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消防人员

2024-09-02

企业消防人员(共8篇)

企业消防人员 篇1

1 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一大批现代化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对企业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但由于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影响了企业消防工作的落实。据调查资料显示,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很不适应企业发展对消防工作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业务上,绝大部分企业消防人员的文化程度低于本企业的平均水平。具有正规大学文凭的甚至一个也没有,缺乏起码的文字水平,不能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草拟文件,工作摸不着规律,常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在技术上,许多企业消防人员对消防技术不懂或懂得甚少,对现代化的消防设施设备基本不会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发生故障不会排除,使其成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摆设品”。三是在思想上,有些企业的消防人员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分工,存在干消防工作出力不讨好的思想,缺乏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2 影响企业消防素质提高的原因

造成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偏低的原因有主要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特别是有些大中型企业的重点防火单位,不能正确理解《企业法》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在短期行为和趁当权捞一把思想的驱使下,借企业改制,关、停、并、转机构,削弱了消防力量。企业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是影响消防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消防人员更换频繁。新上任的消防人员“隔行如隔山”,有的根本就不懂消防,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三是“责、权、利”激励机制不落实,许多企业对消防人员所取得的成绩与所应得的报酬不能很好地挂钩,分配不公,消防人员不能按劳获得应得的同等待遇,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四是教育培训不规范。企业本身受条件限制,当前基本上难以对本企业消防人员进行有效的自培;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对社会有关成员的培训,由于力量不足,培训时间短,教材不系统,不规范,缺乏特色和个性化、连续性,达不到专业化培训层次标准,情况表明,对企业消防人员的培训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3 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对策

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企业消防管理运行新机制,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

3.1 企业消防投入机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必须舍得投入,满足企业经济对消防的要求。一是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企业消防建设纳入企业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同步发展。二是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消防能力、防火等级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企业消防力量投入,按适当比例实施合理有效的投入。三是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发展前景和趋势,适应形势需要,适时调整企业消防结构、布局,不断增加消防力量投入。四是重视消防机构的投入,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及其重点防火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自己的消防机构,赋予必要的权力,使其真正履行好消防安全职责。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消防及人员风险投资基金,解除其后顾之忧。

3.2 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机制

搞好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基本途径,根据当前企业消防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搞好企业消防人员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消防人员的培训,即企业创造条件自培、鼓励消防人员自学成才,送院校深造,当地消防部门定期进行培(轮)训等;二是编制规范的不同层次的系统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教材,理论与实践同举共茂,侧重于企业消防的急用和实用性;三是建立企业消防人员“双重”任用制度,保持企业消防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对企业消防人员的聘用、解聘、转岗等工作变动,不能企业一方说了就算,应由企业上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四是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和消防事业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消防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再教育和适度超前教育,促进其素质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3 企业消防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消防人员是企业消防工作的主体和直接操纵者,是企业安全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充分发挥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消防人员要从思想上、业务上、技术上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对待工作分工,树立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消防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尽快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奖惩严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包括消防人员在内的企业员工一视同仁。要严格兑现安全责任制中的奖惩条款,重奖自学成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消防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责、权、利、荣”落实到人到位,调动他们以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投入企业消防事业中,为确保企业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3.4 企业法人代表全面责任运行机制

企业消防建设投入机制和消防人员培训及激励约束机制,能否建立健全和有效地动作,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企业法人代表及其态度。客观事实说明,法人代表对消防工作重视与否,关系企业消防工作的成败。企业应建立健全法人代表全面责任运行机制,正确理解厂长(经理)负责制,履行“企业法”赋予的全面责任,即不仅要履行生产经营责任,还要相应履行安全责任,确保企业在良好的安全环境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企业改革“关、停、并、转”机构中,要“刀下留情”,对消防安全保卫科室要“网开一面”,为企业安全保留一个不可空缺的位子。

3.5 社会各界多轮联动机制

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好各有关方面的职能作用。

3.5.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对企业消防实施主导管理以促进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管理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对企业的大包大揽,而主要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等手段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一是在法律手段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条例约束企业行为。鉴于《消防法》在涉及企业方面的条款不够具体详细,有必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消防母法《消防法》的基础上,相应制定子法《企业消防法》或《企业消防条例》等法规,其中对企业消防机构的设置,消防人员的编制等方面要进行明确的条款规定。二是在行政手段方面,通过制定和下发通告、通知、规划、方案等行政措施,直接指导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及其消防人员培训活动的开展。三是在经济手段方面,主要是运用税收、利润、信贷、资金、工资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企业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及其消防人员培训情况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奖惩。四是在宣传手段方面,运用各种媒体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为企业消防工作及其人员素质的培训提供舆论支持,对贯彻消防法规不力,消防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完成消防工作任务,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企业,给予曝光批评,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氛围。

3.5.2 充分发挥当地消防部门的监督作用

当地消防部门应根据消防法规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坚决排除一切干扰,勇敢地担负起对各企业的执法监督。要建立健全企业消防档案,全面掌握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及重点防火单位的消防情况;要按规定监督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消防机构,配足配齐消防人员,搞好消防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业绩和职称评定;要关怀并为企业消防人员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对长期战斗在企业消防第一线的消防人员,对在企业消防工作突出贡献的消防工作者,应积极推荐给政府给予奖励,符合条件的可报请“劳模”等荣誉称号,提高企业消防人员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地位;要按有关规定把好对企业消防人员的聘用、解聘、转岗关,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有必要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和企业界限,实施消防人才交流,把优秀的消防人才推荐到大中型、特大型和重点防火单位任要职,使他们在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优势效应和作用。

3.5.3 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我国“十五”发展规划提出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但当前我国消防教育特别是对企业消防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严重滞后,企业消防人员大专学历层次的教育还未提到应有位置来研究和解决,很不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类院校在改革中应把企业消防人才培养纳入运行轨道。院校有良好的教育培训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完全可以在人才培养中向企业消防专业延伸,为企业不断输送消防管理和技术人才,使企业逐步改变消防人才“断层”的落后状态,不断步入一个与现代企业经济和现代企业消防相适应的全新阶段。

摘要:分析了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提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问题,原因,对策

企业消防人员 篇2

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快速增多, 地下建筑例如地铁轻轨以及防空工程也呈规模化在各大一线二线城市发展, 因此对于防火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依托于各种应用于民用建筑的消防工程, 而消防工程的施工主体主要是广大的民营消防公司。在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中, 人的素质提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作为消防施工企业, 必须以人为本, 以培养企业自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为根本, 才能始终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目前的消防施工企业中, 施工管理人员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1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现状

目前, 在行业内消防人才较为短缺, 同时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稀少, 如熟悉消防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队伍和施工所涉各方沟通能力强并且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等。主要参与消防工程管理工作的有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质量员、安全员, 资料员等。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停留于表面, 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施工质量问题, 无法统御施工队伍, 造成进度和质量的问题, 也无法及时将总承包方、监理方和业主方等其他各方的意见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整改行动, 造成了工程的管理不善, 进度的落后、质量的失控以及成本的浪费, 以及对企业的声誉损害的无形伤害, 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造成质量事故, 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失去防御能力,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地隐患。

1.2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来源

在我国, 消防工程专业在各大高校属于新兴专业, 专业建设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家。1985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开办了国内第一个本科消防工程类专业, 标志着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学历教育的正式开始。国内知名院校本科教育有12所, 但是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进入了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消防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课程设置并无明显特色, 所以不能在其他工科专业毕业生中具有优势。另外, 消防工程属于建筑工程中的较小分支, 选择了这一行业, 意味着职业生涯规划和更换就业单位可选择范围的狭窄。同时, 作为施工方, 谈判优势较弱, 在沟通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2 提高的途径

消防工程专业是一门探索火灾发生、发展规律, 研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跨越的学科领域多达十余个。综合考虑企业和社会需求, 消防施工企业自有施工管理人才应该首先设定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该类人才应具备如下条件。

(1) 具备扎实的消防工程技术与工程基础知识, 能够运用技术能力发现和解决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在团队里与人合作和在多方交叉施工协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3) 在消防工程系统设计、预算、材料采购、施工管理或质量验收方面具有一专多能的能力。

在设定了目标之后, 企业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来努力培养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 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凝聚力。主要培养途径有如以下几方面。

(1) 积极采取补贴或者奖励的方法鼓励员工提高学历和参加各种工程类执业资格考试, 确保施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在现有形势下, 很多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定都需要大专以上学历要求。为了拓宽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性, 应该鼓励员工提升学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员工进一步发展个人在消防工程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参加工程类的职业资格考试则为员工提供了专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例如, 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可以参加五大员上岗证件考试, 预算员可以参加预算员资格考试, 项目经理可以参加二级或者一级建造师考试,

(2) 强化企业内部培训。除了职场基本能力和知识的培训以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消防工程系统分析与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 如灭火剂与灭火机理、水系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湿化学灭火系统等;手动灭火系统, 如手持式灭火器等;防排烟系统, 如火灾中的烟产物、烟气控制原理、防排烟系统测试等。

(3) 依托当地建设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管理部门, 企业人事部门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工程人员培训, 包括各种执业资格的继续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施工管理人员行业信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加强与本行业其他从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3 建议及总结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市场中, 消防工程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单元, 但是目前的市场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成长的因素。现有竞争环境激烈, 行业准入标准很低, 许多不具备施工资质和资格的个人和施工队伍, 借助挂靠资质等方式进入了消防施工行业。他们采取低价的优势,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 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的匮乏, 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缺乏良好的保障。而利润的不正常压缩, 又影响了正规的消防施工企业的发展, 使他们在培养施工管理人员投入的成本短缺。长此以往, 必然使行业进入不良循环, 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更加缺乏。同时, 由于在资质和人员培养方面不用投入成本, 挂靠的个人和队伍会在急需的时候采用一时的高薪去吸引正规消防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 对企业的人员梯队的长期培养极为不利。这种“拦腰斩”的行为往往会使拥有正规资质和团队的消防施工企业沦为行业的“培训学校”, 使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愿进行更大的投入。另外, 作为施工方, 由于行业的谈判优势较弱, 所以在具备了行业的工作经验之后, 很多施工管理人员投入了收入更高, 待遇更好的房地产企业, 这对消防施工企业而言, 也是施工管理人员流失的一大原因。

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跨越多学科、多领域, 需要具备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及空调、电气等专业知识, 才能成为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还要熟悉建筑和消防方面的国家规范和地方法规, 工作方法不仅来源于所学习的科学知识, 还来自于常年工作所积累的技术判断和经验。作为消防施工企业而言, 培养自己的工作团队, 不仅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同时也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企业不仅应自身练好内功, 提高竞争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力度, 规范市场, 严格控制资质的挂靠行为, 为正规发展的消防施工企业保驾护航, 使施工管理人员的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 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开拓更长远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陈发明.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4) :450-453.

消防大队人员职责 篇3

一、全面负责本科工作,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指示。

二、组织落实支队、分局下达的消防工作计划、安排、要求,认真履行本科职责,对本科的工作本着负责的态度,做出决定和安排,并审核上报的各种材料、报表和情况。

三、加强对本科人员和车辆、器材、财务的管理,认真执行部队的规章制度、条令和支队(分局)的规定,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

四、关心、爱护、团结全科同志,搞好廉政建设,严格执法、文明监督。

副科长协助科长做好分管范围的各项工作,科长临时离开岗位时,代行科长职务。

内勤职责

一、在科长领导下,负责各种文件、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的起草、收发。

二、管理好各种档案、文件、资料,做到完整齐全,严防泄漏和丢失。

三、负责收集、汇总工作,上级各种工作情况和报表以及其他上级要求报送的材料。

四、管理好本科所有财务,领发保管办用品,完成其它工作任务。

消防监督员职责

一、熟悉了解所辖区范围基本情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实施消防监督。

二、督促指导所辖区系统(单位)街道办事处、乡(镇)等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组织防火宣传,开展防火检查,指导专兼职防火员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反馈信息。

三、深入单位,进行防火检查,对辖区重点单位按上级要求严格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火险隐患要认真填发整改通知书,并做到隐患不改,工作不止。

四、及时收集辖区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审核各单位的防火制度和措施,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督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

五、对辖区内发生的火灾事故,协助火调参谋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迅速赶往火场,查明原因,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将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立案执行,并协助单位提出今后的安全防范措施。

六、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

火调参谋工作职责

一、严格执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负责辖区火灾事故的查处

工作。

二、接到火灾报告后,及时赶往现场进行拍照,摄像,封闭火灾现场。

三、负责火灾现场勘查,调查询问,技术鉴定等工作,准确认定起火原因。

四、准确核定,统计火灾损失,确定火灾级别。

五、正确划分火灾事故责任,严格按照处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处理。

六、负责火灾档案的填制,整理,装订,保管和上报工作。

七、负责火灾勘察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

企业消防人员 篇4

1 人员安全疏散问题

根据“建规”第5.5.17.4条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该大型生态园满足二级耐火极限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安全疏散距离最大为37.5m。但该项目设计时,生态园内部人员至疏散出口的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要求,难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因此,需要针对该生态园的特点,采取必要的优化设计和消防强化措施来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2 人员安全疏散研究及解决方案

(1)安全走道。参考“建规”设置避难走道概念,考虑在生态园A与生态园B之间设置一条南北向的走道,通过采取一定的消防保障措施,提高该走道的安全性,使生态园A或生态园B及其他需要在火灾时疏散的人员先进入该走道,再从该走道疏散至生态园南、北室外安全区域,如图2所示。图2中圆是以“建规”规定的疏散距离(37.5m)为半径所作的圆。“安全走道”作为建筑中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隔墙应为防火墙,其他区域通向“安全走道”的开口位置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楼梯间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安全走道”的净宽度应不低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安全走道”所有安全出口净宽度之和。

由图2可以看出,设置“安全走道”后,建筑中部的人员就可以通过通往“安全通道”的疏散门先疏散至较为安全的地带。圆圈覆盖范围基本包括了生态园A、B内及其之间区域中人员密度较大的区域,其中包括生态园A南侧和西侧的包房、中部的餐厅及生态园A与生态园B之间的按摩房、生态园B的茶座及酒吧等区域,大部分人员都能在火灾发生时通过较短的疏散距离通过安全出口直接到达室外安全区域或者先进入“安全走道”,再通过“安全走道”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同时,也可以看到,即使在生态园A、B之间设置了一条“安全走道”,但生态园A、B各有部分区域的人员疏散距离超过了“建规”的要求,为了保障这部分人员的疏散安全,还需要采取其他消防强化措施。

2.2 室外疏散楼梯

生态园A南侧与西侧均为夹层,用作餐饮包房和小型演艺。火灾时,夹层人员疏散方式为先疏散至一层大空间区域,再从一层大空间区域疏散至室外。考虑到大空间内部人员较多,火灾时疏散压力较大,为了防止夹层人员进入一层,影响一层人员疏散速度,考虑在夹层合适位置设置5部直接对外的疏散楼梯,火灾时夹层人员直接通过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从二层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见图3所示。

2.3 消防强化措施

考虑到生态园A、B均为高大空间,蓄烟效果较好,有利于火灾时的人员安全疏散,通过采取一定的消防强化措施,可以提高生态园A、B的消防安全性。

消防强化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火灾预防措施。由设计图纸可以看出,生态园A、B均布置有大量的餐饮桌椅、装饰材料及其他附属设置,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如石材、玻璃、金属等。考虑到生态园内部植物采光的需要,生态园屋顶采用中空阳光板。国内目前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的阳光板达到了B1级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其软化温度为140℃。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温度非常高。因此,为了防止火灾在不同防火分区蔓延,该项目中阳光板只限应用于生态园大空间区域及部分有植物采光需求区域,但除生态园大空间区域外的人员疏散通道上空不允许采用阳光板屋顶,防止火灾时阳光板受高温软化掉落,影响人员疏散安全。其他区域屋顶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需达到相应设计耐火等级。

(2)消防设施。在生态园A、B大空间区域设置大空间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区域设置点式感烟或感温探测器。园内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在生态园A大空间、生态园B除植物外的其他可燃物聚集区域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其他区域根据规范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信息机房等不能用水灭火区域可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3)防排烟系统。有条件进行自然排烟的部分可以利用可开启天窗与消防系统联动进行自然排烟。生态园A、B大空间区域自然排烟口面积应为该区域建筑面积的2%~5%。无条件进行自然排烟的区域,按规范需要设置排烟的,应设置机械排烟措施。

(4)在地面设置疏散指示和诱导标志,优化人员疏散路径,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引导人员高效、安全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

3 人员疏散消防安全分析

利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对该大型生态园项目生态园A及其夹层和生态园B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火灾时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根据该项目的建筑特点和人流量数据,结合防排烟方案和措施以及火灾模拟研究结果,计算在最不利情况下,各层以及各区域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和现有疏散通道宽度和距离情况下建筑物所能提供的疏散时间,为最佳人员疏散方案提供设计参考依据。根据以上分析,设置疏散场景如表1所示。

针对疏散场景A1,考虑生态园A中部烧烤区火灾,不影响生态园A安全出口。该区域包括生态园A一层包房及大空间区域内所有人员疏散。

生态园A一层左侧包房区域人员通过左侧的安全出口(D1~D6)直接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大空间区域人员通过左侧安全出口(D1~D6)或者右侧的通往“安全通道”的安全出口(D7~D10)先进入“安全通道”,再通过“安全通道”疏散至南北两侧的室外区域,人员进入“安全通道”即认为安全。

对于疏散场景A1,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人员整个疏散过程所需要的运动疏散时间,生态园A一层为168s,则生态园A一层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为382s。

根据火灾场景的设计情况,针对相应的人员疏散场景,计算其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生态园A大空间区域人员疏散的时间最大为419s。

结合人员疏散场景,对该大型生态园进行烟气危险性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由于中庭面积较大且空间内基本无阻挡物,所以火灾烟羽流在上升过程中呈轴对称烟羽流形态,即烟羽流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卷入空气,但在遇到顶棚前不触及边界面。

通过对火灾环境疏散结束时大空间内烟气层高度与清晰高度的对比,该大型生态园内人员疏散消防安全性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各场景的烟气界面高度均大于清晰高度,且大空间区域具有较大安全余量。

4 结语

针对该生态园单体建筑占地面积大、疏散距离长的消防设计问题,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消防解决方案,如合理增设安全走道和室外疏散楼梯,采用高效可靠的火灾自动探测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优化排烟系统及疏散诱导等措施,可以实现火灾条件下人员安全疏散目标,为同类生态园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大型生态园同时具有植物观赏和餐饮功能,该类复合型建筑缺乏相应的规范条文作为消防设计依据,特别是火灾条件下的人员安全疏散问题尤为突出。以某大型生态园为例,提出了合理增设安全走道和室外疏散楼梯,采用高效可靠的火灾自动探测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优化排烟系统及疏散诱导等措施。结果表明,采取的措施可实现该大型生态园火灾条件下人员安全疏散的目标,并可为同类生态园的消防设计和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防火分区,人员疏散,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3]GB 50084-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4]GB 25204-2010,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规范[S].

[5]马骏驰,李杰,周锡元.道路转角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与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4):377-382.

[6]陶平,张小英,马恒亮.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人员疏散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10):319-322.

[7]王立,况凯骞.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中庭防火分隔与人员疏散[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36-39.

[8]宋卫国,于彦飞,陈涛.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J].火灾科学,2003,12(2):100-104.

[9]程玉超.设置避难走道解决某厂房疏散距离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6):613-616.

[10]熊筠,卢国建,张文华.火灾时避难走道防烟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3):267-269.

[11]李桂芳,赵伟,韩蕾.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6):511-514.

企业消防人员 篇5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增速, 我国GDP以年均8%的速度上涨, 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 也应当看到, 公共安全问题在我国每年度的GDP损失中也占到了6%的份额, 而所有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中, 火灾事故无疑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尤其是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来说, 人员相对集中,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因此, 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 引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主要原因

1.1 防火技术层面

当前导致人员密集场所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技术层面问题大致存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 随着现阶段建筑、装修技术的不断提升, 装饰装修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日新月异。各类公共场所在进行豪华装修过程中采用大量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一旦遭遇火灾燃烧极为猛烈, 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在建筑物中达到一定浓度时, 将会引发人员的中毒和窒息, 严重时将导致人员死亡。第二, 由于部分公共场所建筑物自身的建筑缺陷和消防设施配置缺陷, 导致一些小型火灾在发生之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由小变大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些技术因素缺陷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最佳火灾扑救时间的错过, 加速了火势的蔓延。

1.2 日常防火管理层面

消防安全管理是防火防灾措施中的重点,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很多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非十分完善。首先, 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运营成本, 人为地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控制和自查。第二, 部分商场、卖场、歌舞厅未落实防火管理责任制度, 消防设备落后甚至已经损坏, 一旦发生火灾之后, 已经损坏的消防设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导致初期灭火失败。第三, 一些单位习惯于临时性的、突击性的防火安全检查, 而疏于日常的隐患整改和规范性管理检查, 导致防火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流于形式, 严重制约了安全管理制度在防控火灾和消除火灾隐患中的作用发挥。

1.3 消防常识教育层面

当前引发公共场所火灾事故的教育层面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由于当前大多数大型卖场、超市、歌舞厅的员工流动性较大, 企业经营者不愿花费人、财、物力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演练和消防知识普及, 即便一些地区的相关企业在上级监管部门的强制要求下开展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 也多走走形式, 实际作用有限。第二, 从教育内容来看, 由于公众场所营业单位的日间客流量较大, 组织专门消防安全演练和培训势必影响正常经营, 因而部分单位的消防教育仅停留在书面、口头阶段, 使得单位员工在面对火灾时由于以往没有实际操作过防火器材, 因而不会使用相关器械。三是消防教育投入有限, 部分单位出于成本考虑, 在消防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中, 仅以一人示范其他人观看, 造成员工动手能力不足, 消防教育仅存在于意识层面, 实际效用有限。

2 提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水平的主要策略

2.1 隐患险于明火, 强化意识消除隐患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水平, 应当全面关注火灾隐患问题。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场所消防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安全问题是任何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型商场、超市、歌舞厅经营中所应关注的首要问题, 因此, 对于火灾隐患, 不能仅靠有效的几次“专项治理”活动来一劳永逸的解决, 而应全单位上下做到天天关注、时时关注、处处关注, 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地工作来满足和适应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工作。第二, 作为大型商场、超市、歌舞厅的业主、主要经营管理者, 也应当认识到安全经营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防火安全观念, 动员员工将预防火灾作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及时发现身边隐患, 依靠集体、团队力量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通过提高防火意识和安全意识, 为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2.2 防范胜于救灾, 优化防火控灾技术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将火灾事前防范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来抓。具体来讲, 首先, 容纳大量人员的公共场所建筑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防火阻燃材料, 在必要的地点设立安全标示并经常检测消防指示灯、防火门等器材的状态。做到人员密集场所既不易发生火灾, 又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疏散人群, 减少混乱。第二, 人员密集场所的商户应尽快安装、升级自身的视频监控系统、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等技术器材, 设计合理的排烟系统, 以达到尽快发现火情, 处理火情的目的。第三, 对于一些火灾高危地区如高层建筑中的歌舞厅、KTV等, 应当设计建立一些防火掩体, 以达到在火情发生或人员疏散困难或救援无法及时赶到时为人员提供必要的救生暂避场所。第四, 严格保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的畅通度, 禁止任何人、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对消防通道、疏散通道进行占用、改造, 保障逃生道路的畅通。通过上述四点技术管理层面的工作, 为火灾的疏散和救援最大程度的提供便利条件。

2.3 责任重于泰山, 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日常管理层面的防灾控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应当强化防火检查工作, 阻塞一切漏洞, 消除隐患。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来讲, 实施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是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的必要保障, 因此应当探索一条消防管理长效机制, 一方面关注定期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 另一方面实施必要的不定期监督检查, 努力做到安全防火警钟长鸣。第二, 加强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力度, 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大力监督落实辖区内各单位的消防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力度, 不定期组织检查, 对各人员密集单位员工所掌握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控灾常识进行调查, 以了解各单位的消防教育情况。人员密集场所各单位的管理层, 应当按要求定期组织员工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并严格落实培训要求, 检查教育成果, 不能仅仅走走过场, 应付上级检查。第三, 应当全力落实防火责任制, 对于人员密集单位内部的消防管理项目, 应当派专人负责, 一旦出现隐患, 将由具体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上述管理措施, 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3 小结

综上所述,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 需要各方面提高认识、动员力量、相互配合。只有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教育层面同时着手, 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 最大程度的发挥消防安全管理的效能, 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辉, 贾建仓, 任文梅, 张宏胜.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4:298-302.

[2]黄绍伟.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J].广东科技, 2013 (08) .

企业消防人员 篇6

关键词:审计,能力素质,措施,提高

随着审计法规的不断更新,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对部队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 加强审计人员的能力建设也成为消防部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消防部队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领导重视不够, 审计人才流失严重。

消防部队领导往往对消防灭火工作高度重视, 但受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 对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 这是目前部队审计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如很多地级市消防大队的文职岗位都是合同制的非现役消防员, 审计岗位不少也是这样的“临时工”性质, 由于岗位待遇低, 不稳定, 造成专业人才流失, 不利于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 相关体制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工作独立性差。

目前消防部队总部设有内部审计部门, 统管基层各部队的审计工作, 基层部队下设兼职审计员, 兼管本单位的审计工作。由于基层单位的兼职审计人员行政隶属关系不清晰, 造成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定位比较茫然, 难以发挥应尽的职责。另外兼职审计人员大多以本职工作为工作重心, 难以兼顾兼职的审计工作, 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大部分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三) 审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各级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务或其他部门人员转行而来, 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 体现在工作中, 表现为业务理论水平和技能偏低, 难以发现重大问题, 审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另外, 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审计手段陈旧落后, 计算机辅助审计几乎是一片空白。

(四) 缺少激励考核制度, 无法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审计人员工作胜任度的考核上既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又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绩效考核时, 重定性指标考核轻定量指标考核, 无法调动广大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消防部队审计人员实务能力的建议

(一) 提高部队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部队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各级领导要适应形势发展, 改进思维方式, 审计人员要进一步开拓审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争取部队领导的支持和理解, 为审计部门建设争取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吸引更多的审计人才加入到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队伍中来, 只有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得到了保证, 才能促使审计人员爱岗敬业, 努力钻研业务技能, 增强政治修养, 为有效提升整个部队的审计业务水平做出贡献。要采取积极措施, 有效解决审计人员的编制问题, 编制内不能解决的, 可考虑提高待遇和保障水平, 以解除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全身心地投入到审计工作中去,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二) 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业务培训。

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 应把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针对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 应本着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 并和政策法规的学习结合起来, 以适应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审计技能方面, 强调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加强对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 如:大力加强对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 与各高校研究团体加强合作, 挖掘适应部队审计建设需要的审计软件人才, 为部队储备审计人才。

(三) 加强审计人员结构体系建设。

消防部队的审计体系应适应部队后勤管理的实际需要, 针对目前基层兼职审计人员多的情况, 笔者认为应建立统一高效的审计人员结构体系。在总部设置审计监查部, 针对基建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要求下设对应的处室, 专职管理。对下属基层支队按对口要求设置专职的审计科, 在行政上归支队管理, 在业务上受总部对应处室的指导和监督, 这样在人员结构体系上体现了全面、独立, 有利于审计业务的全面开展, 同时也避免了兼职人员的频繁更换, 保证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在各级审计组织内部进行适度的人才交流, 将基层审计队伍中精通审计业务的人才充实到各审计项目组中, 以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人员的选拔上采取聘任制, 让那些政治上经得起考验、业务能力突出的审计精英走上领导岗位。

(四) 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各级各类消防部队应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的内部审计考核体系, 对每一项审计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考核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圆满完成, 奖优罚劣, 为优秀人才的提升创造空间, 也为审计后备人才树立标杆, 努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良氛围。在建立评价制度时, 应充分考虑相关审计岗位职责的合理性, 用制度的形式有效保证审计监督服务职能的发挥, 为部队预防腐败保驾护航。

(五) 重视经济效益审计的实战操作。

消防部队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审核部队财务收支的合理合法性, 以及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 以促进部队节约军费开支, 提升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审计在部队中主要是指决策的经济性, 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决策的经济性审计主要是指部队利用有限经费达到最大使用效果的程度。部队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经费投入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成效是否合理, 如装备投入、训练费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 如果超支过大, 应分析原因, 找出管理中的漏洞。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针对部队管理过程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进行的审查。例如:是否贯彻落实部队警力下沉的原则, 部队司、政、后、防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 内控管理是否达到要求。除此之外, 通过定量分析部队火警出警率、接警率、消防车辆出车率及对火灾隐患进行整改的情况, 把这些数据与有关定性的分析结合起来, 通过与审计前期及可比单位的对比, 得出审计结论。

(六) 加强审计人员对新的审计业务的了解和掌握。

随着部队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审计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部队工作重心的转移, 实现审计监督服务于部队建设目标。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 以审计准则为准绳, 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项目的审计, 做好日常的经费收支审计, 创新审计技术, 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七) 加强消防部队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审计人员在进行经费审计或项目审计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方说情, 在查处违反部队财经纪律的案件时,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干扰, 有时是金钱的诱惑甚至是对生命的威胁, 这需要审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及抗腐蚀能力, 杜绝审计人员内部腐败的滋生。

三、结语

消防部队审计人员的能力建设是整个审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更是部队各项审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各项审计目标地落实、审计项目的开展都要依赖审计人员去实施。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培训, 构建高效的审计组织体系, 明晰绩效奖惩机制是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必要措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保护和培养部队审计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部队的审计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建庭, 安赋.论加强消防部队审计人才队伍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52) .

[2] .刘志强.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3, (1) .

企业消防人员 篇7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 比如大型的购物商场、超市和街道等等。在人数比较多的场所, 一般都是建筑面积比较大、可能导致火灾的物品较多、电线的分布比较密集等等特征。在这样的布局下, 人员的疏散很慢, 加上可燃物较多, 所以常常会导致火灾的出现。就常见的安全事故来看, 很多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大型火灾事故都是在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发生的。所以, 这些场所需要有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 这是关系到该地区安全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

1.1 物防不到位

所谓的物防不到位主要是指, 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建筑物在没有得到公安消防机构的审核、验收批准并通过消防安全检查许可的情况之下就私自使用或作为生产场地进行生产。这是造成火灾比较明显的因素。

物防不到位的单位一般都是消防安全意识不足, 盲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单位通常是为了缩小投资成本而减少建筑场所的设计和相关设施的配置以及安装的费用, 有的甚至逃避消防部门的审核并私自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装修, 比如使用可燃材料, 忽略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好坏, 私自将使用性质不符合的建筑物使用进行装修使用, 没有在建筑物内设计人员疏散口或者即便有疏散口也没有保证其通畅性。这些作坊都会增加火灾出现的可能性。经营性的建筑物无论是大小都应该依据自己的经营条件使得消防安全的相关设备的设计和安装符合要求, 要科学系统的设计好建筑物的结构、选用耐火性能比较好的装修材料、保证疏散设备符合场地的需求并保证随时畅通、报警以及喷水设备要及时的补全。建筑物要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保证上面提到的这些要求都在掌控范围之内, 时刻准备好消防部门的审查。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资金的引进还要考虑到投资方在开业之前的建筑物是不是满足消防安全的相关审核要求, 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在建设或者是重新修建的时候出现消防安全隐患。

1.2 人防不重视

人防不重视主要指的就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于容易引起火灾的相关因素不重视。

他们过于盲目的追求经营场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将消防安全的防范作为是可有可无的工作, 甚至是无视一些比较显著的安全隐患。这种消防管理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不仅体现了相关管理人员的自身消防安全意识过低而且还体现了相关单位对消防安全的教育的疏忽。由于人的消防意识不高, 所以对消防器材的安装和维护就没有积极性, 有的人甚至将这些器材和设备破坏, 比如随意的占用疏散通道、卸载消火栓、将灭火器拆下来另作他用等等。这样的违法行为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单位的消防安全。

除此之外, 从单位内部管理上来讲, 有的人员密集场所所使用的管理人员不是很固定, 时常更换的管理人员对整个单位的消防设备和环境了解不足, 而且他们的职业素质普遍不是很好, 参加的消防安全培训过少, 常用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不够, 所以在火灾事发现场基本上不能及时的指挥人员进行疏散;在外部管理上, 当那些场所片面的追求利益的时候, 没有及时的控制可能造成消防安全问题的因素, 火灾现场不及时的引导疏散人群, 加上有的客户也没有较强的消防意识, 极可能出现随意扔烟头等易导致火灾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势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1.3 技防手段差, 防火工作缺乏主动性, 安全制度流于形式, 违章行为屡有发生

有些单位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过于随意, 比如, 该维修或者检修的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缮, 消防疏散通道无人管理, 管理人员的安排不符合实际的需要导致很多的工作岗位无人坚守, 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没有保障就允许上岗以及各种可燃材料和物品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不合理放置等等。这些管理上的疏忽将安全制度和章程置于九霄云外。究其缘由, 单位内部还是没能够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致使消防工作管理措施不到位。

2 当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一些人员密集的经营场所在没有得到消防部门验收的开业许可就私自营业, 这是该场所可能出现火灾的先天性隐患。这样的场所大部分是位于人员流动较多的沿街房内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 不仅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查而且在建筑的设计和装修上完全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这也属于难以整改的先天性火灾隐患。

2.2 有一部分的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者在过度重视场所所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况之下将消防安全意识疏忽掉, 不仅减少应该具备的消防经费支出而且还有意无意的疏于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妨害了单位的消防安全。再加上有的人员密集场所并没有较好的消防安全管理。大部门的员工都没有基本的消防安全培训, 既不懂常规的消防安全常识, 也不懂如何在火灾出现的情况之下使用消防设备以及往疏散通道逃生;消防设备在疏于管理的情况之下有的被随意的卸载挪用, 有的已经出现功能的老化, 不能正常使用。

2.3 由于人员密集场所一般都有一些空调、影响电视等电器设备, 而且无论是场所内的摆设器具还是买卖的产品等等大部分都属于可燃性的物品, 这样的环境是火灾最容易出现的。而该密集场所要是再不具备规范统一的电器线路敷设的话, 在人员流动量比较大和不规范用火可能性较大的场所, 出现火灾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比如某些在体育场馆举办大型体育比赛或者是搭建音乐舞台的时候, 出于活动的灯光照明和音响装备的用电需要没有经过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就随意的拉接各种线路, 这种不符合规则的操作往往会造成电路的负荷超载为场所埋下电气火灾的安全隐患。

2.4 有些人员密集场所在进行修建的时候为了避免消防部门的审查不过关影响营业的情况直接选择那种原先就通过了消防部门审核许可的场所来进行翻修和扩建。而在该修建的过程中, 建筑物的设计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消防安全, 比如选用富丽堂皇的可燃性装修材料, 电路的铺设和防火隔断等基本的设施都不符合标准等等。这些违章操作的行为破坏了原有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若是出现火灾的话, 火势将会无法得到控制, 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

3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3.1 强化消防监督检查职能。

消防监督检查就是从宏观上控制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各种缺陷和不足, 及时的为可能出现的火灾打预防针。消防监督工作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其主要职能就是从根源上处理人员密集场所的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在处理的过程中, 对所有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宏观的引导, 从整体上增强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监督这些场所的建筑物消防设计和装备是否符合规范, 检查国家消防安全标准是不是得到严格的遵守;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微观上来讲, 在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的工程中, 要严格按照公安部73号令的要求, 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抽样性检查和错时检查, 并借助集中整治的有利时机, 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坚决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3.2 强化行业系统管理职责, 着重解决消防工作的内部调控机制。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作为消防监督管理的公安消防机构要积极督促当地各个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安全管理真正纳入行业管理工作之中, 切实承担起所属行业或系统消防安全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要加强同当地的工商、文化、安监等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 建立、完善消防监督检查信息通报制度, 切实形成行业联动的整治合力。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整改制度, 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 由政府与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签订整改责任书, 行业或系统主管部门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签订整改承诺责任书, 通过层层落实责任, 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和不安全、不稳定苗头, 预防和遏制火灾发生。

3.3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着重解决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认真梳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调用的人力资源, 落实全员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 形成依托单位日常行政管理架构的消防安全责任链。引用质量过程控制办法, 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工作步骤, 完成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和落实。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比较恰当的措施来主动消除火灾隐患。比如, 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定期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制度, 加强宣传培训, 并要求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等等。

3.4 强化整治火灾隐患机制, 着力解决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的构建。

要启动重大火灾隐患评估论证机制。成立比较专业的重大火灾隐患评估小组, 对重难点火灾隐患进行评估论证, 为政府决定提供依据。要利用行政处罚杠杆, 加强火灾防控工作。同时, 对处罚的情况以政府名义通过当地党报和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通过公众的监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杠杆的约束效益, 切实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效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 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工作。申请办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公众责任纳入保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分担火灾风险, 共同推进火灾风险防范。

4 结束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以往的火灾案例中不难看出, 我们目前面临的火灾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绝非一人之事、一时之功、一蹴而就, 需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社会单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推动的良性互动机制, 才能更好地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才能更好地创造平安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人员密集场所在迅速的增多, 怎样才能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实时的消除该场所的安全隐患是关系到密集场所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笔者在文章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探讨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预防工作, 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和该场所所在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薛雯.高校火灾隐患成因及消防安全管理应对措施[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08 (02) .

[2]左铭.地区性产业园消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 2009 (02) .

企业消防人员 篇8

1 消防控制室人员职责

1.1 熟悉环境

商场有的是在高层建筑物内,有的是在低层建筑物内;有的设在地下室,有的设在半地下室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商场的经济效益,改善人员的购物心理,许多新建的商业建筑正朝着大型化、中庭化、空调化、多功能化发展,集娱乐、观赏、金融、饮食、居住于一体,形成综合优美、舒适、愉快的购物环境,并成为城市景观的新气象。但是这些大型商场的兴起,也给我们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就是要了解和熟悉商场地形,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消防控制室人员都熟悉掌握。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1.2 做好消防日常检查和设施维护工作

1)检查商场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系统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2)定期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功能,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各项功能。3)如果消防设施发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处理,不得拖延。自己没有维修能力的商场,应找专业消防工程公司维护保养,最好签下维保合同。

1.3 做好消防演习

检验商场员工及消防工作室人员应急组织应对火灾的能力,考核日常消防训练,教育的技能和成效,提高员工灭火、疏散、自救能力和管理者火场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使员工在演习中受到锻炼和教育,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使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公司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2 消防控制室在扑救商场火灾中的作用

1)当商场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蔓延时,首先应挂119火警电话,沉着、清楚、扼要说明起火商场位置楼层,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将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告诉报警台,以便随时联系。报警完毕,派人在商场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灾现场。2)应播放消防通知,商场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一般比较大,小的数千平方米,大的数万平方米;多层的商场,广播应以平和的语气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播放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a.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b.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c.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d.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e.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3)将消防控制器转到自动状态。消防联动控制主要包括:a.防排烟设施控制。包括排烟阀、电动防火阀、防火门、防火卷帘、排烟风机、加压风机、空调设备的控制。b.灭火系统的控制。包括喷水灭火和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c.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d.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设备应该按照疏散顺序接通火灾报警装置和火灾事故广播报警装置的控制程序。地下层发生火灾,宜先接通地下层及首层。e.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4)利用现有消防设施扑救初级火灾。a.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救。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蔓延。b.扑灭火苗可以就地取材,如用灭火器灭火或使用砂土、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c.及时组织人员用脸盆、水桶等传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墙式消火栓出水灭火。d.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油锅中的火,应马上熄掉炉火,迅速用锅盖覆盖灭火。e.燃气灶具着火,要设法关闭阀门或用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门。f.着火处附近的可燃物要及时搬移到安全的地方。g.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而万一遇上电视机、计算机起火,除了切断电源外,还要注意用毛毯、棉被灭火时,人要站在侧面,防止显像管爆裂伤人。5)安全疏散也是大型商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大型商场的人员流动量大,密度高并且情况复杂,有老弱病残妇孺等,而大多购物者对商场内部及周围环境不太熟悉、了解,难以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疏散和抢救人员。商场发生火灾时,要有效地组织疏散群众和救出被困人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应组织精干的抢救力量,携带救护和破拆工具,深入起火楼层,仔细搜索被困人员。执行救人任务,不能少于2人,事先要约定联络信号,互相照应,应携带救生器材,以备救人自救,进入有烟火的区域,要配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

3 经验教训

3.1 基本情况

2004年2月15日11时许,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大火于当日15:30时被扑灭。火灾造成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6万元。中百商厦隶属市商业委员会,属国有商业企业,1995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 328 m2,耐火等级为2级。商厦1层(含回廊)经营五金、百货,2层经营服装、布匹,3层为浴池,4层为舞厅和台球厅,由146家个体商户承租经营。经国务院调查组技术专家组勘察确定,火灾系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工于洪新,于当日9时许向3号库房送包装纸板时,将嘴上叼着的香烟掉落在仓库中,引燃地面上的纸屑纸板等可燃物引发的。

3.2 灭火救援过程

2月15日11时许,中百商厦浴池锅炉工李铁男发现毗邻中百商厦北墙搭建的3号仓库有烟冒出,找来该库房的租用人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工于洪新打开仓库,发现库内着火,即进行扑救,但未能控制火势。据吉林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电脑记录,直到11时28分,消防支队才接到路过商厦的吉林市勘测设计院员工吕焱华用手机报警。支队立即命令市区所有11个消防执勤中队和支队机关全体官兵以及吉化集团公司消防支队赶赴火场,并同时报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和120急救中心。经各方全力奋战,于15时30分将火灾彻底扑灭,抢救被困群众190人(其中未受伤66人)。火灾共造成70人受伤,过火建筑面积2 040 m2,直接财产损失426万余元。

3.3 存在的问题

中百商厦:1)没有按照《消防法》规定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要求,认真落实自身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法律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没有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火灾发生后,没有及时报警,也没有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2)没有认真履行《消防法》第十四条明确的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等消防安全职责。对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查出的违章搭建仓房等火灾隐患,没有按要求拆除。3)没有按照《消防法》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员工消防法制观念淡薄,消防安全意识较差,缺乏防火、灭火常识和自防自救基本技能,致使符合规范标准的消防设施配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4)虽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但没按《消防法》规定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公安消防部门:1)督促整改不到位。该商厦和其仓房相通的10扇窗户有4扇尚未封堵,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复查时,因仓库内货物遮挡没能发现,检查不细。2)对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监督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等检查指导不力。3)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文书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

3.4 经验教训

1)推进全社会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的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广泛深入和扎实有效地开展《消防法》《吉林省消防条例》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致使有些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在有些地方不明晰、不落实。2)整合社会资源不够,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力度不大。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多,组织发动和依靠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少;注重总结和推广本地经验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办法少。3)没有建立和完善长效动态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执法监督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消防监督中,抓重点工作用的精力较多,解决薄弱环节的力度不够;抓面上宣传、检查较多,解决隐性问题的力度不够;抓阶段性工作的精力投入较多,抓长远规划不够;静态的被动管理较多,动态的跟踪服务不够。4)在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上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一些地方消防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数量不足,消防员防护装备严重短缺,消防特勤装备缺乏。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厂房不断涌现,对消防工作室人员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的工业、民用建筑、宾馆、图书馆、科研和商业部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设施。建设完善、准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当前建筑消防的难点,而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是当前的重点。设计再好的预警系统也需要专门的人员管理。所以必须加大对消防方面的科技、教育投资,从而满足现代建筑队消防工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传播与推广下一篇:阅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