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字母快乐的拼音

2024-07-15

美丽的字母快乐的拼音(共3篇)

美丽的字母快乐的拼音 篇1

摘要:本文探讨分析了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的“学习迁移”现象,研究了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互相感染的主要因素,在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学习迁移,汉语拼音,英语字母

心理学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学习迁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Theory)认为,外语学习者已经养成了母语的语言行为习惯,新的语言的习惯形成往往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本人多年从事低段学生的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发现: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由于其已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及书写,并形成心理定式,容易导致学习英语字母时出现读、写“汉语拼音化”现象,并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英文字母的学习有一股抵触的“暗流”。为此,在英语课程中心团队老师的帮助下,我从二年级学生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运用两者之间的学习迁移现象进行了一些策略的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妙设计,印刻字母造型

字母与汉语拼音在四线格上的位置和写法几乎一样,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学生在学习之初,常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书写时常以拼音写法为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从形入手。

1.巧妙故事,融入字母笔顺。

正确的笔顺在活动手册的描红练习中有正确的示范。但有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拼音笔顺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在教学中,笔者巧设故事,融入字母笔顺的教学。

例1:在一次书写i的巡视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好几例先写点再写竖的作业。笔者不紧不慢地画好四线三格,“孩子们,老师有个故事要讲给你们听。请同学们把笔放下,坐端正。”笔者边写i中的第一笔竖边说:“一个人出去找食物,结果没找到,空手而归,嗳!”边叹气边点上第二笔点。“孩子们,你们也来试一试吧。”齐刷刷的笔杆动了起来,还能听到孩子们那一声声重重的“嗳”。简单的小故事,无意间把学生带入笔顺书写的世界,他们不会产生抵触,反而更加乐于书写。

2.可爱设计,调动学生参与。

枯燥的字母也可以变得可爱生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书写规则,防止笔画出错。更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把字母形象化,动手设计可爱的字母造型。有的孩子把H画成一双筷子拴根线,有的把i画成小海狮头上顶个球,更有的把t画成伞把带开关,形形色色的图片,活泼生动的造型,把字母变得形象化,让孩子们喜爱不已。

例2:字母m在拼音中分为两笔,而英语中的书写方式是一笔完成。为了帮助学生改掉这个习惯性的书写,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个小设计———“孩子们,你们家里的大门都是什么样的?谁能来画一画?”学生纷纷举手,我选取了几位学生去黑板上画,剩下的学生在纸上画。“老师有个最简单的方法,能够一笔画出来,你们想看看吗?”于是,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m。瞧!像不像家里的大门呀?它还是一个字母呢,猜猜它读什么?学一学怎样写吧!”

3.巧用态势,形象字母书写。

例3:字母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部分字母的发音总是混淆不清,还常常读成拼音。一筹莫展时,用手随意比划了个C,发现学生都跟着一起做。于是灵机一动,“你们能学学变形金刚,把自己变身为字母吗?”许多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两人合作,手拉手变成H,有的一人独挑重担,变成T,思考变身的过程,是对字母书写程序的扫描过程。变身后,笔者又邀请学生找字母,将字母卡片与人体字母配对,这又加深了学生对字母书写的印象。

二、巧用迁移,加深字母书写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26个字母中,有的与拼音的发音存在极大的差距,这也是字母教学的难点之一。具体解决措施为:

1.正视迁移,策略运用语音教学。

笔者以一个班级42人为测试目标,听音书写的方式发现发音与拼音有极大的差别,通过书写错误率可以看出,最高竟达38.10%,远超三分之一人数,平均错误率高达25.64%。发音的差别使得学生在字母学习中无法正确输出语音,也影响了学生对字母的敏感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减少有害迁移的影响,尽量使学生忘记拼音的发音,转而用更加夸张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的发音。如字母Rr———一早醒来,面对初升的红日(ri),我们伸个懒腰,打个哈欠(a:),巧妙地从旧到新的引入,让学生不自主地记住这个发音。

2.创设游戏,聚焦字母书写。

除了用态势做字母之外,还有你写我猜、你说我找(教师或任一学生说字母,请两队学生中的一员分别找大小写字母)等等游戏。

不论游戏也好,儿歌也罢,最终目的都是锻炼学生对字母的认读,从而达到准确书写的宗旨。

由于大多数汉语儿童在学习英语之前都经过系统的拼音学习,并且随着英语教学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汉语儿童开始借助拼音来学习英语。我们多年的实践也充分显示:正视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两者之间的学习迁移,策略地运用多种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字母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英语单词,从而激发起英语学习的兴趣。

固然我们在课堂上尝试运用两者之间迁移的策略进行教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通过研究寻找导致小学生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互相感染的主要因素以及干扰程度,进一步巧妙地应用两者间的微妙关系仍然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丽的字母快乐的拼音 篇2

1、复习韵母“ɑ”的读音及书写格式。

2、学习韵母“ɑ”四声调“ā、á、ǎ、à”的正确读音及书写格式。

3、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1、韵母“ɑ”四声调“ā、á、ǎ、à”的读音、辨析。

2、“ā、á、ǎ、à”的书写笔顺。

教学准备:

1、韵母“ɑ”的相关卡片。

2、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找朋友》,引出老朋友“ɑ”、板书课题“ɑ”。

2、复习韵母“ɑ”的读音。

二、新课学习:

1、读音

给“ɑ”母戴戴帽子,让它更漂亮,引出“平帽ā”,根据卡片、课件逐一学习“á、ǎ、à”。

让学生拿出小手模仿“汽车行走”,并教歌谣:

汽车平走,ā ā ā

汽车上坡,á

á

á

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

汽车下坡,à

à

à

2、书写(帮帮“ɑ”母找找家)

①、复习韵母 ɑ 在拼音格里的位置、书写笔顺。(四线三格本里,韵母宝宝 ɑ 住在第二层楼房里。先写半圆,后写竖弯)

②、逐一学习“ā、á、ǎ、à”的书写。(注意指导:笔顺、声调的位置)

三、巩固提高

游戏“找找小朋友”(整体复习一遍后,教师藏起某个卡片,让学生发觉哪个不见了,并大声把请出来)。

四、课后练习

1、把所学内容在爸爸、妈妈面前边读、边表演。

2、所学内容每个抄写五遍。

美丽的字母快乐的拼音 篇3

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认为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尝试以下对策。

1.错开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

这是指不同时教学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一年级的学生是在进入学校后的一个半月内学习汉语拼音, 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汉语拼音不亚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而且还要把既有的汉字读音与拼音结合起来, 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这时学习与汉语拼音极易混淆的英语字母, 可能就会造成学生的记忆紊乱, 所以应该错开教学时间, 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再教学英语字母。因此, 我校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进行的是英语口语的教学, 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对话和单词, 第二个学期才正式进行英语字母的学习。

2.掌握科学的字母教学方法

(1) 字母发音的教学方法。首先, 对比汉语拼音进行英语字母的教学。既然学生容易混淆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 那么, 不如在学习英语字母时, 教师先讲解学生容易和汉语拼音混淆的字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这些字母的汉语拼音读法, 然后教给学生这些字母的读音, 让学生进行对照, 自己找出记忆的窍门。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 效果很好。其次, 教师要做好示范, 读准每一个字母的发音, 放慢速度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型变化, 认真领会发音要领。课堂上, 笔者采用了同桌之间照镜子纠正发音和看口形猜字母的活动, 及时纠正学生对字母的发音。再次, 利用字母歌谣。教材中的字母歌谣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能够和着节拍做着动作, 在无意识中读准字母的发音。另外, 还可以采用全身动作法做字母操,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给每个字母编一个小故事, 帮助学生记字母的“形”。例如:字母A饿了, 张开嘴巴要吃东西, 变成字母H;工人减肥变成字母I等等。遇到写法近似的字母, 教师要反复讲清, 可选用适当的顺口溜强化记忆。如:d和b, 一把剪刀分两半, 左下圆圈ddd, 右下圆圈bbb;u和n, 开口朝上uuu, 开口朝下nnn;m和n, 一道门儿是n, 两道门儿是m;O和Q, 大圆圈OOO, 圆上加点是阿Q。这样,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字母音和形的记忆。同时, 对读得准, 尤其是声音洪亮的学生, 教师要适时让他们登台表演, 并让他们做小老师, 指导发音有困难的同学。

(2) 字母书写的教学方法。英语字母的书写, 不同于汉字的书写。在字母书写教学中, 教师要以“好习惯, 早养成, 益终生”为宗旨, 严格要求学生, 包括笔顺、大小、宽窄、倾斜度等。在学习书写每个字母时, 教师可以出示字母卡片,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 然后边示范边讲解, 如什么地方起笔和收笔, 几笔写成, 占哪几格等等;可以先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描红, 然后逐步过渡到临摹抄写。

在教学环节中, 笔者还运用背诵、默写和游戏等方法, 组织学生背诵或默写字母, 逐个过关, 避免“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的现象。默写形式多样, 让学生自己默写和边听边默写, 也可分为全班一起默写和小组竞赛默写。

上一篇: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下一篇:工程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