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2024-08-17

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通用9篇)

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篇1

0 引言

在各种电能的用户中, 民用建筑用户是其中一种, 民用建筑外部的10k V配电系统主要是指从降压变电所中所引出的10k V电源线, 这条线路的建设是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 而实际的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则是有供电部分来负责。民用建筑以及民用建筑群内部的配电系统主要是指建筑生活小区内的配变电所、降压变电所;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消防等一级负荷用电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来供电的;配电系统主要就包括了高低压配电线路、电力供热、空调供配电、消防以及照明等。

1 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分析

民用建筑的配电负荷主要分成三个等级, 其中的一级负荷主要包括重要的通信枢纽、交通枢纽、电力负荷、国际活动的公共区域场所、大型体育馆、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大厦、宾馆和写字楼等。而在一级负荷中还有特别需要注意的负荷, 比如说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实时处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现在我国很多大型民用建筑, 用电单位的负荷比较大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的10k V的配电方式;如果是小型民用建筑用电单位且负荷不大的就直接接入地区低压380VAC/220VAC电网, 但需要对它的配电半径进行严格控制。在选择电气线路的电气保护以及绝缘导体的时候, 应该要根据配电系统的配电方式、用电负荷的等级以及实际的环境情况等来进行选择, 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电气线路火灾发生的几率。

2 建筑电气配电线路敷设的防火蔓延措施

从防火的角度来看, 建筑物中的中压10k V电力电缆以及建筑物内部的电缆敷设都应该采用金属封闭式线槽或金属钢管进行保护, 但是不管是在电气竖井还是在其他地方敷设, 金属封闭式的线槽和金属钢管都应该要涂防火漆来进行保护。10k V电缆从建筑物的进户处一直到中压配电柜、从中压配电柜到电力变压器处, 虽然线路比较短, 但是在敷设和防护电力电缆时也应该要根据情况进行防火设计。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低压配电线路电气出现火灾的现象, 不仅需要减少和避免线路的过载、短路以及接地故障, 另外在低压配电线路发生火灾时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防止火势沿着配电线路继续蔓延。

3 电缆、电线、电缆桥架以及母线槽应该要合理选择

3.1 在建筑物的内外每个部分都分布着电能, 没有任何完善的防火管理措施能够完全避免电能火灾的发生。

虽然每年消防部门都在加强防火管理, 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经常都会存在电能火灾的隐患。电气发生火灾基本上都是因为线路引起的, 比如说电线、电缆等配电线路。从防火角度来分析建筑物的话, 不仅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方面应该要选择难燃和不燃材料外, 电气的配电线路也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难燃和不燃材料。

3.2 阻燃型的电线和电缆。

阻燃型的电线和电缆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容易着火, 或者是在着火之后不会蔓延, 离开火源之后就会自动熄灭。但是如果导体的绝缘部分采用阻燃型材料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只有在有阻燃要求的地方才比较适合使用, 如耐热线就是能够耐温105摄氏度的绝缘导线, 其一般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使用。我国现在所生产的阻燃电缆, 已经到达了国际上同类产品的要求, 和国际的先进水平已经比较接近了。

3.3 铜护套和氧化镁粉绝缘铜芯的不燃电缆。

在一级负荷中的重要负荷, 比如消防泵、消防电梯以及应急发电机等电源线, 应该采用铜护套铜芯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 这种电缆也被称为MI电缆。在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火灾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和扑救时, MI电缆和耐火母线槽是非常主要的一种措施。和阻燃型电缆相比较MI电缆的价格更加昂贵, 一般都选择明敷设的方式。MI电缆的主要特点包括防火、耐火以及耐高湿温;无烟无毒, 在火灾发生时, 人们的疏散和消防救援工作更容易开展;防火、防水、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没有涡流和辐射, 具有很强的过载能力;外径不大、使用寿命很长、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使用的方式比较方便和灵活。

3.4 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

如果负荷密度达到了70w/m2, 楼层的高度超过了20层, 建筑物就应该采用密集型母线槽, 和传统电力电缆配电方式相比, 密集型母线槽的主要优势就包括:体积不大, 结构非常紧凑, 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不大, 在通过母线槽插接式开关箱引出电源分支线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因为在选择方面比较好、设计方面也非常的精致, 所以它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非常高, 其外壳的接地也非常可靠和安全。所以在高层民用建筑以及超高层民用建筑中密集型母线槽的应用非常广泛。虽然和空气式母线槽相比, 密集型母线槽的插接孔引出分支回路的随意性要差一些, 但是它的防火性能却相对要高一些。在敷设密集型母线槽时, 应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勘测, 对安装线槽长度的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通过母线槽的插接开关箱高度也应该要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

3.5 电缆桥架。

电缆桥架主要有这样四种类型:托盘式、槽式、梯级式以及组合式。而材料则基本上都是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冷轧钢板, 在处理表面时则可以选择静电喷涂、烤漆以及镀锌等。铝合金的抗腐蚀桥架虽然使用寿命比较长、不用维护、耐腐蚀性以及质量非常轻等, 但是类型却只有托盘式、槽式、梯级式这样三种。一般在10k V以及以下的控制电缆、电力电缆、隧道电缆以及室内架空电缆的架设过程中比较适合使用电缆桥架。

4 层间以及防火分区耐火墙贯通部分的防火措施

对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来讲, 电气竖井非常长, 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竖井就会成为通风道从而产生烟囱效应。所以在对每一层的配电和弱电竖井地面进行处理时应该要认真仔细, 对电气线路空洞的各种空隙应该要采用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相同的材料来进行堵塞, 这样才能做好楼层竖井间的防火密封隔离。在穿通楼层的时候, 在穿板套管两端管口的空隙位置也需要对电缆进行密封隔离。并且在竖井中, 每隔7米设置阻火隔层。强电竖井和弱电竖井的地面应该要高出同楼层地面一定距离, 这样水才不会进入到竖井中。消防联动系统和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则应该要设置独立的电气竖井。在安装母线槽、金属管、电缆桥架等配电线路干线时, 位置应该要保证准确, 避开喷淋装置可能直接喷淋到的位置。在敷设贯穿耐火强的配电线路时, 则应该要仔细考虑到防火分区的实际要求。

5 实施阻火的技术及材料

配电线路如果选择的电力是易燃绝缘材料, 就需要把易燃线路完全的封闭在耐火的电线槽内, 同时还需要在外壳上涂刷防火的涂料来进行阻火。电线的套管和电缆的套管 (除了G25以下) , 在管口的两端都需要采用和周围相同耐火等级的材料来进行堵塞。

6 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来讲, 因为电线、电缆以及母线槽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越来越频繁, 使得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和防火措施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选择电线、电缆、母线槽的时候应该要根据电气配电线路的实际用途来进行, 考虑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 电缆贯穿墙、楼板的孔洞处, 工作井中电缆管孔等均应实施阻火封堵。这样建筑内的电气产品才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摘要:在各种电能的用户中建筑用户是其中一种, 通过对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因为配电线路着火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占据很大的比例。本文主要就对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以及相应的防火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防火措施

参考文献

[1]谢锋, 孙爽.浅谈配电线路电气防火设计[J].建筑电气, 2009, 04:33-35.

[2]薛国峰.建筑中电气线路的火灾及其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4:174.

[3]熊哲平.电气线路防火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4:3-4.

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电气配电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线路作为电气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电能传输的功能性、技术性、合理性、美观性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但目前,在建筑电气配电过程中,一些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不规范,配电问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更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偷工减料,导致配电线路防火性能差,造成诸多漏洞及安全隐患。本文作者根据个人多年电气工作经验,分析了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及防火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配电方式;安装技术;防火措施

前言

建筑电气工程中,配电线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着整个建筑用电的合理使用,也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电气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配电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整个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如果配电方式不规范或配电施工不合理,或没有对配电线路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在电气线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火措施,通过有效控制减少火灾的发生,提高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防火能力。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应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保障电气配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一.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

在建筑电气配电线路建设中,选择合理的配电方式非常重要,要熟悉及撑握负荷的具体情况才能深入认识和了解配电方式。依据用电负荷需求的大小,民用建筑配电负荷可以分为三个等级。高层和超高层大型建筑物,体育场馆等规模较大、耗电量较多的用电负荷属于一级负荷,其配电方式以10KV配电为主,也称为中压配电。

380V/200V配电为低压配电,主要是应用于一些小型民用建筑,由用电单位直接接入地区380V/200V低压电网,配电半径一般不超过250米,可以满足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电量。高层建筑常用配电方式有放射式、树干式与混合式三种,普遍采用的是混合式分区配电方式,其优点表现为:1)I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也可采用分区树干式或由底层到顶层的垂直干线式。2)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采用由底层到顶层的垂直干线式。3)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取自应急电源干线。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宣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二,配电线路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电育B传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为保证配电系统良好运行,配电线路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人在所负责的某高层建筑配电线路安装工作中的经验,配电线路安装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选用配电线路电缆与电线材料

为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性,我们重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抓好电缆及电线材料的选用。一方面严格选用符合原材料标准要求及相关规范的阻燃电缆与电线,尤其是在材料规格和电线长度上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另一方面注意电缆自身性能及电线的防火、耐高温性能,尽量选择有绝缘材料的电缆进行施工铺设。对于一些有较高防火要求的建筑区域,我们优先选用更高规格的不燃电缆,这是一种防火性能更好的电缆,它主要使用的保护套是铜质的或者使用氧化镁粉作为绝缘铜芯,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即使因为配电线路其他方面原因导致火灾发生,不燃电缆也会利用其自身的防火及绝缘的特性控制火势的蔓延。除此之外,这种不燃电缆可以被长时间使用,在日常使用中,对一些水、油、烟等的腐蚀有一定的抵抗力,值得我们在日后的建筑电气配电线路中广。

2.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的选用及敷线技术

因所建工程为高层建筑,且建筑规模较大,因此对用电负荷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这种高密度负荷的需要,本人在配电线路安装中优先采用了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来满足用电的供应。这种母线槽由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组并行扁形导电体,外部由绝缘材料包覆,具有占用空间位置小、结构紧凑、外壳接地好,安全可靠及较高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等特点。由于其独特的插线方式,使得其接线过程较为简单和方便。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且无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间距不大于2m。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应使用隔板隔离或用屏蔽电线并要求屏蔽护套一端接地。在采用多相供电时,按照规范要求电线的绝缘层颜色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淡蓝色,相线:Ll相黄色,L2相绿色,L3相红色。

3、配电线路电缆桥架的安装技术

电缆桥架一般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件组成,有槽式、托盘式、梯架式和网格式等不同结构类型。本人在桥架布局设计时,综合考虑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运行安全性等因素,尽量表现出其造型美观、,结构简单、配置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将建筑物内桥架就近架设在建筑物和管廊支架等位置,也有个别位置进行了独立架设。电缆桥架水平安装支架间距:1. 5-3米,垂直安装支架间距:不大于2米。电缆支架最上层距竖井顶部或楼板顶部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沟底或地面不小于50-100mm。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室外地面以下敷设钢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米,壁厚不应il、于2mm。设计无要求时,埋入墙内或混凝土内电线管,采用中型以上导管。电缆桥架架设的同时,我们对全部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零件进行了镀锌处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电缆桥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率。

三、电气配电线路的防火措施

电气配电线路是用来输送电能的,其特点是线路长、分支多、应用范围广’易于接触可燃物质,一般故障难以发现,绝缘层着火蔓延迅速。电气线路火灾主要是由于电气线路短路、漏电、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或电气线路绝缘击穿等产生的电弧、电火花或高温高热所引起的。本人在对建筑进行线路配电时,把防火措施放在第一位,力争将配电线路引起火灾及事故的概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控制火灾扩散的方法

建筑电能火灾发生时破坏力极强,极为危险,这主要是由于电能火灾容易通过可燃物的直接延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扩大蔓延,最终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当建筑配电线路发生火灾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处理火灾时,首先考虑如何对火灾蔓延进行控制及处理。应先断开电源并及时让火苗与可燃物断开,以防止灾情不断扩散。一般来说,经常使用封闭式的金属线槽设计来防止发生电能火灾时火势的蔓延,同时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配电线路时也要防止线路可能发生的短路情况,对建筑电能火灾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

2、做好层间防火措施

由于该建筑体量较大,可容纳的人数较多,本人在配电线路的防火专项方案设计时,优先考虑不同的功能分区与楼层之间的防护。当发生火灾后,火力通常情况下先是在同楼层之间蔓延,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需重点开展层间防火处理,比如通过设置防火墙f.防火分区、防火隔层等方法来提升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一旦发生火灾,立即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迅速灭火。根据现场火灾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用水枪灭火时,为保证安全,宣采用喷雾水枪。用普通直流水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3.提升防火技术和材料控制

配电线路火灾在建筑电气火灾事件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有些建筑配电线路由于时间问题老化或者施工时选线质量差,容易导致危险事故。当碰到外因作用,如超负荷用电、电压负荷过大、机械损伤线路绝缘外壳、雷击等,或者因电气线路绝缘薄弱处被击穿,引起单相或多相短路,引燃了附近的可燃物质,火灾就发生了。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以及推动建筑工程整体防火性能的有效提高,设计人员应该配合具体环境与科学知识,并结合运用先进的防火材料、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易燃物品的表层制作防火隔热层,这样做可以在发生短路等危险情况时最大程度的减小火情的影响与扩散。我国非常重视对于建筑配电线路的防火处理,也在不断地研究发明新颖的、科学的、环保的防火科技材料。设计人员也必须坚持对先进的防火技能进行学习,了解新的防火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配电线路实际建设中去,促进建筑工程配电线路防火性能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的施工中,最先考虑的主要以配电线路配电方式及防火措施实施为主,建筑电气配电线路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居民后期的生活。如果建筑电气配电线路在配电施工过程中选择的方式不合理或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建筑后期的使用,甚至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并危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在施工企业在建筑线路配电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监督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在建筑中使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志刚,试述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检修措施[A].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

【2】侯跃,lO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的分析及预防[J].内蒙古石油化工,24期.

浅析高层建筑中的防火设计措施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 防火设计 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大城市和中心城镇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增多,在这一个过程中,高层建筑的火灾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高层火灾的预防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不容忽视,所以,对建筑物的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被提上了比较重要的议程中来。高层建筑物通常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按照之前对于这些结构的研究来说,这些结构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力学性能的变化。在温度超出它们的承载力度的时候就会使得它们自身的弹性和强度不断的降低,随之造成的结果就是恶化火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高温对建筑物的影响不仅是会导致其性能和耐火能力的降低还会造成不等的建筑物温度变形或者截面应力重分布。也就是说,温度升高的时候由于混泥土的受热比较慢,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不会骤然增加,而是会使得截面上的温度有高有低,由此危及结构的安全性[1]。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火灾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首先,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高层建筑内空气流动快,一些小火星在高层建筑内部都易发展成火灾。其次,大多数高层建筑都设有多而长的竖向管井如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风管道等,一旦室内起火,这些竖直通道的烟囱效应就会使烟火很容易由建筑物的下层蔓延到上层。第三,高层建筑中大多存在玻璃幕墙。发生火灾时,玻璃幕墙很快会因达到耐火极限而破碎,从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

1.2 人员集中且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平时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是电梯,但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因此高层建筑在火灾情况下唯一的疏散设施只有楼梯。而实验表明,在一座 50 层的建筑内通过楼梯将人员全部疏散需要 2 小时,这种疏散速度显然极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其次,火灾中烟气在竖直方向上的流动速度是人员疏散速度的100 多倍。人员疏散又与烟火蔓延方向相反,人们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流的烘烤中疏散,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2]。

1.3 火灾扑救难度大

首先,救火登高困难。其次,灭火用水量大,供水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受水带耐压强度和消防车供水高度的影响,常因水供不上而贻误灭火战机。

1.4 起火原因多

首先,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设备多且用电量大,漏电、短路等故障的几率增加,容易形成点火源。其次,由于室内人员多,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的机率也会相应增多。第三,建筑物的内部装修材料中可燃化工建材所占比例很大。

2.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措施

2.1 防火间距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 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 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 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 12和 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

2.2 防火分区

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 2500 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 米、1200 米和 60 米、600 米。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 米或 1500 米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米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 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2.3 安全疏散通道出口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 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2.4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1)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2)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3)避难层内设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4) 屋顶或直升飞机停机坪处,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和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及保护人员的作用;(5) 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2.5 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1)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且不小于 13m,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2) 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 30m,在裙房内不大于50m,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3)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 时,应设减压装置;(4)屋顶水箱。为了保证初起火灾时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屋顶水箱设置高度应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0.15Mpa。不能满足时,应设气压水罐或稳压泵等增压设施。如是并联给水方式,其分区消防水箱的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发生火灾时,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进入高位水箱,而串联给水方式中是允许的。

总之,高层建筑因其火灾蔓延途径多、速度快,人员集中且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起火原因多等火灾特点而备受消防行业关注。在设计好主动防火措施和被动防火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特别注重高层建筑防灭火新技术,以解决目前高层建筑火灾中尚不能很好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消防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好的防火技术和防火措施投入到高层建筑防灭火的领域之中,为高层建筑的火灾安全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英然.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实施 [J].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2005.

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篇4

1 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自动灭火设置进行科学的设置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我国在建筑防火设计当中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实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高层建筑的自动灭火设置需要严格的按照这些规定来进行设置。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 我国的高层建筑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科学的设置, 这就为以后的应用埋下安全隐患[2]。

1.2 缺乏高素质的建筑防火监督人员

高层建筑在交接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开发商以及物业的交接工作进行妥善的安排, 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双重管理的现象。甚至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节省成本, 基本上是通过物业管理员兼职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的, 相反对于消防专业监督人员是没有聘用的, 这样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存在很大的火灾救援问题。

1.3 建筑材料不过关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往往会偷工减料, 使用劣质的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材料不过关, 会使得火灾的救援面临很多的困境。

1.4 其他因素影响

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 消防部门在审核中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现象, 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的质量与水平[3]。

2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出现消防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下面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消防的设计不科学

我国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 导致火灾的防护效果不高。其实对于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消防设计的要求来进行, 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有效的开展防火监督工作。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消防设计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就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

2.2 防火监督实施不到位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在防火监督的实施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对防火的源头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 在具体的防火工作中, 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同样是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施工, 对于设计的图纸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 没有及时的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3 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完善措施

3.1 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视力度

不同于低层建筑,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问题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而必须要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视力度, 对防火设计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防火监督的源头工作进行优化[4]。在具体的防火设计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设计, 另外,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要得到有效的提升, 思想的重视再加上员工技能的提升, 防火监督工作的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实施力度

首先要把好审核的关卡, 提升专业化的技术水平。在具体的防火监督工作中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要对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 谁审核以及谁负责都要落实到位。避免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的现象。通过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实施力度, 能够有效的保障防火监督工作的高效率性。

3.3 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消防意识

在具体的防火监督工作中管理人员安全消防意识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消防意识:首先要加强对安全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断的提升其安全意识。另外, 管理人员还要对高层建筑的内部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检查, 避免因为小的失误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进而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质量与安全[5]。

3.4 加大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监督工作

在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对建筑防火材料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控制建筑防火材料的质量来提升高层建筑的防火功能, 进而减少社会经济损失。

3.5 完善消防管理制度

完善消防管理制度, 能够让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制度管理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消防工作的执行力度。制度的完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规定消防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 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等。通过一定的制度约束能够促进科学有效的管理。

3.6 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

任何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需要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的, 高层建筑自然也是如此, 其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使用年限以及质量等问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6]。消防设施只有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作用, 平时其问题是不容易暴露的。因而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防火设备进行定期的测试检查, 防患于未然。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的高层建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其防火监督工作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完善防火监督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加强, 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实践技术的提升。上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且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还对完善我国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为我国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的依据。

摘要:结合工作经验, 分析了目前高层建筑防火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施力度、消防制度、建筑材料、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等方面, 阐述了完善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策略, 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建筑材料,消防设施

参考文献

[1]张梅红, 赵建平.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3) :217-219.

[2]谷龙桥, 缪永建, 王志军.一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的忧虑和思考[J].建筑安全, 2011 (2) :7-9.

[3]李杨, 朱曙光.国内高层建筑消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 :39-42.

[4]孙仲杰, 刘兴林, 康振秀.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探析[J].绿色建筑, 2011 (2) :59-62.

[5]柴铸.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与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 (5) :80-82.

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及应用 篇5

一、木结构建筑概述

木结构建筑是我国最典型的建筑结构之一, 中国是使用木结构建筑最早的国家, 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并且我国现今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 木砖形式的组合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之后由于森林中的树木被大量的砍伐, 木材的减少导致木结构建筑在20年之后的发展停滞不前。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一些发达国家的木质结构型建筑开始被引入我国, 并在很多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民的生活质量一直在逐步的提高, 人们对于居住的条件也越来越讲究, 不断的在居住面积、舒适度以及环保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这也为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木结构的防火机理分析

对于木结构的建筑来说, 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它的防火问题, 因为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防火措施, 人们才能安心的入驻。现代社会的木结构建筑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建筑体系, 与之相配套的防火规范要求也相当健全。只要木结构的相关设计人员严格遵守防火技术规范, 那么他所建造的木结构建筑就必然可以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下面我们就根据不同的木结构体系来具体谈一下它们的防火机理[1]。

1. 轻型木结构的防火措施

所谓轻型木结构的建筑构成主要包括木材、墙体、楼板以及房顶等部分, 这类建筑结构的防火安全性能主要是由墙体、楼板和房顶等相关组成部分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来决定的, 而与结构中使用木材的燃烧性能大小并不存在太大的关系。轻型木结构在构建墙体框架时, 一般都采用拥有高强度耐火性能的石膏板来对墙体表面来进行覆盖处理, 同时在轻型木结构建筑的龙骨空腔中填充的也都是不可燃的矿物纤维保温材料, 以此来提高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使建筑物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保障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重型木结构的防火措施

在建造重型木结构建筑的过程中, 由于起支撑作用的承重木梁以及木柱的截面面积都较大, 这样就必须选用实木、胶合木作为木建筑的原材料。在重型木结构的实际建造过程中, 充分的发挥木梁、木柱的作用, 能够完美的展现出木结构建筑的美感。由于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木梁和木柱都是较为易燃的材料, 那么就必须重视建筑的防火安全。在重型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木构件的尺寸、木楼板组合方法选择以及消除掉楼板与屋顶之间存在的隐秘空间等办法来最大程度的提高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性能。大量的木结构建筑耐火实验已经证明, 假如重型木结构存在较大的截面尺寸, 那么这个木结构建筑就会拥有较强的耐火性能,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截面的木质构件在遇到火时会在表面上形成一个碳化层, 这种碳化层可以很好的隔绝空气和热量, 使木构件内部的燃烧速度逐渐降低。因此, 我们在设计重型木结构建筑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设计荷载量以及耐火性能等必要因素来确定木质构件的截面尺寸。

3. 木结构组合的防火措施

所谓木结构组合主要是指建筑物是由木质材料和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共同组合而成的建筑结构体系。木结构组合在建造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 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不同建筑材料的优良性能, 从而实现整个建筑性能的提高, 还可以有效的节约建造成本, 实现利益最大化[2]。

在建造木结构组合建筑时, 通常有两种组合形式可以选择, 其一是竖向组合建造, 其二是在木骨架组合中填充墙体和木结构楼板。所谓竖向组合建造是指将建筑物的上半部分采用木结构设计, 这部分是可以燃烧的材料, 在建筑物的下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其他类型的建筑材料, 这部分是不可燃烧的材料, 在这两部分之间, 我们可以用不可燃的楼板将其隔离,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火灾的发生。这种类型的建筑主要适用于上半部分办公、居住, 下半部分进行商业活动。除了竖向组合建造之外, 就是水平组合建造, 然而我们生活中很少有此类型的建筑物出现。木骨架填充墙体这种建筑类型的建造特点是在木骨架的外部覆盖上一层墙面板, 并在其中的空隙中填充上能够保温、隔音、隔热的材料,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木结构的墙体不能够作为承重墙来使用, 其更多的是在混凝土建筑物中作为非承重墙以及内隔墙使用。

三、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由于木材属于易燃物质, 因此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做阻燃处理从而提高它的可燃性能等级。在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阻燃剂涂在木材的表面,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抑制高温下木材的热分解以及氧化反应。木材在进行阻燃处理时, 需要选择至少两种类型的阻燃剂进行混合后才能够使用, 这样可以有效的强化阻燃剂的阻燃作用。常见的木材阻燃剂有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以及硼系阻燃剂等, 木材在经过阻燃处理后就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抗火性, 使其燃烧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并不能够改变木质构件的耐火性能。

摘要: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并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木结构建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是因为它与其他类型的建筑材料相比更加舒适和便利, 然而木建构建筑虽然有其优势, 但是它在人类生活中引起火灾的隐患也比较突出。本文对木结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要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木质结构的防火机理, 旨在根据木质结构的类型不同, 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 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木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损失。

关键词:木建构建筑,防火措施,技术研究,安全

参考文献

[1]沈广安.木结构建筑防火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16, (01) :4-5.

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 篇6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都在朝着大型化、高层化和功能综合化发展, 因此建筑的消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国目前的消防工作当中, 高层建筑的防火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很多单位都在积极开发先进的防火技术, 防火分隔技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之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型的防火分隔材料也在开发当中。火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 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火, 火创造了人类的发展历史。但是火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苦痛和灾难, 因为火灾在人类的所有灾难当中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 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火灾具有速度快, 难以控制等特点, 因此在当代的消防设计当中, 将防火分隔技术当作建筑内部防火控制的有效手段。只有做好火灾的防护工作, 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1 防火分隔技术的概念

1) 使用防火分隔技术的目的。防火分隔技术就是采用有效的分隔措施对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进行分隔, 把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有效防火区与非防火区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小块, 这样的分隔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的火灾向四周蔓延, 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 良好的分隔措施能够增加人员的逃生速度, 延缓火灾的发展速度, 为生命与财产的抢险节约宝贵的时间, 减少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损失。防火分隔技术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防火区和非防火区的分隔, 从而降低火势蔓延速度以减少火灾损失的直接方法。

2) 防火分隔措施的类别。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时候, 一般火势的蔓延方向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类。防火分隔技术正是针对这两个方向的火势进行科学的设计而成的。按照针对火势不同方向的蔓延, 防火分隔也分为垂直方向的防火分隔和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两类。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就是采用防火门和防火墙等隔离物体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这种分隔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楼层内部, 同一层的分隔。这种分隔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在同楼层之间的水平方向蔓延, 因为这些设施把火势分成了几个部分, 能够延缓火势向其他部分发展, 通过专门设置的防火区, 消防人员就可以阻止人员疏散, 得到救援。垂直防火分隔就是利用有耐火性能的楼板或者窗间墙等把不同的楼层分隔开, 形成不同高程的防火分隔带。这种防火分隔能够有效防止火从楼下向楼上蔓延, 有效增加楼上人员逃生的时间, 减少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2 防火分隔技术的应用

我国目前的防火分隔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即使用防火门、防火墙、防火阀门。这三种防火分隔都属于水平防火分隔的构件, 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防火墙经常在现代消防技术当中被应用, 防火墙分为三类, 内防火墙、外防火墙以及独立的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的重要构件, 防火墙与普通墙体进行比较有着特殊的要求。防火墙的材料都是采用耐燃的材料, 一般都是由燃烧性能很差的粘土、天然石材以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防火性能也经过相关的部门进行了防火阻燃测试。只有测试结果合格, 这些材料才能够被用作防火墙。这些防火墙在设计的时候不允许有任何管道通过的接口, 也不能留有缝隙。如果在设计当中有特殊的要求, 必须在防火墙上面穿管道, 而且必须用不燃材料将管道与防火墙之间的空隙填充满。

防火卷帘也是为了阻止火势蔓延而发明的一种防火分隔材料, 一般也是用难燃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防火墙的辅助防火措施。一般来说, 在平时建筑的使用过程中, 防火卷帘是处于卷起的状态, 并不能起到分隔火势的作用, 但是一旦火灾发生, 防火卷帘就会放下, 起到类似于防火墙一样的分隔作用, 一般防火卷帘结合水幕进行使用, 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火作用。

最后一种防火分隔是防火阀门, 这是一种垂直的防火分隔技术, 因此经常被用在高层建筑当中。因为在高层建筑当中存在着很多管道, 有一些管道是处在高温条件下的, 因此一般在这些管道当中安装一些防火的阀门。这些防火阀门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关闭着的, 但是一旦这些管道的温度过高或者烟的浓度超过一定的限制, 就会自动关闭, 隔断烟和火的发展。

3 防火分隔技术存在的缺陷

在当代的建筑当中, 防火分隔技术被用来减少火灾的损失, 提高救援效率。目前很多高层建筑都在应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和防火阀门等防火分隔技术。这些防火分隔在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些防火分隔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如果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不重视这些缺点, 那么在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不能够发挥这些防火分隔的正面作用, 反而有负面的作用。所以消防人员应当把防火分隔材料的缺点重视起来, 积极进行优化, 以达到完善防火分隔系统的目的。防火墙虽然防火能力较好, 整体性较强, 但是正因为如此不能存在裂缝和空洞, 因此外形美观方面是很差的, 也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建筑的美观和建筑风格。这三种防火墙都比较缺乏通透性, 因此在美观设计方面, 消防人员应当加以重视, 可以在防火墙的外面增加一些色彩设计, 提高防火墙的可观赏性。防火卷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火墙的防火隔热的特点, 而且由于其一般都是悬挂着的, 因此也比防火墙更加灵活, 在外观上也比较美观。但是正因为平时防火卷帘都是吊着的, 所以, 一旦火灾发生, 就存在防火卷帘能不能够及时打开的问题。如果防火卷帘不能够及时打开, 就起不到防火隔热的作用, 这样就不能够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 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最后一个防火阀安装在管道内部, 一般管道的温度过高或者烟浓度过高就会自动打开。但是也正因为如此, 把管道与外部分隔开来, 人们难以发现建筑内部哪个管道发生了问题, 由于封闭反而发生火灾事故的例子也不鲜见, 而且由于燃烧不充分, 燃烧也会产生管道浓烟和毒气扩散等问题, 火势蔓延速度反而加快, 破坏性更大。

4 防火分隔技术需要改善的问题

防火分隔技术的细节决定了防火分隔的成功与失败, 只有把设计细化了, 才能够真正做好防火分隔设计。在现代的建筑消防设计中, 只有不断提出问题, 然后想办法在设计中解决才能真正做出有效的防火分隔手段。在设计防火卷帘的时候应当更加注重卷帘的灵活性以及落下的及时性和稳固性能。只有做好稳固设计, 才能够保证防火卷帘降下以后不会脱落造成防火分隔失效, 注重灵活性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在火灾发生时顺利地降下, 起到防火的作用。至于防火墙, 设计人员应当注意设计它的开启和关闭功能, 防火阀应当增加监控手段, 在其工作的时候能够把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建筑监控人员那里, 起到事先预警的作用。

现代消防建筑设计当中, 还应当结合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对防火性能、防火材料等进行设计, 使得建筑的防火性能能够满足规范的相关需求,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与之匹配的防火分隔技术来。设计人员应当发挥想象, 积极创新, 设计出更加满足建筑内部需要的新型防火分隔技术。在现今的技术发展中, 有的国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火分隔技术来加强材料和设施的防火功能。即采用钢化玻璃结合防火喷头的组合技术来进行防火分隔, 这种技术的发展应当注意防火材料的选择和喷头的安装设计等, 重点注意火灾来临的时候, 喷头是否能够积极发挥作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 防火分隔技术在建筑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防火分隔技术的发展对于防止火灾的蔓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有效防止火灾, 及早发现火灾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 在设计之前有良好的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中也需要采用符合设计的材料, 并做好防火分隔的分隔设计, 提高防火分隔技术的使用性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新型防火分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是能够有效防止火灾蔓延的, 也就能更好地保护我国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摘要:介绍了建筑消防中防火分隔技术的概念、目的及主要类别, 结合防火分隔技术的应用现状, 阐述了防火分隔技术存在的缺陷与需要改善的问题, 以提高防火分隔的技术水平, 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

关键词:防火分隔技术,高层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卷帘

参考文献

[1]刘钰泽, 阮明.浅析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维护及管理[J].消防界 (电子版) , 2016 (8) :48-49.

[2]赫平.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与维护分析[J].广东科技, 2013 (8) :132-133.

[3]李艳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发挥成效[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7) :102-103.

[4]彭刚.我国建筑消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 2012 (14) :25-26.

[5]赵思睿.小议城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4) :133-134.

[6]毛星.历史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会议[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6) :286-287.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措施探讨 篇7

现代高层建筑由于越来越高, 200-300米高层建筑屡见不鲜。这些高层建筑物受烟囱效应作用影响很大, 一日发生火灾, 所产生的危害和后果要比普通建筑严重得多, 尤其是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各种竖向管井, 就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 构成了迅速燃烧、蔓延扩大的重要途径, 很短的时间就会将整个大楼就变成一片火海。而在火灾发生过程中, 受烟气危害直接造成人员死亡的比例要占总数的70%以上, 因此,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如何保证高层建筑减少产生烟气或者不产生烟气, 并将火灾烟气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排除到建筑物外的安全空间是建筑消防设计重要的课题, 而且非常值得研究。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快:烟气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 火灾造成的烟气在水平向扩散速度为0.5-3米/秒, 而沿楼梯间和竖向管道井扩散速度可达3-5米/秒, 这个速度加之东北的烟囱效应和正负压效应速度更加可怕。

大型综合建筑内, 房间用电量大, 装修标准高的单位, 难免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 这样就增加了火灾荷载, 必然加速了火灾的蔓延。,

2.烟囱效应形成立体火灾:火灾烟囱效应在高层建筑的竖向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共享空间、阳光大厅等部位产生, 并加快烟气的蔓延速度同时, 火灾的蔓延途径还会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弯曲, 更甚者还会跳跃式向上蔓延, 尤其是保温板作为外墙的节能建筑。

3.疏散特别困难:由于多数大型商业建筑物高、楼层多, 垂直疏散距离较远, 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在疏散人员较多时, 由于火灾惊慌难免发生挤伤、踩踏等事故, 并日还需要对重要的物资进行疏散, 在占用疏散通道的同时也增加了疏散难度, 延长了疏散时间。

4.扑救难度大:由于各地实际情况, 消防设施的配套建设不能跟上本地的经济发展的步伐, 消防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扑救本地火灾的需求。

二、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思路

1.防排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最优方案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进行排烟, 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达到《高层民用建筑设讨防火规范》 (GB50045-95) 的相关要求。但是一般高层建筑规模较大, 内走道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往往不能达到走道面积的2%。这时需要增设防排烟设施。封闭楼梯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时采取相应的防烟设用来解决防排烟的问题。

2.防排烟部位的设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中对高层建筑防排烟部位进行了规定, 其中需要排烟的部位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二是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者可燃物较多的房间;三是高层建筑物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者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需要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也有3个方面, 一是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二是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 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三是封闭避难层 (间)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 防烟、排烟分别需要采用机械方式或者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防烟分区划分方法主要有按用途划分、按面积划分和按方向划分3种。按用途划分是指根据建筑物中办公室、卫生间、起居室、厨房及客房等每个部分的不同功能来对其进行防烟分区的划分, 这样的划分方法既合理又方便。最常用到的划分方法是先将高层建筑划分为停车库、办公用房或居住用房、电梯、电梯前室、楼梯、疏散通道等, 然而将各个划分部分作为防烟分区。按面积划分是指将建筑内面积划分为若干基准防烟分区。而为了各层的防烟分区能采用一套防排烟设备并加以连贯, 即使防烟分区的形状和用途不同, 但它们的面积需要基本一致。按方向划分是指结合高层建筑中上层部分与底层部分用途的不同, 根据各个房间的用途先沿垂直方向按楼层划分防烟分区, 再沿水平方向按面积划分。按防排烟方式主要分为3种: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机械排烟、自然防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送风机给特定的部位或空间加压送风, 以防止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高温烟气进入某空间, 把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保证人员不受火灾产生的烟气威胁, 避免人员伤亡。

机械排烟的工作方式有局部排烟方式和集中排烟方式两种, 前者是给某个需要排烟部位设置的独立排烟机直接进行排烟。后者是需要由多种设备组成才能进行排烟。在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烟量, 一般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在6米以下的不划分防烟分区, 排烟量应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米/小时计算;负担两个以上 (包括两个) 排烟分区的排烟量每平方米应按120立方米/小时以上计算。在布置排烟口时, 应特别注意排烟管道采用的材料必须是非燃料材料;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与送风系统同时设置, 且送风量应大于排烟量的50%;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

自然防排烟方式是没有机械通风设备, 主要靠的是自然力的作用来使防烟楼梯间和走道内等部位不受火灾产生烟气地入侵。该方式具有简单易行、造价低、经济且不受电源中断影响等优点。该方法主要是在靠建筑物外墙、阳台或凹廊、前室开窗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及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等处设置排烟竖井和过风竖井类的室外防烟楼梯间。

总之, 对于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施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城市的消防能力,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施工成本、施工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验收中严格进行消防测试、投入使用后对消防负责人要认真培训, 高度重视消防安全。

防排烟系统、喷淋系统在火灾防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在火灾中防排烟设置、喷淋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那么将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建筑高层化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将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因而,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科学合理地设置防排烟系统、喷淋系统, 保证各类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 使损失达到最小化。

摘要:现代大中型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楼盘面积越来越大, 单体大型性建筑越来越高, 多种使用性质的综合楼越来越多。大型化、高层化和多功能化等特点的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

建筑外保温系统构造防火措施 篇8

1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概述

1. 1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现状

从影响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性能的因素来看, 主要涉及系统构造与材料组成两个方面。确保保温系统防火安全, 最常用的方式是: 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可靠时, 对构造与保护层的要求就可相对降低; 而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较差, 就需要使用较好的构造, 同时对保护层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们两者属于互相制衡的关系。

从当前的技术来看: 改善保温系统的阻燃性能, 不仅会提高生产成本, 部分阻燃剂还会带来烟气毒性与发烟量, 从而造成更大幅度的影响。所以, 不管从经济还是从安全进行, 单纯改善保温材料防火性是不可靠的, 提高与改善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性还需从其他领域入手。整体防火理论作为改善建筑防火节能安全的重要方式, 和钢结构使用防火保护板、涂料一样, 一旦整体防火方案得到使用, 其性能明显优于混凝土。截至目前, 各地在大力研究怎样提高保温材料性能的情况下, 积极探索防火构造的可行性, 将其纳为改善建筑外墙保温防火的重要领域。另外, 在《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中, 对防护层、隔离带也进行了规范, 这标志着对建筑外墙保温的肯定[3,4]。

1. 2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基础理论

因为火灾一般以热量释放的形式成灾, 为了降低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隐患, 所以必须切断热量散播。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 墙体基层与保温层没有空腔构造, 由A级保护层材料覆盖表层, 并且隔断系统, 阻挡火势蔓延和外墙保温被点燃, 从而阻止火势在内部传播, 也就是防火构造三要素。从实验来看: 增强保护层厚度, 能有效改善材料燃烧性能; 防火隔离带、分仓、挡火梁能有效抑制热量传播, 避免火势蔓延; 没有空腔的设计能最大程度的约束系统内部热对流, 进行控火。对于恶劣的环境, 贴近系统能很好的控制火势蔓延, 佐证上述理论。

2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构造潜存的问题

2. 1 缺少技术规范与标准

就现行的防火规范与技术标准来看: 缺乏明确的外墙保温防火规范, 在防火设计与外墙保温技术上缺少约束与标准, 外墙保温技术缺乏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 让外墙保温材料在使用与生产中缺乏标准。另外, 外墙保温材料产品说明明显缺乏耐火指标。所以, 由于保温系统问题导致火灾经常发生[5,6]。

2. 2 保温材料潜存火灾隐患

从隔热保温材料选用来看: 外墙保温使用的是聚氨酯、聚苯乙烯、挤塑型聚苯板、保温砂浆等。大多数建筑外墙使用的都是可燃材料, 并且工地材料无人看管、任意堆放, 其局面相对混乱;在用电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无人监管, 时常出现火灾。在现场施工中, 消防设备经常存在不足, 所以经常出现灭火扑救困难的问题。基于现实条件, 建筑外墙使用较多的是聚氨酯与聚苯乙烯材料, 然后再将其作为隔热保温层, 没有处理过的聚氨酯与聚苯乙烯属于容易燃烧的材料, 应及时做好阻燃处理, 反之很可能带来火灾[7]。

2. 3 结构设计不科学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使用的饰面通常是涂料与面砖饰面。其中, 面砖是材料表层利用粘贴与抗裂材料, 让外墙保温与面砖及时形成整体。当然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改善的领域, 如:砂浆抗裂强度不够, 保温材料耐性就会降低, 都会影响外墙面砖的耐用性, 很可能使用几年就出现问题[8]。造成火灾蔓延最普遍的原因是外墙窗口, 一旦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出现火灾, 火苗就会自窗口向外、内两面实施深度燃烧, 甚至烧到周边的保温层。当温度在60℃~100℃间, 聚苯乙烯很可能出现熔解与收缩现象, 明火时开始燃烧。此时, 一旦缺少严密的防护与隔离方案, 火势就会从外保温开始进行深度拓展, 甚至整个保温领域都被毁灭。建筑物大于一定高度时, 外墙保温使用的是有机材质, 就必须进行防火处理, 反之将加快火势蔓延。

3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措施实验

针对外墙保温系统引发的火灾问题, 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合竖炉燃烧、热计锥形量、墙角火、窗口火实验, 对外墙防火性能进行了对比, 其实验结果对比见表1。

从实验结果来看: 增加保护层表层厚度能有效改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 挡火梁、隔离带防火分仓等防火隔断都能有效约束热传导, 控制火势蔓延; 没有空腔的构造设计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保温系统内部对流, 最后达到控火要求。在实验过程中, 面对苛刻的周边环境, 火势始终没有蔓延, 这很好的说明了上述实验结果。

4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构造的具体措施

4. 1 隔断

隔断主要针对的是隔绝系统热量传播。目前已经验证的方案有: 保温层的隔离防火带、门洞口挡火梁、分仓构造等。在这期间, 隔离防火带是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垂直或者水平设置, 并且能阻止火势延伸的防火带状构造。挡火梁主要针对的是隔离门窗洞口, 和隔离防火带相似, 一般水平设置于门窗洞口, 并且伸出门窗洞口一定长度。分仓构造主要针对的是保温材料周边保温板和保温浆料的分隔。在应用隔断方案时, 必须注意以下内容:1) 挡火梁与防火隔离带在受火状态下, 必须维持自身系统表层与构造的稳定性。所以, 无机保温浆料与岩棉可应用到防火隔离带中, 而可收缩熔化的玻璃棉不能用于防火隔离带。2) 分仓防火面积一般在250 cm2。分仓太大, 会影响满贴与施工; 太小则会对施工进度构成影响。另外, 分仓缝还应拥有一定宽度, 最好在1 cm左右。太小很难发挥隔火功能, 太大将会影响保温能力。3) 挡火梁 ( 隔离带) 的距离应该适当, 不能直接将其设置在窗口。

4. 2 空腔封闭

在建筑外保温中, 空腔能为系统燃料与火势拓展提供空气, 帮助火势蔓延和燃烧, 空腔愈连贯、越大, 就越影响防火安全, 从而带来烟囱效应。所以外保温应该尽量使用满贴法, 避免带来空腔, 尤其是幕墙, 必须做好隔断工作, 这样才能阻止生成连贯空腔, 避免火灾隐患。另外, 还要避免火灾背景下, 因为塑形系统保温材料受到熔化与收缩, 出现空腔或者贯通封闭空腔。同时, 还要注意保温材料的选用, 从而做好质量管理。

4. 3 保护层

防火保护层主要包含饰面层与抹面层, 保护层构造、材料、施工质量不同, 其防火能力不同。其受火稳定性直接影响反应性能, 厚度对保温系统内部材料的受损程度与状态也有很大影响, 增加厚度能有效减少内部保温材料传输, 此时材料才越不容易被破坏和点燃。考虑其抗裂要求, 尽量参考相关文件与施工规范, 将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3 mm ~ 6 mm。

4. 4 深化安全管理, 增强消防监管

为了做好消防管理, 应逐步深化消防安全部门的自纠自查工作, 对于建筑构造中不规范的问题, 及时解决。单位除了要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还必须制定对应的应急消防机制, 科学设置安全出口与指标, 通过做好安全培训, 尤其是特殊工种, 在持证上岗的情况下, 做好火灾预防布局。在监管中, 相关部门必须深入单位进行检查监督, 及时找出潜存问题, 并且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这样消防单位才能及时惩处。

5 结语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构造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对大众生活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所以在建筑外墙施工中, 必须结合防火标准施工。只有外墙具备了防火性能与恰当的构造, 才能保障系统安全性, 提高工程价值。如果只强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阻燃能力, 将投入更多精力, 并且难度较大。因此, 在现实工作中, 必须深入防火构造与保温系统研究, 只有把握相关因素, 才能及时预防, 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洋, 吴希晖, 李季, 等.建筑外保温系统构造防火措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12) :1146-1149.

[2]朱春玲, 季广其, 鲍宇清, 等.实体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模拟试验——EPS薄抹灰—岩棉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2 (2) :40-43.

[3]沈纹, 王宗存, 卢国建.国外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规范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7) :688-691.

[4]吴晓羽.浅析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商品与质量, 2012 (S7) :306.

[5]周叶瑛.浅析建筑外保温材料与建筑防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21) :155-157.

[6]李引擎, 季广其, 朱春玲.建筑外保温的防火问题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 2009 (11) :28-31.

[7]樊苏璐, 侯遵泽.建筑外保温防火隔离带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4 (4) :21-24.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措施的思考 篇9

一、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 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 但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通常在摄氏450—650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 发生变形, 钢柱、钢梁弯曲, 不能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 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因此, 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任重而道远。

(一)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 (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 。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 到被破坏 (如失去支承能力等) 为止的这段时间 (按小时计) 。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 (如木材等) 、难燃烧体 (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 和非燃烧体 (如砖、石、金属等) 之分。

(二) 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

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 (如用砖或混凝土做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 , 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 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 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 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 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 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二、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建筑中, 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 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 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 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 当烟气无阻拦时, 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 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 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 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 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以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 这在投资方面低于机械排烟系统, 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 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 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 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 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 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 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 防止烟气入侵外, 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一) 防火间距。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 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 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 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 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 防火间距应加大, 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 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 应远离建筑物。

(二) 防火分区。

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 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 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平方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平方米和60米、600平方米。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平方米或1500平方米内, 地下室则控制在500平方米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 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 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 用水幕保护。

(三) 安全疏散通道出口。

为减少火灾伤亡, 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 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 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 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 妨碍疏散, 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 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 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 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 还可设屋顶直升机场, 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三、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设置

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 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 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考虑到高层建筑以自防自救为主, 室内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住宅楼为30L/s) , 即消火栓用水量70L/s (住宅楼为50L/s) 是规范规定的建筑物消防用水的上限值。一般情况下, 超高层建筑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使用功能。因此, 其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 (住宅楼为2小时) , 考虑到市政给水状况, 确定是否设置室外消防水池及其容量。

(一)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1) 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 (2) 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 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 (3) 避难层内设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 (4) 屋顶或直升机停机坪处, 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 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 保护人员; (5) 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 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二) 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1) 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 且不小于13m, 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 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 (2) 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30m, 在裙房内不大于50m, 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 (3) 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 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 应设减压装置; (4) 屋顶水箱。为了保证初起火灾时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 超高层建筑屋顶水箱设置高度应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0.15Mpa。不能满足时, 应设气压水罐或稳压泵等增压设施。如是并联给水方式, 其分区消防水箱的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 发生火灾时, 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进入高位水箱, 而串联给水方式中是允许的; (5) 水泵接合器。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各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也就是说, 根据现有或将有的消防车供水能力, 确定各个分区是否应设水泵接合器; (6) 消防管网采取防超压措施。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消防水泵, 设置安全阀、泄水阀门等, 避免超高压对给水系统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决策因素下一篇:车辆设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