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

2024-10-19

日本地震海啸(精选7篇)

日本地震海啸 篇1

地震能量大,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

这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 000倍。震中位于距离宫城县海岸约130千米的大海中,因此一般称这次地震为宫城大地震。

宫城大地震将地壳撕开一条长逾240千米、宽达80千米的大裂谷。其释放出的能量接近于美国全国一个月的能源消耗量——以2010年美国每天消耗1 900万桶石油的标准计算,近似一次性燃烧5.7亿桶石油,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总和。

大地震引发海啸,伤亡惨重

由于这次大地震的震源在海洋中,地震引发的人员伤亡主要还是海啸造成的。能够减小海啸能量的只有陆地,海啸只能靠撞击陆地来释放能量。而且,海啸不是一波就结束了,在几小时内出现数次。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副教授酒井慎一说:“对海底海啸仪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海面至少上升了3.5米。这是首次观测到海面高度出现这么大的变化。以前的海啸最多也就导致海面出现数厘米的升高。”宫城大地震后仅30分钟,就有3米高的海啸到达了陆地。日本东北地区临太平洋的岩手、宫城、福岛、茨城等县首当其冲,灾情惨重。凶猛的海啸卷起日本东北海岸的船只、车辆和货柜,挟带土石的混浊海水冲进陆地,淹没房屋和农田。

幸运的是,海啸袭击的是日本沿海地区的农田、工厂、机场和小城镇,并非人口密集区域,这是这次大海啸死亡人数远低于2004年印尼海啸的重要原因。在2004年的印尼海啸中,海啸袭击的区域正好是印尼的一些大城市,那里不但有密集的居民,也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其巨大的海浪,是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

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每15 000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100次会酿成海啸。通常,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在50千米以内的地震,才会产生灾难性海啸。宫城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9.0级,震源深度为24.2千米,正好符合发生海啸的条件。

这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在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日本地震专家认为,这次海啸规模如此之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震本身震级高,震源浅,离陆地近;二是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放大了海啸能量。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间濑肇指出:“据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以与2004年印尼大海啸时相匹敌。而在三陆海域的那种里亚斯型海岸,有很多外侧宽广而内侧狭窄的‘喇叭口形海湾’,越向海湾内侧,海浪就越容易升高。”

三陆地区是经常遭到海啸袭击的地方。1896年,一场震级不大的地震,却引发了超过20米高的海啸,死者和失踪者约2.2万人。1933年的三陆地震也引发了超过20米高的海啸,死者和失踪者达到约3 000人。

科幻故事《日本沉没》

日本科幻片《日本沉没》讲述了一个日本即将发生特大地震的科幻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大地震引发了火山爆发和大规模海啸,地壳的变动将导致日本大部分陆地下沉到海洋中。日本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本科学家为了避免“日本沉没”的命运,驾驶潜艇深入海底,用烈性炸药将带动日本列岛下沉的板块炸出一个大裂口,有效地防止了日本列岛继续下沉。

在现实之中,科学家还没有开发出有效预测地震的技术,更不能像科幻片中那样去干预地球板块的运动。但是,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减少地震的直接灾害和带来的次生灾害。比如说,日本人十分重视防震建筑的建设,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地震中房屋倒塌带来灾害。海啸也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我们也可以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减少损失,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预警。

海啸预警,有效减少损失

在太平洋,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数百千米,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每小时数万千米。地震波与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差,是海啸预警的科学依据。在宫城大地震中,震源距离海岸约130千米,陆地上监测到地震波的时间为地震发生后的数秒,而海啸波抵达海岸则需要10分钟以上。

接到预警,应该怎么做?

沿海地区的人们接收到海啸预警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向内陆地区奔跑,或者驱车向内陆,因为人的奔跑速度与车的行驶速度往往都要比海啸的传播速度低得多。最好的逃生方法是就近跑向高处,哪怕只是一个三四十米高的土丘也可以有效逃生,因为海啸波的高度很少高于20米。即使海浪能够冲上土丘,能量也大大减弱,不会把避难者卷入到海浪中。如果周围没有山坡和土丘,则可选择跑向坚固的建筑物的高处逃生。不要登上低矮平房房顶逃生,因为低矮平房容易被海啸淹没或卷走。

如果没有接收到海啸预警,也可以靠肉眼进行观测后逃生。在2004年印尼大海啸发生时,某旅行社游客正在普吉岛海滩嬉水,那时导游发现海水突然发浑,海水退去,大海好像瞬间消失似的。他马上招呼游客上岸乘上汽车到高处逃跑,使游客得以从海啸的血盆大口中安然脱险。

日本强震考验核电站

超强地震和海啸已经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恐慌,可由这次地震引起的灾难并没有结束,紧跟着,火山爆发、核电站爆炸,人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震级达9级的超强地震突袭日本,随后,当地核电站频频告急。3月12日,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3月14日,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爆炸;3月15日,2号机组爆炸……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和茨城县的东海核电站也一度面临紧急情况。

危害取决于核物质的释放量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曲静原教授表示,爆炸对环境的危害大小主要取决于核物质泄露的多少。如果泄露量较小,那么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可能会产生影响,并对周围环境造成轻微污染。如果泄露量较大的话,那么对人与环境的危害就比较大。

在距核电站比较近的范围,环境会遭受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隐蔽、撤离、服用稳定碘、食物和饮水控制等措施。如果放射性物质已沉降到地面,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而在较远的地区,由于核物质被稀释,会相对安全些。

在核污染地区,如何自我防护?

如果有核泄漏情况,当地居民需要马上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及时关上门窗,隔绝通风,避免外出,避免将核微粒吸入体内造成伤害;为防止核污染到人的皮肤,应该穿长袖衣服,避免身体与外界接触;服用适量的碘片,如果要进入有核泄漏的区域,请提前服用碘片。碘化物有帮助人体减少放射性物质伤害、保护甲状腺的作用。

近百年来的大海啸

(1)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发生7.5级地震,引发浪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8.2万人死亡。

(2)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8.9级地震,引发浪高29米的海啸,3 000人死亡。

(3) 1946年4月,距夏威夷3 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底发生7.3级地震。海啸以喷气式飞机般的速度抵达夏威夷岛,159人死亡。

(4) 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5000人死亡。

(5) 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导致数万人死亡,沿岸的码头全部瘫痪,200万人无家可归。

(6)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8 000人死亡。

(7) 1978年7月17日,西太平洋距离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海岸12千米的俾斯麦海区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10米高的海啸,导致7 000多人死亡。

(8) 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间,太平洋沿岸的尼加拉瓜、印度尼西亚群岛及日本的北海道各发生一次海啸,共夺走2 500人的生命。

(9) 1998年7月17日,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49米巨浪海啸,2 2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10)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近30万人死亡,这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灾难。

(11) 2010年10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2级强烈地震,接着引发了巨大的海啸,500多人死亡。

2004车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激起的海潮最高超过30米,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造成近30万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日本地震海啸 篇2

关系阅读答案篇以及阅读部分答案

14. 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解析】注意分析作者描写的“左公柳”“民勤人”的特点,虽然作者描写的一个是植物、一个是民勤的人,但在他们的身上有着相同的精神品格:左公柳夕阳下默默伫立、身上刻着斑驳的伤痕、有顽强的生命力;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向命运抗争、顽强、生命力强。对比二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左公柳还是民勤人都是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思考作者塑造这两个形象的作用,要分析内容所在的位置、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注意分析语句“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啊,总想为你唱支歌”等。左公柳、民勤人都生活在大西北,是大西北特征的体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对大西北的赞美,展现大西北的精神实质。

15. (1)大西北的环境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解析】(1)语句所在的段落是“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这一段是作者在描写了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后的一段议论,分两个层次,一是大西北充满这悲壮特征,一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坚强,学会坚强。分析“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一句,所谓“长不大”是指没有成熟、没有大西北的精神品格,“长大”指有了这些品格。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2)语句选自倒数第二段,这一段通过大西北、南方的对比,表现北方的有着高阔的天空、茁壮的生命绿洲等,由此推断,作者认为南方就没有了这种粗犷。

16.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想像的表现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阳关古道苍凉美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是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是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马樱花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①作者独自住在一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每点2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背景。(每点3分)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1)(4分)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过去的马缨花是影,是底片,现在的马缨花是光,是照片)②“光”中的马缨花在阳光下,充满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2)(4分)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每点2分)

碧云寺的秋色 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属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18.(5分)

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19.(5分)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20.文章结属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4分)

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属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18.(5分)

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19.(5分)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20.文章结属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4分)

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我爱水 14.“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第一问(2分): “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 第二问(2分): 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15.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概括(2分): ①冬雪皎白,薄冰试步;②春天温柔,生机盎然:③夏天明媚,夕阳辉煌;④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作用(4分):①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答: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

(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答:指夜晚的什刹海很关,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17.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分)

地震海啸使日本人“更爱大海” 篇3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今年3月11日,日本迎来东日本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政府说灾后复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有23万避难者不能返回家园。我当时身在东京,也算得上一个亲历者,而使我最难忘的,仍是当时日本人面对重灾那惊人的淡定和秩序。这四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史无前例的大震灾来临时,为什么日本人能维持如此整然的秩序,保持如此冷静的淡定?

瑟缩中的温暖微笑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的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当时我正在东京。

东京也出现了强烈的震感,也有建筑物发生崩塌,7人死亡。

发生地震时,我正在办公室里办公,忽然感觉到了一阵强烈的摇晃,前方的书架也轰然倒下,墙上挂着的黑板也落了下来。

电梯已经自动停止,一个同事打开了门,我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楼梯跑了下来。

周围办公楼里的人们都到外面来了,大家望着周围高耸的楼群,都有惊魂未定的感觉。

东京所有的交通都陷于麻痹,人们都无法回家了。我来到电车站,问车站的工作人员:电车何时能开通?一位40多岁的男子回答说:就是地震停止了,也要把所有的线路和安全设施一个不落地点检,因此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开通的事。

我放弃了坐电车回家的想法,去到周围找旅店,但是所有的旅店都满员了,看来是人们都预料到了今夜无法回家了,别人的动作比我快。

我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在不断的余震中我有些慌张。

我看见人们在等出租车,也想乘出租车回去,但是等出租车的人们排成了长龙,差不多有一公里长,我想路上的交通也一定十分拥挤,就是乘出租车到家,也要到第二天的早晨了,我望着不断延伸的队伍不知所措。

余震随时都可能发生,夜色在惊恐中愈发浓厚,月亮撤下一片冰冷的光,急救车和消防车的警笛更让人们惴惴不安。而我看一下我眼前等待出租车的队伍,却是整然有序,没有人“夹塞”,没有人“争先恐后”,人们的表情似乎在诉说一种“秩序面前的宿命”,不管天崩地裂,不管洪水滔天,日本人仍在淡定中遵守着他们没有强制性的,约定俗成的秩序——就是在史无前例的大震灾中,也依旧如此。

一位在地震重灾区福岛县郡山市的避难所里避难的中国人对我说:“由于交通堵塞,在避难所里,食品的供应并不充分,但是那里的日本人非常守秩序,绝没有人“夹塞”,更没有人想多吃多占,人们安静而淡定地面对灾难,互相问候,互相鼓舞,我到这里以后,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我在那几天的《朝日新闻》上读到一篇高中生所写的感想:在发生大地震的3月11日晚,所有的交通断绝,能够利用的交通工具就只有出租车了,人们在严寒中排成长蛇般的队伍,在寒风和冷月中瑟缩。

到了深夜,当地市政府的职员开始从队伍后面发放毛毯,但是在发到一半时,毛毯没有了,这位高中生看到一位和他年纪相仿的女孩,穿得很单薄,但是她把得到的毛毯让给了一位一起排队的老人……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里含满了泪水,我似乎看到:一个身着单薄衣裙的女孩,在瑟缩中绽出一个无比温暖的微笑,并把她的微笑连同那条毛毯的温暖,递到了一个老者的手中……

海啸使日本人“更爱大海”

2012年1月29日到3月1日,我随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组织的采访团奔赴日本宫城县地震灾区,采访了在3.11大地震时受灾严重的名取市、石卷市等地区。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地震灾区正在有条不紊地走向复兴,虽然眼前一片废墟,但是人们依旧保持着严整的秩序,尽管有许多人失去房子和亲人,但是他们依旧淡定而积极地投入复兴与建设。他们说:不是仅仅复兴,而是要走向更好的生活。

而更使我吃惊的,是他们在灾害面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2012年2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名取市的海岸,原来郁郁葱葱的黑松林只剩下几棵黑松兀立在风雪中,也都近于干枯,地面上有几棵自然生长的小松树,不足一米高,据说也要五六年才能长这么高。

当地三英驻车长的董事长铃木英二说:“以前也有海啸和大潮,都是黑松林保护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小时候的烧材也都是去拣黑松林的树枝和松叶。人们总是觉得黑松林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这次海啸中,我们失去了黑松林才感到它的宝贵,今后我们要更有智慧地让黑松林再生,更有智慧地与大海、与黑松林共生共存。”

我问当地的居民:“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海啸,夺去了那么多的生命,是不是你们今后不再想在海边生活了?”有一位居民说:“不!我们会更爱大海。海啸虽然带来了灾害,但是也教会我们更好地与海共存,我们会更爱大海。”最近,我在收音机里也听到了类似的说法,一位灾区的人士说:“地震和海啸使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海的重要和可贵。”

对此我似乎有点吃惊,中国人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天爷!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日本人完全没有这样恨天怨地的情绪,他们却说:“我们更爱大海。”日本有句谚语说,有三种可怕的东西,就是地震、雷和父亲。为什么要把这三样放在一起来呢?我想,这里的含义是:地震、雷与父亲的愤怒一样,是经常发生的,而包括地震和雷的大自然,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养育我们,但是有时也会发怒,这是在教训我们,使我们生存与生长得更好,但是养育我们的初衷是不变的。

nlc202309011943

日本文化学者寺田寅彦说:“在我们的乡土日本,脚下的大地一方面是以深深的慈爱养育我们的母亲的大地,同时也是挥舞着刑法的鞭子约束我们如此容易流于怠惰与享乐之心的严格的慈父,只有在如此的严父和慈母密切配合国土上,其文化才有望发展为人类最高的文化。”(寺田寅彦《日本人的自然观》,《寺田寅彦随笔集·第五卷》,岩波书店,1948)

我想,这也是日本人面对灾难时能够淡定地保持严整的秩序的思想根源。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临海,除东北部海岸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环绕,气候受到海洋的调节,形成较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比大陆同纬度地区温暖,降水丰富。对于农耕文化而言,日本的地理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仅植物的种类就比欧洲多十倍以上。

同时日本的自然灾难也是很多的,在日本,几乎每天都有人体感知不到,但是地震仪感知得到的地震;每个月都有人体感知得到的地震;造成伤亡或房屋损坏的地震也几乎每年都有,更有台风频频与火山爆发,而且日本的灾难往往难以预测并难以抵抗,如果说中国的主要的灾难多是通过“大禹治水”等古代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善和治理的灾难的话,那么日本的自然灾害则多数是古代人类,甚至现代的日本人也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超巨大灾难。这种“丰饶的馈赠”和“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的二重变奏,使日本对自然充满敬畏,对于灾害的发生,他们往往将其作为“无常”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对人类的“教训”。

梅原猛指出:“当可能性难以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他(指《古今集》的诗人)不在外在的敌对力量中寻找原因,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是一心把它看作是无常的命运。也许,那有着浓重悲哀的日本感情原型,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在人们意识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矛盾,而可能性又被现实性压倒的时候,如果从外在的敌对者那里寻找这种状态的原因,就会产生愤怒的感情,如果认为这种状态是由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就会产生‘罪’的感情,而《古今集》的诗人们,宁愿把这看作是命运的无常。”(梅原猛《美与宗教的发现》,集英社,1982年出版,149-150页)

而在频发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先,一般日本人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无常”,而“无常”的频发就变为了“正常”,这使他们淡然处之并保持原有的秩序。在日本,平时我们最能体验的是一种“秩序中的流畅”,在日本的车站等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其他国家很难看到的景象,那就是人们在乘电动滚梯时,自动靠左边排成一排,而将右边的部分空出,以便着急赶时间的人能快步从空出来的右侧顺利通过,如果左边全部站满,一般人们也不会去“占领”右侧空出来的部分,而是排电动滚梯的下面,等着在左边乘入。

这是极其遵守规则的日本人创造的动人的景观,它带来的结果就是通行的流畅——疲劳而不需要赶时间的人可以优哉游哉地等着乘滚梯,而要赶时间的人可以通行无阻,而这种流畅来源人们对约定俗成而不是强制的规则的遵守。

而在灾害来临的时候,这种“秩序中的流畅”更为重要,它可以避免自然灾害以外的人为的灾害,而保持这种流畅,最重要的是情绪的安定,不能有“老天爷!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式的愤懑,而是保持着“尽人事,顺天命”的淡定。

日本“反核”的深层文化内涵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危机以来,一度供应日本电力达1/3的核反应炉被迫关闭,日本被迫转而采用进口化石燃料,导致巨额亏损,到今年1月为止,日本连续第31个月贸易逆差,有两个核电厂还因为陷入财务危机而求助于政府。而消息人士透露,九州电力公司位于日本西南部的川内核电厂的1号和2号机中的反应炉之一,预计将在6月重启。但是,日本全国反核的呼声风起云涌,日本经济新闻社和东京电视台于1月23至25日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关于重启核电站,认为“应推进重启”的占36%,远远低于“不应推进重启”的52%。

当然,福岛第一核电站在震灾后的核泄露,造成大量灾民有家难归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但是这里也有更深层的文化反省。

日本宗教学者山折哲雄说:“人,原本是一种不可解释的未知数,而给予人们‘可以解释’这一幻想的是现代科学。确实,现代科学对森罗万象的世界进行了合理的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科学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现代科学是有界限的,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忘记了这一点,是现代的傲慢,这次大地震,可以说是对这种傲慢的惩罚。”(2011年3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

对于核问题,日本有许多人正在进行着像山折哲雄这样的文化上的思考。核是人类造出的自然不曾存在过的物质,它固然给人类提供了巨大的能源,但是它也制造了自然永远不能回收、贻害子孙万代的宇宙的垃圾,而这次大震灾,是不是我们严父——自然对人的傲慢的警示和惩罚呢?是不是我们的慈母——自然为了让人类文明能够永续发展的“排异反应”呢?人真的能胜天吗?人类除了无休止地榨取宇宙外,是不是还承担着贡献于宇宙这一只有人类才能承担的历史使命呢?

地震过去四年了,这些讨论仍在热烈地进行着。

日本地震海啸 篇4

同时,理光响应日本电力公司灾后节电的要求,将关闭一切不必要的户外广告霓虹灯以及告示牌,最大限度的节省电力资源。

作为日本重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理光位于日本境内的部分工厂也在这次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受灾不忘救灾,理光仍然义无反顾地第一时间投入赈灾援救工作。

日本地震海啸 篇5

赵鹤之(博浪沙首席培训师)

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当这些电影里的场景集中一起出现的时候,不光是日本国民,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都是不平静的,在一片恐慌噪杂中,不知道大家感悟到了什么?

从口才表达的角度来看,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些口才启示录:

一、沉默是一种力量

当地震海啸的消息和照片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时候,所有人首先是被巨大的灾难震惊,接着就被日本人的沉默震惊了:很少有大叫、呐喊等歇斯底里的表达,更多的是平静地面对。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2期,第37页报道:

一位在现场的中国人描述这种场面:“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次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姚长盛的微博上写道:

一朋友在日本发的微博: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没有。

相信看到这些场景,读到这些报道的人大部分都会被大多数日本人的沉默所震撼,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啊?面对灾难居然表现的如此平静?

启示录:

在这种巨大的灾难面前,沉默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讲话和交流的场合,我们虽然不可能默然无语地应对,但如果适当运用,沉默也是力量!

如果细心观察,许多领导和管理者在发言之前,通常会适当的沉默一下,略带思考状,目光扫一眼在场的听众,然后缓缓的开口讲话,可是一旦开口就是精 要的语言和独到的想法。比如刚刚过去的两会,无论是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理、还是答新闻记者问的发言人、或者是接受采访的代表,很少有着急忙慌的就开口讲话的。发言之前适当的沉默几秒,是一种稳重的表现,能给你的表达增添力量。

沉默在发言之中也有运用,那就是“停顿”,凡是有一副好口才的人都会运用停顿,讲到要点的时候、讲一番精彩评析的时候、引起了听众关注的时候,他们都会不说话停一会,静静地看着听众,等大家细细品味了刚刚讲过的内容之后,再继续往下讲。这时,沉默成了一种牵引力,牵引着听众跟着自己思考。

在讲话和交流的场合,适当的沉默是一种力量!

二、坦诚能够化解危机

当地震、海啸、核爆炸一股脑全来的时候,如果你是日本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办?或者,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面对?你会怎么向国民号召?用权力?用权威?用权术?还是用事实、用坦诚?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9期,第43页报道:

首相菅直人11日深夜在官邸面对在野党党首,深深地低下头,“希望大家指导、配合,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这是救国的需要。”

54页,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写到:

震后第二天(12日),日本首相官邸召开了一个“经济形势检讨会”。与会的与谢野馨经济财政担当相预测:此番巨震,“受害状况将超过阪神大地震。”但他同时指出,因“产业活动的中枢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打击”,对日本经济总体的影响是有限的。

《南方周末》3月17日日本大震灾特刊,第10页提到:

上周日(13日),日本首相官邸里异常繁忙„„首相正在对日本民众发表讲话:“日本赈灾遭遇二战以来的最艰难时刻,虽然我们还在哭泣,但我们必须携起手来,振奋精神,建设一个全新而美好的日本。”

地震深夜向政治对手的低头,聚合了共同的力量;对灾难情况的毫不掩饰,让听众明白真相;所以,最后的鼓励也就能更加深入国民心中,赢得国民信任、建立国民信心。所以才有《三联生活周刊》12期第40页所提到的:

地震后不少商店歇业,人们排队到小超市买食品饮料。饮料瓶在地震中滚了一地,人们只是默默地帮忙捡起来,放回货架,再排两三个小时的队伍。张宁看 到,收银机因为停电没法用,售货员用手在那儿算账,大家也耐心等待。人们只买两三天的食物和水,“大家都知道政府很快就会发应急物资,非常安心。”

与之相反的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的处理,直到瑞典的科研人员发现了核辐射粒子并向苏联发去询问信息时,苏联当局才简单的发表了一个声明,而且还宣布:“破坏远远没有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最终生态灾难持续影响至今,有评论家说这也许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不管怎样,这件事都是苏联的一个擦不去的污点。

启示录:

坦诚能够化解危机,不仅在国家的层面是这样,而且在企业的层面也是这样,更进一步在个人的层面也是这样。

企业发展的快速和竞争的激烈,使得危机也随时萦绕在企业周围,最近几年流行的“危机公关”就是指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处理方式,其中就包括了企业在危机中对外的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最近几年的企业危机:三鹿事件、蒙牛事件、农夫果园事件、霸王洗发水事件等等,再回顾一下他们的解决方式,问一下自己:“我接受它的解释吗?”你会发现:只有坦诚才能赢得谅解,否则再多的辩解、再长的公开信、再悔恨的眼泪也都没有用,谁都不是小孩子,你骗我一次我上当,你骗我两次也许我还上当,第三次的时候你演技再高也没用。

个人的层面也是这样,你不可能不犯错,不可能不疏忽,也不可能每次都完美达成任务、更不可能总让身边的人满意,在这种时候,许多人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解释,想想看他们需要的是解释吗?大部分时候一句话就能得到谅解:“我在某某方面做的不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希望您也能多指导我!”可是有几个人好意思说呢?久而久之,造成了同事领导对自己的失望和不信任,这又能怪谁呢?

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危机,相比于其他方法,有时候坦诚更能帮我们化解危机!

三、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

日本的这次灾难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京华时报》3月16日,有这样一篇文章:

“BBC核谣言”四处流传终被证伪,专家称不必恐慌。昨天下午开始,一条据传来自BBC的关于日本核事故“扩大化”的消息,开始在微博和短信中蔓延,引起不少民众转发。

该消息自称出自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以十分确定的语气表示“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刻采取必要措施”,消息中还提醒市民“一旦出现阴雨天气,应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并在第一24小时滞留室内,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有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危险”。更危言耸听的是,消息中还透露,“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

昨日下午2点,记者查看了BBC的官方网站,并未发现有此条消息,随后又致电BBC驻华机构,其工作人员表示,此消息应该并不准确。“我们也正在追查该消息的来源”,该名工作人员表示,BBC应该是只报道了日本核电站的最新情况,并没有谈论其对邻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

4点左右,BBC在其电视直播中进行了澄清,确定此前消息为谣传,也并非出自BBC。

那天,我也收到了短信,晚上的课上我调查了一下所有参与课程的朋友,一半以上收到了同样的短信或者网上互相转发的消息。我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相信吗?”90%的人选择相信,还发现,之前没有得到信息的朋友大多想立即通知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只是一个转发的短信而已,真假还没有弄清楚,就选择相信了?而且还要赶紧通知身边的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三个英文字母:BBC。这条短信借用了BBC三个英文字母,把人们对BBC的信任转化为对这条短信的信任,在整体心理恐慌的大背景下使人们产生了盲目相信,至少“哪怕是假的,多注意点总是好的”。

这告诉我们: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关于这一点,有两本书做了精辟的阐述和分析,一本是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另一本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前一本书详细论述了社会群体行为的盲从性,后一本深入揭示了权威给人的日常行为带来的影响。为什么全国的老板们都要上清华北大的总裁班呢?即使他们明明知道那就是挂个名的。

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点《京华时报》在辟谣中也进行了使用,文章最后一段: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陈建新表示,日本此次核事故等级目前定为4级,严重程度远不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范围是200-300公里直径范围。相比之下,东京离福岛是240公里,中国东海离日本有1000多公里。并且,日本现在是氢气爆炸,不是核燃料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同,所以影响不会那么大,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为什么要陈建新来说呢?为什么要突出他的身份呢?这段内容由其他人来说可不可以呢?比方说由我来说,然后登到报纸上:

口才培训师赵鹤之表示,日本此次核事故等级目前定为4级,严重程度远不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范围是200-300公里直径范围。相比之下,东京离福岛是240公里,中国东海离日本有1000多公里。并且,日本现在是氢气爆炸,不是核燃料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同,所以影响不会那么大,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你看了之后的感觉如何呢?告诉你,我都不会相信!陈建新以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德的身份来说这段话,就是在发挥权威的影响力。

启示录:

权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样内容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有职场经验的朋友在见老客户的时候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张总让我带问您好!”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就是利用公司内部权威的认同来拉近客户关系。

演讲家张嘴就是鲁迅、莎士比亚;国学大师开口就是孔孟老庄;激励大师满嘴都是“世界第一名”;企业培训师总在说韦尔奇、柳传志;这都是在利用权威的影响力。

记得在一次采访中马云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时候我还没有名气,马云说什么没有人相信,可是比尔·盖茨说什么大家相信,所以我们就宣传:比尔·盖茨说„„其实比尔盖茨当时根本没这么说。”虽然马云的这个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但这件事体现出权威的影响力!而且你看,这段内容我不是也在借用马云的影响力吗?

卫星眼中的日本海啸 篇6

这些照片是由谷歌、美国航宇局、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台湾太空中心搜集的,通过对比可以清楚看到海啸肆虐的范围,以及它留下的残破景象。图片显示,灾前建筑群前后的绿色原野,灾后变成黑乎乎一片,地面上留下大量黑色淤渣,事实证明,这些建筑物根本无法抵挡10米高的海浪袭击。

虽然大部分桥梁显然还在,但是从海啸后的图片上可以看出,有些桥梁已经消失,其他运输基础设施不是被水冲走,就是被一层厚厚的垃圾掩埋。虽然一些照片是在震后2天拍摄的,但是从它们上面可以看出,大火仍在继续燃烧,救援人员正在努力对更大的区域进行搜救。

地面援救组织利用这些图片标出被毁区域的范围,以便进行救助。谷歌发言人说:“希望这些最新上传的卫星图对他们和所有向灾区伸出援手的人会有帮助”。

相关链接

日本重启空间站任务控制中心

3月22日,在因大地震受损而关闭11天后,日本宇宙探索局经检查确认筑波航天中心有关设施不会危及人员安全后重新启用了这座控制中心。该中心承担着日本国际空间站“希望”实验室和停靠在站上的“H-2转移飞行器”(HTV)货运飞船的任务运行工作。地震后,因设施受损和出于安全考虑,该中心将这方面工作暂停并交由美航宇局的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负责。相关地面设施安全性得到确认后,各地面系统已重新启动,网络通信已经恢复。(阳光)

卫星助力日本救灾工作

日本地震海啸 篇7

我国面临着发生海啸巨灾的风险。位于我国东南部的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区域是全球公认的地震活跃区, 如果这些区域发生强震, 将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海啸灾害。于福江介绍, 地震发生后, 有关方面会根据地震信息发出第一轮海啸提醒, 但要依赖在南太平洋中投放的海啸观测浮标监测数据, 非常准确地做出海啸预警预报一般得在地震发生后25—30分钟。

由于历史上的灾害性海啸多发生在太平洋沿岸, 目前国际社会建立的海啸预警机构多集中在此区域。南中国海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海啸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但各国的海啸预警系统建设只是局限在本国国内, 南中国海区域性的海啸预警系统一直是个空白, 这也成了国际社会海啸预警与减灾方面的一个关注点。目前, 南中国海地区由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美国西海岸/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 (设于日本气象厅) 提供临时性的海啸预警服务, 我国目前也已经在南太平洋投放了两个海啸观测浮标。

上一篇:安全内业资料管理下一篇: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