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共7篇)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 篇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由于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干形圆满通直,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是我国引种成功的树种之一。其对气温适应性较强,能忍耐40℃的绝对高温和-20℃的绝对低温[1,2]。在中性以至强酸性红壤丘陵地以及表土50~60 cm以下铁结核层和沙黏土地生长良好,而在低洼沼泽地边缘尤佳,但也较耐旱,在干旱贫瘠低山丘陵能旺盛生长[3]。抗风力强,在11~12级台风袭击下很少受害。其为最喜光树种,极不耐阴。在我国北纬32°以南的平原,向阳低山均可栽培[4]。经调查:在五华县造林基地种植湿地松,当年春季在山上种植的20 cm高的小苗到冬季平均树高达1 m,第二年冬季平均胸径5.2 cm,树高2.8 m;第三年冬季平均胸径达10 cm,平均树高达6 m。现将湿地松的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 育苗技术
1.1 苗圃地准备
苗圃地应选择便于管理、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水源与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最好是已育过松树苗的圃地。有严重病虫害或耕作过山芋、棉花、芝麻、蔬菜地和黏土、低洼积水地不能作为圃地。新圃地应用湿地松林下5~20 cm带有白色菌丝的泥土作为接种菌根土,土壤要严格消毒灭虫,一般用25%敌百虫粉剂22.5 kg/hm2和硫酸亚铁粉剂37.5 kg/hm2,在“三犁三耙”时均匀撒入;结合犁耙均匀分层施入腐熟的饼肥1 500~2 250 kg/hm2、复合肥1 500 kg/hm2均匀分层施入;苗床一般宽度为100 cm,床高30 cm,长度因圃地而定,一般不超过20 m,要求做到床平、沟直、土细。
1.2 播种
湿地松种子千粒重约33 g,1 kg纯种子粒数为28 000~32 000粒。播种前将种子用0.1%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浸15 min,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放在自然冷却至水温50~60℃的开水中浸泡24 h,浸种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5倍。去除瘪种,放入竹筐里晾干。播种前1天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在苗床周边放好防鼠药。播前先将苗床淋透水,采用撒播方式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播种量250 g/m2,出苗数约5 000株/m2。种子播下后,用干净细河沙覆盖(厚度以不能看见种子为宜)。然后在上面盖1层薄的稻草,再用弓形薄膜覆盖保温。定期对苗床洒水保湿,白天揭开薄膜,晚上盖上薄膜。
1.3 苗期管理
定期使用喷雾式细孔花洒淋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淋水时应小心,以防冲出种子或冲倒幼苗。播种后10 d左右种子可破土,破土后即可揭掉稻草,每周喷0.1%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次,防止幼苗病害发生。在冬、春季育苗,若温度低于3℃以下,苗木需成垄用弓形薄膜覆盖保温,防止发生冻害;苗期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7~15 d喷1次杀菌剂,可用0.10%~0.15%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施防治。在幼苗期应注意防治立枯病与猝倒病,如果苗圃地已发生以上2种病害时,可用防治根腐病的杀菌剂(如用希克1 000倍液)对水淋施。幼苗期内也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以免对幼苗造成危害,如蝼蛄、小地老虎、大蟋蟀等,防治上,可用呋喃丹在移植前进行中耕翻入土中,在3—5月向幼苗喷施50%敌敌畏1 000倍液。苗高25 cm左右、顶芽完好、主杆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为合格的一级苗木,即可上山造林。
1.4 移苗
为方便苗木运上山地,应采用营养杯进行移苗,营养杯规格不宜太大,一般选择8 cm×12 cm的塑料育苗袋。营养土的配制:用火烧土20%、黄泥土78%、过磷酸钙2%混合充分拌匀,堆沤15 d后装袋。育苗容器装泥排成垄,于移苗前2 d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土壤p H值以5.5~6.5为宜。芽苗移栽时间为4月中旬,当芽苗即将“脱壳”、尚未长出侧根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芽苗要多见光照,进行炼苗,以提高芽苗移栽成活率;所有工具包括操作者的手均要用0.1%新洁尔灭溶液严格消毒,指定专人拔苗,用拇、食、中3指夹住芽苗,轻轻提起,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并覆盖干净的湿毛巾;栽植时,用竹签(长12 cm,宽1 cm,厚约0.3 cm,上齐下尖)直插4~5 cm深的小洞,置芽苗于洞中稍深于根颈,再用竹签离芽苗约1.5 cm处按45°插入,轻轻挤紧即可,边移栽、边用细眼喷壶淋水;芽苗移栽时阴雨天可全天移栽,晴天9:00以前和16:00以后方可移栽。芽苗移栽前若土壤干燥,应提前半天喷水,以方便移栽。保持幼苗营养土湿润,并及时除草、施肥。在移苗30 d后可进行第1次施肥,以后每隔10 d施1次肥,用0.1%~0.3%进口复合肥浇灌,促其快速生长,施肥应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芽苗移栽60 d后,需喷叶面肥2~3次(每次施完根肥3~4 d后喷施)。种植前1个月停止施肥,以利于苗干木质化,提高造林成活率。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应选择海拔8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要求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湿润肥沃、质地中等,土壤为泥质岩、砂质岩第四纪红黏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土。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做好防火林带规划,原则上以山脊分水线为界,开设10 m宽的生物防火林带,面积以50~75 hm2/块为宜,以防止森林发生火灾。
2.2 整地备耕
为促进湿地松的根系尤其是菌根的发育,为植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需进行整地。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最迟也要在造林前1个月完成。操作规程:除杂→炼山→定穴→挖树穴→下基肥→回土。除杂炼山:林地是否干净,是湿地松种植后前期生长快慢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求先除杂再炼山,即把林地上的灌木砍除,保持灌木树头不高于30 cm,有利于炼山后林地干净。炼山后,对杂灌木仍然较多的荒地、迹地进行除杂;定穴:主伐期为15年的湿地松丰产林,植1 110株/hm2,即株行距为3 m×3 m。挖树穴:为防止干旱,树穴不宜挖得太大,一般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挖穴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放在穴的两旁,以便于将表土回入穴中;下基肥:施过磷酸钙150 g/穴、优质复合肥200 g/穴作基肥。将肥料施到树穴的中下部或底部,不宜施在树穴的中上部,否则,种植后容易出现烧苗现象;树穴回土:先回少量富含有机质的表土(不超过1/3),将泥土与肥料充分混合,再将表土或风化的泥土(注意打碎泥块)填满树穴,并略高于地面。如果回土时没有填满树穴,种植后穴内容易积水浸苗,或下雨时泥土冲入穴中将小苗埋没,影响苗木成活。
2.3 造林
造林宜选择在春季下雨后土壤湿润或下雨前阴天时进行。种植前先将容器苗淋透水再上山,种植时小心将薄膜袋撕掉,保持营养杯土团完整不松散。但注意不要将营养杯土团捏实,否则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种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打紧”,苗身要直,苗的周围可用碎土压紧,泥土覆盖厚度以高于营养杯0.5~1.0 cm为宜。湿地松为强阳性树种,造林密度太大会造成林相过早郁蔽,影响湿地松的冠幅、胸径、单株材积等,造成“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的早衰现象。多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湿地松造林密度为3 m×3 m时,其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均最高,生长量可提高10%以上,蓄积量提高近30%。种植后10 d内进行1~2次检查,及时扶起被沙土堆埋的幼苗或补苗,对因虫害、旱死等原因而造成的缺苗要补植,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95%以上。当年造林后要连续封山2~3年,禁止牲畜进入林地践踏。
2.4 抚育管理
造林后至少抚育3年以上,种植后1个月施促根肥1次,施尿素50 g/株,促进根系生长。当年9—10月抚育第1次,第2~3年春、冬季分别抚育1次。抚育进行除草、扩穴、施肥、松土。清除树盘周围直径1.5 m范围内的杂草,砍除林地内的灌木。施肥:第1次距离苗木30~40 cm处对开2个小浅沟(每株苗对开2条50 cm×20 cm的沟),施复合肥150 g/株;以后距离苗木40~50 cm处对开2个小浅沟,施复合肥250 g/株,施肥后覆土。
2.5 病虫害防治
马尾松主要病害为松梢枯病、松针褐斑病。松梢枯病多发生在幼林期,以预防为主。发现梢枯病后,应将感病的针叶、枝条清除烧毁,必要时采取化学防治,防治药物有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松针褐斑病是一种可致毁灭性的病害,可在4月、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对感病松林每隔15 d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马尾松主要虫害为马尾松毛虫、松梢螟、湿地松粉蚧等。马尾松毛虫防治上,于每年春节前后,喷杀越冬虫代,减少虫源;或虫害出现时,用药喷杀,防治药物用敌杀死、10%氯氰菊酯、灭幼脲3号、敌百虫等粉剂或水剂喷杀。二至五年生湿地松幼林要防治松梢螟的危害,在亚热带地区松梢螟一年可发生3~5代,主要危害幼林新梢,蛀入枝梢,使主梢弯曲死亡,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材质。由于松梢螟属蛀干性害虫,生活史又不整齐,苗圃地只有以防为主,每年4月初每隔10 d喷25%辛硫磷800倍液,或用50%敌敌畏1 000倍液喷洒主干和新梢,直至新梢完全木质化;当松林出现有松梢螟危害时,及时剪去发病梢,收集后埋入土中或用火焚烧。湿地松粉蚧对湿地松生长影响比较少,可不进行防治。
摘要:总结了湿地松育苗造林技术,包括:苗圃地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移苗、造林地选择、整地备耕、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湿地松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湿地松,播种,管理,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戴玉明.湿地松菌根化育苗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0(2):236.
[2]汪正翔.湿地松芽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23.
[3]涂子月,金浩琅,谢真铭.湿地松优质苗木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27.
[4]余婉芳.湿地松种子芽苗容器移栽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4):98.
杨树丰产林造林配套技术 篇2
一、适生环境
杨树喜湿、忌涝,适宜温带和寒温带气候条件,在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冲积土壤上生长最好。造林地土壤有效层厚度应在80厘米以上,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次之。在山区、埠岭薄地或过于黏重、盐碱的土壤上杨树生长不良,不适宜造林。
二、苗木培育
1. 选育良种
选育良种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物质基础。杨树分白杨派、黑杨派两类。黑杨派杨树生长快,树干高大通直,树型美观,无性繁殖容易,短期内能速生丰产,是营造杨树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主要优良品种有鲁林1号杨、鲁林2号杨、鲁林3号杨、L35、南林95和南林895等。白杨派优良品种有84K杨、鲁毛50等。
2. 扦插或嫁接
黑杨苗木主要采用扦插方式繁育。白杨苗木目前多采用在黑杨1年生苗干上应用“一条鞭芽接”方法,每隔20厘米嫁接1个毛白杨芽片,再配合扦插进行繁育,以解决毛白杨品种生根难、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插穗长15~20厘米,下端剪成马耳形斜面,上端距顶芽2厘米平截。扦插季节多为土壤化冻后的春季。苗畦宽1.2米,按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扦插,然后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对畦面覆膜保湿提地温。
3. 幼苗管理
萌芽后及时将幼苗掏出,四周用土压膜保湿。土壤墒情欠佳时,及时进行膜下灌水,也可随水冲肥,每亩尿素用量为8千克。当气温达到25℃以上时撤除地膜。以后随苗木生长适时锄草、松土、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苗木生长与木质化。
4. 苗木出圃
当苗木胸径粗度达到3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对粗度达不到出圃标准的进行平茬,再抚育1年,培育成2年根1年干苗木出圃。
三、造林技术
1.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原、低丘坡地或河滩地栽植。忌选盐碱、低洼积水、瘠薄、黏重地块栽植。
2. 整地改土
一般采用大穴整地或带状整地,进行土壤改良。平原地块进行整平,低丘坡地按等高线进行台阶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
3. 造林方法
杨树常用造林方法有:植苗造林、截根深栽、平茬造林、插条造林等。
①植苗造林法。属最常见的造林方法。将出圃的优质壮苗,按预定的株行距进行栽植。
②截根深栽法。又称杨树插干深栽,适于中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以及西北等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在1.5米左右的河滩地、台阶地,也适宜降水较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栽植沟(穴)底部再挖小穴,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位处,截去苗根,将苗干插入栽植穴(孔),深栽1.5~1.8米。
③平茬造林法。适于旱情特别严重的干旱、风沙地区。平茬部位为根颈以上20~30厘米,将根部连同截留的干部一起埋入50~60厘米深的穴中即可。
④插条造林法。适于缺少苗木、土壤干旱、气温较高、气候干旱的地区,或水热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低的北方地区。插条截自1~2年生苗干,长50~80厘米,粗2厘米以上。栽深50~80厘米,插条顶端与地面持平或全埋不露出均可。
4. 栽植季节
因南方与北方气候条件不同,栽培的季节也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雨较多、农事忙,较少采用春季栽植,更加适宜秋冬季(11月初至12月中旬)栽植。北方地区,多在土壤化冻后至苗木萌芽前的春季栽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更佳;秋冬季栽植宜于初霜之后苗木开始落叶时进行。
5.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培育目的及杨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分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空间,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一般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的来确定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培育大径材(胸径28厘米以上),株行距有5米×6米、4米×8米、3米×10米等;平原、丘岭或河滩地,培育中径材(胸径24~26厘米),株行距有4米×5米、3米×6米、3米×7米、3米×8米等;丘岭或河滩地,培育小径材(胸径18~20厘米),株行距有2米×6米、3米×4米、3米×3米等。
6. 配置方式
林木之间的排列方式对光照时间、个体发育快慢都有一定的影响。采取适宜的配置方式,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①均匀配置。常用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配置方式。
②宽行距窄株距带状配置。此方式在延长农林间作年限,发挥间作对林木的抚育作用时采用。行距8~10米,株距3~4米,可间作4~5年。
③宽窄行带状配置。为了进一步延长农林间作年限时采用,行距12~15米,株距4~5米,可间作6年。
7. 栽植技术
杨树丰产林造林主要采用“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即“大穴、大苗、大肥、大水,深栽”。
①大穴或大沟。大穴规格为1米×1米×1米,大沟深1米、宽1~2米,以便疏松土壤、贮留水分和养分,促进速生丰产(据试验,较小穴增产30%以上)。
②大苗。即壮苗,规格为胸径3厘米以上,高5~6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1年生或2年根1年干壮苗(据试验,胸径4.5厘米大苗较胸径3厘米以下小苗,7年增产31%~36%)。
nlc202309081913
③大肥。挖穴或沟回填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25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或过磷酸钙50千克,肥与土要拌匀,以防烧根。
④大水。造林后及时灌透水沉实根系土层,在贮水的同时保持苗木地上、地下水分平衡,以利生根、成活。
⑤深栽。黑杨派苗木适宜深栽,既抗倒伏,又可产生多层根系。深栽程度一般为:在砂壤、轻壤等通透性较好的土壤上深栽60厘米以上,黏性土壤深栽40厘米左右即可。白杨派苗木一定要浅栽,栽深以30~40厘米为宜。
四、病虫防治
杨树丰产林造林初期的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实行人工物理方法、生物技术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杨树抗病虫能力。
1. 病害防治
①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杨叶锈病等。防治方法:主要采取清除侵染源和喷药防治措施。消灭初侵染源:早春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冬季清除病叶、剪除病枝集中销毁;发病季节可喷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
②干部病害。主要有大斑溃疡病、水泡型溃疡病等。防治方法:常采取增强树势和喷药防治措施。缩短出圃至栽植时间间隔,加强栽培管理,涝排旱灌,增强苗木长势;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树干。
③根部病害。主要有冠瘿病等。防治多采取改良土壤、切除病部和喷药的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避免苗圃重茬,或轮作2年以上;苗木栽植前,先用农杆菌悬浮液或泥浆浸蘸苗根;栽后生长期发现根部瘿瘤,用手锯切除,再用10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土霉素进行伤口消毒。
2. 虫害防治
①叶部虫害。主要有杨黄卷叶螟、杨雪毒蛾(柳毒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茸毒蛾、杨扁角叶蜂、麻田黄刺蛾等。防治方法:产卵期,人工摘除有卵的叶片,及时铲除虫源株;初孵幼虫期,人工摘除群集幼虫的叶片或用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5%甲维盐·灭幼脲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发生期,林间设置黑光灯或性诱芯诱杀。
②干部虫害。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杨干透翅蛾等。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早春发芽前结合修剪及时清除虫枝、虫源木,并对2米以下的干基涂白,防止成虫在主干上产卵;成虫盛发期(羽化集中期),人工捕捉成虫,或利用灯光、性诱芯诱杀成虫,或用8%绿色威雷200倍液(其他杀虫剂也可以)喷树干药杀成虫、卵及初孵幼虫,每隔15~20天1次,连喷3次;幼虫期用磷化锌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内,或用内吸性农药在为害处涂刷环状药带,毒杀幼虫。
③根部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防治方法:成虫活动期,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蝼蛄成虫,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成虫;或将麦麸、豆饼等炒香(或煮至半熟)拌上农药,做成毒饵撒于林间诱杀成虫、幼(若)虫。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75号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702室区林业局 邮编:261200)
杨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篇3
1 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地下水位适宜、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的地块造林[2]。造林地最佳土质为砂土和青砂壤, 砂土至轻黏土之间的质地也可选用;有效土层1 m以上;土层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在造林前进行细致的深翻整地能使低产的林地转变为丰产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紧实度, 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有利于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根据地势在土壤封冻以前进行土地平整, 也可开展冬季林业整地挖穴, 挖穴时底土与表土应分开堆放。
2 品种及苗木选择
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杨树品种, 如适于培养胶合板材的主要是黑杨派的优良品种, 有欧美杨107杨、欧美杨108杨、北京杨、廊坊杨等;适于培养纸浆材的杨树品种有中菏1号、中林46、三倍体毛白杨等;适于家具材的主要品种有毛白杨、深州杨、741杨等[3]。选用根系发达完整、粗壮、枝梢木质化程度高、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
3 挖穴栽植
以春季造林为主, 从化冻之后开始至其放叶前栽植为宜。在放叶前造林, 先生根, 后放叶, 苗木体内水分能保持平衡, 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如果栽植过迟, 先放叶, 后生根, 则会降低成活率。总之, 在生根之前, 要保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根据造林密度, 在定植点上挖80 cm×80 cm×80 cm以上的大穴, 最好提前1年进行挖穴, 使挖出的土壤能在这一年中进行熟化, 增加肥力, 穴距一般为3 m×3 m, 树穴呈“品”字形排列, 如果有间作要求, 也可以适当放大到3 m×4 m。杨树速生丰产栽培, 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 即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杨树根系发育, 增强抗旱、抗风能力, 有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 都要防止苗木失水。在苗田应遵循先灌水后起苗的原则, 苗木起运中要注意保护好根系, 使根系完整、新鲜、湿润, 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 要用清水浸泡, 然后随栽随取。栽前要剪去全部侧枝和梢部。栽植时扶正, 分层填土、踩实, 使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 栽后立即浇水, 水渗后扶正苗木, 培土封穴[4]。
4 土肥水管理
松土每年进行1~3次, 深度5~10 cm, 注意里浅外深, 不要伤根。松土可安排在农林间作期间, 也可安排在秋末冬初结合翻压落叶一起进行, 或在生长季节结合除草一起进行。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植树时施入穴中, 一般施有机肥5~10 kg/株或过磷酸钙250 g/株, 将所施肥料与熟土掺匀, 回填于30~60 cm的根系活动层内。施追肥在树冠边缘下开施肥沟, 沟长80 cm、宽20 cm、深20~30 cm, 施尿素250 g/株。杨树是速生树种, 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新造幼林要立即浇水外, 4—6月干旱季节, 要对林地适时灌溉, 以保证林木旺盛生长。秋季干旱时也要进行灌溉, 对美洲黑杨等品种进行冬灌可提高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溉次数和灌水量视天气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每年应灌水3~4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水, 促枝叶扩展;11月灌防冻水, 促进根系生长;施肥后遇天气干旱也应浇透水。
5 整形修枝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 为培养高干、大径、少节、强壮的优质良材, 一方面需要进行整形抚育, 及时去除、剪掉或控制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 保留辅养枝, 防止出现双杈, 并修除树干基部的萌条, 保证树干通直, 提高林木生长量;另一方面, 需要进行修枝抚育, 对于一至三年生的林木, 要在秋冬树木落叶后进行少量修枝, 而对四年生以后的林木, 要逐步修除树冠下层生长衰弱的枝条, 六年生以后可修枝到树高1/2~2/3。修剪于秋冬生长停止时行, 修枝时应掌握合理的修枝强度和修枝方法, 切口要平滑。应贴近树干, 不得留茬或撕裂树皮。
6 实行农林间作
在林木郁蔽以前实行农林间作, 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还可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措施如松土、锄草、浇水等, 促进林木生长。间作农作物应以矮小、耐阴、耗水肥少的大豆、花生等作物或瓜菜、药材、小麦等为主。作物与林木要保持1 m以上距离, 以免因耕作损伤林木根系或与林木争水争地。
7 病虫草害防治
杨树是一个多病虫害的树种, 随着其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 导致杨树病虫害大面积频繁发生。因此, 一定要高度重视, 采取综合措施, 在增强林木的抵抗力和忍耐力、提高树体健康水平的同时, 对于已发病虫害的林木, 要加强监测、预报、管理, 采取措施及时除治, 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从而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杂草消耗土壤养分、水分, 不利于林木的生长。除草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要及时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8 采伐
纯林较密的林分 (2 m×4 m或3 m×4 m) , 在树龄4~5年、林地接近郁蔽时, 应在休眠期内进行隔行间伐。宽窄行双行带状林分进行隔株间伐, 并清除间伐剩余物。对已达到工艺要求的成熟林, 在休眠期内进行全面采伐, 并清除采伐后的剩余物。
参考文献
[1]文天诚, 王崇君, 李帆羽.杨树速生丰产管理[J].中国林业, 2010 (11) :53.
[2]张太东.杨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214, 216.
[3]任玉平, 矫洪宇, 雷凤春, 等.杨树造林选种调查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05 (z1) :18-19.
西峡县油桐丰产林造林技术 篇4
关键词:油桐,丰产林,造林技术,河南西峡
油桐系大戟科油桐属落叶小乔木, 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果实成熟于10月, 呈球形或卵形, 壳厚, 实生繁殖的油桐一般经2~4年开始结果, 8~20年为盛果期。油桐全身都是宝, 根、叶、花可入药, 树枝和树皮含鞣质18.26%~18.30%, 可提取栲胶。种子可榨取桐油, 桐籽榨油后的桐饼是肥效很高的优质肥料, 并有防治地下害虫和改良土壤的效果, 果壳可制活性炭。中国油桐生产已步入近代桐油深加工及产后物综合利用的新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 使用桐油研制出的新型涂料、高级油墨、合成树脂、活性剂、药品等已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桐油却是国内、国际市场的紧缺物资[1]。因此, 伏牛山区农民要抓住退耕还林、生态能源林等项目工程实施的良好机遇,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建设大规模油桐丰产林基地,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 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1 选育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树势旺、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大、粒饱、出油率高等特性。西峡县油桐品种主要有股爪青、五爪桐、叶里藏、满天星等, 以股爪青和五爪桐2个品种表现较好。
2 采种
在股爪青或五爪桐的林分中, 选择树冠整齐、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单株产量高、生长在阳坡的壮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10—11月, 当果皮由青色转变为赤褐色时, 即可采收, 将桐果连皮一分为二, 用避鼠药剂拌匀, 即可作为播前用种。对采收后果皮干硬的桐种, 可给以适当的水分, 促使果皮变软, 然后连皮剥开备用。也可在采集后堆放于阴湿处, 盖草, 待果皮软化后取出种子[2]。
3 直播造林
选择海拔300~600 m、坡度小的南坡或西南坡的下部或沟底, 土壤最好是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呈微酸性或中性的多砂土和黄砂壤土。以“四边”地, 即坎边、路边、房边、地边造林最佳, 造林地块应远离硫化物污染源。于每年的12月至翌年5月, 用精选的种子直接点播穴内, 每穴播种2~3粒, 呈品字形摆放, 覆土5~7 cm, 再盖1层干草防止土层板结, 出苗后留1株壮苗并及时除草、松土、追肥, 造林密度以600~1 200株/hm2为宜[3]。
4 幼林抚育
幼苗出土后, 适时间苗, 每穴保留1株壮苗, 及时松土除草, 作业范围为苗株基部方圆1 m左右。最好是通过桐农间作, 以耕代抚, 可与油桐进行间作的作物很多, 如豆类、花生、芝麻、红薯、油菜等。如不间作, 每年要松土除草1~2次, 以供给足够的养分和空间条件来培育优良树形。在直播后的2年内, 于5—6月和8月各中耕除草1次, 同时施肥。
5 成林垦复
于每年12月至翌年2月进行垦复。垦复时, 挖土深20cm左右, 清除杂草覆盖树盘下, 结合深翻里切外垫修鱼鳞坑或环山水平带, 保持外高内低, 保水保肥。鱼鳞坑和水平带的外沿应距树干基部1 m以上。
6 施肥
适时追肥, 能使油桐速生旺长, 增强树势, 延长结果年限, 增加结果量, 提高桐籽含油量。花前以施氮肥为主, 适量配施磷肥, 株施尿素0.5 kg, 钙镁磷肥、氯化钾各0.1 kg。7—9月是桐果长油、花芽分化时期, 株施尿素0.15 kg、钙镁磷肥0.25 kg、氯化钾0.30 kg, 采用放射状、环状、穴状等施肥方法。
7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油桐的病虫害主要有煤烟病、天牛、油桐尺蛾等。用棉团浸蘸50%敌敌畏或40%乐果乳油50倍液塞入蛀孔, 或者用兽用注射器将上述药物100倍液注入蛀孔内, 用黄泥将蛀孔糊严, 可杀死油桐天牛;也可于7—9月人工捕捉天牛成虫, 以减少虫口数量。在尺蛾发生危害时, 用20%猎神乳油、20%定杀净乳油2 000~2 500倍液, 或25%灭幼脲悬浮剂、40%乐果乳油1 200倍液喷防效果显著。油桐煤烟病的发生与蚜虫和蚧壳虫有密切的关系, 用40%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即可杀死蚜虫和蚧壳虫, 煤烟病也会随之消失[4]。日常应做好监测, 同时做好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8 桐果采收与处理
果实充分成熟、开始自然脱落时采收。桐果采回后, 堆放在室内, 切勿曝晒, 在室外堆放则需覆盖, 10~15 d后, 果皮变软即可剥取种子, 种子晒干装袋出售。
参考文献
[1]黄挺.中国油桐业前景广阔[J].世界农业, 2001 (8) :18-19.
[2]杨光碧.油桐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 2006 (7) :36-37.
[3]孙颖, 卢彰显, 李建安.中国油桐栽培利用与应用基础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 2007, 25 (2) :84-87.
论红松人工丰产林造林技术的重点 篇5
关键词:红松人工丰产林,树种选择,时机选择,造林地处理,造林技术控制
红松是常见的丰产树种, 对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发展林区经济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红松木材是民用和工业的主要木材品种, 在建筑、家居和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
1 红松丰产林树种选择的要点
红松丰产林树种应具备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红松危害较大的松毛虫和立枯病应具有较好的防御能力。红松丰产林要选择本地树种, 并立足于造林设计地的实际, 充分利用树种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红松丰产林需选择对极端条件有耐受能力的品种, 在红松的生长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 为了确保造林成果, 应该选择耐受能力比较强的红松品种。
2 红松丰产林时机选择的要点
在我国, 适于红松造林的时机主要有两个, 即秋季造林和春季造林, 应了解红松的生活习性, 选择易于红松造林和播种的措施, 对红松进行繁育。北方地区一般以春季造林为主, 南方地区可以在11月份红松种子成熟后开展丰产林的造林工作。
3 红松丰产林造林地的处理
红松丰产林造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湿润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区域进行造林。通常进行全面整地, 如果造林设计有特殊规定, 也可采用带状整地的方式。一般进行秋季整地, 用波尔多液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和害虫虫卵。其地下水位需控制在合理的高度之内, 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应该用排水沟及时排水。
4 红松丰产林造林的技术要点
A.红松丰产林苗木要选用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完整和壮硕的红松幼苗作为造林用苗, 实际选择应以无病虫害、无外力损伤、枝芽饱满的苗木为主。红松丰产林苗木以2年生壮苗为主。红松丰产林的树穴规格以长50 cm、宽50 cm和深50 cm为标准, 可施入0.5 kg磷肥和10 kg土杂肥作为底肥, 促进红松的缓苗和生长。
B.造林密度应根据丰产林的设计要求严格进行控制, 丰产林密度以株行距3m×3 m、3 m×4 m为好, 3~4年轮伐;中径材造林密度以株行距4 m×5 m、5 m×6 m为佳, 6~8年轮伐;大径材造林密度以株行距6 m×7 m、7 m×8 m为宜, 10~12年轮伐;四旁植树株距2~3 m, 3~4年后再隔株间伐。
C.红松丰产林的修剪, 采用轻修枝、重留冠, 去竞争枝、留辅养枝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红松1~3年不宜进行大修枝。当红松胸径长到10cm时才开始修剪侧枝, 树冠保留树干高度的2/3~3/4, 上部只修去特殊的枝条和卡脖子枝。对大枝分两次修剪, 以免伤口过大, 对1、2年生的竞争枝、徒长枝, 可在生长季节进行适当截剪, 一般剪去1/4~l/3, 削弱其生长势, 防止发展成粗大枝, 以利于培育圆满的干形, 以后视树冠生长情况适当修枝。通常最下面一枝距地面高8~10 m时可停止修剪, 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无节良材。
5 红松丰产林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5.1 红松立枯病的防治
用净土或草炭土置换红松丰产林苗床土, 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红松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催芽处理以后方可播种;发现红松立枯病病苗时要及时清除;在苗期可喷施65%的代森锌液进行红松立枯病的防治。
5.2 红松疱锈病的防治
红松丰产林造林后要及时抚育, 以提高红松林内通风和透光性能;用焦化腊柴油乳剂涂抹红松疱锈病患处;当红松疱锈病树占整个丰产林数量的40%以上时, 需要进行重新造林。
5.3 红松烂皮病的防治
加强红松丰产林幼林的抚育工作, 增强红松幼苗的抵抗力;确保林地的卫生, 及时砍伐枯立木和病木;用2°石硫合剂对红松烂皮病发病部位喷涂进行防治。
5.4 红松球蚜的防治
当5月上、中旬第1代若虫开始集中于新梢时, 用4096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毒杀若虫。在郁闭的红松幼林中施放白菌清烟药剂毒杀成虫和若虫也有效果。此外可以推行生物防治的办法进行红松球蚜的防治。
5.5 红松落针病的防治
根据林业工作经验, 可用代森铵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当林龄为15 a左右的红松出现红松落针病时, 应该对树高3 m以下的部位进行化学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 篇6
1 银中杨与青山杨的特征特性
1.1 银中杨
银中杨属于派间杂种, 母本为银白杨 (白杨派) , 父本为中东杨 (黑杨派) , 经过人工水培控制杂交选育而成。银中杨树干通直圆满, 树冠广圆锥形, 主干与侧枝呈40~50°, 树皮灰绿色, 披白粉, 皮孔菱形, 明显凸起, 属于白杨派特征[1]。
银中杨适生在三江平原栽培区、松嫩平原东部栽培区和松嫩平原西部栽培区, 目前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应用于城乡及公路绿化, 作为速生丰产的用材树种逐渐被认可。在三江平原栽培区, 银中杨12年林分平均胸径23.6 cm, 平均树高16.8 m, 蓄积量259.3 m3/hm2, 比小黑杨蓄积量增加27.92%。
1.2 青山杨
青山杨也属于派间杂种, 其母本为青杨 (青杨派) , 父本为山海关杨 (黑杨派) , 是经过水培杂交而成的F1代雄性无性系, 其形态特征倾向于母本。乔木, 雄性, 树干通直。树皮光滑翠绿色, 树冠广卵形, 侧枝细柔、无棱, 分枝角60~70°[2]。
青山杨适栽于松嫩平原东部栽培区和松嫩平原西部栽培区。青山杨十二年生林分平均胸径22.0 cm, 平均树高19.6 m, 蓄积量达257.5 m3/hm2, 比小黑杨蓄积量增加38.37%。
2 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2.1 定向培育造林苗木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不同的造林方式应选用不同规格的苗木。以银中杨和青山杨为例, 主要采用二年生母根、二根一干或三根二干苗造林, 成林早、见效快, 保存率高, 易于管护, 造林效果好。苗木培育时, 母根的株距约30 cm, 2~3年后即可造林。
2.2 选地与整地
造林地的选择对林分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经营目的选择造林地, 可大大提高林分的生产力, 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营造银中杨和青山杨丰产林, 造林地不宜选择风沙地和高岗地, 应选择水源充足、含水率高、充分熟化的土地。采用全面整地和穴状整地, 具体根据立地情况确定。全面整地适用于较为平坦的地块, 可采用大苗或母根挖穴造林[3]。
2.3 造林密度
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护堤护岸林, 生产周期长, 可适当稀植。纸浆用材林生产周期短, 可适当密植, 行株距为3 m×2 m, 栽植1 666株/hm2以上。速生丰产林适宜的行株距为4 m×4 m或3 m×3 m。
2.4 造林方式
2.4.1 大苗造林。
具体方法: (1) 栽植时间。大苗造林以春季为宜。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于4月中旬造林, 此时土壤解冻, 利于起苗。 (2) 苗木栽植前处理。苗木从圃地起出后, 为了防止失水, 在分级、处理、包装、运输、造林地假植及栽植工序中, 必须加强保护, 尽量缩短根系暴露时间。栽前将苗木过长、折断、尖端变黑的根剪除, 根幅根据苗木规格确定。 (3) 栽植。苗木的根幅不同, 所采用的栽植穴规格也不同。一般栽植穴的长、宽、高均为50 cm, 栽植时要扶正、踏实, 浇足浇透水。若作截干处理, 枝下高一般保留2.5~3.5 m。胸径低于3 cm的苗木保持原有树形, 最好不作截干处理[4]。
2.4.2 母根造林。
该造林方式适用于春季少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具体方法:母根造林的栽植时间、栽植前处理与大苗造林相同, 但其根幅需保持20~30 cm。然后进行挖穴栽植。穴的规格为长、宽、深各30 cm。覆土埋没老根桩, 栽正踏实。
2.5 抚育管理
2.5.1 定干、修枝整形。
定干是母根造林不可缺少的环节, 于造林后苗木高度达30 cm时进行。定干时, 除保留1个健壮的萌条外, 其余枝条全部抹除。一年生苗要及时抹芽, 不留侧枝;二年生以上留有树冠的苗木要修枝整形[5]。
2.5.2 除草松土。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为了保墒蓄水, 每年要结合除草松土3~4次, 松土后起垄。也可以进行林粮间作, 以耕代抚。
2.5.3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烂皮病、溃疡病, 通过加强林分抚育管理, 提高树木生长势和林内卫生状况, 从而提高林分抗病力。虫害主要有白杨透翅蛾, 可用化学药剂防治。
摘要:介绍银中杨和青山杨的特征特性, 并从育苗、选地与整地、造林密度和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中杨,青山杨,特征特性,造林技术,丰产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林业厅.杨树良种银中杨[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1:13.
[2]杨克杰.北方树种育苗造林实用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30-331.
[3]姚如标.速生杨丰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28 (7) :1066, 1069.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 篇7
1 锦鸡儿属植物分类学特点
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灌木植物, 叶为偶数羽状复叶或假掌状复叶, 托叶宿存并硬化成针刺, 小叶2~10 对, 全缘, 膜质或近革质, 先端具小尖头。 花两性, 花梗单生或簇生, 具关节;通常排成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 轮;花冠黄色, 果为荚果, 扁平。 荚果成熟后沿缝线开裂或不裂、或断裂成含单粒种子的荚节; 种子通常具革质的种皮。 我国有60 多种;沙区有32 种1 变种1 变型[3]。 在民勤境内常见种类有: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甘肃锦鸡儿Caragan kansuensis、甘蒙锦鸡儿Caragan opulens、短脚锦鸡儿Caragan brachypoda等种类。
2 柠条育苗造林研究进展
柠条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由于具有适应性强、抗旱、抗风沙、耐旱、耐沙埋、根系发达等特性, 是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造林先锋树种。 目前, 柠条育苗主要采用种子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等方式[4,5], 造林采用柠条种子直播造林和柠条苗木植苗造林[6,7]。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整地方式、造林季节、造林方式、管护管理等开展了造林试验, 研究了柠条造林成活率、柠条生长过程[8], 总结出在干旱条件下柠条造林的技术等, 为不同区域柠条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柠条造林地概况
柠条造林试验地选择在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石羊河北岸地带的红崖山水库西岸, 其北面是干旱荒漠区, 南面紧接石羊河河岸。 立地类型为泛洪平原和假砾石滩地, 平均海拔1420m, 土壤类型为风沙土, 土壤盐碱含量较高, 石砾含量10%~30%, 植被主要有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等旱生植物, 盖度小于5%, 立地条件较差。
4 柠条造林设计
在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柠条造林设计时, 结合该湿地公园特点, 造林地选择为石羊河北岸的红崖山水库西岸。 因此, 造林设计为带有景观功能的防风固沙河岸林带。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 树种选择为适应该立地条件的抗风沙、耐干旱的柠条。柠条造林方式采取带状植苗造林, 造林带的方向与来自巴丹吉林沙漠主风方向垂直。 柠条造林带间距4m, 栽植穴间距2m, 栽植密度1245 株 (穴) /hm2。
5 柠条造林地整地方式
柠条造林地整地要求在植苗造林之前完成。 柠条整地时间为冬季或春季, 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 整地设计规格为40cm×40cm×40cm。 根据造林设计, 柠条整地密度为2m×4m (栽植穴间距2m, 造林带间距4m) 。 按整地设计规格开挖栽植穴, 并清除穴内砂砾、杂草等。
6 柠条造林时间
柠条植苗造林时间选择在春季, 应在造林地解冻后和苗木萌动之前的3~4 月进行, 充分利用土壤墒情, 提高造林成活率。
7 柠条苗木规格及苗木管理
柠条造林苗木应采用柠条1 年生实生Ⅰ、Ⅱ级苗木。 苗木规格为:高度50cm以上, 地径0.3cm以上, 根系长15cm以上, 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 苗木起苗时间为春季苗木尚未萌动前, 在苗木起前3~5d应对苗圃地浇透水。 起苗时保持苗木根系完整, 防止苗木根系劈裂损伤和影响造林成活。 柠条苗木在运输和装卸等环节中应保持遮荫, 全面做好保湿工作。 柠条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应及时对苗木根系进行假植和苗木遮荫, 苗木假植时, 一定要踩实, 充分使苗木根系与土壤接触, 并及时浇水保湿, 有效保护好苗木根系, 保证苗木根系不外露, 防止因苗木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
8 柠条苗木栽植
8.1 栽植密度
柠条苗木栽植密度按照造林设计密度和整地栽植穴的密度进行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2m×4m, 栽植密度保持1245 株 (穴) /hm2。 根据当地造林地立地条件, 为保证提高柠条造林成活率, 柠条苗木栽植时应采用丛植方式, 每穴栽植柠条苗木2~3 株。
8.2 栽植方法
柠条苗木栽植时应先将整地穴开挖成为栽植穴, 进一步清除穴内砂砾石, 将苗木根系放入栽植穴内底部, 将苗木扶正, 适当提一下苗木根系, 保持根系舒展, 防止苗木窝根, 提高苗木成活率。 然后对苗木根系进行填土, 保持苗木立直, 踏实土壤。
8.3 浇水
当造林地柠条苗木栽植结束后, 要及时对栽植穴内柠条苗木进行浇水, 应对栽植的苗木全部浇1次水。 每穴浇水不少于15㎏。 浇水后应及时覆沙保墒, 条件允许时对栽植穴进行覆盖地膜, 有效减少栽植穴内水分蒸发。
9 抚育管理
9.1 新造林地封育
柠条苗木栽植结束后, 新造林地要采取封育措施, 要安排管护人员对造林地进行巡护管理, 防止牛羊进入新造林地对苗木践踏和啃食, 同时禁止人为活动频繁进入造林地。 对牛羊活动频繁地段应设置围栏加以防护, 有效保护新造林柠条苗木, 保护造林苗木成活。
9.2 苗木补浇水分
根据民勤当地气象资料, 每年6~8 月为气象干旱期。 因此, 造林后要对柠条苗木生长进行生长监测。 发现栽植的苗木生长过程开始出现缺水时, 应及时补浇水分1~2 次, 每次每穴浇水不少于15kg, 浇水后及时覆沙保墒。
9.3 新造林地松土除草
当年苗木在生长期, 根据造林地杂草生长情况, 应及时对栽植穴开展松土和除草工作, 防止栽植穴内杂草生长及杂草生长与柠条苗木生长竞争现象, 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影响柠条苗木的生长。
9.4 柠条苗木病虫鼠害防治
柠条造林结束后, 要定期对栽植的柠条苗木开展森林病虫鼠兔害的监测和防治。 发现有病虫鼠兔害发生时, 要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对症进行防治。 鼠兔害防治时应采用C-肉毒素、溴敌隆和多功能防啃剂等对非靶动物安全、 无二次中毒现象、不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进行防治, 尽量减少使用磷化锌防治鼠兔危害。
9.5 新造林地补植补造
在柠条造林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 应加强柠条造林地管理, 发现栽植穴内有漏栽的空穴及栽植穴内有苗木死亡时, 应及时对栽植穴内柠条苗木进行补植和补造, 保证柠条苗木栽植密度, 提出苗木的成活率。
10 柠条新造林地检查验收
为保证柠条造林质量和苗木当年成活率, 当年造林结束后, 10 月份对柠条造林地中栽植的柠条苗木开展当年成活率检查验收。 根据年初造林质量要求, 建设方和施工方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造林地现场按柠条造林内容逐一进行验收, 主要指标有:造林面积、栽植质量、当年苗木成活率、抚育管护等。 柠条苗木当年栽植成活率要求高于85%为合格标准。 验收合格后及时建立造林档案。 若验收不合格, 应提出整改意见或不予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国森林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1287-1292.
[2]何全发, 王占军, 蒋齐, 等.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1) :234-235.
[3]刘媖心, 杨喜林, 姚育英.中国沙漠植物志 (第二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07-229.
[4]杨慧玲, 梁振雷, 朱选伟, 等.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2, 32 (24) :7758-7763.
[5]董旭.柠条容器育苗在青海造林中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1) :5212-5213.
[6]史志翯, 张韬.兰州地区无灌溉荒山柠条直播造林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 2002, 27 (3) :51-53.
[7]李永生.柠条灌木林培育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 2007, (1) :48-50.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推荐阅读:
湿地松育苗与造林技术11-17
湿地松苗木培育技术05-11
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01-14
湿地农业技术06-17
湿地农业技术07-18
人工湿地生态建设技术12-0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论文12-30
改良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小麦淀粉废水05-3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06-30
湿地资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