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栽培技术

2024-10-02

综合栽培技术(精选12篇)

综合栽培技术 篇1

一、玉米螟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 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 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 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 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 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 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 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蛟食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雾滴, 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成活不利。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秸秆、穗轴或根花中越冬, 来春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叶背, 孵化成幼虫后形成为害。

防治技术: (1) 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 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 是消灭越冬幼虫, 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 (2) 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千克用量灌心, 防治效果明显。 (3) 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 即将含菌量为50亿~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千克拌匀, 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 每亩设5~10个放蜂点, 放蜂量为15000~30000头放蜂防螟。

二、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 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 形成缺刻, 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 仅剩光秆, 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 成群迁移, 老熟后, 停止取食。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粘虫喜温暖高湿的条件, 在1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至6月降雨偏多时, 2代粘虫就会大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县不能越冬, 一代成虫从南部初始虫源基地远距离迁飞至我县产卵, 二代粘虫幼虫造成为害。

防治技术: (1) 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 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 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2.5%敌百虫粉, 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 对水50千克喷雾, 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2) 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 且不杀伤天敌, 对农作物安全, 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三、玉米红蜘蛛

为害状: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 被害处呈失绿斑点, 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 叶片变白、干枯, 籽粒秕瘦, 造成减产, 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条件与传播途径:玉米红蜘蛛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 干旱少雨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动, 抗寒力强。春季气温达7~12℃以上产卵孵化, 发育至若螨和成螨时, 转移至杂草和玉米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深翻土地, 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 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 (2) 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 进行喷药防治, 以防扩散蔓延。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

四、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最初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 排列成一至多条断断续续的虚线, 以后发展为实线。病部继续扩大, 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 不受粗脉的限制, 作不规则的扩大, 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病部继续扩大, 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绿斑, 变黄、棕、紫或干枯。重病株的黄叶、叶鞘、雄花有时出现褪绿斑, 植株矮小, 不能抽穗、迟抽穗或不结实。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蚜虫吸食带病毒杂草和带毒种子长成的幼苗后即带病毒, 再到健苗上取食, 即把病毒传到玉米或其它寄主上。随着蚜虫数量的增长及迁飞, 该病在田间扩散、蔓延, 造成多次侵染, 容易造成玉米的大面积受害。病害流行区由于杂草和种子带毒率高, 只要有发病环境条件再配合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极易使该病流行起来。气温达到20~25℃时, 有利于蚜虫的迁飞与传毒活动, 如田间毒源多, 蚜虫带毒率高, 有利于该病流行;当气温达到26~29℃时, 对该病有抑制作用;较长时间的降雨对蚜虫的迁飞, 传毒不利。

综合栽培技术 篇2

玉米是肇东市主栽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0.00万hm2,近几年由于玉米

市场价格看好,播种面积逐渐扩大,2012年玉米播种面积为21.73万hm2,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00%。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绥化市下达的推广项目要求,在肇东市22个乡(镇)办事处共落实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6.67万hm2。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克服了早期低温多雨的不利气候因素,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并达到增产10.00%的指标任务。结合肇东市气候、土质等实际情况,现将具有肇东特色的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主要技术措施

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就是应用地膜覆盖、催芽坐水、灌溉、中耕、深松蓄水、少耕免耕等技术,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

1.1 选用良种 选用品质好、抗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南部乡镇选用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生育期在128 d以内的耐密收敛型高产稳产优质中晚熟玉米品种,如先玉335、平全13等;北部乡镇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丰禾

10、龙单33等。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00%,含水量不高于16.00%。

1.2 旋耕整地 今年由于早期低温多雨,整地时间拖后15 d。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土壤化冻1犁深(15 cm),采用大型农机具1104或1304旋耕、灭茬、深松、施肥、起垄、镇压一次作业成型,达待播状态,使垄距为67 cm。

1.3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测土数据和产量指标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专家推荐,科学施肥,做到缺啥补啥,做到两个“三结合”,即农肥、化肥、微肥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

1.4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与抗旱处理。我市使用效果较好的种衣剂有:63.00%乌米毙干粉种衣剂按药种比1:200包衣;20.75%黑败悬浮剂、17.00%吉农4号悬浮剂、7.50%黑虫双全悬浮剂按药种比1:40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

1.5 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一般在5~10 cm耕层土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肇东市南部乡镇一般在5月4号前后,北部乡镇在5月6号前后。采用“一条龙”坐水种技术即机械开沟坐水,亩坐水量2~3 t,人工或播种机点播,每穴1~2粒,拉子覆土,镇压。

1.6 间苗与定苗 出苗前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及时补种或栽预备苗。苗出后及时间苗、补苗,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做到一次等距留苗,确保苗早、苗齐、苗壮、苗全。

1.7 化学除草 遵循先土壤封闭,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原则。土壤封闭除草。玉米播后出土前,亩用90.00%乙草胺乳油150~200 mL+38.00%莠去津水悬浮剂200~300 mL兑水50.0~100.0 kg,使用机动喷雾器对土壤表面均匀喷雾,药后10~15 d如没有15~20 mL降水,应人工灌水,以保证除草效果;苗后茎叶除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亩用4.00%烟嘧磺隆油悬剂100 mL+38.00%莠去津水悬浮剂120 mL +72.00%2·4D丁酯乳油20 mL,兑水15.00 kg茎叶喷雾。

1.8 深松与封垄 一般6月上旬使用深松铲进行苗后深松,6月下旬结合追肥及时封垄。

1.9 节水灌溉 灌水时期为拔节一抽雄一吐丝期,此时气温高、蒸腾作用强,需水量最大,这一时期缺水易造成“卡脖旱”,如缺水应及时灌溉。抓好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样板田建设,以点带面

在每个乡镇选一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代表性的地块做样板田,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程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从良种选择、种子包衣、催芽坐水、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节水灌溉、扒皮晾晒等技术环节入手,从种到收一包到底,充分发挥其引带辐射作用,给项目区乡镇广大农民做好表率,带个好头。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今年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实施面积16.67万hm2,测产结果平均亩产达到762.5 kg,较常规田平均亩产691.0 kg增产71.5 kg,增产率10.30%,按1.0 kg玉米1.5元计算,亩增收107.3元,总增收26 825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玉米抗旱综合栽培技术的顺利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干旱带来的不利因素和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肇东市21.73万hm2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对提高肇东市、乃至全地区玉米质量及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论

设施栽培蔬菜综合增温技术 篇3

1. 酿热增温 利用马粪、牛粪、米糠、树叶、稻草、麦秸等酿热物,加入适量的水,加速微生物繁殖,使酿热物发酵生热,提高地温。酿热物的厚度一般在20~80厘米,含水量以70%左右为宜。

2. 水暖加温 水暖加温是塑料大棚加温中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水暖增温多用锅炉加热,从机体送入热水,随其循环往复,提高棚温,最大优点是温度稳定,分布均匀,生产安全。

3. 蒸汽加温 蒸汽加温是利用锅炉发生蒸汽,通过管道送入大棚,这种加温方式采用的是大型设备,小型大棚不宜采用。由于蒸汽较水暖摩擦力小,因此可以采用细长的管道输送,其发热量是水暖的两倍。

4. 暖风加温 暖风加温以热空气直接暖和棚室,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加温方式。一般的暖风机小型简单,也比较便宜;大型温室则需要专门设置锅炉加热空气,而后通过暖风机送入室内。暖风加温由于利用的是暖风循环,大棚病害较少,加上没有管道,有利于大棚作业。

常见的增温方式介绍较多的还有火炉加温、明火加热、火盆加温、电热加温几种,这里不再重复。传统的水暖和气暖加温,通过锅炉使用燃煤加热,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且温度不易调控,反应慢。近年来,又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太阳能储存系统,以及燃油热风机加热系统,这些方法耗能少,不污染环境,弊端是投资较大。

5. 农业措施 采取如下措施都能对蔬菜起到增温的作用:高架蔬菜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并适当稀植;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整枝抹杈、摘除老叶等,并用透明绳架吊拉蔬菜茎蔓等;起垄高畦覆膜,可提高地温2~3℃;严格控制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技术,浇水后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

二、增光措施

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使得大棚温度也随之升高。常用的增光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增大棚面角度 大棚建造时,要适当增大棚面角度,以增加透光率,提高光照强度。冬用型大棚底角30度以上,天角20度以上;春用型底角20度以上,天角以14~15度为宜。

2. 保持棚膜的透光性 ①保持膜面平紧。②及时清除膜面的灰尘、积雪等,保持膜面清洁。③普通棚膜要及时消除膜内的水滴,常用方法:一是拍打膜面,使水滴下落;二是定期向膜面喷洒除滴剂或消雾剂,普通薄膜喷涂SN防水滴剂后,膜上就不容易形成水滴,透光率可提高35%左右。④选用无滴膜,无滴膜水滴少,透光性好,升温快。

3. 利用反射光 ①地面铺盖反光膜,不仅可增加蔬菜下部光照,而且还可保持地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②在后墙面挂反光膜,可增加北部光照强度。③将内墙面和立柱表面涂成白色。

4. 适时揭盖草苫 草苫要早揭晚盖,使白天温度保持在25~32℃,夜间保持在12~15℃,只要不下雨,白天即使是阴天,也要全部揭去草苫,尽量增加光照。但久阴暴晴时草苫不可全揭,而应隔苫揭盖,以避免强光照导致蔬菜水分蒸发过大萎蔫、枯死。

5.人工补光 连阴天和冬季光照时间短时,应用电灯和日光灯进行人工补光,电灯和日光灯搭配安装,—般按每10平方米配置1盏360瓦左右的灯为好,灯应距离蔬菜和棚膜50厘米,避免对菜、膜造成损伤。补光时间:晴天一般在揭苫前和盖苫后各补2~3小时;连阴天要酌情延长补光时间,使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光时间相加保持在12小时左右。

6. 利用沼气增光增温 主要通过点燃沼气灯、灶来解决,燃烧时间为5:30~8:30。棚室内按每50平方米设置1盏沼气灯,每100平方米设置1台沼气灶。注意事项:点燃沼气灯、灶应在凌晨气温较低(低于30℃)时进行;不能在棚室内堆沤发酵原料;当1000立方米的日光温室燃烧1.5立方米的沼气时,沼气需经脱硫后燃烧,以防有害气体对作物产生为害。

除采取以上增光措施外,还要经常检查棚膜,发现棚膜有破损时,要立即用大棚粘合剂进行修补,以防漏风降温。

三、保温措施

1. 棚后建挡风屏 在大棚北侧沿棚东西方向用芦苇秆、玉米秸秆等建成带有一定坡度的护风屏障,再加上1层旧薄膜,这样既有利于挡风又能起到反光作用,还可加厚后墙而起到保温的作用。

2. 在大棚周围增设防寒沟 防寒沟深、宽均为50~60厘米,内填麦糠、锯木屑、柴草、稻草、煤渣等并踏实,盖上塑料薄膜或地膜,然后覆土,可有效阻止棚内地温散失。

3. 加“围裙” 在棚内侧四周加1道1.5~2米高的薄膜,或用草帘围住,可以提高棚内温度。

4. 采用多层覆盖 在大棚下面拉上铁丝,在铁丝上搭薄膜,夜间温度降低时把薄膜展平遮满顶棚。或在大棚外覆盖地膜、塑料薄膜、草帘等进行保温。

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篇4

1 一测

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玉米是禾本科作物, 春播玉米一生所需营养以氮为主, 磷、钾为次, 合理搭配钙、镁、锌, 全衡营养才能夺得高产, 所以测土配方是玉米种植的一大重要措施。经测土得出:设计产量2.25t/hm2, 需纯氮420~450kg/hm2, 五氧化二磷225~255kg/hm2, 氧化钾150~225kg/hm2, 搭配4%的锌肥。同时按玉米生育特性, 可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重要阶段, 不同时期需氮磷钾养分量不同, 苗期需总养分的20%, 孕穗期需总养分量的50%, 花粒期需总养分量的30%。根据需肥指数确定底施“联盟”牌复肥 (18-17-10) 600kg/hm2, 孕穗期追尿素300~375kg/hm2, 个别地块采取了集中施肥“一炮轰”的办法。

2 二改

根据玉米所需养分改过去多年仅施硝酸磷肥变为施山东寿光产的联盟牌复合肥, 它的氮磷钾比例是 (18-17-10) , 施600kg/hm2, 孕穗期追尿素300~375kg/hm2。个别高产田地块是黏土地, 施联盟牌复合肥 (18-17-10) 750kg/hm2, 加突尼斯二铵75kg/hm2, 不作追肥。黏土地施“联盟”牌复合肥 (18-17-10) 750kg/hm2加高活性腐植酸的北京奥佳 (18-16-16) 的50%的奥佳复合肥300kg/hm2不作追肥。盐碱下湿地加施黑矾375kg/hm2进行土壤熟化、改碱保苗等措施。通过改常规施肥为因地制宜地多元素施肥, 是玉米增产的又一大技术措施。

3 三覆

地膜覆盖是保土保墒、提高地温的又一大种植措施。该农户20hm2玉米田里有4.67hm2是下湿地, 中晚熟玉米在下湿地里很难成熟, 于是采用了大田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提高了地温, 促进了植株生长。根据经验, 盐碱下湿地每4.5d长1片叶, 地膜覆盖后的土地每3.5d长1片叶。因此, 中晚熟品种在有限的生长期内无法成熟时, 可采取地膜覆盖种植技术。

4 四优

因地制宜选育优良品种。在100余个品种中, 根据不同的块块, 分早、中、晚熟品种, 选育了12个优良品种, 分别是晚熟品种高玉4号、沈玉17、忻玉106、奥玉3118、东单60, 中熟品种鑫玉16、农大108、农大364、永玉3号、育青1号, 早熟品种先玉335、安玉13。按照品种生育期, 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做到了品种选优, 播种时间合理。

5 五密

合理密植是高产高效夺丰收的关键。采用地膜覆盖、集中施肥, 推行宽窄行种植, 株距33cm, 宽行60cm, 窄行47cm, 留苗5.625万株/hm2。

6 六除

种植后3~5d, 喷洒玉米除草剂, 既不伤苗又能除掉杂草, 省工、省时, 科学除草, 使玉米植株健壮, 生长不受杂草影响。土壤封闭可选用乙阿合剂等除草剂, 杀灭明草可选用草甘磷除草剂进行防除。玉米苗期杂草较多的地块在玉米5~7叶时 (杂草2~3叶) , 可选用玉农系等茎叶除草剂进行防除, 鲜食玉米应慎选除草剂。

7 七追

在玉米生长到7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把尿素深追到10cm以下, 利用单管追肥双犁头, 中耕培土的自制追肥器, 中耕除草、培土、尿素深追一次完成, 既省工又不浪费肥料。在高热天气下, 把肥料施在作物生长的根系密集区, 所追尿素不跑氮, 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同时结合追肥浇好孕穗期的第1水。

8 八防

发生玉米苗枯病的地块, 应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及时中耕松土, 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选用多菌灵、三唑酮等药剂, 间隔5d, 连续2次防治。个别地块在地下害虫严重发生的情况下, 采取肥中拌药防虫技术, 肥料中拌3911甲拌磷施肥施药一齐完成。幼苗期浅浇水、灌毒水, 水药并用, 防治地下害虫, 提早中耕, 促进作物生长, 以保全留有余地, 使作物不受病虫害的危害。

摘要:根据生产经验, 总结出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栽培技术措施, 即:因地制宜巧安排, 科学种田夺高产, 测土配方巧施肥, 营养平衡要多元, 前轻后重在孕穗, 孕穗浇好第一水, 下湿盐碱地要提温, 地膜覆盖办法行, 合理密植宽窄行, 高投高产高收入, 优良品种优质肥, 防虫灾病高中耕, 以期为更多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草害防治

参考文献

[1]陈官印, 田荣燕.鲜食玉米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5 (3) :11.

[2]张晓梅, 王越人, 姚岚, 等.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7) :134-136.

[3]郑茂启, 李丽, 王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 2003 (5) :28.

[4]刘秋芬, 吴峥嵘, 任淑娟, 等.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8 (6) :17-18.

[5]姚万山, 张慎璞, 张前进.夏玉米亩产900kg栽培调控技术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12) :6-7.

综合布线技术综述 篇5

摘要:本文从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选型,综合布线系统管槽设计与管线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了综合布线技术。

关键词:综合布线。

智能化大厦就是通过大厦的主体、内部的装备以及经营和服务的优化,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舒适、高效、安全、方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大厦。

智能化大厦的建设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有线电视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它将成为未来高速信息公路的主要站点。

智能化大厦是由综合布线系统与各个功能控制系统组成。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大厦传送信息的神经中枢。

一、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传统的布线方法是对不同的语音、数据、电视设备采用不同类别的电缆线、接插件、配线架,它们分别设计和施工布线,互不兼容、重复投资;管理拥挤、难以维护、可靠性差。传送速率低,难以满足设备更新、人员变动、办公室扩充等新环境的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综合布线系统以无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采用分层星型结构,传送速率高。还具有布线标准化、接线灵活性、设备兼容性、模块化信息插座、能与其它拓扑结构连接及扩充设备,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即建筑群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大型布线系统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部件将六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的构成方框图如图一所示:

一、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的构成方框图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缆连接各大楼中心计算机房的主机及网络设备;

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实现数据终端设备,程控交换机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设备区子系统——采用BIX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交换机;采用光纤终结架连接主机及网络设备;设备区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中为各类信息设备(如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程控交换机等设备)提供信息管理,信息传输服务。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包括网络集线器(HUB)设备、网络智能交换集线器(Intelligent Switcher)及设备的连接线。我们可采用了标准的19”机柜,可以将这些设备(Switch, Hub)集成到柜中,便于统一管理。它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输出线通过主干线子系统相连接, 构成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环节,同时它通过配架的跳线控制所有总配线架(MDF)的路由。

水平子系统——将设备间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数据部分和语音部分均用采用IBDN增强型五类双绞线;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数据、图形等电子信息交换服务将采用四对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Cat.5 UTP)布线。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性能价格比最好的高品质传输介质,其性能指标完全符合ANSI/EIA/TIA-568标准(美国的五类线标准),能够保证在100米范围内传输率达到并超过100MBps。根据超5类UTP用于支持100MBps传输的最大距离为100米设计,设计线从配线架至最远端(工作区)的端口小于90米。

水平子系统由8芯非屏蔽双绞线组成。常用的双绞线有3类线和超5类线。3类线可用于电话和16Mbps的数据传输;超5类线传输数据的速度可到100Mbps。为适应以后扩展的要求并最大限度保护投资,本方案采用全超5类线模式。

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既符合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标准,又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标准。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即可以连接计算机或其它终端。水平系统的双绞线一端在这里端接。每个面板有超5类插座,插座装在面板上。安装在每一个工作位置上。插座选用8芯RJ45型。跳线用于连接插座与PC。跳线的两端带RJ45插头。考虑配备双孔插座。电脑、电话可按用户的需要,随意跳接。

管理子系统——配线架管理模块,与水平双绞线连接选用先进通用的19”标准模块化配线架。电脑配线采用单跳方式,跳线在集线器与配线架之间跳接。跳线采用超5类UTP(非屏蔽双绞线),RJ45接头。可用带黄色标号绳的HUB跳线,考虑调节距离后定长制作,每一根跳线均经过五类测试仪的多指标测试,完全满足标准所规定的跳线各项指标,支持超过100M的数据传输速率。标号绳加在跳线的两端,标号对应,避免了将来管理中查线的不便,非常便于管理。

三、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选型

楼宇间采用光缆连接,主干网为百兆光纤以太网。楼宇内的室内布线可采用IBDN结构化布线系统(加拿大北方电信NORDX/CDT公司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从端到端采用超五类接插件产品,支持Ethernet、Token Ring、CDDI、ATM及多媒体技术,且以开放式的原则,支持众多厂家的产品及设备。

1)信息插座:数据和语音均采用MDVO(多媒体信息)模块式超五类信息插座。

2)传输介质:水平——数据和语音均采用IBDN Plus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建筑群——采用室外六芯多模光纤。

3)配线架:数据采用IBDN光纤终端盒及PS5 HD系列模块式配线架。

4)跳线:数据部分采用两芯SC-SC光纤跳线和高速模块跳线。

四、综合布线系统管槽设计与管线铺设

由于安装的是非屏蔽双绞线,对接地要求不高,可在与机柜相连的主线槽处接地。

线槽的规格是这样来确定的:线槽的横截面积留40%的富余量以备扩充, 超5类双绞线的横截面积为0.3平方厘米。

线槽安装时,应注意与强电线槽的隔离。布线系统应避免与强电线路在无屏蔽、距离小于20cm情况下平行走3米以上。如果无法避免,该段线槽需采取屏蔽隔离措施。进入家具的电缆管线由最近的吊顶线槽沿隔墙下到地面,并从地面镗槽埋管到家具隔断下。

管槽过渡、接口不应该有毛刺,线槽过渡要平滑。

线管超过两个弯头必须留分线盒。

墙装底盒安装应该距地面30厘米以上,并与其它底盒保持等高、平行。

线管采用镀锌薄壁钢管或PVC管

五、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1.双绞线系统的测试

(1)连接正确性测试

A.双绞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的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的连接都是按标准来进行的,在配线架一端都按以下方式来连接。

第一对:白蓝 第二对:白橙

蓝白 橙白

第三对:白绿 第四对:白棕

绿白 棕白

而对信息插座的连接,则是按几种标准来实现的,即4对双绞线可按EIA/TIA568A(美国的超五类线标准)、EIA/TIA568B、USOC等标准来实现连接。

建议采用568A连接方式,该方式如下所示:2 3 4 5 6 7 8

白绿 绿白 白橙 橙白 白蓝 蓝白 白棕 棕白

EIA/TIA568A是IBDN习惯用的方式。

在穿线施工中,负责穿线施工的单位,可能因为用力过大或不正确的穿线方法或被所用金属线槽之边沿的锋刃将线缆全部或部分割断、拉断而造成缆线开路,也即缆线不能连续。

测试结果:所有连接完好的信息点连接的正确性要保证100%;必须保证所有信息点无短路现象存在,即无短路信息点;所有信息点中,一对线开路的信息点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所有信息点中,二对线开路的信息点所占比例不超过1%。

B.垂直子系统中,缆线的连接正确性由色码得到保证,色码编排如下:

线对号 端部颁标准 环箍

1—5 白(W)蓝(BL)

6—10 红(R)橙(O)

11—15 黑(BK)绿(G)

16—20 黄(Y)棕(BR)

21—25 紫(V)灰(S)

按排序组合,如1—5线对有:白蓝、蓝白为第一对线;白橙、橙白为第二对线;白绿、绿白为第三对线;白棕、棕白为第四对线;白灰、灰白为第五对线。其它依此类推,安装时按顺序按此色标进行,方可保证连接的正确性。

(2)衰减测试

衰减是由于线缆阻抗(R、L、C)的原因而导致信号变弱。

测试条件:对五类线及相关产品实现从1.0MHZ—100MHZ的测试,测试温度为20℃—30℃,信息点到配线室距离不超过90米。

测试仪器采用美国福禄克公司的FLUKE—200或FLUKE—400测试仪。

测试方法:被测线路一端接仪器;另一端接Loopback(回送);仪器的显示器上将显示测试结果或结论,一般显示通过或不通过。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在不超过表格(1)所示结果的情况下,视为测试通过。

1)

对垂直子系统中的多芯双绞线之衰减测试,其结果不大于表(2)所示的值视为通过。

表(2)

(3)近端串扰(NEXT)测试

近端串扰对本身终接点(跳线架、信息插座)处的非双绞线金属介质很敏感,同时,对粗劣的安装也非常敏感。例如在终点处的不绞线长度至多不能超过13mm(对五类线而言),或25mm(对四类线而言)等。因此,对NEXT的测试相当重要。

NEXT(dB)=20log10Vn/Vi

Vi 输入值(也是正常电压值),Vn是所产生干扰信号,因为 Vn< Vi,下面表中出现的NEXT值实为负数。

测试对象:五类产品的联合测试。

测试条件:五类线及相关产品实现从1.0MHZ—100MHZ测试,测试温度为20℃—30℃;信息点到配线架距离不超过90米。

测试仪器采用美国福禄克公司的FLUKE—200或FLUKE—400测试仪。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将显示在仪器上,一般显示通过或不通过,显示的测试结果不应超过表(3)所示之值。(注意,表中值为负数)

表(3)

对垂直子系统中的多芯双绞线之测试,其结果如表(4)所示的值视为通过。

表(4)

2.光缆系统的测试

由于在光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光缆的镉铺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光纤的熔接、跳线,更由于设计方法及物理布线结构的不同,导致两网络设备间的光纤路径上光信号的传输衰减有很大不同。

邵阳广电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完全遵循EIA/TIAS568的标准进行,使用星型的物理拓扑结构。这样,任两个网络设备连接时,其间光信号的传输衰减可绝对限制在FDDI或IEEE802.3FOIRL规定的范围之内。

根据标准规定和设计方法,应充分保证任两段已熔接好的光缆中的光纤,连同跳线与连接线一起,总的衰减应在10dB(850nm)之内。

测试条件:熔接后的光缆连同跳线的综合测试:被测光纤规格62.5/125微米多模光纤。

测试结果:对任一段熔接好的光纤数据通路,其衰减值限制如下:

4DB: 1300nm

5dB: 850nm

这样才能绝对保证任两段光纤连接起来,总的衰减值小于9dB(1300nm)或 10dB(850nm)。

优质芝麻无公害综合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优质芝麻;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51-02

蕉岭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有着悠久的种植芝麻的历史。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种子,喜温怕渍,但是由于蕉岭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高温多雨,经常造成芝麻产量低下、病虫害频发,当地农民也因芝麻的栽培技术较为复杂而选择粗放管理。随着近几年人们对芝麻养血、保健、益寿等功效的逐渐了解,芝麻被广泛用于日常食用、烹饪、医药等方面,在芝麻种植与加工方面形成了广阔的市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保证蕉岭县芝麻的稳产高产,笔者结合栽培经验与业务知识,介绍优质芝麻的综合栽培技术。

1 优良品种选用与轮作搭配

芝麻丰产的基础是选用适宜当地栽种、生活力强、抗病虫害、早熟性好的优良品种。由于芝麻在栽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病原菌,芝麻收割后,病菌遗留在土壤中直接导致重茬栽种的芝麻受到病害侵染,致使植株矮小、落花少蒴、发育不良甚至枯萎死亡,因此在芝麻栽种技术中有“芝麻怕重茬,十有九年瞎”的经验总结。另外,芝麻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较大、需肥种类也较多,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营养成分失调,氮、钾等元素严重缺乏以及地力不平衡等现象出现。如果将芝麻进行轮作栽种,不仅相当于对土壤施肥,而且还保护土壤资源的长期使用。为了保证芝麻产出的品质与产量不受种植方式的影响,可以选择与大豆、高粱、玉米、谷子、油菜、花生等作物轮作,以3~4a轮作为宜。

2 整理土墒

由于芝麻种子较小、根系细弱、生长速度缓慢、适生能力较弱,所以在栽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精耕、细作。将土壤进行30cm的深翻,细碎疏松、挑拣出垃圾和石块,然后将土壤耙耱平整。芝麻种苗怕渍涝,可以使栽种的土地中间稍高,四周偏低,形成较小的坡度,以促进排灌防涝,减少积水。如果前茬也栽种芝麻,要对土壤先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施加充足的底肥如粪肥、硝酸磷肥、堆肥等有机肥或含有氮、磷、钾、钙的复合肥。堆闷沤制,待土壤熟化充分吸收肥料后使用。

3 精细播种

播种首先要把握时间,春播在4月,夏播在7月为宜,可适当抢时早播确保全苗。由于芝麻的种子较为娇嫩,有“一毁三不收”之说,因此为了确保芝麻的稳产高产,必须保证播种环节的一次性种足、种好。播种的方法可以选择条播、沟播、撒播和点播。条播的行距应保持在8~10cm,种子播撒均匀,合理密植,播撒量一般控制在0.4~0.6kg/667m2,防止播撒量过大导致出苗拥挤。为了确保出苗整齐,还要注意播撒深浅的一致,一般控制在3~4cm。播撒后要覆土镇压,浇足底水,保持种子与土壤的紧密结合,促进种子出苗。沟播是用犁开沟,沟深4~5cm,将种子分深浅播撒在沟底和沟面,浅播深度2cm左右,用土覆盖镇压,浇灌充足底水。深浅播的目的是为了当土墒条件较好时深播的苗会生长旺盛。但是当温度过高、降水量较少时容易对深播苗造成干熟烫芽,如果持续阴天下雨则促进浅播出苗,从而形成生长互补,以保证高产稳产。

4 合理密植

芝麻合理密植,应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点、栽培方式、栽种时间等因素决定。单秆型品种与分枝型品种相比,单秆型可以适当密植,10 000~11 000株/667m2,而分枝型品种保持在7 000~8 000株/667m2为宜;对于植株高大、成熟晚、适生能力强或是植株矮小、成熟晚、抗贫瘠能力强的都可以适当密植;春播与夏播相比,夏芝麻生长发育较快,成熟期短可以适当密植。在出苗过程中可以进行间苗,去除病虫苗、疙瘩苗、细弱苗等,然后按照栽种密度以及株距进行定植。

5 科学施肥

由于芝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因此科学施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施加底肥时应确保含有氮、磷、钾等元素,以有机肥为主。由于芝麻根系的分布较浅,所以施肥时也要浅施基肥。施肥方式可以选择沟施、撒施等,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种肥,即将肥料和种子一起播撒在土壤中,种苗吸收营养能力较弱,种施既可以减少施肥的用量,直接作用于壮苗早发,还可以增加根系周围的养分,促进其快速吸收与发育。同时还可对胚乳贮藏较少的种子进行弥补。但是,由于种子与肥料的直接接触,所以一定要注意施肥量,不要施加过多造成烧苗现象。后期施肥应根据芝麻种苗生长的情况与发展阶段进行少施勤施,以促进营养元素的充分吸收。分期追肥应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有助于产量的明显增加。在开花期应喷施磷、钾肥,以增加粒重,提高芝麻的含油量。可选择磷酸二氢钾喷施。

6 加强田间管理

芝麻生长速度缓慢,如果土墒整理与浇灌措施不当或是在播种后遇到降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出现苗荒和草荒,所以为保证全苗壮苗,应做好破土、除草、间苗工作,以辅助幼苗生长。间苗和定苗要抓好时机,一般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长出4片真叶时可进行定苗。在定苗前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苗携带病菌传播或是土壤中遗留病虫菌传染移栽的其他幼苗。定苗时还要注意挑选,应均匀留苗,去弱留强。除草、施肥工作与中耕相结合。应在幼苗长出第1对真叶时进行1~2cm浅耕、2~3对真叶时进行5~6cm浅耕,5对真叶时进行8cm的中耕。由于芝麻的花期较长,开花时可将培土与中耕一起进行,以防倒、排涝、防渍水,确保田土干松,避免花蕾脱落和烂根现象。芝麻花期还要做好打顶工作,单秆型品种应在茎秆顶端刚冒尖时进行;分枝型应比单秆型多1次主茎打顶。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芝麻,摘心工作都应该在生长停止前进行。提前容易减少开花结果数目,过晚则起不到摘心作用。摘心宜选择晴天,一般在2~3cm为宜。

7 及时防治病虫害

芝麻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茎点枯病、青枯病、疫病。枯萎病在苗期发病,会导致植株猝倒,后期发病会导致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受害半侧叶片出现半边黄现象,严重的出现枯死脱落。可使用百菌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茎点枯病主要是根茎病患处出现褐色病斑。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防治。根据病害发生的原因可以选择使用抗病品种,在种子撒播前进行处理,提高免疫力。在栽种方式上忌连作、忌渍水,应合理轮作,结合化学药物的使用共同做好病害防治。常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芝麻天蛾等。虫害可以利用生物特性使用诱杀法进行物理防治。也可采用晶体敌百虫、吡虫啉、菊脂类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还要特别注意虫卵的捕杀,彻底清除虫源,及时处理垃圾,保持田地的干净与清洁。

8 适时留种和收获

芝麻生育期一般在85~95d,产量为80~100kg/667m2,收获的时间直接影响着果实中含有油分的多少以及饱满度。当芝麻基部叶片脱落、蒴果呈黄色、下部2~3个蒴果开裂、中部蒴果籽粒饱满、种皮呈现固有色泽时为最佳收获时机。为给下年栽种留下优良种子,应在收割时将没有病虫害,结果部位低、蒴果紧密饱满、成熟整齐的植株进行单独收割,摘掉蒴果保存。其他植株收割后打捆,放置太阳下晾晒,待蒴果干裂后磕去脱粒,晒干即可。

参考文献

[1]刘克钊,黄梅芳.芝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152.

[2]任伟,孟丽娟,吕树立,等.夏播芝麻综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9):99-100.

[3]金洪安,高中奎.芝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1(12):130.

天麻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天麻,萌发菌,密环菌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 也是重要的保健品, 经济价值较高。天麻生于海拔1200~1800m的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随着野生天麻的过度采挖, 野生天麻的产量已经很小了, 不能满足需求。天麻的保健及治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需求量不断上升, 野生变家植迫在眉睫。近年来, 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是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天麻栽培不与农争地, 不与农争时, 即可在农田也可在日光温室、林下及房前屋后栽培, 农户可根据自己的优质, 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场地, 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栽培阶段。

1 天麻的作用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又名赤箭、神草、赤箭脂、定风草、水洋芋等。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富含天麻素, 香荚兰素, 蛋白质, 氨基酸, 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 有抗癫痫, 抗悸厥, 抗风湿;镇静, 镇痉, 镇痛, 补虚, 平肝息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 癫痫抽搐, 破伤风。头昏眼花, 神经衰弱, 风寒湿痹, 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 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2 天麻丰产栽培技术

2.1

要到正规守信的菌种厂购买萌发菌和密环菌

2.2 培养无性繁殖用的菌材

天麻是寄生植物, 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天麻必须与密环菌共生, 从密环菌中吸收养分。密环菌一般都生长在硬杂木上, 从木材上吸收营养。接种并生长密环菌的木段称作菌材。榛木、柞木、桦木、色木等梗杂木可作菌材栽培天麻。先将直径2~10cm的硬杂木切段, 大约40~60cm不等, 根据具体种植方式确定长度。在木段上每15cm左右砍一鱼鳞口, 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标准。根据地形选择堆形。高度一般以4~5层为好。一层沙子一层木段, 然后接种密环菌。生产菌材期间要注意沙子的湿度, 高温季节沙子上盖遮阳网或用其它办法遮阳。一般选择第1年生产菌材, 第2年栽培天麻。

2.3 天麻有性繁殖

2.3.1 天麻人工授粉

天麻的穗从开第1朵花到整个花穗全部开完, 需7~10d。花粉多在开花之后的第2天9:00~14:00之前成熟, 人工授粉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并且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进行, 最好在不同品种的异花之间进行授粉。具体操作方法是:左手固定花托, 右手持小摄子或大针轻轻伸入花颈, 见到冠状帽顶起, 花粉块松散时, 便可取下冠状帽, 将花粉放到异花朵上, 这样即完成整个授粉程序。每株箭麻可生产30~80枚蒴果。每枚果内含2万粒左右种子。

2.3.2 接种萌发菌

选择柞树叶或榛树叶子, 用高锰酸钾或粉锈宁将树叶泡4h左右, 捞出来控至不滴水时将萌发菌与树叶充分混拌, 然后将天麻种子拌在接种萌发菌的树叶里。

2.3.3 培养天麻0代母种

根据栽培数量选择栽培容器, 可选择使用塑料袋或塑料筐。先放1层大约5cm厚河沙, 放1层拌好萌发菌的种子, 大约3cm厚, 3层沙子2层种子。然后套上无棉盖。摆放到室外, 盖上10cm厚的树叶, 上遮95%遮阴网。夜间温度到0℃时转移到冬季不低于-5℃地方过冬。经过4个月或16个月培养可生产出米麻 (小米粒大小) 或小白麻 (黄豆粒至花生果大小) 。

2.4 天麻无性繁殖

2.4.1 栽培场地选择

农户或城镇居民想种植天麻就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栽培场所。如果自己有承包的自留山或林地可选择林下仿野生栽培;如果有条件可选择日光温室;如果有不积水并能看护的农田可选择农田栽培天麻;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用塑料筐或木箱栽培天麻。

2.4.2 天麻无性繁殖

一般都选择2层天麻, 3层填充料。栽培前先将天麻种子按大小分开。林下仿野生栽培时在林下选择不积水、腐殖质层深厚的地块, 郁闭度70%~80%, 挖10cm深栽培沟, 将栽培沟及周边环境用粉锈宁、敌百虫喷一遍, 摆一层菌材, 菌材之间距离大约10cm, 在菌材的鱼鳞口附近摆上大小一致的天麻种子, 覆3cm左右腐殖土, 再放一层菌材, 摆上天麻种子, 再覆盖10cm腐殖土, 上盖10cm厚阔叶树叶。长白山地区栽培时间在5月中旬。其它方式栽培时填充料选择河沙。要注意温度、湿度管理。适度遮阳并做好越冬管理。

2.5 天麻的采收

天麻的采收宜在休眠期进行。秋栽的第2年秋季或第3年秋季采挖;春栽的当年秋季或第2年秋季采挖, 也可以春季采挖。收获时先取菌材, 后取天麻、箭麻作种, 大白麻作药, 小白麻和米麻作种。

2.6 天麻的产量

2.6.1 在林下用小白麻做种栽栽培天麻

根据林地土壤情况, 地势情况, 平均每667m2能栽100穴。0代母种、菌材、人工等每穴投入100~120元。2年每穴可收获干品天麻2~3 kg×120元/kg, 箭麻1 kg×70元/kg, 1代母种0.5kg×160元/kg, 扣除成本每667m2可收入至少2万元。如果每个参与农户种植天麻3335m2, 连续种植5年总收入在50万元以上。

2.6.2 在林下用天麻种子直接栽培天麻

用人工授粉成熟的天麻蒴果直接播种到拌好萌发菌的树叶里。每667m2林地根据土壤情况, 地势情况, 平均能栽100穴。投资额在4000元/667m2。最少每穴2a可收获天麻:箭麻 (第2年可抽苔开花的大白麻) 0.2kg×70元/kg, 商品干麻0.5kg×120元/kg, 0代母种麻0.5 kg×300元/kg, 总计收入224元/穴。扣出其他支出24元/穴, 每667m2收入20000元。每个参与农户收入在30元/m2。如果农户每年参加3335m2天麻合作, 连续参加5a就可收入50万元。

2.6.3 用小白麻在农田里栽培天麻

每667m2农田可栽培天麻400穴。每穴大约1m2。每穴投入大约在100~120元。667m2投入在5万元左右。2a每穴可收获干品天麻2~3 kg×120元/kg, 箭麻1 kg×70元/kg, 1代母种0.5kg×160元/kg, 不包括种子外还可收入至少300元/穴。扣除成本每667m2可收入7万元。还收获3万元多的1代种麻。或者下一个生产环节不用购买种麻。第2和第3个生产周期每667m2可收入10万元。6a每667m2地可收入至少27万元。

2.6.4 用小白麻在日光温室里栽培天麻

667m2投入与农田投入基本一致, 只是日光温室由于生长时间长, 当年即可收获, 3年3个生产周期可收入至少27万元。

参考文献

[1]周昌华, 韦会平.天麻栽培技术[M].金盾出版社, 2009.

[2]关良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J].食用菌, 2001 (06) .

[3]吴树东.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试验, 2008 (07) .

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篇8

1 选用品种

在品种的选择上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抗倒伏能力强、种植密度大, 能够增产的品种, 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2 种子处理

2.1 种子精选

在种子的选择上种子的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豆苗全、苗齐、苗壮。如果自留种子, 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如在种子门店购买种子, 买种时也选购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 且注意看包装是否标明有种子质量标准, 一般大豆的种子质量标准必须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高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3%。

2.2 根瘤菌拌种

在新开垦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 进行根瘤菌接种, 方法是用2 kg菌籽加2.5 kg水, 然后拌50 kg千克种子。拌后放在阴凉地方, 防止太阳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后, 待种子晾干后可播种。如果用药剂拌种, 尤其是酸性农药拌种, 一般不宜接种根瘤菌。

3 播种

3.1 播期

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我市可在5月1日~10日播种。

3.2 播法

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 小行距10~12 cm。

3.3 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公顷保苗27~32万株。

3.4 播种质量

种、肥分箱, 不混合, 播后种、肥不接触, 不重播, 不漏播, 不断条, 播种均匀, 播后及时镇压。

4 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 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 经过化验与计算, 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 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 cm处, 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 cm处, 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 在站花期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就满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5 除草

5.1 化学除草

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施药或茎叶处理。 (1) 大豆播后苗前可进行封闭灭草, 每公顷用90%乙草胺2000 m L加75%噻吩磺隆20~30 g, 也可用72%异丙甲草胺3 kg加75%噻吩磺隆20~30 g, 对水225~300 kg喷雾。 (2) 大豆出苗后可进行茎叶除草, 杂草2~4叶期, 防除禾本科杂草, 每公顷用5%精喹禾灵1.5~2.0 L, 或35%精吡氟禾草灵1.5~2.0 L, 或10.8%右旋吡氟乙草灵0.6~0.9 L, 或20%烯禾定1.5~2.0 L, 或24%烯草酮乳油500 m L等除草;防除阔叶杂草, 每公顷用48%灭草松水剂2.5~3 L, 或21.4%三氟羧草醚0.75~1.0 L对水喷雾。以上除草剂可因地块杂草谱不同而单用或混用。难防杂草防治方法:刺儿菜、苣荬菜、鸭跖草可用48%异恶草松0.75~1 L/公顷加48%灭草松1.5 L/公顷。难防杂草的防治应注意防治时期, 大豆真叶期到1片复叶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鸭跖草要在3叶期前施药, 刺儿菜、苣荬菜要在6叶以前施药。禁用长残效除草剂。

5.2 大豆机械除草

大豆真叶至第一片复叶期采用旋转锄进行两次除草。

6 病虫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产中主要是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灰斑病等病虫害。

6.1 蚜虫和蓟马的防治

大豆每株有蚜虫10头以上。可用70%艾美乐 (吡虫啉) 15~20 g/公顷或50%辟呀雾150~225 g/公顷+酿造醋100 m L/亩+益微15~20 m L, 干旱条件下加人喷液量1%植物油型的喷雾助剂药笑宝、信德宝等。

6.2 灰斑病的防治

7月末8月初, 降雨较多, 当大豆30%出现灰斑时, 在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1.5 kg或70%甲基托布津1.5 kg/公顷喷雾。

6.3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 连续3d累积百米 (双行) 蛾量达100头或一次调查百荚卵量凹粒。可采用2.5%敌杀死375~450 m L或5%来福灵225~300 m L或20%灭扫利 (甲氰菊脂) +磷酸二氢钾 (2.5~3 kg/公顷) +药笑宝 (喷液量) 1%。

7 收获

收获时, 可采用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 当田间植株70%以上落叶, 植株变黄时, 进行机械或人工割晒。当大豆叶片全部脱落, 茎干草枯, 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 含水量低于18%时, 用带有挠性割台的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直收。

收获的标准:要求割茬不留底荚, 不丢枝, 田间损失小于3%, 收割综合损失小于1.5%, 破碎率小于3%, 泥花脸小于5%。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豆的选用品种、种子处理、播种、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篇9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玉米的适应性比较强, 因而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过, 由于玉米自身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 从土壤中吸取的养分和水分比较多, 但耐涝性较差。因而, 要保证玉米优质、高产和稳产, 对土壤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情况下, 土壤结构基本良好, 土质疏松, 透气性强, 土壤的耕层要深厚,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比较高, 土壤p H值保证在5~8范围内。

1.2 整地

因玉米具有较庞大的根系, 所以应要求对土地进行深耕, 这样会有助于疏通空气, 减轻雨水径流, 增加土壤水分渗透量, 加强土壤保水性, 并结合增施有机肥, 从而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在整地时间上, 最好选择秋整地,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马上进行灭茬, 同时施用基肥, 冬前实施深耕。冬前深耕可以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 有利于积蓄雨雪, 在经过冻融后, 土壤会变得疏松,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耕层一般在25~30 cm为宜, 具体还要根据土质本身的具体条件确定深浅。整地一定要精细, 秋耕后立即耙压, 以达到播种状态。如果是秋翻春整地, 就要在初春化冻达5~7 cm时及时顶浆起垄, 避免土壤跑墒, 播前在进行镇压提墒, 做到上虚下实, 以确保玉米出苗。

2 选择良种

玉米品种一般分地方和杂交两类。前者适应性强, 种子繁殖程序简单, 但产量比较低。后者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因而推广杂交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玉米杂交种的选用一定要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春玉米在正常成熟的情况下, 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生产潜力较大的玉米品种。

3 种子处理

3.1 精选

先剔除混杂、成熟差、病虫、霉烂果穗后, 晒干脱粒, 然后再筛去小粒、秕粒, 清除霉变、破损、虫粒及其他杂物, 最后保证种子大小均匀饱满, 以利于苗全、苗齐、苗壮, 便于机械播种。

3.2 晒种

选择晴朗天气, 将种子摊铺在干燥朝阳的平坦场地上, 连续晾晒2~3 d, 随时翻动, 保证种子晒得均匀, 能有效提高玉米的出苗率。

3.3 浸种

播种前用52℃~55℃的温汤浸种8~10小时, 或用冷水浸种12~18 h, 也可用0.15%~0.2%的磷酸二氢钾浸种10~12 h。浸种时还应注意, 饱满的硬粒型种子在时间上可适当延长, 马齿型种子的时间则宜短。浸过的种子不要再晒, 也不要堆放, 更不宜装入塑料袋中。种子晾干后就可进行药剂拌种。

3.4 药剂拌种

为有效防治病害, 晾干后的种子可选用0.5%硫酸铜或用种子量的1%的20%萎锈灵拌种, 以防黑粉病和丝黑穗病。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 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

4 播种技术

4.1 播种期

春玉米应适当早播, 以地温稳定在8℃~10℃开始播种为宜。由于我省各积温带差异较大, 在种植时间上有所不同。如第一积温带, 生育期间积温在2700以上的地区, 最适宜的播期应为4月15日~25日, 而第四、第五积温带, 因生育期间积温在2300以下的地区, 最适宜播期通常在5月1日~10日。所以说, 播期要灵活掌握, 根据当地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4.2 播种质量

要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株型、规格密度、发芽率的高低、土质的肥瘦及播种方式来确定播种量。其播种方法有条播与穴播两种。条播每公顷用种量约60kg左右, 而穴播约为23~38 kg左右。一般情况下, 每穴种子播量为3~4粒。在播种深度上要深浅适宜, 保持一致, 覆土均匀而严密, 播后及时进行镇压。播种可采取人工或机械播种, 其深度一般在3~6 cm之间, 但同时还要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及种子的拱土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5.1.1 及时间苗、补苗、定苗

间苗宜早, 选在幼苗3、4叶时进行, 去除弱苗、病苗、杂苗, 保留壮苗。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或补种, 保证苗全。当幼苗长到4、5叶时, 就要进行定苗, 但不超过6叶期。间苗和定苗可结合铲趟进行。

5.1.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3次, 第一次在定苗之前, 幼苗长到4、5叶时进行;第二次在定苗之后, 苗高30厘米时进行;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 深度10~12厘米。

5.1.3 适度追肥

春玉米由于基肥充足, 一般不施苗肥。苗肥应将所需的磷、钾肥一次性施入, 且时间上宜早不宜晚。针对基肥不足的要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的生长需要。

5.1.4 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主要是针对地下害虫的防治, 包括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一旦发生, 要对症施药, 及时进行消灭。

5.2 中期管理

5.2.1 轻施拔节肥玉米拔节时是需肥高峰期, 结合二遍铲趟进行追肥。每公顷追施150 kg硝酸铵或120 kg尿素。

5.2.2 重施穗肥

这一时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 决定果穗大小、子粒多少的关键时期, 也正是玉米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 大约需肥量占追肥总量的60%左右。所以应加大穗肥的施用量, 并适时补充适量微肥。

5.2.3 防病治虫

对患有黑粉病的植株, 应及时拔除, 进行深埋或焚毁。重点防治玉米螟, 在玉米进入心叶末期, 集中对玉米螟进行药剂处理。

5.3 后期管理

水稻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篇10

1 稻田的建设

稻田的建设首先应该注意稻地的选择, 必须要保证有清洁的水源, 具有良好的水源, 并且为了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水的昼夜温差不应该过大, 一般保证在15℃以内, 既避免低温也要避免高温对水稻的影响, 其次要对土壤进行检查, 着重检查重金属与农药的残留的情况, 最后应该保证光照的充足, 适宜水稻生长。在选择稻田之后应该做好耕种工作, 一定要保证深翻, 深翻可以使上一年的秸秆充分腐烂, 为土壤增加肥料, 还可以使过冬的害虫数量减少。另外, 肥料是水稻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所以在整地之后要将基肥施足, 施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 适量施加无机肥, 将秸秆还田,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另外, 在施加无机肥时为了保证肥料与水稻的生长情况适合, 最好施加专用的肥料, 注意用量与配比。

2 水稻的选种播种

2.1 水稻的选种

种子的选择关系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所以作为培育壮苗的第一步在选种时应该做到综合考虑, 不仅要选取优良的品种, 在选择时还应该注意当地的地质与气候情况, 因地制宜, 确定种子之后需要对种子进一步筛选, 一般选种的方法有风选、水选等。

2.2 直播稻

直播稻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方法, 因为其技术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农民实际应用时显现了一些问题。直播稻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 然而有时农民在播种时未能正确掌握恰当的时间, 所以错过了最佳播种时间, 因此导致结实率与千粒质量都有所降低, 所以与其他播种方式相比, 直播稻的产量要低一些。另外, 直播稻的根系较浅, 倒伏情况严重, 所以应该适当减少种植面积。

2.3 移栽稻

水稻移栽一直都是我国的一种种植方式, 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对水稻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调查显示, 所有的种植方式以移栽稻的产量最高, 因为这种种植方式保证了水稻的灌浆结实期在最适温光条件下进行, 所以在生长阶段具备了充足的光照, 因此使结实率非常高。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缺点, 移栽稻的种植方式在栽秧的时候比较艰辛、劳动力需求量大, 在繁忙的劳动季节, 劳动力紧缺, 与此大为冲突, 另外, 这种种植方式的条纹叶枯病较为严重, 然而这种并且目前没有较好的防治措施, 所以应该适当减小种植面积。

3 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

3.1 灌溉

水分是水稻生长的必要物质, 同时也是维持水稻生命活力的基本物质, 但是灌溉量却也不能过大, 容易出现烂根的情况。在灌溉时应该做到适时适量, 尤其是在分蘖期更加需要对灌溉有所控制, 做到浅水和间歇湿润。在雨季时要注意及时排水, 清理排水沟, 在高温天气时还可以利用灌水进行气温的调整, 加强养根护叶。

3.2 及时除草

耕田除草是稻田除草的最优方式, 一般耕田除草分阶段进行, 第一次除草在栽植的十天左右, 第二次除草应该根据田间具体杂草生长情况确定时间, 采用耕田除草的方法可以减少除草剂的应用, 减少化学试剂的喷洒对于水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 耕田除草可以疏松土壤, 为根系增加氧气含量, 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所以耕田除草对于水稻的优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但是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施加化学除草剂。

3.3 病虫害的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威胁应该以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手段, 所以首先应该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 在选种时应该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种子, 并且做好肥料与田间的管理, 在播种时要避免螟虫产卵播种、与孵化期抽穗。其次为了保证结实率需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 避免生长过盛, 秧苗生长过盛不仅不利于结实率还会使病虫害的发生率升高。近几年有关害虫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方法, 即引进害虫的天敌, 但是在引入时要保证对秧苗没有损害, 例如:蜘蛛、青蛙等, 这种方法被称为生物防治, 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从侧面提升水稻质量。除此之外, 化学药剂的使用是不可以缺少的, 经验得出化学药剂是病虫害防治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为了保证农药对人们的身体没有危害, 所以在施加时要注意用量。

4 结语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作物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应该加强对水稻高产与质量的研究。本文从稻田的建设、选种、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的栽培技术做出了介绍, 稻田的选种时不仅要选择优良的种子更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稻田建设重要的是水资源的管理, 因为水是水稻生长的保障;在田间的管理方面, 要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及时除草、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卞连峰, 杨俊山,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084高产制种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 2011.

[2]刘勇, 闽北山区“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09.

和龙市水稻抗冷害综合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和龙市;水稻;抗冷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14-1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于日本海影响的寒冷稻作区。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延迟型冷害,2~3年遭受一次障碍性冷害,水稻产量大幅度减产或绝产,冷害影响幅度大、范围广。水稻抗冷害综合栽培技术是以超稀植栽培为主要载体,针对受冷害减产、减收问题提出的解决水稻冷害的重要技术规程。

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合当地成熟期早3~5天的耐寒、偏大穗型、分蘖力中、上等的品种。延边地区适合的品种有中熟区(有效积温2600℃以上)主推吉粳81,九稻58、九稻39、吉农大45、吉农大603、九稻20等品种;中早熟区(有效积温2400℃~2600℃)主推延粳16、延304等品种;早熟区(有效积温2200℃~2400℃)主推延粳19、合江21等品种;极早熟区(有效积温2200℃以下)主推上育397。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搭配品种。

2 种子处理

2.1 晒种

3月中旬进行一次种子实验,发芽率95%以下的不应使用。要进行种子晾晒。选晴暖天气,在干燥场地上摊晒稻种2~3天,晒种时每3~4小时进行翻拌,以便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及发芽率和发芽势。需种量为每公顷20~30斤。

2.2 种子消毒和浸种

种子消毒和浸种可以同时进行。消毒剂可用901可湿性粉剂或一浸灵可湿性粉剂。在100斤水里放入901或一浸灵1包即可。浸种时,每天需搅拌1~2次。浸种时温度在20℃条件下,浸种5天,15℃时应6~7天。浸种积温为100℃。

2.3 种子催芽

种子在100℃总积温条件下吸收30%水分,在水里开始破胸,这时要捞出种子装入塑料袋,放在铺稻草的坑上,厚度不超过15㎝。然后盖上毛毯等使种子上下温度保持平衡。发芽的适合温度为30℃~32℃,每天需翻3~4次,防止种子过热烧芽,以便做到出芽率均匀。

3 盘土配合

盘土用的土应是带粘性的,而且必须是前年没使用过除草剂的旱田表土,每公顷使用量为2m3左右。盘土用的土最好是在秋季拉回来保管,以便按时配土使用。用50~60目的筛子筛过后,根据盘土的实际用量和70%营养土均匀搅拌后,盖上塑料布堆放2~3天左右,使营养吸附在粘土上。

4 播种

4.1 播种时间

播种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4月5日~4月15日,以便保证秧龄。平原区的秧龄为50天;半山区为45天,山区为40天。

4.2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播种方法。机械播种即快又质量好。计息播种时,首先把每钵孔内装上2/3配置好的盘土推入到播种架里,然后将种子均匀推入到简塑盘里,使种子掉进2~3粒。从播种架里取出简塑盘后,用手将多的拿出,少的放进,保证每孔有2~3粒种子,铺平床上。摆盘1天之前,要平整好床土,浇一次透水用耙松土。

4.3 苗床管理

出苗之前要经常观察温度和水分。温度要控制在35℃ 以下,以便防止烧芽,做到出苗整齐。加强针叶期到2叶之间的管理。要做好通风炼苗,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水分要适当,以便防止徒长。苗到了3叶期,随着叶片面积的增加,所以要适当增加浇水。为了适应外界气温,应不分昼夜地进行通风炼苗,以便适应外界气温。为育壮秧,在2.5叶期和4叶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5 插秧

插秧时间选择在5月20日至5月末之间,可采用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平原区一般为大行距50cm,小行距30cm,株距20cm;平原区的沙薄地、冷浆地和半山区一般为大行距50cm,小行距20cm,株距20cm或大行距40cm,小行距30cm,株距20cm。

6 本田施肥

6.1 施肥总量

根据土壤、气候、品种等条件,适当调整。但总的要求是:在每公顷施熟好的农家肥10~20立方米前提下,每公顷化肥总量应控制在纯氮210~250斤,氮肥量最多每公顷不超过270斤;纯磷100~140斤;纯钾120~180斤范围。

6.2 底肥

提倡翻耕前施入熟好的农家肥10~20立方米的基础上,全年施总氮肥的30%,施全年总钾肥的2/3和全部的磷肥。深层施肥有利于肥料的逐渐见效。对于冷浆地,在翻地前每公顷施2000斤的石灰为宜。

6.3 分蘖肥

移栽后7天内进行。土质好的一般不施分蘖肥为宜,沙薄地或土质差的地,可施全年总N肥量的5%~10%。一般在补肥中划出为宜。

6.4 补肥

移栽后25~30天左右進行。土质好的地方视其分蘖情况施全年总N肥量的30%~40%。

7 本田的用水管理

水稻分蘖的最适温度是28℃~31℃,低于18℃就不会发生分蘖。水稻分蘖的部位一般在表土下0.8~1寸处。因此,影响分蘖最有关的是水温和土温。为了提高水温和土温,在分蘖期灌浅水水深不得超过3cm。在幼穗形成时间(即前历期一般为7月5日~10日)开始逐渐加深水层,到减数分裂期必须达到20cm以上。

8 本田的化学除草和防虫、病害

化学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总的要求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要重点抓好防治负泥虫、潜叶蝇、二化螟、绞枯病、稻瘟病等。要精心搞好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减少药害,保证作物健康成长。

绿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一、选地

绿豆以石灰性冲积土、壤土为宜, 别的土质亦可。在大田生产中, 播种前应浅耕耙耱保墒, 做到上松下实, 疏松适度, 地表平整, 墒情满足绿豆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要求。

二、播种

种子处理。要选优质高产品种, 播种前晒种1~2天, 并轻揉搓破种皮, 提高种子出芽率, 实现苗全苗壮。最好播种前种子包衣, 药剂播种, 以防治地下害虫和前期病害。

适期播种。绿豆生育期短, 播种适期长, 即可春播又可夏播。北方春播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夏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散播, 以条播为主。一般行距40~50厘米, 株距10~15厘米, 播深2~4厘米。间种、套种和零星播种时多采用穴播, 每穴3~4粒, 行距50~60厘米。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 一般直立或丛生型品种亩保苗0.8万~1.5万株, 半蔓生型品种亩保苗0.7万~1.2万株, 一般亩用种量1~1.5千克。

播种方式, 绿豆除清种外, 大多数地区实行间套种, 如绿豆与玉米, 绿豆与甘薯等。

三、科学施肥

绿豆生产以有机肥为主, 无机肥为辅, 有机和无机混合使用的原则。田间施肥量应和土壤肥力情况和生产水平而定。在土壤含氮量偏低情况下, 施用少量氮肥有利于根瘤形成, 促进其苗期植株健壮生长, 在土壤肥力较均条件下, 不施氮肥。夏播绿豆为了抢墒往往来不及施底肥, 可用大豆专用肥, 每亩20~25千克做种肥。在地力较差, 不施基肥和种肥的山岗薄地, 于绿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 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3千克或碳酸氢钠5千克或复合肥10千克。在中等肥力地块, 于第四片复叶展开 (分枝期) 前后, 结合培土每亩施尿素5千克或过磷酸钙20~25千克。在土壤肥力较高, 有机质含量高于2%的地块, 不宜再追施氮肥, 也可在分枝期进行根系追肥, 效果显著。每亩用叶面专用肥稀释后进行叶面喷施, 磷酸二氢钾0.2千克加1千克尿素, 对水50千克混合喷施。喷施应选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进行。

四、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在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如密度过大, 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间苗, 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定苗, 按既定的密度要求, 实行单株留苗。若缺苗断垄, 应尽早补种。若移栽, 以阴雨天带水作业。

中耕除草, 绿豆生长初期易发生草害。可在绿豆出苗前进行化学药剂封闭, 或出苗后用对杂草茎叶处理的除草剂。但整个绿豆生长期间化学除草只限一次。

一般在绿豆开花封垄前进行2~3次中耕, 为防止后期倒伏, 可在分枝期培土10厘米左右。

灌溉与排涝。绿豆耐旱主要在苗期, 三叶期以后需水增加现蕾期是绿豆的需水临界期, 花荚期达需水高峰, 因此, 要把握住土壤墒情, 适期灌水。

五、病虫害防治

1. 绿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

(1) 根腐病。此病发生与温度、湿度、苗龄有关, 以出苗后4~8天, 温度22~30℃时发病最高。除选用抗病品种外, 常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种子量的0.3%) 拌种。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2) 病毒病 (花叶病、皱缩病) 主要是豆蚜传播或种子带毒。防治主要是防蚜虫。

(3) 叶斑病。主要有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斑等。被害叶片病斑累累, 后期穿孔, 使叶片黄萎枯死。生产上常混合发生。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 并用30%绿得宝400倍液或80%的三唑酮300~500倍液喷雾防治。

2. 绿豆的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等

(1) 小地老虎。发生最适温度为11~12℃幼虫喜湿, 从4龄以后开始危害。防治方法是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在3龄前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5%敌百虫粉剂喷洒防治, 也可与傍晚在靠近地面的幼苗嫩茎处施用毒饵或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灌根。

(2) 蚜虫。又叫腻虫, 是植物上的普遍害虫, 一年可发生几十代, 以卵越冬。40%氧乐果乳油5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1000~2000倍液喷雾。

六、收获

上一篇:供应商选择决策下一篇:当代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