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2024-10-06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精选12篇)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篇1

摘要: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 通信系统高性能化, 建筑柔性化, 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本文阐述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趋势

楼宇智能化, 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 楼宇智能化早已兴起, 但在我国, 楼宇智能化还是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 及时组织科研力量, 根据目前的实际国情, 研究楼宇智能化这一新课题, 并承担了多项大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任务, 深受用户好评。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 (Connecticut Stste) 州哈伏特 (Hartford) 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取名City Place (都市大厦) , 主要是增添了计算机设备、数据通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 使住户可以得到通信、文字处理、电子函件、情报资料检索、行情查询等服务。同时, 对大楼的所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 实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 使大楼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适、高效安全的环境, 使大厦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楼宇。自此以后, 世界上楼宇智能化建设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

在新的世纪,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也会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加入WTO后, 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方式也必然相应进行调整。这些都将进一步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1. 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无非是各种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工具。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中, 其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更为明显, 互联网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以及作为信息载体的智能卡技术已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建筑智能化也应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利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智能建筑中的问题, 把这些技术作为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目前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并以此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们提供过去需要多个系统提供的服务;并且这个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服务可以从一栋建筑扩展到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按此技术路线, 建筑智能化系统将成为这个社会化信息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建筑智能化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将成为这个信息平台的一种服务功能。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 过去那种根据不同服务功能构成各种不同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改变, 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 而且可以避免重复投资, 提高经济效益。

2. 管理制度的变革将会消除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的障碍

在过去制约建筑智能化系统成为统一系统的重要原因是原有管理制度的不适应,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公安、消防、电信、广电和建设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 过去那种层层审批、多头管理的模式严重制约智能建筑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 这一障碍逐步得到消除。根据“职权一致”和“权责一致”的原则, 国务院要求一件事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 如:产品质量管理按照《产品质量法》和国家质监总局5号令规定, 由国家质监总局管理;工程设计和施工安装资质管理按照《建筑法》和《建筑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由建设部负责;而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的业务, 如通信、消防、安防等, 则分别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技防办等管理。同时管理的手段将从控制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转为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公正竞争。

这种管理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把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统一的系统来实施, 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各项业务的发展, 如公安部在放弃对安防产品质量监督和工程管理的同时, 将大力发展安防报警服务业。可以预见消防服务业、物业管理服务业、电信及其增值服务业等都也将得到长足发展, 这也必将促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发展。

3. 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作用和服务模式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

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起初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作为建筑和机电设备的一部分, 以满足对建筑及其机电设备管理的需要;然后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来全面提升建筑的形象和提高建筑的服务、管理与安全功能;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营运系统, 为建筑内的人们提供各种增值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变革, 这种认识会不断得到强化,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建筑智能化系统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 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中的人们提供安防报警、消防报警、物业管理、远程抄表、电子商务、网上娱乐、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点播、信息查询、通讯交流等增值业务, 成为一个具有投资价值服务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除了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重新认识以外, 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建立起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而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 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价值。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篇2

智能手机作为集语音通信、多媒体和掌上电脑功能于一体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其最初源于掌上电脑,最早推出智能手机的厂家是摩托罗拉,其推出智能手机的时间是19。当时摩托罗拉推出了“天拓A6188”手机,这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和中文手写识别输入功能的移动电话,开创了智能手机的先河,被称为是PDA手机的鼻祖。这种新颖的功能整合手机面世后,因为价格问题而曲高和寡,所以未能进入广大普通手机消费者的视野,一直都是游离于主流消费群体之外,在消费者当中也没有引起强大的反响。直到,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在内的手机业巨头一连推出了9款PDA手机,这时智能手机才渐成气候,也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成为普罗大众手中的玩物。

具体来说,智能手机市场是从2004-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其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智能手机产业链逐步成熟,商业模式的确立,竞争集团的成型等等。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消费者对于手机功能要求的提高,普通手机单纯的拍摄、传送、MP3等简单功能已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人们需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技术来满足日渐提高的商务生活和现代生活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培育,智能手机的发展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层出不穷,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而3G时代的到来和众多国内厂商的加入,让智能手机在价格、外形、功能、增值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同时也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这也使得智能手机在竞争中取胜,从而跻身主流市场。

全球某权威调研机构对世界范围的智能手机发展分析和预测表明,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为5700万部,预测销售量将上升为8000万部,到了将突破1.8亿部,平均年增长率高达53.9%。与智能手机强劲的增长趋势相比,只带有基本功能的普通手机的7%的增长率则显得十分疲软,

从此也能看出,智能手机在近几年取代普通手机将成为必然趋势。20,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占据了手机市场销量13%的份额,而20这个数字仅为5%左右。从产量来看,2006年中国智能手机产量已超过4000万台,占手机总产量10.1%的比重。未来几年,在应用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智能手机产量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所占比重也会逐年增加。

智能手机的三大操作系统

目前,市场的智能手机的三大操作系统主要是Symbian、Windows Mobile以及 Linux Palm OS。对于Symbian来说,由于得到了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诺基亚的支持,Symbian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占有绝对的主导优势;而在北美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微软是最主要的厂家,Windows Mobile占有接近50%的市场份额;此前在北美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的Palm Source已经被击败,就连生产智能手机和PDA的同门师兄,硬件厂商Palm也已经在部分产品中采用Windows Mobile了。

而在亚洲市场和中国市场,Linux已经成为与上述两个主要操作系统对抗的竞争对手,根据专业研究机构Canalys的统计,Linux在中国和日本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接近40%。而爱可信是这一操作系统的开发商。2005年11月,爱可信收购了处于失败边缘的Palm Source,从手机应用软件厂商实现向手机操作系统厂商的转变。

如今,无论是Symbian、Windows Mobile还是Linux 阵营,均把中国以及亚洲市场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并加大了市场攻势。

智能手机主要操作系统比较表

浅析仪表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智能化;过程控制;网络控制

1.仪器仪表“智能”的概念

什么是智能化的仪器仪表?至今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但作者感到在仪器仪表的刊物、广告、等中不恰当的使用“智能化”的情况较多,把一些还不具有智能功能的仪表也称为智能仪表的现象时有出现。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和表达仪器仪表的“智能化”,什么样的仪器仪表才能称作智能化的仪器仪表,作者希望理论界和实业界达到一个共同认识,能对实际的仪器仪表有一个合理的、恰当的表达。智能化的仪器仪表应能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反应,模仿和扩充人的智能行为。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几个层次看,“数字化”是最低层次,“智能化”是最高层次。它具有总结经验、理解、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智能化”的标志是知识的表达与应用。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智能”的含义可有两个层面即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和功能。

2.智能仪器仪表的研究开发与实用化的进展

智能仪器仪表发展很快,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智能化仪表,例如,具有自动进行差压补偿的智能节流式流量计,具有对图谱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智能色谱仪等等。国际上品种更多,例如,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DSTJ-3000系列智能变送器,能进行差压值状态的复合测量,可对变送器本体的温度、静压等实现自动补偿美国Foxboro公司生产的数字化自整定调节器,采用了专家系统技术,能根据现场参数迅速地整定调节器的调节参数。智能仪器仪表的研究开发是当前自动控制领域热点之一,有相当多的智能仪器仪表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传感器

智能变送器中,由硅制成的微传感器可按需要把信号放大、处理及控制集成到一块硅芯片上,已研制开发出多种结构的固态硅微传感器和集成化智能变送器,它们具有信号处理及某些智能功能。

2.2变送器

智能变送器在实用过程中,经历了数模混合到全数字的发展阶段。在初期阶段的智能变送器可输出模拟和数字两种信号。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ST3000差压变送器、3051C差压变送器、STT3000温度变送器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补偿功能和校正能力,如差压变送器有温度压力补偿能力,温度变送器有非线性校正能力,通过现场通信能对变送器进行远程组态、调零调量程和自诊断。所有自动控制中的大量信息都必须通过变送器引入系统,变送器必须适应和满足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变送器必须是数字式的,具有数字通信能力。同时技术性能有很大提高,一般都具有控制功能,具有自诊断自校正和报警功能,具有更大的量程比。由于现场总线的多标准,变送器也适应不同标准现场总线协议,出现了与不同标准现场总线配套的智能变送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多参数变送器,它可以接受多个输入参数,具有更多的智能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传感器大都存在交叉灵敏度,表现在传感器的输出值不只决定于1个参量,当其他参量变化时输出值也要发生变化,使得测量性能不稳定,测量精度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类问题,所谓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它是通过对多个参数的监测并采用一定的信息处理方法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2.3执行器

执行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智能执行器方面,由于广泛采用和吸收微计算机控制、微机械等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微机随动系统”结构模式,尤其是电动执行器智能化得到了进展。就国内也出现许多新的具有智能功能的执行器。例如上海锐凯仪表有限公司的RK-Z系列电动执行器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多种控制方式、自诊断、多协议通信等功能。美国StoneL公司把高度可靠的固态阀位传感器和现场总线技术相集成,生产了低成本、高可靠的智能阀位指示器,具有多种防护等级和通信协议。其中通信协议有:AS-I(执行器传感器接口)协议,Modbus协议,DeviceNet协议,FF协议。另外,通过网关可实现与Profibus 或者Ethernet及其他协议通信。

3.智能控制器乃是仪器仪表智能化开发、应用的主流方向

在控制工程中,直至今天大多数仍然采用PID及其改进形式的控制器。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现代PID控制器。现代PID控制器是将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智能控制等控制策略引入PID控制中的PID控制器。把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理论整合到PID控制器中,就构成为智能型PID控制器。目前有以下几种类型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PID控制器,它是根据专家知识和经验选出反映系统特征的参数,作为专家知识或规则存入专家系统知识库中,再根据实时参数结合上述知识或规则,采用某种推理机制得出调节控制器的参数,从而得到最好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PID控制器,它是在传统的PID控制基础上,根据知识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基,得到模糊PID控制的形式,再对控制器的输入进行模糊化、去模糊化处理最终得到离散的模糊控制器。它适用于高阶、时变和非线性的控制对象,已有模糊PI控制器、模糊P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D+I控制器等多种形式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智能PID控制器,它是应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和对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按一定的最优指标,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得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根据神经网络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神经元PID控制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遗传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等多种形式。无论专家系统的智能PID控制器,模糊控制的智能PID控制器,还是神经网络的智能PID控制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控制经验、实验数据等或归结为知识库,或制成模糊规则表,或用来训练神经网络,来表达出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和控制器输出之间的关系,并能在线进行自调整和自学习。从而使得智能PID不但不要求对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且还能处理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因而智能PID控制器适用于非常广泛的过程控制,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PH值控制系统、球形储罐的液位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和CFB锅炉汽包水位以及多级倒立摆的控制系统等具有严重非线性、时变性或具有较大扰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迎来了控制系统的网络控制新时代,自动化仪器仪表也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仪器仪表目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仪器仪表技术的新进步,同样对控制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支持、推进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不能孤立地看待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而应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把仪器仪表技术融入控制系统技术之中。关注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与控制系统技术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国家自动化技术的新进展和提高国家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智能电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4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电表,高级量测体系,国家电网

0 引言

对智能电表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做了相关研究。指出在目前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推进、全球气候恶化的加剧、周边环境监察整治力度日益严苛及国家能源优化利用政策的推动下, 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智能电表作为其重要计量设备的发展进入黄金期。智能电表属国家强制检定的用于贸易结算的仪表, 由于产品自身特点及用户的普遍性, 使得产品不同于一般性商品, 由于部分技术壁垒, 该产品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情况, 但相信这种情况会在未来发展的日子里逐步改善。全球这种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将给智能电表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 这也为中国智能电表制造企业的出口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1 智能电表的概述

目前, 中国传统电力网络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的制约, 例如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全球气候恶化的加剧、周边环境监察整治力度日益严苛及国家能源优化利用政策的推动等。电力网络跟电力用户、市场之间的协调和交互日趋密切, 分布式能源入网数量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电能质量要求逐年提高, 由此智能电网 (smart grid) 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 (尤其是智能配电网络) 的重要数据采集设备之一就是智能电表, 它是一种利用电子式技术研发出的新型电表, 具有传统电表不具备的很多实用功能。例如:电能测量、电能统计、电能监测、信息上传下载及数据再处理等功能。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 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包括系统主站、采集设备、通信信道及智能电表三部分) 中, 它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

将来, 在智能电表基础上构建的高级量测体系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 、自动抄表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AMR) 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用电信息, 力求达到让用电个体清楚明晰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 控制和规划自己的用电时间和数量, 达到节约个人电费和节约国家用电总量的双重裨益, 进而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 电网部门可以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 规划分时电价, 助推电力市场价格体系的深化改革;配电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检测故障, 并及时响应、强化电力网络的监管和控制[1]。

总而言之, 智能电表及AMI的建立是智能电网的基石, 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 电表里的各种功能也将逐步丰富和完善。

2 智能电表的技术和行业特点

2.1 智能电表技术特点

智能电表是构成高级计量体系AMI中的重要基础设备, 它可实现多种用户计量数据采集, 实现“用户采集的全覆盖”、“预付费管理的全覆盖”以及“分时电价、阶梯电价的全覆盖”三个“全覆盖”。

智能电表在整合传统的电能表基础上, 实现了分类和外壳安装尺寸统一, 技术标准和协议得到了规范, 显示屏和功能得到了规范。智能电表在实现结构、外观、功能和性能统一的情况下, 对产品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2 智能电表的行业特点

智能电表属国家强制检定的用于贸易结算的仪表, 由于产品自身特点及用户的普遍性, 使得产品不同于一般性商品, 电能仪表行业特点如下:a) 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上游芯片厂商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b) 行业产业化、规模化;c) 购买行为单一, 垄断性强;d) 行业向着品牌效应, 集约经营发展, 三星电气、林洋电子、威胜集团等企业发展迅速, 已经在国内形成品牌优势, 并打起集团化经营, 向国际化迈进。

2.3 智能电表行业技术现状

目前各电表公司的智能电表差异主要体现在液晶驱动、实时时钟上。智能电表的功能与性能主要由其MCU、通信芯片、计量芯片以及嵌入式安全芯片决定。

3 智能电表的市场前景

3.1 国内市场预期

得益于智能电网建设加速, 智能电表目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在智能电网上的投资将刺激智能电表的高速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 中国目前已经投入了4.1×1012元人民币用于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并将在21世纪20年代末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化网络。到那时,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预计招标智能电表7.9×108只 (每只平均170元) , 如此算来, 中国智能电表市场容量将超千亿元人民币。

智能电表的投入是国家智能化用电环节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规划, 十二五期间, 智能化投资总量约为2 861×108元, 其中用电环节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投资将达782×108元, 占比27.35%。从用电环节的投资组成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两大主体, 二者在用电环节智能化投资中占比分别为67%和27%。

3.2 国际市场预期

3.2.1 欧盟的政策和管理信息

2010年4月, 欧盟委员会颁布了涵盖水、热、气、电计量在内的智能仪表投资计划。其中, 到2020年底就要完成80%智能电表的安装, 2022年要完成智能电表的全部安装[3]。相较上述计划, 欧洲大陆的很多国家制定了更为紧迫的智能电表推进计划。

法国:政府已经将“使用智能电表”立法。21世纪初, 法国的电力部门制定了三步走计划:到2012年初, 所有电表智能化;到2014年底, 全国一半的电表必须连接到AMM系统;到2017年初, 95%的电表必须连接AMM系统。

英国:英国政府宣布的智能电网通信合同价值超过70×108美元。英国市场同时也很重视客户平台, 正如路透社近期指出, 强有力的政府指令, 具有竞争性的市场, 以及每年的公用事业账单使其为分析家庭能源技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也让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

3.2.2 欧盟的相关法规

在欧洲, 法规的制定是推动智能表计的主要因素, 政治领袖通过推动法规的制定来实现能源、环境和消费政策的目标, 大多数行业领导者欢迎法规的制定, 进而实行新的投资和更高的网络费率, 这拉近了政府与能源部门的相互联系。

2006年, 荷兰提出智能表计法规;2007年, 西班牙和爱尔兰宣布国家级智能计划;2008年~2009年, 意大利通过立法规定智能表计不涉及小型企业;法国宣布直到2018年实现3 400×104个智能电表的国家级计划;英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所有用电和燃气的用户实现智能表计;芬兰和挪威宣布强制执行智能表计。

3.2.3 其它国家相关信息

日本:关西电力设置了约150×104台智能电表, 九州电力设置了约18×104台智能电表。日本最大的电力运营商东京电力也打算从2014年度开始涉足智能电表行业。

4 结语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电表行业研究小组做了大量数据统计工作, 随后做出预测:到2013年底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将突破7.6×108只, 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全球80%的人口。全球这种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将给智能电表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 这也为中国智能电表制造企业的出口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谢燕, 谢文.智能电能表在电网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3-4.

[2]宗建华, 闫华光, 史树冬.智能电能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篇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结课论文

题目: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智能电网概述:

所谓智能电网,即为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以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对传感和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智能电网自愈和自适应强,安全稳定和可靠高,经济、优质高效。

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自愈性强。就是把电网中有问题的元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且在很少或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而几乎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服务。智能电网将安全、无缝地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系统,简化联网的过程。

二、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电网的自愈特征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常规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常规保护在这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所侧重。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网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将导致短路电流增大很多,因此,应对短路电流增大造成的定值可靠性降低。同时,智能电网将给继电保护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把发、输、配、用各环节互联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型网络。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将影响现有继电保护的应用,它主要特征有:数字化、网络化、广域化、输电灵活化等。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及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要求已基本满足。我国继电保护在原理上能够满足我国电网运行的要求。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改变了电能传输的某些特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也需要适应其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它的特点如下:利用数字化提高保护性能、网络化将改变继电保护的配置形态、提高安全自动装置性能、与传统保护的配合、在线整定技术、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等。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保护系统已是各个互联电网不可缺少的保护稳定、避免灾难性事故的保护手段;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将给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继电保护专业要适应电网需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相关规划,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标准,滚动修订发展规划,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全面铺开。智能电网的加紧建设,对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御手段一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我国的智能电网

云南省电力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智能电网的研究,不断增强驾驭高海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能力,建设信息化电网企业,抢占电力科技制高点。结合云南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努力抢占高海拔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技术、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发展智能电网和建设信息化企业关键技术制高点。积极实现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向建设信息化企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抓好“智能微网可行性研究”、“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云南电力大厦光伏建设方案研究”等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前期研究。

2010年9月,全国首个智能电网“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在浙江海盐武原镇竣工。至此,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36000用电客户率先进入“三全”信息时代,从而成为全国首个智能电网的“三全”镇。智能电网信息“三全”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重组成部份。

2010年,国家电网将在河北、北京、上海和重庆四个省市开展智能楼宇和小区试点工程建设,初步计划建成两个智能楼宇和6个智能小区。居民们将见证国内一项尖端技术在身边变成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机会并不常有——他们的身边将建起“智能用电小区”。

可见,尽管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才由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目前,全国各级电力公司都已经加快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智能电网已经由一个“概念股”转变为我们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热点股” 2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实现电力网络及相关设备监测保护的重要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是该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220kV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率已达91.41%。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趋势充分利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处理器技术:高速的运算能力、完善的存贮能力和各种优化算法,同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模数转换、数字滤波和抗干扰等技术.因而系统响应速度、可靠性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

然而,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带来影响。(1)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

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发电、交互式供电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也为探索新的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

智能电网中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现对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

另外,对保护装置而言,保护功能除了需要本保护对象的运行信息外,还需要相关联的其他设备的运行信息。一方面保证故障的准确实时识别.另一方面保证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所以,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动作时不一定只跳本保护对象,有可能在跳本保护对象时还需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也有可能只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不跳开本保护对象。(2)继电保护技术的升级

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改变了电能传输的某些特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使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也需要适应其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数字化 互感器传输性能的提高和互感器故障的减少使继电保护不需要再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二次回路断线、二次回路接地等互感器故障问题。电气量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也为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提高带来了便利条件。如何简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提高继电保护的整体性能,是未来继电保护发展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网络化

新一代的数字化变电站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信息获取和信号发送的媒介,利用网络上共享的站内其它相关电气元件的信息提高主保护的性能,利用共享的控制信号网络简化继电保护配置.是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自动整定技术

传统的自适应保护仅能根据被保护线路的运行情况对定值进行调整,不能利用全网信息准确、实时地判断运行方式来调整定值。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应实现全网的联网自动整定和自动配置,从分散独立的保护变为系统分布协同的保护.(3)员工技术提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安全责任重大,对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高。而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能够给生产一线员工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更能在广大员工中产生强烈的争先意识和激励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广大基层电力企业应当适应电网快速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对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岗位技能。

三、结束语:

我国自2009年5月提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以来.先后在全国开展了21个试点项目,提出了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框架.并开始进行多项技术攻关。许多在智能电网建设实践和重大专题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中的“卫士”,起着将电网故障与系统隔离、防止事故扩大的作用。

展示设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智能化;展示;设计

1 智能化的概念

说到智能展示设计首先我们就要来谈论什么是智能化。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从感觉到记忆再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进入信息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展示设计已然成为高密度信息和整合高端科技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技术在空间展示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技术的优势在传播媒介中也越发突出,通过新的智能手段构筑了人与展示信息之间的全新沟通方式。

2 现代智能展示空间

2.1 智能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最基本的,人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设计,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展厅的人们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调研,并将其运用在了他们的设计中。例如,在国外的很多展馆中,对老年人、儿童还有残疾人的关注度是很高的,盲道、很多的无障碍设计等,甚至有些展览馆还专门设计了游戏厅供儿童娱乐。这也将是我们以后在设计中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在展示设计中,互动性也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互动也就意味着能够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现在的展厅中的“请勿触摸”字样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互动性的游戏和体验。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的、封闭的展示形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动手体验,并且参与其中的形式。此刻道具已经成为展示设计中的主动位置上的主体。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展示设计的信息可以迅速在全世界传播,避免因为地理位置和信息闭塞带来的不便,促进信息在全世界之间的交流。而且近年来,互联网上的数字展览馆也是越发广泛,数字展馆可以提高展品的展出率和效果,有利于文物的保护,网络也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促进文化的传播,减少文物的使用次数,延长他们的使用寿命。为实体展馆向外打开了另一扇窗,也能够弥补地域上不能满足很多观众的需求,同时还能促进实体展馆的管理水平提高。

虚拟现实技术也是现在展示设计的一个核心技术。它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和展示虚拟世界,把展示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中,这也是未来展示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师们也可以不受现实的制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观察并修改。总之,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发展,对展示设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对展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设计理念,但同时也为它提供了最新的技术手段,为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2.2 智能展示的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可以称之为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它的本质是全息摄影技术的逆向展示,这是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投射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一般人眼直接看全息摄影拍摄的感光底片只能看到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在激光的照射下,便能透过底片看到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所以观众不需要借助3D眼镜等辅助器材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悬浮于实景中的虚拟立体影像。

在现在的展馆中,全息投影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而且全息投影互动性更强。今天在全息投影技术的支持下展示成了动态的、非物质的、以人为本的展示,也充分地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强调人在展示中的主体地位,在声控、动作捕捉等技术的支持下观众可以与虚拟影像进行互动,提高了参与者的兴趣,展示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3 关于现代智能空间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智能化是展示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空间的设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动态、主动、开放的特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无论是芬兰馆、美国馆,还是英国馆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师不再满足于对空间的简单构筑和装饰,给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思维空间。智能改变了人与空间之间单向信息传递的关系,空间也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应答,加速了人与信息交互的流动,产生了新的电子化社会空间。并根据自己的活动来改變这样的形态。展示智能化正在向我们悄然走来。

3 世博展馆的智能化案例研究——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案例分析

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又是参加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之一。虚拟交互技术在德国馆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设计理念“和谐都市”(Balancity)是由英文“和谐”和“都市”组成的一个新名词,以此传达一个信息:一个城市在求新与存旧、创新与传统、集体与个人之间都能找到平衡,那么这样的生活就是和谐的城市生活。德国馆分为4大展区,其中运用的智能化技术和方式有情境互动装置、动作感应装置、多点触摸装置和声控装置等。

魔图导向牌是德国馆中的典型情境交互装置,它是基于网格的遮挡理论,用photoshop合成的多幅图片,人们通过不同的角度看指示牌,会看到不同的文字,这个指示牌运用这个技术设置了3个画面,分别是德文、英文和中文的文字指示介绍。而且为了让观众们体验到德国新港的城市氛围,用3D投影技术绘画了这样一幅画面,深蓝色的海底世界,伴着水声和气泡,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仿佛来到了海里,畅游在水中,眼前呈现出汉堡海港、漫天的海鸥、白云,还有壮观的现代建筑群——海港新城。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城市风景。展馆的人文花园里还有一些书,只要你走近并倾听他们,这些书会通过感应技术发出声音读给你听。柏林施普雷河的水域净化系统游戏互动视频是运用了肢体动感应技术,该技术与红外线感应设备一起运用,在感应的范围内伸出手指即可控制画面中的影像,让你亲身体验并参与到整个环节中来。德国馆最高潮的地方当然要数它最后的部分“动力之源”。这个叫作动力之源的大厅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金属球,这个装置的最关键部分则是在天花板上,围绕金属球的有12个话筒从各个方向收集观众的声音。声音的大小会影响球面上的屏幕,上面的传动装置也会对球摆动的方向作出感应,哪边的观众呼喊的声音大球就会朝着那边摆动。这个概念是想向我们传达合作的理念。当一个大厅内所有人一起喊叫推动这个金属球的时候,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它要求大家要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这也是一种很神奇的魔力。

4 结语

在当今的展示智能化发展浪潮中,展示设计的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最大的一点变化就是展示将从静态的、现实的展示变成动态的、虚拟的展示,人与物的互动性将会越来越强,我们更要顺应当今展示设计的潮流,并根据参观者的需求,交互装置针对需求为参观者反馈信息,智能化交互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章晴方.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新美术[J].新美术,2010.

[2]郝斌.互动系统在科普展览展示中的研究和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徐戈.互动装置公共艺术表现的新空间[D].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探析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7

1 智能建筑具备的优势及前景

智能建筑具备以下优势:优化环境;节省能耗;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结构清晰, 便于管理维护;材料统一先进, 适应今后能的发展需求;灵活性强, 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便于扩充, 既节约费用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等。

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 2006年达到238.5亿元, 2011年超过65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建筑行业研究小组预测, 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10%~20%之间, 市场前景可期。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分析:

(1) 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数据显示, 2006~2009年, 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年均增长率为21.91%。2009年, 中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为259.25亿元, 同比增长22.16%。2010~2011年, 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分别是324.42亿元和408亿元。

(2) 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预测。分析认为, 大型公共建筑中采暖和空调系统能耗约占50%~60%, 照明能耗约占20%~30%, 电梯能耗约占8%~10%。通过设计有效的楼宇系统集成方案以及良好的管理, 可以实现空调和照明设备实现较大幅度的节能。据测算, 通过智能建筑中BAS的核心系统:HVAC (供热、通风、空气调节) 系统自控设计和良好管理, 将实现有效节能20%~25%。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是已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最主要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 中国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市场前景广阔。同时, 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标志性建筑、办公大楼、中高端酒店、机场、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的投资建设, 中国新建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非常好。

2 重视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 重视智能建筑的宣传工作。智能建筑存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时间, 但很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少, 因此, 很有必要加大对其宣传力度, 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度, 推进其健康发展。

(2) 提高集成设计能力, 培养智能化系统集成商。改变集成设计弱的现状, 需要市场对系统集成公司进行一定的引导, 鼓励科研院所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并采取国外相结合的集成思路, 通过消化改变, 充分发挥国产计算机系统的优势, 提高元器件国产率和质量, 形成规模化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3) 培养合格专业的技术人才。智能建筑是一个新兴产业, 针对专业人才缺少的现状, 施工单位应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 引进高科技人才, 组建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 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3 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扩展

智能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智能技术通过非线性控制理论和方法, 采用开环与闭环控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 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图文并茂、简单直观的工作界面;通过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对人的行为、思维和行为策略进行感知和模拟, 获取楼宇对象的精确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变结构的特点, 具有自寻优、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

3.2 城市云端的信息服务的共享

智慧城市中的云中心, 汇集了城市相关的各种信息, 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等方式, 为智能建筑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应用服务。因此智能建筑要具有共享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能力, 尽量减少建筑内部的系统建设, 达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 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简单来说, 物联网是借助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能建筑中存在各种设备、系统和人员等管理对象, 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 来实现设备和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共享。

3.4 三网融合的应用

三网是指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主要指通过技术改造,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互相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通信网络, 形成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广播电视等综合业务的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智能建筑中, 通过三网业务的融合, 使建筑内部的人员不再关心谁是服务商, 自由自在地获取各种语音、文字、图像和影视服务。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 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将会作为现代建筑甚至未来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不断吸收并采用新的可靠性技术, 不断实现设计和技术上的突破, 为传统的建筑概念赋予新的内容, 稳定且持续不断改进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摘要:智能建筑的发展, 是标志现代建筑产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逐步实现, 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智能建筑规范工作的加强, 智能建筑的建设已逐步趋于理性化、实用化。

关键词:智能建筑,数字化建设,趋势

参考文献

[1]明兴.论高度集成化是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 2013, (19) .

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8

一、智能家居的内涵和类型分析

1、智能家居的内涵分析。

智能家居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和普通的家居相比较而言,智能家居就有着传统居住功能,也能够在信息交互的功能方面得以充分的展现,让人们能够通过外部进行对家居信息进行查看,在家居的控制设备方面得以有效实现,方便了人们合理化的安排时间[1]。智能家居的应用目标就是要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人们在生活品质上的追求愈来愈重要,通过智能家居的目标实现,就能对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智能家居的类型分析。

第一,智能家居根据不同的因素也能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家居助手类型的主要就是为人们家居生活提供方便的,通过WIFI智能开关插座的应用就能提供无线网络,智能扫地机器人等。通过这些家居助手的应用就能有效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方便人们的应用。第二,再有就是家居健康类型,在这一方面就和用户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智能水杯就是比较鲜明的家居健康产品,在科技含量上相对比较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就有着保障作用。第三,另外在家居能源类型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2]。这是和绿色建筑有着紧密联系的,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对资源的节约,以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健康,在能源的高校使用目标的实现上就表现的比较突出。

二、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分析。

智能家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还存在着相应问题有待解决,这些不足之处体现在,人们主要对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进行应用,从而来对智能家居实施操作控制。在需要进行对家电处理的时候,用户就要打开安装在客户端的APP才能实施控制。当前的智能家居是通过互联网和硬件进行结合的,将硬件作为软件来实施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对家电实现远程控制,但还没有真正的实现智能化的目标。再者,智能家居的设备间互联互动和通信协议技术标准化是分不开的。在当前市场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智能家居标准比较多,没有在标准上进行有效的统一,每个厂商都有着自己的标准,所以这就对用户的选择有着很大的限制性。智能家居在涵盖通信以及安防等多系统中的应用中,这样由于标准的不同,就在覆盖面上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另外,对智能家居的应用中主要是采用WIFI连接的应用,如果简单依靠着单路对房建信号质量进行保障是有着难度的,还要进行设置多AP。这样对联网切换的控制功能的应用就有着很大难度。

2、智能家居发展趋势探究。

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就要结合实际进行保障,就要注重协议的标准化。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比较晚,在一些技术上的融合发展应用层面的标准还没有统一化,这就对智能家居的市场化推广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环境下,智能化的底层通信标准也会逐渐向着统一的目标迈进。这样用户就在选择空间上能得以有效拓展。智能家居在人工干预情况减少基础上,就要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产品的智能化目标上加以实现,就能有助于智能家居的良好发展。例如基于Wi Fi的智能家居产品最为常见,因为Wi Fi本身普及。对用户来说基于Wi Fi的智能家居组合最为省事,购买设备直接组网即可。Wi Fi的中文名叫做无线高保真,感受一下。在这两年主打感知和控制的智能家居单品出现以前,Wi Fi主要用在大数据流的传输(比如电视盒子、音箱)——因此它的优势就是传输速率快,缺点是成本和功耗都比较高。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也会向着节能化的目标迈进。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下,在各个领域的节能发展就比较关键。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中,产品节能化也是一个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是对产品绿色化衡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节能化的目标实现就能在工作的成本上得以有效降低。不仅如此,在家电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层面也会得到实现。智能家居在输入统计以及输出等功能上都要能得以充分的呈现,在对人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在安全性能上得以保障。只有在这些基础功能上有了实现,就能对智能家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语

总之,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就要能结合实际,随着新的技术的应用,智能家居的功能多样化目标的实现就比较有利。在产品的标准化以及安全性的保障层面也比较重要,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智能家居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积极意义。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在智能家居的领域当中,通过技术的优化应用,就能促进其进一步深化发展。本文主要就智能家居的内涵和类型加以阐述,然后对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智能家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智能家居,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邵星,王翠香.基于安卓的智能家居移动终端设计[J].软件导刊.2015(12)

我国楼宇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篇9

智能楼宇的集成化概念是区别其他传统的建筑弱电系统的一个最重要标志, 也是当今智能楼宇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和评判智能化的最高标准, 智能楼宇集成化的技术核心是建立在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的多种集成技术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技术。智能楼宇的智能化实质就是集成化, 就是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共享与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综合共享, 提高服务和管理的高效率。

楼宇智能化包括5个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 、通讯自动化系统 (包括局域网) (CA)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火灾报警与消防连动自动化系统 (FA) 、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 (SA) 。通过综合布线对各个系统进行有机结合, 向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高效便利的物业管理。

1 智能楼宇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 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而其中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信息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 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 电子技术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社会高度信息化, 在建筑物内部, 应用信息技术、古老的建筑技术和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 于是产生“楼宇智能化”。楼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 (Connecticut Stste) 州哈伏特 (Hartford) 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取名City Place (都市大厦) , 主要是增添了计算机设备、数据通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 使住户可以得到通信、文字处理、电子函件、情报资料检索、行情查询等服务。同时, 对大楼的所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 实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 使大楼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适、高效安全的环境, 使大厦功能发生质的飞跃, 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楼宇。自此以后, 世界上楼宇智能化建设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

2 楼宇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2.1 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过度

本次参展的系统, 其主要设备都集成了PLC或NPU等器件, 可以对信号进行数字处理, 并采用数字信道传输。如监控系统已完全摈弃了磁带录像机, 全面采用数字化的硬盘录像机。

2.2 传输系统从专有网络向IP网络转变

传统系统采用485网络, 和监控以外的系统不兼容, 不利于综合布线。现在的系统都可直接利用小区的IP局域网进行传输, 不必重新布线, 组网方式更加灵活, 扩展性更好, 响应速率更快。比如本次冠林电子参展的对讲、安防系统产品都有RJ45接口, 直接利用局域网传输。

2.3 系统集成度更高

楼宇智能化的第一代产品功能单一, 集成度低, 采用模拟元件, 不同的系统必须有不同的传输通道, 线缆多而复杂, 可靠性和响应速度不高。本次展出的产品将不同的功能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中 (所有的参展商都推出了将对讲、安防、IC卡、家电控制、网络集成在一起的产品) , 只需用一条双绞线或光缆进行传输, 大大简化了布线结构, 节约了材料, 减少了成本, 增强了可靠性。

2.4 外观更加美观

和以往的产品相比, 本次展会推出的产品更轻薄、更精致, 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更容易和装修效果融为一体。比如安防、对讲系统的用户室内对讲机, 其厚度从8CM以上降至目前的5CM以下, 冠林电子更是推出了厚度仅3CM左右的超薄机型 (F8型) 。

2.5 操作更加简便

针对以往用户反映比较多的操作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如安防系统的布、撤防需要输入密码, 老人和小孩不容易掌握) , 本次展会上推出的产品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比如改单纯的密码布、撤防为IC卡布、撤防, 将安防控制、家电控制集中到一个遥控器上等。操作简单的产品更容易推广、普及。

3 未来楼宇智能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来楼宇智能化的内容更加丰富, 并且融入各类建筑之中;如:1) 在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度方面, 可采用自修复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 , 在混凝土中掺入装有树脂的空心纤维, 当结构构件出现超过允许宽度裂缝时, 混凝土中的微细管破裂, 流出树脂自动封闭和贴接裂缝;光纤混凝土, 在结构物的重要构件中埋设光导纤维, 从而能够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 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延长建筑寿命;有机结构构件, 引人有机原理, 建筑梁、柱由聚合物的缓冲材料连成一体, 在一般荷载下为刚性连结, 而在振动的作用下为柔性连结, 起到吸收和缓冲地震或风力带来的加速作用;2) 在生态建筑中采用智能化系统监控环境的空气、水土的温湿度, 自动通风、加湿、喷灌;监控管理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的处理;3) 在节能建筑中除墙体、屋面、门窗设计合理, 材料具备环保节能外, 还可利用智能化系统监控暖通、光照、设备等系统的运行;4) 在太阳建筑中可利用智能化系统监控供电、供暖、供热水系统的运行, 如自动调节太阳能面板的角度;自动清洗太阳能面板上的灰尘;自动加水、加温等。可以设想, 经若干年的发展, 以智能楼宇技术为主导的生态节能、太阳能等建筑技术将会相互融合, 产生高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新时代的建筑。

4 未来楼宇智能化市场前景广阔

楼宇智能化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 目前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所开发的楼宇智能化项目普遍受到购房真的青睐,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高端住宅项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示范作用明显楼宇智能化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 同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舒适体验。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m2, 加之政府对楼宇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 业内普遍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楼宇智能化市场随之迅速成长。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国是在90年代以后,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 在建筑物内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 随着超高层建筑物的大体量化和多功能化, 并且, 进一步发展到了家庭住宅及社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所需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发展趋势,系统

参考文献

[1]杨何冬.我国未来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9) .

[2]王重生.建筑现代化与现代化建筑[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4.

[3]李兵.浅析我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J].孝感学院学报, 2002.

[4]金磊.新世纪智能建筑展望[J].安徽经济报, 2002.

商业智能在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 篇10

关键词:BI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商业智能概念为:探讨通过技术手段对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 将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再从这些信息转换为知识, 用于商业决策。商业智能流程分为四个部分: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知识转化和商业决策。这四个部分中, 在业务的层面上, 是知识转化和商业决策两个层级。而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是实现商业智能的技术手段。

数据仓库包含有两个部分:数据仓库环境 (Data Warehouse Environment) 和数据仓库数据库 (Data Warehouse Database) 。数据仓库是各种商业组织在商业智能化管理的最关键之处, 也是商业智能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部分。它为使商业组织对本身和商业用户两个方面都能全面的发挥效能, 即管理商业组织本身, 以及对商业用户的需要更好地加以服务, 针对分布不同地方的零散数据有效地收集、清理和技术分析, 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数据挖掘是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数据信息中提取出可用、有效的数据信息, 并将这些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于商业管理决策中。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意义以及会为各种组织机构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已越来越被同行和社会重视。可是,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我国的运用还有较大的差距和空间。单在硬件和相关软件的方面, 我国和发达的国家差距很小。但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技术本身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上。实际情况是, 我国许多商业组织在智能硬件产品方面, 已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的水平程度。但实际上我国商业智能运用水平并不高, 造成这些情况的有多方面原因, 包括企业领导的决策理念和机制;制造厂商的宣传力度不够;我国组织和企业的对此应用能力欠缺等等方面。这样我国组织和企业在商业智能方面硬件投入不少, 但实际软件没跟上, 形成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

弄清商业智能的体系结构很重要,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数据信息在商业系统中的运行流程, 二是数据信息在商业系统中的使用流程, 这两个方面都共同决定商业智能体系的整个思路。

下面图1是商业智能体系结构的一个示例。这个示例是一种最基本的体系结构, 可根据不同商业企业的要求加以变动, 以适应不同商业企业中运用商业智能的要求。其中, 商务智能有数据集成、信息仓库、BI应用和信息入口等部分。操作型系统由雇员、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对商务系统进行抽取、清理、转换和装载, 达到对整个体系进行商务智能化管理和运用的目的。而对于商业智能的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运用, 就不同于以往的层级式多层组织结构, 而形成一种网格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成本得到控制, 市场及客户的响应速度也得到提高, 实现在商业运营过程中的集中计划与管理监控。因为网络环境下商业智能体系较为复杂, 以后将在另外专题中探讨。

本人已研讨了商业智能在现今商务领域使用现状, 从思维模式问题、应用条件成熟度问题、系统投资回报问题、复和受非技术成份影响问题、统一需求和定位问题、信息平台和应用的问题、商业智能是否等同业务报表问题等方面时进行过较为详细的分析。下面对商业智能在以后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 进行分析研究。

商业智能在商务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企业人士的重视, 国内外对之研究和运用已达到较深入的水平。传统的商业智能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前面提到随着网络的运用, 包括现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商业智能 (BI) 硬件方面已有飞跃式的进步, 但在软件方面, 如管理层决策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提高。那么将来BI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第一, 商业体系结构的发展。

商业智能BI运用将向更加网络化、开放化方向开展。商业企业的数据仓库不仅适用于本身企业, 而且还可以运用其它商业企业的数据仓库。同时自身的数据仓库也提供其它商业企业运用。随着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商业企业的决策运用商业智能可用Web服务形式发布, 将用XML等方式发布商业智能的统计分析成果。

第二, 商业智能的支撑技术。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支撑平台将更加先进, 其中数据仓库运用关系对象数据库技术, 以及相关网络数据库技术, 运行更快捷和稳定。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深入, 如在知识发现的数据挖掘语言方面, 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这样, 使得数据挖掘算法将更加先进。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和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相互结合, 达到智能化的分析决策和更有目的性的数据挖掘操作。随着数据挖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网络信息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挖掘能力将得到飞速增强。

商业智能的应用系统。商业智能BI系统的概念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商业企业的所有决策过程, 因此, 需要针对某个企业订制和扩充功能和解决方案, 建立起同类商业企业BI系统模型。而且这种运用还可深入到商业企业内部, 针对商业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订制应用系统。这样, 商业智能的运用将更能为企业着想, 更加贴心。另外, 商业智能系统与商业企业和各种软件应用有接口, 相互联结, 更加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随着商业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价值所在, 也越来越运用到各商业企业中。可是, 在前面叙述中列出的相关问题, 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的话, 商业智能的充分应用将难以实现。随着市场的成熟、流程的规范, 商业智能使用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的提升, 商业智能技术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决策的效能, 并进一步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董碧丹张峰, 操作型商业智能综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7.

[2]曾春胡劲松邢春晓冯建华, HUABASE:基于列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2010.1.

[3]余长慧潘和平, 商业智能及其核心技术,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9.

[4]郑洪源周良, 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10

[5]明建胡乃联, 基于商业智能的冶金矿山运营计划管理系统, 金属矿山, 2011.4.

浅析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

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人们对于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们像真正的走入机械行业,进行不断地挖掘。从科技的角度讲,现阶段我们处于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机械行业也应该向这方面发展。人们早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机械智能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相对传统相比较,融入了更多地科学技术,操作变得更加的方便。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面对于这些阻力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阻力越大,对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越重要,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向前更好地发展。下面这篇文章从很多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所帮助。

1、当前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得人们更加的关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在智能化方面慢慢的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于我国的特色相结合,慢慢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的智能化体系。第二,机械工程智能化成为我国企业未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法宝。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机械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强,市场的大环境向好的趋势发展,机械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状态,怎样能够獲得企业的认可是当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智能化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一个发展的方向,想要收到更好的收益,那么就要不断地不断地提升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质量。我国在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面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机械工程智能化研究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存在严重缺陷,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机械工程的精密度等各方面都有所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步伐。第二,信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现阶段思维操作采用的是模拟人脑,但是初级阶段有很多的方面还是不如人的大脑灵敏与机制,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克服更多地苦难,使其更加的接近我们人的大脑进行智能化管理,这将是我们之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方向。第三,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很多的企业经营者对于智能化设备的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传统的设备更加适合工人,改为新的设备加大成本不投入,以此同时对于新的员工还要进行培训,这样使得智能化机械设备很难得普及。

2、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向

2.1管理智能化。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在机械设备维护上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企业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或者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机械工程智能化管理是采用了分段式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起到了很好的溯源,具体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具体的到达每个负责人,在整体的过程中通过生产销售有机相结合,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得到市场的反馈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方面的管理在人员方面有很大的降低,对于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监控的力度得到了增强。

2.2产品智能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也在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由传统的实用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设备的关注的方面很多,对于功能与质量方面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的外貌以及质量也是非常的关注。对于某些数据要有自行分析处理功能,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控。

2.3性能发展方向。2.3.1高速高精度高效化。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多CPU控制系统、RISC芯片,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此外,采取能有效改善机床动、静态特性等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2.3.2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的方向发展。在机床换刀、转台等工艺实现的过程中呈现一步到位的状态,这样减少了中间换刀等工序,使得操作变得简单化,不再像以前那么复杂,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将是之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2.3.3实时智能化。现代机械的智能化与传统的智能化概念有着本质区别,之前的智能化是指通过人工调控来实现任务的自动调度与分配,并保证完成任务。但是现代的机械智能化则是指使机械按照人类的行为实现运行和自我操作,能够实现实时智能化。

3、加强人员培训

对于机械大家都是非常的了解,对于智能化机械生产来讲人们了解的就不是很多了,对于这方面的生产工作人员来讲了解的不是多。在长期调查发现,科研人才非常的匮乏,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很多的企业不按照正常的竞争渠道进行人才的招聘,但是又非常的容易被下一家挖走,十分的不利于企业的团队建设。这样的状况使得很多的企业面临困境。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基层的员工进行专业课的授课,使其进行充电,对于优秀的学员进行进一步的选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于选拔的学员进行深造学习,目的就是日后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作为企业一定要加大奖惩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针对于长期成绩不合格的进行相应的惩罚,针对于一直有意的进行奖励。组织一些与其他企业的交流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增加大家的阅历。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非常的重要,现阶段的储备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拥有市场。

结束语

经济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带动科技的不断地发展,科技也促进了经济的前行,发展现代机械就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临发展。上文针对于机械智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于目前的状态,发展前景,以及遇到的问题,使得我们认识的更加的清晰。发展的大趋势是好的,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只要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走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中国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注重生活基本问题的同时, 也开始对生活环境和居住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智能家居这个原本陌生的概念渐渐被人们认知并接受。它不仅具备传统家居的功能, 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让人们在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之后享受到舒适、安稳的居住氛围。

1 智能家居概述

智能家居建设的目的是使人们的家居生活具有舒适、安全等特性, 这个目的的实现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于家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然后经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与一般的家居相比, 智能家居在满足传统家居生活的同时, 还具备了很多区别于一般家居生活的诸多功能, 创设出安全、舒适、高校的家居氛围;在其发展之初, 其本身结构是静态的, 但是现在已经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可以实现整体的信息交互, 使家居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形成较为流畅的信息交流, 对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在改进了人们生活方式之余, 也为人提供优质的时间规划, 使得家居生活的体验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变[3]。

智能家居的建设目标是将家庭中的所有通信设别以及电器化设备和安全防控装置通过HBS的连接, 组合成为一个智能家居系统, 可以实现它们的集中统一监控, 甚至可以实现异地监控, 对家庭的一些事务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让家中的实体物品得到与居住环境形成和谐的氛围[4]。智能家居又被称为智能住宅, 但它并不是一个形象化的概念, 而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其实, 智能家居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家庭控制系统, 其侧重点是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 因而不能将家中的某个电器设备叫做智能家居, 那样的说法是对智能家居概念的误解, 比如你可以通过按键对家中的电灯开关实施操纵, 在你想要听音乐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控制器上的按键打开音乐播放器;对于安防方面, 则可以通过控制器对于家中的安全状况进行监视, 甚至是远程监控;还可以实现门帘、窗帘拉开的自动化, 另外智能家居的使用还具备一些附加功能, 比如说气温的自动调节、发生火灾的时候自动预警、煤气警报等。以上的事例都是智能家居概念的最直观的体现。

2 我国的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智能小区是发地产开发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建设现象, 楼宇对讲系统通过其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智能小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进入新世纪以后, 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生产厂家已经开始了对其进行改进的活动, 将嵌入式操作系统引入其中, 并建设了相应的硬件平台, 在图像生成方面采用H.263/H264编解码标准, 对讲机系统中的音频方面G.711/G.726编解码标准。在通信制式方面采用TCP/IP形式, 以多维度管理机系统为基准, 实现多梯级、众端口的数据化通信, 在楼宇通信系统的室内终端中, 开发出智能家居的层位平台, 具备多媒体管理、物业信息咨询、即时通讯以及可视化对讲等功能的基础上, 也具备了某些家居功能, 比如环境协调、家电系统调控、气温调控、照明系统控制、安全防护, 此外还具备以Web/WAP为基准的远程控制功能, 也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实现远程操控[5]。

现阶段, 上述的智能模式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模式, 在我国智能家居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 实现了对家居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室内终端方面具备多种应用功能。虽然取得了这些发展成就, 但是仍然不避免地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智能家居系统仍然不够完善, 存在较多的缺陷。当前, 一些具有专业性的生产厂家已经开始了对其前端系统加大了研发的力度, 投入的资金相较于以往来说大大增加, 并将家居中的照明设置和智能操控终端作为重点的研发对象, 通过如此的研发过程, 使得照明系统和智能终端结合在一起, 也研发出能够独立队照明系统进行操控的系统。我国自身对智能家居的研发工作的实用性以及成本较小, 前端系统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在第三方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操控系统进行连接, 在以上几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对智能家居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7]。

3 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3.1 环境控制和安全规范

智能家居本身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但是由于目前的智能化家居系统在这个方面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 因为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必然在这个方面开展完善工作, 并将这个理念贯穿到家居生活中各个系统之中, 比如影音设备、温度调控、安全控制等, 对于这个方面还要完成远程与集中控制并行的任务, 确保整个家居生活体现出更加人性化的特点。

3.2 新技术的新领域的应用

智能家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为了适应当时的发展状况, 必然会和还没有与之进行结合的新技术进行融合, IPv6等新型通信技术赌气发展将其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面将会引领IT行业的发展新风潮;另外, 智能家居系统在得到改进之后, 能够在商业化的氛围中进行应用, 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 这种情况会使得智能家居的市场也随之出现大范围的扩展。

3.3 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相结合

在我国, 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其根本需求, 将对整个住宅的各种智能化设施服务, 在对电力方面进行服务的过程中, 还可以对智能家居的网络形成渗透作用, 使用智能电网的用户, 如果同时也在享受智能家居的服务, 那么他的需求就是两者之间可以建立其一个有效的紧密通信, 能够对智能家居与智能电网相结合的各种信息进行统筹之后, 进行实际的有效管理。

4 总结

智能家居行业本身的发展就体现出其较高的技术含量, 由于其能够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 因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住户在传统的家居环境下生活较长时间之后, 必然追求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氛围, 而智能家居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解读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 描述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 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进行概述, 阐述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我国的智能家居也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局面。智能家居本身具有高效能、便利、智能化以及安全性能较佳的特性, 可以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氛围, 因此其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本文解读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 描述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 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进行概述, 阐述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家居,家庭,发展,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晓.智能家居、网络家电的基本概念[J].家用电器·消费, 2004 (Z1) :112.

[2]朱顺兵, 张九根.智能家居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设计[J].建筑电气.2003 (05) :46-49.

[3]张金家.智能家居集成技术平台系统分析[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3, (12) :224.

[4]莫凡.走进科幻时代携手共建五星级的家—F&E精解智能家居[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9 (01) :46.

[5]王宇, 於金生.智能家居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J].建筑电气, 2003 (03) :54-57.

[6]杨叶珍.智能家居与影音技术 (一) ——智能家居及其组成[J].家庭影院技术, 2006 (11) :32-33.

上一篇: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下一篇:中小企业的物流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