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章程(共12篇)
英国大学章程 篇1
美国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典范。纵观这些大学, 发现它们都具有高度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章程, 具有管理和治校的良好氛围。作为世界知名院校的美国耶鲁大学能够在强手如林的高等教育界脱颖而出, 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章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耶鲁大学章程》内容概述
耶鲁章程规定其治理团体在法律上是董事会, 是耶鲁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章程由序言和14章构成, 全文共61条。序言部分较为简单, 主要阐述了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人数、资格及职务。正文部分内容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行政领导者:由10章16条构成, 行政领导者分别是校长、教务长、副校长兼秘书、财务副校长、发展副校长、副校长兼总顾问、学校与纽黑文及康州关系事务副校长。前八章分别阐述了各领导者的产生办法、职权划分及工作内容。由于耶鲁大学的重大事务都需要通过各类专业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 因此章程中对于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并未做十分详尽的说明。
委员会:委员会在耶鲁大学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共设10个委员会分管重大事务、财务、审计、投资、教育政策、机构政策、学位、建筑与土地、校友事务、托管人责任几方面事务。章程分别介绍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产生办法及主要职责。
大学组织:共9节16条, 分别介绍了学院、系、教师的选聘及学位报考等方面内容。耶鲁大学共设置12个学院, 各学院的行政执行官是院长, 在院长的监督管理下, 系主任负责学院的学术项目工作。所有本科生院的院长组成“院长理事会”, 就学院重大问题的决策向校长提出建议。
另外章程还介绍了图书馆、卫生机构、大学理事会、校友联合会等公共机构以及学位的设置, 最后一部分内容明确了议事程序修改、废止或新增的情况。
二、《耶鲁大学章程》的特点
首先, 治校管理学术化。耶鲁章程明确表示终身教授是本学院永久性行政人员, 与校长、教务长、院长一同组成“永久性工作人员委员会”, 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 该委员会成为学院行政组织, 管理学院并负责与教育政策相关的事项。教授参与管理可谓是对教授治校 (教授集体全权管理大学学术性和事务性事务) 传统理念的发展。
其次, 决策程序专业化。凡重大事务, 耶鲁都会由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投票决策, 再将决策报告董事会审议。这些委员会涵盖了10个专业领域, 涉及学校从内部教学、管理及发展到外部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事务, 有如此强大的专业决策智囊团为学校出谋划策, 是董事会做出正确决策的有力保障。
最后, 岗位设置适用化。岗位设置主要是指行政人员的岗位、职务设置。耶鲁大学的行政人员设有教务长一职, 并且教务长在整个学校中的行政管理权限大、地位高, 是位列校长后的教育和行政长官, 管理学校所有教育政策和教育活动, 除校长外, 所有学院院长、委员会主席和其它教育负责人都要向教务长报告工作, 由教务长负责拟定教育经费预算。除此之外, 章程中还规定副校长在某些委员会中同时要兼任秘书之职, 这些人事方面的设置都与我国大学章程截然不同。另外, 美国大学不设财务科, 而只由财务主管及其助理人员负责财务工作。这样的岗位设置方式将工作具体到某个人, 避免了多头管理、机构重设的问题。
三、《耶鲁大学章程》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耶鲁大学章程内容及特点的分析,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作为我国大学制定章程的借鉴:
1. 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
执行权是决策的一种后继方式, 行政执行要求依据决策所规定的目标、方向和步骤来进行, 整个执行过程中都存在着目标导向, 一切行政措施或行为都是为了保质保量地实现决策目标。因此, 大学章程必须明确领导决策体制和内部管理、监督机制, 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决策目标。美国大学由校董事会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 校行政领导负责实施, 校董事会监督结果和最后核准。耶鲁大学由诸多专业委员会代表或协助董事会行使决策功能, 行政领导负责实施, 行政人员办事需经相应委员会批准或授权, 事后接受监督, 决策执行两权分离, 相互牵制。目前,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系最高权力机构, 但党委委员与行政领导存在交叉任职, 党委成员一般要兼任校长或副校长。大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权集中于若干领导, 权力缺乏制约。此外, 耶鲁大学的专业委员会决策显然不同于我国高校的党委决策, 前者更有利于防范决策失误风险。
2.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决策结果是否科学, 决策过程是否民主, 决定了决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广泛的专业人士参与的群体决策, 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集中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在重大事务上, 美国大学除由专业委员会决策外, 还设置了大学理事会和院长理事会, 由于其职责是认真研究学校特殊领域的需求和目标, 或就重大问题的决策, 向董事会和校长提出建议, 因此从性质上说, 这类理事会属于咨询机构。我国高校领导仍习惯于传统决策方式, 缺乏群策群划意识, 对设置咨询机构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 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还相去甚远。
3.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政治与学术的关系在大学内部的表现, 其实质是学术自由问题。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 而学术自由离不开学术权力的保障。大学应当合理规范学术行政权力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 形成有机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均衡状态。美国大学中, 各层级的教授会是学术权力机构, 掌握着学术管理决策的绝大部分权力。教授会几乎包揽了包括制订整个大学的学术方针、政策、规划及评聘、任命教师在内的所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 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我国高校是行政权力膨胀, 学术权力弱化, 学术权力为行政权力所取代, 学术人员缺乏参与决策机会;行政人员垄断学术资源, 引发“官本位”, 造成大学发展的致命伤。
4. 领导职权与机构设置
在领导职权和机构设置问题上, 美国大学更倾向于对前者的明确, 耶鲁章程对校长、教务长及分管副校长的职责权限规定非常具体、详细, 便于问责, 但却无相应科室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表述。章程表示, 必要时可以给领导者配备若干助理人员, 但却并未提及设置科室及配备科长、科员等。美国大学副校长, 根据章程必须是事必躬亲, 兼任其所管辖的专业委员会秘书、顾问或出纳等, 这在我国高校是不可想象的。我国高校管理机构政府化, 机构多、领导多、副职多、专职多。行政人员严重超编, 但却难以解决, 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5. 人事管理与财务制度关联
人事管理与财务的密不可分体现了人事管理的基础在于经费的基础;而财务管理的根本是为人员聘用服务, 为学校的运行服务。美国大学的财政权力由学校自行掌握, 而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也通常是由大学自己解决。这样的资金链导致美国大学不论是从行政领导还是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人员数量都要做到精简而实用。这一点在耶鲁大学体现十分明显。耶鲁章程中规定教师岗位必须根据项目而设, 教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科研项目, 即使已荣任为终身教授, 也得不到相应的“发言权”。一个青年教师若能申请到科研项目, 就可以根据规定拥有相应面积的实验室或办公室, 独立地开展学术研究。而正是由于大学的运作经费、收入, 如学生学费、科研项目经费等, 要依靠老师的工作, “经费来源决定组织行为”的规律发挥了重要作用, 耶鲁大学的行政性人员自觉地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务。
6. 发展大学与外部的良好关系
美国大学章程中都会明确指出大学与社区关系事务由一名专职的副校长负责, 足以见得大学对其与所处外在环境的关系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从大学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所处社区的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的内部环境, 甚至会关系到大学的前途发展。因此, 我国大学一定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校园周边环境建设, 并将这一理念列入章程, 使其得到体制的保障。与外部联系更紧密的一种方式就是校友会。对耶鲁来说, 其强大的财力, 部分来源于校友会近乎无私的支持。校友可以“参政议政”, 耶鲁大学专门成立了由企业家、社会名流组成的大学参议会, 学校会定期地将战略规划告诉大学参议会的各位成员, 让他们以各自的专业眼光来判断学校决策的可行性。
我国大学章程的建设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继承我国古代大学章程的发展渊源,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在政府、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下, 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的实践与探索中, 使大学章程得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Yale Corporation By-laws (As Approved by the Corporation, September28, 2006)
[2]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3]姚云.美国高等教育法制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
[4]周鲁卫.大学宪章, 凝固的教育理念[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1) .
[5]周光礼.高校内部规则的法理学审视[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1) .
英国大学章程 篇2
尊敬的院领导: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培养大家的兴趣爱好,提供给同学们一个放松休闲的方式,我们向学院提出申请,成立“唱月”吉他协会。成立这个协会,可以在每周开展一次至两次活动,请来专业老师前来讲解、指导,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音乐元素,提高大家的音乐知识水平和艺术素养。
同时,吉他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乐器,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深为人们喜爱.协会的成立会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和掌握这门乐器的机会,让他们在音乐殿堂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使大学生活更具情调,也使同学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其宗旨是:提高同学们的吉他演奏水平,为校园吉他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校园文化增添活力。
新成立的协会将会建立完善的管理层,高效的办事模式,严格遵守各项校规校纪,认真进行各项组织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争取使协会成为全校吉他爱好者的家,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伟 付振奇 黄勇宾
2006 年 5 月 31 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唱月”吉他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社团名称为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唱月”吉他协会。
第二条 吉他协会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切活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社团活动遵循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加强纪律;既要活跃气氛,又要保证秩序的原则,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条 社团宗旨:提高同学们的吉他演奏水平,为校园吉他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校园吉他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为校园文化增添活力。积极有效地在校内外开展以吉他为主、其他乐器兼备的文艺活动,让广大会员更多地了解音乐,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具有吉他演奏和弹唱等技能的同学,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第四条 社团是由在校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具有明确宗旨和完善组织机构的社团组织。隶属于学院团委,直接接受院团委的管理和指导.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协会聘请专业吉他教师担任顾问,设会长1名,副会长1-2名;成立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理事若干;成立社团理事会,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会员代表组成。
第六条 社团理事会是本协会最高权利机构,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会员大会每学期召开一次,除特殊情况外,重大事务甴理事会成员2/3以上表决通过。下任“协会”干部由上任“协会”干部通过考察讨论后在会员大会上表决通过产生。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唱月”吉他协会组织机构负责人由协会内部民主产生,具体权责范围如下各部门职责: 会长、副会长总体负责管理和外务,负责与校团委等上级沟通工作,为协会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财务管理,负责发放通知通告等指令性文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各活动的计划,总结和各类文件草案的起草。对协会干部名单及其他协会有关资料记录存档,整理工作记录及工作总结,向会员汇报会议思想内容。负责会员证件的办理和发放等工作。3 各理事负责新会员的培养,经费的筹备,活动的策划,安排学员训练交流的时间、地点.组织协会成员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及协会宣传工作。协会干部负责召开会员大会。
各理事及会员有义务参加与协会有关的一切活动,若有特殊情况,均需向理事会提出书面请假,超过5次无故不参加协会会议和活动者按自动退会处理。
第七条: 本协会干部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共同管理好本协会。
第三章 会员制度
第八条:吉他协会在每学年定期面向全院招收新会员。第九条 会员要求:
1.承认“协会”章程,服从“协会”决议,遵守会员纪律,按时缴纳会费。
2.会员要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品行端正,尊重师长。3.会员必须取得安阳师范学院学籍,经过报名参加,交纳一定会费后都可以成为其中一员。
4.积极配合“协会”组织开展的活动,完成“协会”的任务。5.团结、友爱会员,携手共同促进“吉他协会”发展与壮大。6.会员必须热爱自己的协会,关心“协会”声誉,自觉维护“协会”形象,不做有损“协会”声誉的事。
第十条: 会员纪律
1.不得无故不参加“协会”活动。
2.在开展活动时,听从安排,爱护场所财物,不打不闹。3.活动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
4.在寝室要安排、控制好练琴时间,避免在休息、学习时间练琴而影响他人学习生活。第十一条: 会员违纪处分:.协会对违纪的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2.会员违纪由协会干部先私下对其提出批评指正,若批评指正后仍无悔改之意,在会员大会上公开提出批评,情节严重者勒令其退会。3.被勒令退会者将失去一切会员权利。第十二条: 会员权利:
1.会员在本会有选举与被选举权。2.会员有对本社团工作讨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3.会员有监督协会工作的权利。4.会员有对协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5.会员有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6.会员有权参加协会的有关会议活动,阅读协会的有关文件,接受协会的发放材料、帮助、奖励和提升推荐。
7.会员有权利在协会的会议、活动上,参与关于协会问题讨论。8.如有各职能部门违反或不履行义务的,会员有权利向会长及各职能部门提出。会长及各职能部门应尽快处理,给会员答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
第十三条: 会员义务:
1.会员有遵守吉他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的义务。2.会员有参加本协会各项活动的义务。3.会员有推荐其他会员入会的义务。4.会员有帮助协会组织各项活动的义务。5.会员有义务为社团联合会和吉他协会进行宣传。
第四章 社团主要任务活动内容 第十四条: 主要任务本协会通过吉他这一艺术形式,创造我校良好的艺术气氛,使吉他协会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场所。
第十五条: 每学期组织1-2场专场大型音乐会和若干场小型联谊晚会。
第十六条: 组织学员赴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第十七条: 不定期组织会员观看吉他教学录相和文艺演出。第十八条: 协会定期邀请专业吉他手对学员进行培训。
第五章 资金来源及资产管理
第十九条: 资金来源:
1.新会员入会费15元,以后每年10元,无故退会者恕不退款。2.社会单位赞助。3.特殊情况下的会员捐款。4.其他合法收入。第二十条: 资产管理:
1.社团经费只用于社团活动和社团资料,设备补充等。2.社团经费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挪用等。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活动的产生程序活动由民主讨论后产生,通过协会管理层制定如下程序: 1.策划提出; 2.可行性分析; 3.民主投票;
4.拟定策划并向社团联合会提出; 5.活动评估。
第二十二条: “唱月”吉他协会章程的修改程序: 1.协会管理层对协会章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2.提出修改意见; 3.分析修改意见的可行性; 4.投票表决;
5.拟定修改后章程。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归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唱月”吉他协会。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唱月”吉他协会
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章程;文本分析;大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章程文本的结构分析
(一)香港科技大学条例的文本分析
1、简称,简称即是大学条例的简称,一般规定为此条例可称为《某某大学条例》。
2、解释,解释即是对大学条例和规程中涉及的专用名词进行解释和限定,如香港科技大学条例中解释条款的规定如下:“大学”是指香港科技大学;“教务委员会”是指香港科技大学大学的校董会。
3、大学的法人地位,大学的法人地位明确了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可以此名称起诉或者被起诉,以及大学拥有的权利(力)与义务等。
4、主要机构,对主要机构的规定比较详细的有校董会、教务委员会、以及个别专门委员会等,比较简单的有顾问委员会、评议会、学院、学系、学院委员会、荣誉学位委员会等。
5、主管人员,相对而言,对主管人员的规定比较简单,篇幅较小,主要包括大学管理中的地位、产生和罢免方式、任期、权力和职责、缺席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以及授权关系等。一般来说,对校长的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其他一些职位的规定则可能是一笔带过。
6、一般成员,对教职员工的规定主要是聘任事项,而对学生的规定则主要是修读大学学位的资格条件、以及学费、纪律和学生会等事项。
7、财务程序,关于财务程序的规定主要包括财政年度、收支预算报告、资产债务报告、款项调拨手续、以及审计员和财务委员会等方面。
8、学位,关于学位的规定主要包括大学所设的学位和荣誉学位、获取学位的资格条件、以及颁授文凭证书的资格条件等方面。
9、考试,关于考试的规定主要包括考试主持机构的创建或者主持人员的任命,以及他们的权利和职责等方面。
10、大会,大会即是为了授予学位和其他学术奖励等目的而举行的全校性集会,对大会的规定主要包括: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程序的决定主体,大会主持人以及大会1年内的举行次数等方面。
(二)吉林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序言,序言讲述了大学的历史、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奋斗目标等内容。
第一章总则,即对章程内容的一个总的概括,包括学校设立的内容,比如包括学校名称(具有法律效力)和地址;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形式;明确大学的法人地位;内部领导与管理体制等。
第二章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包括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的目标或办学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和奖惩制度、教育形式、国际化教育等内容。
第三章组织与结构,规定了学校党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内各民主党派、服务机关图书馆、博物馆、网络中心等的权利和职责及其学院和学校的关系、学院院务会议、院长、学院党委、学院学术委员会、学院学术评定委员会、学部长等权利和义务以及成员的组成、任免和产生程序。
第四章教职员工与第五章学生及校友,分别是关于教职工和学生的权利、义务的规定,这些规定理顺了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
第六章经费、资产、后勤,包括举办者确认归学校所有的各项财;举办者为学校开展工作所提供物质保障;学校经费的其它来源,学校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和对这种管理进行监督的办法等。
第七章为校徽、校旗、校歌、校庆日、纪念日。
第八章附则,包括章程的修改程序;解释权利;生效程序和时间等。
二、大学章程文本的内部治理结构分析结论
(一)内部领导体制的比较
香港科技大学条例非常重视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规定,条例的主要内容是大学内部设置的组织与结构。董事会的第一条规定“大学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管理团体”,行使的职权具有决定性和宏观指导性。大学的领导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校长的挑选与任免、学校经费的预算、学校各项基本决策、学校的长期规划等均由董事会集体决定。第9条关于董会成员规定组成:“校长、副校长、系主任和院长、评议会主席、至多有3个是政府官员,他们由首席执行官任命、至多有3个是教务委员会的学术成员,他们由教务委员会提名并由校董会任命和至多有18个成员,他们不应是政府官员或者大学的雇员。”
《吉林大学章程》对吉林大学组织结构权力划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章程第二十一、二十二条对校长权力进行了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章程第二十二条规定校长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校长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等等。
(二)对学术权力的比较
香港科技大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教授的作用,学校许多重要的管理机构、许多重要的决策都注意吸收教授代表参加,比如“有3个是教务委员会的学术成员,他们由教务委员会提名并由校董会任命”。
《吉林大学章程》章程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条对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关职权进行了规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咨询机构,依其工作规则对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措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重大咨询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校学术委员会依其章程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及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审议教师职务资格,受理学术争议,处理其他相关事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依照法律有关规定独立负责学位的评定、授予,负责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等工作等。”
(三)学生管理的比较
从法学的意义讲,学生是在依法成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香港大学条例》规程第二十九条是对学生学籍管理。学籍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考试的管理规定而体现出来。规程三十、三十一条是基于对学生管理的纪律委员会的规定。它负责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在面对学生权利受损以及涉及学生身份的事件处理时,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救济途径。
《吉林大学章程》第五章整个章节都是对学生管理进行的详细规定。它包对学生的法律地位的界定,学生在校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保护学生权益的相关规定,“学生除享有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权利外,还享有(1)公平接受学校教育,平等利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获得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保障;(2)按规定条件和
程序重新选择专业,跨学科、学院选修课程;(3)对纪律处分和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决定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等诸多权力。
三、大学章程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效力得不到保证
目前,我国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以及要求学校尽快制定章程,但对于章程的其他情况很少规定,特别是章程在整个教育法体系中的地位。如《吉林师范大学章程(试行)》第一条规定“依据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特制定吉林师范大学章程。”我国公立大学的举办者是国家,国家委托学校进行制定章程,制定后向国务院备案,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受到削弱。
(二)表述内容不规范、可操作性不强
如《东北林业大学》第五十三条关于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纪学生按规定予以处罚。”这里的“处罚”超越了学校的权限。学校依法可以对教师、学生进行处分,但无权“处罚”。法律上的“处罚”即行政处罚,行使处罚权的拥有者必须是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学校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行政主体资格,因此对师生“处罚”是不合适的。
(三)在程序上存在疏漏,缺乏程序性规定
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执行不具有合理、合法的程序规则,就不具有应有的法律效力,得不到公众的认可,也不能成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集中体现。《温州大学章程》第九章附则第七十条“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由中国共产党温州大学委员会批准通过,报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教育厅备案。”制定学校章程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高等学校自身。温州大学作为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省市共管高校,其举办者及上级主管部门是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教育厅,因此按照有关规定,章程必须报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教育厅核准而不是备案。
(四)对学校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规定的不够具体
高校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作为高校内部管理机构与保障其正常运行的法律、政策等构成的制度化形态,表征了一所高校权力运作的基本状况,应该在章程中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吉林大学章程虽然也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对党委、校长、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的职权做了规定,但基本上是对我国现行教育法的照搬。
(五)大学章程缺乏公开性,透明度不高
大学章程即为一法律性文件,那么毫无疑问其形式应是公开的,即不仅使公众知有其“法”还应使公众了解大学章程的内容。如《香港中文大学条例》内容很醒目地列于香港中文大学网站的“中大简介”之中。但我国大陆地区的大学,制定了大学章程的大学中只有少数几所大学的大学章程可在其官方网站上查阅,有的虽在报刊或网络上公告某某大学已制定大学章程,可其大学章程的详细内容却无从查找,纯粹使大学章程成为了一个内部传阅文件。
四、对大学章程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
我国公立学校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章程的法律效力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明确大学章程在现代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赋予大学章程应有的效力与权威。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大学条例的经验,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以立法的形式对章程的相关事宜予以规定,如制定主体、程序等等。
(二)准确表述,完善大学章程
章程条文应以完整的陈述句表述,语言要简洁周密,措辞要力求准确。完善可行的章程不仅要反映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要反映本校的特殊性,把特有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所以,大学章程的语言要仔细斟酌,要精确,不易引起歧义,便于贯彻落实,避免大学章程成为一纸空文的情况的出现。
(三)遵循合法的程序制定章程
程序公正是大学章程建立合法性的基本原则,作为“大学宪法”的大学章程,其制定过程同样需要合法正当的程序,这些合法正当的程序是章程科学性的有效保证。任何一个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如果没有正当程序的保障,都可能使规则丧失其原有的合法与合理性,而成为具体执行者私人意志的实现。高校作为社会公共行政权力行使者时,就必须遵循行政法中有关行政程序的原则和制度的要求,以保证其内部规则代表内部成员的最大公共利益。
(四)要明确举办者、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界定管理关系就是合理分配权力,明确划分职责。我国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并不意味着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可以统揽一切,其他的机构和职位也应当是大学的管理主体。耶鲁大学章程分为6部分,分别是校长及其领导、委员会、学位、学校组织、学校团体及机构、章程的修订。不同的管理机构和职位处于分工合作、分权制衡的关系之中。这样既能发挥专业分工的积极性,又能防止权力的腐蚀性,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
(五)提高大学章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大学章程作为法律性文件,应尽一切可能让包括全体师生在内的社会公众了解其内容。学校的章程,经教育部门审核后,应该在国家权威刊物上以正式的文件形式公布。在我国,《教育部公报》应该成为我国高校章程公布的固定刊物。香港大学条例都在特定的刊物《宪报》上进行公布。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在网络上公布大学章程的内容,尤其是公布于各自大学的网站上。
五、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其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强。大学章程必须遵循和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渗透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确立学校的办学目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大学章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实现大学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是大学办学自主权得到有效落实的根本保障。当然建立和健全我国大学章程制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既要依靠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法制改革的深入,也需要高校自身努力。
英国大学章程 篇4
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章程的解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章程包括大学的结构、师资队伍的管理、科研管理政策、学生行为规范及纪律惩戒程序、学术道德准则、电子资源使用政策等内容。
(一) 教师的责任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知识的传授和发展是大学的主要功能, 教学和科研有着同样的地位并且相互依存。教师的责任体现在教学、科研、服务等三个方面。
在教学方面, 教师有意愿去适应课程、实验、教师会议和委员会工作的合理时间安排。学生被分配给教师时不考虑教师的级别和资历, 基础课程既不被认为是资历浅教师的专门职权, 也不是高资历教师所独有的高级课程。本科生都有机会得到杰出学者的授课。资历浅的教师不会被要求去承受不合比例的繁重的基础水平课程的责任。这不是说教学安排与研究领域或师资力量没有关联, 而是体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可以使得两方面都大大提高。再者, 在分配教学职责时会适当考虑教师教学的相对优势, 比如, 教师擅长教小班而不是较大的班, 是擅长于引导讨论而不是讲课, 或者能够在教学中提供狭窄专业化领域以外的内容等。在科研方面, 教师的教学任务通常反映了教师时间的重要部分应该奉献给研究。在服务工作方面, 教师参与课程设置、学位授予和晋升的所有决定, 参与学校建设和各式各样学校活动, 作为管理者和委员会成员是教师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教学、科研和服务等三个方面的活动相当重要, 在决定教师收入水平和职称晋升方面会被考虑, 但如果教师承担特别繁重的管理职责, 通常通过减少教学任务来平衡。
(二) 教师请假制度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请假有两种主要类型, 即学术休假和请假到其他地方就职。所有的请假需要相关系主任、院长和教务长的同意, 但是, 这种安排有一定的原则, 那就是教师不能在任意六年时间请假超过四学期。
1.学术休假
教师被定期给予学术假期去学习和研究。学术休假意味着承认一名教师在学校高的学术成就、大的发展空间和为知识界做出贡献的可能。其意图延伸和加速智力的发展, 使教师没有干扰地从事推进人类知识进步或在专业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学术休假通常只给予那些结束休假还继续回学校就职的教师和那些在得到休假批准通知之时、就承诺会回到学校的教师。同样, 在学术休假结束后就计划退休的教师的申请也会满足。
学术休假仅仅给予那些有恰当的学习机会或研究项目的教师。学术休假申请的批准, 视能否有充足的人、财资源满足教学分配和其他部门的职责而定, 如果出现紧急需要, 可能会推迟休假。学术休假通常不会授予给有学期任务的教师。
学术休假又分为带薪学术休假和不带薪学术休假。通常, 带薪学术休假会被定期给予那些连续工作六年或者六年以上的副教授或者教授。每全职工作六个学期, 一学期的休假可拿到半额的学术薪酬 (见下表) 。
学校鼓励教师去寻找外部的支持, 尽可能使他们能够学术休假而不损失任何收入。学术休假的申请者有责任告诉学校与休假全部有关的资金情况, 包括在休假期间收到的任何授予、奖学金、定期津贴或其他的补助, 以便于学校可以安排合适的财政支持。教员在带薪学术休假期间不能够接受有付费的雇佣, 除了在学校政策认可的校外活动范围内提供的报酬。在带薪休假期间, 教师继续享受常规的福利分配。
2.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休假
这种休假的授予依据教师从休假得到的学术机会或专业发展以及对大学活动的支持等直接的利益, 同时, 只有当大学的人力资源足够去维持涉及休假教师缺席的项目。通常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休假将在一年的某个时期。如果有充分的理由, 第二年的休假可能被批准。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休假将不会超过两年, 除了一个唯一的理由, 就是在联邦政府接受总统任命这样高水平的职位, 在这种情况下, 休假可能会延长到四年。任命的教员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休假结束后, 不能回到在大学的原职位的, 将被终止其休假时期。在通常情况下, 大学不会提供薪酬和福利给在其他地方工作而休假的教员。
(三) 教师成为父母的政策
依据大学病休/短期伤残政策, 刚生育小孩的教员通常被给予八周的带薪休息, 如果医生证明需要休息更长的时间, 她也可以休息更长时间。
新孩子进入家庭 (孩子的出生或收养) , 都需要父母一方牺牲大量的时间去照料小孩, 担任照顾孩子职责所需大量时间是与教师承担大学职责所需要的时间相冲突的。有鉴于此, 作为家庭新生命诞生的主要照料者的教师一员, 不用减少收入, 可以减少给定的一学年50%的教学任务。孩子诞生或收养的日期和教师教学的进度安排将决定教师免于教学任务的恰当的时间。这种教学任务的免除不是休假, 这期间教师也需要完成其他的大学的相关责任, 包括科学研究及作为学校相关委员会会员进行工作和提出建议。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大学的教员, 只有一方父母可以减少50%的教学任务。如果父母双方都想分享教学任务的减少, 并且父母的主管部门能够调节这种请求, 就可以允许按比例减少。
(四) 教师退休政策
1.教师退休的过渡计划
那些希望轻松地从全职工作过渡到退休的教师, 有两个计划是可行的:
(1) 教师收入津贴计划 (FIAP) 。收入津贴计划提供过渡收入津贴给有资格加入计划的教师, 此津贴在教师退休最初的24个月期间支付, 稍微高于教师退休前月收入的80%。
(2) 阶段性退休 (过渡性退休) 。阶段性退休适合于那些希望逐步从全职工作转为退休的教师。在阶段性退休期间 (时间可能延长到六年) , 教师的责任和薪水最高被减少50%, 在阶段性退休期间任何福利会持续, 但是那些与薪水相关的福利会成比例地减少。计划的参加者一是需要得到教师和教师部门领导的同意;二是同意在阶段性退休期间的最后期限转为彻底退休。在阶段性退休的最后, 满足了FIAP需要的教师将完全退休, 享受FIAP的福利。
2.退休人员继续享受的大学福利
大学一般提供给教师退休人员医疗补助和持续的家属学费等福利。得到这些福利的资格需达到学校的“75规则”:教师的年龄和服务的年限总合必须达到75年, 同时也需要达到55岁的年龄加上15年的工作或者65岁的年龄加上10的工作, 并且这种工作必须是全职的、不间断的。
3.退休教师的权利和特权
大学鼓励退休的教师仍旧参与到大学、学院和部门中去, 尽管没有教师因为退休获得新的权利和特权, 但是也确保了教师在退休之前被赋予的权利。教师可以继续使用教授的名称或者选择使用名誉退休教授的名称。名称使用的选择应该在退休的时候告知给教师所在部门, 然后部门告知教务长办公室。
学院会提供给退休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办公室、研究场所和辅助人员。
退休教师可以提出研究和考察的经费申请。此申请项目必须有意义, 并且有可用的办公室和研究场所 (场所优先考虑在职教师) 。如果被邀请, 退休教师可以参加学院教师的会议, 参加教师委员会的工作。
依据教授代表的条例, 退休教师是教授代表的成员, 与其他的成员有着同样的权利和特权, 但是不能投票。退休教师还可以享有使用图书馆, 用大学作为邮件地址等权利。
4.资深和退休教师协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资深和退休教师协会 (PASEF) 对大学内所有的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教师和已经退休的教师成员开放。
PASEF的目标是发起活动, 鼓励退休的教师和资深的教师保持相互之间以及与学校的联系。这些活动包括讲座、小组讨论、晚餐和社会服务, 提供成员之间和校园学术团体的互动;了解成员, 特别是那些计划退休, 有着关于退休和退休生活方面的问题的成员;创造机会给成员为大学和周围的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二、我国大学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 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很大进步, 但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 学校规模迅速膨胀, 各种矛盾日益显现, 在教师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五个主要问题:
(一) 大学章程的缺失
大学章程缺失不直接体现教师管理政策方面的问题, 但大学章程的缺失可导致教师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出现漏洞。章程是大学的“宪法”, 学校没有章程, 不仅使依法治校成为空喊口号, 而且高等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按章程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也无从谈起, 更不符合国际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我国1600 余所公立高等学校中, 至今仅有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延边大学、南昌大学等不到30 所高校制定了章程, 绝大多数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校都未制定章程。况且, 就是这为数不多的20 多部高等学校章程中, 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科学、制定程序不合法、没有得到很好实施等问题”。
(二) 大学职能的失衡
教学、科研都是高校的功能。教学是教师首要的任务, 是大学教师始终无法逃避的责任;科研是提高研究性大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能促使教师掌握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 将科学研究的成果渗透在教学内容中,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大学教师也应当完成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现在很多大学片面重视科研, 大学教师评职称主要是以论文数量作为指标, 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 产出质量不高的论文以充斥科研工作量, 有些大学教师, 教授、博导过分以科研为导向, 成了“不教书”的教授, 不上讲台的名师。
(三) 教师资源的流失
在大学, 教师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智力因素, 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水平。近年来, 有些学校骨干教师 (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 、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 (如博士、教授等) 流失比例较大。另外, 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校外兼职、投身股市的现象也日渐增多, 相对于教师跳槽改行, 这种“隐性流失”同样给学校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就对用好的政策规范以提高学校吸引力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 教师培养缺乏科学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我国大学教师长期处于一种静态的、封闭式的管理制度环境中, 教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重视学历职称、轻视能力、忽视教师的终身教育, 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现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远策略, 因缺乏教育培养经费和教学任务重, 造成人才引进后, 重使用轻培养, 使教师在对外交流、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等方面都受到极大影响, 从而出现既不能吸引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的局面。
(五) 退休教师缺乏关注
退休教师对于每一所大学来说, 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们用大学的精神、广博的专业知识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的栋梁, 见证了学校的进步发展。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 对学校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因此, 合理地制定大学教师退休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大学教师退休政策的制定, 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解决教师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推动学校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对于大学教师退休政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对退休教师普遍缺乏关注。
三、对我国大学教师管理的启示
对教师的管理不仅体现在教学中, 也体现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 不仅体现在人才引进中, 也体现在培养中, 不仅体现在在职教师中, 也体现在退休教师中。我国大学对教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何制定章程管理教师, 是大学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建立合理、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要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大学章程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外的且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 对于现代大学治理, 其价值不言而喻。目前, 我国高校在内部管理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其中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学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由此可见, 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并严格依照章程治理, 既是法律对每一所高校的基本要求, 也是大学设立、运行、发展合法性的前提。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大学行为的总规范, 实际上是法的治理模式、法的精神和法律条规在一所大学的进一步延伸和具体化、个性化”。
(二) 大学职能的均衡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 教学是其首要任务, 科学研究是其灵魂, 社会服务是其责任。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在教学方面, 各种水平的学生被分配给教师时不考虑教师的级别和资历, 基础课程既不被认为是资历浅教师的专门职权, 也不是高资历教师所独有的高级课程。本科生, 包括大一、大二的新生都有机会得到杰出的学者的授课。资历浅教师不会被要求去承受不合比例的繁重的基础水平课程的责任。这其实也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可以使得两方面都大大提高。同时, 宾夕法尼亚大学也非常重视科研, 某些科研任务可以相应地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
(三) 完善教师师资培养措施
重视对教师的培养, 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通过完善师资培养措施使教师增长知识, 提高技能, 激发创造力和潜力,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使每个教师体会到知识投资是学校对教师个人的最大福利。在对待人才流动问题上, 大学应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态度, 只有人才流动, 学术才会有生命力, 长期静止、困守一隅, 只能造成视野局限、近亲繁殖与学术停滞的后果。例如,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这方面就采取了一些措施, 采用学术带薪休假和在其他地方就职的休假的形式, 给教师提供进修机会、进修时间和资助相应的经费。
(四) 退休教师的安置
关注大学退休教师的安置, 能够使退休教师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带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并确保大学和谐稳定发展。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章程可以看出, 对于退休教师政策的制定可以从退休的过渡计划、退休后继续享受的大学福利以及退休教师的相关权利和特权、参与协会等方面予以考虑。
摘要: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现代大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章程进行文字解读, 阐述其章程中有关教师管理方面有特色的部分, 如教师的责任——教学、科研和服务, 教师的请假制度以及教师成为父母的休假, 教师的退休等, 并进而结合我国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讨我国大学在教师管理方面相应的借鉴之道。
关键词:大学教师,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章程
参考文献
[1]湛中乐.大学章程精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2]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19-22.
[3]研究高校教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EB/OL].ht-tp://www.dianliang.com/lunwen/jjgl/rlzy/201203/lunwen_200083.html, 2012年3月30日8:41:51.
大学社团章程 篇5
„„社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名称
本社团全称 “”,简称“”。
第二条组织性质
本社团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组建的学生社团,是受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和院团总支监督和引导的非营利性学生社团组织。
本协会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校园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条社团宗旨
„„„„
第四条 社团口号
…………
第二章会员
第五条凡取得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籍,承认本社团章程,提出申请加入本社团并经审批合格的,均可成为本社团会员。
第六条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对本会工作建议、批评和实行监督;
(二)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会员有权参加本会举办的活动,享受章程所规定的权利;
(四)学生会会员有退会的权利。
第七条会员的基本义务
遵守本社团章程,服从上级安排,完成社团交给的任务。
第八条会员的退出和除名
(一)学生毕业离校,自动退出社团。
(二)根据本人自愿原则,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即可退出社团,取消组织成员资格。
(三)有严重影响社团名誉行为的成员,违反工作制度以及违法乱纪等破坏学校名誉、触犯法律的组织成员立即除名。
(四)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不积极主动的成员,经社团大会研究可予以开除。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本社团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部长若干。本社团管理机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精通本社团工作,有一定组织能力;
(二)思想积极上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良;
(四)工作上积极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
第十条会长的权利和义务
(一)服从社联、团委的领导。
(二)定期召开例会并制定本社团的规章制度、活动计划。
(三)组织社团成员开展各项活动。
(四)根据社团规章制度收取管理、使用会费,吸收和处分会员。
(五)负责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工作记录及活动总结。
(六)加强校内、外之间的社团交流,扩大社团影响,树立社团良好形象。
(七)培养推荐社团接班人,做好负责人换届选举工作。
第十一条 会长职责:
(一)负责确定本社团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领导各部门及下属组织日常工作,主持工作例会。
(三)监督各部门工作,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评。
(四)负责社团重大活动的筹备和组织。
(五)加强内部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
第十二条 副会长协助社长处理日常工作,做好分工负责的各项工作,会长不在时,代理会长工作。
第十三条 社团下设秘书处、策划部、外联部、宣传部和财务部五个部门。各部门职能具体为:
(一)秘书处
1、对每次社团活动作详细的记录,每次活动结束后,写活动总结,写通讯稿,并上交社联秘书处。
2、与各部门联系,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社长;及时给社团会员下发有关活动的通知。
3、负责社团的所有材料的整理、总结与收集、存档工作。
4、负责制定奖惩制度及社员管理制度。
5、负责对协会的活动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听取会员批评、建议。
(二)策划部
1、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工作及拟定策划书。
2、社团活动计划及其完善与审批。
3、为社团活动的策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4、负责社团大型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三)财务部
1、财务部直接对会长负责,统一进行社团财务分配,监督,审核,管理。
2、财务部主要负责社团内部财务的管理,包括活动经费使用情况的登记与管理。
3、财务部定期向社联财务监察处递交财务审计报告和财务部工作报告。
(四)外联部
1、加强与各企业间的联络,为社团的优秀活动争取商业赞助以及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2、负责社团日常活动所用场地的申请以及宣传所需的展板等的申请。
3、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为社团的团结发展做出贡献。
(五)宣传部
1、负责团专用海报、请柬等系列物品的设计、制作、发放及粘贴。
2、负责对社团精品活动进行前的宣传和展示工作。
3、在一定的条件下,承担对外联商家的有效宣传。
第四章 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会员考勤制度说明:
(一)各部工作及召开例会时,由各部副部长统计出勤情况后,交秘书处记录。
(二)每学期工作、会议等活动中迟到五次者给予警告;无故缺席五次者,视为自动退会。
(三)请假须在事先所在部部长递交书面请假条,经部长同意签字批示后,交秘书处存档。
第十五条 奖罚、缺席说明:
(一)对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者,可视情况定为部委。
(二)惩罚制度,对本协会工作漠不关心,且不服从协会各项安排者可给予适当的批评,情节严重者可给予除名处理;对于协会章程不服从的会员可以进行劝退,对违反章程且经教育不改者,取消会员资格;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者予以惩罚。
附则
(一)协会会员每学年必须进行登记注册,否则取消其会员资格。
(二)协会会员连续三次或总计五次不参加协会活动者取消其会员资格。
(三)协会会员凭会员证参加活动,其证件不得转借他人,一经查出,没收证件。
(四)任何个人不得盗用本协会名义开展活动,否则后果自负,协会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五)会员在会期间不得参与和进行任何有损国家、集体和协会的事情,如有发现,开除出会。
(六)会员在会期间有权参与本协会各项公开活动,并有权知晓本协会的有关信息。
(七)会员在会期间有权向协会主管机构反映协会问题,并督促协会改正。
(八)退会后,会员交回会员证,并不得已任何方式以协会的名义从事任何活动,违者后果自负,协会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九)会员进入一个月后要求退出者,会费不予退回。
(十)本章程经2010年7月8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十一)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
大学章程:软法还是硬法 篇6
【关键词】大学章程 软法 硬法
项目资助: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章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084。
大学章程是“软法”还是“硬法”,这一问题是大学章程法律属性的争论焦点之一。厘清此问题不仅利于当前大学章程的制定,而且有助于未来大学章程的有效实施。
大学章程“软法说”的反思
1.概念厘清:“软法”与“硬法”。“软法”与“硬法”相对应,目前学术界对“软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1994年,法国弗朗西斯·尼德教授指出,软法是“原则上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有实际效力的行为规则”。有学者认为,软法是“以文件形式确定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但是可能具有某些间接法律影响力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以产生实际的效果为目标或者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1]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软法”是指不依赖于公共权力强制执行,但具有事实约束力的规则。相应的,“硬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主要依靠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与“硬法”相区别,“软法”具有以下特征:从效力上看,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是软法与硬法的根本区别。“硬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公民如果违反“硬法”,则必然受到强制性法律制裁。“软法”则依靠制度、舆论导向、伦理道德、文化等软约束力来发挥作用。[2]从内容上看,软法一般不规定罚则,不具有“硬法”上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更多依靠激励性和自律性的规定,而硬法则强调命令与他律。在纠纷解决机制上,其主要通过民间调解、仲裁、当事人自行协商等方式处理,与“硬法”的法院裁判、行政复议相对应。[3]
2.大学章程“软法说”的理论缺陷。大学章程“软法说”认为大学章程是公法中的“软法”。[4]因为“章程是政府和大学共同制定的关于大学自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制定主体的国家性”,“惩罚措施上不具有人身和财产的国家强制性”。
大学章程“软法说”的理论缺陷:首先,不符合国内大学章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实际状况。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学章程,无论是教会或国王的特许状、国会或州议会通过的专门法律,政府发布的命令,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规范,无不赋予大学章程以法律约束力。其次,此说法仅看到大学章程是一种自治性规则,却忽视了这种“自治”背后的国家意志。最后,在纠纷解决机制上,大学并非主要依靠协商、伦理道德、舆论引导来处理纠纷,行政复议、法院裁判等已经深度介入。
国内外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状况
1.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章程
清政府颁布的三个京师大学堂章程,即《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具备现代大学章程的基本要素。它们由最高学务当局主持制定,既是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纲领,又是所有大学堂的基本规范,具有高等教育法规的意义,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民国时期,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章程由学校自己制定,再由相关行政部门核准。《交通大学大纲》规定,“本大纲自交通部核准之日施行”。《国立北京大学现行章程》在附件中规定,“缮呈钧部至祈鉴核备案,并予示遵”。即就是,章程送教育部鉴核备案后施行。《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也在附则中规定,“本大纲自呈经教育部核准后施行” 。
2.港、澳地区的大学章程
香港地区的大学章程由特区立法会通过,是香港特区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如《香港大学条例》、《香港中文大学条例》等。澳门地区大学章程也是由澳门特区立法会通过,并且由特区行政长官签署命令公布,具有特区法律效力。如2006年2月27日澳门特区立法会通过的《澳门大学法律制度及章程》,是澳门特区第1/2006号法律。
3.国外的大学章程
从英美法系的实践看,大多数大学章程都是根据特许状或专门立法而制定的,由国会或州议会等立法机构通过。由特许状或专门立法加上大学章程形成了完整意义的“大学章程”,这些大学章程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美国大学的章程一般由董事会根据特许状及联邦或州教育法律法规而制定。英国大学的章程一般由大学理事会依据特许状来制定,并经过枢密院批准。如《剑桥大学章程与条例》。
从大陆法系的实践看,大学章程一般由大学全校代表大会制定,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具有行政法律效力。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章程》指出,“根据高等教育及研究全国理事会的意见,根据部长联合技术委员会的意见,经国务委员会同意,讨论通过,总理颁布如下《章程》法令”。《柏林大学宪章》指出,“柏林州政府中负责高校事务的主管部门根据《柏林高等学校法》第90条第1款规定,于2006年6月1日批准柏林大学的申请,本章程生效”。
大学章程“硬法说”的缘由
大学章程并非“软法”,而应该属于“硬法”范畴,具有事实上的法律强制力。主要理由如下:
1.大学章程的宗旨决定其不能是软法。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认为,“法律的制定既要有遵循现有生活条件的一面,又要有强制性的一面。没有强制性的好法同用强制性推行的恶法一样,都不会有好的社会效果”。大学章程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担负着厘定高校与政府权力边界、高校内部权力分配的重任。当前形势下,高校相关主体利益冲突剧烈,且此消彼长,只有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才能平息这些冲突和矛盾。
2.大学章程最终由谁审核通过,决定了大学章程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等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23条规定,“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的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其中本科以上高等学校的章程核准以后,应当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准。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章程,经主管部门同意,报教育部核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章程的审核,实际上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许可行为。所谓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5]大学章程经过教育行政机关成立的章程核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被赋予了强制性法律效力。
3.高校具有强制性处分权。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高校都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一定的行政职权,具有强制性的处分权。《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具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具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并对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校长具有“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职权。
4.大学章程具有司法强制力。在司法实践中,大学章程、校纪校规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在“甘露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判决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学生对高等院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等严重影响其受教育权力的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当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相关规章,并可参考涉案高校正式公布的不违背上位法规定精神的校纪校规”[6]。
参考文献:
[1]Linda Senden, SoftLaw, Self- 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 When DoThey Meet?Vo.l 9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January 2005.
[2]罗豪才.公域之治中的软法[J].法制日报,2005-12-15.
[3]徐靖.软法的道德维度[J].法律科学,2011,1:33-34.
[4]湛中乐.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52.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2.
[6]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甘露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篇7
1 督学的词义和起源
督学在辞海中释义有二,一是清代提督学政或督学使者的简称,是主管教育的部门中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二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皆置督学,以视察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的工作[3]。现在,督学是指负责教育行政机关中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也指由政府按法定程序聘任,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教育工作的人。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各高校根据需要也适时的在校内设置了教学督导机构,如督导团、督学组等。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4]。如清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家君做县令时,晚生尚幼,相随敝门伯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幕中读书。’”
2我国大学督学现状
我国大学督学制度最主要的职能部门就是大学督导团,督导团的工作就直接决定着督学制度在本校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不少高校督导团的工作进行考证,总结如下。
1.1 大学督学的产生和组成
大学督导团成员人数为8~15人,一般是由各个院系领导进行推荐,然后由教务处汇总上报给负责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由校长或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聘任。
1.2 大学督学的任务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随堂听课、督导各学院的教学活动)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2)协助学校管理机构(教务处、学生处)对本科学生出勤和考试进行监督和指导。
(3)利用督导工作的经验在各项重要会议中提出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随时向教务处反映在督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 现今大学督学的现状及优缺点
上海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多次对督导团工作条例进行了系统的修改;湖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对督导团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东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工作条例等等。综合上诉几所大学的督学制度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当今大学督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督导团的检查,保证了课堂的出勤率,维持了考场的秩序。
(2)督导团对教务处的意见反馈有助于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督导团的工作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校领导建议。
尽管,我国将督学运用在大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水平来说,我国的大学督学制度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很多相应的合理措施还尚未配套,导致有许多漏洞出现[5,6]。
(1)适用范围不合理。仅仅将督学试用在本科教育上很难发挥出督学制度的优越性。
(2)隶属关系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督导团隶属于教务处或教学质量监督科,导致许多建设性的措施未能及时反映到校领导,在汇报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臃肿性。
(3)督导团成员的构成不合理。大部分大学督导团的成员有一半是在岗行政人员,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很多意见就这样淹没在督导团内部。
(4)执行力度不够。由于督学集体的决定只能起到建议的作用,使得督导团的内部工作总结变得影响不大,从而削弱了督学的作用。
3 大学督学章程
3.1 大学督学章程
鉴于此种情况,设计了一份能全面督察学校党政工作的大学督学章程。
(1)大学督学的宗旨
督促和检查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2)大学督学级别和隶属关系
无行政级别,归校长直接领导。
(3)大学督学的督察范围
除校党委、校纪委本身之外的一切事物,包含教风、学风、考风、学术风气、教学质量、校园环境、校园文明等等,是学校的总督察。
(4)大学督学的人员构成
大学督学由20~30名教授构成,其中,50%为在岗平民教授(不包含在岗校院两级党政机关人员和系正副主任),50%为退休返聘教授(返聘教授没有官帽负担)。
由督学组成人员选举正副主任督学各1名。若主任督学是返聘的,则副主任督学必须是在职的,反之亦然。
(5)大学督学组成人员的基本条件
人正、誉好、力强、健康、敢说、敢做、敢当、大局。
(6)大学督学人员的产生办法
全校教师民主选举,个人同意,校长聘任。
第一,选举办法。(1)网络实名公开选举;(2)学校将符合条件的平民教授和返聘教授放在网上,供投票;(3)全体学校教职工(在职的和返聘的)每人都用自己的工号实名投票;(4)任何人都可以实时查询投票计票结果和什么工号把票投给了谁;(5)无特殊情况,教职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满额投票(选足人数),不然年度考核按不合格记;(6)为了消除领导的导向作用,投票顺序为:平民教职工——科级干部——处级干部——校领导;(7)按选票多少,逐个征求是否愿意当督学,直至满额为止。
第二,为了对校院二级机关及各系主任实行有效的监督,不能逐级推荐,不然推荐上来的,多是溜须拍马的,督学就成拍学了。
(7)大学督学工作时间要求和待遇
在岗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25%,返聘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60%。正副主任督学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50%。在岗教师补贴教分,返聘教师补贴现金。
(8)大学督学的办事规则
直接和间接监督管辖内的事物,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发令纠正,复杂的问题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只要是督学集体名义提出的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否决的,在一周内,就应该批准生效,不得拖延。
(9)大学督学的任期
任期三年(与中层干部一致)或与校领导任期一致。
(10)大学督学的非到期卸任
由于个人原因(健康、生活安排和其他原因)可以提出辞职,或经督学成员集体开会提议免职,校长批准。
3.2 大学督学章程特点
同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规程相比,此大学督学章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督察范围为学校的整体工作;
(2)督学归校长直接领导;
(3)督学成员的产生方式由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校长履行聘任手续;
(4)督学成员的构成为在岗平民教授和退休返聘教授,禁止在岗行政人员参加;
(5)督学的工作时间有硬性要求;
(6)督学集体的决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确保了督学制度的执行力度。
4 结语
(1)高校教学督导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条例、督学规程、规范等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和缺陷,不利于更好的发挥督学的作用。
(3)新设计的大学督学章程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可以有效地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国军.谈高校督学的为与威[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24-25.
[2]杨颖秀,郭莲荣.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色[J].教育科学,2005,21(2):37-4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668.
[4]张闻.一位督学的日记[J].教育,2008,(7):28-29.
[5]胡晓敏.浅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2009,(8):74-75.
英国大学章程 篇8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 其制定要结合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阐述学校的目标和理念, 确立基本体制和治理结构, 还要反映大学的特色, 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 探讨大学章程制定的关键要素和特色。
一、章程要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办学理念
由于特殊的政治制度和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公办高校有共同的法律特征, 章程所呈现的内容共性居多, 个性偏少, 普遍性强, 特殊性弱。大学章程应在载明必要事项的基础上体现学校自身特色, 避免千校一面。各高校由于历史、文化、性质不一, 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办学理念自然不同, 有关事项的规定可以成为章程的特色之一。另外, 从国际知名大学来看, 目标定位和办学理念也是大学章程的关键要素和特色, 以日本东京大学章程为例, 其章程中有关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的内容几乎占了章程三分之一的篇幅, 章程指出:“东京大学, 不断提高自身组织和各种活动的国际化, 深刻去理解世界各个国家、地区, 促进以希求真理、和平的世界性教育与研究的开展。”东京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的确立是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
在目标定位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体现了中医药院校的特色, 战略定位准确, 目标切实可行, 指出以“做精医学, 做强药学, 做实健康相关专业, 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 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目标为“建设高水平、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章程关于目标定位的规定统一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在办学理念上, 体现了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 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等情况, 创办勇搏励志班, 现已成为学生比学赶超的风向标和营造校风学风的引擎, 为高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提供了有效育人模式。章程明确了要发挥勇搏励志班等特色品牌载体作用, 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章程要构建内部治理的基本框架
大学章程必须要明确大学的内部治理情况。如美国大学章程基本上都规定了董事会制度的决策权力机构、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执行机构, 以及以教授会、评议会为特色的学术权力机构, 决策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协调运行, 保证了大学的有序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教育体制, 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应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领导体制。
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大学的大脑, 是大学章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西方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国外大学不同, 国内公立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要求党委和校长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存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职责不清、决策不明的现象, 影响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学校管理水平, 阻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
依据有关上位法, 高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尽可能清晰界定党委和校长的双方权力和责任, 科学合理地进行责任分工。因此, 理想的大学章程应该明确规定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在学校发展与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以及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机制。
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规定,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 履行规定的各项职责, 把握学校发展方向, 决定学校重大问题, 体现党管组织、干部和人才的思想, 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行使规定的各项职权, 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理顺学术组织体系。
目前, 我国大学中行政权力相对于学术权力往往占据强势地位, 阻碍了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理念和做法, 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 进行“教授治学”探索和研究, 主要途径是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最高机构的学术组织, 确保其充分行驶职权, 发挥其应有职责, 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 牢固树立“教授治学”理念, 成立不同层次的学术机构, 重视教师对于学校发展所起的核心促进作用, 赋予教师最大的治学权力。借鉴西方大学的做法, 如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成立学校层面的委员会, 同时根据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成立二级学术委员会, 保证教授在委员会中的绝对地位, 推动各方面工作以学术发展为中心, 更好地为学术发展服务。第二, 强化学术组织地位, 保障学术权力。将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定位于学术审议决策机构, 在学术事务上赋予更大的权力。第三, 通过制度设计将学术组织的权力固定下来, 建立发挥学术组织效能的保障机制, 合理规范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范围和程序, 使二者建立一种分工与合作的关系。
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 统筹指导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按照各自职权开展工作。学术委员会可以就教学指 (督) 导、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位评定等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根据需要在学院设置学术分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学术分委员会依据学术委员会的授权及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通过有关规定理顺了学术组织的关系。
3.深化民主管理机制。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高校的特色, 是全体教职员工在党委领导下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美国大学章程一般没有教职工代表大会有关规定, 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章程包含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内容, 该章程规定, 教职工代表大会有61名成员, 除了25名学术评议会的成员外, 还有18名教授、6名学术人员、6名在校学生、6名其他工作人员。在我国大学章程中, 一般都有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我国大学的特色, 在大学章程中应该体现。我们可以借鉴柏林洪堡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国内大学的情况, 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指导下, 进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设计和创新。另外,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 可以设立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是全体在校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三、章程要明确学院的治理结构
美国大学二级学院的治理主要是通过以教授为主的治理团体来实现, 治理团体的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国内大学二级学院治理在决策权力方面是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实现的, 党政联席会议组成人员一般包括院长、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书记等。在学术权力方面是通过学术委员会实现的, 学院设置学术委员会, 行使其学术权力, 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出现学术委员会职责不清、被行政权力侵占或干预的情况。
为推进学校管理中心下移, 提高学院自治权限, 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明确规定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学院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学院党政联席会是学院的决策机构, 学院决策机构组成人员除了院领导之外, 加入了院级教代会主席和教授代表, 教授代表成为决策机构的成员, 保证教授在学院的地位与话语权, 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特色之一, 充分体现了教授参与, 民主管理的理念。院长是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 负责管理学院行政事务。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学院设立学术分委员会, 在学校学术委员会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总之, 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构建了学院党政联席会、院长、学院党总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多元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四、章程要体现学生与教师的基本权益
1.体现学生的基本权益。
学生是大学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大学章程必须体现学生的基本权益, 这个理念国内外都是一样的。美国大学往往多种方式保障学生的权益, 如康奈尔大学董事会56 位董事中有2 名学生董事, 其董事会还下设学生生活委员会, 管理学生事务,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保证学生的基本权益。再如, 密歇根大学专设一章对学生事务进行规定, 其通过设立学生管理服务组织和机构保证学生的权益, 包括设置学生事务政策管理委员会, 鼓励学生对学校决策的参与;设置学生事务副校长和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学生的住宿、咨询、就业、社团、健康等事宜。国内大学章程往往专设一章对学生事项进行规定, 包括学生的定义、权利、义务等内容。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在第五章对学生事项进行了规定。
2.体现教师的基本权益。
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可见, 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有着极端重要的地位。美国大学往往多种方式保障教师的权益, 康奈尔大学章程规定, 56 位董事会董事有2名教师董事、1 名非学术职员董事, 教师代表作为董事会成员参与决策,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保证教师的权益。康奈尔大学章程还专列一章对教师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密歇根大学章程也专列一章对教职员工事项进行了规定, 包括有关定义、任职、升职、退休、撤职、降职等信息。鉴于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员工的重要地位, 国内大学章程对教职员工专列一章进行规定, 一般规定教职员工的定义、权利、义务等内容。天津中医药大学章程第六章对教职员工事项进行了规定。
五、章程需明确财务、资产、后勤情况
财务、资产是大学的财富。美国大学的财务、资产的管理是董事会的职责权限之一。耶鲁大学董事会的财政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土地与建筑委员会分别承担了预算、财务、投资和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康奈尔大学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分别承担了预算、财务和投资的职责。密歇根大学对商业事务管理、财政与财产单列一章, 但实际上是通过规定了执行副校长兼财务总监的职责来进行管理的。密歇根大学规定执行副校长兼财务总监职权和职责包括财务监督、会计、财产、采购等。鉴于财务、资产和后勤情况的重要性, 国内大学章程一般专列一章对其进行规定。天津中医药大学专设一章用五个条目对有关事项进行规定, 规定了学校经费来源、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后勤服务体系等内容。
六、章程要构建大学与外部的基本关系
大学不是孤立存在的, 大学与外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包括与政府、社会、校友的关系。美国大学章程一般不专门规定大学与外部的关系, 而是通过在董事会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校外人员, 或通过设置分管外部关系的副校长以及设置校友会等具体方法, 实现了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章程将“州与大学之间关系”设为第一章, 提出学校的“人事管理、经济管理、财政和金融管理、收取费用以及医疗保障都属于国家行政事务。这些与学术事务一同由学校统一管理”。
地方大学章程要素探析 篇9
一、保障地方大学自主办学、自我管理
地方大学管理体制由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组成。外部管理主要是指上级政府部门对大学的管理。大部分地方大学要面对中央、省、地三级政府部门, 外部管理环境复杂, [2]处理好与各级政府, 尤其是举办者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章程的内容中应包括“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现有的地方大学章程大都只说明举办者的名称、明确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对举办者的责任、义务以及参与管理大学的方式鲜有提及。因此地方大学通过章程明确与地方政府的权利边界, 如地方政府采取什么方式、在多大范围内管理学校等问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参与大学管理制度化, 在参与大学管理时以规章制度为依据, 更多地从战略规划、政策指导等方面进行宏观、间接的管理, [3]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 避免过度的行政化干预, 保障高校自主办学权。
内部管理体制是现有大学章程关注的重点。很多地方院校已经通过内部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这些制度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 大学章程通过从学校层面对各内部管理规范进行审视、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整合, 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 可以成为地方大学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保障地方大学自主办学、自我管理上, 大学章程应该明确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 制定和修改程序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应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 但对章程的审批程序没有硬性的规定。目前国内地方大学章程对章程制定的程序一般是经校内教代会通过后, 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由于地方大学章程对举办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明确, 我们建议举办者参与地方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 并对章程进行审核批准, 形成统一、完整的章程制定和修改程序。
(二) 地方政府的义务
按《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章程应明确在指导学校办学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承担的义务, 如拨款、咨询、政策支持、通过立法维护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等, 保障学校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三) 地方政府人员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程序
日前, 南方科技大学已经提出由政府代表、校内人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理事会作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审议校长和副校长的聘任、学校章程、财务预决算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报告, 人事等方面的重要制度, 学术单位和行政单位的设立和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 并规定了决策程序, 这是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开放、合作办学的大胆尝试, 也代表了地方办学模式改革的趋向。因此我们建议地方大学章程明确地方政府人员进入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程序, 对参与人员数量、人员组成、参与形式和内容等做出具体说明, 使参与程序规范、有章可循。
(四) 学校各项事务的决策程序
大学章程对学校各项事务的决策程序, 党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的职责, 学院的职权、学校人财物等资产的职责关系等都应统筹考虑并界定清晰;阐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互相独立、互相制约机制;明确师生的权利和义务等。内部管理体制的阐述不需要非常具体, 但必须明确清晰, 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加以展开和阐述。
二、保障社会参与地方大学事务
随着大学与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 国外大学章程不仅发展成为自我治理的宪章, 还承担着与政府、社会交流沟通的合法中介、大学内外制度的衔接者的功能。社会参与大学事务是国外大学的传统, 如何使大学与社会共同发展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大学章程为处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4]在国外大学章程中, 政府和社会如何参与大学事务、大学如何接受社会委托或赠予等问题都是必须明确的, 这使大学在维护自身运作秩序的同时保持与社会的正常交流与沟通, 真正成为社会的大学。
地方大学正在成为地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多大学对地方需求的敏感性较低, 很多合作因为缺乏制度保障而无法开展。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建立社会对学校事务有效地参与和指导机制势在必行。因此, 地方大学章程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以自治规范的形式对社会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的途径和方式予以规定, 为大学接受社会监督、吸纳社会力量加盟提供制度上的依据。在社会参与办学的相关内容中, 应明确:
(一) 社会人士如何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香港科技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为董事会, 其章程规定, “校董会成员中, 最少10位在香港工商业方面有经验的人员, 最多5位来自香港内外的其他高级事业机构的人员”, 并规定了他们的任期、职责等内容。[5]部分大学通过设置顾问委员会、接受社会人士对学校重大决策、财务情况等事项进行咨询、监督和审议。地方大学应充分吸收社会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建议, 在章程中明确社会人士的参与形式 (如董事会、理事会等) 、数量、人员选择方式、参与决策的内容等, 集中更多的智慧来促进学校发展。
(二) 校友如何参与学校事务
我国高校的校友工作远不如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和规范, 虽然这项工作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但是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对于地方大学来说, 大部分校友来源于本地、工作于本地, 他们所积累的地方资源和对地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章程中对校友参与事务的范围、形式, 参与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校友捐赠管理等事项也应该明确。一般来说, 可供校友参与的学校事务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就业咨询、产学研合作等以及学校相关的重大事件, 校友可以通过决策、建议、咨询、监督等多种形式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三) 学校如何接受委托和捐赠
地方大学要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 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资助, 比如委托和捐赠。一方面积极接受社会委托研究、课题;另一方面积极接受捐赠, 主动呼吁并创造条件让有能力、有意愿捐资助学的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手。制定学校接受委托和捐赠的规范条款使大学接受社会委托与捐赠的方式制度化, 这既有利于大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资金, 保证资金来源, 提高捐赠的效益, 又避免了大学的自主与自治受到以委托和捐赠为途径的各种世俗力量的侵蚀, 促进大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章程中应该明确的内容包括委托和捐赠的接受程序、接受范围、使用方式等。
三、反映地方大学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存战略, 也是大学的发展战略, 它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 围绕其职能而产生的、稳定的、得到公认的、优于其他学校的个性特征。办学特色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特征, 也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6]我们认为, 大学办学特色可以包括大学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科学研究特色、社会服务特色、管理制度特色等一切与大学有关的内容。地方大学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 对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思考和凝练, 将其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规范文本, 不仅是对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文化的传承, 对目前学校发展状况的体现, 还是对学校发展未来的规划。根据这一章程, 地方大学将按照大家都认同的、科学的发展方向发展, 而不会随意改变, 也不会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轻易地迷失自己, 因而章程也就成为地方大学坚持办学特色的制度保障。我们建议地方大学在确定办学特色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与地方的密切关系, 从成为地方发展的思想库和引领者, 成为地方的学术中心, 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 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 成为地区的文化中心[7]等发展方向为出发点, 对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等问题能够进一步思考, 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体现在地方的不可替代性。在反映地方大学办学特色上, 章程应明确以下方面:
第一, 学校名称、印章、校址、规模、学科门类、教育形式等具体事项。
第二, 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校旗校徽等大学文化要素。
第三, 学校使命、办学目标和宗旨, 体现学校的追求, 展现自己学校的独特性, 成为学校所有人共同遵守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使章程成为地方大学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办学的制度保障。
大学章程是大学举办者、大学办学者及利益相关者关于大学办学的契约, 以尊重大学自由独立的精神和思想为前提的, 也是对每所大学特殊性和个性等自我表征的认同。就我国地方大学发展程度和现状而言, 地方大学章程应体现发展中最核心的内容和要求。同时, 兼顾具体大学的实际情况。大学因体制、地域、文化的不同, 其章程的内涵和风格也不尽相同, 比如亚洲大学比较侧重学校内部运行体制, 而欧美大学更关注学校外部和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些大学章程提纲挈领、简洁短小, 有些面面俱到、丰富冗长。因此, 在章程制定过程中, 各大学不必拘泥于其他学校已有的章程内容、使用完全公文式的语言, 而是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展现各具特色的章程。作为大学制度的主要载体之一, 章程并不是制约地方大学发展的条条框框, 而能在地方大学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到规范制度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18.
[2]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4, 56-58.
[3]姚叶.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国大学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学, 2007.
[4]樊雪莱.国外大学章程的研究和建立我国大学章程的探索[D].南京理工大学, 2006.
[5]法律教育网.第1141章:香港科技大学条例[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3155/23157/23190/23198/2006/4/su130861636112460028304-0.htm, 1997-06-30.
[6]王有才.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探析——从特色项目提炼到办学特色培育[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大学章程的法治思维 篇10
一、大学章程定位的法治思维
大学章程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载体,规定了校内外的权利主体关系,规范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理顺了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是对大学章程自身定位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讲,章程是大学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依法治校的制度基础。而从法治思维的角度来看,章程的合法性定位已成为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大学章程的制定主要包括功能定位、属性定位和自我定位。
1. 大学章程的功能定位
首先,章程是保障大学依法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为高校明确了办学方向和定位,并为自主思考发展预留了空间。在政府角色逐渐向“大学发展的指导者、宏观布局的调控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转变时,政府放权也成为大势所趋,章程已成为高校“获权”后的自主办学总纲,在大学依法治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章程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法定载体。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进程中,学校必然要理顺内部治理结构,这就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就权力运行结构达成原则性的共识,而制定章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第三,章程是明确内外主体权责的重要依据。对外而言,章程明确政府如何介入大学治理,社会如何参与大学治理等问题; 对内而言,章程明确内部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与相互联系,建立权力载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治理网格。
2. 大学章程的属性定位
大学章程是各利益主体主张自身权力,进行相互博弈的结果,是各利益主体权力斗争的法定依据与规则。大学章程既是大学自治权的象征,也是外部对大学实施影响的产物。对内部而言是学校的一个组织规程,对外部而言是学校和政府间的法定契约。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以后即属于行政规章范畴,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政府、高校、社会都需要遵守。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基本法”,同时也是“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
3. 大学章程的自我定位
由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还处在初步建设阶段,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还处在逐步深化的过程,根据大学发展与大学章程建设的规律,大学章程有三项自我定位: 第一,大学章程是法定的基本规范,不是法律的具体细则。也就是说,大学章程统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组织的法定依据,具有界定大学与外部主体权责边界的作用。第二,大学章程是治理架构,而不是运行条款。随着高等教育参与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大学治理的主体也将多元化,这是改革必然经历的过程,因此需要明确法制加以规制,大学章程正是面向高教领域的改革趋势应运而生的,要明确学校治理架构,规范权力运行,保障主体权利。第三,大学章程是目标共识,不是矛盾固化。章程的形成应是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的过程,是大学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只有在法治范畴内为化解办学治校矛盾采取的措施,才更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章程建设内容的法治思维
章程是一所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符合“法律最高”的法治思维,而最高的法律首先是“良法”,即具有正当性与合目的性,符合一所高校的发展思路,这就对章程自身的内容提出了较高要求。
良法的首要标准是具有可靠的法律依据。在我国高校章程制定实践中,《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是章程制定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其中《高等教育法》是我国公立大学制定章程的主要法律依据,与章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由于《高等教育法》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其只能就高等教育中基本和重大的问题作出相应规定,不可能也不必要关照每所大学的特殊性。而作为个体的大学章程,其制定应该具有规定明确、注重细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充分考虑本校实际与办学特色,具体而细致地规定各方主体的权、责、利。相对于《高等教育法》,处于“下位法”位阶的大学章程如果过于笼统和宽泛,将会使实际操作缺少有力抓手,章程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对学校“依法办学”起到应有的调整和规范作用。故而遵循法治思维的大学章程建设应一方面纳入法定内容,同时也应不拘一格,将学校特色、发展使命等融入章程的“血肉”,将高度抽象的法律条款转化为鲜活生动的章程表述。
对于内部主体权利和权力的合理规范是良法的又一标准。章程是对社会的公示与宣言,是约定和阐述独立主体地位,界定内部利益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处理同外部关系的准则,具有法定意义的组织规程。一所高校章程的核心是治理结构的设计,有序治理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以章程为制度载体的大学治理模式,应明确界定高校的权力实施和权利实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大学章程调整的目标是权力的分配、约束和权利保障。在内容层面,合理规制各方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在执行层面,保障各方主体都按照章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并努力为这种行为营造相应的制度环境,即章程必须对高校办学的宏观制度规则建设和动态程序运行予以重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学制度、办学模式、管理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我们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一些很好的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制度。大学章程就是要努力把好的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外部治理包括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内部治理重点体现在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的权利划定上,包括机构间的运作程序,各机构及重要岗位的职责、义务等。总之,大学章程要明确和赋予学校处理“自身事务”的能力和权力,一方面明确自我治理的“自治力”,同时也要将自主办学制约在一定范围之内,即“自制力”,这是大学章程作为“良法”的基本特征。
章程对于学校与外部主体权利边界的明确界定,也是以法治思维进行学校治理的重要标准。在当前的高校外部治理范围内,“管办评分离”成为政府简政放权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简称《纲要》) 中提出了“促进管办评分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这使得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更明晰,实质上是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府的角色转变引领了大学的角色转变,大学章程的内容要集中反映这种变化,从强调一元、单向度的行为方式和具体执行的“管理”,向强调“利益相关方”的多元互动和尊重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利的“治理”转变。
三、大学章程制定程序的法治思维
“任何一部法律或法规的效力等级如何,取决其制定的机构和程序,而不取决其规定的内容”。章程在高校中的“宪法”地位不仅需要法律加以确认,更应以制定机构和程序加以确立,这既是按法定程序制定章程的基本逻辑,也是依“良法”而“治”的法治思维。
大学章程的效力既可以来源于“上位法”的法律授权( 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也可以来源于制定主体本身的法律威权( 如享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 。前者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大学章程以法律效力,后者以制定主体本身的公( 私) 法权力赋予大学章程以强制性的约束力。《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仅对章程制定主体做了笼统规定: “章程起草组织应当由学校党政领导、学术组织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相关专家……校友代表等参加”,作为章程制定主体的高校举办者却不在此列,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章程的法治威权。
在已经核准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中,章程的制定主体仍不统一,有的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党委会讨论通过,如北京师范大学; 有的是党委会审定,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上海交通大学; 有的是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党代会讨论通过,如吉林大学。多数高校的章程仅经过一定的行政程序而非法律程序予以通过,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或备案,其效力仅是大学内部规章,而非大学“自治宪章”。
为确保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需在实践中规范章程的制定主体,使大学章程制定权的取得拥有法律依据。美国各州公立大学的章程一般都来源于州教育法,由州的议会以法案形式批准并成为州法律的一部分,以此来保障大学章程法律效力及其稳定性。对“宪法”效力的诉求要求章程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稳定性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大学章程的“宪法”效力。应通过制定章程和修改程序,将章程的地位提升到源于学校而又高于学校的层面,不因高校一时一事而随意变更章程,如此才能确立大学章程的“宪章”地位。此外,章程的制定需要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协商。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充分协商,是一个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只有在构思未来发展时容纳了更多的师生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实施才能得到较好配合,章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章程的制定必须有充分协商的过程,反映改革和认识的进程,但结果应是严谨和规范的,要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这是法治思维在章程制定层面的反映。它的作用是促进改革而不是限制改革,因此,在许多改革难点尚未突破的情况下,期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章程制定是不可靠的,此时的章程还很难具备“大学宪法”之效力。从目前的情况看,章程需要与高校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相互检验,并将各项改革已取得的基本成果吸纳进来,最终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章程,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按章办学。
四、结束语
19所部属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篇11
【关键词】部属高校;大学章程;文本分析
截至2015年6月29日,根据《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工作安排进度,84所部属高校章程通过了教育部核准并正式发布,本文选取了其中19所高校章程文本为样本,对大学章程的文本结构、内容要素、外部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呈现新大学章程的特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试图为章程更好的改进和实施提供建议。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与概况
本文从84所部属院校中,按照省份地域分布,兼顾专业类型,选取了19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部属84所高校全部被“211”、“985”工程建设所覆盖,代表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水平,由于教育部的工作安排,这部分高校也较地方高校早一步开始探索大学章程的建设,因此选择部属院校作为目前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选取的章程样本并不能全部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域,每个省份选取一个样本,同时兼顾院校专业类别尽可能全面。
通过对19所学校章程的文本的大致分析,得出样本中章程文本章数主要分布在7—13之间,华北电力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章程为13章,章数最少的是四川大学共为7章,其中分为9、10章的章程占最大多数。章节下面条目最多是四川大学章程,共有121条,且川大章程字数达到12813,为所选章程里字数第二多,可见四川大学章程是个较为细化详细的章程。字数最少的章程为中南大学章程,为6781字,其他章程字数多为一万字上下。各个学校章程的构成上主要包含了序言、总则、教职工和学生、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资产管理、对外关系、学校标识和附则部分,章程的表述与章节分布不同,但基本上涵盖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具备的内容。
二、文本结构分析
1.序言
19个章程文本中,除华中科技大学之外其余18所大学都有序言部分,华中科大在总则中的第二条校名部分有类似序言内容的表述,回顾了其办学历史。序言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校创办变迁历史如浙江大学章程;校风、学风精神传统如大连理工大学“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等;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国矿业大学“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矿业、安全、测绘、地质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学校的使命与目标,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定位。
2.总则
包含制定章程的目的“为保障依法办学,自主治校”,“依据国家法规制定章程”制定章程,都提到了制定章程的法律依据。校名、校址、英文译名、简称及英文缩写,同时还有学校网址。学校机构性质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校长为法人代表。领导体制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有办学自主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尊重学术自由,依法接受监督的管理原则。学校实行以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校训,办学层次、规模,发展定位,学校的主要学科门类,以及设置和调整的原则、程序;学校实施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同教育形式的性质、目的、要求。这些要素的不同,体现出了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海财经大学章程没有独立设置校识一章,关于校标、校歌的内容并入总则部分。
3.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
浙江大学章程学校功能包含了学校使命的定位,办学规模的核定,根据需要评聘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业年限的确定,学位证书的颁发,科研活动的开展,开展对外交流。
哈尔滨理工大学则无单独分立学校功能一章,学校功能的内容写入总则部分。
4.学校成员
学校成员大部分学校分两章内容,一般分为教职工和学生,由教职工和学生组成,内容包含了教职工的评聘,权利,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以及所要履行的义务。学生部分包括学生的录取,学业考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外部关系
大学的存在无法避免地受到政府,市场,社会的影响,处理好与这三者的关系,厘清与政府的权力界限,是大学章程一个重要的任务。大学享有办学自主权,同时也有义务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监督,天津大学为监督招生工作设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校友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对招生工作进行监督。
大学主要通过校友会,理事会,基金会三种制度使得外界力量介入大学的管理中。对于校友,不同的章程有不同的标准,大部分章程认定校友为在本校学习、工作、进修及获得过荣誉头衔的即为校友,华北电力大学章程学习并取得法定文凭的学生及在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工,以及被学校授予荣誉的人士方才是校友。校友会是注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按章程行动。
理事会,天津大学理事会由学校、政府、企业、校友、社会知名人士、师生、理事单位、等组成,是一个监督,咨询机构。山东大学章程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校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离退休教师,学生代表,群众代表相比国外的校务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这只是个提供意见建议的咨询机构。另外山大同样作为咨询机构的董事会,相比较校务委员会这是一个成员范围更广,有海内外知名人士、社会组织组成。具有筹措资金,拓展教学资源使命的机构。
教育基金会,西南大学基金会制度规定较完备,基金会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1人、监事1人,每届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基金会理事、监事依照其章程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四、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章程的生效程序,一般由教代会审议,校务委员会或者校长办公室讨论通过,再交由学校党委会审查,并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生效。关于修改章程程序,部分章程没有提出什么情况下需要对章程进行修改,由谁启动章程的修改,中国政法大学章程规定校长有权向交代会提出修改章程的草案。天津大学章程规定当上位法变更时可以修改章程。东北师范大学规定当政策法律出现调整随着学校发展需要修改章程时校长可以向交代会提出,同样的情况下中国矿业大学规定由章程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修改。
所有章程在附则中进一步强调了章程在高校治理中的“宪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章程的解释权都为校党委会所有。章程的生效日期,有两种表诉有部分为核准之日即生效如天津大学,通过教育部网站的发布与核准时间比较,两者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大部分章程以核准公布之日为生效日期。
五、启示
通过分析19个章程文本的分析,首先在篇幅上目前的大学章程过于简洁,很多需要明确详细规定的地方一笔带过,内容上显得空洞,将导致章程执行时存在模棱两可,不知从何下手而又是章程束之高阁的尴尬。
通过对章程结构分布,内容的表诉的比较,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雷同,体现不出每个学校的传统和特色。甚至让人觉得一份章程可以套用在别的学校也并无不妥之处。
参考文献:
[1]肖金明.大学章程的框架体系治理结构制省略机制基于十所高校章程的文本比较[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1):39-49.
[2]张苏彤.大学章程的国际比较来自中美两国六校的样本[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54-59.
[3]丁琼.大学章程研究综述[J].高校教育管理,2011(05):84-91.
[4]邵海昆.国立莫斯科大学章程的内容及其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82-88.
作者简介:
大学章程:软法还是硬法 篇12
大学章程“软法说”的反思
1. 概念厘清:“软法”与“硬法”。“软法”与“硬法”相对应, 目前学术界对“软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1994年, 法国弗朗西斯·尼德教授指出, 软法是“原则上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有实际效力的行为规则”。有学者认为, 软法是“以文件形式确定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但是可能具有某些间接法律影响力的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以产生实际的效果为目标或者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1]我国一些学者认为, “软法”是指不依赖于公共权力强制执行, 但具有事实约束力的规则。相应的, “硬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主要依靠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与“硬法”相区别, “软法”具有以下特征:从效力上看, 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是软法与硬法的根本区别。“硬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公民如果违反“硬法”, 则必然受到强制性法律制裁。“软法”则依靠制度、舆论导向、伦理道德、文化等软约束力来发挥作用。[2]从内容上看, 软法一般不规定罚则, 不具有“硬法”上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更多依靠激励性和自律性的规定, 而硬法则强调命令与他律。在纠纷解决机制上, 其主要通过民间调解、仲裁、当事人自行协商等方式处理, 与“硬法”的法院裁判、行政复议相对应。[3]
2.大学章程“软法说”的理论缺陷。大学章程“软法说”认为大学章程是公法中的“软法”。[4]因为“章程是政府和大学共同制定的关于大学自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不具有制定主体的国家性”, “惩罚措施上不具有人身和财产的国家强制性”。
大学章程“软法说”的理论缺陷:首先, 不符合国内大学章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实际状况。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学章程, 无论是教会或国王的特许状、国会或州议会通过的专门法律, 政府发布的命令, 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规范, 无不赋予大学章程以法律约束力。其次, 此说法仅看到大学章程是一种自治性规则, 却忽视了这种“自治”背后的国家意志。最后, 在纠纷解决机制上, 大学并非主要依靠协商、伦理道德、舆论引导来处理纠纷, 行政复议、法院裁判等已经深度介入。
国内外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状况
1.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章程
清政府颁布的三个京师大学堂章程, 即《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具备现代大学章程的基本要素。它们由最高学务当局主持制定, 既是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纲领, 又是所有大学堂的基本规范, 具有高等教育法规的意义, 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民国时期,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章程由学校自己制定, 再由相关行政部门核准。《交通大学大纲》规定, “本大纲自交通部核准之日施行”。《国立北京大学现行章程》在附件中规定, “缮呈钧部至祈鉴核备案, 并予示遵”。即就是, 章程送教育部鉴核备案后施行。《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也在附则中规定, “本大纲自呈经教育部核准后施行”。
2.港、澳地区的大学章程
香港地区的大学章程由特区立法会通过, 是香港特区法律, 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如《香港大学条例》、《香港中文大学条例》等。澳门地区大学章程也是由澳门特区立法会通过, 并且由特区行政长官签署命令公布, 具有特区法律效力。如2006年2月27日澳门特区立法会通过的《澳门大学法律制度及章程》, 是澳门特区第1/2006号法律。
3.国外的大学章程
从英美法系的实践看, 大多数大学章程都是根据特许状或专门立法而制定的, 由国会或州议会等立法机构通过。由特许状或专门立法加上大学章程形成了完整意义的“大学章程”, 这些大学章程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美国大学的章程一般由董事会根据特许状及联邦或州教育法律法规而制定。英国大学的章程一般由大学理事会依据特许状来制定, 并经过枢密院批准。如《剑桥大学章程与条例》。
从大陆法系的实践看, 大学章程一般由大学全校代表大会制定, 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 具有行政法律效力。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章程》指出, “根据高等教育及研究全国理事会的意见, 根据部长联合技术委员会的意见, 经国务委员会同意, 讨论通过, 总理颁布如下《章程》法令”。《柏林大学宪章》指出, “柏林州政府中负责高校事务的主管部门根据《柏林高等学校法》第90条第1款规定, 于2006年6月1日批准柏林大学的申请, 本章程生效”。
大学章程“硬法说”的缘由
大学章程并非“软法”, 而应该属于“硬法”范畴, 具有事实上的法律强制力。主要理由如下:
1.大学章程的宗旨决定其不能是软法。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认为, “法律的制定既要有遵循现有生活条件的一面, 又要有强制性的一面。没有强制性的好法同用强制性推行的恶法一样, 都不会有好的社会效果”。大学章程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 担负着厘定高校与政府权力边界、高校内部权力分配的重任。当前形势下, 高校相关主体利益冲突剧烈, 且此消彼长, 只有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才能平息这些冲突和矛盾。
2. 大学章程最终由谁审核通过, 决定了大学章程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等级。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23条规定, “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的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其中本科以上高等学校的章程核准以后, 应当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准。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章程, 经主管部门同意, 报教育部核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章程的审核, 实际上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许可行为。所谓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 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 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 依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5]大学章程经过教育行政机关成立的章程核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 被赋予了强制性法律效力。
3. 高校具有强制性处分权。
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 高校都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具有一定的行政职权, 具有强制性的处分权。《教育法》第28条规定, 学校具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具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并对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 高等学校校长具有“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职权。
4. 大学章程具有司法强制力。
在司法实践中, 大学章程、校纪校规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在“甘露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判决中,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 “学生对高等院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等严重影响其受教育权力的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 应当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参照相关规章, 并可参考涉案高校正式公布的不违背上位法规定精神的校纪校规”[6]。
参考文献
[1]Linda Senden, SoftLaw,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European Law:When DoThey Meet?Vo.l 9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January 2005.
[2]罗豪才.公域之治中的软法[J].法制日报, 2005-12-15.
[3]徐靖.软法的道德维度[J].法律科学, 2011, 1:33-34.
[4]湛中乐.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52.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82.
【英国大学章程】推荐阅读:
英国大学统计11-29
英国大学档次08-31
英国鲁顿大学简介05-24
英国大学参观考察06-16
英国改革大学录取制度05-16
英国利兹大学介绍09-09
英国利兹大学 介绍10-17
英国皇家农业大学01-08
英国萨里大学申请条件01-10
英国大学预科申请材料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