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2024-05-10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精选12篇)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1

柴油机润滑系统采用压力、飞溅复合润滑方式来润滑柴油机各部的机件。曲轴主轴承、连杆大头轴承、凸轮轴、正时齿轮室等靠压力机油润滑;连杆小头孔的活塞销、活塞与缸套等都依靠曲轴回转中飞溅出的机油来润滑。

柴油机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当机油压力不正常时, 柴油机各部机件的工作条件得不到保证, 将使机件迅速磨损, 会大大缩短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一、机油压力低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机油压力表指针指示值低于技术文件的要求。

2.故障原因

(1) 机油黏度过低, 达不到规定的容量和压力。此时应考虑是否机油牌号不对或是否柴油或水漏入机油盘。

(2) 机油压力表失灵或损坏。

(3) 机油不足, 未达到规定容量。

(4) 机油管路堵塞或破损漏油, 使机油无法进入主油道。

(5) 吸滤器严重堵塞。

(6) 机油泵严重磨损, 泵油量不足。

(7) 机油泵安全阀由于长时间磨损, 输出的机油大量从安全阀泄回机油盘。从而使主油道正常机油压力建立不起来, 造成机油压力过低。

(8) 机油粗滤器滤芯堵塞, 同时旁通阀失灵。

(9) 主油道限压阀调节压力过低, 使主油道压力降低。

(10) 发动机使用时间较长,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磨损造成轴颈间隙过大, 导致机油压力降低, 严重时还会出现异响。

(11) 机油散热器堵塞, 同时旁通阀失灵, 也会引起机油压力过低。

(12) 发动机过热引起机油温度过高, 从而使机油过稀, 易导致机油压力过低。

3.故障分析与排除

首先检查机油量是否充足、机油黏度是否变小 (机油中混入柴油和水分则黏度变小) 。

检查有无泄漏。如情况正常, 则进一步检查机油滤清器、旁通阀、限压阀、机油进油管、集滤器、机油泵等是否工作正常。如上述检查均正常而机油压力仍低, 则用新的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作对比试验, 检查原表是否失效。必要时检查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是否间隙过大。行驶中若发现机油压力低于标准值, 可卸下主油道上的螺塞或机油传感器, 观察喷油是否有力。若喷油有力, 则可继续行驶;若喷油无力, 应立即检查修复, 以免造成机器的严重损伤。

二、机油压力高

柴油机在正常运转中, 机油压力过高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它不但使柴油机功耗增加, 同时对柴油机各运动部件的润滑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1.故障现象

(1) 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超过规定的数值 (机油压力表和感压塞良好) 。

(2) 发动机动力降低。

2.故障原因

(1) 机油温度过低或黏度过大。

(2) 调压阀开启压力过高。

(3) 安全阀关闭不严或开启压力过低, 长期使部分机油不经滤清器即进入主油道, 增加了主油道的油量和油压。

(4) 主轴承、连杆轴承间隙过小。

3.故障分析与排除

首先检查机油黏度是否过大, 若不正常应更换符合规定的机油。进一步检查压力表和传感器是否失效, 这种检查采用对比法又直观又方便 (即用新表或正常使用的表与旧表对比) 。如上述检查正常, 再检查限压弹簧是否过硬、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间隙是否过小。然后检查机油滤芯是否堵塞、旁通阀弹簧是否过硬。若机油压力仍然高, 则应检查缸体主油道是否堵塞。

柴油机正常工作时, 各种消耗如燃油、柴机油、冷却水等均有规定的消耗量。当某种消耗过大时, 就说明柴油机出现故障。这种故障直接影响柴油机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必须认真对待。

三、机油消耗量过大

使用过程中, 油底壳机油量会逐渐减少 (一般机油消耗量为每千瓦小时不大于4 g) 是正常现象。但机油消耗量过大, 则易造成柴油机故障。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除漏机油外, 更多的是烧机油。

1.故障现象

机油消耗量过大, 排气管冒蓝烟。

2.故障原因

(1) 活塞环过度磨损, 或活塞与缸套发生偏磨, 致使机油上窜, 造成烧机油, 冒蓝烟。

(2) 曲轴箱通风不良, 曲轴前后轴承油封损坏或破裂导致漏油。

(3) 气门导管磨损过甚;气门杆油封损坏, 气门室、油底壳等结合处漏油严重。

(4) 空气滤清器堵塞严重, 造成工作负荷过大, 从空气滤清器到进气管形成负压, 产生渗漏。

(5) 加机油过量, 曲轴箱内压力偏高, 使各部渗漏。

(6) 空气滤清器堵塞, 造成机油耗量过多。

3.故障分析与排除

(1) 首先检查外部有无漏油部位, 应特别注意曲轴前端和后端、凸轮轴后端油封是否漏油。若发动机气缸盖罩、气门室盖、油底壳衬垫和发动机前、后油封等多处有机油渗漏, 应检查曲轴箱通风装置, 保证曲轴箱通风装置状态良好, 更换新密封件, 以确保密封。

(2) 当发动机大负荷、高速运转时, 排气管大量冒蓝烟, 同时机油加注口也向外冒蓝烟, 则应检查气缸、活塞及活塞环的磨损情况。若磨损较大, 则应更换零件, 并重新安装。检修时, 一般应首先更换活塞环, 刮削气缸台阶;必要时, 要连同活塞、气缸一起更换。

(3) 若发动机大负荷运转时, 排气管冒蓝烟, 但机油加注口无烟, 则为气门杆油封损坏, 气门导管磨损过甚 (尤其是进气门) , 使机油被吸入燃烧室。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2

虽然音频系统出现的故障现象比较多,但简单归纳起来则主要有:不能正常发声、音量不足、噪声较大,以及兼容性问题等几种情况,

(1)不能正常发声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先不要急于打开机箱,应本着由外至内、由软至硬的顺序逐步进行检查,其步骤如下:

①故障部位的判别并检查硬件接线是否正确:

由于声卡和音箱中任何一个工作不正常,都有可能会导致不能正常发声故障,故首先应该确定故障的部位。可以将音箱的输入插头,插入其他音源设备或光驱面板上的耳机插孔中进行试听。

假如此时音箱不能发声,则属于其内部功放或电源电路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检查和维修。如果对电子维修技术不太精通,那最好还是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为好。

假如音箱放音正常的话,请再检查音箱插头是否插在了声卡上的SPK插孔,连接电缆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情况,如一切正常可继续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检查声卡的DMA、IRQ及I/0地址参数:

系统在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时,安装程序大都会选择DMA、IRQ及I/0地址参数的默认值进行安装,但有时这种默认值会与其他设备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声卡不能正常发声。此时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属性选项卡,该选项卡将显示出电脑中所有的硬件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其中包括了IRQ、DMA、I/O和内存等四大类型,我们可以分别选择并进行查看,

比如我们选择了IRQ类系统资源,即可显示系统现在已分配的中断号。此时如发现声卡的IRQ资源,与其他设备存在有冲突现象,可通过手工调整声卡来为其选择一个空闲的IRQ加以解决。不过这种情况在集成的AC97规范软声卡上较少出现。

③驱动程序不兼容:

由于WindowsXP系统的稳定性较高,于是许多人选择升级或全新安装了该系统。但是WindowsXP对硬件驱动程序兼容性要求较高,一些较早声卡的驱动程序往往无法得到支持。虽然有时WindowsXP可能会自动为声卡装驱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也不能让声卡发声。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期望生产厂家能够提供兼容的驱动程序。

(2)音量不足

音量不足?D?D即达不到应有的输出功率,这时调节音箱上的音量旋钮或调节任务栏上的音量调节图标,其效果也不十分明显。这种故障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音箱的输入插头错插在了LineOut插口:

此种连接方式会造成声音信号没有经过声卡板载放大器的放大处理,就直接输送给了音箱的功放电路,而音箱功放电路所需的推动功率又较高,从而造成输出音量较小。遇此情况只要将音箱的输入插头,改接至声卡的SPK插口,音量即可明显得到改善。

②音箱内部电路本身存在着故障:

如果采用上一方法,仍然不能使音量显著提高,则可能是音箱内部功放、电源电路存在着故障。由于维修需要必要的电子知识和动手技巧,对一般读者来说还是交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为好。

③声卡的芯片或电路存在着故障:

柴油机润滑油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篇3

关键词:柴油机 润滑油 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TK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11-01

现在船舶大都采用中、低速增压柴油机作为推进主机或船舶电站的原动机。由于柴油机的机械负荷较大,对其各工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柴油机的性能指标、工作可靠性和耐用等都会受到润滑油系统的运转状况的影响。

1 故障现象

某轮采用MAN公司6L23/30H型机作为柴油发电机,投入运营近半年左右柴油机运行状况每况愈下,滑油滤器使用3d即需更换,并且滑油消耗量大,大约是标准的2倍,且现象越来越严重。

2 故障解决

根据故障现象,首先检查润滑油系统管路,未发现破损漏泄现象。而后对柴油机进行拆检,发现活塞环严重磨损,同时排气阀密封面严重烧蚀,出现多处缺口,由此证明气缸内燃烧环境十分恶劣。随后对运转参数进行检查,发现燃油进机温度仅在75~85°之间,而船上使用的重油正常进机温度应在128~145°范围内。由于重油进机温度太低,造成柴油机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积碳,积碳污染滑油,破坏气阀密封面,加快气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进而造成滑油窜入燃烧室燃烧,造成润滑油消耗量过大。

发现问题后,更换损坏部件,及时调整重油进机温度,故障解决。

3 常见故障分析

根据经验我们总结出柴油机润滑油系统几种常见故障,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

3.1 润滑油压力低

润滑油压力对润滑部位的油量供给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油膜的承载能力也有影响。润滑油压力过低是常见故障之一,对柴油机的危害非常大,轻者会加重各运动部位的零件磨损,严重则会发生烧瓦、抱曲轴等事故。造成润滑油压力过低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供给主油道的油量减少,或主油道以后的油路漏油严重。具体原因有:

(1)润滑油泵的供油量不足会导致压力偏低。润滑油泵经长期使用磨损后,齿轮或转子的径向及端面间隙增大,油泵的供油量减少,润滑油压力也随之下降。另外,为防止油泵的供油量过低及油压偏低,润滑油泵与吸油管的连接处必须密封。其次,主油道有异物堵塞也会造成进油不畅,从而造成润滑油泵供油不足。

(2)主轴瓦及连杆轴瓦的轴承间隙过大,使润滑油严重漏失。曲轴与轴瓦间隙过大引起压力偏低。柴油机经长期使用后,曲轴与连杆瓦或曲轴与主轴瓦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大,形成不了油膜,不但会增加润滑油消耗量,更会引起润滑油压力下降。因此,润滑油压力下降的情况,常常被作为判断曲轴与轴瓦磨损程度及柴油机是否应进行大修的主要标志。

(3)润滑油滤器脏赌引起压力偏低。当润滑油滤器堵塞时,润滑油不能顺利通过,减少了主油道的供油量,润滑油压力也就随之下降。

(4)润滑油粘度过低,使润滑油从各相对运动零件间漏失。润滑油粘度过低,大多是由于润滑油严重超期使用,船上使用了劣质润滑油或型号用错等造成。

(5)润滑油管路泄漏或者进油通道的堵塞也会使润滑系统中润滑油流量减少,压力下降。

在发现润滑油压力降低时,应先检查相应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或者吸空等现象,然后重点检查润滑油滤器是否堵塞,造成通过的润滑油流量减少,最后检查润滑油泵端面间隙是否增大,造成吸油不足。

3.2 润滑油温度过高

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各摩擦副工作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摩擦热,柴油机运行中会不可避免地使润滑油温度升高,但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润滑油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变稀,产生润滑不良、机件磨损加快、润滑油压力下降,进而失去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引起润滑油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有:

(1)冷却系统故障。如机架、气缸盖水套的水垢太多、太厚,散热不良,柴油机温度升高,引起润滑油热负荷加重,使油温过高。此时,应彻底清除水垢,加注软水使用。润滑油冷却器若不能正常工作,也会使油温升高。

(2)润滑油系统不清洁。润滑油太脏,油路有堵塞,如润滑油滤器脏赌、阻力增加,使部分甚至全部润滑油不能通过粗滤器及散热器,而直接从安全阀进入主油道,造成润滑油温度过高。这一般是由于维护保养不认真,不及时或使用了不符合规定的劣质、脏污及牌号不符的润滑油造成的。因此,柴油机要求按照一定的周期定期清洗滤器。

(3)柴油机运行超负荷。柴油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润滑油泵损坏或主轴承及连杆轴承间隙过小。另外,润滑油油面过高、曲轴箱透气口堵塞等都会导致油温偏高。为此,要避免柴油机高速超负荷运行。

(4)系统连接错误或恒温阀故障。冷却水系统管路连接错误或恒温阀故障都会造成冷却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引起柴油机润滑油温度偏高。

(5)气缸漏气。气缸漏气会引起高温气体窜入油底壳,使油底壳润滑油温度升高。

3.3 润滑油消耗量大

柴油机运转时,润滑油消耗通常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如果超出额定消耗量,就表示消耗过量。一般来讲,润滑油的消耗量都會受到发动机温度、转速、运转模式及新旧程度的影响。润滑油消耗过大一般表现为:发动机功率下降,油底壳润滑油平面下降较快,排气冒蓝烟等。造成润滑油不正常消耗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曲轴箱压力增大。在柴油机工作时,总会有一部分废气从气缸间隙中窜入曲轴箱,使曲轴箱压力上升。严重时使曲轴箱内的润滑油上窜到燃烧室和气缸盖罩,甚至产生润滑油飞溅,导致润滑油耗量增加。因此,使用中应保持曲轴箱透气管通畅。

(2)活塞环过度磨损,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大。活塞环边间隙与开口间隙过大、活塞环弹力太弱或卡死在环槽内、缸套因圆柱度与圆度的误差过大而造成密封不好、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过大、润滑油温度或压力过高,主轴承和连杆轴承间隙过大等都会使润滑油过多地进入燃烧室,润滑油耗量过大。另外,柴油机燃烧重油时进机温度过低,造成燃烧积碳严重,也会使活塞环过度磨损引起润滑油耗量过大。

(3)润滑油漏泄。油底壳出现裂纹、曲轴前后油封损坏、油底壳与集体结合面密封损坏等。都会使润滑油泄漏,消耗量增加。

4 结语

润滑油系统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运行状态及使用寿命,在日常操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润滑油系统的管理,进行有效的预防,当发生故障时要迅速召集人员,及时进行解决,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4

1.每次出车前, 必须注意检查机油情况, 保持规定油面高度且油无变质才能出车, 如有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

2.行驶中, 要注意机油表的读数, 若下降或不指示, 应及时停车排除, 以免发生机损事故。

3.按规定牌号和数量添换机油, 控制适当的机油油面高度, 避免不足或过量。

4.用手摸揉机油若感发滞、无粘性或呈现黑色污物为滤清器工作失效而使机油变质, 应予以更换。

5.每间隔行驶1.2万km应更换滤芯, 清除转子罩内沉积物, 疏通管路, 维护润滑系统部件。

6.曲轴前后油封应严格遵守装配技术要求, 尤其后瓦盖密封条, 应嵌入到底无配合间隙为好。

7.机油压力过低时, 不能用调整机油泵限压阀的方法来解决, 必须查清油道中机油过量泄漏 (机油压力建立不起来) 的原因, 必要时检查有关部件 (如轴与瓦) 的磨损情况, 分别予以修复。

二、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 曲轴箱淤积油泥

(1) 故障产生原因

①燃油质量太差;②润滑油过滤器沾污;③恒温器有毛病;④散热器百叶窗卡住不能开启;⑤内部漏水;⑥冷却液温度太低。

(2) 排除方法

①参照燃油技术规格标准更换燃油;②检查污物能进入柴油机的各种漏洞, 更换过滤器;③更换恒温器;④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有毛病, 百叶窗的每个叶片枢轴是否有污物。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枢轴加油润滑;⑤检查密封垫, 缸套密封垫, 喷油器套筒等。按需要进行修理;⑥检查软管中有无空气、恒温器和热控制器等, 修理或更换有毛病的零件。

2.润滑油变稀

(1) 故障产生原因

①内外输油路燃油泄漏;②喷油器油室破裂;③喷油器O型环损坏;④气缸润滑油控制失灵;⑤内部漏水;⑥冷却液温度太低;⑦燃油泵有缺陷, 供油过量。

(2) 排除方法

①检查密封垫和内外燃油管道有无渗漏。检查O型密封圈, 按需要更换有毛病的零件;②按需要更换喷油器和喷油室;③小心安装新的O型密封圈, O型密封圈安装前应加润滑油;④检查缸套和活塞环。更换或修理有毛病的零件;⑤检查密封垫, 更换损坏的密封垫。检查缸盖有无铸造气孔, 并加以修整;⑥检查恒温器, 水位, 有无漏水。检查水泵和风扇传动带。按需要进行修理;⑦检查燃油泵是否以校准。

3. 润滑油温度过高

(1) 故障产生原因

①曲轴箱润滑油少或无润滑油;②润滑油油位太高;③冷却液不足, 或水泵磨损;④恒温器有毛病;⑤软管损坏或传动带松弛;⑥润滑油冷却器或水道堵塞;⑦外部渗漏或冷却系统中有空气 ;⑧冷却液太少或散热器沾污;⑨百叶窗卡住, 热控元件有毛病。

(2) 排除方法

①检查油标尺刻度。检查冷却系统中有无外部泄漏。排除故障, 添加润滑油;②检查油标尺刻度, 排掉过多的润滑油;③见冷却液容量技术规格, 检查可能存在的渗漏。检查水泵。若有必要, 予以修理或更换部件;④更换恒温器;⑤检查并更换所有损坏的软管。检查传动带有无磨损。更换磨损的传动带。按技术规格张紧传动带;⑥用清洗溶剂来清洗润滑油冷却器和中间冷却器, 更换冷却液;⑦检查所有的软管、接头、卡箍密封垫是否渗漏。若有必要, 予以修理;⑧见冷却液容量技术规格。清洗散热器;⑨更换热控元件, 修理百叶窗。

4. 润滑油压力过低

(1) 故障产生原因

①润滑油调压器有毛病; ②曲轴箱润滑油油位太低或无油;③润滑油输油管道堵塞;④润滑油内外渗漏;⑤润滑油的级别与气候条件不符;⑥内部漏油或系统中有空气;⑦冷却液容量太少或散热器沾污;⑧润滑油过滤器有污物;⑨恒温器出故障;⑩软管损坏或风扇传动带松弛; (11) 润滑油冷却器或水道堵塞; (12) 冷却液不足或水泵磨损。

(2) 排除方法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5

近十几年里,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美国莱康明航空发动机,随着维护的深入,发现发动机故障率中占比例最高的是点火系统故障。下面以德事隆・莱康明公司生产的IO -3 6 0 -L 2 A发动机选用的美国CHAM PION公司生产的点火系统为例,分析点火系统在飞行使用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及分享排故的一些经验。

1 莱康明发动机点火系统基本组成及分布

莱康明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由:磁电机(包括外部导线和开关)、高压导线和电嘴三部分组成。每个气缸有两个电嘴,分别安装在气缸头的上部和下部,有两个磁电机通过高压导线分别控制每个气缸的一个电嘴,即一台发动机有两套独立的点火系统。一般两个磁电机是分开安装的,也有两个磁电机合在一起共用一个转子,由一个传动齿轮带动。阿维科・莱康明公司生产的IO -5 4 0 -C4D5D发动机选用的D6 LN-3 0 0 0型磁电机就属于这一类。各型莱康明发动机使用的磁电机原理大同小异。

2 磁电机单磁掉转异常故障

发动机在使用中,飞行人员或机务人员在对发动机试车时,在对磁电机进行试单磁工作时,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要么单磁工作时发动机不掉转,要么单磁工作时发动机转速迅速下降,发动机失去功率。这两种情况可以归结为:(1)在单磁位双磁工作。(2)在双磁位单磁工作。

3 在单磁位双磁工作分析

3.1 在单磁位双磁工作的原因

它的现象即试车试单磁时,一个磁电机工作时发动机不掉转,另一个磁电机工作时发动机掉转正常。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试单独的一个磁电机工作性能时,另一个磁电机没有关闭,而在正常工作。在日常维护中,排故时会发现,另一个磁电机由低压电路中的电容正极引出接到磁电机开关的接地线断路。而最可能断开的位置在电容正极引出的接线桩处的接地线的接线片根部导线断开。这样就造成了这个磁电机不能关闭。本来应该在试单磁时,让另一个磁电机通过接地线在磁电机开关处接地,使其不工作。现在接地线断路,就等于磁电机低压电路中的一次线圈始终能产生感应电流。发动机转动,断电器就会正常工作,一次线圈就会产生自感应电动势,从而让高压电路中的二次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让磁电机始终产生高压电。因为接地线断开就等于磁电机开关对磁电机的控制失去作用,磁电机开关无法让磁电机的一次线圈接地,只要发动机转动这个磁电机就正常工作,就无法试单磁。

3 .2 定时灯在查找单磁位双磁工作故障中的应用

定时灯是给磁电机在外定时安装中,判断磁电机是否安装精确的工具。大多使用以电池为电源的定时灯,如E A S T E R NT ECHNOL O GY COR P OR AT ION生产的E50型定时灯。这种定时灯在磁电机断电器触点断开时灯亮,闭合时熄灭。交流定时灯的工作方式与上述相反,当断电器触点断开时灯熄灭。在上述故障的分析中,在单磁位双磁工作的故障是可以在运转发动机试单磁中检查出来的。但是当停车排故时,拆掉了发动机整流罩,可是肉眼却看不出电容正极到磁电机开关的接地线哪里断了。因为有时导线内部的金属线断了,而外面的绝缘层完好无损。这时发动机试车人员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判断,记不清是左磁不掉转还是右磁不掉转,而装回整流罩给发动机试车又很麻烦。这时使用定时灯就可以简单有效的判断哪个磁电机不能接地。把定时灯的两根正线接在两个磁电机的电容正极,而负线接地,此时磁电机开关都在OF F位。当拆掉电嘴,顺旋向搬动螺旋桨到一号缸膨胀作功行程使冲击联轴器脱开,然后回搬螺旋桨到一号缸压缩行程上死点前2 5 °附近来回晃动时,会发现有个定时灯会亮而另一个灯始终不亮,不亮那个灯相连的磁电机为正常,亮灯相连的那个磁电机为故障。因为磁电机开关在OF F位,两个磁电机均应接地。亮灯说明这个磁电机没接地,断电器对低压电路起作用。这时只要找到这个磁电机接地线断开的位置就可以排除故障,断处多在电容正极接线处的接线片根部胶套内。这是一个利用定时灯排故非常好的例子。

3.3 在双磁位单磁工作分析

这类故障只能在试车试单磁时才能发现。它的现象是当磁电机开关位于单磁位时,一个磁电机单独工作时,发动机不掉转,而另一个磁电机单独工作时,发动机转速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即发动机不工作。这是因为有一个磁电机使终没有工作,即无论磁电机开关在双磁位还是在不掉转的单磁位,都只有一个磁电机在工作。另一个不工作的磁电机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装配磁电机时未连接内部的电容插线;磁电机断电器故障;磁电机分电器故障;磁电机线包不绝缘等。当更换这个故障磁电机后,发动机单磁掉转就可恢复正常。

4 电嘴积碳引起的发动机抖动

莱康明的发动机抖动多数是由电嘴积碳,造成电嘴的中央极和旁极相连,而使电嘴不跳火。对于四缸的莱康明发动机,如IO-36 0 -L 2A发动机,在查找故障电嘴时,有如下规律:如果是左磁电机单独工作时,发动机抖动并掉转2 0 0 R P M以上,则检查左边2、4 缸下部电嘴和右边1、3 缸上部电嘴,简称“左下右上”;如果是右磁电机单独工作时,发动机抖动并掉转20 0R PM以上,则检查右边1、3缸下部电嘴和左边2、4缸上部电嘴,简称“右下左上”。对于装有G10 0 0系统的飞机,甚至可以根据每个气缸的排气温度的差异,确定是哪一个电嘴故障。有少数比例的飞机,在出原厂时,磁电机的接地线在磁电机的开关处或电容正极接线处,左磁电机和右磁电机互相接反。这并不影响飞机的安全性,但对排故有影响。比如现在试车试单磁,左磁电机工作右磁电机接地。发现发动机抖动并掉转3 0 0 R P M,2 号缸排气温度异常,初步判定为2号缸下部电嘴因积碳而未工作。而因左、右磁电机接地线接反,实际故障的.电嘴为2号缸上部电嘴。

5 点火系统隔波装置故障引起的机载电子设备干扰

5.1 磁电机及其外部导线的隔波

先介绍磁电机外部的连接导线,这很容易让人混淆。S L ICK磁电机的电容正极__越小,国内一些设计院推荐压低水位距离转轮下环1~2 m,转轮直径越大、转速越高的机组可以取较大值。

4.7 给气开始时间

为防止抽水调相起动时发电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过大,一般在低转速时(10 %~15%额定转速)即开始给气压水。发电调相的启动是先发电并网再转发电调相,故在额定转速下给气压水,此时要防止机组进入深度反水泵而导致机组逆功率保护动作出口,通常需要快速压气和适时闭锁逆功率保护。

4.8 补气

漏气点:主轴密封处漏气至水车室;竖向回流与水平回流引起的尾水管逸气;水环排水阀夹杂气、水至尾水管肘段。从天荒坪、宜兴实际运行情况观察,主轴密封处的漏气很少,但在机组调相运行时,尾闸处确有大量的气体排出,证明后两种漏气确实存在。补气方式有:连续补气:需要补气阀保持一个合适的开度,将补气阀常开,但此开度很难找到。根据尾水管水位控制补气:一般在尾水管设水位测量装置,在调相时投入。这种方法的主要影响在于尾水管肘管处振动大,环境湿度大,对水位测量装置的技术要求高。根据吸收功率控制补气:据试验证明,转轮在空气中旋转所消耗的功率仅为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旋转消耗功率的10 %-3 5%,故可利用功率继电器来控制补气,该法的缺点在于,补气只能在水淹没了转轮后开始,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增大机组的振动。

4.9 排气结束的判据

广蓄是利用安装在排气管上的一个流量传感器进行判断,当探测到水流量后延时结束排气。天荒坪、宜兴则是通过测量机组的吸收功率判断排气是否结束。因为相同转速下,转轮从部分淹没在水中到全部淹没,吸收功率激增,根据宜兴的运行经验,吸收功率从16-17 mW激增到4 0 mW。

4.10 上下迷宫环冷却

调相运行时,转轮在空气中旋转摩擦会产生热量,使转轮和上下迷宫环发热,因此,必须向上下迷宫环提供冷却水。

4.11 冷却水取水口

调相时需要对冷却水的水温进行限制。现在一般将取水口和排水口分别布置在尾水管靠尾水事故闸门侧和靠转轮侧,避免造成冷却水死循环。

4.12 尾水管高度

当机组转速达到额定值时,转轮下方会产生强烈的气旋,引起尾水管中水体旋转。在高水头机组中水体的倾斜可以达到45 °,若尾水管高度不够,被压下来的空气可由肘管上部逸出,或者旋转水体的上部会撞击转轮。因此在尾水管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压水起动的特殊现象。

4.13 导叶小开度

宜兴曾出现过机组从抽水调相转抽水过程中,导叶开度至4.1%(球阀开度约41%),导水机构发生剧烈振动,部件严重损坏;另外在机组水泵停机(导叶开度13-14%)、水轮机甩负荷试验停机(导叶开度7%)时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检查分析认为此现象是由导叶立面间隙(缝隙或导叶开口)进、出口的压力差激发并维持的自激振动引起导叶振动并发生了扭转引起的。临时处理措施主要有:加固导水机构;加大导叶开启速度,缩短导叶小开度运行时间;改变机组开机流程;损坏设备更换、坚固等。最终的处理措施包括:增加导叶臂长由1. 0 6 7~1.10 7,用以改善水泵模式下的颤振稳定性;减小导听缝隙长度由6 0 m m到约2 0 m m,用以改善二次稳定流和缝隙中压力脉动的放大作用;对导叶尾部(水泵模式)进行了修型,减小出水边侧的臂长。导叶修型后,宜兴进行了各种稳定工况、暂态过程和工况转换试验,均没有出现自激振动。

4.14 保护配制

为了提高调相的启动成功率与运行可靠性,需对保护做特殊的配置,如:由于调相启动过程中的电流很小(宜兴:调相启动过程中最大电流约0 .7 6 k A;调相运行电流约0 .3 k A;抽水运行电流约10 k A),需对差动保护、低压过流保护、定子接地保护(9 5%、10 0 %)、过电压等整定特殊的定值;由于抽水蓄能机组具有发电与抽水两个方向,需对方向性保护如负序过流、失磁保护、相序监视等配置不同方向的保护并选择性投入。

5 结语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6

一、泄漏

泄漏分为内、外泄露两种。内泄露是指液压元件内部有少量液体从高压腔泄露到低压腔,这应通过对液压元件进行调试、减少元件磨损量来控制。外泄露分以下情况:一是管道接头处有松动或密封环损坏,应拧紧接头或更换密封环;二是元件的接合面处有外泄露,应增大预紧力或更换密封环;三是轴颈处元件壳体内压高于外压,应更换油封;四是动配合处出现外泄露,应及时更换油封,调节密封圈的预紧力;五是油箱油位计出现外漏油,应及时维修解决。

二、发热

液压系统发热的原因有三类:一是设计不合理;二是系统运行中的油液污染;三是压力损失过大。

可以通过手感来检查系统的发热部位。当元件壳体温度上升到65℃时,人手就不能忍受,这就表明油温过高,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油温。具体措施:

一是所有油缸和马达低于全部负载的状态。

二是齿轮泵用于2.5MPa以下的低压系统,叶片泵用于6.3MPa以下的中压系统,柱塞泵用于10MPa以下的高压系统。

三是测量流体中杂质颗粒的含量、类型以及是否发生化学变质等。

三、振动和噪声

液压设备中的振动和噪声来自两方面:机械传动部分和液压系统自身。检测人员可用耳听的办法初步判断振动、噪声发生的部分。

液压系统产生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是液压泵和系统参数不匹配。防范液压泵引起的振动、噪声:若是电动机底座、泵架固定螺钉松动、电动机及联轴节松动等引起的扰动噪声,应对其加以紧固;若是其他传动件(如三角带、轴承、齿轮等)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传动件。当液压泵出现噪声过大时,应重点检查密封圈是否损坏,滤油器是否堵塞。如果液压泵吸空气,可听到低沉的“噗噗”声,同时伴随进油管振动,这时应将黄油或肥皂水涂在可疑处看是否漏气,若有漏气就应该更换密封圈或清洁滤油器。当液压泵振动、噪声突然加大,则可能是液压泵突然损坏,应停机检修。防范由液压油引起的振动、噪声:应加强对油液的过虑,定期检查油液的质量,避免因油液的污染引起的振动、噪声和发热,同时定期检查油箱油位的高度,以避免因油位低而吸入空气。防范由各类阀体引起的振动、噪声:一是检查阀的密封圈是否有损,避免因漏气而出现振动、噪声;二是检查阀的电磁铁是否失灵,若失灵则应及时更换;三是检查阀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以免产生颤振声。防范由管道引起的振动、噪声:应控制系统中的油温,同时防范因吸油管道漏气、高压管道的管夹松动和元件安装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振动、噪声。

四、执行元件误动作

当正常运转的液压系统在不发热、不振动、无噪声情况下突然出现执行元件不动作或误动作时,应先从电控系统和液压控制阀开始检查。若怀疑有故障的阀是电控(电磁、电液、比例、伺服)阀时,应检查电源、保险丝和与故障有关的继电器、接触器线圈和接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信号,排除电控系统的故障。检查电液、液压、气控元件的控制油压、比例阀、伺服阀的供油压力,排除电控、液控系统的故障。在检修电控系统正常后,如系统仍不能正常工作,再检修各类控制阀。

五、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检修机器之前,先检查一下它会影响到的连锁部分或机构。

第二步:锁住全部可能在自由状态下下落的油缸。

第三步:隔离电源,锁住控制柜。

第四步:隔离液压泵,确保它不会偶然启动。

第五步:用缝隙出流来缓解压力的系统,要用布盖住缝口,以防油液喷出。

第六步:堵住全部管道末端口和元件接口,以免被污染。

第七步:拆卸下来的元件要编号,确保以后方便、正确地安装。

第八步:用合适的液体清洗元件,最好用与过去机器中使用的液压介质相同的洁净液体。

第九步:用力矩扳手上紧元件,注意不要过紧。

第十步:对系统彻底检修后的第一次启动要特别小心。

六、故障诊断的基本要求

一是正确理解系统中所有液压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将最新的回路图、大量相关的手册、所有元件清单、维修登记表、库存备用件清单等放在机器的附近,以应付突发事件。

三是元件清单应列出所有的元件代一号和每一个元件的制造商名称。

四是操作规程要详细注明操作顺序、油缸的运动速度、马达转速、安全阀和减压阀的调定压力值等。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7

一、机油压力过低

发动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 机油无法送达各摩擦副表面, 各摩擦副表面因此形成不了油膜, 将使磨损加剧, 严重时会造成烧瓦抱轴机械事故。因此, 当发动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时, 一定要立即停车, 停止发动机工作, 在排除故障后方可行驶。

1.现象

(1) 发动机启动后, 机油压力很快降低;

(2) 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 机油压力始终过低, 机油压力警报指示灯亮。

2.原因

(1) 机油量不足, 发动机刚启动时油压正常, 但运转一段时间后, 因机油量的不足会导致机油泵泵油不足, 机油压力低。

(2) 机油泵性能不良, 机件磨损严重, 造成工作间隙过大, 导致发动机怠速油压偏低;或机油泵限压阀弹簧调整不当, 弹力减小, 高速时油压偏低。

(3)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配合间隙过大, 使机油流失过多, 机油升压困难。

(4) 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堵塞, 油管破裂, 接头不密封等造成机油泵吸空或吸不足现象。

(5) 机油粘度太低, 机油选择不当或失效变质。

3.排除

(1) 检查机油量。从油底壳拔出机油标尺, 检查油位是否正常, 若低于下限, 应添加机油到规定高度。

(2) 检查发动机有无漏油处, 如有必须进行检修排除泄漏点。

(3) 检查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传感器, 及供电线路工作是否正常, 如有故障应修复。

(4) 如机油量足够且无漏油现象, 可停熄发动机, 检查限压阀技术状况, 若限压阀磨损严重、弹簧过软、弹簧折断或调整情况不佳, 则故障在此, 可更换限压阀。

(5) 检查机油粘度情况, 若太稀或机油中有大量燃油, 应检查燃油泵工作情况。

(6) 若以上原因均排除, 说明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在于机油泵零件磨损或各轴承间隙过大, 应拆解发动机进行检查、排除。

二、机油压力过高

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 使发动机各摩擦副油膜不易建立, 也会冲坏机油压力传感器或机油滤清器。

1.现象

(1) 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和转速下, 机油压力始终高出正常值。

(2)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机油压力突然升高。

2.原因

(1) 机油粘度过大, 机油牌号选用不当。

(2) 机油限压阀弹簧压力调整过大, 机油限压阀卡死在开启位置, 使机油压力升高时, 限压阀开启滞后或根本无法开启。

(3) 气缸体润滑油道堵塞。

(4) 新装的发动机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配合间隙过小。

(5) 机油滤清器滤芯堵塞且旁通阀开启困难。

(6) 机油表或压力表传感器工作不良。

3.诊断与排除

(1) 若发现机油压力过高, 应熄火查明原因, 否则容易冲裂机油滤清器盖或机油传感器。

(2) 检查机油粘度是否过大, 若粘度过大, 说明牌号不对, 应立即换成符合规定的机油牌号。

(3) 检查限压阀的技术状况, 如限压阀调整不佳, 阀门犯卡, 则故障在于此, 应更换调压阀。

(4) 如无上述问题, 则故障可能出现在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间隙过小上, 应重新检查和调整轴承间隙。

三、机油消耗过多

农用柴油机机油消耗率为柴油的0.5%~2%。机油消耗过多, 不仅造成能源浪费, 还会使发动机润滑不良, 酿成机械事故。

1.现象

机油消耗超过规定值, 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

2.原因

(1) 活塞、活塞环、气缸壁磨损严重, 机油窜入燃烧室烧掉。

(2) 活塞环装反或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太大, 造成泵油现象。油环磨损过大, 使刮油性能下降, 也易造成机油窜入燃烧室。

(3) 曲轴箱通风换气装置工作不良, 气缸内的部分高压气体窜入曲轴箱后, 迫使机油从曲轴箱与进气歧管相连接处吸入燃烧室烧掉。

(4) 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 且气门密封胶圈老化失效, 机油沿着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间隙处, 随着气门的上下运动而流入燃烧室。

(5) 机体裂纹, 紧固螺栓松动, 曲轴油封失效, 造成机油外漏。

3.排除

(1) 首先检查发动机外部是否有机油渗漏, 如有, 说明机油超耗是渗漏引起的, 应查找渗漏原因, 排除故障。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8

1 技术分析

1.1 基本组成

某铝业公司共有2个系列压煮器溶出系统, 每个系列 (22台压煮器) 配有1套润滑油站系统。每套润滑油站系统由与大油箱连在一起的油泵 (1个工作, 1个备用) 将高压润滑油通过主油管输送到22个分配器上, 每个分配器再输出2条油路, 2条油路服务2个润滑油嘴 (1台压煮器) 。这种润滑装置的最大优点是1个油站服务于22台压煮器, 如果任一压煮器有问题, 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报警信号的位置确定出有问题的压煮器油管。由于每个分配器独立工作, 因此即使1个分配器有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22台正常工作。该润滑系统配置ZP-A/G型渐进式成组润滑分配器, 其特点是作为设备中的主分配器控制、过滤、限制和监视润滑剂流量, 带有1根永久处于压力状态下的输油管路。

1.2 工作原理

润滑分配器上的2位2通阀为常闭型, 润滑剂在受压状态下供给2位2通电磁阀。当电流供给2位2通阀时, 电磁阀打开, 润滑剂在受限和过滤状态下流向ZP-A型润滑剂分配器。流量主要取决于润滑剂类型、温度、润滑剂输入压力和2位2通电磁阀工作时间。

2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2.1 分配器报警

当每台分配器进行1次循环时, 监控开关将1个电脉冲发送给电气切换和控制装置, 一旦达到控制系统中预选的分配器脉冲数, 2/2通电磁阀即再次动作, 预置脉冲数是5次/60s。如果在60s内未得到足够的脉冲数, 将会发出故障报警。引起分配器报警的原因主要有3个:

1) 润滑油被污染。如果压煮器的减速机填料磨损严重, 磨损产生的杂屑会通过油管回流到油箱中去, 污染润滑油。现使用的压煮器搅拌的进油油路上都已经增加了单向阀, 防止被污染的油回流到油箱中去, 进而堵塞分配器的滤网。分配器中的弹簧滤网和节流插件中的杂物要定期用石油脑或石油醚清洗。另外在大油箱加油的时候也有可能混入杂质, 因此要尽量避免人工加油, 使用专用的加油设备加油;

2) 油温低。在寒冷的冬季, 油温降低, 油的黏度增大, 在油管中的运动速度缓慢, 影响了分配器的注油速度, 从而引起分配器的报警, 消除报警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对油箱和整个油路进行保温, 由于油路内径很小, 散热快, 可以给油路加上1条蒸汽管道作为伴热带;通过调节油箱本身带的油箱浸没式加热器来提高油箱中润滑油的温度。将节流插件从分配器中取出也可以提高分配器的注油速度, 避免报警, 节流插件的作用是调节润滑剂流量;通过更改设置参数也可以防止分配器报警, 设备厂家设置的注油量都是有一定余量的, 也就是开始设置的都是过润滑, 通过不断的实践, 可以根据实际消耗量来减少供油量, 目前润滑油站的分配器供油频率最低可以降为4次/80s, 而厂家提供的参数是5次/60s;

3) 压煮器内油槽油压太高。正常情况下分配器的工作压力是4×106pa, 这与压煮器内的压力基本是一致的。当分配器注油的时候, 进油管中的油压会瞬间升高, 当压力接近8×106pa时 (超过8×106pa油路上的卸压阀会卸掉多余的润滑油) , 若进油管油压不能马上降下来, 那么分配器在高背压的情况下可能会停止工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注油次数就会导致分配器报警。引起高背压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油路堵塞或者填料压得太紧, 因此要不定期的清洗油路, 检查填料。

2.2 油站油压报警

1) 柱塞泵柱塞磨损。柱塞泵是负责为整个润滑系统供油的设备。柱塞分为进给柱塞和控制柱塞, 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将润滑油送到油路中去, 当污染物或水进入润滑油中后, 会加速柱塞的磨损, 引起供油量不足, 导致油站油压低压报警。更换柱塞的时候一定要更换整个柱塞部件, 这样可以保证柱塞间隙配合的精度。大油箱下有一个排水阀门, 需要定期的排水, 避免润滑油被污染;

2) 减压阀设定不合适。减压阀可以防止油路压力超过设定值, 其任务是将过多的油量送回油箱。当油路压力超过设定值会引起高压报警, 可以通过一个星形手轮调整压力设定值, 设定压力可在极限内连续调整;

3) 减压阀失灵。当减压阀失灵的时候, 无法设置设定压力, 减压阀在低压和高压下都可能不起调节作用, 导致低压报警或者高压报警。如果没有减压阀备件, 可以通过调节柱塞泵本体的内部防爆盘来调节泵的出口压力;

4) 油管泄露。当油压很低, 一般不超过4×106pa时, 将总油路上的出口阀门关死, 油压表上若显示正常泵的出口压力, 那么表明油管发生泄露, 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油管卡箍磨损, 要进行更换处理, 无备件时可以将磨损卡箍两端的油管拉紧再拧紧卡箍螺母也可以紧急处理。

2.3 管路过滤器和双过滤器报警

当过滤器中的滤芯被污染时, 会有一个压差开关来监控过滤器的污染程度, 当压差超过设定值时, 主控室的集中控制系统就会显示报警。可以将滤芯取出进行清洗, 滤芯可以在汽油、Eskabon等低温清洗剂中清洗, 用压缩空气从内部吹干。

2.4 分配器漏油

分配器由一些单个弧段 (不少于3个) 组成, 这些弧段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彼此密封, 在每个弧段之间有密封垫密封。密封垫在使用过程中, 粘贴在密封垫上凸起的密封条会磨损, 造成泄露;另外, 在运动指示器处有O形圈密封, 长期使用后会发生一定磨损, 也会造成泄露, 适时更换密封条和O形圈即可消除泄露。

2.5 润滑分配器润滑点处故障

1) 润滑剂在受压状态下无法供给ZP-A/G渐进式成组润滑分配器时, 应检查润滑剂源;

2) 2位2通电磁阀无接通时, 检查电气控制装置和插头, 必要时更换2位2通电磁阀;

3) 打开螺纹堵头润滑剂无流出时, 说明弹簧滤网堵塞, 应拆卸并清洗。如果损坏, 应更换;

4) 从分配器到润滑点的管路发生翘曲或堵塞时, 清除堵塞或翘曲, 必要时更换螺纹接头。为便于查找堵塞位置, 将2位2通电磁阀调到接通位置, 从分配器处逐一松开润滑剂管路接头。松开堵塞管路时, 分配器再次开始工作。

2.6 搅拌器故障[2]

1) 搅拌器振动, 噪音增大。若此故障是由于搅拌器松动, 应检查支撑, 拧紧紧固螺钉;若由于搅拌叶片松动或改变位置, 即搅拌叶片的运行距容器底部或安装的部件太近时, 应将搅拌器叶片位置与安装图比较, 或重新紧固螺钉;

2) 当电机风扇叶片与风扇罩摩擦或杂物进入时噪音增大, 应更换风扇罩或除去凹陷、除去杂物;

3) 温度和噪音增大。由于维护缺陷或磨损, 叶轮轴或电机驱动轴承损坏, 应改变搅拌器在容器的位置, 必须保证与容器底部有足够的间隙;

4) 电机驱动装置不能使叶轮轴驱动或电机保护开关响应。说明被搅拌的物质中有杂物, 导致搅拌器堵塞, 应除去杂物。

3 结语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润滑系统的故障点很多, 只要加强集控室显示屏和现场操作屏的点检, 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 不拘泥于说明书给的处理方法, 总能找到很好的处理办法, 更快地排除故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德国Delimon公司.渐进式成组润滑系统操作手册[G].2005.

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9

目前热水采暖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是由于施工作业人员在热水采暖系统的施工、调整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 系统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 影响正常供热。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 总结了热水采暖系统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供大家参考。

1 局部散热器不热

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阀门失灵, 阀盘脱落在阀座内堵塞了热媒流动通道, 这时可打开阀门压盖进行修理, 或把失灵阀门更换掉。集气罐存气太多, 阻塞管路, 也会产生局部散热器不热的情况, 这时应打开系统中所设置的放气附件, 如集气罐上的排气阀, 散热器上的手动放风门等。

管路堵塞, 出现这种故障, 当送水时间较短时, 可用手在管线转弯处与阀门前摸其温度, 敲打听声;当送水时间过长, 系统较大时, 堵塞处前后出现死水段, 靠手摸不容易确定堵塞位置, 这时可用放水的方法查找, 放水点可在不热段管道的中间依次向两端进展。放水时, 如来水端热水继续往前延伸, 说明堵塞点在此之后;再取余下管段中段进行放水, 若发现来水段热水不继续向前延伸, 说明堵塞点在第一次放水点与第二次放水点之间。当把堵塞点找出后, 段开管子, 将管内污物清除或把该管段更换。

采暖系统管道坡度安装的不合理, 致使管道出现鼓肚, 在其内部产生气塞, 堵塞或减小了该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从而引起局部不热。这时应调整管段坡度,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及坡向。

室内系统的送、回水管道与室外热网的送、回水相互接反, 或全部在送 (或回) 水管上, 室内系统不能形成一个循环环路。这时应认真查找, 了解外网情况, 将接错的管道改正过来。

2 热力失效

采用双管上分式采暖系统时, 多层建筑上层散热器过热, 下层散热器过冷。产生这种垂直热力失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其一, 通过上下层散热器的热媒流量相差较大。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关小上层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 以减少其热媒流量。

其二, 支管下端管段被氧化铁皮、水垢等堵塞, 增加了该循环系统的阻力, 破坏了系统各环路压力损失的平衡。对于这种情况及时清除管段中的污物或更换支立管, 减少阻力损失, 恢复系统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平衡关系。

当多层建筑中采用下供式系统, 出现下层散热器过热, 上层散热器不热的情况时, 原因可能是上层散热器中存有空气, 应该检查散热器上的放气阀或管路上的排气阀, 将空气排除;也有可能是系统缺水, 应进行补水。

在同一系统中有几个并联环路时, 有时会出现有的环路过热, 有的环路不热的水平失调现象, 这时, 应调节个环路上的总控制阀门, 使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接近平衡, 从而消除各环路间冷热不均现象。

异程系统末端散热器不热, 接近热力入口处散热器过热, 也属于水平热力失调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面阀门开大, 各环路的作用压力与该环路本身所消耗的压力之差不平衡造成的;靠近主干线入口端的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短, 压力损失小, 有较大的剩余压力, 环路中热媒流量就会偏大, 从而超过实际所需要的值。远端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长, 压力损失大, 通过远端环路上的热媒流量就会减少。这时应关小系统入口端环路支立管上的阀门, 同时打开末端集气罐上的放气阀或检查自动排气阀, 排除系统中残有的空气。

3 回水温度过高

热用户入口装置处送回水管上的循环阀门没关闭或者关闭不严, 此时应检查各入口装置, 关严循环阀。

系统热负荷小, 循环水量大, 提供的热量大, 这时应调整总进、回水阀门, 增加系统阻力, 从而减少循环流量。

锅炉供热能力过大, 采暖系统的消耗量小, 产生供回水温度过高, 这时应控制送水温度上限。当送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在锅炉房采取相应措施, 如用停开鼓、引风机的方法处理。

4 系统回水温度过低

产生系统回水温度过低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热源所设置的锅炉不能供给足够是热量, 使送水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应改造或增设锅炉, 提高送水温度;循环水泵的流量小或扬程低, 系统热媒循环慢, 同时送回水温差大, 这时应选用适当的循环泵更换原有水泵。室外管网漏水严重, 锅炉房压力下降太快, 锅炉补给水量远远超过正常需要, 这时应对室外管网进行检查, 找出泄漏点及时修理。外网热损失大, 有时会成为回水温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引起热损失过大的因素是外网保温工程质量差, 局部管道或者根本没保温, 而且所选用的保温材料性能差;由于地沟盖板之间安装不严密, 地面水流入地沟或地沟内管线泄漏使地沟内存有大量的水, 送、回水管都被浸泡在水中, 使地沟成为一个大型换热站, 这时应加强室外管网保温及管理工作, 及时排除地沟内积水。

循环水量太小, 此时应检查水泵是否反转, 管线、孔板、阀门等是否堵塞或者阀门没全打开, 打开阀门, 同时清除系统内的污物和沉渣。

5 其它故障及排除方法

送水温度忽高忽低, 变化较大, 会引起散热器及管道配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漏水, 这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使锅炉供水温度保持稳定。

建筑物高度相差悬殊, 系统中部分建筑在运行时超压使散热设备及配件损坏漏水, 这时应提请技术部门根据各建筑物所要求的送水压力, 在部分建筑物采暖入口装置处送水管上加装调压板, 已装调压板的应重新选取调压板孔径, 有条件的, 可在低层建筑采取系统入口处装设自动泄压装置。

燃油系统常见故障检查及排除方法 篇10

(1) 油箱内没有燃油或者燃油太少。检查油箱内燃油的多少, 不足则添加。

(2) 输油泵进油端小滤网被脏物堵住, 使燃油供给不畅。清洗输油泵进油端小滤网, 破损的应更换。

(3) 输油泵进、出油阀被垫起或卡住, 造成密封不严。拆下输油泵, 取出输油泵进出油阀, 检查是否被垫起或者卡住, 并检查密封面是否平整, 必要时修复密封面或者更换进、出油阀。

(4) 柴油滤芯堵塞, 只有少量燃油或者没有燃油进入泵腔。更换新柴油滤芯。

(5) 回油螺栓能回油不能进油。一般为空心螺栓装反。正确安装喷油泵进、回油螺栓。应注意, 回油螺栓内有弹簧和钢珠, 千万不能装反。

(6) 低压油路内有空气无法上油。打开滤清器放气螺钉, 用输油泵手动泵泵油, 直到螺钉处有气泡产生, 流出泡沫状柴油, 多次拉动输油泵手动泵按钮后, 还是有泡沫产生, 表明低压油路中有空气。打开输油泵出油螺栓, 反复拉动手泵泵油, 输油泵出油口处有泡沫状柴油流出, 表明油箱到输油泵之间的燃油管路中有空气;如果没有气泡排出, 则表明输油泵到喷油泵之间的油路中有空气。应更换各个进出油路中螺栓密封垫圈, 保证油路的密封性。拉动手油泵按钮感觉手油泵明显有吸力, 放手后能够自行回位, 表明油箱到输油泵之间的油路有堵塞处, 需清理或者更换新进油管。

2. 高压油路的常见故障检查及其排除

(1) 柱塞偶件严重磨损致燃油内漏, 使启动油量达不到规定值无法正常启动。应更换柱塞偶件。

(2) 多缸机的柱塞偶件出现卡死, 使喷油泵供油齿杆或齿条卡死在停供或怠速位置, 柴油机不能启动。拆下卡死偶件, 更换新件。

(3) 柱塞预行程不对。可通过滚轮体上的调整螺钉或加减垫片来进行调整。调整时应注意, 要使各缸的供油间隔角正确。

(4) 柱塞弹簧或出油阀弹簧折断、出油阀偶件卡死以及凸轮轴或滚轮体严重磨损。更换损坏件。

(5) 喷油器内喷油嘴偶件严重磨损, 造成喷油压力过低, 使喷入汽缸的燃油不能形成雾状, 或者有滴油现象。更换新的同一型号喷油嘴偶件, 调整喷油器压力, 使之满足工作要求。

(6) 由于喷油器的工作条件恶劣, 经常使喷油器针阀因积炭烧结而不能开启或造成喷孔堵塞而不能正常工作。应拆下喷油器总成, 取出喷油嘴偶件清洗干净或者更换新件, 再装好并进行调试, 使之恢复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判断高压油路故障部位常用的方法

柴油机能启动时, 可在启动后用手触摸各缸的高压油管, 如油管“脉动”很强, 表明喷油泵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小, 问题可能出在喷油器上。如个别缸“脉动”很弱, 则表明喷油泵可能有问题。也可以采用“断缸法”检查, 既旋松任一缸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的连接, 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发生很大变化则表明该缸的工作状态很好。反则工作不好。

4. 燃油系统其他部位的故障及检查和排除

(1) 喷油泵的停供手柄被拉线拉紧, 使喷油泵处停油状态。启动时, 应观察拉线是否放松, 只有接线在放松位置时才能启动。

(2) 联轴器主、从动盘断裂, 或者与喷油泵凸轮轴联接处的半圆键被切断, 造成喷油时间不对, 应更换主、从动盘或半圆键。

(3) 安装喷油泵时, 外置式提前器的喷油泵正时角度装错180°, 或内置式提前器的齿轮错牙, 使喷油时间偏差过大, 造成柴油机不能正常启动。需要重新安装喷油泵, 调整好喷油时间。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篇11

关键词:液压系统;夹送辊;卷取机;常见故障

在现代热连轧生产线上,卷取机的用途是收集超长轧件,将其卷取成卷以便于贮存和运输。轧钢生产实践证明,卷取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热连轧机生产力的发挥。卷取生产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品带钢的最终质量和生产利润。卷取机夹送辊装置,属于卷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带钢头部预先弯曲,便于带钢导向卷取机卷筒,同时压紧带钢,使夹送辊与卷取机卷筒之间形成一定的张力,将带钢卷紧并保证成品卷的塔形小于规定的范围。

夹送辊由机架、上下夹送辊装配、摇臂装置、夹送辊调整液压缸等部件组成。见图1,卷取机夹送辊机械装配示意图。

1 卷取机夹送辊工作过程

夹送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上夹送辊通过两个伺服阀控制两个液压缸上下动作来完成的,液压缸装在夹送辊摇臂和机架上。根据带钢的实际厚度,液压缸调节夹送辊的辊缝引导带钢进入卷取机。首钢2250热连轧卷取机夹送辊使用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压力控制;另一种是位置控制。在带钢进入之前,通过位置控制设定一个比带钢厚度稍微小一点的辊缝值,液压缸将夹送辊辊缝动作到设定位置。咬钢过程中,夹送辊的控制模式由位置控制转为压力控制并且在整个卷钢过程中均使用压力控制。卷取结束后,夹送辊由压力控制转为位置控制,将夹送辊辊缝打开到等待位置。见图2,卷取机夹送辊工作过程。

2 卷取机夹送辊液压系统设计原理分析(见图3)

2.1 正常使用时夹送辊工作原理

见图3,上夹送辊通过位于操作侧和传动侧的液压缸来控制,液压系统总供油压力为210bar。以操作侧为例,液压缸11的有杆腔通过一个伺服阀1供油,无杆腔通过一个减压阀2提供一个恒定的50bar的背压。伺服阀1通过液控单向阀4控制供油管路的开闭,减压阀2通过液控单向阀5控制供油管路的开闭,液控单向阀4、5通过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控制其开启。液压缸两腔均有溢流阀6、7做安全保护。由于在卷钢过程中,液压缸11的无杆腔压力波动频繁,因此在无杆腔设置了一个4dm3的皮囊式蓄能器10,充氮压力为20bar。为了防止主管路系统的冲击和压力波动,主管路上设计了一个4dm3的皮囊式蓄能器9,充氮压力为160bar。为了保证伺服阀控制油路的清洁度,在控制油路设计了3μ的过滤器,并安装压差报警器。

2.1.1 卷取机选择过程中的位置控制

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得电,将液控单向阀4、5打开,液压油从压力管路P经过伺服阀1控制夹送辊液压缸动作。位置控制是通过比较夹送辊液压缸11伸出长度的实际值和设定值来进行控制的。将液压缸11内置的线性位置传感器14实测的夹送辊的开度值和夹送辊开度的设定值比较,由PLC计算二者的差值,将差值与增益相乘,将结果输出作为伺服阀开度命令值控制伺服阀的打开和关闭,使得液压缸11的实测值等于设定值[1]。

2.1.2 卷取机带载过程中的压力控制

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得电,将液控单向阀4、5打开,液压油从压力管路P经过伺服阀1控制夹送辊液压缸动作。压力控制是一种控制夹送辊夹紧力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夹送辊的位置来改变上下辊之间的夹紧力。在夹送辊液压缸1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装有液压压力传感器13、14,用来监测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压力的实际值,把实际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的差值,将差值与增益相乘,将结果输出作为伺服阀开度命令值[1]。

2.2 事故状态时夹送辊的工作原理

当卷取机或前游设备出现故障时,上夹送辊需要快速抬起功能,此时可以不通过伺服阀1抬起。需要电磁换向阀3得电,打开液控单向阀5,液压油通过减压阀2进入液压缸11无杆腔。DBW型溢流阀6右侧b电磁铁得电,液压缸有杆腔的液压油通过DBW型溢流阀6卸荷至油箱,实现上夹送辊快速抬起的功能。DBW型溢流阀6的结构为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作为先导叠加一个DB型溢流阀组成,当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侧b电磁铁得电时,DB型溢流阀主阀芯打开,主管路卸荷;当左侧a得电时,相当于一个DB型溢流阀功能。

2.3 紧急情况时夹送辊的工作原理

当卷取机出现紧急情况时,上夹送辊不可远程控制打开和关闭,需要现场确认人身、设备等的安全,上夹送辊应具备在机旁手动操作其打开和关闭的功能,此时不可以通过伺服阀1进行控制。需要电磁换向阀3失电,伺服阀1输出为0,DBW型溢流阀6左侧a电磁铁得电实现其DB型溢流阀功能,此时通过调整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8控制夹送辊的上下动作。需要向上动作,液压油从压力管路P经过减压阀至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8的左位,经过液压锁和单向节流阀进入液压缸11的无杆腔,通过出口节流调速。

3 2250投产8年间液压系统常见故障

3.1 液压系统清洁度控制

首钢2250卷取夹送辊液压系统在安装完毕后、投产前2-3年的每次大中修完毕后频繁出现减压阀、伺服阀卡阻而不能调节压力的现象,归结其原因为系统受到污染,油液中混入固体小颗粒,导致油品清洁度不能满足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油液固体颗粒的产生可以是在系统加注不洁的新油时带入;也可因系统内的油缸、元件、管路、油箱等未充分冲洗干净而残留于其中的污物,如切屑、灰尘、纤维、砂子、焊渣、油漆等造成;在维修期间敝开的油口,现场拆装元件的粉尘浸入,通过活塞杆伸缩运动带入的粘附污物等。更重要、更危险的颗粒污染是系统运行本身所产生的污染。它是由系统运行中各运动摩擦副的磨损,系统应力引起的表面剥落、疲劳、冲刷等产生的细微颗粒[2]。

液压系统中的微粒如未被及时从系统中清除,将会进一步加速生成污染的产生,危害极大。对此,应该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3.1.1 主动维护

主动维护是一种新的维修观念,是在轧钢机械正常工作阶段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通过检测可能导致失效的系统参数,如油液清洁度、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及温度等,采取维护措施保持这些参数在容许的范围内,以保证设备正常的工作状态。

①保证液压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泄露,防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②控制油液温度,防止系统过热,影响油品质量。

③定期清洗,更换滤芯。

④定期化验油液成分,分析可能的污染源。

⑤定期更换液压油。

3.1.2 采用高精度过滤技术

根据液压系统污染平衡原理,系统油液的污染度主要取决于系统总的污染侵入率和过滤净化能力。因此采用有效的过滤系统,可保持非常高的初始清洁度。为了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重要的一些回路采用高精度过滤器。如轧线液压系统回路中若采用10μm的过滤器,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3.2 减压阀压力调节失效的硬件故障

3.2.1 减压阀工作原理

在卷取机夹送辊液压系统中,常发生的硬件故障为减压阀2压力调节失效,减压阀工作原理,见图6 减压阀6结构示意图。

减压阀包括带主阀芯2的主阀1和带压力调节装置10的先导阀3。在停止状态下减压阀是常开状态,压力油从P腔自由的通向A腔。A腔压力通过孔4进入到阀芯右侧,同时也通过节流孔6通向弹簧9的那侧,经过管路5到先导阀3的球7处。由于压力弹簧11设定好压力,压力油控制阀芯2不断动作,压力油从P腔经过阀芯2控制后通向A腔,直到系统压力平衡阀芯2停止动作。如果A腔压力升高,阀芯2不断关闭来调整压力的平衡。如持续升高,A腔压力油通过阀芯2上的通孔8进入到卸荷管路T内[3]。

3.2.2 减压阀压力调节失效形式

3.2.2.1 减压阀2在上夹送辊上下动作过程中出现压力上下波动但最终能恢复到50bar

①减压阀被异物卡阻。需要提高和改善系统油品清洁度。

②无杆腔蓄能器10氮气压力不足或过高导致压力波动。蓄能器起的是稳定系统管路压力的作用,在液压管路压力波动大时能及时的补充油液起到稳定管路压力的作用,但压力过高和过低都不能使蓄能器起到稳定系统管路压力的作用。

3.2.2.2 减压阀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并且不能恢复到50bar

原因为减压阀主阀芯瞬间卡死不能自动调节。从首钢2250生产过程中发现,出现此类故障的时间基本上集中在卷取机夹送辊停机后的恢复过程中,为了人身安全考虑,在每次停机时夹送辊液压系统中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失电,切断压力油进入系统。每次换向阀3的失电和得电都会给三通减压阀瞬间的压力冲击,在此压力冲击的作用下,增加了减压阀阀芯瞬间卡死的可能性,减压阀的调节压力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并且有时恢复时手动调节压力都很难调节到50bar。可以将减压阀2前的液控单向阀5取消,使减压阀前压力保持平稳,避免了减压阀在压力油通断时的压力波动。

4 结语

本文是从首钢2250卷取机夹送辊的液压系统设计原理出发,根据8年的使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供了一些液压方面的处理措施,对现场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和研究卷取机夹送辊提供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李小新.热轧薄板厂卷取夹送辊自动控制过程[J].控制工程,2008,63-65.

[2]王峰.提高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的方法[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

[3]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介绍:

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 篇12

1 局部散热器不热

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阀门失灵, 阀盘脱落在阀座内堵塞了热媒流动通道, 这时可打开阀门压盖进行修理, 或把失灵阀门更换掉。集气罐存气太多, 阻塞管路, 也会产生局部散热器不热的情况, 这时应打开系统中所设置的放气附件, 如集气罐上的排气阀, 散热器上的手动放风门等。

管路堵塞, 出现这种故障, 当送水时间较短时, 可用手在管线转弯处与阀门前摸其温度, 敲打听声;当送水时间过长, 系统较大时, 堵塞处前后出现死水段, 靠手摸不容易确定堵塞位置, 这时可用放水的方法查找, 放水点可在不热段管道的中间依次向两端进展。放水时, 如来水端热水继续往前延伸, 说明堵塞点在此之后;再取余下管段中段进行放水, 若发现来水段热水不继续向前延伸, 说明堵塞点在第一次放水点与第二次放水点之间。当把堵塞点找出后, 段开管子, 将管内污物清除或把该管段更换。

采暖系统管道坡度安装的不合理, 致使管道出现鼓肚, 在其内部产生气塞, 堵塞或减小了该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从而引起局部不热。这时应调整管段坡度,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及坡向。

室内系统的送、回水管道与室外热网的送、回水相互接反, 或全部在送 (或回) 水管上, 室内系统不能形成一个循环环路。这时应认真查找, 了解外网情况, 将接错的管道改正过来。

2 热力失效

采用双管上分式采暖系统时, 多层建筑上层散热器过热, 下层散热器过冷。产生这种垂直热力失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其一, 通过上下层散热器的热媒流量相差较大。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关小上层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 以减少其热媒流量。

其二, 支管下端管段被氧化铁皮、水垢等堵塞, 增加了该循环系统的阻力, 破坏了系统各环路压力损失的平衡。对于这种情况及时清除管段中的污物或更换支立管, 减少阻力损失, 恢复系统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平衡关系。

当多层建筑中采用下供式系统, 出现下层散热器过热, 上层散热器不热的情况时, 原因可能是上层散热器中存有空气, 应该检查散热器上的放气阀或管路上的排气阀, 将空气排除;也有可能是系统缺水, 应进行补水。

在同一系统中有几个并联环路时, 有时会出现有的环路过热, 有的环路不热的水平失调现象, 这时, 应调节个环路上的总控制阀门, 使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接近平衡, 从而消除各环路间冷热不均现象。

异程系统末端散热器不热, 接近热力入口处散热器过热, 也属于水平热力失调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面阀门开大, 各环路的作用压力与该环路本身所消耗的压力之差不平衡造成的;靠近主干线入口端的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短, 压力损失小, 有较大的剩余压力, 环路中热媒流量就会偏大, 从而超过实际所需要的值。远端散热器内热媒所通过的路途长, 压力损失大, 通过远端环路上的热媒流量就会减少。这时应关小系统入口端环路支立管上的阀门, 同时打开末端集气罐上的放气阀或检查自动排气阀, 排除系统中残有的空气。

3 回水温度过高

热用户入口装置处送回水管上的循环阀门没关闭或者关闭不严, 此时应检查各入口装置, 关严循环阀。

系统热负荷小, 循环水量大, 提供的热量大, 这时应调整总进、回水阀门, 增加系统阻力, 从而减少循环流量。

锅炉供热能力过大, 采暖系统的消耗量小, 产生供回水温度过高, 这时应控制送水温度上限。当送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在锅炉房采取相应措施, 如用停开鼓、引风机的方法处理。

4 系统回水温度过低

产生系统回水温度过低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热源所设置的锅炉不能供给足够是热量, 使送水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应改造或增设锅炉, 提高送水温度;循环水泵的流量小或扬程低, 系统热媒循环慢, 同时送回水温差大, 这时应选用适当的循环泵更换原有水泵。室外管网漏水严重, 锅炉房压力下降太快, 锅炉补给水量远远超过正常需要, 这时应对室外管网进行检查, 找出泄漏点及时修理。外网热损失大, 有时会成为回水温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引起热损失过大的因素是外网保温工程质量差, 局部管道或者根本没保温, 而且所选用的保温材料性能差;由于地沟盖板之间安装不严密, 地面水流入地沟或地沟内管线泄漏使地沟内存有大量的水, 送、回水管都被浸泡在水中, 使地沟成为一个大型换热站, 这时应加强室外管网保温及管理工作, 及时排除地沟内积水。

循环水量太小, 此时应检查水泵是否反转, 管线、孔板、阀门等是否堵塞或者阀门没全打开, 打开阀门, 同时清除系统内的污物和沉渣。

5 其它故障及排除方法

送水温度忽高忽低, 变化较大, 会引起散热器及管道配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漏水, 这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使锅炉供水温度保持稳定。

建筑物高度相差悬殊, 系统中部分建筑在运行时超压使散热设备及配件损坏漏水, 这时应提请技术部门根据各建筑物所要求的送水压力, 在部分建筑物采暖入口装置处送水管上加装调压板, 已装调压板的应重新选取调压板孔径, 有条件的, 可在低层建筑采取系统入口处装设自动泄压装置。

6 用户私自改供暖设施

其一, 给室内的暖气接上延长线, 给原本没有气片的地方安上暖气。这种行为看似能够让有暖气的房间享受到温暖, 但实际上由于打乱了整个供热系统的循环, 私接暖气片的地方供暖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而且由于私自安装暖气、管道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容易在供暖季开始之后出现管道跑水、爆裂等现象, 给用户造成很大的麻烦;其次是容易造成成串的用户家中暖气温度不够。

其二, 在装修过程中, 出于对美观的考虑, 将原来的暖气片改变位置或重新安装。给暖气片换个位置看似问题不大, 但据供热部门介绍, 暖气管线和暖气片由于要在供热期中承受高温高压, 因此暖气在安装过程中对施工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用户在装修中私自改动暖气片的位置之后, 一些管道的接口等地方如果接合不紧, 很容易破裂并造成跑水。

其三, 给暖气管“增肥”。部分家庭为了让暖气片温度更高一些, 把室内的暖气管换成更粗的管道, 这样做除了容易造成管道破损之外, 还容易造成自己家里甚至整串居民家中的暖气温度不够, 可以说是损人不利己。

其四, 给暖气装阀放水影响水压。一些贪图小便宜的人在暖气片上装上一个阀门, 需要热水的时候可以打开阀门, 直接用里面的热水洗衣服、擦地。供热部门提醒市民, 供热系统采取闭水循环设计, 热水由锅炉房流出, 经外管网进入居民暖气管道中, 循环结束后再流入锅炉房。个别市民私放或盗用供热水源, 造成有的片区水压不足, 影响其他居民的采暖;另外, 热水被放走后, 供热站不得不再添加冷水, 造成水、煤和电力资源的浪费, 还会影响供热质量。同时, 系统供热管道当中的水已改变了原自来水的水质, 再加上管道防腐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等, 管道水中对人体有害元素较多, 不可随意滥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热水采暖技术会不断提高、采暖设施会不断完善, 从而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场所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保证人体健康, 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

摘要:哈尔滨地区冬季气候寒冷, 每年要有半年的冬季采暖期。近年来热水采暖以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显著优越性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关键词: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排除,局部散热器,热力失效,回水温度

参考文献

[1]姚资生.实用水暖安装工.[1]姚资生.实用水暖安装工.

[2]孙刚, 贺平.供热工程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2]孙刚, 贺平.供热工程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3]付林, 江亿, 张寅平.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浅析[J].热能动力工程, 2000.[3]付林, 江亿, 张寅平.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浅析[J].热能动力工程, 2000.

[4]谭羽飞.工程热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4]谭羽飞.工程热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术后留置导尿下一篇:健康评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