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活动

2024-10-11

见证活动(精选12篇)

见证活动 篇1

2008年1月6日上午9时,“回顾光辉传统,总结发展历程,展望学科前景——北师大体育学科建立90周年暨体育与运动学院建院5周年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

一、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历史沿革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历史悠久,是我国高校成立最早的体育院系之一,1917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创设全国第一个体育专修科,开创了我国最早的体育教育事业;1930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1931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1937年迁校至西安,改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体育系;1938年迁校至城固,改为国立西北联大教育学院体育系;1939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学院体育系;1941年迁校兰州(北京部分继续办学);1946年迁回北京,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体育系;1948年恢复成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1949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1950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卫生系;1952年体育卫生系调出新建中央体育学院,即现在的北京体育大学(1952年入校生在北师大学习一年转入中央体院);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重建体育系;1966年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招生;1973年恢复招生至今;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成立。

历史的车轮滚滚,90年岁月尘埃落定,杰出的导师,不朽的前人,伟大的业绩犹如一座座丰碑万古长存,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正在向着另一个辉煌的高峰迈进!

二、体育学科人才辈出

90年来,袁敦礼、马约翰、董守义、徐英超、王耀东等许多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任教,体育与运动学院人才辈出,为中国体育界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练员、管理人员和体育科学研究人才,成绩卓著,在我国体育史上曾留下过辉煌的一笔(详见下页附录)。

袁敦礼(1895~1968),字志仁,河北徐水人。著名体育教育家、教育家。1917年毕业于英语部并留校任教。后留学美国。先后任体育系主任、教务长、训导员、校长。他主张体育的科学化教育,积极倡导现代体育教育,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担任校长期间,他积极倡导和引进电化教育,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工作雷厉风行,为恢复校名,保护校产等均作出贡献。解放后任西北师大副校长。

驰骋球坛的北师大“五虎将”

在那个灰色的年代,北师大健儿用骄傲的成绩来证明龙的传人不屈不挠之精神,力拔山河之体魄,顽强拼搏之毅力,重整河山之志气!

第一代:王耀东(体育科)、翟荫培(体育科)、李澄之、魏树桓、王鉴武,指导:王石卿。在1921年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篮球冠军。

第二代:赵逢珠、李洲、佟复然、金岩、金德耀。其中赵逢珠、李洲、佟复然三人参加了1927年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获得篮球比赛第三名。

第三代:王玉增、陈盛魁、刘冠军、赵文选、赵荣伯。其中王玉增、陈盛魁等三人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并在1930年至1931年初在大连三胜日本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第四代:张连奎、牟作云、刘世明、杨道荣、刘玉章。其中牟作云、刘玉章代表中国参加了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

三、体育与运动学院的成立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体育与运动学院,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教授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任院长。

何振梁,1929年生于浙江上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名誉院长。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顾问,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国赛艇协会主席,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副主席。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大众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种族隔离和奥林匹克主义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勋章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奥林匹克大会筹备委员会成员,百年奥林匹克大会——团结大会研究委员会委员,文化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何振梁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并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为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

毛振明,1957年6月生于北京。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79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1983年考取教育部公派出国研究生,1984年赴日本广岛大学学习体育教育理论,1990年获得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就职于日本中京女子大学任讲师并进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后就职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首都体育学院等单位,从事体育教育行政管理、体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2002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体育与运动学院首任院长。

四、体育与运动学院的人才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下设体育学、运动学、体育与健康3个系;有体育教育、体育经济、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硕士学位点和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被批准设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另外,我院还招收体育专业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具备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1959年至今,我们已经培养各级各类体育学专门人才3663人,其中本科生2204人,研究生50余人。自2002年建院以来,我院已经培养及正在培养的高级体育人才24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181人,教育硕士12人,高校教师26人。人才遍布全国各条战线,特别是在体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建院5年来,我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30项,编撰各类高等体育教材近40部,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目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完善的学科体系、高质量教学科研水平的全国重点体育教育、科研机构。

五、学科建设现状

在新时期,体育与运动学院通过学科调整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以新时代体育办学特色和发展体育科学研究为突破口,形成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格局,其人才的培养包括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四个教育层次,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新增设了体育经济和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在本科专业教学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提出了在本科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高素质(要加重专业主干课程和外语课程的比重)、精专业(初拟设置三个方向的专业平台课,能够使学生进行中期分流转化专业)、分层次(第一个层次:要培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型人才;第二个层次:要培养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个层次:培养本专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打通本科专业相关课程和学院学科课程平台,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运动技能的培养,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服务。

展望未来,创办世界一流的体育学院,培养一流的体育人才和推进中国未来的体育事业,是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开启新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需要一代代北师大体育人的艰苦奋斗和薪火相传,需要一代代北师大体育人的智慧心血和雄心壮志!

附录:

据目前提供资料统计,85年来,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任教的知名教授、专家以及该院培养的著名学者、教授名单如下:

见证活动 篇2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校园绿化水平,促进青少年参与生态安徽建设。时值2013年“植树节”来临之际,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厅关于“同栽纪念林、见证我成长”相关工作部署的号召,迅速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组织开展各类有关生态建设活动。在校团委、政教处领导的带领下,我校7000余名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下开展了一系列以“同栽纪念林、见证我成长”为主题的活动,为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安徽而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活动顺利有序进行。

为保证活动有序开展,校团委、政教处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严密的组织、策划和执行。

二、宣传形式多样,工作取得实效。

1、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关爱校园环境,关爱社会环境,改变不良习惯,大力倡导节约低碳生活,营造节能环保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2、为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2013年“与大树在一起”的植树节主题,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植

绿护绿和保护环境活动,3月4日我校政教处、团委与小华山街道团委联合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天盈星城小区种植了皖西中学“学雷锋”小树林。

3、以“同栽纪念林、见证我成长”活动为契机,学校掀起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热潮。2013年3月10日,我校校团委带领校学生前往青山义务植树,学生们满怀热情与希望精心栽下一棵棵嫩绿的树苗,用实际行动为3月的节日添上一抹抹新绿,种下了皖西中学“青年林”。

4、为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2013年 3月11日,我校政教处联合高一年级部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园周边开展清理白色垃圾和城市“牛皮癣”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到校园周边绿化带清理白色垃圾,对校园两侧建筑物、路灯杆的“牛皮癣”进行彻底的清除。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锻炼了学生身体,还将环保意识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此次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绿化活动中,培养了自身的节能环保、生态绿化、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道德品质,增强了绿化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了为校园、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为美丽的安徽更快走向“绿色、环保、生态、和谐”尽一份力!

见证历史也见证自己 篇3

如今的泰德·特纳是赫赫有名的传媒大亨,但1978年的他不过是美国一家小小的独立电视台——l7频道的小老板,那时,他刚收购亚特兰大勇敢者棒球队,还赢得了1977年“美国杯”帆船比赛奖项。

特纳从来就渴望拥有类似NBC、CBS、ABC的超级电视台,他拥有让人吃惊的野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且,很幸运地,他找到了里斯·合恩菲尔德作为生平最大冒险事业的操盘手。

合恩菲尔德出身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先后在合众社和其他几家新闻社从事新闻业务,积累了20年的新闻技能和管理经验,直到有一天泰德·特纳打来了电话,CNN的故事就此开始。

事实上,传媒大亨撰写往事的书籍,早已屡见不鲜,经典的如控制着《华盛顿邮报》的格雷厄姆的回忆录,创办《今日美国》并担任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乃特集团总裁艾尔.努哈斯的回忆录等等。不过最引人人胜的,可能还是合恩菲尔德的书。

作为电视网的CNN较报业集团的故事更丰满、更立体;更重要的是,合恩菲尔德有从草根阶层成长为资深新闻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切身经历,再加上其宗师级笔力,也使得此书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举例来说,这本书的章节结构极为精巧。全书72回,一回一事,长则上万字,短仅数百言,基本上以时间和事件的发展为主线,但也每每能够举重若轻,在你最心痒的时候改变节奏,突出最让你大块朵颐的内容一一没办法,他太知道读者和观众在想些什么了,作为电视人,他也太熟悉每一个分镜头的切换了。

很少有商业图书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比剧本更紧凑、比小说更生动、比案例教程更发人深思。作为不同身份的读者,你可以反复从不同角度得到收获;甚至那些对商业和传媒不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够在写作方法上获益。

举例来说,财务专家可以观察资金不足的CNN如何度过现金短缺的困境:抵押、骗税、利用慈善捐款、以租代买购置固定资产、员工工资的拖延,甚至还有一招——老板用枪指着自己脑袋,威逼别人借款。

有志于创业的人更能够体会到美国企业式的草莽文化。英特尔总裁格鲁夫曾总结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你周围的每个对手都在伺机抢走你的市场份额;在《今日美国》创办人努哈斯的回忆录中,努哈斯更是赤裸裸地把他商业上的成功总结为他自己“Son of Bitch”(狗娘养的)式的做法,并自始至终为此洋洋自得。合恩菲尔德也不赖,他无情地从竞争对手CBS那里挖到所有他想要的人才,以至于当时的CBS现了这样的情况:“最后一个离开CBS去CNN的,请把灯关掉。”

COO们可以学习到执行的技巧,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紧急做出判断和应对:怎样和竞争对手较量或妥协、能否利用诉讼获取关键资源、以及如何维护从洛杉矶到大马士革的公共关系。

老板能够检验自己投资的胆量。泰德和里斯在企业战略方向的决策上做到了人弃我取、依赖直觉、近乎赌博。

在那个年代,ESPN已经成为了体育节目的老大,HBO则在电影领域占了先机,所有的超级电视台都盯住了娱乐节目——因为观众的兴趣多变,只有对娱乐内容的关注是持久永恒的。当时控制着《华盛顿邮报》的格雷厄姆家族也反复考虑创办新闻电视台,但最终没有迈出这一步。只有CNN抓住了这个原本不显著的机会。

当然,最能获益的可能还是新闻从业人员,因为全书都贯穿着新闻的知识和技巧。如果没有极高明的新闻能力,CNN决然不能脱颖而出。合恩菲尔德这样阐述他的新闻理念——“为世界作证,让所有的悲伤得到哀悼,让所有的欢乐得到庆祝”,他的观点激励了CNN的每一个人。

有意思的是,舍恩菲尔德自己也没有摆脱鸟尽弓藏的命运。1982年5月,一直作为投资人和票友的泰德·特纳踢开合恩菲尔德,亲自操盘。舍恩菲尔德做了一段时间的顾问,1992年,泰德-特纳再次邀请合恩菲尔德担任总裁,但后者选择了自己创业。

见证活动 篇4

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中日两国间的一个敏感话题, 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展现, 任何“戏”的成分, 不仅会削弱或诋毁史实的真实性所呈现的文献价值, 甚至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 《见证南京大屠杀》编导坚守“纪实”原则, 片中所有材料的组织, 风格样式的选择都服从于“见证”这个表现手法。全部摄制手段都服从于历史的真实, 而没有像目前一些历史题材纪录片一样, 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1]为了达到编导所追求的“真实”, 本片借助口述历史与影像、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言证和物证, 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作为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 口述历史对纪录片的权威性、真实性乃至叙事结构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 部分纪录片开始尝试口述历史的叙述方式, “用现时人的述说来叙述过去了的事情, 将过去了的事情载负在现在时空之上”, 如今, 这种做法被普遍使用在纪录片制作中。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通过采访周总理身边的人来见证当年风云多变的外交事件, 而在凤凰卫视推出的反映张学良将军一生历程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世纪行过》中, 更是大量公开了张学良将军本人的口述经历。

历史纪录片的口述者一般分为当事人、当事人的代言人和权威学者或专家三种, 他们的口述内容与诸多文字资料、图片、活动影像等有机组合起来, 构成了“口述历史”。

《见证南京大屠杀》特别强调“当事人”的功能, 编导用尽可能多的当事人、目击者来回忆所见所闻, 还原历史, 并以此作为史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摄制组成员先后赴美、日、德、法、丹麦、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 四次赴台湾, 采访了包括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内的近百名中外人士, 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和有珍贵价值的史料。在采访的一百多人中, 既有守军高级将领也有下级军官, 随军医生和平民百姓, 采访加害方的日军当中, 有军官也有普通士兵, 被访的外籍人士中, 有美国人、德国人、丹麦人等。因此, 这部作品汇合了多个角度和多种声音, 各种史料相互印证,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将观众带入到历史事件和场景中, 增加了可信度。这些幸存者或者见证人的讲述, 将个体记忆嵌入了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中, 给历史增添了平民色彩, 从而见证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史真相。与此同时, 不同民族, 不同信仰的人们共同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给观众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开辟了思考的空间, 有助于观众得出正确的结论。[2]

编导寻访到了原南京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 这位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带来了侵华日军残害南京居民的铁证——十六幅由日本人拍摄用于炫耀战果的图片。当年, 他在相册的首页画下了他当时的心情, 破碎的心, 滴血的刀, 醒目的“耻”字将这段血泪史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秀红、唐顺山、姜根福、夏淑琴、李秀英等回忆了侵华日军屠杀百姓, 残害孩童, 奸淫妇女的无耻行径。在采访中, 幸存者几度哽咽无语, 短暂的沉默中是诉不尽的悲痛与凝重。

除了南京大屠杀受害的幸存者, 摄制组还远赴日本, 找寻到了当年侵华日军中的数位老兵, 包括原日军独立支队的永富博道、原日军藤田支队曾根一夫、原日军士兵东史郎等人来回忆这场南京浩劫。他们在口述中以亲身经历指证了当年日军杀人、强奸、抢劫的战场心态, 特别指出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是受指挥官的命令进行的大规模、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 这些原日军士兵的口述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南京大屠杀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不少当事人已经离开人世, 完全由当事人来口述史实已经不再可能, 《见证南京大屠杀》编导引入了当事人的代言人, 作为补充和佐证。南京大屠杀期间, 德国人约翰·拉贝、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明妮·魏特琳女士等国际友人, 在南京安全区、鼓楼医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筑起了一座座生命孤岛, 救助、看护、救治了数万名中国难民。他们早已离开人世, 但其高尚的情操和英勇的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通过王凤英和芮体和老人的讲述, 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冒险救人的事迹“复活”了, 事隔多年, 当这段往事被重新提起的时候, 老人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亲历事件的记忆伴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保持着记忆现场, 在这些“现在的声音”中观众直达了“过去的历史”。

与此同时, 魏特琳女士的侄孙女辛迪·魏特琳为观众讲述了魏特琳女士在南京救助难民的情形,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之子大卫·马吉和拉贝先生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来到南京寻访先人生活过的踪迹并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致以亲切问候,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先人的“代言”。

在传统的文献类纪录片中专家学者的讲述往往作为单独的叙事层面出现在纪录片中, 《见证南京大屠杀》在引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北大史学教授徐勇、学者辛旗、孙宅巍的访谈时, 紧密结合叙事脉络, 将现代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思考融汇到纪录片中, 为观众提供一种比较权威的思考和参照。学者辛旗、孙宅巍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宣判结果予以高度评价, 史学家徐勇学者辛旗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成因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史学家藤原彰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复活的否定, 等等, 学者的言论深化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

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在国内拍摄中采访了16个省、市, 四进台湾地区, 并远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9个国家采访、拍摄, 搜集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在片中有了战时日军新闻检查“不许可”照片汇成的写真集;日本航空兵伊藤兼男在沦陷的南京拍摄的80余幅照片装订成册的摄影集;日本老兵东史郎战场日记中虐杀中国人的记载;黑田寿男在战犯管理所供述的日军在南京屠城后毁尸灭迹的交待材料;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日记中写下用自己的军刀试斩俘虏首级等文献档案。件件事实都有出处, 件件事实都铁证如山。[3]

而作为人道主义救援者的第三方,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冒险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更是指证侵华日军在南京施以暴行的铁证, 那架简陋的摄像机如同一双眼睛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作品多次引用了拉贝先生, 魏特琳女士, 威尔逊先生的日记, 这些浸满血泪记忆的字字句句就是一份份控诉, 一次次指证。在拉贝先生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人像动物一样被强行拖走, 这是很残酷的事情。到处都是处决的场所。魏特琳女士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 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找到, 今夜我还要照看4000多名妇女和儿童, 不知在这样的压力下, 我还能坚持多久。在威尔逊先生的日记中我们读到:对贫民的屠杀是惊人的。我所能记下的病人告诉我的强奸和屠杀的案例, 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国牧师麦考伦在日记中将南京大屠杀

我对谭盾音乐——《鬼戏》的认识

马利利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467000)

摘要:《鬼戏》的演奏区别于古典音乐乐器和艺术家的演奏形式, 融合了水、金属、石头和纸的元素, 并把中国皮影戏和中国巫文化的傩戏表演传统引入西方的室内乐, 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 娱乐活动不断丰富, 愿意观看皮影戏和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 单从这点来说就起到了传承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傩戏;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皮影戏

第一次接触到谭盾的音乐是在我大学时期, 我听到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鬼戏》。当时我看完克罗诺斯四重奏乐团演完这部作品, 虽然感觉比较诡异一点, 但是我很佩服他能把自然的元素发挥得那么好。

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 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 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 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2001年, 以电影《卧虎藏龙》配乐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他的《地图》手稿是被放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长廊里, 左边是贝多芬, 右边是巴赫, 对面是马勒。卡内基音乐厅是西方文化最为权威的表演场所, 世界上最好的一些音乐艺术家常去那里演奏。谭盾的《地图》也是在这里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首演, 由此足见卡内基音乐厅对此的珍视。他还曾被纽约时报评为“本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目前, 谭盾的音乐在世界各地由著名指挥和乐团频繁演出。为世界著名的克隆那斯四重奏团写的《鬼戏》自1996年首演以来不断由该乐队在世界各地巡演。

据谭盾介绍, 《鬼戏》创作灵感缘自中国戏曲, 鬼戏也就是中国巫文化中的傩戏。傩戏源于远古时代,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傩戏都有迎神迎鬼、娱神娱鬼和送神送鬼三个部分。在傩戏中,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可以互相沟通的。花朵可以和蜜蜂对话, 石头可以向水唱歌, 云可以与大海呼应。在《鬼戏》里他借用巴赫的一首钢琴曲和中国民调《小白菜》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并给予它们完全不同的, 全新的诠释。《鬼戏》顾名思义是讲鬼神的一出戏, 而在这戏中谭盾将鬼神从恐怖中剥离出来, 只给了它一个神秘的主题。谭盾是在用一种极其认真的古典精神创作前卫的音乐, 从形式到内容都突破了原有的音乐界线。

《鬼戏》的演奏区别于古典音乐乐器和艺术家的演奏形式, 融合了水、金属、石头和纸的元素, 并把中国皮影戏和中国巫文化的傩戏表演传统引入西方的室内乐, 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 娱乐活动不断丰富, 愿意观看皮影戏和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 单从这点来说就起到了传承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作用。

称为“从未见过的暴虐, 暴行:暴行:还是暴行!”这些文字叙述与历史影像资料一起将观众带到那段屈辱的血泪史中。相比交战两国当事人的叙述, “第三者”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除了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 更多的物证被发掘出来, 刊发原日军少尉进行杀人竞赛的日本报纸, 用于残害南京百姓的长钉和军刀, 标有日本文字用于纵火焚尸的铁桶, 红十字会掩埋尸体的统计数据, 这些证据在历史的审判席上发出了最有力的控诉。

以展现历史真实为宗旨, 通过口述历史与影像、文字资料相结合而成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带给观众的震撼是永生难忘的,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一次集体回忆, 更是观众的一次历史反思。

这些令人不断感到新鲜的创作并非一开始就赢得一片叫好声, 著名的《纽约时报》在把谭盾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以前, 也曾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这个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把啤酒和葡萄酒混到一块喝呢?为什么这个人一定要把小提琴写成像京胡的样子呢?"即使在西方也曾经有很多人说, 东方就是东方, 西方就是西方, 这两者从来就不可能在一起。多年来, 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 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不光如此, 谭盾自己说道:"无论是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 在通俗和非通俗之间, 在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之间,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 都有很多很多的隔阂, 突破这些隔阂很难。"艺术的纯粹与融合之间的争论在长时间里一直未能休止, 融合要不意味着新的生命力, 要不什么都不是, 在一切争议中, 谭盾坚持并成功了。

《鬼戏》只是他众多创作中的一笔, 它既不是最有名的, 也不是最有代表性的, 但却是我第一次与他产生心灵共振的作品。它带给我全新的认识, 让我感觉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做。他向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音乐创作的大门。

没有一个人能像谭盾一样, 能成为这样一个打破东方与西方、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的多元文化的理想存在。一个生长于中国的东方人, 在东西方文化世界里挥洒自如;一个曾经在农村务农的下里巴人, 如今是世界文化圈中的贵宾;一个常常使用古老、自然乐器的音乐家, 却常常使这些乐器发出最不可思议的、先锋的声音;一个被认为是前卫先锋的作曲家, 却拥有最大众的音乐听众;一个音乐界的能人, 却让他的音乐与戏剧、装置等别的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他自身多元文化的背景不断给他提供了不断打破各种界限、进行多元文化创作的压力与可能, 而他这种打破与创作也不断丰富着他的背景。

谭盾的音乐有力地表达了一种从沉重的中国历史中脱颖而出的独立精神, 以及在动荡的当代社会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他集东西方的精髓于一体, 创作了一个独特的声音世界, 总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权威性。他音乐中充满着猛烈的震撼力, 犹如人类血液的迸发, 但又十分典雅。我坚信他是当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武满徹)

“古得不能再古的东西, 同样也是新得不能再新的东西。”这句具有辩证意味的话是谭盾的一句口头禅, 这也正是谭盾将中国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 最终用中国的元素征服世界的缘由。

正如谭盾所说的他要让观众看到节奏, 看到声音, 听到颜色。谭盾的每一部作品对我来说都是一场丰富而复杂的感官盛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翻译出版社出版社.

[2][美]大卫.鲍德韦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第一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2]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南京广电现象”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1) :55~56.

[3]绍斌.历史文献纪录片的三种话语方式[J].声屏世界, 2005 (8) :30.

[4]吴建宁.见证, 在真实中震撼——《见证南京大屠杀》创作谈[J].当代电视, 2008 (10) :85~87.

见证活动 篇5

霍州煤电汾源煤业文明煤矿建设工程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根据建设部[2000]211号建筑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为保证工程质量,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制度:

第一条: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现场取样,并送到经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第二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为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第三条: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试见证取样和送检;

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头试件; 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第四条: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具备建筑施工施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应有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第五条: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应按照见证和送检计划,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注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和见证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填写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和材料送检时,应有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委托单位应有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字。检测单位应检查委托单及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测。

第七条:检测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并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报告必须加盖见证取样检测的专用章。

第八条: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有法定责任,如发现弄虚作假或者玩忽职守者,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文明煤矿监理部

死亡瞬间的见证 篇6

我是警察,又是摄影人。双重身份使我手中的相机在20余年的警营生涯中,见证了无数次死亡场景:抢险、救灾、追捕、枪战、行刑。但迄今为止只有一次例外,无以见证,因为当时我正面临死亡的瞬间。

那是1990年4月25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我奉命随警作战,追捕5名重犯。我所在的小组5个人都装备了微冲和64式手枪各一支,我还多几公斤照材。临近傍晚时,212吉普车在沙窝里再也拱不动了,同时,发现了新现场。5名重犯窜入一个牧羊点,兽性大作:阴暗的地窖口,年逾半百的老俩口奄奄一息,角落里13岁的小女孩惨遭强暴!弃车,追!我们5人几乎全是低声咆哮着冲出了地窖。我当时只觉得太阳穴在剧烈跳动,什么拍照不拍照的,唯一的念头就是立刻找到这帮畜生,用枪打蜂窝!

一口气追进了茂密的原始胡杨林。天色漆黑,千奇百怪的胡杨树在星空下形同魑魅。种种迹象表明5个恶魔就在周围游动,但我们绝不能冒然行动,一棍子过来,就可能下了你的枪还要你的命,而任何一次射击都可能误伤自己人。摸到了一片林间空地,我们5人面朝外围成圈,不停地跳,因为稍息片刻,“草瘪子”(一种寄生虫)就会嵌入肉中,极易传染森林脑炎。我精疲力尽地苦笑:平时总想捞机会进胡杨林拍片,今天突然闯进林子,竟是这般情境!

4月26日凌晨3点,我们快跳昏了的时候,指挥部派出的拖拉机循踪找到了我们。这时候才知道,我们已经从牧羊点追出了15公里。于是,“铁牛55”驮着我们沿着一条拉柴车辙长驱直入胡杨林,一路鸣枪,闪光灯频频放电,实施“打草惊蛇”战略。(事后得知,5名罪犯误以为大部队拉网搜捕,又回到牧羊点,相继被击毙或生擒,无一漏网。)

可是我们却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沙漠腹地。8点多,黄风大作,流沙滚滚。“铁牛”象一只疯狂的山羊,在沙丘和鳞状碱地上蹦跳,不一会儿,驾驶室里的人头破血流,车斗上的人遍体鳞伤……

风渐弱。迷路了、断水了、没粮了、“铁牛”抛锚了!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抓蜥蜴、刨树根、吃点根茎、嗅点潮气……

中午12点,远处突然显现出人家,象是一幅喷绘“巨照”:白房子、蓝窗棂、红辣椒,绿色小杨树,混黄的渠水,愈加清晰可辨。我们欢呼着扑过去。跑着跑着,“照片”模糊成水粉画,时隐时现,蒸腾……海市蜃楼!

我不后悔没拍下这难得的奇观,因为它消耗了我们极为有限的体液。有人背过身去,我也背过身,用手心掬了些尿,强忍着倒入嘴中,咽喉感到火上浇油似地刺灼。

下午3点,我们走到一座古烽火台下,只见到处散落着一些不完整的骨骼和陶片。这是平时想找、想拍都难寻的地方。走不动了,大家在背荫处躺倒。我下意识爬到台顶,把红色摄影背心和包枪的红绸子展开压好,指望空中救援……仰望天空,俯瞰大漠,真是个绝佳的拍摄角度啊,可惜……

4月27日上午10点多,太阳再次把我们撩醒。我和一名武警拉扯着又爬到台顶……我真贱!还想用第三只眼最后留恋一下这个世界……

300mm长焦,无限远。突然,我竟然真切地瞄见了横向前行的两部驴车!我相信第三只眼不会虚幻,绝不是海蜃!就声嘶力竭地喊起来……

醒来时是4月29日,医生说我体温吓人,连着两天40.5度,说嘴里掏出两大块脓血球,还说如果刮风时不在车上,如果不上烽火台,如果不带望远镜(长焦头)……

数据见证辉煌 篇7

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使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 317亿元,增长985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 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 761元。人民生活由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2008年129 11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46倍。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问题,而且还使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

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7倍,达到52 871万吨。我国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增长2 266倍,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城市个数由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降至2008年的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见证 篇8

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 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旋而来, 落在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 都不相信鹰会落在房顶上, 在他们观念中, 鹰因为高傲, 所以是不会接近人的。但我不怀疑自己的眼睛, 我确实看到一只鹰落到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了。在这之前, 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 不相信鹰会接近人, 但今天无意间的一次目睹, 却修正了我的看法。然而我又能如何让自己的这次目睹得到认可呢?大家的观点是从高原存在了多少年的事实中得来的, 我说服不了他们。我感到孤独。

过了一会儿, 我们准备离去。这时候, 我看见从那个黄泥小屋里走出一个人, 去屋后骑了一匹马向我们这边跑来。我们坐的是速度很快的越野车, 很快便把他甩到了后面。我从倒车镜中看见他在车后的灰尘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我很想等他骑马近前后问问他, 是不是有一只鹰落在了他家屋顶上, 但我不敢肯定他要去的地方是否和我们处于同一方向, 所以便一直观察着他, 看他是否一直尾随在我们身后。后来, 他不见了。我打消了向他询问的念头。

汽车在一个有平整积雪的大平滩上停下, 大家下车赏雪。积雪很漂亮, 将这个大平滩覆盖得像一面光滑的镜子。我想, 大概从第一场雪开始, 这里的雪便一直积了下来, 以至于一场又一场的积着, 把这个大平滩覆盖得犹如是帕米尔高原最具神韵的一面镜子。

这时候, 我一扭头又看见了他。呵, 他果然一直尾随在我们车后。他在大平滩边沿一下子勒住了马, 似乎怕马踩脏了积雪似的。他跳下马向我们使劲挥手, 似乎让我们等他。我按捺不住兴奋, 对大家说:“看, 那个人在向我们挥手!”大家看过去, 但因为他已经上马, 所以并没有发现他有挥手的迹象。但大家都看到了, 他拨转马头沿大平滩外沿向我们这边跑来了。我断定他一直在追我们, 只是我们的车子一脚油门下去很快就可以开到这里, 而他骑马却要费一番工夫。我们耐心等待他到了跟前。这是一个五十开外的塔吉克族男人, 脸因为长期受高原紫外线照射而呈赤青色, 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看人时目光似乎锐利得像刀子一样。他从马上跳下来, 指着一位同行的塔吉克朋友说:“你, 我的朋友嘛!刚才, 我房子门口你都到了, 不进去, 为啥?”

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不起他, 脸上有了窘迫之色。

他的目光更锐利了, 紧盯着他说:“刚才, 我看见你这骑马的腿了!你忘了, 十年前, 你来这里, 骑我的马, 掉下来了, 摔伤了。我的马, 把你摔伤了, 是我的事情嘛!我, 还没有, 给你赔不是。”

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起了往事, 噢了一声, 说:“没事, 我已经好了。”

他忙说:“不, 你的腿, 好了, 是你的事情, 我, 要不给你赔不是, 那就是我的事情。”他总爱用“事情”二字来表达他心中想表达的东西, 好在我们在新疆已经生活了好些年头了, 知道他说的好是“事情”, 不好也是“事情”。

同行的塔吉克朋友被他还惦记着十年前的事感动了, 而他也因为终于找到了十年前被自己的马摔伤的人而释然了。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握手, 临了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腿, 显得无比亲密。我想, 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人, 实际上在更多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景而成为朋友的。

我看他们之间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 便忍不住问他:“有一只鹰落在你家屋顶上了, 你知道吗?”

他一下子用锐利的目光盯住我, 问道:“是吗?”

我说:“我看见了, 这些朋友没看见, 他们不相信。”

他的目光变得更锐利了, 而且由于他的个子很高, 所以让我觉得有一种被什么从高处刺中的感觉。他说:“你, 看见了, 是你的事情;他们, 不相信, 是他们的事情。”他仍用他那好事坏事都是“事情”的理论回答了我, 让我一时觉得如坠云雾, 不知该如何再和他交流。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互道祝福, 然后骑马走了。他用了十年时间, 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 而我只是在几小时前目睹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时间这么短, 我不可能得到答案。

他骑着马渐行渐远, 在雪野里又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他的头顶, 似乎又有一只鹰在盘旋飞翔。

30年,承载与见证 篇9

30年之于人生,则为而立之年;

30年之于杂志,则能承载和见证一个时期的工业经济发展史。

工业发展之于人类文明进步,已是不容置疑。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铁器的出现,我们看到的是先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飞跃式的提升。一如今天,上则由嫦娥号刺破30万公里太空,下则由蛟龙号深潜7000米深海。

用现在的眼光看,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是人类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从产业成长的过程来看,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并不断被“更新”的新兴产业所替代,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而人类历史上的工业技术革命,亦成为一次次进步的浮标。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1765-1790年,瓦特在塞维利、纽科门等人制造的蒸汽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发明,制造了可以工业应用的“高效”蒸汽机。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也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引起了工程技术上的全面改革,带动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运输工业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了工业。

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革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到19世纪70年代,可工业应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资本急剧向电力行业集中。电力、电子、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从上世纪40年代末起,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催生了核能、航空航天、计算机、IT网络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我们党的工作中心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给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节点上,《山东工业技术》杂志创刊。杂志以专业视角承载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十年来,这期间《山东工业技术》在政策宣传、技术交流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平台作用。

放眼国内,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工业强国的三十年。这也是我们国民经济三十年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而工业技术,则是工业发展之本。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此后每两三年就能实现一次万亿元级的突破,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3年以来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367亿元,是1978年的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5%,2007年这一比例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杂志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业界不可或缺的交流、服务平台,影响力亦不断增大。

2008年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把全世界经济拖入泥潭,至今仍看不到复苏的信号。一般认为目前我们面临三大发展困境: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二是传统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影响发展空间;三是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迫使人们将目光从华尔街转向实体经济,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中。在第四次技术革命尚未出现明显信号的情况下,重祭工业制造业,成为了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唯一选择。而我们所实施的工业振兴大计,亦是在大势所趋下的明智之举。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其中包括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等具体措施。

同时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未来发展中,山东将按照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加快实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力争2015年,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到3%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100个、2 30件。

同时,将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行业要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相结合,重点发展汽车和船舶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能源技术装备、行业专用设备、电工电器等产业,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冶金行业要控制总量,优化品种结构,研制发展深加工产品和新型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临港石化工业和精细化工,严格限制低端污染化工项目建设。建材行业要以节水、节能、节材为方向,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建材系列产品。轻纺行业要突出绿色环保、质量安全,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做强产业链终端,实施品牌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拓展国内外细分市场。

此外,山东还将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注重终端产品开发生产,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国内外市场知名品牌,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技术的深度应用。

见证沂蒙商城大发展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历届党委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进城经商,发动社会力量兴建市场,各类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率先兴起的临沂西郊批发市场,二十多年来经过五代改造提升,现已成为规模宏大、辐射地域广阔、带动产业众多、服务功能齐全的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源远流长古商城

临沂商贸业的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明显的区位优势。

春秋时期,临沂境内方国众多;汉代为“琅琊”国国都;后历代为邑、郡、州、府、道治所,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临沂境内各地出土了大量贝币、骨币、郢币等古代货币,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交易活动就已出现,并一直比较活跃。

从临沂北寨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杀猪宰羊的场面,可以想见当时集市贸易的活跃情景。

东汉时期的刘洪,被誉为“算圣”,他就是在临沂这片商贸沃土上发明了珠算,开创了数学运算的新纪元。

2003年,临沂王羲之故居扩建时出土了珍贵的晋代文物—胡人骑狮,表明晋代之前临沂已与胡人通商。

临沂陆路、水路交通发达。秦朝,即为秦始皇东巡通道之一;自元开始,临沂成为联系京师与八闽、江浙、两淮的必经之路。

沂河为境内第一大河流,流经处建有多处码头,河内百舸竞流,樯帆如林,入运河后上可抵京、津,下可直达宁、沪、江、浙,成为临沂客货运输的黄金通道。

临沂城东沂河老桥南侧曾为码头,1964年前,沂河通航里程可达239公里。临沂境内驿道四通八达,通京师达九省。此为临沂城西古驿道。

据《沂州府志》记载:清代,临沂农村集市交易活跃。有记载称:“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羊、牛,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

清末明初,临沂城内有京货、广货、百货、铁货、酒店、酱园、鞋帽等店铺120余家,生意红火。

明清时期和民国初年,临沂商贸更显繁荣,大批苏、徽、晋、豫等地商贾纷至沓来,在临沂城或周边县城、集镇设商号、建会馆。

清末明初,临沂城内有莒南大店70多家商号设立的分号。照:与店铺、商号、会馆相配套,临沂有钱庄百余家。那时临沂城内商贸红火,许多出土的浮雕都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沂蒙崛起商贸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劳智慧的沂蒙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先踏上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当作实现经济腾飞的“起跳板”,20多年来经不断培育,临沂批发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提升,日益完善。一座座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大型商贸城崛起在沂蒙大地上。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潮刚在全国涌动。素有经商传统的临沂城郊部分农民便在临沂西郊汽车总站附近自发摆起了地摊。

政府面对市场萌芽,及时给予肯定的支持。1981年临沂县委县政府文件,为临沂商贸市场发展最早开启了绿灯。

到1982年,当地工商部门筹资27万元,征地60余亩,垒造水泥台摊位,盖起玻璃钢瓦大棚。八方客商蜂拥而至,批零兼营,交易火爆,形成了临沂第二代大棚式商贸市场。

1986年,由政府扶持,临沂首家民营专业批发市场—纺织品批发市场建成开业,该市场突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一大批民营企业相继投资兴建以专业批发为特色的市场。

至1992年,市区内专业批发市场已达36处,形成了临沂第三代以专业批发为特征的宏大市场群,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全国百强(第三名)集贸证书。

此后,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临沂掀起市场开发建设的新高潮。老市场建筑向空中扩展,新市场设计均以层楼式呈现。投资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机制渐趋成熟,市场规模大幅增加,专业批发的类别日益增多。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临沂市场的整合改造提升列入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议程。调整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更新配套设施,提升经营业态,努力打造全国领先且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贸城。总经销、总代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仓储式经营、超市化经营等现代化经营业态,成为临沂商贸的主流。临沂第五代市场正处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

临沂商贸市场的繁荣兴旺,带动了全市工业、农业和金融通讯、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临沂市各县、区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专业村、产业镇建设,在板材、农产品加工、五金、陶瓷、服装、家具等方面,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产、供、销一条龙的高效产业链群体。全市围绕市场生产加工的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依托临沂商城搞服务的三产从业人员近30万人。商贸效应使临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使数以万计的家庭领先致富。在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中,临沂批发市场的贡献率达35%。

创优拓宽成功路

兴办一处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临沂市政府把“商贸富市”作为振兴临沂的四大战略之一。全市上下围绕优化市场投资环境,打造市场持续发展优势而同心协力,争做贡献。

临沂为鲁东南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了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发达的立体化交通,为商贸物流提供了优越条件。

除此,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了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了快捷、高效、完善的货运物流体系。设施先进的物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快捷、准时、高效,与外地相比,可为商户节约50%的货运成本,大大扩展了商户的赢利空间。

为加强领导,实行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临沂商城管理委员会,并颁发了《临沂商城市场管理办法》,理顺了市场管理体制,完善了市场管理规程,受到广大商户的欢迎。

商城管理委员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会注重与各市场、商户沟通,培训市场管理人员。商城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市场经理和经营业户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综合素质。同时,宣传讲文明、重诚信。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依法行政,有效保护了广大商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临沂商城的良好信誉。

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物流,优良的经营环境、丰富的市场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国内外商家巨贾纷至沓来,投资兴业,成为崛起于临沂商贸市场的新生力量。

澳洲巡礼 见证辉煌 篇11

为汲取国际视野下地产成功范例的经验,为国内地产项目开发拓宽思路,本次澳洲考察活动特意选择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悉尼等拥有独特建筑艺术氛围、房地产高度发达的著名城市和地区,考察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与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与国外规划专家进行交流。

在墨尔本,参观了古老的旧国会大厦广场、库克船长的小屋、维多利亚艺术中心等具有城市发展里程碑意义的特色建筑,让考察团获益良多,犹如品读澳洲建筑与城市繁华的发展历程。而随后历经一小时车程,考察团便又投入到摩林顿半岛的异国海岸风情。摩林顿半岛历史悠久,其地中海式海岸线沿途布满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餐厅和咖啡馆,悬挂顶上错落着百万海景豪宅。考察团在这里探访充满时尚风情的索伦多(Sorrento),参观19世纪的精美建筑、一流的餐厅、时装店和艺术馆,领略别样的异国风情。

2011年12月31日一早,考察团一行乘机飞往澳洲著名度假城市昆士兰省的首府——布里斯班。由于这里有不少树袋熊——考拉的保护区,因而人们又称它为“考拉之都”。在布里斯班迷人的自然风光中,澳洲特有的多种动植物生活在这里,考察团一行无不惊叹于这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动人城市,纷纷与这个城市的吉祥物考拉亲密接触。随后,考察团在布里斯班游览了南岸公园、故事桥、世界博览会旧址、市政厅广场等地标项目,在这世界知名的澳洲第三大城市度过了辞旧迎新的精彩一天。

2012年1月1日,新年的钟声犹在耳际,考察团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世界知名的冲浪者天堂——黄金海岸。考察团在见证黄金海岸奢华的海岸建筑群的同时,还参观了世界顶级海洋主题商业地产项目——澳大利亚海洋世界(Australia's Sea World)和农场主题项目——天堂农庄。

重温历史见证发展 篇12

本文谨献给那些为振兴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进行大胆探索、付出卓越贡献的历任广东省农机所领导和干部职工。他们的智慧、勇气、探索、热情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广东农机五十年来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因为有他们, 一群学者型和骨子里传统和保守的科技人员, 他们经历了曲折回肠的努力,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撤销、复所、搬迁, 分与合, 合与分, 到达了辉煌的彼岸。

这些作为一个农业科研机构, 是一个改革典型的案例, 它对于社会的实践意义是无比的, 对于未来在发展现代农业版块上的公益职能的探索意义更是无价的。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五十年的历程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循着农机所发展的足迹, 细细从过程中体悟……

2008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个春华秋实的年头,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迎来了建所五十周年纪念日, 本刊记者来到农机所, 专题采访了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林仰南所长和所领导班子。

林仰南感慨地说:

五十年历史进程中, 风云变幻, 农机所经历了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坎坷风险, 在大转折、大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没有像历史的匆匆过客, 而是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机。为了这个, 农机所历任所领导、几代党员、干部、职工殚精竭虑, 上下求索, 不知付出多少难以言表的心血, 合格地肩负起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科研、开发、创新的使命。回顾和梳理一下逝去岁月, 让我们永远不忘当初立所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 催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发挥优势, 营造一个继续积极向上的氛围, 加强凝聚力, 将潜在的能量发挥到最佳……

基石

走过五十年, 重温五十年, 寻根问底, 我们记录了一段资料。1958, 那是一个矛盾丛生的年代。是最美好的年代, 也是最糟糕的年代;是智慧的年头, 也是愚昧的年头;是信仰的时期, 也是怀疑的时期;那也是寄托希望的春天……套用这段话来形容“那个年代”, 与这一年代同龄者应该有亲身印证和真切的感受。也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刚刚迈进社会主义大门, 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 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党中央和毛主席及时作出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生活需求。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再一个就是从科学与文化方面, 提出“双百”方针, 即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唤起了人民群众巨大的建设热情和创造精神, 举国上下, 同唱一首歌:社会主义好。在大跃进的旗帜下, 大炼钢铁, 如火如荼, 在这特别历史时期下,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肩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使命, 迈出了第一步, 成立了“广东省农具研究所”, 同年更名为“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起点之后, 是波澜壮阔的行程, 大浪淘沙的选择, 直到1965年, 创建初具规模, 提升到了省级农机科研单位。组织机构从原来的农机、政办、基建三个小组发展到六个室、两个科、一个试制工厂、一个农场、两个分所。业务技术层面有:动力机械研究组、整地机械研究组、种植机械研究组、农产品加工机械研究组和收获机械研究组、技术情报资料室、总工程师室, 人员也由建所40人发展到354人。仅七年的奋斗, 发展之迅速, 不得不将我们的目光引向这支队伍的人。

可以想象, 在那样简陋的环境中, 一群从骨子里传统和保守的知识分子, 他 (她) 们忘我执着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杠杆, 作了一个能够撬动对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发展的支点选择——科技兴农!这给农机所的今天奠定了有力的基石, 也是农机所的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同时反复印证了一个真理: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 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在很大程度上造就农机所五十年间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和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农机所辉煌的发展关键在人“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一切都鲜明地刻印在农机所奋斗历史进程中。1958年建所到1965年, 农机所科研重点放在水稻、甘蔗、薯类等作物, 据不完全统计, 科研项目95项, 成果34项, 其中通过省部级鉴定11项、地区鉴定3项, 通过鉴定2项、完成研究报告2项、推广16项。同时, 拖拉机下水田, 水田整地机具, 水稻插秧机、点播机,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黄麻播种机的研制”、“珠江悬挂水田四铧犁”分别获得第八机械工业部三等奖等诸多的成果。几乎不用更多的浓墨重彩, 发展事实就已经印证了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第一步基石的历史内涵。

冲击

伴随着充满希望的发展进程, 农机所在涛声碧浪中渴望腾飞, 但一场历史性的冲击, 将刚刚启锚的农机所陷入了重重危机。1966年5月, 中央发出“5·16”通知, 点燃了“文化大革命”之熊熊烈火。全国江山一片红, “红卫兵”、“红小兵”、“造反派”疯狂地没日没夜地高呼“打倒走资派”、“割资本主义尾巴”、“造反有理”, 农机所在那一刻, 沉沦到何等的处境?原有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被废除, 所有的工作支离破碎, 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干部、职工们的脸上刻印着苦难和期待, 时任农机所所长高虎如同志等150人被迫迁到仁化县省大岭“五七”干校下放劳动, 农机所解散。一个354人的农机所只留下了36人, 其中20人安排在省农机服务站, 余下人员留守原址负责处理搬迁工作。试制工厂的50台设备被搬迁到乐昌县原河南公社, 成立了省农机二厂, 省农机所的所址也被省农机物资公司占据为仓库。巡看当时这些情景, 总能激发起我们一些凝重的情绪, 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风云的残酷, 农机所如何穿越文革的挫折, 经受考验, 承受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历史不断延伸, 考验不断加剧, 农机所在内外忧患中基本陷入濒临全军覆没, 复所的路在哪里呢?奋斗不息的农机所人在寻找……

1971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 贯彻落实毛泽东关于“用25年时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前是抓紧从今年起的15年”的批示, 全国掀起了大办农业机械化的热潮, 农机所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性契机, 同时也获得了经历创伤之后的痛定思痛, 思想在不断净化中走向成熟, 重新扬起了创造激情和灵感。1971年1月, 农机所和省一机局机械研究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广州市东山百货大楼四楼复所, 1972年4月迁回现在的石牌旧址, 面积仅5.8万平方米, 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原120亩农场, 也只剩下20亩。建筑房屋仅余两幢残旧宿舍和收获整地、动力机械试验室。“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时任所长邵承授同志, 将四分五裂的人马重新组阁 (“五七”干校解散回来的、一机局的、原老农机所的) , 分别设立了办公室、行政组、情报资料组、整地播插组、收获加工组、机械组和动力组, 同年又复建试制厂。振兴发展不再是陌生的期待, 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农机所时任领导揣着告别愚昧、实现振兴先进农业机械新支点的选择,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派出科技人员赴日本、菲律宾等考察学习, 仅在1979年就接待了国外4个考察团,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农机所的科研技术在行业的发展水平上, 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复所以来到1979年, 科研项目有43项, 其中24项通过省级鉴定, 科研总结16项, 推广3项。“ILS-425南方系列田犁”等14个项目分别在1978年、1979年获得国家机械部、省科学大会奖。同时, 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农机所为全国水稻收获机械专业的试验研究基地和全国谷物干燥研究基地。在发展机械科研中, 农机所踏上了写满丰富多彩、祥和进取的创业精神之路。

沧桑巨变, 振兴发展, 农机所与全国一样, 从对温饱的渴望变成了迈向小康和富裕的匆匆脚步。

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经历了二十二年的艰难探索, 意识到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已经不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从这次全会开始。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也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也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

有了序幕, 有了起点, 完成历史转折后的前进道路, 需要探索, 需要开拓, 改革开放催生了农机所, 英雄有用武之地。在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 农机所被批准为省第一批经济自立改革试点, 按照中央这一精神, 紧扣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农机所大胆调整科研方向, 确立科研工作的重点, 从单纯的田间作业机具拓展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三高”农业所需要的成套技术和设备上, 先后完成和承担了广州市蔬菜办委托的仿制日本进口温室9座的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 当年年底自行研制一套薄壁异型钢材的轧制设备。1982年11月为省农业厅竹丝鸡场设计制造一座年产1200~2400吨的小型饲料加工设备。1985年10月完成农机所第一次承接低温干燥项目——广州市海洋鲜品综合贸易公司委托的“海产品低温干燥装置”研制。同年11月完成珠海畜牧良种场委托设计制造的“1000头猪场工程承包”项目。这些项目, 由于符合社会的需要, 很快成为了农机所的专长, 并在全省、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后还陆续开发了适合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20多种机械和成套设备, 例如“GZ-0.5小型果汁压榨浓缩加工技术及设备”、“珠江-1.5自走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BB肥生产成套设备”、“板栗深加工技术研究”、“4320菌体蛋白通风发酵机”等。

1986年9月, 广东省政府颁发《广东省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办法》, 农机所被列为多种类型科研机构, 按比例逐年递减事业费拨款, 到1991年减拨到位, 促使农机所把已开发的科技成果通过与企业、外贸等部门发展横向联合, 建立各种形式的集科技、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 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 例:与广东省畜牧发展总公司合资成立“广兴牧业设备工程联营公司”, 科研单位与使用单位相结合, 共同开发、推广工厂养猪化设备;冲压车间从试制工厂分出成立独立的试制二厂, 专门加工抽屉导轨和五金产品, 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新兴农一厂、二厂、怀集一厂、四会农机一厂、四会轻工机械厂等结合, 组成科技服务的联合体, 发挥各自优势, 把已开发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温室、禽畜饲养设施转化为系列产品, 推向市场, 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面向市场, 以科研发展为主导, 以经济实体为依托, 实行多元化经营, 走科工贸的道路, 向科技型企业转化”。1993年, 农机所再次被批准参加广东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 综合试点的目标是:对科技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引导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 向产业化发展, 实现科工贸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 逐步走向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寻找自己的路子。直到1998年,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 农机所又从事业法人转为企业法人型的科研机构, 经常性事业费从1998年起分三年逐步为零。站在一次又一次改革的门槛上, 面对新的形势, 农机所怎样才能一如既往迎接挑战?历史不会随风而去, 光明也不会凭空而来, 为适应这新的体制, 农机所对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 把有限资源集中起来, 以科工贸一体化为原则, 组建八个开发中心, 专业性质相同合并, 产品类型相近合并, 同时将信息计算机网络业务分离成立专业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 回眸农机所的历史变迁, 不能不放眼去看农机所的发展源泉。

活力

长期工作在传媒的我, 非常感谢农机所给了我这个专题采访机会, 也算是给我一次经历, 让我们见证并深深体会到农机所不断改革的努力, 体会农机所每一次改革的复杂与前进的可贵。无论改革的幅度与强度, 路径选择与方向, 他们都深深浸淫于民间的传统, 有着惊人的发展嗅觉和一套朴素有效的理论, 适时抓住历史条件下最有利的发展机遇, 漂亮地完成了几次体制改革, 立场非常明确——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 保持积极态度, 实施了一套深层的调整, 才保持了农机所五十年的长足发展。在五十年的发展经历中, 农机所中层效应影响力和活力分量是有着非常出彩的篇章。

“农民养活了我们, 提供可行的产品、优质的服务, 是我们最好的回报。”朴素的承诺出自农机所属下的珠江联合收割机厂。该厂前身仅是农机所一个“收获室”, 在计划经济时期, 只是专门从事收获机械的研究和开发, 直到改革开放, 才在广东农业版图上爆发出创造力的回应。广联收割机厂掌门人李君略, 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 传言他只有工作没有爱好, 不善言语, 可是他管理的联合收割机厂, 从营销、管理、研发、服务等方面在业内非常有影响和口碑:在继原“珠江-1.5”A、B型及“南粤-1.3”等机型的基础上, 经过充分完善改进推出新一代“珠江-1.5”IIIA、IIIB、IIIC、IIID型稻麦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深受农民认同使用, 产品除立足本省外, 在湖南、广西、江西、海南等省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 “珠江-1.5”IIIC型联合收割机获曾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在倡导现代农业向高端、高品位标准方向发展时, 设施农业也成为一种时尚, 选择研发开发高端、实用的设施装备, 广东省农机所设施装备开发中心将眼光停留在此,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自1999年以来, 设施开发中心便在科研创新、提升农业农产品价值中进军。以20多年的技术资质储备, 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华南地区高效节能温室试验与示范”等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21项, 获得科研成果6项, 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科研攻关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设施开发中心主任许楚荣告诉记者, 近年来, 中心己具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温室工程和配套设施的研究和开发, 节水灌溉设施, 技术培训与资材供应的软、硬件平台和能力, 中心已经成为中国温室网会员和水利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灌排设备企业分会会员, 并获得水利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灌排设备企业分会“乙壹级”等级资质, 目前在两个行业内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设施开发中心自主研发现代农业设施特点明显, 温室设施能较好地解决自然通风、降温、降低温室能耗、抵御台风和周年生产等问题。自主研发的生产、科研、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设施和节水灌溉设施得到社会的认可, 并且具有良好的口碑,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为国内设施农业装备的成功典范。该中心每年推广的温室设施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节水灌溉设施超过2000亩, 产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和新疆等地。

复合肥工艺设备研究中心是应对国家对农业生产环保要求日益提高这一趋势, 敏锐地接轨了市场。中心主任马志光说, 中心经历了一个从实验科研向市场经济转型, 通过市场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科研创新的过程。自2002年以来, 中心致力于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设备开发, 开发出利用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禽畜粪便加工制成有机肥、生物肥的设备, 研发的有机肥 (球形颗粒) 专用造粒机、强力翻堆机、生物肥低温干燥等设备取得了多项专利, 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马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 刚从印尼完成了一套600多万元成套设备的出口业务回来, 这是印尼国内迄今引进的最大一套有机肥成套设备。2007年, 中心实现产值1300多万元, 200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100多万元。

立足市场求生存, 依靠科研谋发展, 坚持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为东南沿海及南亚特色农业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加工链接关键性技术, 是农机所农产品加工干燥设备研究开发中心安身立命的主旋律。

中心主任刘清化介绍, 加工干燥中心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及干燥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是全国农产品干燥技术情报网网长单位, 并负责广东省农产品干燥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转工作。在不断的拓展中形成了科研、开发、试验、制造、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实体。2006年度, 省农机所干燥中心研制的“XLL-2000型荔枝龙眼剥壳去核打浆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荔枝龙眼剥壳去核打浆设备推广”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R G型热泵干燥机”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近3年来, 共签订横向合同120多项, 合同金额2400多万元。农产品加工设备中的海产品干燥加工工艺和设备, 脱水蔬菜加工成套设备, 太阳能干燥加工设备, 粤式肉脯、腊肠等肉类产品干燥加工设备, 荔枝、龙眼等岭南果蔬干燥加工设备, 糟渣类物料干燥加工设备, 热泵稻谷干燥加工设备, 不但遍布18个省、市, 而且还走出了国门, 赢得了广泛声誉。

荔枝、龙眼是南亚热带的特色水果, 广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过去, 由于加工链脱节, 在剥壳、去核、打浆环节上受此困扰, 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全国每年用于生产果汁果酒加工的荔枝、龙眼也不足300吨。广东农机所加工干燥中心研制的剥壳去核打浆成套设备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实用性, 解决了荔枝龙眼机械剥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机械效率为人工的600倍, 优点是发挥了产业加工的链接作用, 促进了产业化升级, 提升了产品品质, 对行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短短三年, 已向全国推广荔枝龙眼剥壳机18台套, 配套15条完善的荔枝龙眼剥壳去核打浆加工生产线, 共加工荔枝龙眼5万多吨, 占全国同期荔枝、龙眼果浆果汁生产的9%以上, 创造产值7亿多元, 利税近3亿元。该技术设备在国外同行业中也引起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 2007年开始, 已出口7套荔枝龙眼剥壳机及配套生产线到印度、巴西和马达加斯加等国家。

板栗保鲜和连续炒制加工成套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具有重大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解决板栗出路, 让栗农增产增收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5年10月2日, 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广东农机所考察后, 对农产品加工干燥技术与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宝文副部长说:“广东省农机研究所围绕市场需要, 结合调整和发展, 努力研发农产品加工机械, 将农机产业不断前伸后延, 办出了特色、做出了成效,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猪粮安天下”, 农机所属下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将发展坐标鲜明落在养猪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上——研制生产养猪成套设备。

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围圈养猪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对猪肉的需求, 登堂入市的是走向大型现代化养猪模式。广兴公司1994年顺应改革浪潮和市场需求, 在引进、吸收欧美养猪场设计、养猪设备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成为专业规划设计工厂化养猪场、设计制造养猪设备的企业, 走科工贸相结合的道路。十多年来已先后为全国20多个省市的600多个工厂化猪场提供猪场规划设计和成套养猪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畜牧工程经验和规划设计能力, 自主开发自动干料输送系统和种猪测定系统, 附设有近万平方米的机械加工厂, 2007年, 广兴公司全年的横向合同就签订了21项, 合同额高达1385万元。

“工厂化养猪成套设备”是广兴公司的科研产品, 也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产品现已覆盖到除西藏、新疆、宁夏外的全国各地, 1998年“工厂化养猪成套设备的推广”项目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06年, 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支持和“议案”资金的扶持下, 广兴公司配合省科技厅立项的“智能型种猪测定系统”课题, 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 研发出GX-1智能型种猪测定系统样机现已投入使用, 深入用户欢迎。

采访结束时, 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经理黄瑞森欣喜地告诉记者, 他们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申请, 到目前已经申请到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为农民拓宽致富之路, 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农机所包装食品机械研究开发中心迎战这公益性市场, 研发了省内第一条净菜加工生产线, 成功为汇源集团建成首个完全国产化的胡萝卜原浆加工生产线, 与中国农大合作开发了智能型果蔬保鲜分选设备, 成为国内两家拥有技术的单位之一。

中心的前身是省农机所的“第一研究室”, 只是研制发动机之类的传统机械。上世纪80年代末, 研究室随市场变化慢慢转型, 开始了果汁加工、水果分级设备的研究。从1992年开始, 全面转向农产品深加工设备的开发研究。随着省农机所由科研单位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 经济压力增大, 但中心的自主性和人员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发展期间, 中心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业务拓展能力, 以适应体制变革、迎战市场。中心研制出的果蔬洁净加工、保鲜处理、分级包装和果蔬浆汁深加工等设备均处于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DFB500型荔枝分级包装成套设备”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 “6SJ-500型蔬菜洁净加工成套设备”入选省重点新产品, “蔬菜水果洁净加工与保鲜包装成套设备”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各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07年,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在考察省农机所时对智能型果蔬保鲜分选设备的先进适用性给予高度肯定。

藉由省农机所在行业的知名度, 中心与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和企业保持了长期紧密的联系, 从中不断获取行业发展信息和企业技术投资意向。中心主任张聪介绍说, 经过与企业紧密合作, 中心的各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运用, 所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凸显出来。众多设备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浙江、吉林等地推广应用, 由此带动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户实现致富理想。与中心保持了长期合作的广东东升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区景泰介绍说:“使用了净菜加工设备后, 我们农场精加工的蔬菜在国内超市销售增值2倍以上, 销售香港更大幅增值超过8倍。”省内第一个大型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就是该公司在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在其番禺农场建立的, 另外还建了先进的真空保鲜气调设备及预冷包装车间。经此深加工后的蔬果产品得到了欧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认证, 除销往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外, 还出口到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此基础上, 东升农场在广东省的韶关、英德、翁源、新丰、鹤山以及广州市番禺区等地的蔬菜种植基地扩展至近50000多亩, 带动了5000多农户增收。农场还辐射带动了北京延庆、福建省永泰县、云南昆明郊区等地农民种菜致富。

传统概念中, 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业机械似乎很难与现代化的IT产品联想到一起, 但随着信息化和大农业时代的来临, 一些新兴的农业信息化企业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省农机所下属的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情报室”变身到信息化行业企业, 经过8年持续增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优质服务和业务拓展能力, 健坤在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市场崭露头角, 其研发的“健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系统”、“健坤饲料与兽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系统”、“农机信息采集与处理发布系统”等产品大大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积极推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我们不仅仅为农业机构、企业等个体服务, 而是为农业整体行业发展服务。”健坤公司年轻的总经理孟祥宝强调, 健坤的企业定性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者, 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这一社会己任。这些年来, 健坤参与或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都获得了国家或省相关部门的认可, 并成功转化运用在农业的生产、管理中,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 随着互联网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信息资源, 高效率地获取这些资源, 并丰富农业电子政务网站的内容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健坤利用网络技术为农业政府部门、企业、技术人员、农户等搭建了及时、便捷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 为农业部门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搭建沟通桥梁, 快速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如帮助有关部门构建了全省的“养猪信息网”、“饲料工业信息网”、“兽药工业信息网”和阳江、肇庆等市级的“农业信息网”, 使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多渠道、系列化、适时和适用化。许多农业企业也信任并选择健坤作为网站建设和服务商, 目前健坤已为上百家企业打造了网站。

核心

五十年的春秋, 农机所风风雨雨, 走过沟沟坎坎, 跨越道道艰难, 渐渐远去的往事, 也许已经变得陌生, 但记录着五十个春秋的不寻常故事, 为农机所的健康发展准备了条件。“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如阳春到金秋, 如何抓住机遇, 以农机所几十年对现代经济的开拓经验, 在方法和力度上进入新境界都将是旗鼓相当。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日趋内敛, 农业各领域的竞争也更加咄咄逼人, 以农业装备科研为安身立命的农机所, 在未来的发展上, 能否有耀眼的创造力的爆发回应, 能否让推广科研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的创造因子百花齐放, 硕果连枝, 我们再次聚焦农机所高效而忠诚的所领导班子:

林仰南, 连任7年多的农机所所长, 素以胸怀开阔、作风随和著称, 面对再大的困境, 也不改一贯沉着冷静的形象。

他的自信心与亲和力成就农机所这几年的发展。考虑到农机所今后的发展, 与班子成员一道想方设法, 在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购买建设用地65亩, 作为农机所科研产业基地, 为农机所产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

林仰南的信心源泉甚至主要不是所里的业绩。他表示:“所里的业绩说明的是农机所发展的结果, 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我所的团队和团队文化, 发展后劲会更足。”他还表示, 农机所管理层在2006年早已着手对“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作为最高主管, 考虑的是承前启后更长远的发展。林仰南的判断是: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这对于农机科研机构的发展应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农机所未来在科研开发、自主创新、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种底气来源何方, 林仰南并不故作姿态, 直面回答:“成败因素永远决定在人。事在人为, 无论做什么, 只要有一个团队去作科学的决策, 一个团队去作市场判断, 一个团队有效地执行, 我们就能继续保持优势。”

名副其实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 使农机所跨越了发展中的种种窠臼, 周伟华、何琳、陈德湘、莫杰辉, 是所内四个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他们认为, 在所快速发展过程中, 最大的特色是:干部、职工与所一起成长, 所里经常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罗万象, 坚持以人为本, 给予干部、职工、退休人员足够的利益和权利。林仰南所长说, 如果没有让干部、职工感受到值得为农机所作奉献的企业文化, 不能让干部、职工有适度的发展空间, 去展示才华, 就可能出现拿着高薪还骂娘的现象, 用事业留人, 成本很低, 而且非常可靠。

农机所靠科研立所, 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分管科研的副所长张进疆说:能否抓住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机遇, 汇聚人才,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 要合理整合资源, 完善管理制度, 构建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农业设施及健康养殖机械化, 加强先进适用农业装备与设施的研发, 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 努力解决制约广东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农机所班子里基本都是技术型出身, 在当前无比激烈的行业竞争中, 两种风格紧紧融合。长期工作在业务一线的副所长陈育辉, 公认是个憨厚实诚的人, 这似乎与一般想象中业务人才不太相符, 但是陈育辉的体会是:真诚实在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人家一方面从你的产品和服务来判断, 另一方面从你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你的诚信度, 做市场最终是做人, 在农业机械日趋同质化、行业笼统差异性也不太大的情况下, 在有限的空间要高手过招, 竞争的就是诚实和服务体系了。

在农机所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部门:培训、老、干、工、青、妇, 这是一个“挨骂”比较多的部门。这个部门可以说是专门与人打交道的, 分管副所长陈永志经常遭受到“冰火夹击”, 但他总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他说:农机所发展了, 人也多了, 互相可能有冲突, 要保留我们过去的优势和精神, 又要执行规范制度, 这就需要平衡, 做人做事做好平衡协调共同进步就行了。听起来这像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但陈副所长一直就是这么干的, 在培训和其他分管业务方面, 陈所的定位是为一线的科研、生产作好铺垫, 增强凝聚力, 让大家的潜在能量发挥到最佳。

[专题策划人寄语]

专题采访文章写完, 我依然心中惴惴。由于自身水平有限, 为不留下遗憾, 我最终会把观点和问题提出, 留给读者思考, 从而在各自的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收获更多的体会, 进行交流, 并用于未来的探索中。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经历了风雨飘摇和满目疮痍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了几十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航海中, 尽管经过反复多次复杂的经济体制转轨, 付出了极高的改革成本, 但仍然努力探索开拓, 找到了属于自己发展的路, 发展得蓬蓬勃勃。

甲骨卜辞, 唐诗宋词, 秦关汉月, 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辉煌。农机所五十周年所庆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紧紧相连, 这是历史的巧合。梳理流逝的岁月, 紧随其后的是踏上新的征途, 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研、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重在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用品。使命在肩, 农业科研机构首当其冲,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也不例外。可是在农业机械日趋内敛的今天, 由于农机产品差异性不大, 形成竞争已是一个角力不如角智, 拼价格不如拼技术, 拼技术的前题就是拼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科研人才。

而良好的科研平台和人才, 关键的是体制之环, 有些兄弟省在改革中把农机装备科研机构转制完全推向市场, 结果导致其转向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 引发农机设施装备推广工作萎缩, 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的发展, 成为农机科研机构改革的教训。通过案例, 有必要冷静地拆解农机科研机构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诸多环节, 农机科研层面获得重视远大于制度层面。众所周知, 在经济发达国家, 工业反哺农业非常明确, 农业科技占国家科技投入的比重也是非常之大, 当然, 这些都是来自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增强国力, 提升农村、农业、农民竞争力, 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因素。在背负沉重负担的农民面前, 农机科研成果和产品的应用, 首先考虑的是农民对应用成本的承受力, 让惠农民, 加快普及应用, 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履, 帮助农民富起来, 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所以, 在农机科研发展中, 政府的作用就是搭建鼓励农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机制和平台, 在农业科研机构无力投入的基础研究领域, 需要政府出手。

作为一个事业费零拨款的“农口”科研机构主体, 省农机所的科研活动源于市场, 归于市场, 这种科研主体的活动过程, 既需求一个支持科研技术创新的政策, 又需要一个支持科研技术创新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环境应该早在行政归口管理和农业科研政策高度统一下, 如非此, 将农机科研机构孤立在大农业之外的其他领域内, 都不能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所以, 将农机科研作为一个大农业概念的公益事业归口到大农业行政职能管理是众望所归。自2000年, 省农机所职能归口省农业厅, 大农业机械研发资源也相应归口, 尤其是与同属农业厅职能管理的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形成了“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农机研发推广体系, 成为一条完整的发展链, 通过这个链条, 最大限度地聚集了国内外优质农业研发资源, 形成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何有效实现公共财政的公共社会效益, 在完成广东省农机“议案”项目实施过程中, 省农机所以项目方式将一部分“议案”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等各项活动中,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是有目共睹。本刊几年来也有了不少这方面的调研报道。

上一篇:紧急处置下一篇:青饲料切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