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建筑防火设计

2024-08-07

人防工程建筑防火设计(共12篇)

人防工程建筑防火设计 篇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轿车, 停车难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造地面停车场势必压缩绿地、活动场地、建筑用地, 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因此利用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间、绿化中庭地下空间建造停车库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 要求新建建筑必须考虑人防工程的实施, 形式有独立式或附建式, 在附建式人防工程中往往采用地下停车库兼作人防工程, 平时为汽车库, 战时为人员掩蔽所, 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有其特殊的消防难点, 本文将就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的防火设计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 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的消防特点

1) 人防工程空间封闭, 结构厚, 着火后烟气大, 温度高, 易对车库内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害。2) 平时停放车辆多, 车辆本身自带的油箱是易燃易爆物品,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蔓延迅速不容易受到控制, 灭火困难。3) 工程内全部采用人工照明, 无法利用自然光照明, 烟气影响人员疏散。4) 地下火场只有疏散出入口, 在有人员疏散的情况下, 消防队员进入火场受到疏散人员的阻挡, 扑救困难。5) 工程一般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下方, 发生火灾, 长时间的燃烧, 势必对上部建筑造成威胁, 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6) 上部建筑的一些重要设备控制中心大多数设置在地下车库内, 如变电所、配电室、消防水泵房等, 火灾若破坏设备, 将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造成严重危害。7) 地下停车库防火分区的划分与人防工程防护单元的划分是两个系统, 各自独立, 又有重叠。8) 人防口部防火措施与防护措施结合的特殊性。

2 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防火设计

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的防火设计适用规范较多, 主要有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 设计必须从全局考虑, 做到设计合理、安全经济。现结合规范对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的防火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2.1 防火分区设置

对于地下建筑防火分区, “高规”和“建规”规定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500 m2,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面积加倍;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等, 在限定条件下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 000 m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5.1.1条规定地下停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 000 m2 (耐火等级一级) ,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 000 m2。新修订的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将防护单元面积由原来的800 m2扩大为2 000 m2, 实现了与消防规范的统一,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停车库一个防火分区正好可划分为两个人防防护单元, 可更好的兼顾平战结合设计。地下室其他设备用房按“高规”和“建规”规定另设防火分区较为合理, 设备用房与停车库分属不同防火分区, 也可避免设备用房疏散门直接开向车库的情况。

2.2 平时人员安全出口设置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人员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 Ⅳ类汽车库或满足同一时间不超过25人的汽车库可设一个, 对于上部是高层建筑的大型停车库 (两个防火分区及以上) , “高规”第6.1.12.1条规定,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应符合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 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此条即是考虑到两个防火分区同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 将通往其他防火分区作为另一安全出口, 此条文的规定为减少地下车库人员出地面的疏散口设置提供了依据, 在日常设计中, 设计人员通常会依据规范设计出更经济的地下车库, 也符合开发商节省投资降低造价的要求, 但是在《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并无此条规定, 地下车库防火分区的面积已经足够大, 最远疏散距离可达60 m, 火灾发生时, 人员疏散到其他防火分区后还要再寻找安全出口, 同时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入灭火扑救, 因此, 若能有机结合地面建筑做到一个防火分区两个直通室外的人员安全疏散出口更好。《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6.0.1条规定, 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说明把汽车道作为人员安全出口是错误的, 应另外增加直通室外的人员安全出口。

2.3 人防口部防火门设置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4.4.2条规定,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 应采用常闭的防火门。由于人防口部的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均设置了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 部分设计人员认为可以作为防火门使用, 且在4.1.1条文解释里也提出, 如果安装有密闭门, 且能灵活地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 是可以代替甲级防火门的, 但是目前人防门采用的多是很厚重的水泥门, 不易开启关闭, 固定门槛密闭门平时开启时疏散通道上有道门槛, 对疏散不利, 而活门槛密闭门平时下部缝隙过大, 不能有效阻隔烟气, 故应另设防火门。在构造上, 在防护密闭门框上加设防火门, 密闭门必须是采用活门槛以保障疏散顺畅。

2.4汽车安全出口及人防口部设置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第6.0.6条规定, Ⅳ类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设一个汽车疏散出口, 其他应设不少于两个的汽车疏散出口, 无论是火灾时紧急疏散还是平时日常使用, 两个汽车出入口均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仅设一个汽车出入口是采用单车道还是双车道, 规范未作明确说明, 解释条文指出, 确定汽车疏散出口数量的原则是, 在满足平时使用的基础上, 适当考虑火灾时车辆的疏散。如设置单车道时, 停车数量控制在50辆以内, 这样就得出一个简单的原则:50辆以下单车道单出口, 50辆~100辆双车道单出口, 100辆以上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对此,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7-2006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设置标准第4.3.3条规定, 停车数大于等于100辆且小于200辆时, 应设置不小于两个的单车道出入口, 停车数大于等于200辆且小于700辆时, 应设置不小于两条车道进, 两条车道出的出入口, 停车数大于700辆时, 应设置不小于三个双车道的出入口, 此规定更详尽合理, 可作为异地的设计参考。同时大型地下车库的人防工程掩蔽人数多, 疏散宽度要求大, 人防口部结合车道设置, 可以在战时由主要掩蔽人流通过宽敞的车道出入, 减少了人防出入口通道需占用的建筑面积, 解决了人防出入口通道出地面安全出口的问题, 平时是车道, 战时是掩蔽人员出入通道, 使用效率高, 更经济合理。

2.5汽车出入口设计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第5.3.3条规定, 汽车出入口处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 坡道出入口处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 当车库和坡道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不限。由于地下车库自然通风条件差, 一旦发生火灾, 非常容易蔓延。汽车疏散坡道如没有和车库隔开, 则对车辆疏散和火灾扑救非常不利, 而汽车坡道顶盖经常为透明阳光棚, 无法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设计人员常常由于对规范不甚了解而出现设计错误或受甲方委托擅自对车道出入口进行景观设计, 致使坡道与停车区用栏杆等分隔、坡道出入口未设防火卷帘或水幕等情况发生, 应引起重视。

结合多年的地下停车库暨人防工程设计实践, 将对国家相关防火设计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 在此作了一些简略探讨, 法规条文是高度概括性的规定, 对于具体工程设计, 需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文制定原理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建筑。

参考文献

[1]GB 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 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4]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2001年版) [S].

[5]DG J 08-7-2006,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设置标准[S].

[6]赵亮, 郑红丽.浅谈地下车库的通风与排烟设计[J].山西建筑, 2010, 36 (11) :193-194.

人防工程建筑防火设计 篇2

本报价以《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及使用手册为依据进行计算。

本工程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15400.92平方米,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13649.26平方米;非人防建筑面积为:1751.66平方米,地下室总建筑安装工程费约5390万元。根据建筑市政工程各阶段工作量比例表(表7.2-1)规定,本人防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工作量占总设计工作量比例分别为10%、40%,施工图设计占总设计工作量的比例为50%。

1、根据第9章附表一,采用内插法计算: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249.6-163.9)/(8000-5000)*(5390-5000)+163.9=175.04万元

2、根据第9章附表二,本人防工程专业调整系数为1.1;根据建筑、人防工程复杂程度表(表7.3-1)规定,本工程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调整系数为1.15。

本地下室工程设计费总计:175.04*1.1*1.15=221.425万元

在诚信合作的基础上,我设计院愿在国家2002年修订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基础上下浮10%,即:

本地下室工程设计费为:221.425*90%=199.28万元

****建筑设计研究院

对人防工程中建筑规划设计探讨 篇3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筑规划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5(c)-0000-00

人防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战争期间人员以及物资的掩蔽、医疗救护设施以及人民的防空指挥部等的安全,人防工程修建在地下,有的地面建筑物的地下室也可以作为战时的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对于保护战争期间人民和物资的安全,进而保证战争潜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还可以为长期的反侵略战争做好相应的工程保证。人防工程在我国的建筑和防空法里都有明确规定,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必须将人防工程考虑在内,人防工程的等级要根据建筑的属性以及其特点来确定,在施工的工程中必须做好人防工程的建设。

一.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原则

1.科学合理规划人防建设,准确设定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

人防工程的主要建筑目的在于在战争期间为人员和物资提供良好的掩蔽场所,还要为医疗救护单位提供空间,同时也是战争用车和战争物资的储备地点。第二点就是在和平时期的经济生活中,人防工程可以用作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等,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定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主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比如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人民安全的人防工程,要保证此类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在五级以上。不同用处的人防工程其抗力级别也有差异,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特别是作为战时车库以及物资储备场所的人防工程对抗力的要求更高。同时要根据本市的人口,地区等等因素来合理规划人防建筑,人防工程的主要建筑有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等,一个行政区设立一个指挥工程以及一个医疗救护工程,医疗救护工程又可以分为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和救护站三种,不同类型的救护工程其建筑数量也不同,一般来讲,一个中心医院配备两个急救医院和四个救护站,以满足战争期间救护伤员的目的。以此类推基本可以确定人防工程的基本空间布局。

2.合理划分防护单元以及抗爆单元

人防工程中的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要合理进行划分,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在战时遇到航弹时,可以将弹片对人防工程的损害大大减小。开掘式人防工程一部在二层左右,其抗力级别一般在五级或以下,这种情况下的人防工程地下各层可以不用划分防护单元以及抗爆单元。

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元划分的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做到科学合理设计,避免人防工程在战争期间对人员的防护不到位。

3.人防工程的出入口设计要为战时服务

人防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作为战争时期的防护掩蔽场所,围绕这一目标,其内部建筑结构要满足战时所需,同时人防工程的出入口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出入口过小,那么在战争期间不利于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转移,不能很好地发挥人防工程的作用。人防工程的出入口的数量及规格要满足实际需求。至于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的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少于0.3米来计算确定。假如某市有人口100万,那么在设计人防工程的出入口时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和密闭措施以保证人员安全,主要内容有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密闭门等。

4.人防工程技术参数的参考范围

由于当前我国的人防工程的各项规定还没有确立下来,所以在实际建设人防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一些具体的建筑参数和技术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根据相关人防文件制定,例如防空专业人员的人数保留在留城人口的2%到4%之间,人防工程的医疗人员则按留城人口的千分之三来确定,物资的存储面积保持在人员躲避面积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二.人防工程建筑规划设计内容

1.主体建筑

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主要分为战时地下室和平时地下室两种,建筑体系的确立主要根据地下室的主要功能、防护面积和需求以及抗力级别,还要准确划分防护区和非防护区、染毒区与清洁区。对于划分好的防护单元,还要进一步确立抗爆单元,从而保证战争期间人民的生命安全。每个单独的防护单元的内部防护设备和设施要自成体系,在战時遇到隔离时可以保持正常运转。相邻的防护单元之间的隔离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隔离墙的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以保证相邻防护单元的畅通,两门的距离不小于500mm。

人防工程的室内净高要满足战争期间以及平时的使用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指挥工程的房间净高要大于2.8m,内通道净高大于2. 4m;有人长期停留的房间净高要大于2. 4m,房间的梁净高大于2. 0m;主干道的净高大于2. 6m,连接通道净高对大于2. 4m。

2.口部设计

人防工程的出入口要根据工程的大小以及人口的多少来确定,当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时,要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其中至少一个可以直接通到地面,保证相邻出入口的距离大于15米,同时保证出入口的方向不同。对于建筑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可以安排两个出入口,一个为主出入口,可以直通地面,一个次出入口通到相邻的防护单元。指挥工程的出入口要有至少两个,而且都能直通地面,保证出入口的净宽不小于2米,净高不小于2.6米。对于出入口的设置还要保证其主出入口在地面建筑倒塌的范围以外。防止战时建筑倒塌阻塞通道,而且口部应该有防倒塌和堵塞的措施。

3.柴油发电站设计

战争时期的电能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指挥工程、一等和二等的医疗救护工程以及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要配备柴油发电机房,发电机房要远离指挥中心和人员的休息空间。要把机房及其配套设备独立出来,主要包括储油间,水泵站以及风机房等等。同时设置好防火分区。发电机房与控制室之间要设置坚固的密闭隔墙、观察窗以及防毒通道,在防毒通道设置简易的洗消设施,还要做好地漏工作。

人防工程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医疗救护工程的数量安排、如何防止物资库所占比例过大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制性规定来解决。人防工程不仅有防空功能,还可以在和平时期服务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战备效益等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人员要根据相关规定,结合防护等级以及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人防工程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广东. 浅谈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J]. 四川建材,2015,05:76-77.

[2]陈美丽.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04+106.

[3]李红波,杨宏飞,马广生,亓志刚,刘春远. 公寓式建筑地下人防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管控要点[J]. 安徽建筑,2016,02:65-69.

人防工程设计分析 篇4

冷战结束后,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战争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发了现行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凸显其重要性。人防即人民防空,人民防空的任务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除采取人员疏散的措施之外,也是战时防空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人防工程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全国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山西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条例》规定,地面10层以上或基础埋深3.0 m以上的民用建筑按不少于地面建筑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以上的防空地下室。其他除居民住宅以外的民用建筑按总面积的2%~5%修建防空地下室。这一政策的出台,大大加强了人防地下室的建设力度。笔者作为从事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工作多年的设计人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人防地下室设计的经验,结合对《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理解,就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1 正确定义人防工程的类别

人防工程按防护类别分为甲、乙两类。甲类为:防核武器、常规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袭击;乙类为:防常规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袭击。防护类别的规划原则是对城市所受威胁环境的不同,所处战略地位的差异,采取分类设防的原则。

按防护等级分为两种等级,即核武器作用下的防护等级和常规武器作用下的防护等级。如甲类6级防空地下室应为核6级、常6级;甲类6B级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等级应为核6B级及常6级。

按防化等级分为丙级和丁级。丙级用于二等人员掩蔽工程,通风方式有清洁式、滤毒式及隔绝式三种。丁级用于人防物资库工程,通风方式有清洁式、隔绝式两种。

2 合理设计人防工程的口部

目前防空地下室的建设仍以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为主,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员掩蔽工程的分布密度应与城市居民的分布密度相协调。本文以常见的几种人防工程做简要分析。

二等人员掩蔽所是指室内以掩蔽人员为主,但人员处于休息状态(即战时留城的普通居民);主体为清洁区;进风系统设滤毒通风;战时出入口(总宽度)能够使地面人员迅速进入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在染毒条件下人员能够进出,染毒人员回来时能够局部洗消。

其设计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主要口部:a.采用简易洗消与防毒通道合并设置。人行道净宽不小于1.30 m;简易洗消区的面积不小于2.0 m2,其可用宽度不小于0.6 m。b.防护密闭门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长度不小于5.0 m;设扩散室及洗消污水集水坑。c.出地面段在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设置防倒塌棚架与雨篷。

2)次要口部:需要设置密闭通道,与主要口部的直线距离要大于15 m。

3)备用口部:一般采用竖井式,而且通常与通风竖井相结合来设置。

人防物资库:室内有人员,但人员不多,以掩蔽物资为主;主体为清洁区;空间大,人员少,采用隔绝防护,不设滤毒通风;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物资进出口,染毒时不能进出物资。

其设计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主要口部:a.防护密闭门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长度不小于5.0 m;设密闭通道及洗消污水集水坑。b.当建筑面积不大于2 000 m2时,门洞宽度不小于1.5 m;建筑面积不小于2 000 m2时,门洞宽度不小于1.5 m。c.出地面段在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设置防倒塌棚架与雨篷。

2)次要口部:设置密闭通道及洗消污水集水坑。

3)备用口部:一般采用竖井式,而且通常与通风竖井相结合设置。在密闭通道外可利用电梯、升降机或电葫芦等辅助垂直运输设备。

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室内无人员,车辆处于停泊状态;主体允许轻微染毒;空袭时可暂停通风;主要出入口为车辆进出口。与其他人防地下室相比,通风量较大,各出入口和通风口可仅设一道防护密闭门,不设密闭通道和密闭门。

其设计要点包含以下几点:

1)主要口部:a.设防护密闭门,门洞尺寸依车型而定;设洗消污水集水坑。b.出地面段在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设置防倒塌棚架。室外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中心线的水平投影折线长度不小于5.0 m;如室外出入口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

2)次要口部:设防护密闭门一道,当与有防化要求的人防工程连通时,可采用简易洗消与防毒通道合并设置。

3 正确划分人防工程的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1)当上部建筑为9层及其以下时,人员掩蔽工程每个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2 000 m2,抗爆单元面积不大于500 m2;物资库每个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4 000 m2,抗爆单元面积不大于2 000 m2;专业队掩蔽部、医疗救护工程每个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1 000 m2,抗爆单元面积不大于500 m2。

2)当上部建筑为10层及其以上时,可不划分防护单元、抗爆单元;当上下相邻楼层划为不同防护单元时,位于下层的防空地下室,可不划分防护单元、抗爆单元。

3)每个防护单元都是独立的防护空间。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应该自成系统。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设置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墙。相邻防护单元应设置至少一个连通口,在连通口的防护单元隔墙两侧各设一道防护密闭门,其门框墙厚不小于500。当两个防护单元为上、下楼层时,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楼板应为防护密闭楼板;当连通口设在上面楼层时,应在防护单元隔墙的两侧各设一道防护密闭门;当连通口设在下面楼层时,应在上层单元一侧加防护密闭门。

正确划分人防工程的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利于减少常规武器作用下的破坏范围,提高生存概率。

4 结语

人防工程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战时防空袭、平时防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人防工程建设必须能应对以“短时间内精确打击摧毁对方重要目标”为目的的军事变革;又能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平战结合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师能够合理的认识人防工程,精确把握人防工程的每个要点;还需要与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使人防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国家工程建设规范的要求,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人防工程建筑防火设计 篇5

针对在战争中存在着外界遭有毒物质污染的情况,人防工程在出入口的位置要求设计有洗消污水集水坑,以用于人员进出时消毒用,避免把外界的有毒物质带入主体工程。在人防工程遭敌空袭外界染毒的情况下,人员掩护工程和物资库都会启动通风系统,以隔绝有毒物质入侵,这种情况下掩护工程的出入口对出入人数和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经过洗消区域除去身上残留的毒剂,才能进入工程内部。所以,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的设置是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点。但是,在对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设计的过程,却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如果在设计图纸上未标注出集水坑盖板为防护井盖(集水坑在非防护区),那么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出现用普通铁篦子充当集水坑顶盖的情况,那么当遭受外界空袭时,就很容易出现冲击波绕过口部防护密闭门而直接进入防毒通道或密闭通道内部的情况,这样就会给内部工程带来严重的破坏,人防工程的功能发挥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优化策略:首先要高度重视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的设置的重要性,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可以通过合并洗消污水集水坑与普通集水坑的方式来降低建设成本。

3.2人防地下室排风口的设置问题

人防地下室排风口在人防工程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对于排风口的设置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地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防空地下室》中对人防地下室排风口的设计有明确的要求:当室外确无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二等人员掩蔽所的进风口可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但防爆波活门外侧的上方楼板结构宜按照防倒塌设计,或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阻塞措施。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图纸将排风口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但未采取措施,这是不符合设置的要求的。优化策略:严格按照人防工程地下室排风口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结合主要出入口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确保排风情况良好,保证人防工程内部空气质量和战时人员的正常出入。

3.3人防通风竖井高度问题

人防工程中通风竖井的高度对通风功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在人防工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人员却存在着高度确定不够严格的情况,也是设计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优化策略:室外通风口采取防倒塌、防阻塞、防雨、防地表水措施,并根据通风口与倒塌范围的距离来进行确定竖井高度,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倒塌范围以内,那么通风口的百叶窗下沿离地面高度不宜低于1.0m,而倒塌范围外的话,下边缘离地面高度则不宜低于0.5m;此外,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最好大于2.5m,并进行消声处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防工程对于维护国家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人防工程建筑设计研究以不断完善人防工程的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遵循人防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找出出现错误和失误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确保人防工程在使用时能正常发挥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秀峰.人防地下室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门窗,,07.

[2]万莉娣.浅析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02:48~49.

人防结构工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篇6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人防荷载;结构设计;平战结合

引言:

人防工程是战时防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城市的发展,人防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类型人防工程一样,它具有国家规定的防护能力和各项战时防空功能,是实施人民防空的物质基础。如何设计好人防工程,使人防工程在战时能真正起到防空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现将防空地下室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1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

人防地下室水平荷载作用及变形特征。(1)风荷载计算均扣除地下室的高度。地下室是否约束、约束的程度与风荷载计算无关。(2)设计设定地下室部分的基本风压为零;在地上部分的风荷载计算中,地下室顶板作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起算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受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程度的影响。(3)由地下室质量产生的地震力,主要被室外的回填土吸收。

1.2人防结构设计的原则

(1)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2)平战结合,取控制条件,在5级或6级人防设计中,结构的顶板基本上都由战时控制,而侧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结构形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3)只进行承载力的验算,由于在核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用允许延性比来控制,因而在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不必再单独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与裂缝进行验算。(4)注意各部位的抗力(强度)协调,以免因设计控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局部先行破坏,失去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5)地面与地下承重结构体系要协调,不能出现两者强弱相差较大的情况。(6)人防地下室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以使地面建筑物的荷载通过防空地下室的承重结构直接传递到地基上。(7)重视构造要求,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比一般的建筑要求更为严格,应充分保证结构的延性,“强柱弱梁(板)”、“强剪弱弯”。

2.人防结构工程设计内容与方法

2.1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某甲类防空地下室总建筑面积7350m2,除局部设备用房为非人防区,其余大部分为人防区。地下室人防区分设A、B、C、D共4个六级人防单元,人防单元共计5915 m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室不考虑风荷载作用。地下室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上部结构整体计算所得,采用C40混凝土。

2.2人防地下室底板设计

(1)地下室底板人防荷载确定。本工程采用先张法高强预应力管桩,属有桩基钢筋混凝土底板,且为饱和土,底板人防荷载取值为25 kNm2。(2)地下室底板反向荷载确定。依据建筑总平面布置图及室外道路标高系统,本工程设计抗浮水位标高9.2米,即相对标高为-1.05米。底板标高-4.550,底板厚度为0.3米,计算水深3.8米。底板疏水层为100~200mm,以均厚150mm计算,底板自重10.5kNm2,计算反向荷载扣除底板自重为(1.35×38-10.5)1.35=30.5 kNm2。(3)底板截面设计。按人防要求,底板最小厚度250mm,因板跨、荷载较大,本工程取底板厚度为300mm,保护层厚度50mm,可满足底板承载力及裂缝宽度0.2mm的要求。最大水头H为3.8米,底板厚h为0.3米,依据《高规》表12.1.9基础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确定办法,Hh=3.80.3=12.7,地下室底板设计抗渗等级为0.8MPa。底板设计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考虑人防荷载、水浮力的反向荷载并扣除底板自重的倒楼盖模型进行设计,反向荷载以恒载计算,底板自重为对结构有利恒载,取分项系数1.0,人防荷载为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为1.0。

2.3人防地下室顶板设计

(1)地下室顶板概况。顶板为绿化,覆土700mm厚,设计恒载为14 kNm2。小区内设有消防车道,消防车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顶板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70 KNm2。地下室车库柱跨为6×8米,经与设备专业配合后,地下室净高应不小于2.8米;(2)顶板截面设计。顶板设计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考虑人防荷载、覆土荷载,消防车荷载,活载等的單层楼盖模型进行设计。有限制的梁高,按通常的做法无法满足大跨度下的大荷载。采用降低底板标高以增加地下室层高为增大梁高拓展空间,这势必增加地下室的开挖深度,增加工程造价。加大梁宽可以解决配筋率过大的问题,但又造成梁截面过大,形成典型的肥梁胖柱型结构,这也是结构经济性要求所不容许的。最后经过研究采用框架梁端加掖的构造措施,这既解决了配筋率超限的问题,又满足地下室净高的要求,既节约了工程造价,又为各设备专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实现了工程的可行性。(3)嵌固及后浇带设计。主楼部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即要满足人防荷载,覆土荷载及本层活荷载的要求,又要满足本层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的要求,且采用软件时程分析,进行补充计算,局部加强地下室及首层墙柱。在考虑有可能塔楼有对顶板构件水平力的传递,所以在地下室顶板主楼部分的设计中,按主楼整体计算的结果进行截面设计。本工程总长度达到136.8米,总宽度为70.4米,如何解决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裂缝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的做法,地下室顶板底板以30~40米的间距设置800宽的非上下贯通后浇带,同时注意后浇带避开坡道及人防口部,后浇带在顶板覆土之前封闭,并加以养护。传统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做法,经验证明这种做法是防止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的最经济的措施。(4)人防口部、人防隔墙及外墙的结构设计。地下室层高3.8米,口部大样均可套用国标07FG04图集,人防隔墙及外墙采用单向板模型计算,上部支座为简支端,下部支座为固定端,人防隔墙按弹塑性模型计算.外墙按弹性模型计算,控制裂缝宽度0.2mm。在外墙施工中施工方反映出一个问题,主楼外侧的柱与外墙整浇在一起,且主楼为小柱网,多为3米多的柱距,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中必然会造成外墙大部分都是C40的混凝土,大面积的高强度混凝土是必然造成大量的水化热,容易产生大量的收缩裂缝。后结合塔楼荷载及塔楼与地下室外墙结合截面,修正为整浇用C35混凝土,有效降低裂缝和水化热。

3.结语

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既要考虑平时工况又要考虑战时工况,且目前电算软件功能都不是很完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人防结构设计的技术问题,总结设计经验,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S]. 2003.

人防建筑门框墙设计 篇7

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主要建设形式,它具有国家规定的各项战时防空功能。人防工程是防护建筑与结构为保证完成工程所负担的其他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发供电、防毒及防辐射等系统)的总称。人防结构设计所依据的计算杀伤武器(即抗力要求),是工程技术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空地下室应能抵抗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其工程防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次作用的原则。防空地下室抵抗常规武器或抵抗核武器作用时,只分别考虑一次作用。2)综合防护的原则。人防工程应能抗御核爆炸空气冲击波及热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的作用。人防工程应能抵御化学武器的作用,以及杀伤破坏武器引起的其他次生灾害的作用。3)相等生存能力的原则。人防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相等的生存能力,保证工程达到整体均衡的防护。

1 人防工程口部的特点

由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以及通风、给排水、排烟等的需要,人防地下室有少量与外部连通的孔口。爆炸冲击波、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微粒等,都有可能从这些孔口进入工程内部杀伤人员和破坏口部工程结构和设备。实践证明,上述各种孔口是人防工程中的薄弱环节。人防口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的防护门、防护密闭门、门框墙以及门外通道等等。口部结构的强度有时可能决定整个工事的防护等级,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宜从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两方面上使其设计的较强些,从而加强工程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实验表明,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其防护门的破坏可能并不是门扇的直接破坏,而首先是由于门框墙的破坏而引起。因此,对门框应该尤其提起重视,保证其具备足够的抵抗强度,才能保证其与防护门协调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立计算模型和加强构造措施来实现。

2 门框墙设计

2.1 计算模型的选取

1)上挡墙。

平板门框墙的上挡墙根据其高宽比(H/B)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当高度和宽度之比(H/B)小于1/2时,可以按上端嵌固的悬臂构件计算;当高度和宽度之比(H/B)不小于1/2时,此时应在紧临门洞上方增设一道横向的挡墙加强梁,此时上挡墙可按四边支承的平板进行计算(见图1)。

2)侧挡墙。

侧挡墙一般可按一端嵌固的悬臂构件计算。当遇到墙面较宽的侧墙从而造成侧挡墙外伸长度较大时,不能视为悬臂牛腿,此时应在洞口边增设一道竖向加强柱,按四边支承的平板进行计算。

3)门槛墙。

门槛墙一般可按一端嵌固的悬臂构件计算。当门槛墙外伸高度较大且基础底板上存在一定厚度的填土时,应考虑门槛墙内侧填土土压力的有利因素,并且应该按被动土压力进行计算。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如果门框墙计算采用悬臂牛腿的模型时,就必须要求与门框墙相连的构件能够承受其产生的巨大弯矩,进而满足计算假定的嵌固要求。如果与门框墙相连的构件刚度较小,就不能保证门框墙按固端工作,即使从几何尺寸上门框墙能满足悬臂牛腿的要求,此时也应采用加强梁(柱)的方法按四边支承的平板进行计算。

2.2 荷载的选取与等效

在人防设计中荷载取值应采用等效静载法。

作用于门框墙上的荷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门扇传给门框的力,它在数值上等于防护门所承受的支座动反力;另一部分是门框墙直接承受的冲击波荷载,其数值与防护门所承受的冲击波压力是相同的。将以上两部分动荷载等效为静荷载,在门框墙设计时按两者同时作用进行计算(见图2)。

2.2.1 常规武器作用下直接作用于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载

直接作用于门框墙上的冲击波超压的等效静荷载qce(见图2)可按表1选取,当室外出入口净宽大于3.0 m时,可将表中数值乘以0.9计算。

注:1)L为室外出入口至防护密闭门的距离。2)当5 m<L<10 m及10 m<L<15 m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2.2 核武器作用下直接作用于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载

直接作用于门框墙上的冲击波超压的等效静荷载qce(见图2)可按表2选取(其中ξ为直通、单向出入口坡道的坡度角)。

2.2.3 单扇平板门传给门框墙的垂直力的等效静荷载

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爆炸下单扇平板门门扇传给门框墙的垂直力的等效静荷载标注值qia,qib,按下式计算:

qia=γaqea

qib=γbqea

其中,qia,qib分别为沿上下门框和两侧单位长度作用力的标准值,kN/m;γa,γb分别为沿上下门框和两侧门框的反力系数,按表3取值;qe为作用在防护密闭门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a为单个门扇的宽度,m。

2.2.4 双扇平板门传给门框墙的垂直力的等效静荷载

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爆炸下双扇平板门门扇传给门框墙的垂直力的等效静荷载标注值qia,qib,按下式计算:

qia=γaqea

qib=γbqea

其中,qia,qib分别为沿上下门框和两侧单位长度作用力的标准值,kN/m;γa,γb分别为沿上下门框和两侧门框的反力系数,按表4取值;qe为作用在防护密闭门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a为单个门扇的宽度,m。

注:a/b为单个门扇宽度与高度的比值

2.3 构造规定

1)门框墙混凝土等级宜为C30;

2)门框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00 mm,当采用根部宽端部窄的变截面悬挑牛腿形式时,端部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 mm;

3)门槛墙的高度不宜大于200 mm;

4)门框墙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 mm,间距不宜大于250 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5)门洞四角的内外侧,应配置两根直径16 mm的斜向钢筋,其长度不应小于1 000 mm。

3 结语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人防地下室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人防工程构件的特点,建立起简单合理的计算模型,准确选取人防荷载,严格遵守构造要求。

参考文献

[1]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曹继勇,张尚根.人民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8.

大型地下人防工程设计 篇8

1 工程概况

无锡市旺庄宝龙城市广场A地块工程位于无锡市旺庄路与湘江路交叉口处, 总用地面积38 427 m2, 总建筑面积为281 191 m2, 其中,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50 055.18 m2, 人防建筑面积12 278 m2。该工程为地下1层, 地上2幢24层, 2幢17层的商住楼, 地上1层~4层为大型商业中心, 5层以上为酒店式公寓, 框架—剪力墙结构。防空地下室平时为地下停车库, 战时为全埋式人防工程 (包括物资库、二等人员掩蔽所、区域电站、防空专业队掩蔽部) 。

2 工程分类与分级

1) 人防工程按构筑方式分为明挖工程和暗挖工程;明挖工程按上部有无地面建筑又可分为单建式和附建式, 暗挖工程又可分为地道式和坑道式工程。2) 人防工程按战时使用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五大类;指挥通信工程是保障人防指挥机关战时能够不间断工作的人防工程;医疗救护工程根据作用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包括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等人员掩蔽所和二等人员掩蔽所;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物资库、汽车库、食品站等。3) 人防工程按防护特性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人防工程指战时能抵御预定的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袭击的工程, 乙类人防工程指战时能抵御预定的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袭击的工程。4) 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主要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袭击以及常规武器破坏能力的强弱。目前常见的人防工程,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常5级和常6级,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核4级, 核4B级, 核5级, 核6级, 核6B级。

综合上述, 无锡市旺庄宝龙城市广场A地块人防工程按甲类设防, 属于明挖附件式工程。本工程平时功能为一类地下停车库, 战时为全埋式人防工程 (包括物资库、二等人员掩蔽所、区域电站、防空专业队掩蔽部) , 其中, 物资库、二等人员掩蔽所、区域电站防护等级为核六级 (常六级) , 防化等级为丙级;防空专业队掩蔽部防护等级为核五级 (常五级) , 防化等级为乙级。

3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

3.1 允许转换的防空地下室

依据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 可按如下原则确定允许进行防护功能平战转换的防空地下室:1) 依战时功能和抗力级别确定。对于战时功能为医疗救护、人员掩蔽、防空专业队与配套工程的平战结合的乙类防空地下室, 以及核5级, 核6级, 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 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使用要求不一致时, 设计中可采取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2) 转换工作量与当地条件相适应。《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临战时的转换工作量应与城市的战略地位相协调, 并符合当地战时的人力、物力条件”。

3.2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应符合的规定

1) 采用的转换措施应能满足战时的各项防护要求, 并应在规定的转换时限内完成。2) 符合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结构与防护设计的相关规定。3) 当采用预制构件时, 应在相关设计文件中注明:预制构件、预留孔等应在施工中一次就位, 构件预制应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并应设置该构件的存放位置。4)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

3.3 限制转换的内容

防空地下室下列各项应在工程施工中、安装时一次完成, 不允许实施临战转换:1) 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浇筑的部位;2) 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出入口、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3) 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及其他孔口的防护设施, 防毒通道排风换气和测压装置等设施;4) 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清扫口 (含防爆波地漏) 等。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无锡当地人防办的要求, 为了确保防护功能平战转换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适应人防应急需要, 在做本地下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时又考虑了以下内容:1) 最大限度的控制转换工作量, 各类孔口尽可能采用防护密闭门的转换方式, 少用钢板封堵。2) 平战转换设计采用标准化、定型化的防护设备和构件。3) 凡需要平战转换的均设有器材专用存放处。4) 预留的平战转换内容和数量均设有标牌标识。

4 防护原则与措施

4.1 防空地下室防护原则

1) 对于核武器的防护只考虑一次作用, 不考虑核武器的多次重复作用。2) 对于常规武器不考虑抵御炸弹直接命中的破坏作用。3) 防空地下室的防化等级由其战时功能确定。

4.2 防空地下室防护措施

对地面冲击波的防护:可以战时出入口设置防火门或防护密闭门, 可以战时通风口设置防爆波活门、扩散室等削波设施, 可以采取临战封堵措施。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可以通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和密闭阀门, 可以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 设置密闭门和密闭通道。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可以在主体中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 出入口要满足一定数量且有一个室外出入口。

5 平面功能阐述

综上所述, 在布置本地下人防工程时, 考虑到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 而地上平面是一个满铺的大型商业中心, 为了不影响地上商业建筑的完整性, 为确保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一个室外安全出入口, 因此把地下人防工程分为东、西区两大部分, 充分利用汽车坡道出入口和室外空间。西区布置物资库和二等人员掩蔽所第一防护单元。物资库按照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4 000 m2、抗爆单元不大于2 000 m2设置;二等人员掩蔽所按照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2 000 m2、抗爆单元不大于500 m2设置。物资库和二等人员掩蔽所第一防护单元共用2号汽车坡道出入口作为主要出入口, 物资库的主要出入口不设防毒通道和人员洗消, 仅设密闭通道;附进风口的出入口设有密闭通道、洗消污水集水坑、风机房等, 其他出入口设密闭通道, 切记物资库要设室外备用垂直物资运输口, 消防控制室兼配电室的门采用了甲级防火门。二等人员掩蔽所第一防护单元的主要出入口设防毒通道和简易洗消, 附进风口的出入口设有密闭通道、洗消污水集水坑、扩散室、滤毒室、风机房等, 其他出入口设密闭通道, 由于本防护单元掩蔽人数为800人, 按照每100人所需要疏散宽度0.3 m、每樘门最多通过人数不超过700人计算, 本防护单元疏散宽度需要2.4 m, 而实际设计疏散宽度2.8 m, 设有两个出入口。东区布置有区域电站、防空专业队掩蔽部和二等人员掩蔽所为第二、三、四防护单元。区域电站建筑面积约300 m2, 控制室与发电机房分室布置, 发电机房、进风机房和储油间均设在染毒区, 储油间与发电机房间设有200高门槛, 本区域电站设有两个出入口, 考虑到设备运输出入口的宽度均为2 m。防空专业队掩蔽部防护单元建筑面积1 000 m2、抗爆单元建筑面积500 m2, 分为两个抗爆单元, 设有两个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设有第一防毒通道、脱衣室、淋浴室、穿衣室和第二防毒通道、扩散室, 附进风口的出入口设有密闭通道、洗消污水集水坑、扩散室、滤毒室、风机房等, 掩蔽面积共780 m2, 掩蔽人数260人, 按照每人掩蔽面积3.0 m2计算, 防空专业队掩蔽部中的储水间平时要安装到位。二等人员掩蔽所第二、三、四防护单元也均设有主要出入口、附进风口的出入口及其他出入口, 设计要点均按照第一防护单元设置, 且相临防护单元的墙上设有连通口, 单元间平时通行口采用战时门式封堵, 为减轻临战封堵的工作量, 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尽可能每个防护单元不超过2个, 不影响平时使用的抗爆隔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 影响平时使用的抗爆隔墙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墙。

本地下人防工程是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 在符合人防及有关规范的基础上, 尽量满足平时使用要求, 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自成系统, 相临防护单元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 每个防护单元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战时出入口, 进风口、排风口均在室外单独设置, 并设置防爆波活门、扩散室等消波设施, 通至地下室的电梯均设在防护密闭区之外。

6 结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实际工程总结的一些心得。在以后的人防设计工程中, 要继续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在平面布置、结构选型、通风防潮、给排水、照明等方面, 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战备效益, 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GB 50003-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3]RF G1-97,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S].

[4]杨延军, 李建民, 吴涛.人民防空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浅谈人防工程的消防设计 篇9

1 人防工程消防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消防水源

人防工程的消防用水主要由市政给水管供给, 对于一些单建式、面积相对较小的人防工程的设计应该首先考虑采用市政给水直供的方式。我国许多城市市政给水压力为0.18~0.30 MPa, 并且人防工程与地面又存在一定的高差, 市政给水容易满足消防给水压力, 如有两路市政供水或者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不大于25 L/s, 只要市政给水满足消防用水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就可以采用市政给水直供, 不需设置消防水库和消防给水泵, 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约了成本。

1.2 防护单元与防火分区

人防工程防火分区的划分与防护单元的划分基本一致,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消防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和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墙 (以下简称“人防墙体”) , 但在实际工程中, 防火分区和防护单元的范围不一致的情形有很多, 常见的是一个防火分区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单元。此时, 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按防护单元布置配水支管、配水管, 尽量减少穿越人防墙体。消火栓给水系统则以整个人防工程为单位设置环网, 管线穿越各个防护单元时应尽量一次穿越, 如防护单元内消火栓数量多、分布零散, 可在该防护单元内设置环网与主环相连通。随着人防工程面积越做越大, 这种环中套环的管道布置形式在设计中也是越来越常见。

1.3 消防水库与消防水泵房

消防水库和消防水泵房建议设置在非人防区域, 理由如下:如设置在人防区域, 则较多地占用人防空间, 且这些空间战时也难以发挥作用;许多结建式人防工程, 消防水库和消防水泵房同时于服务地面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 如设置在人防区域, 所有供给地面建筑的管道均须在穿越水泵房时做防护处理, 消防泵取水口、水库通气管等亦须在临战时做防护处理, 平战转换工作量较大。

1.4 人防工程的消防排水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以下简称人防防火规范) 第7.8.1条规定:设置有消防给水的人防工程, 必须设置消防排水设施。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防火分区都必须设置消防排水设施, 这一点在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消防排水设施宜与平时生活排水设施合并设置, 以简化排水系统, 节省投资。选择排污泵时, 应平战结合, 同时满足战时要求和平时污水、消防废水排水量的要求。

2 人防工程的消防设计

2.1 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人防防火规范》第7.2.1条规定, 建筑面积大于300 m2的人防工程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因此, 绝大多数的人防工程都须设计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当室内消火栓总数大于10个时, 其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在同层的室内消防给水管道, 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 当某段损坏时, 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数不应大于5个。多层人防工程消防给水竖管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一条竖管检修时, 其余竖管仍能供应消防流量。人防工程内的消防给水管道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人防墙体, 穿越处须设置防护阀门, 常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 MPa的铜质或不锈钢材质阀心闸阀或截止阀, 这类阀门也可起到检修阀门的作用, 在设置检修阀门时应考虑这层因素, 以免重复设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间距是设置消火栓的重要依据。布置消火栓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比如设置位置和保护范围内的障碍物等。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这一点对于人防工程尤其值得重视, 因为人防工程的采光、照明均不如地面建筑。此外, 消火栓保护范围内如有柱、墙休、设备、车位 (尤其是机械车位) 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消火栓的布置。室内消火栓应同时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以方便非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灭火, 常用的参数为:栓口直径25 mm, 喷嘴口径不小于6 mm, 配备的胶带内径不小于19 mm。有些人防工程 (如单建掘开式、坑道式、地道式等) 受条件限制, 设置高位水箱很困难, 此时可设置气压给水装置, 气压罐的调节容积:消火栓系统不应小于300 L, 自动喷淋系统不应小于150 L。

2.2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

《人防防火规范》第7.2条规定了人防工程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系统设计主要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2001及其它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环境温度在4℃~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 此温度范围外的场所则采用干式系统。人防工程因所处的位置, 往往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多采用湿式系统, 喷头可采用玻璃球式喷头。局部区域如出入口、敞开区则须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喷头采用易熔合金式喷头。

自动喷淋系统管道穿越人防墙体时在人防一侧常采用的防护措施有两种:一是安装带锁具 (锁定阀位) 的阀门或信号阀, 临战时关闭;二是用两端均为法兰连接的短管替代上述阀门, 临战时拆除该短管, 在近墙端用法兰盲盘封堵。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前者战时转换工作量小但阀门有误关闭的可能, 并且如果阀门数量较多, 水头损失也较大;后者情况则恰好与之相反。

2.3 其它消防设施

人防工程应配置灭火器, 灭火器的配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

3 结语

人防工程的消防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原则是既要能满足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的消防要求又要注重平战转换, 尽可能地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建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人防工程通风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篇10

人防工程设计作为建设人防工程的基础, 对保证城市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设人防工程的首要目的是满足战争时期的需要, 因此对于内部结构的设计一定要最大化地保证人身的安全。对于人防工程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出口和入口的时间, 在我国的相关规定中对此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要想保证人防工程发挥保证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 出口和入口的宽窄设计应该按照每个人0.3m的宽度, 并且不能低于100 个人的要求来计算。另外, 在出口和入口的地方还应该设有相应的密闭防护设施, 主要包括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和防爆破活门等[1]。在战争中, 人防工程最大的功能是防止航弹, 因此在设计人防的时候需要设计两个防护航弹的单元, 一个是防护单元, 另一个是抗爆单元。为了能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满足特殊时期的需要, 保证城市的安全, 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划分。

2 人防工程通风的主要方式

由于人防工程属于一个比较隐蔽的场所, 而且通常都设在地下, 因此通风的作用变得非常地重要。而随着城市化的建设, 人们对人防工程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防工程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通风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问题, 它也是影响人防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人防工程通风到设计非常得重要。在人防工程的设计中, 通风的方式主要有隔绝式通风、清洁式通风和隔绝式通风三种, 在进风系统中主要有滤毒式通风和清洁式通风两种。

3 通风设计的优化策略

3.1 对进出口的优化如果人防工程单元面积比1000m2大, 进出口的设置就要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而且至少要保证一个战时进出口能直通地面, 各个进出口之间要保持不低于15m的距离, 而且进出口的朝向不能相同。如果人防工程单元面积没有超过1000m2的时候, 进出口可以设置为1 个通向隔壁的连通口和1 个直通地面的战时进出口。指挥工程中要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的直通地面进出口。而且要保证进出口通道高度不能低于2.6m, 宽度不能低于2m[2]。比如青岛的某个建筑工程人防地下车库通风的平战结合设计, 地下一共三层, 一层和二层是商场, 三层是人防地下车库, 因为商场、地上的高层及人防地下车库是不同的设计院设计的, 设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并且没有充分的沟通时间, 所以就导致了同一个竖井的地下三层都是排风排烟井。可是上部分趋势新风井。进而造成了图纸大量的修改工作, 严重延误了工程时间, 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3.2 对油网滤尘器的优化按照人防工程通风的相关规范, 要求当在特殊战争时期和一般生活中共用一个通风系统的时候, 要分别按照这两种情况计算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中, 一般生活中新风量最大, 合用的时候滤尘器应该按照平时的风量进行设计。油网滤尘器主要有两种安装方法, 即立式和管式。其中管式最多能拼装四块滤尘器, 当滤尘的风量低于每小时5000m3的时候选择管式安装, 当滤尘的风量高于每小时5000m3的时候, 就要采用立式的安装方式。在进行立式安装的时候要注意将滤尘器安装在滤尘室的隔墙上, 避免受到冲击波的破坏。

3.3 对某些设备的校核对于风井平时和战时的应用, 因为战时和平时的风量比较小, 所以要按照一般的风量来校核。通常的风量包括日常的通风和日常的排烟, 有些车库的层高比较高, 排烟量和排风量差别比较大, 并且对于风速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要按照最不利的条件来校核。比如某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2000m2, 层高是5.1m, 日常的排风量是36000m3/h, 日常的排烟量是72000m3/h, 如果想要确定风井的尺寸必须依据日常的通风量来计算, 然后再依据日常的排烟量来校核。依据风井内的风速不能高于6m/s来计算, 风井的最小净面积的1.67m2。然后再依据排烟时的风速不能高于10m/s来校核风井, 进而得出排烟时的风速是12m/s,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当风速过大的时候, 要对风井的尺寸进行必要的改进, 取作2.2m2, 排烟的风速是9.1m/s, 排风的风速是4.5m/s, 这样才能满足要求。所以风井的尺寸要取1.5m×1.5m。

3.4 对风机和防排烟系统的优化一般情况下, 人防工程经常采用普通的离心风机, 但是因为该风机需要长时间的运行, 而且一直在排风的状态下, 当排烟的时候风量比较小, 所以在日常的工程中要选用既节能又能实现排烟风机效果的风机, 这样一来选用变速离心风机或者双速混流风机比较合适。在人防工程中机械排风的装置一定要全面均匀,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进风方式中气流组合合理。因此排风烟口的设计应该布置在远离室的出入口, 以免造成气流短路的问题。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设置排风管口来作为日常的通风方式, 同时也用作发生火灾的排烟风管口。而地下一层作为车道的自然进风,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按照进风系统来兼做进风。进风口设置在地面的主楼, 因为这样能降低火灾烟气的污染程度, 排风口设置在比附楼屋面高的地方, 避免地面环境受到排出烟气的影响。

3.5 对过滤吸收器的优化在人防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中, 规定过滤吸收器中的额定风量不能低于通过该设备的风量。因此在选用风机和过滤吸收器的时候, 要满足风量的需求, 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机房的面积满足设计要求, 就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相同规格的风机和过滤吸收器。当选用的过滤吸收器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候, 要尽可能地选择同一型号的设备进行并联安装, 而且要保证每个过滤吸收器通过的风量大致相同, 防止出现透毒的问题。如果过滤吸收器要进行上下堆叠的方式进行安装, 为方便该设备的拆装, 应该要在每个过滤吸收器之间留下适当的间距。

4 结语

综上所述, 人防工程的通风设计, 不仅能在特殊时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发挥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城市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对人防工程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注意对人防通风的设计, 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以最大化地发挥该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曲, 朱鹏.浅谈如何做好人防工程通风优化设计[J].科技视界, 2015 (17) :103.

对小区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0.引言

目前,城市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这对于人民防空工程的安全是极为有利的。然而,地下室整体面积在不断扩大,人防设计也不断复杂化,此时设计人员对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要更加细致。住建部实施的相关法规规定,新建设的建筑高度大于等于十层或是地基大于等于3m的九层建筑,均须建造一定面积的人防地下室。其主要功能是在战时能够提供避免空袭,对战略物资与设备进行储存,供人员进行隐蔽。日常生活中,人防地下室可用作地下的商场、仓库以及停车场等。由此可见人防地下室对于城市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对于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以期为同行间的互相交流提供参考。

1.人防地下室概述

防空地下室是指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防空地下室不仅要顾及到平时的使用,而且必须要按照战时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设计。人防地下室不一定是全埋于地下,乙类人防地下室是可以突出地面的,因为战时工程所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大,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外墙、底板、柱子以及梁等要比普通地下室的尺寸大。有些时候为能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需要,还须进行临战前的转换设计,比如战时封堵墙、洞口以及临战加柱等。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人防工程,一定要在顶板上对水平遮弹层进行设置,用来抵挡导弹以及炸弹的冲击。

2.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2.1人防主要出入口的设计

有关人防主要出入口的相关设计的问题。甲类防空地下室的人防主要出入口一定要设置为室外出入口,并且出地面的部分须是在地面建筑的防倒塌范围以外,或者是增加设置防倒塌棚架从而避免战时人防主要出入口被上部的建筑构件所封堵。而汽车库的坡道大多是室外设置,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须首选汽车库坡道作为人防的主要出入口。若错误选择了人防的主要出入口位置,则会导致设计上的返工,也会对结构等相关专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2.2人防门的设计问题

2.2.1人防门不能全部开启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对人防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通常设计为楼梯式的出入口,楼梯作为公共通道,设计的过程中须进行消防以及给排水管道、管道井或者是消火栓等的布置。因为人防门为能达到抗爆以及密闭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普通的门是有所差异的。人防门不能镶嵌于洞口中,门扇的尺寸通常要大于洞口,比如说钢筋砼门扇和门框墙均需要搭接100mm。设计过程中须注意,人防门开启关闭的范围内有没有顶板梁、消防管道或者是消火栓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人防门门前通道的尺寸可以达到人防门的安装与开启关闭的要求。

2.2.2人防门的开启方向问题

因为人防门的重量较大,门扇启闭较不方便,安装完成之后使用的频率也较低,为了避免门扇自重过大而形成的变形,须在门扇下采用垫块从而支撑门扇的自重。在对门开启方向进行设计时,须使开启后的门扇可以完全贴近墙边,从而降低占地面积,与此同时还要防止遮挡门洞或者是消防栓。此外,密闭通道的尺寸相对较小,滤毒室密闭门经常开启对平时人员的通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可将密闭门开启的方向设置为朝内开启。

2.3出入口集水坑的设计问题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还规定:防空地下室在战时,主要的出入口防护密闭门的外通道内、进风口的竖井或者是通道内部,均须对洗消污水的集水坑进行设置。并且规范中还提到扩散室内也必须对地漏或者是集水坑进行设置;对于给水与排水,需冲洗的位置主要包括了进风竖井、滤毒室、进风扩散室以及除尘室与战时出入口的洗消间、防毒通道或者是防护密闭门之外的所有通道,均要对收集洗消废水的地漏、清扫口或者是集水坑进行相应的设置。排风竖井以及扩散室和外界大气是相互贯通的,一定会会受到相应的污染,空袭后理论上是由防空专业队进行洗消,也要对地漏或者是集水坑进行设置。

通常进风、排风竖井以及扩散室的设计尺寸均较小,设置集水坑的施工难度较大,此时可于竖井以及扩散室设置防爆波地漏和通道外的集水坑贯通即可。防爆波地漏仅仅可以承受空气产生的正向冲击波,是不可以承受管道传输的反向冲击波,因此要在排水口对防爆波阀或者是闸阀进行设置。

2.4人防疏散出口的设计问题

对于出口疏散宽度有着严格的标准,须按每100人>0.3m的要求,并且每个门的设计人数小于等于700人。人防地下室除了具备主要与次要的出入口,还须具备其他的疏散口进行辅助。对于人防工程的疏散宽度,不仅要计算主要出入口以及次要出入口的宽度,可能还需设置若干的疏散口。有条件的可以在与非人防区相邻的为之设置密闭通道,根据非人防区的出入口(阶梯的出入口、汽车坡道的出入口)进行相应疏散。若没有条件,可以考虑设置阶梯通到上层的非人防区之后,再凭借相关的出入口进行相应的疏散,疏散的宽度一定要考虑每一层人防地下室须同时进行人员的疏散,疏散的宽度需相应的迭加,也就是说各个单元合用出入口时,疏散的宽度须按照掩蔽人数的加和进行计算。

2.5人防单元封堵口数量的限制

规范规定,每个人防单元的预制件临战的封堵数量要小于等于两处。此处普遍的错误或者是不合适的做法有如下几种。(1)人防单元预制件的临战封堵数量大于规范的限制,这是规范所不允许的,但常常被忽视。(2)根据人防规范,人防各单元间的预制件临战封堵以及采用人防门外堆垒砂袋的临战封堵是不受规范封堵数量的限制。

2.6防空地下室内部装修问题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须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顶板不须抹灰的初衷是为了避免由于振动使抹灰。但这不是说对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采取任何的装饰而外露混凝土板面层脱落而砸伤人而进行的相应规定;同时该规范还规定了:防空地下室的装修须按照战时以及平时的功能需要进行设计,并按照适用、经济以及美观的原则进行确定。在灯光、色彩以及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对于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必须是有利的方可。因此,可以在人防顶板处刮一层白色水泥腻子,然后喷涂白色涂料从而增加室内的亮度。

3.结束语

影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文中简要对其中部分易被我们设计人员忽视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的阐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战备效益,提高设计水平,从而保证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2008.

[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浅谈医疗建筑的人防设计 篇12

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过程, 从可行性研究直至竣工验收, 人防设计的概念贯穿其中。医疗建筑设计从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开始, 即要结合拟建设工程的平时使用性质、其所在地域的实际情况及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 充分考虑人防工程的战时性质、规模以及平战结合的可能性和方式, 方可保障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规划主管部门对医院设计方案审定后, 需要进行人防规划方案咨询;初步设计工作开始前, 需要审批人防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需要分别报送人防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按照意见修改完毕后方可备案;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后, 人防监管部门要进行专项验收, 其结果是医疗建筑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防工程是医院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名建筑师, 应当处理好人防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使人防工程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 同时能够在平时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效地做到“平战结合”。

平战功能的结合与转换措施作为保障平时、战时使用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手段, 是当前和平时期下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一些医疗建筑中的人防实例工程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能对建筑平战结合与转换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从2006年底开始, 在北京进行人防工程的报批工作时, 可以发现主管部门“北京市人防办公室”更名为“北京市民防局”。

“人防”和“民防”的主要区别在于:人防是专为战时开展防空袭斗争准备的, 职能比较单一。而民防则不同, 它不仅具有战时防空的属性, 还有平时抢险救援和防灾救灾的属性。从涵盖的范围来看, 人防的涵盖范围只有战时防空, 而民防的涵盖范围则比人防要广, 即它不仅包括战时防空, 还包括平时防灾。因此,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人防”到“民防”, 是顺应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提出的“深入推进人民防空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民防体制转变”之举, 是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建设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同时也对于人防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充分考虑战时功能与平时功能的兼顾与转换, 做好“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设计工作。作为医疗建筑, 其人防设计与其他公共建筑, 在平时及战时有着不同的意义。无论是战时医疗物资库, 还是战时医院, 都对战时后援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 其人防设计与的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

二、国外经验与国内现状

完善的人防-民防体系是一个国家提高生存能力和保存战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 几乎所有国家都将人防-民防体系建设视为本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给予高度重视, 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依照前总统铁托“像100年不打仗那样进行建设, 像明天就打仗那样进行准备”的警言, 长期进行民防建设和准备, 其中就包括医疗建筑。

他组织修建了大量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地下防空网, 使80%的人员有可靠的藏身之地。同时, 南联盟十分注重加强平战转换机制的建设和落实, 使建筑的人防工程在平时和战时均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科索沃战争中,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中使用了大量的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 对南联盟实施了近80天的高强度、大规模、连续猛烈的精确打击。南联盟虽遭受了2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但军人伤亡仅400余人, 平民死亡2000余人, 科境内南联盟300辆坦克仅损失13辆, 不仅有效地保存了军事实力, 而且能将平民伤亡减小到最低限度, 取得了以弱抗强的不败形势, 这与南联盟良好的防卫素质和完备的人防-民防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 南联盟大量包括医院建筑在内的高质量民防工事和良好的平战转换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许多公共建筑都兼顾平战两用, 具有战时快速转换的特点。

瑞士卢萨恩市的索年保隧道位于连接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的公路干线上, 全场1.47Km。该工程内部建有总计20700个铺位的旅馆、330床位的医院、餐厅、粮库等, 整个地下设施可以在战时作为容纳27000人的防冲击波掩蔽部, 是西欧最大的掩蔽部。

在美国有许多所医院战时可以发挥作用。例如新墨西哥州某医院平时可供500多名患者就医, 战时可作为容纳2200人的掩蔽部。明尼苏达州某医院70%的面积布置在地下, 战时是医院员工的掩蔽部。挪威、瑞典、芬兰都建设了许多平时用医院, 战时作为人员掩蔽部的两用地下工程。

从以上实例不仅可以看出人防-民防建设体系在危急时刻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同时也在如何与平时功能良好结合, 发挥效益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目前, 国内也随着发展也逐步重视, 但由于之前对人防设计的战时单一化, 使得原本可以平时合理使用的部分人防设施, 在平时基本无法使用。这种现象在北京等大城市日益显现。城市空间资源日渐紧缺, 城区内用地寸土寸金, 停车难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人防设施, 使其平时功能的释放, 成为缓解医疗机构部分压力的解决方案。

三、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办法

在实际工程中, 如何解决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的具体措施?只有在具体人防设计的整体思路上, 贴近每个项目的具体实际状况与特殊需求, 才能合理设计。

(一) 在平时与战时功能的结合方面

北京市内的人防工程一般能够允许各种类型的平战功能结合, 例如考虑到平时地下空间停放机动车辆的需要, 可将地下车库 (包括机械车库或地坑式机械车库) 与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相结合。而部分工程 (如青海省西宁市某医院) 在批复为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等小房间布局类人防工程时, 则有可能不允许平时作为汽车库等大空间使用, 而要求平时功能也应为辅助用房等与战时功能类似的布局方式, 具体事宜需与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沟通确定。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北京等大城市紧张的停车及地下空间资源有关, 同时与城市间不同的战略地位及战时不同的人力、物力条件关系密切。许多大型人防工程同时也兼做应急避难场所, 在和平时期作为民防设施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

(二) 关于平战转换的具体措施

近期包括医疗建筑在内报批的北京市人防工程, 临战封堵措施以及临战安装的钢结构防倒塌棚架等平战转换方式一般均不予批准, 要求采用门式封堵构造及一次到位的钢筋混凝土防倒塌棚架;战时主要出入口出地面段无论是否满足“规范”第3.3.3及3.3.4条要求, 均需要设置防倒塌棚架, 并随工程施工一次到位。外地工程 (如贵州省贵阳市某医院等) 按照“规范”的要求, 在允许的方式和数量范围内同意以使用上述平战转换方式。与上一条内容相关, 大型城市因各方面原因, 能够允许多种平时功能与战时功能的结合, 故在与平时功能无本质冲突的方面规定严格, 尽可能减少平战转换措施的工作量。如果平时与战时房间功能基本一致, 在布局方面不会产生很大的转换工作量, 则在临战封堵及临战安装等方面规定较为宽松。

在具体到进行医疗建筑人防工程的设计上, 首先应该从深入理解“规范”条文及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入手, 配合建设单位积极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 因地制宜地领会工程所在地执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以免在报批过程中产生方案性质的反复, 影响工程周期和进度。同时,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防倒塌棚架等人防构筑物,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建筑的整体感和外观效果。另外, 还可以通过就近布置战时使用构件 (如活门槛及封堵板等) 存放地点或房间, 合理划分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等设计手段, 达到有效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的目的。

四、结束语

医疗建筑人防工程在满足战时防护功能的基础上, 更多地倾向于发挥平时作用, 体现民防的意义, 才能真正成为确保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平战功能的结合与转换措施作为保障平时、战时使用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手段, 是当前和平时期下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摘要:通过医疗建筑人防设计的实例, 诠释了从“人防”到“民防”, 平战功能的结合与转换措施作为保障平时、战时使用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手段, 以及平战结合与转换的多层次综合性概念。建议从深入理解“规范”条文及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入手,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防倒塌棚架等人防构筑物来进行医疗建筑的人防设计。

关键词:医疗建筑,人防设计,民防,平战结合,平战转换

参考文献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低碳环保教育下一篇:数据库应用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