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文化

2024-07-24

日常文化(精选9篇)

日常文化 篇1

当前,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学界、文艺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 该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随即, 国内一些学术界的学者提出了“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观点, 产生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鲁枢元教授用了一个生活中简单的“炸油条”的例子, 来区分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概念。在鲁枢元教授看来,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是技术对审美的操纵, 功利对情欲的利用, 是感官享乐对精神愉悦的替补。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则是技术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度, 是精心操作向自由王国的迈进, 是功利实用的劳作向本真澄明的生存之境的提升。二者的不同在于, 一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一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 (1) 笔者认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消费时代来临, 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日常生活审美化”就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 而与它相对的另一个命题就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审美直接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打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使审美充斥于整个日常生活当中。马来西亚最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 每个月都会在顶层举办一次画展, 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 也能够享受到艺术的魅力, 让逛街也成为一种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消费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必然现象。原来那些只有在博物院或者美术馆里才能欣赏到的高雅艺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达和复制时代的到来, 在大众之间也广泛传播开来, 使审美无处不在。

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首次明确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一词, 并对此作出了专门的界定。费瑟斯通认为, “日常生活审美化”包含三种含义。第一, “它指那些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第二, 它“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 它“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之流”。 (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消解了康德的传统美学观念, “美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美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3) 传统的艺术观念在面对当代美学时呈现出“失语”的状态。20世纪初, 一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在艺术界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当代艺术家杜尚利用购置的男性小便池加以签名, 送往展览馆参展的, 并且这件作品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品。这件作品的出现, 使得艺术作品与现成品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在对当代艺术现象进行重新思考之后, 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他指出机械复制的时代来临了波普艺术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 现代都市中的城市广告、媒体杂志等等造就了波普艺术的问世。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强调, 日常可视物体作为一种更能让人理解的语言形式, 是表现抽象精神的可靠手段。20世纪60年代, 波普艺术以其通俗的、短暂的、可消费的、便宜的和大批生产的品质, 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同谋”。日常生活的任意题材都可以进入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他把各种俗艳的颜色用在黑白基调的照片上, 使图像成为了抽象的象征符号。这并不单单是广告或海报, 而是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是整个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产物。它是与市民文化相关联的一种都市文化。都市城市的兴起产生了这种以消费为主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技术文化, 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有赖于机械复制和高度发达的媒介, 包括电台、电视、互联网等等。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流行的、时尚的文化。现如今, 大众文化已经站在了当今文化接收的位置上, 成为文化社会的主流。

二、精英文化的衰退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所谓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 他们所关注的是纯文学、纯音乐、纯艺术, 而不是粗俗文学, 流行音乐或非艺术。精英文化承担更多的是社会教化和价值导向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面对大众文化如洪水般的冲击, 精英文化开始走向衰落。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迅速占领社会文化的中心, 而原来居于社会文化中心位置的精英文学则走向边缘。

中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命题。力图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强调审美不止关注艺术, 也关注人的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似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 都是为了呼应艺术与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现状, 实则不然。

首先, 来源方面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时代时所提出来的。在西方现代的美学史上, 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达到了顶峰,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 在渴望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情况下, 西方学者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在中国并没有完全进入消费时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出现了多元化与分层化的局面, 以新的媒界、商界精英为代表、以都市中产阶层为主导的消费文化日趋发达, 城市低收入阶层与最广大的农民阶层等弱势群体的文化处于落后阶段。文化与生活的二元对立也没有达到极端, 艺术也没有从生活中真正独立出来。

其次, 运动轨迹的不同。正如鲁教授所说的, 一种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一种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经由大众传媒使大众文化自下而上的发展运动, 由于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大众的需求从浅层上升到高一层次的精神需求上。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在精英文化衰落时, 产生的自上而下的流程。很多知识分子为了迎合大众消费心理, 通过媒介传播等方式使审美大众化, 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

最后, 产生结果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所产生的结果是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使得审美活动与审美因素大举进入日常生活空间, 到处都是街心花园、购物中心。各种经典的复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审美日常生活化”则以一种“反美学”的姿态, 走向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等, 然后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精英文化如何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时代下生存

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 随即, 大众文化也迅速的流行起来。大众文化的迅速流行、崛起, 以压倒性的优势迎合了人们的感官享乐, 将由精英文化几千年来构筑的审美价值体系冲击的支离破碎。精英文化的衰退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有一定的历史及现实原因的。面对改革开放的到来, 一些知识分子摇摆不定, 抗拒不了金钱的诱惑, 放弃对精英文化的追求, 使精英文化的中心地位逐渐丧失。此外, 几十年的思想禁锢, 使得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里只有的几出样板戏, 几首革命歌曲, 和全国上下一片黑白灰的统一装束。面对改革开放的到来, 大众文化像洪水一样奔腾而下, 使得精英文化毫无招架之势。到了90年代,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精英文化就更加沉默了。面对此种局面, 精英文化有责任承担起自我拯救, 同时也拯救大众文化的责任。

首先精英文化要避免在大众化过程中的低俗化传媒的发展, 网络的出现, 使得一些商业化的、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层出不穷。戏说、整蛊经典文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比如《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林黛玉被甩的N个理由》、《刘备日记》等等, 都使得精英文化走向低俗, 失去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 知识分子在建设和发扬精英文化的道路上起领航作用。知识分子是精英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于能否抵住商业的诱惑, 认清自己的使命, 站在精英立场增强批判意识, 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 所以知识分子也要有独特的思想主张, 积极引导和帮助接受者。

最后, 精英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精髓, 可以对程式化、“媚俗”语境下的大众文化进行思想支持和学术指导。同时, 精英文化也要借鉴大众文化中的通俗性、娱乐性来改变自己严肃、刻板的风格, 借助大众传媒来宣传自己, 使之大众化。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一个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的很好的例子。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实际上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两种矛盾冲突。在未来的社会, 两者之间应该由一个互相渗透, 共同整合, 相互提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谁取代谁谁独立发展的时代。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在不断融合。一场新的美学原则的探讨也在激烈展开。这场美学争论包含着两个命题, 一个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另一个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而精英文化的衰退带来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迅速成长为现今社会的主流文化, 面对日益崛起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应如何选择其生存策略。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注释

1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 《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2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刘精明译, 第95-97页。

3 康德:《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邓晓芒译, 第45页, 第72页。

日常文化 篇2

关于丰富职工文化活动的通知

各股室:

本着“构建和谐单位、打造文明班组”的核心思想,为

进一步丰富我局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凝聚力,县残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2011年单位职工文化生活活动方案,请各股室按照方案积极准备,详情如下:

一、活动思想:

在广泛征求来自各股室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创建

市级文明单位小组讨论制定了本活动方案。本项活动以逐步建立职工活动阵地、丰富文化生活为根本目的,以日常活动为主、日常活动与阶段性活动相辅相成同步推进为活动方式,选择了为大众喜闻乐见且比较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多项文娱项目,兼顾了室内室外活动空间和易操作易参与等必备要求。

二、活动目的:

围绕我局的核心基础,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单位职工的年龄层次,组织开展此次文化活动。通过此次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也能结合我局职工心声,创造团结和谐的活动氛围。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1、登山活动

活动地点:翠矶山(太白县电视塔)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6日。

活动规则:按照先到达终点者,为获胜者原则。依次排列,取前三名。

奖励要求:前三名分别颁发奖品,奖品分三个层次。第四名以后,全部颁发积极参加活动奖。

安全要求:参赛人员一律换穿运动鞋,不穿运动鞋者,不得参赛。比赛过程中要注意防护自身安全,不勉强攀登。如出现过程中意外,要随时停止前行,联系救援,以免意外发生。

2、打羽毛球活动

活动地点:县残联院内

活动时间:每季度一次。

活动规则:单打、双打。按照五局三胜为胜负,以对方球落地为负,接球方胜。

奖励要求:前三名分别颁发奖品,奖品分三个层次。

安全要求:参赛人员一律换穿运动鞋,不穿运动鞋者,不得参赛。比赛过程中要注意防护自身安全。如出现过程中意外,要随时停止。

3、外游参观活动

活动地点:太白县青蜂峡

活动时间:2011年8月中旬。

活动内容:①清点外出人数,并乘坐单位车辆一起出发。②到达目基地,先清点人数。③参观期间要求各职工遵守活动安排,不得随意出走,如有事者要向县残联理事长申请后,才可办理事物,以免出现意外。④安排集体午餐。⑤安排时间自由活动。⑥返回,先清点人数,依次乘车返回。

安全要求:外出前,先检查车辆情况,要求安全出车,安全返回。对职工安全要提高重视,不得出现清点不清人数,将人员丢落的现象。如出现有意外情况,要及时联系救助。

4、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活动时间:2011年6月28日

活动安排:各股室要积极准备,选好参赛的歌曲,利用下班和业余时间,做好练习活动。

5、聚餐活动

活动时间:五一前、十一前、春节前举行。

活动内容:选择饭店,提前订餐,全员参加。

四、活动组织

所有的活动都由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小组统一组织安排,由白光宇具体负责。

太白县残疾人联合会

小步文化:从办公日常中精神出走 篇3

书香两岸李静媛

书香:当初是怎么产生“小步文化”这个书系的构想的?

李:应该算是机缘巧合吧。我们没有想把旅行书做到多大的规模,因为在市场上,这毕竟算是一个很小众的题材。但是正好碰到《迟到的间隔年》这部书稿,严格来说,它并不是旅行书——如果纯粹当作旅行的攻略或者指南来看,会失望的,因为里面没有任何关于景点的介绍、出游须知等等这些实用的东西。书里主要是写一个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一年的男孩,知道国外有“间隔年”这样的概念,他觉得应该补上这么一课,就带着一万多块钱出发了。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颖,还有作者生活的理念、人生态度,都是值得很多年轻人去思考、借鉴的,所以就出版了这本书,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于是就想,旅行,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把它开辟成为一个特殊的书系,谈的不止是旅行,包括个人不可复制的生活经验,看看别人是怎样生活,可以给自己一些什么启发。“小步文化”就是希望读者能放慢脚步,在自己工作之外获得另外一种很美好的生活。

书香:书系里图文书和纯文字书各占一半。这是你们对这个书系做的一种调整吗?感觉作为一个书系在形式上应该统一一点,怎么会发展成两条线?

李:刚开始“小步文化”的构思是偏向小资的,最初的《越往南越南》、《简朴柬埔寨》都是这样的风格,有图有文。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市场很小,而且价格比较贵,购买的读者群体就没有那么大。

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希望出版更大众的图书,让这个书系被更多人接受,所以组稿策划了《迟到的间隔年》、《背包十年》这种文字比较多的图书。文字书定价便宜,受众群也广,大学生、刚上班的工薪族都会喜欢,而且这几本书的内容并不只有旅行,还有点励志的味道。

书香:像刚才所说,图多字少,读者会觉得定价太高,也就是说其实绘本这种形式在国内的接受程度没有纯文字那么高?

《日常用品》中文化身份认同解析 篇4

在跨文化交际中,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入或者脱离非本民族的文化生活环境时, 文化差异就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 甚至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 当面临不同的民族文化冲突时, 有的人选择坚持, 保守自己原有的生存方式, 在夹缝中艰难的生活, 而有的人选择妥协, 宁愿摆脱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去迎合适应新的陌生的生活。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的矛盾也是由来已久, 黑人文化面临白人文化的入侵与迫害, 黑人在与白人交际时, 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他们的正常权利受到剥削, 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充满了疑惑与无助, 他们急需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加以认同与建构。

一、《日常用品》内容简介

美国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作品《日常用品》讲述的是黑人母女三人各自如何的在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如何生活、生存的, 反映了挣扎在不同的文化冲突的一家人如何找寻自己的身份归属, 同时也深刻的揭示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主导下如何艰辛生存与奋斗的心路历程。本文主要通过对《日常用品》中所刻画的典型人物的分析来探讨黑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章中主要刻画的是一位母亲与她的两个女儿, 一个是麦琪, 她是黑人的典型代表, 长相丑陋, 对外界充满了恐惧与羡慕, 另一个女儿是迪, 她是面对白人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 长相优越, 由于接受了白人世界的教育, 她积极向白人靠拢, 迫不及待的摆脱自己的黑人身份, 文章的高潮是两个女儿对于两床被子的争夺上, 两床被子是由他们的祖母一代代的传给他们的, 是黑人文化的象征, 也是黑人文化的传承, 按说应该由黑人文化的代表麦琪来继承, 原本也是母亲的打算, 留给麦琪作为结婚礼物而传承给麦琪, 而迪却和麦琪争夺, 在迪的眼里, 这两床被子的价值仅仅是作为黑人文化的象征, 给人们观赏, 或许能带来一些经济收益。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也可以看出, 即使是迪积极的融入白人文化, 她也无法真正的融入白人文化, 无论在心里还是身份上, 她只能是一个寄居者。文章通过这三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给大家的是黑人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

二、《日常用品》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身份认同

《日常用品》中三个女人她们的不同生活经历, 以及她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使她们在面临不同的文化带来的冲突的时候做出不同的选择。

1、母亲的文化身份认同

母亲的成长就是出于白人的压制下她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 她对白人以及白人文化充满了恐惧, 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可以体现出来, “二年级以后学校就关门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 27年前有色人种不像现在这么爱问问题”, “谁敢想象我敢正眼看着白人, 其实我和白人讲话时总是抬起一只脚, 随时准备逃跑。”在文化冲突中, 她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 认同自己的文化, 尽管她对白人充满了恐惧, 文章中, 迪总是把学校所学的东西读给她和麦琪听, “用编造的故事洗刷我们, 用大量我们不需要的只是把我们烧毁”, 在母亲的眼睛里这些只是都是谎言, 同时母亲挤奶牛也表明了母亲的态度, 母亲把自己比作温顺的奶牛, 面对外界的进攻, 她们也会做出还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被子的问题上, 母亲认为只有麦琪才真正的懂得这被子的真正意义, 也只有麦琪才能懂得他们的文化。

2、麦琪的文化身份认同

麦琪是文章中的懦弱者, 她一直生活在迪的阴影下, 她所接受的教育使她固守传统文化, 生活的不幸也使她更加的懦弱, 可是她却明白自己的身份, 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3、迪的文化身份认同

与麦琪截然相反的是迪, 她是面临文化冲突是的另一个代表, 她受过教育, 时尚, 具有叛逆精神, 她厌恶并且鄙视自己的文化以及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极力的摆脱自己的生活方式, 融入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 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迪迷失了自己, 并且在自我文化身份重建的时候再次迷失了自己。在文章中有大量的篇幅是描述迪是怎样的摆脱自己的文化身份, 从上小学迪就开始改装衣服, 不愿意穿自己民族特有的服装, 她希望自己的母亲皮肤在细腻一些, 身体再轻一百磅, 她不喜欢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在房子被火烧了, 迪无动于衷;她不愿意带朋友回家, 她觉得自己的家庭给她丢脸。文章中冲突的高潮就是围绕被子展开的, 在冲突中每个人的反应正是体现了各自的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 在上学的时候, 母亲把百纳被给迪用, 迪觉得太旧了不愿意用, 而现在迪却换上了她们的服装, 并且跟母亲要家里的搅乳器等东西, 尤其是被子, 在迪的眼里, 这些东西都可以拿来观赏, 只要有了这些东西, 她就拥有自己的身份, 就能弥补她未曾发现的身份迷失感了, 就可以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了, 而麦琪的一句回答直接否决了迪, “没有这些东西, 我依然记得祖母。”真正的身份不是靠外在的形式, 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其他的文化, 鄙视自己的文化, 真正的文化认同是在文化冲突中, 依然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三、结论

爱丽丝沃克的《日常用品》充分的展现了文化冲突下人们的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建, 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折射出了文化中的大问题, 文化身份不是迪流于形式的生搬硬套, 而是内心深处的那份尊重与坚持, 在当今社会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的时代, 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 如何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显得尤其重要。

摘要:当今时代,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交融与联系, 文化也在发生碰撞与变化, 跨文化交际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 在这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 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身份的认同越来越凸显。《日常用品》中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及其明显, 黑人始终生活在白人文化的夹缝中, 他们既接受白人文化的熏陶又接受本身文化的影响, 但是他们却始终无法被白人社会所完全接受。

关键词:日常用品,文化冲突,文化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郭宇飞.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身份[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2]雷玲玲.奥巴马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J].新西部, 2009.

[3]鲁蕾.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文化身份建构[J].红河学院学报, 2011.

[4]吴晓亮.谈爱丽丝沃克小说《日常用品》中的文化冲突[J].外国文学, 2012.

[5]张延军, 武雪莉.爱丽丝沃克《日常用品》中的文化冲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3.

汉英日常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篇5

汉英日常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行为是区别不同文化的人类行为的一部分.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来相互交流、理解和描述世界的工具.语言是包含各种不同文化信息的载体,但二者的关系却不仅仅是简单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通过语言而习得,没有语言作为媒介的话,是不可能掌握真正的文化的.

作 者:白鹤 赵澍 Bai He Zhao Shu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6 “”(2)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差异   日常会话   汉语   英语   cultural differences   everyday conversations   Chinese   English  

日常文化 篇6

关键词:幼儿;日常生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适合幼儿阅读的名篇,教会了人如何做人、孝亲尊师、谦恭有礼、诚实守信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教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使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当前,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让幼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几点论述。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篇章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生活不象小学生那样有一定的规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因此,结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我们要精心设计学习策略,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生活的细节中,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风采。

比如当前很多成年人都在学习的《弟子规》,融读经、识字、为学、为人于一体,从“入则孝”到“余力学文”七个部分的内容中,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谨言慎行、诚实守信等等,《弟子规》也是古人教育幼儿的经典,需要我们很好地继承并落实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在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后,幼儿就明白了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那么,孩子在家吃饭的时候,就懂得了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座,自己是晚辈,要在最后入座;在学习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内容后,让儿童改变了过去喜欢挑食的习惯,他们在餐桌上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菜,心里产生厌恶心理的时候,“对饮食,勿拣择”就及时闪现到脑海,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学习传统游戏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的民间游戏,如运动技巧丰富,在快乐中发展体能的民间体育游戏;琅琅上口,趣味无穷的民间语言游戏等等,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玩,或者以玩的方式来做游戏,笔者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将民间游戏巧妙地渗透到了幼儿游戏中,使幼儿体会到了传统的民间游戏的独特魅力,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只要想做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幼儿民间游戏的道具一般都是来自日常生活,就地可取。 如丢手绢、跳房子等等。

中国民间玩具丰富多姿,玩具制作的原料更是俯拾即是,有大量的材料可以制作成有趣的玩具,因此,我们要注意将玩具和材料统一,体现出游戏、学习的统一性。如,元宵节的花灯、河灯,春节的烟花、鞭炮等等,我们在幼儿玩这些玩具的过程中,要给幼儿介绍这些节日的意义,玩具代表的含义等,有效地加深了儿童对民俗知识的印象,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三、让幼儿在过传统节日中感知民风与民俗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民风民俗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风民俗大多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直接关系的,如,元宵节,就有吃汤圆、放花灯的民俗,端午节,就有吃粽子的民俗,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圣诞节之类的节日更感兴趣,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表现的非常淡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兴趣,特别是要创造机会让家长和同伴一起参与,以互动的方式,增强幼儿参与的主动性,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我们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一次邀请家长一起参加的包粽子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给幼儿讲解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增长了民俗知识,了解了浩烟如海的中国传统文化,激发起他们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使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四、结语

總之,时代赋予了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幼儿教师及家长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从小受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自己幸福美满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芬.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3):52

[2]李静.汉字多元化教育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3)

[3]左文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郑和研究[J].科教文汇.2007(8):91

[4]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2005(1)

日常文化 篇7

一、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方式

1.注意情景的合理结合。同所有语言的日常应用一样, 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也要讲究结合情景, 特别是结合当下对话的时机和环境。唯有在正确了解到当下环境和状态的情况下, 才可以正确使用日常用语, 进行合乎逻辑的正常交流。

例如, 到外国朋友家里去做客, 需要了解到互相交流的基础和谈话进展的掌握。进门打招呼时, 不可像中国常用语言模式一样直接就问:“Did you have lunch?”这种问法是不太合理也不太礼貌的。应该转变成和主人简单的打招呼, 然后问:“May I come in?”待主人热情邀请进入房间后, 再展开深入的交流。

2.平时注意词汇量的积累。英语日常用语的使用, 不仅建立在对情景把控和有效结合这一方面, 还要对词汇量有充分的积累, 运用起来才会合理。也就是说, 不能每次对话都固定使用几句粗浅的语句, 这样会显得词穷, 致使别人认为其没有想要交流下去。这种情况会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最终以尴尬收尾。而只有具备充足的英语词汇量以及词句组合的能力, 才可以丰富日常用语, 丰富交流的内容, 使得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切实有效。

例如, 偶遇外国友人, 一般会说:“How do you do!”这虽然是标准的问候方式, 但是却太简单, 太课文化, 有时候就会显得太敷衍。那么, 在此处就可以用其他句子替换, 就可以显得更加具有感情色彩, 比如换成:“How you doing?”就很不错。这样的话, 话题就可以有效展开, 交流也可以更顺利柔和。

二、英语日常用语的文化透视

1.日常用语是价值观的体现。在很多时候, 日常用语都显现着人们的价值观, 英语的日常用语更是如此, 这其中就包含了问候语。见面打招呼, 这是一种习惯, 是人类发展的产物, 见面时互相的问候是一项基本的礼仪。而在不同的过度, 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其常用问候语和问候方式也有所不同,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中文和英语当中。

最后才知道, 其实是因为两国的文化差异, 导致这场误会的产生。对美国人来说, 通常见面时会说:“How are things going?”或者是说:“How you doing?”来以示问候寒暄, 这代表了美国人一般比较重视工作进展或者说成就这方面。然而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候对方吃饭了没有或者是问“准备去哪里啊”这种话, 这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习俗。这两者在价值观上完全不同, 以至于学生问Nicole要去哪里时, 学生是以中国式习俗问候, 而美国人不太喜欢别人问及隐私问题, 所以Nicole会不太高兴, 也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

2 . 日常用语是文化风俗的体现。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中, 需要做到入乡随俗, 才可以是日常用语应用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也就是英语中的“do in Rome as the Romes do”。英语日常用语在很多地方都显示着西方欧美国家的一些文化风俗及习惯。

3.日常用语是礼貌教养的体现。对于西方人来说, 见面打招呼说hello是习以为常的事, 同时其也常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西方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说到thank you, 哪怕是任何一个小忙, 一点小事, 而且, 不仅仅是在接受帮助后会感谢, 在受到赞美时也会表示感谢。反之,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谦虚的, 虽然也喜欢被别人赞美, 但一般不会正面接受, 所以也就不会在这种时候表示感谢。另一点, 在用“sorry”这个词的时候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中国人认为做错了事才会说对不起以示道歉, 而西方人会在听到别人表达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后也会说“sorry”, 这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三、结束语

英语的日常用语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其合理的应用是当下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 英语日常用语也与众多语言一样透视着其文化特色, 而对这些文化特色的了解和掌握正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英语日常用语。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 可以对英语日常用语的应用和文化透视提供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玲.英语日常用语应用浅析及其文化透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08:133-134.

[2]何琼.英语词汇的文化透视功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6:63-66.

日常文化 篇8

一亲属称谓语对比

中国人很重视亲属的称谓, 言必明长幼, 称必辨男女, 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 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 不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常混为一谈, 有时连男女也不分, 如cousin一词。这种差异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既重家庭伦理, 又讲社交礼仪。直到今天, 中国的伦理道德仍然保留着过去的一些痕迹。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崇尚个人价值, 强调表现自我。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人那么严密, 家庭观念也不及中国人那么注重。反映在亲属称谓上, 就是简略概括、不求精确的语言现象。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在交际时非常强调彼此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 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 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上就是亲属称谓常被应用于社交场合, 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 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哥、大姐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良好人际关系, 而并非具有某种亲属血缘关系。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 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 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 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 导致交际失败。

二社交称谓语对比

1. 社交通称

在英语中, Mr、Mrs、Miss、Ms+surname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通称。在正式场合, 郑重关系或陌生人之间, 不同年龄、身份者之间可普遍使用该称呼形式。在英语中Mr、Mrs、Miss、Ms不与名字 (first name) 连用。在汉语中, 先生、太太、小姐、女士与英语的Mr、Mrs、Miss、Ms在使用形式上有所不同。先生、太太、小姐、女士前既可用姓、姓名, 也可只用名字。先生一词在汉语中还表示其他意思, 如丈夫、老师等, 小姐一词现在于某些场合也有不尊之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 出现了同志、师傅、老板、亲等社交通称, 但都不能一概而论地用来通称所有的人。这种通称形式缺乏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文化在深层对语言的影响。

2. 职事称谓

在英语中能用作称谓语的职务不多, 而且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 如President可用来称呼总统、主席、大学校长, 也可用于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Director使用范围也非常宽泛, 可用来表示很多不同部门的头, 相当于汉语中的署长、局长、处长、总监、主任等。而汉语中对职务的称呼十分具体到位, 如校长、馆长、院长、厂长、台长、站长等。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靠严格的等级制度来保证皇权统治, 中国文化多年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形成汉语中名目繁多、十分具体清楚的职务称谓语。在英语中可用作称谓语的职业也很少, 如doctor、nurse、waiter/waitress等, 而绝大多数职业在汉语中都可用作称谓语。例如老师、律师、工程师、会计等这些在英语中不能称谓的职业在汉语中均可用作称谓。汉语中习惯于把一些具体的职务、职业加在姓之后称呼对方, 像马老师、李律师,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这种文化习惯迁移到英语的交际或学习中去。

3.“老/小+姓”称谓

我国文化从古至今都奉行尊老敬老的传统, 特别是在家庭中老者的地位往往是至高无上的。反映在汉语中不仅有老王、老张等“老+姓”的称谓, 而且还有老先生、老师傅这样的尊称和“姓+老”的称谓, 例如赵老等, 这一称谓形式中表示尊敬的情感色彩更浓于“老+姓”的形式。但在西方文化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的是平等关系, 年轻人以不依赖父母、独立自主为荣, 而父母老了以后也不以子女为依赖。从家庭到社会, 老年人都反感别人说自己老。如果把汉语中老张或赵老之类的尊称直译为英语, 被称呼者不仅体会不到其中的尊重, 反而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想象的。“小+姓”在汉语中是上级或长者对下级或年轻人的一种称谓, 该称谓显得亲切、随和, 而英语中则没有这种形式的称谓。

三招呼语对比

英汉招呼语均有一定的格式和说法。问候语与称谓词一起出现的招呼语是英汉两种语言都常使用的形式。英语一般是问候语在前, 称谓词在后。当问候语后的称谓词选用Mr、Mrs、Miss、Ms+姓的时候, 是一种礼貌程度较高的招呼语形式, 往往体现社会距离与权势关系, 常用于年龄、职位、社会地位等不同的对象之间。如雇员对老板说:“Good morning, Mr.White!”, 老板则回答:“Morning!”;而当问候语后的称谓词只用名时, 如“Hi, Richard!”这种招呼语则常用于年龄、社会地位等相当的对象之间。汉语多数情况是称谓词在前, 客套话在后, 如“阿姨, 买菜去啊?”“小田, 上班啊?”“许处长, 您好!”等。这是由于中国人很重视讲话双方的地位和身份, 称谓词往往可以表达这一功能, 打招呼时先选用称谓词, 再说问候语。而英美人不太重视对方的头衔职位, 强调相互平等, 所以在招呼语中把称谓词置后, 问候语显得更为重要。另外, 中国人在某些场合只用称谓语打招呼, 英语中一般没有这种格式的招呼语。例如, 在学校里学生遇见老师尊敬地叫声某某老师就是打招呼了。

四结束语

中英日常用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 熟悉这些文化背景有助于中国学生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应着力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 采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 利用多种途径模拟目标语文化语境, 将大量的相关目的语文化信息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使学生从中感受中英文化差异对语言使用产生的影响, 适应英语文化环境, 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许余龙编著.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李燕姝.也谈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相结合[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 (2)

日常与非日常 篇9

马歇尔·杜尚把小便池签上名字,取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作为艺术品展出。艺术便从神圣的殿堂被拉入琐碎和平凡的日常,即否认崇高,当代艺术创作的情境中,这种日常性一次次冲破艺术的界限,把艺术的边界无限的扩张。后现代会在现代中提倡呈现自身不能呈现的东西,会放弃美好的形式安慰,放弃情趣的一致性——那将可能共同分享对无法获得的东西的怀旧感——会探求形新的呈现方式,其目的并不是享受它们呢,而是传达一种不可呈现的事物的更强烈感觉。

同时,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非日常的诗性,海德格尔的语言本质上就是诗,艺术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方式,也是诗性的存在。艺术存在于天,地,神和人的四方一体中,以时间的,物化的,形而上的方式。

关于日常的定义

在阿格妮丝·赫勒认为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即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存在合理性,又有缺陷。作为非日常生活的艺术与日常生活有着血脉联系,使得它在日常向非日常靠近、自在对象化向自为对象化转向。排他主义是日常生活的特征,集中体现了自在对象化所造成的个体尚未同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的存在状态。艺术能通过自身个性的特征帮助日常生活摆脱排他主义特征。阿格妮丝关于日常生活的定义是社会学层面的,是关于马克思的生产理论的发展。在社会生活层面,艺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艺术所追求的并不是日常生活幸福化,而是让日常生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日常在艺术中的表述

约瑟夫·博伊斯《7000棵橡树》

约瑟夫·博伊斯之后,艺术的价值已无法停留在形式审美的节拍上,它同诗歌、文学、音乐以及哲学一起,掀起的当代艺术狂潮席卷一切。在某种意义上,博伊斯通过艺术改变了世界。以至于当下,几乎所有要打倒任何人的先锋艺术家们只把他 —— 约瑟夫·博伊斯捧到教堂中十字架上救世主的位置。1982年,博伊斯在弗里德利卡农场美术馆前,放了7000个花岗石砖,并在其中一个石砖旁种下了第一棵橡树。最后一棵树则一直到艺术家死后,才挨着第一棵树的旁边种下。树苗的生长过程,喻示事物的改变(社会的变革),需要玄武岩(千万年前由岩浆凝固形成的物质,隐喻着永恒而流逝的时间)的佐证与扶植。

雅尼斯 · 库奈里斯

库奈里斯创作的字母,用字母,数字,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标记,构成颜色与画面的空间延展。受阿尔贝托·布里与卢西奥·丰塔纳的影响,库耐里斯把绘画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的创作使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头、仙人掌、速溶咖啡、梳理羊毛、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飞快的氧氢火焰、与古典雕塑、石蜡灯、铁片等原素甚至是铁路的轨道。他打破了艺术语言的地位、现状、与图案。他坚持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本身取代。切兰用“贫穷艺术”一词概括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艺术风格:用最朴素的材料—树枝、金属、玻璃、织布、石头等作为表现材料,进行拼贴、剪切进行创作。雅尼斯 · 库奈里斯与“贫穷艺术”从日常性的物品选择出发,在艺术中实现非日常的呈现。

宋冬《水写日记》

《水写日记》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从1995年开始用毛笔蘸清水在同一块石头上记日记,到现在已进入了第12个年头。那块石头是我从大自然中借来的,它现在已成为我身体外唯一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可以在上面写任何话而毫无顾忌。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我的后人会将那块石头还给大自然。“这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从中受益非浅,我希望将这个生活经验介绍给大家,你也可以从大自然中借石头,用水写日记。”——宋冬自述

一碗水,一支笔,一块石头,这些都是日常的物品,即便是书写也是人的日常行为。由于记录的媒介是水,书写完之后无法呈现,这是一种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表述方式,日常书写行为的介入,时间的因素在一天天一年年的書写中成为了最为动人的部分。

小结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得本质归属于存在,存在就是天地神和人的四方整体之纯一性。这种存在是作为语言的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本质上就是诗。真正的诗是存在的言说。诗与思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源。

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方式,在后现代艺术的体系有了冲破崇高,回归本真的呈现。约瑟夫·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成为给卡塞尔这个城市的礼物,作为艺术家本人的日常实践,留下来的非日常遗产,无论是从自然还是从精神,这种平凡的举动,都是在传播人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存在的本质。库奈里斯的贫穷艺术,把平凡生活的琐碎,打乱重组,谱出一曲曲无题但有诗性意味的方向。从现成的日常物品中,揭示出物与物相互间的关系,这也是“贫穷艺术”不“贫穷”的部分。理查德·朗的大地艺术单纯而质朴,在天地间完成了一道通往栖居之路的途径。宋冬的《水写日记》也同样透露出平凡的诗性,他利用寻常物品将生活中的书写,转化为精神的书写,在时间的流转中,石头与笔都被蒙上了浓重的诗性色彩——人应该怎样面对自我,诗意的栖居。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

上一篇: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下一篇:新型高效复合保温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