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的特点

2024-09-17

高产奶牛的特点(精选8篇)

高产奶牛的特点 篇1

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病之一, 据估计临床发病率为3%~36%, 而产后10d内子宫炎的发病率约为20%~40%, 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可达80%。由于每年因子宫炎造成的损失较大, 以至严重制约了奶牛业的发展。1病因刚产后的子宫是细菌理想的生长环境, 产后第1周, 高达90%的牛都会出现细菌感染, 但感染程度的严重与否将取决于3个因素:子宫内出现细菌的数量和毒性、子宫本身条件、奶牛的自然防御机制。据研究许多轻微感染似乎可以自愈, 但化脓性子宫炎较难, 通常与化脓性棒状杆菌感染有关, 也可单独或联合其他细菌, 如坏死性梭杆菌属、大肠杆菌属、类杆菌属细菌等造成共同感染。双胞胎、死胎、难产、不正确助产、恶露滞留、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流产、乳牛热、消毒不严、营养不良, 以及某些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毛滴虫病、弯曲杆菌病等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子宫炎。因此, 产后子宫恢复的关键在于快速、自然地排出宫内液体、胎盘和产道的细菌, 并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 必须保证产后奶牛的良好食欲和干物质摄入量以满足泌乳期营养的需求。2临床症状临床上出现的症状通常有:发热 (39.5℃以上或更高) , 食欲下降、反刍减弱或停止、伴有轻度的气胀, 精神萎靡, 产奶量下降, 脱水;阴道检查, 子宫颈稍开张, 有时有分泌物排出;病重者子宫分泌物多为乌红色或棕色, 躺下时排出恶臭、水样阴道排出物;直肠检查时子宫角要比正常大, 宫壁厚, 子宫收缩反应减弱等临床症状。产后子宫排出物连续2周是正常的恢复进程, 正常排出物为粘液和血液的混合物, 粘液越多越好;而粘稠度和气味是判断奶牛出现子宫炎及其严重程度的要点。若子宫的排出物带有恶臭和发热, 子宫炎几乎是病因, 在其他症状出现24~36h, 就会出现发热症状。3诊断诊断时应该根据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病程、流产等, 并结合发病史, 判断子宫炎处于何种程度, 也可取子宫排出物、胎盘、流产胎儿等作细菌培养, 依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一般从子宫排出物可分离到的细菌有化脓性放线菌、坏死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孢菌以及其他厌氧菌等。4治疗一般是采用抗生素治疗, 连用3d, 严重时连用5d。抗生素的选用原则:安全、有效、容易使用。治疗方法有子宫内治疗、全身性治疗、激素治疗3种。4.1子宫内治疗特点子宫内使用抗生素容易被子宫吸收, 能迅速在血液和奶中形成有效浓度, 但也会造成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子宫内大量积液、化脓性碎片、缺氧或耐药性细菌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抗生素的作用效果。4.2全身性治疗特点主要预防并发症、毒血症和症状严重的牛。因为产后不久的牛在症状出现后就可治疗, 而且大多数奶牛在产后不久 (10d) 发生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 如化脓性细菌、厌氧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而慢性感染以化脓性放线菌为主。速解灵RTU是高效、广谱抗生素, 能与蛋白特异性结合, 血浆浓度在注射后5h内达到高峰, 并集中分布于炎症部位从而快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繁殖, 用量为2mL/50kg.bw, 连用5d, 该抗生素不会造成牛奶废弃。土霉素5g隔日使用1次, 四环素隔2d使用1次, 金霉素0.6~0.8g/次灌注治疗;其他抗生素如得米先 (长效土霉素, 弃奶时间长) 、青霉素和土霉素 (停药期4d) 等;治疗时, 必须每天观察恶露量的多少, 是否排出、颜色变化等情况。4.3激素治疗特点通常为亚急性和慢性子宫炎, 首选药物是前列腺素 (PGF2α, 如律胎素注射液) 和前列腺素类似物 (如氯前列腺烯醇) 等, 原理是溶解功能性黄体使奶牛重新发情, 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 排出子宫积液, 一般在产后14d使用。但奶牛为了降解外源性前列腺素类似物, 如氯前列腺烯醇等, 需要在体内建立新的代谢途径, 所以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而影响使用效果。而律胎素则不同, 其在注入牛体内后代谢成与奶牛本身一样的前列腺素, 直接从现有的代谢途径降解, 灭活时间短, 一般5mL律胎素肌肉或皮下注射, 1次/d。若奶牛伴有发热症状, 应结合抗生素 (如速解灵等) 同时使用。5预防措施预防和及早处理是降低子宫炎引起经济损失的关键措施。即使管理很好的牧场也会发生子宫炎, 使用这些管理措施可降低子宫炎的发生;营养充足, 干净、干燥的产房设施, 清洁卫生的助产等。其次, 监测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产后10d内奶牛直肠温度的变化, 若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早、及时治疗。

直播早稻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 篇2

一、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

一是分蘖多、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栽培早稻移栽时间一般在4~5叶期,秧苗第四至五节位因手插而深陷泥层,加上移栽时产生植伤,而致使一方面秧苗产生低位分蘖不易成活,另一方面第四至五节位不易产生分蘖。而直播禾苗在2.5叶期前主要是旱管然后才转水层管,秧苗营养面积大,无需移栽,因而分蘖发生早、分蘖节位低。据调查,直播稻比移栽的单株分蘖数增加1.5个;分蘖始期比移栽的早9天;分蘖节位比移栽的,增加2个;始蘖期叶龄比移栽的降低2.4叶。

二是分蘖蘖位优势强,成穗率高,穗型大。直播早稻因分蘖提前,分蘖节位低,单株分蘖成穗数达3.8个,比移栽的1.83个平均多1.97个;分蘖成穗率为97.4%,比移栽的91.5%增加5.9个百分点。直播早稻平均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为91.13粒和73.43粒,比移栽的83.48粒和69.23粒分别增加7.65粒和4.2粒;穗长23.58厘米,比移栽的长4.2厘米,这是直播稻比移栽稻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株形较好,群体协调。直播早稻根系生长浅,低位分蘖成穗多,田间观察株形呈“蘑菇形”,而移栽的株形呈“伞形”。同时,直播稻剑叶短而宽,剑叶与茎的角度小而直,而移栽的剑叶长而窄,并有披叶现象。由于直播稻株形较好,所以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可以促进分蘖成穗和形成大穗。

二、直播早稻的种植技术要点

1. 选对品种,稳过立苗关。全苗匀苗是直播早稻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群体成穗率的基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措施:一是选用适宜品种。应选择株形紧凑、早发性好、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的早稻品种。直播早稻因播种期比移栽的推迟了1个季节,大田直播时无法用薄膜保温育秧,但又必须保证早稻在7月25日前后成熟收获,才能确保双晚能在8月1日以前插完。因此,直播稻必须选用全生育期110天内的早熟品种,如在南方推广的早杂株两优02,生育期108天正好适合。二是精细整田。直播早稻田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夹砂泥田,此种田耕作方便,能精耕细作,秧苗能早生快发且一轰而起。有前作物的田应提前1个月左右进行翻沤,大田整理要做到田平如镜,并要开好围沟,按3米左右1厢开1条25~30厘米宽的人行道及排水沟,确保厢面无积水,这样才能做到播后的种子不被浸死闷死。三是合理施肥。直播早稻因为减少了秧田肥,因此,应狠抓重施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先在大田翻沤时每亩撒施腐熟的猪栏厩肥1500千克左右,然后在整地做厢时每亩撒施磷肥和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在禾苗3叶期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8~10千克,在破口至抽穗期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两次,以确保禾苗早生快发。四是精管水浆。播种后至3叶期要坚持湿润灌溉,以促进禾苗扎根立苗,力争早苗、全苗、匀苗、壮苗。应在播后20天左右及时查苗补苗,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2. 封杀结合,过好除草关。直播早稻田杂草发生早,种类多,易发生草荒,必须采取封杀结合的措施防除。据观察,水直播的早稻田杂草发生主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播后1周至25天,长达20天左右,在防除药剂选用上应力求广谱、高效、长效、安全。可以在稻苗1叶1心至4叶期,每亩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40~160克、30%丙草胺加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80~100克、96%禾草敌乳油100毫升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50%二氯喹啉酸3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等,均对水30~40千克喷雾。需排水后才能用药,过1~2天复水,做到一次用药杜绝杂草为害。苗期发生千金子的田块应及早用千金乳油防除,在稻苗2~3叶期,每亩用10%千金乳油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

3. 全程控制,巧过倒伏关。直播稻田禾苗密度大,通风条件相对较差,在幼苗期易受稻蓟马、稻象甲虫为害,分蘖期又易受螟虫和叶稻瘟的为害,特别是孕穗期和抽穗期由于气候的影响,容易造成穗颈稻瘟病的为害,应及时针对病虫为害的情况,选用吡虫啉、杀螟松粉剂、杀虫双、春雷霉素、三环唑和稻瘟灵等药剂防治。在其他农艺措施上,可通过选用抗倒品种、控制播量、建立合理的群体、适时化控等来防止直播早稻田发生倒伏。主要应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管水。掌握湿润出苗、浅水化除、施肥促分蘖、多次轻晒田的管水办法,当田间茎蘖苗达到预期80%时开始晒田;抓好中后期的间歇灌溉,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二是科学施肥。施肥应坚持“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做到氮磷钾配合和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纯氮20千克左右、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氮肥的施用基肥和追肥各占一半,磷肥全做基肥施入,钾肥全做追肥施入。中期要控制施肥量,防止群体过大而引起倒伏。后期要看苗势适量补施粒肥,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粒重。三是适时化学调控。水稻拔节前3~5天,每亩用15%多效唑30克,对水40~45千克均匀喷雾,以缩短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使株高降低5~10厘米,这样可减轻倒伏。

秋花生的特点及高产配套技术 篇3

1秋花生的特点

1.1种子特点

秋花生种子在气候干燥、低温、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成熟,含油量少,糖分较多,贮藏期短。贮藏期间低温干燥,带菌率低,种子抗逆性及生活力强,比春植种子出苗高,可防止缺苗,确保全苗。

1.2生长期气候特点

秋花生生长在秋季,生长前期气温高,后期气温低,气温由高到低,昼夜温差大,日照由长变短,雨量少。

1.3生育特点

秋花生生长前期气温高,出苗快、开花早,植株相对矮小,后期气温下降,荚果发育缓慢,饱果期长。秋花生播种后,7 d顶土、10 d出苗、25 d开始开花,整个生育期比春播缩短10 d左右。

2秋花生高产配套技术

针对秋花生的特点,种植过程采取相对密植,重施基肥,增施钙、硼肥和农家肥,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增加结荚数,提高饱果率,促进高产高效。

2.1轮作选地,精细整畦

花生宜植新茬地,重茬1年减产约15%。轮作是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高地力,减少病虫杂草发生。秋花生地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的早稻田为好。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花生出苗,促进固氮根瘤形成、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是秋花生高产的基础。

另外,秋花生生长在秋季,当地雨量少,要求田地排灌方便,保证遇台风雨能有效排涝,干旱时能及时进行水分灌溉。整地时要深耕,多犁多耙,土块细碎,上松下实。起畦时挖好三级排灌沟,畦带沟宽1.3 m,畦平沟直,畦沟两头深些,中间浅些,深度0.18~0.20 m,环沟深0.25 m,排灌沟深0.30 m,保证雨后畦沟不积水。

2.2优选种子,适时播种

秋花生要高产,选择良种是关键,可选用仲恺花1号、泉花7号、闽花6号、汕油21、粤油7号及粤油40等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用于秋播的花生种子一般是从春播的花生田里获取。当春花生下部叶片开始变黄时,选择生长一致、发育良好、没有病虫害的田块进行片选,接着从这些田块里选择具有该品种特征特性、结荚多的植株进行株选,摘果时选择成熟充分、网纹清晰、果形端正的双粒荚果作种,采用间歇晒干法晒干种子,剥壳后选用粒大光亮、无损伤、无病虫、胚根未萌动的一级种仁,少用二级种仁,不用三级种仁。

据试验,一级种仁比三级增产9.9%~28.8%,比二级种仁增产3.1%~17.2%,二级种仁比三级种仁增产6.6%~11.0%,选用优质种仁有利于出苗整齐、生长一致,便于管理。

秋花生播种受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及气候条件等影响,播期要求严格,当地适宜播种期为7月25日—8月5日。过早播种,气温高,若遇雨易徒长,病虫害多,不利开花结荚;过迟播种,后期受低温干旱影响,生长慢、荚果充实差、籽粒不饱满,不利产量提高。播种量为12.5~15 kg/667 m2,播种时要提高播种质量,掌握“干不种浅,湿不种深”原则,一般播深以5 cm为宜,最浅不能浅于3 cm,最深不能超过7 cm。

2.3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

秋花生前期气温高,生长出苗快、开花早,营养生长期短,植株较矮小,种植规格比春花生密些,畦带沟宽1.3 m,每畦种4行,规格0.25 m×0.20 m,畦的边行穴种3仁,畦的中间穴种2仁,有利于植株充分利用边际,增加结荚提高产量。

秋花生比春花生生育期短,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掌握“重施基肥、早施苗肥、酌施花肥、后期根外追肥”的原则,基肥每667 m2施土杂肥2 000 kg、尿素20 kg、钙镁磷75 kg、火烧粪1 500 kg,以达到基本满足花生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要。钙镁磷作穴底肥,火烧粪作盖种肥,其他肥料在最后一次耙田时撒施田面后整畦。齐苗后3~5 d,每667 m2施水肥1 500 kg+碳酸氢铵10 kg作苗肥施于株行间,早施速效苗肥有利于花生早分枝、早形成根瘤。初花后5 d,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草木灰100 kg;初花后10 d,每667 m2施石灰60 kg,同时喷施0.1%钼酸铵溶液或0.1%硼砂溶液75 kg,每周喷一次,连喷2~3次,这样有利于提高花生种仁的饱满度,增加粒重。

管水方面,根据花生需水“两头少,中间多”的规律,掌握“蹲苗、晒花、湿针、润果”原则进行合理排灌。雨天清沟排水,晴天适时灌水,沟底见黑不见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花生对水分要求。

2.4加强田管,促进花生高产优质

加强田管是花生高产的重要保证。应根据花生不同生育阶段的苗情动态、气候特点进行科学的管理,促使花生高产优质高效。

高产奶牛的特点 篇4

1 脱毒甘薯特点

1.1 抗病力增强

脱毒薯苗彻底脱除病毒, 同时脱去多种真菌、细菌、线虫等病源, 明显降低了甘薯病害, 提高了抗病力。

1.2 种性得到恢复

(1) 早生快发, 成活率高。脱毒甘薯苗扦插后, 发根早, 比无脱毒薯苗提早2d发根, 薯苗返活快, 成活率高达98%。植株地上部长势旺、封垄早、结薯早、薯块膨大快。

(2) 裂薯率低, 外观品质明显改善, 商品薯率提高。据观察, 商薯19品种脱毒后薯皮光滑鲜艳, 薯块烘干率提高1.5%, 大薯数比相应对照多9.2%, 大薯的重量比对照高20.1%。裂薯率明显降低, 调查241个脱毒的薯块, 裂薯率为4.8%;调查235个未脱毒的薯块, 裂薯率为17.4%, 比脱毒的裂薯率低12.6个百分点, 商品率高10.9%。

(3) 生育期提早, 产量高。由于甘薯脱毒苗栽后早生根, 早结薯, 薯块膨大快, 一般比无脱毒提早10~15d收获, 产量高, 增产显著, 可增产15%~30%。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地深耕

要生产出优质甘薯,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环境适宜的地区。甘薯具有抗旱耐瘠、好气怕涝的特点, 所以创高产仍需要深耕土壤。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蓄水保肥能力强、排灌良好的壤土, 深耕25~30cm, 并及时耙耢。

2.2 选用良种

选用脱毒甘薯良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是提高甘薯产量、改善甘薯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适宜商丘市推广种植的脱毒甘薯良种有豫薯13号、商薯19、商薯85、徐薯34等。

2.3 适时早插

科学的群体结构应根据品种植株的形态、土壤肥力和栽期的早晚确定。通常采用肥地宜稀、旱薄地宜密、春薯宜稀, 夏薯宜密, 长蔓品种宜稀、短蔓品种宜密, 脱毒甘薯宜稀、一般甘薯宜密的原则。一般春薯插苗4.50~5.25万株/hm2, 夏薯插苗5.25~6.00万株/hm2。

2.4 肥分管理

施足基肥, 施总施肥量的60%, 以有机肥、钾肥为主, 促使前、中期茎叶快长;早施提苗肥, 施总施肥量的10%, 以速效氮肥为主, 促进早分枝、早结薯;重施夹边肥, 施总施肥量的20%, 以有机肥为主, 无机肥配合, 促使茎叶稳长及薯块快速膨大;后期看苗补肥, 防止茎叶早衰, 延长叶片功能期, 促进薯块持续膨大。对叶黄脱肥的地块, 可喷2%尿素溶液750~900kg/hm2, 间隔7~10d连续喷2~3次。对生长正常的地块, 在中、后期喷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900~1 050kg/hm2。

2.5 田间管理

薯苗素质差, 栽插技术不当, 或遇干旱等情况都可能出现死苗缺株。补苗宜早, 在栽插后7d左右完成, 才能确保全苗和均匀生长。甘薯生长期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60%~70%, 除了特殊干旱一般不需浇水, 遇旱可小水顺沟轻浇, 也可喷灌, 遇涝要及时排水。

2.6 病虫草鼠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结合当时当地病虫草鼠害发生特点,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危害。甘薯主要病害有薯瘟病、蔓割病、疮痂病, 主要虫害有小象鼻虫、斜纹夜蛾、蚜虫。薯瘟病推荐用20%龙克菌 (噻霉酮) 悬浮剂1 000倍液或链霉素500倍液进行防治;蔓割病、疮痂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小象鼻虫用5%锐劲特 (氟虫清) 乳油600m L/hm2和40%的毒死蜱乳油3 000m L/hm2对水900kg, 在甘薯种植1个月后粗喷茎头, 2个月后浇头进行防治;斜纹夜蛾在5~6月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1 5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除草剂推荐使用10.8%高效盖草能750倍液进行喷施。鼠害采用挖穴、灌水、放鼠夹等方法捕杀或使用0.5%杀鼠迷水剂200倍液作毒饵诱杀。

2.7 适时收获

甘薯无明显的成熟期, 收获适期主要根据当地气候、薯块用途等而定。甘薯适期收获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避免冷害、增强耐贮性均有重要作用。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降到15℃时开始收, 霜前收完。

摘要:根据脱毒甘薯抗病毒病、品种种性恢复的特点, 介绍了脱毒甘薯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为脱毒甘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从而有效地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奶牛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特点及防控 篇5

关键词:奶牛,病毒性疾病,传播特点,防控

病毒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是一类胞内寄生性的、具有特殊繁殖方式的非细胞微生物。但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大多具有传播迅速、传播途径多、流行面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对养殖业危害极大。奶牛的病毒性疾病相较于猪、鸡而言较少, 但一旦发生常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了解奶牛常见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特点并落实好防控措施, 是搞好奶牛养殖、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

1 奶牛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特点

1.1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家畜中以牛最为易感, 犊牛死亡率较高, 其临床主要症状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口蹄疫病毒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方式传播。经消化道感染最为常见, 也可通过皮肤损伤和呼吸道传播。活畜流动、畜产品运输以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畜产品污染的用具、饲料、牧地、水源等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近年来发现空气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 流行速度快, 常呈大流行的形势。暴发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每隔1~2年发生1次或3~5年发生1次。本病的发生无严格的季节性, 但其流行却有不同的季节性。如在牧区, 往往在秋末开始, 冬天加剧, 春季减轻, 夏季基本平息;农区则无明显的季节性。

1.2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所引起的牛的接触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急性病例发热, 白细胞减少, 腹泻, 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

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 病牛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 且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 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因吸入含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也可通过胎盘、精液而传染。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各年龄段的奶牛皆可感染, 但以6~18个月龄的犊牛发病率高。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但以冬季和初春多发, 犊牛中急性病例可达25%, 病死率达90%~100%。慢性病例呈持续感染, 但不产生体液抗体。

1.3 牛瘟

俗称烂肠瘟, 是由牛瘟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兽特别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自然情况下, 牛最易感, 尤其是改良的奶牛最易感染。以黏膜尤其是消化道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不仅症状明显的牛能传染, 潜伏期中的牛也能传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消化道黏膜侵入体内。也可通过接触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感染。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 多呈流行性。由于发病急、传播快, 所以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大批牛发病以致死亡。新发病区其发病率可高达100%, 病死率在90%以上, 常发病区为50%~90%。

1.4 牛流行热

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 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 伴有消化道机能和四肢关节障碍。本病虽然症状容易控制, 病死率不高, 但传播快、感染率高, 致使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 部分怀孕母牛流产, 造成极大损失。

本病主要侵害奶牛、黄牛及水牛, 以3~5岁多发, 1~2岁和6~8岁牛次之, 犊牛及9岁以上牛少发。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 产奶量高的母牛发病率高。

本病的发生有季节性, 一般在夏末到初秋、高温炎热、蚊蝇多生的季节发病率很高, 其他季节较少发病。该病的传染力极强, 传播较为迅速, 短期内可波及全群, 呈流行性和大流行性。该病具有周期性, 约3~5年流行1次, 1次大流行之后, 常隔1次较小的流行, 发病率2%~20%, 病死率1%以下。

1.5 牛恶性卡他热

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 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持续高热、口鼻黏膜发炎, 全眼球炎, 并伴有角膜混浊和严重的神经症状, 病死率很高。

在自然条件下, 黄牛和水牛最易感, 以2~4岁牛多发, 老牛发病者少见。本病的传染源是狷羚和绵羊, 自然传播方式尚不明确, 与病牛接触并不感染。绵羊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 发病牛多与绵羊有接触史。

本病常年都可发生, 但以冬季和早春多发, 绵羊产羔季节多发。多呈散发, 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高, 可达60%~90%。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由牛鼻气管炎病毒Ⅰ型所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以呼吸道黏膜炎症、水肿、出血、坏死和形成浅溃疡为特征外, 还可发生生殖器炎、结膜炎、流产及脑膜炎等临床类型。

肉牛的易感性高于乳用牛, 犊牛的发病率较高。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病牛的鼻腔、气管、眼睛以及流产的胎儿和胎盘等组织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飞沫、唾液而传染, 眼结膜通过泪液传染, 生殖器官通过阴道黏液、包皮污垢和精液而传染, 直接接触也可感染。由于本病具有潜伏感染和长期持续排毒的特点, 牛群一旦感染则很难清除。

本病多发于冬季, 特别是舍饲的大群奶牛, 在过度拥挤、密切接触的条件下, 易造成本病的传播。牛群的发病率为20%~30%, 死亡率为1%~3%, 2周岁以下犊牛比成年牛病死率高。

1.7 水泡性口炎

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所致的多种哺乳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畜的口腔黏膜发生水泡, 流泡沫样口涎, 间或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发生水泡。

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 以成年牛的易感性最高, 而1岁以下的犊牛易感性较低。病畜和患病的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用具等可能保毒而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 本病多从消化道侵入动物机体, 也可从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一般是通过唾液和水疱液散播病毒。双翅目昆虫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在夏秋季流行, 秋末平息。多呈点状散发, 感染性不强, 每次只有少数发病, 奶牛的发病率较高, 通常无死亡。

2 防控措施

2.1 搞好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一般奶牛场的建设和管理封闭性不强, 有的还需要到牧场放牧, 因此病原传入较为方便。奶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都有可靠的疫苗用来预防, 因此根据奶牛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特点, 在其流行季节到来前适时注射疫苗, 使其在流行季有足够高浓度的抗体来保护奶牛不发病。免疫时要根据近几年来的疾病流行史以及周边地区疫情发生情况确定预防病种, 并结合每种病的传播特点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做到应免尽免、科学免疫。

2.2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也是搞好疫病防控的重要方面, 其涵盖的内容较广。从营养供给上要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产奶阶段供应足额的、全价的营养需要, 确保机体健康;从环境控制上要搞好夏季防暑和冬季保暖, 为奶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生产环境;从管理上要及时分群饲养、分类管理, 不放牧的牛每天要定时运动, 强身健体;从卫生消毒上要搞好圈舍卫生, 及时打扫、冲洗圈舍, 定时圈舍消毒等。

2.3 严格引牛检疫

因生产需要引进奶牛时, 事先要做好考察, 不从疫区引牛;要严格检疫, 严防引牛时带来病原;奶牛引进后要在隔离场饲养观察1个月, 确认无病后方可进场混群饲养。

2.4 强化扑疫措施

口蹄疫、牛瘟是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 是需要采取严厉措施进行处置的动物疫病。养殖场户要从大局出发, 着眼长远, 一旦发现场内出现疑似疫情, 要及时上报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确诊后要配合好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置规范进行处置, 杜绝病原扩散、疫情蔓延, 避免对社会造成更大危害。

2.5 对症治疗措施

高产奶牛的特点 篇6

1 发病类型与特点

1.1 产后早期 (产后20d内)

多为急性子宫炎, 发病时间一般在产后5~6d, 而最危险的时间是产后第1天。其发病特点是子宫颈开张, 微生物容易侵入, 胎衣不下或恶露滞留形成的利于微生物大量侵入繁殖的环境。子宫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微生物从子宫内膜颈口扩散到机体, 生殖系统局部组织抗病力明显减弱。

1.2 产后中期 (产后20~40d)

多为慢性子宫炎, 这一时期的炎症多由产后早期急性炎症转化而成。这时奶牛已处于泌乳高产期间, 营养处于负平衡, 体质消瘦, 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干扰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过程, 炎症呈现局限化。部分恢复较差的病牛常由于炎性细胞的大量渗出, 在子宫腔内积聚有炎症渗出物。所以在卵巢活动产生雌激素的作用下, 子宫颈口松弛开张, 不时排出炎性分泌物。

1.3 产后晚期 (产后40d以上)

此期子宫炎的特点是根据卵巢机能恢复时阴道内流出的分泌物性状, 结合触摸子宫的直感, 分为3种类型。 (1) 阴性子宫炎, 其特点发情时流出的粘液比正常发情所流粘液稀薄, 粘液弱, 而且不透明, 子宫形态收缩均正常。 (2) 卡他性子宫炎, 其特点是分泌物浑浊或含有絮状物, 子宫角粗, 子宫壁增厚松软, 收缩性较弱。 (3) 慢性脓性子宫炎, 其特点为分泌物为白色、黄褐色呈脓性。子宫肥大而软, 无收缩反应。

3 防控措施

3.1 产后早期子宫炎的防控

(1) 胎衣不下, 一般不采取手术剥离。常采用以下方法: (1) 注射缩宫素, 促进子宫收缩, 加快胎衣排出。 (2) 子宫投放清宫泡腾片。奶牛分娩后, 子宫及阴道用药后, 清宫泡腾片遇水迅速崩解泡腾, 产生大量泡沫, 使有效成分牢固附着子宫内壁及阴道内, 对胎衣不下和子宫炎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是奶牛产后护理及产后监控的最佳药物。本品具有疗效快、治疗彻底、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胎儿分娩出后, 可向子宫内放置一片, 产生大量泡沫, 使产道光滑, 有利于胎衣排出, 胎衣排出后。再放置一片, 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子宫消炎。 (2) 恶露滞留。胎衣排出后, 为防止恶露滞留可内服益母生化散。奶牛产后第1~3d, 每天内服一包 (250g~350g) , 可预防产后感染, 促进恶露快速排出, 加快子宫复旧与净化。如果产后2~3d仍不见恶露排出, 应留意观察, 根据情况可采用肌注雌激素和氢前列烯醇, 促使恶露排出。有全身症状的, 应给予对症治疗。

3.2 产后中期子宫炎的防控

在产后中期子宫分泌物数量逐渐减少而且透明的可以不冲洗。当子宫分泌物呈脓性, 要掌握“消除炎症、防止扩散、促进子宫机能恢复”的治疗原则, 在治疗上采用以下措施。 (1) 用土霉素粉2g或金霉素1g, 溶于250ml蒸馏水中, 一次注入子宫, 隔天1次, 直到分泌物清亮为止。 (2) 对严重的子宫炎, 在做好子宫冲洗及子宫灌药治疗的同时, 要配合全身对症治疗。

3.3 产后晚期奶牛子宫炎的防控

奶牛疾病发生特点与科学防治 篇7

1奶牛疾病发生的特点

奶牛是产奶动物, 饲养时间较长, 疾病复杂。奶牛是反刍动物, 以植物纤维性食物为主, 其消化器官数量增多, 机能独特, 因此消化系统疾病也较多。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人们为了提高产量, 加大精料喂量, 现在临床以真胃疾病多见, 酮病、脂肪肝、瘤胃积食和瘤胃酸中毒时有发生。由于不同年龄奶牛的生理特性、饲养目的不同, 因此易发疾病也有较大差异。成年奶牛发病率最高, 占各年龄段奶牛发病率的68.2%, 主要疾病是产科病和消化疾病。其次是犊牛占31.4%, 主要疾病是犊牛下痢和感冒。育成牛发病率较低, 占0.4%。成年奶牛主要发生乳房炎、子宫炎、蹄病、繁殖障碍, 以及酮病、低血钙等营养代谢病。在成牛产科疾病中, 乳房炎发病率最高, 占产科病总发病数的56%, 其次为胎衣不下, 占27%。消化疾病有前胃弛缓、真胃移位、瘤胃臌胀和瘤胃积食, 其中前胃弛缓占消化系统总发病数的21%, 其次是真胃移位。

2治疗奶牛疾病应科学用药

2.1采用注射途径用药奶牛是以草料为主的多胃反刍动物, 食入的粗纤维主要靠瘤胃消化, 而瘤胃无消化腺体, 不分泌消化液, 食入的草料主要由瘤胃内微生物进行消化。如通过口服用药, 药物进入瘤胃后会抑制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导致瘤胃消化植物纤维能力的下降, 影响奶牛反刍, 造成食欲降低, 消化机能减退。此外, 由于奶牛疾病一般为非感染性疾病, 如果患病不重, 最好不要使用药物, 以便影响奶质。如果确需用药治疗, 最好选用注射制剂, 不宜选用口服药物。

2.2选准用药时间科学治疗方法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而选准用药时间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奶牛一般疾病, 以及四肢疾病应在早上用药治疗。阴虚疾病, 如脾虚泄泻、阴虚盗汗、肺虚咳嗽, 宜在晚上用药可提高疗效。健脾理气药、涩肠止泻药, 应在奶牛饲喂前用药。使用消化酶等促进消化的药物, 最好在饲喂时用药。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在饲喂后给药, 以缓解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对于治疗一些慢性型疾病, 可在饲喂草料后用药, 以延缓药物吸收, 持续发挥药效。而当奶牛发生急病或重病时, 应尽快用药治疗, 以提高疗效, 减少损失。

2.3防止药物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如地塞米松等可能会引起孕牛流产, 注射钙剂过快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左旋咪唑等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合理, 会造成奶牛死亡。因此, 在给患病奶牛用药时, 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应用一些具有毒副作用药物时, 应注意细心观察, 并做好急救准备。奶牛发生过敏反应时全身战栗, 呼吸困难, 突然倒地, 阵发抽搐, 可视粘膜发绀, 反应迟钝。解救可肌注扑尔敏注射液5~10m L。

3奶牛病综合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奶牛场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只有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增强奶牛抗病力, 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饲料应选优质材料, 凡是发霉、变质、腐烂的饲料不得饲喂。应根据喂养标准配制, 并根据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调整日粮, 满足奶牛生长与生产的需要。牛舍要尽量做到清洁与干燥。牛舍冬天要保暖, 空气要流通, 防止贼风及穿堂风, 夏天要做好通风与防暑降温, 防止热应激。运动场要定时清除牛粪等杂物, 保持干燥清洁。

牛蒡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生育特点

1.1 植物学性状

牛蒡株高1.0~1.5 m;根粗壮、呈圆柱形, 根长因品种而异, 一般为40~100 cm, 根横径1.5~4.0 cm, 表皮粗糙, 肉质灰白色, 易空心;茎直立, 上部多分支;基生叶丛生, 茎生叶互生, 叶柄长70 cm左右, 叶片心脏形, 叶缘波状或有细齿, 叶长40~50 cm、宽35~40 cm, 叶面光滑、淡绿色, 叶背面密生白色绒毛;第2年或第3年春天抽生花穗, 花穗上着生头状花序, 开花期为7—9月;果期为8—10月, 种子椭圆形、长6~7cm、直径2 mm、灰褐色, 千粒重12 g左右。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为喜光作物,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 地上部不耐寒, 低于3℃即枯死, 根部耐寒, 可耐-20℃的低温。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 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需要较为湿润的土壤条件, 但田间不能有积水, 如积水时间过长, 易导致肉质根腐烂或大量发生歧根。牛蒡为长日照植物, 要求有较强的日照条件。牛蒡适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栽培, 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p H值6.5~7.5为宜。忌连作, 长期连作其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栽培上可选用新林1号、柳川理想、东北理想、白肤等品种。其中新林1号食用的肉质根表皮呈金黄色、品质优、生长势强、抗病、耐干旱、产量高, 比一般品种增产10%以上, 是目前牛蒡生产上的最佳品种, 品质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柳川理想肉质根呈圆柱型、光滑、长度大, 具有增产潜力大、耐寒性强、长势旺、皮色好、香味浓、采收期长的优点, 但秋播不宜过早, 以免先期抽薹。东北理想肉质根外观呈淡黄色, 肉白色, 条型大、长、光滑, 产量高, 商品性好, 是加工出口的理想品种。白肤肉质根呈淡褐色, 肉质柔软, 条型大、长, 剥皮后肉质根变褐程度轻, 较受消费者欢迎。

2.2 整地做畦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耕。播种前施肥碎土, 开沟起垄做畦, 一般畦宽80 cm左右。撒施充分腐熟的厩肥45~60 t/hm2、碳铵750~1 2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 碎土后开沟做畦, 深埋肥料, 整平畦面。

2.3 种子处理

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 除去秕粒籽和畸形、小粒的种子, 并置于太阳下晒3~4 h, 种子处理一般有3种方法。一是热水烫种。为使牛蒡出苗快而整齐, 播种前用55~65℃热水烫种, 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 烫种时用木棍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时, 加入凉水, 在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 h。二是药液浸种。用0.6%~0.7%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 或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40~50 min, 然后用清洁水清洗干净, 再继续浸种8 h。三是药粉拌种。用种子重量0.7%~0.8%的药粉拌种, 可防治苗期病害, 常用拌种的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锰锌和40%的瑞毒铝铜。拌种时, 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内, 再放入所需药粉, 密闭袋口, 摇动种子, 使药粉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

2.4 播种

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 栽培季节可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秋季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以3.75 kg/hm2左右为宜。在已经准备好的垄上开沟, 沟深5~7 cm,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如墒情不足时, 可带水播种, 等水下渗后, 将种子撒入沟内, 再覆盖土壤, 厚1.5~2.0 cm, 拍平垄面。

2.5 田间管理

牛蒡播种后5~7 d即可出苗,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当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 株距在6~8 cm。对缺苗穴进行移苗补栽, 可用小铲深挖, 带土移栽, 不伤主根, 栽后浇水稳苗, 次日再浇, 以保成苗。牛蒡幼苗生长缓慢, 苗期杂草较多, 应及时中耕除草。对杂草偏重的地块, 可用除草剂除草, 可用10.8%高效盖草能375~450 m L/hm2对水750~900 kg, 牛蒡出苗后在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750~900 m L/hm2对水225~300 kg, 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在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时, 应向根部培土, 以利植株生长。牛蒡整个生长期内, 可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 cm时, 在垄顶开沟追施尿素150kg/hm2;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长时结合浇水撒在垄沟里, 施尿素120~150 kg/hm2;第3次在肉质根膨大后, 可用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追施, 最好用木棍打孔, 把肥料施入10~20 cm深处, 然后封严洞, 以促进肉质根迅速生长。牛蒡生长前期要浇水防旱, 水量不宜过多。如果是秋播最好在11月下旬浇1次越冬水。春季直播的牛蒡, 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沟, 保证雨止水干, 不留积水。牛蒡生长后期一般不宜浇水, 注意排水[3,4]。

2.6 病虫害防治

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 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 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连纹夜蛾可用氧化菊酯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7 适时收获

牛蒡的生育期150 d左右。过早收获, 肉质根尚未长成, 产量较低;过迟收获, 则肉质根老化, 影响品质。春播的大约在9月下旬开始收获;秋播的在翌年5月中下旬收获。采收时, 可用镰刀将地上茎在距地面20 cm处割掉, 然后由垄侧开挖, 露出肉质根后拔出, 洗净刮去黑皮晒干即可。

参考文献

[1]窦兴霞, 魏东.牛蒡的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09 (10) :82-83.

[2]李群.牛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 2007 (16) :8-9.

[3]叶晓春, 丁淑萍, 帅卫东.牛蒡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07 (7) :59.

上一篇:外周穿刺下一篇:语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