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震(精选10篇)
12地震 篇1
1 引言
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 km处, 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 地震的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 甚至影响到东南亚国家。中国除吉林、黑龙江、新疆三省外皆有震感,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昆明、香港等多个大城市的办公楼群在震动中发生了摇晃。巴基斯坦、泰国、越南、中国台湾省等地均有震感。这是中国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以来, 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5·12”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 但留给我们的印象及记忆依然犹新, 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的心依然挂念灾区的父老乡亲, 作为从事土木工程的工作者, 引发了我们对地震带来的相关问题的很多思考……
2 地震的特点与灾害现象
(1) 本次地震的特点。
本次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震源深度浅 (映秀附近地表下19 km) 、破裂长度大、震害范围广, 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长达100秒左右) 。这次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堰塞湖、泥石流、山体崩塌、地基液化等地质灾害, 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千年不遇, 震中烈度达11度。地质构造及场地条件差异对房屋震害影响明显, 地震波在不同地质结构中传播速度及方式的差异, 使得处于不同地质区域内的房屋结构的震害情况明显不同, 处于断裂构造或褶皱构造区域内的房屋结构比处于水平岩层构造区域内的破坏更严重。
(2) 房屋震害的描述。
总体上, 这次地震震害现象普遍非常严重。震害情况又与地震的类型密切相关, 有的地震对高层的影响大, 有的则对低层影响大, 一旦地震的类型与某类建筑的特征吻合, 就会放大震害效应。持续的强烈振动对各种房屋结构造成持续叠加型破坏, 处于高烈度区的建筑房屋瞬间造成严重破坏或倒塌, 破坏程度历史上罕见。另外, 当房屋的抗震薄弱朝向 (一般为横向) 与地震波的振动方向一致时, 就更加剧房屋的震害、破坏及倒塌。具体表现为:砖混结构, 以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形式的震害最为严重;底层框架-砌体混合结构, 在重灾区震害最为严重;框架结构房屋, 出现了框架柱先于框架梁破坏的现象;排架结构的厂房灾害严重;农村自建房中大量使用简易的砖石、砖木及土木等结构形式, 由于没有必要的构造措施, 缺乏必要的抗震设计, 在重灾区震害十分严重、倒塌普遍;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震害较轻。
3 相关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从房屋行政管理、结构设计理论及结构方案、结构材料、工程施工到人们对房屋的正常使用等方面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1) 加强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与监督, 切实抓实抓紧。工程质量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在这方面早已作出重大决策和布署。为确保工程质量,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已全面推出了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管理制。近十多年来, 随着国家立法体制的不断完善, 各行各业法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 提升了法律的调整职能。在建设领域, 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从作为建筑业“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以下简称《建筑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以至于各地方的相应法规, 为确保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安全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落实”, 而非“落虚”, 真正落实到位。贵在抓紧,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应该把工程质量第一铭记在心中。
(2) 结构设计理论及建设材料方面。就设计规范来说, 我国经历了1974, 1982, 2002规范, 结构设计理论及理念, 也从经验系数、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思路。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共经历了四个“版本”:1974年版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后,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1978年进行了修改, 1989年版增加了对6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2001年则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原则。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综合实力提高, 在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及加强结构设计理论创新的同时, 加强从结构安全储备及结构抗破坏性能方面, 做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与深入思考, 应用概念设计思想和理念, 从总体上把握工程结构的安全。
(3)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确定。在建筑结构方案阶段, 考虑今后可能的使用功能的改变, 为今后的改造留有余地及改造的空间。通过留设在墙体里的梁柱, 为今后的房屋改造提供空间和前提, 这样改造时不伤害房屋的结构主体, 不会给改造后的房屋带来隐患。确保绿色建筑、绿色设计, 使人们真正拥有并享有“绿色家园”。
(4) 工程施工方面。严格工程施工, 加强过程控制, 使监理工作真正到位。加强抗震构造, 不得简化施工程序。
(5) 建立房屋的健康档案, 实时跟踪管理。可以以小区、单位及公司等为单元, 对房屋建立健康档案, 强化管理。对新建的房屋, 加强房屋本身的观测及房屋下面工程地质的监测, 特别是房屋的沉降和变形监测。对已有房屋, 主要应加强房屋使用和改造等方面的监管。
(6) 引导业主正确使用, 严禁不合理的改造。不得随意对房屋进行改造, 若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必须改造, 则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
(7) 敬重自然, 尊重生命。不合理的改造, 不但带来众多的建筑垃圾、环境的污染 (空气、噪音等) , 而且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威胁着人们宝贵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8) 提升结构标准、规划避震场地。对新建的小区, 合理设计建筑密度, 给大家一个逃生、避震的场地;对已有的小区, 进行普查, 现在有的居住区, 开发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建筑密度非常大, 一旦有意外, 使人们没有避震、避灾的场地, 对这样的小区要加强改造、并切实改造到位, 确保绿色家园。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在国外我们都知道, 不同的地方都有好多的避难点, 一旦灾难来临的时候, 能够是人们有躲避停留的地方, 灾民都可以及时的得以疏散, 我们的灾害意识应该加强。
4 结束语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沉痛的教训, 在加大对抗震技术研究的同时, 一定要着眼于抗震的基本概念, 从全局、总体上把握工程抗震加固, 加强设计理论及工程结构试验的研究, 提出有效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抗震加固技术。掌握概念设计及概念加固思想、开拓抗震加固技术, 能使结构工程师不拘泥于现有的结构体系和模式, 使工程结构的设计及加固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富有创造性, 为工程创作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造福全人类。
12地震 篇2
5.12地震诗歌正文:
5.12四川汶川抗地震救灾诗歌:灾难,灾不倒人情
汶川,我的心和你同在文/飘飘逸尘
・ 整整十七个小时,我把手中
和心中所有的琐屑,都冷落了
我的眼睛,还有我的心
只关注那个叫汶川的县城
关注和它连在一起的所有灾区
整整十七个小时,我眼中的
潮水,一次又一次的暴涨
我脆弱的心,一次又一次
为那些还埋在废墟下的生命祈祷
上苍,保佑他们平安吧
整整十七个小时,我看见
一双双温暖的手,从祖国的
每个地方伸出来,汇集成巨大的
暖流,涌向四川,涌向汶川
弥合那里水的空缺,粮食的
空缺,还有血的`空缺
整整十七个小时,我能做的
就是给生活在那里的朋友
一次次挂电话,一次次发短信
给0169999301这个号码
编发了十次只写着“2”的短信
整整十七个小时,我只做了这些
我知道这些太微不足道,但
这是一个同胞血浓于水的爱
这是一个中国的人的心
汶川、四川,我的兄弟姐妹
5月,我的心和你们同在
205月13日21时45分于养心斋
・ 沉着!沉重!秉受着深深的呼吸
我在遥远的南国祈祷着汶川县,祈祷着四川灾民
把此时的难情凝结成为万众一心,走出困境
走出恐慌的心悸之危
忘不了的特殊日子:5月12日14时28分,公元年
一阵巨大的震摇,震倒了一个
12地震 篇3
关键词:重内涵 强质量 教育重建 探析
教育是基础,质量是保障,“如何在重建家园、振兴经济的同时,加强地震灾区教育重建问题及对策研究,实现灾区教育优质化、现代化,为灾后教育重建工作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是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紧迫要求。目前灾区教育重建的硬件设施基本完成,学生已经进入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但如何用好这些现有资源,办好学校,缩小灾区教育与内地教育之间的差距,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析。
一、地震前灾区的教育状况
我们先看看地震前灾区的教育状况:四川地震灾区,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西北部,那里山峦叠皱,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相对落后,致使该地区的教育与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很大。到2003年,各县才按时完成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条件差
四川地震灾区县多数为农业县(或农牧业县),同时又是贫困县,地方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极少,虽然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但是力度有限。据了解,各县中、小学校由于布局分散、条件差,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十分紧缺和陈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难以推广,更谈不上普及,相当一部分乡村级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只有课桌、条凳加黑板。这种有限的办学条件很难接收更多适龄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从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师资短缺,教师学历偏低
灾区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极个别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少,尚不足配置一名专任老师,因此,就有了“一师一校”现象。教师缺编直接影响到在职进修学习,更谈不上提高学历了。多数教师是近几年来通过教育局安排,利用寒、暑假参加培训或者通过世界银行贷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历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取得学历达标的,虽然有一定成效,但由于学习时间太短,没有能够更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科教育理论知识,有的教师所取得的达标学历只是一种任务,与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或者学科不一致,实际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校本研修等方面并沒有相应提高。
(三)贫困生比例多,接受教育意识不强
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生活在高山、高半山的学生,祖祖辈辈都是以农牧业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几乎没有经济收入。他们看不到山外现代化的大都市,想不到山外都市的繁华,没有更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接受教育意识不强。虽然国家对边远山区贫困学生实行“二免一补”政策,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交不起生活费的现象。
(四)教育基础差,底子薄
地震灾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明显落后于内地其他地区,这就必然导致基础教育与内地产生巨大差距,这一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发达地区,物质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接受教育的意识增强,当地政府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并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保证。而贫困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还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方面上来,接受教育和受教育的程度远不如其他地区,许多农家孩子初中毕业就返乡务农。经济上的不发达,导致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反差越来越大,竞争优势随之消失。
(五)语言障碍制约教育的发展
四川地震灾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他们的前辈大多数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汉语语言交际能力比较差,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困难,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较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灾后“重内涵、强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思路
(一)立足现实,创建现代化新模式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其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实际上也就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灾后教育重建,是灾区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是缩小贫困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教育差距的最有利时期,我们一定要不负众望,办好教育。我们要立足现实,把立足点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以地震灾区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以乡镇中心校为基础,合理布局中小学校舍,撤销或合并学生人数少、教师少的行政村小学校。要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按照教育发展规律,汲取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办好精品学校。把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统一起来,瞄准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向,进行教育前进的前瞻性设计,做出超现实的发展取向,实现教育观念的超前变革,创建地震灾区教育现代化新模式。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知识社会。随着教育重建、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的到位、校园网的逐渐完善,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兴建教学资源库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网络时代,资源可以共享,改变了以往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灾区教师要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就是操纵信息技术魔杖的魔术师,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那么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三)从普及义务教育向优质教育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受教育的需求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变为满足人们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从注重“双基”到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变。灾区教育要以现有学校教育为基础,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生成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让省内重点中小学校和基础较好的品牌学校与灾后重建的学校建立“协作体”的合作关系,在教师培训、教学经验传授等方面给予支持,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到更广大的区域中。有了优质教育资源,就有创造品牌名校的基础,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投入、优秀师资流进和优质生源入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实事求是,在办好教育的同时,为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提高教育质量、走向优质教育保驾护航。
(四)建立长效的教师培训机制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工作性质与工作职责决定了他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就目前情况看,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灾后教育重建,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上来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普九”的效益等结合在一起。依托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资源优势,让更多教师参加进修学习,使教育教学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视野,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提升教育总体水平。
针对部分灾区学校机构重组、整合后,面临着寄宿制学生偏多的现象,将有部分教师走下讲台,从事教学辅导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等重要,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看待问题,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学习和培训,让他们尽快转型,安心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五)完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和实施办法
教学质量是各級各类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具有全面管理教学过程的价值,规范的管理系统,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运行依据和监管、评价标准。”教育重建工作要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开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原则。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首位,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让教师潜心教学,教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信息反馈引向教学。
1.以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目标管理制度,让教职工看到希望和规划自己的奋斗目标。
2.按照培养目标制订周密细致的领导岗位工作职责和目标考核实施细则,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做、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3.按学校实际情况,完善教师工作职责,制订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评价标准,让教师规划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步骤。
4.吸取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结合现实,规范教辅和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师生的满意程度意识。
5.选派一些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骨干或行政干部组成教学督导组,形成年级、教研室两级“督”和“导”的管理机制,为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6.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校内讲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增进教师间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开设选修课,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或家访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承担培养教育的义务。
总之,灾区学校教育重建要转变观念,树立起责任意识、现代化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革除沉疴宿弊,避免“穿素质教育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社会满意的学校,回报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邱中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10).
[2]刘玉琼.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吴颖民.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12地震 篇4
继国内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中小学生作文说谎话的现象后,天津某媒体又于近日推出了一组采访报道,采访对象为几十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家长竟一致表示,都为孩子准备过作文范文,很多家长甚至向“枪手”求文,每篇付费一两百元。在银行工作的刘先生无奈地说:“孩子想拿高分,只能这样。眼看就要‘小升初’了,不少家长都为孩子准备了应试范文,少的三四篇,多则十几篇。”在机关工作的张女士,为了让今年“小升初”的儿子考个好成绩,去年便给儿子报了个作文辅导班。“每月花几百元钱,专门准备应试范文。”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孩子上作文辅导班记下的范文,16开的作文本记了6本。“这还不是全部,”张女士笑着说,“孩子在作文辅导班里上了一年多,老师给出的范文类型应有尽有,以便考试时套用。大部分范文都是编的,里面的故事有的不可能发生在孩子身上。”天津中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魏月泉对小学“八股文”逼孩子“撒谎”的现象感触很深。他说,作文在小升初语文测试中占很大比例,而这种测试常常是各学校分别组织的,一些自封“专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老师,私下办了名目繁多的辅导班,虚构出不少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范本,而一些家长对此却趋之若鹜。在这种辅导班里,孩子学会的自然是作文“八股”和“编故事”。魏月泉坦言,目前很多小学甚至是中学的语文老师素养很低。“自己都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拿什么教孩子?”一些老师自己都不会“爬山”,只好给学生提供一些登山的“捷径”,比如模仿、虚构、说假话……
5.12地震的感人故事 篇5
在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死伤无数.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却上演感天动地的一幕幕,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
地震后,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后高声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庇护着,所以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5.12地震中的基金会案例研究 篇6
一、基金会的内涵
1、基金会的内涵
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不以营利为目的, 从事社会公益活动, 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组织。目前, 我国的基金会主要有官办民助型基金会、官办民营型基金会、官助民办型基金会和民办民营型基金会四种类型。2004年6月正式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2、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简介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该组织是以扶贫开发等公益事业为主要目的、以参与式资助为主要运作模式的创新型非公募基金会, 其主管单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它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推动企业家群体参与公益事业, 积极探索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的可持续开发式扶贫道路。
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抗震救灾中遇到的问题
1、组织的公信力低
公信力是指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 它通过法律约束和自律规范来体现。公信力是民间组织赢得组织声誉和维持免税地位, 吸纳志愿者、获取社会资助和财政支持以及实现组织终极目标的必要前提。
2、志愿者的分散性
汶川地震发生后, 先后有大批的个人志愿者怀着极大的热情进入灾区,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灾情的救助, 但同时由于政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安排这些个人志愿者, 以至于造成了人员的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 汶川震灾期间先后有110万志愿者在灾区服务, 大概有2 0多万是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际N G O组织的志愿者, 都不同程度遇到了和当地沟通不畅或者当地政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接的困难。
3、捐赠方的质疑性
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期, 我国的民间组织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社会和公众对民间组织的认可度始终是比较低的, 对基金会募集物资也不是积极支持的。基金会在筹集救灾款物的过程中, 有时候会受到捐赠方的质疑。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最初的募集抗震救灾的物资时, 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某医药公司计划要捐1000万元的药品, 但计划是捐给国家部门的, 因为它们对民间组织并不是很信任。在经过一番周折之后, 这家医药公司才决定把其中50万元的药品捐给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而这也得益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对捐赠物资公开、透明、有效的使用。
三、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了解受灾情况和灾民需求, 始终以“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第一需求”这条最高行动原则来要求成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 而且更重要的是, 提高了民众的基金会的信任度。同时, 基金会有专人负责捐助物资的分发和登记。基金会负责人给接受捐助的2万多人建立了电子文本, 还请捐助方全程参与捐款的使用过程, 这既提高了政府对基金会的信任度, 又给了捐助方一个明确的交代。
2、整合各方资源, 实现信息共享
从志愿者方面来说, 基金会通过资深志愿者的影响, 来吸收大量的自行进入灾区的志愿者, 这一方面使得志愿者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以组织化的形式有计划的开展救灾工作, 另一方面也使得也为政府解决了安排大量志愿者的难题。2008年5月1 5日, 友成与万科合作建立了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通过这种资源整合方式, 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金, 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使得遵道镇抗震救灾的工作顺利展开。从捐赠物资来看, 基金会动员企业踊跃捐物捐款, 广泛发动、联合企业, 通过整合企业的物资来开展救灾工作。据统计, 震后30天时间内,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累计向灾区捐赠救灾物资998.19万元, 善款累计人民币448.5281万元, 截止到2008年9月23日, 这一数字高达4000多万元。
3、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首先, 基金会内部管理物资的人员每天都详细、清楚地记录捐赠物资的进出, 并把相关的单据保留好, 以便于日后核实。其次, 赈灾期间, 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核实捐赠和使用的资金及物资的往来数据, 从财务处了解最新的捐助情况, 以方便把这些数据第一时间公布在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最后, 基金会把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一一展示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 给捐赠方一个回馈, 接受捐赠方的监督, 同时更好的接受社会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许慧英, 郜永红.略论政府在基金会发展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2) .
[2]、吴光芸.论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社会信任的建构[J].学会, 2007, (3) .
12地震 篇7
1 灾区社会经济特征
陇南市经济总量小, 发展水平低。在全省14个地州市经济指标排序中, 陇南市的经济总量自2003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0~12位。全市八县一区中, 除成县和徽县外, 其它县区均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陇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所属区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与周边区域存在明显的经济梯度差异。陇南市总体经济结构单一, 农业比重较大, 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比大致相当, 第三产业层次和质量不高。虽面临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的机遇, 但由于陇南市缺乏优势主导产业, 在竞争中显然处于劣势。按表1八县一区统计, 2006年人均GDP甘肃省为8757元, 陇南灾区为3421元;人口占全省的10.02%, 而GDP占全省的4.16%, 产业结构明显劣
注:此表数据来源于2006年甘肃省统计年鉴
于全省。即陇南灾区三大产业结构为28.1∶35.3∶36.6, 甘肃省为14.6∶45.8∶39.6。陇南市区域经济差异显著, 经济密度呈东高西低分布, 东部 (包括:两当、徽县、成县) 地区人均GDP达4500元以上, 其他地区均在3000元以下, 中南部武都区由于是市政府所在地, 经济密度处于中上游。从人类发展指数上来看, 陇南人口发展水平很低, 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中发展指数大于0.6的只有成县、两当、徽县;介于0.5~0.6之间的包括武都、康县、文县、西和;低于0.5的有宕昌、礼县[2]。
2 陇南市产业结构分析
2000年以来陇南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较大, 由“一、三、二”的结构调整为“二、三、一”, 第一产业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2000年的38.51%下降到2007年的27.64%;第二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28%, 提高到2007年的36.62%;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维持在34.55%~38.78%之间, 略有起伏。这与陇南市整体经济基础薄弱, 近年来强调“工业强市”有关。但由于受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 陇南的工业发展应走适度工业化道路, 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将工业“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不同。陇南市各县区农业都是各自很重要的基础产业, 都已有一定的积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则差异较明显:武都区由于是市府所在地, 交通、电信、金融、商品、餐饮等发展较好, 再加上旅游资源相对丰富, 所以, 其第三产业比重达55.1%, 为全市之冠。成县和徽县由于都处于铅锌成矿带的核心区域, 所以, 围绕矿产资源采选、冶炼的工业比较发达, 他们占当地工业产值的比重都超过了90%, 对本县的经济贡献比较突出。其他县三产结构中, 三产比重大多相对均衡。
3 主导产业发展设想及确定
3.1 特色农业
陇南市光、热、水资源丰富, 植物资源多样, 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随着“特色立市”战略的实施,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乏进一步加快, 建设成效十分明显[3]。综合陇南地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特点, 应在“三江一水”及徽成盆地的9县区121个乡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在康县, 成县, 及徽县的25个乡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在武都区、文县和康县交界的3县区16个乡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在9县区155个适宜区乡镇发展中药材产业。在礼县、西和两县的23个乡镇发展苹果产业。在武都, 文县等99个适宜区乡镇发展花椒产业。在成县, 康县, 徽县等适宜乡镇发展核桃产业。在两江一水沿岸地区适宜的12个乡镇发展油橄榄产业。在徽县、两当县的18个乡镇发展银杏产业。
3.2 有色冶金工业
陇南市内有铅、锌、锑、铜、锰、金、硅、重晶石等金属、非金属矿34种, 矿产地445处。其中西成铅锌矿带绵延300km, 金属储量近期为1200多万t, 远期为2000万t, 为我国第二大矿体, 甘肃省铅锌矿83%集中于此。陇南市的产业发展应围绕陇南市建成有色冶金工业大市的目标, 大力发展铅锌、硅铁、黄金等产业。铅锌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和现有铅锌产业体系, 整合西和、成县、徽县的铅锌资源和企业, 组建集采、选、治为一体的大型铅锌企业集团,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 实现铅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硅铁产业要整合硅铁资源, 组建企业集团, 减低能耗, 减少污染, 实现硅铁行业的全面升级;黄金产业通过市场运作, 优化资源配置, 引进技术和资金, 加快开发文县阳山金矿, 实现规模化开采, 对黄金、白银进行深加工, 积极开发金、银首饰, 工艺品等终端产品。
3.3 水电能源工业
陇南市境内江河众多, 有包括嘉陵江、白龙江等四大水系在内的大小河流3760条, 仅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就有20多条。近年来, 陇南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通过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资金, 引进农村水电建设资金9.5亿多元, 推动了全市农村小水电的发展。目前, 陇南市主要水电站30多座, 主要分布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陇南市水能开发仅占全市可开发利用量的20.9%, 总装机容量达到50.5万kW, 待开发的空间很大。清洁能源发展机制 (CDM) 的发展又为陇南市发展水电CDM项目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截止2008年11月, 甘肃省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CDM项目84个, 水电项目73个, 陇南市水电项目7个, 占甘肃省的9.6%。由此可见, 陇南市的水电CDM项目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4]。
3.4 医药化工
陇南素有“千年药乡”之誉, 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地形等条件, 陇南市中药材分布广、种类多、品质高。随着中药材价格行情看好, 加之国家的大力扶持, 全市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高涨。2007年上半年, 全市新发展中药材2.49万hm2, 至目前, 累计发展中药材5.39万hm2。陇南中药产品由于原料纯正、价格适中, 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陇南医药化工工业应以独一味、佛仁制药等企业为龙头, 积极开发党参、当归、大黄、半夏、红芪等保健品、原料药、中成药系列产品, 发展以红芪、大黄、党参、当归“四大中药材”保健品为主的中药材深加工, 大力开发芳香植物产品, 打造知名品牌,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3.5 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
陇南第三产业的发展, 应突出发展旅游业, 抓好重点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陇南市旅游资源丰富, 以武都万象洞、宕昌官鹅沟、文县天池、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康县阳坝等自然景观和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礼县西垂秦公陵园、成县西峡风景区等人文景观为重点, 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景区功能, 提升观赏品位, 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 努力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精品。在商贸流通业方面, 陇南市应大力开拓城乡市场,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做大做强做优的原则, 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积极引导传统商业零售、餐饮业向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维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拓展, 建立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和生产生活服务网络。坚持以中心城市为后盾, 以县城为衔接点, 以农村乡镇各类经济组织为基础, 多渠道开辟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商业流通体系。
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陇南市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发展壮大有色冶金、水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支柱性产业。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结合, 以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重点产业为纽带, 以中心城镇为载体, 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工业集聚区, 主要包括西成经济开发区、武都吉石坝工业区、文县碧口工业区、康县王坝工业区、徽县城南工业区、西和西峪工业区、两当西坡工业区、礼县盐官农产品工业区等, 如图1所示。在徽成盆地, 依托丰富的铅锌矿资源优势, 以西和、成县和徽县的铅锌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点, 形成铅锌产业带[5]。
陇南市应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积极对接周边城
市, 培育发展相关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业, 关闭无法达到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和重要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严重企业。把旅游业作为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 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恢复重建, 尽快全面促进并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规模化养殖、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扶持和技术帮扶。争取到2020年将陇南灾区建成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区域。
摘要: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与四川相邻。5.12汶川地震给陇南市带来了深重的影响。陇南市八县一区普遍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达422.61亿元。主要从陇南市发展产业结构入手, 对陇南市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 得出该地区经济总量小, 发展水平低, 且区域经济差异显著, 经济密度呈东高西低分布。在陇南市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对陇南市主导产业进行了确定, 得出了八县一区在特色农业、有色冶金工业、水电能源工业以及旅游业等产业方面的资源和经济优势。最后对陇南市八县一区产业进行了空间布局规划。
关键词:陇南,地震灾区,产业结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陈国阶.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若干问题探讨[J].山地学报, 2008, 26 (5) :518-523.
[2]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省统计年鉴 (2000—2007)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马彩虹, 赵先贵, 郝高建.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19 (4) :114-118.
12地震 篇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作为地震灾区的绵阳,地震前后皮肤病种类数量构成比均发生明显改变。通过我院门诊部、住院部、灾民安置点、唐家山堰塞湖居民点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为重大地质灾害早期皮肤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患者为2007年4月12日至5月11日,2007年5月12日至6月12日,2008年4月12日至5月11日的门诊患者,以及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我院门诊患者、志愿者、救援人员及灾民安置点的门诊患者。
2 结果
从以上表格可看出,“5 12”地震发生后1个月与地震发生前1个月及去年同期相比较,“5 12”地震后皮肤病明显增多,疾病种类和构成比明显不同。多形性日光疹、神经性皮炎、痱子、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痒疹、隐翅虫皮炎、银屑病等明显增多。且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地震早期(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22日)皮肤病患者很少。
(第一、二、三、四组分别为2007年5月12日至6月12日,2008年4月12日至5月11日,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2007年4月12日至5月11日来我院求治的皮肤病患者)
3 讨论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史无前例的大地震。绵阳市中心医院作为灾区惟一综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进行抗灾自救的同时与各医疗救护队一道力保灾区人民生命健康。地震发生后,以外科救治为主逐渐转变为多学科防病治病,皮肤科医师在保障灾区人民、武警官兵、志愿者皮肤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全体医师坚守一线,日夜奋战,分成若干分队奔赴灾区安置点、唐家山堰塞湖居民安置点、各帐篷医院,驻守部队医院门诊,为灾区人民、驻地官兵免费提供医疗救护。
在医疗救护过程中发现,地震发生前1个月(2008年4月12日至5月11日)与去年同期(2007年4月12日至5月11日)相比较,皮肤病病例数目、病例种类、疾病构成比均无明显变化。而地震后病例数量急剧上升(但前10d皮肤患者数较少),疾病构成比发生改变,丘疹性荨麻疹、夏季皮炎、痱子、多形性日光疹、神经性皮炎、痒疹、银屑病、隐翅虫皮炎、虫咬皮炎等病例数明显增多。早期皮肤病较少,其原因为:①市民对地震恐惧心理,部分市民涌向外地。②野外露宿时间短。③早期灾民体质强,患者抵抗力强。④患者治疗重心放在影响生命的创伤、骨折上,忽略皮肤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热、潮湿的生活工作环境,蚊虫叮咬,居住地震棚,环境拥挤,外地支援人员不能适应地方环境,高强度的抢险环境污染,饮食睡眠无规律,皮肤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与蚊虫叮咬有关的丘疹性荨麻疹、痒疹、隐翅虫皮炎[1],与日照有关的多形性日光疹、夏季皮炎、与炎热天气有关的痱子[2],与精神紧张有关的银屑病、斑秃,与接触过敏原有关的荨麻疹[3],与卫生条件匮乏有关的皮肤感染逐渐上升。市民为防震多数居室外帐篷或露宿,被蚊虫叮咬及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加。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灾区卫生防疫,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国际、国内医疗同仁奔赴灾区送医送药,灾区人民的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皮肤病的发生率随之降低,逐渐恢复平稳。通过抢险及灾区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笔者认为:①皮肤病在地质灾害中发病率相当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建议今后应急抢险队员应配备皮肤科专业医师及适量药械。②加强灾区的卫生防疫,防蚊防蝇,防止皮肤病的传播。③加强对灾区人员的心理疏导,减少精神因素性皮肤病的发生。④注重皮肤病防治的宣传。地震灾害初期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是外伤,后期高发的皮肤病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对灾民,救援人员,志愿者的卫生宣传与防护对皮肤病防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罗汉超,陈德宇.实用皮肤性病学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1.
12地震 篇9
两年来,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 四川通信业大力实施灾后规划重建, 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远近结合、协调发展, 系统设计、保障安全的重建原则, 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重建灾区通信网络, 快速推进恢复重建进度。在地震两周年之际, 地震灾区通信能力、网络覆盖和服务能力均达到或超过灾前, 居西部领先水平, 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抗灾容灾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为地震灾区重新筑起一座通信长城。
截至2010年4月底, 四川通信业累计完成恢复重建投资175.4亿元, 占规划总投资的96.1%;在全省基础设施中率先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 实现了抢通与恢复的“两个第一”, 为全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灾区电话用户达到1338万户, 比灾前净增277万户, 宽带用户数达到79.6万, 比灾前净增34.2万户。
基础设施更完善, 灾区乡镇宽带通达率达99.4%
在重建中, 全行业累计开工建设项目6015个, 完工5171个;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79万线, 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855万户, 移动通信基站6924个, 传输光缆50844皮长公里, 业务用房17万平方米。
地震灾区通信网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提升, 全面完成灾区行政村村通工程, 灾区乡镇宽带通达率已达99.4%, 较灾前提升5%, 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提升20%。以绵阳为例, 和10年前相比, 移动核心网重建规模为1.2倍, 无线网重建规模为50%以上, 传输网达74%。在重建中, 电信企业结合3G网络和无线城市建设, 加快宽带网络发展普及, 推进“光进铜退”, 持续推动宽带提速, 加快传统电路交换向下一代网 (NGN) 的演进, EVDO无线高速接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地震灾区构建了稳定、高速的通信网络环境。
同时, 通过成都至互联网国际出口高效直达专用数据通道项目、中国移动多媒体呼叫中心、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中国电信四川灾备中心、中国电信西部数据中心等一大批立足四川、覆盖西部、服务全国的恢复重建的通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以及成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本地网的调整, 大大增强了四川信息服务的硬实力, 提升了四川作为西部通信枢纽的地位。
为加快恢复重建步伐, 四川通信业还通过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在地震灾区先后开展了10条传输光缆共建, 出台了专项规划, 推进北川、映秀、青川、汉旺4个重点城镇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与成都军区共建都江堰-马尔康传输线路, 并通过以成都地铁、高铁、高速公路沿线民用通信建设等重大项目为载体, 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引向深入, 在地震灾区节约投资5亿元以上。
网络更安全, 网络体系构建适度超前
在震区通信恢复重建中, 通信网络的安全、防灾减灾被放在突出位置, 不仅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有了提高, 通信网络体系构建也适度超前。首先是保证了物理上的安全, 重建中光缆敷设多采用直埋和管道等安全性更高的建设方式, 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其次是提高了公网冗余度, 以保障紧急情况下在公网上开辟专用通道, 保障党政军及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的通信畅通。再次是在传输线路保护方面, 地震灾区城市已经形成了双路由或多路由保护, 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同时还采用多系统分担业务、多节点疏通业务、降低环路跨度、支链成环等多种优化手段,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最后是应急通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了预案, 加快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及设备更新改造力度, 将应急通信车配备到市州, 应急卫星电话配备到县。通过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工程、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工程、“十一五”应急通信设备高清视频编解码购置工程、全国公用应急短波工程建设以及抗震型超级基站等多项工程的建设, 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在今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 全省通信业迅速反应, 支援玉树抗震救灾, 实现了“快速反应, 保障有力、准备充分、调度有序”的目标。
服务更丰富, 灾区县级以上城市能享受3G服务
在地震灾区, 电信企业大力加强灾区社会服务, 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新开通616个乡镇宽带互联网接入, 新建6944个农村信息化服务点和1580个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点, 建成3800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 为1540个乡镇开通互联网网站。电信服务网点比震前更完善, 群众就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电信服务。电信服务的内容也较灾前有了大幅提升, 基本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地震灾区任何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电信服务, 充分满足了地震灾区社会不断增长的日益多样的通信消费需求。在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城市, 已能享受到3G服务。电信企业还推出了援建卡、感恩卡等低资费产品回馈用户。两年时间, 地震灾区资费水平持续下降了20%, 尤其是通过实施移动电话长途“一费制”、降低或取消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以及成都相关本地电话网的调整, 让受灾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电信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 力助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信息助残, 服务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服务灾区新农村建设。为解决北川各乡镇因路途遥远、道路不畅, 到县城开会困难的问题, 电信企业协助北川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建设了视讯会议系统, 使北川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视讯会议系统的民族自治县。
电信企业还与地方政府积极合作, 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再就业信息保障平台, 使受灾地区数千名失业农民工重新上岗。
明天更美好, 努力建设西部最强最优通信信息业
经过近两年的恢复重建, 四川地震灾区的通信发展站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年3月29日, 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加快通信业发展工作会议, 提出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拓展全国, 努力建设西部最强最优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同时, 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通信业加快发展, 加强对通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规划指导, 在通信用地、用电费用优惠政策、农村电力引入、通信建设赔偿补偿政策、通信业发展保护等生产要素方面提供保障和给予优惠。加快发展通信新业务及增值业务,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推动通信业今年全面完成通信恢复重建任务以及实现“村通电话、乡通宽带”。
四川省政府与三大电信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也进展顺利, 目前, 已累计完成项目投入337亿元, 占协议总投入的33.6%。同时, 省政府还出台了《四川省无线城市规划 (2010-2012年) 》, 全省将在3年内投资400亿元, 优先在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等5个城市打造“高效、优质、安全”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 带动全省无线城市全面快速发展, 面向全省3400万移动用户、600万无线宽带用户, 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网络接入, 并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应用, 使成都无线城市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 全省应用水平达到西部领先。
12地震 篇10
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多数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震之后, 因灾致贫、返贫人数较多, 灾民负债重, 自我发展能力弱。调查发现, 5·12地震对一些原来生活状况较好的人影响很大, 灾区贫困人口显著增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灾区贫困人口占比约在30%~40%之间。而四川灾区2516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由灾前11.68%上升到34.88%2, 灾区扶贫解困任务十分艰巨。
在努力恢复地震灾区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 政府特别注重地震灾区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为灾区提供了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保障。灾后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各自所长, 立足于灾区和贫困者需求, 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灾后社区扶贫工作。2011年5月, 中国扶贫基金会筹资500万元,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 选出20个社会组织的灾后社区重建和扶贫项目予以资助, 以促进社区建设和生计发展。
本文选择其中10个社会组织[1]社区型扶贫NGO相对于政府扶贫来说具有某些优势, 工作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可以将项目和资源放在政府无法兼顾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具体体现。但是, 社区型扶贫NGO在实现其公益性目标过程中必然要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而地方政府对于社区型扶贫NGO进入公共领域是有很多担心的, 最主要的担心是对原有管理秩序的失控。在这样的情形下, 社区型扶贫NGO与地方政府在共处的扶贫活动领域里, 如果责任与协作的边界不清, 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
当前大部分社区型扶贫NGO的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弱, 而且是非主流。这种现状使机构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难以有效维护和充分表达。在“强政府, 弱社会”的背景下, 社区型扶贫NGO若是与政府在协同上出现不和谐, 势必影响机构在当地的扎根以及扶贫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有鉴于此, 社区型扶贫NGO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依托于政府, 这样一来又影响到机构的独立性, 阻碍其功能发挥。这是目前国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2) 社区型扶贫NGO难以满足灾后生计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综合需求。
贫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不仅包括低收入、生活条件差、生产难以维持的经济范畴, 还包括预期寿命、文化程度, 以及安全感、正义、公平等关于生活质量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心理范畴。[2]特别是在5·12灾区, 居民普遍面临生计难寻、邻里关系淡漠, 缺乏社区凝聚力、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等困难。由此生发出了社区扶贫的两个路径:一是以生计发展为切入点的经济合作互助, 二是以社区文化和社会关系建设为切入点的社区活动。
然而, 基于社区型扶贫NGO自身的资源限制, 并不能面面俱到地满足目标对象的全部需求, 只能是针对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来开展相关扶贫工作。例如, 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在都江堰龙池镇进行新家园项目, 着力于当地的社区发展, 对重建生计的关注度不高, 使得项目的受益人群较为狭窄, 参与积极性难以提高。尽管新家园项目也在积极探索生计重建的道路, 但受限于机构的资源与能力, 效果并不明显。
(3) 灾后社区扶贫出现小群体凝聚和社区裂变的趋势。
由于社区型扶贫NGO自身能力和支持资金的制约, 所开展的社区扶贫项目范围较小, 且短期内无法将服务范围扩大, 难以满足更多贫困家庭以及社区的需求。尤其是生计类扶贫项目, 通常采取合作社 (互助组) 的运作模式, 将部分村民组织起来, 互帮互助。由于合作社 (互助组) 成员数量有限, 受益人群体规模不大, 在一些社区已经出现小群体凝聚且与原社区成员分隔的现象。
这样的问题在绵竹市大天池村已经凸显。作为“青红”银杏种植合作社的骨干, L是一个“地震名人”, 社会以及社会组织对L的过度关注引起周围人的不满, L家的超市门口被人刻上“黑店”标签。L坦言, 由于目前是银杏合作社运作的第一年, 而且启动资金有限, 因此, 在社员的选择上倾向于找自己熟悉和了解的人。项目启动中, L和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把社员选择锁定在大天池村四组, 并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来寻找有意加入银杏种植合作社的人员。然而, 由于宣传不到位, 不能保证大天池村四组全体村民都能知晓这一项目。这意味着, 那些不熟的、不是大天池村四组或者不能及时知晓项目消息的贫困家庭可能被排除在合作社之外。如此下来, 银杏种植合作社成员的同质性就不可避免。事实上, 这个合作社的大部分成员是地震伤员, 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这一群灾后残疾人在抱团适应从健全人到残疾人的突发变故过程中, 又因为合作社凝聚在一起, 并将自己标签化为“残疾人群体”, 刻意排斥外界对于他们身体残疾的种种非议。
(4) 社区型扶贫NGO的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人力资源不足, 队伍专业性不强, 资金支持不够是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难题, 这直接制约着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 影响扶贫项目的持续开展, 从长远看, 也不利于扶贫对象的生计改善和能力培养。
课题组跟踪评估的10个社区型扶贫NGO, 其主要工作人员大多由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毕业生组成, 他们的流动性很强, 在机构待上几个月便会离开, 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只是借助这个平台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并不打算长期在这里做社工”。一些社区型扶贫NGO工作人员凭热情和激情行事, 缺乏必要的理论储备和专业训练, 这导致了项目整体执行力不足, 使得原本设计优良的项目理念易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另外, 资金匮乏、机构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只能依靠项目资金维持机构运行, 也是目前我国社区型扶贫NGO的制度性问题。
2.完善灾后社区扶贫模式的政策建议
(1)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政策支持, 保障社区扶贫可持续进行。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 政府、市场和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第三部门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承担着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 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购买者和服务体系的维护者;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调节公共服务的配置,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第三部门, 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 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补充和监督, 重在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3]伴随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 社区多元治理结构的不断探索, 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因此, 社会组织应当积极与政府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 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下开展扶贫工作。同时结合市场规律开展生计扶持项目, 为社区贫困家庭提供有效率的支持, 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态, 早日脱贫致富达小康。对于政府来讲, 应客观认识社会组织的正功能和正能量, 把社区型扶贫NGO纳入社会建设的框架内, 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 分解部分社会服务的职能与权力, 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 采取多样化的扶贫方式, 积极拓宽社区扶贫范围。
无论是生计发展还是社区文化建设, 其宗旨都是改善灾后社区居民生活水平, 培育社区能力。灾后社区不仅需要经济援助, 更需要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 社会组织在开展社区扶贫工作时, 应当关注扶贫对象的需求, 扶贫方案设计应建立在对贫困群体的需求评估基础上, 充分考虑社区实际情况, 围绕扶贫宗旨, 采取灵活多样的扶贫方式, 积极拓宽扶贫范围, 使项目设计更贴合当地实际, 达到资源效用最大化。在开展项目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文化和行为习惯, 注重社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
(3) 强化扶贫对象合作意识, 促进扶贫社区和谐稳定。
传统的区域性扶贫开发, 以收入增长为目标。社区扶贫在关注贫困家庭生计改善的同时, 更注重贫困家庭能力建设、社区成员互助合作和社区发展。社区型扶贫NGO在扶贫工作中, 不仅需要团结合作社 (互助组) 成员, 还要逐步扩大受益范围, 为社区提供及时的专业服务, 协助社区成员提升自我意识, 助推目标群体实现自我增能和赋权, 使其形成积极的公民意识, 并逐渐培养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把赋权落实到社会参与, 使贫困家庭在参与中体验合作和互助。另外, 灾后扶贫还应注重提升社区归属感和构建社会关系,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活动, 增进灾后社区成员间彼此了解, 逐渐消除新建社区居民陌生感和隔阂, 恢复和重建社会关系, 最终达成居民团结、社区和谐的目标。
(4) 推进社区扶贫队伍建设, 逐步提高社区扶贫专业性。
类似中国扶贫基金会这样的大型公益性基金会和其他行业性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社区型扶贫NGO工作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及机构成长等方面的督导, 加强国内外社区扶贫信息交流, 扩展社区扶贫模式的思路和完善社区扶贫工作方法, 促进社区扶贫效率不断提高。扩大社区扶贫效果还应广泛吸纳人才,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 积极吸纳高校具有扶贫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 充实扶贫队伍;另一方面, 加强对本地志愿者的培养, 提高本地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与参与能力, 强化社区自组织的培养, 缓解社区型扶贫NGO在开展活动时人手缺乏的状况。同时, 还要注重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定期对其进行社区扶贫理论及方法的培训, 提升团队整体工作能力。加强队伍管理, 为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渠道, 逐步提高机构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声望,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社区扶贫,灾后重建,协同机制,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虹, 庄明等著.NGO参与汶川地震过渡安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2地震】推荐阅读:
5.12地震07-27
5.12汶川地震07-18
5.12地震灾区11-21
南极真的没有地震吗?南极地震解密07-03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09-29
芦山地震07-21
地震捐款10-15
地震采集05-12
地震序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