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写作

2024-09-17

语篇写作(精选12篇)

语篇写作 篇1

一、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现状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中英语书面表达均分的分析, 学生整体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是篇章方面的问题, 比如:不熟悉段落或文章结构;缺乏段落扩展的基本知识;写作前未罗列要点或写纲要;未能围绕中心写作;缺少衔接和连贯;文章句式缺乏变化等。要解决学生写作中这些篇章方面的问题, 就须进行语篇教学。

二、语篇教学 (Discourse teaching)

语篇 (Discourse/Text) 是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黄国文, 1988:7) 。语篇必须符合认知、语用和语意原则, 必须具有衔接成分, 句与句之间的排列必须符合逻辑, 上下文意思要连贯等。语篇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 即, 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 分析词、句、段间的关系, 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 进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

学生语篇意识淡薄, 这一现象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强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对语篇知识的掌握, 这才是解决篇章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语篇教学在课堂的具体运用

英语课是学生学习语篇知识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学习不同的文体及其特点。

文章从文体上一般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及特点可以使他们有目的地、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写作。

记叙文 (Narrative essay) :记叙文是我们最熟悉的, 是一种以写、叙事、状物为主要内容, 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具有以下特点:记叙文记叙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或经历, 常用过去时表达, 大都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写记叙文要中心明确, 情节描写、对话叙述等自始至终围绕着中心展开。它具有六要素:人物 (who)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事件 (what) 、起因 (why) 、结果 (result) 。

说明文 (Exposition) :说明文是说明人和物的特点的文体, 知识简介、商品介绍、个人简历介绍、游览手册、工作总结等都属于说明文。在写英语说明文书面表达时, 应紧扣所给提示的内容, 实事求是地说明人或物的情况, 安排好文章的层次结构, 给人以眉目清楚的感觉。在选词时应注意做到用词准确、恰当, 尤其是形容词的选用要仔细斟酌。

议论文 (Argumentation)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常用文体, 它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应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基本要素。

应用文 (Practical writing) :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文体, 常见的应用文有:书信、日记、便条、通知和电函等, 每一种应用文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和各自的语言特点。老师和学生在这方面都较重视, 学生一般掌握较好, 在此就不再赘述。

2. 分析不同文体的写作结构, 从整体理解文章中心和大意。

不同文体的写作结构一般可分为总分 (亦称演义法) 、分总 (亦称归纳法) 、总分总。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及写作方法。总分式的文章, 其中心或大意一般在第一段 (文首) , 议论文和新闻报道多采用此法;分总式的文章中心或大意一般在文章的结尾段;总分总式的文章则在文首或文尾都有概括, 当然也有中心句或段出现在文中的, 应视情况而定。图表法是让学生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结构的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它更直观地体现文章的文体、特点、结构及写作方法等。在此就以三篇不同文体结构加以说明。

例1.记叙文 (2001年NMET中的完形填空) 。从图表中, 记叙文的六要素就一目了然。

例2.说明文。2009高考英语试题 (江苏) 的任务型阅读“Communication Principles”。让学生完成的结构图如下:

从这幅图, 就可以很快看出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分类、正反对比) 及其大意:Communication begins with the self and it involves others, occuring everywhere, but it cannot be reversed nor repeated.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例3.议论文。

Most students of our school, including me, are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emical factory near our school.Although the factory will make a lot of money for our city, we do think it will do us more harm than good.First, the drinking water will be badly polluted, we will never be able to breathe fresh air.How can we live here any longer?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site of the chemical factory has been the only place sports after school.Where would we go if it were occupied?

这篇议论文开篇提出了论点 (文章中心) 。

学习了以上知识, 教师就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着用图表显示所学文章结构, 并概括和归纳所学课文的大意、中心以巩固所学知识, 并进行模仿写作以熟悉不同文体结构, 学以致用。

3. 指出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

对一篇好文章来说, 文章的衔接是最重要的, 一篇文章若缺乏衔接就算不上一篇好文章了。所以教师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应强调并指出文章的衔接与连贯, 让学生少犯一些篇章方面的错误并且懂得怎样使用衔接。一般来说衔接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几个方面。

照应 (Reference)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些具有照应作用的词项。这些词项本身不能作语义上的理解, 而只有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才能对它们作出理解。英语中的照应可分为:人称照

应 (I, she, them, one, your, our, hers ones, mine, yours, his, theirs) ;指示照应 (this, that, these, those, the, here, there, now, then) 和比较照应 (same, such, similarly, etc.) 。

替代 (Substitution) :替代是用一个词项去替代另一个或几个词项。替代词项与被替代词项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句子之间的衔接。替代主要包括两类:名词性替代 (one, ones, same, that, those) 和动词性替代 (do, does, did) 。

省略 (Ellipsis) :省略是语言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正确使用省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使文章简洁, 要点突出。省略可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从句性省略三大类。

以下面三个句子为例:

(1) I like red tea but she likes green (tea) .

(2) Would you please go for a walk with me?

———Yes, I’d like to (go for a walk) .

(3) When the teacher asked me why I was so happy, I said I didn’t know (why I was so happy) .

连接 (Conjunction) :与上面讨论的三种衔接手段不同。连接指出语段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 即“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语义上的联系”。语篇连接所表示的关系分为四类:递进 (and also, furthermore, besides, etc.) 、转折 (but, yet, while, however, etc.) 、因果 (so, as a result, therefore, now that, considering that, etc.) 和时间 (then, later, some years later, one day, etc.) 。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通过词汇的选择来达到衔接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类:复现 (Reiteration) 和同现 (Collocation) 。

当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须要一个过程。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就更不能急于求成了, 须进行强化练习。

4. 分析难词、难句及其重要的语言点。

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更深入地理解及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 让部分 (词、句、段) 回归整体, 同时有利于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

5. 指导学生理解, 欣赏并背诵一些好的句子、段落。

背诵也是一种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学生背诵一些好的句、段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适当运用, 将会“锦上添花”。

四、英汉语篇的差异

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篇的差异, 学生写作时会主动避免一些语篇方面的汉式英语 (Chinglish) 。主要差异有以下两方面:

1. 代词的使用。

(1) 在汉语中泛指某人习惯用you, 而英语中习惯用one (人) , anyone (任何人) , a person (有人) 等不定代词 (Shaw, 1970) 。例如:You can get it from the library. (One can get it from the library.)

(2) 英语中单数I的使用频率要比复数第一人称we多, 汉语中则多使用we。这是由不同的文化差异和政治信念造成的。西方人崇尚个性化和个人自由, 所以I的使用突出;中国由于漫长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不愿冒险讲真话或为了显示自己的谦逊, 所以在很多该用I的地方用了we。比如:We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learn a lot from the Internet...

2. 连贯和衔接。

由于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 语篇主要是通过并列连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各种语法手段来保持连贯和衔接。因此, 英语的句子相对而言较长也较复杂。与之相对照, 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 主要通过语意的手段取得语篇的连贯和衔接。尽管汉语有一定数量的衔接词, 却很少被使用或几乎不被使用。汉语的语序相对较固定, 语句通常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列。因此, 如果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清楚的话, 就没必要使用任何连接标记。因此, 受汉语逻辑思维的影响,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倾向于忽略语法手段, 特别是缺少过渡词的使用, 从而生成许多短句, 给人一种缺乏连贯的感觉 (俞理明, 2004) 。这一点教师应该在写作课上强调, 并使用汉英文章对照讲解。

英汉语除了语篇方面的差异, 还存在形态、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也当适时讲解。

五、运用语篇知识、练习写作的基本方法

知识贵在实践, 讲练结合、强化训练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现代教学论指出:“把强化看作重要的信息意义在实践上是合理而有益的事。已经发现, 事实上这是受训者的行为得以改善的最有效的进程之一。”

教师须在加强听、说、读、写的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是基础, 离开了词汇就什么也谈不上。练习的过程中, 不能企图一日之功, 须循序渐进。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在语篇方面的状况并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知识。

1. 让学生用关键词和连接词完成句子或段落。比如:Theproblem is that 300 people are dying each day from illnesses caused by smoking.Therefore if the tobacco companies want to remain in business, they have to encourage more young people to start smoking.

2. 运用适当的衔接词复述文章的大意或中心。

3. 背诵一些有用的句子或段落并在写作中加以适当运用。

4. 多做一些句型转换题, 让他们比较有相近或相同含义的不同句式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使自己的文章避免句式单一和过于肤浅等缺点。

5. 用不同的人称改写或复述对话及段落。

6. 模仿写作:即模仿一篇文章写出内容、格式或语言相近的文章、并注意该文章的结构及运用适当的衔接词。

例如仔细阅读下面文章并根据所要求内容进行模仿写作: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I have an announcement to make.The student union is going to hold a party on Saturday evening, August is to welcome our fri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roof garden of the Main Building.It begins at 7:30 p.m.There will be music, dancing, singing, games and exchange of gifts.Will everybody please bring along a small gift for this purpose?Remember to wrap it up, sign your name and write a few words of good wishes.

Don’t forget:7:30, Saturday evening, roof garden, Main Building.There’s sure to be a lot of fun.Everybody is welcome.

After reading, please write a notice imitating the above model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ontents: (1) The lecture is about the use of computer; (2) The lecture is about how to learn through the Internet; (3) The lecture is professor Wang Shun from the Computer Depart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4) The lecture begins at 2:00 p.m., Saturday, on the twenty-second of December; (5) The lecture will be held in Room204 of the Library Buidling; (6) And computer-tower is welcome; (7) please prepare some questions in learn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范文:略

7. 集体或小组作文:也就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将要写作的文章中的相关问题, 发挥集体优势和智慧, 进行独立写作。比如:

Write a short passage based on your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ere were you born?

(2) When and where did you go to primary school and high school?

(3)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chool life?

(4) What problem do you have with your lessons?And how do you improve you study?

8. 创新写作:在练习或测试中, 创新写作须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由于一些原因, 不少学生这一步做得不好, 审题不准或有误。因此应当强调学生在正式写作之前把题目读两遍。

第二, 根据文体及内容列提纲。考虑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第三, 写出关键词或句, 注意句式的变化。

第四, 将词汇、句式扩展成文, 注意特殊格式、文章结构及衔接词的运用。

第五, 认真检查。包括语法、拼写、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等。

当然, 这些方法也只是一般性的, 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增加练习的难度, 并适当调整方法, 具体而定。

六、结语

语言的价值在于运用。俗语道:“熟能生巧 (Practise makes perfect.) ”写作也一样, 只要多听、多读、多记、多背、多练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就一定能写出地道、完美的篇章。

摘要: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 分析词、句、段间的关系, 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 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 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文章从学生英语写作中所出现的书面篇章问题入手, 强调了语篇教学的重要性, 阐述了语篇教学在课堂的具体运用、英汉语篇的差异及学生写作中语篇知识的强化、练习的方法, 突出了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实用性。

关键词:语篇教学,英语写作,具体运用,差异,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雷卿.语篇衔接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 .

[3]林小芬, 厉继选.书面表达[J].中学文科, 2002, (4) .

[4]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吕会芹.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山东文学[J].2007, (7) .

语篇写作 篇2

主位结构、语篇视点与外语写作教学

作为语篇功能体现形式之一的主位结构在语篇的`构建过程中制约着语篇视点的发展,而语篇视点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主位结构对信息的选择,二者的相互制约影响着意义链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语篇.从分析主位结构、语篇视点在语篇构建中的作用入手,探索二者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作 者:刘玉梅 LIU Yu-mei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系,重庆,400031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6)分类号:H3关键词:主体结构 构建 探索

语篇写作 篇3

关键词:写作;语篇;衔接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1-006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Halliday and Hasan’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extual cohesion in compositions written by 154 non-English majors of Chinese college freshman. It is found that mistakes frequently occur when students try to use cohesive ties, such as lexical cohesion, reference and conjunction. Author talks about what causes such mistakes and further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xtual cohesion and textual teaching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 writing, discourse, cohesion

1. 引言

平时在批改学生英语写作时,笔者感到难过的是,学生的作文虽然语法基本准确、句子基本通顺,但是结构松散、重点不突出、条理欠清晰、层次不分明、缺乏逻辑性。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善于使用衔接手段,没有把文章看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换而言之,即不具备语篇意识。

在写作中,语篇意识可以有多方面的体现,而最为突出的,就是衔接手段的使用。然而英语和汉语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并不完全相同,英语语篇在结构形式上排列有序、衔接严谨、脉络明晰,可汉语语篇在结构形式上往往缺乏显性的连接手段。(姚勇芳,2000)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能够认识到英汉两语在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差异,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书面表达将更加连贯,质量将更高。

2. 语篇衔接理论

在语篇分析领域,Halliday和Hasan对英语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所做的研究对语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1976)的Cohesion in English《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衔接理论是语篇语言学的经典理论,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Halliday和Hasan(1976:2)认为决定一套句子能否组成语篇的主要因素在于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并以此产生语篇性。他们还认为“语篇的连贯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情景方面是连贯的,由此表现出语域一致性;在语篇本体上是连贯的,所以是衔接的。(Halliday & Hasan, 1976: 23)在此,我们只讨论语篇衔接手段。

Halliday(1976)把衔接形式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等等。但是对衔接形式的划分,语言学家的意见略有不同。比如,McCarthy(1993: 56)和黄国文(1988:35)等把衔接形式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类,其中语法衔接实际上是Halliday提到的前四类。胡壮麟(1994: 1)把衔接手段分为四类:指称,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为了讨论方便我们采取了Halliday和Hasan的五分法。(张美芳,2005:137-138)

1)照应(reference):指语篇中一个成分是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如:①例1.Chinese people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three “golden-week” festivals. In these occasions they can have a happy reunion with their families.

2)替代(substitute):指用替代词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其语义要从替代的成分去索引。

如:例2.Should we continue to have the three “golden-week” festivals? I think so.

3)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篇的某个成分省略,它的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语篇上下文衔接紧凑,被省略的成分要借助上下文才能理解。

如:例3.Is there any absolut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No!

4)连接(conjunction):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分往往是一些过渡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上的联系。

如:例4.The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se festivals to relieve pressure from work, to slow down the quick social pace. Moreover, they might benefit the economy as a whole.

5)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有语义上的联系,或词语重复,或由其它词语代替,或共同出现。

如:例5.Nowadays, people tend to overwork themselves. The heavy workloads exhaust them and they yearn for a vacation.

3. 衔接手段误用缺损的实例分析

在一次课堂作文的练习中,154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第一学期末)以“Should we continue to have the three ‘golden-week’festivals?”为题,在30分钟内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黄金周的由来;2)人们要求取消黄金周的原因;3)你是否赞同取消,理由是什么?本文试以这一作文考题为例,评价分析学生对衔接手段的使用。

以下是摘自学生作业的句子以及笔者对其衔接手段的评价分析:

3.1 照应的误用

例6. Secondly, people are willing to spend money on their vacations. Because it can help increase the economy and decrease the unemployment rate.

语篇写作 篇4

1 高职英语写作中常见语篇错误

1) 条理不清, 思路紊乱, 语言支离破碎, 所写句子均有错误, 且多数为严重错误。

范文1:

After my graduation, I would like to a deigner.I major is a deigh.I think communicational skills experience.Career.It will very importance to be a deigner.

Face to society, I must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Study to us very important.Study attitude others.Study to how work hard.Face to society we must stronger and stronger.It can be change our to very good.One hand, we should hard to work and realize more and more people.Other hand, we can our good habits, Or benefit change our bad habits.

I think deign is very interest so I want to be a deign.I must hard study achieve my dream in the future.

2) 基本切题, 表达思想不清楚, 连贯性差, 有较多的严重语言错误。

范文2:

I have a dream when I is a student.I want be a teacher.Teacher is a great job.Teacher have much knowledge about study.Teacher help students study some knowledge.

Now, as a college students, I change my dream, I don’t want to be a teacher.Of course, teacher also a great job, but I want to be a doctor.Doctor keep someone healthy, doctor teach people about what keep oneself healthy.I think doctor as the same to teacher.

Of course, as a college student, I think my job was good study, I must to communicational skill.also, I must have study else people experience.Only this way, I could to be a well doctor.The same time, I could find people’s disable, else I teach what keep oneself healthy to everyone.

It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myself study our knowledge.I must have more experience.

3) 基本切题, 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 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 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

范文3:

After one year, I’ll be graduating.i’m very exciting and I would like to be a best worker.In

First, it’s important to prepare myself.For example, I’ll be get good grades in our school.At the school, I will study many many technical and necessary things.So get good grad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Next, we must be good at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make many friends and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we can improve our communicational skills.In the future, it’s very important.For example, we have a good communicational skills, we can ask people to help ourselves.

I will be try to best and I will come true my dream.I think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4) 文章切题, 表达思想清楚, 文字连贯且较为通顺, 语言错误较少。

范文4:

My major is English.After my graduation, I would like to work in USA.I know, it’s a challenge for me, but I believe that if I work hard I can achieve my dream.

It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my future.In my opinion, I must achieve as follows.

Firstly, I shoul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because I can have more communicational skills.

Secondly, I should do more part-job.I think that I can learn experience during the job.

If I have more experience, I can admitted by many companies, I can do may tings in short time.

Lastly, I must have myself career plan.It’s good for us to do everything.

After three years, we must come into society.It is time for us to take active part in our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2 高职英语写作技巧探析

1) 用词正确, 规范, 贴切, 不累赘

写作的目的是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交流, 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 产生兴趣。但词汇是构成一个句子的砖石, 也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清晰的前提。如果写一个句子, 10个单词有8个拼写错误或拼写不出, 有2个用法不当, 又怎么能清晰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呢?如上面的范文中的句子“It’s importan to prepare myself future”, “I will come true my dream.”“It will ver importance to be a deigner”。词义是词所表示的内容, 要想用词贴切, 正确表达思想, 就必须明确单词的确切含义以及具体用法。如上句中, myself是一个反身代词, 不能充当定语, 修饰名词, 但用“my”就对了, 它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性物主单词, 充当定语, 修饰名词;come true有“实现, 成真”的意思, 但它是一个不及物动词, 后不能跟宾语, 我们可以说“my dream comes true”, 但不能说“come true my dream”, 如要表达同样的意思, 就要换取正确的单词如“realize, achieve”等同义的单词;第三句的错误就更为明显, 尤其是单词“deigner”的写错, 让人基本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2) 句子完整, 明晰, 正确;段落切题, 达意, 通顺

词构成句, 句集成段。每一个句子要能完整, 明晰, 正确地表达一个意思, 尽量避免语法和用词错误;同时, 句式的选择尽量做到多样化, 长短句交替使用。由于写作不完全同于汉译英, 汉译英要每句忠于原意, 因此, 在写作时, 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 选用有把握的词语, 使用有把握的句型, 设法绕开不会表达的单词意思, 切忌避免不会书写的单词, 不会书写的句式, 尤其不能去生搬一些不曾熟悉的名言警句。如上面范文中“must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在写好句子的前提下, 要做到每一个段落切题, 围绕一个主题, 准确、清楚地表达这一段要阐述的意思。一个段落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主题句概括段落的中心思想, 段内的每句话都必须围绕其展开。扩展句是对主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通过给出一些例子、原因、事实来对主题句进行解释说明。结论句是用来标志段落的结束, 同时向读者提供记忆的要点。如范文4通过一句主题句“It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my future.In my opinion, must achieve as follows”引出话题, 然后通过三个顺序性词语“firstly, secondly, lastly”清晰连贯地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三层意思。

在组词成句, 组句成段的过程中, 为了使句与句之间脉络清晰、相辅相成, 要学会准确使用一些表示因果 (because, so, thus, as a result等) , 对比 (while,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等) , 顺序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at first, at the beginning, secondly, at last, finally, in the end等) , 递进 (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 , 转折 (but, in spite, however等) , 总结 (in a word, in brief, to sum up, in summary, all in all等) 连接词。恰当地使用这些连接词, 可使段落之间, 段落内部句子之间自然流畅,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3) 实践出真知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技巧, 一篇良好的英语作文一方面需要作者平时对英语知识的把握和积累, 另一方面也需要作者多加写作。试想一个平时从不写或少写作文的学生, 在考场上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吗?如范文1, 满篇错误, 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句子。因此, 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平时要多读多背一些好的句子、文章, 并通过翻译技巧的练习, 对句子的构成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同时, 通过自己平时的写作, 在老师的修订指正下, 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有针对性地改正存在的问题, 这样, 在实践的基础上, 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3 总结

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高职英语作文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学生写作上的困难, 但只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在分析作文存在的语篇错误基础上, 勤加练习、分析错误、改正错误、掌握技巧, 在老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下, 错误会愈来愈少, 文章会越来越好, 最终每一个经过勤学苦练的学生都会写出较为精确的文章的。

摘要:英语写作一直是高职学生面临的一大困难。该文以学生的范文为例, 从四个层次的语篇错误上归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四大问题, 并提出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高职英语写作,语篇错误,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梁孟华.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2]沈朝辉.实用英语写作简明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3]薛竹.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语篇写作 篇5

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英语写作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们更重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根据Halliday的理论,从语篇衔接连贯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无法恰当运用衔接手段实现语义连贯的实例,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 者:张鸣瑾 ZHANG Ming-jin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9(6)分类号:H314.3 H315关键词:写作 衔接与连贯 写作偏误

语篇写作 篇6

关键词:语篇连贯 英语 写作能力

在英语的学习中,句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而语篇也不是句子的简单累计,而是一些意义相联系的句子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其中连贯是一种语言系统,是语篇的主要特征,而衔接是语篇本身的一种实体的连接。语篇连贯反映在英语写作中,要求语义连贯、语言流畅、衔接得当,否则容易出现东拉西扯,乱用语法的现象,不利于英语写作的提升。

一、语篇连贯与写作能力

连贯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串没有联系的语句的拼接,而衔接是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来说衔接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手段,而连贯是采用这种手段所达到的一种效果,二者在语篇中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虽然衔接不能完全保障语篇连贯,但是他能给连贯提供依据与方式。英语语篇必须符合语法,而且要做到语义连贯,要做到这一点,句子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结构,把语篇中的句子和语段按照一定的结构加以组合,最终形成一片语篇连贯的文章。

所以,语篇连贯的写作能力就是为了形成各种连贯的书面语篇的能力,以及将语句组成相互连接、连贯的完整语篇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与和语义的连贯性。语篇连贯是英语写作水平条的重要方式,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英语写作是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对内容的组织还是比较好的,不管是选材还是审题立意都比较准确,单词书写也比较规范。但是句型的重复率比较高,句子之间的衔接性差结构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作文整体水平不高。有些学生写的句子连接起来完全与本意不搭边,给人的感觉是七拼八凑上去的。这就是学生在写作时语篇连贯问题,中国学生在些英语作文的过程中,首先要经历一个汉语思维,再进行汉译英,受母语的影响,缺乏连贯的衔接手段,句子显得松散、无联系。另外,学生在写作时,由于词汇有限,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作文思想,是整篇文章没有内容和深度。比如某学生作文中(My ldeal job)中的一段话:

My ideal job is to become a doctor.I like wearing a whire gown.I like to cure the patients of their illhess.I like to be admired as a white angel.I like to deal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这段文字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但是整段文字皆有单句组成,读起来使人感到单调而乏味,缺少句子间的连贯与衔接。而语篇连贯是学生写好作文基本的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语篇连贯技巧的运用,很多学生在选词方面,不能灵活运用词汇,比如学生在写作时最常用的是“and”,很少使用与and相似意思的“as well as”、“ too”、“ as well”等,但写作中涉及替代词时,他们比较常用的是it this、that、some、other等词,很少使用一些表示各种关系的衔接词,比如表因果的连接词as a result、表选择性连接词both...and等,有事及时使用,但是運用不正确,表达不准确,造成语法错误。

三、 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具体表现,是检测学生英语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不仅要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衔接连贯的能力。学生写作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平时所积累的词汇、思维能力以及相关的写作技巧等,而语篇能力属于写作技巧方法发热内容,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方面来看,学生写作中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一) 文章结构不连贯

到时学生在写作时结构不连贯的主要原因是衔接词的运用不当,英语是一种“形合法”的语言,它主要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与句子的连贯;而汉语是一种“意合法”的语言,它的语句形成不需要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只需要借助语义就可以实现句子的连接。所以在写作时,英语的句子一般比较长,需要使用大量的衔接词把各个单据连接起来,以明确句义的关系;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语句主要是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组合而成,对句子、段落间的标记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会有意无意的套用汉语语篇结构,导致英语作文出现大量的句子推挤,缺少衔接词。

比如:①It’s a sunny day today.②1 went to the seaside with my friends.③We 90t there at 10 a.m.④We found there’re too many people.⑧It annoyed us so much.⑥We decided to go back home.

这段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从汉语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错误,但是就英语的角度来说,缺少衔接词与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说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第四句和第五之间可以通过分句来实现。这段文章可以改为:

It’s a sunny day today. So I went to the seaside with my friends.When we got there at 10am.,we found there’re too many people,which annoyed us so much. So we decided to go back home.

在英语写作中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语篇应该是连贯的,连贯是衔接主要目的。一般情况下,语篇衔接包括指示、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个方面的内容,他们均是衡量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

(二) 文章内容的不连贯

文化意识及思维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学生在写作时连贯性的实现,中国与英美等国在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致使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不住重点,常常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达。比如学生写议论文时,作者给出一种似是而非的论点,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这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不符合逻辑的,他们的思维是要么支持正面,要么支持反面。这就是中西方在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词汇的运用、段落的衔接、内容的安排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另外价值观不同也会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性,中国的写作一般在结尾处升华主题,表达感情,但是如果把这种套路用在英语中,就会出现脱离主题,缺少衔接与连贯等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处大肆渲染、煽情,这些都让英语阅读者感到困惑不解。

(三)从语篇连贯角度谈学生英语写作问题

中国学生在些英语作为是往往存在语篇连贯的问题,早成学生语篇不连贯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即照应、替代、省略、逻辑联系以及词汇衔接,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1.照应

照应是指在英语写作是利用语法手段来表示语句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在语篇中对于重复出现的词语,使用适当的代词或者是其他词语来代替。照应中的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所属限定词、因所述代词来实现的,中国学生在些英语作文时 习惯重复使用名词,不知道运用人称照应词,导致写出来的作文看上去比较繁琐。有些学生虽然应用了照应,但是应用的不正确,也不能给作为带来很好的效果。另外,对比照应也是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对比照应是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等级形式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意义的词语表示的照应关系。既然是比较,那么必然涉及两种人或事,在英语写作中,一些表示比较短的词语。可以再稳重寸照具有比较关系的词,形成照应,从而使上下文衔接起来。而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正确的使用照应,写出来的额句子使人感到晦涩难懂。

比如in the evening the cars are not more than the cars in the day.此句作者没有正确的运用比较照应,所以读起来很拗口,可以把它改

为:“There are not more cars in the evening than in the day.”

2. 替代和省略

替代运用的目的是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省略词同样也是为了避免重复,同时突出语句的意思,使文章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替代也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以及从句性替代。学生在写作时也比较容易出现替代不准的情况。

比如If they do as the people in TV do,they m8yhurt others and themselves.

这个句子中“do”是作为动词替代语出现的,意思表达比较模糊,在英语写作中最好用别的词语来代替。可以将它改为:If they blindly follow the actions of those characters on TV,they may hurt others as well as themselves.”

3. 逻辑联系语

逻辑联系语的运用是为了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同时表明整个语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语义上的联系。英语中逻辑关系语数量多、功能杂,所以学生很难准确的使用逻辑联系语。有些学生问了便面错误,把一个个单句罗列起来,使文章缺乏逻辑感。比如这样一段话:In class you should make notes of whatever you think important .You should learn how the teacher analyzes the text.

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缺乏逻辑关系,可以在第二句前加上“and"或“also”等联系语,这样不仅使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而且使句子更加连贯。

4.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的重复、互补等使语篇的语义更加连贯。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词汇衔接错误主要体现在用词缺乏变化,对同义词、反义词、概括词等的运用不恰当,而使文章读起来呆板、乏味,缺乏深度。

四、提高學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语篇意识

教师在平时写作课上要重视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强调作文要突出主体,前后连贯,不能仅仅注重修辞与语法的训练,而忽视作为体裁的分析。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从整篇文章的整体结构着眼,提高学生整体布局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写作长的语篇意识。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在脑海里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文章结构,开篇、发展、收尾等,怎样使文章具有连贯性与整体感,使句子和段落之间衔接更加紧密,前后照应等,同时还要实现文章整体布局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学生语篇连贯的练习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练习,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注重学生语篇连贯的联系,找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在写作时提醒学生合理应用衔接,注意语篇连贯作用,注重运用衔接的手段完成一篇文章,使语句段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逻辑性更强,培养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习惯。另外增加学生的汉译英练习,这样能有效的训练学生把单个的句子连成一篇文章。同时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只有拥有大量的词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大量的词汇时保障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比如语篇连贯必须注意的名词、代词、连词、关系副词等的大量运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三)积极指导、讲评学生作文

教师在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清晰、明确的指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衔接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就一些普遍的语义连贯问题做全面的讲解,使学生知道自己出错的原因,便于以后积极改正,令学生逐渐养成衔接手段的使用习惯。另外,让学生修改写生的作文,这样技能帮助别的学生改正错误,又能便面自己出现同类错误。教师还可以挑选出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些典型性作为要有优秀的典型代表,也要有差的典型代表,便于学生形成对比,从而更好的理解衔接手段应用。

结语:英语写作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仅由语篇连贯问题决定,还有词汇、语法等诸多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整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魏笑梅.英语写作中的语篇连贯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8(12):156-157.

[2]王茹试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09(15):269-270.

[3]梁惠梅.论语篇连贯写作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8):196-197.

[4]张燕云.浅谈语篇衔接手段在大学英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教学2010(32):189-190.

语篇写作 篇7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也是促进教育革新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当今, 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导致“思辨缺席”症的愈演愈烈 (文秋芳等, 2009) 。何其莘等 (1999) 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直言:“语言技能训练往往强调模仿记忆, 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 将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国内外研究表明英语写作能够有效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 本文结合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和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写作框架, 从语篇出发, 重新思考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构建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 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2 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思辨能力是近年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语言教学领域引发了批判性思维发展与语言教学整合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学者开始对思辨能力进行关注与研究, 提出了界定思辨能力模型和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美国大学的写作课程将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结合, 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开发和运用。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因此我国的很多学者开始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研究。国内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多集中在写作领域, 主要包括思辨技能的量具构建及其信度、效度研究;写作课程改革中的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或培养模式构建等。

3 理论框架

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是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行动学理论为理论框架。

3.1 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 弱化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 (文秋芳等, 2006:79) 。因此, 语言教学的中心需要从“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转向“语言的批判性理解与表达”, 而内容依托式教学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恰好可以纠正我国外语教学中对语言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的忽视。内容依托式教学将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避免了语言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割裂, 有助于思维在目的语教学中的激发。将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运用到写作教学中,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思辨能力。

3.2 行动学学习理论

行动学习理论是指“通过实践行为来促进学习”。Revans (1998) 指出学习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行动中的探索。行动学习是通过行动中的探索来进行学习, 先选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 再利用所获得的知识, 通过提问引发思考, 激发多样化的认识和见解, 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行动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与重复, 强调在反思中积累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和促进。

4 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英语写作忽视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强调文章结构的模式化, 极大妨碍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然而, 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运用过程, 也是思维认知过程。写作需要思辨能力谋篇布局、说理论证;思辨能力需要写作进行检验。落笔成文之前, 作者需要收集资料, 比较鉴别, 梳理思维, 提出质疑, 发现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 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密不可分。

本课题拟结合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和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写作框架, 从语篇出发, 结合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行动学习理论, 以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 以小组讨论、辩论和形成性评价机制为特色, 构建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

4.1 英语写作课程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语料库的建设工作

网络平台设置四大功能模块:课程介绍、课程通知、课程学习和范文赏析。其中课程学习里面设置学习内容、答疑讨论、课程作业和网络资源四个子模块。其中课程介绍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课程要求;课程通知实现课程信息和写作任务的实时发布;课程学习模块中的学习内容子模块上传碎片化、模块化的有声课件;答疑讨论提供BBS论坛, 实现在线同步和异步交流和辅导及学生作文的过程性评价;课程作业模块分组布置在线写作任务;网络资源模块提供网络语料库和批改网;范文赏析模块存储了大量的名人名作、学生佳作, 供学生学习赏析。

4.2 以“线上”和“线下”学习并行的双“主”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4.2.1 教学内容

在言语交际中,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非词、句, 因而从语篇出发、在语篇语境中探讨词、句、段的得体性更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生成能力” (王金等, 2012:24) 。传统的英语写作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语言知识, 轻视人文知识, 忽视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而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改变了传统的“格式→题目→标点→词→句→段落→四大文体写作→应用文写作”的框架, 而是一开始就从语篇入手, 将教学内容分成7个模块, 20个语类, 将标点、词、句、段落、篇章的讲解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提高语类意识, 增强自主写作意识, 培养和提高思辨能力。

4.2.2 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写作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文章结构的模式化, 教师倾向于引导学生记忆固定的作文模板和经典句式, 忽视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辨能力的激发。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双“主”并行的方式, 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学生在线上进行内容学习, 包括ppt、文本、视频和播客单元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话题回答问题, 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同步异步的交流和评价。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所分配的任务, 通过批改网的反复修改, 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并提交作业。线下主要进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针对某一语类的讨论辩论、针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师讲解, 旨在检验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是否全部掌握和理解, 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4.2.3 教学手段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以课本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 教学手段单一, 资源匮乏。而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摒弃了以往单纯利用PPT的教学媒介, 而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并让学生利用批改网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价修改, 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查询搜索有效信息, 并利用语料库来检测用词的准确性。

4.2.4 评价方式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在评价机制方面, 教师更倾向于关注学生选词的恰当与语法结构的正确性, 而忽视了学生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所展现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极大妨碍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因此, 语篇思辨式写作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和三次阶段性评价, 尝试调整各部分所占比重, 使其各占50%, 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网络评价和线下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生生评价采用组间互评的方式, 对被评价人的文章的格式、语言、标点符号、内容、衔接、结构等各项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进行补充和相关知识的讲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评价和讨论辩论由浅入深, 从基础的语言技能向综合的批判性认知思辨发展。在评价过程中, 制定多方参与, 统一评价标准, 注重评价过程中的检测、监督和反思, 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

4.3 教学活动的设计

本实验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学院英语写作课为实验课程, 实验时间为一学年, 周学时为2, 总课时为72, 安排36周完成。实验对象为双语学院2015级8个班级, 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教材是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写作基础教程》, 模块化学习7类文体写作:应用文, 概要、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读书报告。实验班和对照版的学生在第一周进行写作课程培训和思辨能力前测。最后一周为课程总结和思辨能力后测。实验前后使用思辨技能量具和思辨人格倾向问卷,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思辨能力和思辨人格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并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5 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吉林华侨外语学院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由于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 实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但为了能够取得预期目标能, 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我们也在不断地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5.1 存在问题

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虽然在上一轮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 但是这是首次实验班进行单周“线上”双周“线下”, 而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的历时一学年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因此, 教师在备课、资源整合、批改作业方面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的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认为“线上”和“线下”学习较自由, 学习进度自我掌控, 可以自由地查阅各种网络资源并进行反复修改, 写出质量较高的文章。对于个别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而言, 上课程序较繁琐, 学习效果不佳, 对学习内容记忆的不深刻。

5.2 解决措施

线上内容整合和优化:为了避免线上教学内容过多, 不易整理的问题, 教师尝试将过长过多的教学材料进行模块化、碎片化, 把各部分主要的知识点进行精炼, 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理解。并尝试在ppt中加入旁白提高教学效果。

线上学生讨论和评价:加强线上答疑讨论和生生互评准备过程中的全监控, 确保班级全员参与讨论, 避免部分学生钻空子。线上答疑讨论要求每名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跟帖和回帖。生生互评环节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建一个qq群, 对所点评的文章在群内进行小组讨论, 对文中的语言错误逐句进行修改。或借助批改网等将被点评学生的文章中出现的词、句、标点、拼写问题进行纠正, 保证学生通过生生互评的环节能够在正确的位置使用恰当的词语、确保句子的正确、有效和多样性, 避免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等问题。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将改好的文章呈现给大家, 并进行直观点评。

线下师生讨论和评价:在学生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现场修改到基本符合该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在修改好的没有任何词句错误的文章中, 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 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谋篇布局上, 避免学生点评文章中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6 结语

本研究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行动学习理论为理论, 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到目前为止, 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语料库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在教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反思并积极努力地改进。对教学模式呈现出的学生思辨能力发展情况和变化时时关注, 旨在发现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辨技能, 特别是分析、推理和评价等技能的培养, 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和深入地进行批判性思维。

摘要:我国传统的写作教学忽视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强调文章结构的模式化, 极大妨碍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而语篇思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写作的框架, 从语篇出发, 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并针对教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梳理、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篇思辨式教学模式,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99.

[2]文秋芳, 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 2006 (5) :76-80.

[3]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7) .

[4]王金等.基于网络平台的体验英语写作模式研究[J].外语电教化.2012 (4) :22-26.

语篇写作 篇8

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培养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国人学外语,往往从语法开始,写作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语法占据了主要地位。由于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较好,在写作课上,他们在语法词汇等方面基本正确,但是缺乏语篇衔接手段、逻辑性和条理性。因此写作的质量并不高。

2. 语篇和衔接相关概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两位作者首先对语篇下了定义,即语篇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它与句子或小句的关系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衔接。两作者共归纳了5种衔接类型,即所指、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在此之前,韩礼德还发表了论文“英语及物性和主位札记”。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2.1 及物性、过程、参与者和环境因子

韩礼德认为人们的思想反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要涉及到一定的实体(即参与者)、时间、空间和方式(环境因子),这就是及物性。这里所说的及物性不同于传统语法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功能语法的及物性是从语义上区别的,即这两个过程都是及物的,差别仅在于,过程是涉及一个还是两个参与者。

(1)Peter kicked the ball.(vt,kick!the ball)

(2)Peter laughed.(vi,laugh→?)

例1中,有两个参与者;例2只有一个参与者,这两个过程都是及物的。

过程可分为以下四类。

Ⅰ)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由动作动词体现,它要求的“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由名字或名词性词语体现。

一般说来,一个语篇总会包括多种及物性过程,而且多数是物质过程。因为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根本保证。科技文体强调事实本身,强调客观性,必然更多地以目标作为主语,从而采用被动语态。

Ⅱ)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与物质过程相比,心理过程的特点是:参与者不再是动作者和目标,被更确切地称为“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应当是有生命的,现象可以是事实和物体;英语的心理过程常用一般时,物质过程较多用进行时;在英语中,感觉者与现象根据不同动词都有可能作为主语。

Ⅲ)关系过程指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Ⅳ)行为过程指生理活动过程,如哭、笑、做梦、呼吸、叹息、咳嗽等等。行为过程与物质过程有一个根本的区别:物质过程要求有两个参与者,而行为过程只要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当某些行为涉及双方和他人时,可视为物质过程。行为过程要单独构成语篇较为困难,但在医生与病人对话了解症状时比较集中体现。

2.2 指称性

参与者和环境因子都是为了便于语义分析而高度归纳出来的抽象的语义类别,在实际语篇中它们必须体现为能分别表示不同实体、概念和过程的词语,如把不同的过程叫做“笑、走、关闭、使用……”,把参与者称为“孩子、房屋、飞机、狗……”,把环境因子叫做“三点钟、五月、门后、屋内……”。

2.2.1 指称关系

包括直示和照应。直示就是用某一词语直接指称某一种事物。而照应是指在指向同一实体、时间或地点的词语或直示成分出现多次的时候,把某些内容相同的词语代词化。直示建立语言和外部世界的联系,照应确定语言内部的联系。

2.2.2 指称类型

根据语篇中的不同内容,指称可分为五类。

Ⅰ)人称指称:指称词所替代的所指是表示人、物、概念等词语,这些词语可由人称代词代指。

(3)A:Is that Bob?

B:Yes,it is he.

Ⅱ)社会指称:说话人可以用多个指称词,提到所指的同一人。但这些指称词得根据所指对象的社会地位进行变化。如《简·爱》中简的舅妈称呼简为“简”,有一次甚至称简为“一只疯猫”。而她舅妈家的女仆贝西一般称简为“爱小姐。”

Ⅲ)地点指称:指所属有关空间或地点的情况。

Ⅳ)时间指称:指称词语所指的内容有关时间的某段或某个点。

Ⅴ)语篇指称:其基本思想是所指不是人、事或物,也不是地点和时间,而是指向语篇的某一陈述,相当于句和小句指称。

2.3 指称方式

Ⅰ)人称指称

这种指称方式是最普遍的方式。在小说中作家一般用第三人称,但有些作品中用第一人称,有的还用第一人称复数,如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在《喜福会》中谭恩美让四个家庭中的母女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一个故事,用的都是单数第一人称。

Ⅱ)指示指称

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来确定对象,在英语中主要由“this/that/here/there/now/then”来体现。

指示指称和人称指称的功能是一致的,故从逻辑上来讲,用了前者就不用后者,用了后者就不用前者。但汉语是允许双重指称的。

2.4 结构衔接

结构衔接包括替代和省略。替代又可分为名词、动词和小句替代。最常见的名字替代词为“one”,可以替代一个名词词组,而且是可数名词词组。

(4)A:Do you want to have some apples?

B:Give me one,please.

除了“one”,“some”和“those”也具有替代功能。

英语中,可以替代动词的形式词为“do”,例如:

(5)A:Does Tom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every day?

B:No,but Mary does.

小句替代是用一个形式词替代整个小句或小句的大部分。英语中使用副词“so”。

(6)A:He is very happy to see the whole class after the summer holidays.

B:So am I.

省略指某结构中未出现的词语可从语篇的其他小句或句子中找回。同替代一样,省略也可以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名词省略指名词词组内的表示事物意义的中心词的省略,各种修饰成分的省略,以至整个名词词组的省略。

(7)He prefers Dutch cheese and I prefer Danish.She wore the blue dress,but the pink suits her better.

动词省略即用动词不定式的标记“to”而省掉上文中出现的动词部分。

(8)A:Has Bob won the match?B:No.He has tried to,though.

小句省略最常见的是出现于肯定词或否定词回答的句式中。

(9)A:You wouldn’t seriously think of leaving us,would you?B:I suppose not.

2.5 词汇衔接

2.5.1 衔接方式

Ⅰ)重复: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

Ⅱ)泛指词:在语篇中遇到有关人、物、事情或地点时,可用一些泛指上述概念的词语替代。英语中有man,thing等泛指词。

Ⅲ)相似性:可分为两个方面。同义性和近同义性指具有同样意义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接应关系,不管这个词的意义是指人、物,还是指过程或性质。如:

(10)Indeed,I feel myself that it is time the obscurity attending those two names-Ellis and Acton-was done away.The little mystery,which formerly yielded some harmless pleasure,has lost its interest;circumstances are changed.It becomes,then,my duty to explain briefly the origin and authorship of the books written by Currer,Ellis,and Acton Bell.

反义性是指在两个词项之间可以期待一种意义有区别的对比关系。如:good,bad;cold,warm,hot等。

2.5.2 连接词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要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常常要使用过渡连接词。过渡连接词主要表达递增、时间、因果、反义等逻辑关系。依其作用,可分为十大类:

1)举例:for example,for instance,namely,to illustrate,that is,such as,etc.

2)增补:in 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besides,also,again,what is more,etc.

3)强调:certainly,of course,as a matter of fact,surely,in other words,above all,no doubt,etc.

4)对比:in contrast(to),whereas,on the other hand,instead,on the contrary,but,however,otherwise,while,unlike,yet,nevertheless,etc.

5)比较:like,similarly,equally important,likewise,in the same way,etc.

6)让步:after all,although,clearly,in spite of,admittedly,granted that,etc.

7)原因:because,since,for,for this reason,due to,thanks to,owing to,as,for one thing,etc.

8)结果:therefore,as a result,accordingly,consequently,so,thus,in this way,hence.

9)列举:first,second,in the first place,first of all,to begin with,to start with,at first,next,finally,lastly,in the end,etc.

10)结论:to sum up,to conclude,in brief,in short,therefore,in a word,in conclusion.

过渡连接语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它们使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更加衔接与连贯。

3. 中英衔接的不同

一般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循环式的,汉语写作过程中总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思想进行阐述。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阐述观点时开门见山,把要谈话的主题一开始就提出来,然后再一步步地进行论证。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的语篇衔接方面也深受这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衔接方式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汉英语境的不同。

历史、文化、风俗和价值观都是影响语言形成的因素。如果要想正确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对这些因素有相当的了解。所以在写英文作文时,学生不应该将其自身的文化习惯带入其中。在英语中,第一人称有“we/our/us/ours”的形式,着重于区分句法功能。汉语则有“我们”、“咱们”,着重于区别语义。前者比较自由,可包括或不包括听话者。视具体语境,后者包括听话者。英美国家的人常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惑,中国学生在介绍一些情况时,总爱把他也放在“我们”之中。因此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衔接是手段,连贯是使用这些手段所得到的效果。写作中衔接和连贯的原则要求写作者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语言和逻辑的关系,二是中英文中衔接的不同。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洪流.英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机制.山东外语教学,1996第一期.

[3]郭纯洁.语篇连贯性的认识基础.现代外语,2003年第一期.

语篇写作 篇9

通过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 发现学生书面表述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较弱的语言表达能力, 即缺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结果整篇作文的前后句子常常缺少必要的衔接关系, 词不达意, 语义更不连贯, 因而无法成为能表达整体意义的语篇。

注重语篇教学, 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

语篇分析视语言为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 是一套开放的、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 在英文写作过程中, 它回答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避免语法错误, 还是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篇是词汇、语法、连接词语围绕话题构成的形法和连接词语四因素的统一。语篇必备衔接和连贯特征, 连贯和衔接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语篇内的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有联系, 在排列上符合逻辑。

衔接 (cohesion) 是指一段话中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语法和词汇这方面都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 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文章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 将句与句, 段与段有机地组合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

连贯 (coherence) 是指句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 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 使交际对方容易得到要领。连贯是篇章的无形网络, 通过逻辑推理, 达到语义的连贯, 所以说语义连贯是话语组成的重要标志, 读者要根据句内和句间的关系吃透文章的结构和题旨。

如今的英语教学仍比较侧重“句”, 而不是“篇”, 强调的是“语法”, 而不是“语义”, 这种方法虽然分解了难点, 学生语言知识较落实, 但分解后各部分毫不相干, 不易理解记忆全篇内容,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 即: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 分析句际、段际关系, 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 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 进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 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

运用语篇分析, 训练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不少大学生花了很多功夫去避免在写作中出现语法错误, 却忽视了自己思想的合适表达。结果是花了很多时间写出的文章虽然语法错误较少, 但是用词不准确, 行文不流畅, 篇章布局不合理, 读起来晦涩难懂。学习者没有注意到语言的潜势为他们提供了很多选择, 没有对文章选词、句法及篇章结构方面作细致的考虑。时间和精力用去不少, 却没有达到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一篇好文章要注重连贯性。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衔接上, 这种衔接要通过过渡词语来实现, 以达到文章通顺, 语言流畅。

大学英语教师阅读课应把教学重点用于帮助学生了解对语篇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的衔接手段 (指称、替代与省略、连接关系、词汇衔接等) 。比如利用“连接”、“省略”与“替代”可以帮助学生就语篇的连接词项 (原因、时间序列、让步、转折等) 和语篇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以理清语篇脉络, 摄取语篇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了解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1.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在写作的开始阶段, 要狠抓基本功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训练句子时, 可以采用连词成句、模仿造句、回答问题、换词改写句子等形式。在学生能写基本正确的句子之后, 再根据课文体裁训练写各种类型的小段文章。一段文章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意思的连贯性, 一段文章应该只说明一个问题, 或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应该只叙述一件事情, 或一件事情的某一个阶段, 否则它一定是杂乱无章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由简入繁, 由浅入深的方法。

2.加强各语篇项目的分析与练习, 提高学生对语篇衔接手段的敏感性

教师在平时一定注意对这些项目的训练。如针对指称和替代, 教师可以在上阅读课时有意地设计此类练习。一些连接词、副词或词组的衔接在语篇分析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在分析语篇时也要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对待, 可以列出有关中心句、关键词和语篇标志词的表格, 让学生熟悉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3.教师平时要不断地收集一些不同文体及主题的范文, 这些范文材料应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士所写的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事件的改写以及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改写, 通过改写使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组织题材, 如何通过有效的关联词使句子相互有机联系, 如何运用短语及谋局布篇等;另外, 教师也可在平时让学生多做一些语句排序练习, 增强学生的改写的能力。

结语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进行写练习时, 一定要注意篇章结构。学习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某一次考试, 要提高综合写作能力, 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不断扩充学生多方面语篇知识的积累, 提高语篇的控制能力, 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语篇写作 篇10

一、语篇理论概述

韩礼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闻名世界的纯理功能理论。该理论指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功能是与写作息息相关的。语篇理论认为: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衔接是一种语篇建构手段,它使作者或说话人建立跨越句子边界的关系,并使篇章内不同句子连接在一起。连贯则是指整个篇章让人觉得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堆砌一些不相关的句子[2]。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一个句子由两个语义组成:主位和述位。主位(Theme)作为信息的出发点,是叙述内容的起点;而要对这一出发点进行陈述、描述和说明的就是述位(Rheme)。主位通常作为句子的第一个成分和内容的立脚点,它是句子其余陈述内容的出发点,并明确了谈话的主题;主位作为句子的出发点,不仅是小句信息的中心议题,也是全句信息传递的起点。而以主位为中心展开的述位,则是对主位的描述说明,常常是话语的核心内容[3]。

主位推进模式就是指根据语篇中不同的主位,对语篇内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了解语篇结构,写作意图和主位之间的语言衔接方法,主位推进模式关注的是语篇中的主位和述位之间如何构成联系,组成语篇的。因此,对语篇中主位和述位进行选择后,再依据主位推进模式进行英语写作就简单多了。在进行作文写作过程中,合理使用多种复合主位推进模式,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信息得到合理安排,使整个语篇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有以下几种:(1)主位一致型(亦称平行型或放射型),它指几个句子之间主位相同,但是述位不同,通常运用在记叙文和描写性的语篇中,用来反复阐述一个人、事物或者事件。(2)述位一致型(亦称集中型或聚合型),它指几个句子主位不同,但述位一致,通常运用在说明或强调某一事物、事件或人物都具有共同属性的语篇中。(3)延续型(亦称阶梯型或链式主位发展型),它指前一个句子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个句子的主位,通常来分析一些说明文中的特征、本质、性能、结构、用途等。(4)交叉性,它是指前一个句子的主位是后一个句子的述位。此模式通常用来对比两类事物、事件或人物。(5)派生主位发展型,它是指在第一句话中提出总主位,然后从总主位中依次派生出几个次主位。(6)派生述位发展型,它是指第一句话中的述位包含了几个可派生的次述位,然后下面的句子对前面第一句的述位进行详细分析并使之成为以下各个句子的主位[4]。

衔接和连贯也是语篇分析的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衔接是一种语篇建构手段,它使作者或说话人建立跨越句子边界的关系,并使篇章内不同句子连接在一起。连贯则是指整个篇章让人觉得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一些不相关的句子。Halliday和Hason在1976年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把衔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指称(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衔接作为语义概念,它通常是指语篇中的语义关系。衔接主要是通过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来实现的。而语法衔接手段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照应、替代、省略;相对而言,词汇衔接的主要内容是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ocation)[5]。

本文将从韩礼德(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出发,以主位述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衔接手段等理论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研究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对策,无疑将对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现状

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也是他们英语综合能力中最难掌握和提高的一个方面。就目前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看,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交际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自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差、练习机会较少、汉语对思维模式的影响等原因,使得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强[6]。而且,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纵然采取过不同的提高措施,但效果也都微乎其微。

(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自信心不足、缺乏练习、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思维模式的影响及教学等方面的问题[7]。

第一,缺乏自信心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造成英语写作能力低下的一大障碍。没有自信心,学生就不可能在英语写作实践中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正确地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自我评价,更不可能在英语写作环节正常发挥原有的实际能力。加之英语语法知识薄弱,词汇量不够,平时练习写作和阅读的机会不多,许多学生便逐渐失去英语写作的积极性,敢于主动练习英语写作的自信心也逐渐降低,很多人对英语写作充满畏难情绪,写出的习作质量也就较低。

第二,由于缺乏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加之平时来自专业课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压力,许多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练习英语写作的次数也就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生几乎从不主动练习。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进行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而缺乏英语写作练习,难免会对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阻碍作用。

第三,由于受汉英思维转换的影响,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许多学生会把汉语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英语写作产生负面影响,学生经常会在汉语中寻找英语的对等物,习惯套用汉语模式去组织英语文章,以语义的练习构成段落,使得写出的文章词法、句法等方面常常出错,文章缺乏连贯性。

第四,从教师客观因素上看,课堂语篇分析较少。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讲解练习的体裁是议论文和看图写话文,与学生比较擅长写作的体裁类型相对应。这就说明了,学生对不同英文体裁的敏感度不高。教师讲解分析的文章类型,学生擅长写作,教师涉及较少的写作类型,学生就不擅长。结合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制约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是由于教师的课堂语篇分析较少,具体体现在忽视了体裁及衔接手段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强化语境在写作中的作用

写作的过程就是构建语篇意义,教师应分析解释语境、语篇及语言结构三者的内在联系,在解释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涵义,应强调语境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语篇的重要特征,通过语篇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体裁和语域的选择、写作意图及语篇结构,其中包含衔接的表达手法。对于外语学生,由于所学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充分利用语篇分析所获得的知识,利用不同层次所表达的不同信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语篇的题材范围去理解语篇,并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分析、预测、推理与猜测[8]。

(二)建立写作与语篇之间的有机联系

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意义在于把语言教学由传统的句法传授为主提高到以篇章结构分析的层面上。换而言之,也就是从以语言形式的研究转向语言功能的研究。语篇的重要作用是为语法规则的运用提供良好的上、下文语境,如时态、冠词、主谓一致关系以及非限定性动词的运用等都需考虑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写作所蕴含的意义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读者所理解[9]。由于汉语的语言特点与英语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写作有一定影响,使他们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产生连接词使用不当的错误。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显性的词汇手段即过渡词,加强句子间或段落间的语意联系的练习,并通过语篇分析将语法知识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三)注重体裁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图式意识

从功能上看,写作离不开社会场景中的交际活动,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而特定的场景和交际目的,就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语域与体裁。特定的体裁都有特定的图式,体裁法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强调写作的社会场景及交际目的,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对一篇作品所持的评判态度和结果。写作的体裁法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教师展示某一特定体裁的文本加以解释,并分析其特点;(2)学生理解样本,操练运用相关的语言模式;(3)学生产出一简短文本。写作练习可采用模仿、分析并有意识地模仿等方法来实现。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的做法是在写前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供某一特定体裁的文本模板,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体裁分析和学会构建与之相当应的图式,并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模仿、操练和运用,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图式意识。

(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写作

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累积,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教师应重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首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扩充词汇量,掌握词汇及句法的用法。其次,由于大量的阅读篇章涵盖了各种题材,可使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开阔视野。再者,阅读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判断、分析、归纳及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地道的英语书面语特点,避免在写作中出现书面语和口语混用的现象。然而,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两点,一是阅读量要足够大,二是阅读内容涉及面要广泛。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作者表达思想的方式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并强调读后的反思,而不能仅满足于读懂大意。另外,训练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把好的短语、词组及句型表达等记录下来,并有意识地识记,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有所选择地使用。

(五)加强语言基本功教学

第一,在词汇方面,教师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应尽量创造真实的语言情境,将新学词汇融入真实的语言情境当中,鼓励学生将新学的词汇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中,实现了已学词汇与新学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互联系。

第二,在句法方面,要强化句型练习,对常见句式进行有意识的模仿,使学生熟记好的句型句式,从而能在实际的写作中准确运用。另外,教师应强化过渡词的练习和使用,如连词、连接副词、各种标点来表达并列、因果、对比、转折,这种练习可以教会学生运用不同表达方式表达同一意义,并且提高学生逻辑表达能力。

第三,在语法方面,教师应尝试将语法知识转换为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重视语法的交际功能,重视语法的实际应用,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运用于写作当中,真正实现从语言功能出发,重在应用,将学习者获得的语法知识转换成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在文化方面,教师应强化英语文化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多补充有关文化相关的知识,而且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方式接触了解该方面的知识,以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书面表达。

(六)改革评估体系

在评估方面,教师要进一步改革评估体系,提高形成性评估与写作测评在考核中的比重。除了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训练兴趣和热情之外,必须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考试的形式,重要举措就是首先加大形成性评估与写作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其次,还应该增加学习策略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在学科成绩中所占比例。最后,教师还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如教学考核规范、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记录、考试试卷分析总结、教师授课基本要求等,以便于严格要求自己,充分了解学生,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所有这些都是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水平的具体有效措施。

总之,为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把语言输出的教学形式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改进现行教学方法和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课堂内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设各种语境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词汇、句法、篇章及体裁等方面入手,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有意识的传授英美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了解和理解;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环节中应适当地给学生介绍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手段,分析语篇的写作特点和文体风格,来训练学生恰当的语篇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语篇意识,增强写作能力。

摘要:写作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篇理论,写作能力,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

[2]M.A.K.韩礼德.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陈葆.语篇功能中主述位结构与信息结构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5,(4).

[4]徐盛桓.主位与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4).

[5]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87.

[6]蔡慧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材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7]蔡慧萍,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8]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5.

语篇写作 篇11

【关键词】语篇;口语教学;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11-01

一、语篇教学的目的

(一)语篇口语教学的背景

长久以来,中国学生都是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方法下长大的,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开口说认真写。他们听听力材料是为了做对题目,很少愿意跟读或者从听力材料中截取有效的信息使之成为自己语料库的材料。有些老师往往并不鼓励学生把精力放在这方面。另外,有些学生很想学,可学来学去都入不了这个门。原因在哪? 除了缺少外教,老师发音不正,训练不够以外还有一个不被重视的原因-——语篇。

(二)什么是语篇

根据朗文英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字典(JACK C.RICHARDS &RICHAR DSCHMIDT 2002, p161)的定义,语篇不仅用来表明任何一种交流的形式而且也表明交流谈话过程中所蕴含的意义和实用性。简而言之,凡是用嘴说出来用笔写出来的都算语篇,每一个对话都隐含着其独特的背景和意义。

(三)语篇对口语教学的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语篇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在哪里呢?学生想要把口语说好说地道就必须从自己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举例来说,一个学生如果想上外国人开的西餐厅吃饭点菜,他必须懂怎样和侍应生交谈,如::自己想吃几成熟的牛排,请厨师长推荐一下招牌菜,今天餐厅的特价菜等等。同时,他还要明白并恰当回答侍应生的问题。如:您准备好点餐了吗?您打算用什么付账呢?或者你对今天的服务评价一下好吗?这些学生如果没有出过国没有这些经验就需要老师提供语料给学生。

(四)语篇对写作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生以考试为目的来学英文,说、写能力一直不是被完全重视的。要想写出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亲切,顺畅的文章,就必须用他们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来写。语篇在这时体现的就是文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是一般学生所匮乏的,也是许多老师应该提高的。在大学课堂里,老师反复强调的篇章结构,句型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怎么灵活运用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句型更好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语篇教学的方法

(一)如何提高教师语篇的能力

会说会写地道的英语有哪些要求呢? 文化的作用不能忽视。文化中的语篇是指在真正的交流中,各人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及在一个语言社会中,反映出的人的观点和感情。所以文化是语篇教学的基石,在为学生们选择适合的语料时一定要记得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教师自己都没出过国,他们去哪里学习这种文化呢?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看英美电视剧、浏览国外的网站、阅览介绍语言文化方面的原版书、与外教交谈,得到第一手的语篇资料。

(二)如何教好口语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本课的主题并明确口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这就不得不说到近年在国内越来越流行的交际英语教学法,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以交际为最高目标的教学法。LITTLEWOOD提出从交际法出发, 把交际口语活动分为两大类:功能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根据以上提到的教学活动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真正会说英语,会用英语。

(三)如何教好写作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写作的技巧和语篇知识。例如::教师计划在课堂上教授如何描述曲线图,就先从英国经济学家报上找到最新的描写曲线图的原文。然后把这篇文章放在投影仪上和学生一起分析,从中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了英式的思维,如何开篇,如何描述数据,如何结尾等等语篇知识。同时学生还从中学到了描述曲线的恰当词汇和句型,使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师是从语篇的角度来向学生强调写作题目背后的文化内涵来组织文章的脉络。使文章连贯统一围绕主题。

(四)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重要性

学生们往往以为自己口语不好,写作不地道最大的原因在于词汇量太少,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笔者在网上浏览英语高分者谈经验时发现,很少有人说自己用了多少多少大词难词的,而是说自己用的多数是4级或高中词汇,只是看的原版文章多,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写作版式才得了高分。反之,很多觉得自己英语好,狂用自己平常背的什么高分难词,高分句型而忽略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聚力的考生大多数得分都低,可见写作中语篇的能力是制胜的法宝。

三、结语

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不是单一地传授语言知识。充分了解语篇对有构词能力的语言技能的重要性,这对教师和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口语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用最新鲜的真实的语料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从长远来看,英语学习应该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转换被动的分裂的结构主义思想,从更高的语篇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老师,要不断专研业务知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和科研保持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J C.RICHARDS & RICHARD S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EDINBURGH.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2:161.

[2]张应林.语篇分析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52.

语篇写作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 英语写作越来越凸显出在英语学习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的现象, 这严重地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究其根源, 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 尤其是语篇的语言输入不足。

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在预备、初一、初二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英语课文的背诵,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篇输入。但进入初三的学习, 尤其是总复习后, 教师比较侧重于语言点的复习、听力及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忽视了对学生语篇背诵的要求, 造成初三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篇输入严重不足, 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停滞不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篇背诵输入,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文献研究综述

背诵输入的理论基础是Krashen (1982)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认为, 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从理论方面探讨了背诵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如邓鹂鸣 (2001) 认为背诵输入符合Krashen的语言输入原理, 通过背诵输入, 学生不但可以接触大量的目标语, 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 而且可以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 最终提高写作交际能力。

以上研究对语篇背诵输入在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母语为汉语的中国, 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是非自然的, 语篇背诵不失为一种最佳的语言输入, 其语言材料均由教师精心挑选, 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吸收, 有利于最后写作输出的产生。

三、实践操作

我以初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围绕学生的英语写作问题, 尝试将语篇背诵法应用于初三学生的写作教学中, 通过教学实验, 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初三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变化, 力图探明语篇背诵的语言输入对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将背诵的语篇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动的程序性知识, 为初三学生探寻出一种切合实际而高效的英语写作学习方法。

1. 实验假设

(1) 背诵训练能够增加语感, 减少语法错误, 优化句子结构, 正确使用英语语法。

(2) 背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搭配和词块,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流畅性和精确性。

2.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是我任教的初三两个平行班的40名学生。所有实验对象已经基本完成了初中英语的学习, 将学习的重心转选择的材料短小精悍, 学生感兴趣。

(2) 两次测试。进行测试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实验前,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样要求下进行前测试, 前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在实验前两组在写作的语言运用方面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几乎没有差异。试验后对学生进行后测试, 后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实验组的学生经过背诵以后, 对词组和句型有了充分的使用, 因此后测试能够表明实验组的学生能否认出和使用他们已经背诵的短语和句型, 是否在语言运用上比对照组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更好。

4. 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持续1个学期20周, 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实验前, 实验组的学生和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前测试;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内容要求写同一篇60—80字的文章, 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和帮助。

(2) 在实验期间,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每两周写一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体裁和写作要求都是相同的, 而且相关的写作分析都是相同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实验组课后要进行范文和经典文章的背诵, 而且背诵结果要通过口头背诵和默写来检验。

(3) 在实验结束前期,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后测试: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内容要求写同一篇60—80字的文章, 为了检测实验效果, 后测试文章的难度高于前测试写的文章。

5. 评分方法

写作测试属于开放性测试, 写作评分属于主观评分, 因此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 两组受试对象在前后测中所写的作文经过充分混合后, 由不知情的两个其他年级老师独立评分后再取其平均分。评分细则完全参照中考作文评分要求。

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取得分析数据, 首先通过SPSS就两个独立评分者对两个组前测和后测作文的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 再用SPSS对评分结果求平均数。

6.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用以研究分析的数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前测试结果和后测试结果。

(1) 前测试结果分析。实验前, 在两个平行班40个学生中进行前测试写作, 前测试结果被输入电脑中, 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然后计算出平均分和标准差, 确定两个班级在写作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两组处于水平相当状态。

(2) 后测试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前,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后测试: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完成同一篇文章, 测试结果用SPSS来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在内容、语法和结构运用方面差值都小于0.05, 因此说明在两组的写作能力有明显差异。这也表明实验组的学习者在背诵实验之后, 整体写作能力已经提高了。

7. 实验结论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表明, 背诵对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写作中学生用词呈多样化, 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提高。背诵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增强, 带给他们成就感, 并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为期20周的“语篇背诵输入在初三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表明, 语篇背诵输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弥补初三学生语篇输入的不足, 提高初三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怡鲁.外语教学应借鉴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经验.外语界, 1999, 2.

[2]邓鹂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外语教学, 2001, (4) .

[3]丁言仁.背诵课文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J].外语界, 2001, (3) .

[4]邓小英.背诵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研究, 2006, (19) .

上一篇:高产奶牛的特点下一篇:电Fento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