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

2024-08-19

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精选7篇)

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 篇1

盐碱地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面对土地资源匮乏和粮食短缺的双重压力, 人类已有半个多世纪对盐碱地改造和治理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在工程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修复等技术方面均具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积累, 同时在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土壤肥力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机理方面都有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 由于受自然条件、投资成本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迄今没有发现一种有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适应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和时效性长等特点的成熟技术。

笔者选用了一种工业脱硫副产品通过加工生产的DS盐碱地改良剂, 分别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的江南村和十塘江南选择试验基地, 通过改良剂的施用, 结合种植不同植物, 进行滨海盐碱荒地综合修复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DS盐碱地改良剂选自宁波太极环保有限公司, 是国家重点环境保护技术“DS-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应用的副产品, 是利用工业碱性固体废物经加工后再用于吸附工业烟气中硫、碳、氮元素氧化物的一种产品, 制造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成分:硫含量12.75%, 铁13.89%, 氧化钙24.11%, 氧化镁2.85%, 铜0.23%, 二氧化硅18.77%, 铝1.98%。主要重金属元素砷含量29.79mg/kg, 铬161.11 mg/kg, 铅89.71mg/kg, 镉未检出, 分别低于国家农用污泥标准GB-4284规定限值。

1.2 试验地概况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市位于东海之滨, 杭州湾南岸, 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 所辖范围多属滨海盐碱地。四季气候分明, 冬夏稍长, 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 038h, 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 平均28.2℃, 1月最低, 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5℃, 最低-9.3℃。年平均降雨量1 200mm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 试验基地过去是盐仓, 土壤中钾、钠含量很高, p H值在9.1~9.4, 由于无法利用, 长期搁置撂荒, 植被主要是芦苇、碱蓬等少数几种盐生植物。

2002年7月, 选择位于慈溪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庵东镇江南村6 666.7m2滨海盐碱荒地作试验示范基地, 位于东经121°12′22.3″~121°12′27.6″, 北纬30°18′03.7″~30°18′06.0″, 为试验基地Ⅰ。2005年2月, 为进一步在大范围内应用和示范研究, 承接了位于慈溪市十塘江南侧的10hm2滨海盐碱地改造工程与示范研究, 位于东经121°13′25.3″~121°13′56.5″, 北纬30°20′21.2″~30°20′27.8″, 为试验基地Ⅱ。

1.3 试验设计

分别在试验基地Ⅰ和Ⅱ改造区域内挖排水沟, 土壤经深翻、平整, 根据盐碱地的p H值及含盐量的初始检测值, 按耕作层深度 (0~20cm) 土壤的10%~12%添加改良剂。试验基地Ⅰ共用了改良剂240t, 平均施用量为360t/hm2, 均匀地撒施在地表, 然后悬耕3~4次, 使表层20cm土与改良剂充分混合。适量浇水后约3个月, 于2003年春按正常耕种方法进行种植。试验基地Ⅱ共用了改良剂3 000t, 平均施用量为300t/hm2, 撒施、悬耕充分混匀后经过20d的平衡, 于当年5月按常规方法进行耕种。

试验基地Ⅰ使用该改良剂后, 种植了海桐、冬青、蜀荟等十几个品种的花木, 并留有667m2地专门根据季节每年种植蔬菜和农作物。试验基地Ⅱ在经过改良剂改造后, 按工程要求比例种植了垂柳、木槿、臭椿、国槐、栾树、喜树、夹竹桃等十几个品种的绿化苗木, 在绿化间距空地每年种植了西瓜、毛豆、萝卜、白菜等作物。

1.4 采样与分析

每年分别在2个试验基地上采集0~20cm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风干后过40目筛。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总含盐量、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分析方法参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008年5月分别采集2个试验基地0~20cm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风干后过200目筛, 进行土壤粒度分析, 分析仪器为英国Malvern Instruments Ltd生产的粒度分析仪。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pH值与含盐量

土壤pH值是用来判断土壤酸碱性的基本指标, 试验分别对基地Ⅰ对照处理和使用改良剂处理的土壤p H值和含盐量进行了8年的跟踪分析 (见图1) 。试验基地Ⅰ经过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土壤p H值由9.25下降至7.55, 下降了18.4%, 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对照处理p H值由9.25下降8.51, 下降了8.0%。由图1可知, 2002~2004年土壤p H值基本保持稳定, 但从2005年开始有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来当地降雨量较大, 由此而产生的自然淋溶所造成的 (见图2) 。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含盐量降低了77%。这说明施用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 H值和含盐量具有较长时间的效果。

对试验基地Ⅱ施用改良剂同时在种植植物的条件下, 4年后土壤p H值和土壤含盐量的总体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4年后土壤p H值降低了1.57个单位, 下降了17%。土壤含盐量由9.50mg/kg降低至2.10mg/kg, 下降了78%。

2.2 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

土壤有机质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后分别降低了33%和19%, 水解性氮在施用改良剂4年和8年后分别降低了57%和66%, 这主要是受改土后多年种植植物的影响。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结果看, 种植植物8年后有机质下降的趋势减缓。土壤速效磷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后分别增加了315%和481%, 速效钾在施用改良剂4年后略有下降, 而8年后增加了220%, 说明施用改良剂能够明显改善盐碱地土壤磷、钾养分状况。

2.3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颗粒的粒径大小、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比例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 也是反映土壤质地变化和耕作性能的标志特性之一。它与土壤固持矿质养分能力直接相关, 还具有调节土壤水、肥、气和热的功能, 也是评价土壤农业质量的指标之一。

利用土壤粒度分析仪对试验基地Ⅰ和试验基地Ⅱ表层 (0~20cm) 土壤进行取样分析, 结果表明, 试验基地Ⅰ施用改良剂8年后, 土壤颗粒组成发生由较大粒径向小粒径的明显变化, 粒径为100~1 000μm的颗粒由19.63%下降至5.85%, 下降了13.78个百分点;粒径为10~100μm的颗粒由66.82%增加至75.06%, 增加了8.24个百分点;粒径为1~10μm的颗粒由12.84%增加至18.56%, 增加了5.72个百分点;粒径为0.1~1.0μm的颗粒由0.95%增加至1.51%, 增加了0.56个百分点。可见, 施用改良剂主要增加了1~100μm粒径的颗粒组成, 提高了土壤对养分的固持能力, 改善了土壤水、肥、气和热的条件。

试验基地Ⅱ表层 (0~20cm) 土壤在施用改良剂4年后, 土壤颗粒组成同样发生由较大粒径向小粒径的明显变化, 粒径为100~1 000μm的颗粒由15.08%下降至5.72%, 下降了9.36个百分点;粒径为10~100μm的颗粒由79.07%增加至85.59%, 增加了6.52个百分点;粒径为1~10μm的颗粒由5.06%增加至7.71%, 增加了2.65个百分点;粒径为0.1~1.0μm的颗粒由0.79%增加至0.87%, 增加了0.08个百分点。可见, 施用改良剂也是主要增加了1~100μm粒径的颗粒组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 H值和含盐量具有较长时间的效果。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p H由9.25下降至7.55, 下降了18.4%, 含盐量降低了77%;试验基地Ⅱ施用改良剂同时在种植植物的条件下, 4年后土壤p H值降低了1.57个单位, 下降了17%。土壤含盐量由9.50mg/kg降低至2.10mg/kg, 下降了78%。

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 但下降有减缓的趋势, 能否维持或提升土壤有机质需要继续进行长期检测分析。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都有明显增加趋势, 说明通过施用改良剂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磷、钾养分状况。

试验基地Ⅰ和试验基地Ⅱ表层 (0~20cm) 土壤粒度分析结果表明, 试验基地分别施用改良剂4年和8年后, 土壤颗粒组成发生由较大粒径向小粒径的明显变化, 主要增加了1~100μm粒径的颗粒组成, 提高了土壤对养分的固持能力, 改善了土壤水、肥、气和热的条件。

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 篇2

现在最常用的化学改良剂主要有酸性磷肥、硫酸亚铁、脱硫石膏、DS等改良剂。一般酸性磷肥60千克/亩、脱硫石膏1500千克/亩、硫酸亚铁50千克/亩、DS1997土壤改良剂150千克/亩,连续三年。春播前或秋收后,随有机肥一起用旋耕机或犁耕翻入土。 硫酸亚铁改良盐碱地:

天蓝色或绿色的单斜晶系列晶体,无臭,味咸、涩;具有刺激性。14.8度状态下:密度为1.8988g/cm3;15度状态下:密度为

1.897g/cm3.熔点64℃,溶于水,不溶于醇系。干燥空气中风化成白色粉末。有腐蚀性,在湿空气中即迅速氧化变质成黄棕色碱式硫酸铁。300℃时为无水物,继续升温则被分解为三氧化二铁、水、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气体。

【技术指标】生产标准GB 10531-

价钱:200元/吨

硫酸亚铁改碱春播前,随春耕施肥,每亩盐碱地表施硫酸亚铁化学改良剂50公斤,然后用旋耕机或犁翻耕入土。

施硫酸亚铁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

改良1亩盐碱土平均需要1500公斤脱硫石膏和150公斤化学改良剂 脱硫石膏改碱春播前,随春耕施肥,每亩盐碱地表撒施脱硫石膏

1.5-2吨,然后用旋耕机或犁翻耕入土。

改变碱性土壤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

价钱:70元/吨

1、广开肥源,千方百计增加农家肥用量,春耕前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有机肥25公斤,然后翻耕入土。

2、绿肥种植 在中度盐碱地种植豆科牧草绿肥,每亩用紫花苜蓿种子

1.5公斤,牧草刈割两茬,一茬用于过腹还田,第二茬压青施肥。充分利用豆科绿肥改良盐碱地和增加土壤有机质。

3、测土配方施肥

取样:每200亩采一个土样,每样分析化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SO4-2、HCO3-1、CI-1、pH值、含盐量等10项次,共分析化验250项次,用土钻根据地块形状棋盘型取样,每个样品取样点不少于5个,取样重量不少于0.5公斤,多余部分用十字法淘汰到0.5公斤。

化验:化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盐和pH值等项。 确定配方:根据盐碱地土壤特点,增施偏酸性肥料(磷肥和有机肥),并配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

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 篇3

基于此, 在盐碱地上如何种植植被并有效利用植被对所处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最恶劣的一种土壤环境盐碱土地环境是我们迫切需要改善的一种环境地貌, 基于此, 园林绿化工作者需要在盐碱土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盐碱地环境的有效改善, 进而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 园林绿化施工盐碱地的影响因素

盐碱地通常是指一块土地内盐分过多超出正常值, 盐碱地不仅单指土壤, 还包含其旁边的一些水体、土层或者大气等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中不仅包含宏观环境层面还含有微观环境。在自然环境中植被与其生存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环境因素对植被的生存及成长有着严重的约束性, 同时又能对环境不断恶化进行有效遏制并进行一定程度上改良, 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通常情况下, 盐碱地会对植被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盐碱地对植物影响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植物生长及发育方面的影响, 植被如果连最根本的生长条件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就不可能实现其绿化作用。 (2) 盐碱地会对植物组织造成严重伤害, 众所周知, 盐碱地里具有极高的含盐量, 特别在夏天, 由于热力效应, 水分大量蒸发, 则会严重损害植被组织, 对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影响。 (3) 引发植物的生理性干旱, 因为盐碱地土壤里具有大量盐分, 依据植被水分吸收的渗透原理, 当土壤外部密度过大时制备属于失水状态, 进而引发植物的生理性干旱。 (4) 对植物营养吸收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氯和钠是盐的主要组成成分, 在盐的构成中当钠的含量过高时, 在土壤中钠的含量也会增加, 这种状态下将会直接干扰植被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 对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功能。

2 盐碱地改良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 盐碱地与其他不良地质的改良方法相差无几, 主要有3种改良方式: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生物方式。本文将从这3种改良方式对盐碱地进行分析探究。

2.1 盐碱地生物改良方式

通常情况下, 这3种改良方式中对盐碱地改良最合理、最彻底的方式就是生物改良方式, 主要因为这种方式采用生物转换作用将盐碱地土壤的性质进行彻底改良, 进而为植被提供适应其生长的土壤。这种改良土壤的方式有许多种, 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具有耐盐性质的绿肥与牧草, 如田菁、草木樨、紫花苜蓿等, 这些植被的种植, 对盐碱地具有积极的改良作用。盐碱地生物改良方式的优点主要是无污染、成本低, 其缺点主要是见效慢。盐碱地区绿化工程效果评价的主要标准为有效减少绿化成本、提升绿化速度、实现美化效果的不断提升。在盐碱地绿化工程中采用生物改碱措施, 虽然成本低, 但严重存在见效慢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存在将使园林绿化效果大打折扣, 无法实现美化环境的目的;采用封底式客土抬高地面及地上花盆式客土抬高地面的方式, 具有见效快、绿化效果良好等优势, 但其成本极高;目前我国街道绿化或住宅区绿化采用的改良方式主要是大穴整地、淡水洗盐工程, 这种改良方式具有见效较快、投资低、绿化效果良好的作用, 大穴客土进行盐碱地改良时要在其下部设置隔离层及渗管排盐, 这样可以起到见效快, 客土持续时间长, 绿化效果好, 投资相对较小的效果。

2.2 盐碱地化学改良方式

在盐碱地改良中化学方式通常应用的很少, 主要原因在于其操作复杂, 消耗过高, 虽然这种改良方式具有见效较快的作用, 但与物理方式及生物方式相比较却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在盐碱地改良中化学方式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 (1) 在改良过程中向盐碱土添加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 可以有效降低p H值, 同时根据磷素的特性对树木的抗性进行有效增加。将矿物性化肥按适当比例添加到盐碱土壤中, 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 起到明显的改良效果。 (2) 有机质大量添加到盐碱土壤中, 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 以此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进而提升土壤改良的效果。

2.3 盐碱地物理改良方式

在盐碱地改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就是物理方式, 主要由于其操作简便, 无需专业性施工技术的特点, 而被人们广为利用。现阶段应用于盐碱地改良的物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及时松土。松土能保持良好墒性, 对土壤含盐量的上升进行有效控制。 (2) 深耕晒垡。原始盐碱荒地具有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的特点, 必须在雨季来临前进行翻耕,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对表土进行疏松, 提高其透水性, 避免盐量的增加。 (3) 微区改土、大穴整地。植树时先在树穴中放置塑料薄膜隔离袋并添以客土。也可以在树穴中进行隔盐层的铺设, 采用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马粪或麦糠等材料进行铺设后在填上客土。

3 盐碱地改良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1) 盐碱地改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最应重视的就是植被的选择, 也是改良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植被能否在盐碱地成长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其自身的耐碱耐盐性。基于此, 在盐碱地区绿化植树过程中, 植物种植要采用具有耐盐碱、抗风沙、抗干旱及耐水湿等特征的进行适量种植。应多采用当地树种作为种植对象, 并选用一些适应生长的新品种来增加景观层次及结构, 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盐碱土绿化中可以直接选用野生植物作为绿化改土植被, 主要因为这种植物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同时其观赏价值也很高。 (2) 回填客土。通常情况下, 对盐碱地植被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还有回填客土。在盐碱地绿化工程施工中回填客土与深翻整地也是其改良土壤、绿化环境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回填客土前应做好准确工作, 必须将绿地周围和旁边的碱土用塑料布进行隔离, 避免绿地周围碱土内盐分流入到绿地中。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 必须紧密结合塑料布底层及隔离层, 使其顶部比绿地表面高出20cm, 再利用石块等进行压紧作业, 避免滑落现象在回填客土时出现。基于此应按照边回填边用机械向里推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后进行整平作业, 同时要对周围的绿化设施进行有效保护。客土回填施工结束后, 要进行绿地深翻, 最后进行苗树栽植。 (3) 渗管排盐。这种施工方式是依据水盐运动规律进行施工作业的, 其原理为盐随水来、盐随水去。为将土壤中的盐分排除可以进行暗管铺设并将地下水位进行有效控制, 一般情况下都控制在小于临界深度的范围内, 使盐分充分随水流出, 最终实现土壤脱盐及避免生盐渍化的目标。通常采用水平封闭式的渗管进行铺设。一级管与二级管进行结合, 生成原理为渗入水经一级管流入二级管内, 再经污水管进行有效排出。当污水管道埋的深度不够时其自行排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可将集水井设置在二极管的末端, 进行定期强行排水。在园林绿化苗圃地中可以选用明渠作为二级管, 一级管直接汇入明渠自然排出渗水, 但要避免倒灌现象的出现。在园林绿化中绿地种植的植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的高低、气候以及附近污水管道的深度等将直接决定渗管埋设的深度、间距、纵坡。 (4) 大穴换土, 是盐碱土壤改良最有效的方式, 这种改良方式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更为方便、快捷。它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可以进行有效控制, 并利用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 将对土壤结构、盐碱含量等进行改善并对树木受大风伤害的程度进行有效降低, 同时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通过大穴换土能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栽培植物的成活及生长提高应有的生存环境, 进而确保园林绿化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环境资源却不断恶化, 盐碱化土壤作为土地资源中最恶劣的一种地质, 其改良技术的提升对园林绿化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加大改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范围, 对土壤及环境的改善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捷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J].广东科技, 2011 (16)

[2] 史湘华, 殷鸣放, 赵辉, 张雪峰.盐碱地与耐盐碱树种的选育[J].中国林副特产, 2005 (2)

[3] 张建锋, 宋玉民, 邢尚军, 马丙尧, 郗金标.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6)

盐碱地的现状及改良措施 篇4

盐碱化草场, 特别是重度盐碱化草场, 其p H值均在8.0以上, 甚至高达10.0以上, 植被稀疏, 草质粗劣, 土壤板结, 肥力低, 不经改良很难有效利用。本文论述了盐碱地的现状及改良措施, 现介绍如下。

1 盐碱地的现状及其危害

盐碱土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 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为9.55亿hm2, 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地区, 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非洲、美洲西部。我国有盐碱地约3 300万hm2, 其中东北地区约200万hm2, 主要是苏达盐碱地。

土地盐碱化问题与人类活动, 特别是农业灌溉密切相关。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主要是靠细胞的渗透压;而盐碱化土壤溶液中易溶盐增加, 浓度和渗透压增加, 细胞很难吸收到水分, 会引起叶片变厚, 气孔孔径减小, 营养失调和各种缺素症等症状的发生。研究发现, 土地盐碱化不但造成资源的破坏, 农业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还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表现出环境和经济两方面的危害。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与发展, 也引发或加重了盐碱化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造成干旱现象增加, 海平面上升, 直接或间接地加剧积盐过程和潜在盐碱化的威胁。

松嫩草原在温带草原的最东端, 代表地区为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 草原盐碱化、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以及大庆油田开采过程中石油对草原的污染和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 致使草原质量下降, 草群结构不合理, 优良牧草减少, 载畜量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原生产力下降, 区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并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改良措施

根据盐碱地的形成和特点, 进行盐碱地的改良, 一方面要排除土壤中已积累的盐分, 另一方面要防止盐分进一步积累。改良盐碱地的措施很多, 有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等。

2.1 水利改良措施

就是通过水利工程设施来淋洗土壤盐分, 降低地下水位, 排除高矿化度的地下水。

1) 水洗盐。在地下水位高, 含盐量大的地方, 采取开沟排水、竖井排水等方法, 降低地下水位, 消除涝渍, 减少地面盐分;在可能和必要条件下, 排灌结合更能起到良好的改良效果。

我国内陆盐渍土大部分发生在地形封闭、水盐无出路的低湿地, 即称盐碱滩地, 这些地区必须用人工法解除地形封闭状态, 给水盐的排泄打开一条通道。为了有计划地排除低湿地过多的水分, 通常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网、输水网及容泄区三部分组成。容泄区的作用是容纳从低湿地排出多余水量, 并争取积蓄起来, 再引至蓄水地发展草原灌溉, 因此也称为上排下灌。

2) 水压盐。利用降雨或灌溉水的下渗作用, 可淋洗或带走土壤表层盐分。在水源附近的盐碱草地上, 引水灌溉、喷灌或引洪淤灌等都能起到洗盐压碱作用。在可以打井的地方, 特别是当上层水质差而深层水质好时, 可利用深水井, 起到上灌下排, 洗碱排盐作用。

2.2 农业改良措施

就是通过合理的草地管理, 如耕作、轮作制度, 合理地放牧、刈草和增加有机肥料等。

1) 合理耕作。在盐渍草地上建立人工草地时, 应适时耕作, 可使耕作层疏松, 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 防止底层盐分向上积累。

根据群众经验, 在我国北方内陆季风地区, 初建草地时, 秋深耕最好在雨后进行, 土壤盐分因雨淋下降尚未上返, 尽早切断毛细管, 可抑制盐分上升。春季干旱, 蒸发量大, 为了保墒防盐, 采取浅春耕;夏季伏雨之前进行中耕, 主要作用是破坏地表板结, 减缓地表径流, 多积蓄些雨水, 增加土壤下渗水量, 以增强淋盐效果。

2) 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补充营养物质, 又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 使土壤的透水性变好, 有利于土壤脱盐。

有机肥料对土壤盐分还有中和作用, 抑制或减轻有害盐类对植物的毒害。为了加速盐渍草地的改良, 使用有机肥料是不可缺少的措施。

3) 地膜覆盖。在盐渍土地区, 覆盖地膜可使蒸发强度大大减弱, 因此也相应地抑制了地表盐分的累积。

2.3 生物改良措施

在治理盐碱地的各项技术措施中, 生物措施被普遍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改良途径, 即通过筛选适应盐环境的优良抗盐植物品种来开发、利用盐碱地。采用生物措施首先需要弄清楚该植物适应的盐渍度, 即探明其耐盐的适应范围, 了解其盐分敏感期的耐盐性, 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栽培措施, 从而减少其根区土壤的盐渍水平。常用生物改良植物有牧草类、饲料作物类、乔灌木类。

1) 牧草类:碱茅、碱蓬、羊草、紫花苜蓿、田菁。

2) 饲料作物类:苏丹草、饲料甜高粱、秣食豆、向日葵、饲料甜菜等。

3) 乔灌木类:杨树、杏树、沙棘、红柳、枸杞、地榆等, 其中以红柳抗盐碱能力最强。

以碱茅为例对生物改良措施进一步阐述。

碱茅的植物学特征:碱茅又名铺草, 是禾本科碱茅属多年生草坪保土植物。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 我国河北、山东、山西等省沿海盐碱滩地及河流、湖泊岸边均有成片野生资源, 近几年有学者采集野生种子进行大面积播种, 获得了理想的栽培利用效果。多年观察和大面积栽培试验确认, 碱茅作为一种优良耐盐草种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栽培效果很好。碱茅秆丛生, 直立, 或基部稍呈偃卧状, 高20~30 cm, 直径约1 mm, 略扁, 具有3节, 有时基部的节着地生根或分枝。叶鞘平滑无毛;叶舌干膜质, 长1~2 mm;叶片扁平或对折, 长2~6 cm, 宽1~2 mm。圆锥花序, 幼时被叶鞘包藏, 后逐渐开展, 长5~15 cm, 宽约6 cm, 呈绿色或草黄色, 每节有2~6个分枝, 分枝细长, 平展或下垂, 下部裸露, 小穗长4~6 mm, 有5~7朵小花, 小穗轴节间长0.5 mm, 平滑无毛, 颖片质地膜质, 先端钝。颖果种子呈纺锤形, 长约1.2 mm。

碱茅的生态学特性:碱茅喜冷凉湿润气候, 其耐寒能力很强, 能耐-30℃左右的严寒, 并能顺利越冬, 早春伴随着土壤解冻迅速返青, 一般太原地区为3月末4月初, 它属于冷季型草种, 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特别快, 4月份日均生长量可达0.41 cm, 5月中下旬抽穗, 6月上中旬开花, 6月下旬、7月初种子成熟, 碱茅草从返青到抽穗, 叶片纤细, 叶色浓绿, 生长旺盛, 形成厚密的簇叶层, 在白色盐碱地的辉映下, 犹如一块绿色的地毯。由于碱茅具有较强的耐碱能力, 在园林中多用它作为潮湿处和盐碱地的保土植物。

栽培技术:碱茅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播种和移栽草块两种方法, 由于它的种子十分细小, 整地时必须整平、整细, 一般种子撒播后用平耙轻轻拉平, 使种子不露即可, 并用轻滚轻轻滚压一遍, 这样有利于出苗。苗期注意松土及拔除杂草, 播种量为20~25 g/m2, 突击绿化可增加到35 g/m2。

利用途径:目前, 一些大型厂矿、住宅在盐碱区拔地而起, 盐碱地的绿化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据多年来耐盐草种筛选, 碱茅作为盐碱地绿化的优良草种, 具有耐盐性强、封闭力强、耐践踏、绿色期长等特点, 同时也是乔、灌、草结合绿化盐碱地的优良草种, 应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加快推广应用。碱茅茎叶比较柔软, 适口性好, 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营养生长期为最高, 分别为18.06%和4.61%, 抽穗期分别为12.3%和4.48%, 开花期分别为9.93%和3.00%, 在重盐碱不毛地用碱茅建植的草地可作为动物的良好饲料, 同时其返青早、分蘖力强、生长速度快、利用年限长, 是重盐碱地种草养畜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理想牧草。

3 展望

滨海地区盐碱地的探讨与改良 篇5

1 盐碱土的类型

按照改良盐碱地的实际需要, 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划分盐碱土的类型。

1.1 根据土壤盐分组成划分盐碱地类型。

一般按氯根和硫酸根的当量比划分氯化物、硫酸盐—氯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硫酸盐等盐碱化类型;按阳离子的当量比划分钠、镁—钠、钙—钠等盐碱化类型。

1.2 根据土层含盐量划分盐化程度等级。

按一定土层深度计算的平均含盐量, 将土壤划分为非盐化、轻度盐化、重度盐化、强度盐化、轻盐土、中盐土和重盐土等等级。

1.3 按外贸形态特征划分盐碱土类型。这种方法虽然不很准确, 但容易区分, 比较实用。

疏松盐土:也叫白碱或浮碱。表层为干燥疏松的粉状盐聚层, 是以芒硝为主的硫酸盐盐土。结皮盐土:以氯化钠为主, 表层多为坚硬的盐结壳。潮湿盐土:也叫黑油碱土, 因含有吸湿较强的盐类, 如氯化钙、氯化镁等。黑碱土:也叫马尿碱, 属苏打盐碱土。由于土壤中有苏打盐类, 土壤有机质遭到破坏并被溶解, 因而雨后地面常渗出棕黄色像马尿一样的积水, 很难渗透, 仅靠蒸发消耗。1.4按碱化度和其它特征划分碱化程度类型。根据土壤碱化度、PH值, 地表特征及作物生长情况, 划分非碱化、轻度碱化、中度碱化、强度碱化和碱土等类型。碱化度是指代换性钠占土壤阳离子代换总量的百分比。实践证明, 只凭碱化度划分碱化程度, 问题很多。有必要根据土壤剖面构造、PH、总碱度、透水性能和作物生长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才为可靠。

2 盐碱土的主要类型及改良

2.1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

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C较高的盐渍化土壤, 土壤呈碱性, 但p 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 p H值较高, 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 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 有利于发根、促苗。具体分为: (1) 草甸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扇缘地带、河滩地、河间低地和湖滨平原; (2) 典型盐碱土:它是由草甸盐碱土和其它盐碱土进一步积盐而成; (3) 沼泽盐碱土; (4) 洪积盐碱土。

2.2

我所在地区主要的盐碱地形成是因为黄河三角州湿地土壤形成时间短, 土壤是由黄河经年累月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而成, 黄河由此处注入渤海湾, 沿海湾海水不断浸渍, 及地下水位较高, 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促成了盐、碱一体化的特殊地貌。

2.3

盐碱地改良与绿化 篇6

一、改良盐碱土壤方法

1. 物理改良

(1) 开挖排水沟, 排除积水, 降低地下水位, 尤其是大面积绿化种植区, 要完善排水系统, 能够使积水排除, 有利于排盐。 (2) 挖大坑、换耕质土, 坑底铺灰渣做隔盐层。一般乔木挖坑1米见方, 深80~100厘米, 花灌木挖坑80厘米见方, 深度70厘米左右, 坑内均换耕质土。含盐量在0.5%以上的需在坑底铺15厘米厚灰渣作隔盐层, 上面再填好土, 给树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化学改良

对盐碱土适量增施化学酸性肥料过磷酸钙, 可使pH值降低, 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 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 也有明显的改土效果。还可施用大量含有机质的土料, 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含有机质的土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并且在腐烂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 可中和盐碱, 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3. 生物改良

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 如田菁、草木犀、紫花苜蓿等, 长到一定高度后把草或绿肥植物翻人土中, 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水、肥、气条件, 提高土壤肥力, 降低盐碱含量, 栽种树木花草就容易成活。

二、因地选树

在盐碱地区植树绿化, 要选适合当地生长, 又是耐盐碱的树种。在高水位盐碱区, 还要选择耐水湿的树种。要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不要盲目从外地引进树种。选树前还要测土测水, 取得立地条件数据后, 科学选择树种。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树种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抗性强的树种

柽柳、枸杞、白蜡、侧柏、桧柏、紫穗槐、金银花、柳树、爬山虎、木槿、葡萄、丰花月季等。

2. 抗性较强的树种

国槐、刺槐、毛白杨、椿树、泡桐、月季、黄刺梅、榆树、枣树、石榴、银木等。

3. 有一定抗性树种

紫荆、海棠、凌霄、丁香、连翘、合欢、花柏、桑树、法桐、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龙柏、紫藤、女贞、蔷薇、杏树、桃树、雪松、云杉、红端木、紫薇等。

三、树木种植技术

1. 选择最佳植树季节

盐碱地的苗木栽植宜早不宜晚, 可在土壤化冻后立即进行, 对一些发芽较晚的苗木可适当延后, 如石榴、紫薇等。常绿树可在雨季栽植, 落叶大树可提倡秋冬栽植, 秋冬季土壤脱盐后的盐分比春季低, 水分条件也好, 栽种后土壤即封冻, 不至于产生返盐, 而且地温比春季高, 易发新根, 翌年早春根系发育早, 可提高树木成活率。落叶树种栽植以土壤封冻前栽植为佳。

2. 栽前浇透淡水

采用客土绿化的盐碱地整地改良工程中, 栽植树木前必须浇透淡水, 并在土壤踏实后平整土面。

3. 树木栽植不可过深

除杨、柳树外, 其他树种均宜适当浅栽, 栽植深度在苗木原土印以下1~2厘米。浅栽可有效控制水渍烂根, 又能保证根系有良好的透气性。苗木栽植方向要尽量与苗木原生长方向一致。

4. 覆盖塑料薄膜

为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促进树木根系生长, 在树木浇完第一遍水后, 其周围要用塑料薄膜覆盖。

四、加强后期养护

1. 水分管理

树木种植的一个月内, 第一次要浇足淹根水, 第二次浇保养水, 然后三天一小浇, 七天一大浇。小浇即在根部少浇水, 主要是叶面喷水, 保持叶面水分;大浇即在根部浇足水, 且持续浇2次或3次以上, 使树根在湿软土壤中生出新的毛细根。最初几个月要浇淡水, 逐渐在淡水中添加当地地表水。夏季高温季节, 要及时在植物根部和叶面喷水、洒水, 降低根部土壤的温度, 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在浇水的同时, 可为树木供应充足的营养, 可用氯酚类 (如DCPDA) 喷洒树木叶片, 同时进行叶面喷肥。还可采用挖掘蓄水池、早晚灌溉、地表覆盖等措施, 对树木进行养护, 使种植的树木能够正常成长。

2. 及时松土

松土能保持土壤良好墒性, 控制土壤盐分上升。松土深度应较一般土壤深10~15厘米, 不损伤根部即可。

盐碱地的改良和应用 篇7

1 改良开发盐碱地的目的意义

盐渍土作为一种资源, 在我国有80%左右尚未得到利用, 盐渍土综合治理重点是盐碱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其目的在于改善环境、扭转系统退化、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以期缓解耕地压力、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物措施改造盐碱地, 增加耕地面积, 对粮食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人口、粮食、土地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 选择栽植桑树进行适应种植, 可大幅度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 并改善盐碱土的生态环境。

2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有3000多万亩盐碱地, 其中西部地区有盐碱土近1000万亩, 其中含盐量超过1%的盐土和盐碱土超过150万亩, 全省盐渍化土壤比50年代增加了300万亩。由于对土壤的不合理使用, 导致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 影响粮、草产量, 影响农牧产业的发展。据统计, 松嫩平原的盐渍土大多属苏打碱化型, 土体总含盐量不高, 但含有碳酸钠、重碳酸钠, 土壤具有较高的p H值, 对植物的毒性大, 出现不少斑状的光板地。这里的盐土、碱土有机质含量高, 土壤质地黏重, 保水保肥性能好, 一旦开垦利用, 作物产量较高。盐渍土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适宜机械耕作, 又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改良利用盐渍土, 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3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可行性

生物措施的应用是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径。桑树是改良盐碱地的事宜树种。桑树有巨大的树冠, 高可达12m, 能蒸发大量的水分, 根系又像一台抽水机, 将地下的水源源不断地向树冠输送, 地下水位就慢慢地下降, 溶解在水中的盐碱也就随着水慢慢地移到土壤的深层, 这就是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桑树耐干旱、耐瘠薄, 可耐-40℃的低温, 在酸性、中性及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桑树在荒山绿化、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治理方面作用日益突出, 成为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和重建工程中重要的先锋树种之一。

自2009年起, 在我省肇东市的德昌、四站等五地的部分盐碱地种植桑树改良治理证明, 桑树可以在p H值8.3~9.5范围内生长, 种植桑树三年后, 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土壤砂粒和粘粒含量降低、粉粒含量升高、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 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 土壤p H值减小0.5~1.0。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 保水保墒能力增强。同时, 土壤N、P、K, 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都呈增大趋势, 主要原因是桑树在盐碱地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其枯枝落叶、残留根系、根系分泌物、代谢过程等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和腐殖质含量的增长, 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N素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增加以后, 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 此外, 桑树根系也能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 这些酸性物质对土壤难溶物质的溶解起到促进作用, 促进P、K、Ca盐等的溶解, 从而全面改善土壤肥力, 产生良性循环。

4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开发桑树产品, 充分利用桑树资源, 一方面可以改良盐碱地, 也可作为防风林带, 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种桑养蚕附加效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生物改良盐碱地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优的改良盐碱地模式。在盐碱地上, 不同的农业措施对农业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主要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盐碱地的经济效益。在土壤盐分较高的盐碱地上, 通过3年桑树种植, 可以退林还田, 使p H值降至2.5~3, 重新栽培大田作物。因此, 以生物方式 (栽桑养蚕) 改良盐碱地,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退林还田后, 作物的增产效益也非常显著。盐碱地经过生物改良后, 其土地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比利用排水洗盐的增产效果要好得多。实验表明, 在土壤盐分含量高于1.5%的土壤上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通过3年生物改良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平均产量要比灌水洗盐方法后种植的产量高出一倍左右。这主要因为, 在生物改良过程中, 不仅降低了土壤盐分, 而且还通过养殖业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肥,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 在桑树改良的在盐碱地上直接种植大田作物, 可有较好的收益。

种植改良土地的桑树也可创造很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桑树可养桑蚕1.5张, 产桑叶1250kg可做菜食用, 产桑条5000kg, 用于牲畜饲料, 桑条粉碎后做蘑菇木耳培养基, 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上一篇:结构检验下一篇:护理高校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