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

2024-11-03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共3篇)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 篇1

摘要:在高校中, 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漠与匮乏是最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是消除这一隐患的重要所在,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然而, 现阶段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还有很多不足, 需高校予以重视, 增大投入, 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促进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以此保障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践,思考

在大学校园中, 火灾时有发生, 多数情况下均是由消防意识淡薄、缺乏正确应急措施等导致, 造成人员伤亡严重, 对正常教学与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 在大学中, 一定要重视消防安全教育。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不足的基础上, 阐述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

一、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 缺乏重视程度

消防工作与师生安全具有紧密的联系, 因而不应予以忽视。然而从现状来看, 很多院校管理者都过于重视各学科的日常教学及科研进展, 这种状态导致忽视了最根本的校园消防安全。部分高校领导只是口头强调消防安全教育, 导致其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 未能落到实处。同时, 大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积极性较低, 尽管学校开设了安全知识选修课, 但选修的大学生非常少, 由此导致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不高, 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

(二) 消防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高校而言, 消防活动的长期性展开消耗了较多资源。这是由于, 高校内部完整的消防体系需要配备足够的物资和人力;院校在组织师生进行消防演练的过程中, 也会耗费特定的学校资源。某些院校由于缺乏足够的消防投入, 以至于很难保障消防演习等日常活动的成效性。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 均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 但现今多数高校均未划拨消防安全教育的专项经费, 导致教育效果无法保障。从基本内容的角度来讲, 高校设置的消防演习很多都局限于火灾逃生或者灭火器使用等简单环节, 但却没能深入最基本的消防逃生基础知识。通常情况下, 消防演习的负责人员会为师生简单演示一下灭火器使用方法, 象征性烧一两盆火, 之后组织大学生疏散。在这样的演习过程中, 多数大学生均是嘻嘻哈哈的完成, 只是掌握了掩鼻逃生这一项要领, 针对结绳自救、匍匐前行等逃生要领涉及较少。

(三) 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 尽管消防部门会不定期到高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教, 然而消防宣传仍表现出较窄的覆盖面, 并没有深入到同学们的平日生活中。通常情况下, 多数学校仍停留于火灾自救的专题讲座等。然而实际上, 消防讲座的关键点在于法规及消防常识, 但是较少涉及火灾突发时的逃生要领。在讲座结束后, 同学们往往针对火情现场的情景记忆犹新, 然而并没有记住逃生常识。受到历史局限, 高校保卫处负责火灾处理的相关人员通常欠缺深入的理论探索, 虽然火灾救援常识比较丰富, 但很难为同学们传授并且讲解逃生原理。近些年来, 尽管高校引进了一些高学历人员, 但这些人员的工作时间较短, 针对学校现有的火灾救援情况并没能予以深入了解。缺乏先进的消防教学方法, 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必须予以改进。

二、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是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的必需条件。近些年来, 城乡经济都在迅速进步;面对新的形势, 城市内部的建筑总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住房高度越来越大, 小商店逐渐被大型购物超市等取代, 这些情况均在无形中增加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的紧迫感。在平时, 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是落实“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所在;在火灾中, 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是保证人们冷静、快速扑灭火灾、成功逃生的重要保障[3]。其次,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与维护师生安全的必需条件。师生财产、生命安全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与前提, 要想构建和谐校园, 就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消防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师生对危险的认知, 更加了解校园消防安全现状, 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最后,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所在[4]。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不仅是传授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也是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进而懂得珍惜生活, 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三、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措施

(一) 健全消防教育的基本机制

进入新时期后, 消防安全有关的教育正在逐步深入。对于高校而言, 有必要从根源入手来保障消防机制的健全。这是由于只有健全了消防机制, 才能防控消防安全中的各种缺陷和漏洞。在常规化及制度化的消防宣传中, 应当借助消防宣传的方式来扩展消防知识的影响面, 从根源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增强消防意识[5]。因此, 高校应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纳入日常事务中, 提高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 进而真正落实相关工作。首先, 在教学计划中编制消防安全教育内容, 明确教育内容、学分、课时, 并予以考评;其次, 聘请专业教师予以专题教育, 定期培训院校内部的师生;再次, 有必要增强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保障消防活动都能得到顺利落实[6]。

(二) 改进教学方法

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 师生有必要紧密配合, 共同保障消防教育具有的可操作性与模拟性。在日常教育中, 负责消防教育的有关人员应当为师生演示防毒面具和灭火器的常规使用流程, 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展示这些消防器材。同学们在了解了消防器材内部的基本构造之后, 还需要明确与之有关的使用步骤和逃生流程。对于条件允许的高校, 可借助电脑、高科技手段模拟火灾现场, 让大学生切身感受, 从而真正掌握自救逃生要领[7]。与此同时, 还需要借助多媒体为同学们演示火灾突 (下转第53页) 然发生时的自救要点。例如由于随意丢掉没有熄灭的烟头而导致了大规模的商场火灾。在这些案例中, 每场火灾都触目惊心, 深刻的印在了大学生的脑海中, 在声声叹息中, 大学生也认识到了防火的重要性, 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对于火灾逃生知识的探究热情, 在此基础上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相比于单纯的讲授, 实例讲解的方式更能让同学们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学会火灾自救的方式。在教学中, 应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灭火训练, 在第一时间拨通火警电话并且运用灭火器来自救,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在消防安全教育课之后, 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 从而巩固教学效果。

(三) 多管齐下

首先, 学校有关部门有必要提升消防宣传的整体力度, 善于运用多样的形式来宣传最基本的消防常识。例如可以运用黑板报、多媒体播放或消防知识演讲等途径来扩展宣传, 向大学生普及《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内容[8]。其次, 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比如, 举办“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 向大学生宣传消防安全教育知识,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关活动, 比如, 观看有关消防的影像资料、参观消防站等, 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构成环节,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高校工作中,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的展开, 可有效加深大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增加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 提高大学生火灾自救与逃生技能, 进而最大限度的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所以, 必须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以此减少高校火灾的发生, 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翔, 程鑫玉.高校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对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48-51.

[2]唐薇, 王烜.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的作用[J].学园, 2014, (30) :59.

[3]陶澜, 杨明, 冀东等.新常态下的高校消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消防安全教育为例[J].科学导报, 2015, (19) :171-172.

[4]曲文泉.高校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17) :3+29.

[5]黄晓阳.浅析新时期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3) :88-89.

[6]谷家川, 郑爱龙, 陈薇等.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137-138+151.

[7]徐茂, 杨睿.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 :243-244.

[8]韩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文学教育 (下) , 2015, (08) :122.

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索 篇2

现代教育旨在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 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 即将理论“够用”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 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教育主体,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首先, 生源类型层次复杂, 从成绩上看仅仅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 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其次, 从学生心理上分析, 自卑心理严重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学生考不上“名牌”大学的无奈选择, 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单位的“不认同”甚至是“歧视”。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 走极端, 或者逆反心理较强, 形成某些过激行为, 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

加强和改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基础性环节:

(一)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课的主

渠道、主阵地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合学生特点, 改进教学方法, 创造性实施教学。例如, 在教学内容上, 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在教学方法上, 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动嘴讲、动手做,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通过教学改革和完善特色的教学, 凸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 加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实际出发,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几年的从教经历发现, 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由心理问题引起, 比如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的忧虑、抑郁, 由于其他人的观念等引起的自卑或者自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 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 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才能保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提高校园文化品味的同时还要重视提倡一定的学院文化理念, 在无形中积淀文化氛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倡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树立典型, 弘扬正气, 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文明创建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 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四) 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

度, 强化管理, 保障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职业院校发展时间普遍较短, 各项制度处于摸索阶段。同时, 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做到严格、规范,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之, 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 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只有从实际出发, 探索适合职业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 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 给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模式和主体的特殊性, 也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这些都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紧握时代脉搏, 从职业教育特点出发, 以学生为本, 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邓恩远,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职教论坛, 2002 (3) .[1]邓恩远,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职教论坛, 2002 (3) .

[2]胡新华,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报, 2003 (3) .[2]胡新华,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报, 2003 (3) .

[3]资源:德育“三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资源:德育“三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 篇3

1.1 正确的自我观。

即能够恰当正确地认识并悦纳自我, 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较清楚的认识;能够自觉发扬优点, 克服不足;不会因为优点而自大, 也不会因为不足而自卑。

1.2 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五年制大专学生一般应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自信等积极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合理、正常, 并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3 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应乐于与人交往, 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 也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 也有少数几位知己。

1.4 敢于正视并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五年制大专学生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 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1.5 焦虑度适中。

心理健康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紧张感, 不应有过度的焦虑;遇到困难时, 能积极应对,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慌乱失措, 寝食难安。

1.6 具有和谐的人格。

和谐人格是指具有完整性和平衡性特征的人格, 即精神旺盛, 情感丰富, 头脑睿智, 感觉敏锐。人格的各个要素之间具有良好的互促关系, 感性、理性、情感等方面相互呼应, 协调发展, 共同提高。

2 五年制大专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五年制大专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 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智力正常, 身体发育也很正常, 但他们常常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在学习方面, 经常表现出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 十分抵触, 言行过激, 拉帮结派, 挑拨是非, 打架斗殴、恋爱成风, 争风吃醋, 寻死觅活、力图以成人自居, 过分地使用防御机制, 不能面对现实、自私自利, 自我控制能力差、人际关系差, 孤傲、冷漠、迟到、早退、随意逃课, 不求上进, 迷恋网络、口流污言秽语, 不堪入耳等等。

对于学生的这些异常行为和心理, 如果我们不能早期发现, 早期预防, 早期纠正, 很可能影响他们日后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严重的还可能危害家庭及社会;如果引导得当, 就会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只知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和心理卫生常识对学生加以引导。否则, 学生健康成长将是一句空话。

3 如何矫正五年制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

3.1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处于一定的心理激发水平或情绪状态, 而情绪激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有一定的规律, 温和的情绪能使人的学习增加兴趣和提高注意稳定性。只要有了主动学习的动机, 就会有一定的奋斗目标。有目标, 就会订计划, 就会为实现计划而付诸行动。

3.2 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重要的是学会接纳自己。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 固然会有缺点或短处, 但也有优点和长处, 即使是缺点或短处也总有一定的限度, 作为一个学生决不能因为自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便否定自己, 断定自己一无是处。一般说来, 一个人的短处不外乎两种:一是可以改进的, 如不良的习惯等, 对此要随时发现随时承认它、改正它。二是无法改进的, 如身材矮小, 相貌不扬等, 对此也要鼓足勇气正视它、接受它, 并以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3.3 培养学生正常交往的能力, 正确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中职生处在性成熟的过程中, 因此, 对于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 我们绝不能大惊小怪、恶意猜测并当众指责。既允许他们的友好相处和正常交往, 又要防止男女之间毫无界限的过于亲昵, 或放纵情感。要多从正面引导, 促使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3.4 帮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 保持和发展健康的情绪。无数事实证明,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 保持和发展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 对工作和学习都有不可低估的作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58页) 用。因此, 为了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就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火热的生活, 永远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

3.5 根据学生身心发育规律, 年龄特点, 尽可能开展一些课外集体活动, 这样会使他们觉得心情舒畅、充实、有趣。

3.6 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如有些家长或教师常以成人的权威对学生发号施令, 结果使学生表面上顺从, 内心并不服, 一旦背着家长与教师, 便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反常行为。为此, 学校和家长密切合作, 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及时沟通与疏导, 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3.7 教师要注意培养, 训练学生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 让他们学会分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 教师还要学会理解学生, 信任学生, 关爱学生, 赏识学生, 宽容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多与学生交流, 沟通,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力求师生之间“零距离”,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8 家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 不能急躁, 不能放弃, 更不能歧视。要敢于正视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 正确引导, 经常与孩子谈心交心, 多给孩子一些亲情, 关爱和体贴。

上一篇:卫生设备论文下一篇:综合研究性实验项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