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文化生活

2024-07-24

日常文化生活(通用12篇)

日常文化生活 篇1

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 更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领军人物, 而《日常生活》作为其代表作, 在其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该著作也是二十世纪学界日常生活理论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部著作之中, 赫勒对于其日常生活理论的论述非常地完整和系统。而其日常生活理论本身, 也是赫勒在马克思理论以及人道主义理论相结合后提出的对于当代社会的全新构建的完整诠释, 在其中, 她继承和发扬理论马克思对于宏微观经济的认识和分析, 然而在微观上又有了新的创见, 进而提出了全新的“人类需要论”等构想, 最终产生了对日常生活人道化的追求。而对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之中, 对其日常生活意义的根本界定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常生活的界定

在阿格妮丝·赫勒看来, 为更深入理解日常生活内涵可以从个体与社会两者间的微妙关系出发。如果想要使一个社会有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再生产手段来实现, 但是需要明确一点的是, 无论随着时代怎样变化, 一个社会的再生产与个人的再生产之间总是割断不开的, 继而表明了一个道理, 即个人只能通过再生产才能再生产社会。在某种角度上可以, 说赫勒将日常生活的内容既定为“个体的再生产”。她在《日常生活》一书中开宗明义:“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 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为了能够对日常生活内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 赫勒针对日常生活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在赫勒对日常生活概念的观点中, 主要由两大内容组成:一个是伴随着起伏变换的历史而不断生灭的可变部分, 这一部分的变化与消失从根本上来说是不会对人类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另一个是基本的不变的部分, 这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部分, 其总体或某一要素的消失就会导致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混乱。

在赫勒的研究过程中对这种相对不变的部分将其归纳为“人类条件”。从她对人类条件的研究中可以看到, 赫勒将其人类得以延续生命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认定包括为意识、语言、沟通、联络、交互作用、工作、体谅、想象、解释等一系列自身或与他人发生的活动。换句话就是, 它“包含了所有活着的人所必须共享、所有死去的人所曾经共享以及所有未出生的人所必将共享的一切东西”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日常生活就是为使人们能够建立一个获取生存方式、合作与抗争、意义的架构从而提供规则系统的“人类条件”。在赫勒看来, 人类条件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具象行为, 但究其根本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人们具备获取生存技能方法, 为了生存而合作与抗争, 为意义的建构提供规则系统。赫勒通过马克思与卢卡奇的“类本质”与“对象化”对这两个基本范畴的定义入手, 将以语言、对象和习惯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条件, 也就是日常生活做了具体的诠释, 即“‘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或“自在的对象化”领域。

赫勒的研究中认为, 在整个本质对象化之间本质的区别就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和“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两者当中。然而, 作为运用自由意志的对象化领域代表的“自为的类本质”, 通过对对象化这一领域的反复思索在行为先前意志行为和反思行为两方面显现的更加具体化。从这一角度来看, 在针对“个体再生产”、“人类条件”和“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这三方面照着循序渐进的递进分析方法的研究后, 赫勒对于日常生活的基本概念与涵义得到了更深切的表述。

二、“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各要素的特殊属性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事物、习惯以及语言, 这三方面的内容都各自有着异质的特殊属性。

(一) 对象世界

我们所谈论的“对象世界的关系”与“人化自然的关系”, 两者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在赫勒看来, 对象化应该包括人们所需的资料和生产资料两种, 其中需要资料又涵盖了应用和消费资料。

为生产服务的对象和为消费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个, 虽为同一对象但是扮演不同角色时, 蕴含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不同的。当我们使用生产资料参与社会分工时, 这时还对象才具有社会意义;我们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使用生产资料, 这样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证实了自身的存在, 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但是, 消费资料对我们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确认关系甚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行为习惯, 这就决定了他们所使用的消费资料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尽相同的。

“消费”作为客观存在的对象, 在社会意识的再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社会意义。所以, 对工具或者对象的占有并不能影响新的意旨发挥其对象化的功能。在我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中, 将对象作为生产资料必然会有新对象的产生, 这些新对象的产生不仅可以被给予新的价值, 也在同等行业的对象中发挥相同的对象化的价值。

(二) 习惯世界

赫勒把习惯世界归纳为社会生活方面的普遍习惯、排他主义习惯、有要求的习惯和他人习惯四个方面, 他所依据的是影响社会阶层的实质是什么、被控制的范围有多大、主导着控制社会所需和利弊的因素有多迫切。

左右社会生活规律的普遍特征为, 每个人所遵循的程度几乎一致。单从这一方面来看, 总体的社会成员的生活规律受支配社会生活的普遍习惯的制约, 至于对它们的遵从, 并不能对个人的习惯做出说明。同时, 对社会习惯背道而驰的基本习惯显得毫无意义, 因为不遵守社会运行的规则的行为, 并不是彰显人们个性的方式, 而恰恰反映了此类人群思想的非理性程度之深。

“可以把那些的确是人的团体或相当大数量人们的特征的习惯, 界定为有条件的, 但对它的遵守, 并不构成必须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占据正式指派的位置, 且在其中按相应规范生活的个人的必要条件。”很多的具有约束条件的习惯与原则是不能够被轻易所违反的。与此同时, 可以被商榷的内容也同样存在,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即是地域性与群体性习惯的限制, 这些限制一旦被违背和忤逆, 就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后果。

因此, 人与之间在习惯上的差异是广泛地存在于人的一般习惯体系之中的, 因而人们很难超越其中的种种限定的要求, 然而这些体系的规定性也通常被局限在人平常所生活的活动范围之中, 在这个框架内对人的生活进行调节。因此, 个人习惯的调整和改变甚至中止, 都不能代表社会习惯的违背, 与个人习惯本身的意义相同, 个人习惯的违背本身就是个体意义的彰显、个体独立的象征。

(三) 语言

“日常语言是日常生活的同质媒介, 它使或者它能够使日常生活的异质领域同质化。”一切能够进入思维程序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转述出来, 对于这一点而言, 不仅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有所体现, 更在感情、知觉方面有所彰显。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 因为语言可以参与到一切的内容之中, 任何可思维的东西都可以用语言表达,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概念, 也适用于感情和知觉, 所以也成为了大家选择用来表达的重要方式。

语言是思想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他与另外两种“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要素有着重要的区别。尤其是在事情进行的过程、对日常性习惯的遵守过程等等, 都属于直接的典型对象化活动。我们可以将语言划分为两个类别:口头与内部, 前者自身即是直接对象化的体现, 而后者也被称为自我交谈, 是对于交谈本身的描述, 它并不是对于言谈的前期铺垫, 而是作为言谈自身而存在的, 他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则而建立的, 因此可以避免被直接对象化的过程。

结语

实际上, 在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内涵与其特殊属性进行分析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到日常生活的诸多共同特征, 包括重复、规范性、符号系统、经济方面以及情境性等等, 这些共同特征的认识, 对于日常生活的具体界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质上是对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卢卡奇的日常生活及物化等理论的继承和重新发展, 同时经过全新的思考和构建, 形成的一个崭新的、具有独特性意义的完整体系。

摘要:阿格妮丝?赫勒的著作《日常生活》是对其日常生活理论系统的全面阐释, 在其中, 赫勒通过对“个体再生产”、“‘自在、自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等概念范畴的分析与探讨, 清晰地展示了日常生活的整体面貌与基本内涵。对日常生活概念的界定是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的基础, 而本文就将对其内涵以及特殊属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日常生活,内涵,特殊属性

参考文献

[1]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日常文化生活 篇2

误区一:清洁、消毒等于灭菌

“清洁”“消毒”和“灭菌”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清洁”是一个去除物体表面可见污染物的过程,也就是简单地去污过程。

而“消毒”是要对除芽孢外的所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清理,“高温消毒”“酒精消毒”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灭菌”则是要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它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居民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误区二: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可以消毒

市面上的湿巾可以分为三类: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和消毒湿巾。

普通湿巾:仅具有湿润清洁皮肤的作用

卫生湿巾:带有抑菌功能,虽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但仍然达不到消毒水平,无法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清理。

消毒湿巾:只有消毒湿巾才是符合消毒水平的,可以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因此,为了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尽量选用消毒湿巾。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也可用它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消毒。

误区三: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一般来讲,很多强效消毒液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等风险。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

市面上售卖的`含氯消毒液的浓度往往在5%-10%之间,也要进行100-200倍的稀释才能使用。

误区四:室内要经常喷洒高浓度消毒液

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日常家居环境中的细菌量有限,不需要喷洒高浓度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

因此,在住所附近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情况下,采用自然通风、经常开窗换气即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但是如果家中有人员频繁进出,担心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可以适当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物品,如鞋架、门把手、电器开关等进行擦拭消毒。

蚂蚁的日常生活 篇3

(小好奇)

蚂蚁的智慧

在蚂蚁的智慧方面,有趣的事很多。

无数的劳动蚁,在列队行军途中,当前方有小河拦住了前进的道路时,先头部队总是一只一只的相互咬住尾巴,做成长锁链,从水流中冲过。这锁链的前方渐渐流到对岸,到岸后,岸上的蚂蚁拼命地将伙伴拉住,终于做成了蚂蚁的锁链吊桥。这时,大军源源不断地来到岸边,通过吊桥渡过小河。

有趣的事情还有:一队蚂蚁横过火车轨道,就在这时,一列火车飞快地开来。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有几十只同伴被活活轧死!这不幸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蚂蚁世界。于是其他蚂蚁立刻就在那轨道下面开始挖隧道。这时,我们试将隧道口堵塞,再观看蚂蚁的行动。就会发现这些蚂蚁决不从轨道上面通过,很快又在隧道下面重新挖起隧道来,而且后续部队不断增援,直到新隧道完成。

还有更有趣的事情:蚂蚁爬树时,我们在树干中部涂上一圈粘虫胶,好似一条带子拦住它们的去路,使它们不能往上爬。这时你就会看到蚂蚁立刻停止向上爬,而往下爬去。时间不久又爬上来,这回所有蚂蚁的嘴里都叼着沙子或碎石,并把沙石依次排列在粘虫胶上,搭起沙石桥。如果蚂蚁从树上下来,发现树干上涂了一层沥青不能通过时,蚂蚁会赶快转过头来再往上爬,然后从树枝上跳到地面。

使人钦佩的事情还有很多。如蚂蚁在造巢时,能巧妙地利用现有材料造成壮观的巢等等。

但是,所有这些都是蚂蚁的本能,不是什么智慧,不能用人的认识胡乱判断。

刚生下来的子蚁,母蚁什么也没教但它们却懂得挖巢,并且挖得很好。还懂得什么食物可以吃。刚生下来的子蚁能做与母蚁相同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子蚁不是生下来就聪明,这些都是蚂蚁的本能,是蚂蚁具有的天性。

蚂蚁洗澡

本来就非常爱干净的昆虫——蚂蚁,巢里就不用说了,它们自己的身体也经常洗,总是保持清洁。说是洗,不是搓肥皂用水洗,而是让别的蚂蚁给舔身体。

蚂蚁要想洗澡,就跑到伙伴的面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尔后,将脑袋伸向对方的颚下,安静地躺在那里,于是对方很快就明白了:噢,你要洗澡了。好!给你洗个澡吧。于是马上就开始给它搓背,再开始洗脸;然后搓胸的周围,再搓腰的周围;最后搓最前面的脚,以下是第二、第三只脚,按顺序搓;接着转到对面,和上面一样,从第一只脚开始按顺序搓,全身一点不留地全都搓到。搓澡的蚂蚁的确是用熟练的手艺搓的,让人看了实在好笑。当时被搓的蚂蚁的确流露出愉快的丑样,耷拉着身子,让搓澡的随意摆弄。等到确实把身体弄得溜光时,蚂蚁双方才都显露出愉快的表情。

蚂蚁打哈欠

蚂蚁也和其他动物一样每天都要睡觉。时间不定,大约每天睡三个小时。它睡觉的情形往往可以在地面洼处见到。有时不拘时间地打个盹儿。睡觉时把脚拉到身边,睡时就是外界对身体稍许有些妨碍也不轻易起来。

身体大的蚂蚁,要比小蚂蚁睡的时间长。蚂蚁睡醒后要打一个大哈欠。它轻松愉快地伸伸六只脚,哆哆嗦嗦地抖抖身子,有趣的是它把嘴张大又合上,完全与人打哈欠一模一样。

蚂蚁摔跤

在昆虫中勤劳的蚂蚁也有公休日。工作的蚂蚁停下工作,在家中的蚂蚁都到外边来,在炎热的天气里嬉闹、做摔跤游戏。

摔跤当然是一只对一只,一开始双方用前脚你打我的脑袋,我打你的脑袋,斗着斗着,猛然用力,互相扭住对方站起后脚,同时向对方的身上伸出触角及闲着的脚,要打倒对方。然后散开,再重新扭在一起,就这样,互相扭住一起摔倒,再扭住再摔倒。这真是很费精力的摔跤呀!有趣的是,强者一个接一个的取胜。

在炎热的夏天里,没有一只蚂蚁在工作,就是不摔跤的蚂蚁,也都出来在一边溜溜达达地玩。

你可以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有多少蚂蚁在摔跤,有多少蚂蚁在玩耍。

日常文化生活 篇4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审美直接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打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使审美充斥于整个日常生活当中。马来西亚最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 每个月都会在顶层举办一次画展, 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 也能够享受到艺术的魅力, 让逛街也成为一种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消费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必然现象。原来那些只有在博物院或者美术馆里才能欣赏到的高雅艺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达和复制时代的到来, 在大众之间也广泛传播开来, 使审美无处不在。

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首次明确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一词, 并对此作出了专门的界定。费瑟斯通认为, “日常生活审美化”包含三种含义。第一, “它指那些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第二, 它“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 它“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之流”。 (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消解了康德的传统美学观念, “美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美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3) 传统的艺术观念在面对当代美学时呈现出“失语”的状态。20世纪初, 一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在艺术界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当代艺术家杜尚利用购置的男性小便池加以签名, 送往展览馆参展的, 并且这件作品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品。这件作品的出现, 使得艺术作品与现成品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在对当代艺术现象进行重新思考之后, 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他指出机械复制的时代来临了波普艺术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 现代都市中的城市广告、媒体杂志等等造就了波普艺术的问世。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强调, 日常可视物体作为一种更能让人理解的语言形式, 是表现抽象精神的可靠手段。20世纪60年代, 波普艺术以其通俗的、短暂的、可消费的、便宜的和大批生产的品质, 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同谋”。日常生活的任意题材都可以进入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他把各种俗艳的颜色用在黑白基调的照片上, 使图像成为了抽象的象征符号。这并不单单是广告或海报, 而是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是整个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产物。它是与市民文化相关联的一种都市文化。都市城市的兴起产生了这种以消费为主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技术文化, 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有赖于机械复制和高度发达的媒介, 包括电台、电视、互联网等等。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流行的、时尚的文化。现如今, 大众文化已经站在了当今文化接收的位置上, 成为文化社会的主流。

二、精英文化的衰退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所谓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 他们所关注的是纯文学、纯音乐、纯艺术, 而不是粗俗文学, 流行音乐或非艺术。精英文化承担更多的是社会教化和价值导向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面对大众文化如洪水般的冲击, 精英文化开始走向衰落。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迅速占领社会文化的中心, 而原来居于社会文化中心位置的精英文学则走向边缘。

中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命题。力图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强调审美不止关注艺术, 也关注人的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似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 都是为了呼应艺术与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现状, 实则不然。

首先, 来源方面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时代时所提出来的。在西方现代的美学史上, 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达到了顶峰,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 在渴望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情况下, 西方学者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在中国并没有完全进入消费时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出现了多元化与分层化的局面, 以新的媒界、商界精英为代表、以都市中产阶层为主导的消费文化日趋发达, 城市低收入阶层与最广大的农民阶层等弱势群体的文化处于落后阶段。文化与生活的二元对立也没有达到极端, 艺术也没有从生活中真正独立出来。

其次, 运动轨迹的不同。正如鲁教授所说的, 一种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一种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经由大众传媒使大众文化自下而上的发展运动, 由于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大众的需求从浅层上升到高一层次的精神需求上。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在精英文化衰落时, 产生的自上而下的流程。很多知识分子为了迎合大众消费心理, 通过媒介传播等方式使审美大众化, 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

最后, 产生结果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所产生的结果是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使得审美活动与审美因素大举进入日常生活空间, 到处都是街心花园、购物中心。各种经典的复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审美日常生活化”则以一种“反美学”的姿态, 走向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等, 然后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精英文化如何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时代下生存

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 随即, 大众文化也迅速的流行起来。大众文化的迅速流行、崛起, 以压倒性的优势迎合了人们的感官享乐, 将由精英文化几千年来构筑的审美价值体系冲击的支离破碎。精英文化的衰退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有一定的历史及现实原因的。面对改革开放的到来, 一些知识分子摇摆不定, 抗拒不了金钱的诱惑, 放弃对精英文化的追求, 使精英文化的中心地位逐渐丧失。此外, 几十年的思想禁锢, 使得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里只有的几出样板戏, 几首革命歌曲, 和全国上下一片黑白灰的统一装束。面对改革开放的到来, 大众文化像洪水一样奔腾而下, 使得精英文化毫无招架之势。到了90年代,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精英文化就更加沉默了。面对此种局面, 精英文化有责任承担起自我拯救, 同时也拯救大众文化的责任。

首先精英文化要避免在大众化过程中的低俗化传媒的发展, 网络的出现, 使得一些商业化的、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层出不穷。戏说、整蛊经典文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比如《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林黛玉被甩的N个理由》、《刘备日记》等等, 都使得精英文化走向低俗, 失去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 知识分子在建设和发扬精英文化的道路上起领航作用。知识分子是精英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于能否抵住商业的诱惑, 认清自己的使命, 站在精英立场增强批判意识, 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 所以知识分子也要有独特的思想主张, 积极引导和帮助接受者。

最后, 精英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精髓, 可以对程式化、“媚俗”语境下的大众文化进行思想支持和学术指导。同时, 精英文化也要借鉴大众文化中的通俗性、娱乐性来改变自己严肃、刻板的风格, 借助大众传媒来宣传自己, 使之大众化。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一个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的很好的例子。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实际上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两种矛盾冲突。在未来的社会, 两者之间应该由一个互相渗透, 共同整合, 相互提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谁取代谁谁独立发展的时代。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在不断融合。一场新的美学原则的探讨也在激烈展开。这场美学争论包含着两个命题, 一个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另一个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而精英文化的衰退带来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迅速成长为现今社会的主流文化, 面对日益崛起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应如何选择其生存策略。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注释

1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 《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2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刘精明译, 第95-97页。

日常生活初中日记 篇5

人生,就是两个对立面,而我卡在中间,苦不堪言,但仔细想想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人生来就是善于恶的共存体。但什么是善,又什么是恶呢?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也不知。就如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所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彻底的去定义一件事情。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想做坏人,于心不忍;想做好人,又无法舍己为人,做事犹豫不决,最终不过是作践自己。

其实善恶本在一念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缘起缘落,缘生缘灭,万象皆为心造,心静一切安,心静无烦恼,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日常生活的革命 篇6

下午四点。天光正好。打电话给教练,希望他能满足我这个临时的愿望。幸好他没有推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来到了网球场,外面的温度零下,室内的人声鼎沸。球场上已经人满了,都是年龄较大的阿姨叔叔,想是越老越懂得健康的可贵吧。开始做准备活动。跑圈、振臂、扩胸、压腿,再练习挥拍、练习墙球。然后就和我的教练开了一局,这显然是一场胜负明显的对峙,尽管自己的水平十分有限,但我仍希望在新年能来个改头换面。朋友戏称,世界上有多少打网球的人,那我的“世界排名”和这个数字就应该一样。而教练的球打得非常漂亮,他喜欢模仿江湖老大费德勒的球风,在当今世界网坛野蛮球当道的情况下,费德勒坚持的古典打法好像一股清新的风气影响着很多人,我的教练显然是“被感染者”。只见他正手攻击、反手、截击……球疾速飞来,又疾驰而去,每个回合都只见我满场飞奔,很快就败下阵来。虽然输了球,但还是很开心,球场上不仅留下了汗水,更留下了欢声与笑语。

一个多小时后,汗水淋漓,网球散落一地,我们逐一拾起,装在球篮里。越来越喜欢网球,喜欢那每一次潇洒的击球。最重要是再多的不快和烦恼,都可以在挥拍击球的一瞬间烟消云散,仿佛被打掉了!所以,从不爱激烈运动的我竟然那么爱网球。回来后,累得什么都不想,瘫倒在床上。但思想总不肯安定下来,不时冒出什么想法,其实,我本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我却一眼就喜欢上了网球。毛绒绒的绿色小球虽跳得不高,但如果你奋力一击,它便勇往直前,在寒日里用充满生机的绿色轨迹点燃你身体里的全部热情。享受着运动给你带来的无限快乐……

我从看球到自己打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在前不久,我想改进正拍动作,由于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想在一个星期内收到成效,在这个星期中我每天晚上加练到10点多。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正手击球没有太大提高反而浑身肌肉酸痛。我很失望,但是教练告诉我:“一个动作需要三万次击球才可以改好,你只做了一半,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就是我简单的网球生活,细细品味,从学习初时常把球击出场外到现在的挥洒自如,从有了兴趣到享受乐趣,从发现魅力到探究魅力,这不就是人生的缩影、生命的重温吗?冬日午后,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晶莹的汗水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突然强烈地感受到,网球如此热烈,生命如此温暖。

关注日常生活体悟人文精神 篇7

一、人文精神初探讨

1.广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诞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主张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 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强调人的自由愿望和世俗生活的欲求。

在中国, “人文”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按照李欧梵的解释, 这个“人文”是指整个人间的各种事物, 用诗、书、礼、乐这些东西来教化天下。从人文的角度对文学给予关注, 起于20世纪早期的五四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主要议题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当今文坛, 人们所担忧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失落, 基本上都集中在文学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减上。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文学功用理解得过于片面。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 文学的娱乐功能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2.语文之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上, 我们强调人文性, 强调人文精神, 也是矫正。

一是对语文学科生存土壤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矫正。在社会风气渐趋娱乐化的当今社会, 人文精神仿佛已经渐渐不合时宜, 它被人们冷落到一个荒芜的角落。《现代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一文, 以最大的悲观表示了对语文的忧虑, 文中谈到:“语文已逐渐失去大众实用性, 语文的运用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被称为“经国之大事, 治世之伟业”的文学, 怕是难以再有如此扛鼎之力了。古人学语文, 可以“学而优则仕”, 但在今天, 语文已经仅仅具有高考学科意义上的重要性了。

二是对语文学科教学实际过度工具性的矫正。众所周知, 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争议颇多, 其中“工具”说最具权威。真理式的说教已经让无数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 技巧式的分析也让学生兴趣全无, 高考指挥棒下的语文教育, 在仓促之中很难实现人文熏陶所需要的缓慢浸润过程。过度地重视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实用价值, 确实从客观上忽视了语文宝贵的人文精神内涵。

所以, 现在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一抽象概念, 也就是要关注人, 把人放在当下的语境中, 放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来研究, 并以此为立足点仰望人的终极价值。把人从各种单一领域中解放出来, 回归人的日常生活的自然随性的状态, 追求广义、全面而又自由的人的价值, 探讨人生的意义、幸福、信仰。教师们在语文课上强调文章的思想与情感, 正是人文性的体现。

二、关注日常流行语, 引导学生体味人文内涵

即便是在这个时尚而又科技化的年代, 人文性以及具有人文性特点的语文学科依然以流行词语、精巧段子的方式积极地传达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喜怒哀乐。

2011年, “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入选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十大新词语前十名, 真实记录了2011年度中国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 反映了这一年中广大百姓的心理状态。互动百科的副总裁吴彦鹏称, 2011年的新词语是从网络时尚、新事物重新回归到人们对生活本质的追求:比如“伤不起”代表了人们对守护心灵健康的追求;“起云剂”代表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持续热切关注;“虎妈”则是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肯定。可见, 人文精神并没有沉寂, 反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时鲜的体现。

学生的口头语往往追随流行语, 而网络流行语通常有其产生的事件与背景, 或无奈、或讽刺、或调侃、或恶搞。这些用语都是时代风尚和国计民生的反映, 正是语文课上可以发掘的人文价值。因此, 严肃的、正面的、道德说教式的价值关注, 和对真理孜孜以求、鸿篇巨制的千言万语是人文性的体现;而日常生活中价值的无法实现、超越的绝无可能, 在短小而又鲜活的词句中广为流传, 这也是人文性的体现。

三、课堂设计要生活化, 引导学生感受人文精神

教材并非新闻时评, 然而其价值不可小视。好文章并非像新闻时评那样新鲜, 它虽然只讲述个别事件或具体细节, 却具有超越时空的永久价值。无论是人生低谷中的悲愤无奈、逆境中的洒脱超然, 还是天地万物的风云变幻, 新时代的学生们都会通过关注他人进而关注自身、塑造自我。

要想引起学生对教材深意的体会、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就必须动态地呈现文本思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这种动态呈现就要求教师立足生活实际, 而非抽象剥离。任何一种情感, 一定有其产生的具体情境, 这种情感在文本中应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这种具体情境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才能使这些思想和情感在学生的自我世界中生长。这种巧妙的方式, 一定不是直接却又让学生早已产生审美疲劳的“背景介绍”“思想概括”之类, 而是文章所蕴涵的当下的日常生活。

语言大师闻一多在教授《诗经·周南·芣苢》时, 以他诗人的想象和学者的渊博极力铺陈道:“……那是一个夏天, 芣苢都结子了, 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 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 正捻着那希望的玑珠出神, 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魇辅……” (《闻一多传》) 通过还原日常生活情境, 展现平常的、富有人情味的诗意空间, 给学生一个想象、感受的平台, 让他们尽可能地有一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钱理群给中学生讲鲁迅时, 面对大多数对鲁迅一知半解的学生, 他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鲁迅是一个真人, 一个真的鲁迅、一个丰富的鲁迅。”从 “感受鲁迅 ”开始, 围绕“父亲和儿子”这一主题选文, 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开始, 使学生们觉得鲁迅可亲可敬, 课堂气氛变得非常自然。后来, 他又向学生展示了鲁迅作为“人之子”时对待自己父亲的情景, 通过“父与子”这样一个生命命题, 使学生和鲁迅之间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契合。在这里, 语文教学的美文鉴赏从干枯的技巧分析、考试应对走向了对心智的启发和内在情感的共鸣, 这是教师思维创新及精神探索的结果。

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相关性, 培养学生的痛苦感与强大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的内在本质都是思想或情感内化的过程。一切外在的、客观的东西, 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 才能积淀为内部的思想和素质, 这就是教育的内部性原则。”要让学生内化、体会, 就要尽可能地对教材做日常化的人性处理, 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

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篇8

Weather affects all of us in one way or another,directly or indirectly.For example,good weather makes people happy,and bad weather makes people sick and depressed.Besides,on a fine day,one can go out for a walk or play a game.On a rainy day,how⁃ever,he can only stay indoors.In a word,weather is part of life for all of us.

The first thing that many people do after getting up is to see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With a knowledge of the weather,people can arrange work and life of the day.If it is fine,he may decide to go on a picnic.If it is rainy or cloudy,he will have to take a raincoat or an umbrella with him.Whatever the weather may be,one tends to adjust his activities to it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know what the weather will be,special people are doing special work.They collect data,analyze them and predict the weather of the coming days.This information,which is announced on the radio or on TV,is usually very accurate.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those professionals,we can always know the weather in advance and get prepared for it.

【词汇箱】

【读懂了吗】

1.One can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except______on a rainy day.

2.If it is sunny in the morning and rainy in the afternoon,which of the following plans will you choose?

A.Spend the morning in a museum and go for a picnic in the afternoon.

B.Go biking in the morning and go swimming in the afternoon.

D.Go boating in the morning and read at home in the afternoon.

3.Where can you possibly get weather report?

日常文化生活 篇9

汪曾祺是现代小说家中的语言大师。有论者指出:“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具有潜在的文化诗学结构, 彰显着他的文化诗学语言观念。”[1]这就说明了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本质特点, 即用诗一般的话语形式来表述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内涵。汪曾祺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一种乡土小说, 因为他的大多数小说都用带着“京味儿”的语言来描述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图画, 诸如《大淖记事》、《受戒》等。乡土情结融合在汪曾祺的诗学追求中, 而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美学的言说则是汪曾祺创作的心理驱动力之一。

如果我们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分析汪曾祺的小说语言, 几乎找不到任何繁复的修辞造句。从表面上看, 这些描述日常生活的语言都极其简单、浅显易懂, 几乎没有很长的句子, 大多数是一些客观的陈述与片段化的词组, 但是通过汪曾祺的精心组合之后, 它们构成了一种独特感受的载体。例如《受戒》中的语言, 它们如同诗话, 又有散文化的倾向, 更带有叙事性作品中的“述行语言”那样的叙事表意功能, 因此, 它们实际上是一种由古典诗歌、小说和散文的聚合体, 呈现出开放的表意体系。可以这样说, 《受戒》中的乡土味是自然清新, 不混入一粒灰尘, 它把一直在其中自在地行走、平静地生活、哭哭笑笑、打打闹闹的芸芸众生的心灵之美揭示出来, 不遗余力地展现日常生活的诗情画意, 让人读完后掩卷沉思, 徒然心羡, 怀着一种怅然之情去向往那种带着原始情调的自由和惬意。

《受戒》这个文本最重要的表现是其在语言上的“诗话”特征。汪曾祺有意地将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 散文语体的包罗万象、信马由缰, 以及叙事文体的象征手法和隐喻色彩戏剧性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意境优美、如诗如画的审美艺术世界。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评论界着笔较多的段落就是小说结尾处的语言描写, 小说用一种诗性的语言, 把小英子和明海将小船划进“芦花荡”的情景描绘出来, 显得此言已尽而余味无穷: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 软软的, 滑溜溜的, 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 通红的, 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 紫浮萍。长脚蚊子, 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 (一种水鸟) , 擦着芦穗, 扑鲁鲁飞远了。

这段白描式的语言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字数时多时少, 长短参差, 表明叙述的时快时慢, 念起来产生类似古代长短句 (词) 之回环与婉转节奏, 又如读了现代散文诗一样韵味十足”。[2]P57正是这样的节奏形象刻画, 把读者于不知不觉中带入了一幅清新而明丽的江南水乡风俗画中。它表面上看来是写景状物, 似乎没有蕴含任何情感, 然而我们细细品读, 再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审视这段语言, 就发现其中蕴含着中国古典诗学关于“由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辨的“义理”乃至“禅机”。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艺术作品中“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3]P161这足以证明本段叙述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以景物描写来衬托小说的心境, 情、景、理交融一体, 相映成趣。一方面, 它仅从“物象” (芦花、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水鸟等等) 的层面展开描述, 一派自然生态景观, 似乎与人类社会了无挂碍, 即所谓“无我之境”是也, 小说家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感、精神世界以及他对小说中描写的现实人生的态度和价值判断都隐匿在非常富有节制的叙述之中, “物象”的世界表象之下是巨大的意义阐释空间的缺席。另一方面, 这“无我之境”的表象之下是否真的无我呢?不是的, 在这些看似随意的描述中, 我们又赫然发现“我” (叙述者、抒情主体) 的情感与价值判断在字里行间流淌:我们结合原文写作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语境 (20世纪80年代前后) , 还原《受戒》的社会生活后不难发现, 汪曾祺在小说的表述中传达了意识形态背景下人文知识分子的审美思考, 即关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理想, 这种理想包孕了他对人与人、人与自然, 以及自然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诗意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讲, 汪曾祺在《受戒》等现代小说中表达出来的审美理想与王国维的古典诗学思想在抒写“真情物”与“真情感”的主题上暗暗契合, 实在是对日常生活中普泛的“情景关系”和文学艺术中的“物我关系”的审美超越, 它“饱含着对人生价值的真切体认”。[4]因此, 从诗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神来之笔一般的结尾, 就会拓展出近乎无限的表意空间。这个看似普通但又包含深意的语段虽名为有景“无我”, 实则处处有我“入境”。

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析这段白描式的语言, 我们会发现, 它与中国古典诗词长短错落的句子组合极其相似, 整饬、美观而富有节奏感, 像一曲悠扬的乐音。细细品味, 自然、质朴、片段化,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严整的辞格, 遣词造句不着修饰, 却表意丰满, 一点也不显得干瘪单调, 寓丰富的人生意味于短小精悍的语段之中, 读来蕴藉深厚, 令人充满遐想、回味悠长。从语义关系上来审视, 它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艺术世界, 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在这样诗一般的语言中露痕迹地镶嵌在优美的意境中, 令人神往, 充满了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汪曾祺是一个叙事高手, 他喜欢运用经过提炼的精致语言来表意, 如果不细心读阅读, 很可能会丢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受戒》这个文本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语言平实, 波澜不惊, 却蕴含着深意。汪曾祺习惯于在平静的叙事中为读者抽茧剥斯, 逐渐进入由他所建构的日常生活和艺术世界。他不仅希望借助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来探寻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美的本质, 而且借助灵动而富有节奏感的混合语体 (即综合了小说、散文和古典诗词的语言) 将这些美丽的生活、人物和景观描绘得和谐生动, 从思想和情感上征服读者。他选择的是原汁原味的高邮水乡的风土人情, 通过清新活泼的语言, 将这一切都和谐地黏合在一起, 达到一种唯美表意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受戒》这个文本中, 对于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 作者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语言风格中, 小说所营造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由此可见, 《受戒》的语言是汪曾祺在小说美学上追求极致之后的反映, 它们表面上看来极其简单, 却表达出了极为深邃的“蕴藉属性”, 俨然达到老庄哲学“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的境界。

《受戒》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受戒》在篇幅上短小隽永, 却包容了惊人的信息量, 仅仅从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个角度来讲, 汪曾祺就不愧为大师的称号。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十个, 但汪曾祺寥寥数笔就把一个个人物勾画得栩栩如生。比如小说对荸荠庵主持仁山的描述, 仅仅用了两个字:黄、胖。为了突出仁山形象, 汪曾祺用了有声有色的语言进行立体的描述:“他一天就这样不衫不履地这里走走, 那里走走, 发出母猪一样的声音:‘呣———呣———’”于是一个憨态可掬又有些滑稽的胖大和尚形象便跃然于纸上。此外, 汪曾祺还刻画了枯寂的老和尚普照, 二师父仁海的白净, 三师傅仁渡的灵秀和他那惊人的飞铙绝技, 赵大伯的敦厚, 赵大妈的爽利, 大英子的文静……三言两语, 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便从字里行间走出来与读者对话。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明海和小英子, 作者仅仅在文末明海受戒归来后安排两人的一段对话, 从中, 我们看到小英子的麻利、泼辣和精灵一般活泼的个性, 而明海也一改聪明与开悟, 表现得稚拙、内敛而又带着几分羞涩, 两个人一问一答, 充满童趣, 甚至也带着一丝情窦初开的暧昧, 看似天真烂漫, 实则饱含深意, 话语的一张一弛之间, “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 (刘勰语) , 含蓄婉转, 意义深远, 令人神往。[5]

汪曾祺的小说大多数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却蕴含着唯美与诗艺, 尤其是他将古典诗话和现代散文话语结合起来, 节奏舒缓, 韵律优美, 蕴藉风流, 读来如小桥流水, 雪月空明, 臻于化境。只有应该静下心来, 细细品读, 慢慢咀嚼其中余味, 才能领悟汪曾祺的“诗心”、“画意”, 对于《受戒》等小说的语言, 理论研究者也应将全部的语言当做一个唯美的有机体, 然后条分缕析, 方能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语言美和诗艺性。

摘要:汪曾祺的《受戒》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文本。它用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话语言, 描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风俗画, 表达了一个具有理想气质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田园乌托邦情结。

关键词:《受戒》,汪曾祺,诗学话语,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红莉.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文化诗性结构[J].北京社会科学, 2006, (5) .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清]王国维.人间词话[M].见王又安校订.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4]凌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辨[J].文艺理论研究, 2009, (4) .

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篇10

较早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做出理论概括的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他在1998年4月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讲演,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首先,它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在这些流派及其活生生的生活事件中,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包括波德莱尔、唯美主义、福柯等探索新的生活方式的实验,他们致力于把生活与艺术品位相结合,建构一种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第三层意思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之流,也就是消费文化发展的中心。费瑟斯通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界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其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中间,其基本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乃至消失了,借助大众传播、文化工业等,审美普及化了。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超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的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审美活动越来越失去其原有的精神价值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而成为大众生活的直接存在形式。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与评价这种现象?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新的审美文化的出现,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洞理论。同时,作为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的人,除了关注这种审美化趋势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塑造与影响以外,还不得不思考它对我们的美学学科、美学观念以及美学研究方法造成的冲击。

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中国学术界普遍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术语来概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许多研究者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生存意境来进行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又是一个势不可挡、日益壮观的社会潮流。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出美的要求,他们通过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变得具有艺术性。似乎人人都喜爱艺术,都消费艺术。由于有了电视,一切都有了形象。于是电视专题片甚至电视新闻都有了艺术性,都成了艺术。人们有了钱,不愿再使用老式的家具,穿旧衣裳,不愿居室还是老样子,因此人们要装扮,要粉饰,要追求美。对美的追求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艺术就蔓延到了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的需要和审美要求的普遍高涨,以及物质文化形态的极大丰富,具有实用性、大众化和享受性等特征的感性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它把人们从长期呆板枯燥的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引发出人的无限的生命活力。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艺术已经作为商品进入了消费。审美当然也就不再是个别阶层的人的活动,而成为大众理解现实感受现实的一个更为广泛生动的媒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谋求推翻工具理性对日常生活控制的一种根本诉求,其宗旨是要解决启蒙现代性以来的生存困境。”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理想就是力

求打破工具理性对日常生活的钳制,解除商品拜物教的权力渗透,使人类的生存获得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进而使人类的日常生活进入到“诗意栖居”的生活境界。

一个理念或者说美学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跟随现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而兴起,它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或文化事件,其中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渐强大,物质力量的不断提升,人们衣食足而求美乐;市场经济的背景催促,文化生产的全面实践,催化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而消费文化比重的大幅度增加、大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为此奠定了发展的平台。于是,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从“天国”降临“人间”,从“圣坛”走向“世俗”。

在我看来,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生存意境来进行研究本无可非议,然而,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还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消费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关心的还是劳作的身体而不是欲望化的身体,他们还只是时尚的看客而不是时尚的主人。可见理论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织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界已进入消费时代,中国从整体上说还仅仅是温饱型社会。在当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中,自由的人和人的自由以及人的感性的完善,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主要服务和满足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需要,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现实的满足人的生存要求。

但是,作为美学学科出现的一门新生事物,不管在理论上或存在其不足,或在实践中还有待完善,我们都应该尽量看到它积极和推动性的一面,更多的应该是加以扶持。客观的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于当下社会还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审美由过去狭窄的精英文化迅速走向广阔具体的大众生活,而大众生活也借助艺术日趋审美化。当下审美对传统审美提出了挑战,传统观点认为,世俗生活与审美无涉;而日常中的审美恰以世俗为重,它实实在在的描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首先,审美的客体已不再是过去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它和当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相合拍之后,甚至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由于当代生活本身不断扩大的消费性质,当代人类审美活动、包括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在不断提升人的

感性利益与满足过程中,进一步张扬了人的日常生存的感性权利。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目的是让人们关注当代生活的感性现实,而不是为了拒绝理性。在张扬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也并不放弃“精神的守望”。但这一“精神的守望”不应成为人在感性发展道路上的屏障。而在“超越的”精神努力之外,感性生存的人同样不拒绝非超越性的现实生活。享乐的生活尽管不是人的全面健全的生存,但全面的健全的人类生存却不能没有现世的生活快乐作为基础。

从文艺学美学研究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是可以从侧面理解为生活中无处不是美,无处不体现美,那么我们这个学科还有存在的价值或者理由么?什么都是美,什么也可以都不是美,我们对美的定义似乎变的些许模糊了?现实的潮涌中审美泛化背后暗含美学构建的隐隐忧患: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致使美失落它更深邃的人文内涵,取而代之的仅仅只是一种浅显,消费,通俗意味。当社会充斥着各方面虚拟化的审美符号时,影像代替了实际的生活,广告代替了实在的事物,商标代替了真正的质量,包装与衣饰代替了内在的品味,整容过的外貌代替了本真的内心。“过分审美化”导致的不是真正“美的艺术过剩”造成的审美疲劳,而是在审美文化垃圾和心灵鸦片包围中失去对于真正美的理想和崇高事物的判断力和追求,审美的泛滥使得美变得毫无意义,而我们对于审美也会因此而变得麻木不仁。放逐对于社会人生的关怀而无限的倾向于艺术的娱乐性,以身体快感代替深层次的美感,把消费意识、享乐意识当作文学艺术的唯一的价值标准,缺乏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忧患和对人的现实解放的实际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一味的批判或自责还不如进行深刻的反思。美学研究超越学科边界、扩展研究对象已经成为迫切的议题。美学研究只有在不断关注、切近当代文化现实和大众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才能有新的理论生长点。韦尔施的《重构美学》提出了“超越美学的美学”,对美学学科如何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进行了建设性的思考,对于中国的美学学科建设也有启发意义。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这应该被视作既是对文艺学、美学的挑战,同时也为文艺学、美学的超越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美学文艺学研究在这方面要滞后许多。面对90年代以来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许多人采取消极回避或情绪化拒斥的态度,不能也不想在学理上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事实上,当代的消费社会及其文化与艺术活动的新变化、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等已经迫

切地要求我们修正、扩展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观念,不管合理与否,都可纳入研究范围。呼吁美学文艺学积极应对现实,决不意味着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现象在价值上的认同。从学术的角度关注一个对象不意味着赋予它以价值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批判性地反思一个对象的前提恰恰是把它纳入自

己的研究视野。我们应该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的诸多问题保持警惕,但是却大可不必把它排斥在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大门之外。

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审美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感性文化,在审美文化中,人类深层中那些一直被深埋、隐藏的东西有可能纷纷呼啸而出,但都要受到生活的检验,有的被肯定,有的被淘汰。我们要以更开放的意识来迎接它,以宽松的心态来研究它。在我看来,以更为多样的方法不断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史与理论史,逐步完善问题结构,将会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文艺学美学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 2000.

[2]参见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3]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3)

日常文化生活 篇11

摘要: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见识广了,眼光高了,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要在完善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让那些文化设施变成摆设。对于公共文化建设,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对症下药。尤其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让其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担当主角,调动积极性,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生活;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58.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68

1 目前常山镇文化发展现状

常山镇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高涨,尤其是以靠山村、兴隆村为代表的文化村,闲暇时间,村民总是热情参与村级文化活动。镇党委、镇政府为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该镇良好精神风貌,多次举办篮球比赛、村级广场舞汇演、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多项文化活动。

2 在发展文化活动方面存在的不足

2.1缺乏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

文化活动与经济紧密相连,同时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常山镇农村的文化建设仍有薄弱环节。村里虽然有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娱活动设施,但是对于文化广场的利用率比较低,个别村利用较好,但是有的村还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今每家每户都有电脑、电视,想看电影再也不需要去影院,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在广场统一放电影。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村民的集体文化活动变得匮乏了,集体性的文化活动不多。

2.2文化设施短缺

到了农闲时期,还是有很多村民喜欢打麻将,聚众赌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目前,该镇大多数村都有文化广场,但是有的村地域广阔,有多个自然屯,群众到邻近的广场也很远。并且大多数广场上的设施配套不齐全,只能供跳广场舞的村民娱乐,其他的体育设施还不够完善。村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利用率低。虽然目前村里面都有农家书屋,但是里面的图书与群众的需求脱钩,图书的借阅率十分低。文化活动室里面的设置不够均等化,有的娱乐方式丰富,甚至有卡拉OK等娱乐形式,而有的村娱乐方式选择很单一,甚至只有象棋。整体来看,文化设施还比较短缺。

2.3文化队伍涣散

目前,针对于村级文化广场和村级农家书屋等都没有明确专人进行负责,导致管理涣散。对于农家书屋,虽然有具体的管理细则,但是缺乏专人监督管理,对于管理细则的相关要求落实不到位。

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3.1统筹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积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资源,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要建立服务平台整合公益性文化场馆资源,例如可以“每周让村民了解一周文化信息、接受一次以上培训、欣赏一场演出、听一场讲座、看一次展览”为基本目标,免费为村民提供各类文化服务,架设通达顺畅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在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多元化交流,加强社会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整合各种力量建成“农村大舞台”,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向综合发展,促进了场所固定化、活动常态化,实现了村民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构建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乐园。

3.2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文化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进“互联网+”行动,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村级农家书屋可以开展“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室我做主”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下放图书采购权力于读者的理念创新,外移借阅服务职能于书店的技术创新,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对接。

3.3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增强发展活力

要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购买、市场机制、社会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可以创立“政府主导、社会运作、村民参与”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方式,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行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的“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机制,形成“重大事务民主协商”决策机制,既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职能,也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小政府,大服务”。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为主题,创办 “艺术扶贫工程”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深入所服务的村,免费为乡村少年儿童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内容可以涵盖美术、音乐、舞蹈、写作、剪纸等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

3.4 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积极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文化活动品牌。2013年,该镇参加市里文化活动,推出文化团体“百人合唱团”,活动效果良好。可以面向各村村民和业余文艺爱好者推出村级合唱大赛、村级广场舞汇演以及村民书法大赛、摄影大赛等比赛活动,带动该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着力推动该镇群众文化活动向常态化、规模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形成共同繁荣、群众同欢乐的喜人局面。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篇12

现在不少幼儿在家是“小皇帝”, 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脾气, 动辄因个人利益与同伴发生冲突。针对这种现象, 在日常的教学和园内生活中, 我不仅抓住一切的机会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 通过及时表扬关心同伴、帮助同伴的幼儿, 让幼儿树立与同伴间友好相处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利用同伴间的小纠纷让他们自己解决, 培养他们处理矛盾的能力。

例如:在晨间接待和午间接待中, 我经常提供许多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来自由选择, 并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有一次, 我在数学区投放了新的游戏材料“数字贝壳棋”, 这种棋需要两个人来玩。孩子们看到新的玩具都一拥而上, 争着要玩棋, 可是棋只有两副, 只有四个人可以玩, 怎么办呢?本来我想去制止他们争抢的行为, 但转念一想, 何不看他们怎么解决的?尚涵说:“要不我们来轮流吧。”大家都赞成, 可是谁先来玩他们又争吵开了, 楷博说:“我们来猜拳吧, 谁赢了谁先来”, 就这样, 他们用平时玩“游戏卡”的玩法以自己的方式达成了协议, 解决了这场小小的纠纷。在解决问题中, 他们不仅形成处理矛盾的能力, 还能更加团结友爱, 更加懂得如何来与同伴友好相处。如果这时教师大声制止这种行为, 然后又指定谁来玩, 那么这样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的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二.随时对幼儿进行“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的培养

“您好”、“谢谢”、“对不起”这些文明礼貌用语与之相随的道德情感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的, 人们在交往中是否有文明礼貌的语言, 反映了一个国家, 一个集体, 一个家庭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我经常教育幼儿对父母、教师和长辈要称呼“您”, 与熟人见面要问“你好”;请求别人帮助要用商量的口气说“请”;别人帮助了你, 应该主动说“谢谢”;当你妨碍别人, 给人添了麻烦时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等。在平时不断的培养下, 幼儿养成了讲文明, 懂礼貌的好习惯, 并且每个幼儿都能熟练地运用礼貌用语。

三.建立值日生制, 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 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 所以久了孩子便形成一种惰性, 有时叫他们帮助拿点东西、做点小事情, 经常叫不动。为培养幼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在平时进餐、吃点心时, 我都会有意地问:“今天谁最爱劳动, 来帮老师分一下汤匙?”吃完饭时说:“谁愿意帮老师擦桌子、搬椅子、扫地板?”并趁机表扬爱劳动的孩子, 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愿望。

为了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教育幼儿争做幼儿园的小主人, 有一次, 带孩子出去活动, 走到楼梯时发现有一张废纸于是弯腰捡了起来, 因为周围没有垃圾箱, 于是随手装进口袋。这时一个孩子看到了问我:“老师, 你为什么把垃圾放进口袋里呢?”我惊诧孩子的观察如此仔细!“因为周围没有垃圾箱呀!但是如果不把废纸捡起来的话别人看到会不舒服的!小朋友要爱护自己的幼儿园呀!”“那如果小朋友看到有垃圾也应该把它捡起来, 对吗?”“那在马路上也要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去!”几天后我经常发现孩子们主动弯腰捡垃圾的现象, 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 可见随机教育对我们的重要作用。另外, 我们还可以结合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对孩子进行教育, 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孩子们一起生活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随时教育的。如孩子们在洗手时总是洗不干净, 而且有的孩子还偷懒, 不抹洗手液, 经过几次教育都收效不大。正好有一次有个孩子在吃饭时突然喊肚子疼, 于是我抓住时机, 教育孩子如果不洗干净小手, 就会闹肚子, 严重的还要住院呢。孩子们看到不洗干净小手的严重“后果”后, 都皱起了眉头。孩子们以后洗手都积极了, 而且每个孩子都洗得很认真。

有一次上美术课, 在讲解时有的孩子大声讲话, 别的孩子也跟着嚷嚷起来, 教室里非常乱, 于是我请一个说话的孩子到黑板上画一下我要求的内容, 结果他没有画出来, 于是我再讲了一遍, 这时没有人再讲话了, 因为如果画不出来就不能参加展览了。这样让孩子尝试不认真做事的“后果”, 从而明确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有个正确的是非观念。

中午起床给孩子叠被子时, 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问我:“老师, 你每天给我们叠被子不累吗?”我笑了笑, 想说不累!但转而一想, 这也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机会呀!于是就问:“你觉得老师累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开了, “老师很累, 每天要给我们上课, 还要干活!”“老师总是看我们睡觉, 自己不睡!”“老师喜欢给我们讲故事, 嗓子都哑了!”同时, 通过讨论, 孩子们还自发的告诉我说, 老师很辛苦, 小朋友应该听老师的话, 做个好孩子, 不让老师生气。通过这次随机教育, 孩子们试着关心老师, 关心别人, 尊重别人, 懂得了要疼爱别人的道理!以后孩子们都是自己叠被子了。

五.家庭中的随机教育更为重要, 家园密切配合抓好随机教育

孩子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还是占一大半时间的, 因此父母对孩子适时、适当的引导尤为重要。尤其是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好奇心的时候, 更应适时的引导和教育,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平时要与家长沟通、交流, 使家长向我们的教育观念靠拢, 取得一致的教育方式, 促使孩子全面发展。

例如我们在幼儿园教育孩子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就要随手捡起来, 做“环保小卫士”, 那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想法及时告诉家长, 使其在家也能配合我们提醒孩子, 同时还要求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起到榜样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 不但要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 还要善于利用, 那么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随机教育, 把握适当的时机, 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 随时随地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丰富孩子的语言, 使幼儿在兴趣的支持下玩意更浓。

上一篇:公路检测下一篇:第一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