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壤改良技术(共7篇)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篇1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 土地肥沃, 盛产玉米、大豆、葵花、高粱、马铃薯、辣椒、西瓜等。长岭县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吉林省玉米出口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影响长岭县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土质因素。长岭县土质以盐碱土为主, 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性,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 定向中和土壤碱性
1.1 硫酸铵
硫酸铵水溶液呈微酸性, 其溶解于土壤溶液中, 解离成铵离子 (NH4+) 和硫酸根离子 (SO42-) , 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 吸收的铵离子多于硫酸根离子, 土壤中残留的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 使土壤变酸, 称之为生理酸性。因此,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适用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在硫铵数量较少的情况下, 最好用作追肥和种肥。硫酸铵施在碱性土壤上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性, 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1.2 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又叫过石或普钙, 一般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 属速效性磷肥。产品中因含有游离酸而呈酸性。过磷酸钙施在碱性土壤中的效果比施在沙性土壤中效果好。
1.3 硫酸钾
硫酸钾易溶于水, 属速效性钾肥, 其吸湿性小, 不易结块, 物理性状优于氯化钾, 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追肥。作基肥应采取深施覆土, 能减少钾的晶格固定, 提高其利用率。作追肥一般采用条施或穴施, 集中施到作物根系密集的湿土层。硫酸钾尽量施在轻碱地和二洼地上, 效果明显。
2 增施有机肥, 增强土壤亲和性能
2.1 有机肥的作用
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等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供作物吸收, 除了含有氮、磷、钾, 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等, 是作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增施有机肥可增强地力、培肥土壤。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保肥保水有重要作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消除化肥的不良影响[1,2]。施用有机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有机肥还能改善产品的品种, 例如蔬菜上施用有机肥, 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 而且口感好。充分利用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和生产化肥所需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2.2 有机肥的施用方法
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家畜粪便含有大量尿酸, 会造成烧种、烧苗、熏叶, 同时含有大量虫卵、霉菌, 如不腐熟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多施有机肥, 使土壤具有更强的缓冲性能, 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产生有机酸, 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碱性。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 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这种利用作物秸秆混合石膏等, 将化学改良与物理改良相结合的方法, 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 效果显著[3]。
3 施用腐殖酸类肥料,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1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一是营养全面。缺啥补啥, 螯合肥添加了35%的经螯合反应后的钙、硫、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能直接被作物吸收。二是缓释控释。腐植酸肥料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聚合氨基酸, 是一种集有机肥的优点和控释肥的高效于一体的螯合型控释肥料, 对氮肥具有缓释、控释作用。三是提高肥效。螯合肥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养分的互补, 促进根系发育, 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均衡吸收能力, 使氮、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
3.2 黄腐酸钾的应用
黄腐酸钾是腐植酸肥料之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 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 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4,5]。黄腐酸钾能及时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 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 减少了土壤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 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氯化钾及硫酸钾镁, 而且天然、环保。现在国内天然矿物质黄腐酸钾以欧华化工生产的最为优质。
4 水旱轮作, 有效改良盐碱地
水稻种植是改良盐碱地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把种稻与水旱轮作结合起来, 其增产改土效果更为显著。这项措施对于把水源较好地区的盐碱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农田起了很大作用[6]。近几年来, 长岭县在涝洼严重的几个乡镇进行试点, 效果较好。在学习、总结、推广水旱轮作、以水治碱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今后可在全县大力推广。
5 种植耐盐碱作物
种植耐盐碱作物, 如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物、麦类等, 边利用边改造。对于盐碱性特别严重的部分乡镇, 水源条件不足。土壤改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急于求成, 在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的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 实现边种植边改良。
参考文献
[1]杨毅.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俊峰, 侯俊奎.粘土地免耕栽培技术[J].华北农业报, 2003 (5) :56-57.
[4]热汗古丽·阿不拉.新疆盐碱棉田的改良与施肥[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8) :157.
[5]董亮, 孙泽强, 王学君, 等.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 :62-66.
[6]杜伟光, 康立娟, 董宁.吉林省西部重度盐碱土糠醛渣复合改良剂配方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6) :78-80.
土壤盐碱化成因及改良措施 篇2
1 盐碱化的成因
盐土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实现的。盐渍土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 降水量小, 蒸发量大, 土壤层中所含盐分随毛管水由底土层向上转移, 并在表层聚积。盐碱土所处地形多为地平地、内陆盆地、局部洼地及沿海低地, 盐分随地面、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 使洼地成为水盐汇集中心, 地下水经常维持较高水位, 在水分蒸发后盐分随即聚积地表。地下水埋越浅和矿化度越高, 土壤积盐就越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土壤盐渍化, 称为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灌区, 因盲目引水灌溉, 不注意排水措施, 渠道渗漏, 耕作管理粗放, 引起大面积的地下水位抬高到临界深度以上, 而使土壤产生积盐。
2 盐碱化土壤的危害
一是引起作物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质量分数增加时, 使作物吸水困难, 即使土壤中水分不是太缺, 植物仍会出现生理干旱, 严重时会产生生理脱水而萎蔫死亡。二是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当土壤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妨碍作物对其他离子的吸收, 造成作物的营养紊乱。三是强碱性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碱性盐过多时, 水解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 使磷酸盐、铁、锰、锌等植物营养元素易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 降低其有效性。四是恶化土壤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质。由于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的存在, 使土粒高度分散, 导致土壤湿黏干硬, 透水通气不良, 耕性变坏, 土壤性质恶化, 影响作物根系呼吸和养分的吸收。过量的盐碱物质还会直接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3 土壤盐碱化的控制与改良
3.1 水利工程措施
一是排水。排水可将土壤中过多盐分随水排走, 同时降低地下水位, 使含盐的地下水不至于上升到地表, 杜绝盐碱物质的来源, 是改良盐碱地和防止次生盐渍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主要的排水方法有:明暗沟或暗管排水;井灌井排。井灌井排适用于有丰富低矿化度地下水源地区, 用以灌溉洗盐, 也可降低地下水位, 使机井起到灌溉、排水的双重作用。二是洗盐。用灌溉水把盐分淋洗到底土层, 用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洗走。三是放淤压盐。把含有泥沙的洪水引入事先筑好畦埂和进退水口的地块, 淤地造田, 连年淤灌可抬高地面, 使地下水位相对降低, 抑制土壤返盐。
3.2 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水稻。在有水源保证和良好排水的条件下, 种植水稻改碱具有良好的作用, 田内要经常保持水层, 以水压盐, 将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洗出, 排出土体, 使土壤脱盐, 注意不要抬高邻地的潜水位, 以免产生更大面积的次生盐渍化。二是耕作改良与增施有机肥。合理耕作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 巩固土壤改良效果。耕作改良主要包括平整土地、深耕深翻、适时耕耙等, 此外还可结合实际采取合理轮作套种、起碱压沙、客土等措施, 均有明显的防盐改碱的效果。增施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和培肥盐碱地的重要措施, 有机肥料经土壤微生物的强烈活动可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既可以中和碱性, 又能使土壤中的钙活化, 均可减轻或消除碱害。秸秆覆盖也是一种良好的改良盐碱地的措施, 通过地面秸秆覆盖, 可抑制地面蒸发, 控制返盐, 提高作物的出苗率, 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 又改善了土壤结构, 使土壤水、肥、气、热得到了有效调节, 从而增强了农业后劲[1]。
3.3 生物措施
一是种植耐盐树木, 如沙枣、胡杨等。植树造林建立护田林网, 既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 增加空气湿度, 减少田面蒸发, 又能以强大的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和地下水, 并耗于蒸腾, 使地下水位降低。二是种植抗盐性较强的牧草。我国的耐盐牧草资源比较丰富。从文献统计来看, 涉及到的品种近70个, 其中, 禾本科植物约49种, 豆科植物约17种, 还有其他科的一些植物[2]。种植牧草, 可以疏松土壤, 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抑制土壤返盐;同时由于牧草根系庞大, 经叶面蒸腾使地下水位下降, 可防止表面土壤积盐, 待秋季枯草腐烂分解后, 产生的有机酸和CO2, 可起中和改碱的作用。此外, 还可促进成土母质石灰质的溶解。与此同时, 土壤的物理性状也可得到改善, 土壤总孔隙度和毛孔隙度增加, 透水性能改善。在较重的盐碱地上, 可选择耐盐碱较强的田菁、紫穗槐等, 轻度至中度盐碱地可以种植草木犀、紫花苜蓿、黑麦草等, 盐碱威胁不大的地则可种植豌豆、蚕豆、紫云英等。
3.4 化学措施
一是改变土壤胶体吸附阳离子的组成, 改良物理性状。二是形成一定的酸性物质来中和土壤的碱性, 这些物质称为化学改良剂。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硫酸亚铁等, 另外还可施用一些长碳链有机化合物如重油、沥青、动物油残渣等物质的加工乳剂, 用水稀释后喷于地面, 可形成1层连续性的薄膜, 具有抑制蒸发返盐、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洲, 党小文, 吕宏建, 等.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榆林科技, 2004 (3) :13-14.
[2]阎秀峰, 孙国荣, 李景信.我国耐盐牧草的研究现状[J].中国草地, 1994 (3) :68-72.
[3]贺香云.盐碱土的改良与利用[J].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 2006 (8) :28-29.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85团2连10#3新开荒盐碱地, 试验面积60 m2, 为喷灌压盐。供试药剂为发润土壤改良剂。供试作物为甜菜。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施土壤改良剂30 kg/hm2 (A) 、15 kg/hm2 (B) ;喷清水为对照 (CK) 。
1.3 试验方法
将不同处理对水10倍, 分别灌入背负式喷雾器中, 人工均匀地喷洒, 喷施后连续喷水12 h。喷施前和停水1周后分别取1次土样, 采用开口土钻进行取土, 取土深度为20 cm, 并送农五师农科所土壤化验中心进行室内盐分化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土壤盐分变化
从土壤化险结果看, 施用发润土壤改良剂后, 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 效果最好的是处理A, 喷施土壤改良剂后总盐含量下降38.543 g/kg, 脱盐率为59.86%;其次是处理B, 喷施后总盐含量下降27.477 g/kg, 脱盐率达51.64%。各处理土壤中Cl-、SO42-、Mg2+、K++Na+含量下降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处理A、处理B、CK。其中, 处理A、处理B和CK中, Cl-含量比施前分别降低64.45%、64.35%、45.23%;SO42-含量比施前分别降低59.34%、50.29%、25.31%;Mg2+含量比施前分别降低54.84%、53.89%、25.65%;K++Na+含量比施前分别降低65.15%、56.62%、30.81%。HCO3-含量较施前下降的是处理A和处理B, 分别降低38.32%、50.33%、CK比施前略有上升, 增加4.42%。处理A和处理B的Ca2+含量均比施前有所上升, 分别增加了3.30%、8.77%, CK的Ca2+含量没有变化 (表1) 。
2.2 不同处理甜菜含糖量与产量
含糖量最高的是处理A, 为17.67%, 比CK高18.51%。其次是处理B, 为16.17%, 比CK高8.45%。CK含糖量为14.91%。处理A产量最高, 达36 178.5 kg/hm2, 比CK增产93.54%。其次是处理B, 产量32 809.5 kg/hm2, 比CK增产75.52%。CK产量最低, 为18 693.0 kg/hm2 (表2) 。
2.3 效益分析
在第1年开荒盐碱地上, 土壤总盐含量在53.210~64.384 g/kg时, 使用发润土壤改良剂, 投入成本为675~1 350元/hm2, 甜菜价格按0.275元/kg计, 新增效益为8 347.61~8 599.09元/hm2, 比CK增收3 207.04~3 458.52元/hm2, 增产效果显著。
3结论与讨论
在开荒盐碱地喷施发润土壤改良剂, 压盐效果好, 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 有效地缩短治碱周期, 节约了水资源;同时, 含糖量增加, 改善了甜菜品质, 增产显著[1,2,3,4]。这只是一年试验结果, 在生产中还有待进行较大面积试验示范。
参考文献
[1]曹凤祥.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J].民营科技, 2008 (11) :114-115.
[2]韩艺霞, 李强.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试验[J].农村科技, 2008 (10) :30.
[3]杨海儒, 宫伟光.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松嫩平原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0) :8715-8716, 8809.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于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进行。试验区位于松嫩平原西端,地理位置为:E126°08′、N46°12′,平均海拔162 m,年均日照时数2 900 h,年平均气温-5.9℃,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39℃,年平均降水量469.7 mm,无霜期39 d。春季降水偏少、干旱,雨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1.1.2 试验区植被及地力概况
试验地为重度盐碱化草原,主要生长着一年生禾本科、菊科、藜科、蓼科、十字花科等植物,碱斑比例40%以上,表层土壤pH8.25~10.08,有机质含量2.52%~2.88%。
1.2 材料
试验用的苜蓿和无芒雀麦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提供,紫花苜蓿品种为农菁1号(Medicago sativa L. Nongjing No.1),无芒雀麦品种是农菁6号(Bromus inermis Leyss Nongjing No.6)。
1.3 方法
1.3.1 混播草地建植
2008年4月中旬,旋耕盐碱化草地2遍,旋深10~15 cm。土壤颗粒细度为0.5 cm左右,达到可播种状态。种植前喷施除草剂,除去杂草幼苗及种子。5月上旬在第一场雨后播种,播种后轻耙1遍,达到覆土效果,轻耙时追施225 kg·hm-2尿素(含N量为46%)。苜蓿与无芒雀麦的混播比例为1∶2,播量为(10+18) g·m-2,种植面积6.7 hm2。同时在毗邻区域内设置对照区,面积1 hm2。
1.3.2 土壤指标测定
于每年的7月10日取样测定土壤各项指标。用土钻分层采集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每次随机取5个点混合样品,样品采集后风干待分析。pH测定采用复合电极测定法(PHs-25数字式酸度计);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法;容重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DK-3型电砂浴);速效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采用0.5 mol·L-1 NaHCO3法(722型分光光度计);土壤全盐量测定采用质量法[10]。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分析,用Excel 2003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播对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影响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盐碱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影响见表1。混播草地0~30 cm土层含水量为21.53%,盐碱化草地为23.89%,混播草地土壤含水量比盐碱化草地降低9.88%,3个土层中10~20 cm土壤含水量降低幅度最大,比盐碱化草地降低13.86%,这可能因为与盐碱化草地相比,该土层内植物根系量大,利于土壤水分循环。混播草地0~30 cm土层容重为1.49 g·cm-3,盐碱化草地为1.74 g·cm-3,混播草地土壤容重比盐碱化草地降低14.37%。0~10、10~20和20~30 cm土层容重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降低10.76%、9.76%和19.60%。含水量和容重的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显著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P<0.05),种植混播牧草后,土壤质地变得疏松,单位体积内的土体重量减小,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增大,通透性提高。
注:表中数据为2008~2011年平均值,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Note:Data in the table were average from 2008 to 2011.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within row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The same below.
2.2 混播对土壤pH的影响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后盐碱化草地土壤pH显著降低(P<0.05),混播草地0~10、10~20、20~30 cm土层4 a平均pH为8.12、8.33和8.46,分别比盐碱化草地相应土层低1.03、0.90和0.99。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土壤pH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008年和2009年各层土壤pH与盐碱化草地差异不大(P>0.05),2010年和2011年差异显著,2011年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011年混播草地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pH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降低11.45%、9.95%和10.57%(见图1)。土壤pH变化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有效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的碱性,利于植物的生长。
2.3 混播对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
与土壤pH变化趋势一样,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全盐含量(见表2)。2008~2011年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混播草地0~10 cm土层全盐含量平均值为0.246%,10~20 cm土层为0.286%,20~30 cm土层为0.322%,与相对应盐碱化草地土层的全盐含量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盐碱化草地0~10、10~20、20~30 cm土层全盐含量分别为0.326%、0.390%、0.421%)。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全盐含量的年动态变化为:随着年限的增加各层土壤全盐含量逐渐降低,第4年即2011年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年份(P<0.05)。盐碱化草地的全盐含量年动态变化则相反,全盐含量逐年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种植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后第3年(2010年)土壤各层全盐含量显著低于盐碱化草地(P<0.05)。全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可有效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盐分,年限越长降低越明显。
2.4 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分析比较了2008~2011年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以及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等主要养分(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混播草地可有效提高盐碱化草地的土壤养分。土壤0~30 cm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高41.35%、28.98%、9.29%、14.64%和39.46%,除全磷含量与盐碱化草地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5个指标均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盐碱化土壤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土壤的物理性质差、盐碱大。盐碱化土壤的特点是pH高、盐分聚积地表,碱化度高,导致物理性状恶化,粘土紧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贫瘠化,这些特性是阻碍植物不能在盐碱土上生长的主要原因[11]。生物治碱是在盐碱化严重的草地上种植耐盐牧草,用以草压碱的方法进行治理盐碱化草地,这种治理方法比化学、物理、水洗等方法成本低、见效快。
在盐碱化草地上种植牧草大大改善了盐碱化土壤的水、热状况,使环境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方向转化[12,13,14]。此外,盐渍土壤上的牧草,常常产生大量的须状不定根,随着老根的死亡和不断的被分解,所产生的有机质就完全分散在整个土壤中产生更多的团聚体,有机质对增进土壤的团聚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具有活性的有机质来源于土壤中生活着的生物,这包括土壤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和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这样就会使土壤的质地变得疏松,通气性和储水能力增加。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壤养分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在盐碱化草地上种植星星草前后其土壤中全磷、全钾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变[15]。该试验的研究结果为: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显著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P<0.05),混播草地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比盐碱化草地低9.88%、14.37%和10.56%;混播草地土壤全盐含量显著低于盐碱化草地,种植年限越长降低越多;种植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增加,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高41.35%、28.98%、9.29%、14.64%和39.46%。
盐碱地绿化种植改良技术探讨 篇5
1 盐碱地的定义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 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hm2, 其中我国为9913万hm2。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 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积有关, 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 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2 盐碱地的分类
盐碱地在利用过程中, 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为70%~80%, 含盐量在0.3%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含盐量超过0.6%, 出苗率低于50%;中间这块就是中度盐碱地。用p 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 H值为7.1~8.5, 中度盐碱地p H值为8.5~9.5, 重度盐碱地p H值为9.5以上。
3 形成原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 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和地下水、河流和海水的影响、耕作管理的不当。
4 改良技术措施
当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3%时, 大多数园林植物不能很好存活。因此, 盐碱地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良土壤。盐碱地种植分析与土壤改良方法, 应该适用于大部分盐碱地地区。它包括盐碱地土壤改良工程、客土绿化工程两部分。
4.1 盐碱地土壤改良工程
盐碱地土壤改良包括淡水洗盐、大穴整地和生物改碱3种措施, 适合于生活区、家属区和其他非重点地段的绿化工程。
4.1.1 淡水洗盐。
在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区域, 可采用淡水洗盐的改良措施。具体作法是:先整平土地并做好畦, 然后灌足淡水, 黄墒时进行深翻 (注意不要打碎土块) 。20多天后, 土块晒干, 盐碱集聚表面, 再灌淡水深翻, 这样反复进行3~5次后, 播种田青, 并在花期压青, 灌水。
4.1.2 大穴整地。
挖长、宽各1.5cm, 深1cm的大穴, 拣出石块、砖头等建筑垃圾后回填原土, 覆盖5~10cm厚的中砂后灌水, 此法适合于土壤含盐量0.3%~0.5%的行道树绿化工程或楼房北侧的绿化工程。
4.1.3 生物改碱工程。
用黄须菜、田菁等耐盐碱植物培肥土壤, 抑制土壤盐分上升, 从而使土壤脱盐。具体做法是:将种植地整平做畦后, 深翻、浇水, 然后栽植黄须菜, 并加强肥水管理, 定期收割。2~3年后可除去黄须菜, 播种田菁, 并继续加强管理, 适时翻压。1年后, 土壤含盐量降低至0.5%以下时, 可栽植村姑子、砂枣、紫穗槐等树种, 2~3年后, 可换成白蜡、刺瑰、旱柳等耐盐树种。此法适合于重点地段的大面积绿化。
4.1.4 化学改良法:
(1) 施用磷石膏, (2) 巧施化肥, (3) 施用腐殖酸类改良剂, (4) 施用抑盐剂。
4.2 客土绿化工程
客土绿化工程是滨海盐碱地区城填绿化中采用较多的土壤改良措施, 根据种植地的立地条件、绿化功能、要求和财力的不同, 所采用的客土绿化工程也不相同。
4.2.1 大穴客土。
挖长宽各1.5m, 深1m的树穴, 填满客上上部覆盖5~10cm的中砂, 此法适合于地势较高, 排水良好的行道树绿化工程。
4.2.2 大穴客土、上部做挡土堰口。
挖长、宽各lm的大穴, 上部周围做钢筋混凝土土堰口 (地下20cm, 地上20cm) , 下部垫20cm鹅卵石后填客土, 表面覆盖5~10cm厚的中砂。此法适合于行道绿化工程。
4.2.3 客土抬高地面。
底部设隔离层将栽植地挖深60~80cm, 周围设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高出地面30~100cm) , 底部填20~30cm厚的鹅卵石或直径3~5cm的石子, 然后换填客土。此法是重点绿化区通常采用的绿化工程, 虽然一次投资较大, 但见效快, 绿化美化效果好。
4.2.4 封底式客土抬高地面或客土抬高地面底部设隔离层及滤水管。
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重点绿化地区, 为了保证树木的成活和正常生长, 经常采用该项土壤改良工程。即将种植地挖深60~80cm, 底部压实, 做水泥砂浆防水层, 留好排水孔, 周围设防水挡土干墙 (高出地面40~80cm) , 填20cm厚的鹅卵石或石子后填客土。或者将种植地挖深60~80cm, 并根据排水要求形成一定的坡度, 底部铺设直径30cm的缸瓦滤水管, 并使其与周围排水系统相接。然后, 填30cm厚的鹅卵石或石子, 周围做好挡土墙后, 填满客土。该项绿化工程投资较大, 但能够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是滨海重盐碱土地区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
5 树木种植与施肥
5.1 种植
盐碱地区的树木种植与一般土壤地区基本相同, 但应注意以下3点: (1) 在客土绿化工程的大穴整地改良工程中, 植树前必须浇透淡水, 并在土壤踏实后平整土面。 (2) 在树木栽植时一定要踩实, 以使土壤与根系密接, 减少风摇对树木成活的影响。 (3) 为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促进树木根系生长, 在树木浇完第一遍水后, 其周围要用塑料薄膜覆盖。
5.2 施肥
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 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 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 残留少, 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 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 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6 后期养护
盐碱地绿化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后期养护, 其养护要求较普通绿地标准更高、周期更长。为给树木供应充足的营养, 可用氯酚素喷洒树木叶片, 同时进行叶面施肥。树木栽植后1个月, 第1次浇足安浆水, 第2次浇保养水, 1个月3天一小浇, 7天一大浇。小浇即在根部少浇水, 主要是叶面喷水, 保持叶面水分;大浇即在根部浇足水, 且持续浇2~3次以上, 以达到树根在软土壤中生出新的毛细根的目的。最初几个月要浇淡水, 逐渐在淡水中添加当地地表水。夏季高温季节, 要及时在植物根部和叶面喷水、洒水, 降低根部土壤的温度, 保证花木的正常生长。
盐碱土壤环境下的公路绿化技术 篇6
一、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对植物的危害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是由于地势低平, 地下水位高, 排水不畅, 蒸发量大, 再加之春季风多雨少, 夏、秋雨水相对集中, 地下水不断地受到补充, 盐分也就不断地上升, 具备盐分形成的适宜条件, 造成土壤含盐浓度大, 使部分盐碱溶液升至地面, 当水分被蒸发后在地表形成白色盐碱物质。它可以引起严重的植物生理干旱, 且在高p H值下, 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 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 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 造成植物细胞和组织的伤害。土壤中钠离子的竞争, 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 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 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当外界盐度超过植物的生长极限盐度时, 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和植物营养状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最后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二、土壤改良措施及绿化技术
1. 改良土壤
(1) 制作绿化平台沿公路两侧各做1个2~3m宽的绿化带, 其台面高度略低于路面20~30cm。平台高出地面, 起到围埝打畦, 蓄积雨水, 淋盐压碱, 减轻盐分对树木危害的作用。同时, 平台内可栽植双行乔木, 边坡配以两行灌木, 易于达到绿色通道建设的标准。如果没有绿化平台的设计, 雨水无法蓄积, 盐分得不到有效淋洗, 植树就难以成活。
(2) 撒入适量白灰在栽植苗木前, 可将适量的白灰掺撒于栽植穴的土壤中, 以中和盐碱的浓度。白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根与钠离子结合, 生成碳酸氢钠, 成为弱盐, 可降低盐分对苗木的危害。但一定注意要适量, 若绿化平台内的二灰碎石及白灰本身偏多, 应该换土为好。过多的灰土, 可造成碳酸浓度过大, 超过根压, 仍然不能使苗木正常生长。
(3) 地下淋盐在绿化范围内, 把原来的土壤全部挖出来, 深达1m以上, 然后在底部铺石子、沙子或者炉灰渣子等, 要求厚度达50cm为好, 最后再把剩下的50cm用新土回填。经过这样改造后, 即可以进行绿化。该措施的目的是起到隔断地下土壤毛细管的作用, 防止盐分上升到地表, 危害植物。
2. 绿化技术
(1) 选择适宜的绿化树种盐碱路段的绿化, 选择耐盐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 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 可考虑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其好处在于: (1) 适应当地环境, 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 (2) 苗源充足, 可就近取苗, 节省人力、物力, 并能及时栽种, 有利于成活; (3) 抗逆性好, 适应性强, 好栽易活, 可减少管护费用。实践证明, 含盐量0.4%~0.7%的土壤适宜种植柽柳、沙枣;含盐量0.1%~0.39%的土壤适宜种植国槐、刺槐、臭椿、白腊、榆树等品种;含盐量0.1%以下的土壤适宜的树种较多, 如白杨派的各种杨树、黑杨派的杨树、柳树、栾树、法桐及各类花灌木等。总之, 盐碱路段绿化树种选择要掌握“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的原则。
(2) 绿化季节盐碱公路植树, 除了要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外, 还应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 充分利用外界有利的环境条件, 躲避不利因素的影响。
(1) 春季植树春季植树成活率相对较高, 但春季干旱多风, 是土壤返盐的高发季节, 所以春季植物要注意避免盐分对树木的伤害。方法有:多浇水, 浇透水, 防止盐分上升地表伤害树木的根系;树坑要大、要深, 苗木栽植完毕时, 要自然出现一个低于地面15~20cm的坑, 以利蓄水, 同时解决盐向高处走的规律, 避开盐分对苗木根系的伤害;适时栽植, 最佳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
(2) 秋季植树为了提高盐碱公路绿化的成活率, 应该选择树木长速变慢或全部落叶时栽植 (即11月中旬) , 此时苗木体内营养积累到达顶点, 有利于抗盐, 经过漫长的冬季, 根系的创伤在土壤中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来年缓苗期缩短。同时应注意加强养护管理, 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3) 雨季植树在雨水充沛的月份进行植树, 这是一年中盐分最轻的时间, 雨水多, 淋盐快, 可巧躲盐分对苗木的伤害, 利于成活。由于雨季是高温天气, 苗木水分蒸发相对较快, 因此应选择阴雨连绵的天气进行突击栽植。此方法适宜少量栽植或补植, 更适合土壤含盐量大的地区。一般可在7~8月进行。
3.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公路绿化的基础, 是抗盐碱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苗越壮, 抗盐能力越强, 因此应选择良种壮苗进行栽种。此外, 在刨苗、运输、栽植过程中, 应注意保护苗木。刨苗时应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根系;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切忌树木受伤。还要注意避免暴晒, 12小时内及时栽种。
4. 栽植技术
苗木栽植时, 应做到穴径大, 底水足。待水渗透后, 把表土填入穴底, 然后在预先挖好的树穴内将苗木垂直放入中央位置, 这样做既能抗盐, 又能保证树木成活。针叶树种及小灌木栽植不宜过深, 阔叶乔木可适度深栽。无论深或浅, 都要注意不能有窝根现象。掌握“三埋二踏一提苗”的技术原则。栽植完毕后, 要及时围埝、浇水, 隔5~7天浇第二次水, 15天左右浇第三次水。若遇干旱, 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栽植前适当剪掉一部分枝叶, 抑制蒸腾, 也是调节水分平衡的办法。
同一树种, 不同季节所要求的栽植深度亦不一样。根据盐碱程度不同的特点, 春、秋两季栽植的苗木深度一般超过原土印20cm为好。雨季栽植则相对要浅些, 一般埋土深度超过原土印10~15cm即可。栽植前1~2天要在挖好的树坑内用大水浇灌, 待水渗后, 立即进行栽植。一般栽植的苗木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确需过夜的可喷少量水于根系上, 以减少风干的程度。栽植时, 应该采取“深栽浅埋”的方法。深栽可使苗木根系躲过积盐较重的表层, 浅埋可形成一个较浅的自然坑, 可蓄积雨水, 淋盐压碱, 改良土壤, 利于苗木成活。在栽植过程中必须保证苗木的水分供给, 做到吸水量大于或等于蒸腾量, 苗木就能成活。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篇7
1 适宜区域
本技术适宜吉林省西部及北方同类型苏打盐碱稻作区推广应用。
2 技术要点
简单概括为“八位一体一条龙”技术, 即整、改、洗、种、肥、密、控、收。
2.1 平整土地
为了使土壤改良剂能够均匀地施入新垦重度盐碱地水田, 要严格整平土地, 种稻当年或前1年先旱整地后再水整地, 使田面平整均匀, 高差小于10 cm, 如果整地不平便施用改良剂, 可能导致改良剂分布不均, 造成局部盐碱危害[1,2]。
2.2 高效改土
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种稻必须实施“改土增粮”技术, 缩短土壤改良年限, 尽快收回改良成本, 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下3种土壤改良方法, 既可单独使用, 也可组合使用[3]。具体方法如下:一是物理改良法。施入风沙土, 根据盐碱轻重确定使用量, 一般施用量750~2 250 m3/hm2, 在平整田面上均匀施入, 后旋耕入土15~18 cm。二是化学改良法。施入磷石膏, 根据盐碱轻重, 确定使用量, 一般施用量7.5~30.0 m3/hm2, 在平整田面上均匀施入, 后旋耕入土15~18 cm。三是风沙土+磷石膏理化同步改良法。根据盐碱轻重, 确定施用量, 常用配方为风沙土450~750 m3/hm2、磷石膏7.5~15.0 m3/hm2组合, 在平整田面上, 均匀施入, 后旋耕入土15~18 cm。也可试用大安站研制开发的脱碱1号高效改良剂。
2.3 盐碱淋洗
实施上述土壤改良后, 放水泡田3~5 d, 然后将水排干, 洗脱盐碱, 再放水淋洗1~2次。最好洗盐以后, 再施入底肥, 以减少养分流失。生产上如难以操作, 也可结合水整地时施入底肥, 然后同时泡田洗盐, 2~3次后插秧。
2.4 选择耐盐碱品种
选用耐盐碱高产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前提, 可以用较少的投入, 获取最大的效益。目前适合吉林省西部栽培的主要耐盐碱优良品种有东稻4号、东稻2号、白粳1号以及“长白”系列等优良水稻品种。
2.5 均衡施肥
吉林省西部新垦盐碱地, 氮磷钾最佳配比为氮∶磷∶钾=2∶1∶1, 建议施肥量:施纯N 160~200 kg/hm2、P2O550~100 kg/hm2、K2O 80~110 kg/hm2;施用方法是磷、钾肥100%作基肥施用;氮肥分期施入, 基肥40%, 追肥60%, 分2次施用。有条件的地区, 建议使用腐熟有机肥, 快速提升地力水平, 施用量30~60 t/hm2。
2.6 旱育密植
培育壮秧是确保盐碱地水田秧苗返青成活率和分蘖率的关键。根据土壤改良状况和地力水平, 确定合理的插秧密度。轻度盐碱地高产田可以采用旱育稀植技术确定插秧密度。对于吉林省西部新垦重度盐碱地水田, 由于前期盐分危害较大, 严重抑制水稻分蘖, 导致有效穗数不足而减产, 生产初期应采用旱育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即采用行株距30 cm×15 cm, 基本苗数为5~7株/穴或8~10株/穴, 或窄行密植技术 (23 cm×15 cm, 6~8株/穴[4]) 。
2.7 水分调控
盐碱地种稻, 科学管水至关重要, 水分具有调控盐碱和预防早衰的双重作用[5]。全生育期需保持水层, 勤换水, 不宜晒田, 防止返盐返碱;分期灌溉:返青与分蘖初期保持2~3 cm浅水分蘖, 分蘖末期至抽穗前期灌5~8 cm深水层;抽穗后期至开花期灌3~4 cm浅水层;蜡熟前灌5~8 cm深水层, 蜡熟后灌3~4 cm浅水层;收获前7~10 d断水, 断水不宜过早, 以防早衰和倒伏。
2.8 适时收获
盐碱地种稻要掌握好收获时期, 才能保证稻米的品质, 收获过早, 籽粒灌浆不充分, 稻谷水分过高, 不宜储藏, 断水过早或收获过晚, 随着叶片的迅速失水, 土壤中的盐碱成分会沿着根系和茎秆向籽粒中倒流, 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和出米率, 特别容易出现碎米。一般品种完熟期的稻谷, 从外观上看有5%~10%的青粒或1/3的穗变黄时收割为最佳。
摘要:总结了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种稻改良关键技术, 简单概括为“八位一体一条龙”盐碱地“改土增粮”综合配套技术, 可大幅度缩短中重度盐碱地改良年限, 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种稻,改良技术,东北地区
参考文献
[1]邓伟, 裘善文, 梁正伟.中国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区域生态环境背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杨福, 梁正伟, 王志春.超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作物杂志, 2011 (2) :111.
[3]高文武.水稻生产栽培实用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4]严光彬.北方粳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