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栽培综合技术

2024-10-23

丰产栽培综合技术(精选12篇)

丰产栽培综合技术 篇1

摘要: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是名贵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 野生天麻数量越来越少。经过人工授粉的天麻, 每枚果中含有大约2万粒种子, 接种萌发菌后有很少一部分萌发成为天麻0代母种, 这是天麻有性繁殖阶段。0代天麻母种接种密环菌后生长成为箭麻、大白麻、小白麻。这是天麻的无性繁殖阶段。产量与温度、水分、菌材质量有关。

关键词:天麻,萌发菌,密环菌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 也是重要的保健品, 经济价值较高。天麻生于海拔1200~1800m的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随着野生天麻的过度采挖, 野生天麻的产量已经很小了, 不能满足需求。天麻的保健及治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需求量不断上升, 野生变家植迫在眉睫。近年来, 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是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天麻栽培不与农争地, 不与农争时, 即可在农田也可在日光温室、林下及房前屋后栽培, 农户可根据自己的优质, 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场地, 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栽培阶段。

1 天麻的作用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又名赤箭、神草、赤箭脂、定风草、水洋芋等。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富含天麻素, 香荚兰素, 蛋白质, 氨基酸, 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 有抗癫痫, 抗悸厥, 抗风湿;镇静, 镇痉, 镇痛, 补虚, 平肝息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 癫痫抽搐, 破伤风。头昏眼花, 神经衰弱, 风寒湿痹, 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 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2 天麻丰产栽培技术

2.1

要到正规守信的菌种厂购买萌发菌和密环菌

2.2 培养无性繁殖用的菌材

天麻是寄生植物, 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天麻必须与密环菌共生, 从密环菌中吸收养分。密环菌一般都生长在硬杂木上, 从木材上吸收营养。接种并生长密环菌的木段称作菌材。榛木、柞木、桦木、色木等梗杂木可作菌材栽培天麻。先将直径2~10cm的硬杂木切段, 大约40~60cm不等, 根据具体种植方式确定长度。在木段上每15cm左右砍一鱼鳞口, 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标准。根据地形选择堆形。高度一般以4~5层为好。一层沙子一层木段, 然后接种密环菌。生产菌材期间要注意沙子的湿度, 高温季节沙子上盖遮阳网或用其它办法遮阳。一般选择第1年生产菌材, 第2年栽培天麻。

2.3 天麻有性繁殖

2.3.1 天麻人工授粉

天麻的穗从开第1朵花到整个花穗全部开完, 需7~10d。花粉多在开花之后的第2天9:00~14:00之前成熟, 人工授粉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并且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进行, 最好在不同品种的异花之间进行授粉。具体操作方法是:左手固定花托, 右手持小摄子或大针轻轻伸入花颈, 见到冠状帽顶起, 花粉块松散时, 便可取下冠状帽, 将花粉放到异花朵上, 这样即完成整个授粉程序。每株箭麻可生产30~80枚蒴果。每枚果内含2万粒左右种子。

2.3.2 接种萌发菌

选择柞树叶或榛树叶子, 用高锰酸钾或粉锈宁将树叶泡4h左右, 捞出来控至不滴水时将萌发菌与树叶充分混拌, 然后将天麻种子拌在接种萌发菌的树叶里。

2.3.3 培养天麻0代母种

根据栽培数量选择栽培容器, 可选择使用塑料袋或塑料筐。先放1层大约5cm厚河沙, 放1层拌好萌发菌的种子, 大约3cm厚, 3层沙子2层种子。然后套上无棉盖。摆放到室外, 盖上10cm厚的树叶, 上遮95%遮阴网。夜间温度到0℃时转移到冬季不低于-5℃地方过冬。经过4个月或16个月培养可生产出米麻 (小米粒大小) 或小白麻 (黄豆粒至花生果大小) 。

2.4 天麻无性繁殖

2.4.1 栽培场地选择

农户或城镇居民想种植天麻就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栽培场所。如果自己有承包的自留山或林地可选择林下仿野生栽培;如果有条件可选择日光温室;如果有不积水并能看护的农田可选择农田栽培天麻;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用塑料筐或木箱栽培天麻。

2.4.2 天麻无性繁殖

一般都选择2层天麻, 3层填充料。栽培前先将天麻种子按大小分开。林下仿野生栽培时在林下选择不积水、腐殖质层深厚的地块, 郁闭度70%~80%, 挖10cm深栽培沟, 将栽培沟及周边环境用粉锈宁、敌百虫喷一遍, 摆一层菌材, 菌材之间距离大约10cm, 在菌材的鱼鳞口附近摆上大小一致的天麻种子, 覆3cm左右腐殖土, 再放一层菌材, 摆上天麻种子, 再覆盖10cm腐殖土, 上盖10cm厚阔叶树叶。长白山地区栽培时间在5月中旬。其它方式栽培时填充料选择河沙。要注意温度、湿度管理。适度遮阳并做好越冬管理。

2.5 天麻的采收

天麻的采收宜在休眠期进行。秋栽的第2年秋季或第3年秋季采挖;春栽的当年秋季或第2年秋季采挖, 也可以春季采挖。收获时先取菌材, 后取天麻、箭麻作种, 大白麻作药, 小白麻和米麻作种。

2.6 天麻的产量

2.6.1 在林下用小白麻做种栽栽培天麻

根据林地土壤情况, 地势情况, 平均每667m2能栽100穴。0代母种、菌材、人工等每穴投入100~120元。2年每穴可收获干品天麻2~3 kg×120元/kg, 箭麻1 kg×70元/kg, 1代母种0.5kg×160元/kg, 扣除成本每667m2可收入至少2万元。如果每个参与农户种植天麻3335m2, 连续种植5年总收入在50万元以上。

2.6.2 在林下用天麻种子直接栽培天麻

用人工授粉成熟的天麻蒴果直接播种到拌好萌发菌的树叶里。每667m2林地根据土壤情况, 地势情况, 平均能栽100穴。投资额在4000元/667m2。最少每穴2a可收获天麻:箭麻 (第2年可抽苔开花的大白麻) 0.2kg×70元/kg, 商品干麻0.5kg×120元/kg, 0代母种麻0.5 kg×300元/kg, 总计收入224元/穴。扣出其他支出24元/穴, 每667m2收入20000元。每个参与农户收入在30元/m2。如果农户每年参加3335m2天麻合作, 连续参加5a就可收入50万元。

2.6.3 用小白麻在农田里栽培天麻

每667m2农田可栽培天麻400穴。每穴大约1m2。每穴投入大约在100~120元。667m2投入在5万元左右。2a每穴可收获干品天麻2~3 kg×120元/kg, 箭麻1 kg×70元/kg, 1代母种0.5kg×160元/kg, 不包括种子外还可收入至少300元/穴。扣除成本每667m2可收入7万元。还收获3万元多的1代种麻。或者下一个生产环节不用购买种麻。第2和第3个生产周期每667m2可收入10万元。6a每667m2地可收入至少27万元。

2.6.4 用小白麻在日光温室里栽培天麻

667m2投入与农田投入基本一致, 只是日光温室由于生长时间长, 当年即可收获, 3年3个生产周期可收入至少27万元。

参考文献

[1]周昌华, 韦会平.天麻栽培技术[M].金盾出版社, 2009.

[2]关良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J].食用菌, 2001 (06) .

[3]吴树东.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试验, 2008 (07) .

[4]李世, 苏淑欣.天麻高产栽培技术[M].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8.

丰产栽培综合技术 篇2

仙游县油茶产业协会科学栽培油茶培训教案:黄元伟

一、油茶开发利用价值

油茶为长寿的常绿阔叶树种,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30-50年。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长期长,从开花到结籽采收,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油茶全身都是宝。

(一)食用功能

油茶籽含油25%-40%,用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色清味美,是优质的营养保健油,纯天然的高级绿色食用油,为食用油中的珍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达90%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含有角鲨烯等生理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胃肠道功能。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二)保健药用功能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有没有的特定生理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品质优于橄榄油。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经常食用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国药典》将茶籽油作为药用油收载。

茶油的保健、药用价值主要有:(1)清热化湿,杀虫解毒;(2)对慢性咽炎和预防人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长期服用可清胃润肠,抑制衰老,治疗习惯性便秘等。

(三)工业原料功能

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产业链长,除了茶油外,茶饼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绿色、天然、可降鲜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农药、洗涤剂、食品起泡剂、虾蟹保护剂、矿物浮选剂等。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可保护环境。做洗涤剂可减少其他合成洗涤剂的二次污染。提取茶皂素后的茶饼用细菌发酵后可作高蛋白饲料、肥料。茶壳能生产栲胶和木糖醇,制作活性碳等。

(四)经济功能

油茶经济效益高,毛油价格每斤达50-60元左右,茶饼价格每百斤达80元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扩大,茶油的价格将会逐渐走高,市场潜力巨大。

(五)生态、社会功能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大美观,耐干旱脊薄,抗低温冻害,适生范围广,防火效果好,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都可栽植,不与粮食争地,种植油茶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发展油茶,选用良种壮苗是关键,新植油茶林一般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如果种苗出了问题,要影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油茶产业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油茶种苗建设是事关油茶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油茶种苗质量 是油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省林业厅组织科技人员对种苗进行攻关。

1、国家审定良种和地方区域良种

国家审定良种是指各地选育的良种经省内外区域性试验表现良好。通过国家良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通过国家林业局审定的油茶良种有54个,其中新品种19个,湖南5个,江西7个,广西4个,浙江3个,优良无性系等35个,地方区域良种是指通过各地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公布的约120个,其中,湖南60个,江西52个,广西4个,安徽4个。

2、福建省良种

福建省油茶良种选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熊年康高工为代表的油茶课题组开展了油茶的优树选择和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及杂交育种等研究,相继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1个、优良家系11个、优良无性系11个、优良杂交子代32个,2008年12月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良无性系3个,即油茶闽

43、油茶闽

48、油茶闽60,通过省级认定的优良农家品种为龙眼茶。

省林科院经过几年的油茶选优测产,通过省林业厅审定菜溪乡—后门岭2号、5号、44号,虎腰87号、93号,张庄70号、72号为龙眼油茶优良品种。

(二)造林地准备

1、造林地选择

油茶属阳性树种,喜光、喜暖湿、喜酸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深厚肥沃的林地上,油茶生长快,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因此,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充分发挥油茶的生长潜力。造林地坡面应选择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以海拔800米以下丘陵、缓坡、中坡(坡度25°以下)中下部,土层深厚(土层厚度80㎝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埌为好,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2、整地、挖穴、下基肥

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水平带状整地。挖大穴,规格为70×70×50㎝或60×60×40㎝.下基肥有机肥5-10㎏或施氮磷钾复合肥250g/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

注意:不用火烧土和草木灰为基肥。

(三)造林方法

1、栽植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的3月上旬,以冬末春初为佳。造林适宜在阴天、小雨天或者在晴天傍晚进行,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雨天造林。

2、栽植密度(1)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决定了群体结构,影响着光能利用,地力利用及苗木费用,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及造林成本,是油茶栽培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具体合理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抚育管理水平及经营条件而定,一般控制在80-120株/亩

(2)株行距

同样的造林密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株行距及排列,一般油茶株行距在2.5-3米之间。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株行距可为 3m×3m,造林密度74株/亩,缓坡地、株行距3m×2.5m,造林密度107株/亩,种植点的排列有正方形、品字形、长方形,在林地不规整的情况下也可随自然地形进行不规则栽植。

(3)品种配臵

油茶自花授粉结果率低,要靠异花授粉,因此,合理的无性系配臵(配臵授粉无性系)是油茶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无性系配臵数量一般要5个以上,最多可达20个,无性系之间配合力要高,花期大致相同。

(4)种植

可分为裸根苗栽植和容器苗栽植。裸根苗栽植:先把苗木根系放入穴中,回土至三分之一,提一下苗让根系舒展后踩紧,然后边覆土边踩紧。深度以苗木根颈入土1-3㎝为宜,不能埋叶或露根,做到根系舒展,主干直立,栽后复一层松土。在基部围土成盘状,以利保水。容器苗栽植:塑料袋容器苗栽植前应将塑料袋剥去,其他栽植方法与裸根苗大致相同。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后遇干旱,要浇水。

(四)幼林抚育

实生苗造林后一般5-6年成林,嫁接苗造林后3-4年成林,成林前的幼林抚育管理,主要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促进营养生长并形成树体。为开花结果做好形态和内部物质准备,为早实、丰产、稳产打下基础。

1、造林检查及补植(1)幼林检查

造林后当年,应对所造幼林进行成活率检查。造林成活率在41%-84%,或成活率虽然在85%以上,但局部地块死亡多的,应进 行补植,成活率不足40%时应重造。

(2)补植

发现缺株、病株。选用相同品种类型的大苗或容器苗,在适宜的造林季节进行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

2、加强抚育(1)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埌,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埌透气性,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有利幼林生长,造林当年9-10月除草松土1次,以后(2-3年),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

(2)幼林垦复

冬垦是油茶丰产的重要措施,能加速土埌熟化,疏松土埌,改善土埌水肥条件,有利根系伸展吸收,促进生长,同时冬季油茶正处于休眠期,挖伤的根系,在春季可促进新根萌生、增强吸收能力,冬垦还可以消灭土埌中化蛹过冬的害虫,冬垦可结合施肥进行,2-3年进行一次。

3、水肥管理(1)合理施肥

造林头几年的施肥特别重要,结合松土除草给幼林施肥,能增加土埌有效养分,改良土埌。

①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与迟效肥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造林后第一、二年主要以追施氮肥为主,促进幼树营养生长。②施肥量: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丰产林或实验林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10-20g的尿素或专用肥,也可用0.3g-0.5g磷酸二氢钾溶液,分别在3-4月和9-10月喷施叶面肥一次。从第二年起,每年可施肥2-3次,3月上旬叶芽萌发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5-6月结合除草松土。每株施尿素50-100克,11-12月施越冬肥,每株施土杂肥或粪肥5-10公斤。

(2)合理排灌

油茶怕渍水或干旱,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水,夏季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为保证灌溉用水,每20-30亩林地内应挖一个蓄水量5-6m的水池。

4、树形管理

主要通过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树形和冠形,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

油茶定植后,长到1米左右时,在距接口30-50㎝处短截主干,让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生长健壮的侧枝4-5个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骨干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幼树修剪以轻度为好,修剪量宜小不宜大,主要控制徒长枝,剪阴少剪阳,剪下少剪上,小空不大空,使其成为自然园头形和自然开心形,修剪最适时期是早春,修剪后及时除萌。幼树的前3-4年需摘掉花蕾,阻止结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5、保护土蜂 3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土蜂的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1.5㎝,深30-40㎝的引蜂孔,在土蜂繁殖时的傍晚每孔放一只土蜂,15-20孔/亩。

(五)成林抚育

据调查,通过常规的抚育管理,油茶林产油量可以数倍增长,每亩产油从3-4公斤可提高到15-20公斤,效益非常明显,因此要重视成林的抚育管理。

1、土埌管理(1)垦复

要因树、因地制宜确定垦复方法,地势平坦,坡度在10°以下的缓坡地可进行全垦。垦复后沿水平方向开挖宽40㎝,深20-30㎝的竹带沟,以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坡度在15°以上,株行距不整齐的林地,可进行带垦。垦复带和留草带宽各3-5米,第2年交替垦复,垦复深度25-30㎝,以利土埌熟化,在中缓坡(坡度在10°-15°),株行距整齐的林分中采用撩壕垦复。

(2)施肥

①肥料使用标准:参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因地制宜使用,并尽量就地取材,广辟肥源。

应以土杂肥,有机肥为主,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其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肥等。

②施肥方法:施用有机肥,采用撩壕垦复的,将肥料埕入壕 沟内再覆土,效果最佳,采用全垦或带垦的,将肥料撒在土埌表面,结合垦复深翻埋入土中,效果也很好。

③施肥时间与施肥量:成林施肥一般1年2次,5-6月追肥,11-12月越冬肥。冬肥以有机肥为主,10-20kg/株,追肥以速效肥为主0.5-1㎏/株,N:P:K=10:6:8.④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平衡,方法是:

测土:通过对土埌养分测定分析,较准确地掌握土埌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配方: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埌特性,栽培习惯,油茶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氯、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

施肥:按照配方选择优质单质肥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肥等肥料进行科学搭配。

(3)密度调整

密植林地一般在10-12年,枝叶互相覆盖,此时,应视林地情况,在2-3年内分1-2次进行间伐,调整密度,稀疏林分应以良种壮苗补植,合理密度控制在80-120株/亩。

(4)树体管理 ①修枝整形

合理修剪整形可使油茶产量增加,枝叶感病率降低,修剪原则是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

a.修剪时间: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

b.修剪对象:春梢是结果枝,要尽量保留。主要剪去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整株树光照的枝条。

c.修剪方法:浓密的适当重剪,稀疏的轻剪,树冠下部和内膛适当重剪,树冠中上部和外缘轻剪,生长势弱的适当重剪,生长势旺的宜轻剪。

②高接换冠,改良品种

对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树龄在30年以下,结果性能差、产量低的林分,可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良无性系,进行高接换种。

(5)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茶的病虫种类很多,其中造成严重减产的有炭疽病,煤污病、茶梢蛾、象甲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虫害主要种类不同,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防治的主要对象。油茶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生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为主,通过整枝修剪,垦复抚育等措施,减少病虫源,控制病虫危害,减少损失。只有在大面积暴发成灾发生严重危害时,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残毒的农药。

三、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油茶低产林是指油茶生产潜力未发挥或未充分发挥出来的那些林分,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提高油茶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质劣;二是经营粗放;三是长期失管,林分衰败。

(一)低产林分类型

1、种质劣、品种杂,良莠不齐的低产林

我省现有油茶林的种苗来源多是未经选择的普通实生苗、良莠不齐,品种混杂,花期不一,严重影响植株的授粉和产果率。同时,由于径营历史长、天然下种,补种等原因,形成了树龄、树高、冠幅差异悬殊,林相很不整齐的异龄林。通过抚育施肥产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劣质株居多的林分增产不明显。

2、管理粗放,生长不良的低产林

管理粗放指每年或隔年仅进行简单地劈草或锄草一次,无深翻施肥,但立地条件较好,基本为油茶纯林,亩产油5公斤以上。

3、林地失管,长期荒芜的低产林

林地失管时间长、荒芜严重,灌木杂草丛生,有的林分长有少量乔木,个别地方密度过稀或过密,油茶树势差,营养不良,个别出现病虫害,亩产油2.5㎏以上。

4、树势衰老、病虫害严重的低产林

树龄严重老化,生长势衰退,林分中老、残、病、劣植株占全林三分之二以上,高产和较高产的株数很少,亩产油2㎏以下。

5、上层乔木过多的低产林

林地长期失管,荒芜严重,由天然更新的马尾松等树种占据林分上层。郁闭度已达0.3以上,油茶受压严重,营养空间不足。生长衰退、产量极低、油茶林已变成多物种混生的复层林分。

(二)低产林改造技术

1、种质劣、品种杂。良莠不齐的低产林改造(1)老龄化林分

全面砍除老树,进行良种改造,重新造林(2)中幼林林分

通过良种预栽,嫁接换冠更新改造,优化林分结构,提高产量

①预栽更新:在全面清理林地,垦复深挖的基础上,用良种壮苗进行预栽更新,最好用3-5年生的大苗或幼树带土移植造林。在劣株旁边阳光充足处预栽,结果后及时砍除劣树。

②嫁接换冠:对林分中的劣株进行标记,3年单株平均产果量不足0.5㎏者为劣株,高于5㎏且比较抗病的为高产株,其余为中产林,保留中、高产植株,对劣株进行嫁接换冠,换冠方法有两种:一次性换冠和分批换冠,后者效果更佳、花工少、见效快。

2、管理粗放、生长不良的低产林改造(1)全面垦复深挖,建设“三保山”

垦复深挖,每年一次,建设保土、保水、保肥的油茶“三保山”,改善林地环境,改良土埌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

(2)施肥灌溉,提高产量

垦复后立即大量施肥、适时灌溉,可显著提高油茶产量。(3)复合经营,提高地力

间种绿肥、作物、药材等,以耕代抚,提高地力、增加收入。(4)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3、林地失管、长期荒芜的低产林改造(1)清理林地,垦复深挖

清除林中杂草。灌木与零星乔木,对林地进行垦复深挖,垦复时,注意做好水土保持,沿水平环山做梯土带,外高里低,外缘筑土埂,内壁开竹节沟;对横行油茶不整齐的可根据地形做鱼鳞梯土带,建设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山。

(2)疏密补稀,整枝修剪

对林中株行距过密的地方进行间伐,稀疏的地方进行补植,形成合理密度,一般每亩保留80-120株。在调整密度时,还要 结合整枝修剪,剪去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光照的枝条,以加速树势的恢复,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增产的目的。

(3)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效

大力间种绿肥、充分利用林地杂草,枯枝落叶,做到“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落叶归根、腐烂变肥”;增施农家肥、化肥、有机复混肥和生物肥,进行绿肥压青,提高肥效。

此外,还应做好劣种改造,适时灌溉,复合经营,引放土蜂等低改措施。

4、树势衰老、病虫害严重的低产林改造

老残林、劣种林、病虫害多、树势较差,高产和较高产的株数很少的林分,已经没有改造价值,应全面砍除老树劣树,进行良种更新,重新造林。

丰产栽培综合技术 篇3

富平升底尖柿品种2007年经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编号QLS72-J051-2006),是目前国内外鲜食、加工兼备的特有柿子品种。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表现稳定,繁殖栽培容易,管理方便,在各地普遍表现出晚熟、丰产、稳产、果实大、果形好、品质佳、单性结实力强、树势强健、适应性强等特征。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获得诸多美誉和赞评。1995年富平“合儿柿饼”获第二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1996年获陕西省名特优产品金奖;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中国柿乡”;2008年国家质检局第92号公告规定对富平柿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2013)第1号]中被公示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为了保护和推广应用这一柿子优良品种,我们课题组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在富平县实施了富平升底尖柿良种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对富平升底尖柿良种进行示范建园管理研究,并辐射带动周边柿园管理水平,同时对现有低产柿园通过采取“改园、改土、改树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的探索,提高柿果产量和品质。现将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新建良种示范园技术

在良种示范园建设中,课题组从实际出发,针对近年来柿子炭疽病发生有所蔓延的趋势,在“四大一膜”(即:大水、大肥、大苗、大坑、覆膜)栽植技术的基础上,注重抓好选用良种壮苗,栽前开带、苗木消毒等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了新建示范园苗木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保证了幼树的生长。

1.1选用壮苗

选用2年生富平升底尖柿优质良种嫁接苗,苗高1.2 m以上,地径1.0 cm以上,整形带芽眼饱满,主根保留长度25 cm以上,侧根5条以上,根系完好、健壮,无大伤口,无病虫害,特别是无炭疽病。

1.2开带整地

新建柿园90%以上为麦田,为了有效提高成活率,课题组组织专业造林队,在所选造林地先实施开带作业,留足1.5 m栽植带。

1.3精细栽植

主推栽植密度为株行距3 m×4 m,667 m2栽56株。根据栽植密度,由专业队统一放线,确定栽植点,挖长、宽、深各80 cm的栽植坑,并每株施有机肥30 kg。栽前先用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25~50 mg/kg溶液浸根12~24 h,再用29%的石硫合剂液体15~20倍液喷淋苗木,实施消毒处理。

1.4栽后当年管理

一是栽后立即灌定根水,浇足浇透;二是覆膜保墒;三是合理间作,柿农在留足1.5 m栽植带的前提下,酌情套种一些低秆且生长期短的农作物,6月份后柿园严禁套种任何农作物,防止炭疽病危害;四是冬春季树干涂白,基部封土堆,防冻、防日灼、防病虫危害,提高了良种示范园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据2010年8月调查,当年春季栽植成活率达94.2%,2011年9月调查保存率达91.3%。

1.5幼园管理技术

对幼园搞好补植,重点实施土、肥、水、拉枝、修剪等综合技术措施,为早果、丰产、优质奠定基础。春季对未成活苗木,统一采用成品大苗补植。对前年冬季未深翻的幼园,进行深翻、扩盘,提高土壤通透性,消灭越冬病虫害。

幼树施肥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效果比较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好,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施入磷钾肥。施肥量一般每株施农家肥15~30 kg、碳酸氢铵0.4~0.6 kg、过磷酸钙0.5 kg、草木灰1.5~2 kg。施肥方法采取环状沟施、穴施均可。拉枝在4月底到5月初进行。同时还应注意防治早期落叶病和柿蒂虫、柿棉蚧等病虫害。

可在萌芽前喷5 °Be石硫合剂1次,6月中旬开始喷多量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功夫1 500倍液。在幼树期还应注意树形培养,根据优质丰产树形要求,重点培养“三枝一心”树形。冬季修剪未完成的要在春季树木萌芽前完成,培养好各级骨干枝,调整主侧枝方位,开张角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优质丰产打好基础。三枝一心形整形方法:三枝一心形树形一般3年成形,树高3.5~4 m。第1年定干,定干高度1.2 m,当年冬剪或第2年春剪时选留基部三主枝,三主枝尽量不要邻接以免卡脖。层内间距30~40 cm,主枝方位应斜向行间,水平夹角120°,中心干及主枝均不截延长头。于第2年4月至5月底拉开主枝,角度以50°~60°为宜;第3年冬剪时在中心干上选留6~8个结果枝组,合理配置,均匀错落排列。后期修剪时均应在饱满芽处短截,留外芽,及时疏除过密枝、徒长枝及病虫危害枝。

2低产园改造技术

低产柿园改造技术课题组总结为“三改一防”技术。

2.1改园技术

课题组在分析原有柿园低产原因的基础上,对缺株断行柿园、密度过大及劣质品种等低产园采取稀园补植补造、密园合理修剪、隔株间密及品种嫁接改良等措施,使低改园园相整齐,密度合理,品种优良。具体方法为:对667 m2栽植株数不足56株的缺株断行柿园,实施补植补造,苗木选用2年生优质良种壮苗。对密度过大的低产园,根据情况,对临时柿树适时、适当(量)地采用疏枝、回缩外围枝,必要时进行隔株间伐等措施,为永久株让出空间,改善整园通风透光条件,逐步达到柿园结构合理。对部分劣质品种柿树,采用插皮接进行高接换优。在常规技术基础上,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接后先用塑料膜将接口和接穗全部缠严,再用湿泥球裹住,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接后及时除萌、松绑,适时施肥灌水,松土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确保嫁接成活。据调查统计,嫁接成活率平均达94.6%。对主枝、主干感染炭疽病的植株,采取桥接的办法进行更新复壮,并及时清理病源组织。

2.2改土技术

2.2.1早施重施有机肥休眠期结合柿园深翻,重施基肥,早施基肥。采果后(10月中下旬)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500~3 000 kg,混施尿素5 kg、二铵15 kg,并适当施入锌、硼等微肥,施肥采用沟施和穴施等方法。

2.2.2生长期合理追肥生长期间把握好两次追肥时间,第1次在5月上旬枝叶停止生长、新梢封顶前进行;第2次在7月上中旬柿树生理落果后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叶面喷肥从5月中旬到8月中旬,每隔10~15 d喷1次,常用肥料和浓度为:尿素0.2%~0.5%、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钾或氯化钾0.3%~0.5%。另外,在改土的同时要注意适时灌水。对初挂果树和盛果期柿园全年浇好4次水,第1次在柿树萌芽前(3月中旬),第2次在枝梢停止生长后或开花前后(5月上旬),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6月下旬至8月份),第4次在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11月份)。

2.3改树技术

富平升底尖柿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树形主要有主干疏层形、三枝一心形和自然开心形,高密度柿园采用纺锤形,课题组主要推广三枝一心形树形。对已成形的大树,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进行改造。

三枝一心形:有中心干,在中心干上错落着生3个主枝,每个主枝分布2~3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中心干上部不留主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该树形具有易管理、结果早、丰产性强、通风透光、病虫害少、摘果方便等优点。

自然开心形:干高50 cm,主枝数3个, 方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位角120°,每个主枝上着生2个侧枝,结果枝组着生在主、侧枝上。该树形无中心干,树冠低、开张,光照足,丰产、稳产。

纺锤形:在中心干上均匀错落着生6~8个大、中型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下部稍大,上部较小。该树形树体成形快,结果早,但通风透光条件差,管理不善易造成枝条紊乱。

2.4防治病虫害技术

危害富平升底尖柿主要病虫害有柿草履蚧、龟蜡蚧、木蠹蛾、柿蒂虫和柿角斑病、柿炭疽病。课题组在柿树病虫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十六字方针,一是休眠期加强清园工作;二是冬春季树干涂白;三是春季柿树萌芽前喷施3~5 °Be石硫合剂;四是生长季节认真观察,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治。

近年,柿炭疽病在富平柿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威胁富平柿子产业发展。课题组在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基础上,重点对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推广,使示范区炭疽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与控制。主要技术有:①做好清园工作。一是结合冬剪,剪除柿树上的病枝、病果,连同园内地表的枯枝落叶带出柿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二是对全园深翻一次,将残留在地表的病原菌埋入地下;三是开春后及时刮除主枝、主干上的病疤,并将坏死组织集中深埋,然后涂抹5~10倍25%丙环唑乳油或石硫合剂原液等杀菌剂;四是在生长期内随时剪除园里的病枝、病果及病叶,特别是对发病严重的柿园,更要重视清园工作,将剪除物集中烧毁或深埋。②做好接穗及苗木处理。为了预防和防治柿炭疽病,栽前或嫁接前用29%的液体石硫合剂15~20倍液喷淋苗木或接穗。③加强柿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柿树与其他果树相比,对钾肥的需求量更大,N、P、K三大元素的需求比例为5︰1︰4。由于幼龄柿树营养生长较快,容易感染炭疽病,因此严格控制氮肥的用量,注重P肥、K肥、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的使用。具体方案为:在重施有机肥或有机营养肥的基础上,全面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补充钙、锌、硼。严格控制N、P、K比例,限制氮肥,每667 m2尿素不超过30 kg;降低磷肥,每667 m2二铵不超过15 kg;增施钾肥,每667 m2氯化钾不低于20 kg。④采取药物防治。柿芽露白时全园喷1次5 °Be石硫合剂。从5月上旬前后开始,根据降水情况每月喷药2~3次,一般雨前喷1︰3︰500式的波尔多液或1 500~2 000倍50%咪鲜胺等保护剂,雨后喷2 000倍25%的丙环唑乳油或3 000~4 000倍80%戍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 500~2 000倍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或0.5 °Be石硫合剂等杀菌剂。由于丙环唑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会影响树体和果实的生长,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指导群众最好不要在8月以前使用。只要做好以上四方面的工作,就可降低柿园炭疽病源基数,减少炭疽病的传播蔓延。

3小结

丰产栽培综合技术 篇4

1.1 品种选择。

在选择品种上, 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进行选择, 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质绿色玉米品种。

1.2 选地、选茬与整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绿色玉米。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马铃薯茬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 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1.3 施肥。

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并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最后一次追肥在收获前30天进行。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及含氯钾肥。每公顷施入含有机质8%以上腐熟的优质农肥30~40吨, 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5~10公斤, 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每亩施入硫酸钾3~5公斤, 做底肥或种肥, 不能做秋施底肥。直播玉米施纯氮100~150公斤/公顷, 保护地栽培玉米施纯氮150~240公斤/公顷, 其中30%做底肥或种肥, 70%做追肥。采用锌肥浸种、拌种, 或结合坐水种施入, 每亩用量为1公斤。

2 播种

2.1 播种方法。

地温稳定通过5~6℃时, 抢墒播种。土壤含水量低于20%地块, 坐水播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 可直接播种, 做到播种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镇压后播深达3~4厘米。坐水埯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 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2.2 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与施肥水平、种植形式等确定种植密度。水肥充足、株型收敛、小穗型品种宜密, 水肥条件差、植株繁茂、大穗型品种宜稀。清种株行收敛品种, 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保苗3300~3700株;株型繁茂品种, 一般每亩保苗3000~3500株。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

绿色玉米间苗宜早, 间苗次数一般依田间出苗率、病虫害危害程度掌握。采用一次间苗、定苗的, 可在幼苗4~5片叶时进行。采用两次间苗的, 第一次在3~4片叶时疏苗, 第二次在4~5片叶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 做到一次等距定苗。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提高群体整齐度。

3.2 铲趟。

当幼苗长到2~3片叶时, 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 深度为20~25厘米。头遍铲趟后, 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 整个生育期做到三铲三趟。要将苗眼和苗旁的杂草铲净, 雨后趟地时注意防止伤苗。

3.3 追肥。

拔节前或6~7叶期间, 结合铲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 深度10~15厘米。在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喷施1~2次0.3%磷酸二氢钾。

4 病虫草害的防治

4.1 杂草的综合防治。

4.1.1 农业防治。

严格执行杂草的检疫制度, 控制杂草传播;清选种子、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清除灌溉水中的杂草种子, 防止杂草种子入田。

4.1.2 化学防治。

生育期间应以人工机械铲趟除草为主, 化学除草为辅。可选用乙草胺、2、4-D丁酯等除草剂中的一种进行杂草防除, 每亩用乙草胺50%乳油100~160毫升, 2、4-D丁酯50ml在播种后或出苗前对水喷施在土壤表面。

4.2 虫害的综合防治。虫害防治以物理人工防治为主。

4.2.1 地下害虫 (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 。

(1) 农业防治。通过耕翻、清除杂草上的虫卵和幼虫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地下害虫较重, 没有用药剂闷种的, 下列方法可任选一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 对水500克拌玉米种子40~50公斤, 堆放3~4小时后再播种;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 加水500克拌入20公斤细干土中, 施入垄沟中。

4.2.2 粘虫 (夜盗虫) 。

(1) 人工捕杀。6月中下旬, 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 进行人工手捏捕杀。 (2) 药剂防治。可选用除虫脲、灭幼脲、敌百虫、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杀虫剂中的一种进行防治, 每公顷用灭幼脲25%悬浮剂525毫升, 对水喷雾。每公顷用敌百虫90%固体750克, 对水喷雾。公顷用溴氰菊酯2.5%乳油150~225毫升, 对水喷雾。每公顷用氰戊菊酯20%乳油150毫升, 对水喷雾。

4.2.3 玉米螟。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为主。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处理越冬寄主秸秆、根茬, 在4~5月玉米螟醒蛰前, 对寄主有玉米螟的秸秆、根茬等每立方米用100克白僵菌粉剂封垛。 (2) 物理防治。玉米螟趋光性强, 可采用高压汞灯 (或佳多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成虫技术, 当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 在村屯每隔50米设一盏400瓦的汞灯, 大的村屯应设双排。每晚9时到次日早4时开灯。

4.3 病害的综合防治。

以选择抗病品种最为有效。其它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株;清除地头和田间杂草;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 增强植株抗病力。

4.3.1 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 用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0.4%拌种预防, 晾干后干籽直播;在田间发现病株, 孢子未散粉之前及时拔除, 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以防病原再次扩散浸染。

4.3.2 玉米茎基腐病。播种前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2%拌种。

4.3.3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1) 农业防治。适期早播, 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 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 摘除底部2~3片叶, 降低田间相对湿度, 使植株健壮, 提高抗病力;实行轮作。 (2) 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心叶末期到抽穗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隔10天防一次, 连续防治2~3次。

5 放秋垄

8月上、中旬, 放秋垄拿大草1~2次, 注意做到不砍株、不伤根。

6 站秆扒皮晾晒

玉米蜡熟后期扒开果穗苞叶, 进行站秆晾晒, 加快籽粒降水。

7 收获

7.1 收获时间。

9月末到10月初, 在玉米果穗完熟后期, 当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变硬呈固有粒形和粒色时, 及时收获。

7.2 收获方法。采用站秆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 不可地面堆放, A级绿色玉米要单收、单运、单放、单贮, 防止与非绿色食品玉米混杂。

7.3 收获质量。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 高于20%时上冻后脱粒, 脱粒后进行清选。

8 其它

黄芩丰产栽培技术 篇5

1.形态特征 黄芩株高50~60cm,主根粗壮,外皮褐色,断面鲜黄色,茎方形,基部木质化.叶对生,有短柄,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偏生于花序的一边,花冠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果皮呈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黄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抗病原微生物、抗过敏、消炎、护肝、利胆、降压、解热、解毒、抗凝血和血栓形成、促进细胞免疫和抗肿瘤,是常用大宗药材.

作 者:刘丽芬 衣锋琴 作者单位:刘丽芬(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

衣锋琴(集安市人参研究所)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 篇6

2.扩穴改土,搞好肥水管理。每年秋季进行扩穴改土,可采用分层压埋方式施入作物秸秆、畜禽粪、沼渣肥、饼肥等。全园的深层土壤改良要求在三年内完成。每株树每年扩穴施入的基肥量不少于75公斤。幼树追肥宜薄肥勤施,3月至8月每月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进入结果期后则施重肥并减少次数。4月至5月喷施浓度为50毫克/升的赤霉素或其他保果素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保花保果。7月和10月施好壮果肥和采果肥。7月至10月若遇伏旱或秋旱,必须及时采取防旱、抗旱措施,确保脐橙树安全度过干旱期。

3.在脐橙树的生长季节应及时防治好各种病虫。如柑橘溃疡病、疮痂病、树脂病、脐黄病等病害,柑橘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蚧壳虫、粉虱等害虫。

芫荽丰产栽培技术 篇7

香菜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 因小叶品种植株较矮, 叶片小, 缺刻深, 香味浓郁, 而且耐寒, 适应性强, 所以一般文峰镇都栽培这种小叶品种, 如北京香菜, 667m2产量可达1500~2500kg, 全年均可栽培;紫梗香菜, 早熟播种30天左右可食用, 667m2产量可达1000kg。

1 多施有机肥

土壤结构好, 保肥保水性能强,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芫荽生长, 选择阴凉, 土质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 深耕后晒畦, 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10kg、复合肥5kg, 整成宽1.2~1.5m的畦。

2 适期播种

芫荽可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惊蛰到春分之间, 秋播一般在8月下旬~11月播种, 667m2用种量1.5~2kg, 或条播或撒播。芫荽是籽实播种, 需浸种催芽, 压平畦面后先撒一层过筛土或陈腐煤灰, 然后再撒播种子, 播后浇盖40%~50%浓度的腐熟粪水,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以防土壤板结, 有利发芽。

3 管理要求

芫荽幼苗期不宜过多浇水, 3~4天浇1次水, 苗高3~4cm中耕除草及疏苗。植株封行后, 加大灌水量, 同时还要追肥1~2次。成长旺盛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保持土面湿润, 施肥以速效性肥为主, 结合浇水淋施, 前期667m2用腐熟稀人粪尿1000kg或尿素4kg淋施1~2次, 后期每5~7天用复合肥8kg兑水淋施。

4 采收的要求

毛竹丰产栽培适用技术 篇8

1 复合肥沟施法替代传统的深翻抚育

毛竹生产力高, 土壤养分消耗快, 合理施肥是提高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通过施肥, 为毛竹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 提高产量30%以上, 同时改善笋竹产品品质。

沟施方法及时间:对于多年失管的竹林, 首次应全面深翻垦挖, 深度30cm左右, 以后每次再用肥料沟施法代替全面深翻, 以节省劳动力开支。具体方法是:在小年的4~5月, 沿水平带方向开深20cm、宽20cm的沟, , 将复合肥施于沟中, 回土覆盖, 沟间相隔2~3m。下一个小年, 在留置的未施肥带上作同样的沟施, 经过多轮循环, 达到全面深翻的效果, 即可省去每年深翻的花工。

沟施法施肥还是控制竹林培育方向的一项有效措施。竹鞭生长有趋肥沃、趋疏松、趋水湿的生长特性, 而竹笋在出土前横向生长速度较快, 高生长相对较慢, 竹笋一旦出土横向生长即停止, 而高生长速度加快。利用沟施法, 可控制竹鞭在土层中的分布深度, 从而控制竹林定向培育。如以产材及春笋为主的竹林, 沟施应尽量深挖, 以加大出土笋的直径, 培育大径材, 而以产冬笋为主的笋用竹林, 则不宜过深, 以获得个头适当的冬笋。

在实际生产中, 有的竹农为图省事, 常使用撒施法, 这样做导致竹鞭向土壤上层转移, 竹笋和竹材直径逐渐变细, 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此外, 传统谚语有“七月挖金, 八月挖银”, 一般通过深翻结合施肥的做法也值得商榷。根据笔者多年观察, 7月份以后施肥, 一般在10月份即将进入休眠期叶色才转为深绿, 其实大半年的生长季节已经过去, 难以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 因此, 施肥时间应提前到4~5月份, 主要生长季节叶色均呈深绿, 等进入休眠季节叶色转为微黄,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为来年竹笋高产打下基础。

2 竹园养鸡立体经营替代传统单一竹笋生产

竹园内有大量的天然饲料, 可供鸡群觅食, 可减少一半左右的饲料投入。同时竹园范围大, 散养鸡活动量强, 脂肪少, 肉质好, 同时鸡粪可成为毛竹的良好有机肥。

试验竹园0.67hm2, 667m2载鸡量为60只, 补充饲料采用玉米和稻谷。四周设置围网, 同时在竹园旁搭建鸡舍。

饲养结果, 竹园内的杂草被啄精光, 可省去除草花工;挖笋季节地面纹路十分清晰, 方便寻笋, 且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散养鸡的销路也好, 一经上市即被抢一空, 667m2净收入达3000元左右。因此竹园养鸡值得在毛竹产区推广。

3 竹园冬季覆盖增温促笋替代露地生产

对毛竹林地进行秋冬灌水增湿和覆盖增温, 创造竹笋适宜的生长小气候, 可促进冬笋高产和春笋丰收。毛竹覆盖试验面积0.33hm2, 林地覆盖在入冬时进行, 覆盖时间以春节前70天左右为宜, 用谷壳作覆盖物, 覆盖厚度宜在20cm左右, 覆盖物总重量以2500kg/667m2为宜。这样就可以在春节前10日左右挖笋应市。

试验结果, 冬笋产量达275kg, 较对照区增产25.8%, 个头大小均匀, 质量明显提高, 且产期更为集中。

4 竹园水分灌溉替代粗放经营

笋芽一般在夏末秋初 (8~10月) 分化形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到了初冬开始肥大, 笋箨呈黄色并被有绒毛, 就是冬笋;到了春季温度回升, 笋芽继续萌发生长出土, 形成春笋。

本地往往有伏旱连秋旱的自然灾害发生。持续的夏秋干旱是笋芽分花的最大障碍。加强竹林的水分管理, 可大幅度提高竹笋产量, 实现高产稳产。

项目通过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蓄水池, 增设引水管道和喷灌装置, 在8~10月连续干旱1周以上进行1次喷灌, 每次土壤浇透20~30cm深。通过冬春笋产量统计, 灌溉区667m2产竹笋达763kg, 比对照区增产29.7%。

5 竹林空间结构管理

项目实施区竹农有丛簇状养竹, 留出大片空地产笋习惯;有的竹农只注重产笋, 轻视母竹留养, 造成母竹严重高龄化。高龄母竹的光合效力衰弱, 发笋能力下降, 林地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项目通过合理留养母竹, 实现空间分布和竹龄结构的最优化。一般笋材两用林密度以140~180株/667m2为宜, 平均胸径9cm以上, 年龄结构维持在1度:2度:3度=1:1:1为佳, 保留少量4度竹主要用于填补竹林中的空窗, 竹株分布应尽量均匀。对于原有竹林密度较少的, 应通过2度的留养, 逐渐提高立竹度。

木瓜丰产栽培技术 篇9

随着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热潮, 以及医药新产品的研发、食品深度加工开发, 木瓜果实产品价格攀升, 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特色药材、水果树种, 很多地方都把木瓜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基地建设。木瓜适应性强, 结实期早, 丰产性强, 种植效益显著, 其果酒、果醋、果脯等初级加工成为偏远贫困山区的重要工业产业。该文主要介绍木瓜丰产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1 选地

木瓜树性喜阳光, 适应性很强, 耐旱、耐高温、耐瘠薄, 适宜于坡地、山岗、沟谷、梯田以及屋前院后种植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疏松、排水良好、p H值6.5~7.5的砂壤土中[2]。

2 育苗

2.1 分株繁殖

木瓜根入土浅, 分蘖能力强, 每年从根部可长出许多幼株。于3月前将老株周围萌生的幼株带根刨出。较小的可先栽入育苗地, 经1~2年培育, 再出圃定植;大者可直接定植。此法开花结果早, 方法简单, 成活率也高。

2.2 扦插繁殖

2—3月未发芽前, 剪取健壮且又较嫩的枝条, 截成15~20 cm长的小段, 按株行距10 cm×15 cm斜插在苗床内, 适当遮荫, 经常保持湿润, 待长出新根后, 移栽到育苗地里继续培养1~2年后定植。

2.3 种子繁殖

秋播于10月下旬, 木瓜种子成熟时, 摘下果实, 取出种子, 于11月按株行距15 cm×20 cm开穴, 穴深6 cm, 每穴播种2~3粒, 盖细土3 cm。春播在3月上旬至下旬, 先将种子置于水中浸泡2 d后捞出, 放在盆内, 用湿布盖上, 在温暖处放置24 h, 按上述方法播种, 秋播第2年春出苗, 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苗, 当苗长至1 m左右时即可出圃定植。每穴呈三角形栽苗2~3株, 覆土压实、浇水。栽树时间以春季为好。

3 移栽

在选好的地块上挖好树穴, 栽树的深浅与苗木原生根痕基本保持一致, 根系在穴内应舒展, 栽好后浇足定根水。移栽时间一般以春、秋季为宜, 秋栽在落叶后进行, 春栽在发芽前进行。湖南省桑植县地区, 移栽时间以11月至次年3月上旬为宜, 以秋季移栽最好, 发根早, 缓苗快。一般株行距为2 m×4 m, 栽植密度1 200株/hm2, 具体株数要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而定, 梯田比平地株数要多。栽植前挖1 m×1 m×1m的大穴, 每穴施入过磷酸钙0.5 kg、土杂肥10 kg, 填土时先填表土, 再填底土, 踏实, 浇定根水。苗木栽植深度以浇水沉降后茎与地面齐平为宜, 不宜过深或过浅。树盘用秸秆、草或薄膜覆盖。

4 移栽后管理

4.1 中耕除草

定植成活后, 每年春、秋季结合施肥中耕除草2次。冬季注意松土培土。

4.2 追肥

春季开花前, 在树四周开环沟追肥1次, 株施焦泥灰5kg、土杂肥5 kg, 或人粪尿10 kg。

4.3 整枝

宜在12月至翌年3月整枝。成年树每年整枝1次, 剪去病枝、枯枝、衰老枝及过密的幼枝。及时更新树龄10年以上、树势已开始衰弱的老株, 即封冻前, 将地上部全部砍除, 让老根长出幼苗, 培育新株。

4.4 防寒管护

在部分海拔偏高的寒冷地区, 木瓜定植后的2~3年, 每年冬季冰冻前, 通过树干涂白、树干绑草、树干基部堆土等对根部和树干进行防寒保护。

4.5 花果管理

进行果园放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 提高木瓜的授粉结实率。花期和花后进行疏花疏果, 疏果后喷40%速扑杀1 000倍液1次, 待药液干后进行套袋。

4.6 病虫害防治

4.6.1 褐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 也危害花和新梢。冬季清除病源, 即园中和树上的僵果及病枝, 并深埋或烧毁。结合深翻, 将病残体 (如病果等) 翻入土中。发芽前、落花后至采收前1个月分别喷洒5.0、0.3~0.4°Bé石硫合剂[3]。

4.6.2 花叶病。

危害叶片、叶柄、嫩茎及果实, 应远离老木瓜园和住宅区建设木瓜园。实行春植, 发现初染病株, 立即挖除, 如已挂果则于采果后挖除。用15%蓖麻油酸烟碱乳油800~1 000倍液等防治蚜虫, 以减少传染媒介源。进入果园人员在接触病树后, 应尽量避免再接触健康树。

4.6.3 炭疽病。

主要危害成熟果实, 也危害叶和茎。冬季彻底清除并集中深埋或烧毁病叶、病果及染病的叶柄。生长季节, 随时清除病果、病叶。发病期喷0.5%波尔多液+0.2%大豆展着剂, 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等[4,5]。

4.6.4 轮纹病。

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 较少危害叶片。注意选用无病苗木。休眠期刮除粗皮病疣后喷涂杀菌剂, 生长季节实行重刮皮, 及时摘除病果并深埋。适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波尔多液或退菌特等。春季发芽前喷5°Bé石硫合剂, 铲除越冬菌源。

4.6.5 绣线菊蚜。

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作用, 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 对蚜虫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及时剪除被害枝梢并销毁。早春发芽前喷5%柴油乳剂杀卵。蚜虫发生初期, 用毛刷蘸40%乐果乳油20~50倍液在主干上部或主枝基部涂约6 cm宽的药环, 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越冬卵孵化后及危害期, 及时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6,7]。

4.6.6 蛀果虫。

秋季采果前于树干绑草, 诱集越冬幼虫, 早春集中烧毁。对木瓜园周围的其他寄主及时进行全面防治。处理木瓜园周围遗留作物的茎秆和花盘, 随时拾净和摘除虫果, 集中沤肥。成虫发生期和产卵盛期, 及时喷布50%敌敌畏、90%敌百虫类等, 可采用架设黑光灯和利用糖醋液辅助诱杀成虫。幼虫孵化初期, 喷施90%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 或50%杀螟松1 000~1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适时套袋, 从幼果期开始进行套袋保护[8,9,10]。

5 采收

采收标准:木瓜果实由青变黄而稍带淡紫色。用果梯采摘。鲜果采收后, 注意分级处理, 及时出售。

摘要:在阐述木瓜特性的基础上, 介绍木瓜丰产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育苗、移栽、移栽后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木瓜,栽培技术,丰产

参考文献

[1]杨松杰.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20) :4116-4120.

[2]马学林.木瓜规范化栽培技术[J].致富天地, 2010 (1) :30-31.

[3]李娜.木瓜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 (11) :53-54.

[4]张国华.木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95.

[5]李娜, 朱建光.木瓜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 (11) :53-54.

[6]马学林, 杨学林.木瓜规范化栽培技术[N].云南科技报, 2011-04-01 (6) .

[7]傅本重, 刘丽, 伍建榕.木瓜植物上的主要病害[J].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 (4) :1-3.

[8]张艳霞, 秦书行, 李冰, 等.木瓜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河北果树, 2010 (2) :32-33.

[9]李铁军.木瓜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09 (3) :104-105.

枇杷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篇10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

1. 气温条件

枇杷为蔷薇科植物,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为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虽然在南方常绿果树中其抗寒力最强,但产地的年均温应在15℃以上、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应不低于-5℃。气温-6℃时对开花产生冻害,-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气温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土温在18~22℃时根系生长最旺盛。因此,选择适宜的地区栽培,对种植枇杷丰产很重要。同时,应注意选择南向和东南向平缓中下坡、冷空气不易积聚的土壤(切不可选坡度过大和冷空气易沉积的土壤)种植枇杷。

2. 土壤条件

枇杷虽然容易栽培,山地、平原、滩涂均可,砂质、粘壤土都行,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也不严,pH值4.5~8.5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但枇杷的根系在土中的垂直分布较浅,主根虽可深达1m以上,但80%以上的吸收根却分布在地面10~50cm深的土层中,且根系的水平分布较窄,多密集在主干周围1~2m,故其不耐渍,不耐旱,抗风力弱。因此,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含有较多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pH值在6左右的沙壤土栽植最好。若土块难于选择,栽植表土太薄、粘重,或选用连作土栽植,则必须在定植前客土增厚或深翻改土,保证土层厚达50cm,或采取壕沟顶植,沟内压绿,或聚土栽植。以后逐年向外扩穴改土、深翻压绿,以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引根深入土中,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根群分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风力。倘若已经栽植,山地则必须注意保水、保土、保肥;平地则必须注意降低地下水位,可采用深沟高畦或聚土成墩的办法,使枇杷生长于畦、墩之上,并逐步客土增高。

3. 水分条件

枇杷是常绿果树,枝叶茂盛,生长结实,需要较多的降水量和湿润的空气。年降雨量800~2 200mm均可,但年降水量1 000mm左右且分布适当亦行。枇杷根系较浅且分布较窄,若降水量分布不当或偏低,又无法灌溉或不能及时灌溉,不能满足生长和结果需要,则会对枇杷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种植地应尽可能降雨较充沛、灌溉有保障。同时,对平地和粘土,须每2行开40cm宽、50~60cm深的排水沟,以防雨多受渍。

二、选择搭配适合的品种

目前,在四川栽培的枇杷品种比较多,主要有:大五星、早五星、早钟6号、龙泉1号、解放钟、红灯笼、白玉等。早钟6号:特早熟(4月上旬前后),果形卵圆形或长形;果色黄色或深黄色;单果重40~60g,最大为75g;质细、化渣、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1.9%~13.1%,含酸量0.26%;抗逆性强,优质、丰产性好。攀枝花市是农业部确定的早钟6号枇杷生产基地。龙泉1号:5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58g;果皮厚,易剥离;果皮、果肉橙红色;甜酸适度,含可溶性固形物11.9%~13.1%;果实耐贮运;对叶斑病、缩果和日烧病的抗性均较强;耐寒性和丰产性好。解放钟:果特大,平均果重61g;但其早果性差、果易裂、日灼易伤,品质明显不及大五星,我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淘汰,建议新植地不选用。白玉:目前四川主栽地是江油,品质较佳,但果小,果重25~30g,可适量种植。早五星:极早熟,在成都地区一般在4月上中旬成熟,比大五星早熟20天左右,与早钟6号成熟期相当;平均果重66g,明显优于早钟6号,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品种,建议适当规模种植。红灯笼(又叫晚五星或迟五星):特晚熟(成都龙泉6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63.1g,最大果重超过100g;果皮橙红色,肉质细嫩,化渣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3.5%,果实可食率为74.3%左右;对土壤适应性广,抗旱性较好,抗低温霜冻能力较强,抗叶斑病和灰霉病的能力强于大五星等主栽品种。目前全国品质最好的枇杷品种是大五星,中熟(5月上旬前后),果面金黄,果实特大,极丰产,风味浓,糖度高(鲜果糖度达到13.2度),可食率高达到75.62%,明显超过解放钟和早钟6号。品质上乘,耐贮藏运输,是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

选择适合的枇杷品种,是夺取枇杷丰产的关键之一。建议:一、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枇杷品种;二、选择丰产性能好且受市场欢迎的枇杷品种;三、选择并合理搭配早、中、晚熟枇杷品种,组成较为理想的品种群。如:将4月上中旬成熟的早五星与4月中下旬成熟的早钟6号(早熟类品种)、5月上旬前后成熟的大五星与5月中下旬成熟龙泉1号(中熟类品种)、6月上旬成熟的红灯笼(晚熟类品种)合理搭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适当的栽培比例。

改良现有品种。对果园的现有品种进行改良,是夺取枇杷高产不可缺的手段之一。洞庭、茂木等老品种,树龄较长(10年以上)的,由于其活力较差,采用砍伐,重新栽植新品种方式改造;树龄较短(10年以下)其生长活力较强,采用高接优良品种以改造。但不提倡对受病虫害较重的果树进行改造,因为其高接后虽然品种得以改良,但其活力较差,树势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优良品种的特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品质也难有理想的效果。改造时,应选取壮年或青年结果树生长健壮、粗细适中的1年生春梢或夏梢营养枝作接穗(不用内膛枝或徒长枝);接穗采集后立即剪除叶片并包在塑料薄膜中保湿,随采随用;嫁接成活后及时除去砧木上抽生的萌蘖;嫁接40~50天基本成活、新芽抽生时方可每月施薄肥1次,同时做好中耕除草及抗旱等管理。

品种适合当地栽培,以发挥最大的增产潜力;品种具有丰产性,以奠定获得丰收的品种基础;品种的销售度好,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不同成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以满足持续的、理想的市场需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三、恰当的栽培管理技术

1. 适当的栽植方法

新植果园,应选择在9~11月(具体依当地气候条件而定)秋季栽植,其中攀西地区宜在雨季的7~8月栽植。取苗前,灌透取苗水;取苗时,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损伤、无病虫、苗粗0.6cm以上、苗高30cm以上的1年生苗木,剪去叶片1/2~2/3(嫩梢叶片全剪),带土取苗;运苗时,若苗木非带土则用湿锯末保湿;栽苗前,挖好穴(大、深60~80cm),下足肥(腐熟土杂肥50kg/株,肥土充分混匀),将苗的根系放入50%多菌灵800倍液中浸泡15~30分钟;栽植时,树干扶植、左右对齐、根系舒展,细土逐层盖至嫁接口下并踏实。定植土面高出四周地面20(坡地)~40cm(平地),周围土高出树干中心约5cm,以便于浇水;栽植后,浇足定根水(10~20kg/株),上覆1层干细土防湿土开裂;水透入土后,树盘1m2范围覆膜,封严膜边。此后常查土壤干湿情况,干时浇水。栽植密度,必须根据品种、地形、地势、土壤肥力等,选用株行距1m×3m、1.5m×3m、2m×3m、3m×4m或4m×5m。

2. 适宜的施肥管理

幼年树以氮磷肥为主,成年树则配合钾肥。幼年树勤施薄施,成年树年施3次肥。幼年树,栽植成活至萌芽期间施一次清粪水,萌芽和展叶后各施一次速效氮磷肥和清水粪。定植第一年,以密植园亩栽111株(株行距2m×3m)计,每次亩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5kg、清水粪500kg,共施8次。成年树的春季壮果肥于2月下旬前后春梢抽生前一周内亩施尿素25~5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kg、人畜粪水5 000kg;枇杷夏梢是优良的结果母枝,培养健壮夏梢是确保枇杷优质丰产关健。因此必须重视夏季促梢肥(又叫采果肥)的施用,要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果后(晚熟品种采果前)亩施尿素50~80kg、过磷酸钙50kg、清粪水5 000kg;秋季花前肥(促花肥)于9~10月上旬的抽穗后开花前亩施复合肥50~100kg、清粪水3 000kg。但成年树施肥应根据树势(如抽枝发叶多少、叶片色彩深浅、花与果多少等)情况增减肥量。根据树势和坐果情况,全年可多次根外追施(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浓度以0.3%为宜。

3. 得当的果园管理

幼树,严禁在树盘周围1m内间作,余下空地可间种豆类、蔬菜、绿肥等;树盘用土覆盖。成年树,从果实成熟前3月底开始用稿秆等覆盖树盘,并于秋季中耕10~20cm深后施肥或扩穴改土施肥时翻压入土,地膜覆盖保湿。若为壕沟改土或大穴定植,则在行间一侧(2年后另一侧)深翻扩穴压入绿肥、稿秆、磷肥等,且尽量少伤根系。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土壤中耕后用稿秆等全园覆盖10cm厚;降雨过多时要加强排水,否则易致:夏季枝梢停长成花、夏秋死树、成熟期果实着色不良、裂果等。同时,3~4月幼果发育期遇旱要适当灌水,冬干时保证土壤湿润。

4. 关键的整形修枝

整形修剪是枇杷丰产高效栽培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密植园。整形采用小冠主干分层形(2m×3m)或Y字形(1m×3m)。小冠主干分层形:此为高产树形,适合株行距2m×3m的枇杷密植园。3~4年完成整形。成形后树高约2.5m。以后随着树年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减少主枝层数。做法是:定植苗主干高30~40cm,顶芽任其向上生长,留3~4个腋芽枝作第一层主枝,匀布四周,用绳索等固定,使之与中心干成约70°夹角,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停止生长时扭梢、环割、拉平促成花;中心干第二次萌发的侧枝若与第一层相距90cm以下者扭梢;分枝距第一层达90cm者作第二层主枝2~3个,与中心干成约50°夹角;按同法距次层70~80cm选留第三层主枝2个,并与中心成约30°夹角。然后主枝顶芽任其生长,侧枝及其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环割、拉平促花。此外,在树形未成前,绝不让各层主枝的顶芽开花结果;各层内除主枝以外的枝条暂不去掉,先促花挂果,然后回缩修剪,这是获得幼树早期产量的关键;保持各层主枝在中心干上错落分布。Y字形(开心形):此形是生产大果高糖型果实的首选树形,适合株距1m、行距3m的密植果园。做法是:果苗南北向栽植,去掉中心干,留下2个枝呈东南、西北方向斜向上伸至行间,并与行间呈45°夹角;其余所有枝条作下垂状拉枝和扭枝,结果后视空间大小逐步回缩修剪,此后所有结果枝应重点在两大主枝上培养。树高控制在2m左右。修枝时,幼年树(1~3年生),尽可能不修剪;对同一层内的个别旺枝环割;对过密枝在第2~3年时适当疏除。成年树一般于春、夏两季修剪。春季修剪在2~3月结合疏果去除衰弱枝、密生枝、徒长枝和影响树冠光照的大枝和重叠枝,回缩过高株的中心干。夏季修剪于采果后10天内完成,删除密生枝、纤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回缩部分外移枝,去除果桩或结果枝的果轴,以促发夏梢,保证丰收。

5. 必要的调控花果

对树势较旺的(尤其是抽出春夏二次梢的)植株进行促花:6月中下旬施一次磷、钾肥;7月上中旬夏梢停长后将各层主枝拉成50°左右,其余各枝拉平或下垂,对个别旺枝环剥倒贴皮和环割3圈(每圈间隔1cm);7~8月暴雨期加强排水管理;9~10月要看树施(花前)肥,花多者施;11月至翌年1月,灌清粪水于在树盘并覆盖保湿。疏花:于9~10月花穗已伸展而未开花前,幼树按结果枝∶营养枝=1∶2、成年树按结果枝∶营养枝=1∶1疏除弱枝、病虫枝等,并将端部疏除1/2~2/3。疏果:春暖后(2~3月)疏除小果、病果、虫果、弱枝果、冻害果、畸形果等,大果品种每穗留1~2个果,中果品种每穗留3~4个果,小果品种每穗留5~6个果。套袋:于最后一次疏果并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套袋并捆扎袋口(果实套袋可防治紫斑病、吸果夜蛾和鸟类危害,减少裂果,避免药液喷洒到果面,使果实着色好,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采果前5~10天去掉果袋,以利受光着色。此外,在枇杷谢花期叶面喷施0.001%赤霉素或在开花2/3时用0.25%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混合液喷花以提高座果率。

6. 得力的病虫防治

枇杷病害主要有叶斑病(斑点病、角斑病和灰斑病)、褐斑病、轮斑病、赤锈病、紫斑病、炭疽病、花腐病、褐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舟蛾、刺蛾(扁刺蛾和黄刺蛾)、桑天牛、黄毛虫、木虱、若甲螨、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蝽象和介壳虫等。防治关键,一是提高树体抗力:可通过深沟高畦、合理施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旺树不施氮肥)、及时(干旱季节)灌溉(多雨季节)排水(幼树7~8月不灌水,及时疏松树盘)、适度整枝打杈(采果后剪去过密枝、光腿枝、病虫枝,疏剪、回缩、短剪,抑压旺长枝等以通风透光)、搞好田园卫生(清除落叶残枝)、果实套袋(如紫斑病)等农业防治方法防治;二是适时喷药:喷药抓住3个关键期,即: (1) 春、夏、秋各次抽梢期。病害主要防治叶斑病、褐斑病、轮斑病和果实炭疽病等,虫害主要防治黄毛虫、梨小食心虫和木虱,秋季防治舟蛾、刺蛾。 (2) 花期。主要防治花腐病、木虱、若甲螨、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3) 结果期。此期为控制病虫以保证枇杷增产的关键期。主要防治炭疽病、褐腐病、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蝽象和介壳虫等。叶斑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治;褐斑病在用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50%施宝功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喷治;轮斑病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治;花腐病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5 000倍液喷治;炭疽病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 000~10 000倍液喷治;褐腐病,发病的刮除病斑并烧毁病皮,然后涂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干后再涂波尔多液利伤口愈合;未发病的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5天一次,连喷3次以预防;黄毛虫用3%啶虫脒乳油2 000~2 500倍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喷治;木虱、蝽象、介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治;若甲螨用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倍液喷治;舟蛾,冬季刨挖树盘捡蛹,7~8月捕杀群居幼虫;幼虫扩散后振动树枝,收集消灭落地幼虫;发生量大的,在幼虫分散为害前喷洒青虫菌悬浮液1 000~1 500倍液;刺蛾用20%杀灭菊脂3 000倍液在防治。早钟6号嫩梢和叶片对敌敌畏、敌百虫敏感,禁用。

7. 正确的采收方法

桑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篇11

1砧木接穗选择

砧木与接穗是嫁接工作的基础,其新鲜程度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根据实践经验,砧木出圃假植的时间一般以嫁接前1个月左右为宜。规格上要选苗根发达、苗干充实、储藏养分多、无病虫害、大小适合嫁接的宾生桑苗。接穗条的采集时间应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原则上要选枝条充实、冬芽饱满、无病虫害的穗条,一旦接穗条采回来后,就必须妥善储藏,最好是放在阴凉的室内储藏。堆放时,四周应留出人行道,接穗条上面覆盖湿稻草,以保证接穗条的相对新鲜,力求达到不干、不发芽、不霉烂的要求。如空气干燥,可向周围墙壁间接补湿,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以防接穗条失水过多。总之,要通过合理储藏,使接穗条适当失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2苗床环境调节

苗床以选择向阳、地势高、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宜,苗床拉绳南北向定床,东西向升沟,依次排放嫁接体,排放时应让嫁接体根系舒展,顶部平齐,排满一行后用湿润细土壅好嫁接体,尽可能将根部、接,及穗头部位都壅上土,最好再用床内湿润细土从上部填充嫁接体间隙,填满后上面盖3~5厘米细土,然后覆盖薄膜增温。薄膜上面撒一层稻草调温,最适宜嫁接体愈合发芽的床内温度是25~28℃,15℃以下和38℃以上都不易形成愈伤组织。因此。嫁接体入床后一定要保持适温适湿的良好环境,原则上嫁接体入床吃足水分后,一般不需要过多补湿,当发现嫁接体刚开始脱苞、就要将覆盖在嫁接体上面的薄膜、稻草等揭除。并注意炼苗。

3移钵灌浆操作

嫁接体移栽时,要先用专用的制钵器打孔,灌入泥浆,将嫁接体接口以下的根部全部插入泥浆中,再行覆土。实践证明:河泥浆比田头现配的泥浆效果好,稀稠适中的泥浆比过稀过稠的泥浆效果好,灌浆后随即插入嫁接体的比间隔一段时间再插入的效果好,捏紧穗头插入的比操作粗放的效果好。移栽密度以667平方米(1亩)栽1000株为宜,过稀桑叶产量不高,过密桑树光合作用差且下部的叶片易发黄脱落,桑叶质量差,一般以行距1.33米、株距0.5米较好。打孔灌浆插入法能大量补充土壤水分,促进土壤与嫁接体根系密切结合,迅速接通毛细管,可以免去壅根时对嫁接体的挤压,大大减少机械损伤,提高成活率。如3月份下田移栽的嫁接体要覆盖地膜,4月份下田移栽的嫁接体可覆盖稻草,以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嫁接体桑芽发育。

4缺株带土移补

嫁接体一步成园,受天气、前茬作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缺株,影响成园标准。为达到速成丰产的目标,应将新拓桑园出现的缺株及时补植到位,做到当年成园、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缺株带土移补一般是在6月份也就是梅雨季节进行,因为这时的阴雨天偏多,桑苗移栽后容易成活。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季节,桑苗的成活率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伏旱之前应是园内缺株带土补植的最桂时期。一般当桑苗高度长到15厘米左右时,就要在同一块田的预备苗行内进行桑苗带土移栽补缺,然后浇水实根,壅实细土。实践证明,带土移栽的比不带土移栽的效果好,带土大的比带土小的效果好,黏土地区比沙土地区的效果好,土与根结合紧的比松的效果好,栽后浇水的比不浇水的效果好。

5高产树型养成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篇12

1 园地选择

园地尽量选择在土壤深厚而肥沃、质地松软、地下水位在2.0m以下、土壤含盐量较低的地方。如果是荒山坡地, 应选中下部阳坡或半阳坡, 土层厚度不能小于1.0m, 并且要先修梯田或鱼鳞坑, 增厚土层或改良土壤后再栽植苗木。土层过薄, 不利于根系发育, 容易形成“小老树”。所以, 山顶、沙荒、涝洼、盐碱地、土层过薄、地下水位高和风口处, 都不适宜栽种。

2 培育苗木

2.1 种子育苗

核桃苗木多采用品种优良核桃的实生苗木作砧木, 留种用的核桃应适当晚采, 最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 发芽率达90%以上。采后脱皮, 及时晒干, 于土壤上冻前进行沙藏处理。用盐水选出饱满的种子, 以一层15cm厚的湿沙 (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 、一层核桃的顺序, 向上逐层放好, 直到坑口20cm处。然后用湿沙将坑口埋平, 上面用土培成屋脊状。为保证坑内通气, 在坑中央应放一把秫秆把。春季取种前应检查1次~2次。土壤解冻后要尽早播种。育苗地亩施有机肥2.0m3, 整平, 做成1.0m宽的畦进行条播。行距30cm, 株距15cm, 开沟深10cm, 覆土5.0cm~8.0cm。摆种时缝合线要与地面垂直, 种尖向一侧最好。每亩用种量约120kg左右, 生产苗木约7 000株。出苗后要加强水肥管理, 防治苗期病虫害。

3 嫁接

3.1 枝接

核桃枝接最佳适期为4月上中旬。接穗应选用健壮发育枝或长果枝的中下部, 接前剪成芽枝段, 在95℃~100℃石蜡液中速蘸。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或插皮舌接。为防止伤流降低嫁接成活率, 接前对砧木进行放水处理, 即在砧木基部周围, 斜向下劈几刀, 深达木质部, 使伤流液从刀口流出。刀口的多少要根据砧木粗度和嫁接时伤流量确定, 一般3刀~5刀即可。

3.2 芽接

芽接适合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芽接的接穗最好是随接随采, 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叶片。芽接方法常用丁字形和方块形芽接。倒丁字形芽接的方法效果很好, 可使微量伤流从接芽下部横切口处溢出, 提高嫁接成活率。

3.3 嫁接后期管理

嫁接成活后要注意及时解绑和除萌。接穗萌芽后, 每亩可施入尿素10kg~15kg, 夏季可施磷酸二铵15kg~20kg, 每次施肥后要浇水。苗木长至20cm高时, 要立支柱防风害。另外, 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4 栽植

栽植密度为6.0m×12m或7.0m×14m, 亩栽植30株左右。早实核桃, 山地、沙地等土质较差的园地可适当密植, 晚实核桃或土质条件较好的园地要稀植。栽植时还应注意每隔3行~4行栽一行授粉树。核桃具有雌雄花不同时开放的特点, 故应选择花期彼此互遇的授粉品种。栽植以前应挖80cm×80cm×60cm的穴, 施足底肥。栽植时间春秋季均可。秋栽时要埋土防冻, 第二年萌芽时再撤土。春栽时则在解冻后, 栽植前要将伤根、烂根剪除, 最好在水中浸泡半天, 或用泥浆蘸根后栽植。栽后及时浇水, 然后采用地膜覆盖。冬季在土壤上冻前将苗木用土围起来越冬。

5 树下管理

5.1 土、肥、水管理

定植后为了促进幼树生长, 每年应结合施基肥深翻扩穴, 栽植在鱼磷坑的要逐年向水平梯田过渡。此外, 每年要除草3次~4次。2.0a~10a生幼树, 每年每亩施有机肥25kg~50kg。基肥应在采收前后及早施入, 方法多采用环状沟、条状沟或穴状。追肥和浇水主要在花前和6月中旬果实硬核期。

5.2 促花保果措施

对于晚实核桃, 可在促进幼树健壮生长的基础上, 采取夏季环剥促使花芽形成。方法是在5月中下旬, 对生长旺盛的辅养枝进行环剥, 环剥宽度为枝粗的1/10左右。此外, 也可利用生长抑制剂促花。幼树促花保果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核桃幼树始花常常是先开雌花 (1.0a~3.0a生开始出现雄花) , 故应异地采雄花进行授粉;二是幼树座果率较低要人工授粉。

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整形适宜在果实采收后的9月中旬到10月上旬 (即白露至寒露间) 进行, 幼树可提前至处暑。核桃定植后, 从第二年开始逐渐转入迅速生长阶段, 发生分枝后开始修剪, 培养适宜树形。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 (1) 疏散分层形:定干高度1.50m~2.0m, 有中心主杆, 主枝2层~3层, 第一层3个, 可分两年选留;第二层2个, 可于栽后4.0a~5.0a选留;第三层1个~2个, 栽后5.0a~6.0a选留。各层主枝要上下错开, 避免重叠。层间距下部宜较大, 地部稍小。各主枝向外分生2个~3个侧枝。树冠呈自然半圆形。 (2) 自然开心形:定干1.0m以下, 无明显中心主枝, 开心后留2个~5个主枝, 不分层次。土壤条件好的主枝少留, 反之多留。整形要注意主枝间势力平衡, 每个主枝选留2个~3个侧枝, 不要选留背后枝作为侧枝, 内膛应多培养枝组, 以防树膛太空, 结果部位减少。

6.2 修剪

修剪可以使核桃树提前进入盛果期。前期多采用短截, 增加分枝级次。对骨干枝的枝头可留40cm~50cm短截, 发育枝留30cm~40cm短截。在各级分枝上, 注意培养和配备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 均匀分布, 防止枝条基部光秃和结果部位外移。晚实核桃以顶芽或顶芽以下1个~3个结果, 故对结果母枝不宜过多短截。早实核桃侧花芽比例高, 可以短截。核桃背后枝长势易强, 常成为延长枝的竞争枝, 应视其生长方向、长势、角度, 疏除、改造或加以利用。另外, 对过密枝、并生枝以及病虫枝也应疏除。

7 防治病虫害

7.1 防治病害

核桃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炭疽病, 前者危害果实、叶片、嫩枝。果实被害后由外皮向内腐烂, 造成早期落果, 降低出仁率, 属于细菌性病害。后者危害果实, 引起早期落果或种仁干瘪。病斑近圆形凹陷, 中央有很多褐色至黑色小点, 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也是由真菌引起的。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病梢, 减少次年侵染源;二是萌芽前喷3.0°~5.0°石硫合剂和杀菌农药。

7.2 防治虫害

7.2.1 核桃举肢蛾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 是危害果实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一是刨树盘以冻死越冬幼虫, 或地面覆土1.0cm, 在幼虫入土结茧前及成虫羽化前在地面撒药毒杀;二是从5月中旬开始喷洒杀虫剂。

7.2.2 木尺蠖

木尺蠖以幼虫危害核桃叶片。防治方法:一是土壤结冻前和早春解冻后挖蛹;二是在高发期利用灯光、堆火诱杀;三是喷洒杀虫剂。

7.2.3 云斑天牛

上一篇:措施思考下一篇:民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