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技术

2024-10-17

润滑技术(精选12篇)

润滑技术 篇1

摘要:王大中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润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深入企业解决了许多润滑应用方面的问题。从本期起将王老师历年收集的典型问题, 以问答的方式分三期刊出。欢迎读者反馈在实际中遇到的有关润滑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请王老师就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一步讲解。

1. 什么是低温动力黏度, 实用意义何在?

答:低温动力黏度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或旋转黏度计在低温下所测得的动力黏度值, 单位以毫帕·秒 (m Pa·s) 表示。内燃润滑油的低温动力黏度是内燃润滑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低温动力黏度越大, 发动机在低温运转时的困难也越大, 润滑油到达摩擦部位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就会出现短暂的干磨摩擦或半液体摩擦而增加磨损。

由于我国的基础油含蜡多, 用我国基础油调制出的润滑油, 此项指标大多达不到标准。有数据显示, 我国车辆磨损60%发生在启动初期, 这与我国润滑油的低温动力黏度不达标有很大关系。

2. 黏度指数有什么实际应用意义?

答:黏度指数是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程度, 用来形容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能。随着温度变化, 润滑油黏度变化越小, 证明润滑油的黏温性能越好。

所有的润滑油都是温度越低, 黏度越大, 温度越高, 黏度就越小。设备摩擦副对润滑油的黏度有一个范围要求, 即不管润滑油在冷车还是热车 (低温还是高温) 情况下, 必须要保证润滑油黏度能保持在某个范围之内, 才能提供全时的润滑效果, 这种性能的好坏就是通过黏度指数来体现的。根据黏度指数不同将润滑油分为三级:35~80为中黏度指数润滑油;80~110为高黏度指数润滑油;110以上为特高级黏度指数润滑油。通常工业用油黏度指数达到90以上即可。

3. 润滑油黏度选择就高不就低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黏度高有利于提高润滑油膜强度, 起到支撑负荷、减振及密封作用;但若黏度过大, 润滑油流动缓慢, 即便油压高些, 润滑油通过量也不多, 使油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特别是在低温启动时, 由于润滑油在低温时流动性较差, 不能及时进入很小的摩擦间隙, 更容易造成磨损。选油黏度就高不就低的说法, 是受以黏度选油为主的影响所致。

4. 由不同渠道购入的同一牌号同一种类的油品, 使用性能有不同程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基础油来源及精制程度不同。某些厂以未达到精制要求的蜡油甚至废油做基础油, 这样, 即使再好的添加剂也不能调制出高质量的油品。

添加剂不同。添加剂的质量优劣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

调油工艺的差别也会导致油品性能的差异。质量检验技术的差别、检验标准、仪器和操作水平都是影响因素。

因此, 采购润滑油的原则之一, 就是尽量使用同一品牌、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油品。

5. 润滑油的储存有保质期吗?

答:润滑油与一般的食品和药品不同,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储存保质期。润滑油的性能比较稳定, 只要储存得当, 一般3年内不会影响使用, 所以国家并没有规定润滑油的保质期或有效期。润滑油的保质期与用户储存保管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6. 润滑油怎样储存比较科学规范?

答:储存于室内阴凉通风处, 控制油温并减少温差。温度高则氧化速度快。减少与铜及其他金属的接触。各种金属特别是铜, 能诱发油品氧化变质。

饱和储存, 减少气体空间。油罐上部气体空间容积越大油品越易蒸发损失和氧化。保持储油容器清洁干净。往油罐内卸油或灌桶前, 必须认真检查罐、桶内部, 清除水杂和污染物质, 做到不清洁不灌装。减少不必要倒装, 油罐内壁涂刷防锈层可避免金属对油品氧化起催化作用。定期抽检库存油品, 确保油品质量。

对特级和高级润滑油或特种油品, 减少与空气接触, 尽量密封储存。对蒸发量大的油品, 要采用内浮顶油罐储存, 以降低蒸发损失或延缓氧化。

7. 油品的乳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 或虽是乳化但经过静置, 油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度不够, 抗乳化添加剂降解, 抗乳化性也就较差, 尤其是当润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时, 如清净分散剂、油性剂、极压剂、胶质、沥青质及尘土粒等亲油剂和亲水基物质时, 很容易发生乳化现象。循环使用的润滑油在60℃左右, 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 易发生氧化和乳化。

8. 如何防止润滑油乳化?

答:控制混入油中的水量及水质对防止油品乳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循环系统中的工业润滑油, 不可避免要和冷却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触, 这就要求:油品有良好的抗乳化性, 能迅速实现油—水分离;润滑油在调合、使用、保管和储运过程中, 避免杂质混入和污染;另外, 随着时间增长, 油品的氧化、酸性的增加、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油品抗乳化性变差, 需要对油品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基础油精制及加入复合抗乳化剂也是提高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的有力措施;对集中润滑系统, 采用延长在用油的沉降时间、对循环用油过滤、离心分离等措施, 也是防止油品乳化的有效手段。

9. 油品如何除臭?

答:用传统的酸-白土法生产的再生润滑油有酸臭味, 这个味道很难除去。可在油品中加入抗氧剂、防腐剂, 以预防油品变质变味, 但一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已有臭味的油品可采用去味剂去味。最好的办法是用XXS等无酸精制新工艺处理废油, 根除臭味。

合格的润滑油无特别气味或带有芳烃香味, 不合格的油品通常会有异味甚至臭味。凡是对嗅觉刺激大、有异味的润滑油, 均为变质或劣质润滑油, 不可使用。

1 0. 润滑油脂混合会带来什么危害?

答:对润滑油而言, 虽然两种油的种类和黏度完全相同, 但二者的化学组成不一定相同。使用不同添加剂调配的润滑油混到一起后, 添加剂间是否会产生沉淀、作用是否会相互抵消不得而知。

润滑脂混合后可能会引起胶体结构的破坏, 导致混合润滑脂稠度下降, 分油增大, 安定性变差等, 影响使用性能。

需特别指出的是, 不提倡油品代用和混用, 仅作为临时措施, 且在使用代用油品或混用油品时, 应注意经常检查设备润滑油的工作情况, 以保证不致造成因润滑不当引发事故。

1 1. 润滑脂混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对已发生氧化变质的在用旧润滑脂, 因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杂质, 千万不能与新润滑脂混合, 而是要清洗干净旧脂后, 重新加入新脂。

一般来说, 复合锂基脂可以同锂基脂相混合。钙基脂与钠基脂, 或锂基脂与复合锂基脂等, 原则上应清洗后换脂。如必须混合使用时, 性能变化通常不会太大, 不会影响使用。

极压型润滑脂混合, 会使其胶体安定性或机械安定性变差, 影响使用性能。一些高性能脂都忌混用, 如含硅油、氟油的合成润滑脂一般不能同矿物润滑脂相混。

若不了解两种脂是否可以相混, 那就有必要进行相容性试验, 以决定是否能混合。

1 2. 如何对进口油或来源不明的油脂与不同牌号的油脂进行混合使用?

答:对于润滑油, 一般情况不要混, 特殊情况参照下列原则:

(1) 高质量油混入低质量油, 仍按低质量油用在原使用的机器设备。

(2) 同一种油不同牌号混, 需要调整黏度后再混。

(3) 不同种类油品, 两种均无添加剂或一种有而另一种没有, 可混。两种都有添加剂要慎重, 可用试管先做混兑试验, 观其反应而定。

(4) 军用油、特种油、专用油不要混。内燃润滑油, 添加剂种类很多, 一般不要混。

(5) 有抗乳化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油品相混。

至于润滑脂, 若其稠化剂相同、基础油相同的, 基本可以混合;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不同的, 实际使用中一般不混。

W09.07-28

润滑技术 篇2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润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230-5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76 引燃温度(℃):248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致敏性: 致突变性: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包

润滑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价值 篇3

关键词:润滑技术;煤矿机械;优越性

前言

随着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安全,同时人们也具有了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传统的润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工程中的需求,在矿井、高温明火环境以及在内陆流域行驶的船舶上,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规定了不准使用石油基润滑,因此促生了一些新的润滑技,例如水润滑技术的使用,水润滑技术具有相对的环保性能够保证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弥补石油基润滑的不足。下面对于润滑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润滑技术对煤矿机械设备的作用

首先起到抗磨的作用,在使用润滑剂以后可以让其附着在零件的表面,形成的润滑薄膜能够隔开两个摩擦面以减少摩擦对机械设备的影响。其次,起到冷却的作用,大量的摩擦作用会使零件表面的温度急剧的升高,而润滑剂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使零件的工作面迅速的冷却。再次,在零部件的表面能够通过润滑剂形成油膜,能够及时的冲洗掉摩擦表面间的金属屑和杂物,避免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最后起到保护的作用,润滑剂可以在机械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中和一些锈蚀性的物质,通过和这些物质的融合可以在摩擦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保护机械设备的作用。

2.润滑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在进行煤矿机械设备维护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整齐、经济、安全、安垒、润滑和清洁。作为煤矿机械设备维护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做好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就会影响机械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从大量的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磨损所造成的机械设备报废比例占到了总报废比例的70%到80%,而由于润滑失效所引起的设备事故比例占到总事故的30%到40%,在煤矿机械设备中如果润滑工作做得不好就会产生更大的设备报废几率,主要是因为煤矿中环境比较恶劣,以及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比较多样和复杂。

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及维修预防。其中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以及出现运作不正常的情况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使其恢复正常的工作称之为事后维修。而预防维修指的是在维修的时候以时间或者技术为单位,其中以时间为单位的维修成为定期维修,定期维修的维修周期是根据煤矿机械设备的运作特点所决定的,应当定期的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预防指的是在新的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设计的方案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根据各个部门反馈的信息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在上述的三类设备维护过程中都会用到润滑,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润滑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式,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为油环与油链的润滑,这种润滑方式的原理如下:通过转轴1上的油环2将润滑液从润滑油池中提取出来,然后将润滑液带入到轴承之中进行润滑。

油雾润滑装置、管道和凝缩嘴三个部分构成了油雾润滑系统。其中油雾润滑系统主要在高速转动的轴承和链带上应用,这种润滑方式耗油量小。

在很多地方需要润滑的机械设备中主要运用集中润滑的方式,这种润滑方式具有比较高的工作效率,润滑时间和耗油量也比较小。通过对润滑油的循环使用将润滑油从油箱中运送到各个润滑点,这种工作原理指的就是压力循环润滑,压力循环润滑方式能够把多余的润滑油送回到油箱,能够实现润滑油的循环使用。

3.现代润滑技术的优越性

如图2所示,在现代润滑技术中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润滑过程进行监控,这种现代润滑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润滑的合理性,相比于传统的润滑技术,现代润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首先是润滑剂本身的优越性;然后就是电脑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最后,现代润滑技术丰富了润滑管理的内容。

在现有的润滑工作中存在着很所种类的新型润滑剂,在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压工业齿轮油可以长时间的使用在高温环境下,在井下设备传动齿轮箱的润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润滑油的使用能够延长换油周期,减少了润滑工作的工作量。

在现代润滑技术中的所有步骤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控制,实现智能化。现代润滑技术的很多优点都能体现在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过程中,在润滑剂以及智能分析仪等一些电脑控制设备的使用上都能使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智能化,为煤矿机械设备提供良好的服务。

4.总结

现代润滑技术的很多优点都能体现在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过程中,在润滑剂以及智能分析仪等一些电脑控制设备的使用上都能使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智能化,为煤矿机械设备提供良好的服务。根据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周期进行润滑工作,在延长煤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来煤矿开采的成本,在高技术的发展下还会有更多新的润滑技术应用到煤矿机械设备润滑中来,后续还应该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天博,刘光明,马先贵.现代润滑技术—企业兴旺發达的新途径[J],2014.06(20):127-128.

[2]刘颖. 现代润滑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32(02):115-116.

[3]林丽丽.合理润滑技术在矿山机械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8):140-141.

实用润滑技术问答(三) 篇4

答:润滑脂在储存中除常规的注意事项如密封、洁净外, 经常容易忽视的有以下几方面:

(1) 温度不要高于35℃, 通风良好。

(2) 对少量的润滑脂要用油纸、塑料袋盛装, 并要填实, 不留空隙;忌用报纸、牛皮纸和木盒。

(3) 开桶取脂后, 不要在包装桶内留下孔洞, 应将其表面抹平, 防止出现凹坑, 以免基础油渗出。

(4) 应放在库房内, 不要露天存放, 严防灰尘、水分、砂石混入润滑脂中。

(5) 储存期不要太长, 防止积压变质。

30.润滑脂在使用中为什么会流失和失效?

答:润滑脂在使用中会流失和失效, 主要原因有:

(1) 由于润滑脂在摩擦润滑部位受热及空气的影响, 基础油和稠化剂被氧化, 导致润滑脂的皂结构被破坏, 使用中出现软化流失。

(2) 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的剪切作用, 引起润滑脂的结构发生破坏, 从而使其过分软化、析油、流失, 最终导致失效。

(3) 受热导致的失效, 如摩擦生热或高温环境使润滑脂的基础油蒸发, 使油量减少、油脂变硬、润滑性变差, 最后失去润滑作用。

(4) 轴承中的润滑脂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如果油脂的黏度不合适, 粘附力不够, 结构不太稳定, 胶体安定性不佳, 润滑脂就有可能被甩出轴承或严重离析, 使油分减少, 油脂硬化。

(5) 杂质原因, 运动体内产生的金属磨粉加速润滑脂氧化而产生有机酸, 造成润滑脂失效。

31.怎样避免润滑脂过快的流失和失效?

答:上述润滑脂流失和失效的5个影响因素, 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但在某一条件下, 其失效总有一个主要原因, 可能是润滑脂本身质量, 也可能是外界某种因素的催化。只要找出这个主要因素, 避免润滑脂过快流失和失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2.油封的寿命与所使用的润滑油是否有关?

答:油封的寿命与润滑油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劣质润滑油抗磨性较差, 会导致轴与轴瓦及孔的磨损, 从而引起零件间的间隙增加, 造成轴的横向振动, 油封在轴的不平稳运行中就会很快损环, 而这种损坏是无法挽救的。新的油封在磨损的零件上使用又会很快损环, 因此一定要注意使用优质润滑油。

密封分为动密封和静密封, 在润滑系统中大多是动密封。有一些人认为密封即是防止泄漏, 越严越好。润滑理论告诉我们, 相对运动的结合面间保持有适当的薄层流体膜并不会引起泄漏, 而是起着降低密封部位的摩擦与磨损以及防止发热的作用。

33.如何清洗润滑系统管道?

答:一般采用通过系统管道, 以循环方式进行冲洗。分新建系统和在线使用系统两种情况。对于新建润滑系统, 参照冶金部标准YBJ207-8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在线使用系统的循环冲洗要点:

(1) 排尽润滑系统和设备中的原用油液。

(2) 清洗油箱, 箱体内壁涂漆层或防锈剂涂层应完好, 无返锈脱落和肉眼可见污染物。

(3) 循环冲洗回路, 应使设备润滑点与冲洗回路分开, 无死角管段并将回路中截止阀、节流阀和减压阀调整到最大开启度。

(4) 冲洗油液用纯净的低黏度的基础油, 与系统工作介质相容。冲洗油液应经过滤加入油箱, 过滤精度不宜低于系统使用的过滤精度。冲洗油液温度不超过60℃。

(5) 冲洗油液应与冲洗回路的内壁全部接触, 冲洗流速应使油流呈紊流状态, 冲洗过程中应采用振动管路的方法来加强冲洗效果。

(6) 在过滤器出口管道至供油干管末端之间分段抽取冲洗油样进行检验。连续进行2~3次, 以平均值达到清洁度等级的要求。

(7) 系统冲洗合格后, 将冲洗油液在热状态下全部排除干净, 不得剩留残液。如有必要可再用工作油液进行冲洗, 并作相应检验, 确保润滑系统投运的清洁度。

(8) 工作油经过滤加入油箱至高油位后, 进行系统的油温、油压、油位、油质等控制调节, 并检查润滑系统的控制报警和联锁, 按润滑系统操作规程要求投入运行。

(9) 忌用煤油和柴油做清洗液。有条件可采用进口名牌冲洗液, 因为它有清洗功能, 而且环保, 其残液不致腐蚀设备, 也可采用系统用过、牌号相同或低黏度液压油清洗。

34.节能型润滑油的节能效果怎样?

答:节能润滑油有三种类型:一是低黏度油;二是高黏度指数油;三是含有摩擦缓和剂 (减摩剂) 的油。

在流体润滑范围内, 黏度相差一个级号, 能耗大约相差1%~5%。因此, 在保证设备润滑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低黏度润滑油。

高黏度指数油不但有良好的冷启动性能, 而且能降低摩擦能耗。试验和实践证明, SAE10W/30稠化多级油比SAE30单级油可节省燃油5%~10%。

摩擦缓和剂 (FM) 也称摩擦减低剂或摩擦调整剂, 是随润滑油低黏度化节能而开发的新型添加剂, 其目的是为了调整油膜强度, 改善润滑性能, 减少摩擦阻力和降低摩擦因数。一般加入0.5%~1%时, 摩擦因数最少降低20%。当前主要用在内燃润滑油、齿轮油和各种轴承润滑油里,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加FM后从理论上可节约燃油2.7%~5.8%。

35.选用节能型润滑油的前景如何?

答:我国能耗偏高, 主要浪费之一即摩擦损失。特别是所用润滑油黏度一般比国外高出一档, 仅此即多耗燃料2%~5%;而且, 目前国内高黏度指数油、含摩擦缓和剂油的使用比重不大。仅从润滑油选用的情况看, 市场潜力巨大。

浅谈工业润滑油的润滑管理 篇5

【摘要】工业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必须以技术和服务为先导。在工业润滑油的销售中,润滑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有搞好润滑油管理,才能正确使用润滑油,才能发挥润滑油的技术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浅谈,工业润滑油,管理

工业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必须以技术和服务为先导。在工业润滑油的销售中,润滑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有搞好润滑油管理,才能正确使用润滑油,才能发挥润滑油的技术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工业润滑油的润滑管理。

一、润滑油的运输与储存

(一)散装油品

1.盛装及储存润滑油的容器必须干净清洁;

2.运输和储存变压器油和汽轮机油要求“专罐专线”;其他油品应按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三大类产品设置储运设施;

3.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杂质;

4.散装润滑油的储存期一般不要超过半年;

润滑技术 篇6

有人说,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因此石油的开发与应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石油加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润滑油、燃料等石油衍生产品在推动现代工业文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力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然成为以石油为原料开展研发的制造业寻求突破与进步的关键词。

上海欧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强算是制造业公认的领军人物了。要说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他的一项突破性的专利技术——精细油气润滑技术。这项专利无论在经济方面、环境方面以及技术进程方面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都是惊人的。近日,记者有机会对话冯强,来了解这项专利及其背后的故事。

记者:冯总,您始终是走在制造业前沿的,在信息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融合的势头刚刚兴起的时候,您这边就已经小有成就了。您和您的欧腾团队是研发用时短,还是早就预见到这一发展趋势了?

冯强:研发还是需要时间的,只是我们开始得比较早,因为轴承润滑方面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了。传统的润滑方式会浪费掉50%以上的润滑油,也正是这些被浪费掉的润滑油对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污染,同时还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是一直困扰制造业与环保行业发展的障碍。所以我们的团队利用数十年的油气技术及应用经验,很早就展开了精细润滑的研发,最终开发出这种油气润滑的方式。

记者:精细油气润滑系统,听起来好像很智能,它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冯强:精细油气润滑技术主要是通过气体流动,将定量的润滑油输送到滚动摩擦副的一种润滑方式。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润滑油粘度导致的附壁现象和适当的气流流速的作用下,在整个的传输过程中润滑油并没有被雾化,所以就不存在传统的润滑方式的浪费现象。同时油气流会通过特殊设计的油气分配器进行一级或者多级分配到润滑点上。

记者:所以,“精细”是体现在油量分配器上的,通过定量的方式来降低浪费。

冯强:是的。由于OAD油气分配器的特殊设计,整个分配器中没有运动的部件,这也有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发生几率。而气体和润滑油没有混合,所以最终排放在空中的气体中的含油量几乎为零,也大大降低了对自然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记者:您的这项专利不仅汲取了各种润滑方式的优点,还是性价比极高的产品,降低了用户使用油漆润滑技术的门槛,是润滑技术上的一项突破。这也为欧腾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吧?

冯强:确实是,新技术会激发新的竞争力。过去若干年中国的工业、制造业都是靠劳动力发展,造成了大量原材料的流失与浪费,环境污染也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发展到今天,当环境与发展的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就只能是创新。用创新的技术,帮助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中,从低端向高端跃升。一个不从事核心制造的企业,是不可能在全球的分工中占领一席之位的,技术创新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一直带领欧腾的团队以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记者:很多企业在创新过程当中都有转化率比较低的问题,像知识产权申请很多,但是最后的产品很少。您的精细油气润滑系统应该算是一个正面的典范了,被广泛应用不说,还受到专家与厂商等诸多赞誉,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冯强:这个其实不难,主要看你创新时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专利、论文不少,但用不到实处。我们在创新研发工作,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找到生产中的问题,然后综合考量到各方的利益攻克问题,自然就会收到多方的好评。我们的精细油气润滑系统,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为厂商降低成本,这样一来,不只是实际应用,连推广都省了,是各大厂商来找到我们预定系统。既然创新成果的优劣是市场来评判的,那么创新的目的也应该是解决市场问题。

记者:听说您受邀担任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顾问等多个机械学术协会的要职,平时的工作又很忙碌,您还会亲自参与欧腾的创新工作吗?

冯强:当然要参加,担任多个机械学会的委员、顾问,虽然工作确实是繁忙了不少,但是在视角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经常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对于制造业如今还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大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候再参加创新,我的方向性也更加明确,更有利于研发出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

记者:那么未来,欧腾的研发方向是怎么的?方便透露一下吗?

冯强:真正的数字化工厂是大方向吧。未来我们还会研发对体系的控制与监视设备,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能够进行及时维修,将厂商的损失降到最低。

纯烃纳米单分子润滑技术 篇7

百顺超强抗磨润滑护理剂的核心技术是通过纳米科技改变润滑油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 使碳氢化合物烃分子由原微米级 (2~3μm) 细化到纳米级 (10 nm) 。带负电荷的纯烃纳米单分子像磁石一样紧紧吸附并完全渗入带正电荷金属表面0.5~2μm的缝隙与微孔, 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在金属表面形成纯烃纳米单分子油膜, 减少金属与金属间的摩擦磨损, 摩擦因数0.01~0.02。百顺润滑护理剂在金属表面的渗入附着性可比普通润滑油大10倍, 极压增大3~4倍, 磨损面减小16~20倍, 单位承载压力达44 000 kg/cm2。

百顺工业万能超强抗磨润滑护理剂能有效减少摩擦磨损, 增加机械动力, 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平均节能10%。作用于运动金属表面, 可有效降低机械设备因摩擦引起的高温、噪声和颤抖, 延长换油周期。可与任何润滑油、矿物油或合成油相容, 对橡胶、塑料、皮革等密封或垫圈材料安全。具有优异的剪切安全性和热稳定性, 远远超过化学或固态物质添加剂。在金属表面保持时间≥6000 h。在金属加工中, 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益, 延长刀具、刃具或模具使用寿命。对高压重负荷、高温高速的各类机械及各种转动、传动、液压和动力设备, 能有效减少因摩擦磨损引起的故障或损失。产品安全环保, 无毒副作用。

百顺工业万能超强抗磨润滑护理剂, 适用范围广使用简单。可按原润滑油5%~10%的比例, 加入到各类润滑油 (剂、脂) , 包括汽柴机油、抗磨润滑油、齿轮油、液压油、导轨油、金属加工油 (液) 、机械油、汽轮机油中, 也可直接涂抹或喷涂需润滑的运动金属表面, 即可达到满意的润滑效果。

设备润滑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篇8

1 润滑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1.1 设备润滑的内容和分类

现代设备润滑 (全优润滑) 的主要内容包括润滑剂和润滑系统的选用;润滑油的使用和储存;污染控制;润滑油取样和油液监测;维修策略的优化和改进等内容。现代润滑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设备可靠性, 减少设备维修和停机时间, 降低能耗,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按润滑状态可将润滑分为:流体静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固体润滑;按照系统集中程度分为: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按照润滑油循环与否同时这两类润滑系统分为:全损耗性润滑和循环润滑。其中全损耗性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在送至润滑点以后, 不回收使用, 而循环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送至润滑点进行润滑后, 通过回油管回流到油箱内循环使用。

1.2 设备润滑与密封

为实现设备正常运转, 润滑和密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润滑故障会导致密封的磨损甚至失效;另一方面, 密封失效会导致润滑肉的泄露, 导致杂志掺入, 造成润滑油变质, 润滑状态迅速恶化, 最终设备发生故障甚至灾难性事故。在设备润滑管理中树立润滑和密封并重的理念, 使良好的润滑和密封相互促进, 确保机械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1.3 油液监测技术

作为现代润滑技术的核心内容, 油液检测技术在设备维护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通过分析设备润滑油的性能变化及其中磨损微粒状况, 分析获得设备润滑和磨损信息, 预测故障的发生。油液监测技术不但可以确定润滑油种类和用量, 还可以预测故障的发生, 避免了停机维修, 增强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 设备润滑的高效管理

2.1 设备润滑管理主要存在问题

由于效益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润滑管理往往被企业所忽视, 这造成了润滑管理的诸多问题, 总结起来看主要有:润滑管理无专人负责, 或者负责人员素质较低;润滑管理规范缺失, 用油操作比较随意;日常维护不严谨, “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油品检测仪器落后等。这对工厂机械设备运行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有关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2 设备润滑高效管理的主要措施

完善润滑管理制度, 保障严格执行;重视对润滑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素质;定期组织润滑设备检查, 防患于未然;加强设备用油规范管理, 严格执行种类用量规范;做好设备润滑记录, 完善设备润滑资料。通过高效润滑管理, 提高的设备可靠性, 减少停机时间, 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和能耗,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设备润滑技术发展趋势

3.1 纳米摩擦学方兴未艾

作为纳米机械学的重要分支, 纳米摩擦学近年来发展尤为活跃。它在原子大小尺度上研究摩擦的行为机理, 从微观角度阐释摩擦和磨损现象。纳米级薄膜润滑的研究, 对深化润滑、摩擦和磨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3.2 新型润滑添加剂层出不穷

随着近年来摩擦化学和摩擦物理学的飞速发展, 新型润滑添加剂不断涌现, 其性能不断提高, 同时也对润滑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抗磨添加剂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设备的润滑机理发生了根本变化:化学吸附膜取代物理吸附;化学反应膜取代吸附膜。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节能降耗的迫切需求, 设备润滑日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通过提高设备润滑负责人员的专业素养, 更新设备润滑理念, 并加强新润滑技术和润滑油的研究推广, 推动我国润滑领域的发展, 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高效润滑, 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延长其寿命, 从而减少零部件的损耗和降低能源浪费。利用油液监测技术及时预报潜在故障,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检修, 减少灾难性损坏的几率。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论应用到设备润滑领域, 润滑技术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贺石中.全新的润滑理论及油液监测技术[J].润滑油, 2005, 21 (3) :1-6.

[2]晏海波, 丁光健.现代设备润滑:一座尚未挖掘的金矿[J].现代设备润滑, 2006 (2) :4-6.

[3]严新平.油液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润滑与密封, 1999, 14 (7) :6-8.

[4]严新平, 谢友柏, 肖汉梁.油液监测技术研究与发展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 1997, 8 (1) :102-105.

润滑油质量快速测定技术 篇9

润滑油质量检测的方法有:常规项目检测, 每种润滑油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按照标准要求的项目对油品理化指标进行评价;模拟实验/台架试验, 要根据油品的主要性能, 用相应的台架或模拟实验来评价理论使用性能;行车试验, 在真实车辆或设备中使用, 定期检测油品性能。

不同的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工况下所侧重的检测项目会有所差异。通常会检测如下项目: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倾点、水含量、酸/碱值、清洁度等。具体的指标值会因油品和工况不同有相当大的差异, 不能一概而论。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 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对润滑油来说, 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 粘度

粘度是表示油品流动性和油性的指标, 它反映了油品的内摩擦力。当无任何添加剂时, 润滑油的粘度越大, 其流动性越差, 油膜强度越高。粘度指数表示温度与油品粘度的关系变化。粘度指数高表示温度对油品粘度的影响小, 其粘温性能越好。

2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可以反映其稳定性和精制程度。一般来说, 基础油的精制程度越高, 颜色也就越浅, 这是因为其烃的硫化物和氧化物脱除干净。但是, 即使精制条件相同, 由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不同, 不同基属的原油和油源生产出来的基础油, 其透明度和颜色也可能不相同, 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使用添加剂的情况下, 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 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可靠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常用、最简单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中氧、碳、硫元素含量越高, 润滑油的密度越大, 在同样相对分子质量或同样粘度的情况下, 芳烃含量越高, 含沥青质多和胶质的润滑油的密度最大, 含烷烃多的润滑油的密度最小, 含环烷烃多的润滑油密度居中。

3 倾点和凝点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与纯化合物凝固不同, 油品并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并非所有的液体都已经变成固体, 只是看起来流动性失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低温状态下不能使用凝点较高的润滑油。润滑油的凝点越低, 其生产成本越高, 凝点低的润滑油也没有必要在气温较高的地区使用,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 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的含水量,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水含量越少, 润滑油质量越好, 这是因为水分极有可能使润滑效果变差, 使润滑油形成的油膜遭到破坏, 有机酸腐蚀金属的速度加快, 油品易产生沉渣, 设备锈蚀。

5 闪点

闪点原是一个电力学概念, 是液面附近的空气与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混合, 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 这里表示油品蒸发性。油品的闪点越低, 表示其蒸发性越大, 馏分越轻, 反之。同时, 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 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根据闪点划分油品的危险等级, 可燃品为闪点在四十五摄氏度以上的可燃物, 易燃品为闪点在四十五摄氏度以下的可燃物。严格禁止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 加热油品到闪点温度。粘度相同, 闪点越高, 油品越好。因此, 用户应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温度选择使用润滑油。一般认为, 使用温度比闪点低二十至三十摄氏度, 即可安全使用。

6 中和值、碱值及酸值

碱值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多少, 包括弱碱值和强碱值, 总碱值为两者的合并, 简称TBN, 即我们一般所说的碱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游离酸的一种指标。也可分为弱酸值和强酸值, 总酸值为两者合并,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TAN。中和值是总碱值和总酸值的总称。但是, 实际上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和值"指的仅是"总酸值", 另有注明的除外。

7 灰分和硫酸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 试样被灼烧后, 所剩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有着不同的概念, 对于基础油或不含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来说, 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 越少越好, 对于加油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 (新油) , 灰分就可以作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这时的灰分在指标意义上不是越少越好, 而是应不低于某个值或范围。测量标准为GB/T508-85“基础油灰分测试” (多用于基础油或不含有金属盐类添加剂油品的灰分检定) ;GB/T 2433-88“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8 机械杂质

润滑油中含有一些不溶于苯等、汽油乙醇和溶剂的胶状悬浮物或沉淀物如铁屑和砂石等, 一般称作机械杂质。这些杂质既可能是由润滑油本身原有的有机金属, 也可能是添加剂的作用。通常, 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9 残炭

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质量分数以%表示。残炭是表明润滑油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 也是矿物润滑油精制深浅程度的标志, 油品中含硫、氧、氮化合物较多时, 残炭就高。一般经深度精制的油品残炭小。油品残炭值越高, 其积碳倾向就越大, 在压缩机汽缸, 胀圈和排气阀座上的积碳就越多, 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

摘要:一线生产工作者在现场可以快速简便地随时了解掌握正在使用润滑剂的基本状况, 可动态监控设备生产运转状态, 掌握一定的润滑油质量快速测定实用技术是关键。不同的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工况下所侧重的检测项目会有所差异。通常会检测如下项目: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倾点、水含量、酸/碱值、清洁度等。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介绍 篇10

1. 固体润滑工程学研究

固体润滑工程学研究, 是在材料科学、材料功能学、材料工程学、机械制造学、机械传动原理、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学、润滑原理、润滑材料学、摩擦学、机械管理工程、机械环境、人机关系、成套机械功能联合研究基础上, 以系统学为方法, 从机械摩擦形式、润滑方式、传动速度、荷载大小、运行温度、工作环境、机械运行效率、机械运行效益等方面为着眼点, 对传统润滑油的不完全润滑, 做了系统的相对研究。同时, 提出了复合固体润滑技术的完全润滑思想, 在16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获得了机械传动部位摩擦偶件的各项研究数据, 对应以复合固体润滑技术形成的解决方案, 使轴承、齿轮、滑板等机械偶件寿命延长二倍以上、工矿大型机械所用传统润滑油节省60%、摩擦偶件生产资源节约60%。从而使工矿机械装备能在能源利用可持续节约和资源使用最低化的创新标准上, 实现机械效率和机械效益最大化。

2.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 是在固体润滑工程学理论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技术。该项技术可以解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应用、机械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难题。针对机械运行过程摩擦件磨损增量、润滑油泄漏、能耗增加、金属件制造资源浪费严重、偶件与润滑条件矛盾等问题设计的专门解决方案, 经过16年的时间验证, 成功提高轴承寿命二倍、齿轮磨损减少70%、治理了轴承箱齿轮箱的漏油问题、节省齿轮和轴承及其相关部件的制造资源70%。同时, 提高了机械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建了全新的机械保养与维修制度、提高了成套机械各功能区位的协同效率、减少了机械设备的停机维修次数、杜绝了机械运转关节部位破坏性事故的发生、率先证实了可持续节能降耗的技术性思想。

3. 不完全润滑 (相对)

不完全润滑概念, 是根据润滑油的机械润滑过程和不计环境因素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润滑油在机械摩擦发生时, 摩擦副甲乙之间产生油膜, 该油膜减少摩擦副接触瞬间的剪切力和摩擦表面发生的压强造成的磨损。机械传动部位组件在制造过程间隙的设计, 以及安装和应用过程中的轴心失衡, 客观上决定了机械传动部位运行中震动的必然存在。因此, 机械传动部位摩擦副间的油膜就被破坏, 瞬间的摩擦表面接触就造成了磨损的发生。面对所有采用润滑油润滑的轴承、摩擦副使用一段时间后间隙增大直至报废和齿轮使用一段时间后齿顶宽度磨损至斧刃状的客观现象, 足以说明传统润滑油在相对条件下是不完全润滑的事实。

4. 完全润滑 (相对)

完全润滑概念是在复合固体润滑工程技术的研究过程中, 针对润滑油的不完全润滑性提出来的。复合固体润滑工程技术被应用于工矿机械的传动摩擦件时, 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固体润滑剂, 在摩擦面发生摩擦瞬间, 产生复合固体润滑膜, 该复合固体润滑膜以多层复合物质形态, 较长时间的存留于摩擦面的甲或乙对偶件表面上。同时, 摩擦面瞬间发生的剪切力和压强不会破坏存留摩擦面上的复合固体润滑膜, 从而阻断了对偶面的直接接触, 保证摩擦面在承受最大压强时的润滑有效, 以期达到减少磨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5. 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理论及方法

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理论及方法, 是在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传统润滑条件下, 机械摩擦界面在运行过程中, 依靠非摩擦时的摩擦面附着润滑油后摩擦产生的油膜达到润滑的目的。这种润滑方式只能解决机械传动部位动力传递时摩擦面初始接触时的临界负荷问题, 随着机械运行环境各项条件的变化, 传统润滑方法和润滑介质均不能使摩擦面最大程度减少磨损, 润滑的有效期也不能成倍延长, 摩擦发生时存留界面上的润滑剂存量无法得到保证。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理论及方法, 就根据机械摩擦配合面的机械运动形式, 在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对静止或速度较低的一个面上, 设计配置阵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沟槽, 使摩擦面机械运动时在界面之间存留大量的润滑剂, 以期达到界面之间不管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有足够的润滑剂存量, 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润滑有效, 同时在冲击荷载发生时, 潜伏在界面之间凹陷结构中的润滑剂被气流带出, 从而保证摩擦面之间不直接接触, 最大程度减少了偶件磨损, 提高了寿命, 更重要的是复合固体润滑剂的配合使用, 杜绝了摩擦面之间的金属摩擦, 保证了润滑效果的成倍提高。

二、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的意义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 是以复合固体润滑材料的功用研究为前提, 从材料的个体性能入手, 复合多种具有润滑性能的固体材料, 使其润滑的协同效应最大化。从而, 解决工业设备传统润滑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材料为:金属基础的粉末润滑材料、聚合物基础的液体材料、纤维基础的成型材料、溶剂基础的表面材料、矿物基础的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络合物材料、氟化材料、氮化材料、合金化材料、羟基硅酸盐材料、纳米材料、稀土基础的复合材料等。

本技术旨在针对成套工业设备传动部位与系列新型复合固体润滑专用产品的配套使用, 达到免维护、防水、防尘、长效润滑的协同效果, 以期实现机械装备零部件寿命比传统润滑条件下寿命延长3倍以上, 节约轴承、齿轮等摩擦副制造资源70%以上。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 针对工业机械工作的环境粉尘严重、冲击荷载大、连续工作时间长、机械协作连动复杂、全天候露天作业、水雾影响大, 日常的有效维护和高效可靠的润滑很难完全实现的具体问题, 重点解决设计制造机械时的关键组件存在润滑缺陷问题。在固体润滑工程技术的学科研究基础上, 不断把复合固体润滑技术与应用环境完美结合, 从而系统解决机械设备运行中的摩擦磨损问题, 实现机械设备运行效率、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的产品形式和种类

该技术项目截至目前的产品从设计与研究、知识创新与技术集成服务、相关机械产品设计、绿色制造、优化工程共计有278种, 产品可按6种方式提供。

(1) 研究专项、技术方案、问题诊断与培训。

(2) 零件。轴承、齿轮、轴、叶轮、油压缸体组件、万向节轴承及滑块、摩擦副组件、过流件、复合固体润滑剂、超高温和超低温复合固体润滑剂、水刀沙管喷嘴、GR盘根兄弟。

(3) 部件。齿轮箱、轴承箱、关节组、链轮轴组、链条和链板截齿组件。

(4) 成套机械设备。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球磨机、回转式煅烧窑炉。

(5) 特种成套设备。超低温大运距无廊道带式输送系统。

(6) 服务。矿山和煤矿输送机械伺服资质与技术培训、矿山和煤矿输送机械管理资质培训, 润滑工程师资质培训 (设备70%的事故均因使用和润滑不当所致, 而国内相关资质教育空白) 。

四、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的专利技术与政府支持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是在相关复合固体润滑工程学研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2009年复合固体润滑产品被山东省港航局列入港口机械设备节能降耗技术产品目录, 2010年被陕西省科技厅列为火炬计划项目, 2011年固体润滑工程学的版权已获国家注册, 2012年获得陕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 (项目编号:2012ZKC02-4) 、西安市产业创新计划资金支持 (项目编号:CX1219) , 核心产品复合固体润滑剂列入科技部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项目编号:2012GRG01002)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专利号:201010273568.2) , 实用新型专利20项, 外观设计专利1项。

五、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的应用领域

复合固体润滑工程技术可以应用在机械装备的所有摩擦部位。16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经成功完成了煤矿与矿山机械、石油机械、冶金机械、水泥机械、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的工业性、应用试验和相关技术产品销售, 同时还完成了透平机、水轮机、水泵、火箭发动机导向锅关节、船舰与坦克用柴油内燃机曲轴和凸轮轴瓦等的应用设计和产品试验。

六、复合固体润滑工程与技术的实践认知和国际地位

近8年来, 该技术项目已经在山东新汶集团西庄煤矿的刮板输送机、中联水泥滕州水泥公司煅烧窑炉、天地奔牛管板输送机、榆林榆树湾矿业公司、陕煤化集团朱家河煤矿采煤机、龙钢集团大西沟矿业公司选矿系统得到实际应用和验证, 该技术所用之处寿命均延长了2~6倍以上。GR潜伏式固体润滑截齿组件专利技术已在陕煤集团朱家河煤矿应用, 大大延长了截齿的使用寿命。华冶公司应用GR复合超强耐磨托辊, 其使用寿命是传统润滑托辊的2倍以上。天地奔牛为红柳林煤矿制造的刮板输送机配置的1400型GR链轮轴组, 应用复合固体润滑工程技术后过煤量达到1582万吨还没有出现故障, 而国外著名链轮轴组制造商的该型号过煤量只承诺650万吨。

润滑技术 篇11

1. 安装气缸垫时涂黄油

有些农机修理工安装气缸垫时,喜欢涂1层黄油在气缸垫上,认为这样可以增加拖拉机或农用车发动机的密封性。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众所周知,气缸垫是发动机缸体与缸盖之间重要的密封件,它不但要求严格密封气缸内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而且必须密封贯穿气缸盖、缸体内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速的冷却水与机油,因而要求在拆装气缸垫时必须特别注意其密封质量。如果在气缸垫上涂1层黄油,当气缸盖螺栓拧紧时,一部分黄油会被挤压到气缸水道和油道中去,另一部分留下在气缸垫间。留在气缸垫间的黄油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受高温影响,一部分会流入气缸燃烧,另一部分则会烧成积炭存在于缸体与缸盖的结合面上。这些积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极易将气缸垫烧穿或击穿,造成发动机漏气,因此,安装气缸垫时切勿涂抹黄油。

2. 保养钢板弹簧时加注黄油

有些农机修理工在保养或组合钢板弹簧时,为防止各钢片磨损而加注黄油。其实,这是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错误做法。由于黄油很容易从钢板间被挤出来,同时易黏附灰尘,将使钢板弹簧很快锈蚀,降低寿命40%以上。保养和组合钢板弹簧时,应该涂石墨钙基滑脂。石墨钙基滑脂是在钙基滑脂中加入10%的鳞片石墨制成的,石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其耐压性好。在机车行驶中,尤其行驶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时,各钢板有强烈的震动和磨擦,由于石墨钙基滑脂耐性好,不易从钢板间被挤出来,可长期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3. 启动机轴承加注黄油

机车上启动机轴承一般采用自润滑轴承或称多孔含油轴承合金,是采用金属粉末(铁粉或铜粉)经混匀、压制、烧结成型后,浸入有一定温度的润滑油制成的含油减磨合金材料。它主要使用在加油困难、轻载高速或低速负荷较大以及需经常换向的场合。启动机保养时,不要用汽油清洗轴承,以免冲淡润滑油,而应该用清洁的棉布或棉纱擦试;更不应该加润滑脂,因为轴承配合间隙较小,润滑脂在轴承中存留不住,甩出后落在电刷与换向器上会引起启动无力,严重时会导致换向器烧蚀。

4. 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

机油有柴油机机油和汽油机机油之分。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同样在高温、高压、高速和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两倍多,其主要零件受到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方法不同。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料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来制作,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来制作,但这些材料的抗腐性能较差,因此,柴油机机油需多加些抗腐剂,以便在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甚至成片脱落的不良后果,机油也会很快变脏,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的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千万别将汽油机机油加注到柴油机使用。

5. 润滑油只添加不更换

有些驾驶员或修理工只注意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并按标准添加到油尺的两刻线之间,而不注意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忽视了对已经变质机油的更换,这将会导致一些发动机的运动机件在较差的润滑环境中运转,从而加速各润滑机件的磨损。为此,在一般情况下,拖拉机或农用车在行驶3500~5000千米时,就应该更换发动机的润滑油。换入新润滑油时,最好清洗润滑系油道。清洗润滑油道方法是:①机车熄火后,立即趁热从油底壳中放出废旧机油;②向油底壳中加入清洗油(柴油或1/3机油与2/3柴油的混合油),其数量一般达油底壳容量的1/3~1/2。当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3~5分钟时,应严密注视机油压力表(其读数不得小于5.88×104帕),如果压力太低,应立即停机。清洗后,从油底壳、机油过滤器及散热器中放出清洗油,盛于干净的容器内,沉淀后仍可使用;③卸下机油过滤器,清洗壳体及滤芯。装回时,必须在滤清器内注入新机油,并清洗加油口滤网和通气孔,用机油润滑通气孔填料,最后加入新机油到规定刻度;④启动要摇转曲轴,直到机油压力表显示出压力后再启动发动机,以免发动机开始工作时造成干磨擦,引起机件烧坏。

6. 加润滑油宁多勿少

有些机手和修理工怕机车缺油烧轴瓦,在操作中不按规定加油,使润滑油超过标准。其实,加润滑油过多是有危害的:①机车行驶时曲軸搅动,使机油泡沫变质,增加曲轴转动阻力,这不仅会增加发动机油耗,而且还会降低发动机功率;②由于机油从气缸臂上窜到燃烧室燃烧增多,从而使机油消耗量增加;③加速了燃烧室积炭的形成,使发动机易产生爆燃现象。

润滑油调和工艺技术探讨 篇12

作为石油冶炼产生的特殊油品, 通过挤压灌装管线、灌装机里的剩余润滑油产生的。润滑油在灌装生产工艺过程中, 需要不断进行切换环节品种, 然后通过后续生产的灌装产品挤压出前一批产品。润滑油灌装工艺增加顶线油生产的环节, 目的就是为了将灌装机、灌装管线里残留下来的上一批次油品进行挤压, 提高油品质量, 保证后继续灌装油品的合格率。在石油行业, 通常采取回调方法进行项线油处理过程。具体通过确定比例将顶线油逐级降解, 按照半成品油以及基础性油调入其他润滑油品中。采取这样的方式会影响润滑油产品质量, 有可能造成润滑油使用的不安全性。

在石油冶炼车间, 调和油生产使用的调和釜进油管与成品油倒出的出口管共同使用一段管线, 现场工程师和相关专家通过研究发现, 目前润滑油调和工艺与灌装工艺普遍均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 调和釜到管汇之间的容积不等于管汇出口到灌装机管线的容积, 导致现场很难确定管线中顶线油去润滑油企业面临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使企业在发展中不但要对润滑油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了如指掌, 还应该发扬创新精神, 除量, 实际情况较复杂。 (2) 现代石油冶炼过程和工艺的复杂性, 造成润滑油产品和类型的多样性, 由于每单次批量生产的数量不是很多, 调和釜投入运行的灌装线数目也不多, 从而造成不同类型润滑油产品之间的频繁接触, 以致产生更多数量的顶线油。石油冶炼厂润滑油的产量大大减少, 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利润, 润滑油品的质量也不是很好。

2 改造工艺

通过采取提高操作工艺、确定顶线量法和减小顶线量法来提高润滑油生产工艺过程的效率。

2.1 提高操作工艺

目前, 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润滑油都是在工厂初始加工后, 进行调和灌装工艺。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 本文提出两种提高润滑油产量的工艺操作方案。

第一种, 在在齿轮油、内燃机油和液压 (1) 从调和釜进入到出口管线, 再经过调和釜管道汇合; (2) 流过回流管线进入地槽, 接着流入调和釜进口管线, 最终到达调和釜内部。从第一步到油管道之间汇合的地方, 通过增加三跟回流管线, 使它们回流到调和釜通过管道汇合。润滑油回流工艺过程包括两步:第二步完成整个润滑油回流流程, 这两步在润滑油调和工艺结束前10分钟开始运行。

第二种, 在灌装机前面加装l5根回流管线, 通过使用加装改造后灌装机与调和釜进行回流工艺流程。此时的回流工艺流程包括两步: (1) 从调和釜进入到出口管线, 再到管道处汇合; (2) 进入灌装管线再流到回的管线, 进入地槽后流入调和釜进口处管线, 最终到达调和釜内部。

上述两种方案都能有效提高润滑油灌装工艺的效率。

2.2 确定顶线量法

近年来现场工程师和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管道汇集出口处的管线延伸到灌装线入口的容积都不形同, 容积范围包括93升至450升。如果依照较大的容积来确定顶线量的话, 会造成实际应用时材料过多的情况, 这样会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经济损失, 造成了浪费。如果依照较小的容积来确定顶线量的话, 会造成实际应用时材料不够的情况, 这样会使产品在首件检验的时候不合格。因此, 应该按照各个管道汇集出口处的管线延伸到各个灌装的线路入口处的容积来准确的确定顶线量。

2.3 减小顶线量法

在不相同的调和釜处延伸到管道汇合处的管线容积从l12升到299升不等。增加调和釜内部的油品所能回流的能力计算不同的调和釜到管道汇合处的管线容积, 可以依据实地的测量结果和设计人员设计出的图纸。如果依照较大的管线容积来确定顶线量的话, 那么就会使一部分的顶线量过多, 这样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增加经济损失, 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浪费, 不但如此, 还增大了质量的风险。如果依照较小的管线容积来确定顶线量的话, 那么很容易会造成顶线量不够, 这样会使产品首件在通过检验时造成不合格。如果依照实际的管线容积来确定顶线量的话, 那么就会使在实际生产工艺中的操作难度加大, 这样容易出现错误。因此, 提议将管线内部的残余下来的油品通过在调和釜内部的油品一起回流的方法来减小顶线量。

3 总结

调和釜一直到管汇处中的管线中残留的油品, 极大影响灌装产品首件检验的合格率最大。按照体积百分数来进行计算, 残留油品大约占灌装油品的百分之十。经研究表明采用上文提到的第一种工艺后, 管线处残留油品从管汇处回流到调和釜内部, 这一新型工艺保证顶线油产量从刚开始的每次201千克逐渐减少到一次142千克, 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的流失, 同时还可以消除质量隐患,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敬文, 许小平, 许小商, 等.胶溶剂在增进润滑油清净剂功能中的作用和应用研究[J].润滑油, 2004 (05)

[2]赵声玉, 郭莉.石油液化气自动灌装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4 (04) .

上一篇: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下一篇:包头地区雷电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