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还是里子

2024-07-16

面子还是里子(通用5篇)

面子还是里子 篇1

观察:

争论点一:为编制还是真选择?

——个体理性无可非议

大学生手高眼低、不能摆脱天之骄子的光环历来是被人口诛笔伐的诟病, 如今放下身价依然受人指点, 不禁令人生疑。通过对近期“硕士安保”“大学生掏粪工”两个新闻事件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此次招聘的“掏粪工”和“安保”皆为带有“事业编制”的“金饭碗”。招聘五名掏粪工人的城肥二处政务科长谢华坦承, 此次所招考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均系事业编制工人, 每月的工资在2300元左右;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校方称, “安保”招聘是《2010年浙江省部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的一部分。说白了, “低”职位的背后, 是高收入和稳定的保证。而这, 也正是大家对两事件争论的焦点之一, 大学生是为编制选择职位还是出自真心?更有人干脆以此作为讨伐学生们的利器, “怎能为了‘饭碗’而舍弃了知识”“大学生当掏粪工是社会的退步”。

面对外界的质疑, 学生们的反应却淡然了很多。成功竞聘掏粪工上岗的张婷说, 先生存, 后发展。先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饭碗, 大学毕业了还当啃老族更丢人。王延峰坦言, “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培养的是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有很好的心态”。

我们可以理解批驳者的初衷。大学四年, 个人的心智、能力有所提高, 尽管扩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 但是从全中国来看, 毕竟还是少数, 怎能放弃专业所学, 应聘一个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且有悖于大学培养人才标准的职业中去, 这是严重的人才浪费, 令人惋惜也令人心痛。然而, 我们更能理解大学生们的选择。

求职, 首先是求生存。眼下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大学文凭比比皆是, 硕士生也多如牛毛,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一天比一天高。放眼招聘启事, 除了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可以看到企业对求职者经验要求不高, 少则两年多则五年的岗位入职门槛, 让上大学期间基本围绕学校转的大学生们很尴尬, 更别提其他附加专业条件。对刚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 不是他们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 而是这个工作他们是否能胜任, 直白点说, 即是否达到了入职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掏粪工”这个岗位对求职者一来没有学历要求, 二来技能上没有特殊要求, 三来没有专业限制, 四来没有经验要求。虽说听起来不光鲜, 但是最起码与其他职位相比, 入职条件不能不说很低了。“安保”虽有学历、专业限制, 但是对其他经验没有要求, 况且, 一旦应聘成功, 工资和福利与公司白领无差, 还可以获得事业编制。换句话说, “掏粪工”“安保”意味着中等收入+高福利+稳定+老有所依。虽然选择这两种工作在某种情感上愧对于自己所学或是父母、学校、国家的培养, 但如果求职无门又面临“毕业即失业”或啃老, 生存和面子比起来, 显然生存更重要。

至于那些指责他们没有考虑将来职业发展的人, 王延峰的回答或许能代表其中一些人的想法, “任何80后都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选择当“掏粪工”“安保”是他们职场中若干次选择中的一次, 5年聘任期满后, 他们可能去经商、去教书、去当演员……未来有太多无限的可能, 而当下的选择, 只是因情况而定。未来, 还有很多变数。而这种选择的代价合不合算, 他们自身会做出判断。

争论点二:“安保”非大学生不可?

——企业用人制度有待完善

另一个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的是对竞聘职位的要求, 难道安保非硕士生不可吗?这是时代进步还是企业的不理性?

“对于这3个岗位, 刚开始我们也只是想设置本科学历的门槛。”招聘方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提高条件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校园属于特殊单位, 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 职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二是此次招聘是全省范围内招聘, 眼下每年毕业的高学历者越来越多, 只要大学一贴出事业编制的招聘, 前来应聘者大多都拥有高学历, 多是硕士以上。“一般的保安是校卫队队员来担任, 负责日常的巡逻。而这3个职位属于管理岗位, 管理保安、校卫队员, 要为当前的校园防盗、防骗等事件制订对策, 同时还要参与学生们的政治思想教育。”

诚然, 招聘者有自己的考量, 但是在现有的就业状况下, 招聘硕士生当安保耐人深思。一来, 只凭高学历者越来越多和事业编制这两点, 苛刻要求安保岗位的学历, 为进入这个岗位设定过高门槛, 提高了对安保岗位的任用标准, 难免有用工歧视之嫌。二来, 此举可能会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寒窗苦读多年, 有多少人会愿意从事安保?笔者无意贬低安保工作的重要性, 也不是看不起安保人员, 同时也了解安保行业整体队伍素质需要提高, 但无论怎么重要, 我相信,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 谁都不希望毕业后即成为一名安保人员, 就算它有事业编制。三来, 高校招安保底气十足恐怕还是来自“事业编制”这张王牌, 套用当下一句流行的话, “你聘的不是安保, 而是编制。”但是, 如果这种风气被竞相效仿, 社会上诸多企业对其他职位的要求也都大幅提高, 即便不以编制, 以月薪、福利、住房等其他条件为“要挟”漫天喊要求, 逼人才改“嫁”, 博士当保洁员恐怕也是迟早的事。

就业, 固然是一种市场行为,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 各取所需。职业不分高低, 劳动不分贵贱, 但是, 在制定招聘标准前, 买方是否应该根据人尽其才、量才而用的基本用人原则量力而行?更何况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人才还没有到如此浪费的地步。

分析:

高学历低就业并不成立

——维护就业的公平性比评断价值观更重要

学历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和受教育程度, 但是谁能说高学历出来就不能从事某些工作,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套用丘吉尔的那句名言就是:没有永恒的文凭, 也没有永恒的地位, 只有永恒的价值。

一句话, “高学历低就业”不是高学历能否得到好职位, 高学历低嫁了职场, 而是我们更应尊重市场的选择, 更应尊重个人的选择。就像市场经济初期, 我们也曾对下岗和跳槽感到不解, 而现在早已习以为常,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人才市场买卖双方相互调节的正常结果。那么, 也许现在大学生洗菜、大学生掏粪还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 可等我们习惯于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社会选择中的种种问题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毕业生掏粪和毕业生当CEO是一样正常的事情。

而且, 从整体来看,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其他就业群体也存在和大学生同样的问题, 无论是与他人竞争还是自己选择, 这才是真正的优胜劣汰。

相反,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到维护就业公平上。

在市场经济中, 最害怕的就是交易的壁垒, 尤其是利用一些制度上的稀缺资源, 人为抬高交易成本。在就业市场上, 一些职位上的学历要求或者能力要求人为拔高, 会导致这种就业成本加大。现在, 一些被高学历化的岗位层出不穷, 一方面就是由于企业不能人尽其才, 将学历作为片面追求的唯一标准, 在选拔人才的机制上有严重缺失。

另一方面, 在于有人知道“编制”“福利”等稀缺资源的魅力:学历与社会地位的相当匹配, 收入高, 各种资源相当丰富。最重要的是, 这些资源是能够上位的绝佳机会。换句话说, 是部分领域产生了利益分割。首先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 对其他人进入这个行业、地域进行限制, 而市场资源的垄断就是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在政策、编制上) 而加剧就业竞争, 尤其是学历竞争。

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社会公平在某些领域很难保障, 无权无钱的普通大众很难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一旦放弃这种选择, 以后要再想进入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眼下, 正是这种制度性弊病的存在, 导致企业敢“漫天要价”。

所以, 如何解决人才流动中的公平问题, 建立人才合理的流通渠道, 是当务之急。

面子还是里子 篇2

我们中国人,大多比较注重面子,血气方刚者有之,一掷千金者有之。然而里子方面,有时注意不够,像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靓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得下不去脚,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参加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儿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赔,还用床单擦鞋,打了长途电话也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

这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儿就没里子。

康洪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时,剧组解散之后,演员各奔东西;潘虹老师的房间里,她穿过的戏服全部自费干洗后,整齐地挂在那里。这是讲究里子的人。

我以前买衣服,首先看样式,然后是质地,最后才是手工和细节。但我最近买的.两件衣服,却是因为一眼看中了它们的里子。这两件衣服的里子都让人觉得十分惊艳。

脸皮面子“里子” 篇3

君不见许多女人为了自己的那张脸,宁愿不吃不喝,也要做个拉皮,纹个美眉,涂上口红,喷上香水,抹上高级化妆品,还要用特殊的面膜养护脸部皮肤。

有一天晚上我游泳回家进屋,突然看见从屋里出来一个满脸抹着“白灰”的“鬼脸”。我大惊失色,本能地握紧拳头,准备出击,好在我是无神论者,我怕谁呀。

原来是我妻子的女同事送给她一盒面膜,她一直没有用,那天不知道怎么心血来潮,自己在家美上容了。我赶紧告诉她:“快点洗下去,小心脸过敏,别美不成再弄巧成拙。”

诚然,每个人都很重视保养自己的脸面,然而更多人更重视的还是自己的面子。挎名包、开名车、当名人……无非都是为了自己那张看不见的“脸皮”。可是,面子真得就那么重要吗?

近日,我读一则新闻颇有感触。一妇人喜欢逛街,每次在街上看见名牌包包、衣服就如同打鸡血般兴奋,哪怕是砸锅卖铁也非得买到手,否则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为此,这名妇人将家中积蓄挥霍一空,其丈夫、儿子数次规劝均不得效。妇人自有一套理论:“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不趁现在年轻把自己打扮漂亮一些,将来老了想美都美不起来了。再说,我用名牌不也是为了给你们长面子!”未了,可想而知——丈夫带着儿子和她分道扬镳。

面子?里子 篇4

他们的家庭格局很有趣:

舅舅做大部分家务,舅妈只在必要时插手。舅舅像小兵一样忙前忙后,舅妈只在验工的时候发表一两句看法。舅舅经常犯些生活上的小错误,舅妈当没看见,可是舅舅却不行,非要加倍补偿。怎样加倍补偿呢?那就是做更多更好的事,将功补过。舅妈呢,乐得清闲,每次舅舅表现超常的时候,她都心知肚明:肯定又犯错误了。

错误虽不足道,却让这个家庭稳固和谐。

我想,舅舅的童年肯定犯过不少错误,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小时候。

出去疯玩弄丢了东西,和邻居家的孩子打架,考试考砸了要请家长,这些都是不能理直气壮告诉父母的事情。多数孩子会选择“亲情战术”,那就是表现得很乖,然后在自己营造的温情氛围中挑明原委,或者干脆不说。最后被父母无意中发现,自己假装诚惶诚恐。

不过无论哪种情况,父母都不会轻易动怒的,已经知错了并表现出进取的倾向,还有什么可说的?最多恳切告诫一番。

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孩子很聪明,幼小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让人给面子,也知道为了保全大人的面子做出积极向上的行为。这就是“保留面子效应”,你可能自小就能驾轻就熟的一门学问,说的是由于保全他人的面子而產生的心理积极变化的现象。

其实都是人之常情。

试想,当你犯了错误不想被当众揭穿时,上级偏偏绝口不提,那么,你一定对上级增加了感恩的心理,继而积极行动加倍努力。

当你心存隐私不想公布于众时,朋友果然保持沉默,那么,你一定对朋友充满了感激,从此把对方列到了靠谱的名单上。

当你弄坏了一件东西、干砸了一件事不想让人发现时,伴侣假装不知道,那么你一定对伴侣心存感激,觉得此后俩人感情更深。

有些领导就有这种智慧。

美国费城有一家大商店的经理名叫华纳梅克,他运用“保留面子效应”,使那些挤在柜台角落里聊天而不顾顾客的职员的失职行为得到自觉纠正,不再重犯。

一次,华纳梅克到商店去巡视,看到有一位顾客在柜台前站了许久却没有一个店员去为他服务,那些店员挤在柜台的一个角落里又说又笑,压根儿忘了自己在上班。

华纳梅克看到后,并没有当即批评或用扣奖金的形式加以处罚,而是自己悄悄地走进柜台亲自接待了那位顾客。华纳梅克就这样提醒了店员,使得他们的面子保住了。这些店员觉得自己有过错,经理又没有不给面子,因此,他们也下决心要给经理一个面子,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很多老师也有这种智慧。

我就听说过很多为成绩差的学生保留面子,学生知耻而后勇的故事;也见到过不少为犯了错误的学生保守秘密,学生从此迷途知返的例子。这些,文摘杂志上都有很多。

还有夫妻之间,如果你总是抱怨责难,那么,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相反,如果心知肚明却给对方一个台阶,那么,别人有什么理由不对你更好,在你犯错误的时候也给你一个退路呢?

背后就是这么个理儿。一般人都爱面子怕丢脸,觉得丢了一次脸,再捡起来都难。所以,为了不失颜面,在犯了错误之后,八成愿意做出更大努力,尽可能地保住面子。这时,如果对方正巧投其所好,不予揭穿,那么他自然会更加笃定地要给对方一个确信,“你没看错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实惠,彼此的内心期待都得到了满足,对今后更是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有理想中的自我,这个自我总是美好而完善,但在现实中却经常会遇到各种事端,影响他的完美。这时,自我的评价系统就会发生作用,要求自我印象管理系统对自我的形象进行调整,因而去做出努力改正、努力工作的行为,尽可能接近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

当你犯了错误,觉得自己丢了分。这时,你就会积极做出某些行动,让自己的形象再回到原来的分数上来,生怕别人看扁了你。这时的行动,是积极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你想扳回自己。

自我形象就像一栋建筑。我们在脑海中画了图纸,在现实中建造。周围的人或者为你添砖加瓦,或者给你拆墙打洞。当然,我们希望别人能够支持而不是破坏我们的努力。

不过,你期待别人在你的形象塑造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就请想想自己在别人的自我形象塑造中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期待别人对你的失误如何宽容,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没错儿,如果你想让别人给你叫好,千万别给别人起哄;如果你想做一名好演员,首先要做一名礼貌的观众。

所以,要想别人给你面子,先修好了里子,再学学怎样给人面子。

关节点:保留面子效应

一般人都爱面子怕丢脸,觉得丢了一次脸,再捡起来都难。所以,为了不失颜面,在犯了错误之后,八成愿意做出更大努力,来尽可能地保住面子。

如果你想让别人给你叫好,千万别给别人起哄;如果你想做一名好演员,首先要做一名礼貌的观众。

自我形象就像一栋建筑。我们在脑海中画了图纸,在现实中建造。周圍的人或者为你添砖加瓦,或者给你拆墙打洞。

以上内容摘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未完待续。

(编辑:北北shinvan980324@163.com)

女孩的里子与面子 篇5

事情是由检查作业引起的。由于假期侄女的到来,女儿彻底荒废了作业。当看到那一塌糊涂的作业时,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她训斥:“这就是你这几天的作业?”女儿朝侄女那屋瞟了一眼,自尊心似乎突然受到严重的伤害,用前所未有的歇斯底里的语气对我吼:“是的,这是我的作业,爱检查不检查!”那一刻,我被惊呆了,心想这孩子太不听话了,真想举起拳头,却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记忆中的一幕突然显现在眼前,小时候,父亲也曾因为作业当着外人的面训斥过我,那一刻,我的心也如女儿此刻的心,简直就要崩溃。那次,我用狂吼的声调对父亲发疯,父亲举起的手落在了我的身上。挨了揍的我倔强地看着他,把书撕毁,彻底撕毁。就这样,我和父亲僵持着,自尊心在无形中受到了伤害。后来,父亲没办法,只好去老师那里又要了一套书。书是要回来了,但是记忆中的那一幕却永远也抹不掉。

再次转身面对女儿同样的眼神,我自责:我这是干了什么?是不是撕毁了一个孩子的面子?

孩子的面子真的如此重要吗?我想:是的!而我们却在有意无意中不停地伤害孩子的面子。用我们成人的行为来对付一个孩子,这到底是不是一种可耻?

我低头不语,走到另一屋。双方冷静后,女儿主动过来道歉:“妈妈,是我不对!这几天只顾得玩了,我去修改。”我点头。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我胜利了,但我的内心却被击败了,是我用暴力击碎了孩子的自尊;女儿却用里子为我挽回了面子。在女儿心里尊重长辈绝对是个硬性的道德,这种道德的形成决定了女儿首先向我妥协,却令我感到惭愧。

这件事后,女儿在侄女面前显得有点羞涩,我走到她俩面前,跟女儿道歉:“妈妈刚才确实脾气火爆了点,以后先写完作业再玩,好吗?”女儿看了我一眼,眼睛有点湿润。我搂了一下女儿,感到十分愧疚。继续让女儿和侄女玩去吧!孩子毕竟是孩子,玩是她们作为孩子的主要任务。而我何必为了束缚她而伤害她的面子呢,面子对于孩子真的很重要。

里子和面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里子代表着内心,面子代表着自尊。如果说里子是内涵,那么面子就是尊严,我可不想让女儿失去面子。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打着家长的旗号来控制她的行为,这种控制往往会在无形中伤了她的面子。女孩子的心大多是细致敏感的,作为妈妈切记不要伤了孩子的面子,因为这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沟通。

让我们再次回到上面的故事,那次女儿剧烈地反抗就是因为怕在侄女面前失去面子。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别人这样伤害我们的面子,我们会不会发火呢?所以,在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也要注意场合,要尽量避开在她同学、朋友、甚至老师和亲人面前指出她的缺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单独找她谈谈,指出她的缺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拓展视域下一篇:老年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