相成的,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有序协调开展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城市规划会促进城市建设的规范和发展,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让城市规划更加完善与超前。对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任何一方滞后都会给一座城市的发展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1城市规划对城市整体建设的调控作用分析

1.1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的主要在两方面:①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②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调控。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期和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需考虑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1.2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作用

建筑是城市的生命,房地产是附加值的支柱产业,建筑的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城市经济实力和文化艺术水平的象征,搞活房地产业是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使房地产业由计划经济方式向市场经济转化:①加快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实现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②提高综合开发率,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建成房屋价值,实现集约化生产、社会化经营:③要放开二、三级市场,搞活流通,增加住房需求的总量,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今后,国家对土地征用的政策、法规将越来越严格,城市建设怎样才能继续做到有序、合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对土地的调控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1.2.1切实节约和合同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切实体现量力而行的思想,注重现实性和可行性。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

1.2.2充分发挥城市规划职能,规范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

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所有列入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将近期拟开发建设区块的规划条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未按规划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的住房,不得交付使用;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手续。

在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内,土地供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按照法定的规划条件,采取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供应。

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进,要适当增加居住用地的比例,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的供应,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住水平。

1.2.3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

要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坚持城市人民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和管理,防止出现多头无序供地现象。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應总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鼓励危旧住房的改造。要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供应管理,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用地。

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越权批地、利用集体土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协议圈占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经过批准但尚未开下建设的项目用地,要集中进行清理,依法应当收回的土地,要坚决予以收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特别是用地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及城市风格与品位的作用和影响是决定性和颠覆性的。

2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时间短,发展过程曲折,面对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势,城市总体规划显得不够适应,总体规划被突破,被改变、被违反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市场行为的作用力下已显得十分软弱。总体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发展建设与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初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四个阶段,城市经济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机遇,我国目前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城镇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增长,正是社会主义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期,因此城市建设有不断向城镇扩充的迹象,而城市规划大多单一地考虑内部功能建设,往往未将周边小城镇纳入总体规划,功能单一,造成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当经济快速发展时,原有的规划又与发展不相适应,只有被动重新规划,造成城市建设与布局不统一甚至混乱的现象。因此,应在作好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站在发展的角度,审时度势,为城市的发展作可行的甚至超前的规划。

3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方向与具体措施的思考

3.1城市规划应将城郊、城镇纳入一体化统一规划开发建设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与城郊及中心乡镇的发展,“城市群”与“城市带”等城市发展空间现象的出现,无不证明了区域中心城市与郊区及中心乡镇协作发展的优势和威力,以点带面,以面辐面,其强大的辐射威力必将带动附近农村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总体布局中,城乡一体化已深入人心,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以“城乡一盘棋”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既拓宽了思路,又充分合理利用了资源,开阔了规划视野,符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以工哺农”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要求,在工业与农业的规划中,以现代化的工业为基础带动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将工业生产创造的财政收入投到村庄建设的整治中,大力发展都市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种:1)将集中成片的耕地和冲垄整理成农业基地,发展苗木和种植业。2)依托农村现有的畜牧养殖规模和技术,进一步发展牲猪和鸡禽养殖业。3)依托现有的水塘水库发展渔业养殖。4)依托农村山体,改善和培养经济林等。拓展产业类型,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实现城市城郊农村整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3.2信息时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应积极适当作出调整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推动和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城市规划中与城市建设中,如何应对信息化背景条件下的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1)2006年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表明,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等相关问题,己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适应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应该有更为前瞻的研究与应用。

2)信息化背景下,由于城市工业布局受地理位置影响限制大大降低,城市工业、居住功能布局不再有严格的分区界限。城市中心区不再是单一的商业功能,而成为各种信息最集中的地方,集娱乐、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信息化的城市功能布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空间上

(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0页)

的流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不必位于城市内部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城市的工业功能布局,向地租较低的郊区扩散:与工业功能紧密相关的城市居住功能,也相应呈现一种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信息化对城市功能建设的影响,规划应着眼更大的区域范围。

3)信息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一些研究学者也多次提出,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则显著上升,与信息有关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政府和其它服务则显著增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影响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并籍此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城市定位,将城市建设提升至较高的水平。

3.3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优先原则

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态和环境整体质量在下降,并出现很多城市病、区域生态失衡等现象,生态规划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和城镇体系规划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环境生态规划可分为三类:①强调环境保护规划,核心内容为环境污染的防治。②强调生态分区,可细分为:自然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林业建设区,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镇等来划分局部生态功能。③强调生态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城镇的建设,即在较大区域内具有生态保护意义。重点生态城镇通常是指域内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县城和中心镇,籍此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演化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适应平衡为原则,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努力改造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故在新城市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人口的容量,规模不能超越生态环境所承受的限制。

生态规划是传统环境规划的发展,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的产物,它研究問题的着眼点不是污染环境本身,而是整体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拟定规划方案。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是强调城市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城市体系规划中的生态规划要从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出发,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的范围。建设区域性的生态网架,形成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并在生态规划中作好生态区划,因此城市建立整体规划时要结合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地方文化特色等生态环境条件来统筹规划。

4结语

城市规划的作用 篇12

1. 大学与城市的关系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其所在城市或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镇袍关系 (Town-Gown Relations) ”。镇袍关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性, 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物质、经济、社会三个层面。

(1) 物质层面:主要是从校园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入手, 探讨大学校园规划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推动作用。校园环境可以被看作一个“小城市”或“微缩城市”, 其规划建设中既有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的内涵, 又有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地景规划设计涉及的工作[1]。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师的方法和立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呈现为与城市设计理论同步发展的趋势, 具体可概括为功能主义、系统主义、人文主义、形式主义四种立场[2]。近些年来, 中国大学的新校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并且与城市化进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学校园规划常常利用城市边缘地区的廉价土地开发建设大学城, 并且以此作为城市新区建设的催化剂, 甚至直接以大城市的卫星城的形式出现, 如深圳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大学城的兴建实际上是城市范围内的资源重组和开发[3]。它对于城市结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但是也因为校园的异地重建导致了教育资源分布的过度分散, 并且存在选址不当、变相房地产开发等误区。

(2) 经济层面: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依托大学日常运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它产生于大学的运行、学习、投资过程, 通过私人与公共部门提供的广泛服务活动满足大学对当地产出品的需求, 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消费和税收。另一部分来源于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 即大学利用其多学科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 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应用、产业开发, 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在影响大学知识溢出效应的诸多因素中, 政府 (纵向制衡) 和企业 (横向制衡) 是最为重要的两大利益组织。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形象地描述为“三螺旋模式 (Triple Helix) ”[4]。在三螺旋模式中, 大学、政府和企业打破了原有的组织边界, 在保持各自独立地位和身份的同时, 也可以起到其他组织的作用。三者以共同的利益需求为纽带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形成了三股力量交叉影响且相互依存的组织间关系形态。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 各个国家与地区在具体实践中依据自身情况对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的演绎, 并发展出了“四螺旋 (Quadruple Helix) ”[5]、“双三螺旋 (Triple Helix twins) ”[6]等模式。

(3) 社会层面:指大学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组织机构的职能, 为城市营造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和多样性的社区, 并且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大学与社区既冲突不断, 又密切合作、互不可缺。大学与城市社区的冲突主要来自于他们在认知、价值观、目标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7], 并且经常是由他们之间处理不当的社会关系而非直接行为后果所引发[8]。因此, 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容易在渐进式规划过程中实现:通过了解各方参与者的需求、鼓励不同阶层的居民参与, 逐步修改和调整规划方案, 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9]。要想保持镇袍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和活力, 需要将其纳入自我运行和完善的制度化管理, 并且这种制度化建设必须在不同级别的行政体系中同时进行[10]。近些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推行的“三区联动”策略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化建设。三区, 指的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通过发挥大学的知识与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园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鼓励社区的多样性和以人为本, 以促进人才 (Talent) 、技术 (Technology) 和包容 (Tolerance) 3T要素的发展与融合, 打造创意城市,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空间规划

目前国内大学的空间规划多借助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契机, 或为独立建设的卫星校区, 或为集聚成群的大学城, 或为依托大学的科技园区。而对于大学空间规划与城市旧区更新的关系缺乏深入理解, 在实践中更是经常简单化地将城市旧区中的大学用地易作他用。米兰理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同济大学等三个案例分别代表了通过大学校园规划推动城市更新的三种不同模式。在此,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四点:第一, 大学参与城市更新的诱因是什么;第二, 大学的空间发展策略是什么;第三, 这些城市更新项目中采取了什么样的运作模式;第四, 大学空间发展对城市更新的贡献是什么。

2.1 米兰理工大学Bovisa校区

Bovisa位于米兰城市西北部, 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工业基地。20 世纪中页, 由于城市扩张, 原来位于Bovisa的工厂被迁到米兰北部的城市郊区。Bovisa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空置并随之开始衰败。20 世纪80 年代, 这片地区被专门从事旧城开发的房产开发公司euromilano发掘。euromilano把Bovisa地区几乎所有的土地都买下来, 然后开发了一系列以文化为主题的地产项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米兰理工大学的Bovisa校区 (图1) 。

与此同时, 米兰理工大学由于学生数量的激增, 亟需建立新校区。之所以选址Bovisa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到把原有的工业厂房改造成教学办公空间, 成本会相对低一些;另一方面, Bovisa交通方便, 比较适合通勤的老师和学生。因此米兰理工于1989 年向米兰市政府提出在Bovisa建立新校区, 并很快获得了批准。1994 年第一批学生开始入驻上课。1997 年, 米兰理工大学及其所在的伦巴第大区政府、米兰市政府, 还有包括euromilano在内的几家企业, 签署了合作开发Bovisa的协议。之后, 房地产开发公司euromilano开始着手具体项目的实施。

米兰理工大学Bovisa校区主要容纳的是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和工业工程学院。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旧厂房改造。它带动了这片地区在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发展。周边社区也以此为契机, 着重为设计师、艺术家、学生等提供一些相关的配套服务。

Bovisa地区的更新自始至终都是由开发商主导。从这片地区的发掘、策划, 到组织规划设计, 再到施工建造, 全是房地产开发公司euromilano在操作。米兰理工大学通过在远离主校区的地方兴建新校区, 刺激了地区的设计和服务产业, 带动了Bovisa地区的更新。

2.2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南校区

除了建立新校区、刺激新产业, 大学也可以通过在邻近地区的扩张来改善周边社区的现状。比如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UIC) (图2) 。

UIC位于芝加哥的中心地带, 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学校的周边社区, 有些人认为是破败的、没有充分开发的一个负面形象;也有人认为它保存了芝加哥的传统和历史, 比如它是典型的移民社区, 以家庭作坊为主, 有一些露天集市。UIC与它周边社区的关系自从60 年代东校区建立开始, 就一直非常紧张。UIC一直试图改善这种关系, 同时也改善周边社区面临衰败的景象。

1994 年, 美国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启动了一项计划, 叫社区服务合作项目 (Community Outreach Partnership Program) 。它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学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区。大学和社区可以合作申请一些项目资助。UIC利用这个契机, 开发了南校区这个新项目。南校区这片原来是一些仓库和木板房。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大学的校园扩张, 另一方面也是芝加哥市区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 也受到了芝加哥市政府的支持。这个项目总共花费了5 亿美元, 其中10% 的资金是政府贷给开发商的。

为了保存这片社区的传统街景, 还有一些文化遗产, UIC把南校区定义为一个城市社区, 而不仅仅是兴建一些教学设施。除教学设施和学生公寓以外, 它还包括了对外出售的商品房、零售商店、城市公园, 还保留了社区原有的一些老房子。UIC通过购买、翻修老房子以及为商业发展提供启动资金, 促进周边这些面临衰败的社区重新恢复活力。它也带动了UIC东西校区之间罗斯福街的发展。

UIC南校区相当于是一个城市综合体。但是它不仅仅是空间和土地利用上的混合使用, 也不仅仅是一个地产开发项目。它暗含了大学与社区关系的转变, 从原来的大学与社区界限分明、相互隔绝、甚至相互敌对, 到后来大学主动向社区开放、双方合作, 共同承担起城市更新的责任。

2.3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随着大学向城市开放度的提高,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 比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图3)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端于20 世纪80年代大学衍生企业围绕大学周边的自发聚集, 当时首先出现的是少量的设计企业与科技咨询服务企业。到了90 年代初, 上海浦东开发以及我国第一次房地产开发热潮, 形成了对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强大需求。同时, 随着民营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政府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的政策相继出台, 同济校内出现了不少由教师公开创办的公司和工作室。相配套的电脑效果图、模型制作和电脑打印公司开始在校内和赤峰路上涌现。这一期间, 也有少量教师的工作室和公司选择在校园南侧的赤峰路上, 由此在校内、校外形成了同济大学设计产业集群的雏形。

1998 年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 学校内部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办公室用房都出现严重短缺。首先搬出校园的是图纸打印、模型制作等配套企业, 随之教师创办的工作室与公司也搬迁了出来, 并且绝大部分选择在了学校本部与南校区 ( 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校区) 之间的赤峰路东段地区。各种公司或在沿街的经营房、或在周边的居民区、或在商务办公楼中入住, 集群的结构与形态初步形成, 赤峰路的面貌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环同济大学的产业集聚现象被称为“同济现象”。这一阶段主要还是自发的状态。

2000 年7 月中共杨浦区委六届七次会议做出了《关于依托高校优势推进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杨浦区政府牵头置换空房, 在赤峰路组建科技园区。同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如科技企业税收减免、企业注册一条龙服务、设立企业孵化器等等, 为同济大学的师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这些支持政策的到位, 同济周边也迅速形成了企业注册的热潮。工作室逐渐被正式的公司所取代, 并形成从设计到工程监理, 同时包括了模型制作、效果图制作、图文输出等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的完整产业链, 建筑设计一条街渐渐成型。

赤峰路的市场效应开始吸引其他设计机构向这里靠拢, 附近的密云路、国康路、四平路也逐渐发展起来。多家知名设计机构先后落户同济周边。随着周边产业规模的扩大及校区互动双赢局面的逐渐形成, 当地政府和学领导越来越重视这个创意产业集群的规范及建设。2007 年5 月, 杨浦区政府与同济大学联合启动了环同济建设, 并于2008 年将其纳入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内。2009年1 月科技部正式命名“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 成为目前国内唯一 (首个)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特色产业服务基地。

在同济这个案例中, 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 在大学周边形成了创意产业集群, 并进一步形成了知识产业链, 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济大学的空间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校园规划, 它已经跟周边地区、整个杨浦、甚至上海市的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

3. 城市的大学与大学的城市

上述案例表明, 通过逐步向城市开放, 参与城市发展, 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 而是成为“城市的大学”。与此同时, 通过把大学纳入城市更新计划, 为大学提供空间、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支持, 城市也真正成为“大学的城市”。大学与城市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信息流通越来越频繁, 边界越来越模糊和可渗透。

对比这三所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及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作用 (表1) , 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 大学的空间发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而是非常多元化。它可以采用校区分散的布局方式, 可以是城市综合体, 也可以是集群式发展。

第二, 大学空间发展对城市更新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它生成了知识密集型空间, 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规划过程中与各方的互动, 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开发商等, 来改善城市管理质量, 提高城市竞争力。

第三, 要想实现大学与城市的互惠互利, 必须要在大学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有一个契合:空间上契合, 时间上也要契合。比如米兰理工大学, 如果不是由于学校需要发展新校区, 它可能不会选择入驻波维萨。比如同济大学, 如果不是杨浦区正要实现经济转型, 它可能也不会得到政府那么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 美国, 一个自由主义盛行的国家, 大学的参与是通过一个国家层面的项目, 自上而下来推动。而在中国, 通常很多科技园区都是政府主导, 但是在同济, 我们看到了一股自下而上的力量。这些表明了在知识社会, 当知识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时, 空间发展的运作模式和社会权力结构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节点, 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以往有关大学与城市关系的论述多着眼于大学校园规划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而较少关注大学空间发展与城市旧区更新的互动。本文通过对米兰理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同济大学等三个案例由校园扩张所引发的空间发展进行分析, 探讨了如何通过校园空间规划促进城市更新。通过比较这三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诱因、大学的空间发展策略、项目运作模式、大学对城市更新的贡献, 揭示了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的制衡机制。

关键词:大学,空间规划,城市更新,触媒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2002.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规划26 (5) :29-32.Wang, Jianguo, 2002.The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campus planning.City Planning Review 26 (5) :29-32.

[2].江浩, 2010.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浅析大学校园规划的几种立场.城市建筑2010 (3) :20-22.Jiang, Hao, 2010.Study on campus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sign.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10 (3) :20-22.

[3].王伯伟, 2001, 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建筑学报2001 (9) :59-61.Wang, Bowei, 2001.University town: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resources.Architectural Journal2001 (9) :59-61.

[4].Etzkowitz, H.and Leydesdorff, L. (eds) .1997.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London:Pinter.

[5].Carayannis, E.G.and Campbell, D.F.J.2009.“Mode3”and“Quadruple Helix”:Toward a 21st century fractal innovation eco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36:201-234.

[6].Etzkowitz, H.and Chunyan, Z.2006.Triple helix twins: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3:77-83.

[7].Mayfield, L.and Lucas, E.P., 2000.Mutual Awareness, Mutual Respect:the Community and the University Interact.Cityscape:A Journal of Polic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5 (1) :173-184.

[8].Prins, E., 2005.Framing a Conflict in a Communityuniversity Partnership.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5 (1) :57-74.

[9].Wiewel, W.and Lieber, M., 1998.Goal Achievement,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Incrementalism:The Challenges of University-community Partnerships.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17 (4) :291-301.

上一篇:主题绘画活动下一篇:四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