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2024-09-28

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精选6篇)

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1

近年来, 江苏省沭阳县开展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机插试验技术示范,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为保证秧苗安全成熟, 根据机插秧的生长发育特点, 以熟期稍早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为佳[1]。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 5月15—20日进行落谷, 宜选用生育期在135~143 d、国审适应气候条件的杂交稻品种, 如Ⅱ优084、Ⅱ优1259, 栽插时间在6月15日前后, 确保9月5日前安全齐穗。

2 机插秧苗育秧

在水稻机插秧生产中, 为保证秧苗成活, 返青快, 根据水稻栽培的农艺要求、高性能插秧机栽插作业特点, 机插秧苗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秧块标准。秧块的长、宽、厚分别为58.0、28.0、2.5 cm。秧苗分布均匀, 根系盘结呈毯状, 适合机械栽插[2]。二是秧苗个体健壮, 基茎粗扁, 叶挺色绿, 根多色白, 植株矮壮 (株高12~25 cm) , 无病虫害。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 一般秧龄为15~20 d, 无论秧龄如何变化, 一般都在3.5~6.0叶龄内移栽。

(1) 育秧材料准备。为使育秧顺利进行, 根据机插秧的生产面积, 做好秧池田的准备工作, 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准备育秧材料。

(2) 营养土准备。育秧前要准备营养土, 一般菜园土壤肥沃疏松可在过筛后直接作床土。其他可作床土的土壤取土前施腐熟人畜粪30 t/hm2、25%氮磷钾复合肥900~1 050kg/hm2, 或分别施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450、600、75kg/hm2[3]。在床土过筛时添加旱秧壮秧剂, 每100 kg细土加入0.5~0.8 kg。营养土p H值以5.5~7.0为佳, 若土壤p H值偏高, 为降低土壤p H值, 可增施过磷酸钙调节土壤酸碱度。施后连续机旋耕2~3遍, 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一般每盘准备营养土4 kg, 另备经过培肥但未施入化肥的过筛细土1 kg, 需营养土1 500 kg/hm2, 经过培肥但未施入化肥的过筛细土375 kg/hm2。播种前5~10 d将营养土与壮秧剂按100∶1.25的比例充分混匀后堆闷。

(3) 秧床准备。秧田∶大田为1∶80~100, 一般每1 hm2大田需准备秧池田105~150 m2。选择背风向阳、田面平整、排灌分开、邻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播前10 d做秧板, 苗床长度根据生产需要确定, 宽1.4~1.5 m, 秧板间留宽、深分别为20~30、20 cm的排水沟。秧池外围沟深50 cm, 围埂平实, 埂面一般比秧床高15~20 cm, 开好平水缺。为使秧板面平整, 可先上水进行平整, 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使板面沉实, 播种前2 d铲高补低, 填平裂缝, 充分拍实, 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4,5]。

(4) 备盘备种。大田备58 cm×28 cm×2.5 cm标准的塑料软盘240~270个/hm2, 需备杂交稻种15.0~18.0 kg/hm2, 进行软盘育秧时, 采用机械育秧流水线需备足硬盘, 用于脱盘周转。

(5) 无纺布。机插大田需准备2 m宽无纺布19.5~24.0 m/hm2。

3 杂交稻育秧播种

杂交水稻盘育秧播种机2BL-280A型育秧试验数据及操作:一是顺次铺盘。在硬秧盘上放置软盘, 从进秧盘区依次放盘, 根据落谷面积计算软硬盘数量, 杂交稻需240~270个/hm2。二是匀铺营养床土。调节好覆土箱控制器, 铺装准备好的床土。要求床土排量稳定性2.998 6 kg/盘, 标准差0.24 kg/盘, 变异系数8%;盘内底土层厚度为2.324 cm, 标准差0.082 95 cm, 变异系数3.57%。三是精量播种。Ⅱ优084、Ⅱ优1259于5月25日播种, 平均播种量为每盘75.566 7 g, 每盘排种均匀性平均值为3.1粒, 每盘排种稳定性平均值75.566 7 g, 标准差1.58 g, 变异系数2.090 9%;空格率5%, 均匀度合格率89.5%。四是匀撒覆土。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 床土厚度平均为2.324 cm, 标准差0.829 5 cm, 变异系数3.57%, 覆土排量稳定性为0.833 6 kg/盘, 标准差0.123 3 kg/盘, 变异系数14.791 2%。覆土厚度均匀性平均值0.21 cm, 盘内土面平整以盖没芽谷为宜。注意使用未施化肥、壮秧剂但经培肥的过筛细土, 盖籽后浇透水, 再补喷敌克松预防水稻立枯病。五是依次铺盘。播种覆土好的秧盘从出秧口取出后, 依次铺盘于畦面。六是覆盖无纺布。秧畦上铺好秧盘后, 从秧畦一边铺无纺布, 要求无纺布覆盖好后, 略多出盘边, 间隔0.5 m用泥块压紧, 起到保潮、保温、促齐苗作用, 同时防治灰飞虱在苗期危害, 预防黑条矮缩病及蓟马、二化螟的危害。

4 秧田管理

(1) 温度。播种至立针, 膜内应保持高温、高湿, 适宜温度30~32℃, 超过35℃时开小口通风降温。齐苗至一至二叶期, 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高于28℃通风降温。3叶以后逐渐揭膜通风炼苗, 达到与外界相同的气候环境。

(2) 水分。秧苗期以半旱式水管为主, 二叶期前以保墒为主, 促出苗, 三叶期后以旱为主, 床土不发白或秧苗不卷叶不洒水, 反之则洒水, 洒水以早、晚为好。

(3) 施肥。三叶期以后, 每长1片叶施1次肥, 可喷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 施肥后再用清水冲洗2次以防“烧苗”。

(4) 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用3%呋喃丹颗粒1.5 g/m2拌毒土撒入秧田诱杀。稻蓟马、稻蝗、二化螟等害虫, 可在秧田后期用氧化乐果或杀虫双水剂对水进行喷雾防治。出苗后, 可补喷移栽灵、敌克松预防立枯病、青枯病, 或用稻瘟灵等药预防稻瘟病的发生。

摘要:介绍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机插秧苗育秧、播种、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为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提供指导。

关键词:杂交稻,机械化育秧,秧田管理

参考文献

[1]方存金, 许天生.水稻机械栽植技术应用与出现问题的探讨[J].福建农机, 2006 (2) :11, 13.

[2]朱德峰, 陈惠哲, 徐一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北方水稻, 2007 (5) :13-18.

[3]朱纪林, 沈静, 朱壮根.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的实践与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5) :8-10.

[4]陈军, 张备, 孙银林, 等.浅析水稻机械化直播高效种植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 :103, 107.

[5]郭九林, 戴振福, 顾春健, 等.大面积机械直播水稻技术经济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0 (1) :38-39.

机插杂交粳稻双膜育秧技术 篇2

1 育秧标准

(1) 平均每1 cm2有苗1.0株~1.5株。均匀度合格率不低于85%。

(2) 苗高适宜, 均匀整齐, 茎部粗壮, 青秀无病。碳氮养分适当, 叶挺有弹性, 根原基数较多, 移栽后发根力, 抗逆性强, 能够早扎根、早活棵、早分蘖 (壮秧指标见表1) 。

(3) 秧块土层厚度应均匀一致, 秧块四角垂直方正, 不应缺边、缺角, 苗齐苗匀。根系盘结好, 提起不散。

2 技术要点

2.1 床土准备

每亩大田备足床土100 kg。可以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经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表层土或者秧田秧板间的开沟泥或河泥作床土。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耕作层土壤作床土的, 可直接使用。其它适宜土壤在取土前, 对取土地块施肥, 每亩匀施经高温堆制充分腐熟的人畜粪1 000~2 000 kg, 以及45%氮、磷、钾复合肥40~47 kg。施后连续机旋耕2~3遍, 取15 cm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土堆水分含水率保持10%~15%, 做到细土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 过筛后覆膜堆闷。

2.2 秧床准备

床址应选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运秧方便的地块作秧床。若选用双膜细土育秧, 播前10 d要精做秧板, 秧板宽1.4~1.5 m, 秧沟宽0.25~0.3 m, 深0.15~0.2 m。板面应平整光滑, 秧田高低差不超过2.0 cm, 3 m秧板内高低差不超过1.0 cm。秧田四周开围沟, 确保灌排畅通, 播种时板面沉实湿润。若选用双膜泥浆育秧, 播前7~10 d每亩秧田施复合肥20~25 kg、碳铵25 kg后上水耕田耙平。精做秧板, 秧板宽1.5 m, 秧沟宽0.5~1 m, 深0.2 m。板面应平整光滑, 秧田高低差应不超过2.0 cm, 3 m秧板内高低差应不超过1.0 c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板面沉实, 板面要求达到实、平、光、直。四周开好围沟。

2.3 材料准备

(1) 地膜用量。每亩秧田备幅宽1.5 m地膜400 m。在地膜上打孔, 孔距2.0 cm×2.0 cm或2.0 cm×3.0 cm, 孔径0.2~0.3 cm。 (2) 覆膜。每亩秧田备幅宽2.0 m农膜400 m。 (3) 其他用料。每1m秧板, 备无病稻麦秸秆约1.2 kg或相应面积的无纺布, 另备芦苇秆或细竹竿7~8 m;每亩秧田备长2.0 m、宽2.0~3.0 cm、厚2.0 cm的木条4根, 切刀2把。

2.4 播种

(1) 铺有孔地膜和床土。在秧板上平铺打孔地膜, 并沿秧板两侧用木条固定, 细土育秧铺放床土, 刮平。铺土厚度与秧板两侧固定的木条厚度一致, 为2.0cm。泥浆育秧铺放秧沟搅拌的泥浆或河泥, 厚度2cm。用手将泥浆耘耥一遍, 去杂除石, 塌平后直接播种。 (2) 补水。细土育秧在播种前一天, 灌平沟水, 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 亦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应达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5%~90%, 即床土表面无水迹。 (3) 播种。根据适宜移栽期, 按照秧龄15~22 d倒推播种期, 一般以5月22~30日为宜。依栽插进度做好分期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25~1.5 kg。按板称种, 每1 m2秧板均匀播芽谷400~450 g。 (4) 覆土。细土育秧覆土厚度0.3~0.5 cm, 以盖没芽谷为宜。泥浆育秧播种后塌谷, 塌谷后晒太阳2~3 h。 (5) 封膜盖草。在床面上等距离平放芦苇秆或细竹竿作为支撑物, 平盖农膜。膜面上均匀加盖稻麦秸秆, 盖草厚度以基本看不见盖膜为宜。秧田四周开好放水缺口。膜内温度控制在28℃~35℃。

2.5 秧田管理

(1) 揭膜炼苗。齐苗后及时揭膜炼苗。一般盖膜时间为5~6 d。揭除覆盖物掌握原则:晴天傍晚揭, 阴天上午揭, 小雨雨前揭, 大雨雨后揭, 揭膜时日最低温度低于10℃时可适当推迟1~2 d。 (2) 水分管理。揭膜前补一次足水, 揭膜后保持床土湿润, 缺水补水。秧床集中的秧田可灌平沟水, 零散育秧可采取早晚洒水补湿。移栽前2~3 d排水, 控湿炼苗, 促进秧苗盘根, 增加秧块拉力, 便于起秧机插。 (3) 追肥。视床土肥力、秧龄和天气特点等具体情况施断奶肥。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秧田施尿素10 kg, 均匀施洒。移栽前3~4 d, 视秧苗长势施送嫁肥。每亩苗床用尿素5~7.5 kg、对水500 kg于傍晚洒湿, 若秧苗叶色浓绿, 叶片下披可免施。 (4) 病虫草害防治。秧田期根据病虫发生情况, 重点防好灰飞虱、螟虫、稻蓟马等常发性病虫, 一般秧田期用药2~3次。秧田期应及时拔除杂株和杂草。

2.6 切块起苗

水稻大棚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3

一是可以满足机插秧技术要求。泰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 传统育秧法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 新育秧法是在2.3 m高、无支柱蔬菜大棚内机械化育秧, 软盘规格统一, 适合上机;稻种分布均匀且密度可控, 每簇机插秧苗数量均可达到4~5株标准;培土厚度、秧苗高度适当, 利于机插[1]。二是新法育秧有效分蘖率高, 产量高。新法育秧苗壮、缓秧快、抢农时, 水稻可实现充分分蘖, 加之机插秧深度可控、株距与行距科学、深浅适度, 有利于促进分蘖, 有效分蘖率高, 是水稻增产的关键[2]。三是秧苗品质好, 缓秧快。大棚内地温高、光照充足, 苗齐、苗壮, 出苗率可达100%。新法育秧秧苗下地后适应新环境能力明显强于老法育秧, 缓秧期缩短1~2 d。育秧时间短, 抢农时。新法育秧期一般为35~40 d, 苗期缩短7 d左右, 加上机械插秧速度比人工插秧快10多倍, 合计可抢农时10~15 d。四是一棚多用, 育秧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冷棚育秧后下茬种粮, 一年可实现2茬;种菜, 一年可实现3茬。冷棚育秧可省去庭院、稻田育秧用薄膜、弓条等支出, 降低成本300~450元/hm2, 70 m×8 m规格大棚稻秧, 可插6.67 hm2稻田, 节约育秧费用2 000~3 000元。建上述规格大棚, 每栋造价4 000~6 000元。五是方便管理, 利于集约化经营[3]。

2 育苗技术

2.1 种子准备与处理

应选择当地主推的稳产、高产、抗病、品质优良、质量达国标二级以上的良种[4]。用种量为精选种子49.5~60.0 kg/hm2。在种子处理上, 一是晒种脱芒。在浸种前先将种子脱芒, 然后选择晴暖天气晒种2~3 d, 每天翻动3~4次, 以提高种子芽势、芽率。二是浸种和消毒。用浸种灵、恶菌灵在水温15~20℃条件下浸种消毒5~7 d, 积温达100℃, 观察谷壳半透明, 腹白分明, 胚部膨大即可。三是催芽。在25~30℃条件下 (可用催芽机) 进行催芽1~2 d, 芽长1.0~1.5 mm即可, 晾芽6 h左右至不粘手为止, 然后准备播种[5]。

2.2 床土配制

好的床土呈颗粒状, 通透性好, 无草籽, 无病菌, 含有较多的有机质, p H值为4.5~5.5。一是床土配比及配置方法。可用水田土或无药残的旱田土 (切忌用大豆田土) 加草炭活 (或腐殖土) 作床土。两者分别过筛, 筛孔6~8 mm。用水稻育苗调制剂 (壮秧剂) , 按说明书要求、用量与混合好的底土充分混合后, 用农膜盖严, 1~2 d待用[6]。二是床土检查, 调整酸碱度。底土的酸碱度检查与调整, 虽然调制剂中有调酸剂, 也必须进行检查和调整, 方法:将混合好的底土放入碗中1/2, 加水没过土搅拌, 沉淀10 min左右, 将p H试纸放入已澄清的水中0.5~1.0 s拿出与标准试纸对比即可。当p H值大于5.5时, 进行调酸, 可用15%稀硫酸溶液、硝基腐殖酸、酸化草炭等调酸剂进行调整, 使其p H值在4.5~5.5之间。覆盖土的调酸, 覆盖土一般不加肥, 可直接调酸。一般每50 kg覆盖土加1.00~1.25 kg硝基腐殖酸或1.0~1.5 kg酸化草炭, 将p H值调到4.5~5.5。三是酸化草炭的配制方法。将加工过晾干的细草炭50 kg加入15%稀硫酸15 kg, 边浇边拌, 反复拌匀, 闷3~4 h后, 即成酸化草炭。

2.3 大棚及苗床地选择

一是大棚选择。应选择水稻专用钢骨架大棚或自己架制的竹木大棚, 根据大田面积选择棚的大小, 一般按1∶ (80~120) 的比例选择。如70 m×8 m大棚, 有效面积480 m2, 可育3 000盘, 可插7.33~8.67 hm2大田。二是苗床选择。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电及交通方便的地块作苗床。一般设在房前屋后或园田地, 面积大的地方可专门设育苗基地。三是做床扣棚。床面应达到“实、平、光、直”要求。实:床面沉实不陷脚;平:床面平整无高低;光:床面无残茬杂物;直:苗床整齐四边垂直。在距两侧棚边1/4处分别留30 cm步道1条, 有条件的可摆放红砖, 棚边留10 cm空地, 床面有效宽度7.0~7.2 m[7]。

2.4 秧盘准备与选择

大田一般需要秧盘330~375盘 (片) /hm2。可选硬盘、软盘或衬盘 (秧垫) 。隔离层育苗可用带孔的地膜、无纺布、旧编织带 (片) 作底垫。

2.5 播种

一般应根据各地的实际移栽期按照秧龄30~35 d倒推播种期, 按照栽插进度做好分期播种, 严防超龄移栽。播种方法分机播和手播, 机播分自动播种机和手推播种机播种。手播效率低, 均匀度差, 不易使用。育苗播种机播种作业流程:放硬盘或将软盘、秧垫装入硬盘内—播底土—洒水—播种—播覆土—摆盘或脱盘置床—封膜。手推播种机播种作业流程:摆硬盘 (铺软盘) —播底土—浇水—播种—播 (撒) 覆土—封膜。无论是硬盘、软盘育苗都必须保证:一是底土厚度为1.5~2.0 cm (营养土) 、厚薄均匀、土面平整。二是浇水及盘土消毒。水分必须保证土壤饱和消毒可视床土调整剂功能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床土消毒, 消毒可用敌克松或其他土壤消毒剂, 但药量不宜过大, 否则影响稻苗生长。三是每盘播种芽谷重120~150 g, 播种均匀, 保证无漏籽和重叠现象。四是覆土要均匀, 厚度为0.5~1.0 cm, 以不漏籽为宜。五是封闭、除草、盖膜。覆土后, 用灭草特 (丁草胺) 乳油按说明书进行封闭除草, 然后床面覆盖地膜, 以保湿、保温, 防止水滴浇露种子。

2.6 苗期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大棚内温度为30℃, 不得超过32℃ (温度计吊放在距床面5~10 cm, 距棚门5 m的地方, 每棚放温度计2~5个) , 出苗80%以上揭去地膜。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5℃, 1叶1心至2叶1心控制在22℃左右, 2叶1心以后控制在20℃左右[8]。夜间温度在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总之, 出苗后只要晴天就要通风。注意:如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或早晨棚内有雾, 必须通风换气。二是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 若底水没浇足或土壤保水性差, 出现表土干燥发白, 可揭开地膜, 补充水分, 然后盖好地膜。浇水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切忌浇花达水。出苗后发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 早、晚进行浇水。2叶1心后以苗叶不打绺为准。移栽前3~5 d控湿炼苗, 促进盘根。三是防病壮苗。床土未配壮秧剂的可在一叶期内喷1遍“壮苗灵”, 防止秧苗徒长。无论床土、种子是否处理, 1叶1心至2叶1心期间必须喷1遍青枯灵、灭枯灵等药剂防止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四是适施“送嫁肥”。移栽前3~5d, 追肥1次。插秧的前一天下午浇足水分。五是为防止本田潜叶蝇的发生, 应在插秧前3 d喷施乐果乳油1次。六是机插秧苗标准:秧龄28~35 d, 叶龄3~4叶1心, 苗高13~20 cm, 成苗1.7~3.0株/cm2, 均匀整齐, 苗健叶绿, 清秀无病, 根系盘结, 提起不散, 秧块厚2.5 cm左右, 宽不超28 cm。

摘要:阐述了水稻大棚机械化育秧的优势, 介绍了其育秧技术, 主要包括种子准备与处理、床土配制、大棚及苗床选择、秧盘准备与选择、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 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大棚,机械化育秧,优势,技术

参考文献

[1]熊海安.水稻栽插机械化育秧技术要点[J].新农村 (CN23-1552/S) , 2011 (9) :196.

[2]江德彩.金安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 (2) :50-51.

[3]母颖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3) :25.

[4]黄锐.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1) :65.

[5]金庆明, 杜松.水稻规格化温室育秧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 2010 (12) :49.

[6]刘开顺.水稻机插秧肓秧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 2010 (3) :28-29.

[7]苏德才.旌德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及推广特点[J].安徽农机, 2010 (1) :15-17, 19.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4

1 育秧

目前, 绍兴市水稻机插育秧, 通常分工厂化育秧 (用客土, 诸暨、嵊州采用) 、大田育秧 (用本土, 绍兴、诸暨采用) 、大田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 (客、本土兼用, 绍兴采用) 、大棚设施育秧 (客土, 省内个别地方已采用) , 现主要阐述大田水稻育秧技术。

1.1 精选品种

择优选择当地政府确定推广种植的品种。

1.1.1 早籼稻。

要求该品种具有苗期耐寒性较强, 中熟熟期 (即可在7月20日左右能收获的品种) , 分蘖较强, 生长旺盛, 中秆,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穗大粒多, 千粒重较高, 结实率较高, 抗病性较好, 高产, 中等质量等特点。如金早47 (中熟早籼稻) 、嘉育253 (中熟偏迟早籼稻) 、中嘉早32 (中熟偏迟早籼稻) 、中早22 (迟熟早籼稻) 等。

1.1.2 单季稻。

要求该品种 (组合) 具有分蘖中等偏强,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成穗率高, 穗大粒多 (重) , 结实率高, 早熟晚粳类型, 且抽穗期耐高温性能强, 抗病性好, 米质优等特点。如秀水09 (中、迟熟晚粳稻) 、浙粳22 (中、迟晚粳稻) 、秀优5号 (中、迟熟晚粳杂交稻) 、嘉优2号 (早、中熟晚粳杂交稻) 等。

1.1.3 连作晚稻。

要求该品种 (组合) 具有熟期早 (早熟晚粳类型) , 苗期耐高温性能强, 插种后起发快, 分蘖力强, 田间生长繁茂性好, 中秆, 茎秆粗壮, 穗大粒多, 结实率高, 后期耐寒性强, 抗病性强, 米质优等特点。如嘉优2号 (早、中熟晚粳杂交稻) 、秀水03 (特早熟晚粳稻) 、宁88 (早、中熟晚粳稻) 等。

1.2 种子处理

1.2.1 晒种。

浸种前2~3d将水稻种子在太阳下晒2~3h, 增加种子活力, 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催芽整齐度,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良种标准 (GB4404.1~1996) 。纯度标准:杂交水稻在96%以上, 常规稻在98%以上。发芽率标准:杂交水稻在90%以上, 常规水稻在92%以上, 发芽势均在85%以上。

1.2.2 浸种。

将晒过的种子倒入事先用的确灵, 或2 000倍“402”杀菌剂, 或50kg水加30m L锐劲特再加选菌清杀菌剂等配制好的溶液中浸种2~3个昼夜 (早稻3个昼夜) 。再用清水淘洗后进行催芽。

1.2.3 催芽。

(1) 早籼稻:用热水淘种后带热入坑 (堆) 进行高温催白, 时间一般为一昼夜, 温度不超过38℃, 破胸后进行适温催芽, 温度保持在30~35℃, 然后将芽谷摊薄炼芽。 (2) 单季和连作晚稻:用热水淘种或将浸过的湿谷在太阳下放几个小时后, 带热倒入用湿麻袋作垫底的温床, 然后再盖上湿麻袋等进行催芽。切忌将种子用蛇皮袋装催芽或不加保温措施乱丢乱放。催芽后将芽谷摊薄炼芽。上述方法均力求2d内催好芽, 并做到芽谷快、齐、匀、壮等。

1.3 播种

1.3.1 选好秧田, 精耕细作。

秧田选择朝南向阳 (指早稻) , 土壤肥沃, 排灌方便, 交通便利, 杂草、残渣少, 田间无石子, 灌溉水无污染的田块。提前5~8d做好秧板, 施好基肥, 一般可用45%复合肥300kg/hm2或碳酸氢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300kg/hm2, 或壮秧剂150~225包/hm2均匀撒在秧板上。直接从秧沟取泥育秧, 秧板规格为板面宽1.5m, 秧沟宽0.5~0.7m。秧田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 沟深约25cm, 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好的秧板能增加其透气性, 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达, 白根多, 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步骤。

1.3.2 精铺秧盘。

机插一般用塑料硬盘, 早稻为330~375盘/hm2, 单季杂交水稻为225盘/hm2左右, 单季晚粳稻为300盘/hm2左右, 连作晚稻为330~375盘/hm2, 秧田比一般为1∶80~120。1hm2大田用秧苗所占面积为90~120m2。因此, 要合理科学地用好每寸秧板。做法:整齐横排在秧板上铺2盘, 盘盘要贴紧, 中间不留空隙, 以防杂草生长, 铺塑盘3.00~3.75万盘/hm2。

1.3.3 备泥上盘。

机插育秧的秧泥举足轻重, 但简易育秧与工厂化育秧工作有较大的区别。简易育秧是改客土为本土, 就地取泥就地应用, 大大节省操作环节、人工和生产成本, 但田泥必须做到无杂质、无烂草、无小石子的要求, 以避免机插秧苗时遇石子撞断插秧针带来损失和插秧缺株现象。

1.3.4 筛网的制作。

选用筛网孔约为15mm×15mm的铁丝网制作成一般长1.5m、宽1.5m且四周用木条固定的网筛, 用3~4人操作过滤。

1.3.5 秧泥准备。

将0.5~0.7m秧沟中的田泥提前搞糊, 待播种前1d将沟泥带泥带水过网筛, 均匀筛在事先铺好的塑料硬盘内, 装满泥后淌平, 沉淀0.5~1.0d后即播种。

1.3.6 适时播种。

根据种子发芽情况, 及时播种, 并做到到边到角均匀播种。 (1) 早籼稻:做到适时早播, 让季节给连作晚稻, 播种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 用种量为75kg/hm2左右, 按大田机插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200g。 (2) 单季稻:做到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掌握在5月底至6月上旬。用种量:杂交水稻为18.75kg/hm2, 按大田机插225~270盘/hm2计算, 每盘播70~85g, 常规晚粳稻用种量为45kg/hm2, 按大田机插300盘/hm2计算, 每盘播150g。 (3) 连作晚稻:做到适时迟播, 播种时间掌握在7月8~10日。用种量:杂交水稻30kg/hm2左右, 按330~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种量为80~90g。常规早熟晚粳稻60~75kg/hm2, 按375盘/hm2计算, 每盘播种量160~200g。上述任何时期播种, 播后均要搭谷, 使种子与泥土充分接触, 以免影响成秧率。

2 秧田管理

2.1 早籼稻

2.1.1 抢晴播种, 保温保湿育秧。

早籼稻播种搭谷后, 一定要用拱棚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一般采用3 750根毛竹片、150~165kg地膜用于1hm2秧田覆盖。做到高温高湿促齐苗 (最高棚内温度不超过35℃) , 适时揭膜炼壮苗。一般从2叶1心开始, 根椐气温变化掌握揭膜通风时间、揭膜程度。为防治烂秧和烧苗, 膜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待气温正常, 可于插秧前2~3d取膜炼苗。

2.1.2 加强肥水管理。

播种至揭膜前应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 做到缺水补水, 1叶1心左右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 以利秧苗发根。2~3叶要做到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 雨水排干水, 倒春寒灌满水保温护苗, 转晴回暖逐步排水防青枯死苗, 整个秧田期间以保持秧板湿润为主, 切忌长期灌水而造成烂根死秧。移栽前3~5d要控水炼苗, 如起秧前遇雨, 要盖膜遮雨, 防止因盘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插种。注意避免施肥不当造成肥害。施用断奶肥时, 先上水进秧盘, 用尿素22.5~37.5kg/hm2加水泼浇或洒水壶洒施, 尽量在傍晚进行, 施肥后用清水冲洗。移栽前3~4d, 施好起身肥, 用尿素30.0~37.5kg/hm2, 并做到前面施肥, 后面用洒水壶洒清水冲洗。

2.1.3 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秧田期应根椐病、虫、草发生情况, 早稻育秧要重视立枯病的发生, 可用1 000倍的敌克松药剂喷施。通常在秧苗二叶期后及时用药防治稻蓟马、灰稻虱等害虫, 用杀稗王等除草剂防除稗草等。移栽前1d,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加锐劲特乳剂750m L/hm2等农药, 对水600~900kg喷雾, 做到带药下田。

2.2 单季稻、连作晚稻

单季稻和连作晚稻通常采用露地育秧, 不需要保温育苗。单季稻重点是保证秧盘湿润和防治病虫害, 如稻蓟马、灰稻虱等害虫的防治。连作晚稻重点要防止如高温烫芽, 造成烂秧, 尽量做到傍晚播种, 第2天再用遮阳网盖至2~4d。该时期种子播种后一般3~5d即可齐苗。播种至秧苗一叶一心期盘土湿润不发白, 缺水补水;二叶期后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 结合灌水施断奶肥, 施后洗苗, 防治烧苗肥害。二至三叶期要看天灌水, 做到晴天满沟水, 阴天半沟水, 雨天排干水, 整个秧田期以保持秧板湿润为主, 切忌长期灌水而造成烂根死秧。施好起身肥, 同样做到先施肥, 后洗苗, 防止伤苗。移栽前2~3d控水炼苗, 如起秧前遇雨, 要盖膜遮雨, 防止因盘中水分过高影响起秧和插秧。

3 栽插

3.1 插秧机类型

机型分行距30cm坐式插秧机, 行距30cm步行式插秧机和行距23cm坐式插秧机。前2种多数为日本和韩国产, 后一种为浙江湖州产。前2种机型适宜于单季稻插秧, 即通常所说的宽窄行30cm×10cm, 江苏在单季稻上应用的很广泛。在绍兴单季稻通过几年试插, 表现也不错。23cm机适宜于早稻和连作晚稻插种, 尤其是连作晚稻, 在近几年30cm机插的试验中总是存在着基本苗不足, 有效穗少, 影响产量。2008年从湖州购买1台23cm的插秧机, 从上、下半年的试插来看, 均表现较好的丰产性, 基本苗较足, 有效穗超300万穗/hm2, 穗大粒多, 生长清秀。

3.2 壮秧指标

要求苗齐、均匀, 无病虫危害, 无杂株杂草, 秧龄15~18d, 早稻18~20d, 连作晚稻14~16d, 叶龄3.5~4.0, 秧苗高15~20cm, 苗挺叶绿, 碳氮比适中, 移栽时单株绿叶3.5叶左右, 其秧苗基部粗扁有弹性, 根部盘结牢固, 提起不散, 单株白根10条以上, 1cm2成苗2~3株 (见表1) 。

3.3 起秧运苗

由于机插秧的秧苗既小又嫩, 在起秧、运秧的过程中要防止萎蔫, 防止秧苗折断。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1) 秧苗搬动次数要尽量减少, 保持秧块不变形; (2) 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不栽隔夜秧; (3) 运秧时秧块要平放, 堆放层数不宜过多, 一般以2~3层为宜, 层数过多容易压伤折断秧苗, 也可卷叠运输; (4) 起运过程中, 如遇烈日高温、干风或下雨要用设施遮盖, 以防秧苗失水萎蔫或秧块过烂而影响机插质量; (5) 卸秧时要平卸平放于田埂, 以利于机插。

3.4 栽插规格

根据秧苗实际情况, 按时插种。 (1) 早稻。4月中下旬看天气及时栽插, 移栽密度为23cm×13cm或30cm×10cm, 每丛插3~4本。 (2) 单季稻。6月中下旬插种, 移栽密度为30cm×13cm, 每丛杂交水稻插2本, 常规水稻插2~3本。 (3) 连作晚稻。7月22~25日插种, 最迟也不能迟于7月30日。插种密度为23cm×13cm或30cm×10cm, 每从杂交水稻插3~4本, 常规水稻插4~5本。

4 大田管理

4.1 大田整理

机插秧苗矮小、幼嫩, 不同于手拔大秧。因此, 大田必须平整, 杂草或稻草要少。做到稻草还田不超过1/3, 并切碎, 均匀甩撒, 施足基肥, 最好用有机肥或碳酸氢铵375kg/hm2拌过磷酸钙300kg/hm2作基肥。四周挖好边沟和大田中间的操作沟。

4.2 浅水插种

灌水扶苗, 返青后薄露灌溉, 促早发。后期干干湿湿, 保根养叶, 确保青秆黄熟。

4.3 早施追肥

机插秧苗施肥一定做到早、速, 力争在10d内将二次肥施好。中、后期看苗施肥, 但尽量做到单季稻7月20日以后不再施氮肥, 连作晚稻8月15日以后不再施氮肥。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管理与一般大田管理方法相同。

参考文献

[1]陆萍, 程梅初.水稻小苗机播秧栽培技术要点 (5) [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4) :31-32.

杂交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5

育秧播种机选用2BLY-280型播种机,该机可以一次完成辅土、撒水、播种、盖土等作业,它采用大宽度螺旋播种机构,在不提高机具转速、 不伤稻种的情况下实现了高速播种,提高了播种均匀度、工作效率,克服了直线播种小播量均匀度差的弱点。整机重量225 kg,外形尺寸5 700 mm ×940 mm×1 100 mm,铺土箱容积90 L,播种箱容积80 L,覆土箱容积90 L,播种量每盘60~350 g,覆土厚度3~9 mm,播土厚度18~25 mm,播种效率每小时≥800盘,所用总动力1 500 W。

2试验示范条件

(1)选择育秧示范点3个,分两个季节示范:第一季17.33 hm2,第二季20 hm2,总育秧面积37.33 hm2。

(2)床土:选择优质基质+育秧伴侣→搅拌机拌匀。

(3)种子:选择本地优质粳稻连粳8号。

(4)秧盘:选用塑料软盘装基质育秧,部分硬盘用于转运,规格为58 cm×28 cm×2 cm。

(5)无纺布:由聚丙烯纤维热压而成,规格为35~38 g/m2,幅宽1.8 m,每捆长500 m,可覆盖秧板田667 m2(1亩)。

3项目实施采取的技术路线

总的工艺流程:秧板选址→精做秧板→精选良种→机械播种→盖无纺布→苗期管理→起苗移栽→项目总结 。

(1)秧板制作流程:选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运秧方便的地块作秧床;秧田、大田比为1:100;播前10天上水验平,秧板宽1.4 m,秧沟宽0.25~0.30 m,深0.15~0.20 m,四周开围沟,板面平整后,排水晒板使板面沉实; 播前3天平整秧板,填平裂缝,使板面“实、平、 光、直”。

(2)精选良种:选择适合机械化栽插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对有芒的种子先进行脱芒,浸种前晒种1~2天,按有关浸种药剂使用要求浸种;浸种前按GB/T 3543.4—1995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达90%。将吸足水分的种子高温保湿催芽至破胸,温度控制在35~38℃,并进行翻拌, 保持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直,使稻种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催芽标准为破胸露白率达90%。催芽后置阴凉处,摊晾练芽4~6 h。

(3)机械化播种:将一袋基质加一袋育秧伴侣用搅拌机拌匀,使用上料机或人工上料;用育秧流水线一次性完成辅土、撒水、播种、盖土等工序;用硬盘拖住软盘转运到精做好的秧板上, 整齐排放。秧板排放整齐后盖无纺布,四周用土封好,灌水洇透秧盘,灌后即排。苗期水管理严格控制水量,以旱管为主,如灌水、涸水,灌透后应立即排空。

(4)苗期管理:勤观察苗情,及时补水。栽插前3~5天揭无纺布,看苗施用送嫁肥,在栽前1~2天进行药剂防治,亩秧池一般用“快杀灵” 乳油30~35 ml兑水40~60 kg进行喷雾。为防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应亩加“吡虫啉”乳油2 g,控制因灰飞虱传播造成的条纹叶枯病。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育秧质量分析

人工育秧容易造成铺底土厚薄不均、洒水不均、撒种不匀、覆土不均等现象,导致秧苗长势不齐,栽插后容易出现漏插、伤秧、秧苗大小不一致等问题。育秧流水线利用机械可实现铺土一致、洒水均匀、撒种均匀、覆盖均匀,使秧苗出苗整齐、生长一致。采用基质做为营养土,秧盘质量轻,取苗容易,搬运方便,不伤秧针,栽插质量好。

4.2经济效益分析

节省人工:若铺盘、匀土、刮平、撒种、覆土等全部采用人工作业,15人一天工作8 h可完成播种作业3.33 hm2(50亩),每亩大田用人工0.3个;采用机械播种,15人一天工作8 h可完成播种作业13.33 hm2(200亩),每亩用工0.075个。若每个工日按100元计算,则机械播种每亩大田节省人工费22.5元。

机械的电费:每小时用电1.5 k W,每天工作8 h,育秧13.33 hm2(200亩),每亩大田电费0.54元。

机械的折旧费:购买一台育秧播种机除去补贴后需花6 000元,按10年折旧(每年折旧费600元),每年按育秧面积66.67 hm2(1000亩)计算,每亩大田折旧费为0.6元。

采用机械 播种每亩 大田节省 的费用为 : 22.5-0.54-0.6=21.36(元)。

试验表明,在搬运、上料等环节采用机械作业后,效率提高20%,集中育秧统一管理相对分散育秧节省成本20%以上。

采用机械化规模化集中育秧每亩大田节约的费用为:21.36/0.6=35.6(元)。

机械化育秧由于秧苗质量提高,相对于手工秧苗水稻增产约50 kg。若水稻价格按每公斤3元计算,则每亩增收150元。

采用机械化规模化集中育秧每亩节本增效为:35.6+150=185.6(元)。

5结论

(1)秧苗质量好,增产效益高。育秧流水线利用机械实现铺土一致、洒水均匀、撒种均匀、 覆盖均匀,出苗整齐,采用无纺布盖苗无烧苗死苗现象,秧苗质量提高,可实现育秧机械化标准化,保障水稻高产稳产,促进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2)人工劳动强度减小。采用育秧流水线播种,同时配置全自动上土机、田间搬运机,可实现育秧全程机械化,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水稻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 篇6

早季播种后应保持满沟水, 直到揭膜两天后, 晴好天气仍保持满沟水, 阴雨天气则保持半沟水。插秧前5d排水晒苗。其间如畦面土壤过干, 可灌跑马水一次。

晚季播种后, 经常遇到高温强日照天气, 秧畦表面水份蒸发很快, 很容易将刚播的种子晒干, 影响出苗。因此, 播种后2~3h, 种子和土壤贴合紧密后, 就应灌水淹没秧畦表面, 淹水深度应保持在3cm左右, 这样可以防止水温过高烫伤种子。到下午5点左右, 日照强度减弱后, 排水露出畦面, 使种子发芽所需的氧气得到满足。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 重新灌水淹没秧畦。如此重复3d, 秧苗根系便可扎入土中吸收水份。此后每次灌水保持畦面有一薄水层后, 让其自然蒸发落干至畦面出现裂缝后, 再灌薄水层, 如此干湿交替, 直至插秧前5d, 将秧田中水份全部排出晒苗。此间如畦面土壤过干, 可灌跑马水。

2、培育机插秧苗怎样施肥

水稻秧苗含氮量与其抗伤能力有关, 氮肥追施过多, 秧苗生长嫩绿, 抗植伤能力减弱, 而机械插秧对秧苗造成的植伤远大于人工插秧。因而培育机插秧苗应适当增加秧苗碳氮化, 减少氮肥用量, 以提高秧苗抗值伤能力。一般情况下, 肥力较高的土壤不施肥。肥力一般的土壤只要施基肥 (每亩复混肥7.5kg) 即可。

3、培育机插秧苗怎样使用多效唑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后可使秧苗矮壮, 分蘖增加, 叶片挺直, 根系粗短发达, 从而提高秧苗素质, 增加秧苗抗植伤能力, 提高产量。机械插秧的秧苗, 一般播种密度较大, 机插时的植伤也大大高于手插, 因而使用多效唑具有更加明显的积极效果。具体使用方法:早季在秧苗揭膜后, 晚季在秧苗一叶一心时 (约播种后第5d) 用药, 用药量为每亩秧地175g (25%可湿性粉剂) , 加水100kg均匀喷雾。

4、秧苗不能适时移栽有什么不良影响, 应采取什么措施

水稻秧苗生长量达到一定时, 通风透光矛盾激化, 秧苗窜高, 素质变差, 病虫害加剧, 影响机插后返青活棵, 甚至死苗。最终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据江苏省农科院试验, 秧龄在15~20d范围内, 栽培得当, 亩产可超千斤, 但秧龄每延长1d, 产量下降1.4%。因此, 适龄移栽是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生产上往往遇到前茬成熟推迟, 降雨天气推迟收获时间, 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等情况造成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实施移栽。此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秧苗生长。

5、常用的措施

1) 通过控制秧田灌水来抑制秧苗生长。

2) 用剪草的剪刀剪去秧稍 (保留苗高度13~15cm) 。

上一篇:《岁月悠悠》下一篇: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